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小麦生产技术测试题

合集下载

农作物生产技术试题

农作物生产技术试题

《作物生产技术》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农作物属于粮食作物的有()A、署类作物B、油料作物C、糖料作物D、纤维作物2、下列作物属于经济作物的是()A、马铃薯B、甜菜C、苜蓿D、枸杞3、下列农作物属于喜温作物的是()A、马铃薯B、小麦C、高粱D、油菜4、下列农作物属于长日照的是()A、玉米B、大豆C、水稻D、麦类5、下列作物属于C4作物的是()A、水稻B、小麦C、棉花D、玉米6、在同一块田地上,一年内前茬作物单作收获后,移栽下茬作物的复种方式是()A、接茬复种B、套作复种C、移栽复种D、再生复种7、可以一年两熟地区要求≥10℃的天数是()A、180天以下B、180-250天C、250天以上D、不能确定8、决定一个地区能否复种的是()A、热量条件B、水分条件C、劳蓄力机械条件D、经济效益9、下列表示方法属于两年三熟的复种方式的是() A、大豆-小麦-玉米 B、春玉米-冬小麦-下大豆 C、小麦-玉米-白菜 D、小麦-棉花10、在同一块田地上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农作物的种植方式是()A、单作B、套种C、间种D、混种11、某地≥10℃积温在4100℃以上,但复种玉米热量不足,故采用小麦玉米套种,适当的套种方式是()A、宽背晚套B、宽背早套C、窄背晚套D、窄被早套12、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的轮换种植不同农作物的种植方式是() A、间作 B、连作 C、套种 D、轮作13、下列轮作形式不合理的是()A、禾谷类作物与豆科作物B、棉花与大豆C、绿肥与油料作物D、甜菜与十字花科作物14、下列作物属于忌连作的是()A、甘薯B、玉米C、棉花D、大豆15、耐长期连作的作物是()A、麦类、玉米、水稻B、豆科绿肥和署类C、豆科、甜菜D、向日葵、甜菜16、下列耕作方式属于基本耕作的是()A、耙地B、中耕C、旋地D、镇压 17、为提高地温、防风排涝、防止表土板结、改善通风透气应采取()耕作措施。

A、作畦B、起垄C、中耕D、耙地18、对土壤进行耕翻的最适时期是()A、伏耕B、早秋耕C、晚秋耕D、春耕19、一个地区的复种指数越高,则说明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率()A、越高B、越低C、一样D、不确定20、以下不属于土壤耕作所起的作用是()A、调节土壤水分B、消灭病虫杂草C、增加土壤肥力D、促进养分的合理流动21.不属于复种热量指标的是A 生长期B 积温C 界限温度D 发育起点温度22.大于等于10℃的积温在3000-3500℃的地区,可以采取的熟制是()A 二年三熟B 一年二熟C 一年三熟D 一年四熟23.套种和间作都有农作物的共生期,两者的不同是()A 前者较短,后者较长B 前者较长,后者较短C前者超过了生育期的一半D后者不到其生育期的一半24.下列耕作措施中,作用土层最深的是()A翻耕B旋耕C耙地D镇压25.对垄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降低土温B利于排涝C压埋杂草D改善土壤透气性26.小麦拔节期50%以上植株主茎第一节离开地面()A0.5-1CM B1-1.5CM C 1.5-2CM D2-2.5CM27.通过春化阶段要求温度最低、时间最长的小麦品种是()A冬性品种B半冬性品种C春性品种D无法确定28.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复种指数是()A 50%B 100%C 150%D 200%29、小麦的三叶期是指主茎第三片叶伸出()的日期A、1cmB、2cmC、3cmD、15-20cm30、小麦南种北引,往往使小麦的生育期()A、延长B、缩短C、无变化D、不确定31、小麦发生分蘖的最适温度范围是()A、15-20OCB、16-20 OCC、13-18 OCD、20-25OC32、在小麦的穗分化过程中,决定小穗数多少所关键时期是()A、初生期B、伸长期C、二棱期D、单棱期33、玉米田间的种植密度因品种特性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晚熟、叶片平展的密度应()A、密些B、稀些C、不确定D、一样34、下列土壤耕作技术属于基本耕作技术的是()A、中耕B、旋耕C、作畦D、镇压E、翻耕35、农作物实行合理轮作的有()A、有效利用土壤B、稳产保收C、均衡利用土壤养分D、病虫害为害减轻36、下列绿肥作物属于豆科的是()A、苜蓿B、黑麦草C、水葫芦D、沙打旺E、雀麦草37、农作物生产的特点是()A、不确定性B、确定性C、多学科性D、可人为控制38、高、矮秆农作物进行间套作时,离秆农作物的行数、幅宽要比矮秆农作物()A、行少、幅窄B、行多、幅宽C、行少、幅宽D、行多、幅窄39、间套作中,每种农作物的两个边行相距的宽度为() A 带宽 B间距 C密度 D 幅宽40、一年一熟条件下,“大豆—小麦—玉米”三年轮换种植不同农作物的种植方式()A连作 B套作 C轮作 D单作41、有缺苗断垄的麦田补种时间应在()A 出苗前B 二叶前 C三叶前 D 三叶后42、小麦的分蘖节多处于地表下()A 1CMB 2CMC 3CMD 4CM43.下列肥料中用作小麦种肥最安全的是()A 碳酸氢铵B 氯化铵C 硫酸铵D 尿素44.小麦要高产,底肥要充足,底肥用量一般为总施肥量的()A 30-40%B 40-50%C 60-80%D 85-90%45.每生产100Kg小麦籽粒需吸收纯氮3Kg左右,如果用尿素(含氮46%)提供这些氮素。

农作物生产技术试题第一章

农作物生产技术试题第一章

农作物生产技术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 、属于喜温短日照的作物是()A小麦B油菜C甘薯D马铃薯2、下列属于C4作物的是()A谷子B水稻C小麦D烟草3 复种的首要条件是()A水分B热量C肥力D劳畜力4 下列经济作物中属于嗜好类作物的是()A向日葵B橡胶C亚麻D茶叶5 ≥10℃的日数在180-250天范围内可进行农作物()A一年一熟 B二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6 间套作中,每种农作物的两个边行相距的宽度为()A带宽 B间距 C种植密度 D幅宽7 “冬小麦—夏玉米-→春甘薯”轮作的复种指数为()A 100%B 150%C 200%D 300%8 能集约利用时间和空间,使农业增效的种植方式是()A单作 B间作 C轮作 D套作9 下列可以一年三熟的为()A 2500-3600℃B 3600-4000℃C 4000-5000℃D 5000-6500℃10 下列作物中耐长期连作的农作物是()A大豆B烟草C水稻D薯类作物11 适用于一般耕地的是()A全翻垡B半翻垡C分层翻12 下列属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是()A大豆B水稻C高粱D谷子13、下列作物属于纤维作物的是()A、小麦B、亚麻C、三叶草D、油菜14、下列作物不属于药用作物的是()A、三七B、天麻C、白术D、可可16、玉米和小麦间作时玉米边行优势是1—4行,小麦边行劣势是1—5行,玉米最多种()行,大豆至少种()行A、4B、6C、8D、1017、下列植物属于C3植物的有()A、小麦B、玉米C、高粱D、谷子18、下列作物中全是喜凉作物的是()A小麦棉花 B小麦油菜C玉米马铃薯 D高粱豌豆19、荞麦是()A长日照作物 B短日照作物C定日照作物 D中性作物20、农作物布局的原则中没有()A需求原则 B生态适应性原则C经济效益与可行性原则 D充分利用土地原则21、农作物布局不包括一个地区对()的安排。

A欲种作物的种类 B品种C种植面积 D种植方式22、小麦收获后种植夏大豆的复种方式是()A接茬复种 B移栽复种C套作复种 D再生复种23、在同一块田地上,一年内前茬植物单作收获后,移栽下茬作物的种植方式属于()A、接茬复种B、移栽复种C、套作复种D、再生复种24、“春玉米→冬小麦-夏大豆”,表示的熟制是()A、一年一熟B、一年两熟C、一年三熟D、两年三熟25、“冬小麦—夏大豆→冬小麦-夏闲”表示的熟制是()A、一年一熟B、一年两熟C、一年三熟D、两年三熟26、()种植方式中,都有农作物的共生期A单作和套作B单作和立体种植C套作和间作D单作27、丘陵山区常见的山顶种树、山腰种果、山脚种粮的种植模式是()A立体种植B间作 C 套作D连作29、间套作中,每种农作物的两个边行相距的宽度为()A 带宽B间距C密度 D 幅宽29、一年一熟条件下,“大豆—小麦—玉米”三年轮换种植不同农作物的种植方式()A连作B套作C轮作D单作二填空:1 按农作物的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部分。

农作物小麦生产技术测试题

农作物小麦生产技术测试题

农作物小麦生产技术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0分)1、小麦从种子萌发到新种子形成的过程是A 小麦的一生B 小麦的生育期C 小麦的生育时期D 小麦的生活年史2、小麦的一生被划分成多少个生育时期A 3个B 10个C 12个D 8个3、小麦的三叶期50%以上主茎第3片叶伸出A 1CMB 2CMC 3CMD 4CM4、小麦的灌浆期是50%以上子粒长度达到最大长度的A 70%B 80%C 75%D 100%5、小麦越冬期的气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下A 5B 10C 3D 06、小麦能否通过春化阶段的主导因素是A 温度B 水分C 光照D 养分7、小麦没通过阶段发育时不能A 分蘖B 结实C 长根D 长叶8、小麦的某一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条件是温度0-7℃,时间15-35天,则这一品种是A 冬性品种B 春性品种C 半冬性品种D 反应敏感型品种9、小麦阶段发育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不包括A 引种B 确定适宜的播期和播量C 肥水管理D 确定适宜收获期10、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有A 穗数B 株数C 粒数D 粒重11、小麦底肥的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A 30-50%B 40-60%C 60-80%D 50-70%12、用尿素做小麦种肥时每亩用量一般为A 1.5-2.5公斤B 1-2公斤C 5公斤D 3-4公斤13、小麦播种时,土壤耕层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A 60-70%B 70-75%C 75-80%D 80-90%14、当平均气温稳定在16-18℃时可播种A 冬性品种B 半冬性品种C 春性品种D 半春性品种15、小麦主要播种方式是A 点播B 撒播C 条播D 精播16、小麦的适宜播种深度是A 1-2CMB 3-4CMC 5-6CMD 7-8CM17、小麦播后镇压能起到的作用是A 提墒B 促进种子萌发C 除草D 保温18、小麦的前期生长阶段不包括A 三叶期B 越冬期C 返青期D 分蘖期19、影响小麦种子萌发的因素中没有A 温度B 水分C 光照D 氧气20、小麦幼苗的转折期是A 二叶期B 三叶期C 四叶期D 五叶期21、小麦发芽的最适温度是A 1-2℃B 15-20℃C 30-25℃D 5-10℃22、种子萌发最适宜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A 40-50%B 50-60%C 60-70%D 70-80%23、小麦的分蘖节多处于地表下A 1CMB 2CMC 3CMD 4CM24、正常分蘖发生的规律是当主茎伸出长7片叶时,主茎长出A 第一分蘖B 第二分蘖C 第三分蘖D 第四分蘖25、冬小麦的分蘖高峰期一般在A 越冬前B 拔节前C 返青前D 起身前26、小麦分蘖消亡的顺序为(多选)A 自内而外B 自外而内C 自上而下D 先死叶后死心27、小麦的成蘖规律是A 主茎成穗率高B 冬前大蘖成穗率高C 冬前晚蘖成穗率低D 低位蘖成穗率高28、小麦分蘖的最适温度是A 3-5℃B 13-18℃C 18-20℃D 10-12℃29、小麦分蘖最适宜的土壤持水量为A 40-50%B 50-60%C 60-70%D 70-80%30、对促进小麦分蘖最有效的营养元素是A 氮B 磷C 钾D 钙31、小麦90%的根分布于地表下A 0-20CMB 0-30CMC 0-40CMD 0-100CM32、小麦的茎生叶组多数是A 3片B 5片C 7片D 9片33、有缺苗断垄的麦田补种时间应在A 出苗前B 二叶前C三叶前D 三叶后34、小麦株的适宜株高是A 50-60CMB 80-90CMC 60-80CM C 100-120CM35、小麦穗的分化始于A 分蘖期B 越冬期C 起身期D 拔节期36、小麦返青起身期正是A 小穗分化期B 小花分化期C 护颖原基集分化期D 四分体形成期37、小麦的需水临界期是A 孕穗期B 分蘖期C 开花期D 起身期38、小麦孕穗水的浇水时间为A 拔节时B 拔节后15天C 孕穗时D 起身后拔节前39、小麦后期生长中心集中到A 穗上B 子粒上C 茎秆上D 花上40、小麦开花授粉受精是时的最适温度是A 9-11℃B 18-20℃C 13-18℃D 30℃41、小麦开花时最适宜的相对湿度是A 40-50%B 50-60%C 60-70%D 70-80%42、小麦完熟期其小麦子粒含水量降至A 12%B 20%C 25%D 40%43、“硬仁”是小麦什么时期的表现A 子粒形成期B 面团期C 蜡熟期D 完熟期44、小麦收获的最适时期是A 面团期B 蜡熟期C 蜡熟末期D 完熟期45、小麦灌浆期的最适温度是A 20-22℃B 13-18℃C 25-30℃D 18-20℃46、灌浆期要求适宜的田间持水量为A 60%左右B 70%左右C 75%左右D 80%左右47、灌浆水的灌溉时间一般为A 抽穗后B 开花时C 开花后5天C 开花后10天48、小麦中期的主攻目标是A 养根护叶B 提高光效C 穗大粒多D 增加粒数49、一个麦穗花期通常为A 1-2天B 3-5天C 6-8天D 10天左右50、种用小麦一般收获时间是A 面团期B 蜡熟期C 蜡熟末期D 完熟期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50分)1、小麦在播种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2、说明小麦播种量的确定方法。

小麦种植农业生产效率评价考核试卷

小麦种植农业生产效率评价考核试卷
1.小麦种植中,土壤类型对产量的影响不大。()
2.小麦的种植密度越大,产量就越高。()
3.在小麦生长期间,适当的水分灌溉可以提高产量。()
4.小麦种植中,病虫害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
5.机械化种植可以降低小麦的生产成本。()
6.小麦种植中,收获时间对产量没有影响。()
7.选用早熟品种的小麦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D.劳动生产率
15.下列哪种因素可能导致小麦减产?()
A.合理施肥
B.灌溉充足
C.气候变化
D.机械化种植
16.小麦种植中,以下哪个环节对环境保护有积极作用?()
A.化学防治
B.生物防治
C.大水漫灌
D.翻耕土地
17.下列哪种小麦种植方式能降低劳动力成本?()
A.传统人工种植
B.机械种植
C.飞播
D.撒播
A.选用抗旱品种
B.减少灌溉次数
C.提高灌溉效率
D.采用滴灌技术
17.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小麦种植的机械化水平?()
A.机械化播种
B.机械化收割
C.机械化植保
D.机械化运输
18.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小麦的储存质量?()
A.温度
B.湿度
C.空气流通性
D.储存时间
19.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小麦种植的抗旱能力?()
3.通常情况下,小麦的播种时间分为______和______两个季节。
4.小麦的产量主要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因素决定。
5.在小麦种植中,______和______是两个关键的田间管理环节。
6.为了提高小麦的抗旱性,可以采取______和______等措施。
7.小麦种植中,______和______是两种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农作物生产技术综合试题

农作物生产技术综合试题

农作物生产技术综合试题1.在下列大田作物中,长日照作物是A 油菜B 水稻C 玉米D 棉花2.耕作制度的基础是A 农作物布局B 合理间套作C 轮作与连作D 养地制度3.小麦收获后栽插甘薯的种植方式是A 接茬复种B 移栽复种C 套作复种D 再生复种4.某地采用的种植方式是“春玉米→冬小麦—夏玉米”,这一复种方式是复种指数是A 300%B 100%C 150%D 200%5.实现间套作增产、增效的关键是A 种植密度的安排B 幅宽的确定C 带宽的确定D 间距的调整6.间套作的农作物有主次之分时,主作物的种植密度应A 保持不变B 根据水肥确定C 加大D 减小7.耐长期连作的作物是A 小麦B 花生C 甘薯D大豆8.旋耕的深度一般在A 5-6 cmB 10-12 cmC 15-20 cmD 20-25 cm9.反应中等型小麦通过光照阶段的条件是A 每天12小时以上光照,30-40天B每天12小时以上光照,24天C每天12小时光照,24天D每天8-12小时光照,16天10.如果前茬收获较晚,为保证小麦适期播种,浇底墒水的方式最好是A 送老水B 茬水C 塌墒水D 蒙头水11.冬性小麦品种播种的最佳时间是气温稳定在A 12-14℃B 13-15℃C 16-18℃D 18-20℃12.小麦的分蘖节多处于地表下A 1cmB 2cmC 5cmD 10cm13.小麦近根叶组的主要功能是A 促进冬前分蘖形成壮苗、壮秆大穗B 促进茎秆伸长充实C 促进小穗小花发育D 促进灌浆14.高产田小麦的适宜株高是A 60-70cmB 80-90cmC 110-120cmD 140-150cm15.小麦开花授粉受精时的最适温度是A 13-18℃B 18-20℃C 20-22℃D 30-35℃16.玉米成熟期的标志不包括A 乳线消失B 出现黑层C 子粒变硬D 叶片枯干17.麦垄套种玉米的套种时间一般在麦收前A3-7天 B 7-15天 C 15-25天 D 一个月18.玉米的次生根是A 地下节根B 地上节根C 支持根D 气生根19.关于玉米穗的分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雄穗分化时间早于雌穗B 花丝的任何部位都能接受花粉C 果穗上的子粒都是成双的D 雌穗分化速度慢于雄穗20.玉米攻秆肥应早施、少施,不超过总追肥量的A 5%B 10%C 20%D 40%21.玉米的需水临界期是A 大喇叭口期B 抽穗期C 开花期D 吐丝期22.使用药剂防治玉米螟的最佳时间是在A 心叶末期B 玉米螟产卵初期C 玉米螟羽化前D 玉米吐丝期23.可减少螟害的田间管理技术是A 灌溉B 去雄C 施肥D 培土24.玉米是喜温作物,穗分化过程要求较高的温度条件,适宜温度为A 15-20℃B 20-23℃C 10-12℃D 32-25℃25.玉米穗期应结合追肥进行灌水,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A 70-80%B 50-60%C 30-40%D 10-20%26.决定棉花产量的关键时期,也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是A苗期 B 蕾期C花铃期D吐絮期27.棉花花铃期的适宜温度是A15-20℃B20-25℃C25-30℃D30-35℃28.棉花用种量最多的播种方法是A手工条播B育苗移栽C精量机播D定株穴播29.我国北方棉区确定密度多依据棉株后期的A长势B株高C结铃数D长相30.棉花弱苗的表现是A 红茎过高B 叶片乌黑C 株矮发横D 茎秆粗壮31.棉花生育发育最旺盛的时期是A 苗期B 蕾期C 花铃期D 吐絮期32.棉花花铃期中耕深度不宜超过A 6CMB 10CMC 4CMD 8CM33.黄河流域适宜打顶时间是A 7月15日左右B 8月15日左右C 7月25日左右D 8月25日左右34.适时收花的时间,一般以棉铃开裂后A 7天B 5天 B 3天 D 10天35.花生根瘤菌固氮能力最强的时期是A 初蕾期B 盛蕾期C 初花期D 开花盛期36.花生的开花结果主要集中在第一、二对侧枝及次生分枝上,一般占单株结果总数的A 80-90%以上B 70-80%以上C 60-70%以上D 50-60%以上37.长日照能使花生开花A 延略为迟B 略为提前C 大大延迟D 大大提前38.能提高根瘤菌固氮能力,是固氮酶重要成分的是A 钼B 硼C 铁D 锌39.属于交替开花习性的花生类型是A普通型和龙生型B普通型和珍珠豆型C珍珠豆型和多粒型D多粒型和龙生型40.花生培土高度一般是A 3-4CMB 5-6CMC 7-8CMD 9-10CM41.花生花针期一般不施A 氮肥B 磷肥C 钾肥D 钙肥42.甘薯一生中最耐旱的时期是A 苗床期B 发根缓苗期C 分枝结薯期D 薯蔓同长期43.甘薯壮苗的适宜苗龄是A 30-35天B 25-30天C 20-25天D 15-20天44.甘薯应在枯霜前收获完毕,此时气温应不低于A 20℃B 15℃C 10℃D 25℃二、简答题1.连作的危害有哪些?减轻连作危害的技术有哪些?(8分)2.小麦的播种量如何确定?如何提高播种质量?(6分)3.简要说明小麦穗分化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农作物生产技术 小麦测试题

农作物生产技术 小麦测试题

第二章小麦生产技术一、名词解释1.小麦灌浆期2.小麦的春化阶段:3.小麦拔节期:4.小麦分蘖节5.小麦中期生长阶段:二、选择题1.小麦从种子萌发到新种子形成的过程是A小麦的一生B小麦的生育期C小麦的生育时期D小麦的生活年史2.小麦的一生被划分成多少个生育时期A 3个B 10个C 12个D 8个3.小麦的三叶期50%以上主茎第3片叶伸出A 1CMB 2CMC 3CMD 4CM 4.小麦的灌浆期是50%以上子粒长度达到最大长度的A 70%B 80%C 75%D 100% 5.小麦进入越冬期时气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下A 5B 10C 3D 0 6.小麦能否通过春化阶段的主导因素是A 温度B 水分C 光照D 养分7.小麦没通过阶段发育时不能A 分蘖B 结实C 长根D 长叶8.小麦的某一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条件是温度0-7℃,时间15-35天,则这一品种是A 冬性品种B 春性品种C 半冬性品种D 反应敏感型品种9.小麦阶段发育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不包括A 引种B 确定适宜的播期和播量C 肥水管理D 确定适宜收获期10.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不包括A 单位面积穗数B 单位面积株数C 每穗粒数D 粒重11.小麦底肥的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A 30-50%B 40-60%C 60-80%D 50-70% 12.用尿素做小麦种肥时每亩用量一般为A 1.5-2.5公斤B 1-2公斤C 5公斤D 3-4公斤13.小麦播种时,土壤耕层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A 60-70%B 70-75%C 75-80%D 80-90% 14.当平均气温稳定在16-18℃时可播种A 冬性品种B 半冬性品种C 春性品种D 半春性品种15.小麦主要播种方式是A 点播B 撒播C 条播D 精播16.小麦的适宜播种深度是A 1-2CMB 3-4CMC 5-6CMD 7-8CM 17.小麦播后镇压主要起到的作用是A 提墒与促进种子萌发B 透气C 除草D 保温18.小麦通过阶段发育的顺序是()A 春化早于光照B 春化晚于光照C 两者同步19.小麦冬性品种对日光的反应属于()A 反应敏感型B 反应迟钝型C 反应中等型20通过春化阶段要求温度最低、时间最长的是()A 冬性品种B半冬性品种 C 春性品种21.在引进外地小麦品种时,首先要考虑的品种特性是()A.阶段发育B.春化阶段C.光照阶段D.生长特点22.在小麦适宜播种期将要过去而土壤又严重缺墒的情况下,往往先播种后浇水,这种灌水方式生产上叫()A.送老水B.茬水C.塌墒水D.蒙头水23.50%以上幼苗第片真叶伸出胚芽鞘1.5~2㎝的日期,称小麦的出苗期。

项目2 小麦生产技术习题答案

项目2 小麦生产技术习题答案

小麦生产技术一、填空题1.小麦的一生是指小麦从到新种子形成的过程。

2.根据小麦春化阶段感温和程度,一般将小麦品种分为、和春性品种3种类型。

3.小麦的产量分为经济产量和。

4.小麦种子处理一般有晒种、药剂拌种和三种形式。

5.小麦适宜的播种深度是。

6.小麦的根系由初生根和组成。

7.冬小麦中期生长阶段,也叫春季生长阶段,指小麦返青后至挑旗,包括、起身期、、孕穗期四个生育时期。

8.小麦孕穗期对很敏感,主要是促进穗下节间伸长。

9.小麦收获脱粒后,应晒干扬净,待种子含水量降至以下,才能进仓贮藏。

10.预防晚霜冻害的主要措施是。

二、选择题1.小麦能否通过春化阶段的主导因素是()。

A.水分;B.光照;C.温度;D.土壤;2.春季气温稳定上升到3℃以上,麦苗心叶长出1cm以上,叶色由灰绿转为青绿,这是小麦()生育时期。

A出苗期;B三叶期;C越冬期;D返青期;3.小麦产量的构成因素包括()。

(多选)A分蘖数;B单位面积有效穗数;C穗粒数;D粒重;4.影响小麦种子萌发的因素有()。

(多选)A.温度;B.光照;C.水分;D.氧气;5.小麦前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

A.苗全;B.苗匀;C.壮苗;D.安全越冬;6.赤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其防治时期是()。

A.孕穗期;B.抽穗期;C.扬花初期;D.灌浆期;7.小麦机械收获最适宜的时期是()。

A.乳熟期;B.面团期;C.蜡熟期;D.完熟期;8.小麦中期田间管理应做到诊断苗情,因苗管理,苗情一般分为哪几类?()A全苗;B壮苗;C弱苗;D旺苗;9.我国北方冬小麦区,高产麦田的群体指标是:每亩基本苗()万株。

A10;B15;C.18;D.20;10.小麦生长后期主要虫害有()A.麦蚜;B.小麦叶螨;C.吸浆虫;D.造桥虫;三、判断题1.小麦的各个生育时期,在不同的地区出现的时间差别很大,但是在同一地区,种植品种、年份、播期和生产田间不同,其出现的时间是一致的。

()2.小麦是长日照作物。

作物生产技术作业题

作物生产技术作业题

作物生产技术复习题第一部绪论(一)名词解释:1.农作物:2.农作物生产技术:(二)填空题:1.根据农产品用途和植物学特征,将农作物分为、、、和四大部分。

2.农作物生产具有性、性、性以及等特点。

(三)单项选择题1.根据农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属于长日照植物。

A.水稻 B.棉花 C.油菜 D.大豆2.在下列作物中,属于四碳植物的是() A.水稻 B.棉花 C.玉米 D.小麦(四)判断题1.农作物生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属于第一产业。

()2.栽培作物由野生植物经过长期驯化、培育、选择而来()(五)简答题:农作物的分类方法有哪几种?如何分类的?(六)问答题:试述农作物生产的特点及重要性作物生产技术复习题第一节耕作制度(一)名词解释:1.耕作制度2.种植制度3.作物布局4.复种5.复种指数6.间作7.套作8.连作9.轮作10.土壤耕作11.免耕12.间距13.宽幅14.带宽(二)填空题1.农作物的复种有复种、复种、复种和复种四种形式。

2.农作物的主要间作类型有、、和。

3.农作物的主要套作类型有、、。

4.土壤的基本耕作技术包括、、等措施。

5.土壤的表土耕作技术包括、、、等措施。

6.根据农作物耐连作程度的不同,可分为连作、连作和连作三类,水稻属于连作作物。

7.间套作时,合理选配农作物与品种,必须坚持三条原则,即、和。

8.轮作的主要类型有轮作、轮作、轮作和轮作(三)单项选择题1.耕作制度又称() A.农作制度 B.种植制度 C.土壤制度 D.农田耕作管理制度2.农作物布局的前提条件是()A.生态适应性 B.自然条件 C.社会需求 D.经济效益3.高、矮杆作物间作套作的种植行数,以高杆作物不可多于、矮秆作物不可少于边际效应所影响行数的()倍为宜。

A.2 B.3 C.4 D.54.下列耕作措施中,()属于表土耕作技术。

A.翻耕 B.挖地C.中耕 D.旋耕5.耕作制度的发展标志是()。

A.用地与养地相结合B.生产条件的改善C.作物产量的提高D.土地利用率的提高6.≥10℃的日数少于180d的地区熟制多为()A.一年一熟B.一年二熟C.一年三熟D.一年多熟(四)判断题1.耕作制度是种植制度的中心环节()2.耕作布局是组织和指导农业生产的具有全局意识的战略措施()3.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是耕作制度的重要内容()4.高、矮杆作物间作套作的密度,一般高杆作物高于单作,矮秆作物略低于单作或与单作相同()5.机械化水平高的地区可以采用宽带种植()6.相邻作物间的距离,可根据两种作物单作时行距一半之和进行调整()(五)简答题1.农作物布局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简述复种的条件和技术要求?3.间作与套作有什么作用?4.连作有哪些危害?如何克服?(六)问答题1.当地农作物生产有哪些间套作形式?试分析其优缺点2.为什么要进行土壤耕作?它有哪些作用和措施?作物生产技术复习题第二节小麦生产技术(一)名词解释1.小麦的生育期2.阶段发育3.春化阶段4.光照阶段5.分蘖节6.一级分蘖7.分蘖高峰期8.孕穗期9.越冬期10.有效分蘖(二)填空题1.小麦次生根的发育有两个高峰,一是,二是。

小麦生产技术测试题 - 1

小麦生产技术测试题 - 1

小麦生产技术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小麦没通过阶段发育时不能A 分蘖B 结实C 长根D 长叶( )2、正常分蘖发生的规律是当主茎伸出长7片叶时,主茎长出。

A 第一分蘖B 第二分蘖C 第三分蘖D 第四分蘖( )3、在引进外地小麦品种时,首先要考虑的品种特性是A.阶段发育B.春化阶段 C.光照阶段D.生长特点( )4、在小麦适宜播种期将要过去而土壤又严重缺墒的情况下,往往先播种后浇水,这种灌水方式生产上叫A.送老水B.茬水C.塌墒水D.蒙头水( )5、小麦幼苗的转折期是A 二叶期B 三叶期C 四叶期D 五叶期( )6、小麦不能分蘖成穗的是A 主茎B 冬前大蘖C 冬前晚蘖D 低位蘖( )7、小麦的需水临界期是A 孕穗期B 分蘖期C 开花期D 起身期( )8、小麦中期的主攻目标是A 养根护叶B 提高光效C 茎秆粗壮穗大粒多()9、小麦后期生长中心集中到A 穗上B 子粒上C 茎秆上D 花上()10、小麦收获的最适时期是A 面团期B 蜡熟期C 蜡熟末期D 完熟期二、填空题(50分)1、小麦的一生分为12个时期,分别是、、、、、、、、、、、。

2 、小麦通过春化阶段的主导因素是。

这个阶段又称为阶段。

3、小麦通过光照阶段的主导因素是。

这个阶段又称为阶段。

4、根据小麦对日照长短的反应,将小麦品种划分为3种类型,分是、、。

5 、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有、、。

6、小麦的追肥原则是以为主,以、为辅,、、配合使用。

7、小麦种子处理方法有、、。

8、小麦适宜播期的确定有2种方法,分别是、。

9、小麦的根系由和组成。

根发生在分蘖节上,是小麦的主要根系。

10、小麦中期生长阶段也叫春季生长阶段,它包括期、期、期、期。

11、根据小麦春化阶段对低温的反应和时间长短不同,将小麦品种划分为3种类型、、。

12、是小麦的需水临界期。

13、小麦的早衰与贪青原因是引起的。

早衰原因是和。

贪青的原因是和。

14、小麦主要播种方式是。

《农作物生产技术试题》网络测试题2020.5.28

《农作物生产技术试题》网络测试题2020.5.28

《农作物生产技术》网络学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内,60分)1.下列属于粮食作物的是()。

A.棉花、大豆B.小麦、水稻C.甘蔗、玉米D.百合、苜蓿2.下列作物属于三碳作物的是()A.棉花B.玉米C.高粱D.甘蔗3.烟草属于()A.长日照植物B.短日照植物C.中性植物D.定日照植物4.下列作物都属于经济作物的是()A.大豆、棉花、烟草、芝麻B.黑麦、烟草、水花生、红花C.橡胶、烟草、花生、棉花D.三七、水葫芦、茶叶、向日葵5.下列忌连作的农作物是()A.小麦B.西瓜C.水稻D.棉花6.实现间套作增产增效的关键问题是()。

A.确定适宜的农作物种类B.确定农作物配置C.密度D.查清农作物生产的环境条件7.小麦玉米套作,窄背晚套的热量指标为≥10℃积温在()A.2500~3000℃B.3000~3600℃C.3600~4100℃D.4100℃以上8.豆科植物种植的最热月平均温度不低于()A.5℃B.10℃C.15℃D.18℃9.在同一地块上,一年内前茬作物单作收获后,播种下茬作物的种植方式属于()A.接茬复种B.移栽复种C.套作复种D.再生复种10.圆盘耙的作用深度一般在()cm。

A.3~5B.5C.8~10D.25~3011.在土壤的初级耕作中,不适合于干旱缺水地区的是()。

A.翻耕B.深松耕C.旋耕D.耙地12.决定一地能否复种及复种程度高低的首要条件是()A.热量B.水分C.地力与肥料D.经济效益大小13.耕作制度的中心()。

A.养地制度B.种植制度C.农作物布局D.复种14.耕作时期来说,耕作效果最优的是()A.伏耕B.早秋耕C.晚秋耕D.春耕15.确定大多数农作物合理种植密度的原则是( )A.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早熟种宜稀,晚熟种宜密B 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早熟种宜密,晚熟种宜稀C. 肥地宜密,瘦地宜稀;早熟种宜稀,晚熟种宜密D.肥地宜密,瘦地宜稀;早熟种宜密,晚熟种宜稀16.根据农作物布局的()原则,把农作物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四个生态经济区。

小麦加工生产效率最大化考核试卷

小麦加工生产效率最大化考核试卷
A.提高原料利用率
B.降低设备故障率
C.减少人工错误操作
D.增加生产批次
6.在小麦加工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面粉的稳定性和储存性?()
A.面粉的含水量
B.面粉的粒度分布
C.面粉中的杂质
D.面粉的包装材料
7.下列哪些设备属于小麦制粉设备?()
A.磨粉机
B.平筛
C.打包机
D.配粉机
8.以下哪些做法有助于提高小麦加工车间的安全生产?()
C.面粉加热器
D.液压磨粉机
18.下列哪种因素会影响小麦加工过程中的设备磨损?()
A.原料小麦的硬度
B.设备的制造质量
C.工人的操作方法
D.以上都是
19.在小麦加工生产过程中,下列哪种设备主要用于提高面粉的精度?()
A.打麦机
B.平筛
C.磨粉机
D.配粉机
20.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小麦加工生产成本?()
11. D
12. C
13. A
14. A
15. D
16. A
17. C
18. D
19. B
20. D
二、多选题
1. ABD
2. ABC
3. ABD
4. ABCD
5. ABC
6. ABCD
7. AB
8. ABCD
9. ABC
10. ABD
11. ABCD
12. ABCD
13. ABC
14. ABCD
15. BC
7.小麦加工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定期__________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8.在小麦加工中,__________是衡量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9.小麦加工企业通过__________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免费下载】农作物小麦生产技术测试题

【免费下载】农作物小麦生产技术测试题

农作物小麦生产技术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0分)1、小麦从种子萌发到新种子形成的过程是A 小麦的一生B 小麦的生育期C 小麦的生育时期D 小麦的生活年史2、小麦的一生被划分成多少个生育时期A 3个B 10个C 12个D 8个3、小麦的三叶期50%以上主茎第3片叶伸出A 1CMB 2CMC 3CMD 4CM4、小麦的灌浆期是50%以上子粒长度达到最大长度的A 70%B 80%C 75%D 100%5、小麦越冬期的气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下A 5B 10C 3D 06、小麦能否通过春化阶段的主导因素是A 温度B 水分C 光照D 养分7、小麦没通过阶段发育时不能A 分蘖B 结实C 长根D 长叶8、小麦的某一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条件是温度0-7℃,时间15-35天,则这一品种是A 冬性品种B 春性品种C 半冬性品种D 反应敏感型品种9、小麦阶段发育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不包括A 引种B 确定适宜的播期和播量C 肥水管理D 确定适宜收获期10、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有A 穗数B 株数C 粒数D 粒重11、小麦底肥的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A 30-50%B 40-60%C 60-80%D 50-70%12、用尿素做小麦种肥时每亩用量一般为A 1.5-2.5公斤B 1-2公斤C 5公斤D 3-4公斤13、小麦播种时,土壤耕层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A 60-70%B 70-75%C 75-80%D 80-90%14、当平均气温稳定在16-18℃时可播种A 冬性品种B 半冬性品种C 春性品种D 半春性品种15、小麦主要播种方式是A 点播B 撒播C 条播D 精播16、小麦的适宜播种深度是A 1-2CMB 3-4CMC 5-6CMD 7-8CM17、小麦播后镇压能起到的作用是A 提墒B 促进种子萌发C 除草D 保温18、小麦的前期生长阶段不包括A 三叶期B 越冬期C 返青期D 分蘖期19、影响小麦种子萌发的因素中没有A 温度B 水分C 光照D 氧气20、小麦幼苗的转折期是A 二叶期B 三叶期C 四叶期D 五叶期21、小麦发芽的最适温度是A 1-2℃B 15-20℃C 30-25℃D 5-10℃22、种子萌发最适宜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A 40-50%B 50-60%C 60-70%D 70-80%23、小麦的分蘖节多处于地表下A 1CMB 2CMC 3CMD 4CM24、正常分蘖发生的规律是当主茎伸出长7片叶时,主茎长出A 第一分蘖B 第二分蘖C 第三分蘖D 第四分蘖25、冬小麦的分蘖高峰期一般在A 越冬前B 拔节前C 返青前D 起身前26、小麦分蘖消亡的顺序为(多选)A 自内而外B 自外而内C 自上而下D 先死叶后死心27、小麦的成蘖规律是A 主茎成穗率高B 冬前大蘖成穗率高C 冬前晚蘖成穗率低D 低位蘖成穗率高28、小麦分蘖的最适温度是A 3-5℃B 13-18℃C 18-20℃D 10-12℃29、小麦分蘖最适宜的土壤持水量为A 40-50%B 50-60%C 60-70%D 70-80%30、对促进小麦分蘖最有效的营养元素是A 氮B 磷C 钾D 钙31、小麦90%的根分布于地表下A 0-20CMB 0-30CMC 0-40CMD 0-100CM32、小麦的茎生叶组多数是A 3片B 5片C 7片D 9片33、有缺苗断垄的麦田补种时间应在A 出苗前B 二叶前C三叶前D 三叶后34、小麦株的适宜株高是A 50-60CMB 80-90CMC 60-80CM C 100-120CM35、小麦穗的分化始于A 分蘖期B 越冬期C 起身期D 拔节期36、小麦返青起身期正是A 小穗分化期B 小花分化期C 护颖原基集分化期D 四分体形成期37、小麦的需水临界期是A 孕穗期B 分蘖期C 开花期D 起身期38、小麦孕穗水的浇水时间为A 拔节时B 拔节后15天C 孕穗时D 起身后拔节前39、小麦后期生长中心集中到A 穗上B 子粒上C 茎秆上D 花上40、小麦开花授粉受精是时的最适温度是A 9-11℃B 18-20℃C 13-18℃D 30℃41、小麦开花时最适宜的相对湿度是A 40-50%B 50-60%C 60-70%D 70-80%42、小麦完熟期其小麦子粒含水量降至A 12%B 20%C 25%D 40%43、“硬仁”是小麦什么时期的表现A 子粒形成期B 面团期C 蜡熟期D 完熟期44、小麦收获的最适时期是A 面团期B 蜡熟期C 蜡熟末期D 完熟期45、小麦灌浆期的最适温度是A 20-22℃B 13-18℃C 25-30℃D 18-20℃46、灌浆期要求适宜的田间持水量为A 60%左右B 70%左右C 75%左右D 80%左右47、灌浆水的灌溉时间一般为A 抽穗后B 开花时C 开花后5天C 开花后10天48、小麦中期的主攻目标是A 养根护叶B 提高光效C 穗大粒多D 增加粒数49、一个麦穗花期通常为A 1-2天B 3-5天C 6-8天D 10天左右50、种用小麦一般收获时间是A 面团期B 蜡熟期C 蜡熟末期D 完熟期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50分)1、小麦在播种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2、说明小麦播种量的确定方法。

小麦种植农业生产效率提升考核试卷

小麦种植农业生产效率提升考核试卷
C.减少化学肥料
D.提高种植密度
19.以下哪些条件会影响小麦的仓储质量?()
A.温湿度控制
B.仓储设施
C.防潮防虫
D.随意堆放
20.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小麦种植的环保性?()
A.减少化学农药
B.增施有机肥料
C.采用节水灌溉
D.适当增加种植密度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通过选用高产稳产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适时收割等措施提高产量和品质。
2.常见病虫害:小麦蚜虫、小麦纹枯病、小麦锈病。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生物防治、合理用药。
3.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根据小麦生长需求合理调配水量,减少浪费。
A.生产成本
B.市场价格
C.政策扶持
D.所有以上因素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小麦的种植效率?()
A.选用高产稳产品种
B.适当增加种植密度
C.精准施肥
D.忽视病虫害防治
2.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
4.采用有机农业、轮作、秸秆还田、病虫害生物防治等措施,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使用,提高种植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A.抽穗期
B.开花期
C.成熟期
D.成熟后期
11.以下哪种土壤调理剂可以提高小麦产量?()
A.硫酸钙
B.熟石灰
C.磷矿粉

农作物生产技术测试题(一)

农作物生产技术测试题(一)

农作物生产技术测试题班级姓名一、单项选择题1、恢复地力的技术措施是A 休闲B 复种C 免耕D 轮作2、进行多种农作物的一年两熟种植时,需≥10℃的积温在A 3600-4000B 4000-5000C 5000-6500D 2500-36003、年降水量大于多少的地区就可以进行稻麦两熟种植A 600mmB 800mmC 1000mmD 1500mm4、土壤耕作不能A 增加土壤肥力B 调节土壤水分C 消灭作物残茬D 消灭病虫害5、一般旱地的耕翻深度是A 10-15CMB 15-20CMC 20-25CMD 25-30CM6、下列属于粮食作物的是()A 小麦棉花B 玉米花生C 绿豆甘薯D 大豆油菜7、下列不属于经济作物的是A 薯类作物B 纤维作物C 糖料作物D 嗜好性作物8、下列作物中全是喜凉作物的是A 小麦棉花B 小麦油菜C 玉米马铃薯D 高粱豌豆9、荞麦是A 长日照作物B 短日照作物C 定日照作物D 中性作物10、农作物布局不包括一个地区对()的安排。

A 欲种作物的种类B 品种C 种植面积D 种植方式二、名词解释1. 复种:2. 轮作3.免耕4.农作物(狭义)三.判断题1.间套作时,矮杆农作物的种植密度要高于单作()2.间作农作物的播种期、收获期都相同()3.间套作时,高杆农作物表现为边际劣势,矮杆作物表现为边际优势。

()4.间作与套作都有共生期,不同的是间作农作物的共生期较短,套作农作物的共生期超过了全生育期的一半。

()5.高矮杆农作物间套作,高杆作物的行数要少,幅宽要窄,而矮杆农作物的行数要多,幅宽要宽。

()6.轮作往往造成土壤养分失调,有害物质增加等危害。

()7.小麦玉米套作的两种形式分别是窄背早套、宽背晚套。

()8.复种的热量指标包括积温、界限温度、生长期。

()9.耕作制度是种植制度的中心环节。

()10.农作物布局是组织和领导农业生产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措施。

()11.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是耕作制度的重要内容。

(完整版)《农作物生产技术》练习题

(完整版)《农作物生产技术》练习题
(完整版)《农作物生产技术》练习题
(完整版)《农作物生产技术》练习题 《农作物生产技术》练习题 项目一《农作物生产概论》 一、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下列属于粮食作物的是()。 A棉花、大豆 B./」\麦、水稻 C.甘蔗、玉米 D.百合、苜蓿 .下列作物属于三碳作物的是() A.棉花 B玉米 C.高粱 D.甘蔗
C.15oC D.18oC .在同一地块上,一年内前茬作物单作收获后,播种下茬作物的种植方式属于(A.接茬复种B.移栽复种C.套作复 种D.再生复种 10.圆盘耙的作用深度一般在()cmo A.3~5 B.5 C.8~10 D.25~30 IL在土壤的初级耕作中,不适合于干旱缺水地区的是()。 A.翻耕 B.深松耕 C旋耕 D.耙地 12.决定一地能否复种及复种程度高低的首要条件是()
B.农药 C御肥 D.植物生长调节剂 .实现间套作增产增效的关键技术是() A.合理的密度 B.合理的间距 C.合理的带宽 D.合理的幅宽 烟草、甘蔗等农作物的收获期以()为标准。 A.生理成熟期 B.地上部分停止生长 C.茎叶变黄 D.工艺成熟期 .下列耕作措施中旨在改善0—10厘米表土状况的是()。
U1 D、1.5 4.决定水稻穗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在() A、秧田期 B、分窠期 U拔节孕穗期 D、抽穗结实期 5,水稻壮苗的〃二黑〃出现在() A、分窠盛期 B、拔节后 U孕穗时 .水稻生产上应用的主要抛栽方式是() A、塑盘湿润抛栽 B、肥床旱育秧抛栽D、抽穗后
U塑盘旱育抛栽 D、湿润育秧 .水稻的开花受精的最适宜温度() A、28-320C B、37℃ C、21-26oC D、35℃ .水稻一生中氮素代谢最旺盛的时期() A、秧田期 B、返青分窠期 U拔节孕穗期 D、结实期 9,水稻大壮苗移栽时的叶片数是()。 A、1.5-2.2

小麦种植农业标准化生产流程考核试卷

小麦种植农业标准化生产流程考核试卷
1.小麦种植密度越大,产量越高。()
2.小麦在整个生长季节内都需要大量的灌溉。()
3.小麦种子可以直接播种,无需任何处理。()
4.小麦病虫害防治应主要集中在播种期和成熟期。()
5.小麦品质主要受到土壤类型的影响。()
6.在小麦种植中,氮肥是提高产量的主要肥料。()
7.小麦收获后应立即进行储藏,以防止质量下降。()
1.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小麦的播种密度?()
A.土壤肥力
B.品种特性
C.气候条件
D.种子成本
2.小麦种植中,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A.灌溉设施的优化
B.地膜覆盖
C.深耕
D.旱作栽培
3.以下哪些做法可以预防小麦病虫害的发生?()
A.合理轮作
B.种子消毒
C.适时施肥
D.频繁施用农药
4.小麦种植标准化生产流程中,以下哪些环节需要进行土壤检测?()
A.小麦-玉米
B.小麦-大豆
C.小麦-小麦
D.小麦-蔬菜
17.在小麦生长期间,以下哪个措施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A.提高土壤温度
B.减少灌溉频率
C.种植覆盖作物
D.提高种植密度
18.关于小麦种植的标准化生产流程,以下哪个环节不涉及环境保护?()
A.合理施肥
B.病虫害防治
C.土壤改良
D.产量提高
19.以下哪个因素会影响小麦的加工品质?()
A.土壤肥力
B.土壤结构
C.土壤湿度
D.土壤颜色
5.以下哪些条件适宜小麦生长?()
A.充足的阳光
B.适中的降水量
C.低温环境
D.高湿度
6.小麦种植中,以下哪些时期需要注意灌溉?()

农作物生产技术小麦油菜测试题

农作物生产技术小麦油菜测试题

《农作物生产技术》小麦、油菜测试题一、姓名: 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填空题(每空0。

5分, 合计22分)1.、小麦子粒旳成熟过程分为三个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春化阶段所需温度和天数旳不一样, 可将小麦品种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3.小麦北种南引生育期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麦旳产量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原因构成。

5.小麦高产旳三条基本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高产麦田旳施肥原则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小麦高产稳产旳关键。

8、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促使小麦早发, 中期稳长, 后期不早衰旳重要措施。

9、西南冬麦区旳播种时期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川盆地, 油菜旳合适播期是_________________10、小麦拔节孕穗期是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旳关键时期, 田间管理旳关键旳主攻目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作物栽培技术》训练题-小麦

《农作物栽培技术》训练题-小麦

小麦栽培技术综合训练题集姓名:班级:一、填充题1、小麦属于禾本科植物,生产上一般按照播种季节的不同可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

2、冬小麦是指当年秋季播种,翌年夏季收获的小麦。

春小麦是指当年春季播种,秋季收获的小麦。

3、湖北小麦属于长江中下游冬麦区,主要种植于北部地区。

生产上多与棉花、水稻、杂粮复种,小麦品种多为半冬性品种或春性品种。

在我国,小麦的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次于水稻而居第二位。

4、小麦的根是由胚根和节根组成的,其主要作用是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供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

5、小麦的最宽叶是旗叶,最长叶是倒二叶,小麦的叶共约12-13张叶,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养分。

6、小麦的麦穗是由小穗组成的,每个小穗可长3-7朵花,每朵花由外颖、内颖、三个雄蕊、一个雌蕊组成。

7、在生产上根据小麦不同阶段的生育特点,将小麦一生划分为12个生育时期,即:出苗期、三叶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拔节期、挑旗期(也叫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

8、拔节期又叫农艺拔节,是指田间半数以上麦苗的主茎第一节间离地面 1.5-2cm 的日期。

9、小麦人工带杆收获的时期是(蜡熟中末期或适当提前到蜡熟初期),机器收获的时期是(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小麦安全贮藏的含水量为(12.5%)。

10、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有:每亩穗数、每穗粒数、粒重。

11、下麦的春化阶段是指小麦种子萌发以后,其生长点除要求一定的综合条件外,还必须通过一个以低温为主导因素的影响时期,才能使结实器官抽穗结实,这段低温影响时期叫小麦的春化阶段。

12、小麦的光照阶段是指小麦必须经过一定天数的长日照,才能完成内部的质变过程而抽穗结实的这段长日照的影响时间。

13、小麦播种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良种选择、精细整地、施足底肥、播前灌水、种子处理等工作。

14、确定小麦播种期的方法有气温法和积温法两种。

15、确定小麦播种量常用“四定法”,即:以田定产、以产定穗、以穗定苗、以苗定播种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作物小麦生产技术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100分)
1、小麦从种子萌发到新种子形成的过程是
A 小麦的一生
B 小麦的生育期
C 小麦的生育时期
D 小麦的生活年史
2、小麦的一生被划分成多少个生育时期
A3 个B 10 个
C 12个
D 8个
3、小麦的三叶期50%以上主茎第3 片叶伸出
A1CMB 2CM
C 3CM
D 4CM
4、小麦的灌浆期是50%以上子粒长度达到最大长度的A70%B 80%
C 75%
D 100%
5、小麦xx 期的气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下
A5B 10
C 3
D 0
6、小麦能否通过春化阶段的主导因素是
A 温度
B 水分
C 光照
D 养分
7、小麦没通过阶段发育时不能
A 分蘖
B 结实
C xx
D 长叶
&小麦的某一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条件是温度0-7C,时间15-35天,则这一品种是 A 冬性品种 B 春性品种
C 半冬性品种
D 反应敏感型品种
9、小麦阶段发育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不包括
A 引种
B 确定适宜的播期和播量
C 肥水管理
D 确定适宜收获期
1 0、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有
A 穗数
B 株数
C 粒数
D 粒重
11、小麦底肥的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
A30-50%B 40-60%
C 60-80%
D 50-70%
12、用尿素做小麦种肥时每亩用量一般为
A1.5-2.5 公斤B 1-2 公斤
C 5公斤
D 3-4 公斤
1 3、小麦播种时,土壤耕层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
A60-70%B 70-75%
C 75-80%
D 80-90%
14、当平均气温稳定在16-18 C时可播种
A 冬性品种
B 半冬性品种
C 春性品种
D 半春性品种
15、小麦主要播种方式是
A 点播
B 撒播
C 条播
D 精播
16、小麦的适宜播种xx 是
A1-2CMB 3-4CM
C 5-6CM
D 7-8CM
17、小麦播后镇压能起到的作用是
A 提墒
B 促进种子萌发
C 除草
D 保温
18、小麦的前期生长阶段不包括
A 三叶期
B xx 期
C 返青期
D 分蘖期
19、影响小麦种子萌发的因素中没有
A 温度
B 水分
C 光照
D 氧气
20、小麦幼苗的转折期是
A 二叶期
B 三叶期
C 四叶期
D 五叶期
21、小麦发芽的最适温度是
A12C B 15-20C
22、种子萌发最适宜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A40-50%B 50-60%
C 60-70%
D 70-80%
23、小麦的分蘖节多处于地表下
A1CMB 2CM
C 3CM
D 4CM
24、正常分蘖发生的规律是当主茎伸出长7 片叶时,主茎长出
A 第一分蘖
B 第二分蘖
C 第三分蘖
D 第四分蘖
25、xx 的分蘖高峰期一般在
Axx 前B 拔节前
C 返青前
D 起身前
26、小麦分蘖消亡的顺序为(多选)
A 自内而外
B 自外而内
C 自上而下
D 先死叶后死心
27、小麦的成蘖规律是
A 主茎成穗率高
B 冬前大蘖成穗率高
C 冬前晚蘖成穗率低
D 低位蘖成穗率高
28、小麦分蘖的最适温度是
A3-5C B 13-18C
29、小麦分蘖最适宜的土壤持水量为
A40-50%B 50-60%
C 60-70%
D 70-80%
30、对促进小麦分蘖最有效的营养元素是A氮B磷
C钾D钙
31 、小麦90%的根分布于地表下
A0-20CMB 0-30CM
C 0-40CM
D 0-100CM
32、小麦的茎生叶组多数是
A3 片B 5片
C 7片
D 9 片
33、有缺苗断垄的xx 补种时间应在
A 出苗前
B 二叶前
C 三叶前
D 三叶后
34、小麦株的适宜株高是
A50-60CMB 80-90CM
C 60-80CMC 100-120CM
35、小xx 的分化始于
A 分蘖期
B xx 期
C 起身期
D 拔节期
36、小麦返青起身期正是
Axx 分化期B 小花分化期
C 护xx 原基集分化期
D 四分体形成期
37、小麦的需水临界期是
A 孕穗期
B 分蘖期
C 开花期
D 起身期
38、小麦孕穗水的浇水时间为
A 拔节时
B 拔节后15 天
C 孕穗时
D 起身后拔节前
39、小麦后期生长中心集中到
A 穗上
B 子粒上
C 茎秆xx
D 花xx
40、小麦开花授粉受精是时的最适温度是A9—11C B 18- 20C
C 13- 18C
D 30C
41 、小麦开花时最适宜的相对湿度是
A40-50%B 50-60%
C 60-70%
D 70-80%
42、小麦完熟期其小麦子粒含水量降至A12%B 20%
C 25%
D 40%
43、“硬仁”是小麦什么时期的表现
A 子粒形成期
B 面团期
C 蜡熟期
D 完熟期
44、小麦收获的最适时期是
A 面团期
B 蜡熟期
C 蜡熟末期
D 完熟期
45、小麦灌浆期的最适温度是
A20 —22 C B 13- 18C
C 25- 30 C
D 18—20 C
46、灌浆期要求适宜的田间持水量为A60%左右B 70%左右
C 75%左右
D 80%左右
47、灌浆水的灌溉时间一般为
A 抽穗后
B 开花时
C 开花后5 天C 开花后10 天
48、小麦中期的主攻目标是
AxxxxB 提高光效
C 穗大粒多
D 增加粒数
49、一个xx 花期通常为
A1 —2 天B 3- 5 天
C 6-8天
D 10天左右
50、种用小麦一般收获时间是
A 面团期
B 蜡熟期
C 蜡熟末期
D 完熟期
二、简答题(每题 5 分,共50 分)
1 、小麦在播种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2、说明小麦播种量的确定方法。

3、怎样确定小麦的适宜播种期?
4、影响小麦分蘖的因素有哪些?
5、结合小麦前期的主攻目标提出前期的管理技术措施。

6、小麦前期如何xx 补种?
7、小麦冬前壮苗的标准是什么?
8、小麦前期、中期、后期的的生育特点分别是什么?
9、对冬小麦来讲,“春寒穗大”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0 、如何浇好小麦孕穗水施好小麦孕穗肥?
三、计算题(10 分)
种粮大户王某有麦田 1 2公顷,土壤肥力条件好,每公顷产量可达7500公斤以上,他今年选择的小麦品种是济南17,该品种分蘖力强,单株成穗数为 3.5 左右,千粒重为40 克,每穗粒数30 粒左右,播种前测得发芽率是96%。

(1)如果想达到每公顷7950公斤的产量,计划基本苗数应为多少万?(保留一位小数)
(2)如果田间出苗率为90%,他需要准备多少公斤种子?(保留一位小数)
(3)收获前取样调查结果为每平方米730 穗,每穗粒数的27粒,计算每公顷理论产量。

(保留一位小数)
四、综合分析题(30 分)
1、做好小麦播前准备工作十分重要,在生产中要结合实际采取相应的措施(1)整地标准是什么?棉茬地的整地工作如何进行?
(2)在严重缺墒,水源充足和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如何浇底墒水?
(3)如何做小麦的发芽试验?
2、春季麦苗返青后,要及时诊断苗情,做到对症下药,因苗管理。

(1)小麦壮苗的标准是什么?
(2)对于旺苗应如何进行管理?
(3)分析形成的各种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

3、小麦后期是获得高产的重要阶段,做好这一阶段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1)分析小麦早衰与贪青的原因并提出防止措施。

(2)防止青干逼熟的方法有哪些?
(3)防止小麦倒伏的措施有哪些?
(4)小麦控旺转壮的措施有哪些?
六、说明单位行长调查法调查小麦基本苗的步骤并写出出苗率计算公式(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