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整本书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

必修二复习提纲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程标准】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神农‛传说

1、中国自远古时代起,农业就开始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2、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

3、中国古代的一切文明成就,都建立在农业经济正常发展的基础之上。

4、据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lei)、耜(si),教导民众耕作,还进行了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实践,这一切对农业经济的贡献是巨大的。

二、耕作方式的演进和生产工具的革新

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

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牛耕在春秋末年兴起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

次革命,目前发现最早的铁犁具是战国时期的。汉代已在全国范围普遍推广牛耕(二牛抬杠→一牛挽犁),而且耕犁基本定型。

三、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商周):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

①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国王把直接控制之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将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受田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承担义务。

②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并支配所有的劳动产品;

③西周时期,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

▲井田制瓦解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知识汇编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知识汇编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知识结构】

知识点一、1929 至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主要原因:生产与销售间的矛盾。

(3)具体原因:自由放任政策、股票投机活动、盲目生产、无序竞争等。

2.概况

(1)爆发: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票价格暴跌。

(2)表现:银行倒闭,工业生产下降,世界贸易额剧减,农民大量破产,失业人数剧增。

(3)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大,影响深远。

3.胡佛政府的应对

(1)对策

①前期:继续奉行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大幅度提高关税。

②后期: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贷款,签署紧急救济和工程建设法,扩大投资。

(2) 结果: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人民生活困苦,竞选总统连任失败。

4.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大危机的对策

(1)提高关税:可以阻止、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以尽可能地保护本国工业。

(2)实行货币贬值:可以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增加商品出口

5.影响

(1)社会危机加深:这场经济大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2)国际关系恶化: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使彼此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3)加强殖民掠夺:各资本主义国家还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从而激起当地人民更强烈的反抗。

(4)“自由放任”失败:胡佛固守“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不断恶化,社会矛盾尖锐。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全) 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全) 人民版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演变过程:经历了从_______到________的演变过程。前者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后者从________时期开始,长期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演变原因——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

传说中神农氏创制_____教导民众耕作;________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开始采用铁农具和牛耕技术;___代铁制农具数量大大超过前代,出现曲柄锄和大镰和___犁、_______犁等先进的耕作方式;唐代江东(长江中下游)出现曲辕犁。综观中国古代农具和生产技术的演变,多为量的增加,质的突破不多,长期以来农业耕作技术没有________的进步。

2、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

(1)过程:夏商西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私田大量出现。战国时期_____变法废除井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打破了土地国有制度。此后,私有土地一直呈上升趋势,土地私有制成为传统社会中主要的土地制度。

(2)特点: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两个最基本的阶级。①地主占有大量土地,通过_____的方式剥削农民。农民在土地上艰辛劳动,只能获得耕作收获的很少一部分。②土地_________,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

(3)影响:①___________导致耕者无其田,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且往往激起民众暴动。②“_____”的理念和要求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意识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3、以____________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知识总结(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知识总结(人民版)

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本专题的线索:本单元的主题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形成(15世纪末—16世纪初)

(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手段和途径)——世界市场得以拓展(16世纪初—19世纪)(三)“蒸汽”的力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

(四)走向整体的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的三大要素是:市场、资本与劳动力;

资本主义经济的两大特点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贪婪性与扩张性。

第1课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一、★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一)必要性(原因):

1、客观条件:文明的分散

2、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经济根源)

3、动力:欧洲人对“香料”和“黄金”等商品的追求;传播天主教(社会根源)

4、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商业危机)

(二)可能性(条件):

1、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

2、地理知识的提高;

3、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三、★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答:四条路:

1、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2、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成为联系紧密整体;

3、思想震撼之路:证实地圆学说,冲击了神学理论;

4、殖民掠夺之路: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的开始,导致东方国家日益贫困和落后。

四★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答: 1、加强了欧洲同亚、非、拉美洲的经济和贸易联系;

2、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与必修一的历史课本相比,必修二的历史内容明显复杂得多了,部分学生也因此感到头疼。其实只要用心学,做好复习,必修二的历史就会变得简单。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必修二历史知识

一、鸦片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外因)

(2)表现:

①农村家庭手工棉纺织业破产(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

②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和城乡商品交流发展,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③城市手工业受沉重打击

④洋行大量增加

⑤买办(殖民地半殖民地里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经营企业,推销商品的代理人)和买办化的商人出现

(3)影响:一方面带来了灾难;另一方面又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二、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企业名字创办时间地址创办人

安庆内军械所(最早) 1861 安庆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最大) 1865 上海曾国藩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 1866 福州马尾左宗棠

天津机器局 1867 天津崇厚

2.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企业名称创办时间创办人备注

上海轮船招商局 1872 李鸿章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公司

开平矿务局 1878

湖北织布局 1890 张之洞

汉阳铁厂 1890 中国近代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工业

3、军事工业性质、特点

性质封建性企业

特点

(官办企业)

使用新式机器生产,出现了新的生产力,但企业都是官办

的(用国家的经费由官吏来办理),由封建官僚管理。产品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整本书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整本书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学问点总结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了解古代中国的主要农具:

(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2)奴隶社会:石器锄耕:耒耜;

(3)封建社会:铁犁牛耕:①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二牛抬杠);②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③隋唐,江东出现曲辕犁,标记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2、了解古代中国水利工程和农业浇灌工具

⑴我国古代始终很重视农业浇灌,闻名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代人民创建了一种“井渠”(龙首渠),后来传到西北地区称为坎儿井。

⑵人们还创制和改进农业浇灌工具。

①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用于浇灌;②唐朝时创制了筒车;

③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水转翻车);

④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这些水利工程和农业浇灌工具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3.了解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全部,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2)奴隶社会(商周):土地归国家全部,实行井田制。

(3)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确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进行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这种封建土地全部制,在中国历史上始终持续了两千多年。)

4.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

⑴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①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②封建土地全部制的确立。

⑵小农经济的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③生产为满意家庭消费和交纳赋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局限:具有分散性、落后性、封闭性、脆弱性。

(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7.2《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件(共24张PPT)

(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7.2《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件(共24张PPT)
②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民主法制不健全。
知识点三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主干梳理 知识点三:斯大林模式
成就:①1928~1932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农业国变为工
业国。②1933~1937年实行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成为世界工业 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 第一 、世界第二。③建立了相对独 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 积极作用:①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两个五年计
主题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练出高分
1
2
3
4
5
1.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 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 。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
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练出高分
主题
深化探究
练史料
史料 (2012· 山东高考,节选)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 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 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据叶书宗《 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探究 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
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答案 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 行直接过渡;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 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 的计划经济体制。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二的历史教材注重史实,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注重课本内容的理解,平时多看书,熟悉书本知识。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历史必修二必备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1)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2)目的:①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②统治者认为可以安定人心,保障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

(3)表现:①战国:商鞅变法和《吕氏春秋》提出

②西汉:①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

②商人的赋税加倍;

③汉武帝开始盐铁官营制度

④商人入市籍,不得为官。

③唐代:市的设立和废止都由朝廷命令,交易时间受限制

(4)影响: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使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

的萌芽长期得不到发育。

二、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

(1)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2)表现:①明朝维护朝贡贸易体制,禁止民间外贸

②清朝顺治年间:颁布“海禁令”和“迁海令”

③清朝乾隆22年后,只准粤海关一口贸易

(3)原因:①西方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非法活动猖獗。

②封建专制的.空前加强,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③自然经济的绝对优势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④(清朝)防范汉人反抗,维护满洲贵族统治。

⑤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

⑥明朝为了抗击倭寇、清初防范大陆居民与郑成功等抗清武装勾结

(4)影响:①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

②使中国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

③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四知识总结(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四知识总结(人民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一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服饰方面

1、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

(特征: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①男装:长袍马褂(传统)、西装(传入,民国后流行)、中山装(辛亥革命后孙中山

设计,综合中西服装优点)

②女装:旗袍的改良,由宽松肥大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方向发展

2、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特征:由于政治上的影响,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男装:列宁装、中山装、中式便装

女装:列宁装、连衣裙、中式便装

3、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特征: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

二、饮食方面

2、西餐

(1)传入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后

(2)影响:①西餐常用原料进入餐桌②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3)中西餐饮食文化的区别:

①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存在明显;

②中餐以追求美味首要目的,西餐以营养为最高准则。

三、建筑方面

①传统民居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

②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

③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出现完全欧化的新住宅

④中西合璧式建筑出现,如毗连式房屋

⑤西式家具陈设受到人们欢迎

四、习俗方面

(1)婚礼:①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②婚姻礼俗开始删繁就简,效仿西方的新式婚礼

(2)丧礼: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开始简化,(一些城市)出现带有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建立殡仪馆与公墓

人民版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民版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民版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在高中历史学科学习上,记忆知识点是基础,而正确的记忆方法则能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记忆效果。那么,历史科目中,高中学生要记忆哪些知识点?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人民版高中历史知识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人民版高中历史知识点

1、1787年宪法的内容

①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即中央政府),同时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

②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③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由民选产生。保证政府代表广泛民意,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2、美国政体为总统制共和制;国家结构形式为联邦制

3、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相同点: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体现分权、制衡原则,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

不同点:

美国总统制共和制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总统国王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民选世袭

国家元首有无任期任期制终生制

国家元首有无实权有无(虚君,国家的象征)

政府首脑是谁总统首相

政府如何产生总统任命议会产生

政府与议会关系总统不对国会负责,互相制约内阁、首相对议会负责

国家的权力中心是谁总统议会

高中历史知识点

1、《权利法案》:1689年议会颁布——立法权向议会转移

意义:

①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②“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行政权向责任内阁转移

①“光荣革命”后,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

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民版背诵提纲

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民版背诵提纲

• 6、社会主义探索十年是哪十年?有哪些成 功?有哪些失误?(对于其中的成败,我 们应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 7、1956年中共八大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是 什么?中共八大提出的党和全国人民的主 要任务是?
• 8、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什么 指导方针?工作重心发生了什么转移?做出 了什么伟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的深远意义? • 9、农村改革的简单过程。确立了什么新的 制度?农村改革的实质是? • 10、农村改革的意义。 • 1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标志?中心环 节? • 12、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形成了什么样的 对外开放格局?
必修2回顾总结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 农业: • 1、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怎样发 展变化?它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 • 2、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是?后来有何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制度的变化?) • 3、中国水利:水利工程举例。 • 4、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 手工业 • 1、古代中国有哪几种手工业经济形态? • 2、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产生于何时?为什么欧洲 人称中国为“丝国”? • 3、古代青铜铸造工艺水平最高峰是何时?例举 一些重要的代表作? • 4、人工冶炼铁器始于何时?生铁冶炼使用煤作 燃料始于何时?生铁冶炼鼓风形式发生了哪些变 化? • 5、瓷器业发展的主要阶段及主要成就? • 6、简述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知识点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知识点

☆导论:世界现代史的历史分期与阶段特征

一、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1917--1945)

二、两极格局下的世界(1945~20世纪90年代初)

三、走向多极化的世界(20世纪90年代至今)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考点一: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1922—1929年美国经济的繁荣(“柯立芝繁荣”)。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⑴原因:

A.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B.具体原因:

①广大劳动人民相对贫困。

②国民贫富差距扩大,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

③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④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直接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直接原因)

⑵时间:1929年月-1933年。

⑶经济危机的特点:来势迅猛、波及速度快、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⑷经济危机的影响:

①经济:经济萧条,推动资本主义各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②政治:法西斯主义开始泛滥,引发政治危机,社会动荡不安。

③国际关系:各国大打贸易战。

⑸对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认识:要随时注意资本主义制度內部机制和政策的调整,国际关系的协调也极为重要。

考点二:罗斯福新政

1.原因: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社会矛盾激化。

(2)胡佛政府固守自由放任政策,加剧了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面临崩溃的边缘。

(3)1932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放弃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推行新政。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三知识总结(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三知识总结(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三知识总结(人民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专题线索:

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有重大成就,

也有失误和挫折。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

十年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三个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此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

1949--1956年:过渡时期(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1956--1966年:十年曲折发展时期(《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左”倾错误泛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6--1976年:十年文革时期

1976--1978年:思想碰撞时期(“两个凡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谈论)

1978至今(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第一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背景

1、政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经济上: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

1、内容:一化三改造(一化: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造:对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

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实质: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即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三、“一五计划”: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一五计划”:

1、基本任务:

一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是从中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薄弱的国情出发做出的必然选择;

(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3.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件(共32张PPT)

(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3.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件(共32张PPT)

(3)影响:“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
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深化探究
知识点二
主干梳理
练出高分
主干梳理 知识点二:曲折发展的十年
中央对
“左” 倾错误 (1)措施:1960年冬,开始纠正 农村 工作中的“左”
倾错误,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施 “调整、巩固、充实、
提高”的八字方针。 (2)结果: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的调整
(1)建成武汉、包头等钢铁基地,形成十几个
经济建
基础行业。 路,石油已经实现自给。
设成就 (2)除 西藏 以外的各省、自治区都修建了铁
知识点二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主干梳理 知识点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重大破坏:“文化大革命”爆发及“全面夺权”的狂潮使
中国经济陷入一片混乱。 ①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原因 ②毛泽东支持 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出现 ①恢复被破坏的各种规章制度。 起色 措施 ②重申坚持 按劳分配 原则。
复苏 发展 原因:邓小平在毛泽东的支持下主持中央和国务院工作。 措施:以 铁路 整顿为突破口,对交通运输、钢铁工业和国 防科技工作等进行大力整顿。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知识点三
主干梳理 知识点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知识总结(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知识总结(人民版)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第一节“自由放任”的美国

一、1929-1933世界经济大危机

★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②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激化

③具体原因:贫富差距过大、分期付款盛行、股票投资过度

2、爆发:1929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出现疯狂的股票抛售风

3、席卷:股市崩溃迅速席卷美国整个经济部门,并在资本主义世界引起连锁反应

4、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剧增、生产下降

★5、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大

★6、影响

(1)经济危机: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和浪费社会资源。

(2)社会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工人罢工运动、农民运动不断高涨。

(3)国际局势紧张: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二、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

1、一贯措施: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2、特点: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三、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1、金融和信用危机

2、工农业生产遭到巨大损失和倒退

3、对外贸易额急剧下降

4、国民收入锐减,失业剧增,贪富悬殊加剧,阶级矛盾尖锐

5、美国社会出现全面危机。

第二节罗斯福新政

★一、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

2、胡佛的反危机措施杯水车薪

3、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二、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1、目的

①直接目的:结束经济混乱,摆脱危机

②根本目的: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2、新政的内容

★三、评价罗斯福新政

1、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知识框架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知识框架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编著人:赵小征】

1.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发展趋势:刀耕火种

发展原因:石斧、石铲、石镰铁农具、牛耕

(工具技术)木耒、骨耜、

大禹治水芍陂、都江堰、郑国渠、治黄、坎儿井

生产模式:广种薄收精耕细作

组织方式:大规模简单协作(千耦其耘)个体农耕

发展阶段:原始农业传统农业

时代:氏族公社、夏商周春秋、战国开始

2.古代中国土地制度是怎样演变的?

①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②夏商周:土地国有制(井田制:以国有为名实为贵族所有)

③春秋战国:土地私有制产生

原因:生产力发展(根本原因)

变法从法律上确认→井田制瓦解

战争

类型:君主土地私有制(私田)

土地兼并)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联系“均田制”理解)

▲3.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其一:生产规模——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其二:所有制结构——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

其三: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其四:生产模式——精耕细作

/自给自足)4.列举古代中国在冶炼、纺织、制瓷等手工业部门的主要成就。

冶炼:①青铜器铸造夏商周-春秋(青铜时代)

数量多、种类齐、工艺精、造型生动

司母戊鼎

②冶炼生铁和钢发明于春秋时期

杜诗发明水排

16世纪前,世界领先;大大推动生产发展

③燃料煤冶铁——世界最早,汉代开始,北宋普遍

焦碳冶铁——南宋末开始,明朝流行

纺织:①丝织-上古学会养蚕缫丝世界最早

西周丝织工艺突飞猛进,品种日益丰富,花色图案精美

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中国获“丝国”称号(丝绸之路)

唐代出现缂丝技艺

明清鼎盛时期苏州、杭州

②棉织-宋末元初棉花向内地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了解古代中国的主要农具:

(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2)奴隶社会:石器锄耕:耒耜;

(3)封建社会:铁犁牛耕:①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二牛抬杠);②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③隋唐,江东出现曲辕犁,标志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2、了解古代中国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

⑴我国古代一直很重视农业灌溉,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代人民创造了一种“井渠”(龙首渠),后来传到西北地区称为坎儿井。

⑵人们还创制和改进农业灌溉工具。

①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②唐朝时创制了筒车;

③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水转翻车);

④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这些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3.了解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2)奴隶社会(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3)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确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进行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这种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4.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

⑴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①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⑵小农经济的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③生产为满足家庭消费和交纳赋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局限:具有分散性、落后性、封闭性、脆弱性。

⑶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历代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发展

1.了解古代中国在丝织、冶金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丝织: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①新石器时代:丝织技术已经出现。

②商朝: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③汉代纺织业已相当发达,通过丝绸之路,外销丝绸(被称为丝国);

④唐朝:技术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⑤明清时苏州、杭州、南京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江南纺织业发达的地区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冶金:

①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进入了繁荣时期,出现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精美青铜器。

②春秋晚期中国已有铁器,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③南北朝发明灌钢法,使中国钢铁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铁器在农业、手工业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3)制瓷:中国是瓷器的故乡。

①东汉:瓷器生产技术成熟,烧制出青瓷。②北朝:烧制出白瓷。

③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唐朝起,中国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输出国外,从此瓷器成为中华文明的新象征。

④宋代:宋代我国制瓷技艺大放异彩,涌现出一批名窑(五大名窑)。

⑤元朝:景德镇窑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

⑥明代:景德镇成为全国的“瓷都”,烧制出五彩瓷。

⑦清代:康熙年间发明了粉彩瓷器。(珐琅彩)。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及经济政策

1.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北宋为转折点)

①秦: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口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②汉:“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十分严格。

③南北朝时期:城镇之外形成了“草市”。政府对草市进行行政管理,设草市尉。

④唐朝时:“草市”逐渐演变成了地方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夜市也非常繁荣。

⑤宋: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管理。

⑥明清:商业经济繁荣,都市中的商业区己经相当繁华。

【归纳总结】宋朝前后市的特点。

(1)宋朝以前:县治以上设市;有严格的地域限制,市坊分开;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贸易。

(2)宋朝时:市与坊的界限被打破;时间限制也被打破;官府不再直接管理商业。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普遍。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商帮

(1)商业城市: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著名商业城市;经济中心南移后,隋唐黄河流域的长安、洛阳;长江流域的扬州、成都(“扬一益二”)等成为繁华的大都会。(2)商帮:明清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商帮”。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3.理解“重农抑商”

(1)含义:首倡于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国家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手工业和商业。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经济政策。

(2)目的:是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3)影响:是维护封建专制国家的经济基础。

①积极;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在封建社会初期巩固了新兴地主政权。②消极:明清时期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4、了解“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

①明朝政府禁阻私人出海从事海外贸易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②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③影响:两者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使正常的海外贸易停顿;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必修二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