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认识数的意义”的教学策略

合集下载

科研课题论文:探寻小学数学中数概念教学的策略

科研课题论文:探寻小学数学中数概念教学的策略

数学论文探寻小学数学中数概念教学的策略数概念贯穿于小学数学的整个教学过程。

那么它在数学教学中有着怎样的作用?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数概念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自己的思考。

一、数概念的意义、作用数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是小学生正确进行列式、计算、判断、推理等教学活动的基础,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小学阶段数概念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和数的应用。

二、数概念的课程内容数概念的教学贯穿了两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主要认数万以内的数和简单的分数、小数;第二阶段(4~6年级)是对第一学段的进一步发展,学生认数的范围不断扩展,主要包括多位数的认识,进一步认识小数、分数、百分数等。

三、数概念的教学策略1.精心设计导入引入数概念。

新课导入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项艺术。

在“数概念”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导入可以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数概念的形成,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1)联系生活实际引入数概念。

进行数概念的教学之前,学生对于数的认识并非一片空白,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数,对具体的数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感知。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情景引入数概念的教学。

(2)借助原有知识引入数概念。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因此,在数概念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引入新的概念的学习。

2.依托多种方式形成数概念。

在整个小学阶段,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学生认知的障碍性和不稳定性。

所以我们在教学数概念时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应尽可能通过多种方式把静态的教材转化为动态的探究过程,帮助学生抽象、概括所学概念的本质属性,形成数概念。

(1)利用操作活动形成数概念。

数的认识教学策略

数的认识教学策略

《数的认识教学策略》
数的认识教学"六步式"
小学低段数的认识,是学生进入数学世界的桥梁。教学认数的过程,采用六步式:一数、 二摆、三读、四排、五记、六写 数,(1)让学生看着课堂上教师所展示的实物,直观地正确地数出各类实物体的个数。(2) 根据教师出示的数字卡,学生能正确地数出相对应的实物体 摆,(1)看教师出示的数,正确地摆出实物体,加深对数的认识 (2)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数的组成,从而渗透加减法的意义 读,(1)正确地认读从实物体中抽象出来的数 排,(1)会按数序或通过数与数之间的多与少的比较来按大小的顺序排列数 记,(1)一位数借助数的形状来记忆。(2)两位数借助数位的前后位置来记忆
感谢同事以及舍友的帮助 感谢评审!
《数的认识教学策略》
基础检测,点拨解疑
充分交流,暴露学生已有的疑问,教师在关键处点拨,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尝试总 结。这里的流程可以是:尝试、交流、点拨、总结
《数的认识教学策略》
合作探究,理解意义
理解、领悟、拓展、概括,让学生在知识深度与广度或数学文化的渗透过程中,进一步领 悟数的意义
《数的认识教学策略》
巩固练习、当堂检测
课堂练习是巩固新知的重要途径,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的体现,是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桥梁 。开展基础、辨析、拓展的练习 古人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我辈虽然愚钝,但只要将阅读和实践相结合,一点点往 前走,虽然不一定能遇上隆重的"庆典",但获益是肯定的
-
致谢词
感谢XXX提供的学习与实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机会 感谢团队,特别感谢XXX给予的耐心指导
《数的认识教学策略》
写,(1)一位数的书写注重笔顺。(2)两位数的书写注 重数位

二年级数学教案:数字的认知与计算

二年级数学教案:数字的认知与计算

二年级数学教案:数字的认知与计算作为二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的认知与计算,是对学生进行数学启蒙的重要课程。

数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数字的认知和计算是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技能的必备要素。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将以数字为主线,帮助学生认识数字、掌握数字计数、加减法口算等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1. 认识数字2. 掌握数字计数的方法和技巧3.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口算方法4. 强化数字视觉识别能力二、教学重点1. 认识数字字,领会数字所代表的实际含义,建立数字概念。

2. 数字计数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数字计数的方法和技巧,如数数游戏、计数竞赛等,增强数字计数的兴趣,提高计数效率。

3. 加法和减法口算针对具体的口算题,采用分组训练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加减法口算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口算水平。

4. 数字视觉识别通过数字识别游戏、数字配对游戏等多种教具手段,提高学生数字的视觉识别能力,加深对数字的认识,巩固数字概念。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认识数字字,理解数字所代表的实际含义。

并通过小游戏、趣味活动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数字概念。

2. 数字计数形式多样的数字计数游戏、竞赛等活动,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竞争中自由安全地学习数字计数。

并通过分组训练形式,让学生逐步提高计数效率。

3. 加法和减法口算本课程将以加法和减法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加减法口算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将通过分组训练、实际应用、趣味计算等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初步强化、适度深化、加强运用等多阶段的教学过程,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口算水平。

4. 数字视觉识别通过数字识别游戏、数字配对游戏等教具手段,帮助学生提高数字的视觉识别能力,加深对数字的印象,巩固数字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还将适时开展字母和数字的配对活动,提高学生对字母和数字的区分能力。

四、教学方法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直观性:采用数字卡片、数字磁贴、数字图形等教具手段,直观呈现数字,帮助学生建立数字概念。

小学数学“认识数的意义”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认识数的意义”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认识数的意义”的教学策略作者:蒋晓岚来源:《小学教学研究》2013年第04期“百分数”是数学知识概念体系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概念和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百分数”在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中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编排,本单元主要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以及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等内容,其中“百分数的意义”是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像“百分数的意义”这样的“认识数的意义”的教学还有分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

此类知识的教学都是某个知识点的起始课,我认为对学生特别重要,要教透彻,要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了解了知识的本质,以后才能学得灵活,才能举一反三。

但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有的教师对“认识数的意义”的教学不够重视,往往只是照本宣科地把教材上的例题一教,一节课就完事了。

在后续的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中历届学生都感到困难,我分析了学生的作业错误,发现大部分错误是因为对百分数的意义不明确而造成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百分数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比率”理解不透彻;二是找不准两个量中哪个是单位“1”。

下面笔者就以《百分数的意义》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有效开展认识数的意义的教学。

一、分析数据,认识百分数的必要性如果只是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一些生活中的百分数,在课堂上读一读这些百分数,说一说百分数的意义,恐怕学生并不会认识到学习百分数的必要性。

如何让学生意识到为什么已经学习了分数还要认识百分数,如何让他们在学到一个新知识点时印象深刻,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呢?课始我就创设了学生喜欢的投篮比赛情景。

如果你是裁判,你会认为哪个队员获胜呢?(课件出示三名队员的投篮情况)大多数学生看了表格后认为没有投篮总数,无法比较。

为让学生认识到百分数是表示两种量之间的比较作好了铺垫,然后我又出示了有投篮总数的表格。

小组讨论之后,学生的比较方法有四种:1.比较三名队员没投中的个数,但学生们很快意识到了这种方法的不科学性。

数的认识_教材解读与教学策略

数的认识_教材解读与教学策略

“数的认识”教材解读与教学策略苏州市彩香实验小学冯晓浴教学内容数的认识在小学主要分为认识整数、认识分数(正分数)和认识小数三大块。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数系作了以下规定:内容变化:与以往相比,这个规定蕴含的主要变化有:(1)明确规定了0是自然数。

过去教材把“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的数,叫做自然数”。

“0和自然数都是整数。

”而现在则是:正整数和0统称自然数。

(2)增加了认识负整数的教学内容,从而在小学阶段完成了对整数的认识。

教材编排教材分析及教学策略一、整数的认识(一)教材分析教材处理自然数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四大块:认识100以内的数、认识比100大的数、因数与倍数、认识负数。

认识100以内数,可以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认识10以内的数(含10以内数的加减)。

第二阶段:认识11——20之间的各数(含20以内数的加减)。

第三阶段:认识100以内的数(含相应的加减和表内乘除)。

认识比100大的数,教材分三段完成:(1)认识千以内的数;(2)认识万以内的数;(3)认识万级、亿级的数。

这是因为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较大数的机会比较少,缺乏感性材料和直接经验,使他们认识较大数时有困难。

所以教材在二年级(下册)教学千以内的数,三年级(上册)教学万以内的数,适当缩小认数范围扩展的跨度,增加教学的循环,适量延长认数教学的时间,能降低教学的难度。

“因数与倍数”的教学既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认识整数,又为分数的学习提供准备,另设单元,放在第八册教学。

“认识负数”也是另设一个单元,放在第九册教学。

(二)教学策略1,认数教学以理解数的意义为重点。

理解数的意义包括:数的含义。

如:认识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负数,探索各种数之间的联系,会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相互转化;能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进行估计;知道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计数技能。

如:能认、读、写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认识数位,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识别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数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数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数
教学内容:认识数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数的概念,掌握1-10的认识和书写。

教学重点:认识1-10的数字,能够正确书写1-10。

教学难点:认识数字的排列顺序和书写规范。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1-10,黑板,彩色粉笔,练习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用数字卡片1-10示范给学生看,并让学生跟着说出每个数字。

二、讲解
1. 老师向学生介绍每个数字的名称和书写方式,让学生观察认识。

2. 老师让学生用手指在桌面上模仿书写每个数字,并大声说出数字名称。

3. 老师在黑板上写出数字1-10,并请学生认真观察并记住每个数字的书写形状和顺序。

三、练习
1. 让学生尝试在练习册上正确书写数字1-10,并注意书写规范。

2. 老师给学生出示一组乱序的数字卡片,要求学生按照顺序排列。

3. 老师逐个出示数字,让学生跟读数字名称并模仿书写。

四、巩固
让学生分组进行数字书写比赛,看哪组书写的数字最整齐准确。

五、结束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回答认识数字1-10的问题,并布置下节课预习任务。

教学反思:学生在认识数字1-10的过程中,需多加练习,熟练书写数字的同时也要注意书写规范。

可以通过一些数字游戏和活动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数字的认识和书写。

小学数学教案数字认识

小学数学教案数字认识

小学数学教案数字认识
主题:数字认识
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 认识数字0-9,并能正确读写这些数字;
2. 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
3. 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字进行计数和量化。

教学内容:
1. 数字0-9的认识;
2. 数字的大小比较;
3. 使用数字进行计数和量化。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让学生观察教室中的数字标识(如墙上的数字标牌、时钟上的数字等),引导他们认识数字;
2.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读出数字,并说出这个数字代表的意义。

二、授课(15分钟)
1. 讲解数字0-9的读写和基本概念;
2.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或手写数字,让学生逐个读出这些数字,并在小黑板上写出来;
3. 带领学生进行数字大小的比较,引导他们认识数字的顺序。

三、练习(15分钟)
1. 让学生进行数字的排序练习,如将数字卡片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2. 设计游戏或活动,让学生使用数字进行计数和量化,如统计教室中的桌子数量、同学人数等。

四、总结(5分钟)
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数字的重要性和运用;
2. 提问学生: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如何使用数字呢?
五、作业布置
1. 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数字认识和运用;
2. 教师要求学生在家中观察周围的数字,并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数字认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但在实际生活中,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将数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

谈谈小学数学“数的认识”的教学策略

谈谈小学数学“数的认识”的教学策略

谈谈小学数学“数的认识”的教学策略作者:张月明来源:《求学·教学教研版》2019年第08期摘要:关于数的认识,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结合现实素材感受数的意义。

关键词:具体情境;结合现实;教学策略数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基本内容。

关于数的认识,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结合现实素材感受数的意义。

那么,在小学数学“数的认识”教学中如何运用有效的策略来落实这些目标呢?一、数形结合,培养数感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数感的培养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把所学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体验,内化知识,进而发展数感。

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等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和有效想象等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理解数的意義和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比如,教学“10的认识”时,教师可这样教学。

出示情境图:10个小朋友和10个气球。

师:请小朋友数一数,图上一共有几位小朋友?几个气球?学生回答后提问,你是怎样数的?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出示小棒,让学生数一数。

教师把10根小棒扎成一捆,提问:你认为老师把10根小棒扎成一捆有什么作用?师:10个小朋友、10个气球、10根小棒都可用数“10”来表示。

谁能说说10还可表示什么?你能用10说一句话吗?二、联系生活,建立表象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容易突破教学难点,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比较牢固的表象。

教学时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操作、思考的空间,并巧妙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加深理解。

教学“负数的认识”时,可这样教学。

导入新课时,先组织学生做“说反话”的小游戏:向东走300米,温度升高5度,水面下降2米,电梯上升2层。

探索负数意义时,出示如下问题,让学生自学:1.怎样用正负数表示气温?2.测量温度的工具是什么?怎样读温度计上的温度?然后组织学生交流。

浅谈发展小学数感的重要性及培养策略

浅谈发展小学数感的重要性及培养策略

浅谈发展小学数感的重要性及培养策略数感是指孩子对数学的直观感受和认识能力,它是数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小学数感对于孩子的数学学习和生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数感呢?本文将从数感的重要性和培养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数感的重要性1. 帮助孩子建立数学概念数感是孩子建立数学概念的基础。

通过数感训练,孩子可以更加直观地认识数学概念,比如数量、大小、顺序、形状等。

数感训练可以帮助孩子直观地感受和理解数学规律,从而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

2.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感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数感训练,孩子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力,锻炼孩子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数感培养可以帮助孩子增加对数学的兴趣。

数感训练可以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让孩子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从而增加对数学的兴趣。

4. 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数感培养可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通过数感培养,孩子可以提高自身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身心发展的和谐,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思维和品格。

二、发展小学数感的培养策略1. 利用丰富的数感教材教材是教学的基础,而丰富多样的数感教材可以帮助孩子更加直观地感受和认识数学。

老师们可以搜集、制作各种形式的数感教材,如数学玩具、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让孩子在玩中学,提高数感。

2. 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生活是最好的教材,数感培养也可以贴近孩子的日常生活。

比如在购物时,教孩子通过比较价格,感受数学的大小关系;在厨房里,教孩子通过做菜的过程感受数学的比例关系等等。

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场景,让孩子更加直观地感受和认识数学。

3. 利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数感训练游戏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利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数感训练可以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比如数学竞赛、数学团队活动、数学游戏等,都可以帮助孩子在游戏中培养数感。

数认识的教案教学思路

数认识的教案教学思路

本文将围绕数认识的教学思路进行探讨,重点讲述如何使学生建立对数字的认知以及数学思维的培养。

数认识的教学内容涵盖数字序数、加减、乘除、分数、小数等方面,这些都是数基础的核心内容。

教学中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使他们能够熟练的掌握数的基础知识并且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一、数字认知的培养1、数字的认识与比较数的认识与比较是数认识中最基础的概念,需要在课程初期进行渗透,让学生对数字建立起初步的认知,养成对数字的敏感性。

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讲出自己生日或者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来使他们认识到数字的存在和意义。

在让学生对数字有了初步认识之后,我们可以通过数的比较来让他们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对于比较数字的大小,我们可以采用大小关系比较图,例如“数筛子”或“数字拼盘”,让学生根据数字大小放入相应的位置,通过观察容器内数字的大小关系,让学生学会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2、数字的识别与记忆数字识别与记忆是培养学生数认识技能的重要手段。

我们可以采用游戏、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逐渐识别数字,将数字形象化,减少数字概念的抽象性。

例如,我们可以运用数字卡片游戏或闯迷宫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轻松识别出数字,而这些数字形象化和有趣的游戏将促进他们对数字的记忆。

二、数学思维的培养1、数学思维的激发在课程教学中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我们可以采用让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让他们有更多的自由思考空间。

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观察一组物体的数量,要求他们预测下一组物体数量,让他们通过观察和推理来提高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要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探索性的学习获得答案,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2、数学技巧的教授数学技巧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手段。

在课程教学中,我们应注重方法的探究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模型,掌握各种解题方法。

在教学中需要把数学技巧教法变得生动易懂,让学生体验到使用技巧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尽可能多提供类似智力题的题目,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和熟练掌握解题方法。

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数的认识》教案及反思

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数的认识》教案及反思

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数的认识》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数的认识》是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内容。

主要是旨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数字,理解数的含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数和比较。

通过丰富的实物图片和活动情境,引导学生认识数字 1 到 10,理解数的意义、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等。

本单元内容包括数字010的认识、数的顺序、数的组成以及简单的数数和比较。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数字 1 到 10,会读、会写这些数字。

2.能够正确识别和书写数字010。

3.理解数的意义,能结合具体实物表示出相应的数字。

4.掌握数的顺序,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能够进行10以内的数数和比较大小。

3.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数字 1 到 10,理解数的意义。

2.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1用数字表示具体实物的数量。

2.理解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四、学生评估: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对数学学习充满好奇和兴趣。

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数字,但对数字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同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待培养。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数字。

2.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

3.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数字意义与运算规则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数字意义与运算规则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数字意义与运算规则数字意义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数字的大小、排列和运算规则是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培养学生对数字意义的认识和对运算规则的理解,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重点探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数字意义与运算规则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数字意义的认识与理解数字是人们表示数量和顺序的工具,通过数字可以了解事物的多少和排列顺序。

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而言,他们需要准确地理解数字的意义,包括数字的大小和数字之间的关系。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学生对数字意义进行认识和理解。

1. 数字的大小比较:教师可以将一些物品排列在一起,要求学生根据物品的多少进行排序,进而引导学生对数字的大小进行比较。

例如,教师可以将一些水果摆放在桌上,要求学生按照数量从少到多进行排序,并写出对应的数字。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数字的意义和大小。

2. 数的分解和组合: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要求学生将数字进行分解和组合。

例如,教师出示数字卡片“36”,学生可以将其分解为“30”和“6”,或者组合为“20”和“16”。

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字的构成和组合方式。

3. 数字的顺序排列: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一些乱序的数字,要求学生将其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例如,教师出示数字“18、5、12、35、9”,学生需要将其排列为“5、9、12、18、35”。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提升对数字顺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可以逐步建立起对数字意义的准确理解和把握,为后续的运算规则学习奠定基础。

二、运算规则的学习与掌握运算规则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内容之一,小学四年级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加法、减法以及简单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运算规则。

1. 加法运算规则: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情境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加法运算规则。

教案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数字

教案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数字

教案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数字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科教学大纲编写教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本篇文章将围绕小学一年级数学学科中的“认识数字”这一内容展开讨论,并按照教案的格式进行书写。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了解数字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2. 认识并顺序排列1至10的数字;3. 能够用语言和手势表示1至10的数字。

二、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数字卡片、小黑板、彩色粉笔、数学教具等;2. 教学材料:数字图片、数字配对卡片等。

三、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 教师用彩色粉笔在小黑板上写出数字1至10,然后和学生一起数数;2. 教师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数字的含义;3.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数字卡片上的数字,并与学生进行互动对话,如:“这是数字几?”“这个数字是什么?”等。

Step 2 认识数字1. 教师向学生展示数字图片,要求学生说出图片中表示的数字;2. 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至10,并加深对每个数字的理解;3. 教师请学生模仿自己的手势,用手指展示数字,并让学生说出对应的数字。

Step 3 数字配对1. 教师将数字配对卡片洗匀,分发给学生;2. 教师给出一个数字,在学生手中找到对应的数字卡片,并将其放置在小黑板上;3. 学生根据要求,站起身来找出符合要求的数字卡片,并配对放置在小黑板上;4. 教师和学生一起检查结果,讨论配对的正确与否。

Step 4 数字顺序1. 教师用数字卡片将数字1至10随机排列在小黑板上;2. 学生按照升序(或降序)的要求,站起身来将数字卡片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在小黑板上;3. 教师和学生一起检查结果,讨论排列的正确与否。

Step 5 温故知新1. 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用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学生根据声音猜测敲击的次数;2. 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1至10的数字代表了什么,打开眼睛后学生可以逐个说出敲击的次数;3.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并强化对1至10的数字认识。

小学数学教案认数

小学数学教案认数

小学数学教案认数
课题:认数范本
教学目标:
1. 能够通过认数范本快速准确地识别数字;
2. 能够正确使用认数范本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3. 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认数范本解决日常问题。

教学步骤:
1. 导入:老师出示认数范本,让学生观察并回忆认数范本的使用方法;
2. 学习认数范本的基本规则:当数字和相对应的点数相等时,表示该数字;
3. 认数练习:让学生通过观察认数范本,快速报出相应数字;
4. 加法计算练习:老师出示两个认数范本,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计算得出两个数字的和;
5. 减法计算练习:老师出示一个认数范本和一个数字,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计算得出两个数字的差;
6. 应用实践:让学生通过认数范本来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如购物找零等;
7. 总结:老师带领学生总结认数范本的使用方法和练习要点。

教学辅助工具:认数范本、黑板、彩色粉笔
教学延伸:学生可以通过制作自己的认数范本,来加深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游戏和实践中运用认数范本,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字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实际操作能力,评价其对认数范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数学的数学教育认识数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数学的数学教育认识数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数学的数学教育认识数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数学是一门普遍被认为是抽象而枯燥的学科。

然而,数学的教育并不应该被简单地看作是将公式和定理灌输给学生。

相反,数学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引导他们对数学的积极态度。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将讨论数学教育中数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一、探索式学习探索式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数学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目标并提供一些相关信息,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数学学习的核心。

问题解决不仅仅是数学的应用,也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给予他们一系列的挑战性问题,并引导他们思考问题背后的数学原理和概念。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将逐渐理解数学的应用和意义。

三、多元化教学资源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可以提供不同形式的数学学习体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可以结合使用教科书、实例、游戏、互动软件等多种教学资源,提供丰富的数学学习材料。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

四、实际问题应用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一环。

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引入实际应用问题,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测量问题,学生可以理解数学中的度量单位和测量原理。

通过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实用性和意义。

五、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鼓励学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在数学教育中,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分享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总结起来,数学教育应该关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的认识》教案

《数的认识》教案

《数的认识》教案2.用大括号等形式梳理,把学过的数进行分类。

学生作品:(1)借助数线,进一步理解数的相关知识。

活动一:请同学们任意写出几个数,并在直线上表示出来。

学生汇报交流。

(2)借助面积图,沟通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提问:这幅图,同学们,你们能看明白吗?学生汇报交流。

观察图可以知道:分子、分母同时乘10,分数大小不变;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只改变小数的计数单位,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小数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在这里是一致的;右边这幅图,黄色部分的面积也可以用30%这个百分数来表示……这几个数都可以用相同大小的面积图来表示,它们大小相等,只是表示的形式不一样而已。

(3)结合生活实际,感受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小数通常表示具体的数量;分数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也可以表示关系;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4)结合生活实际,深化对“0”的认识。

提问:作品中提到了0是整数,同时0也属于自然数,其实0还有很多作用,谁来说说?0可以表示“起点”,可以表示“分界”,可以表示“没有”,可以用来“占位”。

3.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把知识结成网。

学生作品:(1)回顾数位顺序表,重温十进制计数法等相关知识。

(2)借助数位顺序表,分析整数、小数、分数比大小的联系。

提问:整数、小数、分数比大小都是怎么比较的?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吗?整数、小数、分数比大小的方法不完全相同,但是都是比较计数单位及计数单位的个数。

(3)借助数位顺序表,体会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数的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100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数的认识》教案

《数的认识》教案

《数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能够正确地数数和读数。

2. 让学生掌握数的书写规则,能够规范地书写数字。

3. 培养学生对数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意义和产生:介绍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数的目的和作用。

2. 数数和读数:教授数数的方法,让学生能够从1数到100。

教授读数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出各个数字。

3. 数的书写规则:教授数字的书写顺序和规则,让学生能够规范地书写数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数的意义,数数和读数的方法,数字的书写规则。

难点:数的意义的理解,数字的书写顺序和规则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实物、图片等教具的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的概念。

通过数数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数和读数。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数字的书写规则。

五、教学准备:教具:实物、图片、数字卡片等。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教案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实物、图片等教具的演示,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数,数的目的是什么。

二、数的意义和产生(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了解数的概念,明白数的意义和产生。

三、数数和读数(10分钟)教师教授数数的方法,让学生能够从1数到100。

教授读数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出各个数字。

四、数的书写规则(5分钟)教师教授数字的书写顺序和规则,让学生能够规范地书写数字。

五、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数数和读数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数的意义、数数和读数的方法以及数字的书写规则。

八、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数数、读数和书写数字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十、课后辅导(课后)教师对学生在课后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认数教案小学数学

认数教案小学数学

认数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名称:认识数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认识数教学对象:小学生教学目标:1.认识数的概念,理解数的作用和重要性。

2.能够正确读取和书写0-9的数字。

3.能够按照自然数的顺序排列数字。

4.能够正确比较大小和数量。

5.培养学生对于数的敏感性和兴趣,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1.认识数的概念和作用。

2.正确书写和读取数字。

3.数的大小和数量的比较。

教学准备:1.数字卡片或数字标志牌2.相应的练习材料教学步骤:Step 1:引入新知1.教师拿出一些数字卡片或标志牌,向学生展示,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提问:你们平时看到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处?为什么要学习它们?3.引导学生理解数的概念和作用:数是用来计算、比较和描述事物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Step 2:认识数字1.教师逐个出示数字卡片或标志牌,并要求学生准确书写和读取对应的数字。

2.强调每个数字的特点和读法,并与学生一起大声朗读和模仿。

3.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引导他们进行数字的排序练习。

Step 3:比较大小1.通过数的大小比较来让学生感受数的大小关系。

2.教师出示两个数字,给学生提问:哪个数字更大?哪个数字更小?3.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大小符号“<”和“>”,并进行大于和小于的比较练习。

Step 4:数量比较1.教师使用实际物品(如果子、玩具等),让学生将不同数量的物品进行比较。

2.引导学生用数字表示不同物品的数量,并进行数量比较练习。

Step 5:巩固练习1.分发相关的练习材料,让学生按要求进行书写、读取、排序和比较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2.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检查和评价,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鼓励。

Step 6:总结反思1.通过回顾教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所学的数概念、数字的读写、大小和数量的比较等知识点。

2.引导学生思考数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3.结束教学,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提高对数的敏感性和兴趣。

认数小学数学教案

认数小学数学教案

认数小学数学教案教案名称:认识数,从0到100的排序和比较一、教学目标:1.学习认识0-100的数字。

2.掌握0-100的数字排序和比较。

3.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和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0-100的数字的排序规律。

2.数字的比较大小。

三、教学难点:1.数字的排序规律掌握。

2.数字的比较大小的判断。

四、教学准备材料:1.各种数字卡片。

2.小组活动相关材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1.教师将数字0-100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帮助老师将数字背诵一遍。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数字读取小游戏。

每个小组的学生依次报一个数字,如果有学生报错,该小组将被淘汰。

第二步:展示数字排序规律1.教师将数字0-100的数字卡片打乱顺序,让学生帮忙将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排序结果。

2.让学生自主发现数字排序规律,并总结出规律并进行讨论。

第三步:数字比较大小1.准备一些数字卡片放在每个小组的桌上,让学生分别拿出两张数字卡片,比较大小,并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列举一些数字供学生进行比较,并让学生自主发现数字的大小关系,并总结出规律。

3.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组织整个班级开展数字比大小的游戏,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比较大小并进行排列。

第四步:拓展应用1.让学生分组进行数码游戏比赛,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快速回答教师出示的数字大小关系,正确回答的小组得分。

2.让学生设计一个数字比大小的棋盘游戏或者数字排序的卡片游戏。

第五步:学生总结让学生回答如下问题:1.你觉得什么方法更容易帮助你记忆数字的排序规律?2.你在比较数字大小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或困惑?3.数字排序和比较大小有什么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六、板书设计:认识数,从0到100的排序和比较数字排序规律:小到大数字比较大小规律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字的排序和比较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对数字的认知和逻辑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认识数的意义”的教学策略
“百分数”是数学知识概念体系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概念和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百分数”在人教版小学数学第
十一册中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编排,本单元主要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以及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等内容,其中“百分数的意义”是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像“百分数的意义”这样的“认识数的意义”的教学还有分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

此类知识的教学都是某个知识点的起始课,我认为对学生特别重要,要教透彻,要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了解了知识的本质,以后才能学得灵活,才能举一反三。

但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有的教师对“认识数的意义”的教学不够重视,往往只是照本宣科地把教材上的例题一教,一节课就完事了。

在后续的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中历届学生都感到困难,我分析了学生的作业错误,发现大部分错误是因为对百分数的意义不明确而造成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百分数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比率”理解不透彻;二是找不准两个量中哪个是单位“1”。

下面笔者就以《百分数的意义》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
如何有效开展认识数的意义的教学。

一、分析数据,认识百分数的必要性
如果只是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一些生活中的百分数,在课堂上读一读这些百分数,说一说百分数的意义,恐怕学生并不会认识到学习百分数的必要性。

如何让学生意识到为什么已经学习了分数还要认识百分数,如何让他们在学到一个新知识点时印象深刻,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呢?课始我就创设了学生喜欢的投篮比赛情景。

如果你是裁判,你会认为哪个队员获胜呢?
(课件出示三名队员的投篮情况)
大多数学生看了表格后认为没有投篮总数,无法比较。

为让学生认识到百分数是表示两种量之间的比较作好了铺垫,然后我又出示了有投篮总数的表格。

小组讨论之后,学生的比较方法有四种:
1.比较三名队员没投中的个数,但学生们很快意识到了这种方法的不科学性。

2.假如三名队员投的总个数都是一样的,比较他们投中的个数。

假设都投了50个,或者都投了100个,这样就很容易判断谁获胜了。

3.比较三名队员投中的个数占总个数的几分之几?这
时我追问:你能很快看出哪名队员的命中率高吗?学生说:通分以后就知道了,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百分数,
虽然之前学生已经有了分数的意义作为学习的基础,但百分数与分数既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区别,要在第一节课中既抓住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这个重点,又要突破找到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与联系这个难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问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首先,我想到了“百格图”,目的是将
百分数与分母是100的分数联系起来,以“百格图”作拐杖,通过数与形的结合,引导学生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从而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生动化,有助于学生把握百分数的本质。

其次,在“百格图”上不断涂色、找百分数,加上对8%、32%、40%、60%、90%、99%、99.5%、100%这些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还通过讨论“有颜色部分的面积可以涂成正方形面积的101%吗”让学生理解表示部分与整体的百分数不能超过100%,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对百分数有了更深的理解。

2.用喜欢的方式表示百分数的意义
师: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百分数,老师也收集到了两个百分数。

出示: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2%,但人均水资源占
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

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25%吗?
很多学生的第一反应是想到画正方形,开始很费力地把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然后用彩笔涂色。

但不到一会儿,我欣慰地看到部分学生改变了方法,有的把正方形平均分成
了4份,有的用圆规画了一个圆,有的索性画了一条线段……我把他们的作品一一贴在了黑板上。

师:哪部分表示25%?
生:阴影部分表示25%。

师:我只看到了■,怎么看不出25%呢?
生:25%就是■。

师:你能来解释一下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25%就是■,约分以后就是■,分100格太麻烦,这样省事。

这“事”省得多好呀,我心中一阵窃喜。

师:请你来说一说25%的意思。

(板书: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
……
要学生掌握一个知识点并不难,但要让他们沟通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他们自主建构知识网络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虽然百分数的意义和运用与分数有所不同,但它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与分数基本相同。

在教学中,我尝试着放手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类推,在数形结合初步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表示25%的意义”。

开始,学生受“百格图”的影响,花了很长时间才把正方形分成了100格,然后给其中的25格涂上了颜色,表示25%。

但慢慢地有一小部分学生放弃了这种做法,
他们想到了把各种形状的图形平均分成4份用来表示25%。

他们显得很兴奋,因为他们找到了25%与■的联系,我也很开心,因为学生已经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联系起来,他们了解到了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自己学会了融会贯通,这正是我想要达到的效果。

3.在游戏中运用百分数的意义
在学生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和找到了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之后,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环节:同桌合作进行剪刀、石头、布的比赛,一共比赛5次,要求学生先在统计表中统计自己的输赢次数,用所学百分数的知识说自己赢、输、平各占百分之几?
剪刀、石头、布比赛是学生喜欢的游戏,所用的数据又是现场调查统计的,活学活用,学生的兴趣很浓。

综上所述,笔者从三个环节开展教学,学生在每一个环节的教学中,思维一次次地被开启,一次次地走向深入,最后真正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再让学生用文字来表述百分数的意义,那就水到渠成了。

对于分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等教学也可采用相似的方法,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笔者认为在进行“认识数的意义”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所举教学案例应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科,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在进行“认识数的意义”教学中,要把数字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数产生的必要性,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并把它纳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加以组织,使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学习生活中有用的数学,运用数的相关知识解释、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真正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

第二,数形结合抓住本质,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

如果单纯地让学生学习数的意义并不难,很多教师一节课中几个环节下来就可以完成,但要让学生抓住数的本质,用联系的目光看几个知识点,或者把新旧知识串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所以要在设计时多动脑筋,想方设法突破这个难点。

例如,在“认识百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中,笔者主要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25%的
意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到了25%与■的联系,突破了“找到分数与百分数之间的联系”这一难点,课堂上学生很有成就感。

学生能举一而反三,不正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吗?
第三,重视“在做中学”的教学方法。

对数的意义的认识是学生体验性的学习过程,这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多开展一些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角色扮演等方式亲身体验数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这样一方面能够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而且更有利于从本质上理解数的意义。

例如,课堂中教师开展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迅速点燃,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也加深了对百分数的认识。

第四,问题和情境设计应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在教学“认识数的意义”时,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一方面要考虑学生对数的认识的实际知识基础和个人的生活经验,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使其对数的意义的认识达到更深层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