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图文并茂更清晰》教学设计
第十三课 图文并茂更清晰 课件(29张PPT)
艺术字格式的 文字也不会出 现在“大纲窗 格”中。
新知讲解
(1)选择“插入””艺术字”菜单项,显示“艺术字库” 对话框。
输入文字
新知讲解
(2)在插入艺术字的同时会出现“格式”工具条可以对艺术 字进行相应的设置。
新知讲解
亲身体验
尝试用”“设置文本效果格式” 对话框中的 各种功能对文本和形状进行美化修怖,并注意比 较各种效果
在标题幻灯片中插入其他需要的图片,并根据 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设置图片
新知讲解
二、制作目录幻灯片
通过插人文本、形状,并进行相应的设置,可以制作目录幻打片。
1.输入标题文本。
利用文本框输入目录幻灯片中的标题文字,并对文字的字 体、字号、字形等进行设置。
2.修饰标题文本。
选中文本,在“绘图工具”下“格式”选项卡中,单击“艺术字 样式”组→”对话框启动器,在“设置文本效果格式”对话框中(如 图)
演示文稿标题幻灯片中的标题可以直接用文本制作,也可以用图片制作,有 时用图片制作的效果会更有特色。
1.在”插入“选项卡中选择“图片”,再将已制作好的标题图片插 入到幻灯片中
2.选中图片,在”图片工具“下“格式”选项卡中,单击”调整” 组→”颜色” →”设置透明色”去除图片背景色。
新知讲解
3.单击”图片 样式”组→“图 片效果”→”映 像"→”全映像 8pt偏移量”,设 置图片映像效果 ,如图所示。
新知讲解
教你一招
通过“绘图工具”下“格式”选项卡中的“编 辑形状”功能修改己插入的形状,可自由绘制丰 富多彩的形状。
新知讲解
至此, 一张目录 幻灯片已 初具雏形 ,如图所 示
新知讲解
三、调整对象
刚制作完的目录幻灯片内容排列不整齐,可利用”绘图工具”下“格式”选 项卡上“排列”组中的命令,让幻灯片内容整齐排列。
五年级上册第十三课
五年级上册第十三课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二)能力训练点1. 背诵课文。
2. 引导学生体悟重点句子,由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德育渗透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弄清文章叙述的顺序,教学难点是使学生既能理解课文,又能充分领悟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
采用讲读、议论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加以解决。
三、教学准备小黑析、挂图、生字卡片。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活动设计1. 课前活动:搜集与本文有关的信息资料。
2. 课中活动:分小组讨论与交流。
3. 课后活动:以“中国少年”的身份写一句鼓舞中华少年的话。
六、教学步骤(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它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才,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年少成才的人物?下面我们来看看本文的作者对年少成才的人物有哪些独到的见解,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少年中国说(节选)》这篇课文。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2. 检查生字词。
3. 指名读课文,正音。
4. 说说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叙述顺序。
5. 提出你不理解的地方,大家共同交流。
(三)细读课文,深入领悟1. 讲背景:梁启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的?相机出示相关资料。
我们再来看看当时的社会背景。
(出示有关“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资料。
)说说你对这一背景的了解。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侵略者们肆意践踏我们的大好河山,这确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
面对着这奇耻大辱,梁启超先生却满怀信心地展望未来,想象着几十年后国家的情况,这就奇了!这样的文章真能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文中哪些内容最鼓舞你的内心?用笔勾画一下。
大家交流自己的看法。
[精品]13课教学设计.doc
13《花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并用欣赏的心情朗读和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用不同的说法表现鲜花开放的特点;4:激发观察的兴趣,初步养成留心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
教学流程:一、导入,释题1、(出示:钟)这是什么?你知道钟可以干什么吗?(指名回答)是的,钟可以掌握时间。
世界上有一种奇妙的钟,同学们想认识一下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3课《花钟》。
(板书课题:13花钟)2、花怎么能作成钟呢?它是根据什么来做的呢?请大家翻开书让我们去书中寻找答案吧。
(生快速读课文)二、引导探究1、自由学习第三自然段师:找到答案了吗?(指名回答)生汇报小结:是呀,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就是花钟。
这些花在24小时内陆续开放,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
花钟里有哪些花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花的世界,去领略一下花的美秒与神奇吧!2、品读第一段,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
1、这些花美吗?(美)你想怎样来形容它呢?(生自由回答)老师也有一句话:(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导朗读)过渡:是呀,这些花不但美丽。
还蕴藏着许多奥秘呢?2、你们发现了奥秘吗?这里介绍了几种呢?(学生说一个师贴一个)这些花都是在什么时间开放的呢?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你认为课文哪部分让你很感兴趣?多读几遍。
3、交流反馈:你喜欢什么花?书上是怎么写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老师也写了一句:(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比较句子,你认为哪句更加美呢?指导有个性的朗读,带上动作或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读吧!4、课文中除了说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描写花开,还有哪些不同的说法吗?默读,划划描写花开的句子。
反馈,比较朗读,品味句子。
【教案】三年级上册第13课__丰富的图库.doc
第13课丰富的图库教学内容丰富的图库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教师授课班级三年级教材分析本课,学生学习画图的重点从工具箱转到了菜单,由绘到变,这要求学生有更多的抽象思维。
对于接触电脑不久的学生来说,理解复制与粘贴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设计环节中应该逐层引导。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复制”、“粘贴”并学会“复制”、“粘贴”的使用。
2、学会对选中图片区域进行变换操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修复雪人的左手、编排雪人舞和拼图小游戏,掌握“复制”,“粘贴”和“变换”的使用。
情感目标与态度让学生体验电脑绘画的神奇。
教学重难点重点:“复制”、“粘贴”的使用方法。
难点:理解“复制”、“粘贴”。
课前准备谈话引入,课堂演示、学生课堂作业图片。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故事引入1、播放语音小故事《小兔白白》,播放故事前提出听的要求: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小河边);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小兔、小鸟、虫);它们在做什么?(小鸟帮助小兔捉掉了西瓜上的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乐于帮助别人)2、多有意思的一个故事啊,真想把它画下来。
为了让孩子们画画时画得更快、更生动,我们今天将借用《金山画王》中丰富多彩的图库来进行创作。
一一揭示课题:丰富多彩的图库听故事,回答问题,培养学生获取、筛选信息的能力。
由故事懂得乐于助人的道理认识图库(一)、认识、找到“图库”按钮,了解图库的分类1、丰富多彩的图库在哪呢?请同学们看书P31页,看看“图库”按钮在哪,长什么样?2、哪位同学能帮老师找到“图库”按钮?你知道图库被分为了哪几种类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二)、了解背景图库的分类、插入方法看书自学,通过观察, 找到并认识“图库” 按钮及其分类1、每个图库都有自己的秘密,让我们一起先进入背景图库。
看看:背景图库中有哪些风格的背景;你能根据故事,找到一张合适的背景吗?2、这么多的背景图片,为什么你要选择这张图片作为故事的背景呢?(三)1、角色图库的分类2、图片插入的方法3、操纵器:各按钮的名称和作用1、背景选好了,我们赶快将故事的主角们请出来吧。
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第十三课 图文并茂更清晰 教学设计 (3)
第十三课图文并茂更清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基本理解图文设计在延时文稿中的作用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标题幻灯片和目录幻灯片,掌握插入并设置图片、文本、形状的方法及排列、组合、放置对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制作幻灯片以及比较不同版式的图文组合,初步掌握延时文稿中图文设计的基本原则与简单技巧,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及审美能力,体验创作的艺术魅力和成功感。
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word软件的基础,可以借用此软件的学习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进行知识迁移。
其次,处于本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烈,情绪波动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素材,以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此外,学生刚学习过photoshop,对于图像处理也有一定了解,因此对于图像素材不合适之处可以利用ps基础来进行巩固。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制作标题幻灯片和目录幻灯片教学难点:合理搭配图文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时光穿梭”师:当下的社会,似乎都喜欢给一代人以“几几后”的称呼来进行划分,比如大家属于零零后,也似乎每一代都有相应的标志性人物或者一些有趣的玩意儿。
就我们身边接触的任务来划分,你能举例哪一些年代的呢?学生预设:①爸爸妈妈哥哥姐姐,70后、80后②老师、哥哥姐姐,90后③自己、朋友、同学,00后师:那你分别对这些年代有什么样的了解呢?学生预设:①不了解②比较本色、没有高科技玩意儿…… ③举例一些玩具或者电视等等师:大家可能有一点了解,但不是十分能体会,让我们一起来通过一个简单的动画来穿越时空,回顾70-00年代。
(播放“年代秀”)对比十分明显,相信比刚才一定有感触些,那么我们就要围绕这个来制作一个演示文稿——“年代秀.pptx”。
本节课,我们先来制作封面以及目录页面。
活动2【讲授】“头脑风暴”师: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热身下头脑,请大家翻阅课本后来告诉老师以下几个问题:1.幻灯片最基本的两个要素是什么?2.封面幻灯片的标题可以如何制作?目录幻灯片呢?生预设:1.P60文本和图片是幻灯片中最基本的两个要素。
七级第13课教案
第一棒:你能找出表现《桑树》品格的句子来吗?看谁找得又快又对!
“它想的是别人……自己。”
第二棒:读完短文,你想起了生活中哪些具有像桑树一样品格的人,说出来让大家分享一下吧。
(二)练习二:
1、导入:关于荷花已经有太多的诗人赞美过了,周敦颐看中荷花的品质“出淤泥而不染”,杨万里看中荷花的清秀之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到底有多美呢,一起去文章中找一找吧!
另外,在运用逻辑顺序来写作的文章中,其层次结构与顺序更是密切相关,划分层次时要特别注意。如介绍一种动物,先介绍它的外形,再介绍它的生活习性,最后介绍它与人类的关系,那么,这三方面的内容就应当分属于三个层次。
(二)抓住事物特点,把握文章中心。
状物的文章,总是通过对具体形象的描述,突出事物的特点,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托物寄情,托物喻理,托物言志。我们在阅读时,要透过表面现象,去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深人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出示练习一。
3、运用三步阅读法,老师引导学生。学生速读短文,教师要求学生每分钟300字速度认真阅读,完成三个任务;(1)抓住题目——“文眼“,(2)概括短文梗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3,读清题目。这就是做阅读题的第一妙招:速读。
4,第二遍细读短文,教师提出要求,要求学生每分钟150字的速度阅读,完成三个任务:(1)完成字,词,(2)思考问题(“这个地方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问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3)找出问题,(如果读不懂的地方,就可以在原文上画上问号,写上问题。)(4)积累字词,这就是教给学生做阅读题的第二妙招:
5、第三遍精读短文。要求阅读时每分钟50字的速度,完成两个任务,(1)完成练习;(2)写出心得(启示、观点、哲理)这是做阅读题的第三妙招:精读。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教案设计五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教案设计五篇由中国儿童作家王一梅的童话故事《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改编。
故事讲述了胡萝卜先生有一根不断变长的胡子,胡子被吹到了身体后面,被小男孩当作风筝线,而后鸟太太对绳子是如何处置的,胡萝卜先生还会遇到哪些小动物,胡子又会被如何处置,这种“反复结构”故事篇章布局,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和续编童话故事的空间。
《花钟》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也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植物学家利用花的这种特点制作了有趣的花钟。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萝、卜、愁、沾、晾”五个生字,正确认读带有生字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感受阅读的乐趣。
3.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
4.尝试续编故事。
重点难点一边读一边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感受阅读的乐趣。
尝试续编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质疑问难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
板书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问,教师梳理问题)2.教师谈话:这些问题老师也想知道,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今天的童话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句子读通顺。
标出课文自然段。
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故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胡萝卜、发愁、沾到、晾尿布3.再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故事?4.接下来的故事会和什么有关?三、自主阅读,进行猜想。
1.通过初读,我们知道了胡萝卜先生每天为刮胡子而发愁。
你能说说“发愁”是什么意思吗?借机理解“发愁”。
2.有一天,胡萝卜先生匆匆忙忙得刮胡子,结果漏掉了一根胡子。
结果这根胡子变得怎样了?读2—4自然段,和同桌说一说。
3.默读5—8自然段,想一想,小男孩用这根长胡子做什么?想象一下小男孩的心情。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3课教案——帮助孩子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
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教学中,第13课是帮助孩子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的重要课程。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孩子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帮助孩子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
一、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的发声、安排停顿、节奏,使句子语音流利。
2. 能正确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大意。
3. 能够正确阅读文章,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内容,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
二、教学内容分析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3课是一篇短文,讲述的是小狗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可以了解到小狗的性格和生活习惯。
文章语言简洁、生动有趣,适合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阅读。
三、教学方法1.先导式教学法在开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跟学生们谈一谈“阅读”这个话题。
告诉学生们阅读的重要性,让他们认识到阅读能够获取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2.解释法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要及时解释生字、生词和不理解的句子,帮助学生们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通过讲解、举例等方式,深入浅出地让学生们掌握文章的含义,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
3.朗读法朗读是提高学生语文语感和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朗读和孩子们的跟读来练习孩子们的朗读能力。
在朗读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正确发声、安排停顿、节奏等方面,使句子语音流利。
4.配合图画法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图画具有直观和生动性,可以用图画辅助阅读故事。
老师可以根据短文内容,画出相关的图画,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画图来表达和自己有关的内容,这样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与积极性。
五、教学时长此次教学时间约1课时,具体讲解和指导时间不超过30分钟,剩下的时间是孩子们自行阅读和思考的时间。
六、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文章的主题和内容,让学生尝试独立思考有关小狗的故事,并鼓励他们提出相关的问题和疑惑。
2.阅读短文让学生们有序阅读文章,注意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把握重点词汇和句子。
13课教案ppt课件ppt课件ppt
如计算器、绘图工具等,根据课程需要准备。
学生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
数学基础
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物理基础
了解基本的物理原理和概念。
计算机基础
熟悉计算机操作和常用软件。
学生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
理解课程知识点
掌握应用技能
提高分析能力
培养学习兴趣
掌握课程的核心概念和 原理。
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 实际问题中。
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阅 读理解、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 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课程大纲
01
02
03
04
导入
通过提问和讨论方式引导学生 进入课文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
课文讲解
详细解读课文内容,强调重点 词汇和语法结构,帮助学生理
解文章意思。
课堂互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 扮演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
教学方法二: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通过分析真实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真实性和启发性的案例,引导学 生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案例分析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 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教学方法三:小组讨论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一:讲解式教学
讲解式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 授课方式,通过教师对课程内容 的深入剖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
解课程内容。
在讲解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 要注重讲解内容的逻辑性和条理 性,同时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
和表达能力。
讲解式教学适用于传授知识、解 释概念和原理等教学内容,能够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教案-2 (1)
13 花钟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镇江树中心小学颜宏流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了解“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以及“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等知识。
2、体会作者用多种方式来表达句意。
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美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和主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四、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各种鲜花开放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时间二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引述:鲜花是我们都喜爱的。
它装扮着我们的世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交流一下你们知道哪些花,喜欢什么花,为什么?2、直观感受:老师搜集了一些有关花儿的资料,想欣赏一下吗?(展示多媒体课件)3、读题引疑:这些花儿不仅美丽,而且在它们身上还蕴藏着许多奥秘呢,(出示课题,读题读后有什么疑问吗?)(二)初读课文。
1、要求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一遍课文,遇到带拼音。
生字多读两遍。
2、指名做小老师,带读带拼音的生字。
(三)逐段朗读,探究发现1、朗读、理解第一自然段。
(1)听第一自然段录音。
(2)朗读展示。
分组朗读。
营造乐读的氛围,激励学生用欣赏性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可欣赏性地听,听后可仿读,可评点。
(多人次多形式地读)(3)同学们现在把你喜欢的句子划出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然后老师出示比较的句子。
(4)引导发现。
朗读了这么多遍,同学们对这些花儿一定有许多新的发现,知道什么吗?(交流要点:一是花儿开放的样子不一样,二是开放的时间不一样。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引导。
若学生发言先说花儿开放的样子不一样,可顺势让学生接着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句,然后说说这方面的感情发现并结合指导有感情朗读。
第十三课图文并茂更清晰课件教案3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第十三课图文并茂更清楚教课方案1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文本,并依据需要对文字的字体、字号、字形等进行设置。
2、学会用插图组中适合的形状为目录文本配背景图形,并对其形状格式进行适合的设置。
过程与方法1、经过比较、赏识鉴借等方法理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认识图文并茂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2、以学生自行试试加教师提示和指引,来学习PPT 中的插入技术。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审美能力获得有效提高。
2、在目录制作过程中,体验创作的成就感。
2 学情剖析七年级的学生对word 与 PPT 的应用实际上是比较娴熟的,好多老师上课用的课件大多用PPT 制作的。
关于本课的知识点,能够让学生借鉴上一堂课图片的操作方法先自行试试,碰到问题后教师再做适合的提示和指导。
本节课让学生从图片的插入与改正到文字、图形的修饰一个提高,制作图文并茂的目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迁徙、审美等能力。
3要点难点教课要点:插入并设置文本和形状。
教课难点: 1、依据演示文稿的需要设置文字大小、字号、字形。
2、依据演示文稿的需要选择适合的形状并选择适合的款式设计。
4教课策略1、以学生成长的踪迹为主题进行制作,充足调换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学习任务中,自己思虑,主动研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发展能力。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组织、指引、协调、控制作用,创立自我研究的学习平台。
3、任务评论,让学生认识自己任务的正确性。
5教课环境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室、广播教课系统、多媒体课件6资源准备优异的 powerpoint 作品范列、有关图片7 教课过程活动 1【导入】图文并茂更清楚复习引入新课【复习】观看上堂课学生做好的封面,复习图片的有关操作。
【引入】那么今日我们要继封面之以后制作目录。
第一请赏识演示作品。
(赏识“目录”)【引入新课】这就是这堂课我们要学习的设计的内容“目录幻灯片的制作”。
第十三课 图文并茂更清晰 课件 教案4
第十三课图文并茂更清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习根据自编的故事进行配画。
2、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2学情分析1、了解连环画基础知识,明确连环画概念及其特点2、能自己动手绘制简单的漫画连环画3重点难点1.结合文字设计画面,做到图文并茂2.学生独立完成一部作品4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准备情况二、激趣导入:提问题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看哪一类的课外书呢?(连环画在孩子们的回答里会占很大比重,从而引发课题)2、同学们为什么喜欢看连环画呢?(有图画,更形象生动,一看就懂)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看漫画。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启动课件,开篇点题。
同学们欣赏漫画作品时提出一道思考题:漫画连环画的特点是什么?(同学们在观看过程中,不时会发出会心的笑声,趁机提问,因势利导,阐述概念)四、讲授新课,阐述概念:连环画题材广泛,言简而意赅、效果发人深省,常常寓教育于幽默、讽刺之中,风格多样,轻松随意,学生可以短期掌握并创作出好作品。
1、漫画连环画概念:漫画连环画首先在国外出现,它是在单幅漫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产生幽默感喜剧效果是其关键所在。
通常用多幅漫画表现一个生活片段。
可以自由组合、发展。
2、漫画连环画形式:田字横式竖式3、漫画连环画特点:(1)故事性强,图文并茂,简洁易懂(2)画面内容和形象具有连续性五、设问式导入本课重点----绘制连环漫画主要步骤:1、设问:同学们,了解漫画的基本知识后,如果请你现在来绘制一部漫画作品,内容还要求反映校园生活,你该怎么做呢?怎么做才能在指定的时间创作出自己最满意的效果呢?这时同学们最大的感受应该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那么,就让老师来告诉你们捷径吧!2、详述难点:漫画绘画步骤a、编写脚本(课件)b、收集素材(课件)c、构思构图(课件)d、画正搞(课件)由于此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教师细述内容,要求学生做记录,为下一步和课后作业打下坚实基础。
教育教学新思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3课与练习实用指南
教育教学新思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3课整理与练习实用指南在教育教学领域,新思路的不断涌现,推动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智力潜能。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3课是有关“比例”的知识点,在这一课程中,老师可以采用新思路来教学,创造出全新的教学氛围,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
2. 学会使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黑板、白板、笔、书、橡皮等。
2. 教师准备:(1)准备好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3课的教学资料。
(2)掌握比例计算的方法,提前思考授课的重点。
三、教学内容与解析1. 引入课题:老师用生动有趣的方式介绍比例的概念,例如在班级里找几个同学进行身高比较,带领同学们发现并理解比例的概念,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程。
2. 概念练习:通过特定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比例计算,例如:甲、乙、丙三人合作捉虫,他们捉得的蝈蝈数量比例为2∶3∶5,已知甲捉了40只,求两人捉了多少只?带领学生初步掌握比例计算方法,以达到深刻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应用。
3. 经典案例:提供具体的比例应用案例,例如商品市场板子上都会写上“原价200元”、“现价80元”,这种比例关系就是折扣。
要求学生能灵活的运用比例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4. 教学方法: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3课课程中有许多的公式和技巧需要学生们记忆和理解,这时就可以采用场景式教学的方法,例如将比例的运用场景放到学生们熟悉的日常生活当中。
学生可以自己主动尝试各种各样的做法,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5. 课程总结:老师可以在这一环节对全局进行总结,回顾课堂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表现,引导学生理解本节课程的意义,并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对此课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四、实用指南1. 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老师可以在教室内张贴一些关于比例的图片或海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13课教案5篇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13课教案5篇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流逝,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何不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教师应该怎么开展物理教学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13课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13课教案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时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第四节,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以后几节课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2.教学目标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节教材内容及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能够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2)能力目标: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4)德育目标: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破除迷信,热爱科学,进行唯物主义教育.3.难点和重点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确定:(1)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2)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3)关键:对入射角和折射角的确定.二、选用的教具及设备1.选择教具依据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提高了训练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2.教具:光的折射演示仪;碗;适量的水;筷子;多媒体课件;录像剪辑.三、处理对日常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以现象引入新课,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兴趣浓厚.光的折射规律的认识,宜先提出问题及研究方法,通过学生猜想,对照演示实验的观察,辅以多媒体模拟演示,学生思维清晰,准确,有利于规律的总结归纳,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遵循认识的规律: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四、教法,学法1.教法根据教学内容的上下承接关系,学生刚学完光的反射,对光的现象已有一些简单的认识,对光学研究中的一些物理量已有初步的了解,如入射角,法线等.针对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节采用观察分析,启发式教学法.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得出规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和计算机的模拟实验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开展思维训练重视知识的应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2.学法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教师在做好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实验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本节采用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出光的折射规律,应用折射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五、教学过程【课堂教学】1.提问:(1)均匀介质中如何传播?(2)是光的反射定律?2.引入:【演示一】:在碗中放入硬币,放在一定的高度让学生刚好看不到碗底的硬币,再倒入适量的水,请同学观察实验现象.(录像重放)【演示二】:在碗中倒入适量的水,斜插入一根直筷子,让学生侧面斜视观察现象.请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13课教案2运动的描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过程与方法●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难点1.重点:什么是机械运动以及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2.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教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2、难点: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请同学们快速地说出答案:2+1=? 3+4=?看看这样的结果可能吗?[括号的内容在讲解时展示]2(月)+1(月)=1(季度) 3(天)+4(天)=1(周)从这个小练习中,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讨论,全班交流]教师评价归纳:面对生活里那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东西,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换一个思考角度,跳出习惯的思维圈圈,就会得到(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作者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而又确凿地阐明了事理。
4、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关键看什么?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5、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1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2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3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楔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三、阅读3-6段,回答问题。
1、第五段中的“这种情况”、“当事人”“它”分别指什么?这种情况: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
当事人:富有创造性的人。
它:新的创意。
2、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有什么危害性?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3、选文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段,请指出是哪一段?并说说其作用?第四段,承上启下,使文章层次分明,又结构严谨。
4、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创造性的思维”所必需的“要素”。
(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课《图文并茂更清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图文并茂更清晰》是浙江教育出版社《中学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2课。
在第1节课中已经对演示作品进行了整体规划(演示作品一般包括片头、目录、正方、片尾)。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Word作品创作、多媒体素材制作之后,利用Powerpoint进行多媒体作品创作;在操作方法、窗口界面上与Word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在本单元中,利用前两单元的素材来制作图文并茂的作品,因此本节课是两大单元的链接点,从教材地位上分析具有承上的作用。
此外,通过制作标题幻灯片及目录幻灯片,初步掌握演示文稿中图文设计的基本原则与简单技巧,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及审美能力,体验创作的艺术魅力和成功感。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上册时已学习过WORD软件,powerpoint与word在界面及操作上有许相似之处,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知识迁移,对比学习,并体会与word相比,powerpoint 的独特之处。
对于本课的知识点,可以让学生先自行尝试,遇到问题后教师再做适当的提示和辅导。
本节课给学生提出一个总的设计任务,让学生从图片的插入与修改、文字、图形的修饰等个方面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对于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欣赏借鉴等方法,基本理解图文设计在演示文稿中的作用及意义。
2.通过制作演示文稿封面及目录幻灯片,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并设置图片、文本、形状的方法及排列、组合、放置对象的方法。
3.通过制作演示文稿封面及目录幻灯片,初步掌握演示文稿中图文设计的基本原则与简单技巧,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及审美能力,体验创作的艺术魅力和成功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插入并设置图片、文本、形状;排列、组合、放置对象。
教学难点:根据演示文稿的需要设置图片、文本、形状。
【教学准备】
相关素材图片、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