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生会官僚化
浅析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问题及其引导
![浅析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问题及其引导](https://img.taocdn.com/s3/m/73264155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1.png)
浅析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问题及其引导高校学生干部在校园中担任着重要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同时也应具有良好的学习和思考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高校学生干部出现了官僚化倾向,即在工作中表现出过于官僚主义与行政化的特点,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干部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不利于学生干部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本文将从官僚化倾向问题的原因分析、影响及引导措施等方面进行浅析,以期引发对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一、官僚化倾向问题的原因分析1. 角色认知不清在校园中,学生干部的地位较高,担负着管理和组织工作的责任。
一些学生干部可能会产生一种权利意识,以为自己有了某种特殊权力和身份,因此在工作中会出现一些官僚化的行为。
他们过于注重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忽略了自身的责任与使命,从而导致了官僚化倾向的产生。
2. 工作缺乏灵活性一些学生干部可能过于注重规章制度,对于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缺乏灵活性,只知道按部就班、墨守成规,不愿意接受新的观念和方法,这也是导致官僚化倾向的重要原因之一。
3. 社会环境因素当前社会风气逐渐转变成为功利化、注重结果的社会,这也影响了一些学生干部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在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一些学生干部可能会过于追求结果,而忽视了在过程中的思考和反思,导致了官僚化倾向问题的产生。
1. 工作效率低下官僚化倾向的学生干部,往往会过于注重规章制度,对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处理不够灵活,导致了工作效率的低下。
2. 不利于团队合作官僚化倾向的学生干部在工作中注重个人权利和地位,不愿意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造成了团队的分裂与不和谐,不利于团队合作和共同进步。
3. 不利于学生干部个人成长官僚化倾向的学生干部过于追求结果,忽视了在工作中的思考和反思,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干部的个人成长,还可能给他们的未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三、引导措施1. 加强角色认知教育学校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学生干部的角色认知教育,让他们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担负的责任与使命,避免过分追求自身的权利和地位。
大学生官僚化演讲稿
![大学生官僚化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bcbfdb36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4.png)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大学生官僚化。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大学生官僚化现象日益凸显,它不仅影响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更对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因此,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向大家揭示这一现象,并提出我们的对策。
首先,让我们来明确一下什么是大学生官僚化。
大学生官僚化,指的是一些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过分追求权力、地位和利益,忽视自身素质培养,从而形成的一种扭曲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这种现象在学生会、社团、班级等组织尤为突出。
一、大学生官僚化的表现1. 权力欲望膨胀。
一些学生为了在组织中占据更高的地位,不惜利用各种手段拉拢关系,甚至采取不正当手段排除异己。
2. 追求物质利益。
部分学生将权力视为获取物质利益的工具,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损害集体利益。
3. 忽视学术研究。
官僚化的学生在组织活动中过分注重权力斗争,忽视学术研究,导致自身学术素养下降。
4. 破坏人际关系。
官僚化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感受,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5. 形成不良风气。
官僚化现象容易导致校园内部形成一种“官本位”的不良风气,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大学生官僚化的危害1. 影响学生全面发展。
官僚化现象使学生过分关注权力和地位,忽视自身素质培养,导致全面发展受阻。
2. 损害集体利益。
官僚化学生在组织活动中,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影响组织的正常运行。
3. 破坏校园和谐。
官僚化现象容易导致校园内部人际关系紧张,影响校园和谐稳定。
4. 影响社会风气。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官僚化行为容易在社会上形成不良风气,损害社会形象。
三、大学生官僚化的成因1. 家庭教育。
部分家长过分重视子女的权力和地位,导致子女形成“官本位”的思想。
2. 学校教育。
一些学校过分强调学生组织的建设,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学生官僚化。
3. 社会环境。
当前社会竞争激烈,部分学生为了适应这种环境,过早地追求权力和地位。
大学学生会官僚化
![大学学生会官僚化](https://img.taocdn.com/s3/m/d251f021ed630b1c59eeb5c2.png)
大学学生会作为学校党委领导、校团委指导的学生 自治组织,在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对大 学人才培养、校园文化活跃、安全稳定维护方面,起到 的积极作用,应当给予充分肯定。 但是,前不久,有报道称,国内某高校学生会的财 务预算里面竟然包含了“吃饭”的字眼。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陈伟在博文中写道,“学生会 本应是学生自治组织,现在却成了‘被治’组织,完全 接受团委的领导或指导,从财政、学生干部任免各个方 面被完全控制,由此产生了诸多问题:学生干部的产生 不透明、官僚作风盛行、不为学生谋利、学生干部可以 享受如保送研究生、评奖学金、参加对外交流活动等各 方面优惠。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新教育改革发起人朱永 新说:什么样的大学造就什么样的大学学生会。 大学本来应该是一个相对民主、自由、宽松、 自治的机构,这样一个机构才能保证大学成为一 个自由思想的发源地,应该淡化大学的行政色彩。 现在我们很多学生会组织是一个类似于等级森严 的半官僚机构,这个方向是不对的。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日前在开学典礼上直斥 “学生官场怪状”,并批评现在部分学生“跑官 要官”,功利心重。
在各学院每年的奖学金评比中,学生会成员的身份都是一 个可以加分的因素。 以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的加分细则为例:“学校学生 会主席3分,学校学生会副主席、常委、校区学生会主席2分, 学院团委委员、学校学生会委员、院团委副书记、学院学生会主 席1.5分,学生会部长1分……学院团委、学生会干事、校学生 会干事0.2分”
学生会官僚化现象的影响反思: • 关于学生会会官僚化现象的日益严重。 • 一方面,把学生会干部变成官僚,把学生 会官僚化,在学生中形成一个管理阶层, 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把上级的意志不打 折扣地传达贯彻下去。 • 另一方面,这样的治理模式在学生会中间 形成遭人诟病的官僚习气,更易让学生会 干部醉心名利,在政治上“早熟”。
大学学生会官僚化
![大学学生会官僚化](https://img.taocdn.com/s3/m/aa13c04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f.png)
官僚化
大学学生会
主题背景
大学学生会的官僚化不仅影响了学生会的正常运转,还可能对校园文化和学生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对于大学学生会官僚化的探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对未来的展望
此外,学校和社会也应该对学生会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为学生会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平台,促使其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学生会应该回归其初衷,更加注重代表学生利益和维护学生权益,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提高服务学生的质量和效率。
为了解决学生会官僚化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加强学生会的组织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成员的素质和能力等。
学生参与意愿下降
学生会官僚化可能导致学生参与度降低,因为学生可能不愿意参与一个官僚化的组织,或者因为对官僚化的学生会失去信任而不再参与学生活动。
学生参与度降低
学生会官僚化可能使得学生会失去活力,因为学生的参与度降低可能导致学生会的运作变得僵化、缺乏创新和活力建议
鼓励反馈和建议
建立畅通的反馈渠道,鼓励学生对学生会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学生需求和问题。
提高学生会成员的素质和责任感
加强对学生会成员的责任感教育,使其明确自身职责和使命,增强服务学生的意识。
定期对学生会成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成员培训
强调责任意识
章节三
学生会官僚化的原因
CHAPTER ONE
资源分配不均
03
学生会成员在争取资源时,可能因个人利益而产生不正当竞争,进一步加剧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利益驱动
高校学生会组织官僚化倾向特征
![高校学生会组织官僚化倾向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2b869b5a312b3169a451a453.png)
高校学生会组织官僚化倾向特征大一新生在入学之初,几乎人人都会试着去参加学生会组织。
在他们眼里,学生会是一个很神圣的地方,加入学生会是一件很光荣的事。
诚然,学生会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起到锻炼的作用,为大学生以后的工作会打下一定的基础。
然而,近来的现象表明,菜鸟们抱着锻炼自己的目的递交入会申请,之后能够混出名堂的来却寥寥无几,期中有多方面原因,越来越突出的的高校学生会组织官僚化倾向是原因之一,其特征也越来越来越明显。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谋职动机存在功利化倾向功利化,即为对现实利益的追求。
目前流行给党团干部、学生会干部在保研、评奖学金等事情上实行特惠加分政策。
这无疑成为大学生竞争学生会干部的一大动力。
院学生会干部可与辅导员近距离接触,“打成一片”,期间不乏出现那种阿谀奉承之人,当今社会形势似乎又给此类人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校学生会干部可以与校领导亲近,拉关系、套近乎不可避免。
与辅导员、校领导的近距离,会为自己赚得更多福利。
这种功利化目的是许多谋职大学生的主要动机。
(二)脱离群众,服务意识淡薄大学学生会,其本质是为学生服务的。
普通高校学生作为大众群体却并没有享受到多少福利。
举行活动像为达到业绩而在例行公事。
如今的学生会似乎已经忘记了为同学解决问题,为学校更好发展的初衷了,已经成为证明比别人高一等的部门,站在路中央,带着学生会的标志,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对于服务二字从没在大脑中储存过。
(三)热衷权利,以权谋私拿破仑那句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学生会里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人往高处走没错,但过分地热衷权利却是一件很不值得提倡的事。
学生会里主席压部长,部长压干事,努力地写策划,拉赞助,组织活动。
干事伤痛脑筋,咬笔杆、找百度,写出一个个让部长、主席满意的策划案,举行所谓的让群众受益的活动,究其根本,是部长为其下一步竞选打地基。
一个让校领导满意的活动,会更有利于部长的升迁。
本人曾听过一部长对其部门的干事们说:努力去拉赞助,咱才有机会去KTV。
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原因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ff554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7.png)
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原因及对策分析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干部在校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近年来不少高校出现了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干部队伍的优质化和能力化,也限制了学生自治和民主管理的实现。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的倾向?该如何应对这一现象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原因分析1.缺乏有效的选拔机制在一些高校中,学生干部的选拔机制并不够完善,往往是由老师或学院领导临时任命,缺乏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程序。
这样做容易导致学生干部的权力来源不清晰,以及出现被“指定”而非被“选举”的情况,从而加重了学生干部的官僚化倾向。
2.过分重视荣誉和地位一些学生干部过分重视自己的荣誉和地位,而非专注于服务学生和管理学生事务。
他们追求的是权力的稳固和地位的提高,而非真正为同学们的利益着想。
这种功利心态会导致学生干部的工作不再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服务,这也是官僚化倾向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一些高校中,对学生干部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学生干部的权力活动难以受到监管和制约。
一些学生干部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谋取私利,而学校对此往往束手无策,缺乏有效的制约和惩罚措施,这也是官僚化倾向产生的原因之一。
4.学生干部自身素质不高一些学生干部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不能很好地处理学生事务和服务同学。
这些学生干部在担任职务后,往往不能有效地展现自己的价值,导致管理能力和领导才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加重了学生干部的官僚化倾向。
二、对策分析高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学生干部选拔机制,强调选拔程序的公开、公平、公正,注重选拔学生干部的能力和潜力,而非只是看重他们的关系和背景。
要加强对候选人的考察和评估,确保选拔出的学生干部具备较高的素质和管理能力,这有助于减少官僚化倾向的产生。
2.强化教育培训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培训,注重培养学生干部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高校学生会官僚化问题的生成逻辑、个体应对与解决路径
![高校学生会官僚化问题的生成逻辑、个体应对与解决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246705b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04.png)
高校学生会官僚化问题的生成逻辑、个体应对与解决路径高校学生会官僚化问题的生成逻辑:
1. 学生会权力过于集中,少数人掌握决策权:学生会干部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权力三角,即主席团、副主席团和秘书处,导致决策过程中存在权力过度集中的问题。
2. 常委会制度导致运作效率低下:学生会的组织形式中,常委会制度是一种常见模式,但由于委员数量较多,集体讨论决策效率低下,容易出现决策难以达成一致的情况。
3. 社团活动项目单一化:学生会的主要职能是组织校内各类大型活动,但由于预算、场地等因素的限制,学生会经常选择开展单一性强的项目。
个体应对:
1. 积极参与:学生要积极参与学生会的学习、讨论,关注自己所在的社团组织的活动和管理,如有问题提出意见。
2. 承担责任:担任社团负责人或者学生会干部,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理解能力,不要仅仅依靠自己的意志力完成事情。
3. 掌握机会:尽可能争取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实践相关知识,从而成为优秀的学生会干部。
解决路径:
1. 多元化管理模式:校园学生自治机构应建立多元化管理模式,允许代表委员之间的互动和平等竞争,加强多方的决策协调,增强管理的透明度,避免管理的官僚化。
2. 学生意见反馈机制:建立学生意见反馈机制,允许学生对学校管理机构、学生会等权力型组织提出批评和意见,增强学生的鸠等舒缓机制,使学生对权利更加敏感。
3. 加强培训力度:加大学生会干部、社团负责人的培训力度,学习各类管理知识,提高管理档案,有效解决高校学生会官僚化问题。
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原因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6884d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0.png)
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原因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高校学生干部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官僚化倾向在其中也逐渐显露出来。
官僚化是指大规模组织中,管理者对于程序规定和立场的过度依赖,而忽视了真实情况和需求,造成效率下降和服务质量降低的一种现象。
高校学生干部作为为学生服务的组织,官僚化的倾向已经影响到了学生的利益和现实需求。
那么,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又应该如何应对这一倾向呢?本文将就此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1. 制度性原因在高校学生干部工作中,存在一些制度性原因导致了官僚化的倾向。
一是学校管理体制的僵化和制约。
学校的学生工作部门和学生会组织都受到学校管理体制的制约,导致他们在开展工作时往往需要遵从一定的程序和规定,而忽视了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
二是学校对学生干部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存在问题。
在一些高校中,学生干部的考核和评定往往只看重他们的组织能力和执行力,忽视了他们的服务精神和实际效果。
这就导致了学生干部为了追求考核上的优异表现而忽视了服务对象的需求,表现出了官僚化的倾向。
3. 社会环境原因社会环境的变化也是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一些社会风气的腐败和官僚化也渗透到了高校学生干部的工作中。
一些学生干部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官僚化的意识和行为。
他们过于追求权力和地位,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服务和管理。
1. 完善制度建设高校学生干部工作需要完善制度建设,从根本上防止官僚化倾向的产生。
一是学校需要调整学生工作部门和学生组织的管理体制,减少对其行为的过度干预和控制,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和发展空间。
二是学校需要改革学生干部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增加对学生服务和效果的考核内容,从而引导学生干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防止官僚化倾向的产生。
2. 提升人员素质高校学生干部队伍需要提升人员素质,防止官僚化倾向的产生。
一是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工作素质和服务意识。
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问题及其治理研究
![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问题及其治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a14235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7e.png)
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问题及其治理研究一、问题背景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成为高校管理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些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在日常管理中出现了“官僚化”现象,这一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官僚化不仅影响了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工作效率和执行力,也影响到了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成长成才。
对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治理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
二、问题表现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问题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权力寻租:一些学生干部追求自身利益,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对待同学不公,包括利用职务之便从中谋取私利,甚至对他人进行打压和排挤。
2. 严苛规章:一些学生干部制定的规章制度过于严苛,操作不灵活,导致学生在规则束缚下缺乏自由,甚至对学生进行不合理的处罚。
3. 表面化工作:一些学生干部工作空洞,只注重表面形式,忽视实质工作,只重视组织活动而忽略宣传报道、学习培训等工作,导致工作成果不明显。
4. 招聘偏离初衷:一些学生干部招聘部门偏离初衷,只注重学生会经验分值,而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导致招聘质量下降。
5. 组织化程度:一些学生干部组织机构过于庞大,冗杂,层级繁多,导致信息沟通失灵,工作效率低下。
以上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形象和声誉,也对整个高校的管理和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问题原因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的产生原因有多方面因素影响:1. 利益考量:一些学生干部在管理工作中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忽视了为同学服务的初衷。
2. 制度漏洞:一些高校在学生干部管理制度上存在一定的漏洞,导致学生干部不受制约。
3. 缺乏监督:一些学校在学生干部管理上监督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和机制。
4. 绩效考核不足:一些学校在学生干部工作考核上存在随意性和不科学性,导致学生干部不重实质工作。
5. 管理理念滞后:一些学校的学生干部管理理念滞后,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原因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6fc44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ef.png)
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原因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学生干部在学校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之而来的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也日益凸显,给高校管理和学生工作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困难。
那么,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对策应对呢?一、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原因1. 制度约束不够:高校学生干部选拔、培训、评定等制度不够完善,容易导致一些学生干部为了个人利益而追求官僚化行为。
2. 录取标准不合理:一些高校对学生干部的录取标准过于宽泛,导致一些不够优秀的学生进入学生干部队伍,影响到学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3. 学生干部自身素质不高:部分学生干部素质不高,对待学生的态度不够热情,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注重权力和地位,容易产生官僚化倾向。
4. 缺乏监督:高校学生干部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一些学生干部滥用职权,形成官僚化现象。
5. 个人因素:个别学生干部不够自律,容易被利益诱惑,从而走上官僚化的不良道路。
二、对策分析1. 完善制度建设:高校学生干部选拔、培训、评定等制度应该更加科学合理,规范学生干部的行为规范,有效杜绝官僚化现象的发生。
2. 优化选拔机制: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干部的选拔工作,严格审核学生干部的品行和综合素质,确保进入学生干部队伍的学生是优秀的典范。
3. 强化培训教育: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干部的学习和管理水平,增强其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4. 搭建监督平台:高校应加强对学生干部的监督,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学生干部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有效遏制官僚化行为的发生。
5. 增强学生干部责任感:高校应加大对学生干部的考核力度,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推动学生干部承担更多的责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避免官僚化倾向的出现。
三、结语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问题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合力解决。
只有通过全面的措施和有效的手段,才能够彻底根除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建立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为高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原因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71b555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63.png)
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在高校中,学生干部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是学校组织管理的重要一环,还是学生群体中的领导者和榜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高校学生干部中的官僚化倾向逐渐凸现出来。
本文将从官僚化的原因入手,分析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原因,并提出对应的对策。
一、官僚化的原因1. 权力寻租官僚化的根本原因之一是权力寻租。
一些学生干部利用自己的权力地位,谋求私利,滥用权力,以达到个人的利益最大化。
这种行为导致了官僚意识的逐渐膨胀,使得学生干部远离了服务学生的初衷,而变得目中无人、行事无忌。
2. 学术氛围浓厚由于高校的学术氛围浓厚,使得一些学生干部的学术成就成为评价其能力的标准。
但学术成就评价往往是片面的,而学生干部应该更加关注实践和服务的能力,但由于学术氛围的影响,一些学生干部过于重视自身学术成就,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3. 机制缺陷高校学生干部选拔机制缺陷也是导致官僚化倾向的原因之一。
一些高校在学生干部选拔过程中,注重形式,而忽视对学生干部素质的综合考量。
这使得一些学生干部仅仅为了履行形式上的职责,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关心和服务。
二、对策分析1. 强化制度约束对于权力寻租的行为,学校可以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权力约束,建立健全的惩罚机制,对权力寻租行为予以严厉打击,确保学生干部行使权力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2. 提倡多元评价学校可以倡导多元评价机制,不仅仅以学术成就为唯一考量,更应该关注学生干部的领导力、团队合作能力、服务意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通过多元评价,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干部的能力和品行,避免片面追求学术成就而忽视其他方面的能力。
3. 完善选拔机制高校应该完善学生干部的选拔机制,除了注重选拔过程的公开、公正、公平外,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的评价。
可以通过组织实际操作、模拟考核等方式,对学生干部的综合能力做出全面考察,确保选拔出真正具有服务意识和领导能力的学生干部。
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问题及其治理研究
![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问题及其治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9fe79a1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0.png)
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问题及其治理研究随着高校学生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学生干部在学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学生干部“官僚化”问题的日益凸显,如滥用权力、脱离群众、形式主义等等现象。
这些问题对学生会组织的正常运作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产生了一定影响。
本文将探讨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问题及其治理研究。
1、权力滥用一些学生干部在学生会组织中拥有很大的权力,他们会利用自己的权力及职务来谋取私利,以至于导致没有很好地为学生服务。
2、脱离群众一些学生干部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经常拒绝接受学生反馈和建议,不与学生交流沟通,使得学生与学生干部之间出现代沟。
3、形式主义一些学生干部注重形式,无法以实际行动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形成了一定的“政绩工程”,而忽视了学生真正的需求。
1、加强制度建设高校学生干部的权力属于代表性政治,应该有相关的制度规范和监督机制。
针对学生干部的权力滥用等问题,需要学校制定出明确的规定,对于违规者进行严肃的处理。
2、推进民主管理学校要建立理性、完善的民主管理机制,以便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人翁作用,加强学生会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和互动,确保学生能够有更多的发言权和监督权,从而有效治理“官僚”现象。
3、强化培训力度高校应当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训和教育力度,培养班级、学院、学会、社团等各种学生群体的组织能力、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学生们也应当亲身参加各种学生活动,学习交流各种组织技巧和组织理论,防止学生干部缺乏各方面组织管理知识而导致的“官僚”现象。
4、加强社会监督高校学生会是服务学生和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机构,为了遵守学校的五好运动,加强社会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可以引入社会监督的机制来加强对学生干部的监控,从而有效治理“官僚”现象。
总之,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问题已经成为当前高校管理中需要注意和谋求解决的问题,只有从制度建设、民主管理、培训力度和社会监督等多个角度入手,才能根治这一难题,使得学生干部真正成为服务广大学生、服务学校和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
抑制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研究
![抑制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eafe5b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92.png)
抑制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研究高校学生干部在学校组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学校管理者和组织者,还是同学们的表率和领导者。
在担任学生干部的过程中,有些同学可能会出现“官僚化”的倾向,即过度追求权力和地位,忽视为同学服务的初衷,甚至滥用权力。
这种“官僚化”倾向对于学校组织和同学们的发展都有着负面影响。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我们有必要对抑制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进行深入研究。
一、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表现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表现在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过度追求权力和地位:一些学生干部在担任职务之后,将过度追求权力和地位放在了首位,甚至可能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而不择手段。
2. 忽视为同学服务:学生干部的初衷是为同学服务,但是一些干部可能由于自身的“官僚化”倾向,忽视了为同学服务的初衷,只顾自己的利益。
3. 滥用权力:一些学生干部在担任职务之后,可能会滥用手中的权力,对同学们进行不当的干涉和控制,甚至涉及权力寻租等问题。
二、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原因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制度不完善:学校对学生干部的选拔、任职、考核等制度不够完善,容易导致一些学生干部产生“官僚化”倾向。
2. 角色认知偏差:一些学生干部对自己的角色认知存在偏差,错误地认为担任干部就意味着拥有了特权和地位,从而产生“官僚化”倾向。
3. 竞争压力过大:学校社团和组织中的学生干部岗位竞争压力过大,导致一些同学过度追求干部职务,从而容易产生“官僚化”倾向。
三、抑制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对策为了抑制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完善选拔考核制度: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干部的选拔和考核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制,避免一些不适合担任干部的同学产生“官僚化”倾向。
2. 强化角色教育:学校和社团组织应该加强对学生干部的角色教育,让他们明白担任干部的初衷是为了服务同学,而不是追逐权力和地位。
抑制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研究
![抑制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96176bd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7.png)
抑制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研究随着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不断壮大和完善,对于如何避免和抑制干部“官僚化”倾向成为了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干部“官僚化”倾向不仅影响了学生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执行力,也影响了高校的良好发展。
对抑制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进行深入研究,对构建健康、和谐的学生干部队伍和高校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官僚化的影响与原因1.1官僚化的表现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主要表现为权力膨胀、官位至上、官僚主义等特点。
在学生干部工作中,一些干部过于强调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忽视了服务意识和学生本身的需求,只注重自身的利益和地位。
这种行为会导致学生干部对本职工作的忽视,出现“官僚主义”现象。
官僚化倾向的形成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制度和机制问题,另一方面则是由学生干部自身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导致的。
而学生干部队伍“官僚化”倾向的产生还与高校内外环境,体制机制、文化传统、学生干部选拔机制相关。
二、抑制官僚化的策略与措施2.1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是抑制“官僚化”倾向的关键。
一方面,对于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要更加注重其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训和考核,让学生干部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和行为规范。
学校也应该建立完善的学生干部评价机制,对学生干部的工作进行及时反馈和激励,让优秀的学生干部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支持。
2.2健全学校管理体系学校管理体系的不健全也是“官僚化”倾向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对学生干部的权力进行合理的分配和约束,加强对学生干部的监督和评估。
学校也需要加强对各类组织和社团的管理,防止组织内部产生“官僚化”现象。
2.3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是抑制“官僚化”倾向的核心。
学校应该强调“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管理理念,让学生干部明白自己的权力是为了更好地为同学服务,而不是为了谋取私利或者凸显自己的地位。
大学生对学生组织官僚风气的看法
![大学生对学生组织官僚风气的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8dc6236da0116c175f0e48f9.png)
大学生对学生组织官僚风气的看法大学生对学生组织官僚风气的看法大学不是社会,但大学里有一门有关学生会的学问,令入学的新生费解。
许多菜鸟抱着“锻炼自己”的目的递交入会申请,参加招新面试,之后能混出名堂的却寥寥无几。
有人负气远离学生会,有人坚持走在“混学生会”的路上,所以学生会,究竟是追名逐利之地,还是锻炼学子能力的试验场,这个问题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但无论如何,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切实转变学生干部的思想和工作作风,是当前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学生会建设、树立学生会新形象的一项关键性的任务,更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学生干部”:“学生”在前,就像《倡议书》的第一条说道,我们要恪守学生本分,做好带头示范作用,勤奋学习、遵守校规校纪,不要本末倒置,因为忙于学生工作而荒废了学业,得不偿失。
学生干部之所以认为区别于普通的学生,后面的“干部”二字,是对这位学生的更高要求。
并不是说“干部”等与“官”,恰恰相反,“干部”是学生的“服务者”,同时要更加地努力上进、勤勉励志,更加地谦和务实,才担得起“干部”二字。
我国学校行政化的管理方式下,学生组织也在朝着行政式的方向建设。
天然的年级差异被当作了最具说服力的层级差别,细枝末节再稍有修剪,便是如今高校较普遍的学生组织构架。
学生组织建设的目的往往是为了给广大师生提供更多丰富优质的服务、为了更好地维护学生的正当利益、尽可能地向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课外活动等。
因此,对于学生组织本身的态度,我们还是应当持着一个更加客观而非先入为主的视角来对待。
我为什么要一年一年继续坚持学生组织工作,向着更好的职位不断努力?不是为了我能有更高的官位。
是因为我想影响更多的人,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服务更多的学生,收获更多的好评。
这可能是每一位学生组织骨干的内心剖白。
我们努力,不是为了有更多的学弟学妹敬畏我们、不是为了一个虚设的理事长可以抬高自己;我们努力,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知道我们的真心诚意的在为学生办事,在尽心尽责的为学生服务,我们努力是为了让成果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学生的认可和满意才是最大我们的功勋。
大学生对学生组织官僚风气的看法
![大学生对学生组织官僚风气的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3fc705300740be1e650e9afd.png)
三一文库()〔大学生对学生组织官僚风气的看法〕*大学生对学生组织官僚风气的看法大学不是社会,但大学里有一门有关学生会的学问,令入学的新生费解。
许多菜鸟抱着“锻炼自己”的目的递交入会申请,参加招新面试,之后能混出名堂的却寥寥无几。
有人负气远离学生会,有人坚持走在“混学生会”的路上,所以学生会,究竟是追名逐利之地,还是锻炼学子能力的试验场,这个问题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但无论如何,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切实转变学生干部的思想和工作作风,是当前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学生会建设、树立学生会新形象的一项关键性的任务,更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学生干部”:“学生”在前,就像《倡议书》的第一条说道,我们要恪守学生本分,做好带头示范作用,勤奋学习、遵守校规校纪,不要本末倒置,因为忙于学生工作而荒废了学业,得不偿失。
学生干部之所以认为区别于普通的学生,第1页共5页后面的“干部”二字,是对这位学生的更高要求。
并不是说“干部”等与“官”,恰恰相反,“干部”是学生的“服务者”,同时要更加地努力上进、勤勉励志,更加地谦和务实,才担得起“干部”二字。
我国学校行政化的管理方式下,学生组织也在朝着行政式的方向建设。
天然的年级差异被当作了最具说服力的层级差别,细枝末节再稍有修剪,便是如今高校较普遍的学生组织构架。
学生组织建设的目的往往是为了给广大师生提供更多丰富优质的服务、为了更好地维护学生的正当利益、尽可能地向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课外活动等。
因此,对于学生组织本身的态度,我们还是应当持着一个更加客观而非先入为主的视角来对待。
我为什么要一年一年继续坚持学生组织工作,向着更好的职位不断努力?不是为了我能有更高的官位。
是因为我想影响更多的人,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服务更多的学生,收获更多的好评。
这可能是每一位学生组织骨干的内心剖白。
我们努力,不是为了有更多的学弟学妹敬畏我们、不是25。
抑制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研究
![抑制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27a75a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cf.png)
抑制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研究随着高校学生干部在提升学校管理和服务学生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不少学生干部在这一岗位上渐渐出现了官僚化倾向。
在这种倾向下,学生干部可能会陷入以权谋私、以权压人、以权谋福等现象,从而影响了学校的管理和学生的学习生活。
对于高校学生干部的“官僚化”倾向问题进行研究并制定有效的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通过对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研究,探讨如何抑制这一倾向,提升学生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1. 权利观偏差。
一些学生干部可能会将自己的职责和权力看做是一种私利,而不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他们会以自己的权利为中心,而忽略了服务他人的初衷。
这会导致学生干部在处理事务时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只为自己谋求私利。
2. 行为僵化。
在一些学生干部的管理中,可能会出现行为僵化的情况,即便在面对不同的事件和问题时都只能采取一成不变的处理方法。
这种行为僵化会导致学生干部在工作和管理中显得无能为力,也使得学生干部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学校环境。
3. 关系偏向。
一些学生干部在处理问题时可能会过于倚重自己的人际关系,而忽略了客观公正的处理原则。
这种关系偏向会导致学生干部在处理问题时的手段失去了公正性和客观性,从而影响了学校的管理秩序。
1. 提升职责意识。
学生干部应当牢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将服务学生和推动学校发展放在首位,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念,不以权谋私,做到心中有责、肩上有担,真正将权力用于服务他人。
2. 完善培训机制。
对于学生干部,应当不断提升他们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完善学生干部的培训机制。
通过学习和培训,让学生干部了解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提升自己的管理和领导能力,充分认识和抑制“官僚化”倾向的产生。
3. 加强监督检查。
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学生干部管理体系,加强对学生干部的监督检查。
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将“官僚化”倾向发现并纠正,严格规范学生干部的行为,确保学生干部的工作和服务规范和有效进行。
4. 强化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官僚化原因分析报告
![大学生官僚化原因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d3c5c4d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9b.png)
大学生官僚化原因分析报告前言大学生官僚化指的是在大学期间,部分学生思想和行为趋向于追求权力和地位,或过分依赖规章制度,甚至不思进取,形成一种官僚主义风气。
本报告旨在分析大学生官僚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学业竞争压力过大目前社会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学生们为了能够在百万人中脱颖而出,迫切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然而,学业竞争成为一种官僚化的原因之一。
为了应对学业压力,部分学生只关注功课成绩,追求"分数至上",形成了刷分、做弊等不良行为。
他们过分依赖盲目追求标准化评价体系,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发展,以追求符合规定的、唯分数论的成功。
二、高考制度的束缚高考作为大学生升学的重要渠道,也阻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们面临着重重挑战,为了能够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不少学生放弃了艺术、体育等特长的发展,而只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
高考目标导向和应试教育的倾向,使得学生从初中开始就培养了为应试而学的习惯。
这种习惯熏陶下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也会延续,导致了官僚化的现象。
三、学校制度的僵化学校制度也是大学生官僚化的重要原因。
我国大学普遍存在的等级制度、班级制度、考核制度等,制约了学生的自由发展。
等级制度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待遇和权益。
班级制度限制了学生个人的发展空间,追求个性和创新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
严格的考核制度,迫使学生只关注于应付考试,从而忽视了对知识深度的追求。
这些制度的存在,使得学生们更加倾向于迎合和依赖体制,从而对官僚化产生认同。
四、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也对大学生官僚化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在社会中,官僚主义和权力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学生们通过社会媒体、新闻媒体等途径接触到的信息,可能会误导学生们以权谋利、追求名利地位。
当学生们意识到追求权力和地位可以带来更多的利益时,一些学生就会开始学会迎合、竞争,甚至出现拉帮结派等行为,逐渐演变为官僚主义的一部分。
在学校“净土”上,学生组织为何弥漫“官风”
![在学校“净土”上,学生组织为何弥漫“官风”](https://img.taocdn.com/s3/m/dc31beb8360cba1aa811daab.png)
在学校“净土”上,学生组织为何弥漫“官风”高校本是培养高素质青年的摇篮,是莘莘学子的象牙塔。
高校学生会干部应该是经过千挑万选选出的优秀学生,从学生成绩到身心素质,都应该是标兵、是典范。
为何近日“学生会干部耍官威”被屡次曝光?又是什么让一些学生会干部沉沦为“官迷”、浑身“官气”?在高校中,为了能够增加自己的认识度,让导员、教师、校领导更加快速认识自己,学生会是一种快捷途径。
学生会承担着服务学生的职责和义务,学生会干部是廉洁学生、老师、学校的纽带。
每一场赛事、每一场汇演,每一场辩论,都会出现学生会干部的身影,他们确实在为学生服务、为学校发展做出过贡献,同时,也让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师、导员快速认识了自己,也为自己学生生涯增加了“致富”的筹码。
每一届学生,老师只能够认识为数不多的优秀学生,而这其中学生会干部占了大部分。
无论是评优秀、保研,还是入党等,都要求选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学”可以把控,用成绩说话,而“品”就需要师生了解学生,这就为学生会干部提供了机会,毕竟他们为学生服务、为学校发展确实出过力。
利益滋生“官风”。
这也促使学生会干部搞“抱大腿”“混圈子”“玩花活”等不正之风。
学校本是一方“净土”,不容“官风”置喙。
作为学校,应该眼光长远,建立学生干部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干部进行思想和行为教育。
学生干部是为学生服务的组织,要尽心尽力为学生服务,而不是向学生立“官威”。
高校应当在学生会选拔、任职期间,加强对学生干部的管理,发现问题倾向,立即采取措施,避免“官威”弥漫。
作为学生会干部,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谨记自己学生身份。
青年之所以为青年,在于他们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
大学生,本是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一代,岂能被“官气”侵蚀?学生会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加强个人自我修养,学生干部摈弃“官气”,脚踏实地为同学们服务,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增长才干,做一个弘扬正气、乐于奉献的新时代学生干部。
作为企事业单位,要发挥导向作用,选拔任用人才时,避免“官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入多所高校学生会, 深入多所高校学生会,受访学生会成员和学生指出学生 多所高校学生会 会几大“怪象”,进入学生会时有“学问”,进到后 会几大“怪象” 进入学生会时有“学问” 规矩” 混完学生会” “规矩”多,“混完学生会”好处多多考试有加分就业 有老师推荐,甚至不用面试就被录取。 有老师推荐,甚至不用面试就被录取。一些学生管理者 承认,学生会功利化和官僚化确实存在, 承认,学生会功利化和官僚化确实存在,解决办法是让 学生会从学校独立。 学生会从学校独立。 怪象” 混进学生会, “怪象”一:暗箱操作 混进学生会,靠人情家庭背 景 怪象” 混在学生会, “怪象”二:收受好处 混在学生会,被利益部门请吃 喝 怪象” 混在学生会, “怪象”三:学摆官架 混在学生会,爱学老官员迷糊 圆滑 怪象” 混过学生会, “怪象”四:拥有特权 混过学生会,工作加分都容易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新教育改革发起人朱永 新说:什么样的大学造就什么样的大学学生会。 新说:什么样的大学造就什么样的大学学生会。 大学本来应该是一个相对民主、自由、宽松、 大学本来应该是一个相对民主、自由、宽松、 自治的机构, 自治的机构,这样一个机构才能保证大学成为一 个自由思想的发源地,应该淡化大学的行政色彩。 个自由思想的发源地,应该淡化大学的行政色彩。 现在我们很多学生会组织是一个类似于等级森严 的半官僚机构,这个方向是不对的。 的半官僚机构,这个方向是不对的。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日前在开学典礼上直斥 学生官场怪状” 并批评现在部分学生“ “学生官场怪状”,并批评现在部分学生“跑官 要官” 功利心重。 要官”,功利心重。
高校学生会“官僚化”问题的解决, 高校学生会“官僚化”问题的解决,非一朝 一夕的事情。 一夕的事情。我们虽不能完全把学生组织中出现 的准“行政化”和准“官僚化”现象“妖魔化” 的准“行政化”和准“官僚化”现象“妖魔化” 但它的存在的的确确有着万般危害, ,但它的存在的的确确有着万般危害,尤其是现 存的这种趋势和倾向, 存的这种趋势和倾向,听之任之下去必然后患无 所以,对该种现象予以纠正也是势在必行、 穷。所以,对该种现象予以纠正也是势在必行、 十分必要的。 十分必要的。
大学学生会作为学校党委领导、 大学学生会作为学校党委领导、校团委指导的学生 自治组织,在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 自治组织,在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对大 学人才培养、校园文化活跃、安全稳定维护方面, 学人才培养、校园文化活跃、安全稳定维护方面,起到 的积极作用,应当给予充分肯定。 的积极作用,应当给予充分肯定。 但是,前不久,有报道称, 但是,前不久,有报道称,国内某高校学生会的财 务预算里面竟然包含了“吃饭”的字眼。 务预算里面竟然包含了“吃饭”的字眼。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陈伟在博文中写道,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陈伟在博文中写道, 副教授陈伟在博文中写道 “学生会本应是学生自治组织,现在却成了‘被治’组 学生会本应是学生自治组织,现在却成了‘被治’ 完全接受团委的领导或指导,从财政、 织,完全接受团委的领导或指导,从财政、学生干部任 免各个方面被完全控制,由此产生了诸多问题: 免各个方面被完全控制,由此产生了诸多问题:学生干 部的产生不透明、官僚作风盛行、不为学生谋利、 部的产生不透明、官僚作风盛行、不为学生谋利、学生 干部可以享受如保送研究生、评奖学金、 干部可以享受如保送研究生、评奖学金、参加对外交流 活动等各方面优惠。 活动等各方面优惠。
学生·官场
“最后走进来的是学生会主席,直到他落座并露 最后走进来的是学生会主席, 出众爱卿平身的表情, 出众爱卿平身的表情,所有人才按照官阶大小依 次坐下……我那迷恋官场现形的同学前几天告诉我 次坐下 我那迷恋官场现形的同学前几天告诉我 ,他在一场学生会高层的党派之争中成为了牺牲 打算转战团委直至得势为止。 品,打算转战团委直至得势为止。” 一年多前,清华大学学生蒋方舟在专栏《 一年多前,清华大学学生蒋方舟在专栏《学生官 场无处话凄凉》里如此写道。 场无处话凄凉》里如此写道。
• 一、培育良性政治文化是根本之策 • 社会上的官本位思想无孔不入且愈演愈烈,学生组织的官场 作风也主要起因于此。祛除这种现象的根本之策仍在于从源头抓 起,逐步改变现实世界的官文化、官本位,培育一种积极、健康 、有序但不讲差等的良性政治文化。 • 二、学校加强科学管理和人 文主义教育 • 学校方面应加强对学生组织的科学管理、对学生干部的引导 ,提高学生工作透明度,建立健全并优化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力争使工作实现量化。其次,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引导,培养他们 的主人翁意识、服务意识,加深他们对学生工作的了解。 。 • 三、学生组织规范作风、建立共同信仰 • 学生组织应该对组织作风问题进行剖析优化、激浊扬清,同时 主动接受内外部的监督。针对种种表现,建立严格的财务审批制 度、规定人员数量上限,避免人浮于事。同时,应当明确组织精 神和组织文化,使成员建立共同信仰,这样,既能杜绝从组织内 部出现准官僚主义萌芽的可能,也有助于充分调动各个成员的积 极性、创造性和凝聚力。 • 四、学生干部加强自律,学做事而非做官 • 学生要有自己的尊严。准“官僚主义”的存在和蔓延给广大 学生干部提了个醒,要自觉自律,避免自己受到歪风邪气的影响 ,端正自己加入学生组织的动机,时刻审视自己的言行思想,将 学生组织作为服务同学、锻炼自己的平台,学会做事而非做官。
学生会江湖 你懂得起么
•
大学学生会,作为一个学生组织, 大学学生会,作为一个学生组织,为学校生活提 供了一些丰富的活动,也锻炼了学生会的成员, 供了一些丰富的活动,也锻炼了学生会的成员,一些 有才之士争进学生会,从学生会出来的人也是“ 有才之士争进学生会,从学生会出来的人也是“大不 但却也有“阴暗”的一面, 同”,但却也有“阴暗”的一面,中国人民大学政治 系副教授陈伟怒言: 大学的团委和学生会, 陈伟怒言 系副教授陈伟怒言:“大学的团委和学生会, 已成 为高校的藏污纳垢之地。 为高校的藏污纳垢之地。”他批判高校学生会官腔连 言不由衷,是学校的“特权阶级” 篇、言不由衷,是学校的“特权阶级”。
怪象 学生干部成了“官”? 学姐学长在很多新生心目中都是和蔼可亲的,但一些 刚进学生会的大一干事却对自己上级学姐学长的种种做法 感到无语。 张同学说,自己做干事时,部长就经常要求下面的学弟 帮忙交手机费。其他同学也经常会遇到替部长上课,给部 长买饭、买水的要求。通常这种情况下,小干事们都会选 择默默接受,即使心里不舒服也不会拒绝。一方面是不知 道该怎么拒绝,另一方面是不敢拒绝,怕会影响到自己以 后在部里的发展。 刘晓东认为,很多学生干部都没有把握好自己的角色 ,错误的把职能当成了权利。这不仅暴露出年轻人的不成 熟,也说明部分学生干部没有认识到学生会最基本的代表 性、服务性的性质。而目前很多学生干部的培养方式都是 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这样就很容易出现学生干部官 僚化的怪象。
每年9月 军训结束后, 每年 月,军训结束后,各大高校 内各社团组织都会拉开一场轰轰烈 烈的招新活动。校门口,教学楼下, 烈的招新活动。校门口,教学楼下, 食堂前,处处可见招新条幅和广告, 食堂前,处处可见招新条幅和广告, 还有的社团跑去新生宿舍“扫楼” 还有的社团跑去新生宿舍“扫楼”, 学生们戏称此为“百团大战” 学生们戏称此为“百团大战”。 其中, 其中,最具诱惑力的是学生会.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为什么要“ 学生会?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为什么要“混”学生会? 高校学生会官僚化 学生干部可保研成潜规则
采访中,发现, 采访中,发现,尽管最初大部分人参加学生会的目的只是为 锻炼自己” 但在潜意识中, 了“锻炼自己”,但在潜意识中,通过学生会工作获得保研或者 增加就业筹码,似乎才是部分学生会干部们走下去的真正动力。 增加就业筹码,似乎才是部分学生会干部们走下去的真正动力。 学校没有明确的规定,说学生会主席就一定可以保研, “学校没有明确的规定,说学生会主席就一定可以保研,但 大家会看嘛,往届的主席几乎都获得了保研名额, 大家会看嘛,往届的主席几乎都获得了保研名额,这几乎就是公 开的潜规则。 开的潜规则。”一位有关学生会的学问, 大学不是社会,但大学里有一门有关学生会的学问,令入学 的新生费解。许多菜鸟抱着“锻炼自己”的目的递交入会申请, 的新生费解。许多菜鸟抱着“锻炼自己”的目的递交入会申请, 之后能混出名堂的却寥寥无几。有人负气远离学生会, 之后能混出名堂的却寥寥无几。有人负气远离学生会,有人坚持 走在“混学生会”的路上。 走在“混学生会”的路上。 学生会,究竟是追名逐利之地,还是锻炼学子能力的试验场? 学生会,究竟是追名逐利之地,还是锻炼学子能力的试验场?
学生会官僚化现象的影响反思: • 关于学生会会官僚化现象的日益严重。 关于学生会会官僚化现象的日益严重。 学生会会官僚化现象的日益严重 • 一方面,把学生会干部变成官僚,把学生 一方面,把学生会干部变成官僚, 会官僚化,在学生中形成一个管理阶层, 会官僚化,在学生中形成一个管理阶层, 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把上级的意志不打 折扣地传达贯彻下去。 折扣地传达贯彻下去。 • 另一方面,这样的治理模式在学生会中间 另一方面, 形成遭人诟病的官僚习气,更易让学生会 形成遭人诟病的官僚习气, 干部醉心名利,在政治上“早熟”。 干部醉心名利,在政治上“早熟”
当你看见一张张原本洋溢着青春自信表情的面孔竟 然也戴上官员化的自以为是的面具的时候,作何感想? 然也戴上官员化的自以为是的面具的时候,作何感想?
应该说,我们的大学生都是可爱的、有责任心、 应该说,我们的大学生都是可爱的、有责任心、有社会责 任感的;我们的大学生干部也是充满理想、肩负责任、 任感的;我们的大学生干部也是充满理想、肩负责任、勇于创 新的。可惜的只是一部分青年人被享受、权力、 新的。可惜的只是一部分青年人被享受、权力、钱权崇拜的思 想诱惑了。这些原本可爱的年轻人过早地复杂了、变化了、 想诱惑了。这些原本可爱的年轻人过早地复杂了、变化了、下 滑了。 滑了。 这个时候,我们要寄希望于高校和高校教师团体, 这个时候,我们要寄希望于高校和高校教师团体,负责任地为 自己的学生和学生干部设立榜样,善加引导, 自己的学生和学生干部设立榜样,善加引导,为他们的心灵和 智能都提供净化和提升的动力和帮助。 智能都提供净化和提升的动力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