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的护理新进展
静脉输液技术的新进展
静脉输液技术的新进展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也是医院治疗抢救病人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稳、准、快、好地将治疗药物输注到病人体内,是护理工作研究的重要技术操作内容。近来,国内外护理学者对静脉输液的途径,静脉中微粒污染,成功的静脉穿刺与正确拔针等方面进行了多项研究,作者对此综述如下。
1 静脉输液途径增加
1.1 输液针的更新
1923年Florence Seibert发现致热原,因此,制成无热原液体,提高了静脉输液的安全性。1940年Alftedshohl等用结晶氨基酸溶液作静脉输液。1945年Bcrnard,Zimmerman应用下肢静脉输营养物质,输入高渗葡萄糖,为从静脉输注高渗液体开辟了途径。1952年Robere Aabenic报告了用锁骨下静脉插管中心静脉输液十年的经验。[1]1957年使用头皮静脉针,为输液后固定针头,方便病人起到积极作用,至今大部分医院仍沿用头皮静脉针。1964年B-D公司用生物原材料制成套管针,在静脉内留置。我国在1971年也开始应用静脉内高价营养,1972年国内制成硅橡胶导管,采用静脉导管水射置管法。目前浅静脉和深静脉插管的技术已为许多护士掌握,解决了危重病人穿刺难,反复穿刺的痛苦,因此,静脉切开的方法也基本被取代。
1.2 导管材料的进展
导管的材料有两种。
1.2.1 针内管(Needleover Catheter)是指经穿刺针内腔插入导管,直至管端达到预计的部位,然后拔出穿刺针,导管留在体内,外端接平头针固定,再连接输液装置。使用针内管应注意的是当插入导管已出针尖,继续插入有困难时,决不能后退导管,以免锐利的针头割断导管,造成碎片栓子。
(医学课件)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新进展
CLC2000 接头可产生正压,防止回血,尤其适用于主静脉开放留置的病人,无需肝素封管
14
• 外周浅静脉穿刺 •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 • 颈内静脉置管 • 锁骨下静脉置管 • 股静脉穿刺置管 • 骨髓腔输液 • PICC留置 • 短期外周导管(留置针) •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
15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
8
产品特点:
01
1、独特的设计,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避 免因针头误伤而导致的疾病感
02
染; 2、使用过程完全等同传统注射器,无需培训;
3、实现了单手操作; 4、注射完毕,无需拔出针管,针头自动回缩隐蔽在芯杆腔内; 5、废弃前没有意外针刺伤害的危险,废弃后又可有效控制疾病传播;
6、注射完毕后自动启动自毁功能,无法再次使用; 7、注射后产生的废弃物不对社会公众产生危害。
21
短期外周导管(留置针)
01 间断、连续或者每天的静脉注射途径 02 留置时间:72-96小时 03 是短期治疗最主要的导管
22
应用留置针的管理
应用留置针的优点: 保护血管、减轻痛苦; 感觉舒适可相应活动; 保证通道、避免纠纷; 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护理质量。
23
静脉输液给药时间规范化 职业暴露的防护 病人要求提高 静脉输液工具需要改革
临床输液护理新进展
1
概述
静脉输液是利用液体静压的作用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 溶液(药液)或血液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是临床抢救 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
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新进展
,适用于不需补钾或有钾潴留可能的患者
(2) 输液剂研究进展
糖类
用于补充水分和热量 大量用作药物的稀释剂和载体
(2) 输液剂研究进展
糖类
果糖:果糖代谢主要依靠不依赖胰岛素调控的果糖激酶 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能量补充,并可弥补肝炎患者葡萄糖利
晶体
盐
胶 体
糖
(2) 输液剂研究进展
补钾“四不宜”
补钾过浓、过快、过多、过早→血钾↑ → 高钾血症→心律失常、心搏骤停和呼 吸肌麻痹等
晶体
盐
胶 体
糖
(2) 输液剂研究进展
电解质
电解质溶液组成与细胞外液相同的乳酸钠林格液
氯化钠、氯化钾、乳酸钠和葡萄糖按不同比例配制的复
方电解质葡萄糖-M3B、-MG3和M3A均为有效的维持输 液剂
具有降低蛋白分解和促进蛋白质合成的支链氨基酸含量。
肝病用:根据肝功能障碍患者血浆中支链氨基酸及苏氨酸下降而芳香族
氨基酸和蛋氨酸上升的情况,设计了增加支链氨基酸,减少苯丙氨酸、蛋氨 酸的输液,临床证明都具有良好的苏醒和降血氨的作用。
肾病用:肾衰患者血浆中必需氨基酸和组氨酸浓度普遍下降,非必需氨
过程:简单步骤→程序化方案
治疗方案 部位选择
穿刺者
工具应用
输液最佳 护理实践
静脉输液护理新进展PPT课件
···
XX医院
XXX
来自百度文库 静脉输液的介绍
概述
静脉输液 是利用液体静压的作用原
理 , 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 一。
发展
出血造成的失血和低血容量有关。
优点
1. 易将药物达致疗效浓度,并可持续维持疗效所需 的恒定浓度。
2. 对肌肉、皮下组织有刺激的药物可经静脉给予。 3. 可迅速地补充身体所丧失的液体或血液。 4. 静脉营养品的输注。
3. 穿刺方法及其进针长度的改良
几种静脉穿刺的改良方法 : ① 针头斜面向上直刺:右手持头皮针小柄 , 使针尖斜面与血管纵轴
平行 , 针头与皮肤成40°~ 60°, 利用腕部力量 , 以轻快地动作在 静脉上方快速穿过皮肤直刺血管 , 针头进入血管后见回血或感觉 有突破感后 , 迅速将针柄放平 , 再沿血管进针。 ② 手背自然放松进针法 :让患者自然放松 , 不需握拳 , 操作者左手 紧握患者的四指或五指 , 使之向手心方向弯曲成弧形 , 然后右手 持针 , 针尖斜面向上 , 针头与皮肤呈 45°左右 , 向心方向 , 在血 管的上方直接刺入静脉 , 见回血沿静脉走向向前推进少许 ③ 逆向穿刺法 : 掌指逆行穿刺输液法进行静脉。
氏滴管与水平面缓慢形成30°~ 60°的角 , 并将过滤器及乳头 向上 , 保持不变 , ④ 让瓶内液体自然流经莫菲氏滴管侧壁或液侧表面 , 再流向下端 输液管 , 直至排气完毕 。
静脉治疗新进展ppt课件
常常见见并并发发症症
导管堵管管
静静脉炎
液体 渗渗出/外渗
导导管管相关性性 血血流感染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导管堵塞
症状
1.无法冲管 2.滴速减慢 3.滴注停止 4.不能抽回血
独立科室 胃肠营养科
药剂科 静疗团队 麻醉科
输血科 放射科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章 节
6
静脉输液治疗信息化管理
医嘱管理 患者管理 质量管理
Chapter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静脉输液治疗迅速发展 在输液工具、途径、穿 刺方法、辅助手段、护 理、管理方面多元化、 人性化、信息化发展
1628
1656
19世纪
20世纪
08
英国医生克里斯 朵夫和罗伯特用 羽毛管作针头, 成功把药物注入 狗的静脉,成为 历史上首例注射 行为
19世纪后半叶 英国医生李斯 特创立无菌理 论和方法静脉 输液安全保证
静疗专 科护士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及新进展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及新进展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及新进展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留置针的诸多优点已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护理新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许多医院都将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国内护理学者对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方法、留置时间、封管技术、临床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均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Vialon材料制成的套管针,分为普通式和头皮式两种。它的管壁特别光滑,与人体亲和性好,在血温下其柔软度会增大,从而减轻了对血管内膜的机械性刺激,不易产生静脉炎。
近几年,临床已广泛应用静脉留置针,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Vialon材料制成的静脉套管留置针,观察患者1050例,留置成功(留置时间≥1d)的1029例,成功率为98%.留置时间(5+2)d,留置时间最长可达11d.由穿刺水平导致留置失败6例,占失败原因的28.5%.由血管原因导致留置失败的9例,占失败原因的42.8%,由于患者不配合导致留置失败的6例,占失败原因的28.5%.留置成功的,因导管堵塞拔针41例,占4%.因液体外渗拔针8例,占0.8%.因静脉炎拔针4例,占0.4%.根据观察,认为正确留置静脉称套管针是保证穿刺成功的关键,正确的封管和护理可延长套管针的使用时间。静脉套管针护理体会阐述如下。
静脉输液护理的新进展
法 , 类 止 痛 药 必 须 掌 握 药 物 的 半 衰 期 和 生物 效 应 方 面 得 知 识 。 此
3 3 病 人 自控 镇 痛 法 ( C 用 1个 计 数 电 子 仪 控 制 的 注 药 . P A)
分 册 ,0 2 2 ( 1 : 2 20 ,3 1) 6 .
( 日总量 ) 5 当 以 2mL 生 理 盐 水 稀 释 , 2 用 2号 静 脉 留 置 针 进 行
静 脉 穿 刺 , 数 控 器 上选 择 静 脉 注射 速 度 ( 以昼 夜 匀 速 的持 续 在 可
静脉注射) 。优 点 : 时 定 量 , 定 自动 持 续 静 脉 注 射 , 作 易 于 掌 操 握 , 理 方便 , 护 3 6 微 量泵 输 入 哌 替 啶 ( I 采 用 电脑 控 制 微 量 泵 , 设 定 . C D) 按 速 度 , 4h内持 续 输 入 , 血 中 哌替 啶保 持 原 定 镇 痛效 果 2 使 3 7 曲 马朵 控 制 肛 塞 法 用 于 预 防妇 科腹 部 术 后 疼 痛 。 . 3 8 区域 神 经 阻 滞 麻 醉 . 肋 间 神经 阻滞 用 于 开 胸 术 后 止 痛 ,
作用 。
3 1 周 围作 用 止 痛 药 阿 司 匹 林 、 桂 嗪等 , 于 一 般 疼 痛 止 . 布 用
静脉输液的护理新进展
症, 如果 液 体 是 一 种 发 泡 剂 , 有 潜 在 的 严 重 并 发 症 。 美 国 则
・
36・ 5
Yo j n e ia J u n l 0 9 Vo. 7No 5 ui g M dc l o r a 2 0 , 13 . a
静 脉 输 液 的 护 理 新 进 展
陈 敬 玉
( 西北 海 市 妇 幼 保 健 院 , 两北 海 5 6 0 ) 广 广 3 0 0
应 用 概况 、 中心 静 脉 导 管 输 液 的优 势 、 良静 脉 输 液 操 作 技 改
临床 上 应 用 2种 中心 静 脉 导 管 术 : 经外 周 静 脉 至 中心 静
脉 置管 ( I C 与传 统 中 心 静 脉 置 管 ( VC 。两 者 在 临 床 应 PC ) C )
巧 ( 脉 穿刺 法 、 针 长 度 、 柄 固 定 法 、 针 时 机 及 按 压 方 静 进 针 拔 法 、 次性 排 气 成 功法 ) 方 面综 述 如 下 。 一 等
溶 液 ( 液 ) 血 液 直接 滴 人 静 脉 的 方 法 , 临 床 抢 救 和 治 疗 药 或 是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静脉炎护理研究新进展
静脉炎护理研究新进展
摘要:静脉输液在临床康复、危急抢救、手术治疗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同时有潜在感染和并发症的危险;同时静脉输液也是极为频繁的有创性无菌治疗措施;而由静脉输液导致的浅表静脉急性无菌性炎症极为常见。本文就临床工作中输液性静脉炎的防治与发生静脉炎后的护理及康复等治疗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静脉炎防治与静脉炎发生后的康复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持;并进一步展望静脉炎护理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静脉炎;静脉炎护理;输液性静脉炎
1 静脉炎定义
由于静脉输注高渗高浓度、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或药物长时间静脉输注,致使反复的机械性损伤;可能出现静脉血管内膜损伤;而静脉内皮细胞大量受损后,易形成血液栓子,可以致使患者外周静脉中发生无菌性的急性炎症症状[1]。
2 静脉炎相关发展
最开始是1957年由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提出静脉炎的初始定义,将外周静脉中输液所致的静脉炎描述成为机体外周静脉出现红、肿、血管红斑[2],并逐步提出有关于静脉炎症相关的诊断标准;在随后二十几年中,静脉炎症理论逐步发展,静脉炎症在临床上的各种分级诊断标准被逐步完善,其中包括Maddox标准[3],Rittenberg标准;
随着静脉炎症理论的成熟,静脉炎症临床的预防工作开展,静脉炎症发生后的治疗及康复,静脉炎护理也愈发的被人重视。从科研到临床应用,静脉炎护理的研究都在飞速发展。
2.1 科学研究方面
2.1.1理念提出
初步明确静脉炎的概念,1957年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第一次将其将定义成静
《静脉输液的护理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4000字
护理专业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论文名称优化静脉输液流程在神经内科的效果观察
一、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静脉输液技术最早源于17世纪,在20世纪迈入了成熟发展阶段。伴随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静脉输液已经成为临床多种疾病的给药途径。在静脉输液技术发展的历程中,一直出现着诸多的安全问题,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静脉输液的操作标准的高度也在不断提升,已然解决了相当一部分的安全问题;当然技术在不断发展,也不断的要去接受挑战。本研究主要探索静脉输液中扩张的原因和减少或消除扩张的预防措施,以及扩张的后续行动。通过学习相关文献资料和对临床经验的分析,全方面开展护理工作,尽可能限制或消除相应并发症的发生。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静脉输液护理也面临全新的挑战与机遇。一方面临床治疗对静脉通路的要求越来越高,如特殊药物对血管刺激与损伤、持续输注、时辰治疗等,同时,医院和患者的安全的意识也日益增强.静脉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随着静脉输液护理的发展,临床静脉输液技术和方法的进展很好地满足了患者的治疗需求。但是相应并发症的发生,如静脉炎、输液外渗等的发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患者预后受到影响,从而让疾病难以得到正常恢复,甚至可能使得其原发疾病得到恶化,最终引起不良事件,故而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其进行改善。
二、本研究的目的和目标
静脉输液作为临床重要的给药手段,住院患者输液比例高达90%以上,静脉输液是在普遍的给药途径,尤其神经内科的患者,应用甘露醇、依达拉奉注射液等药物,输液速度相对比较快,护士给患者接液的速度要求相对也比较快。神经内科的患者老年患者居多,血管弹性差,遇到难注射的患者,就会花费较长注射时间。静脉输液、接液的质量,直接影响一个科室的患者满意度。故而通过加强神经内科静脉输液管理,能提高神经内科整体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不良预后风险。优化静脉输液护理解决神经内科静脉输液质量方面的重要问题,同时对输液相关并发症降低,减轻相应不良事件的发生,是当前临床需要被解决的重要话
静脉治疗护理国际新进展ppt课件
超声引导穿刺+改良塞丁格尔技术 优点:1、对血管进行直观的选择与评估。 2、上臂置管有助于机械性静脉炎 发生率的降低 3、穿刺成功率大大提高 4、MST的应用减小损伤 5、患者置管后的舒适度大大提高
微创、可视技术快速发展
聚氨酯材质的PICC在美国成为主流
聚氨酯材质的PICC导管能更好兼容患者全 程治疗需求 优点: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极好的抗张强度 抗磨损,结实 随体内温度升高而变软 管壁薄,官腔大,流速高 有一定的耐高压性
从事静脉输液相关的操作、护理 在实践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实施和遵守输 液的制度和程序 参与专业教育、科研和发展新技术推进输 液治疗护理专业实践 为医护人员、病人、家属、社区及相关行 业的人员提供咨询 对临床使用的医疗产品(用于静疗方面)
进行评估 参与预算管理程序,保证最经济有效支出 达到最满意的护理质量 参与护理质量、护理效果的考核评价工作 和成本效益的核算工作
全面执行中心静脉通路安全置管集 束化干预
集束是一系列以实证为基础的干预措施, 共同实施时,比单独执行时更好。 血管超声评估选择最优的静脉进行穿刺 最优的无菌技术 超声引导穿刺 导管尖端实时定位 穿刺点保护 导管固定
心电定位技术:B超+心电图机 美国已有一体机(心电导航与导管联线配 套),B超引导下穿刺,通路走向,心电机 检测
专业 高效 降低成本
静脉输液的护理新进展
三、穿刺方法的改良及其进针长度
③增大角度进针法:谢玉凤[11]采用右手持 静脉穿刺针头在血管上方或侧面与皮肤成 60°快速进针,穿过皮肤,再呈约20°沿 血管方向送入,见回血后将针头沿血管进针 少许。与传统静脉穿刺法相比能减轻患者对 穿刺的疼痛反应,改善护患关系。
三、穿刺方法的改良及其进针长度
一、静脉输液穿刺工具的应用概况
静脉输液穿刺的工具一般有头皮钢针、静脉 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PICC、静脉输液 港等几种。
李春燕等对北京地区47家医院进行调查,头 皮静脉钢针的使用率为100%。
国外绝大多数国家已经取消了头皮钢针的使 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率为95.7%;PICC普 及率达到91.5%;静脉输液港的普及率仅为 10.6%。
静脉输液的护理新进展
概述
静脉输液是利用液体静压的作用原 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药液)或血 液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是临床抢 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本 次交流对静脉输液穿刺工具的应用 概况、中心静脉导管输液的优势、 改良静脉输液操作技巧(静脉穿刺法、 进针长度、针柄固定法、拔针时机) 等方面做以下综述。
2023版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操作解读
• 定义
• 药物渗出 infiltration of drug(3.7)
• 静脉治疗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
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 药物外渗 extravasation of drug(3.8)
• 静脉治疗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
以外的周围组织。
• 心腔内电图
intracardiacelectrocardiogram(3.10
• ——修改了外周静脉留置针拔除的时间、静脉导管拔除后穿 刺点密闭的要求(见6.8.2、6.8.4,2013
• 年版的6.8.1、6.8.4);
• ——修改了发生静脉炎时患肢体位的要求(见7.1.2,2013年 版的7.1.2);
• ——增加了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处理原则(见7.8);
• ——修改了抗肿瘤药物防护中溢出包内物品及配药时佩戴手 套材质的要求(见8.2.2、8.2.3,2013
2023版静脉输液 治疗护理技术
操作标准解读
主讲:****
时间:****
制定背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 • (WS/T433-2023)T • 由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护理标准专业委员会负责技术审查和技术咨询 •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负责协调性和格式审查 •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负责业务管理、法规司负责统筹管理
研究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及进展
研究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及进展
摘要:近年来,我国静脉治疗护理管理快速发展,正趋向专业化、体系化、
规范化、标准化轨道。所以静脉治疗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当前国
内医院静脉治疗护理工作人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将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及
进展作为研究重点,阐述了静脉治疗技术发展历程及其专业化发展现状,希望能
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静脉治疗;护理管理;发展历程;专业化发展;现状
前言
静脉治疗就是将各种药物及血液通过静脉注入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作为一
种侵入性操作,若在护理管理方面稍有疏忽,就会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导致患者
及家属的不满,甚至发生护理不良事件,造成护理纠纷[1]。为保证患者输液过程
中的安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本文对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及进展,做出如下综述:
1.
静脉治疗技术发展历程
自1628年起,英国医生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认识到血液运输作用,从而
奠定了静脉注射的基础。1832年,欧洲瘟疫流行,英格兰医生托马斯尝试将煮沸
的盐水注入人体,该方法效果明显,他也被认为是第一位成功地奠定静脉输液治
疗模式的医生。19世纪后半叶,静脉输液技术得以迅速发展。英国外科医生李斯
特则创立了无菌理论与方法,同时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借助显微镜发现微生物
感染,以及佛洛伦斯发现热源后,静脉输液才得到安全保障。
2.静脉治疗护理管理专业化发展
2.1静脉治疗护士专业培训与学习
静脉治疗理论与技术的培训与学习是每个护理专业学生都必须具备的基础性教育。但各家医院的静脉治疗管理水平有所差异,各地区的管理资源还不能实现共享。尽管教学医院与护理学会积极开展了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班,但都仅局限于静脉治疗知识层面[2]。因此,建立权威性静脉治疗管理机构,推进静脉治疗护理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使静脉治疗朝着持续、有效、规范的常态化专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有的研究报道[3],目前在静脉治疗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仍需持续改进提升静脉质量质量,加强日常维护,方能确保患者静脉治疗安全。
静脉输液相关新技术的应用进展
&# 9
( ( 影响静脉输液安全质量的因素很多, 和液体质量、 输液 管路、 穿刺工具以及护士的穿刺技术等, 这些都是制约输液
[ $$ ] 质量的关键环节。据资料介绍: 2’% 的伤口感染是空气
中尘埃上附着的细菌引起的; 抗生素生产中的污染, 有 2&% 是由空气系统带入的。国外的研究表明, 暴露于医院病房的 静脉输液受污染机率是暴露于洁净室的静脉输液污染机率 的 $& 倍。污染液体进入人体其危害是严重而持久的, 包括 血管栓塞、 肉芽肿、 过敏反应、 热源反应、 静脉炎、 血小板减少 等。因此, 在提高护士穿刺技术的同时, 还必须重视输注液 体的质量, 即防止微粒污染的液体进入人体内, 对人体造成 伤害。目前,在不可能完全放弃半开放式输液的情况下, 笔 者认为, 在临床输液操作过程可做如下改进: ($) 改变安瓿倒置的抽针方法, 防止安瓿断口处微粒混
[ $$ ] 污染。
百度文库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 高, 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逐渐增强, 对医疗技术水平与质量 有了更高的要求。从开放式、 半开放式输液到第三代全封闭 式输液系统的建立, 满足了人们对医疗保健更高层次的需 求。相信不久的将来, 全密闭式软袋装输液在微电脑控制 下, 将比以往更加安全有效。
&# &4
56
参( 考( 文( 献
浅析提高静脉输液质量的新进展
浅析提高静脉输液质量的新进展
贺秋爱;高年进
摘要:提高静脉输液质量是护理质量提高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影响静脉输液质量的因素分析,综述了为提高静脉输液质量,目前在静脉输液领域的新进展。
关键词:静脉输液质量新进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卫生事业的改革,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医院的期望越来越高,护理质量管理也面临着持续改革和发展的问题,而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抢救、康复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在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静脉输液质量的提高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护理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为了提高输液质量,保证输液治疗的安全,减轻病人痛苦,近年来,由于新管理方式和先进的医疗设备的应用,静脉输液有了很多新进展。
1影响静脉输液质量的因素
静脉输液是一种经静脉输入大量无菌溶液及药物的治疗方法。它作为一项护理操作,主要分二大过程:药物配置和静脉穿刺。
1.1在药物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隐患:
现有模式是医师下达医嘱,药师配发药品,有护士在各病区配置,由于护士对药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相对薄弱,药物稳定性的知识和概念缺乏,不能充分重视多种药物混合时,药物的相互作用,不能确保用药的有效性;大多数静脉输液配药时采用的是混合暴露式调配方式,存在着空气中细菌的和微粒的污染,不能确保药物的无菌性;现有的静脉药物配置是在病区由护士自配自查,没有完整的配药检查机制。曾有报道,由护士进行药物配置的错误率达20%,不能确保用药的准确性;随着药学科研水平的发展及市场需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病毒药物等被批准上市,长期以来,这些药物都是有护士在没有保护的环境下进行配置,比如化疗药物及临床常用的抗生素等都会因开放性加药配置,对病区环境和空气造成污染,以及医务人员的健康造成损害,不能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因此,现有模式下的配药模式,在用药的有效性、无菌性、准确性、安全性方面都存在隐患,同时也对护士身体健康也缺乏有效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输液的护理新进展
静脉输液是利用液体静压的作用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药液)或血液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使病人获得安全有效地治疗,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减轻痛苦,笔者通过对静脉输液穿刺工具的应用概况、中心静脉导管输液的优势、改良静脉输液操作技巧(静脉穿刺法、进针长度、针柄固定法、拔针时机及按压方法、一次性排气成功法)等方面综述如下。
一、静脉输液穿刺工具的应用概况
静脉输液穿刺的工具一般有头皮钢针、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静脉输液港等几种。李春燕等[1]对北京地区47家医院进行调查,头皮静脉钢针的使用率为100%,而国外绝大多数国家已经取消了头皮钢针的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率为95.7%;PICC普及率达到91.5%;静脉输液港的普及率仅为10.6%。头皮钢针是国内普遍使用的输液穿刺工具,但长时间使用可能会产生使静脉输液渗透到皮下组织的并发症,如果液体是一种发泡剂,则有潜在的严重并发症。美国INS编写出版的《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2006版)中规定使用头皮钢针仅限于短期或单次给药治疗[2]。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20世纪60年代在欧盟国家普及应用。它具有减少穿刺次数、刺激小、安全迅速、易于操作、便于固定、减少护士工作量、减少患者痛苦等优点[3]。因此在我国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也十分广泛,涉及到家庭及社区。但其临床应用效果受到合作程度、血管因素、疾病因素、护士的操作因素、输液工具因素、护理因素、药物因素等方面的影响[4]。当前,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静脉输液在临床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常用于测量中心静脉压,进行大量而快速的静脉输液,长期肠外营养途径,作为血液透析的管道等。它减少了浅静脉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减轻了护士的临床工作量。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CVPAS),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主要由注射座和静脉导管组成,可用于输注各种药物、补充液体、营养支持治疗、输血、血样采集等。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后把导管送入上腔静脉,导管的另一端和穿刺座相连埋置胸壁皮下组织中,并缝合固定,患者体表可触摸到圆形穿刺座。需要输液时,将无损伤针头经皮肤垂直刺入注射座即可。其可避免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和难度,同时将各种药物直接输送中心静脉,迅速稀释药物、防止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可作为患者永久性通道。其安全性、感染发生率及患者对输液装置的接受程度明显优于PICC法[5]。
二、中心静脉导管输液的优势
临床上应用2种中心静脉导管术:经外周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传统中心静脉置管(CVC)。两者在临床应用上各有优劣,护士在穿刺前,必须全面评估病人的诊断、病情、心电图、胸片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凝血功能)等,以确保置管的安全。PICC具有操作简单、危险性小、留置时间长的优点,更适合用于稳定状态输液(如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肿瘤化疗等);CVC具有置管时间短、流速快的优点,更适合用于重症急诊病人的抢救治疗[6]。CVC是指各种静脉导管插入后,其尖端达到上、下腔静脉与右心房交汇处,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经由静脉的治疗、血流动力学监测及标本的采集等。中心静脉置管主要穿刺途径为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和股静脉。锁骨下静脉置管穿刺技术高,容易出血,但导管留置时间长,血流量充足,感染发生率低,不影响美观;颈内静脉穿刺难度相对较大,血流量充足,但影响休息及美观舒适,有时可遗留瘢痕等;股静脉穿刺置管较容易,不易出血,但血流量相对不足,感染率高,影响肢体活动。樊桂娟[7]对上述3个不同部位深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种穿刺途径各有不同的优点,可根据患者的外周血管情况、具体治疗要求采取不同的置管方式。总之CVC具有置管时间短、流速快的优点,但对静脉的选择性高,危险性大,易引起气胸、血胸、感染、空气栓塞等并发症。PICC是一种经过外周静脉插入并开口于中心静脉的导管,它简化了中心静脉的穿刺过程,降低了中心静脉的穿刺风险和感染几率,延长了导管的留置时间,具有操作简单、危险性小、留置时间长、感染和栓塞率低、适应性广的优点。但由于送管路径长,在送管过程中可能遇到静脉瓣或血管走向异位不能顺利到达上腔静脉,这就需要常规进行拍胸片确定导管位置,也因此置管时间较CVC长。
三、穿刺方法的改良及其进针长度
传统静脉穿刺法为斜刺法:针尖斜面朝上与皮肤呈15°~30°,由静脉旁刺入皮下,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入静脉,见回血后再顺静脉推进少许,最后妥善固定[8]。但具有一次穿刺成功率低、疼痛明显、留置时间短、耽误时间等缺点。下面介绍几种静脉穿刺的改良方法:①针头斜面向上直刺法:吴晓莲等[9]采用右手持头皮针小柄,使针尖斜面与血管纵轴平行,针头与皮肤成40°~60°,利用腕部力量,以轻快地动作在静脉上方快速穿过皮肤直刺血管,针头进入血管后见回血或感觉有突破感后,迅速将针柄放平,再沿血管进针少许。与传统静脉穿刺法相比能减轻患者疼痛,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且能减少对静脉的损伤,延长静脉的使用寿命。②针头斜面向左静脉直刺法:张成[10]采用针尖斜面向左静脉直刺法,即右手拇指、食指分别持针柄上下两面,针柄与皮肤垂直,针尖斜面向左进针,针体与皮肤角度为30°~45°,见回血后,立即压低针柄将针头沿静脉进针少许。与传统静脉穿刺法相比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对穿刺的疼痛反应及对组织血管的损伤。③增大角度进针法:谢玉凤[11]采用
右手持静脉穿刺针头在血管上方或侧面与皮肤成60°快速进针,穿过皮肤,再呈约20°沿血管方向送入,见回血后将针头沿血管进针少许。与传统静脉穿刺法相比能减轻患者对穿刺的疼痛反应,改善护患关系。④手背自然放松进针法:孙玉红[8]等采用让患者自然放松,不需握拳,操作者左手紧握患者的四指或五指,使之向手心方向弯曲成弧形,然后右手持针,针尖斜面向上,针头与皮肤呈45°左右,向心方向,在血管的上方直接刺入静脉,见回血沿静脉走向向前推进少许。与传统静脉穿刺法相比能减轻患者对穿刺的疼痛反应,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⑤逆向穿刺法:老年及长期输液患者因长期输液导致静脉受损,导致穿刺困难,不但在心理上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延误了治疗时间。龙庆文[12]采用掌指逆行穿刺输液法进行静脉穿刺,与传统的正向穿刺法相比较,具有不受体位限制、易固定,掌指及腕关节活动度好、舒适度、满意度增加等优势。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轻患者痛苦,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关穿刺针进入血管的长度无明确要求,一般越短越好,但以固定方便牢靠,不损伤血管壁为宜。于瑞花等[13]采用穿刺见回血后分别再进针0.4 cm和1 cm的方法行静脉输液,其结果显示针头进入血管短的(约0.4 cm)的一组对血管的损伤小,血管使用寿命长,病人疼痛反应小。而进针长(约1 cm)的一组对血管损伤大,静脉使用次数减少,疼痛反应剧烈。这主要是由于注射针头对血管壁的局部机械性损伤所致。进入血管针头越长,对血管壁的机械性刺激和损伤面积越大,对血管壁损伤程度越严重,红细胞及血浆成分渗出越多,血管淤血明显。而进针越短,对血管的机械损伤越小,上述变化越轻。提示临床上静脉穿刺时见回血后,确定针头在血管内,在能达到牢固固定针头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进入静脉的针头长度,特别是长期输液的危重症、慢性病、肿瘤化疗病人,对延长病人静脉的使用寿命、减轻病人痛苦、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四.针柄固定改良方法
传统的静脉输液针柄为右侧固定,当针头进入血管后,针头与血管间均形成一夹角,当角度很小时,针尖斜面与血管内上壁几乎贴近,往往造成液体不滴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常将针尾部垫起,如遇到较小的血管,针尖可直接抵碰血管下壁,根据力学原理,针尖着力方向正好斜对血管下壁,稍有外力作用,往往造成血管被刺破,液体渗漏,引起肿胀疼痛。而洪晓珍[14]采用针柄左侧固定法,即穿刺针进入静脉血管后轻轻旋转针柄至左侧后固定,针头与血管间的角度使针尖着力方向正好与血管上壁斜行背离,不易刺破血管上壁,由于斜面朝下,针尾端并未垫起,针尖往往位于血管较中间的位置,不易触碰血管下壁。与传统的针柄右侧固定法相比能减轻患者疼痛,保护血管不易刺破,维持输液管道通畅。另外,针柄左侧固定时,针梗阻挡血流形成的旋涡在针尖斜面的背后,针头内流出药液可以很快被血流冲散稀释,单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