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中美史资料
西南大学网络继续教育美术教育专升本中外美术史0442答案教材

====================================================== 1:[论述题]一、填空题1、新时期时代的艺术成就集中在方面。
2、仰韶文化早中晚期的代表分别以半坡、庙底沟、为代表。
3、三代青铜器按照用途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武器和工具、、生活用品。
4、三代青铜器具有性质。
5、青铜器上最具特色的装饰纹样是。
6、原始时期长江流域以为主,黄河流域以穴居为主7、孔子观明堂目睹内有尧舜、桀纣之容,说明这个时期的绘画重视功能。
8、战国时期已被发现的帛画有和人物御龙帛画。
9、武梁祠画像石题材主要是历史故事、,其目的主要是宣扬儒家教义。
10、霍去病墓前的著名雕塑是。
11、成都天回山出土的《》形神兼备地表现了一位俳优说唱的情形。
12、甘肃威武雷台出土的雕塑,表明在雕塑中艺术家已精确掌握了力学平衡原理。
13、西班牙的洞穴壁画是洞穴壁画。
14、文明是希腊文明的前奏。
15、巴黎圣母院是式建筑。
二、名词解释1、饕餮纹2、元四家3、"曹衣出水”三、简答题1、南陈北崔指的是哪两位画家?他们擅长什么绘画?2、朱景玄《唐朝名画录》的内容?3、秦汉时期的绘画有什么艺术特征?四、分析题1、院画的艺术特征?2、董源、巨然的山水画有何差异?参考答案:答案:一、填空题1、彩陶2、马家窑3、乐器4、礼器5、饕餮纹6、巢居7、宣传教化8、人物龙凤帛画9、历史人物10、马踏匈奴11、击鼓说唱俑12、马踏飞燕13、阿尔塔米拉14、爱琴15、哥特二、名词解释1、是一种兽面纹样,也称兽面纹,是青铜器上常见的纹饰,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
饕餮是传说中的一种怪兽。
此兽融合了自然界各种猛兽的特征,同时加以人们的想象。
其中兽的面部巨大而夸张,装饰性很强,代表了青铜器装饰图案的最高水平。
2、指的是"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等,他们有着共同艺术特征。
3、指的是北朝画家曹不兴的绘画风格。
曹不兴所画的佛像衣纹稠叠,好像贴在身上一样,如同从水里出来一样,故有"曹衣出水”之说法。
2013、1中美史复习资料1

2013、1中美史复习资料1名词解释1.黄家富贵2.步辇图3.罗可可美术4.古典主义美术5.徐熙野逸6.人物龙凤帛画7.文艺复兴8. 浪漫主义美术简答1.简述“谢赫六法”2.简述“青绿山水”绘画特点3.简述古埃及美术特征4.简述新艺术运动及特征5.包豪斯学院6.简述“马一角夏半边”绘画特点7.简述“浙派”美术特征8.简述元四家绘画艺术特点作品赏析1.《清明上河图》2、《最后的晚餐》3、《夜巡》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两河流域苏美尔人最重要的建筑为_______________。
2.亚述人的艺术主要为_______________服务,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3.克里特文化的_______________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建筑群,被人们称为“迷宫”。
4._______________是古希腊古风时期神庙建筑的典型形式。
5._______________竞技场是古罗马最大的椭圆形竞技场。
6.中世纪罗马式教堂是从_______________建筑样式演变过来的。
7.西斯庭礼拜堂的天顶画_______________,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的作品。
8.绘画《农民的婚礼》、《农民的舞蹈》和《绞刑架下的舞蹈》,是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画家_______________的作品。
9.17世纪意大利波伦亚学院的第一代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__。
10.在17世纪法国的绘画艺术中,以农村为题材,用朴素手法进行描绘的画家是_______________。
11.《沐浴的狄安娜》、《裸女》是18世纪法国画家_______________的绘画作品。
12.当19世纪法国画家借里柯的作品《梅杜萨之筏》展出时,被视为_______________的伟大宣言。
13.在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画家中,_______________是讴歌农村生活的大师。
14.《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往哪里去?》是法国19世纪画家_______________的绘画作品。
中美史复习[试题].docx
![中美史复习[试题].docx](https://img.taocdn.com/s3/m/d49e6f47f78a6529647d53b4.png)
2006年中国美术史共同课基础知识人文学院一、史前-秦汉美术史1、IH石器时代丁村人的三棱大尖状器和许家密人的石球体现出一定的造型规律。
2、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马家窜文化彩陶T•艺的成就最突出。
3、鱼纹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最鲜明的装饰纹样。
4、花瓣纹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中最流行的装饰纹样。
5、河南临汝阎村出土的鹳鱼石附图彩陶缸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一件代表作。
6、1982年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廂”出土一件泥塑女神头像。
7、良渚文化屮最具特色的玉器是琮。
8、山东龙山文化中黑陶工艺成就最为突出。
9、冃前所知中国最早的漆器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
10、兽面纹(饕餐纹)是商代青铜器上授常见的纹样。
11、1986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了人批商代晚期的青铜雕鴉。
12、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商代后期青铜器的典范作品。
13、河南新郑出土的莲鹤方壶是春秋中期青铜器的杰出代表。
14、青铜器铸造中的失蜡法出现于春秋中期。
15、湖南长沙埜墓曾出土两幅帛画,即《人物龙风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
16、散氏盘铭、毛公鼎铭是西周晚期青铜器铭文的杰出代表,具有重要的I淞史价值。
17、秦始皇陵兵马俑群位于陕西临潼,其艺术特点可概押;为大、真、多。
18、西汉雀去病墓石雕运用了循石造型的艺术手法。
19、江苏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的年代当属东汉晩期。
20、马王堆1号汉墓T形帛画的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
21、河南永城汉梁王慕是西汉前期的一•座壁画慕。
22、位于河南洛阳的卜千秋墓是西汉后期一座代表性壁画墓。
23、东汉后期代表性壁画墓有河北望都1号汉墓、河南密县打虎亭2号汉墓、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等。
24、山东长清孝堂山石祠画像貝•有东汉早期精练、质朴的风格特点。
25、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主要采用减地平雕加阴线刻的技法雕刻而成。
26、汉価像砖以河南、四川两省出土最为丰富。
27、现存秦代小篆作品以《泰山刻石》和《琅珈台刻石》最具代表性。
中美史(唐代至清朝)复习资料.doc

15蓝瑛,明代,字CD叔,',;蝶叟,晚号石头陀。代表作一一《红树廿山图》
6顾阂中,江南人,中主时任翰林待诏,《韩熙载夜宴图》也以屏风画来分制画而,记录了当时•政治斗争中 的一个精彩片断。以夜宴为上题,的动地描绘出断熙以和周围人所亨受的物质和精神牛活。围绕着夜享的
主题,表现了奏乐、舞蹈、男女应酬等多种活动。画血上工笔了彩人物的技巧,达到•个空前的水准。
8崔白,字子西,濠梁人,宋神宗翰林图画院的花鸟风格创新标志是崔白的水墨风格受到肯定。除了道释
12高克恭:字彦敬,号房山,兀初画家。代表作:《云横秀岭图》
13林良,字以善,南海人,明代c他长于水,累写意,尤善画鹰,构图气魄.宏大,形象气宇轩昂,措境气氛 浓烈,用笔刚健奔放,亦能工笔重彩。其写意作品,有《雄鹰八哥图》与《双鹰》等。前者描写威猛雄鹰 自空而下,翻身扑向狼狈而逃的八哥,表现了紧张而激动人心的气氛;工笔作品有《山茶■羽图》等,画 风:简淡灵动
五代
人物——周文矩、顾阂中
山水——荆浩、关仝、董源、巨然
花鸟——薛稷、黄筌
宋代
人物——李公麟、梁楷、(张择端)
山水——李成、范宽、郭熙(王希溢)
花鸟——崔白
宋徽宗赵佶
宋四家一一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元代
遗民画家——钱选
人物——
山水高克恭
花鸟——
赵孟猴i
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
明代
中美史 历年考试知识点

历年考试知识点:1.彩陶的概念判断: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就是一种先绘彩然后烧制的陶器(2次)2.黑陶的概念判断:黑陶是素面陶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上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碳而成的。
3.4.仰韶文化的彩陶艺术因时间、地区的差异被考古学者分为半坡类型和类型。
5.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彩陶艺术以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和宝鸡等遗址出土的彩陶艺术为代表。
6.1986年,在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是属于________文化的彩陶艺术。
7.1983年在辽宁牛河梁发现了_______文化女神庙遗址。
8.新石器时代的南方干栏式建筑以河姆渡文化的建筑为代表,广泛采用了榫卯结合。
9.彩陶文化(玉器遗址)分布判断:中国的彩陶文化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以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以及龙山文化为代表。
()10.商代晚期已经形成了较完备的青铜器种类,分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和车马器等四大类。
11.一批商代晚期的大型青铜铸像,于1986年夏季在四川________祭祀遗址中出土。
(2次)12.陕西省临潼零口乡出土的西周初期的________簋,其铭文记载了武王伐商的重大历史事件。
13.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帛画》,1949年2月出土自长沙陈家大山楚墓;《人物御龙帛画》,1973年5月出自长沙子弹库楚墓。
14.甲骨文(商代)15.西汉前期的墓室壁画以1988年发现于河南永城柿园的梁王墓和1983年发现于广州象岗山的墓的壁画为代表。
(05.06年)16.20世纪70年代在湖南长沙________汉墓、山东临沂金雀山的汉墓中出土了几幅西汉帛画,有的用作殡仪中的旌幡,表现引魂升天的场面。
(04,07年考)17.马王堆帛画18.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在_______绘制了霍光、张安世、赵充国、苏武等11人的功臣图壁画。
19.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在洛阳南宫云台大规模的绘制开国功臣的形象,也就是著名的“____________”。
中美史复习提纲

中美史复习提纲中国美术简史复习提纲史前美术(一)基础知识:1、中国的史前时代即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属社会发展史上的原始社会。
2、《人面鱼纹彩陶盆》是新石器时代的作品,属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3、《舞蹈纹彩陶盆》是新石器时代的作品,属于马家窑文化类型。
4、陶器的发明和磨制石器的应用,并列为新石器时代的两大标志。
5、马家窑彩陶文化主要分为三个类型:A.马家窑类型。
B.半山类型。
C.马厂类型。
(二)思考题:名词解释:彩陶。
试描述《舞蹈纹彩陶盆》及其文化内涵。
试描述《人面鱼纹彩陶盆》及其文化内涵。
先秦美术(一)基础知识:1、《四羊方尊》是商代的青铜器。
2、《莲鹤方壶》是春秋晚期的青铜器。
3、《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是战国时期的帛画。
4、商代的书法以甲骨文为代表,西周的书法则以金文为代表。
(二)思考题:名词解释:甲骨文简述:瓷器是中国文化的标志之一,它是在制陶工艺上发展起来的,谈谈瓷器与陶器的不同之处。
秦汉美术(一)基础知识:1、武梁祠是东汉的建筑,其中保存了内容非常丰富的画像石,是汉画像石的典型代表。
2、《T字形帛画》是汉代帛画的重要作品,发现于长沙马王堆汉墓。
3、草书是汉代新出现的一种书体。
4、《马踏匈奴》是汉代霍去病墓的主体石刻。
5、《说唱俑》是东汉四川成都富有浓郁生活情趣的陶俑。
6、汉代书法以隶书为主要的书体或官方书体。
(二)思考题:名词解释:画像石;画像砖;秦兵马俑。
名词解释:马踏飞燕、长信宫灯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一)基础知识:1、王羲之是生活在东晋的书法家,后世称之为“书圣”。
2、《昭陵六骏》是唐代皇帝陵中的重要雕刻作品,“六骏”是唐太宗征战时骑过的马。
3、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被称为中国的三大石窟寺。
4、书法史上的“颠张狂素”指的是张旭与怀素,他们均以草书见长。
5、书法史上的“颜筋柳骨”指的是唐代的颜真卿和柳公权。
6、吴道子是生活于唐代的画家,被称为“画圣”。
(完整版)中美史复习资料

1 ()和()并列为新石器时代的两大标志。
新石器时代,黄河上游分布()文化,黄河中游分布()文化,黄河下游分布()和()文化。
2 ()是制陶工艺中最成功的一种装饰艺术手法。
3 黑陶4 马家窑文化上乘()下接()。
5 青铜6 “六齐”7 ()是现代汉字的直系先祖,也是书法艺术史的开端。
8 ()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之一。
9 画像石10 秦俑的主要艺术特点11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的是()。
12 “马踏飞燕”两汉最流行()瓦当及()瓦当。
13 西汉末到新莽时期出现了()()()()四神瓦当。
14请说出“四家样”的作者及年代。
15“六法”16 简单叙述吴道子的艺术成就及绘画特点。
17 请简要分析一下《步辇图》的艺术性。
18唐三彩19 “六要”20“黄家富贵,徐熙野逸”、21 《泼墨仙人图》是()代画家梁楷的作品。
请简要分析一下《韩熙载夜宴图》的创作背景。
22 请分析一下《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成就。
23“马一角,夏一边”分别指()和()。
24 请简要叙述南宋四家的艺术成就。
25请分析元四家的绘画特点及代表作品。
26 “浙派”27“江夏派”28 “吴门四家”29 “白羊青藤”指()和()。
30“波臣派”的代表()。
31 ()提出了“南北宗论”。
32没骨画法:33 请分析清初“四僧”的艺术经历和艺术影响。
34“黑龚”与“白龚”的不同35清代中期扬州画派崛起于画坛,一批画家在中国绘画的几种传统画科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请论述一下扬州画派取得成就的原因并分析一下三类代表画家的出身以及他们的艺术成就。
36为什么说董其昌的《画禅室随笔》提倡的美学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7 《苦瓜和尚画语录》的理论核心()。
38 年画39年画分为()和()。
40 斗彩41 景泰蓝42 分析明式家具与清代家具的特点43“海派”44 “岭南画派”45 ()是齐白石艺术风格的一次飞跃。
46西冷印社的宗旨()。
47()是画报与时事新闻结合的产物。
中美史复习

㈠原始社会彩陶的概念: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期的一种绘有黑色,红色或红黑两色的陶器,因含有铁烧后呈现红,褐或黄橙色黑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在龙山文化为代表的一种较彩陶烧制技术更进一步的制陶工艺于与文化。
艺术特征:黑光薄棱鼻㈡夏商周美术青铜(礼)器:①青铜礼器是奴隶主贵族用于祭祀,宴饮,朝聘,征讨及丧葬等仪式活动的用器,用以代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和权力,是立国传家的宝器。
其存在是中国青铜器的显著特征。
②分类:食器酒器水器乐器③发展历程中国青铜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始于公元前2世纪,止于公元前3世纪,大体上相当于夏商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
这与中国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发展及衰亡相始终。
有学者把中国青铜器时代从商周至战国划分为鼎盛期,颓败期,中兴期,衰落期四个阶段。
也有分为殷商前期,殷商后期西周期,东周前期,东周后期五个阶段。
㈢战国秦汉长信宫灯:设计特点双手执盏的宫女造型,简洁大方,高贵富丽。
马王堆T型帛画艺术特征:盖在内棺之上,具有引魂升天的作用。
作品为丝帛质地,画面构图饱满,布局对称,设色沉着,人物造型秉承战国样式。
㈣魏晋南北朝谢赫六法论著有《古画品录》六法所指:①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模移写②六法的提出具有绘画实践及理论探讨的总结性意义,对后世中国绘画的理论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佛教美术的发展历程:佛教自西汉就开始传入中国,东汉正式开始传播,作为外来文化因素与艺术表现形式,佛教与佛教美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中国本土文化发生融合,影响,最终完成中国化的改造,取得了继续,快速发展的空间。
美术创作题材范围扩大,人物画进一步发展,尤其表现在氏族生活面貌的现实题材作品增加,以文学作品为题材的创作活跃,山水花鸟画有脱离人物画而成为独立画种的趋势。
佛教造像的几种艺术特征:四大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甘肃敦煌石窟四大石窟的不同:㈤隋唐吴家样:是吴道子在绘画技巧上的创造,唐三彩:铅釉的颜色最普通的是黄,绿,白。
中外美术史考研资料(二)(2024)

引言概述:中外美术史是考研中一个重要的科目,它涉及到中外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和重要的艺术家作品。
针对考研学子的需要,本文就中外美术史考研资料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够为考生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帮助。
正文内容:一、中国古代美术史1.1先秦时期艺术发展1.2鲜卑、氏、辽代的美术特点1.3宋代绘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1.4元明清时期的美术风格1.5当代中国美术的发展趋势二、西方古代美术史2.1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表现形式2.2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特点2.3巴洛克时期的艺术风格2.4浪漫主义艺术的兴起与发展2.5当代西方艺术的多元发展三、中国现代美术史3.1近现代西方绘画艺术对中国的影响3.2五四运动对中国美术的影响3.3毛泽东时期的美术发展与艺术政策3.4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美术的影响3.5当代中国美术的新潮流与前沿四、西方现代美术史4.1印象派对西方艺术的影响4.2现代主义艺术的兴起与演变4.3后现代艺术的出现与影响4.4当代西方美术的多元发展4.5跨媒体艺术的新趋势与发展五、中国和西方当代美术的对比研究5.1中西方艺术思想的差异与交流5.2中西方当代艺术的审美观点对比5.3中西方当代艺术创作的主题和表现形式比较5.4形式语言和创作手法的对比分析5.5中西方当代艺术的价值评估与前景展望总结:通过对中外美术史考研资料的详细阐述,我们可以看出,中外美术发展各有其特点,并且相互影响。
中国的古代美术历经了先秦时期、宋代绘画创新、元明清时期和当代美术发展,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丰富内涵。
西方的古代美术历经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以及浪漫主义和当代艺术的兴起。
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受到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五四运动和毛泽东时期的美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文化大革命对美术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西方现代美术的发展经历了印象派、现代主义和后现代艺术的演变,以及当代西方美术的多元发展。
中西方当代美术的对比研究表明,中西方艺术的思想、审美观点、主题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同时也展示了跨媒体艺术的新规律和前景。
中美史复习资料

中美史复习资料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彩陶:是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褐色,具有热烈明快的格调的陶器.画像砖:是指汉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装饰绘画性雕刻.“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是说“画圣”吴道之创造出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物象的分量感和立体感,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三国两晋曹不兴所画人物其特点画衣纹稠叠即衣纹稠叠如贴在身上一样.南宋四家:以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为代表的院体山水画,开创了山水画艺术的新风格.他们四人被称为.“三远”:郭熙的山水画论透视原则和空间处理的重要法则即深远、高远、平远.饕餮纹:也称兽面纹,是一些被夸张了的或幻想中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骨法用笔:通过用笔捉取人物的骨象法则,进而揭示他的风神韵度.《人物龙凤帛画》:此画于1949年在湖南陈家大山楚墓中发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绘画之一.这副画高28厘米、宽20厘米,图中画一细腰女子,身穿宽袖长衣,头后挽这一个垂髻,衣服和冠都有装饰物.妇人两手向前伸出弯曲向上,作合掌状,左侧而立,女子左上方画有一展翅扬尾的凤鸟和一仅现一足的龙.舞蹈纹彩陶盆:青海大通出土以极强烈的绘画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举世公认的原始时代最有代表的艺术作品,仰韶文化,陶盆内壁口沿下绘出每组五人的三组人物,他们手拉手随着原始乐器的节拍,侧着头,伸着腿,步调一致地跳舞,如同将野兽赶入圈内,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欢快的气氛,生动地再现了涉猎舞蹈的场面.海派:上海画派的主要画家任熊、任薰、任颐、虚谷、等人,他们既学习传统,而又不拘于传统,有所革新.兰亭序:著名的行书帖.为东晋王羲之在兰亭引酒赋诗写序.内容反映了封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和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千里江山图:宋代画家王希孟的作品.绢本大青绿设色,51.5厘米1191.5厘米.画家在近12米的整绢上以半年的时间、惊人的毅力,非凡的气魄和高超的技法,描绘了祖国雄伟壮丽、气象万千的锦绣河山.二、简答题1、兵马俑的艺术特点.①这些兵马俑,阵列有序,军容严整,是“奋击百万,战车千乘”的秦王朝军的缩影,以宏伟浩大的气魄歌颂了秦始皇率军“横扫六合,威振四海”,统一中国的业绩,体现了泱泱大国和时代的勃发精神.②兵马俑的塑造手法是非常写实的,将士、战马与真马、真人相当,服饰、装束都很逼真,容貌神情各不相同.③不同的容貌神情又是统一在全军威武雄壮的气势之中,无数自立静止的重复,给人以整齐一律之感,构成了秦俑丰富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的美学特点.帝国的威力在艺匠的手下表现得无以复加.2、魏晋南北朝美术发展的新特点.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勃然而兴,出现了新疆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等一批艺术石窟,丰富了我国民族传统艺术.人物画在继承汉代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注重传神,以造型基础的方法不仅在艺术实践中贯穿始终,而且进一步提高到理论上予以充分的肯定,绘画题范围扩大,以文学作品为题材的绘画创作也趋于成熟,出现了顾恺之等杰出画家。
中外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外美术史复习资料中外美术史复习资料美术史是研究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发展与演变的学科。
对于学习美术史的人来说,复习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外美术史复习资料,帮助读者更好地备考。
一、中外美术史教材教材是学习美术史的基础,同时也是复习的重要参考资料。
对于中国美术史,可以选择《中国美术史》、《中国古代美术史》等教材。
这些教材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和现代的艺术发展历程,对于理解中国美术的演变和特点非常有帮助。
对于西方美术史,可以选择《西方艺术史》、《西方美术史》等教材。
这些教材从古希腊罗马时期一直到现代,详细介绍了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包括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流派和艺术家的作品。
通过阅读这些教材,可以对西方美术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二、美术史辞典和手册美术史辞典和手册是复习美术史的常用工具,它们提供了详细的艺术术语解释和相关知识。
对于中国美术史,可以选择《中国美术辞典》、《中国美术史手册》等书籍。
这些书籍对于中国古代和现代的艺术术语、艺术家和作品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介绍,是复习的重要参考资料。
对于西方美术史,可以选择《西方艺术辞典》、《西方美术手册》等书籍。
这些书籍详细介绍了西方艺术的各个方面,包括艺术流派、艺术家、作品等。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美术的发展和特点。
三、美术史论文和研究资料除了教材和辞典,阅读一些美术史论文和研究资料也是复习的好方法。
这些资料通常由专业的学者撰写,对于特定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阅读这些资料,可以了解到一些前沿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
在复习中国美术史时,可以选择一些关于特定时期或特定艺术家的研究论文,如《明代绘画研究》、《宋代山水画研究》等。
这些论文对于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和艺术风格非常有帮助。
在复习西方美术史时,可以选择一些关于特定艺术流派或艺术家的研究资料,如《印象派研究》、《梵高研究》等。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西方艺术的发展和艺术家的创作思想。
中美史考研题库

中美史考研题库中美史是指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历史关系,是中国外交史和国际关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美两国的交往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但真正深入的交流始于19世纪中叶,尤其是19世纪40年代的鸦片战争后。
两国关系经历了多次起伏,从最初的贸易往来,到后来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的互动。
以下是一些可能涉及的中美史考研题目及其参考答案。
1. 中美关系的历史背景:- 简述中美两国最早的接触和贸易往来。
- 描述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中美关系的主要变化。
2. 中美关系中的几个重要事件:- 描述“门户开放政策”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 分析“珍珠港事件”后中美关系的转变。
3. 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的演变:- 阐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美关系的紧张状态及其原因。
- 讨论1972年尼克松访华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4. 中美贸易战及其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简述中美贸易战的起因和过程。
- 分析中美贸易战对两国经济及全球经济的影响。
5. 中美科技竞争的现状与未来:- 描述中美在科技领域的竞争现状。
- 预测中美科技竞争对两国关系及全球科技格局的长远影响。
6. 中美文化交流的历史与现状:- 回顾中美文化交流的历史事件,如“乒乓外交”。
- 分析当前中美文化交流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7. 中美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与互动:- 讨论中美在全球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议题上的合作与分歧。
- 分析中美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8. 中美关系的前景预测:- 基于当前的国际形势,预测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
- 讨论中美如何通过合作与对话,促进两国关系的稳定与发展。
以上题目仅为示例,实际的考研题库可能包含更广泛的内容和更具体的问题。
考生在准备考试时,应深入研究中美关系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当前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同时,也应关注中美两国在不同领域内的互动,以及这些互动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通过全面而深入的学习,考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中美关系的复杂性。
中美史——中国美术史 复习资料已整理

中国美术史原始时期一.新石器时代玉文化1)分布广泛。
由北向南,红山文化、齐家文化、山东龙山和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
2)品种繁多。
玉璜、玉璧、玉环、玉琮、玉钺、玉管、玉珠和玉簪等。
3)非生产工具,而为礼器。
宗教,权利与财富的象征;以玉温润比德。
玉器在中国宗教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与审美价值。
二.岩画1)岩画是远古先民使用石器在石质坚硬、石面平滑的岩面研磨、敲凿而成的早期绘画。
2)分布广泛。
内蒙古草原的岩石、黄河以北的阴山山脉、贺兰山山脉等。
3)内容。
祭祀、战争、狩猎、畜牧、人(兽)面像、舞蹈、植物和天象等。
反映当时人生活状态。
[4)非单纯审美,融合原始信仰,作画认真虔诚。
][艺术风格:独特,豪放粗犷,感染力强。
动物凿刻手法简练,形象完整,风格古朴。
擅长动态和神态的刻画。
]夏商周时期(先秦时代)三.青铜文化1)概论(1)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这二者的集中体现就是青铜器,所以三代之时,集绘画、雕刻、金属冶炼为一体的青铜艺术成为美术最辉煌的代表。
(2)分类。
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实用器四大类。
礼器是代表社会等级的器物。
“藏礼于器”(3)制作工艺。
模铸法,失蜡浇铸法,错金银工艺。
2)分类礼乐器,“钟鸣鼎食”礼器:炊煮器,鼎、鬲、甗(音演)等器种食器,簋、盂、豆等品种酒器,觚、爵、觯、斝、罍、尊、卣、壶、觥、瓿、方彝等品种;水器,盘、匜、鉴等器种乐器:铃、铙、鼓、钟、镈(音博,古代乐器,即大钟)等3)纹饰:兽面纹,鸟,木,乳钉,几何纹和云霄纹。
流行饕餮纹(或称兽面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象纹、鹿纹、牛头纹、凤纹、蝉纹、人面纹等纹饰。
4)器物造型[形制与器形的演变]商特点1)青铜艺术由成熟到鼎盛的时期,铸造工具、武器和大量青铜礼乐器2) 造型庄重,纹饰较简洁疏朗。
前期1)特点:造型规整庄重,器壁较薄,纹饰简洁疏朗2)举例:郑州杜岭出土的饕餮乳钉纹方鼎(代表作);河南郑州二里岗,湖北黄陂盘龙城出土的鼎、簋、觚、盉、钺后期1)特点:(1)铸造工艺更加精湛,型制凝重结实、纹饰繁丽雄奇,达到鼎盛。
(完整版)中外美术史(整理复习大全)

(完整版)中外美术史(整理复习大全)<中国美术简史>的笔记...1.隋唐山水画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初盛唐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科,到盛唐出现不同的流派,形成中国古代绘画独特的发展体系。
(1)青绿山水画派:<1>展子虔(隋):《游春图》:以青绿勾填法描写山川人物,尚无皴法,树木直接用粉点染,体现朴拙而真切描绘自然景色的能力。
画面取俯瞰式构图,获得“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效果,游乐于山川中的人物,是在追求“画外有情”的艺术境界。
艳丽的设色,观察与认识自然景物能力的提高,开创青绿山水的端绪。
<2> “大小李将军”(唐):李思训:史称“大李将军”,通过致密的描绘,创造动人的意境,唐人推崇他的作品为“国朝山水第一”.绘画着眼于山川景色和画面寄寓的情怀:《江帆楼阁图》追求特定的季节效果,是对青绿山水在艺术上的继续和发展。
李昭道:史称“小李将军”设色用笔稍变其父法,被认为“变父之势,妙又过之”。
《明皇幸蜀图》:表现唐明皇避难入蜀,在崇山峻岭中与其行从路途跋涉的情景。
“初见平陆,马皆若惊,而帝马见小桥,作徘徊不进状” 。
这一细节描绘,对突出画面中心人物及唤起联想有较大的作用。
(2)水墨山水:<1>王维:著名诗人,也是影响深远的山水画家,以诗入画,创造简淡抒情的意境。
采用“破墨”山水的技法,发展了山水画的笔墨意境。
以辋川为题材。
<2>张璪:唐中期画家,以水墨作山水松石。
他的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通过摹写自然山水来传达人物的主观性情。
2.五代山水画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五代时期山水画家深入自然,创造了真实生动的北方重峦峻岭和江南秀丽风光:北方荆浩,关仝为代表,南方以董源,巨然为代表,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1)荆浩:长期接触北方宏伟的自然山川,笔下的山水大都是崇山峻岭,层峦叠嶂,气势宏伟而壮观,在唐代水墨山水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创造和突破。
在其山水画理论著作《笔法记》中,提出了“六要”:即:气,韵,思,景,笔,墨,在山水画领域发展了六法论。
中美史知识点(2012)

第一章、原始美术1、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堪称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之杰作。
陶盆用细泥红陶制成。
上腹部弧形,卷唇鼓腹,下腹内收成小平底,施黑彩。
口沿及外壁以简单的黑线条作为装饰。
内壁饰三组舞蹈图,图案上下均饰弦纹,组与组之间以平行竖线和叶纹作间隔。
舞蹈图每组均为五人,舞者手拉着手,步调一致,似踩着节拍在翩翩起舞。
人物的头上都有发辫状饰物,身下也有飘动的斜向饰物,增添了舞蹈的动感。
以单色平涂手法绘成,造型简练明快。
情绪欢快热烈,场面也很壮阔。
关于舞蹈内容说法较多,有认为是远古时期氏族成员在举行狩猎归来的庆功会;也有认为是氏族成员装扮成氏族的图腾兽在进行图腾舞蹈;更有认为是在进行祈求人口生殖繁盛和作物丰收的仪礼舞等。
一般认为舞蹈图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先民们在重大活动时群舞的热烈场面。
2、仰韶文化的代表艺术样式是彩陶,以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彩陶艺术成就最为杰出。
3、新石器时代半坡类型彩陶的代表作品是人面鱼纹盆。
■彩陶:中国古代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
彩绘颜料以赤铁矿为主,多饰以几何图案和动植物花纹。
在造型装饰、图案纹样的处理上,体现了当时审美能力和工艺制作已达到可观水平。
第二章、先秦美术1、夏商周时期的主要艺术形式是青铜器2、战国帛画反映的思想主题是引魂升天。
3、总的来说三代至战国青铜器的特征分别是:殷人以瑰丽为美,西周以朴素为美,春秋以新奇为美;战国青铜器以华巧为美。
■帛画:古代画在丝织物上的绘画,其表现主题是引魂升天。
人物造型带有风俗画性质,线描规整劲利,色彩绚烂谐调,具有装饰风味。
代表有战国楚墓的《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图》(是我国目前最早的独幅画),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等。
第三章秦汉美术1、代表汉代陵墓装饰雕塑艺术成就的,是西汉霍去病墓前的一组纪念性大型石雕,存大型石刻十四件,均采用象征手法。
其中马踏匈奴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件。
2、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的马踏飞燕,又名“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这件两千年前制作的铜奔马造型生动,铸造精美,比例准确,令人叹为观止。
中美史复习大纲原始至隋唐Microsoft

中美史复习大纲原始至隋唐Microsoft一、原始美术1.原始彩陶的类型、特征及代表作品2.重点作品(能做简要的介绍与艺术分析)①人面鱼纹彩陶盆②鹳鱼石斧彩陶缸③舞蹈纹彩陶盆3、原始雕塑即及表作品①泥塑女神头像②陶塑人头③人头形器口④陶鹰鼎⑤狗鬶二、先秦美术1、三代青铜器类型很多,形制、名称也各不相同,根据其用途,大致可分为哪几类?2、青铜“礼器”的艺术精神。
3、青铜器造型和纹饰的演变经历的几个时期及特征、代表作品。
(1.初期:夏至殷商前期 2.盛期:大致为商中后期至西周初期3.转折期:大致为西周晚期到春秋中期 4.衰落期:大致为春秋晚期至战国始)。
4、先秦雕塑及代表作品及艺术特色①人面纹方鼎②牲尊③四川广汉三星推青铜人像④玉凤⑤曾侯乙墓编钟人像5、先秦时期三种重要的绘画形式及其代表作品:①试分析《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②虎座鸟架悬鼓③曾侯乙墓漆棺(羽人)三、秦汉美术1.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主题思想及历史意义。
2.霍去病陵墓石刻艺术特色、主题思想及历史意义。
《马踏匈奴》3.山东、河南画像石与四川画像砖艺术《弋射收获画像砖》4.西汉马王堆汉墓帛画《“非衣”帛画》的内容和艺术表现,以及在绘画史上的重要价值。
5、两汉陶俑,重要作品分析介绍:①《击鼓说唱俑》②《宫女舞蹈俑》6、汉代的青铜雕像,重要作品分析介绍:《长信宫灯》、《马踏飞燕》7、墓室壁画,洛阳卜千秋墓室壁画之《伏曦女娲》四、魏晋南北朝美术1、魏晋南北朝的时代背景:社会状况、佛教、道教对文学艺术的影响;新的审美风尚。
2、顾恺之的生平、作品、理论成就分析,及对后世的影响。
《洛神赋图》、《女史箴图》;“传神论、迁想妙得”。
3、人物画的创作:陆探微、张僧繇、杨子华等的作品、艺术特征及艺术成就。
理解“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
”的含义。
4、谢赫《古画品录》及“六法”内容、基本内涵意义5、山水画的兴起:宗炳、王微的山水画理论①宗炳与《画山水序》“澄怀味象”、“畅神”②王微《叙画》“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③山水画在此时兴起的原因6、简要介绍早期佛教艺术:云岗、龙门、敦煌莫高窟等艺术的题材、内容和艺术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三国两晋南北朝
填空题
1.曹不兴是(吴)国画家,画屏风有(点墨成蝇)之说,善画(佛像),画大象有(心敏手运,须臾立成)之说。
2.西晋卫协的绘画趋向(精细)和注意(风范气韵)的追求。
3.陆探微的人物画创(秀骨清相)的形象,他是(五)世纪后最有影响的画家,善画(宗教画)(名士肖像画)(风俗故事画),系(刘宋)时期的画家。
4.张僧繇yao绘画用笔风格是(疏体线描),“笔才一二,象以应焉”,创佛教艺术中的(张家祥),吸收外来画法(南京一乘寺的凹凸花),活跃于(肖梁)时期。
5.曹仲达来自中亚曹国,是(北齐)时期的画家,善画梵像,宗教艺术中创(曹家祥),“其体稠叠而衣纹紧窄”被称为(曹衣出水)。
6.谢赫是(南齐)前后的画家,著有(画品录),谢赫提出绘画的作用是(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见)。
六法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模移写)。
7.戴逵是与(顾恺之)同一时期的画家赫雕塑家,他是首创(中国是佛像)的雕塑家。
8.戴逵把(脱胎漆器)的工艺技术运用于雕塑方面,创造了(夹纻zhu)形象,克服了造型尺寸增大而重量加重的矛盾。
9.(洛神赋图)取材于曹植的诗篇。
10.提出以形写神的画家是(顾恺之)。
11.西晋有最高水平的画家是(卫协)。
12.人物画创秀骨清相的画家是(陆探微)。
13.被称为“笔才一二,象以应焉”的画家是(张僧繇)。
14.佛教画创“曹衣出水”的画家是(曹仲达)。
15.六法始于(谢赫)。
16.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的(七贤图)画像砖,刻画魏晋之际的(竹林七贤)
17.江苏丹阳南朝墓出土的(羽人戏龙)等画像砖。
18.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屏风漆画)中的(孝子列女)在题材上与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相似。
19.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三大石窟。
20.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县城东之四十里(鸣沙山)的断崖上,自符秦建元二年,公元(336)年,沙门(乐僔)开窟后,前后经历1000余年。
21.莫高窟现存壁画(四万五千余平方米)。
22.云岗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
23.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二十五里的(龙门),又名(伊阙)。
24.云岗石窟现存(53)个洞窟,最早开凿的一批石窟称为(昙曜五窟)。
25.云岗石窟现存最大的佛像市在(第二十窟)。
26.魏体书的十九品选自(古阳洞)。
27.龙门石窟刻有(帝后礼佛国)的洞窟市(宾阳中洞)。
28.敦煌壁画与(雕塑)(建筑)结合为有机的整体。
壁画按题材内容可分为(佛本生故事画)(佛传故事画)(经变故事画)(佛,菩萨像)(供养人)(装饰图案)
选择题
1.顾恺之的作品《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画家有(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曹不兴、卫协、张墨、曹仲达、
谢赫、戴逵、肖绎yi、杨子华、宗炳)。
3.谢赫在《画品录》中提出绘画的作用(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寥寥,披图可见)。
4.顾恺之人物画传神的方法有:
(!)特别注重眼神的刻画,提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2)借助人物细节来传神,画裴楷,脸上加三毫。
(3)用环境背景衬托表现人物性格,画谢幼舆,安置之丘壑中。
(4)借助人物之间的关系巧妙处理人物情思,如《洛神赋图》、
5.顾恺之的绘画理论著作有《魏晋盛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
6.莫高窟北朝时期的佛本生故事画有《尸毗pi王本生图》《萨陲那太子本生图》《须达那本生图》《鹿王本生图》《得眼林故事图》《狩猎图》《五百强盗成佛图》。
7.北魏时期开凿得石窟遍及北方各地,其中最为著名的和重要者为(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其次有(永靖炳灵寺石窟)(巩县石窟)(义县万佛峡)等,北齐时期开凿的有(南北响堂山石窟)和(天龙山石窟)。
简答题:
1.卫协在绘画发展史上的意义?
答:卫协是西晋时期具有最高水平的画家,南齐谢赫在《画品录》中说“古画皆略,至协始精”。
即古代的画都很精略简率,到了卫协绘画开始精细,所以说卫协在绘画发展史上有划时代的影响。
2.顾恺之的人物画的创作特点及方法?!
答:顾恺之是东晋画家,理论家,他人物画的特点是:明确提出传神的重要性,把传神的得失作为绘画优劣的标准。
方法:
①特别重视眼神的刻画,提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②借助人物细节传神,画裴楷,脸上加三毫。
③用环境背景衬托表现人物性格,画谢幼舆,安置之丘壑中“
④借助人物之间的关系巧妙处理人物情思,如《洛神赋图》
3.顾恺之的绘画理论著作机器主要观点?
答:顾恺之是东晋画家,理论家,其理论著作有《魏晋盛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等三篇著作。
其中主要观点:(1)以形写神(2)悟对神通(3)迁想妙得。
都是针对人物画创作提出的,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4.陆探微的绘画特点?
答:是刘宋时期的画家,善宗教画,名士肖像画,风俗故事画,创秀骨清相的瘦削型形象,是五世纪后最有影响的画家,被谢赫成为一品画家。
5.张僧繇的绘画特点?
答:活跃于肖梁时期,有较高的写实能力(“画龙点睛,写王子像,对之如面”)的传说,在传统画法上吸收外来画法的南京一乘寺的凹凸花,提炼概括的疏体线描“笔才一二,像以应焉”,创佛教艺术中的张家祥,为吴道子出现前影响最大的画家6.什么是曹衣出水?
答:曹仲达善画梵像,宗教艺术中创曹家祥,其体稠叠面而衣纹紧窄,被称为“曹衣出水”。
7.谢赫“六法”的内容及意义?
答: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模移写。
意义:六法的提出是古代长期绘画实践和理论探讨的具有总结意义的完整认识,在绘画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
8.《画品录》及其意义?
答:《画品录》首先提出绘画的目的和六法,即绘画的政治功能是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见。
把汉魏以来品评人物的风气应用于绘画评论,将曹不兴以来的二十七位画家分为六品,分别评述各家长短。
《画品录》的六法和采用史实与理论相结合的体例,对古代美术史论著述有着巨大的影响。
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美术发展的特点?
答:(1)宗教美术(特别是佛教美术)随着宗教的传布而发展,呈现空前的高峰,出现了敦煌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以及麦积山,炳灵寺规模宏伟的壁画和雕塑,以文学作品为内容的绘画行兴盛起来,山水画开始萌芽,绘画表现领域进一步扩大。
(2)美术作品仍以工匠为主,各民族美术的交流使美术技法得到了丰富,士大夫阶级进入了绘画专业队伍。
(3)美术表现技巧的进一步发展,多种绘画风格出现。
(4)绘画领域中的评述和理论总结开始出现,顾恺之,谢赫在美术理论上的成就。
10.简介敦煌莫高窟?
答:莫高窟位于敦煌城东南四十里之鸣沙山的断崖上,自符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沙门东僔开窟后,至唐时极盛,五代宋元继续开凿或改建,前后经历一千余年,至今仍保存从十六国后期至元代洞窟492个,彩塑千余座,壁画四万五千余平方米,唐宋木构窟岩五座。
11.莫高窟北朝壁画特点?
答:北朝战乱频繁,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各族人民起义浪潮此起彼伏,当时壁画描绘佛前生“舍己为众生”的故事,宣扬苦修,忍耐,逆来顺受,终成正果,以次来麻醉人民,达到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尸毗pi王本生,萨陲那太子本生,须达那本生皆通过荒诞故事宣扬不择对象的施舍一切而终成正果的思想,然而妻儿离散弱肉强食正是当时人民普遍之遭遇,本生图则以宗教的形式和消极的态度进行了颠倒的虚幻的反映。
12.简介云岗石窟?
答:云岗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郊约十五公里之五洲山的南崖,前临五洲山,现存洞窟53个,共计佛龛一千一百多个,大小造像五万一千多躯,西区第十六至二十窟,世称“昙曜五窟”,为云岗最早开凿的一批石窟。
13.云岗石窟造像的特点?
答:主要造像为三世佛,本尊(或坐或立)形体高大,占据窟内大部分空间,壁面大都遍雕千佛。
14.研究佛教美术的意义?
答:佛教美术的繁盛是这一时期美术领域中的突出现象,美术的重大成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表现为佛教美术的成就。
研究佛教美术在我国古代传播演变的社会、阶级、思想根源,探讨佛教美术反映现实,表达思想的特点,我们要分析佛教美术所包含的封建、宗教、迷信的糟粕和民主性的精华,批判的给佛教美术以科学的总结,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规律,吸取有益于我们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作品题:
1.《女史箴图》:(隋朝临摹)根据西晋张华《女史箴》分段绘画,宣扬宫廷妇女道德规范,但作品刻画了宫廷妇女的生活状况及精神面貌,线描优美流畅,具有春蚕吐丝的特色,表现了对用笔技巧和美感的追求。
2.《洛神赋图》:(宋临摹)取材曹植的诗篇,描绘富有浪漫色彩的爱情悲剧,连环故事的构图和洛神含情脉脉若往若还的创造。
名词解释
昙曜五窟:西区第十六至二是窟,世称“昙曜五窟”为云岗最早开凿的一批石窟。
论述题
顾恺之绘画创作特点及意义?
1.答:顾恺之在技法上创高古游丝描,具有春蚕吐丝的特色,表现了对笔墨技巧的追求,而且他是理论著述作品最早的画家,在当时有很高的声誉,对后代颇有影响,代表着当时绘画达到的新高度,主要作品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