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等奖必修四《望海潮》教学设计
望海潮教案一等奖
望海潮教案一等奖
这是望海潮教案一等奖,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望海潮教案一等奖第1篇
教学目标
《望海潮》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3、学习诗词中铺陈的表现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学习炼字方法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对杭州西湖的热爱之情;感受词的意境、情韵;学习诗中铺陈的表现手法
学习方法
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反复诵读,感悟体会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江南胜景自古令人魂牵梦绕,展开柳永的望海潮满眼一派商似繁盛的承平气象,富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更有天赐美景,八月钱塘西湖秀色,钱塘大潮是晴空排浪怒涛卷霜雪的黄钟大吕,西湖美景则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丝竹管弦,美的景致,美的画面,美的笔调,美的神韵,美的音律,柳永在这里告诉我们什么叫真正的美,脱俗的美。
二、知识积累
1、词牌介绍
2、作者介绍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
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有《乐章集》,词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4《望海潮》《扬州慢》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望海潮》《扬州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内容,体会相同写作对象的不同特点。
2.思维发展与提升:知人论世,借助背景体会两首词不同情感。
3.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诗人采用不同的语言与手法表情达意。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文学作品写作对象与情感意图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内容,体会相同写作对象的不同特点。
2.赏析诗人采用不同的语言与手法表情达意。
3.理解文学作品写作对象与情感意图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望海潮》(投赠词:以盛景表恭维)
(一)教学导入
《望海潮》描写杭州城市风光的名作。相传“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 罗大经《鹤林玉露》,) 所以,本词的内容是写景,写作意图则是拜谒,属于交朋结友的投赠词,而且词的结尾点缀了对朝廷大员的逢迎夸赞。
因为是写给镇守一方官员的,所以词的上阕极力赞扬杭州自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下阕极写杭州百姓之安居乐业、社会之太平繁荣,从而达到盛赞一方官员的优秀政绩,以博地方高官愉悦。应该说,这首《望海潮》是柳永描写都市繁荣景象、表现山水自然美景、表达粉饰奉承意旨的代表作。(二)任务一:从内容角度赏析作者如何表现杭州的形胜与繁华。
【提问】为了表现杭州的形胜与繁华,意象的选择必须具有典型代表性。诵读全诗,品析全词的意象特点。
【明确】“形胜”和“繁华”是词眼。
“形胜”(自然环境之美):上阕有如烟的柳,雕饰华丽的桥;有参差错落的民居,有树木环绕的沙堤;还有波澜壮阔的钱塘江和江上如雪的浪花。下阕有清秀美丽的里湖和外湖,有三秋桂子,有十里荷花。(美景如画)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 4 《望海潮》(教案)(同步备课
《望海潮》教案
【文本解读】
《望海潮》写的是承平盛世。开头总览杭州的优越位置和悠久历史,接着描绘此地风景的优美、市井的繁华以及人民生活的平和安乐。这首词采用铺叙的写法,以点带面,虚实相间,渲染烘托,形成了一种畅达流利的气势。在学习这首词的时候还要注意品味诗歌的声韵之美。
【素养目标】
1.了解柳永的生平及其婉约风格,了解《望海潮》的创作背景。
2.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握词的意境,体会表达情感。
3.学习铺叙的写法,赏析以点带面渲染烘托的艺术手法。
4.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这首词蕴含的思想感情,并分析其意境之美。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美,最美在西湖,南宋有一位著名词人柳永对杭州和西湖情有独钟,写下了著名的词作《望海潮》。传说金主完颜亮读到这首词后,对“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美景十分倾慕,遂起“投鞭渡江”之意,于1161年大举进攻南宋,虽未成功,但柳永也差点成了千古罪人。当然,这只是前人牵强附会的说法,但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柳永这首词影响非常大。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该词,再度领略古都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吧。
一、知人论世
1.了解柳永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排行第七,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因此世称柳七、柳屯田,崇安(今属福建)人。柳永生于“太平时,朝野多欢”的年代,但是,他碰上了号称“留意儒雅,务本向道”的宋仁宗,宋仁宗认为他“好为淫冶讴歌之曲”,只能去“填词”,从此柳永便打出“奉旨填词柳三变”的
高中语文_望海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望海潮》教学设计
一、导
宋朝文学家罗大经在他的《鹤林玉露》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金国国主完颜亮读了一首描写宋朝的杭州的诗词后,对美丽繁华的杭州悠然神往,忍不住题写了“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的诗句,产生了“投鞭渡江”的想法。由此看来,这首词竟然是引起金国攻打富庶的大宋的缘由了。历史的真实是否如此有待考证,毋庸置疑的是,这首诗词描写杭州一定是非常成功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词。这就是宋朝词人柳永的《望海潮》。
出示目标:
1、掌握诗词诵读技巧
2、品味诗词具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优美的意境
3、学习诗词的艺术手法
二、读
首先请同学们自读这首诗,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词内容。
出示诵读要求;
1、读准字音,字正腔圆
2、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指导学生诵读:恰当的展开想象,脑海浮现画面的同时,注意通过抑扬顿挫、重音、拖音、徐疾等,读出节奏和情感。
3、请同学有感情的朗读。
三、赏
赏读诗词,描绘作者在《望海潮》中描绘了杭州怎样的画面。
1、“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从地理和历史的角度,大处着笔,格调高远,用一“繁华”统摄全篇。
2、“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参差”二字,写出了楼阁房舍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景象;“风帘翠幕”,把“人家”具体化,家家悬挂风帘,户户张设翠幕,一派宁静安详的气氛;而这大大小小的楼阁、张帘挂幕的人家,错落在“烟柳画桥”之中,使我们看到了户户人家的具体景象,也看到了整个城市的风貌的秀雅。
3、“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选择了钱塘江岸和江潮两种景物来写。钱塘江岸,绿树如云,写出了郁郁葱葱的景象;钱塘江水是“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怒涛”,写江潮来势之猛,“震撼激射”的景象;“卷霜雪”,写“怒涛”的具体形象,也就是“玉城雪岭”的景象。“霜雪”,不仅写出了怒涛如雪的白色,也写出了江潮带来的森森寒气;“天堑无涯”,写出了江面的宽阔,也暗示出江潮“吞天沃日”的气势。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望海潮》教学设计
《望海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比较阅读,感受杭州的“繁华”,理解诗词的丰富内涵。
2. 学习诗词的“点染” 手法,体悟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课前预习】
学生自主阅读,借助文中注释,初步感知词的内容,反复吟咏,体会词的节奏感和声律美。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等资源平台,搜集整理柳永的生平史料及不同时期的作品,进一步丰富对柳永的认知。阅读所发资料中的古诗词,试着与《望海潮》进行比较阅读,感知豪放之情。
【教学过程】
1.导入。
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显赫的人物,但他对于词的贡献是里程碑式的,极受后人的推崇。请看下面两段文字(PPT):
东坡在玉堂曰,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宋)俞文豹《吹剑录》
予观柳氏乐章,喜其能道嘉祐中大平气象,如观杜甫诗,典雅文华,无所不有。……令人歌柳词,闻其事,听其词,如丁斯时,使人慨然所感。呜呼!太平气象,柳能一写于乐章,所谓词人盛世之黼藻,岂可废也?—(宋)黄裳《演山集》
从上述评论可知,世人将以婉约行世的柳永与苏轼、杜甫并提,给予柳永充分的肯定和评价。
2.检测预习。
请说一说柳永其人。
(学生根据预习整理的相关资料,陈述柳永的生平,并相互补充。)
1.自主诵读《望海潮》
思考:这首词词风与我们学过的哪些词比较相近,而柳永作为一名婉约派词人,为何也能出这样的豪放词呢?(PPT)
柳耆卿与孙相何为布衣交。孙知杭州,门禁甚严。耆卿欲见之不得,作《望海潮》词,往谒名妓楚楚曰:“欲见孙相,恨无门路。若因府会,愿借朱唇歌于孙相公之前。若问谁为此词,但说柳七。”中秋府会,楚楚宛转歌之,孙即日迎耆卿预坐。一(宋)杨堤《古今词话》
必修四语文《望海潮》教案
必修四语文《望海潮》教案
必修四语文《望海潮》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必修四语文《望海潮》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目标:
1、体会词的音律美,感受词的意境美。
2、探究学习这首词的艺术手法。
学习方法:
以学生为主,诵读、讨论、分析、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宋代杭州的繁华富饶,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去过杭州吗?(我也没有去过.)我这里准备了两幅杭州风景的图片,大家欣赏一下。(展示课件)一千年前的杭州是什么样的?我这里没有图片了,我给大家准备了一幅“文字图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究的《望海潮》,作者是北宋的柳永。(展示课件,板书课题、作者)
2、明确探究学习的目标。(展示课件)
3、介绍作者、背景,复习关于词的知识,(展示课件)。
二、诵读课文,感知内容,体会意境。
1、初读课本,扫除字音障碍,词义、词的活用,分小组进行,小组成员互相核查。
2、再读课文,体会词的音韵美。(本词押“a”韵)。(指导学生齐读)
3、欣赏“文字图画”。(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能说出大体意思
就要热情鼓励)
(1)哪些词语最能概括体现出杭州的特征?
形胜、繁华(板书)
(2)作者具体写了哪些景物或场面表现这些特征?
(同学找出具体景物和场面,并作简要分析)景物场面
(3)这些景物给你什么印象?一个词(字)概括(美景------美(板书)(有类似的词语就可以)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望海潮(东南形胜)》导学案
《望海潮》导学案
【导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 1、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2、了解作者。3、掌握词中点染、铺陈的表现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韵美。
2、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
2、正确评价作者的写作目的。
【导学重难点】
1、这首词的写景特点,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2、名句欣赏。
【学习方法】
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诵读法
3、启发点拨法
4、比较法
【知识链接】
1、有关词的知识:
(1)词,是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词体萌芽于隋
唐之际,与燕乐的盛行有关,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另有诗余、乐
府、琴趣、乐章等别称。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2)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以清丽婉约见长,代表作家有柳
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大气磅礴,飘逸洒脱,代表
作者有苏轼、辛弃疾等。
(3)词的分类:
按结构分为: 按字数分为: 按风格分:
单调 —— 一片 小令 ——(58字以内) 豪放派
双调 —— 两片(阕) 中调 ——(59—90字) 婉约派
三叠 —— 三片 长调 ——(90字以上)
四叠 —— 四片
2、写作背景:
(1)《望海潮》是柳永创制的新词牌,钱塘江是天下景观,调名当取其意。
(2)《望海潮》这首词是柳永年轻时的作品,他从家乡福建崇安前往开封应试,路过杭州,拜谒世交前
柳永词《望海潮》名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总结评价: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 可以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表现, 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通过多媒体展示《望海潮》的朗读视频 让学生感受词的韵律和美感 引导学生体会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和兴趣
●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了柳永词《望海潮》的背景、主题、艺术手法等方面的内容,以及 通过名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词。
创作背景:柳永在创作《望海潮》时,正值北宋盛世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繁荣,为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
历史意义:《望海潮》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 美之情。同时,《望海潮》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词风优美、意境深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情境模拟:通过模拟《望海潮》中的场景和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 感和意境。
通过PPT展示《望海 潮》的背景
介绍词牌格律特点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 态
● 《望海潮》的词牌格律特点包括双调,一百十一字,前片五平韵,后片六平韵,音节响亮。 ● 格律严谨,字数固定,是柳永创作的重要词牌之一。 讲解与分析:《望海潮》的创作背景
● 强调重点和难点:强调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望海潮》的主题和艺术手法,难点是通过名师的 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词。同时,也指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 注意的问题和难点。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您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调整优化。
人教版必修四 第4课 望海潮(东南形胜) 教案
《望海潮》教案
一教学目标:
流畅背诵,感知本词描写景物的方法。
掌握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
解构诗词内容
本词景物描写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1、数量词运用所体现的风格。
2、景物描写中白描、铺叙手法。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五教学策略:
回顾激趣分析巩固拓展运用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一)导语:
《滕王阁序》导入
干谒词的基本内容:赞——谢——愿
(二)、背景介绍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里记载,《望海潮》词传到金邦,金主完颜亮听到之后,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头鞭渡江之志”,激发了他要占领南宋的决心。
一首词竟引发一场战争,这种传说可能不甚可靠,但至少说明这首词的传播之广,影响之大。
柳永不得志,到处飘泊流浪,寻找晋升的途径,希望有人能提拔他。柳永到杭州后,他的老朋友孙何正在当杭州太守,但孙何的门禁甚严,柳永是一介布衣,没办法见到孙何。柳永写了这首词,请了当地的一位著名的歌女,在孙何的宴会上,反复地唱着首词。
孙何就请柳永吃了一顿饭,把他打发走了,后来也没有怎么提拔他。由这个故事来看,这首词是一首干谒词,目的是请求对方为自己举荐。
第二环节: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和自由读,对本词进行整体感知。(试背诵)
2.解构诗词内容
(1)抓关键词、关键句
关键词:形胜繁华
关键句: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3.上阕内容解析:
回顾写景的方法:(动静、白描、虚实、五觉、点面结合等)
解析技巧:关键词“类别”“意象”“特点”“手法”
(1)内容: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繁华热闹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望海潮》
二.诗歌中的点染手法
• 点:指点明情感内涵,将所要抒发的情感
和要说的道理一语点明,使读者有一个总 体认识。(或开头或结尾)
• 染:用景物来渲染烘托所点明的情感,以
便读者对其能更具体深刻、更生动形象的 把握。
小结:
本词中“繁华”是点,“烟柳画 桥”“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 雪”“市列玑珠”“三秋桂子,十 里荷花”等等为染。点染结合,为 我们描绘了一个社会太平、国家富 庶、经济繁荣的钱塘生活景象。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分享成果:
• 钱塘自古乃繁华之都。不必说烟柳画桥、
怒涛霜雪、云树绕堤,让人摇曳心醉。也 不必说市列玑珠、户盈罗绮、风帘翠幕,
荷香浮动、羌管菱歌,足以让人流连忘返。 好一个杭州西湖! 好一派钱塘繁华!
作业:
背诵全诗 从这首词中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加以赏析。
小试牛刀:
• 训练1: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
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你能不能分析一下这首曲的点染手法的运用.
明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是染,结句“断肠人在天涯。”这是点。 点染结合,渲染旅途黄昏萧条、寂寞、悲凉的气氛, 凸现了客居异乡的游子日暮途穷、离愁肠断的心境。
望海潮
柳永
教学目标:
• 1.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词中所写景
《望海潮》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高中语文《望海潮》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望海潮》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高一年级必修4第二单元第1课,是《柳永词两首》的第一首,属宋词,柳永的代表作。课题“望海潮”是词牌名,为柳永所创,大约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本词音律和谐,可以和乐而歌,朗诵起来很悦耳动听。语言极具特色和韵味。本单元为宋词单元,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欣赏时要反复吟咏,体会其声律之美;也要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因此,依据文本内容和高一学生的诗词阅读感悟能力。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设计依据:
课标:引导学生读诗歌,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
学情:学生初中已学过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秋瑾等人的词作,对词有一定的了解。单元目标落实:
1. 反复吟咏,体会其声律之美;
2. 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
教学目标:
1. 了解写作意图,理解词作内容,分析意境之美;
2. 鉴赏词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了解写作意图,理解词作内容,分析意境之美。
教学难点:
鉴赏词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
1. 吟咏品悟法
2. 诵读、品情、悟境
教学过程:
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美,最美在西湖。”北宋苏轼曾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这样描写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北宋还有一位著名词人柳永也对杭州和西湖情有独钟,写下了著名的词作《望海潮》。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该词,再度领略古都杭州的美丽吧!
《望海潮》说课稿
《望海潮》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望海潮》,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展开:
一、说教材
新课标提出:“诗词类文学作品的教学应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着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分析:
《望海潮》一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此单元共选取四位名家的词作,重在品味赏析宋词的情思与意境。从整个语文学科教学体系来看,此单元在必修教材的“阅读鉴赏”板块教学中,特别是在“品味与赏析”
这一教学内容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望海潮》一词是柳永青年时期的成名之作,重在表现杭州的富庶与繁华,其写景壮丽,声调激越,一反柳词惯常风格,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学生虽然在必修一第一单元里已初步接触到词的相关知识。在必修三第二单元的学习中了解了诗歌鉴赏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但基本上还停留在对某一具体的诗词的理解上,未能经过归纳总结而上升为鉴赏评价的能力。
《望海潮》是第二单元的第一课,这一课对学生领悟并掌握宋词鉴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宋词的相关常识、诵读技巧,了解作者。
2、能力目标
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二、说教法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根据我校的生本教育理念,结合本课的实际特点,我采取了“指导诵读、整体感知——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拓展延伸、迁移应用”的三步教学法。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还应用了启发点拨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
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反复诵读诗词,品味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准确把握作者情感,培养诗词鉴赏能力,陶冶自己的审美情趣;
3.学习诗词中铺叙、点染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会意境,把握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1.诗词中铺叙、点染的表现手法;
2.数量词运用所体现的风格。
【教学方法】诵读与感悟、讨论与交流、点拨与评说相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杭州的迷人景色所倾倒: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意大利马可波罗说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杭州到底有什么迷人的景色而让人如此难忘、如此歌咏呢?今天我们跟随北宋词人柳永到杭州走一遭。
二、背景介绍(多媒体展示)
1.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在四旗中号“情长”,他的词大多缠绵悱恻、婉丽多姿,有“豪苏腻柳”之称。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作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有《乐章集》词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人教版必修四 望海潮(东南形胜) 教案
望海潮(东南形胜)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品味意境、把握情感,培养诗词鉴赏能力,信息梳理
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反复吟诵,品味语言,梳理信息,表达交流。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体会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悟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陶冶自己的审美情趣。
2学情分析
一年级段总共12个班。绝大多数学生接受过诗歌鉴赏的指导,希望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诗歌鉴赏的能力再有所提高
3重点难点
1.品味语言,感悟情感。
2.语句鉴赏及炼字炼词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望海潮
一、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以其湖光山色之美令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名篇,读后令人心旷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柳永的《望海潮》,感受词人笔下杭州的美妙景色。(板书课题)
二、引入作者和背景(多媒体展示)
背景:这首词是柳永年轻时的作品,他从家乡福建崇安前往开封应试,路过杭州,拜谒世交前辈两浙转运使孙何,于是写此词投赠他。在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写景多于写投赠之意。
北宋初期,历经五代战乱,城市人口均不多,而杭州能有十万人家,可与北宋都城汴京媲美,所以柳永便铺陈其繁华富庶。
《望海潮》是柳永创制的新词牌,钱塘江是天下景观,调名当取其意。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望海潮》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望海潮》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语文必修四《望海潮》。教材内容主
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诗歌的原文展示,包括诗歌的朗读和
翻译;第二部分是诗歌的鉴赏分析,包括诗歌的背景介绍、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方面的解析。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望海潮》,使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提
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通过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使学生能够掌握古典诗歌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通过学习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等,使学生能够了解古代历
史文化,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通过朗读和翻译,使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难点:通过鉴赏分析,使学生能够掌握古典诗歌的鉴赏方法,理
解诗歌的艺术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
1. 引入:以一幅海潮的图片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
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与翻译:让学生朗读诗歌,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翻译,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背景介绍:介绍诗歌创作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等,帮助学生了
解古代历史文化,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4. 鉴赏分析: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方面的内容,使
学生能够掌握古典诗歌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5. 例题讲解:选取一些经典的诗歌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具体的
例题来理解诗歌的鉴赏方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学到的鉴赏方法,对一些诗歌进行分析
和评价,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诗歌的主题和艺术特色,可以使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望海潮》
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望海潮》也逐渐被西方 学者所关注和研究,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接受
《望海潮》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逐渐 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接受,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
全词以“望海潮”为题,借海 潮比喻杭州的繁华盛景,展现 了词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写作风格及特点
柳永是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 其词作风格细腻、婉约,善于运
用铺叙和白描手法。
在《望海潮》中,柳永运用了丰 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杭州 的自然风光和城市繁华描绘得淋
漓尽致。
该词还采用了对比、夸张等修辞 手法,进一步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展现了柳永的文学才华
柳永作为唐代的著名词人,其《望海潮》充分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独 特的审美追求,使得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望海潮》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宋词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 动了宋词的发展和繁荣。
对元曲及明清小说的启示
《望海潮》在情感表达、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方面对元曲及明清小说产生了启示和影响 ,为这些文学形式的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海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了解写作意图,分析意境之美。了解鉴赏古代诗词的一般方法。
2、鉴赏作者白描手法的精彩运用,提升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经过中考的备考已经掌握了一些常见的古代诗词的鉴赏技巧,积累了一定的鉴赏知识,对古诗中常见的手法如白描有初步的认识,但许多同学还未能将这些知识转化成独立鉴赏诗歌的能力。许多同学对知识的掌握仅限于概念甚至于名称,因此,在高中的教学中,我们需在指导学生运用知识积累深入赏析诗歌上多下功夫。
重点难点:
重点---在头脑中再现画面、描述画面并为画面取名字。
难点---在理解诗歌基础上品鉴意境并分析手法。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课
在生活中,当我们想形容某件美好的事物时,我们有时会说:“哇,真美,简直充满了诗情画意。”在文学上,当一位满腹才情的诗人遇到了被人们誉为天堂的美丽城市时,会产生什么呢?当然是优美传世的诗篇。今天我们一起欣赏的就是这样一首诗情与画意完美结合的著名词作-----柳永的《望海潮》。
活动2【讲授】新课讲授
听林志颖演唱的《望海潮》,以说说林志颖的创作是否符合原词的神韵这个话题引起学生对词义、情感的深入思考。
师:怎么样,唱出了你心中的《望海潮》了么?
3、诵读词,从音韵的角度切入对词的情感基调的分析与把握。以小组加分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诵读热情。
师:想要深入的理解诗歌,我们得先用自己的声音把诗歌唤醒!首先咱们来诵读诗歌。今天的诵读我们玩个小游戏,由我先来诵读一遍,然后我做擂主,大家向我挑战。挑战者将给小组加50分,如果他在语音的准确性,语速的合理性和
情感的表达上都超过我的话,将再加50分。请大家把握给自己小组加分的机会!
4、概括画面特点,从整体上把握词的内容。
5、小结:明确情感与内容要点并导入到深层次审美境界。
活动3【活动】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概括画面特点,描述画面,为画面取名。
师:这首词共八句话,以写景为主,我包了首尾两句话,其他的六句分给咱们六个小组,我们要给每句描写的景色取个好听贴切的名字,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画面,名字20分,画面描述30分,我先示范一下第一句。我给第一句起的名字是“‘华’‘丽’杭州全景图”,杭州地处东南,是那里最美的地方,它曾是三吴的都会,曾叫钱塘县的它自古就是繁华之所。这句话从地域,时间上写出了杭州的美丽与繁华,所以我叫他华丽杭州全景图。好,在同学们讨论前,我提示大家一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感知想象画面:光线、色彩、季节、温度、嗅觉、听觉、视角。请各小组讨论开始。
(生讨论3分钟并在黑板上写出了各组为画面取的名字
活动4【讲授】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明确意境的概念与特点。
手法探析:白描
活动5【作业】布置作业并小结
师:这样的手法我们是不是该去试着去学习运用呢,我们这节课的作业便是“用文笔将家乡描绘”。仿照《望海潮》的形式和内容完成《望海潮沈阳》要求:
1、使用白描手法。
2、用韵。平仄不论。
3、选取典型景物描绘。
4、感情真挚不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