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情感内涵

合集下载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余林主编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一)含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国教育网,//.shtml。

)在心理学的理论中,情感是指人脑对客观现实与个人需要之间关系的一种反映,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蔡敏:《论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情感评价》,载《中国教育学刊》,2004,(3)。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背景下,情感目标被分解为情感、态度、价值观,分别被赋予了十分丰富的内涵。

(余文森:《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观念》,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276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教学目标中涉及的情感,是个体以实际行动追求真实、美好目标时的种种内心体验(王晓龙:《谈情感、情感教育目标及其测评》,天津市教研室。

),主要指一个人的感情指向和情绪体验。

也就是他对什么感兴趣,表现出好奇、兴奋、满意等情绪;对什么不感兴趣,表现出讨厌、不高兴等情绪。

它不仅包括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

(赵德成:《新课程实施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载《课程·教材·教法》, 2003(9)。

)态度,是指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所持有的评价总和与内在反应倾向(陶德清:《学习态度的理论与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赵德成:《新课程实施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载《课程·教材·教法》,2003(9)。

),态度是个人较为稳定的情感倾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通用3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通用3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通用3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

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治理、课程评价、课程治理、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九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对新课改加强熟悉,热情投进,不断进步自身素质,进步教师素质是深化新课程改革的条件条件。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实际应用中的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夸大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夸大学课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爱好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夸大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练习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题目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夸大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进步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治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治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次课程文化的全面而深刻的变化。

随着课程功能、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构架、课程实施与课程评语的变化,新课程必须对教学活动提出一定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的课程理念。

论高校师范生培养中的情感教育

论高校师范生培养中的情感教育

论高校师范生培养中的情感教育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被明确提出。

情感目标的落实不同于知识与能力目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校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队伍的后备力量,对其进行情感教育不仅有利于个人情感素养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情感目标的实现。

因此,对高校师范生进行情感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情感教育;情感素养;师范生培养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289-02近日,浙江温岭教师颜艳红虐待儿童的照片在网上引起热议,照片内容为颜艳红将学生用胶带封嘴、蒙脸、倒置于垃圾桶等。

此外,2007年5月25日,海口市坡博村春风学校,教师用自制教鞭抽打学生;2010年12月16日,江苏兴化程思侠的儿子小崔脸部被老师烫伤等。

虐童事件的频繁发生不仅反映我国教育法制的薄弱,也反映了一些教师师德缺失。

自南洋公学师范院、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和通州师范学校创立至今,中国师范教育已走过百年的历程,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师范教育体系。

师范教育是教育事业的根基,它的改革和发展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将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做出贡献。

未来师范教育将朝着结构日益高层次化、模式日益开放化、课程日益综合化职业化等方向发展,而师德建设是教师职业化、专业化的基础保障。

因此,加强师范院校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势在必行。

一、情感教育的基本内涵朱小蔓指出:情感教育是与认知教育相对的。

情感教育重视情感增长率,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关注作为人的情绪机制,如何与生理机制、思维机制一道协调地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1]。

情感教育的理论与思想主要来源于:一是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情感教育理论。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潜能,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体系,最终使学生自己能够教育自己,突出了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心得范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心得范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心得范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我也跟随这一浪潮参与其中。

通过参与课程改革,我深刻体会到了其积极影响和重要意义。

首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传统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容易使学生陷入单一的学科世界中。

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学生将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领域,有机会开拓自己的视野,培养跨学科的思维方式。

例如,在语文课上,学生将不仅仅学习文言文和古诗词,还将涉及到新闻报道、广告传媒等现代文本,从而丰富了他们的知识面。

其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重视教师的教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升。

课堂上的学习形式多样化,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实验研究等方式积极参与其中,发展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

例如,在数学课上,学生可以通过团队合作进行问题解决,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学习的知识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际应用能力。

而新的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让他们学以致用。

例如,在英语课上,学生将不仅仅学习语法和单词,还将积极参与英语口语训练、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通过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深刻认识到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将继续关注教育改革的进程,积极参与其中,为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及主要精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及主要精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及主要精神(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加速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呼唤高质量的基础教育。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

21世纪是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技术革命和由它引发的经济革命重新塑造全球经济的世纪。

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是对世纪的三大特征。

也有人认为,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称之为“以创意为基础的经济”。

可以预言,在对世纪,人类在尽情地享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度信息化带来的种种恩惠的同时,会进行更加激烈的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民族素质的竞争,是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

说到底,是教育的竞争。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引发了一场“知识革命”。

近30年人类知识总量翻了一番;未来的30年知识总量将翻三番。

随着“知识爆炸”,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

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为2-5年,网络技术更新周期缩短为8个月。

有的专业的大学生进校时学的知识到毕业时有些已经陈旧。

知识结构体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学科细化、过分系统的以传授知识为特征的体系,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在知识经济成为主流、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世纪,人才的语言、文化、知识、视野必须全球化、国际化。

对世纪的人才,必须具备学习、创新和创造性应用知识的能力,终身教育与创新将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另外,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化,正在改变着人类文化的传递方式,也正在改变着教育。

教育突破现有的时空,实现资源共享。

这必将引起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过程、教育组织的重大变革。

同时,新世纪人类面临各种困扰自身的问题,如,人口爆炸、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战争、贫困,这些问题都是人类自身行为造成的。

从教育上说,这些行为的产生与“维持性学习”形成的“撞击式”思维方式不无关系。

为了迎接未来的挑战,要由“撞击式”思维方式转变为“预期性”思维方式,相应地要由传统的“维持性学习”,转变为“创新性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理念

问题
1.怎么理解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 课程改革与民族复兴的关系。 • 有没有关系? • 有什么关系? • 我们怎样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2.教育与育人的关系 • 中华民族的复兴:关键在人。 • 今天的教育能培养什么样的人? • 今天的课程能造就什么样的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要回顾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划分为三代
• 2.文化大革命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 • 特征:
• (1)一纲多本
• (2)难度改革——降低难度 • (3)结构改革——增加广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要回顾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划分为三代 • 3.当今社会 • 特征:
• (1)把学习的广度和学习的深度辩证地统一起 来 • (2)淡化了“双基”
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 和谐发展 • 生活的完整性:
谋求学生智力和人格的协调发展
1.传统课程忽略乃至割裂了儿童的整体性。 首先,课程体系追求学术化、专门化 其次,灌输式的文化传递方式 2.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努力 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 三维教学目标
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1.传统课程的学术科目割裂和肢解了儿童完 整的生活要素 2.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努力 培养目标————关注三大关系 课程回归生活,回归经验
学生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
•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 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 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律和社会公 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 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 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 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难点解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难点解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难点解析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而基础教育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然而,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难点与挑战。

首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分数至上的思想主导着教育的方向。

家长们往往更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其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校和教师也在这种压力下,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巧的训练上。

要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必须打破这种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理念。

但观念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宣传、引导和实践,让人们真正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整合也是一大难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知识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现有的课程内容往往滞后于社会的需求。

如何将最新的知识和信息纳入课程体系,使学生所学能够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此外,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越来越明显,如何打破学科界限,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是课程改革需要解决的难题。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之一。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难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而且,新的教学方法需要相应的教学资源和环境支持,很多学校在这方面还存在不足,制约了教学方法的创新。

评价体系的改革是一个难点中的难点。

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依据,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仅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素质,还容易导致学校和教师为了追求高分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

要建立科学、多元的教育评价体系,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过程、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如何保证评价的公平性和客观性,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随着时代的发展,基础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素质,促进个性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本文将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进行深入解读。

一、学科体系调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将学科体系调整作为关键一环。

新纲要强调“课程实质性减负,素质内涵性拓展”,旨在推动学科体系从传统的内容型向能力型转变。

传统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等依然占据重要地位,但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核心素养培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核心素养培养。

核心素养包括思维品质、文化素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

新纲要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课程内容调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在语文方面,新纲要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在数学方面,新纲要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强调数学思想的实际运用。

在英语方面,新纲要要求强化口语和听说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教学方法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逐渐被弃用,新纲要提倡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式的教学方法。

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五、评价体系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评价体系进行了改革。

新纲要要求以能力为核心,多元化、综合性的评价方式。

评价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和个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实施,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对教育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新纲要,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持续向前发展。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内容提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是一个扬长补短、不断完善、稳步推进的过程,不是又一场“教育革命”;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养成情感态度价值观,但不能因此把知识放在“第二位”;要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变革单一化的学习方式,但书本知识和接受学习仍然是中小学生主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而更需要加强和改善教师的主导作用;要认真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但提“中小学课程要与国际接轨”却应当慎重。

以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标志,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式启动。

以政府行为来推进的本次课程改革,抓住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为了适应时代要求,办好我国基础教育事业,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一次重大行动。

在学习本次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时,结合读到的一些有关本次课程改革的文章、专着和演讲稿,笔者对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了一些思考,现将一些肤浅的想法写出来,向大家请教。

一、这次建国以来课程与教学领域空前深刻的变革,应是一个扬长补短、不断完善、稳步推进的过程,而不是又一场“教育革命”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之大、动员之广、内容之全、程度之深,是建国以来历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未有的。

《纲要》规定的新课程的培养目标,鲜明地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体现了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精神,既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优良传统,又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纲要》提出了改革的具体目标、原则要求、工作方针及保障措施,反映出了深层次的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与变化,表明了本次课程改革作为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的全面性和深刻性。

现行课程体系的诸多问题和弊端,有的是长期以来试图解决但一直没有解决好的,有的是在社会和时代发展的新形势下新凸现出来的。

这些问题和弊端确实是非改不可的。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文章和讲话中,本次课程改革被描述成教育领域的一次“革命”,好像现行课程什么都不是了,原有优势“没有用”了,有的甚至说现行的教育和课程只是在“非人性地加工人”,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书本知识是在“向学生舞动美丽的肥皂泡”,因而本次课程改革就成了“必然发生的革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何以见证改革开放40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何以见证改革开放40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何以见证改革开放40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成为改革开放40年的重要见证之一。

这一改革的目标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

本文将从课程改革的理念、内容和成果三个方面来简要介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见证作用。

改革开放40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认识到课程改革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将其列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要求教育培养更多具备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在这一背景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逐渐向“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实践导向”和“个性化发展”等方向发展。

这些理念的不断更新和适应,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也得到了充实和完善。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充分调研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对各学科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础教育课程的内涵不断丰富,教育部、各地区编写了一系列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和学生特点的新课程标准和教材。

还开展了大规模的教师培训,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果也是显著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不断健全,基础教育的普及率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根据中国教育发展报告,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总体水平显著提高,学生的成绩和素质发展明显好转。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成果充分表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对于推动教育的发展和培养优秀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心得范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心得范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心得范文
在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

教育是塑造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工具,而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
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长。

因此,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是当务之急。

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使教育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和社会需求,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

课程改革需
要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注重学生的兴趣、特长和
个性发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我认识到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紧跟社会的发展变化,及时调
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之符合时代潮流和国家发展需求。

同时,要注重教育的公
平性和包容性,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受优质的教育,实现个人的梦想和价值。

总的来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和支持。

只有通
过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才能使教育更加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
担当的优秀人才,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希望我能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将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贯彻到实际行动中,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背景§1新世纪xx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一、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的学习5、形成新的课程评价观念6、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和适应性。

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2、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适应地区间、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规划设计、课时安排、课程内容)。

三、新课程改革在下面要有所突破: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采取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结构3、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结构4、高中采取分科课程为主5、农村中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四、课程决策的方针和改革的支持系统:1、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2、坚持先立后破的方针3、建立强有立的支持系统。

§2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改革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依据:1、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3、跨越认知神经学科和教育学科之间的鸿沟。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1、信息素养2、统整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课程观)3、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结合4、家庭学校社会搭建了素质教育的平台。

§3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一、国外课程改革的理念:1、注重基础学力提高2、信息素养3、创新与开放思维4、价值观与xx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启示:1、课程目标的制订,强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价值观与精神、道德的发展2、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方面,关注学生的经验,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3、课程管理上采用灵活多样的体制。

第二部分课程结构§4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一、课程类型的价值厘定:1、学科课程、经验课程2、分科课程、综合课程3、传授性课程、研究性课程4、选修课程、必修课程5、隐性课程、显现课程6、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教育问题,教育改革成为了国家的重头戏。

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正式出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本文将对该纲要进行解读。

一、改革目的及背景分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推动教育体制的转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当前,我国的教育形式和内容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求,让学生过于注重应试成绩,缺乏灵活创新能力。

因此,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了当务之急。

二、改革内容概述1. 转变教育观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转变教育观念,从注重传授知识向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转变。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再仅仅追求升学率,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2. 课程分类优化改革纲要试行将课程划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拓展课程。

必修课程是核心课程,包括国语、数学、英语、思想品德等;选修课程则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

这样的设置有利于释放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

3. 强调体育与健康教育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体育与健康教育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学校应提供更多的体育课程和运动设施,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

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4. 地方特色课程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鼓励各地区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优势开设地方特色课程。

比如,农业区域可以开设农业科技课程,旅游区域可以开设旅游管理课程等。

通过地方特色课程的发展,能够更好地发挥各地教育资源和特长。

三、改革带来的影响1. 学生受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学生从繁重的功课中解脱出来,更多地参与课外活动和兴趣培养。

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得到更好的尊重和发展,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2. 教师角色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主要是传授知识和管理班级,但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将发生转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认识与理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认识与理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一、前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长远大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将为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推动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本文将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进行深入解读,以期对该方案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

二、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行动方案》1. 方案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是我国教育部发布的重要文件,旨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该方案是对当前教育形势和未来发展需求的科学部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

2. 方案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改革举措,包括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评价、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学改革创新等方面。

各项举措相互配套、相互促进,为推动基础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3. 方案意义该方案的实施将对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教育公平、促进教育现代化产生深远影响。

它为树立正确的教育导向、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路径和方法,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对于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行动方案》1. 优化课程设置方案强调要优化课程设置,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需求,提高教学实效。

这意味着课程改革不仅仅是调整课程名称和内容,更是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围绕知识、能力、素养三个层面进行系统规划和实施。

2. 完善教学评价教育评价是教育质量的风向标,方案提出要完善教学评价,促进教育公平。

这就要求评价方式多元化,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公平公正。

3. 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强调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这意味着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更要具备创新意识和跨学科综合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理念和教育要求。

新课程改革的内涵

新课程改革的内涵

新课程改革的内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蕴涵着哪些重要而深刻的内涵呢?我们通过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解读、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的观察,可以认为她包括着如下的教育理念、教育观个教学观:
1、新课程下的教育理念----新课程中蕴涵着全新的教育理念,表现在:坚持教育的民主、平等,促进专制教育向民主教育的转变;要求学会理解、合作,促进国家主义教育向国际主义教育的转变;坚持教育要面向生活、面向大众,促进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要求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促进学会生存向学会关心转变;注重个性、创新教育,促进共性教育向个性教育的转变。

2、新课程下的教育观----新教育理念中包含着如下方面的教育观念转变:课程权利观的转变----课程权利集中转向三级分权;课程结构观的转变---分科课程向综合课程转变;学校功能观的转变----学校兼具传知、创知功能;教师作用观的转变----教师是真理宣讲者、发现者,发现真理的引导者;学生作用观的转变----学生既是课程享受者、也课程提供者;教材作用观的转变----教材是范例、师生活动的中介;家长作用观的转变----家长是教育的伙伴,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学习观的转变:被动的接受识记转向主动的意义建构。

3、新课程下的教学观----新的教育理念、教育观念促进了教学观的转变: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教学中心的转移;科学本位转向科学与人文整合----教学内容的改变;教师对教材的忠实转向互适----教学中介的转变;教师独白转向师生对话----教学过程的转变;统一教学转向差异教学----教学模式的改变;盲目接受转向主动建构----学习方式的革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学习材料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1、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什么?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它意味着:⑴关注每一位学生。

⑵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⑶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是什么?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⑵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⑶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⑷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⑸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⑹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⑴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⑵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

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⑶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⑷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

4、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性;主要内容有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代教育事业中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的日益竞争,传统的教育方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运而生,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学生。

本文将探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一、个性化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个性化教育。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兴趣、能力和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传统的课程设置通常是一刀切的,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因此,个性化教育强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这种个性化的教育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激情。

二、综合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另一个基本理念是综合素质教育。

以往,教育主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能力的综合培养。

综合素质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养。

这种综合素质教育将知识与技能、思维与情感的培养相结合,培养学生更全面的发展。

三、社会实践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第三个基本理念是社会实践教育。

传统的教育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往往远离现实生活。

而社会实践教育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课堂中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实地考察、实习等活动,学生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创新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后一个基本理念是创新教育。

现代社会对创新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教育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

创新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教师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能力。

这种创新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应对未来不确定的挑战。

总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包括个性化教育、综合素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和创新教育。

这些理念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学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教师、学校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以建设更具包容性和适应性的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及主要精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及主要精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及主要精神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议题。

本文将从改革的背景和主要精神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改革的背景1.社会发展要求: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不断涌现,传统的课程设置已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2.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的基础教育课程偏重知识点的灌输和应试导向,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新的教育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因此,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成为时代的要求。

二、改革的主要精神1.素质教育导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和素养。

2.全面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科之间的整合,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的创新。

通过设置综合素质课程和项目实践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和全面素质。

3.活动性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性学习。

通过采用讨论、研究、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4.个性化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教育的个性化,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和特长,提供差异化的教育服务。

通过开设选修课程和特长班级,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引导学生发展自身的特长和潜能。

5.多元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崇多元评价方法,不再单纯依靠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多元评价包括平时表现、作品展示、实际操作等方面,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主要精神,反映了时代的需求和教育理念的更新。

改革的推进不仅需要政府和学校的努力,更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相信在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下,我国的基础教育将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情感内涵摘要:对情感及其教育教学意义的强调,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

其不仅彰显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分类目标上,而且蕴涵于“实施建议”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中。

建构学生的主体意义,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增进师生的情感关系三个方面,是解析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情感内涵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课程改革;基础教育;情感内涵;教育教学对情感及其教育教学意义的强调,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

它不仅彰显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分类目标上,而且蕴涵于“实施建议”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中。

为了帮助教师深入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心理学依据,自觉实践“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要求,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解析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情感内涵。

一、建构学生的主体意义建构课程对于学生的主体意义,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之一。

以往的基础教育课程,虽然很注重知识内容本身的客体意义,但是对知识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主体意义缺乏应有的重视,即尽管知识本身具有学科的逻辑意义,但是对于学生缺乏实际的心理意义,以致常常因为缺乏社会生活的依托和确证而流于虚空、形式、无效。

因此,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由知性教育向生活教育回归,其意义不仅在于社会生活是教育教学的起点,而且在于只有与学生社会生活相联系的教育教学内容才能有助于建构学生的主体(心理)意义,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进而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具体来说,其情感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主体意义及其情感反应直接制约学生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接受意愿。

一般来说,学生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接受意愿,受制于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能不能接受,二是愿不愿接受。

其中,“能不能”主要受制于认知因素,即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智力水平;“愿不愿”则主要受制于情感因素,即学生对教育教学内容及其形式的情绪体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学习意愿。

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能不能”的问题并不突出,因为教材内容通常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与之相比,“愿不愿”的问题始终是教育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结果的关键和难点。

教育工作者经常强调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等,实际上都是旨在解决学生“愿不愿”学习的问题。

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学生课程的主体意义及其情感反应的制约。

这是因为,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不同,它不是对事物本身的表现,而是对事物与人自身关系的表现,即情感所表现的不是事物本身的客观意义,而是事物对人所具有的主观意义。

因而,教育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是否具有主体意义,即是否与他们的社会现实和成长需要相联系,是否能够帮助他们解释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困惑,直接制约学生对教育教学的情感反应。

并进而决定了学生对其态度和接受的意愿。

同样,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接触某一教育教学情境时,其并非主要从课程内容本身的客体特性的认知性角度对之产生反应,而是更多地从课程内容与自身关系的主体特性的情感性角度对其产生反应,并由此决定自己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对课程内容的主体意义的探寻及其情感反应,在发生上经常处于学习活动的前沿,并构成学生学习的最初制约因素[1]。

第二,主体意义及其情感反应直接制约学生对教育教学内容的学习心向。

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这个“有意义”并非指课程内容本身的客体意义或逻辑意义,而是指课程内容对于学生具有主体意义或心理意义,即课程内容中的知识和观念能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和观念发生现实的关联作用;这个“有意义的学习”并非等于对有意义的教材的学习,而是指学生能积极主动地使课程内容中的新知识和新观念与自身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和观念发生相互作用,使旧知识和旧观念得到改造、新知识和新观念获得实际意义的过程。

因此,学生对教育教学内容的主体意义的认识及其情感反映,必然直接制约他们的学习心向。

在“有意义”的条件下,学生倾向于把学习看做是一种促使自己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的过程,对学习内容表现出明显的期待和努力倾向,更多地采用交替、网络式的认知加工策略,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搜寻提示线索和意义特征,如对新旧知识的“切合性”做出判断,调节彼此间的分歧或矛盾,或将新知识加以简化、重组与转换,使之与自身认知结构融为一体;而在“无意义”的条件下,学生则倾向于把学习看做是一种痛苦、难受的差事和负担,对学习内容明显表现出退缩、厌倦甚至抵触情绪,更多地采用简单、直线式的认知加工策略,仅注意学习内容的形式特征而忽略其意义特征,甚至简单地将新学内容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登记”一下了事[2]。

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情感,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材组织和编写的基本要求之一。

以往的教材组织和编写,更多地强调知识的载体性和传授性,对如何有利于“教”考虑较多,而对如何有利于“学”考虑较少,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体验更是缺乏应有的关注,以致学生有厌烦情绪的现象甚为普遍。

为了有效克服这一弊端,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材组织和编写要求上十分强调把学生当做主角,以学生的视角和学生的“生活事件”来呈现教材的教育教学话题和案例,以学生乐于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来组织、表述教育教学内容,为学生表达思想感情和进行创造活动留出空间,提供方便,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推动自主建构,将教材的价值引导意图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和自主选择,使教材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文本。

其中的情感内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会。

1.从教材知识的掌握来看。

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材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那么这些知识对他们来说就是外在的东西,或仅仅是考试时的答案。

只有当学生产生了相应的情感体验,他们才能理解和感悟这些知识的价值与意义,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这是因为,学生对教材知识(特别是人文类知识)的掌握是一个从情感上的“认同”向观念上的“应当”过渡的过程。

教材内容大都直接、间接围绕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大都直接、间接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因而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必然首先以自我经验为参照系,并且必然会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这种情感体验来自于教材内容与学生自我经验之关系的亲身体会和价值判断,其所反映的因果关系直接制约学生对教材的“认同”。

为此,当前教材的建构特别强调发掘其情感内涵,充分利用其表现力和形象感染力,让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使教材内容对于学生具有主观意义,并使学生受到思想上的感染、感情上的陶冶,进而自觉地将使教材蕴涵的教育思想内化为自己“应当”的行为准则。

2.从学习动机的内化来看。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涉及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社会要求和个人意愿。

其中,社会要求来源于社会的愿望和需求,反映了学生“应该”做的事情和“应该”达到的目的,它对学习动机的特殊作用在于目的方向和具体内容的规定。

个人意愿来源于学生的需要和态度,反映了学生“愿意”做的事情和“愿意”达到的结果,它对学习动机的特殊作用在于行为动力水平或个人所愿投入程度的规定。

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二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彼此加强,最终化社会要求为个人意愿,化外在要求为内在需要。

这一“联系—转化”过程的实现,受情感体验制约。

这是因为,情感总是与个人意愿有着直接的联系,并在发生上总是处于心理活动的前沿,因而学生对教育教学的社会要求与自身关系的认识总是受到相应情感体验的“折射”。

其结果,学生对于社会要求的情感反应,直接影响其对教育教学的社会要求及其实现过程所具有的主观意义的认识,并常常构成学习活动的直接诱因和学习动机的最初制约因素,进而决定了学生对教育教学的态度和是否投入的意愿。

一旦学生通过切身情感体验认同了学习的社会要求,他就会自觉自愿地服从这种要求。

此时,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再是外力作用下的“迫不得已”,而是内化作用下的“心甘情愿”[3]。

为此,当前教材的建构十分重视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情感及其对学生学习动机内化的影响,强调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合作来激发与调节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感受到相关教材内容对自己的积极意义,使个人意愿与社会要求相契合,进而使其学习动机因在内容和动力上取得心理契合而得以有效地形成与实现。

三、增进师生的情感关系增进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关系,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情感需求,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学建议和教学评价方面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新型师生关系建构和教师成长的基本追求之一。

从以往学校教育教学的实践来看,学生在心理发展和学校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大都与师生情感关系不佳或学生情感需求不能得到应有的满足有一定的联系。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研究者和管理者普遍意识到,师生情感关系不仅直接制约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乃至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而且直接制约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因此,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学和评价要求上十分重视通过多种方式增进师生的情感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力求使师生情感交往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品德发展的过程。

其中,从促进学生发展来看,其情感内涵及其对教师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的乐观态度与学生的发展。

对于教育来说,乐观是人向上发展的基础。

同样,对于学生发展的有效教育而言,教师的个人行为和职业行为如何,取决于他们是否对学生抱有乐观的态度。

这是因为,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自我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权威人士对他们的态度和评价,他们的自尊和自信也在一定程度上靠权威人士的乐观态度和积极评价来维持。

在学校生活中,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就是这样的权威人士,他们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对学生的自我认识乃至自我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4]。

正如著名教育心理学家Beane等所强调的那样,在课堂中,教师是一种权威性的刺激物,他们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精细而深奥的影响。

那些感受到教师对其学业发展潜力具有乐观态度和积极评价的学生,一般会形成对自己作为学习者的积极态度,对自己的学业发展有较高的期望,并为此积极努力;而那些认为教师对其学业发展潜力具有悲观态度和消极评价的学生,则通常会形成消极的态度,对自己的学业发展不抱什么期望。

而且,教师对学生的悲观态度、消极评价和消极的交往方式所产生消极的或伤害性的效果,会在学生的自我认识上持续许多年,特别是在那些尚不能肯定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的学生心目中[5]。

另外,如果教师对某些学生悲观失望,认为他们是无能的、无价值的和没有希望的,那就会在教育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寻找证实自己预言的途径;如果教师认为每个学生都是有能力学好的、值得尊重的、能发展成才的,那就会在教育过程中尽力为学生寻找和提供在学业上获得成就的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