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金色的草地》
《金色的草地》优秀教案通用
![《金色的草地》优秀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ca6c0e4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9.png)
《金色的草地》优秀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金色的草地》,主要围绕教材第2课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描绘自然景色的手法,培养观察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熟练认读并书写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描绘的自然景色。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分析课文的能力,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结构的分析,描绘自然景色手法的学习。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片金色草地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认读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学习作者描绘自然景色手法,讲解生字词。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自然景色,并进行口头描述。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优美句子,讲解描绘手法,指导学生仿写。
6. 随堂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金色的草地》2. 主要内容:a. 生字词b. 课文结构c. 描绘自然景色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b.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一片美丽的自然景色。
c. 仿写课文中的一个优美句子。
2. 答案:a. 生字词:略b. 描述景色:略c. 仿写句子: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互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表达。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大自然,用笔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感,进行写作练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的导入新课环节。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2《金色的草地》词语解释新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2《金色的草地》词语解释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e22f07c90c69ec3d4bb751d.png)
《金色的草地》词语解释
【蒲公英】
多年生草本植物。
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可入药。
【盛开】
(花)开得茂盛。
【玩耍】
做使自己精神愉快的活动;游戏。
【一本正经】
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课文中指“我”故意很认真地叫住弟弟。
【假装】
故意表现出一种动作或情况来掩饰真相。
近义词:假意。
【引人注目】
吸引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点上。
课文指小小的蒲公英并不吸引人们的注意。
近义词:众目睽睽。
【观察】
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
近义词:察看。
【合拢】
合到一起。
【有趣】
能引起人的好奇心或喜爱。
近义词:好玩。
【喜爱】
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到兴趣。
近义词:爱好、喜欢。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cd0794e0b84ae45c3b358c9a.png)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导读:《金色的草地》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两个小朋友(兄弟俩)的故事下面给大家整理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欢迎阅读!《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
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
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
弟弟也假装打呵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钓、拢”,会写“耍、装”等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的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
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
3.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寻找蒲公英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2.生字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探究1.小朋友们,大家去草地上玩过吗?展现在你眼前的草地是怎样的?在草地上你玩些什么?2.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板书课题)草地是金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3篇
![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931c5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7.png)
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3篇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1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组第二篇课文《金色的草地》第一课时。
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说课的。
一、说教材和学情(一)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的,“我”和“弟弟”总是在这片草地上自由自在,尽情地玩耍游戏,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课文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俄罗斯乡下迷人的风景,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还通过蒲公英神奇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由于本课是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学习主题是“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的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问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但是学生自觉性还需加强,课堂上自读自悟时,老师需要加强指导。
(三)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要求,结合本课特点和单元目标以及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为:1.认读“钓、拢”两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绒、瓣”两个字。
会读“钓鱼、使劲、合拢、玩耍、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等词语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
2.通过圈划词句、想象说话、多形式朗读等语言实践活动,感受金色的草地的美丽景色,并弄清草地变化的原因。
3.借助句子排序练习,体会段落中句子的有序表达。
4.积累描写草地的句子,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鉴于以上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受草地之美,体会草地之趣,探究自然之谜。
另外,小男孩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变色的奥妙,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未见过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也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
人教版三年级 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原文
![人教版三年级 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35ad331627284b73f24250ea.png)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原文《金色的草地》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中的经典一课,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原文,欢迎参考阅读!金色的草地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
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
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
弟弟也假装打呵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金色的草地》记叙了一个小男孩由无意中发现了金色的草地会变颜色,到开始注意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最后与蒲公英成为朋友的经过。
课文语言通俗,内容浅显易懂。
学生要通过读课文,体验发现自然奥秘的乐趣,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目标]1.学会“色、草、片、变、发、并、而、怎”8个生字,会认“英、钓、注、意、观、察、便、张”8个生字,认识偏旁“又”。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选择喜欢的部分背诵。
3.读懂课文内容,培养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2.体会第1自然段的发现与第2自然段的发现有什么不同,增强观察自然的意识。
[设计理念]鄂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是以“发现”为话题组织材料的。
《金色的草地》教案
![《金色的草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7b800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b.png)
《金色的草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金色的草地》,主要内容包括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通过学习,学生将理解文章大意,掌握生字词,领略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读写生字词,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观察自然的细致。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来感受自然美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体会作者观察自然的细致和热爱。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金色的草地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引出课题。
2. 课文朗读: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美。
3. 生字词学习: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讲解生字词的含义。
4. 课文内容理解: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5. 例题讲解:讲解第一自然段,分析作者观察自然的方法和角度。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第一自然段的写作方法,描述自己喜欢的自然景物。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金色的草地》2. 板书生字词:草地、金色、阳光、清晨、露水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选择一个自然景物,用本节课学到的观察方法进行描述。
2. 答案示例:清晨的公园,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
湖边的柳树,嫩绿的枝条随风舞动,宛如少女的秀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体会3. 观察自然的方法和角度4. 作业设计与课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1. 生字词的认读: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生字词,注意纠正发音错误。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生字组词拼音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生字组词拼音](https://img.taocdn.com/s3/m/5b22c1e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4a.png)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生字组词拼音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生字2. 金色的草地耍(shuǎ) 装(zhuāng) 劲(jìn) 绒(róng) 假(jiǎ) 朝(cháo)些(xiē) 钓(diào) 察(chá) 瓣(bàn) 拢(lǒng) 掌(zhǎng) 趣(qù)耍玩耍杂耍戏耍耍弄装服装包装假装装扮劲使劲起劲来劲劲舞绒绒毛绒线羽绒丝绒假放假假期真假假装朝朝(zhao)阳朝霞朝(chao)代王朝些这些哪些一些有些钓钓鱼钓钩垂钓钓竿察观察警察视察察看瓣花瓣豆瓣蒜瓣瓣膜拢合拢拉拢归拢并拢靠拢掌手掌鼓掌掌声掌管掌柜趣兴趣有趣风趣乐趣情趣趣味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知识点一、课文内容介绍三年级的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很多学生都没见过蒲公英的花,对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变化不易理解,即便能够对作者认真观察与细致描写有所感知,但仅凭文字无法理清蒲公英与草地变色的联系,无法理解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通过视频播放,图片展示,图表梳理,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蒲公英花朵的变化与草地颜色变化的联系,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细致观察的能力,从而发现生活中的美。
二、课文重难点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的美三、谜语导入绒毛轻又轻,飞舞像伞兵。
随风到处飘,安家把根生。
[打一植物] 蒲公英四、资料袋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呈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褐色瘦果,有白色软毛。
根茎都可入药。
五、词语蒲公英玩耍哈欠钓鱼观察合拢有趣喜爱睡觉而是喊叫六、思考1、课文讲了哪两件事?第一件事:“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
第二件事:“我”发现草地的颜色会变化以及变色的原因。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练习题一、看拼音写词语,我最棒!zīrùn zhǔnbèi chéngshíshèjìchénɡqúnjiéduìqiānxūxīnshǎng二、选择正确的字填写在括号里。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金色的草地》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金色的草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2fa8d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0.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金色的草地》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悉《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的内容。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文字表达能力。
3.学习运用一些描写词语,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文《金色的草地》的教材。
2.黑板、白板或投影仪。
3.备有足够的教学素材,如图片、卡片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使用图片或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主题。
2. 阅读理解(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并进行一些问题的问答,以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例如: - 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 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 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3. 分组合作(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派一位代表,根据课文的叙事内容,展开小组合作,绘制该篇课文的思维导图。
要求包括主题、人物、场景、事件等要素。
然后让每组代表依次汇报。
4. 描写词语学习(15分钟)选择一些描写词语,如“金色的”、“美丽的”、“宽阔的”等,教师可给学生举例,并让他们运用这些描写词语来描述他们所见的事物。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可以相互查阅字典、讨论等,然后在课堂上展示。
5. 创作练习(20分钟)让学生单独或结合小组,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课文内容,进行一篇自由创作或续写。
鼓励学生运用刚刚学到的描写词语,展现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6. 作品展示(15分钟)让学生自愿分享他们的创作作品,并进行展示。
教师可给予肯定和建议,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借鉴。
四、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回顾学生们的学习过程和表现,提出进一步巩固学习的建议。
五、课后作业1.复习课文,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2.根据刚刚学到的描写词语,写一篇描述自然风光的短文。
3.收集一些关于大自然的美丽图片,准备下节课的分享。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集体合作、小组合作、个人创作等形式,有效地参与到课堂中,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023年度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草地》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2023年度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草地》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cba84ed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9.png)
2023年度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草地》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金色的草地》是苏联作家普里什文写的一篇文章,收录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三年级上册教科书中,由茹香雪翻译、金锋朗读。
本文通过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时“我”的发现,讲述出草地和蒲公英给他们带来了探索发现的喜悦。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希望帮助到您。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原文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
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
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
弟弟也假装打呵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知识点字词部分:一、生词草地、窗前、蒲公英、谢廖沙、一本正经、茸毛、假装、打哈欠、寻开心、揪掉、引人注目、钓鱼、返回、傍晚、走近、观察、花瓣、合拢、手掌、黄色、随意二、近反义词近:许多——众多仔细————细心观察——查看喜爱——疼爱反:假装————-真实合拢——-张开傍晚——-黎明开心————-伤心返回——-出发三、短语一本正经地喊、吹茸毛、朝我脸上吹、走近草地、随意揪掉、手掌张开(合拢)、花瓣合拢(张开)、仔细观察、攥拳头、开心的日子四、同音字注:注意、注目,住:停住查:调查、查看,察:观察进:走进、进去,近:接近返:返回、往返,反:反方向五、量词一片草地一朵小花一种花六、成语:含有数字的成语一本正经千千万万两全其美三言两语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九牛一毛十全十美七、多音字假:(jiǎ)假如假想假仁假义;(jià)假期放假觉:(jiào)睡觉;(jué)觉悟觉醒觉察混:(hún)混水;(hùn)混乱混合混战八、利用联想和想象来理解词语一本正经: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金色的草地 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金色的草地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d9443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e.png)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教案标题:《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理解“金色的草地”这一主题所表达的自然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本课为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
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通过对草地颜色变化的观察,发现蒲公英在不同状态下的颜色差异,从而揭示了大自然中的生活哲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制作PPT,包含课文重点词汇解析、草地及蒲公英生长过程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准备实物或模型展示蒲公英的不同形态。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关于蒲公英的资料,了解其基本特征和生长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展现草地美景的视频,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引入“金色的草地”话题。
2. 朗读感知:全班齐读课文,教师指导正音,并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大意。
3. 文本解读:分段深入讲解,通过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蒲公英如何使草地变色的过程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观察实物或模型,模拟蒲公英开花闭合的状态,直观体验草地颜色的变化。
5. 思维拓展: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会随时间或环境变化而呈现不同的面貌,深化对自然现象观察的认识。
五、教学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并记录一种植物随季节或时间变化的现象,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写作表达能力。
六、教学总结:回顾整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思考、探索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要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尊重和保护自然。
七、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小组讨论的表现等进行评分。
2. 作业反馈:通过批改学生课后观察日记,评价其观察力、描述能力和对本课主题的理解程度。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3836981a1ed9ad51f01df278.png)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金色的草地》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两个小朋友(兄弟俩)的故事下面给大家整理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欢迎阅读!《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
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
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
弟弟也假装打呵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钓、拢”,会写“耍、装”等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的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
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
3.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寻找蒲公英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2.生字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探究1.小朋友们,大家去草地上玩过吗?展现在你眼前的草地是怎样的?在草地上你玩些什么?2.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板书课题)草地是金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e6ce813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a.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一、课程背景《金色的草地》是三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是一篇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散文,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还传递了爱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可以培养学生的爱护大自然的意识,激发他们对自然美的欣赏和感受。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能够理解文中描写的自然景色,了解自然的变化和美丽之处。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感受能力,通过描写和阅读,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情感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关注和爱护意识,启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1.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描写,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2.学生培养对环境的关注和爱护意识。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本、课件和相关图片。
2.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讨论这幅画中的草地、花朵等元素。
2. 新课呈现(15分钟)步骤一:出示课文名称教师出示《金色的草地》五个大字,并引导学生读一读,预测一下课文的内容。
步骤二:整体阅读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然后全班齐读一遍。
学生阅读时注意留意课文中的描写词语,思考这个草地是什么样子的。
步骤三:分段阅读教师将课文分为几个段落,分段请学生读一读。
每读完一段落,教师提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中描写的细节和意义。
步骤四:再读课文,强化印象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并记下自己觉得最有意思或深刻的句子。
之后,让几个学生分享自己选取的句子,教师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
3. 拓展延伸(20分钟)步骤一:观察与思考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教室外的草地,引导他们观察其中的细节,如颜色、高度、形状等。
步骤二: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景色是什么,为什么喜欢,有何感受。
然后让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回答问题。
步骤三: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色,写一段短文。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课堂课文解析笔记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课堂课文解析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0c7682a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27.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课堂课文解析笔记一、主要内容本文记叙了“我”和弟弟在窗前草地上玩耍的情景,以及“我”无意中发现了金色的草地会变颜色,到开始注意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最后与蒲公英成为朋友的经过。
二、段落大纲全文共4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当蒲公英盛开时,窗前的草地上变成了金色。
第二自然段:“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
第三自然段:“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其变色的原因。
第四自然段:写“我”对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三、词句赏析1.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了金色的了。
赏析:“满”字说明整片草原里到处都开满了蒲公英,蒲公英挤挤挨挨形成了一片金色的草原,所以这是一片美丽的草地。
2.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
赏析:这两句话活画出两个活泼儿童以蒲公英为游戏的顽皮、嬉戏场面。
其中的“一本正经”和“假装”两个关键词语更突出了二者的活泼、顽皮以及“我们”对草地、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3.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赏析:“并不引人注目”说明蒲公英很普通,这么普通的蒲公英却让“我”和弟弟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快乐。
4.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赏析:“不是……而是……”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否定草地是金色的,肯定草地是绿色的,用“并”字让人感觉“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强调了对过去错误认识的否定。
5.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赏析:这是“我”的第二次发现,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草地的颜色是随着蒲公英的张开和合拢而发生变化的。
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蒲公英的花比作人的手掌,真实形象地写出了草地变色的原因。
随着时间的变化,蒲公英的花朵时张时合,草地就有时是金色,有时是绿色。
人教版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064df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20.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及赏析《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
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每当春天来临,蒲公英就开出一朵朵黄色的小花,草地就像铺上了一块金色的地毯。
我和弟弟最喜欢在草地上玩耍。
有一天,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早晨,蒲公英的花朵是合拢的,草地是绿色的;到了中午,花朵就张开了,草地就变成了金色。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好奇地观察起来。
原来,蒲公英的花朵会随着太阳的升起和落下而变化。
早晨,花瓣上的露珠还没晒干,花朵就合拢着;中午,太阳出来了,露珠蒸发了,花朵就张开了,露出里面的金色花蕊,所以草地就变成了金色。
从那以后,我们每天都会去看蒲公英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这片金色的草地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快乐,也让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
赏析: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以孩子的眼光和感受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作者通过描述自家门前的草地和蒲公英的变化,展现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和规律。
课文中的“蒲公英的花朵会随着太阳的升起和落下而变化”这一现象,既富有科学性,又具有诗意。
它启示孩子们要善于观察生活,发现自然界的奥秘,并从中获得乐趣和知识。
此外,课文也寓教于乐,通过讲述主人公和弟弟在草地上的玩耍和探索,强调了亲近大自然、热爱生活的重要性。
同时,也教育孩子们要有好奇心,勇于探索未知的世界。
总的来说,《金色的草地》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和艺术感染力的课文,它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引导孩子们欣赏大自然的美,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金色的草地》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金色的草地》](https://img.taocdn.com/s3/m/0e8c2008cc17552707220885.png)
善于思考
仔细观察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 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 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 和我们一起起床。
1.我们要多读几遍课文,把对草地和蒲公
英的喜爱之情读出来。
2.我们要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
钓 —— 钩 拢 —— 扰 瓣 —— 辫 耍 —— 要 绒 —— 成
我们交流交流: 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草地的可爱、蒲公英的有趣?请 你读一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
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有一 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 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 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 脸上。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 绒毛朝我脸上吹。
人教版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一组
shuǎ
jìn
róng
jiǎ
zhuāng
耍
cháo
劲
xiē
绒
diào
假
chá
装
朝
bàn
些
lǒng
钓
zhǎng
察
qù
瓣
拢
掌
趣
盛开 假装
劲 这些
合拢
绒毛 钓鱼
手掌 引人注目
一本正经
同学们读了课题一定会问:草地 是绿色的,怎么会变成金色的呢? 是谁让它变的颜色呢?又是怎样 变的呢?问题可多啦,那就让我 们来读一读课文吧。这些问题就 能解决了。
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的样子。
我能用“一本正经”说一句话。
这些并不引人注 目的蒲公英,给 我们带来了不少 快乐。
引人注目:引起人的注意,使人把视线集中 在一点上。
我能用“引人注目”说一句话。
(1)他的个子很高,在人群中很引人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金色的草地》教学课件(第一课时)(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金色的草地》教学课件(第一课时)(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896c1415901020207409cbc.png)
猜谜语
到飞随小 处到风小 安西飞绒 家来舞毛 忙飞像轻 草本植
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 ,叶子倒披针形,羽状裂 ,花黄色,头状花序,结 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 。根茎都可入药。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
《金色的草地》
同学们读了课题一定会问: 草地是绿色的,怎么会变成金色 的呢?是谁让它变的颜色呢?又 是怎样变的呢?问题可多啦,那 就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吧,这些 问题就能解决了。
我会读:
绒毛 假装 这些 盛开 玩耍 使劲 钓鱼 观察 花瓣 合拢 手掌 有趣
一本正经 引人注目
比一比,辨一辨:
钓 —— 钩 拢 —— 扰
瓣 —— 辫 耍 —— 要
我会写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 《金色的草地》课后生字组词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 《金色的草地》课后生字组词](https://img.taocdn.com/s3/m/ecb2f641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4d.png)
以下是《金色的草地》课后生字组词:
1.耍:玩耍、耍猴、耍把戏、耍威风
2.装:装扮、假装、服装、装饰
3.绒:绒毛、驼绒、羽绒服、鸭绒被
4.朝:朝阳、朝霞、朝夕、朝向
5.蒲:蒲扇、香蒲、蒲公英
6.英:英雄、英俊、英姿飒爽
7.盛:盛开、茂盛、盛情难却
8.要:要求、需要、重要、要点
9.喊:呼喊、呐喊、哭天喊地
10.欠:哈欠、欠缺、亏欠
11.钓:钓鱼、垂钓、钓竿
12.而:而且、反而、而是
13.察:观察、察看、明察秋毫
14.拢:合拢、聚拢、拉拢
15.趣:有趣、趣事、趣味无穷
16.喜:喜爱、喜好、喜闻乐见
17.睡:睡觉、睡眠、呼呼大睡
这些生字组词不仅有助于学生们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而且能够丰富他们的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对生字的学习和组词练习,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蒲公英给主人公带来的快乐以及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通过教师牵引指点,学生朗读感悟,合作探究,讨论交流,体会出课文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种子玩耍的情形,培养想象能力。
4.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培养观察能力。
5、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背诵。
学
习
目
标
描
述
知识点
编号
学习
目标
具体描述语句
3.2-1
3.2-2
3.2-3
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板
书
设
计
金色的草地
很早-------绿色 (合上)
中午-------金色 (张开)
傍晚-------绿色 (合上)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结
构
的
设
计
一、复习第1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大意。
二、感悟第2、3、4自然段
(一) 感悟第2自然段:
1.复习旧知。二年级上学期我们学过《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它告诉我们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A.老师将这两句话改了改。读读这两组句子,你认为哪一组更能表达“我们”对这片草地的爱?
(a.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b.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B.再读读第一组。作者对这片草地的爱是深还是浅?是浓还是淡,你体会到了吗?
C.过渡:是呀,可别小看了这两个“!”,它分明在向我们表达“我和弟弟”对这片草地那浓浓的爱呀!谁再来读读。
5.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三)感悟第4自然段。
1.初读欣赏,整体感知。
师:自由轻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体会,你能从这短短的几句话中感受到小作者对这片草地怎样的感情呢?(喜爱、喜欢、爱„„)
2.潜心品评,多元解读。
你认为那一句话最能表达这种爱,就请你好好地读一读。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开满黄花的草地多美啊!在草地上吹着蒲公英的种子多有趣啊!让我们再去经历一回,齐读第1、2自然段。
(二)感悟第3自然段
1.过渡。
窗前的一大片草地因为开满了蒲公英而成了金色的草地,当有花结籽吐絮的时候,“我们”兄弟俩就可以摘下带絮的种子吹着玩。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一颗颗蒲公英的种子随着妈妈给它装的白色降落伞飘起来了,飞得很远很远„„多美的景致啊!还有更有趣的事呢,我还发现这草地会变色呢!这又是为什么呢?请大家各自轻声读课文,共同探究这个奥秘。
3、总结课文
1、朗读课文。
2、画一画蒲公英张开、合拢时的样子和颜色。
四、作业
大自然里有植物、动物,各式各样的物种千千万万,它们色彩缤纷、形态独特、习性各异,经常亲近它们,仔细观察它们,你会有独特的发现、新颖的感受,因而你会激动、兴奋,由此产生眷恋、喜爱人类是大自然的子女,回到大自然去吧,在那里你会找到欢乐!请大家把自己回到大自然的发现、经历、感受作为课余生活记录下来。
2.学生读课文。
3.指名说说草地早晨、中午、傍晚各是什么颜色的。
4.理解草地变色的原因。
草地怎么会变色?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投影出示下列填空题,提示帮助学生理解。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花朵(),(),草地就(); (),花朵(),它是(),草地就(); (),花朵又(),草地就()。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件1(文字、图片、)
课件2(文字、图画)
课件3
课件4(图片)
生字词
资料
关于课文内容的图片、
文字
关于课文内容的图片、
文字
K
A、C、H
I
B、F、H
B、F、H
F
理解词语意思。
了解蒲公英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吹蒲公英种子的快乐。
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4分
4分
1分1分Βιβλιοθήκη 自制库存自制
库存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在广阔的大自然中获得快乐的情景,来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以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突破难点。
教
学
媒
体
资
源
的
选
择
知识点编号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2-1
2-2
2-3
2-4
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
A.请同学边读边体会,作者只是把这片草地这些蒲公英当作没有感情的花草来对待吗?(当作人来爱)
B.自己再读读,你能体会到“我”把蒲公英当作什么人来爱呢?读懂了吗?(把蒲公英当作人,当作自己的朋友、当作自己的亲人、当作自己最亲密的人、当作自己最要好的伙伴)
C.过渡:是呀!作者哪里是把它当作没有感情的花草来爱呀!他分明是把这金色的草地当作自己的朋友来爱!再读一读这句话,把这份爱好好的读出来吧!(指名读)
库存
网上
下载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其它.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通过学生读、议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来学习课文,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2.读、说、演。
“我”和弟弟玩蒲公英可有趣了,“我们”是怎么玩的?请大家各自放声读一读,然后同桌间互相边说边演一演。
3.想象、描述。
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一幅情景?学生描述。
4.感情朗读。
谁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第2自然段,把这兄弟玩乐的情景生动地描述出来?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5.齐读第1、2自然段。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表
课程名称:语文设计者:张红利单位(学校):安阳县铜冶镇铜冶小学授课班级:三(3)班
章节名称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金色的草地》第二课时
计划学时
2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3年级) A级
本节课教学目标:
1. 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