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月亮教案设计
《走月亮》教案
![《走月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52ab4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1.png)
《走月亮》教案•相关推荐教学重点:进入本文所营造的宁谧、淡中蕴浓的氛围。
教学难点: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的美丽景象,体会月光中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并由景及情,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你认真看过晚上陪伴我们的月亮吗?听一段体现月夜静谧的音乐,放朦胧的月景图。
师:让我们把耳朵、眼睛、鼻子和心都唤醒,带着它们去月光下散散步。
板书课题:《走月亮》评价课题读法,重新试读。
(轻而柔)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打开课本,咱们到书本上去看看月亮。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并感受课文哪些地方吸引了你?三、再读课文,研读重点师:要想走月亮,先得让月亮升起来,哪儿写月亮升起来了?谁来读读,连课题读读。
师:这不是月亮升起来,月亮什么时候升起来?生:晚上。
师:晚上周围环境有什么特点?生:很安静。
师谁再来读,接着读。
师:还没读过书的请举手。
请你读。
生读:月儿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师:挺好!谁还想读?师:读得有点急。
“柔和”的月光是什么样的?谁能读出来?师:下面我需要课堂特别安静。
注意听!听我读这三个“照亮”,你能听出什么味道?是从远处照到近处呀,还是从近处照到远处……看听不听得出来。
师:远处的景物在月光朦胧中能看清楚吗?(生齐:不能)所以读起来模模糊糊,到了村头的大青树就看得清楚点了,看得最真切的是脚下的路,所以就有不同的读法。
谁能读读?生读。
(学生读得很好)师:踩着月光的银辉,我和阿妈走月亮。
这柔和的月光,团团的月影中一定有很多地方吸引了你,快快带着你的眼睛、鼻子、耳朵和心一起走月亮,并与你的小伙伴交流并分享。
Ppt溪边田埂视觉(眼看)听觉(耳听)嗅觉(鼻嗅)感觉(心想)重点汇报讨论点1、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溪水在流动,山草和野花的香味在秋风的吹拂下漂到了溪水上空,随着溪水飘啊飘,月光洒在溪水里,溪水流动月光也跟着动。
2、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多篇】《走月亮》教案三篇
![【多篇】《走月亮》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b7fee1fa16fc700aba68fcb8.png)
《走月亮》教案三篇《走月亮》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中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2、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__的意境美,品味__的语言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师生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
(板书课题:7、走月亮)二、学习生字词1、教师朗读课文,配以多媒体课件(__伴随着钢琴曲出示)。
2、学生自读课文。
(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3、分段检查(开火车分段朗读课文)4、交流不明白的词语此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云南、洱海、白族,使学生对美丽的云南风景有初步的印象。
5、认读生词。
(自读,指读,开火车读)教师此时要特别注意指导“载”的读音,在这里是“运载(z ài )”。
6、让学生说说自己记住生字的方法。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通过读课文,谁能说说“走月亮”是什么意思?2、__讲了一件什么事?3、读完这篇__后,你有怎样的感受?第二课时一、导入师:这节课,让我们再次随着作者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吧。
《走月亮》教学设计(通用6篇)
![《走月亮》教学设计(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38fc5e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f.png)
《走月亮》教学设计(通用6篇)教学设计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适宜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规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等环节。
《走月亮》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苦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帮助教学,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走月亮》教学设计(通用6篇),欢送阅读,盼望大家能够喜爱。
《走月亮》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正确认读本课生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在读中感受月光下漂亮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获得的无限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进入本文所营造的宁谧、淡中蕴浓的气氛。
难点: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的漂亮景象,体会月光中获得的无限乐趣,并由景及情,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师:师生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哪些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漫步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2.今日,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漫步,再来感受一下吧。
”(板书课题:7走月亮)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熟悉的字可以请教小教师,不明白的词语画下来大家一起沟通。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读课文,谁能说说“走月亮”是什么意思?2.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尝试让孩子去总结、概括。
其次课时一、谈话导入。
师:这节课,让我们再次随着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闲逛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吧。
二、品读课文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再读课文,把给你印象最深的句子或段落画下来,和你的小伙伴体会着读一读,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
《走月亮》教案15篇
![《走月亮》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3e109e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5.png)
《走月亮》教案《走月亮》教案1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走月亮》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走月亮》教案1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绘画表现能力。
2、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运用所学的形色知识进行大胆自由的表现自己和月亮相关的事。
难点: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设备、教学范图、建议准备关于月亮的故事等。
学具:水彩笔、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一、激发构思、激发思维1、师:小朋友!你能为我们大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吗?2、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月亮的感受和想法。
你想和月亮成为好朋友吗?如果月亮是你的朋友,你想为月亮取个什么名字呢?3、学生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者一个词语。
4、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说一说自己对月亮的切身感受。
5、学生大胆自主的'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为月亮取名字,说出自己问要这么取的理由。
(引入教学课题,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欣赏感受、拓展思路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范图。
1)哪一幅画的色彩最美丽?2)哪一幅画的内容最有趣?3)哪一幅画的月亮最新奇?2、师:小朋友!你想和月亮做游戏吗?你想和她做什么游戏呢?3、师:除了做游戏,你还想和月亮做什么呢?4、学生大胆自主地表达自己对教材范图的看法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且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说的最有趣最生动。
(学会欣赏,并在欣赏他人范图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创造出更多的自己的独特想法。
)三、自主表现、穿插评价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表现月亮与人的美好关系,并协助辅导。
2、在学生表现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学生鼓励,特别是有独特想法的学生。
3、学生大胆自主表现自己的想法,并积极地进行交流。
大胆地通过实物投影设备介绍自己的想法。
(大胆实践,将独特思维转化成美术作品。
走月亮教案(精选5篇
![走月亮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0dde41a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7.png)
走月亮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一文,涉及教材的第三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的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对文章的主题、结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以及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分析课文的结构和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的结构和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月亮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月亮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分析课文的结构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4.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的典型例句,指导学生进行仿写。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走月亮》2. 板书内容:生字词课文结构修辞手法作者情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3)仿写课文中的典型例句。
2. 答案:(1)生字词:略(2)课文结构:总分总;修辞手法:拟人、比喻、排比等。
(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收集关于月亮的诗句,进行欣赏。
(2)观察夜晚的月亮,记录自己的感受。
(3)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户外实践活动,体验走月亮的乐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 教学难点中的“分析课文的结构和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走月亮》教案(通用5篇
![《走月亮》教案(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921ffc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3.png)
《走月亮》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1.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
3. 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并运用本课中的生字、新词,提高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关爱家人、珍惜亲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作业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3.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引导。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进行仿写练习。
5. 随堂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表达母爱的句子,分享感悟。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走月亮》2. 生字、新词:漫步、皎洁、静谧、慈祥等。
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4. 课文结构:起承转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2)运用比喻、拟人手法,仿写一段话;(3)思考并回答: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母爱?2. 答案:见课后附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收集关于母爱的名言、故事,进行分享;(2)开展“我和妈妈的故事”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作业设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仿写一段话。
3.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开展“我和妈妈的故事”主题活动。
一、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1. 比喻:如“月光如水”,将月光与水相比,形象地描绘出月光的柔和、清澈。
《走月亮》优秀教案5篇
![《走月亮》优秀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abee77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9.png)
《走月亮》优秀教案5篇《走月亮》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7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和阿妈浓浓的亲情。
2、激起学生读的,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具准备:歌曲《月亮船》教法学法:导读法朗读法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师:师生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哪些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散步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2、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
(板书课题:走月亮)3、解题。
(走月亮的习俗)二、初读感知,自主学习。
1、教师配乐范读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小老师,不明白的词语画下来大家一起交流。
3、指名读课文。
4、交流不明白的字词。
5、开火车读生字,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6、指导书写。
“载”和“栽”“裁”对比记忆。
7、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又有怎样的感受?三、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这节课,让我们再次随着作者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吧。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全班交流。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把描写美好月夜的句子或段落画下来,认真读一读,并试着谈谈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合理想象:①秋虫夜鸟此刻在做什么?②你能想象一下果园里的景色吗?③作者都嗅到了野花的香气,那她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④引导学生想象第八自然段的两处省略号所蕴涵的内容。
)2、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小作者感到愉快、高兴,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找一找。
《走月亮》教案七篇
![《走月亮》教案七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d0b2411a37f111f0855bb1.png)
《走月亮》教案七篇《走月亮》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鹅、卵”等7个生字,会写“牵、鹅”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3.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__的意境美,品味__的语言美。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师生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
(教师板书:走月亮)(课件出示2)师: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戏,称为“走月亮”。
(课件出示3)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同学,等方式来解决。
2.学生自读课文。
在读文过程中,勾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3.谈一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分析记忆字形。
出示生字“鹅、卵、俗、跃、穗、踱、烁”(课件出示4)“鹅”是家禽,所以偏旁是“鸟”;“俗、跃、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俗—浴”是形近字。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淘、牵、鹅、卵、填、庄、稼、俗、跃、葡、萄、稻、熟” (课件出示5)指导书写:“淘、鹅、填、稼、俗、跃、稻”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牵”是上中下结构的字,中间的秃宝盖要宽一些。
《走月亮》教案(优秀7篇)
![《走月亮》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d56e2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09.png)
《走月亮》教案(优秀7篇)《走月亮》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品词析句,感悟走月亮的景美和情美。
2、积累语句,背诵课文,体味小韵文的韵味。
3、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
4、培养孩子运用语言表达生活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意境,整体感受文本。
师:上节课我们跟随张老师一起美美的读了读《走月亮》,这节课我们再一次与作者和他的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一走月亮。
师:下面老师先来读一遍课文,你们闭上眼睛静静听,边听边想:你听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带给你什么感受?生畅所欲言谈听后感受。
二、品词析句,把握文章情感。
师:好,下面带着你的感受自己小声的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想,你最喜欢文章哪个地方?为什么?可以用笔画出来多读几遍,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A、学生找出第二自然段“月儿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1、师:为什么喜欢这?带给你什么感觉?生:觉得我的家乡很好看,很美。
2、师:在生活中你觉得什么能照亮?(手电筒、太阳、灯塔)那月光和这些光有什么区别?生:更柔和,更浪漫。
师:好,孩子,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
3、师:太柔和了,这月光一下把作者带回了故乡,月光照亮了远处高高的点苍山,近了,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更近了,也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同学们,还没有完,你说这月光还会照亮哪些地方呢?师:在月光照亮下的作者家乡变得(更美丽,更宁静)板书。
师:好,谁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
4、师:真美,这么美的景色,我起头一起背一背,看是不是记在了心里。
设计意图:本段通过“三读一背”来指导学习,体会月光的特点,感受作者的家乡美。
让孩子初步感知排比句的用法以及作者由远及近的写作手法。
B、学生找到文章第四自然段:1、品读“流着”师:好,还有哪些景色你觉得很美,你很喜欢?生找到第二段。
这一段里你觉得哪的景色你最喜欢?生:我喜欢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抱着一个月亮!师:嗯,真是,这香味怎么还会流呢?生:可能花瓣落到了水里,水就有香味了,因为溪水在流,所以香味也就随着溪水在流动。
《走月亮》教案七篇
![《走月亮》教案七篇](https://img.taocdn.com/s3/m/0ccfbf94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6.png)
《走月亮》教案七篇《走月亮》教案篇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充溢着诗情画意的散文。
读着这篇__,使人不由自主地走进一幅如诗、如梦、如世外田园般的画卷中: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啊走,走过村头,走过大道和小路,走过小溪和水塘,走过溪岸和拱桥,走过果园和菜地……山之高,村之静,水之香,塘之趣,果之甜。
虫鸣、鸟飞、溪流、人语,无不充盈着欢乐、幸福、温馨、甜美之情。
__情景交融,寄情于物,物我相应,情韵绵长,“我”与阿妈一路走来,所见之物、所闻之声、所想之事皆含情;__语言看似平白,但韵味无穷,语言浅近,但情意深沉,且极具韵律感,使语言富有气势,更使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让人在脑海中呈现的不仅仅是一路美丽的景致,而更多的是真真切切的情,相濡以沫的爱。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意境和情感。
3.正确认读本课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调动所有感官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让学生体会月光下的动人场景和美好意境,让孩子更深刻地体会到柔和的月光下充满着无限的情意,感受到爱的存在和温暖。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
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__的意境美,品味__的语言美。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月亮图片、《月亮船》歌曲下载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课时任务: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让孩子更深刻地感受到爱的存在和温暖。
走月亮教案精选7篇
![走月亮教案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c4958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17.png)
走月亮教案精选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心得体会、学习心得、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稿、活动方案、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insights, learning experience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activity pla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走月亮教案精选7篇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讨论和互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优质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走月亮教案精选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语文《走月亮》教案设计(优秀6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走月亮》教案设计(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f10532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ca.png)
四年级上册语文《走月亮》教案设计(优秀6篇)《走月亮》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七个生字“淘、哇、灌···”等,正确认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书写:“盘、柔、牵···”六个生字。
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练习独立识字。
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味语言的美,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以及“我”的快乐与幸福。
3、结合学生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4、体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一句反复出现在表达情感和文章机构中的作用。
5、了解“语文天地”中的“金钥匙”,初步掌握区别对待自读时所提的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通过品味语言美,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以及“我”的幸福与快乐。
2、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体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一句反复出现在表达情感和文章结构中的作用。
4、学习区别对待自读时所提的问题。
学习准备:1,预习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并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懂每个自然段。
4、再读课文,在自己不懂的地方标记。
5、思考课后星号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
1、谈话:月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能背一首你喜欢的有关“月”的诗吗?(抽学生背诵)2、中秋节那天如果坐在院子里上月吃饼你会有什么感觉?(抽学生谈)3、如果在月光下散步会有什么感觉?(板书课题)然后引导学生读注释了解“走月亮”的意思。
4、齐读课题,猜测课文内容。
二、初读,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读通读顺。
2、小组内开火车读,互相帮助。
3、再读课文,想想:我和阿妈走过了哪些地方?(读后抽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村庄、小溪边、田埂上) 4、课文用哪一句话将这些内容串起来的?请用“——”勾出来。
《走月亮》教案(通用5篇
![《走月亮》教案(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a593e9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8.png)
《走月亮》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走月亮》这篇课文。
该课文位于教材第三章“月色与风景”的第二节,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展现自然之美,以及月亮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
详细内容包括月亮的不同形态、月光下的景色以及与月亮相关的传说和文化。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于月亮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自然美景的感知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美词佳句,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重点:掌握关于月亮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月亮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简要介绍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 课文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b.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c. 逐段讲解课文,分析重点句子和词语,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d. 结合课文内容,讲解月亮的基本知识,如月相变化、月球表面特征等。
4. 随堂练习:a. 根据课文内容,绘制月亮的不同形态。
b. 用自己的话描述月光下的景色,分享给同学们。
5. 知识拓展:a. 介绍与月亮相关的传说和文化,如嫦娥奔月、中秋赏月等。
b. 讨论月亮在人们心中的象征意义。
六、板书设计1. 课文《走月亮》2. 月亮的形态、月光下的景色、与月亮相关的传说和文化3. 重点句子和词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月亮的短文。
b. 收集与月亮相关的传说和文化,制作成手抄报。
2. 答案:a. 短文要求:描述月亮的形态、月光下的景色,表达自己的感悟。
b. 手抄报要求: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展示与月亮相关的传说和文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教案10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教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aa4ab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82.png)
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教案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教案1一、教材分析《走月亮》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抒情散文。
课文描写“我”和阿妈在月光下“走月亮”时的所见和所感;全文语句优美,意韵悠长,情感深沉,充满了诗情画意。
重点:通过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在“走月亮”的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所想。
通过课程的讲解,能与作者感同身受。
难点:因为“走月亮”这种习俗对于生活在都市里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陌生的,如何联系孩子的实际,让他们感受到文章中作者走月亮的快乐?全篇文章思路:先切入孩子们散步经验,然后再让孩子们联系实际,然后抓住“奇妙”二字,贯穿全文的所见,所思,所感。
二、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重点指导“卵”“俗”的书写;2.弄清楚作者走月亮时的所见、所思、所感。
3.联系自己生活体会,通过文字,感受作者为何在走月亮时感觉特别的快乐?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三、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月亮图)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它是那样明亮,那样柔和,古往今来,这一轮明月让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之沉醉,为之赞叹;李白曾经在月色写下了《古朗月行》,苏轼在月色中写下来《水调歌头》。
如今的月色和那时的月色几乎也无太大的区别,那我们现代人会在月色下做什么呢?2.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月色下做过什么事?预设答案:散步、逛街、看星星3.下面,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好朋友,他叫吴然,是白族人,生活在云南普洱,我们一起来看文章,看他在月色下做什么。
预设答案:走月亮(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我们从题目知道了,吴然啊,他在月色下和阿妈走月亮。
走月亮教案(精选5篇
![走月亮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90288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c.png)
走月亮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材《走月亮》章节,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生字词学习、课文结构分析等。
详细内容如下:1. 阅读课文《走月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2. 学习生字词:俯、仰、攀、跃、邀、踏、漆、膜、溅、湿、俗、揉、鹅、卵、藤、嫩、绘、卵、虾、裙等;3. 分析课文结构,掌握文章的主题、段落大意及修辞手法。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2. 掌握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应用;3. 学习作者观察大自然的方法,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优美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课文结构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引入课题《走月亮》。
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教师进行指导。
3. 精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理解课文中的优美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4.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5. 课堂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践,选择一个自然场景,用学到的词语进行描述。
6.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一段描述,讲解修辞手法。
7. 随堂练习:学生仿写一段描述,运用所学生字词和修辞手法。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走月亮》2. 生字词:俯、仰、攀、跃、邀、踏、漆、膜、溅、湿、俗、揉、鹅、卵、藤、嫩、绘、卵、虾、裙等;3. 课文结构:总分总;4.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一个自然场景,运用本课所学的生字词和修辞手法,写一段描述。
示例答案:月光洒在小溪上,溪水泛着银光,仿佛一条蜿蜒的银蛇。
溪边的柳树轻摇着绿色的裙摆,仿佛在与月亮共舞。
夜晚的田野里,蛙鸣虫唱,交织成一曲美妙的交响乐。
《走月亮》教案优秀5篇
![《走月亮》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a867298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99.png)
《走月亮》教案优秀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材《走月亮》,主要围绕第一章节“月色下的漫步”进行详细讲解。
内容包括:描绘月亮的形状、颜色及动态;分析作者通过观察月亮得到的感悟;学习用优美的词语表达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月亮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第一章节的词语运用和句子表达。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词语和句子运用到实际情景中,表达自己对月亮的观察和感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月夜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月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1)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分享。
(2)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第一章节,讲解词语和句子的运用。
(3)结合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月亮的特点,并进行课堂讨论。
3. 实践活动:(1)让学生分组观察月亮,用彩笔在纸上画出月亮的形状和颜色。
(2)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画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4. 例题讲解:(1)给出一个关于月亮的描述,让学生找出其中的优美词语和精彩句子。
(2)教师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这些词语和句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段关于月亮的描述,要求运用所学词语和句子。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第一章节“月色下的漫步”2. 重点词语和句子:(1)形状:弯弯的、圆圆的(2)颜色:金黄、银白(3)动态:慢慢升起、悄悄落下3. 学生画作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月亮”为题材,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月亮特点,并表达自己的感悟。
例文:夜晚,我独自一人走在公园的小路上,抬头望着天空中的月亮。
月亮弯弯的,像一只小船漂浮在夜空中。
月光洒在大地上,给一切都披上了一层银白的纱。
《走月亮》教案
![《走月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a52e8b9b6648d7c0c74661.png)
《走月亮》教案《走月亮》教案四篇《走月亮》教案篇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识字,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的乐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感受文章的意境美教学准备:课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识记理解新词。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意境和情感。
一、导入新课1.(出示月亮)同学们,看到月亮,谁能吟几句有关月亮的诗词?2.古人总是仰望柔情似水的月亮,埋头创作了许多流芳百世的诗词,也让我们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除了这些古诗,还有许多美妙的歌曲陶冶着我们的情操。
你们想听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了一首动听的《月亮船》,希望大家静下心来,认真地听,细细的品,让月夜的温馨、月光下妈妈浓浓的爱走近你我的心田。
(播放《月亮船》)。
吟过古诗,赏完歌曲,我们的心情也如同月夜一样平静,伴着妈妈的笑眼弯弯,我们感觉好幸福!让我们在这种心境下跟随作者一起到月光下散步,一起走月亮!(板题:走月亮)读课题。
二、识字学词(一)识字1.自主识字。
①请同学们翻开书,默读课文,利用课后拼音认识生字并注音,标出文章段落序号,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②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设计意图:告诉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使其明确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并知道怎样才能学好。
确保学生自学的时间,使其能自主、自由地学习。
2.交流记字方法。
①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读。
(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
)②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字(如形近字比较的识字方法,如“兔”和“免”,“俗”和“裕”。
)3.指名读生字。
4.齐读生字。
(二)学词1.出示词语。
淘洗柔和坑坑洼洼浇灌银毯闪闪烁烁风俗运载低垂气息沟水汩汩2.学生自由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月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了解“反复”这一形式的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
在读中感受月下景色的美丽。
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月下景色的美丽。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体会浓浓的亲情,激发学生热爱父母、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赏月吟诗,歌曲激情。
1.(出示月亮)同学们,看到月亮,谁能吟几句有关月亮的诗词?
2.古人总是仰望柔情似水的月亮,埋头创作了许多流芳百世的诗词,也让我们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除了这些古诗,还有许多美妙的歌曲陶冶着我们的情操。
你们想听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了一首动听的《月亮船》,希望大家静下心来,认真地听,细细的品,让月夜的温馨、月光下妈妈浓浓的爱走近你我的心田。
(播放《月亮船》)。
吟过古诗,赏完歌曲,我们的心情也如同月夜一样平静,伴着妈妈的笑眼弯弯,我们感觉好幸福!让我们在这种心境下跟随作者一起到月光下散步,一起走月亮!(板题:走月亮)读课题。
3.“走月亮”是什么意思?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打开课本,轻声读一遍课文。
思考。
①“我”和阿妈走过了哪些地方?并用“△△”标记出来。
②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句子,用“——”标记下来。
出现了几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老师想让你们的课本变得饱满起来,用各种各样的标记符号记录你们思考的足迹,也希望这些好的学习方法能伴随你以后的学习之路。
)
2.引导学生汇报。
①教师相机板书:我和阿玛走过了小路、溪边、田埂、……
②“我和阿妈走月亮”在课文反复出现,共出现了4次,把“我”和阿妈到过的地方巧妙地串联起来,使文章自然的分成了四个部分。
请大家用“‖”给课文分段。
三、细读品味,理解感悟。
(一)学习第一部分
(出示第一部分文字)
1.引导理解“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哪边升起来了。
”重点体会“从洱海那边”升起来的意境。
①要想走月亮,得先让月亮升起来,哪儿写月亮升起来了?谁想读读。
②月亮已经升起来了,为什么偏偏还要加上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呢?为什么不说从花园那边升起来?
③引导体会:天上一轮月亮,水中一轮月亮,天上的月亮静静的,水中的月亮随波荡漾的美景。
④齐背这几句话。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重点体会。
“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
①下面,我需要教室特别的安静。
注意听!听我读这四个“照亮了”,你能听出什么味道?是从远处照到近处了,还是从近处照到远处了?
②生回答
③师引导:远处的景物在朦胧的月光下能看得清吗?所以读起来模模糊糊,照到村头的大青树就看得清楚了,看得最真的是脚下的路。
④再次指名读。
3.在这样的情境下,“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散步,心情怎样?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4.学生配乐朗读。
总结:多么温馨的月光小夜曲呀!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师配乐朗读。
学生想象,体会。
(引:听!溪水在唱歌,老师仿佛看见一位阿妈牵着孩子的手,来到了小溪边。
同学们轻闭你的双眼,放飞你的想象,赶快到小溪边去看一看,闻一闻,看看你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
重点引导。
①你闻到了什么?画出小溪流香的句子。
②你看到了什么?(重点体会“抱”的温暖)
③此时此刻,文中的“我”是想到了什么?
④假如是你是文中的孩子,此刻和妈妈在一起,你会做些什么?(结合生活经验感悟)
3.小结:是呀!其实,只要我们和阿妈在一起,不管做什么游戏,都会感到快乐!都会感到幸福!
4.把这种快乐和幸福传递给你的同桌,互相读一读。
(三)自学第三、四部分
过渡:老师领大家学习了第一、二部分,接下来请同学们独立阅读和分析,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你喜欢一个部分自学。
1.默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要求:把你感受深刻的地方标记下来,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标点符号。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小结:是呀,我和阿妈走在这样柔和的月光下,伴着虫鸣、鸟飞以及果园那边飘来的果香,边走边聊,多么甜美、多么幸福呀!即使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只是静静地走,温情也始终互相感染着,多美的意境呀!
(四)整体回顾
《走月亮》这篇文章用优美的文字,领我们走过了小路、溪边、田埂、走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欣赏了一幅幅诗情画意般的美景,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
的亲情——温馨、快乐、甜美、幸福。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全文,用心和阿妈一起走月亮!
四、播放视频歌曲《母亲》,情感升华。
看到文中的孩子和阿妈在一起度过的幸福时光,不禁也让我们想起了和妈妈在一起的幸福时刻。
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会,就会发现,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我们都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让我们怀着甜蜜、幸福、感恩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歌曲《母亲》,一起回忆妈妈带给我们的温馨、快乐、幸福、无畏…。
五、课外拓展:(任选一题)
1.继续搜集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或美文,抄写在摘录本上。
2.把你和妈妈在一起时发生的最幸福、最快乐的事情写下来。
板书设计:
走月亮
小路温馨
溪边快乐
景美情浓
田埂甜美
……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