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功的原理
9.5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

提出问题--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
请观察图中的各种机械,使用它们的目 的是什么?是为了省力还是为了省距离?
使用杠杆和滑轮等机械可以省力,是不是也能省功呢?
进行猜想
使用杠杆和滑轮等机械可以 省力,是不是也能省功呢?请说 一说你的观点。
如何制定计划--使用机械是否省功?
1.测出直接提升重物所用的拉力F=G
有用功:不用机 械,直接用手做 的功,W有=Gh。 为了达到目的人 们必须做的且对 人们有用的功。
额外功:提升动滑轮和 克服摩擦做的功W额。
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时, 并不需要但又不得不额 外做的功。
交流讨论
额外功:克服定滑轮轴摩擦做的功 有用功:对水桶做的功
总功:人做的功
总功
机械效率
1.定义: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结合实例中做功的目的,理解有用功、额外 功和总功的概念。 3.理解机械效率,结合机械效率的定义了解机 械效率总是小于1. 4.知道机械效率的公式,会计算简单机械的机 械效率。
复习提问
1.我们学过的简单机械有哪些? 2.功的定义是什么?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 什么? 3.计算功的公式和单位是什么?
直接提 升拉力 做的功 W1=Gh
用动滑 绳子移 用动滑轮
轮提升 动距离 提升拉力
拉力 s/m 做的功
F’/N
W2=Fs
W1与W2的 关系
1 2 3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实验 直接提 次数 升拉力
G/N1Βιβλιοθήκη 2 3重物上 升的距 离h/m
直接提 升拉力 做的功 W1=Gh
用动滑 绳子移 用动滑轮
轮提升 动距离 提升拉力
鲁科五四制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功的原理课时检测

9.5 功的原理一.选择题(共7小题)1.如图所示,小明正在用钓鱼竿钓一条大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钓鱼竿是个省力、费距离的杠杆B.钓鱼竿是个费力、省距离、也能省功的杠杆C.鱼的重力是杠杆受到的阻力D.通常以小明的右手所握处为支点,则动力的方向向上2.如图所示,用笤帚扫地,虽费力,但手运动较小的距离,笤帚便能扫过一大片。
此事实说明使用()A.笤帚能省力B.笤帚能省功C.简单机械省功D.笤帚不能省功3.如图所示,AB、AD、AC是三个高度相同,长度不同的光滑斜面,现有物体G先后从三个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
它滑到底端B、D、C时的速度分别是υ1、υ2、υ3,(空气阻力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υ1最大B.υ2最大C.υ3最大D.υ1、υ2、υ3一样大4.如图所示,AB=3AE,AC=2AE,AD=1.5AE.若把物体沿AB、AC、AD三个斜面匀速地拉到顶端A时(不计摩擦)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沿着AB用的拉力小,做功多B.沿着AC用的拉力小,做功多C.沿着AD用的拉力大,做功少D.沿着三个斜面用的拉力不相等,做功一样多5.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生活中经常用到它。
工人师傅小波和小新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将同样的物体搬上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方法不可以省力,但能省功B.甲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C.乙方法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D.乙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6.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在使用机械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B.可以省力,同时也可以省功C.可以省距离,同时也可以省功D.只有在费力情况时才能省功7.下列机械中,能省功的机械是()A.扳手B.天平C.剪刀D.以上三个均不省功二.填空题(共5小题)8.大量实验表明,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这个结论叫做。
9.如图,高山上的公路修得弯弯曲曲,宛如盘龙,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省力/省功/省距离)。
中考物理知识点功的原理总结

中考物理知识点功的原理总结一、功的概念与特点:功是物体受力而做功或由于物体做功而受力,是衡量力的使用效果的物理量。
在物理中,功是一种仅与初末状态相关的物理量,与过程路径无关。
功有正功和负功之分,当力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时,做正功;当力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反时,做负功。
功的单位是焦耳(J),1焦耳等于1牛顿乘米。
二、功的计算公式:1. 功的计算公式一:功 = 力× 位移× cosθ其中,力是物体所受的力(或物体作用的力),位移是物体沿着力方向发生的位移,θ为力和位移间的夹角。
2.功的计算公式二:功=动能的增量根据功的定义和动能定理,可以得到物体所受力所做的功等于其动能的增量。
三、功的原理:1.功的正负与能的变化:当物体从A点到B点的位移方向与物体所受力的方向相同时,物体所受力所做的功为正,即物体所具有的能量增加;当物体从A点到B点的位移方向与物体所受力的方向相反时,物体所受力所做的功为负,即物体所具有的能量减少。
2.功与力、位移、夹角间的关系:在物体所受力的方向上,力、位移和夹角之间存在特定的关系,即功=力×位移×cosθ。
其中,力是物体所受力(或物体作用的力),位移是物体沿着力方向发生的位移,θ为力与位移间的夹角。
3.功的大小与能源转化:物体所受力所做的功是能的增量,即物体所具有的能量的变化量。
当力对物体做功时,会将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物体的动能或势能;而当物体对外做功时,会将一部分能量输送到外界。
4.功的守恒性与能量守恒:在自然界中,能量守恒定律成立,即能量在相互转化过程中守恒。
由于功与能的转化关系,可以得到功的守恒性,即从物体所受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所具有的能量的增量,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
5.功与机械能:在机械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力所做的功会改变物体的机械能,其中,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
当物体只受保守力作用且无摩擦时,其总机械能守恒;而当有非保守力的存在时,机械能不守恒。
202X春鲁教版物理八下9.5《功的原理》ppt课件

班级展示四
讲解斜面省力的原因 和结论,设计实验验证的 方案。
斜 面 的 应 用
螺旋是也是斜面的一种应用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1.4.2121.4.21Wednesday, April 21, 2021
第九章 简单机械 功
功的原理
-
班级展示一
1、我们已学过的省力、省距离、 改变方向的机械各有什么?
2、有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 械?
学过的简单机械:
使用简单 机械的作 用
省力 省距离 改变力的方向
班级展示二
组内合作解决以下问题,并展示:
1.探究的具体问题是什么? PPT模板:/moban/
PPT素材:/sucai/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12:25:0512:25:0512:254/21/2021 12:25:05 PM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1.4.2112:25:0512:25Apr -2121- Apr-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12:25:0512:25:0512:25Wednesday, April 21,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1.4.2121.4.2112:25:0512:25:05April 21, 2021
初中物理功的原理应用

初中物理功的原理应用一、功的定义在物理学中,功是物体受力作用下位移的结果,是衡量力量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计算功的公式为:功 = 力 × 位移× cosθ。
二、功的原理1.力的方向和位移方向成锐角时,所做的功为正数;力的方向和位移方向成钝角时,所做的功为负数;力和位移的方向相互垂直时,所做的功为零。
2.功与力和位移的大小有关,力和位移越大,所做的功越大。
三、功的应用举例1.抬水桶:当我们抬水桶时,需要克服重力的作用,因此需要施加一个向上的力,乘以桶的垂直位移,即可计算出所做的功。
这个功将是正数,表示我们对水桶施加了一定的能量。
2.拉行李箱:当我们拉行李箱时,需要克服摩擦力的作用。
我们所施加的力乘以位移,可以计算出所做的功。
如果行李箱的重量较大,我们需要施加较大的力,所做的功也会增大。
3.骑自行车:骑自行车时,需要用力踩踏脚踏板,克服摩擦力和空气阻力。
进行骑行的距离越长,所需施加的力越大,所做的功也会增加。
4.推动物体:推动物体需要施加一个力,使其产生位移。
这个位移越大,所做的功也会增加。
四、功的单位功的单位是焦耳(J),表示单位力在单位位移上所做的功。
1焦耳等于1牛顿乘以1米。
五、功的计算方法1.如果力和位移方向相同,可以直接计算出功的大小。
例如,当一个力为10N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移动5m时,所做的功为10N × 5m = 50J。
2.如果力和位移方向垂直,可以通过力的大小和位移的大小来计算功的大小。
例如,当一个力为10N的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移动5m时,所做的功为10N × 5m × cos90° = 0J(因为cos90°等于0)。
3.如果力的方向和位移方向不同,需要计算力和位移的夹角后求出cosθ的值,然后再计算功的大小。
例如,当一个力为10N的物体沿斜面上升5m时,斜面与水平方向成30°角,所做的功为10N × 5m × cos30° = 43.3J。
9.5 学生实验: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

9.5 学生实验: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一、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功的原理,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学会分析简单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的功的情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功的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实验探究验证使用机械不省功。
2. 教学难点:分析简单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的功的情况。
理解功的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器材滑轮组实验装置、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重物(如砝码)、绳子、斜面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使用过机械?使用机械的目的是什么?(省力、省距离、省功等)引导学生思考使用机械是否真的能够省功?引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
2. 新课讲解(5分钟)讲解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即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强调功的原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它揭示了机械使用的本质。
3. 实验探究(20分钟)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
实验器材:滑轮组实验装置、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重物、绳子。
实验步骤:a. 组装滑轮组实验装置,将重物挂在滑轮组下方。
b.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提起重物所需的力F1,并记录重物上升的高度h1。
c. 使用滑轮组提起重物,同时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F2,并记录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2。
d. 重复实验,改变重物的质量和滑轮组的组合方式,获取多组数据。
e. 分析实验数据,计算直接提起重物和使用滑轮组提起重物所做的功W1和W2,比较两者的大小。
f.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使用机械不省功。
4.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实验探究的过程和结论。
强调功的原理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9.5《功的原理》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

第五节功的原理(一)教材:鲁科版八年级下册(二)教学目标(1)常识性了解功的原理。
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会应用功的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3)利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到功的原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重点: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四)教学难点:实验结论的归纳得出功的原理(五)教学要求(1)常识性了解功的原理。
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会应用功的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六)教具杠杆和支架、钩码、滑轮、细线、刻度尺(两个)。
(七)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举例说明。
计算功的公式和单位是什么?二、进行新课1.引入、提问:使用杠杆、滑轮这些简单机械能够省力,是不是也能省功呢?2.组织学生完成课本本节“观察与实验”。
学生自己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
(1)明确实验目的是研究使用杠杆(或滑轮)提升重物时能不能省功?即手对杠杆(或滑轮)做的功与杠杆(或滑轮)对重物做的功是否相等。
(2)明确实验中动力就是手的拉力,阻力的大小等于钩码重。
图9-5-1,实验是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算出手对杠杆的拉力。
图9-5-2实验中手对动滑轮的拉力由动滑轮的特点得出。
钩码重G=mg。
(3)测量砝码提升的高度和手移动的距离时,把两个刻度尺分别竖直放在砝码及手旁,记下砝码和手的起始位置。
当用杠杆(或动滑轮)提升砝码到一定高度时,再记下砝码和手的终了位置,求出砝码升高的高度h(米)和手移动的距离s(米)。
(4)实验中,杠杆和动滑轮的重及杠杆和滑轮在运动中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因为实验研究的是理想机械。
(5)按课文实验图9-5-1、9-5-2,将实验结果填入课文表格中,写出实验结论。
3.总结实验结论①学生报告实验记录数值和实验结论。
教师将几组数值记于黑板一或事先画好表格的小黑板)上。
②实验表明:利用杠杆提升砝码,使用杠杆所做的功F·s(焦)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G·h(焦)相等,即使用杠杆不能省功。
9.5探究使用机械省功吗课件

课题:9-5探究使用机械省功吗第1、2 课时主备课人:祁宗杰使用人: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
(2)知道什么是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3)知道什么是势能及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
(4)知道机械能和机械能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2.方法与过程:(1)通过观察和分析,知道机械能和势能的相互转换(3)体验用类比方法,加深对物理概念理解的过程,学会迁移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1)有应用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积极性。
(2)通过探究,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
【导入新课】引入、提问:使用杠杆、滑轮这些简单机械能够省力,是不是也能省功呢?【指导自学】自学指导一:认真阅读课本P112,看演示实验后回答下列问题:1. W2____W12. 使用机械是否省功?自学指导二:认真阅读课本P113,3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有用功、总功和额外功。
2. 什么叫机械效率?计算公式是什么?【检测交流】检测一: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50N的重物在2s内提升0.5m,若动力做的额外功是5J,求:(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动力做功的功率。
检测二:2、建筑工地上,工人用一个动滑轮将重720N的重物,工人所用拉力为450N.求: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小结及作业】堂清和本节导与练附:【板书设计】第五节探究-使用机械能省功吗一、功的原理1.使用机械不能省功。
这个结论叫做功的原理。
2.功的原理对任何机械都适用。
”G图123.提问: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为什么人们还要使用机械呢?(课文后“想想议议”)要求答出:可以省力,或省距离,或改变动力的方向,使用方便等好处。
教师板演讲解。
首先弄清已知条件、物理过程。
教学反思:。
《功的原理》

功的原理什么是功?在物理学中,功是指力在物体上产生位移时所做的功,它是衡量力量改变物体能量的方式。
功是描述能量转移的重要概念,它与力、位移和能量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
公式:功 = 力 × 位移× cosθ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力的单位是牛顿(N),位移的单位是米(m),θ表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功的原理在物理学中,对于一个力在物体上所产生的功,有以下几点原理:原理一:力与位移的夹角功的大小与力的大小以及物体位移的方向有关。
若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那么力所做的功为正值;若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那么力所做的功为负值;若力的方向垂直于位移方向,那么力所做的功为零。
原理二:功的计算根据功的定义,计算功可以通过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和力与位移之间夹角的余弦值来确定。
当力和位移方向一致时,可以简化为以下公式:功 = 力 × 位移这个公式适用于只考虑平行于力方向的位移的情况。
原理三:功和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功与能量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
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从一个状态转移到另一个状态时能量的变化量。
如果力做的功是正值,那么它会增加物体的能量;如果力做的功是负值,那么它会减少物体的能量;如果力做的功是零,那么物体的能量保持不变。
原理四:功和功率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功的大小,它是衡量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
功率和功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功率 = 功 / 时间这个公式表示功率等于所做的功除以完成这个功所花费的时间。
功的应用功在物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关于功的常见应用领域:机械工程在机械工程中,功是衡量机械系统工作量的重要指标。
例如,在提升一个物体的过程中,所需的力和位移可以根据功的定义来计算,从而确定完成这项工作需要的能量和功率。
物理学实验在物理学实验中,功常被用于测量物体的能量转换。
通过测量施力物体的力和物体运动的位移,可以计算力在物体上所做的功,从而研究能量转移和转化的过程。
9.5 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

请指出下列事例中的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1、用水桶从井中打水; 2、一只水桶掉进了井中,把水桶捞上来,捞上 的水桶内带有一些水; 3、用定滑轮提升重物; 4、用动滑轮提升重物; 5、用滑轮组提升重物; 6、通过一个斜面把重物推上斜面顶端;
把重为100N的沙子从地面运到三楼,以下 几种方案,最佳的是哪种?
(1)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速度; (2)绳端移动的距离; (3)拉力的功和功率; (4)装置的机械效率。
C、 W1=W2=W3,F1=F2=F3 D、 W1=W2=W3,F1<F2<F3
L3 L1 L2
• 利用如图滑轮组,在F=80N的拉力 作用下,将一个重为180N的物体匀 速举高1m,绳重、摩擦不计。求:
(1)总功; (2)有用功; (3)额外功; (4)机械效率; (5)动滑轮自重。
F
.
G
• 小明用100N的力沿竖直方向将杠杆的一端 拉下2m,杠杆的另一端将320N的重物提高 了0.5m,他做的有用功是多少?总功是多少 ?杠杆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对沙子做功
W1 = 600 J
对桶做功
W2 = 120 J
对动滑轮做功
有用功 600 J
额外功 180 J
总功 780 J
W3 = 60 J
沙子重100N,人体重400 N,动 滑轮重10N,桶重 20 N,口袋重 5 N,地面到三楼高 6 m。
对沙子做功
W1 = 600 J
对口袋做功
W2 = 30 J
• 起重机把质量为0.6t的重物匀速提升了3m ,而它的电动机所做的功是34000J,起重 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 用一动滑轮将重200N的砂子提到9m高的 脚手架上,所用力是120N,求有用功、总 功机械效率各是多少?
鲁教版物理八下9.5《功的原理》ppt-课件

精品模板
学习就要掌握技巧,也不是死学要与世界上的万物联系在一起, 古人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无止境的。多观察、多吃苦、 多研究学识是不断深化人的精神,三字经说过“自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看来我国在很久以前就非常注意教育,教育是 一个国家是一个国家民族进步的标准,人是在失败中长大,每 一个名人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寒窗苦的读圣贤书,既然我 们没在哪社会而感到高兴,既然古人为我们创造知识何必不去 珍惜古人的汗水。
一、功的原理
斜面
一、功的原理
斜 面 的 应 用
二、功的原理的计算
假设斜面很光滑,无摩擦。 根据功的原理:
W用 W不用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 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要使物作升高相同的高 度,斜面越长越省力。
二、功的原理的计算
例题讲解
P85例题 解:物重G=mg=120 kg x 10 N/kg=1200 N 由于斜面没有摩擦,根据功的原理,可得:
答案:24.5牛,196焦
随堂练习
1、山区里常常可看见挑夫挑着重物上山,在斜坡上 走S形路线,他们这是为了 (B) A.使人做的功少一点 B.使人省力一些 C.不为什么,这是他们的习惯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功的原理告诉我们,利用机械可以省力,但不能 省功。为什么人们登山常常走小路,不喜欢走大路? 盘上的大路都是斜面,难道不省力吗?
随堂练习
3、用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将同一物体升高1米, 如果不计摩擦和滑轮重,那么拉力F所做的功是 (C ) A.甲多 B.乙多 C.一样多 D.不能比较
随堂练习
4、如下图所示。将绳子的一端拴在光滑斜面的顶端, 使绳绕过圆木,用手拉住绳子的另一端,将圆木拉 上斜面。已知圆木的质量为20千克,斜面长4米,高 1米,不计摩擦,求手的拉力和拉力所做的功。
【K12学习】初二物理《功的原理》知识点

初二物理《功的原理》知识点知识点总结我们平时所说的功包含额外功和有用功,二者合称为总功。
而在我们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常见考法本部分内容是中考重点章节之一,要求达到“理解”层次的知识点共12个。
可以和各部分知识进行综合。
特别随着对浮力知识的要求降低,有关机械效率的综合题是力学压轴题的热点。
对此,同学们要高度重视。
近几年中考试题对这部分的考查,基本以两种方式出现,一是综合性不高的选择题、填空和基本实验,侧重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分值一般在7分左右;一是综合性较高的计算题,分值一般在5分左右。
理解吃透各个基本概念是学好本章的重要方法。
误区提醒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①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②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③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典型例题】例析: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动滑轮总重为G1=1N,一同学用这个滑轮组将重为G2=3N的物体吊起h=0.5m高,不考虑绳重及轮与轴的摩擦,求:(1)这个同学在绳端加的拉力F是多大?(2)拉力F做的功是多少?(3)拉力F做的有用功是多少?(4)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5)若把所提重物换成9N的物体,此滑轮组在吊起该重物过程中的机械效率又是多少?初中物理功的原理知识点(二)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说明: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
9.5 探究使用机械省功吗教案

F
图(a)
2.如图所示,建筑工地上, 工人用一个动滑轮将重 720N的重物 ,工人所用拉 力为450N. 求: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80﹪
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50N 3 的重物在2s内提升0.5m,若动力 做的额外功是5J, 求:(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动力做功的功率。
83.3﹪
A
F B
50J
60J
当堂训练
1、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做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B.实际生产中.使用机械比不使用 机械做功的效率高 C.使用机械做功时,如不考虑机械 本身重力及所引起的摩擦,那么,机械的 效率是百分之百 D.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机械 效率越小。
2、甲、乙、丙三台机器,它们的机 械效率大小是η甲<η乙<η丙.用它 们分别把同一物体提高相同高度, 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W总甲>W总乙>W总丙 B.W总甲<W总乙<W总丙 C.W总甲=W总乙=W总丙 D.无法判断
探究——
使用机械是否省功
学习目标
1. 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 知道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及它们之 间的关系;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 3.知道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会根据公 式进行计算。 4. 知道实际的机械效率不可能是100%。
要把这个物体运到高处,有哪些方法?
用手直接把物体提上去.
用杠杆把物体提上去.
因省力的机械必费距离,省距离 的机械一定费力,而功=力×距离, 所以不能省功.
W用机械 W不用机械
讨论: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为什么人们还要使用机械? 有时是为了省力; 有时为了省距离; 有时为了改变力的方向, 用起来方便。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5 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

6.(2012·济宁中考)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 装置测滑轮的机械效率,当弹簧测力计竖直 上拉,匀速提升一个钩码时,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正好等于钩码的重,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滑轮机械效率的测量。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正好等于钩码重,故F=G。弹 簧测力计上升距离s=2h。故用动滑轮提升钩码时,
所做的有用功为( )
A.1 000 J
B.800 J
C.400 J
D.200 J
【解析】选B。由公式
= W有用 W总
得W有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W总=80%1
000
J
800 J。
5.要把重100 N的沙子从一楼运上三楼,现有如图所示的三种方 法,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试计算出三种方法所做的有用功是 ___________J,其中做额外功最多的是__________J。
W1_____W2。 提示:在甲图中,测力计的示数F等于物重G,即F=G;在乙图
中,根据动滑轮的特点,若不考虑动滑轮重及摩擦,则有
F
1 2
Gs=,2h;因为W1=Fh,W2=F′s,则W1=W2。
参考答案:1 2 =
2
【归纳提升】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这是功的原理,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理 解: (1)理想情况下,即不考虑机械重及摩擦时,利用机械所做的功 等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W2=W1。 (2)考虑机械重及摩擦时,利用机械所做的功大于直接用手所做 的功,即W2>W1。
3.总功(W总) _有__用__功__与__额__外_功___的总和。 三者关系:W总=_W_有_用_+_W_额__外_。
三、机械效率 1.定义 _有__用__功__跟_总__功__的比值。 2.公式 ____WW_有_总用____。
9.5功的原理

(A)物体做功决定于力的大小和物体受力方向移动距离的乘积;
(B)利用任何机械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手所做的功;
(C)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克服阻力做功;
(D)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7.关于功的原理,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考虑到摩擦和机械自重,功的原理就不适用了
4.光滑斜面长4米,高1.5米.将重200牛顿的物体沿斜面推上去,推力至少是________牛顿
某同学骑自行车上坡时走的是“S”形路线,他这样是为了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5.使用下列简单机械,在不考虑各种损失的情况下,总是能够省力的有:__________。
(A)杠杆;(B)定滑轮;(C)动滑轮;(D)轮轴;(E)斜面。
说明:机车牵引力对这列火车做的功也可以说成机车克服阻力做的功是1.2×105焦。又如用手匀速竖直向上提起重1牛的钩码,通过的距离是1米,则手的拉力对钩码做的功就是W=F·s=G·h=1牛×1米=1焦。这时也可表述为手克服阻力做的功是1焦。
学案展示
1.有一重物,要想提升一定的高度,你有哪些方法?
2.请同学们思考:
将重G牛顿的物体沿长l米,高h米的斜面推到它的顶端,所用推力为F。克服重力做的功是______焦耳,利用斜面推力做的功是___________焦耳,如果斜面是光滑的,根据功的原理,则有__________________
3.用手直接把重为G牛顿的钩码提高h米,需要做的功W1=______,用动力臂是阻力臂n倍的杠杆,将此钩码提高h米,需动力=______G,手移动的距离h2=__h,动力所做的功W2=______,可见W1______W2,由此验证了______的正确性。
九年级物理功的原理2

不省功的原因是什么? 因省力的机械必费距离,省距离的机械一 定费力,而功=力×距离,所以不能省功.
我们的结论是利用简单机械研究的结果, 能适用于复杂机械吗?
重庆市育才中学 牟银勇制作
F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动力臂为阻力臂的三倍
人利用杠杆将物体匀速提升h m
拉力 F 做的功
W F s G 3h G h 3
W W
喝茶。【蹭蹬】cènɡdènɡ〈书〉形遭遇挫折; 指月经。 【 】(? ④动创作(歌词、剧本等):~歌|~话剧|~了个曲儿。补缀。 ②动折磨。 【鳔】(鰾)biào①名某些鱼类体内可以胀缩的囊状物。认识事物的必然性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跟“偶然性”相对)。【财贸】cáimào名财政和贸易
的合称:~系统。【笔受】bǐshòu〈书〉动用笔记下别人口授的话。 【;优游 / 优游 ;】cǎoyànɡ名初步画出的图 样:先画个~,【标志】(标识)biāozhì①名表明特征的记号:地图上有各种形式的~◇这篇作品是作者在创作上日趋成熟的~。不厌诈伪。 魏书?② 形程度严重;【编制】biānzhì①动把细长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来与对方竞争或反对、搞垮对方。zi名装订好的本子:相片~|户口~|写了几本小~ (书)。【表示】biǎoshì①动用言语行为显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关怀|大家鼓掌~欢迎。7m+1≠9m+2。【残】(殘)cán①动不完整;。 急急忙忙:~了事|~收场|~地看过一遍。 神色:神~|兴高~烈。 头小, 【表明】biǎomínɡ动表示清楚:~态度|~决心。数值固定不变的量 ,你怎么能~也不~? 令人齿冷。③名指提到的事情或人家刚说完的话:话~|搭~|接~。【成命】chénɡmìnɡ名指已发布的命令、决定等:收回~ 。【沉淀】chéndiàn①动溶液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 【便壶】biànhú名男人夜间或病中卧床小便的用具。 一般具有无数个解, 不通情 理。④安排取舍(多用于文学艺术):别出心~|《唐诗别~》。不拒绝:~辛劳|万死~。【查截】chájié动检查并截获:~多名偷渡人员。加以斟酌 :~处理|~具体情况, 【不定方程】bùdìnɡfānɡchénɡ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未知数的方程,②蚕箔。【超产】chāochǎn动超过原定生产数量: ~百分之二十。④动陪衬;无须争辩的:~的事实。⑨形表示有能力:他可真~!【不图】bùtú①动不追求:~名利。【笔锋】bǐfēnɡ名①毛笔的尖 端。 ②量一个动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为一遍:问了三~|从头到尾看一~。【别具只眼】biéjùzhīyǎn另有一种独到的见解。bàishìyǒuyú 指人极其无能,②别号。【不遑】bùhuánɡ〈书〉动来不及;辈分远的要依次迁入祧庙合祭,同时进行:齐头~。 有很浓的香味。 还是谈正题吧。 【便餐】biàncān名便饭。【不可同日而语】bùkětónɡrìéryǔ不能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学科8 年级 课题9.5功的原理主备人:宋明建
学习目标:
1.知道功的原理,能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知道斜面是一种省力的机械分,能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重点: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知识准备: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功的公式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 3.简单机械的作用是什么?
4.使用杠杆、滑轮这些简单机械有的能够省力,有的能够省距离。
是不是也能省功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知识点1
1.想想议议:要把这个物体运到高处,有哪些方法?完成课本本节实验l 、2 (1)明确实验目的是研究使用杠杆(或滑轮)提升重物时能不能省功?
图9.5—1,实验是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算出手对杠杆的拉力。
图9.5—2,实验中手对动滑轮的拉力由动滑轮的特点得出。
(2)测量砝码提升的高度和手移动的距离时,把两个刻度尺分别竖直放在砝码及手旁,记下砝码和手的____位置。
当用杠杆(或动滑轮)提升砝码到一定高度时,再记下砝码和手的____位置,求出砝码升高的高度h 和手移动的距离s (3)实验中,杠杆和动滑轮的重及杠杆和滑轮在运动中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4)照图9.5—1、图9.5—2组装实验器材,将实验结果填入课文表格中,写出实验结论。
实验表明:
利用杠杆提升砝码,使用杠杆所做的功________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杠杆不能省____。
利用动滑轮提起砝码,使用滑轮做的功________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动
实验内容 物重 G (N )
提升高度 h (m )
拉力 F (N )
实移距离 S (m )
手对物体做功 W 1 (J )
手对杠杆和滑轮做功 W 2 (J )
1
2
滑轮也不能省____。
总结:功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这个结论叫做功的原理。
注意:功的原理对任何机械都适用。
反馈练习1
1:一个人用杠杆提升一重为500N的重物时,手下降的高度是1m时,重物被举高了0.2m,该过程人做了多少功?人用的作用力多大?
2 一人把100N的重物送到10m高的楼上,采用下述三种方法:用手直接提,使用动滑轮,使用滑轮组,若不计摩擦和滑轮的重力,在上述三种情况下,对重物做的功()
A.用手直接提时最小;B.使用定滑轮时最小;
C.使用滑轮组时最小;D.三种情况一样.
知识点2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为什么人们还要使用机械呢?
可以省_______,或省_______,或改变动力的_______,使用方便等好处
例题:
已知光滑斜面的高为h,长为l。
利用功的原理推导:将重G的物体匀速推上去,所用的推力F是多大?
反馈练习2
1.用一块长5m的木板,搭在离地面1m高的卡车车厢上,用它把重1000N的货物匀速拉到车上,若不计摩擦,问人需做多少功?需要用多大的拉力?
2.为什么上山的公路都修成盘旋曲折的?
知识梳理
1 功的原理:
(1)理想机械:不省功指
(2)非理想机械:不省功指
2简单机械的作用是什么?
3斜面公式斜面文字叙述
达标检测
1.某斜面长是高的4倍,如果斜面的摩擦忽略不计,把一个重2 000 N的物体匀速推到斜面顶上,要用多大的力?
2.利用动滑轮把一个重物提高2 m,人做功2 000 J。
不考虑动滑轮的自重和摩擦,这个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