精选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二中国近现代化的历程无答案
中考历史专题一近代化探索(含答案解析)
中考历史专题⼀近代化探索(含答案解析)
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业⾰命之后,西⽅列强凭借着船坚炮利的优势惊破天朝之梦,中国国门就此打开。洋货潮⽔般涌来……千百年不变的农耕⽂明,其基⽯在⼤机器的碾压下⼀点点发⽣松动。与此同时,很多有识之⼠投袂⽽起,他们意识到机器竞争的时代,“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中国⼯业化的征程开始艰难起步。
(1)被惊扰了“天朝之梦”的⼤清帝国开始了洋务运动,进⾏这种改变的⽬的是什么?
材料⼆
福州船政局
(2)材料⼆中图⽚所反映的事件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试举例说明。
(3)如何评价材料⼀中的有识之⼠“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的认识?
2.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运动时说:“不但⼀个王朝,⽽且⼀个⽂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九世纪六⼗年代的⼀些杰出⼈物的⾮凡努⼒,它们终于死⾥求⽣,再延续了六⼗年。”
(1)材料⼀中的“某⼀运动”指的是哪⼀运动?请你列举这⼀运动中“杰出⼈物”在海
军建设⽅⾯所作的⾮凡努⼒?
材料⼆(它)作为⼀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场思想⽂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远不是西太后(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净的。
——摘⾃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2)这⼀“政治运动”采取的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举措是什么?
材料三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
(3)材料三评价的是哪⼀历史事件?为什么说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岭”?
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训练(3)中国近(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含答案)
中国近(现)代化的探索历程
一、选择题
1.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断向西方学习,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2.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对近代化的推进主要是( )
A.器物技术 B.政治制度
C.思想文化 D.生活习俗
3.杨天石指出:“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这次革命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据此判断,这次革命的旗帜是( )
A.自强求富 B.维新变法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4.它首次在中国大地宣告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国会政治、政党政治、舆论监督政府等民权政治,变人治为法治的尝试由此正式开端。替代文中“它”最恰当的是( )
A.同盟会 B.北洋军阀政府
C.中华民国 D.南京国民政府
5.严复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中说:“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此事”指( )
A.废除分封制 B.废除井田制
C.废除八股文 D.废除科举制
6.某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后,绘制了下面表格,此表格的主题是( )
A.军事工业兴起 B.政治体制变革
C.民主思想传播 D.近代化的探索
7.1840年后,随着中国闭关自守大门的打破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下列属于近代文明的有( )
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训练(2)近代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含答案)
近代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一、选择题
1.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因素。下列笔记记录的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2.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
3.某班同学在讨论“清政府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这一问题时各抒己见,最后归纳为以下四点。其中根本原因是( )
A.武器落后 B.战备不足
C.妥协退让 D.封建制度
4.下面是一幅近代列强侵华战争形势示意图。它再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1856年 B.1860年
C.1876年 D.1894年
5.“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颂扬了一位民族英雄收复新疆的事迹。这位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宗棠 D.邓世昌
6.下面是近代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年代尺。沙俄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阶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近代浙江慈溪一带曾经流传着一首民歌:“洋人好比一支鹰……洋人怕的红头军。”民歌
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B.台湾军民反割台
C.义和团反帝斗争 D.五四爱国运动
8.右图为某时期的招贴画,图片反映了当时革命的要求是( )
A.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B.反对清朝封建专制
C.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D.联合一切抗日力量
9.“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材料所指的是( )
2020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知识讲义:专题十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近代化的探索)
专题十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近代化的探索)
一、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就是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进行的斗争,也就是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
1、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如历次反侵略战争。
2、中国人民反抗清政府、北洋军阀、南京国民政府反动统治的斗争。民主革命时期各阶级的抗争
①鸦片战争:林则徐禁烟及抗英;关天培虎门抗英。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③19世纪70年代边疆危机:左宗棠收复新疆。④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
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战士抗击八国联军。
⑥日本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抗日;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抗日。(佟麟阁、赵登禹等)
⑦反抗清政府的统治: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⑧反抗北洋军阀的统治:五四运动等
⑨反抗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斗争。
二、中国人民的探索史即中国近(现)代化进程
一、阶段特征
1、含义:中国近代化,也称现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中国的思想、经济、政治等方面开始摆脱封建桎梏,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包含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先进化。经济工业化是核心,政治近代化是保证,思想近代化是前提。
2、时间范围: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
3、任务:一是民族、国家独立;二是实现工业化,使中国走上繁荣富强之路。
4、进程阶段:
(1)起步阶段:(1840年—1895年)
中国近代化限于“器物”层面。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人。洋务运动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开始的标志。核心内容是经济领域的近代化。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同时又促进了文化和军事领域近代化的起步。在它的诱导下,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023年安徽中考历史总复习二轮专题:板块三 中国现代史 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对于此类选择题要做到三个“二”(1)二“读”:一读题干关键词;二读图表,包括标题、时间、项目、 数据等。注意读全信息,特别是图表的注文,图表所带的说明性文字,有时往往给出了解题的关键信息。(2)二“比”:一是纵向比,即对同一项目内的数据进行比较;二是横向比,即发现不同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3)二“到”:一由数字到术语,即把图表中数字用术语表达出来;二由现象到本质,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理概括或推断,做到“论从图出”。
续表
特点
经济上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以稳定民族资产阶级、孤立地主阶级,减少阻力,发展生产
性质
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
续表
★意义
(1)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 封建土地制度 ,消灭了地主阶级[2018.12(3);2015.13(2)](2)农民地位: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3)国家发展:①政治: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2020.8];②经济: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2022.6]
意义
开国大典 标志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成立
开国大典
续表
★意义
对中国
(1)社会巨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 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标志着 新民主主义革命 取得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2)人民地位: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2019.7](3)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是 毛泽东思想的成功实践
2020北京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2 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日本侵华战争
知 能
(1931年—
取得抗日战 亡;给中国经济造成严重 ;扶植汉奸,实行“以华制 日本
争的伟大胜 的破坏,阻碍了中国近代 华”。(2)军事:发动战争,侵
要
1945年)
点
利
化的进程
占中国领土。
整
(1)从时间看,列强侵略集中在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上半期;侵略时间最长、
合
破坏程度最大的是日本侵华战争
训
练
专
|要点二| 中国人民的抗争
题 知
(续表)
识 网
主题 事件
具体内容
络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
太平天
知 能 要 点 整
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 国运动
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农民阶级
义和团破坏沿线铁路,并在廊坊一带阻击敌人;义和团和清军围 的反侵略
知 能 要 点 整
学生的
五四 运动
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中心转移到了上海。五四运动 取得了初步胜利,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这 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
合
抗争
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专 项 提 分
发生于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 一二·九
【人教版】河北省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练习
专题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用时:______分钟
一、选择题
1.(2018·河南中考)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
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
A.开设江南制造总局B.创建福州船政局
C.成立轮船招商局D.修筑京张铁路
2.(2018·简阳中考)张之洞在将他所创办的两湖书院、经心书院改为学堂时
提出“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既免迂陋无用之讥,亦杜离经叛道之弊”。说明了他创办新式学堂的主观目的是( )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
B.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推进社会变革
C.将西方先进思想与传统文化结合
D.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改革科举制度
3.(2018·张家口模拟)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告结束。于是(中国) 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体现在( ) A.奋起反抗西方列强的侵略
B.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C.开始了制度变革的尝试
D.开始了思想文化的变革
4.(2019·改编题)“变法失败后越来越多的汉人感到,他们的前途在于彻底
地推翻满人的王朝,这样的事业无法通过和平的变革实现,只有来自下层的流血革命才有可能实现”。材料反映了该历史事件 ( )
A.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做了思想准备
D.打击中国封建官僚体系
5.(2018·包头中考)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纲领阐发为“民族主义”。这一思想( )
专题06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之路-2023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部编版)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维新派)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君主立宪
(资产阶级革命派)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民主 共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新文化运动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追求民
主和科学
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市场化
由由层
浅表层 入及深
政治领域的民主化、法制化
深里入
思想领域的理性化、科学化
——梁启超《变法通议》
变法图强,救亡图存
线索二 戊戌变法(学制度)
戊戌变法(一场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1.开始: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影响:
“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维新派的宣传、组织活动:①刊物:上海的《时务报》(梁启超)和天津的《国闻报》(严复) ②团体:强学会(第一个维新派政治团体)
材料一 尽管当时很闭塞,严家弄又在乡下,像“戊戌政变”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可是皇帝和皇太后 “驾崩”就不同了,“地保”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 (注:严家弄,作者故居所在地,原为杭州城郊)
——夏衍《懒寻旧梦录》 材料二 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 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 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 中国近代史 近代化的探索(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中国近代史之近代化的探索
一、选择题
1.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创建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 兴中会
B. 同盟
会 C. 华兴
会 D. 光复会
2.清末读书人张一山一直以来以参加科举、考取功名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而从哪一年开始他的这个奋斗目标却再也无法实现了( )
A. 1840年
B. 1895
年 C. 1905
年 D. 1912年
3.20世纪初,有一首歌曲迅速成为时代新声。歌词唱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
A. 维新法令的颁布
B. 中华民国的成立
C.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4.表格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陈洋同学在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绘制了下列表格,你认为此表格的主题是 ( )
1861年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
1898年光绪帝《定国是诏》
1915年陈独秀《青年杂志》
A. 军事工业的兴起
B. 政治体制的变
革 C. 民主思想的传播 D. 近代化道路的探索
5.下列历史人物中,热情歌颂了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是()
A. 李大钊
B. 陈独
秀 C. 胡
适 D. 鲁迅
6.王老师布置了一项研究新文化运动的作业,如果是你来完成,你会参考的报刊是()
A. 《万国公报》
B. 《民
报》 C. 《新青
年》 D. 《劳动者》
7.《辛亥革命时的乡居记闻》中写道:“最滑稽的是,我们这穷乡僻壤里也闹什么民主党、共和党。许多秀才、举人、绅士老爷、乡下的读书人又找到新的出路了,有的参加民主党,有的参加共和党,还有的来了个双保险,民主党共和党都加了。”材料说明了()
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训练--中国近代史(含答案)
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训练--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是洋务派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工业企业。不属于李鸿章创办的是(B)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开平矿务局
D.上海机器织布局
2、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说过:“我们在‘暴乱’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他们的感慨源于(D)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3、民国元年,为紧跟时势,商务印书馆编纂了《共和国教科书》,推崇爱国、平等、自由、权利、义务等理念。发生在这一年,与该套教科书编纂有直接关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B)
A.武昌起义
B.中华民国成立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4、下图所示为近代某一战争形势示意图。下列表述中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B)
A.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
B.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
C.实现了孙中山的理想
D.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5、“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叙述的长征历程中没有涉及到的事件是(D)
A.强渡大渡河
B.巧渡金沙江
C.飞夺泸定桥
D.红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6.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问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B)
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化的探索
专题二中国近(现)代化的探索
——“2017侨商广西行走进美丽防城港”在防城港举行
1. 中国的近代化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中国近代化的发展离不开仁人志士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二在这百天之内,康有为及其同志推行了不少的新政。其中最要紧的有二件事。第一,以后政府的考试不用八股文,都用政治、经济的策论。换句话说,以后读书人要做官不能靠虚文,必须靠实学。第二,调整行政机构。康有为裁汰了许多无用的衙门和官职……同时他添了一个农工商总局……他们(指读书人)费了多少的心血,想从之乎者也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康有为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不切齿痛恨。
材料三150年前,孙中山先生出生之时,中国正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野蛮侵略和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统治,战乱频发,民生凋敝,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灾难深渊,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中华民族从未屈服,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可歌可泣的抗争。孙中山先生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我疗伤”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对我国近代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所述内容是哪一历史事件的措施?依据材料概括该事件中政治方面的措施并指出颁布这些措施的主要意图。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先生是如何“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的?他的这一探索有何历史意义?
专题02 中国的近代化探索(练习)-2020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复习
专题02 中国的近代化探索
一、选择题
1.在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策被视为“国策”,洋务运动标志着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发展工业。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最成功、最有远见的举措是( )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创办新式学堂
C.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D.筹划海防,创办近代海军
2.(2019湖州)史学家蒋廷黻认为,同治年间起始的自强运动,虽未达到目的,然而能有相当的成绩,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下列能印证“相当的成绩”的有( )
①创建北洋水师②创办京师大学堂
③创办轮船招商局④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 2019镇江)“中国的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持这种观点的派别是(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4.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
A.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B.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引入中国
C.洋务运动创建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力量
D.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5.( 2019台州)重大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下列关于历史事件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新航路开辟--使区域联系日益密切
②瓦特改进蒸汽机--出现工厂制度
③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潮流
④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技术创新”转向“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新”开始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鸦片战争
2017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二)近代化的探索
13.曾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 昆仑”,表示“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维新 志士是( C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孙中山 14.提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的主张的是: B A. 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杨深秀 15. 戊戌变法运动的实质是: ( C ) A.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 B.开明地主与顽固官僚的斗争 C.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D.西方文化与传统儒学的斗争
19. 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 其中第一次是指 A A.辛亥革俞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 制度的建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 的建立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的开始 20.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B)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社会主义
9 .孙中山创建的革命政党 时间:1894年 兴中会
地点:檀香山
性质: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时间:1905年
同盟会 地点:日本东京 性质: 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⑴这是哪个组织的政治纲领?该组织的革 命目标是什么? 中国同盟会 ;革命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 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⑵这个组织的性质什么?总理是谁?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总理是孙中山 ⑶后来,这个纲领阐发为三大主义,是哪 三大主义?作用什么?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作用: 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 指导思想
2023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归纳和真题练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023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归纳和真题练习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
一、复习主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二、考点揭示:1、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2、了解抗美援朝的基本事实,认识其伟大历史意义
3、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
4、了解“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
5、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6、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 、知道中共八大
三、考点默写
1、新中国成立最重要的意义:。
2、抗美援朝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指挥者__________;英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抵御了捍卫了,保卫了;稳定,维护了,大大提高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
3、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消灭了阶级;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建设准备了条件。
4、一五计划的目的、基本任务。
5、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时间性质
6、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7、三大改造的实质其中创新
8、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四、考点梳理
五、例题演练
1、年代尺是记录历史的工具。下面某同学制作的简单年代尺,从整体上看,该年代尺为我们呈现的历史
发展进程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B.北伐战争
C.旧民主主义革命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2021·四川乐山市·中考真题)某班同学创作了以“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的主题板报,分为以
下板块:“开天辟地、星星之火、生死攸关、中流砥柱、钟山风雨、当家作主”,下列事件能入选“当家
2020版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中共的奋斗历程二专项训练(含答案)
1.中共的奋斗历程专项训练
一、选择题
1. 南昌起义、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等纪念馆展示历史的共同主题是( )
A.革命根据地的壮大
B.人民政权不断巩固
C.广大农民支援革命
D.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2. 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90载艰苦卓绝,90载荣耀辉煌。下列图示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领导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其中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百团大战
D.重庆谈判
3. 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其中④处应该填写的是( )。
A.开天辟地
B.当家做主
C.遵义会议
D.十一届三中全会
4.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指( )。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 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中,土地所有制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①土地改革②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③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 下列宣传画体现了不同时期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其中出现最早的是( )。
7. 张大爷收藏了以党代会为主题的一组纪念邮票:①中共七大;②中共十三大;③中共十四大;④中共十五大。他想根据每一次党代会的主要内容定几个关键词,其中正确的是( )。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化的历程
2019-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二中国近现代化的历程
简述:中国社会近现代化问题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经济上:工业化——富强;政治上:反侵略——民族独立,反封建——民主自由;思想文化上:学习西方——思想解放。思想的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前提。社会习俗上:衣食住行。
一、中国近代化的探索(1840——1949年)
1.经济近代化——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正式开始。
2.政治近代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参见专题一)。
3.思想文化近代化——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知识分子,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其中,陈独秀创办了《新青年》杂志,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鲁迅发表了《狂人日记》等。它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斗争锋芒直指封建儒家思想,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
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4.社会习俗近代化——衣、食、住、行。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时期(1949——20世纪90年代)
1.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时期(1949——1978年) 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到1957年,第—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指标超额完成,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改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中国近现代化的历程
简述:中国社会近现代化问题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经济上:工业化——富强;政治上:反侵略——民族独立,反封建——民主自由;思想文化上:学习西方——思想解放。思想的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前提。社会习俗上:衣食住行。
一、中国近代化的探索(1840——1949年)
1.经济近代化——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正式开始。
2.政治近代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参见专题一)。
3.思想文化近代化——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知识分子,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其中,陈独秀创办了《新青年》杂志,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鲁迅发表了《狂人日记》等。它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斗争锋芒直指封建儒家思想,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
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4.社会习俗近代化——衣、食、住、行。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时期(1949——20世纪90年代)
1.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时期(1949——1978年) 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到1957年,第—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指标超额完成,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改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特点:探索中曲折前进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世纪90年代)
特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①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
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1982年以后,我国农
业生产终于摆脱长期停滞的困境。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此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③对外开放的窗口:1979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1980年,我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地推动了我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三、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1.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农业合作化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人民公社化(从1958年到改革开放前):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从而人为地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四、启示:
1.改革是强国之路;
2.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
4.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5.关注民生等。
【练习】
1.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洋务派以“求富”为目标创办的民用企业有()
A.轮船招商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江南制造总局
D.福州船政局
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B.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
C.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D.严复翻译出《天演论》
3.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人文主义
B.启蒙思想
C.三民主义
D.社会主义
4.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是()
A.孙中山
B.黎元洪
C.袁世凯
D.黄兴
5.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A.《新青年》的创办
B.陈独秀到达北京
C.胡适提出文学革命论
D.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6.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来,有了新的内容,这里的“新”是指()
A.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B.宣传民主和科学
C.把文化运动发展成为革命运动
D.宣传西学
7.某校初三(9)班历史兴趣小组要实地考察辛亥革命首义所在地,他们应该去()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武汉
8.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的“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9.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A.李鸿章——洋务运动
B.魏源——戊戌变法
C.孙中山——辛亥革命
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10.中国近代史有这么一个人物:他既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又创办洋务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这个人物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之洞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师夷长技以自强。
材料二: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写道:“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和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