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与亚里士多德德性理论之比较

合集下载

亚里士多德的

亚里士多德的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与孔子的“德”之比较(何元国)(《学灯》第4期

摘要从上个世纪20年代至今,中国学者将亚里士多德的一个重要的伦理概念a rete译为“德性”、“德”、“德行”、“美德”、“品德”、“优秀”等等。亚氏的arete指人时意思是人的理性的特长、功能。它分为两类:“理智的德性”和“伦理的德性”;后者与理性密切相关,显示了亚氏伦理学的理性主义特征。孔子的“德”与亚氏的 arete较为相似。孔子的“德”包括才在内,指人的道德。这或许可以叫做道德理性。孔子的“德”包涵内在的与外在的两个方面。在内为个人修养,外化为德行,二者密不可分。具体言之,即修己与安人。比较这两个概念,有助于理解这两位东西方大师的伦理学说。

关键词德性德德行 arete 亚里士多德孔子

一门学科最基本的概念往往是最难把握的,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德性”就是这样一个基本概念。这个概念在翻译上有许多分歧,在理解上有重重障碍。但是任何一个研究者都无法绕开它。不管是翻译还是理解,研究者常常会拿本民族文化的东西去解释,甚至是附会。我们中国人理解古希腊哲学思想所能凭借的资源自然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思想,其中儒家思想是与之比较契合的。这样的理解实际上暗含比较。比较与其是不自觉的,还不如有意识地进行;这样会使我们得到更多的启发。既是比较,就要熟悉比较双方的情形,这很不容易。笔者学识浅陋,冒昧作一个尝试,望方家指教。

一、arete的汉译和孔子的“德”

“德性”的希腊文是αρετή,即arete,中国研究亚氏伦理思想的学者都对它有自己的理解和翻译。我们倒过来从最新的著作说起。汪子嵩等著的《希腊哲学史》(第三卷)特别作了概括性的说明:

中西快乐与德性之文化异同——以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为例

中西快乐与德性之文化异同——以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为例

中西快乐与德性之文化异同——以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为

崔丽萍

【摘要】对于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来说,快乐的类型虽然很多,但是真正的快乐是德性之乐,德性提升和净化着快乐,同时,快乐成就和完善着德性,是德性实现的必要条件之一.此外,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都认为过度的快乐,特别是肉体快乐会妨碍德性,因此应该警惕快乐和寡欲,只是在程度和范围上,思孟学派的寡欲要比亚里士多德的警惕快乐强烈.最后,亚里士多德注意到了痛苦与快乐各种不同的关系及痛苦在成德过程中的不同作用,而思孟学派更加注重人的精神作用,回避和间接论述了德性修养过程中的痛苦现象,只将忧与痛苦限定在德之缺失及天下混乱之中,提倡忧乐圆融的精神境界.

【期刊名称】《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41)004

【总页数】5页(P47-51)

【关键词】思孟学派;亚里士多德;快乐;德性;关系

【作者】崔丽萍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系,陕西宝鸡 721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2-06

快乐是一种情感,是情感中比较特殊、比较重要、也颇具争议的一部分,当然其与德性的异同也是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德性论异同的重要方面。因此,本文试图通过阐释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思想中快乐的类别、性质及其在成德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来呈现中西文化的同与异。

一、何谓快乐

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都谈论快乐,那么,何谓快乐呢?《论语》中孔子提到学习之乐、朋友交往之乐、教育之乐以及道之乐、德之乐等,其中,最大的快乐就是行道、修德之乐,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孔颜乐处”。孔子志于道,将得道、成仁看成人生的最高境界,认为“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1]35,因此,孔

亚里士多德德性论及其现代意义

亚里士多德德性论及其现代意义

亚里士多德德性论及其现代意义

作者:刘珂旬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第26期

【摘要】德性意指在后天的学习实践中所获得的,是人所具有的独特的品质。古今中外,几乎每个思想家都对德性阐述自己的观点,亚里士多德更是在吸收批判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德性观。现如今,社会道德危机状况重重,解读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与中国哲学中的德性理论进行比较,寻求亚里士多德德性观在我国的当代价值,并与当下社会现状相结合,寻求解决道德危机的方法,探索如何重塑我国新形式下的社会道德观。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亚里士多德及中国哲学中德性论的价值,联系创新,立足实践,重塑德性论,培育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现代化建设的德性观。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德性影响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69-02

一、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研究及分析

“德性”意即“德”,多指人的道德品质。古今中外,德性都被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我们倡导德性,重视德行的作用,让德性塑造人的品质,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德性占据着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亚里士多德重视德性的养成,把德性看做是一种能够实现人类最终目的即实现人的幸福的一种品质,他将人的德性分为两种,即理智的德性和道德的德性。理智的德性,是由于训练而产生和增长的(所以必需时间和经验),是灵魂中的理性部分对自身发挥功能时表现出来的德性;道德的德性则是习惯的结果,是灵魂中非理性部分的欲望在理性指导下的德性。其中,中道是德性伦理的核心,过度和不及是分布在“中道”两边的恶的部分。同时亚里士多德强调幸福是最高的善,只有符合在德性的生活中才能得到幸福,走向至善。

道德教育伦理课后习题答案

道德教育伦理课后习题答案

道德教育伦理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去之,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答案:庶民君子

2. 美国最高法院的门楣上有三个人的巨大塑像:中间是希伯来人,代表天意或宗教。左边是,代表人伦或道德;右边是梭伦。古希腊的改革家,代表政治或法律。

答案:摩西孔子

3. 世界上最使人惊奇和敬畏的两样东西,就是头顶的和心中的。

答案:星空道德律

4. 鲁洁先生说:“德育所涉及的是人的灵魂、精神中。”

答案:最深沉的部分

5. 班华先生说:“德育即”

答案:育德

6. 这门道德教育,是基于“”的学科。

答案:德性与文化

7. 当代中国儿童处于双重断裂:与。

答案:伦理断裂生计断裂

一、填空题

1. 伦理是以人性、人伦结构、人与人之间的正的关系为基准(相对于邪的关系),显现人在宇宙或者世界上的一切关系,以及这些关系遵循的道理和规则,还有关于人性和这些关系的知识。

答案:人伦结构;道理和规则

2. 伦理学,说得最直白一点,当然是研究伦理的学问,它是讨论人的存在、生存、生活的合理性、合法性和现实性,以及人性的变成的学问。伦理学的最大话题是人的幸福。伦理学具有浓烈的思辨意义,因为伦理主要是针对心性结构、人伦秩序进行逻辑上的融通与交合。

答案:无限可能性;现实性

3. 五伦是指:君臣、、、兄弟、朋友。

答案:父子;夫妇

4. “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集中的伦理显现,所谓的“三纲五常”是:君为臣纲、、。

答案: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1. 道德指个人和人类在行道过程中,内心对道的体认,这个体认就是人的内在品质,使人与道一体化,而这种,显现在人与周围的一切之中。道既是本体论的,又是认识论的,还是政治学的。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与孔子的“仁”之区别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与孔子的“仁”之区别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与孔子的“仁”之区别

到目前为止,仅有为数不多的著作专门对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论”和孔子的仁爱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者对孔子“仁”的理解大多出自对“樊迟问仁”一章的分析,其分析方法是,通过对《中庸》《孟子》等有关材料的中相关言论的字义考查将“爱人”解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然而事实上,同对任何哲学概念的理解一样,对孔子“仁”的思想理解,亦必须严格在上下文的语脉中进行,在《论语》的整体中来把握。通过分析我们看到,《论语》中孔子“仁”并不是“亲密”、“亲近”的意思,而是最高的道德准则,大致有“善”和“正确”的意思;即使发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不是在说某一人际关系具有道德价值,而是在说主体自身具备德性;是从修正自身言行举止开始,直至天下无一物有所不当的推扩过程。而亚里士多德的“友爱”从字义上看,是相亲、相吸的意思,从内容上看,是一种喜爱的情感,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定义,同时只涉及人而不涉及物。因此亚里士多德的“友爱”与孔子的“仁”看似相似,实则存在巨大差异,几乎没有可比性。

标签:仁;友爱;道德准则;亲密;自身德性;人际关系

到目前为止,仅有为数不多的著作专门对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论”和孔子的相关思想进行比较研究。而这些著作大多以孔子“仁”的思想作为同亚里士多德的“友爱”思想的比较点,进而从字源学、历史学、哲学等各个角度分析了两者的相似之处,但对两者的区别却言之甚少。并且现有研究在将孔子的“仁”的思想与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论进行比较的时候,对孔子“仁”的理解大多出自对“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一句的分析。分析方法是,通过对《中庸》《孟子》等有关材料的中相关言论的字义考查将“爱人”解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①。这种分析方法及其得出的结论是很成问题的。子思、孟子虽然被认为是孔子的后继者,但其思想与孔子究竟是何关系还有待研究;至于郑玄解《中庸》的言论和《说文解字》中的泛泛而谈,更不能拿来作为将孔子的“仁者”,“爱人”解为“亲”、“密”、“近”的依据。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

在伦理学中,德性问题始终是一个永恒话题。毕达哥拉斯曾把德性归为数目的比例关系,苏格拉底明确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柏拉图则确立了著名的四德性说。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和发展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德性论,为后世的德性伦理奠定了基础,开辟了研究的新起点。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因而他的理论和思想必然的要受到柏拉图的影响,但与他人不同的是,亚里士多德并不只局限于柏拉图的观念,并没有被柏拉图的思想所禁锢,他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扬弃和发展。因为他对知识的探索精神,所以亚里士多德是更注重思辨的,更注重理性的。故此,他把柏拉图式的理想主义转向了理智的现实主义,这在他的德性观上也有体现。他把德性分为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但显然,在他的观念中,理智德性才是德性的本质德性,理性才是德性的根本,这便为后世伦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对于现世的我们仍有重大意义。当今社会一系列道德问题事件的发生,无不在昭示着人们道德意识的普遍缺失。亚里士多德对德性论的研究和分析,无疑是为我们正确认识德性知识,培养正确的道德意识树立了理论参照系。他的德性理念影响人们伦理道德和幸福生活的理解,揭示了德性的理性实质。加深对亚里士多德德性论的认识和了解,有利于人们对当前道德问题的反思,使人们更多的去关注人的理性,理智的去思考和应对所产生的问题,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不仅适度而且明智,从而达到最高的善,实现生活的幸福与完满。

二、德性:适度和理性的品质

(一)德性

正如奥斯特沃特所说,德性(arete)在所有希腊伦理学体系中都是最根本的概念。其本义指任何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是

善与恶的平衡观

善与恶的平衡观

善与恶的平衡观

从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和中国的孟子到现代的伦理学,善与恶的理论之争应该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结论。然而,在当下的现实生活中,善与恶的观念似乎并不十分清晰。面对大是大非,人们无所适从。为什么本来在理论上已十分清楚,在民心中自有惦量的善恶观念被弄成今天这个样子呢?

原因在于我们的社会正在进行着一场大规模社会转型。善与恶的群体性困惑正表明这种社会变革已经触及到意识形态领域。意识型态是人们精神世界的结构模式,其核心是文化价值观,价值观的核心又是道德观和伦理观,而伦理道德的基础是善与恶的观念。当一个社会出现善与恶的大争论时,正说明这个社会面临一场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革命,或者叫重建。因此,重新确立正确的善恶观对于今天的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建设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善与恶的实践理性

在普通伦理学的体系中,善的概念被表述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一切美好的、合乎规律、正面的、公正的事物与观念。阿奎那讲:欲望之对象或目的为善,这很类似于孟子的“可欲之为善”(孟子,尽

心下)。由此看来,一个好的天气也是善,一个好的身体也可称为善。相反,一切与善对立的东西都称为恶,得了重病称恶疾,坏天气可以叫天气恶劣。我们可以将这种为了理论抽象而建立的善恶概念称为广义的善恶观。应该说,这种广义的理论视角在形而上的分析中可以自圆其说,建立起完善的理论框架和结构。但在实用方面和社会实践生活中却由于其过于宽泛而失去于应用性。因为善的概念成为泛指的“好”的同义词,失去其道德和情感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观念中形成的善与恶的概念是一种实践的理性判断。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十分清楚。善恶观成为一个文化的基础,是是非观念的起点。人们很自然地赞美、向往善的东西,排斥、鞭挞恶的东西,这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道德价值判断。这样的善恶观是一种观念,它象其它文化价值观一样是存在于人们集体意识中,又被每个个体所领会和主动维护的一种观念。从集体意识来说,它是群体的、客观的,从每个个体来说,它又是主观的、情绪化的。

第九讲 孟子国际影响

第九讲 孟子国际影响

一、孟子的国际影响
• (2)、日本人的职业道德观念也融合了孔 孟的“重义轻利”思想,商人的劳动道德 要求商人在获取利润的销售活动中,清除 利己主义和自私自利,学会同他人的思想 感情和谐一致。涩泽荣一要求正直的企业 家应把国家和公司利益的关系摆正,不应 把获取利润视为首要动机。
一、孟子的国际影响
• 涩泽荣一:日本现代企业 制度——株式会社的创始人, “日本企业之父”、“日 本企业创办之王”、“日 本资本主义之父”、“日 本产业经济的最高指导 者”、“儒家资本主义的 代表”。
二、《孟子》译介
• "尧典曰:”二十有八载,放勋乃徂落,百 姓如丧考妣(万章上5.4) • 百姓:The people • 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公孙 丑上2.9):Po-yi served none but his own lord,he was friends with none but his own friends.
一、孟子的国际影响
• 1392年李氏王朝取代高丽,实行独尊儒术 的思想文化政策,努力施行发展儒学教育, 在中央和地方开设成均馆、乡校、书堂, 教育平民子弟,施行科举制度。15世纪中 叶,李朝吸取了我国音韵学的成就,创制 了民族文字训民正音。以后翻译出版了大 量的汉文书籍,包括《孟子谚解》。全国 上下”崇尚信义,笃好儒术,礼让成 俗,柔谨成风“(《朝鲜志 风俗》)

亚里士多德与孔子之伦理思想比论

亚里士多德与孔子之伦理思想比论

亚 里 士 多 德 与 孔 子 之 伦 理 思 想 比论
段 少 军
( 湖南省怀 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 怀化 4 ̄o ) 1 o

要 :亚里士 多德 和孔子 的伦理 思想既有相似之处 ,又有一 定差别 ,这主要 体现在 他们 的伦 理 思想核
心 、伦理体 系构成 、伦理评价标准和德 性承担 主体 几个方 面。比较研 究二者 的异 同,对加 强道 德 文明建设 , 构 建和谐社会具 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O O 6年 第 9期
边疆 经济 与文化
T HE ORDE E ONOMY ND CU TUR B R C A C E
N . .0 6 o920
( 第 3 期) 总 3
G n r1N .3 e ea. o 3
【 文史论坛 】
收 稿 1期 :20 -32 5 1 060 3
Biblioteka Baidu
作者简介 :段少 军(94一 ) 15 ,男 ( 苗族) ,湖南洪江人 ,副教授 ,从事高校 “ 两课 ”教学研究 。
囤 洲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段 少 军 :亚 里 士 多 德 与 孔 子 之 伦 理思 想 比论
关 键 词 :亚 里 士 多德 ;孔 子 ;德 性伦 理 ; 比较

浅析孟子与亚里士多德人性论的异同

浅析孟子与亚里士多德人性论的异同

浅析孟子与亚里士多德人性论的异同

文章对比分析了孟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人性理论。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经过一系列的修养过程,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理想的人格境界。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特征。认为德性不是人天生就具有的,而是通过人的后天的习惯养成的。两者的共同点在于,亚里士多德和孟子都主张“中道”。

标签:亚里士多德;孟子;人性论

一、孟子的人性论

孟子与亚里士多德各自奠定了东西方传统文化的基础。孟子认为人和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两者的本性是不同的,人的本性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内在依据,即孟子所说的“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1]p200孟子认为人性是人生而有之的,并不是后天通过外力植入到人心中的,“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就是说人之善就如同水往低处流一样,水的本性都是向低处流的,无论水流的方向怎么变,始终是向下流的,所以人的本性也都是善的。孟子认为天是最高的主宰,世间万物都归于天,所以人的本原也是天,孟子认为天的本性是善的,人性和天性在本质上是有同一性的,因而人性本身也同“天”一样是善的。所以,孟子认为先天性的人性是向善的,人的善是先天赋予的,只是由于后天外界因素的变化才使人丧失了本性。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亚里士多德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亚里士多德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古希腊哲学家,逻辑学家,科学家。

亚里士多德总结了泰利斯以来古希腊哲学发展的成果,首次将哲学和其他科学区别开来,

开创了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的独立研究。其学术思想对西方文化的发

展影响深远。

亚里士多德的教学理论:

1.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主张国家应对奴隶主子弟进行公共

教育。使他们的身体、德行和智慧得以和谐地发展。

2.在教学方法上,亚里士多德重视练习与实践的作用。如在音乐教学中,他经常安排

儿童登台演奏,现场体验,熟练技术,提高水平。

3.在师生关系上,亚里士多德不是对导师一味言听计从,唯唯诺诺,而是在继承的基

础上敢于思考、坚持真理、勇于挑战。他那“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品格,鼓舞着他

把柏拉图建立起来的教学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亚里士多德塑像:

相关

初中历史

知识点: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建立了以“仁”为核心、以“复礼”为目的的思想体系,作为整个儒家的理论基础。在

政治方面,他宣传“为政以德”和“礼治”,以“德”来治理人民,以“礼”来治理国家。他创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体系。他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成为儒家基本的经典。他的言行由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编纂成《论语》,成为研究孔子思想最可靠的依据。

孔子思想的特性: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礼”。“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

亚里士多德与孟子伦理思想的区别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与孟子伦理思想的区别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与孟子伦理思想的区别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与孟子是轴心时代东西方两大思想巨擘,他们的伦理思想和以之而形成的政治主张均因当时社会东西方两大社会历史文化条件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前者的伦理思想更侧重于理性,后者的伦理思想则偏向人的本性中的固有道德情感;前者主张法制政治、民主执政,后者青睐将家庭的人伦道德扩充到社会,由开明的君主实行仁政以实现其所坚持的道。本文以二者的伦理思想作为出发点,沿着伦理思想的差异路径探索二者政治思想的异同。

标签:亚里士多德;孟子;伦理思想;政治思想

亚里士多德(384BC—322BC)和孟子(372BC—289BC)作为轴心时代东西方两位思想巨擘,他们的政治主张与他们的伦理思想的认知是分不开的,二者在伦理思想和政治主张上既带有两个形态迥异的社会的时代背景,又预示了中西方伦理和政治运作在以后的差异。

亚里士多德和孟子伦理思想特点

伦理学,即探讨人类道德的科学,是关于人类道德价值终极追求,关于真、善、美的价值判断标准的知识,是亚里士多德和孟子思想的基础。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开篇部分,亚氏说道:“一切技术、一切规划以及一切实践和选择,都以某一种善为目标。因为人们都有美好的想法,宇宙万物都是向善的。” 〔1〕桑塔耶那认为,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人性的概念是十分健全的:“每个理想都各有自然的基础,每一件自然的事物都各有理想的发展。” 〔2〕人性的拷问就成了理解亚氏伦理思想乃至于其政治思想的首要问题。

亚氏指出,“幸福就是灵魂的一种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 〔3〕而灵魂本身包括非理性和理性两个部分,非理性部分是指人类获取营养与生长,是全体生物所有的,因而它不是区分人类与其他事物的根本点,亚里士多德认为,为人独有的,构成人之为人的是人的灵魂中的理性,“对人来说这种东西就是合于理智的生命。” 〔4〕正是凭借这一点,人类有了超越其它生命的形式。幸福在于人类自然本性的实现,而人类的根本本性就是理性,因而在亚氏的思想系统中,理性成了全部出发点,理性是亚氏追求幸福与德性的前提条件。

中国诸子百家与古希腊先哲之比较

中国诸子百家与古希腊先哲之比较

xx诸子百家与xx先哲思想之比较

引言

哲学一直被认为最深奥的科学,是真正自由的知识。作为三大哲学流派之二的中国古代哲学与希腊哲学,更是在人类历史上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先秦诸子百家与古希腊先哲无疑被认为是两大哲学流派的鼻祖与缔造者,他们为各自的哲学奠定了基础,开凿了源泉,打开了通往求知世界的大门。对于人类文明的辉煌与进步,两者功不可没。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诸子百家与古希腊先哲发展背景的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比较,古希腊人文精神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比较,来对中国诸子百家与古希腊先哲的思想进行比较。

关键词:

发展背景xxxx人文精神儒家思想

一、中国诸子百家与古希腊先哲发展背景的比较

作为开启人类智慧的先驱,先秦诸子百家与古希腊先哲有什么不同呢?下面我们将从发展背景方面进行浅要的比较分析。

子曰: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山水喜好不同,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智慧风格。同样地理环境的不同造就了先秦诸子百家与古希腊先哲不同的哲学风格与追求。

首先从先秦诸子百家说起。中国是大陆国家,古人以为他们的国土就是世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是古人狭义世界观的真实描写。而且从孔子时代到上个世纪末,中国思想家没有一个有过到公海冒险的经历。在《论语》之中,提到海的也就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里我们暂且不论孔子为什么想到海,而不是深山或者是穷乡僻壤;孟子提到海的话也很简短。他说:

“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至于与儒家并列显学的墨家,更是扎根于土地,根本就没有提到过大海;而道家也许只有庄子编童话的时候用到过大海(河伯望洋兴叹的故事)。由此观之,先秦诸子是没有真正畅游过大海,最多也是站在海边,慨叹大海的浩瀚无边。可以说先秦诸子百家的哲学是大陆哲学。

德性伦理还是角色伦理——以《孟子》为中心进行的考察

德性伦理还是角色伦理——以《孟子》为中心进行的考察

安乐哲 、 郝大伟将儒家的伦理学界定为角色伦 理学 主要 基 于 以下 几个 方 面 的断定 : 、 国的思 想 一 中 中没有 明确 的二元 论思 想 , 没有 严 格 意 思 上 的 超 越 观念 。也 就 是说 , 传统 西方 的 思想是 二元 对立 论 , 而 中国 的思想 是两 极 相 关 论 。二 、 国 的哲 学 是 过 程 中 哲学 , 不是封 闭式 的预设哲 学 j 。三 、 中国人 的思

儒 家的伦理学 为德 性伦理学
在着争论 。传统上 , 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儒 家的伦理 学是德性伦理学 , 但是有部分学者 , 如海外汉学家安
乐哲 ( oe .A e ) 郝 大 伟 ( ai L a1 , R gr T ms、 D vd .H l 大 )
陆学 者 潘文岚 、 黄裕 生等认 为 , 家伦 理学 是角 色伦 儒 理学 。要确 定儒 家 的伦理 学 是德性 伦 理学 还是 角 色
18 2
Biblioteka Baidu
为 角 色伦理 学更 为恰 当 。无论 安乐 哲 的命名 是否 恰


当, 他对 中国思想 的认 识 和分析 无疑 是深 刻 的 。
① 普遍人性与特殊人性 的统一
性善论是孟 子伦理学的基础 , 也是其 目的论 的 基础。 目的论下 的人性皆为普遍人性 , 或者 皆有普 遍 人性 的特 征 , 亚里 士多 德如 此 , 子亦 然 。孟 子在 孟 解 释性何 以为 “ ” , 供 了两 个 方 面 的论 证 : 善 时 提 其 是继承“ 天命 之 谓性 ” 的传 统 , 性 善 溯 源 于形 而 将

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

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

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

一、本文概述

本文旨在比较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探讨两者在哲学理念、道德实践和社会价值等方面的异同。作为东西方的杰出思想家,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对各自的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的“中庸”和“中道”思想,虽然名称相似,但在文化背景、理论体系和具体实践上却各有特色。本文将从概念内涵、伦理道德、政治哲学和社会应用等多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深化对这两种思想的理解,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中庸”思想强调在人生处世中追求恰到好处的平衡与和谐。这种平衡不仅体现在个人内心的情感与理智之间,也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孔子认为,通过实践“中庸之道”,人们可以达到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的统一。

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哲学家和先哲,其“中道”思想主张在两极之间寻求适中的道路,避免过度和不及。这种思想体现在他的伦理学、政治学等多个领域,强调在道德行为和政治决策中保持平衡与公

正。亚里士多德认为,通过实践“中道”,人们可以实现个人品德与社会正义的和谐统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揭示两种思想在哲学理念、道德实践和社会价值等方面的异同,为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二、孔子“中庸”思想概述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中庸”思想在儒家学说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孔子所提倡的“中庸”,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折中或调和,而是一种追求和谐、适度、平衡的人生哲学。其核心在于强调“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即中庸之道是普遍适用的真理,是达到事物正当不移的道路。

善:判断或描述——亚里士多德之善与古代儒家之善的比较考察

善:判断或描述——亚里士多德之善与古代儒家之善的比较考察

善:判断或描述——亚里士多德之善与古代儒家之善的比较

考察

沈顺福

【期刊名称】《孔学堂》

【年(卷),期】2015(000)004

【摘要】亚里士多德将“善”视为目的,成为理性选择的对象。善获得了理性与主体选择性品质,并因此而成为判断性概念。中国古代儒家的善主要指完成、完善与圆满。善或道德圆满的主体是人性。人性至善的过程是自然的。作为概念,善是对圆满状态的描述,属于描述性概念,不属于判断性概念。它缺少主体性。

【总页数】26页(P28-36,137-153)

【作者】沈顺福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502.233

【相关文献】

1.儒家与康德"善"之思想的比较 [J], 邓玉函

2.德性与外在善——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价值取向之比较 [J], 崔丽萍

3.儒家五伦观与佛教六方说比较——以《孟子》和《善生经》为中心 [J], 陈兵;赵广志

4.佛教修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兼与儒家“克己复礼”的比较 [J], 陈坚

5.亚里士多德“善”的哲学思想与孟子“性善论”思想比较研究 [J], 王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与亚里士多德德性理论之比较Ξ

戴兆国

(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关键词:孟子;亚里士多德;德性;存在;德行;规范

摘 要:作为伦理思想的源头,孟子和亚里士多德的伦理理论都表现为典型的德性伦理形态,二者既存在着共通的思想内容,也有差异。在德性与存在、德性与规范、德性与德行、德与福的统一方面,都做出了相近的阐述,表现了共通的理论旨趣。但是在具体的理论解释构架以及致思的方向上又存在差异。对二者异同的比较,可以为现代伦理理论的建设提供借鉴。

中图分类号:B222.5;B502.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35(2003)02-0142-05 Comparison betw een Mencius’and Aristotle’s theories on ethics

DAI Zhao-guo(College of Economics,L aw and Politics,A N U,W uhu241001,China)

K ey w ords:Mencius;Aristotle;virtue;being;moral action;normative

Abstract:As the source of theory on ethics,Mencius’and Aristotle’s theories on ethics shared much commons. They both focused on virtue and gave similar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tegrity of virtue and being,virtue and normativness,virtue and moral action,virtue and happiness.But they we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in the ways and style to interpret their theories.It is helpful for the study of the modern theory on ethics to compare them.

作为古希腊和中国原始儒家的德性理论的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和孟子各自独立地阐述了自己的德性理论,二者既有共同之处,也各具特色。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不仅可以找到中西德性伦理思想源头的共同特征,而且也可以发现二者不同所引起的中西伦理的差异,从而为恢复德性伦理的传统作理论的准备。

孟子和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的创制都处在中西文化发展的轴心期,在这一轴心期的前后,伦理问题是人类思索的共同话题。春秋时期礼乐崩坏,对当时的伦理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儒家代表人物通过对周人德的观念的阐发,论述了人的内在德性品质的诸多方面。孟子在孔子德性思想的基础上,继承了孔孟之间儒者的德性思想[1],系统阐述了德性伦理理论。这一理论希望通过对人的内在德性品质的挖掘和肯定,为重新确立完善、和谐的社会秩序提供理论的说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理论是在希腊城邦社会发展中,对苏格拉底“德性就是智慧”理论的发挥。城邦民主制的完善离不开人的内在德性品质,亚里士多德充分考察了德性的内在要求,将德性规定为与人的存在相统一的内在品质,从而为培养完美的人格奠定理论基础。在这一具有共同特质的历史背景下,孟子和亚里士多德的德性理论呈现出许多共同的特点。

1.内在德性品质是人的存在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区分了两类德性,一是理智德性,一是伦理德性,前者来自后天的教导,后者产生于习惯,无论何种德性都非神赋天赐。他将德性与人的存在状态统一了起来,这是一种现实主义的理性态度。亚氏认为,在人的心灵中有三种状态:情感、潜能和品质,德性不是情感,因为德性有高下卑劣,而情感不可作此价值判断,也就不能遭到赞扬和谴责;情感是自发的,但德性却是选择的结果;情感是被感动的,德性却是以某种方式被赋予的。德性也不是潜能,因为潜能是天生的,无法说它是善良的或恶劣的,但那些被称为善良或恶劣的东西可以是德性。这样一来,只剩下一种可能性,即德性是品质。[2](二卷五节)一切德性本质是使其拥有者在一种

第31卷第2期Vol.31№.2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A nhui Normal U niversity(Hum.&Soc.Sci.)

2003年3月

Mar.,2003

Ξ收稿日期:2002-12-15

作者简介:戴兆国(1971-),男,安徽芜湖人,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讲师,哲学博士。

良好的状态中并能发挥良好的功能,如眼的德性使视觉敏锐,马的德性是奔跑迅速,人的德性就是使人优秀出色,充分地发挥其品质,这种品质又称之为中道,它指在适当的时间、就适当的事情、对适当的人物、为适当的目的和以适当的方式去行动,这种中道只有在德性的过与不及中才能存在,对于恶性来说是不存在中道的。[2](二卷六节)作为品质存在的德性说明德性本身是与人的存在相一致的,不可能有离开德性的纯粹的存在,也不可能有离开存在的纯粹德性,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理智的思考只能分辨、澄清一些事实,惟有具备德性的光辉行为才真正能够改变人们的习惯。

孟子没有明确提出德性的概念,但在他的言论中,对于“德”的论述不乏其例,计37次之多。孟子首先从人禽之别来论述人之所以为人的存在的德性根据,“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以下只注篇名)此“几希”就是“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尽心上》)的心理定势,这种对于善言善行的冲动非得自于外,而是存于“仁义内在”之心中,此心不仅具备仁义礼智四端,而且具备“不学而知”“不虑而能”的“良知、良能”。在这种“几希”“四端”的言语背后,可以看出,德性与存在的统一理论与孟子的主张是一致的。尽管孟子的德性论是以人之性善为前提,多少有别于亚氏的主张,但从他坚持“心之所同然”和“礼义之悦我心”的一贯之道的角度看,其认定人的德性作为与人的存在统一的品质,是毫无疑问的。

2.外在的道德规范源于德性的内在要求

规范作为一种外在的法则,似乎与内在的德性没有关系,这也是规则道德观的主要论点。事实上,任何外在的规范都是源自于人类的德性本质的需要,这种需要又发端于人类自身的道德自觉。道德规范的合理性,不仅在于有社会历史方面的依据,而且在于合乎人性发展的真实的要求[4]。由于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诸如对秩序、合理、进步等的追求,促使人类的道德觉醒表现为个体的行为应当自觉服从社会的整体需要,“人的道德自觉的尺度之一,便是由单纯追求个体之利进而确认族类(社会整体)的利益,这种确认实质上构成了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必要前提。”[4]在此过程中,规范无疑起着极为重

要的作用。

在与德性相关的规范中,亚氏把作为公正的德性与合法联系起来,他说:“合法和平等当然是公正的,违法和不平等是不公正的。”“公正自身是一种完满的德性,它不是笼统的一般,而是相关他人的。”[5](P102-103)正是在与他人相关的过程中,规范开始发挥其作用。这一看法无疑注意到了德性本身并非能够促成所有的人完善,还必须依靠规范的功能来辅助完成。但是这又并非认定规范是与德性无关的,这还可以从亚氏列举的大量的有关作为中道的品质的过与不及的两端表现出来。把具体的德目与规范加以联系,这便使德性与规范的统一获得了更为具体的表现。G. J.沃尔诺克曾指出,美德伦理不过是其他各种基于原则的伦理学理论的“镜象”,大多数道德原则都是有其对应的道德美德的[6],说明了德性与规范是相互统一的。

孟子在承认德性力量的同时,并非一味固执于仁德本身的作用,他将“由仁义行”和“行仁义”区分开来,认为真正的有德性的行为并非是由外在的规范的限制和指导引出的,而是由发自主体内在的品质所形成的心理习惯使然。仁、义、礼、智、信既作为具体的德目,同时又被统摄在仁的总名之下,孟子形象地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告子上》)朱熹在《集注》中说:“义者行事之宜,谓之人路,则可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道,而不可须臾舍矣。”[7]将具体的道德规范化约为行为者内在的品质,规范不再只是外在的工具、手段,而是与主体德性同时俱在的品性。这从侧面也说明了对道德的价值判断,是没有将价值要求的应该同道德实践的事实情形割裂开来,或者毋宁说,中国原始儒家的思维路向根本没出现对于事实和价值的二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毕竟有置道德规范于不顾的自暴自弃者,道德的自由选择完全是由主体自身决定的,尽管这种选择会遇到各种外在力命的限制,但最终的主宰仍是主体自身,不能由此推出德性与规范是不统一的。总之,在儒家的道德系统中,仁义等具体的德目又被理解为内在的德性和品质,所谓“仁者”便是具有“仁”这种德性或品格的主体,“在‘仁’的规范下,通过‘为仁’的道德实践遂逐渐形成内在的德性,又以‘仁’的德性为根据而展开为善去恶的道德工夫,在实践的过程中,作为规范的‘仁’与作为德目的‘仁’融合为一。”[8]

341

第2期 戴兆国:孟子与亚里士多德德性理论之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