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习题1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1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1](https://img.taocdn.com/s3/m/bfa57d04a8956bec0975e3a6.png)
第五章财政政策一、单项选择题1.当()时,挤出效应小。
A.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B.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C.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垂直D.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2.当()时,挤出效应最大。
A.货币需求收入弹性不变,货币需求利率弹性趋于零B.货币需求收入弹性不变,货币需求利率弹性趋于无穷大C.货币需求收入弹性和货币需求利率弹性都趋于零D.货币需求收入弹性和货币需求利率弹性都趋于无穷大3.挤出效应越大,扩张性财政政策()A.乘数越大B.越难实施C.越难实施D.越无效4.政府支出增加使IS右移kg·ΔG(kg是政府支出乘数),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的移动量,则必须是()A.LM平缓而IS陡峭B.LM垂直而IS陡峭C.LM和IS一样平缓D.LM陡峭而IS平缓5.下列哪种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大?()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6.“挤出效应”发生于()A.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B.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C.所得税的减少,提高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D.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下降7.如果经济低于充分就业水平,价格水平固定,()能使经济更接近于充分就业。
A.政府支出的削减或税收的增加B.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削减C.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增加D.政府支出的增加或税收的削减8.在其他条件不变,增加自主性净税收会引起()A.国民收入增加B.国民收入减少C.国民收入不变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发生9.如果政府支出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A.不变B.增加C.减少D.不相关10.下列哪一项不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四项主要目标之一()A.政府预算盈余B.充分就业C.价格稳定D.经济持续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11.政府收入中最主要部分是()A.税收B.举债C.发行国库券D.公债12.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会产生()A.预算赤字B.预算盈余C.物价上涨D.失业减少13.弥补赤字的途径有()A.借债和出售政府资产B.增加转移支付C.货币升值D.促进经济增长14.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政府债务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政府债务15.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A.政府转移支付B.政府购买C.消费支出D.出口16.在政府的财政政策中,属于内在自动稳定器的是()A.政府公共工程支出B.货币供给C.税收D.政府购买17.下面哪项财政政策工具能够在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增加就业水平()A.提高个人所得税B.增加货币供给C.增加政府购买D.提高税率水平18.如果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缺口,要消除这一缺口,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A.增加政府支出B.增加税收C.增加转移支付D.减少税收19.下列哪种情况是紧缩性财政政策带来的结果()A.产出下降,利息率下降B.产出下降,利息率上升C.产出上升,利息率下降D.产出上升,利息率上升20.内在稳定器的功能()A.旨在减少周期性的波动B.旨在稳定收入,刺激价格波动C.足够保持经济的充分稳定D.推迟经济的衰退21.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A.政府支出增加B.政府税收增加C.政府税收减少D.政府财政赤字增加22.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1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1](https://img.taocdn.com/s3/m/17a37c0fbb68a98271fefa61.png)
国民收入核算:习题一.基本概念国民收入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个人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折旧存货个人可支配收入奥肯定律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折算指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潜在国内生产总值二.判断题1.农民生产并用于自己消费的粮食不应计入GDP。
2.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产出一定等于收入,但不一定等于支出。
3.当我们测度一个特定时期所发生的事时,我们涉及的是一个流量。
4.在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政府为公务人员加薪,应视为政府购买。
5.储蓄要求一部分现有产品不被消费掉。
6.用支出法计算的GDP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的总和。
7.用收入法计算的GDP中包括折旧,但折旧不属于要素收入。
8.用支出法计算GDP时的投资是净投资。
9.从NDP中扣除间接税、政府转移支出,再加上政府补助金就等于国民收入。
10.住宅建筑是消费者的耐用品,在国民收入帐户中,被作为消费者支出处理。
11.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所说的储蓄恒等于投资,是指计划的储蓄恒等于计划的投资。
12.对一个国外净要素收入为负的国家而言,GDP应小于GNP。
13.同样是建筑物,如被居民和企业购买属于投资,如被政府购买则属于政府购买。
14.用收入法核算GNP时,政府公债利息应计入GNP,因为政府举债有相当部分用于生产性目的。
15.个人收入即个人消费支出与储蓄之和。
16,潜在国民生产总值作为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可以生产的最大产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低于实际的GDP。
17.奥肯定律反映了产出增长与失业之间的反向关系。
18.根据奥肯定律,我们可以用某年的实际失业率与名义GDP计算潜在GDP。
19.房主把房屋出租所获得的租金和自己居住所形成的虚拟租金均应计入GDP。
20.如劳动合同规定雇员从雇主处得到的福利(如免费工作餐……)属于工资的一部分,则核算GDP时应减去这部分福利性收入。
21.一般而言,公债利息和消费者个人之间的利息支付均不计入GDP。
22.GDP总量增加时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相应提高。
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doc
![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e436e7c9a8114431b80dd80b.png)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及国民收入核算一、选择题1、以下哪项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A )A・失业率与经济増长率的关系; B.美国烟草歉收对世界烟草价格的影响;C.最低工资对青年工人失业的影响;D.汽车工业的产量水平变化。
2、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C )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
3、卜•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B、D )A.出口到外国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济人为一笔I口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
4、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Z间的差别是(B )A.直接税;B.折旧;C.间接税;D.净出口。
5、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按支出法来衡量,GNP等于(B )A.消费+投资;B.消费+投资+政府支出;C.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D.消费+投资+净出口。
6、用收入法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等于(B、)A.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B.工资+利息+地租+利润+间接税;C..工资+利息+屮间产品成木+间接税+利润;D.厂商收入■屮间产品成札7、已知消费额二6亿元,投资额二1亿元,间接税二1亿元,政府支出=1.5亿元,出口额=2亿元,进口额二1.8亿元,贝'J (B )A.NNP=8.7 亿元;B. GNP=7.7 亿元;C. GNP=8.7 亿元D. NNP=5 亿元。
8、对GNP采用的支出法和收入法:(B)A.是用来衡量GNP的不同方法,因而彼此间并不关联;B.使衡量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的方法;C.若GNP以实际价格衡量,二者均可得出相同数字;若GNP按名义价格衡量,则得出不同数字;D.与循环流动图毫无关系。
9、下列应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是(D )A.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折合成的收入;B.我在1995年播放一张1900年录制的CD盘所获得的价值;C.拍卖毕加索作品所得的收入;D.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到的收入。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1(含答案)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1(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45256d7375a417866f8fb1.png)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2.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
消费支出可能( ) A.大于零 B.等于零 C.小于零; 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3.从长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则消费支出( ) A.可能大于零 B.可能小于零C.等于零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4.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 )。
A.有形的产品;B.无形的产品;C.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产品;D.自产的可用的农产品。
5.按支出法,应计入私人国内总投资的项目是:( )。
A.个人购买的小汽车;B.个人购买的游艇;C.个人购买的服装;D.个人购买的住房。
6.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是核算:( )。
A.国民收入;B.国内生产总值;C.国民生产净值;D.个人可支配收入。
7.国内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的差是:( )。
A.间接税;B.直接税;C. 折旧;D.公司未分配利润。
8.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政府债务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政府债务9.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央银行的职能( )。
A.发行货币B.向银行提供贷款C.向企业提供贷款D.主持全国各银行的清算10.如果银行想把存款中的10%作为准备金,居民户和企业想把存款中的20%作为通货持有,那么,货币乘数就是( )。
A. 2.8B.3C.4D.1011.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会使商业银行准备金( )。
A.增加B.减少C.不变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12.根据IS-LM模型( )。
A.自发总需求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B.自发总需求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C.货币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D.货币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13.政府支出增加使IS曲线( )。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1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1](https://img.taocdn.com/s3/m/fcdde412998fcc22bdd10df2.png)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计入当年的GDP ( D )A.当年整修过的古董汽车所增加的价值B.一辆新汽车的价值C.一辆二手汽车安区销售价格计算的价值D.一台磨损的高尔夫球清洁机器的替代品2、认为消费者不仅同当期收入相关,而是以一生或可预期长期收入作为消费决策的消费理论是( D )A.相对收入理论B、绝对收入理论C、凯恩斯消费理论D、永久收入理论3、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则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 A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确定4、如果消费函数为C=a+bY,则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 A )。
A.MPC+MPS=1 B.MPC+MPS>1 C.MPC+MPS<1 D.无法确定5、下列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A ).A.边际消费倾向为:0。
7 B.边际消费倾向为:0.6C.边际消费倾向为:0.5 D.边际消费倾向为:0。
46、自发投资支出减少10亿美元,会使IS:( C )。
A.右移10亿美元B.左移1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7、假定货币需求为L = ky—hr, 货币供给增加10亿美元而其它条件不变,则会使LM曲线( C ).A.右移10亿美元. B.右移K乘以10亿美元。
C.右移10亿美元除以K。
D.右移K除以10亿美元。
8、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年初为20000亿美元,本年度生产了50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3000亿美元,则该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为( A )。
A.5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B.25000亿美元和23000亿美元C.5000亿美元和3000亿美元D.15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9、“挤出效应”发生于( A ).A.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B.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C.所得税的减少,提高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的支出D.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下降10、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C ).A.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C.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11、假定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价格总水平上升将导致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LM曲线上的一点( D )。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习题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00c64e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a7.png)
宏观经济学第⼀章习题1、假如某国企业在本国的收⼊为200亿元,在国外的收⼊为50亿元;该国国民在本国的劳动收⼊为120亿元,在国外的劳动收⼊为10亿元;外国企业在该国的收⼊为80亿元,外国⼈在该国的劳动收⼊为12亿元,试求:该国的GDP和GNP。
2、设某国某年有下列国民收⼊统计资料(见表)单位:⼗亿美元资本消耗补偿雇员酬⾦企业⽀付的利息间接税个⼈租⾦收⼊公司利润⾮公司企业主收⼊红利社会保险税个⼈所得税消费者⽀付的利息政府⽀付的利息政府转移⽀付个⼈消费⽀出请计算(1)国民收⼊;(2)国内⽣产净值;(3)国内⽣产总值;(4)个⼈收⼊;(5)个⼈可⽀配收⼊;(6)个⼈储蓄。
3、某地区居民总是把相当于GDP60%的部分存起来,并且不⽤缴税也不购买外地商品。
今年该地区将总值2000万元的汽车销往邻省,这对该地区的GDP产⽣影响,请回答:该地区的GDP增加了多少假如当地政府增加同样2000万元购买本地汽车,是否会产⽣与(1)相同的结果为什么假如政府将2000万元以补贴形式发给居民,该地GDP是否会增加与(1)相⽐如何为什么5、下⾯是关于GNP、GDP和NDP的讨论。
在1991年,美国的GDP是56775亿美元;GDP是56949亿美元。
为什么两者之间存在着⼀个差额在1991年,美国的GDP是56775亿美元;NDP是50514亿美元。
解释这个差额。
作为GDP的⼀部分的1991年的差额具有什么特征6、假定⼀国有下列国民收⼊统计资料(见表)单位:亿美元国内⽣产总值 4800总投资 800净投资 300消费 3000政府购买 960政府预算盈余 30试计算:(1)国内⽣产净值;(2)净出⼝;(3)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付后的收⼊;(4)个⼈可⽀配收⼊;(5)个⼈储蓄。
7.设某国某年国民收⼊经济数据为下表:单位:⼗亿美元个⼈租⾦收⼊折旧雇员的报酬个⼈消费⽀出营业税和国内货物税企业转移⽀付统计误差国内私⼈总投资产品和劳务出⼝政府对企业的净补贴政府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产品和劳务的进⼝净利息财产所有的收⼊公司利润(1)⽤⽀出法计算GDP;(2)计算国内⽣产净值;(3)⽤两种⽅法计算国民收⼊。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习题(1)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习题(1)](https://img.taocdn.com/s3/m/7ea2822650e2524de4187ebd.png)
(1)B(2)B(3)A(4)B(5)B(6)A(7)C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一、选择题1.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A、政府转移支付B、政府购买C、消费支出D、出口2.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A、政府支出增加B、政府税收增加C、政府税收减少D、政府财政赤字增加3.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缓和了萧条也减少了政府债务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4.商业银行之所以有超额储备,是因为:A、吸收的存款太多B、未找到那么多合适的贷款C、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5.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A、增加B、减少C、不变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6.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会使银行准备金:A、增加B、减少C、不变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7.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二、计算题1、假设一经济有如下关系:C=100+0.8Yd(消费)I=50(投资)g=200(政府支出)Tr=62.5(政府转移支付)t=0.25(边际税率)单位都是10亿美元(1)求均衡收入;(2)求预算盈余BS;(3)若投资增加到I=100时,预算盈余有何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变化?(4)若充分就业收入y*=1200,当投资分别为50和100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S*为多少?(5)若投资I=50,政府购买g=250,而充分就业收入仍为1200,试问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为多少?答案:(1)Y=C+I+G=100+0.8Yd+50+200=100+0.8(Y-0.25Y+62.5)+250 解得Y=1000(2)BS=tY- G- TR=0.25×1000-200-62.5=-12.5(3)Y=C+I+G=100+0.8(Y-0.25Y+62.5)+100+200 解得Y=1125BS=tY- G - TR=0.25×1125-200-62.5=18.75由预算赤字变成了预算盈余,因为投资增加,带动产出增加,在相同的边际税率下税收增加,导致出现盈余。
宏观经济学习题一
![宏观经济学习题一](https://img.taocdn.com/s3/m/647f7628647d27284b7351f3.png)
宏观经济学习题一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2、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消费支出可能()A、大于零B 等于零C小于零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3、在短期内,居民的()可能大于可支配收入A储蓄B 消费 C 所得税D转移支付4、直线型消费函数表明平均消费倾向()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 以上三种都可能5、下列哪种情况不会使收入水平增加()A自发性支付增加B自发性税收下降C自发性转移支付增加D净税收增加6、如果其他情况不变净税收和政府股买增加同一数额,则()A总支出线上移B总支出线下移C总支出线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7、从长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则消费支出()A 可能大于零B可能小于零C等于零D都有可能8、假定净出口函数是X=X1-my,净出口余额为零,则增加投资支出将()A使净出口余额和收入增加B收入增加,但净出口余额变为负值;C 收入增加,净出口余额不受影响D 收入不受影响,净出口余额为负值9、边际进口倾向上升( )A 对乘数的影响和MPC 一样;B 对乘数没有影响C 使乘数变大D 使乘数变小10、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11、能否说边际消费或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12、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断言,将一部份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移给贫者,将会提高总收入水平,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什么?13、按照凯恩斯主义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有何影响?14、假设某经济的社会消费函数为C=100+0.8y ,投资为50(单位为10亿美元)(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2)如果当时产出为800,试求企业非意愿投资存货积累为多少?(3)若投资增加至100,试求增加的收入(4)若消费函数变为C=100+0.9Y ,投资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加至100收入增加多少?(5)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15、假设某经济社会的储蓄函数为S=-1000+0.25Y ,投资从300增加至500时,均衡收入增加多少?若本期消费是上期消费的函数,即-t by a C +=,试求投资从300增加至500过程中,第1、2、3、4期收入各位多少?16、税收、政府购买、转移支付这三者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有何区别?17、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D y c 8.0100+=,意愿投资I=50,政府购买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率t=0.25,试求(1)均衡收入(2)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以及转移支付乘数(3)假设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用增加政府购买、减少税收、增加政府购买与税收同一数额(以便实现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每个需要多少数额?18、假定在上题中增加进口因素,并假定净出口函数NX=50-0.05Y ,试求(1)均衡收入(2)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以及税收乘数,并与上题中求出的乘数作比较,说明这些乘数的值变大还是变小了,为什么?。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1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1](https://img.taocdn.com/s3/m/d7f3bf07581b6bd97f19ea2d.png)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1(一) 单选题1. 政府预算平衡时,若MPC=4/5,政府购买增加100万元,则国民收入()。
(A) 不变 (B) 增加200万元(C) 增加100万元 (D) 减少100万元参考答案: (C)2. 当消费函数为C=a+by时,则APC()。
(A) 大于MPC (B) 小于MPC (C) 等于MPC (D) 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参考答案: (A)3. 为交易动机所持有的货币需求产生于()。
(A) 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B) 收入和支出在时间上的差异性(C) 对未来利率变动趋势的预期 (D) 货币的流动性参考答案: (B)4.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货币供给增加将导致()。
(A) r下降和y减少(B) r下降和y增加 (C) r上升和y增加 (D) r上升和y减少参考答案: (B)5. 根据消费函数,决定消费的因素是()。
(A) 收入 (B) 价格 (C) 边际消费倾向 (D) 偏好参考答案: (A)6. 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需求增加会引起()。
(A) 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B) 收入增加利率不变 (C) 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D) 收入不变利率上升参考答案: (A)7. GNP与NNP之间的差别是()。
(A) 间接税(B) 折旧 (C) 直接税 (D) 净出口参考答案: (B)8. 已知C=6亿,I=1亿,间接税=1亿,g=1.5亿,X=2亿, M=1.8亿,则()。
(A) NNP=8.7亿 (B) GNP=7.7亿(C) GNP=8.7亿 (D) NNP=5亿参考答案: (C)9. 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m)减少会引起()。
(A) y增加r下降 (B) y增加r上升 (C) y减少r下降(D) y减少r上升参考答案: (D)10. 储蓄曲线向右移动,会使IS曲线()。
(A) 向右移动(B) 向左移动 (C) 不发生变动 (D) 改变斜率参考答案: (B)11. 用支出法计算的GNP的公式为()。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efef1b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9.png)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第一题: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答: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运行规律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国民经济的总体表现,如国民收入、就业水平、物价水平等。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通过衡量GDP,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
2.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力而雇主支付工资的市场。
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率和失业率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3. 通货膨胀和物价水平: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上升的现象。
它通常会导致货币贬值和购买力下降。
4.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管理经济的政策。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的稳定和经济的增长。
5.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政府支出来影响经济的政策。
财政政策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以上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一些内容,它们是我们理解和分析宏观经济现象和运行规律的基础。
第二题:宏观经济学中的需求和供给。
答:在宏观经济学中,需求和供给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描述了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的买卖关系。
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的大小取决于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商品的替代品和补替关系等因素。
需求曲线通常是一个向下倾斜的曲线,表明价格越低,需求越大。
需求的变化可以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如收入增加会导致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需求增加。
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出售一定数量商品或服务的关系。
供给的大小取决于商品的价格、生产成本、生产者的预期利润等因素。
供给曲线通常是一个向上倾斜的曲线,表明价格越高,供给越大。
供给的变化可以引起供给曲线的移动,如生产成本增加会导致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供给减少。
需求和供给的交互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1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1](https://img.taocdn.com/s3/m/0d9c3c0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5.png)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1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科学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宏观经济学家研究的主要问题( B )A.经济增长B.供需的价格弹性C.通货膨胀D.充分就业2.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A.经济模型是对经济的精确描述B.经济模型是对经济现象的抽象C.经济模型往往是用数学术语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D.经济模型有助于解释经济变量3.经济模型要解释的变量是( C )A.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B.外生变量C.内生变量D.既不是内生变量也不是外生变量4.存量是( A )A.某个时点现存的经济量值B.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D.某个时期内发生的经济量值5.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 C )A.国内生产总值B.投资C.失业人数D.人均收入6.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C )A.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7.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 B )A.资源短缺B.有效需求不足C.资源配置不当D.技术落后8.下列哪一本著作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起了最为重要的作用( C )。
A.凯恩斯的《货币论》B.马歇尔的《货币、信用与商业》C.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D.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二、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萧条、市场出清、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经济模型、外生变量、内生变量、有伸缩性的和粘性的价格。
1、宏观经济学答: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
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具体讲,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
宏观经济学习题一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一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c87f08bed5b9f3f90f1cdf.png)
宏观经济学练习一一、单项选择题(20)1B 2C 3C 4B 5C 6B 7A 8A 9B 10B. 11C 12B 13B 14D 15C 16D 17B 18B 19B 20A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 房产中介公司收到一笔中介费。
D.公务员的工资2.今年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说明()。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可能是因为今年的物价水平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3.“苹果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以是对的,也可以是错的;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4.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正,则()A.边际消费倾向大于1 B.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C.边际消费倾向等于1 D.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小于15.某汽车厂今年生产了3万辆汽车,单价10万元,去年库存5000辆。
今年销售2.5万辆。
则该汽车厂今年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为()A 20亿B 22亿C 30亿D 25亿6.下面哪种情况不会引起国民收入水平的上升()A.增加投资B.增加税收C.增加转移支付D.增加消费7.下列哪一种情况可能使国民收入增加的最多?()A.投资支出增加300亿美元B.政府转移支付增加300亿美元C.个人所得税增加250亿美元D.出口减少250亿美元8. 下列各项中应该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A.学生的家教收入B.转卖一台二手电脑的收入1000元C.政府发放的助学金D.失业后领取的最低生活保障9.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出口增加会导致( )。
A.国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都不变B.国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都提高C.国民收入增加,但储蓄水平下降D.国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都下降10.假定其它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
A.国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不变;B.国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C.国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下降;D.国民收入增加,储蓄水平下降。
宏观经济学习题(一)
![宏观经济学习题(一)](https://img.taocdn.com/s3/m/ad1d704c2e3f5727a5e9622e.png)
《宏观经济学》习题(一)1.已知某一经济社会的如下数据:工资100亿元,利息10亿元,租金30亿元,消费支出90亿元,利润30亿元,投资支出60亿元,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30亿元,出口额60亿元,进口额70亿元,所得税30亿元,政府转移支付5亿元。
求:(1)按收入法计算GNP;(2)按支出法计算GNP;(3)计算政府预算赤字;(4)计算储蓄额;(5)计算净出口。
2.已知下列资料:投资125亿元,净出口15亿元,储蓄160亿元,资本折旧50亿元,政府转移支付100亿元,企业间接税75亿元,政府购买200亿元,社会保险金150亿元,个人消费支出500亿元,公司未分配利润100亿元,公司所得税50亿元,个人所得税80亿元。
计算:GNP,NNP,NI,PI,PDI。
3.假设某国某年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10亿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储蓄。
4.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亿元)国民生产总值:4800;总投资:800;净投资:300;消费:3000;政府购买:960;政府预算盈余:30。
试计算:国民生产净值、净出口、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储蓄。
请计算:用支出法计算GNP;计算NNP;用两种方法计算国民收入。
6.假定国民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
请计算:储蓄、投资和政府支出。
7.根据下列统计资料,计算GNP、NNP、NI、PI和PDI。
净投资:125亿美元;净出口:15亿美元;储蓄:25亿美元;资本折旧:50亿美元;政府转移支付:120亿美元;企业间接税:75亿美元;政府购买:200亿美元;社会保险金:130亿美元;个人消费支出:500亿美元;公司未分配利润:100亿美元;公司所得税:50亿美元;个人所得税:80亿美元。
8.设一经济社会生产六种产品,它们在1990年和1992年的产量和价格分别列如下表。
宏观经济学课程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0b3aea524de518964b7ddc.png)
《宏观经济学》课程试题(1)一、名词解释1、流动偏好陷阱2、实际余额效应3、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4、国民生产净值二、单项选择题1、在四部门经济中,GDP是指()的总和。
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2、关于投资与利率的关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投资是利率的增函数B.投资是利率的减函C.投资与利率是非相关关系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3、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时表示()。
A.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而货币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B.产品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而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C.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D.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处于非均衡状态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购买增加会使IS曲线()。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保持不变D.发生转动5、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8,那么自发支出乘数值应该是()。
A.4B.2.5C.5D.1.66、如果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以()。
A.在公开市场买入债券,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上升B.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下跌C.在公开市场买入债券,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下跌D.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上升7、已知,C=3000亿元,I=800亿元,G=960亿元,X=200亿元,M=160亿元,折旧=400亿元,则()不正确。
A.净出口=40亿元B.NDP=4400亿元C. GDP=3800亿元D.GDP=4800亿元8、IS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
A.产品市场投资等于储蓄时收入与利率的组合B.使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货币额C.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的均衡货币额D.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均衡时的收入与利率组合9、下列()情况下货币政策将是有效的。
A.利率对货币需求变动不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敏感B.利率对货币需求变动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敏感C.利率对货币供给量变动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敏感D.以上情况都是有效的。
宏观经济学习题1
![宏观经济学习题1](https://img.taocdn.com/s3/m/551b884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1a.png)
第一章概论一、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生活质量合成谬误二、选择题1.“宏观经济学”这个术语最初是由()提出的。
A.弗瑞希B.凯恩斯C.亚当·斯密D.萨缪尔森2.宏观经济研究的核心理论是A.价格理论B.国民收入决定理论C.萨伊定律D.挤出效应3.《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作者是()A.弗瑞希B.凯恩斯C.亚当·斯密D.萨缪尔森4.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核心是()A.总需求理论B.总供给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萨伊定律5.《增长的极限》一书的作者是A.丹尼斯·麦多斯B.凯恩斯C.亚当·斯密D.萨缪尔森6.“生活质量”一词最初是由()提出的。
A.丹尼斯·麦多斯B.凯恩斯C.J.K.加尔布雷斯D.萨缪尔森三、简答题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有哪些?2.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哪些?3.宏观经济学形成与发展的历程4.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名义GDP 实际GDP 支出法收入法生产法二、选择题1.GDP一般包括( )。
A.当年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 B.上年的存货C.本国公民创造的全部价值 D.当年销售掉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2.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3.一个国家的财富( )。
A.仅仅包括物质产品 B.全部劳务价值 C.物质产品和劳务 D.货币、物质产品和劳务4.在一年中,如果产出没有被全部消费或售出时,则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 )。
A.增加 B.保持不变 C.减少 D.上述说法都不准确5.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测度一定时期内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量的是( )。
宏观经济学习题一
![宏观经济学习题一](https://img.taocdn.com/s3/m/c9a9b4dfb14e852458fb5783.png)
习题一一、单选题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手的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2.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3.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A今年的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都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4.“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一定是对的;B一定不是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5.下列哪一项记入GDP?()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6.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7.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00亿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2000亿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为()。
A 2500亿元和500亿元;B 12500亿元和10500亿元;C 2500亿元和2000亿元;D 7500亿元和8000亿元8.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的总和。
A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9.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A销售税;B公司利润税;C货物税;D公司财产税10.下列项目中,()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B股息;C公司对灾区的捐赠;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11.在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政府购买。
A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C政府定购一批军火;D政府给公务员增加薪水1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对()项有影响。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42ff1883c4bb4cf6ecd112.png)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1. 国内生产总值2.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3. 国民收入4. 个人可支配收入二、单项选择题1. 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的项目有( )。
A. 居民消费支出B. 政府转移支付C. 政府税收D. 居民对债券的支出2. 以下不能计入国民收入的有( )。
A. 政府转移支付B. 工资C. 资本折旧D. 间接税3.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 )。
A. 收入与增长分析B. 收入与就业分析C. 失业与通货膨胀分析D. 通货膨胀与增长分析4. 下列产品中能够计入当年GDP的有( )。
A. 纺纱厂购入的棉花B. 某人花10万元买了一幢旧房C. 家务劳动D. 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5. 属于GDP但不属于NI的项目有(或按收入法计入GDP的有)( )。
A. 政府转移支付B. 企业转移支付C. 间接税D. 直接税6. 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 )。
A. 间接税B. 折旧C. 直接税 D. 净出口7.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不包括如下哪个变量( )。
A. 国内生产总值B. 国内生产净值C. 政府税收D. 个人收入8. 用收入法核算的GDP应包括()。
A. 工资、利息、租金和非企业主收入B. 公司税前利润C. 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D. 资本折旧9. 已知C=6亿,I=1亿,间接税=1亿,g=1.5 亿,X=2 亿,M=1.8亿,则( )。
A. NNP=8.7亿B. GDP=7.7 亿C. GNP=8.7亿D. NNP=5亿10. 用支出法计算的GDP的公式为( )。
A. GDP=C+I+G+(X-M)B. GDP=C+S+G+(X-M)C. GDP=C+I+T+(X-M)D. GDP=C+S+T+(M-X)11. 以下可以计入GDP的有( )。
A.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B. 居民购买粮食C. 政府转移支付D. 政府购买办公用品12. 用收入法核算GDP时,应包括()。
A. 政府转移支付B. 间接税C. 政府投资兴建一所学校D. 企业投资13. 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 )。
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习题(按章节)
![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习题(按章节)](https://img.taocdn.com/s3/m/8328cddd79563c1ec4da716f.png)
宏观经济学习题第一章导论一、选择题2.下列变量都是流量,除了( C )A.个人可支配收入B.消费支出C.个人财富D.国内生产总值3.下面各种现象都会降低失业率,除了:CA.失业人口数减少。
B.就业人口数增加。
C.劳动力减少,而失业人口数没有任何变化。
D.放弃找工作的人数增加。
4.奥肯定律描述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AA.实际GDP变化的百分比与失业率的变化。
B.名义GDP变化的百分比与劳动力的变化。
C.实际GDP的绝对变化量与失业率变化的百分比。
D.实际GDP的绝对变化量与GDP平减指数变化的百分比。
5.假设年初的失业率为5%。
根据奥肯定律,下面哪项陈述是错误的:D A.如果这一年的失业率不变,实际GDP将会升高3%。
B.如果这一年的平均失业率上升到7%,实际GDP将会下降1%。
C.如果这一年的平均失业率下降到3%,实际GDP将会上升7%。
D.如果这一年的平均失业率保持在5%,实际GDP将保持不变。
6.如果一个美国公民被一家在巴西经营的美国公司雇用,那么她的收入:D A.是美国GDP的一部分,巴西GNP的一部分。
B.是美国GDP的一部分,巴西GDP的一部分。
C.是美国GNP的一部分,巴西GNP的一部分。
D.是美国GNP的一部分,巴西GDP的一部分。
C C C AD D二、名词解释1.经济周期2.失业3.失业率4.结构性失业5.摩擦性失业6.周期性失业7.充分就业 8.自然失业率 9.经济增长 10.流量 11.存量1.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的不规则的上下波动。
2.失业:指在当前工资水平下愿意工作的人无法找到工作。
3.失业率:失业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比率。
4.结构性失业:来自于经济结构的变动导致的特定地区或行业就业机会的减少。
5.摩擦性失业:来自于劳动力市场正常变动的失业。
6.周期性失业:由于经济扩张步伐变慢或者经济周期而产生的失业。
7.充分就业:指的是工作机会与失业人口数量相同的状态。
宏观经济学习题与答案1
![宏观经济学习题与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420c12bf79563c1ec4da7168.png)
1、在宏观经济中,收入、支出与产出三个概念的关系是。
()A.三者必定相等B.收入与产出是等同的C.收入与支出是等同的D.三者是等同的正确答案:B2、在用GDP对宏观经济表现进行国际比较和纵向比较时,有可能不准确,其中原因之一是。
()A.存在着重复计算B.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误差C.各年价格在发生变化D.市场化程度各国不同,各个时期也不同正确答案:D3、从支出的角度看,GDP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A.消费,政府购买,投资,出口B.消费,政府购买,投资,净出口C.消费,政府支出,投资,进口D.消费,储蓄,投资,出口正确答案:B4、根据国民收入核算原则,家庭用于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属于。
()A.不计入国民生产总值B. 政府支出C.消费支出正确答案:C5、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在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在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确定正确答案:A6、下列关于GDP指标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间接税不计入国内生产净值(NDP)中B.社会保险金(social insurance)属于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中C.GDP减去折旧减去间接税加上企业补贴等于国民收入(NI)D.间接税要计入国民收入(NI)中正确答案:C7、关于GDP指标的评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GDP也能反映出环境质量的改变对人带来的福利影响B.GDP不能反映出闲暇带来的福利提升C.地下经济不能在GDP中反映出D.家务活动带来的服务价值不能在GDP中反映出正确答案:A8、如果A国经济在2016年(基期)的GDP为2000亿元,如果在2017年GDP平减指数增加了一倍,而实际GDP增加50%,那么2017年的名义GDP等于。
()A.8000亿元B.6000亿元D.3000亿元正确答案:B9、如果钢铁、油漆、绝缘材料以及所有用来制造一个电烤炉的原料价值在计算GDP时都包括进去了,那么这种衡量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判断、选择题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用和方法一、判断题(你认为是正确的句子,在括号画T,错误的画F。
下同)1、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
( )2、研究宏观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使政府可以充分控制经济的发展。
(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分析的复杂程度不同。
( )4、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考察经济的总体趋势。
( )5、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那些与总体经济有关的经济问题。
( )6、许多经济理论以模型的方式建立和发展,这些理论是对经济问题的尽可能充分详细的描述。
( )7、由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总体经济,所以宏观经济分析模型的基础不再是对个人行为的分析。
( )8、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们认为政府不应对经济周期问题采取积极行动。
( )9、“看不见的手”的思想说明了给定一个国家的资源(自然、人力和技术)和财富的初始分配,自由市场将使人们在经济上尽可能达到最好。
( )10、工资和价格的灵活性对“看不见的手”的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11、古典学派与凯恩斯学派对工资与价格调整的看法是一致的。
( )12、凯恩斯学派倾向于怀疑自由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更提倡政府在促进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 )13、经济学家评价经济模型时只需进行逻辑推理而不需考虑假设是否合理。
( )14、经济学家们之所以在学术上存在许多争论,是因为他们使用的研究方法不一样。
( )15、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是宏观经济学中最主要的两个思想流派。
(答案1 T;2 F;3 F;4 T;5 T;6 F;7 F;8 T;9 T; 10 T;11 F; 12 T;13 F;14 F; 15 T。
二、选择题(单选。
下同)1、以下哪个选项不是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 )A.价格稳定; B.充分就业; C.完全竞争; D.高增长。
2、哪一本著作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起了最为重要的作用?( )A.凯恩斯的《货币论》; B.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c.马歇尔的《货币、信用与商业》; D.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3、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 )。
A.考察经济的总体趋势; B.考察特定企业的运行趋势;C.考察特定地区的经济运行趋势; D.考察特定人群的经济活动趋势。
4、现代宏观经济学进行研究的时候,主要遵循的基本步骤是 ( )。
A.简化; B.加总;C.数量分析; D.以上都是。
5、宏观经济学家在研究消费问题时,所关心的是( )。
A.消费者具体购买的是什么;B.消费者的各种支出进行加总而得到一个总量;C.消费者的具体需求能否得到满足;D.消费者的总群体的大小。
6、宏观经济学区别于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特点是( )。
A.加总的应用;B.强调总量(如总消费、总储蓄、总投资、总产出)的作用;C.强调总量(如总消费、总储蓄、总投资、总产出)的相互作用关系;D.以上都是。
7、以下哪一项不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A.当期的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 B.导致一个国家经济波动的原因;C.导致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D.一国居民生活的普遍幸福。
8、在经济衰退时期,经济活动水平下降,( )将上升。
A.季节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9、失业的成本包括( )。
A.经济资源的闲置; B.失业人员的个人困难;C.高失业社区的财政恶化; D.以上都是。
10、经济学家通常评价经济模型的标准是( )。
A.假设是否合理,是否现实;B.对实际问题的研究是否可以理解并可操作,及可以实证:C.其应用结果与实际数据相比较是否一致;D.以上都是。
11、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定是( )。
A.人们追求自身的利益;B.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初始禀赋;C.价格能够迅速调整以使所有市场达到均衡; D.A和C。
12、凯恩斯认为持续不断的高失业率产生的原因是( )。
A.工资与价格能够迅速调整使所有市场达到均衡;B.工资与价格的调整过程是缓慢的;C.资本家不愿意生产更多的产品;D.社会的需求已经饱和。
13、凯恩斯对于高失业率所提供的解决方法是( )。
14、新凯恩斯主义为使凯恩斯主义理论更符合现实,在其模型中包含了( )。
A.确定价格、接受需求和回避风险的厂商;B.厂商之间是不完全竞争的;C.厂商的外部环境是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具有交易成本且不确定;D.以上都对。
15、对失业和通货膨胀的研究属于( )课题。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产品市场; D.劳动力市场。
16、以下哪个判断属于实证经济学?( )A.失业救济太低; B.降低失业比抑制通货膨胀更重要;C.医生挣的钱比蓝领工人多; D.男女应当同工同酬。
17、以下哪个判断属于规经济学?( )A.医生挣的钱比蓝领工人多; B.收入分配中存在着太多的不平等;C.通货膨胀率下降了; D.通货膨胀率用来衡量物价变化水平。
18、经济学家对一项政府政策的效果做出预测属于( )。
A.规经济学分析; B.宏观经济学分析; C.盲目的说法;D.实证经济学分析。
19、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经济学家们有时对经济的适当模型意见不一致;B.经济学家们有时对经济的适当模型意见一致,但对与模型相关联的特定数量不一致;C.经济学家们有时对实证经济学和规经济学的区别意见不一致;D.经济学家们有时对公平与效率的相对重要性意见不一致。
20、经济学理论或模型是( )。
A.数学等式; B.对经济发展的预测;C.根据经济学规律提出的政府政策改革建议;D.若干假设以及由这些假设推导出来的结论。
答案l C; 2 B; 3 A; 4 D; 5 B; 6 D; 7 D; 8 D; 9 D;10 D;1l D;12 B;13 B;14 D;15 B;16 C;17 B;18 D;19 C;20 D。
第二章国民经济核算与结构一、判断题1、国民收入账户是一个用于核算当前经济活动的会计框架。
( )2、国民经济核算中使用的生产法是通过加总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来计算的。
( )3、国民经济核算中使用的生产法运用了附加值概念。
( )4、国民经济核算中使用的收入法是通过加总生产者的收入、利润来核算GDP的。
( )5、国民经济核算中使用的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其在逻辑是不一致的。
( )6、使用产品的市场价值来计算GDP的好处在于使不同的产品能够进行加总。
( )7、构成GDP一部分的存货投资被看做最终产品。
( )8、国民生产总值与国生产总值一定是不相等的。
( )9、国民收入加上企业直接税等于净国民产出NNP。
( )10、从GNP中减去国外净要素支付NFP,即得到GDP。
( )11、GDP是在某一时期,对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测度。
( )12、一般而言,l加仑的威士忌所增加的GDP要几倍于1加仑的水。
( )13、如果去年你为一辆二手摩托车支付了2 000元,这笔交易为去年的GDP增加了2 000元。
( )14、 GDP减去折旧等于国民收入。
( )15、可支配收入是指GDP中可用于家庭支出或储蓄的那一部分。
( )16、由于GDP、NNP及国民收入计量不同的事物,因此,它们经常反向移动。
( )17、 1969年在阿拉斯加发现的1 000亿美元的油田,使美国该年的GDP增加了相同的数额。
( )18、如果想要测量1981~2000年期间年产出的变动,采用名义GDP指标要比实际GDP更加可靠。
( )19、通货紧缩时,实际GDP的增长要高于名义GDP的增长。
( )20 、1990年的人均实际GDP几乎是1955年的两倍。
这意味着1990年的生活水平是1955年的两倍。
( )21、储蓄是当前收入减去对当前需求的支付。
从宏观角度看,存在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和国民储蓄三个重要的储蓄量。
( )22、国民财富是一国家居民的财富,也就是居民所拥有的国物质资产,如资本品和土地的存量。
( )23、国居民持有的国金融资产是国民财富的一部分。
( )24、国民储蓄的增加等量地提高了国民财富。
( )25、如果GDP的当前市场价值有了很大的增加,可以表明该国扩大了生产。
( )答案1、T;2、F;3、T;4、F;5、F;6、T;7、T;8、F;9、F; 10、T;11、T;12、T; 13、F; 14、F; 15、T; 16、F; 17、F; 18、F; 19、T; 20、F;21、T;22、F; 23、F; 24、T; 25、F。
二、选择题1、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净值统计数字中,“投资’’包括( )。
A.通过政府部门生产的任何耐用产品,如一条新公路;B.任何购买一种新发行的普通股:C.年终与年初相比增加的存货量:D.消费者购买的但到年终并没完全消费掉的任何商品。
2、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净值统计数字中,住宅在其所有者居住时其服务价值是按照何种方式处理的?( )A.不作计算,因为财产服务不认为是“生产”:B.不作计算,因为这样的财产服务包括了住宅本身的价值:C.采用一个租金价值的任意估计值,不计人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净值;D.采用一个租金价值的任意估计值,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净值。
3、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净值统计数字里,一个负的总投资数字( )。
A.决不会出现:B.只有在厂房和设备的折旧总额足够大时才会出现:C.在那年没有生产任何厂房和设备时会自然出现:D.会由于那年的存货缩减量足够大而产生。
4、在通过国民生产净值计算个人可支配收入时,决不能( )。
A.扣除折旧; B.加上政府转移支付;C.扣除企业的间接税; D.扣除未分配的公司利润。
5、在国民产值和国民收入统计中使用的“国民收入”(NI)特指( )。
A.国民生产净值(NNP)加上所有不是从所得支出的税——即NNP加上“企业间接税”;B.NNP减去所有从所得支出的税,如个人和公司所得税;C.NNP加上所有从所得支出的税,如个人和公司所得税;D.NNP减去所有不是从所得支出的税——即NNP减去“企业间接税”。
6、与名义GDP相比,实际GDP是指( )A.名义GDP减去对别国的赠与;B.名义GDP减去全部的失业救济;C.将名义GDP根据价格变动进行调整后得到;D.将名义GDP根据失业变动进行调整后得到。
7、假设1980~1990年期间,名义GDP从10 000亿美元增加到25 000亿美元,物价指数从100增加到200,下列哪一选项是用1980年的价格表述了1990年的GDP?( )A.10 000亿美元; B.12 500亿美元;C.25 000亿美元; D.50 000亿美元。
8、从生产者的角度,GDP最好被理解为( )。
A.对期间生产的有用物品的测度; B.一国财富总和的测度;C.对期间商品生产者所发生的成本的测度;D.对一国社会福利总和的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