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宋元时期要点整理

合集下载

宋元时期知识点总结手写

宋元时期知识点总结手写

宋元时期知识点总结手写宋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总结宋元时期的知识点,以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

一、政治1. 宋朝政治:宋朝自960年建立至1279年灭亡,历经南宋与北宋两个阶段。

南宋时期,由于临安的地理位置及外交政策的突出,南宋国际地位较高,但国内政治陷入腐败,最终导致灭亡。

北宋时期,政治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繁荣的朝代。

但北宋朝廷统治集团的腐败贪污,导致社会动荡,最终被金国所灭。

宋朝的政治制度在当时是相对先进的,如科举制度的推行、均田制的实施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元朝政治: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政权,政治上实行行省制,并设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实行“以地定职”,严格限制汉人的职权,削弱地方势力,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元朝政治采用蒙古族和汉族相结合的制度,开创了元代政治史的新纪元,对中国政治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经济1. 宋朝经济:宋朝时期,中国的经济进入繁荣期,特别是南宋时期更是如日中天。

南宋时期的经济主要体现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上。

农业方面,种植业有所发展,南方的水稻产量较高,北方也有一定的发展。

手工业包括纺织、陶瓷、造纸等行业,制造业得到了较大发展。

商业主要在江南地区,临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2. 元朝经济:元朝的经济在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的情况下逐渐发展,主要体现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上。

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粮食产量有所增加,手工业制造业也有了新的发展。

商业在元朝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对外贸易得到了较多的支持,特别是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有了新的发展。

三、社会1. 宋朝社会:宋朝的社会结构主要分为士大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等。

在社会地位方面,士大夫地位较高,拥有一定政治权力和特权,是当时的社会主要精英阶层。

农民是社会的主要生产力,手工业者和商人在宋朝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

初中宋元时期知识点总结

初中宋元时期知识点总结

初中宋元时期知识点总结一、宋代的建立和统治1. 宋代的建立:宋代建立于960年,由赵匡胤发动靖康之变篡位建立。

北宋时期,首都设在开封,南宋时期,首都设在临安(今杭州)。

2. 宋代的国家制度:宋代实行文官政治,以士大夫为主,科举制度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地方官员实行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三司六部制度,实行了建庠设学的教育制度。

二、宋代的经济、科技和文化1. 宋代的经济:宋代是中国中古时期经济繁荣的时期,出现了盐铁专卖制度、航海业的发展、织绣业的繁荣等。

宋代还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纸币银行—交子银号。

2. 宋代的科技: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时期,出现了很多重大的发明和创新,如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火药等。

这些发明对中国的科技和军事技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3. 宋代的文化:宋代文化精致,有唐代后期的文人思潮,形成了以诗词、绘画、茶道为主要内容的文人生活方式。

宋代文化还有纸张、雕版印刷、中国画、食品、医学等方面的发展。

三、宋代的军事变革和外交1. 宋代的军事:北宋时期,以大禹峪和辽江为界,设置了安抚边疆的镇、卫、军,货真价实的地防高墙。

南宋时期,曾在澧州(今湖南娄底)一带设有地关闭边弁。

2. 宋代的外交:北宋时期,经济交往广泛,南宋时期,发生了一些对外战争和外交事件,如宋金战争、宋元和议等。

四、元代的建立和统治1. 元代的建立:元朝建立于1271年,由忽必烈建立。

忽必烈攻破南宋,统一全国,设首都于北京,开始了元代的统治。

2. 元代的国家制度:元朝以蒙古族为主导,施行蒙古制度。

设置行省、路、州、县等行政机构,采取了收编生口充军、设立番社、行高粱帐等一系列治民政策。

3. 元代的社会政治:元朝实行了严格的阶级制度,蒙古族统治汉族,设立宗室、藩属、客卜、带枢等多层次官制分封土地。

五、元代的经济、科技和文化1. 元代的经济:元朝以蒙元简朝制,设置安抚使等管理地域,推行均田制,在土地兼并的过程中,农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宋元时期知识点总结

宋元时期知识点总结

宋元时期知识点总结宋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

本文将对宋元时期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时期的重要内容。

一、政治1. 宋朝政治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它的政治制度对中国后来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朝的政治制度主要是以宰相为中心的,宰相统领全国政治,颁布法令,推行政策。

宋朝官员分为文官和武官两大类,文官主要从学宫和科举考试中选拔,武官则以武功为主要选拔条件。

这一政治制度在当时是相对完备的,有一定的制约和平衡。

2. 元朝政治元朝政治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政治制度,它是蒙古族所建立的政权。

元朝政权的基本构架是大汗作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大汗统筹全国政治,掌握军队,颁布法令。

其次是地方官员,地方官员分为行政和军事两大类,行政官员统辖地方政治,军事官员则负责地方的军事活动。

元朝政权的政治制度总体上是中央集权的,但在实际运作中并不如想象那样强大,地方官员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一定的自治权。

二、经济1. 宋朝经济宋朝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经济占据了绝对的地位。

宋朝时期农业生产技术日益发展,农民普遍掌握精耕细作的技术,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大大提高。

此外,宋朝还大力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创造了很多新的产业。

宋朝手工业主要以陶瓷、丝绸、造纸、铁铸等制造业为主,其中的瓷器、丝绸等产品享誉世界。

商业经济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长江江浙一带成为了全国商品交易的中心。

2. 元朝经济元朝的经济与宋朝相比发生了一些巨大的变化,元朝时期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但是农业生产技术远远不如宋朝时期那么发达。

元朝时期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是土地的严重荒废和农民的世代负担,这使得元朝的农业生产大大滞后。

元朝时期虽然常经历了一些农业生产发展的好时期,但总体上来看农业经济并不如宋朝时期那般发达。

元朝手工业和商业经济的发展也并不如宋朝那么繁荣,元朝的手工业主要以纺织业、陶瓷等为主,商业经济主要以丝绸、茶叶、盐业等为主。

宋元时期历史知识点提纲

宋元时期历史知识点提纲

宋元时期历史知识点提纲宋元时期历史知识点提纲:
一、政治制度1. 宋朝政治制度2. 元朝政治制度
二、经济社会1. 宋朝经济2. 元朝经济3. 宋元时期的社会阶层4.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三、文化艺术1. 宋朝文化2. 元朝文化3. 宋元时期的科技发展4. 宋元时期的艺术发展5. 史书、百科全书和诗词等文学流派
四、外交关系1. 宋元时期宋与金、元的关系2. 元朝与西域国家的交往3.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中国的经历
五、战争与征服1. 南宋和金的战争2. 蒙古帝国对南宋的征服3. 元朝对世界的扩张
六、思想文化与宗教信仰1. 宋朝儒学2. 宋元时期佛教的扩张3. 藏传佛教在元代的发展
七、思想和政治的变革1. 道教和个人主义的兴起2. 忙乱时代的影响3. 中原文明对南方文化的影响
八、历史人物与事件1. 宋仁宗、宋理宗、宋徽宗、元世祖、元成宗2. 刘邦、忽必烈、马可•波罗、郑和3. 雷震子、欧阳修、杨宪益、朱熹、王安石、陆游、辛弃疾
以上是宋元时期历史知识点提纲的全部内容。

在这个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都经历了大的变革。

虽然宋朝和元朝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有所不同,但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这两个时期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同时,在国内和国际政治、军事方面也发生了许多有意义的事件。

熟悉这些知识点,不仅可以加深人们对宋元时期历史的了解,还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

古代宋元文学知识罗列

古代宋元文学知识罗列

一、知识点1、宋初诗三体:晚唐体、白体、西昆体。

2、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以杜甫为祖,以陈师道、黄庭坚、陈与义为宗。

3、岳麓书院: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4、“白体”代表诗人——王禹偁。

5、西昆体源于《西昆酬唱集》。

6、诗穷而后工——欧阳修。

7、词别是一家——李清照。

8、元代戏剧代表元代文学最高成就。

9、《赵氏孤儿》中的大奸臣:屠岸贾。

10、四大南戏:《杀狗记》、《荆钗记》、《拜月亭记》、《白兔记》。

11、杂剧四大家:马致远、白朴、关汉卿、王实甫。

12、中兴四大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3、永嘉四灵:徐照、徐玑、赵师秀、翁卷。

14、宋代说话有小说、讲史、说经、平声。

15、宋代两大词人群体:苏门词人群体和大晟词人群体。

16、《灰阑记》是包公戏。

17、《元朝秘史》是蒙古民族的戏剧。

18、《李逵负荆》是水浒传的故事。

二、宋代文学的作品作者1、《珠玉词》的作者是晏殊。

2、《东篱乐府》的作者是马致远。

3、《扬州梦》的主人公是杜牧。

4、《词源》的作者是张炎。

5、《容斋随笔》的作者是洪迈。

6、《老学庵笔记》的作者是陆游。

7、《论诗绝句三十首》的作者是元好问。

8、《小山乐府》的作者是张可久。

9、《梦溪笔谈》的作者是沈括。

10、《鹤林玉露》的作者是罗大经。

11、《中州集》的作者是元好问。

12、《录鬼簿》的作者是锺嗣成(钟嗣成)。

13、《南词叙录》的作者是徐渭。

14、《琵琶记》的作者是高明。

三、宋代文学的各种定义1、慢词、中词、小令:慢词为篇幅较长的词,小令为篇幅较短的词,中词则为长度介于慢词小令之间的词。

2、讲史话本:讲史的说唱艺术的文学底本就叫讲史话本,讲史话本又叫“平话”,如《三国志平话》。

3、说经话本:说经的说唱艺术的文学底本就叫说经话本,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4、诚斋体:诚斋体是杨万里独特艺术风格的诗体,杨万里,字诚斋,故“诚斋体”,其特点平实自然,清新活泼。

5、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他们分别代表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杂剧创作艺术成就。

宋元的知识点总结

宋元的知识点总结

宋元的知识点总结宋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段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许多特点和值得关注的地方。

下面就对宋元时期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

一、政治方面1. 宋朝的兴起和灭亡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它在公元960年由赵匡胤所建立,至1279年被蒙古军队灭亡。

宋朝的兴起标志着中国统一大一统的局面的形成,而灭亡则给中国历史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宋朝的兴衰荣辱,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宋朝的政治制度宋朝在政治制度上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体系,主要包括官制、考试制度和军事管理等方面。

朝廷官员主要分为文官和武官两大类,而科举制度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同时,宋朝在边防和治理等方面也有较为完善的制度安排,这些都是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

3. 赵匡胤和秦桧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他创建了北宋政权,并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如削藩和开疆拓土等。

而秦桧则是赵匡胤后期的宰相,他在对抗辽国、金国等外敌时表现出一定的功绩,但在对待内政和贪污腐化等方面也有不少负面的表现。

4. 文治和武功宋朝在政治制度上注重“文治”,即以文官为主导,重视文化教育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发展。

而在军事制度上也有相应的安排,如设立武将和城池,加强军事训练和武器装备等。

文治和武功的组合成为了宋朝政治制度的一大特色。

二、经济方面1. 宋朝的经济状况宋朝在经济方面表现出了相对繁荣的状态,主要体现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

农业生产以水稻为主,而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此外,宋朝还开展了较多的公共建设和港口贸易,这些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 钱币和金融宋朝的钱币和金融体系也颇具特色。

宋朝创建了官方铸币局和私人钱庄的制度,为货币的流通和交易提供了便利。

同时,宋朝在金融方面也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如发行官方票据和设立钱庄等,这些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宋元时期历史知识点提纲

宋元时期历史知识点提纲

宋元时期历史知识点提纲一、政治:1.宋灭金:金灭北宋靖康耻后,全国北方地区归金朝统治,南方地区变为南宋。

2.政治体制:南宋采用官僚制,设有行省、路、州、县等行政区划,各级官吏由文官选拔。

3.群雄割据:宋朝末年,各地军阀割据,形成南宋和南宋时期的十国。

二、经济:1.科举制度:南宋推行科举制度,考试内容分为县、府、京三级,科举考试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手段之一2.发展长江流域经济:南宋时期,长江流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发展,成为当时中国经济的中心。

3.海外贸易:南宋时期,福建、广东两地开始进行对外贸易,与东南亚、南亚、中东等地进行商贸往来,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文化:1.科学技术:南宋时期的科学技术取得了许多突破,如著名的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磁铁等发明被广泛使用。

2.文学艺术:南宋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和作品,如辛弃疾、陆游等词人的作品被称为“南宋词派”。

3.书画艺术:南宋时期书画艺术达到了高峰,以米芾、李唐、王献之等为代表的书画家产生了影响深远的作品。

四、农民起义:1.平江起义:平江起义是宋元时期南方农民起义的第一次大规模起义,是著名的红巾军起义的起点。

2.紫荆山起义:紫荆山起义是宋元时期南方农民起义的第二次大规模起义,由郭子兴领导,建立了“大宋”政权。

3.红巾军起义:红巾军起义是宋元时期南方农民起义中影响最大、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广泛动员了农民群众,成为重要的农民起义运动。

4.明教起义:明教起义是宋元时期农民起义的的一次重要起义,由张世杰领导,其后逐渐演变为移民团体,并发展成宋元时期的红巾军。

五、对外关系:1.金朝入侵:南宋时期,北方金朝多次入侵南方,南宋为了保卫国家,进行了多次抗金战争。

2.辽朝和西夏的关系:南宋时期,与北方的辽朝、西夏等国家保持着一定的外交关系。

3.南宋与契丹、西夏的和平:南宋期间,与辽朝和西夏签订了一系列和平协议,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和平。

以上提纲是关于宋元时期的历史知识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充和详细阐述,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宋元知识点总结高考

宋元知识点总结高考

宋元知识点总结高考宋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对后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宋元时期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一、政治1. 宋朝的建立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的时期的到来。

宋朝的建立是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和政治斗争来实现的。

宋太祖赵匡胤发动北伐战争,成功击败了北汉,最终统一了中原地区,建立了宋朝。

2. 宋朝的政治制度宋朝的政治制度具有一定的特点。

它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朝廷制度和地方政府两个方面。

朝廷制度是以宰相为核心的,而地方政府则是以州、县、乡等地方政权为核心的。

3. 元朝的建立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它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元朝的建立是通过蒙古部落的征服战争来实现的。

元世祖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发动了多次的征服战争,最终统一了中原地区,建立了元朝。

4. 元朝的政治制度元朝的政治制度具有一定的特点。

它是以蒙古的军事制度为基础的,通过设立行省、路、州等地方政权来实现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二、经济1. 宋朝的经济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经济充满了活力,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宋朝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工商业也相当发达。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 元朝的经济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经济也具有一定的特点。

元朝的经济与蒙古的游牧生活有一定的联系,但同时也受到了中原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影响。

三、文化1. 宋朝的文化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文化也具有一定的特点。

宋朝的文化主要包括文学、艺术、书法等方面。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文化充满了活力,文学、绘画、音乐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发展。

2. 元朝的文化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文化也具有一定的特点。

元朝的文化主要包括蒙古文化和中原文化两个方面。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文化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蒙古文化和中原文化相互融合,产生了新的文化现象。

宋元知识点

宋元知识点

1、宋代诗文革新运动: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唐代古文运动以后的又一次文风改革,主要反对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浮靡文风。

同时对诗、文进行革新。

宋代立国,一些文人,满怀国忧,要求改革政治,倡导写作“传道明心”的古文,强调韩愈的“文从字顺”,推崇李白、杜甫、白居易反映现实的诗歌。

后来以范仲淹等人为代表,认为写作诗文的根本目的在于“警时鼓众”、“补世救失”,使运动形成高潮。

最后王安石等人又把诗文革新作为推行“新法”的一个重要部分。

又一次把古代文学,特别是诗、文的发展推进了一大步。

欧阳修是这场革新运动的领袖。

2、婉约派:宋词风格流派之一,是相对于豪放派而言的重要的文学流派,以李清照、柳永为代表。

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

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内容比较窄狭。

3、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豪放派和婉约派显然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词风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

4、苏门四学士: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的并称。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黄、秦、晁、张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

在苏轼的众多门生和崇拜者中,他最欣赏和重视这四个人。

最先将他们的名字并提和加以宣传的,就是苏轼本人。

6、西昆派:西昆派为北宋初年影响最大,声势最盛的流派,主要在宋真宗朝流行。

师法唐代诗人李商隐,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钱惟演等,多是在朝官了。

名称由来是杨亿所编著的《西昆酬唱集》。

西昆派停留在对李商隐诗歌艺术外貌的模仿层次,缺乏真挚情怀和深沉感慨,优点是追求诗歌艺术美感,纠正了浅陋平直的五代文风,缺点是立足模仿,缺乏自立精神和艺术个性。

《西昆酬唱集》问世后,西昆体风行一时,真宗皇帝也无法禁绝。

宋元文学大二知识点

宋元文学大二知识点

宋元文学大二知识点宋元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学作品和才华横溢的文人。

本文将就宋元文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介绍。

1. 文学思潮宋代文学思潮主要包括经学、理学、佛教思想和浪漫主义思潮。

经学强调儒家经典的学习和研究,文人以儒家经典为基础进行创作。

理学注重人的本性和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

佛教思想的传入对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让文人有了新的审美追求。

浪漫主义思潮则强调审美和个人主义,并表现为对自然和人生的赞美。

2. 宋词宋词是宋代的一种文学形式,以其简洁、含蓄的表达方式和对情感的细腻描写而被广泛称道。

宋词可以分为两大派别:南宋的襄阳派和北宋的婉约派。

襄阳派的作品情感热烈、豪放自如,而婉约派则注重婉转曲折的表达方式。

3. 元曲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种重要文学形式,与之前的诗文不同,元曲是一种戏剧体裁,结合了诗、词、散文和音乐,具有独特的表现方式。

元曲分为杂剧和元杂剧两大类,其中杂剧是指歌剧形式的戏曲,元杂剧则以元朝时宫廷乐舞为基础,加以改编和发展而成。

4. 宋诗宋代是中国古代文人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有许多杰出的诗人和诗作出现。

宋诗主要以豪放派和婉约派为代表。

豪放派的诗人大胆开拓,情感奔放,以壮诗为主。

婉约派则注重细腻、含蓄的表达,以咏史抒怀为主。

5. 创作主题宋元文学的创作主题丰富多样。

主要包括抒情、咏史、山水田园、佛教思想和爱情等。

抒情是文人们表达个人情感的重要方式,咏史则是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歌颂和抒发。

山水田园则以对大自然的描绘和对农村生活的追忆为主题。

佛教思想对文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追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爱情题材则是文人们反映人与人之间情感纠葛的主题。

6. 文学家和作品宋元文学涌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和作品。

宋代的陆游、苏轼、杨万里等都是享有盛名的文学家,他们的作品充满了个性和才华。

元代的郑光祖、郑思肖、白朴等同样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总结:宋元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学作品和才华横溢的文人。

中国古代文学宋元重点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宋元重点笔记

古代文学史第五编宋代文学重点内容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第一节宋初文坛和宋初三体1.宋初三体:白体、晚唐体、西昆体(1)“白体”:学习白居易闲适、浅易、通俗风格的诗歌创作(闲适诗,态度:旷达知足,形式:模仿元白互相唱和的近体诗)以希冀“颂美时政”,代表人物王禹偁、李昉;(2)“晚唐体”:推崇与模仿贾岛、姚合诗作,代表人林逋、九僧、魏野、潘阆、寇准。

·诗歌审美类型:清冷、荒凉、悲凄、闲逸、脱俗等,是对当时流行于诗坛的白体的疏离与变革,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3)“西昆体”:诗歌题材上学习李商隐的咏史诗、咏物诗、无题诗(多用典、心思深隐、讲究辞藻华美和色调渲染),代表人杨亿、钱惟演、刘筠。

·因唱和结集《西昆酬唱集》而得名,收入杨亿、钱惟演、刘筠等17人作品,影响极大,后刘颁《中山诗话》称之为“西昆体”。

·艺术特征:文字华美、对仗工稳、用事深密、风格整饬典丽。

·缺点:①题材狭隘,缺乏时代气息②立足于模仿、缺乏自立精神。

2.昆体功夫是西昆体在艺术上的表现:(1)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诗人在艺术上讲究藻饰、多用典故。

(2)作诗强调诗句的对偶、押韵以及市局的语言色彩(3)追求诗歌雍容典赡、炼词工整的诗歌风格。

第二节王禹偁1.王禹偁(1)字元之,一生坎坷,诗文多反映其命运多舛的人生遭遇及不屈的生命抗争。

代表作:《待漏院记》《唐河店妪传》(2)文学主张:①文以传道②强调情感和生活遭遇在创作中的作用③吸取骈文整齐、声韵之美。

(3)文学创作:与其他白体诗人不同,王禹偁不但学习白居易的闲适诗,而且学习白的讽喻诗。

此外,王也研究杜甫和李白的诗篇。

他的古文开创了平易自然的文风,成为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

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第一节欧阳修的文学思想与文学创作1.欧阳修(1)号醉翁,晚年六一居士,兼名臣、文人两重身份。

(2)文学思想:“道不远人”、“道盛文至”,即主张文道并重。

(3)诗歌的独特表现方式:①散文布局②复调式结构(4)平易流畅的诗歌艺术风格。

古代文学宋元时期要点整理

古代文学宋元时期要点整理

古代文学宋元时期要点整理宋元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之一。

在这个时期,诗词、散文、戏曲等各种文学形式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创新。

下面是对宋元时期文学的要点整理。

一、宋元时期文学的背景1. 社会背景:宋元时期是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2. 创作背景:宋代文人追求文艺的高尚境界,倡导以文学为主要媒介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思想。

二、宋元时期文学的特点1. 反映现实:文学作品注重刻画社会百态,揭露社会弊病,关注民生疾苦,展现了广泛而真实的社会生活。

2. 文人情怀:文学作品主题多涉及个人情感,情感真挚深沉,充满思乡、离愁、世俗之情等情感表达。

3. 修辞技巧:宋元时期的文学作品注重修辞和艺术手法的运用,如比兴手法、夸张手法、排比等,使作品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

三、宋元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品1. 诗词:《宋词三百首》是宋代女词人陆雪琴编选的一部词集,收录了宋代一些优秀的词作;元代诗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词作也是宋元时期的经典之作。

2. 散文:宋代散文大师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宋元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代表之作,以自然景物与人物描写相结合,展现了文人豪情壮志。

3. 戏曲: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一种戏曲形式,以《西游记》、《红楼梦》等为代表,成为元代文学的瑰宝。

四、宋元时期文学的影响1. 文学艺术:宋元时期的文学为后世文人提供了许多优秀创作样式和表达方式,对后来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文化传承:宋元时期的文学作品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思想启迪:宋元时期的文学作品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人性的探讨,对当时社会的思想启迪和社会变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其文学作品深入反映了社会现象,展现了文人的情感,以及运用修辞技巧的艺术魅力。

宋元时期的知识点总结

宋元时期的知识点总结

宋元时期的知识点总结一、政治1. 宋朝的建立及统一宋朝由赵匡胤所建立,其时代从公元960年开始,以北宋为代表。

北宋初期,政治稳定,国力强盛,但后期由于党争与内乱,导致国势日衰。

公元1127年,金国攻破首都汴京,迫使宋徽宗、钦宗被俘,北宋灭亡。

南宋自公元1127年开始,时期为政治地位次要。

与北宋不同的是,南宋政权积极地采取农田水利措施,并采用官营的经营方式,使得政局相对稳定、清明,以及风俗开化。

而宋朝时期还进行了不少的改革,如王安石的新法变法、李纲的渭南军事、曹勋消弭三桂之乱等等。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一个朝代,是蒙古人铁木真所建,统治面积包括中国北方、西亚和东欧。

元朝政治体制采用蒙古的传统制度,设立行省辅佐全国政权,如在军事、行政、财政、司法等方面实行中央集权制,增加官职,统一法规。

2. 宋元政治体制宋朝政治体制主要包括宰相、中书省、门下、三省六部等。

宰相是宋朝政坛的最高官员,代表皇权,全权处理国家大政。

中书省主要负责书写国书与处理政务上的奏章;门下负责记录国家宣麦、政令,也处理皇帝和臣子之间的期事任务。

元朝的政治体制主要是由忽都大汗铁木真所建,设置丞相(副大汗)、太师(教徒教主)、负责汗国外交事务。

政治是在“乡党”的基础构成可直接民生经济的实施法律职责的行政机构。

元朝还设立六盐巡判行中书省,负责宣布皇帝诏令,处理一些重大事务。

3. 经济宋朝时期的经济在农业、工商业、交通业蓬勃发展。

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技术改革、品种提高,农业生产发展迅速。

同时,在工商业方面,工业发展,生产技术发明,商业发达,外贸兴隆。

宋朝还建立了专门的官方邮局。

元朝的经济是在完全新的基础而完成了陆地商业与海上商业的充分发展。

商政后盛一时土地制度的完善与压制已使民权得到体现,可是业管理员对商户和工商业需求进行限制,使经济上可能无法完全而得到发展。

4. 文化宋元时期的文化也具有许多特点。

宋朝的文化以孟子思想、新儒学、王安石变法等为代表,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文化体制。

宋元时期知识点总结归纳

宋元时期知识点总结归纳

宋元时期知识点总结归纳
政治
① 宋朝: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分为宋太祖赵匡胤创建的北宋和宋高宗赵构创建的南宋。

北宋定都开封,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

② 党争:北宋时期党争激烈,以王安石变法和旧党对抗最为激烈。

③ 金朝:金朝是蒙古人突厥部落中的一个部分,兴起于中国东北地区。

金朝灭北宋后,建立了中都(今北京)。

④ 元朝:元朝是蒙古人成吉思汗的后人忽必烈建立的朝代,定都大都(今北京)。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政权。

经济
① 经济繁荣:宋朝经济繁荣,商业发达,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铁器制造业和造纸业发展。

② 赋税制度:宋朝实行均田制,赋税制度改革,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文化
① 文学艺术:宋代文学艺术繁荣,诗人陆游、辛弃疾等人的词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一。

② 科技发明:宋代科技发明非常突出,有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重大发明。

③ 医学发展:宋代医学发展,学者孙思邈撰写了《本草纲目》,对中国医学史有很大的影响。

以上总结归纳的内容仅是宋元时期知识点的一部分,这一时期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知识点需要我们了解和学习。

希望大家通过学习,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宋元时期的历史。

中国古代文学简答笔记宋元时期

中国古代文学简答笔记宋元时期

古代文学第一讲宋代文化与文学总论宋代文化与宋代文学的关系:1、文官政治,崇文抑武的国策,极大刺激了宋代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2、理学的兴起“文以载道”说的盛行,印刷业和教育的发达与作家学术修养的提高,促使宋代诗文的政治功能与议论成分的加强;3、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宋人的审美情趣的转型,促成了宋代文学从严于雅俗之辩转向以俗为雅;4、都市的繁荣,促使词的兴盛,促使说话、杂剧市井俗文学的迅速兴起和发展。

近二十年宋代文学的文化学研究主流观点:一、政治结构、文化心理的的近代色彩与文学中的淑世精神。

唐型文化:代表了中国封建文化上升期的辉煌成就。

宋型文化:宋代文化不仅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全面繁荣和高度成熟而且显示了由中唐逐渐发展起来的近代文化色彩的文学。

宋代文化的近代色彩:1、文官政府、科举取士,提高了封建政权的开放性,刺激了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权力结构中的多种平衡机制,助长了政治上自由议论的风气,而且在士大夫阶层催生出限制君权思想的萌芽。

3、宋代上层政治中的党争,尤其是新旧党争,具有近代政党竞争或斗争的萌芽性质,表现了崇尚政治品节和高尚人格的精神面貌。

4、文化心态,儒家重教化的文学观。

宋代文学的淑世精神:1、宋代文学具有强烈的政治性质,传统的文学样式成为士大夫干预时事的有力工具。

2、词的逐步雅化,以及从自娱娱人的功能转向力图有益于世道人心、道德教化,从内心世界的低徊书写转向对社会世间的一定关注。

二、儒、佛、道三教合流与文学的重理情节。

1、宋人内省而广大的哲学思维——宋代文学浓郁的知性反省的思辨色彩。

2、独立的主体意识——重理情节的基本特征。

3、习惯向内心追寻生存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追寻经过道德自律的自由。

4、对历史、人生的思考,对现实乃至日常生活的关注敏锐。

三、对传统文化的吸收、整合与文学的盛极而变。

宋代文化的高度成熟,以对文化的倾心研读为前提。

宋四大部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太平广记》。

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

考纲解读考点提示1、宋元时期的政治:宋的集权措施、元的中央官制2、宋元时期的经济3、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程朱理学、陆九渊心学4、王安石变法复习建议宋元时期的考点非常多,任何一个知识点都能出题。

但重点仍然是北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王安石变法、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理学、科技的发展。

其中,理学是难点问题,我们可以阅读一些理学家的著述、人生经历,这对于理解教材的条条框框是有帮助的。

知识清单考点一、宋元时期的政治(一)政权更替简况南宋、金、西夏的对峙局面(二)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1.君主专制的强化宋初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2.中央集权的加强目的:改变唐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措施:(1)军事上,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杯酒释兵权),抽调各地精兵充实中央禁军(强干弱枝)。

(2)行政上,派文官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3)财政上,赋税除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都由中央掌控。

3.影响积极:铲除藩镇割据的基础,维护政权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消极: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导致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三)王安石变法1.背景: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政治危机:土地兼并严重,农民不断起来反抗。

财政危机:三冗严重;岁币沉重。

边防危机:辽、西夏的威胁。

庆历新政: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实行改革。

主要措施有:严格官吏升迁;限制“恩荫”;加强官吏的保举和选派;裁并州县,减轻徭役;严肃政令。

2.内容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①富国之法:理财措施3.作用促进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但由于用人不当,且触动特权阶层的利益,招致强烈反对,未能完全成功。

(四)元朝的政治1.中央制度元朝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

古代文学史宋元部分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史宋元部分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1、白体:宋初文坛上的一个诗歌流派。

从学习白居易清平浅易的诗风而得名。

主要作家有李昉、徐铉、王禹偁等,而以王氏的成就最高,他的代表作有《对雪》、《感流亡》、《村行》等。

2、晚唐体:宋初模仿唐代贾岛。

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岛、姚合看成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

包括:一是专学贾岛、姚合的九僧诗;二是林逋等隐逸诗人。

惠崇《访杨云卿淮上别墅》、林逋《秋日西湖闲泛》。

3、西昆体: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流派,它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表人物杨亿、刘筠、钱惟演。

他们主要学习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近体律诗,夸大了李诗的形式美,注重对偶,喜欢用典,追求华艳,在内容上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总体来说,西昆体形式精美,内容空洞。

杨亿《武夷新集》。

5、江西诗派: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陈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

到了宋末,方回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诗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

改诗派重视句法、喜用拗句;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

代表作家作品有黄庭坚《寄黄几复》、陈诗道《别三子》。

6、诚斋体:南宋中期杨万里的诗歌风格,因杨万里号诚斋,故名。

其主要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如《晓行望云山》和《小池》其特点是①富有幽默诙谐的风格②丰富新颖的想象③自然活泼的语言。

7、“话本”: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后世统称为“话本”,有小说、讲史、讲经,合声(生)四类。

体制:入话诗、头回故事、正话、煞尾,代表作《碾玉观音》《错斩崔宁》《西湖三塔记》《三现身包龙图断冤》《简帖和尚》8、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宋元)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宋元)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宋元)一、名词解释:西昆体——北宋初期以杨亿﹑刘筠看来这种类型的人是你喜欢的对象钱惟演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诗歌,其重要标志是《西昆酬唱集》,他们主要学习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近体律诗,夸大了李诗的形式美,注重对偶,喜欢用典,堆砌辞藻,崇尚纤巧,追求华艳,在内容上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总体来说,西昆体形式精美,内容空洞白体:是宋初(太祖、太宗两朝)效法白居易诗作而形成的一种诗体。

该派人物众多,有李昉、徐铉、王禹偁(读“cheng”,一声)、李至、李徽之、郑文宝、田锡、薛居止等。

其代表诗人是前三位,成就最大的是王禹偁。

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的近体诗中的闲适诗。

他们只学到了白居易闲适诗中的淡泊悠闲和语言的浅直平易,而没有学到白讽喻诗的反映现实的尖锐深刻和感伤诗的感慨深沉。

其缺陷是,该派诗人作诗不事雕琢,往往率尔成章,追求抒情的率真,故而诗意较为显豁,给人感觉是语浅意尽,气弱格俗。

白体,特别王禹偁的诗歌影响了宋诗以后的发展方向和平淡风格,以及议论化、散文化特点的形成。

晚唐体:是指宋初模仿晚唐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创作的诗歌。

晚唐体诗人有两个诗人群体,一是九僧,二是一群隐逸之士。

其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九僧中成就最高的是惠崇。

九僧的诗歌特点是:内容上多描写幽深清静的山林景色和淡泊枯寂的隐逸生活,故而内容较单一,题材范围比较狭小。

体裁上注重五律的写作。

创作态度上学习贾、姚的苦吟精神,特别重视五律中间两联语言的推敲和锤炼。

因而九僧诗多有名言警句,但结构往往不完整,意境不够浑融,给人以有句无篇之感。

隐逸诗人主要有魏野、潘阆、林逋等,其中林逋成就较为突出。

他们诗歌的内容主要是描写湖山胜景和抒写隐居不仕、孤芳自赏的心情。

晚唐体诗人中身份独特的是寇准,他曾官至宰相,又与上述两个诗人群体都有交往,因而是晚唐体的盟主。

晚唐体不仅影响了宋末的四灵和江湖诗派,而且,它的某些因素一直被其他诗派和作家分解代用。

宋元文学复习重点

宋元文学复习重点

宋元文学复习重点1.西昆体·宋初诗坛派别,以《西昆酬唱集》得名。

宋初馆阁文臣的唱和风气到真宗时臻于极盛,《西昆酬唱集》就是这种风气下的产物。

·典出《山海经》“昆仑之西有群玉之山”。

以翰林学士杨亿为代表。

共收杨亿、钱惟演、刘筠等十七人的诗248首,内容主要是描写内廷仕宦优游豪华的生活,也有一些咏物、咏史诗。

·师法李商隐,兼重唐彦谦,雕润密丽,音律铿锵,对仗工整,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饰、典丽的艺术特征。

·艺术上有强烈缺陷,题材狭窄,缺乏时代气息;专事模仿,缺乏创新精神。

2.北宋初期的诗歌流派(白体、西昆体、晚唐体)1)白体:指宋初诗坛流行的学白居易的诗。

具体出现时间尚未考证清楚,但已知在仁宗朝已流行。

艺术特征是顺熟、容易、浅切。

2)西昆体:(见1)3)晚唐体: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所代表的诗风。

因宋人将贾、姚看做晚唐诗人,故合称为“晚唐体”。

这一派追踪贾岛、姚合的诗风,注重推敲炼字,多写清幽枯寂的隐居生涯,代表诗人有九僧、潘阆、魏野、林逋。

3.柳永及其词集·柳永,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

一生穷困潦倒,以词著称于世,有《乐章集》传世。

·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

对社会生活有相当广泛的接触,特别是对都市生活、妓女和市民阶层相当熟悉。

都市生活的繁华,妓女的悲欢、愿望和男女之情,自己的恋情和颓放,离别情绪和羁旅行役的感受,都是其词的重要内容。

此外,也有一些反应劳动者悲苦生活以及咏物、咏史、游仙等作品。

大大开拓的词的题材内容。

·他接受民间乐曲与民间词的影响,大量制作慢词,使慢词发展成熟,并取得了与小令并驾齐驱的地位。

·在词的表现手法上,他以白描见长;长于铺叙,描写尽致;善于点染,情景交融,抒情色彩强烈;语言浅显自然,不避俚俗,使得其词自成一体,广为流传。

是北宋婉约派词人的代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代文学分体、分期概说1.宋代文学分体:以诗、词、文最为发达,话本次之、戏曲又次之。

2.宋代文学分期:北宋初期:诗:白体、西昆体、晚唐体词:晏殊、柳永北宋中期:诗:欧、苏、王等词:苏轼北宋末期:诗: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秦观、张耒、晁补之)词:秦观、黄庭坚南宋初期:诗:江西诗派词:李清照南宋中期:诗:陆游、范成大、杨万词:辛弃疾南宋末期:诗:姜夔词:刘克庄等1、宋初有哪三体,代表人物分别是谁?(1)白体。

代表人物:徐铉、李昉、王禹偁,改革晚唐五代诗弊,倡导白居易平易流畅的诗风。

(2)西昆体。

代表人物:杨亿、钱惟演、刘筠(3)晚唐体。

“晚唐派”诗人指宋初模仿贾岛、姚合诗风的诗人。

代表人物:1、林逋等隐逸诗人2、“九僧”和寇准2、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主张、意义和影响。

1、背景:文风浮靡卑弱,古文传统中断,形式主义泛滥;政治上变法呼声高涨。

柳开、王禹偁是先驱人物。

2、主张:A.文以明道,文道并重;B.学习韩柳古文、杜诗,主张文从字顺、陈言务去。

3、发展阶段:A. 反对五代宋初浮靡之风;B.反对西昆体雕琢空洞之风;C.反对太学体矫枉过正之弊。

4、意义和影响:A.彻底清除了形式主义文风;B.树立了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散文传统;C.对后代文学影响深远。

六一风神。

“六一风神”是北宋欧阳修散文的美学风格,他并不刻意选择人物、场景以及按照某种寓意的逻辑来组织内容,只是自然地叙事、自然地抒怀,在看似散漫不经心的行文中,使读者慢慢地从寻常的叙事中体悟出难以言传的高远境界。

他的散文一般具有笔触多情的特点,常着眼于感情的抒发。

另外,文章结构层次上的极吞吐往复、参差离合之致,语言层次上的平易自然,都是“六一风神”的构成要素。

总之,这种绝世风神的特点是:偏于阴柔之美,纡余委备而婉曲有致,诗味纯浓而情韵绵邈,含蓄蕴藉而平易自然。

3、苏舜钦和梅尧臣的诗风比较。

诗风之异:1、苏诗直陈时弊,痛快淋漓。

梅诗触及时弊较平和含蓄。

2、苏诗感情奔放,充满激情,意境广阔。

梅诗则追求平淡,清新淡雅。

4、半山体或王荆公体。

王安石晚年因变法失败而退居江宁,创作了许多抒情小诗,记述山川风物和闲适生活。

这些小诗雅丽精绝,深得唐人风味,有时还深有禅意,颇似王维,被人称为“半山体”或“王荆公体”。

5、江西诗派(名词解释)北宋末,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将20多个诗人集中在一起,称作江西诗派。

以杜甫为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宗。

(“一祖三宗”)主张自成一家,字字有来历,点铁成金、追求形式美。

但后来把诗歌引向了形式主义。

6、中兴四大诗人。

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7、诚斋体(名词解释)。

杨万里初学江西诗派,再学晚唐体,最终融会各家,而主张师法自然,自成一体,即“杨诚斋体”。

最大的特点是“活脱”,也就是不受前人和万物的限制。

1、细腻小巧,幽默诙谐,不失童心,天真烂漫。

2、想象新颖奇特,善于捕捉转瞬即逝的自然风光,并以拟人化手法加以突出。

3、语言自然活泼,意趣盎然。

8、范成大田园诗的意义。

对农村生活作全方位的描写:不仅写景物、岁时、风俗、劳作,还写贪官污吏、苛捐杂税、天灾人祸等灾难,深化了田园诗的主题。

这对陶渊明、王维是个突破。

9、被黄庭坚称有“四痴”是谁?晏几道黄庭坚称其有“四痴”:仕宦连蹇,而不能依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士语,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自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

10、张三影指的是谁?张先,他的词语言工巧,喜欢表现朦胧的美、动态的美。

曾有三处写“影”的佳句被广为传诵,所以,绰号“张三影”。

11、简述柳永对词体制、艺术的贡献。

1、大量制作长调慢词。

柳永213首词,共用了133个词调,其中大部分是首创的。

有的是改自唐宋大曲或民间歌曲,有的则是自创。

在当时极为流行。

2、增加了词中“赋”的比重,大量铺叙。

柳永多用赋体,开拓了词的内容。

柳永多用“赋”体,进行铺叙,开拓了词的内容。

这样使词具有了一定的情节性和逻辑性,能表现很丰富、复杂的内容。

如《望海潮》、《雨霖铃》。

3、确立了词的体段配置模式。

大多“前半泛写、后半专叙”(毛先舒《诗辨坻》)。

在创作中多表现为“前半写景、后半抒情”,有时更是往复回环,进行渲染,增强了词的表现力。

如《雨霖铃》、《八声甘州》都是如此。

4、俗中有雅,以市井语入词,雅俗并陈。

柳永将民间词和文人词二个系统结合起来,因而雅俗共赏。

因其通俗故能流行于天下,因其协律故能雅致。

多用口语如“恁”、“怎”、“伊”、“阿谁”等。

如早年写的《定风波》。

12、苏轼“以诗为词”在艺术方面的表现:1、用题序。

2、用典故。

如《江城子·密州出猎》。

3、突破音律束缚,由歌者之词走向诗人之词。

晁无咎:学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中缚不住者。

”13、“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14、易安体;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以及李清照对词的独特贡献。

是指李清照的词风,其前期词多清丽妍媚,后期词多凄清明净。

抒情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善于用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表达内心感情。

语言上以俗为主,“皆以寻常语度入音律”,“发清新之思”,形成了独特的“易安体”风格。

独特贡献:(1)使词的时代气息大大加强了。

(2)以女性身份、女性笔触,写女性思想生活,自然真切。

(3)论词、论政都有胆有识,创“(词)别是一家”之说。

15、略谈辛弃疾抒写爱国情怀的英雄词的特点。

A.善于创造各种生动的艺术形象和雄奇壮阔的意境。

B.善于运用比兴寄托手法。

如《青玉案·元夕》、《摸鱼儿》等。

C.大量运用典故,采用经史子集中的语句。

D.丰富了词的语言,将各种语言运用到了词中。

E.有多种艺术风格,豪放、婉约、清丽等等,无不具备,且成就很高。

16、何为宋四六?它的特点是什么?中唐之后对骈文的一种代称。

它汲取了散文的某些表现方法,是六朝隋唐骈文的新发展。

特色:注入了散文的气势,少用故事而多用成语。

在排偶中喜用长句。

多议论。

工于剪裁。

语言较为朴实,多用虚字,很少有雕章琢句。

17、永嘉四灵(名词解释)南宋后期在永嘉地区出现的四位诗人:徐照(灵辉)、徐玑(灵渊)、赵师秀(灵秀)、翁卷(灵舒)。

每人的字中都有“灵”字,故名“四灵”。

他们以贾岛、姚合为宗,诗境清幽,诗风枯淡。

18、江湖诗派(名词解释)得名于陈起《江湖集》,由一群江湖游士组成的一个松散的作家群。

他们投谒交游,人品、诗风都很复杂。

代表人物刘克庄、戴复古。

19、金代最杰出的诗人:元好问20、宋代“说话”分为四科:宋代“说话”分为四科:小说、说铁骑儿,说经,讲史。

21、话本小说(名词解释)。

一、“小说”的话本讲史的话本,也叫平话,后发展为元代的长篇平话。

宋代的话本小说因受唐代变文的影响或因“说话”形式的需要,而形成其独特的形式。

一篇话本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入话、正文、结尾。

22、话本小说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成就和影响。

思想内容:(一)反映封建势力对青年男女的压迫和青年男女对于婚姆自由的渴望与追求。

(二)揭露官府的昏庸、腐败。

(三)反映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四)在宋代话本小说中,也还有一些反映封建糟粕和市民低级趣味的东西。

艺术成就及影响:(一)话本的突出成就是塑造了一大批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艺术形象。

(二)以通俗生动的口语代替文言,这也是话本的突出成就。

(三)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就是宋代的白话小说,亦即“话本小说”。

23、元曲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24、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元剧四大家。

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25、四大南戏。

1)《拜月亭》又名《幽闺记》,作者相传是施惠。

《拜月亭》的内容:此剧以金末动乱为背景,描述了蒋世隆和王瑞兰在乱世中历经磨难,最终结为夫妻的离合悲欢。

2)《荆钗记》,一般认为是柯丹邱所作。

写王十朋与妻子钱玉莲“贫相守,富相连,心不变”的婚姻故事,塑造了一对忠于爱情,坚贞不屈,富贵不能动其情,威逼不能屈其志的“义夫节妇”形象。

3)《白兔记》,通过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与李三娘悲欢离合的故事,表达了“贫者休要相轻弃,否极终有变泰时”的主题思想。

4 )《杀狗记》,据杂剧《杀狗劝夫》编。

主要写封建家庭中兄弟、夫妻和叔嫂之间的矛盾冲突,对酒肉朋友的卑鄙势利暴露得较为充分,宣扬了“亲睦为本”、“妻贤夫祸少”的封建意识,道德说教气息较为浓郁,艺术上也比较粗糙。

26、白朴的《梧桐雨》直接取材于白居易的《长恨歌》,是著名的历史剧。

27、白朴的《墙头马上》主要写裴少俊与李千金的故事。

28、马致远号东篱,被称为“曲状元”。

现存杂剧七种,以历史剧《汉宫秋》为代表。

29、王实甫《西厢记》的基本故事情节本于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但多有发展。

体制长达五本二十一折。

30、《西厢记》展开剧情有两条线索:主线是张生、莺莺和红娘与老夫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副线是莺莺、张生、红娘之间的性情冲突。

31、赵君祥的《赵氏孤儿》剧中的正面人物是程婴、公孙杵臼、韩厥等,反面人物有屠岸贾等。

32、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根据《赵氏孤儿》作有剧本《中国孤儿》。

33、尚仲贤的《柳毅传书》取材于唐代李朝威的传奇小说《柳毅传》。

34、高文秀被称为“小汉卿”,他的《双献功》和康进之的《李逵负荆》都以李逵为描写对象,是著名的水浒戏。

35、石君宝的《秋胡戏妻》全名《鲁大夫秋胡戏妻》,其故事最早见于刘向的《列女传》,秋胡妻名罗梅英。

36、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认为关汉卿的杂剧成就“当为元人第一”。

37、关汉卿历史剧的代表作是《单刀会》,全名《关大王单刀会》。

它与另外一部历史剧《西蜀梦》,都是写关羽的。

38、关汉卿的《救风尘》、《谢天香》、《金线池》分别以宋引章、谢天香、杜蕊娘三位妓女为主角。

39、《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

40、元代后期杂剧的代表作家是郑光祖,他的代表作是《倩女离魂》。

此剧是根据唐人传奇《离魂记》改编而来,描写了张倩女与王文举的爱情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