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政治马原认识论重要知识点: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2014考研政治资料归纳核心考点之马原(六)
2014考研政治资料归纳核心考点之马原(六)
以下由考研政治复习资料频道为为您精心提供,欢迎大学参考。
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就是实践观点。
(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认识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客体是指进入人的认识活动,被主体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即认识和被认识、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①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②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③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实践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唯心主义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把认识看做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其中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
“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而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
大学马原-第一章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5、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 )。 A、只坚持不发展 B、只发展不坚持 C、既坚持又发展 D、要记住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的每一句话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 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E、马克思主义法学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 A、李大钊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E、“五四”新文化理论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A、运动的绝对性 C、发展的规律性
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既包 括揭示事物联系发展的基本规律, 又包括揭示事物联系发展的基本 范畴。
原因 结果
必然性 偶然性
可能性 现实性
现象
内容
本质
形式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唯物主义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①
一些方法论:
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 问题,用发展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实际问题。 ② 量变和质变:注意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不能急于求成,懂 得把握时机。 ③ 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不能奢望什么事情是一帆风顺的, 要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坚定信心。 ④ 矛盾特殊性:“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抓关键、 看主流。
马原第二章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唯心主义先验论 唯物主义反映论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唯心主义先验论
认识是一种主观自生的, 认识是一种主观自生的,不 受物质决定的东西. 受物质决定的东西.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西红柿——"狼桃" 西红柿——"狼桃"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黄鼠狼是偷鸡的"专家"吗? 黄鼠狼是偷鸡的"专家"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表象是大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和再现, 表象是大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和再现,是 曾经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那些客观对象的形象的再 现和重组. 现和重组.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理性认识及其形式
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 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 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 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 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 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马原》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判断
这花是红的。
感觉
(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相互依赖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相互渗透 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
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 唯理论 经验论 教条主义 经验主义
割裂两者关系
注意:经验论和唯理论及其片面性 经验论 夸大感性 认识而轻 视理性认 识
认识的能动作用 ,不但表现于从感性 认识到理性认识之能 动的飞跃,更重要的 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 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 一个飞跃。
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的必要性 和重要性
必要性表现:由认识目 的、认识功能和实践的 本质所决定的。理性认 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 才能达到目的。 重要性表现:理性认识 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 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达 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理论要同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化为指导实践的具体观念;
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 到检验和发展。
亚里斯多德:不 同重量的物体下 落速度不同。
伽利略:不同重 量的物体下落速 度相同。
真理的绝对性案例1
地心说与日心说之争
伽利略的胜利
真理的绝对性案例2
从内容上看,任何真 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 规律的正确认识,包含 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客观内容。
马原讲义第二章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的观点和辩证 法的观点,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以实践为基础 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观点,实现了认识论的 伟大变革。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 达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3、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有一定条件
象与本质的对立统一,又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
2、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 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反对主观
主义。
3、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1、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
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规律性,
价
标准
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符合客体本质和 规律:基础
方法论 原则
主体性
实践性
科学性
四、
(1)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人 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符合。
(2)检验标准,必须是能够把主观 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桥梁”。
(3)实践且只有实践:它是人们以一定的思想理论作指导的、 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又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会产生 客观实际的结果。 (4)实践能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照,从而确定主观 同客观是否符合。
马原课件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㈢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2.认识运动的无限性 ——认识活动中实践和认识的反复循环是 一个无限的、没有终点的过程。 对一具体事物的认识而言是有限的,但 就事物的运动变化和无穷转化而言,认识的 过程是无限的,认识运动是一个有限和无限 辩证统一的过程。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F=GM1M2/R2
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
思维形式。
水果
理性认识的形式
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判断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 否定的思维形式。
苹果是水果 西红柿不是水 果。
水果
理性认识的形式
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 已有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亚里斯多德:不 同重量的物体下 落速度不同。
伽利略:不同重 量的物体下落速 度相同。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㈡由认识到实践 2.由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 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 相结合的原则。 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 环节。 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要有正确的工作方法。
判断
这花是红的。
感觉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 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 的。
考研马原练习题 第三章
第三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硬符合题目要求。
1.列宁说:tt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者。被反映者是不依赖于反映者而存在的。”列宁还说:“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反映论。他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前提出发,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认识的本质是反映。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反映论,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正确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2.辩证唯物主义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实践性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人类实践活动中最普遍、最根本的矛盾是
A.主体和客体的矛盾 B.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c.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矛盾 D.真理和价值的矛盾
3.在古代,为了适应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确定了季节、了解气候以及后来航海的需要,产生了天文学;为了适应丈量土地、衡量容器和其他的计算上的需要,产生了数学;为了适应建筑工程、产生了手工业以及战争的需要,产生了力学;天文学和力学的发展,又促进了数学的发展。所以,恩格斯说:“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的这段话主要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中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来分析是强调
考研政治 马原重点之认识论
考研政治马原重点之认识论
一、认识论的概念
认识论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人类认识及其能力、方法、限制和基础等
问题。在政治学中,认识论涉及到如何认识社会及其变革规律,是政治学中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
二、认识的本质与形式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人们对外部世界具有的反映过程。认识的本质
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认识的形式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基于感官的直接反映,具有直观性和局限性,而理性认识则是基于经验、概念和逻辑推理等形成的综合更高层次的认识方式。
三、社会历史条件与认识方式的变革
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会对人们的认识方式产生重要影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了认识方式的变革。在人类历史上,人们的认识方式从拜物教到唯心主义再到唯物主义,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在今天的社会,以科学认识为主导的认识方式,成为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主要方式和方法。
四、唯物辩证法与社会认识方式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反映世界及其发展
变化规律的认识方式。唯物辩证法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基本规律。在社会认识中,唯物辩证法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社会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矛盾和变化规律,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从而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
五、唯心主义对认识论的影响
唯心主义是另一种哲学认识方式,认为意识、思想是主宰物质的东西,而物质、自然是被支配的。这种认识方式对社会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如唯心主义教育、唯心主义政治等等。唯物辩证法认为,唯心主义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方式,必须坚决批判。
3《马原》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 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
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 互作用的过程。
工业实践
农业实践
科研实践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 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 的人。
客体是指进入实践领域、为主体实践
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是主 体活动对象的总和。 客体的形式: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 精神客体。 。
1、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由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 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通过感官得到
直接性、生动性、具体性
通过思维抽象得到
间接性、概括性、抽象性
表面的、外部的
感觉、知觉、表象
内部的、本质的
概念、判断、推理
低级阶段
高级阶段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第一, 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前提。 第二,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 第三,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
4、马克思主义能动反映论的特点
第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首先是反映论; 第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是实践论,它把科学的实 践观引入认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 认识论 是唯 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 度 统一。
列宁
(四)认识的本质
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马克思主义哲学 就认识活动在人的 对认识本质的科 全部生存活动中的地 位来说,它本质上是 学规定
马原选择判断题库第2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这里的“基础”指的是()
A.实践
B.认识
C.价值
D.感觉
2.毛泽东曾经说过:“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生于南美洲茂密森林中的西红柿曾被称为“狼桃”。到了16世纪,英国人佛罗达拉里公爵在旅行期间发现了它,并带回几株种在英国皇家花园里,供皇家贵族观赏。到18世纪,法国有一位画家决心以身试“柿”,看其是否有毒。有记载说,这位勇敢的画家在吃西红柿之前穿戴整齐,吃完之后就躺在床上等着上帝的“召见”。结果,他不但没有死去,也没有任何不适。于是人们才知道西红柿原来是可以吃的。这表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4.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整个流体静力学(托里拆利等)是由于16世纪和17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而产生的。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
C.所有科学的成果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5.恩格斯指出“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句话说明()
马原教案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原教案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学目的】了解认识的本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实践的重要意义,把握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1(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2(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3( 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4(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5( 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第一~时间决定了认识的发生。首先~劳动实践活动为认识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其次~劳动实践活动不仅促进了人脑的发展~而且通过活动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认识图示~形成了专属于人的认识能力。最后~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的社会交往和语言、符号的产生~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第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实践决定认识的形成和发展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的《冬夜书示自律》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其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
“知行始终不相离~知行相资以为用”~“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 。
-----王夫之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在认识问题上有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考研政治马原必背知识点
考研政治马原必背知识点
考研政治马原必背知识点(一)
一、内容和形式
原理:
(1)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
式的关系范畴。
(2)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
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3)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
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事物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事物
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4)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
用于内容。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方法论:
在把握内容和形式这对范畴时,既要重视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适时地抛弃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形式。
二、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及其关系
原理:
(1)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2)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
本身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中的
辩证法,即认识和思维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亦称为概念辩证法。
(3)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
的反映。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方法论:
第一,唯物辩证法为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
第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同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致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到思维和工作中就成了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其中,矛盾分析方法居于核心地位,是根本的分析方法。
3《马原》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概述
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根本缺陷
①只从直观的客体一方来说明认识的形成及其本 质,把认识的产生简单地看作是主体接受对象的 刺激,和对象把自身“烙印”在主体大脑中的结 果把主体与客体的地位完全颠倒了。 ②在这样的认识论理论中,认识主体的作用被完 全排除在哲学家的视野之外。
3、唯心主义先验论
客观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 的启示或绝对精神产生的,即从天上掉下 来的。
就认识活动自身的内在层次性来说,它是 以主客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为基础,以人所特
有的精神活动为本质内容的反映过程。
蛇!
杯弓蛇影
鬼从何来?
2、反映、选择与建构
在认识的本质中,反映的、摹写 的方面与能动的、创造的方面是不可 分割的。建构或重构是认识过程中主 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突出表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科学规定
认
识 从
能不能说:认识有两个来源?
哪
一切真知都来 个人知识可以通
里
源于实践
过学习获取
来 ?
认识的产生问题 知识的获取问题
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 ----实践
获得认识的途径可以有两个:直接经验,间接经验
启示: 读书要与实践相结合
too many sheep and cattle all the grass be eaten
休谟
休谟的“不可知论”
马原——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3、逻辑证明是: ( )
A.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 B.实践标准以外的又一个检验标准
C.先于实践标准的检验真理的标准 D.优于实践标准的检验真理的标准
44、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 ( )
A.两种性质不同的真理 B.两种各自独立的真理
C.真理的两个不同阶段D.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D.真理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的反映
38、牛顿力学是科学史上的重要成果,直到今天仍然在指导人们的实践。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牛顿力学不能解释的新的科学事实,于是诞生了如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这样的新的科学理论。这些科学发展事实说明了: ( )
A.科学真理具有相对性 B.科学真理是绝对的
C.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D.科学真理是人类永远无法认识的
A.人类需要和欲望的不断增长B.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
C.人类认识器官的逐渐发达D.人类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8、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表明: ( )
A.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B.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C.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9、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 )
二、多项选选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笔记-马原认识论(重点,选择、分析)
认识论
(每年必考,分析题五次)
认识论框架:
认识论=实践+认识的本质和过程+2个性(选择)+2个对子(分析题)+1个标准
a) 实践是人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活动。
b)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把实践同人的主观认识活动区别开来。
c) 直接现实性=去做=实践高于认识,自觉能动性=有一定想法的去做。
d) 实践和感性认识具有一致性。
e) 能动的反义词是直观。
f) 实践的基本结构:由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中介有机统一构成。
实践主体=主体思想+身体(故主体不是一切人)
实践客体=指向的对象(不等于客观和客观事物)=物质性客体+精神性客体 实践中介=物质性工具+语言符号工具=中介是必备的
g) 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的相互作用包括实践关系(最根本)、认识关系、价值关系。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时间是认识的目的
✧ 时间是认识的发展动力
✧ 时间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h) 来源具有最终指向性=归根结底
i) 马哲错误选项=直观、滞后、知行合一
j) 发源来源的两个1是直接经验2是实践(芝士)
k) 但生活中大部分来自于间接经验
l) 同一、统一这些只有辩证统一说法是对的
m)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只能结合,不能转化
n) 个人的认识有局限,整个社会的认识无限
认识=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o) 辩证反映论强调在实践的基础上、=摹写反映(再现)+能动创造、坚持了辩证法
认识的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波浪前进、螺旋上升的过程
(因此认识具有反复性和
无限性)
感性=认识的低级阶段、更强调实践
理性=认识的高级阶段、更强调思考
1感性上升到理性2认识指导实践并接受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原在考研政治中有很多高频的考点,认真记忆,做题时需要融会贯通。下面考研小编整理的“2019考研政治马原认识论重要知识点: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相关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为改造世界提供理论基础。
(2)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到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包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和认识改造主观世界。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
①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正确地认识世界是有效地改造世界的必要前提;
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
2.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1)客观世界是指“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包含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两个部分。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的总和,是人的知识、情感、意志即知情意的统一体。
(2)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是对立的,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具有不同的存在方式,二者发展也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另一方面,二者又是统一的,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在反映与被反映的意义上具有同构性,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与主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具有同一性,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可以相互转化。
(3)只有认真改造主观世界,才能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才能深入改造主观世界。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改造主观世界既包括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也包括丰富人的情感世界和提升人的意志品质,而核心是改造世界观,即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
3.自由与必然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世界历史性的过程。
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自由是有条件的:①认识条件;②实践条件。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②在当代中国,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
(2)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条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其核心是实事求是。
5.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1)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2)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理论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理论的必然要求。
(3)努力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他们各自的创新都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在于另一方的互动中完成的。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使互动过程呈现良性运动状态的基础保障,也是顺利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关键。考研政治马原认识论重要知识点。
马原是考研政治中占比较大的一个模块,政治的复习需要方法。以上是考研小编整理的“2019考研政治马原认识论重要知识点: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相关文章,提醒大家冲刺复习注意方法,预祝大家都能考上理想的学校,更多马原信息请关注考研马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