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数字人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至情至性苏东坡》学案
课题类型:主题探究课
阅读篇目:八上六单元《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学习目标
1、赏月景,悟手法。
2、明背景,悟情怀。
课前学习
1、课前阅读:《记承天寺夜游》,思考:借景抒情,借何景?抒何情?用文中的一个字或一个词语回答。
2、借文解诗,增加积累。
3、搜集整理苏轼的相关诗文。
(一)品读月之景
1、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一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还有那些写月的诗句呢?
2、相同月景,不同写法。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翻译:
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在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五时之间;其实湖光翠绿之美,山岚颜色之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时才最浓艳。月景之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颜色,水的意味,更是别有情趣韵味。这种乐趣,只能留给山中的和尚与识趣的游客享用,那能和俗人说呢!
教师引导:袁宏道写月景,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花、柳、山、水以人的情态,形象写出花柳美丽、山水含情的动人画面。
3、品读苏轼与月光的特殊情感。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东坡充满人生哲理的名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苏东坡充满⼈⽣哲理的名句:“⼈⽣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学家,书法家,号东坡居⼠。他与⽗亲苏洵、弟弟苏辙被称
为“三苏”,且都被列⼊唐宋⼋⼤家,可想他们⽗⼦三⼈在⽂学造诣上的成就。
但是从⽂学传承上来讲,还是苏轼更加略胜⼀筹,可能有⼈不知道苏洵,苏辙是谁,
但是没有⼈不知道苏轼。
就算⼀个⼈再怎么不爱读书,那么也⼀定会知道苏轼的诗。
提起苏轼,总是会不⾃觉地想起他的词:
“但愿⼈长久,千⾥共婵娟”
“⼗年⽣死两茫茫,不思量,⾃难忘”
“⼤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物”
“⽼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的词读后总会让⼈有⼀定的⼈⽣感悟,所以很多⼈都说,读苏轼的诗,可以医
⼼。
但是苏轼的⼀⾸词中所蕴含的⼈⽣哲理却很容易被世⼈忽视,⽽这⾸诗的创作过程也
很很有意思。
苏轼与弟弟苏辙同年进京赶考时路过渑池,借宿在⼀个古寺⾥,当时兄弟俩还曾经在
照壁上题诗,后来兄弟⼆⼈双双⾼中。
但是考中进⼠后,⼆⼈便⾯临着分别,因为苏辙被留在京城任职,⽽苏轼则被外派到
陕西凤翔做官。
兄弟分别,⼼中的情谊⽆法割舍,于是苏辙⼀路相送,在回京的路上⼜经过了渑池,
这时的他内⼼深处⼗分感慨,再难掩饰⼼中的伤感。
于是回京之后,他马上写了⼀⾸诗送给苏轼。
《怀渑池寄⼦瞻兄》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梁陌,⾏⼈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骓马但鸣嘶。
苏辙的诗⾥有⼀种⼈⽣四处漂泊的感伤与迷茫。
当苏轼收到弟弟的这⾸诗时,内⼼也是⼀阵悸动,如果可以选择,他当然不想与弟弟分离,可是他们却没有选择。
(完整word版)解读苏轼的一生
大家好,本人笔名为文刀,此次为你:
解读苏轼的一生
作为苏轼的眉山老乡,这两年我一直想写写我心中的苏轼,可一直没有下笔。苏轼文风是行云流水,我今日也乱写一下,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了这个欠账。
中华三千年文人丛林,苏轼是我的最爱,凡是见到有关苏轼的书,我几乎都读都买。唐宋八大家全集,浏览为主,只有苏轼全集唯一细读品味,这或许与我有苏轼眉山小老乡情结有关。
苏轼已经被古人写满了。感谢宋代印刷术发达,宋人爱写日记、笔记,苏轼一生历史素材丰富,轶事多多。作为有号召力的文化明星,苏轼也被今人写烂了。中国人林语堂用英文写成《苏东坡传》,后人再反译为中文,不愧一代名传,文笔灿烂,摇曳多姿。我看新出的刘小川的《苏东坡》和徐棻的《苏东坡和他的大宋朝》虽然篇幅大得多,与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相比,还是不是一个数量级。大文人写大文人,时有神来之笔,实在难以超越。刘小川写苏东坡,人物对话若彻底用四川话来写,也许更有味道。徐棻写苏东坡,采用戏剧手法,虚构人物,如苏兴、江琥之类,又想历史写真,两难。她还不如干脆写成一个电视连续剧剧本。
我看苏轼,千年后还有高分贝余响,杭州密州徐州黄州惠州儋州眉州都在抢夺这块金字招牌,不只因为他文学各个方面全能,更重要的是他人格完美,平易近人,风趣幽默,在大文豪中最有世
俗凡人样、人间烟火味,很有大众亲和力。他没有理学家那种假正经、伪道学味,可以亲切称他为我们的苏东坡。
苏轼是北宋高官,最高做到翰林学士知制浩,相当于国务院秘书长,离参知政事(总理级)差一点。他是小皇帝的老师,又是高太皇太后垂帘听政时的秘书,可惜皇帝学生宋哲宗亲政后欺师。看来他与张居正一样,师生关系没有搞好。纵比来看,在宋代当文官最舒服,有官妓佐酒伴游,也许还陪睡。苏轼本人长相清瘦,身高170厘米以上,比欧阳修人才强,又会诗词文赋,语言活泼风趣,因此更有女人缘。我猜测身在后宫的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都有点暗恋他,皇帝宰相都有点嫉妒他。他性激素水平似乎并不高,子女数量不如弟弟苏辙。他性心理不变态,没有今日张二江之流大贪官大色官那样烂淫乱交,炫耀108数字心理。他坦言世界上什么事最难,戒除性欲最难。举例说苏武北海牧羊,九死一生之际,还不免为胡妇生子。他说人生忍痛易,忍痒难。只这一点,我看就比司马光、朱熹之类活得真实,洒脱得多。
(完整版)苏轼生平大事年表
东坡是宋代诗词大家,他那乐观豪迈、飒然超离的诗词与他的透彻的禅学修养是紧密联系的。他把学诗比作学禅,诗境等同禅境,每逢佳句则参禅”(《书李端叔诗后》)是他从事创作的体会。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湄山人。
后人读苏轼的诗词文无数,其中体现的豪情震慑了多少人的心魂!文字明朗,文风清新,句句铿锵有力,字字掷地有声,伟大的一代宗师。苏东坡的诗词文章,
或一时即兴之作,或是有所不满时有感而发,都是自然流露,顺乎天性,刚猛激烈。正如他的诗句:猿吟鹤唤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他一直卷在政治漩涡之中,但是他却光风霁月,高高超越于苟苟营营的政治勾当之上。他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褒奖,纯然表达心之所感,至于会招致何等后果,与自己有何利害,则一概置之度外了。因此他的诗句总能体现他的本性,从他的诗句中,我们总能看到那个乐观,豪放的苏轼,似乎能碰到他的心。说苏东坡乐观、豁达,是因为他在历尽仕途坎坷之后还是那么天趣洋溢,超然无累,在苦难中他张显出生命的活力。因此他受到所有后人的爱戴,像苏东坡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怎么能不受人尊敬?
苏轼生平作诗几百首。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多么平静的心情,
潇洒的人生态度,豁达的人生观念所有的过去都已经成为历史,雨也罢晴也罢,
人生就是一场经历,走过路过,幸福悲伤,都是人生的意义;会识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石上有几个人有这种豪情,这种想象!西北望,射天狼”堪称一绝;谈笑间,檣橹灰飞烟灭。”臾间有味是清欢,一蓑烟雨任平生。”似乎看到苏轼早已看透红尘,心间一片澄澈,悠然看世间生老死别;J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桔绿时。”橙黄桔绿”四个字轻易地把寒冷的冬季写得充满生机,不同凡俗。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此句携海上风涛之气而来,何其雄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所以人不可好高慕远,否则只会留下遗憾;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毅力成就古之成大事者,否则
《第9课 赤壁赋》创新课件(含课前预习、课后同步练习)
三、文题解读 北宋元丰五年(1082)秋、冬,苏轼曾先后两次到黄州城外的 赤壁游览,写下了《赤壁赋》(本文是第一篇,又称《前赤壁赋》) 和《后赤壁赋》。这里所说的赤壁,即黄州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 后人又称“文赤壁”,并不是三国时赤壁之战的赤壁。赤壁古战 场在今湖北省蒲圻,后人称“武赤壁”。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 情,有感而发而已。
然 住
夫 悴
三、一词多义 1.望① ②七 望.月 美人既兮望.天一方
③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①扣舷而歌.之 2.歌③②倚歌.歌曰.而和之
④歌.窈窕之章
①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3.兴②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③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4.长①②抱而明卒月莫而消长长..终也
①②固雍.一州世之之地雄,也崤函之固.,自若也 5.固④③汝固.心国之不固以,山固溪.不之可险彻
14.无尽藏.( ) 16.旌.旗( ) 18.枕藉.( ) 20.斗.牛( ) ) 22.扣舷.而歌( ) 24.倚歌而和.之( ) 26.冯.虚御风( )
二、辨识字形
1.( 壬( wùx)ū)
戌
(shù)
边
船(xián)
管(xián)
Baidu Nhomakorabea
3.头晕目(xuàn)
(xuàn)
耀
2.( (qjiiūǎ)o) 铁(qiāo) (qiáo) 4.(qiáo)
(完整版)苏东坡生平大事年表
苏东坡生平大事年表
苏东坡生平大事年表
宋仁宗时代
景祐三年(1036 年)丙子一岁
公历1036 年12 月19 日,卯时,生于眉山县(属成都府路之眉州)纱縠行。
此年父苏洵二十八岁,母程氏二十七岁。范仲淹四十八岁,梅尧臣三十五岁,欧阳修三十岁,司马光十八岁,曾巩十八岁,王安石十六岁,程颢五岁,程颐四岁。范仲淹因反对宰相吕夷简,贬知饶州,欧阳修亦坐贬夷陵。宝元元年(1038 年)戊寅三岁苏轼兄景先卒。
元昊称帝,国号“夏”,史称“西夏”。
宝元二年(1039 年)己卯四岁弟苏辙生于二月二十日。庆历二年(1042 年)癸未八岁始入乡校,从道士张易简读书,闻欧阳修等名。此年范仲淹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新政”。
庆历五年(1045 年)乙酉十岁苏洵东游京师,拟应次年的“茂才异等”科考试。苏轼从母程夫人读书,“奋厉有当世志”。此年因苏舜钦进奏院事件,范仲淹等离朝出任地方官,“庆历新政”中断。黄庭坚生。
庆历七年(1047 年)丁亥十二岁苏洵因制科落第,南游庐山等
地。五月苏轼祖父苏序卒,苏洵闻讯返家,自此居丧读书,并教养二子。
皇祐元年(1049 )己丑十四岁
苏洵作《名二子说》,名轼及弟辙。
是岁,秦观生。
皇祐四年(1052 年)壬辰十七岁三姊受其舅程濬、姑宋氏、夫之才(正辅)之虐,卒。苏、程结怨。
范仲淹卒。
皇祐五年(1053 )癸巳十八岁至是岁,日益壮大,好读史、论史,章亦好道。晁补之、陈师道生。
至和元年(1054 年)甲午十九岁娶妻王弗。张方平镇蜀,访知苏洵之名。是岁,张耒生。
至和二年(1055 年)乙未二十岁以诸生谒张方平于成都,张一见待以国士。
苏轼的人物传记
苏轼的人物传记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篱,世称苏东坡,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出生在一位儒学家庭,自幼聪明好学,精通经史子集,曾经考中进士。在担任官职期间,他以清正廉洁的作风和才华横溢的文学才能获得了众人的赏识。他的作品涉及诗、词、赋、文章、书法、绘画等多个领域,深具艺术价值。
苏轼的诗歌作品,以豪放、清新、自然、不拘泥于传统为特点,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代表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赤壁怀古》、《定风波》等,流传千古,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之作。
除了文学成就,苏轼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和画家。他的书画风格自由、自然、流畅,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被后人誉为“苏氏风骨”。
苏轼不仅在文学、书法、绘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政治方面也具备卓越的才能。他曾任两浙、福建、广东等地的知州,行政能力突出,深得民心。但由于他的直言不讳和批判朝政的作品,多次被贬谪,然而他仍然保持着执着的精神和对理想的追求。
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巨匠,其作品、思想和人格魅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人物传记不仅是文学和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文化史的重要篇章之一。
- 1 -
不朽霞客·雅俗赏月·清俊通脱
不朽霞客·雅俗赏⽉·清俊通脱
徐霞客游历⼭⽔雕像(图源⽹络)
不朽霞客·雅俗赏⽉·清俊通脱
——随读随记之⼗三
修道院⾥读书
西欧的封建社会等级制⽐较森严,但它仍为平民向上流动留有⼀些途径,如经商致富,再如成为教⼠或修⼠,并由此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教会始终为贫苦⼈家的孩⼦留下了⼀条出路。
中国⼈⼗分熟悉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康帕内拉就是这⽅⾯的⼀个例⼦。1582年,出⾝贫苦鞋匠家庭的康帕内拉进修道院当修⼠。他利⽤修道院的藏书,⼴泛地阅读了古代希腊罗马和中世纪思想家的各种名著。进⼊修道院后,他通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个著名的学者,⼀位渴望为天下穷⼈找到⼀条幸福之路的伟⼈。前苏联学者施捷克⾥这样写道:“进修道院学校是这位可怜的孩⼦能够继续求学的唯⼀出路。”
另⼀个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法国的让·梅叶,也是这⽅⾯的⼀个例⼦。他来⾃⼀个农村纺织⼯⼈家庭。童年跟从教区神甫受初级教育,此后⼜被送到⾥姆宗教学校读书。
有意思的是,他们后来都成为了⼀名⾰命的思想家和⽆神论者。
数字⼈⽣
读《博览群书》,有⽂章借⽤数字概括苏东坡⼀⽣蛮有趣味。
苏东坡从政主要经历为:“8341”。“8”是“⼋州太守”:当过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杭州、颍州、扬州、定州太守。“3”是“三部尚书”:吏部、兵部、礼部尚书。“4”是“四处贬谪”:先后被贬到黄州、汝州、惠州、儋州。“1”是“⼀任皇帝秘书”。
“三起三落”可概括苏东坡的⼈⽣跌宕起伏。⼀起:22岁科举考试⼀举成名步⼊仕途。⼀落:44岁因“乌台诗案”坐牢贬官。⼆起:50岁因元祜更化青云直上,跃升12个官阶。⼆落:54岁因政见不合主动请辞外放。三起:56岁官⾄吏部、兵部、礼部尚书。三落:58岁被贬边远惠州、儋州。
数学笑话
1对10说:"哥们,你都吃起鸡蛋了!
8对3说:"哥们,你都开始整容了啊!
2对7说:"哥们,你怎么能不穿鞋呢?
9对6说:"哥们,你怎么老练倒立呢?
7对2说:"哥们,你怎么老了呢?弯着腰!
11111对1说:"哥们,你怎么没吃的了呢?
0对1说:"哥们,你怎么光吃油条呢?
5对6说:"哥们,你能不能不吵了呢?
一天,0和8街上相遇,0看了8一眼,说:“胖就胖呗,系什么腰带啊!”
9要外出,临走时碰见了6。说:“我要走了。”6说:“
走就走呗,还玩什么倒立?”
7对2说:“别跪了,跪也不会嫁给你。”
1碰到了3,惊叹到:“哎呦!几天不见怎么隆胸了”
7对2说:“别跪了,跪也不会嫁给你
验算
一日期中考,所有题目都是选择题,所以甲生就带了一个骰子去,乙生坐在他旁边以下是考试情形:甲生丢骰子甲:3.1.1.3.4.2.4.2.1然后甲生就写完了,开始睡觉不久甲生起来了,又开始丢骰子。
乙:你在干嘛?
甲:验算啊!
减法
数学课上,教师对一位学生说:“你怎么连减法都不会?例如,你家里有十个苹果,被你吃了四个,结果是多少呢?”
这个学生沮丧地说道:“结果是挨了十下屁股!”
五百只鸭子
一位男教师对两个吵闹不休的女学生说:“两个女人的声音,犹如一千只鸭子的叫声。”
一会儿,教师的妻子来看望他。其中一个女学生赶来报告。“老师,门外有五百只鸭子来看您。”
十一点半
上午第四节课,A生肚子饿,无心听课,坐在位置上呆呆地想着牛肉,面包。
数学老师发现他走神,便提问他:“1.130小数向右移动一位,将会怎么样?”
A生毫不犹豫地回答:“将会开午饭!”
教授说....
关于数学的故事
关于数学的故事
1、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967年8月23日,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降落伞无法打开。苏联中央领导研究后决定:向全国实况转播这次事故。当电视台的播音员用沉重的语调宣布,宇宙飞船在两小时后将坠毁,观众将目睹宇航员弗拉迪米·科马洛夫殉难的
消息后,举国上下顿时被震撼了,人们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在电视上,观众们看到了宇航员科马洛夫镇定自若的形象。他面带微笑叮嘱女儿说:“你学习时,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联盟一号今
天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
即使是一个小数点的错误,也会导致永远无法弥补的悲壮告别。
古罗马的恺撒大帝有句名言:“在战争中,重大事件常常就是小事所造成的后果。” 换成我们中国的警句大概就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吧。
2、一个故事引发的数学家
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
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每个大
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
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眩目的光辉。……”陈景润瞪着眼睛,听得入神。从此,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他最爱到图书馆,不仅读了中学辅导书,这些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也如饥似渴地阅读。因此获得了“书呆子”的雅号。兴趣是第一老师。正是这样的数学故事,引发了陈景润的兴趣,引发了他的勤奋,从而引发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简述苏轼的一生
简述苏轼的一生: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命运“三起三落”:
1、一起:步入仕途。公元1057年苏东坡22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一年录取进士388人,苏东坡名列第二,他的弟弟苏辙名列第五。考中进士后,苏东坡步入仕途,一步一个脚印,逐步被提拔重用。
2、一落:大难临头。公元1079年,因为“乌台诗案”,苏东坡被关在御史台审讯130天。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产生了新党与旧党之争。苏东坡反对变法,站在旧党一边,后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使。
3、二起:东山再起。公元1085年4月,宋神宗驾崩,年仅10岁的哲宗继位,英宗皇后也就是皇太后摄政,尽废王安石新法,史称“元祐更化”。任用司马光为宰相,也使苏东坡青云直上。先任登州太守,到任5天就被召回京城,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短短17个月时间,苏东坡从戴罪之身的从八品升到正三品,跃升了12个官阶。
4、二落:知难而退。太后和司马光全盘否定王安石的新法,苏东坡坚持原则,反对全盘否定。因与太后和司马光政见不合,苏东坡
一再主动请辞外放。公元1089年7月至公元1091年2月,出任杭州太守1年零7个月。
5、三起:再回朝廷。苏东坡公元1091年3月回朝,当了7个月的吏部尚书,然后出任颍州、扬州太守,再任兵部尚书1个月、礼部尚书9个月。从苏东坡频繁的上下左右调动,反映了朝廷当时极端矛盾的心态。
纪录片苏东坡1至6集内容简述
纪录片苏东坡1至6集内容简述
【实用版】
目录
1.纪录片的背景和目的
2.第一集:苏东坡的早年经历和文学成就
3.第二集:苏东坡的政治生涯和哲学思想
4.第三集:苏东坡的艺术成就和生活态度
5.第四集:苏东坡的友情和交往
6.第五集:苏东坡的晚年生活和影响
7.第六集:苏东坡的身后事和遗产
正文
纪录片《苏东坡》共分为六集,全面介绍了我国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哲学家苏东坡的一生。
第一集讲述了苏东坡的早年经历和文学成就。苏东坡,原名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对文学有着极高的天赋。他的文学作品,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都充满了豪放、奔放的气息,对后世影响深远。
第二集介绍了苏东坡的政治生涯和哲学思想。苏东坡在政治上并不顺利,他多次因为言论和政治立场而被贬谪。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积极推行改革,关心民生。在哲学上,他提倡“格物致知”,强调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对后世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三集展示了苏东坡的艺术成就和生活态度。苏东坡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书画家。他的书法、绘画作品,以及他的文学作品,都充满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他的生活态度积极乐观,
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乐观的心态。
第四集讲述了苏东坡的友情和交往。苏东坡在交友方面非常广泛,他与当时的许多文人墨客都有交往。他的朋友包括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等,他们之间的友情深深地影响了他的生活和创作。
第五集描述了苏东坡的晚年生活和影响。在他的晚年,他虽然因为政治原因而被贬谪,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仰,继续创作。他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人格魅力也深深地影响了后人。
(完整版)苏东坡生平大事年表
苏东坡生平大事年表
苏东坡生平大事年表
宋仁宗时代
景祐三年(1036年)丙子一岁
公历1036年12月19日,卯时,生于眉山县(属成都府路之眉州)纱縠行。
此年父苏洵二十八岁,母程氏二十七岁。范仲淹四十八岁,梅尧臣三十五岁,欧阳修三十岁,司马光十八岁,曾巩十八岁,王安石十六岁,程颢五岁,程颐四岁。范仲淹因反对宰相吕夷简,贬知饶州,欧阳修亦坐贬夷陵。
宝元元年(1038年)戊寅三岁
苏轼兄景先卒。
元昊称帝,国号“夏”,史称“西夏”。
宝元二年(1039年)己卯四岁
弟苏辙生于二月二十日。
庆历二年(1042年)癸未八岁
始入乡校,从道士张易简读书,闻欧阳修等名。
此年范仲淹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新政”。
庆历五年(1045年)乙酉十岁
苏洵东游京师,拟应次年的“茂才异等”科考试。苏轼从母程
夫人读书,“奋厉有当世志”。此年因苏舜钦进奏院事件,范仲淹等离朝出任地方官,“庆历新政”中断。
黄庭坚生。
庆历七年(1047年)丁亥十二岁
苏洵因制科落第,南游庐山等地。五月苏轼祖父苏序卒,苏洵闻讯返家,自此居丧读书,并教养二子。
皇祐元年(1049)己丑十四岁
苏洵作《名二子说》,名轼及弟辙。
是岁,秦观生。
皇祐四年(1052年)壬辰十七岁
三姊受其舅程濬、姑宋氏、夫之才(正辅)之虐,卒。苏、程结怨。
范仲淹卒。
皇祐五年(1053)癸巳十八岁
至是岁,日益壮大,好读史、论史,章亦好道。晁补之、陈师道生。
至和元年(1054年)甲午十九岁
娶妻王弗。张方平镇蜀,访知苏洵之名。
是岁,张耒生。
至和二年(1055年)乙未二十岁
以诸生谒张方平于成都,张一见待以国士。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素材甄选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素材甄选
1.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素材甄选篇一
热点背景:
“代经济”的主要交易模式是甲方请求乙方替代其完成某项活动,并支付乙
方薪酬,其通常借助第三方网络平台或二手平台完成交易。“代经济”可以为人
们提供方便快捷的生活、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社会效率,但也存在个人过分依赖、企业平台不成熟、政府监管不当等问题。对此,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个人三
方共同努力,促进“代经济”良性发展。
模拟示例:
在电商平台上出现了很多“代服务”,比如代吃、代喝、代订酒店、代遛狗,甚至还有代叫醒、代扫墓、代相亲等,衍生出了“代经济”。有人认为,这是正
常的市场现象,满足了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也有人认为,作为全新的商业形态,
隐患较多,需要警惕。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1.总体态度。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兴起,越来越便利的社交渠道、交易平台催生
了各式各样的“代经济”新消费模式。“代经济”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消费升级的
大趋势,但也存在一定的隐患。因此,我们既不能捧杀,也不能棒杀,应该客观
全面地看待。
2.“代经济”的存在有其积极意义。
(1)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如许多人选择代购,来买一些本地无法购买的商品,满足了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2)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如代驾的出现,对于那些想“代驾者”来说,可
以增加其收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3)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代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一定程度上
刺激了群众消费,为社会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3.“代经济”存在的问题。
(1)许多本应亲力亲为的事情,选择他人代做。比如网络上出现的“代追员”,只要交钱就可以帮忙去追男女朋友。还有诸如“代长胖”“代叫醒”“代
苏轼坎坷的一生随笔600字
苏轼坎坷的一生随笔600字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苏轼去世前自题画像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就其政治事业而言,这话当然是自嘲。但对文学家的苏轼来说,他的盖世功业确实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虽说苏轼早就名震文坛,贬至黄州后且因畏祸而不敢多写诗文,但黄州时期仍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高峰。散文如前、后《赤壁赋》,诗如《寒食雨二首》,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都创作于此时。苏轼被贬至惠州、儋州时,已是饱经忧患的垂暮之人,但创作激情仍未衰退,而且在艺术上进入了精深华妙的新境界。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在宋代就有人认为贬至海南并不是苏轼的不幸,逆境是时代对这位文学天才的玉成。
他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灭蝗救灾,抗洪筑堤,政绩卓著。甚至在贬到惠州后,他还捐助修桥二座。只要环境允许,苏轼总是尽力有所作为。然而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未能充分施展他的政治才干。他44岁时遭遇“乌台诗案”,险遭不测。晚年更被一贬再贬,直到荒远的海南,食芋饮水,与黎族人民一起过着艰苦的生活。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
前半生的苏轼后半生的苏东坡
前半生的苏轼,后半生的苏东坡
苏轼曾对自己的一生作过总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是苏轼病逝前两个月,遇赦北还游览金山寺时,看着自己的一幅画像,心里百感交集,写下的《自题金山画像》诗。他用自嘲的口吻,抒写平生到处漂泊,功业只是连连遭贬。可以说这首诗成为了苏轼在最后时光里,对于自己的一生,最贴切、也是最为真实的诠释。
纵观他几十年的人生,几起几落,风风雨雨,失意坎坷,一生入狱一次,多次被贬。一贬再贬,一次比一次远,真可谓是倒霉的一生。
当初,他与弟弟苏辙一同进士及第时,东坡才22岁,可说是少年得志,春风得意,又得欧阳修等名人赏识,一时间名声大噪,可以说风光无限。
然而正当他意欲大展宏图之时,一个噩耗从故乡传来——苏母去世,他只得回乡守孝。期满才回到京城。也是命运多舛,刚做了几年官,其父苏洵又故去,又回乡守孝三年。待重回到京城,形势已发生了变化,王安石新党当政,以前的恩师欧阳修和相交的朋友都受到了排挤。
当时的形势对苏东坡相当不利。他如果“识时务”也许成了“俊杰”,可原本就任性豪侠的东坡,心中对这一切很是不平。王安石推行新法,他看到了新法的弊端,接连上书神宗,反对变法方案,搞得王安石很是愤怒,并就此遭到王安石一派的排挤。无奈,只好自请外
放为官。他如触到霉头一般,从此开始了一路坎坷的人生旅途。
元丰二年(1079年),四十三岁的苏轼被调为湖州知州。
上任后,他即给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新党利用。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东坡的数字人生
我们可以借用“数字”来概括苏东坡的一生。
第一组数字:8341。苏东坡从政的主要经历。
“8”是“八州太守”。苏东坡先后当过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杭州、颍州、扬州、定州8个州的太守。,徐州、湖州、杭州、扬州大家比较熟悉,密州在今天山东诸城,颍州在今天安徽阜阳,登州在今天山东蓬莱。定州就是今天河北定州。在密州、徐州、杭州的任期稍长,两年左右;最短的是登州,任期5天;其他地方都是几个月时间。
“3”是“三部尚书”,先后担任吏部、兵部、礼部尚书。任期都不长,吏部7个月,兵部l个月,礼部9个月。
“4”是“四处贬谪”,先后被贬到黄州、汝州、惠州、儋州,汝州还没来得及到任。
“1”是“一任皇帝秘书”,正式职务为“翰林学士知制诰”。这一职务都是由当时最有名望的学者担任,正三品。苏东坡在这一任上干了2年零6个月,起草了800多道诏书。干得非常出色。
总的来说,苏东坡从政40年,在地方做官33年,在朝廷7年;执政28年,被贬谪12年,是一个典型的能上能下的“交流型干部”,交流的幅度和频率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第二组数字:三起三落。苏东坡的人生跌宕起伏、极为坎坷。
一起:步入仕途。l057年苏东坡22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一年录取进士388人,苏东坡名列第二,他的弟弟苏辙名列第五。他的“高考”限时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后来收人《古文观止》,使他名震京师、脱颖而出。考中进±后,苏东坡第一个职务是陕西风翔府判官,品级不高,从八品,扎扎实实干了将近3年。被召回朝廷后,他任职史馆(国家图书馆)。在那里读了很多书。神宗熙宁四年(1071),下派到杭州做通判,做了2年零9个月。然后到密州任太守(1074),当时38岁,属于“年轻干部”。后来又转任徐州太守2年,湖州太守3个月。可以看出,苏东坡步人仕途后,一步一个脚印。逐步被提拔重用。
一落:大难临头。l079年,因为“乌台诗案”,苏东坡被关在御史台审讯l30天。乌台就是御史台。为什么叫乌台?唐朝时御史台内有几棵大柏树,乌鸦在上面筑巢,所以把御史台叫乌台。一直沿用下来。案件是因文字而起的,所以叫“乌台诗案”。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产生了新党与旧党之争。苏东坡反对变法,站在旧党一边。李定和舒亶等人千方百计迫使宋神宗给他定罪。政敌一心置他于死地,但神宗一时举棋不定,太祖早有誓约,除叛逆谋反罪外,一概不杀重臣、不杀士大夫。宋神宗又特别爱惜人才,所以就用了一个折衷的办法。贬。贬
到哪里去呢?黄州。黄州当时是下等州。贫穷落后。长江自北向南折向东绕城而过,巴河自北向南注入长江,长江和巴河一起把黄州围得像一l21井,苏东坡说:“黄州真在井底”,相信是有感而发的。但苏东坡毕竟人才难得,宋神宗也不想太亏待他。好在黄州离开封不远,基本生活还有保障,就把他贬到这里来了。
二起:东山再起。l085年4月,宋神宗驾崩,年仅l0岁的哲宗继位,英宗皇后也就是皇太后摄政,尽废王安石变法,史称“元祜更化”。任用司马光为宰相,也使苏东坡青云直上。先任登州太守,到任5天就被召回京城,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短短l7个月时间,苏东坡从戴罪之身的从八品升到正三品,跃升了12个官阶。
二落:知难而退。太后和司马光全盘否定王安石的新法,苏东坡坚持原则,反对全盘否定。因与太后和司马光政见不合,苏东坡觉得不开心,一再主动请辞外放。l089年7月至l091年2月,出任杭州太守l年零7个月。
三起:再回朝廷。苏东坡1091年3月回朝,当了7个月的吏部尚书,然后出任颍州、扬州1太守,再任兵部尚书1个月、礼部尚书9个月。从苏东坡频繁的上下左右调动,反映了朝廷当时极端矛盾的心态。一方面。太后对苏东坡极为赏识,希望他作为与新党制衡的政治力量;另一方面又恨铁不成钢,对苏东坡爱也不是、恨也不是。
三落:一贬再贬。l093年9月,太后驾崩,18岁的哲宗亲政。哲宗的心灵已经有些扭曲,太后摄政时,他基本上是个局外人,大事小事与他无关,他很郁闷,刚一亲政,就变本加厉地进行政治反扑,无情打击元祜党人。先把苏东坡降为定州太守,赶出京城:上任l个月又被贬到遥远的惠州,在那里住了2年零6个月;再贬,被贬到更远的儋州,就是今天的天涯海角。现在海南岛经济发达,古代却是极其落后、没有开化的蛮荒之地。贬谪至此,就再无处可贬了。
这就是苏东坡三起三落、跌宕起伏的人生。
第三组数字:l23456。这一组数字反映苏东坡的主要社会关系。
“1”:一位如雷贯耳的伟大父亲。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养育了苏轼、苏辙两个儿子。《三字经》有几句是写苏洵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2”:两位情同手足的兄弟。苏轼、苏辙是中国历史上感情最好的兄弟。他们是兄弟、是师生、是诗词唱和的良友、是政治上荣辱与共的伙伴、是精神上相互勉励安慰的知己。政治上互相支持,同朝为官;生活中互相照顾、关心备至:艺术上比翼双飞,互唱互和。
“3”:三任相濡以沫的妻子。第一任妻子王弗。她去世l0年后,苏东坡在密州为官,写了一首催人泪下的《江城子·记梦》。王弗去世后,苏东坡又娶了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即王弗的
堂妹,死后与苏东坡合葬在河南郏县,第三任妻子是王朝云。她一直跟随苏东坡,终身相伴,生死相依,死后葬在惠州。苏东坡为她写了一副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4”:四位名垂青史的关门弟子。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在中国文化史上赫赫有名。苏门四学士固然以自己的成就出名。但是做苏东坡的关门弟子,无疑使他们名气大增。
“5”:五位恩威并重的皇帝。苏东坡1036年12月19日出生,ll01年7月28日去世,享年66岁,一生经历了北宋5任皇帝: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仁宗,在位40年,爱惜人才,殿试选了苏轼、苏辙两兄弟,非常高兴,回去对皇后说:“我今天为儿孙选了两位宰相。”英宗一登基就想提拔苏东坡,但当时宰相韩琦认为不合适,最后把他放到史馆里。神宗对苏东坡又爱又恨,爱他的才,恨他不听话、反对变法。神宗吃饭的时候,常常一手拿着筷子,一手拿着苏东坡的文章,边看边点头,说“人才难得,人才难得呀”。哲宗是一个呆子,心态有点扭曲,他在位期间对苏东坡一贬再贬。徽宗虽是北宗的亡国之君,但他还是一位出色的艺术家,创造了书法的“瘦金体”。他继位后大赦天下、把苏东坡从海南岛赦免回来,只可惜苏东坡在返回途中殁于常州。
“6”:六位肝胆相照的人生知己。苏东坡的朋友很多,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