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流加发酵与高密度培养
高密度发酵
When the total biomass was characterised at the end of the fermentation,he cell viability was also measured. The HCD fermentations showed similar viabilities at the end of fermentation, but the REF condition showed a slightly decreased percentage of living cells.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long duration of fermentation had a negative influence on the yeast viability but that yeast viability remained at an acceptable level in all fermentations .
Fig. 3 Fatty acid profiles(in mg/g cell dry weight(CDW)) as a function of time filled circles = C16:0(十六碳酸), empty circles = C16:1, filled triangles = C18:0, empty triangles = C18:1(油酸), and filled squares = C18:2(亚油酸)
高密度培养
高密度培养
应用领域为生物制药,其代表为人生长激素。现代高密度培养技术主要是在用基因工程菌生产多肽类药物的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高密度培养
发展基础基因工程菌生产多肽类药物
应用领域生物制药
代表人生长激素
技术介绍
现代高密度培养技术主要是在用基因工程菌(尤其是 E.coli)生产多肽类药物的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例如,人生长激素、胰岛素、白细胞介素类和人干扰素等。
具体方法
(1)选取最佳培养基成分和各成分含量。
(2)补料,这是工程菌高密度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
(3)提高溶解氧的浓度,提高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培养时的溶氧量也是高密度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
(4)防止有害代谢产物的生成。
高密度培养过程中培养基成份及作用:
根据微生物对营养的要求,培养基包括水分、碳源、氮源、无机元素和生长素等五大类物质,此外还应有一定的酸碱度和渗透压。一般来讲,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培养基的要求是不同的,甚至同一种类的微生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及使用目的时,对培养基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有三种类型的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复合培养基和半合成培养基。当营养物浓度可知并且在培养过程中可控制,合成培养基通常用于获得高细胞密度。在复合培养基中的营养物,比如蛋白胨和酵母粗提物,可以在成分和质量上有所变化,这使得用复合培养基的发酵可重复性低。然而。半合成或复合培养基有时对于促进产物形成是必需的,即在合成培养基中加入少量酵母粉、蛋白胨等,以及少量无机盐和氨基酸有助于菌体的生长及产物的形成。
碳源
Escherichiacoli可以利用葡萄糖、乙醇、甘油、乳糖、麦芽糖、阿拉伯糖等作为碳源,当培养基中含有葡萄糖和乳糖时,细菌优先使用葡萄糖,当葡萄糖耗尽,细菌停止生长,经过短时间适应,就能利用乳糖作为碳源。还原型的碳化合物常用于构建细胞和形成产物。除了葡萄糖,也可采用一些其他天然有机化合物做为碳源,用于生长和生产。培养基中的碳源浓度相当重要。如培养基中碳源含量超过5%,细菌的生长因细胞脱水而开始下降。使用不同的碳源对菌体生长及外源基因表达有影响。葡萄糖和甘油相比,它们所导致的菌体比生长速率及呼吸强度相差不大,但甘油的菌体得率较小,而葡萄糖所产生的副产物较多。用甘露
大肠杆菌发酵经验总结
⼤肠杆菌发酵经验总结
⼤肠杆菌发酵经验总结
⾸先,补料速率与⽐⽣长速率直接影响着⼄酸的⽣成速率和积累量(主要是补料速率与⽐⽣长速率影响发酵液中的残糖量,进⽽影响),所以适当的控制补料速率和⽐⽣长速率,对于控制⼄酸的量有很好的效果。
其次,必须要保证充⾜的溶氧,并严格控制pH值,⽽且补酸碱的速率尽量缓和,不能太快;温度对于蛋⽩的表达也有很重要的影响,较低的发酵温度下所⽣产出的蛋⽩⼤多是有活性的,⽽较⾼的发酵温度下产⽣的蛋⽩⼤多⼀包涵体形式存在。
第三,选取合理的诱导时间⾮常重要,⼀般的诱导时间选在指数⽣长后期,⽽且诱导时的⽐⽣长速率最好能控制在0.2之内,选在此时诱导,1.将菌体的快速⽣长期与蛋⽩合成期分开,使这两个阶段互不影响,有利于蛋⽩的⾼表达;2.已经得到了⼤量的菌体,⽽且菌体的⽣物量基本接近稳定,不论是从动⼒学⾓度,还是能耗,物料成本⽅⾯,都⽐较合理。
第四,补料过程中的碳氮⽐也很重要。若氮源过⾼,会使菌体⽣长过于旺盛,pH偏⾼,不利于代谢产物的积累,氮源不⾜,则菌体繁殖量少从⽽影响产量;碳源过多,则容易刑场较低的pH,抑制菌体⽣长,碳源不⾜,则容易引起菌体的衰⽼和⾃溶。另外,碳氮⽐不当还会引起菌体按⽐例的吸收营养物质,从⽽直接影响菌体的⽣长和产物的合成。
根据⾃⼰的经验,⼀般情况下,对于⼀个稳定的发酵⼯艺下,如果总是在固定的发酵时间段出现溶菌现象,⽽且能排除噬菌体和染菌的可能性后,那就可能是因为碳氮⽐不合理造成的。可以适当调整碳氮⽐。
⼤家讨论得较多的是关于代谢副产物⼄酸对⼤肠杆菌发酵的影响,针对我们论坛所发的帖,我先总结以下⼏点,并作出相应解决措施。
嗜热链球菌高密度培养与直投式发酵剂开发的开题报告
嗜热链球菌高密度培养与直投式发酵剂开发的开题
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嗜热链球菌是一种严格厌氧的革兰阳性菌,具有极其广泛的市场应
用价值。其中,嗜热链球菌作为一种重要的肠道菌群,能够有效地促进
肠道健康、改善免疫力等方面。同时,嗜热链球菌还是一种重要的发酵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产品的生产之中。
在嗜热链球菌的高密度培养与直投式发酵剂的开发方面,目前存在
一些难点。例如,由于嗜热链球菌是一种严格厌氧菌,因此细胞生长过
程中存在严格的氧气限制,这会给高密度培养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
由于直投式发酵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其对于食品、药品等生产产
品的安全性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生产工艺研究和制备方案设计。
本研究旨在从高密度培养与直投式发酵剂的角度出发,探讨嗜热链
球菌生产的优化方案,解决目前存在的难点,为该菌的大规模生产提供
技术支持。同时,通过该研究对于该菌的相关应用进行探究,拓展其应
用领域。
二、研究内容
1. 嗜热链球菌的筛选与基本特性鉴定;
2. 嗜热链球菌的高密度培养优化:通过优化培养基、发酵条件等因素,实现嗜热链球菌的高效繁殖和生长;
3. 直投式发酵剂的制备方案设计:通过选择适宜的载体、应用生物
技术手段等措施,实现嗜热链球菌的快速固定和生长,并寻找适宜的发
酵剂生产工艺;
4. 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通过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评估生产
的直投式发酵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研究方法
1. 嗜热链球菌的筛选与特性鉴定:采用微生物学相关技术,对于嗜热链球菌的菌株鉴定和基本特性评估;
2. 嗜热链球菌的高密度培养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等方法,确定影响嗜热链球菌生长的主要因素,并寻找其最适生长条件;
2012级硕士研究生“微生物工程”考试要点
1、工业菌种改良的方法有哪些?
(1)解除或绕过代谢途径中的限速步骤:通过增加特定基因的拷贝数或增加相应基因的表达能力来提高限速酶的含量;在代谢途径中引伸出新的代谢步骤,由此提供一个旁路代谢途径。
(2)增加前体物的浓度。(3)改变代谢途径,减少无用副产品的生成以及提高菌种对高浓度的有潜在毒性的底物、前体或产品的耐受力。(4)抑制或消除产品分解酶。(5)改进菌种外泌产品的能力。(6)消除代谢产品的反馈抑制。如诱导代谢产品的结构类似物抗性。
2、基因克隆的最后一步是从转化细菌菌落中筛选出含有阳性重组子的菌落,并鉴定重组子的正确性,有哪些方法,其原理是什么?
一、抗药性标志的筛选:如果克隆载体带有某种抗药性标志基因如ampr 或tetrr ,转化后只有含这种抗药基因的转化子细菌才能在含该抗菌素的平板上幸存并形成菌落,这样就可将转化菌与非转化菌区别开来。如果重组DNA时将外源基因插入标志基因内,该标志基因失活,通过有无抗菌素培养基对比培养,还可区分单纯载体或重组载体(含外源基因)的转化菌落。
二、β-半乳糖苷酶系统筛选:很多载体都携带一段细菌的lacZ基因,它编码β-半乳糖苷酶N-端的146个氨基酸,称为α-肽,它表达β-半乳糖苷酶的C-端肽链。当宿主的细胞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发生删除突变,缺失N-端的一段氨基酸序列,使酶失活,但在α-肽存在时可以互补使酶恢复活性。携带pUC质粒载体的大大肠杆菌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sopropylthio-β-D-半乳糖苷,ITPG)的诱导下发生α-互补,可使呈色底物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被分解产生蓝色。而重组子由于基因插入使α-肽基因失活,不能形成α-互补,在含X-gal(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的平板上,含阳性重组子的细菌为无色菌落或噬菌斑。三、菌落快速裂解鉴定法:从平板上直接挑选菌落裂解后,直接电泳检测载体质粒大小,判断有无插入片段存在,该法适于插入片段较大的重组子初筛。
第二章-流加发酵与高密度培养
d (VX
细胞平衡: dt
)
Vrx
碳平衡:
d (VS) dt
Vrs
FS0
产物平衡:d百度文库P
dt
Vrp
体积平衡:dV F dt
恒流速流加过程中的流量F的确定: (a)预试验中所得出的流加时刻菌体对
所流加基质的消耗速率 (b)发酵液中残留基质浓度 (c)流加后需要控制的发酵液中的基质
浓度
(2) 指数速率流加
流加发酵所取得的三个方面的重大进展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对流加发酵过程的 动力学解析
结合发酵过程的可测参数对流加过程进 行反馈控制(如DO法、CO2法、RQ(呼吸 商)法、pH法、代谢物法、萤光法等)
流加发酵的最优化研究
流加发酵最优化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找出 最佳的底物流加方式,以维持发酵过程 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1. 流加发酵类型
流加发酵的分类
类别
流加方式
无反馈控 制
反馈控制
恒流量流加、变流量流加和间歇流加
直接控制流加、间接控制流加 定值控制流加、程序控制流加、最优控制流 加
2. 采用流加发酵应该解决的关键问题
(1) 流加什么物质?
①补充微生物能源和碳源,如在发酵液中添加 葡萄糖、 饴糖、液化淀粉。作为消泡剂的天然油 脂,有时也能同时起到补充碳源的作用
②补充菌体所需要的氮源,有机氮或氨水
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原理部分)
11
基于碳氢化合物的经济转变为基于 碳水化合物的经济
将工业革命世纪转变到生物技术世纪 只有工业微生物才能将来源于太阳能的可再
生资源碳水化合物转变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化工
原料和能源。这种能源结构和资源结构的转变直
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稳定、
和国家安全。 12
Idealized biorefinery concept. (Image courtesy of 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 Oak Ridge, TN, USA.) 13
32
目前一般认为生物反应工程是一门以生物反应 动力学为基础,研究生物反应过程优化和控制以 及生物反应器的设计、放大与操作的学科 生物反应工程的研究主要采用化学动力学、传 递过程原理、设备工程学、过程动态学及最优 化原理等化学工程学原理,也涉及到生物化学、 微生物学、微生物生理学和遗传学等许多学科 领域,因此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 生化反应工程的核心是生物反应过程的数量 化处理和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实现发酵过程 优化则是生物反应工程的研究目标
1928年由
Fleming发现青霉素
1941年美国和英国合作对青霉素进行生产研究
表面培养:1升扁瓶或锥形瓶,内装200mL麦麸培
养基 ─── 40u/ml
1943年沉浸培养: 当今:100m3─200m3
高密度培养方法
二.高产芽孢 目的:产生高密度的芽孢 方法:凝结芽孢杆菌是在缺乏营养的 环境中产生芽孢,因此为了得 到更多的芽孢,要在菌液达到一定浓度时,降低营养成分,如:降低 补料液流速。制造恶劣环境,使其产生芽孢。
⑵正交实验 预期结果:找到影响菌体生长的显著性因素,及配比。 目的:确定最适的培养基配比 方法:单因素实验确定的影响因素,确定相应的水平。
2.发酵罐分批补料培养
目的:发酵罐条件下,尽可能大的积累菌体数量 方法: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以前两步实验确定的培养基组成及其配比 配制培养基,设定相应条件。 ⑴做单因素实验,考虑因素:转速、冷却水流量、氧分压 ⑵正交实验,确定最适合最稳定的发酵条件
谢谢
⑶确定开始补料的时间 目的:延长菌体的对数期,积累菌体数量 方法:每隔一段时间,从发酵罐中取一定量菌液,稀释合适的倍数, 分装两管,一管倾倒平板,另一管,灭活菌体后,倾倒平板。分别计 数,求差值,求得所取菌液中的菌体含量。作图。
预期结果:确定对数期和稳定期,对数期后期即可开始补料。
凝结芽孢杆菌高密度培养及高 产芽孢的方法研究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凝结芽孢杆菌,属于肠道的、安全的乳酸菌,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为45—50℃, 最适pH为6.6—7.0。
流加发酵与高密度培养
d(PV) XV
dt
dV F dt
流加发酵的最优化理论有:格林原理、庞特里金最小值 (最大值)原理等
精品课件
在采用流加发酵技术之前要考虑的两个 问题
一、何时采用流加发酵方式? 二、如何进行底物的流加?
精品课件
一、何时采用流加发酵方式?
• 所用底物在高浓度时对菌体生长有抑制 作用
缺点 1.因 放 罐 、 灭 菌 等 原 因 , 非 生 产 时 间 长 2.经 常 灭 菌 会 降 低 仪 器 寿 命 3.前 培 养 和 种 子 的 花 费 大
4.需 较 多 的 操 作 人 员 或 较 多 的 自 动 控 制 系 统 1.操 作 不 灵 活 2.因 操 作 条 件 不 易 改 变 , 原 料 质 量 必 须 稳 定 3.若 采 用 连 续 灭 菌 , 加 上 控 制 系 统 和 自 动 化 设备,投资较大 4.必 须 不 断 地 排 除 一 些 非 溶 性 的 固 型 物 5.易 染 菌 , 菌 种 易 退 化
流加发酵与高密度培养
精品课件
流加发酵
所谓流加发酵,即补料分批发酵(Fedbatch fermentation),有时又称半连续 培养或半连续发酵,是指在分批发酵过 程中间歇或连续地补加新鲜培养基的发 酵方法
精品课件
分批、连续、流加操作方式的比较
分批发酵 连续发酵
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
• 生化反应工程的核心是生物反应过程的数量化 处理和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实现发酵过程优化 则是生物反应工程的研究目标
一个开始,要使优良菌株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还必 须优化其发酵过程,以获得较高的产物浓度(便于下游 处理)、较高的底物转化率(降低原料成本)和较高的生 产强度(缩短发酵周期)
binbh
二. 发酵过程优化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发酵过程优化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一个方面是细胞生长过程研究 • 第二个方面是微生物反应的化学计量 • 第三个方面是生物反应过程动力学的研究
bincm.org
生物反应器工程的研究内容
• 生物反应器的形式、结构、操作方式、 物料的流动与混合状况、传递过程特征 等
• 是影响微生物反应宏观动力学的重要因 素
bincm.org
细胞调节
过程操作
细胞环境
细胞形态
反应器特性
生物反应器中复杂的相互关系
bincm.org
三. 发酵过程优化的研究进展
直接控制流加、间接控制流加 定值控制流加、程序控制流加、最优控制流 加
bindh
2. 采用流加发酵应该解决的关键问题
大肠杆菌总结
大肠杆菌发酵经验总结
首先,补料速率与比生长速率直接影响着乙酸的生成速率和积累量(主要是补料速率与比生长速率影响发酵液中的残糖量,进而影响),所以适当的控制补料速率和比生长速率,对于控制乙酸的量有很好的效果。
其次,必须要保证充足的溶氧,并严格控制pH值,而且补酸碱的速率尽量缓和,不能太快;温度对于蛋白的表达也有很重要的影响,较低的发酵温度下所生产出的蛋白大多是有活性的,而较高的发酵温度下产生的蛋白大多一包涵体形式存在。
第三,选取合理的诱导时间非常重要,一般的诱导时间选在指数生长后期,而且诱导时的比生长速率最好能控制在0.2之内,选在此时诱导,1.将菌体的快速生长期与蛋白合成期分开,使这两个阶段互不影响,有利于蛋白的高表达;2.已经得到了大量的菌体,而且菌体的生物量基本接近稳定,不论是从动力学角度,还是能耗,物料成本方面,都比较合理。
第四,补料过程中的碳氮比也很重要。若氮源过高,会使菌体生长过于旺盛,pH偏高,不利于代谢产物的积累,氮源不足,则菌体繁殖量少从而影响产量;碳源过多,则容易刑场较低的pH,抑制菌体生长,碳源不足,则容易引起菌体的衰老和自溶。另外,碳氮比不当还会引起菌体按比例的吸收营养物质,从而直接影响菌体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
根据自己的经验,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个稳定的发酵工艺下,如果总是在固定的发酵时间段出现溶菌现象,而且能排除噬菌体和染菌的可能性后,那就可能是因为碳氮比不合理造成的。可以适当调整碳氮比。
大家讨论得较多的是关于代谢副产物乙酸对大肠杆菌发酵的影响,针对我们论坛所发的帖,我先总结以下几点,并作出相应解决措施。
基因工程制药
Semi-manufactured Goods
Identification Finished Products
Separate and Purify the Products
Make up or Packaging
基因工程药物制药的主要程序: ⒈目的基因的克隆, ⒉构建DNA重组体, ⒊DNA重组体转入宿主菌, ⒋构建工程菌, ⒌工程菌发酵, ⒍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 ⒎产品的检验等
基因工程药物制药的主要程序: ⒈目的基因的克隆, ⒉构建DNA重组体, ⒊DNA重组体转入宿主菌, ⒋构建工程菌, ⒌工程菌发酵, ⒍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 ⒎产品的检验等 构建工程菌
高密度培养 产品分离
第五节
基因工程药物的分离纯化
基因工程药物或生物技术产品特点:
(1) 目的产物在初始原料中的含量较低;
三、基因工程菌的培养设备 发酵罐 组成:发酵罐体、搅拌器、温度控制系统、灭菌系 统、空气过滤装置、残留气体处理装置、参数测量与
控制系统、培养液配制及连续操作装置。
第四节
基因工程菌的发酵
工程菌的培养过程:摇瓶操作(温度、pH、培养基组分、碳氮比); 培养罐
操作(确定培养参数、控制方案、顺序)
一、基因工程菌的培养方式 1、补料分批培养
构造重组 DNA 分子
白酒酿造优化方案(复习重点)
1、何谓流加发酵?
答:所谓流加发酵,即补料分批发酵(Fed-batch fermentation),有时又称半连续培养或半连续发酵,是指在分批发酵过程中间歇或连续地补加新鲜培养基的发酵方法
2、写出Monod 方程,并写出其成立的条件和各参数的意义。
答: 条件:温度和pH 恒定时
(1)菌体生长为均衡型非结构生长;
(2)培养基中只有一种底物是生长限制性底物;
(3)菌体产率系数恒定
参数意义:μmax 称为最大比生长速率(h-1),Ks 称为半饱和常数(g/L),S 为限
制性底物浓度。
3、细胞高密度培养过程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其相应解决措施有哪些?
答:问题:1.产物或代谢副产物的积累对生长的抑制
2.氧的限制
3.HCDC 中培养基粘度不断增加,引起混合不充分
4.CO2和热量的高释放率
解决措施1.控制比生长速率在产生乙酸的临界值以下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2提高通气速率和搅拌速度
富氧空气和纯氧
在加压环境下培养 S
K S s +=max μμ
3有必要研究发酵罐中的搅拌模型,找到改善搅拌的方法。
4通过降低细胞比生长速率而部分的解决
把培养温度从37℃降到26-30℃,会降低营养吸收和生长速度,
因此会减少有毒副产物和代谢产生的热量。
降低温度也能减少细胞对氧的需求。
降低重组细胞温度也有可能减少包含体形式的蛋白质的产生。4、无反馈控制的流加策略有哪些?
答:开环(无反馈)控制
恒速流加——以预先决定的(恒定的)速率流加营养物质,比
生长速率逐渐降低。
加速流加——以逐渐增加的速率流加营养物质。可补偿一些比
生长速率的降低。
指数流加——以指数的速率流加营养物质。可得到恒定的比生
第二章 发酵的生化历程及工艺调控
培养后收集菌体,选用合适的保护剂,采用真空冷冻干燥
或热风干燥技术制成的活细胞浓度高、活力强、可直接用 于发酵生产的发酵剂。其特点是简化了生产工艺,省去了
菌种车间,避免了各厂家微生物技术力量不足而造成的菌
种质量不佳的问题。
二、发酵微生物(发酵剂) 传统直投式发酵剂:中国的酒药、大曲等
现代直投式发酵剂:酸奶、泡菜、发酵肉
为发酵“液”。 半固态发酵(Semi---SSF)发酵基质是流动状
态,原料颗粒悬浮于液体中。 基质呈流动状态,称为“醪”
一、发酵工艺的类型
在现代发酵工业中,往往把固态发酵、半 固态发酵称为传统发酵工业(酿造),而把 液态发酵称为现代发酵工业(液态深层发 酵),适合大规模生产及现代化调控。
一、发酵工艺的类型
二、发酵微生物(发酵剂)
是发酵的动力。 在发酵过程的各个阶段,由霉菌、酵母 菌、细菌等在合适的生长及产酶条件下 产生并积累大量的酶,使得即使在发酵 过程中微生物菌体死亡,仍可由其积累 的酶作用于合适的底物而产生所需的代 谢产物。
二、发酵微生物(发酵剂) 醋
醋 酸 菌
谷类
糖化酶
葡萄糖等
酒化酶
培养基颗粒大小:颗粒越小,微生物越易杀死
第三节 发酵食品形成的一般生化历程
发酵食品是以微生物代谢产物 为产品的发酵,其根本是原料在一 特定的微生物和合适的条件下转化 为产品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三 个阶段。
大肠杆菌发酵经验总结
大肠杆菌发酵经验总结
首先,补料速率与比生长速率直接影响着乙酸的生成速率和积累量(主要是补料速率与比生长速率影响发酵液中的残糖量,进而影响),所以适当的控制补料速率和比生长速率,对于控制乙酸的量有很好的效果。
其次,必须要保证充足的溶氧,并严格控制pH值,而且补酸碱的速率尽量缓和,不能太快;温度对于蛋白的表达也有很重要的影响,较低的发酵温度下所生产出的蛋白大多是有活性的,而较高的发酵温度下产生的蛋白大多一包涵体形式存在。
第三,选取合理的诱导时间非常重要,一般的诱导时间选在指数生长后期,而且诱导时的比生长速率最好能控制在0.2之内,选在此时诱导,1.将菌体的快速生长期与蛋白合成期分开,使这两个阶段互不影响,有利于蛋白的高表达;2.已经得到了大量的菌体,而且菌体的生物量基本接近稳定,不论是从动力学角度,还是能耗,物料成本方面,都比较合理。
第四,补料过程中的碳氮比也很重要。若氮源过高,会使菌体生长过于旺盛,pH偏高,不利于代谢产物的积累,氮源不足,则菌体繁殖量少从而影响产量;碳源过多,则容易刑场较低的pH,抑制菌体生长,碳源不足,则容易引起菌体的衰老和自溶。另外,碳氮比不当还会引起菌体按比例的吸收营养物质,从而直接影响菌体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
根据自己的经验,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个稳定的发酵工艺下,如果总是在固定的发酵时间段出现溶菌现象,而且能排除噬菌体和染菌的可能性后,那就可能是因为碳氮比不合理造成的。可以适当调整碳氮比。
大家讨论得较多的是关于代谢副产物乙酸对大肠杆菌发酵的影响,针对我们论坛所发的帖,我先总结以下几点,并作出相应解决措施。
微生物的高密度培养
微生物的高密度培养
高密度培养的定义:
高密度培养:是应用一定的培养技术和设备来提高菌体生物量和目标产物时空产率的发酵技术。
一般认为,细胞密度接近理论值的培养为高密度培养。但由于菌种、菌株及目标产物差异性较大,高密度培养的最终菌体生物量无法用一个确切的值或范围界定。Riesenbere经计算认为,理论上大肠杆菌发酵所能达到的最高菌体密度为400g/L,考虑到实际情况的种种条件限制,Markel等认为最高菌体密度为200 g/L,此时,发酵液25%充满长3μm,宽1μm的菌体,发酵液粘度很高,几乎散失流动性。
而某些极端微生物细胞密度达到数克每升也可认为是高密度培养。高密度培养技术最早用于酵母细胞的培养提高生物量或生产单细胞蛋白及乙醇的生产。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构建基因工程菌已经成为提高目标蛋白表达水平的一项基本手段。基因工程菌过量表达目标产物还有助于简化后续的分离纯化操作,同时也便于基因工程改造。其中大肠杆菌、酵母是最常用的重组表达宿主菌
高密度培养的优势:
提高最终菌体生物量和目标产物的时空产率,缩小生物反应器体积,降低设备投资缩短发酵周期,减少水电使用,降低生产成本便于下游分离纯化工艺等
高密度培养主要限制因素:
固态或挥发性底物在液态培养基中,溶解限制底物对细胞生长可能存在限制或抑制作用。底物和产物的稳定性差或易挥发产物降解产物或代谢副产物的积累,对细胞生长产生限制。呼吸作用导致C02和热量的急剧积聚氧气需求量大,培养基黏度增加副产物的积累与毒害作用。
高密度培养的培养基:
高密度培养要求培养基含有细胞生长所需的所有营养成分,配比均衡,且浓度不会对细胞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一般采用营养成分清晰的全合成培养基,便于发酵过程的调节控制和进一步的扩大培养。培养基必须包含细胞生长必需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高密度培养的初始发酵培养基营养成分必须低于抑制浓度,并结合恰当的流加补料策略提供营养物质,使细胞生长维持在最佳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CDC遇到的问题
混合的限制
HCDC的另一个物理限制。 发酵罐体积越大问题越明显。 靠近进料口部分的细胞暴露在高浓度营养物中。 而其它位置的细胞则处于饥饿状态。
有必要研究发酵罐中的搅拌模型,找到改善搅拌的方法。
流加发酵与高密度培养
流加发酵
所 谓 流 加 发 酵 , 即 补 料 分 批发 酵 (Fed-
batch fermentation),有时又称半连续培
养或半连续发酵,是指在分批发酵过程 中间歇或连续地补加新鲜培养基的发酵 方法
分批、连续、流加操作方式的比较
优点 分批发酵 1.一般投资较小 2.易转产、生产灵活 3.分批操作中某一阶段可获得高的 转化率 4.发酵周期短,菌种退化率小 连续发酵 1.可实现有规律的机械、自动化 2.操作人员少 3.反应器体积小、非生产时间少 4.产品质量稳定 5.操作人员接触毒害物质的可能性 小 6.测量仪器使用寿命长 流加发酵 1.操作灵活 2.染菌、退化的几率小 3.可获得高的转化率 4.对发酵过程可实现优化控制 5.因经常灭菌会降低仪器使用寿命 1.非生产时间长 2.需较多的操作人员或计算机控制系统 3.操作人员接触一些病原菌和有毒产品的可 能性大 4.需较多的操作人员或较多的自动控制系统 1.操作不灵活 2.因操作条件不易改变,原料质量必须稳定 3.若采用连续灭菌,加上控制系统和自动化 设备,投资较大 4.必须不断地排除一些非溶性的固型物 5.易染菌,菌种易退化 缺点 1.因放罐、灭菌等原因,非生产时间长 2.经常灭菌会降低仪器寿命 3.前培养和种子的花费大
流加发酵所取得的三个方面的重大进展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对流加发酵过程的 动力学解析 结合发酵过程的可测参数对流加过程进 行反馈控制(如DO法、CO2法、RQ(呼吸 商)法、pH法、代谢物法、萤光法等) 流加发酵的最优化研究
流加发酵最优化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找出 最佳的底物流加方式,以维持发酵过程 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流加发酵最优化的研究内容包括: (1)状态方程的建立 (2)目标泛函的确定 (3)最优化底物流加方式的求解
概述
随着重组DNA技术的发展,利用大肠杆菌或其它微生物 为宿主表达重组蛋白(如干扰素、白介素等)在分子和 策略上已没有问题。但为了提高过程的经济性必需开发 高效的培养和发酵技术。
对大肠杆菌的分子生物学和生理学知 识的熟识,使得它成为高细胞密度培 养的先锋微生物。
控制
微生物
温度 pH 培养基 DO 搅拌 压力
d (VS ) Vrs FS 0 碳平衡: dt dVP 产物平衡: Vrp dt dV 体积平衡: F dt
恒流速流加过程中的流量F的确定:
(a)预试验中所得出的流加时刻菌体对 所流加基质的消耗速率 (b)发酵液中残留基质浓度 (c)流加后需要控制的发酵液中的基质 浓度
(2) 指数速率流加
温度的影响
把培养温度从 37 ℃降到 26 -30℃,会降低营养吸收和 生长速度,因此会减少有毒副产物和代谢产生的热量。 降低温度也能减少细胞对氧的需求。
降低重组细胞温度也有可能减少包含体形式的蛋白质 的产生。
以上这些优点说服了许多研究者使用低温,对大肠杆菌 进行高细胞密度培养。
HCDC遇到的问题
代谢工程的方法减少乙酸合成
修饰
磷酸转移 酶体系 TCA循环中 过剩的碳
截断
Pta CoA Ack
葡萄糖 去往其它产物 (乙醇、乙醛等)
大肠杆菌
乙酸
乙酸代谢过程示意图
加强
氧的限制
氧经常是高细胞密度培养的限制因素。 因为氧的溶解度很低。25℃、1大气压下,水中饱 和溶解氧浓度为7mgL-1。
透析反应器 反应器
HCDC问题的解决
HCDC遇到的主要问题有: 产物或代谢副产物的积累对生长的抑制 氧的限制 HCDC中培养基粘度不断增加,引起混合不充分 CO2和热量的高释放率
下面以大肠杆菌为例,来探讨如何解决HCDC中 的问题。
大肠杆菌HCDC中乙酸的形成
乙酸是大肠杆菌流入中心代谢途径的碳超过生物合成 的需要和产生能量超过细胞的容量时产生的。 高浓度的乙酸(如pH7,超过5gL-1)会降低HCDC的生 长速率、生物量和可获得的最大细胞密度。 乙酸毒害作用的机理还未被阐明。很有可能是因为抑 制DNA、RNA、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
一、何时采用流加发酵方式?
• 所用底物在高浓度时对菌体生长有抑制 作用 • 高菌体浓度培养即高密度培养系统
• 非生长耦联性次级代谢产物(如产物的合 成需要某些营养物质或前体)
• 利用营养突变体的系统(过量加入营养物只能使菌体
迅速生长,而目的代谢产物的产量会减少。而当营养物严重缺乏 时,菌体生长受抑制,代谢产物的产量也会减小 )
流加发酵的研究进展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流加发酵的理论研 究几乎是个空白,流加过程控制仅仅以 经验为主,流加方式也仅仅局限于间歇 或恒速流加 1973年日本学者Yoshida等人首次提出了 “Fed-Batch Fermentation”这个术语, 并从理论上建立了第一个数学模型,流 加发酵的研究才开始进入理论研究阶段
在菌体生长阶段采用指数速率流加法的 几点假设如下: (a) 发酵罐内为理想混合; (b) 葡萄糖为唯一限制性碳源; (c) 残留菌体对葡萄糖的产率系数(YX/s)为常 数; (d) 菌体生长遵循Monod方程。
对底物葡萄糖进行衡算,则:
d (VS ) FS0 ( ms ) VX dt Yx / s
4. 合适的流加发酵类型的确定 a.恒速流加(包括单一速率和分阶段恒速流加) b.指数速率流加 c.底物在线测定后的反馈流加 (如葡萄糖反馈流加) d. pH-stat e. DO-stat
5. 流加方式的应用 (1) 恒速流加
采用恒流速流加培养时,可得到如下 的物料平衡方程式:
d (VX ) 细胞平衡: dt Vr x
生理状态
条件
μ
代谢流向 能量状况
目的产物 副产物 尾气 细胞
产物
反应器
HCDC过程示意图
概述
当细胞浓度超过200g(DCW)L-1 时,培养液的粘度迅速增加,在 220g(DCW)L-1几乎失去流动性。 高细胞密度带来的问题: 1. 底物对生长的限制或抑制
2. 产物或代谢副产物的抑制
3. CO2和热量 4. 粘度增加、混合不充分 5. 氧的限制
HCDC遇到的问题
二氧化碳和放热的影响
HCDC中高细胞密度培养中的二氧化碳会影响细胞的生长。 高CO2分压(>0.3atm)会降低生长速率并刺激乙酸的生成。
放热也是高细胞密度培养的一个问题。
热量的主要来源是搅拌产生的机械热和细胞代谢产生的热量。
这些问题可通过降低细胞比生长速率而部分的解决。
HCDC遇到的问题
微生物的高细胞密度培养
概述
发酵研究和工业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 体积生产率(g/L•h)最大化,即在 给定体积中和一定时间内获得尽可能 多的产品数量。 高细胞密度培养是高生产效率的要求。 历史上,高细胞密度培养首先建立在 酵母上,用以生产单细胞蛋白、乙醇 和菌体。
概述
后来,建立起其它的嗜温菌的高密度培养,生 产各种类型产品。 甲基营养生物的高密度培养导致了聚羟基烷酸 的高效生产。 如今,微生物的高细胞密 度培养的范畴已包括细菌、 古细菌和真核生物(酵母)。
对菌体量的变化进行物料衡算,则:
d ( XV ) XV dt
假定为常数,则上式积分可得:
XV X F VF e
(t t F )
由于生长符合Monod方程
m S
Ks S
μ 是S的函数,要使μ 恒定,S必须 恒定,则有:
dS 0 dt
指数速率流加的速率F的表达式为:
直接控制流加、间接控制流加 定值控制流加、程序控制流加、最优控制流 加
2. 采用流加发酵应该解决的关键问题 (1) 流加什么物质?
①补充微生物能源和碳源,如在发酵液中添加 葡萄糖、 饴糖、液化淀粉。作为消泡剂的天然油 脂,有时也能同时起到补充碳源的作用
②补充菌体所需要的氮源,有机氮或氨水 ③加入某些微生物生长或合成需要的微量 元素或无机盐 ④加入酶合成诱导物或前体物质
(2) 如何流加?
a.底物流加速率
b.流加开始时间及总流加时间
c.需控制的底物浓度
3. 流加发酵过程中某些重要参数的确定
a. 最佳底物浓度的确定
(包括菌体生长阶段和产物合成阶段)
b. 底物的消耗速率
c. 菌体比生长速率()
d. 菌体对底物的产率系数(Yx/s)
及产物对底物的产率系数(Yp/s)
F为体积流加速率(L/h),S0为流加液中基质浓 度 (g/L) , Yx/s 为菌体对底物的产率系数 (g/g) , ms 为细 胞比维 持系数 (g/g/h) , X 为菌体 浓度 (g/L),V为培养液体积 (L) , μ为菌体比生长速 率(h-1)。
dS dV V S F S0 ( m) V X dt dt Yx / c
1 F ( m s ) X F V F e ( t t F ) ( S 0 S ) Yx / s
其中tF为开始指数速率流加的时间, t≥tF,XF和VF分别为tF时刻的菌体浓度和 发酵液体积
指数速率流加方式在实际过程中的注 意事项:
(1)方程中各参数要预先求知 (2)应用时流加速率F可采用阶梯递增方 式进行设定
HCDC中各种微生物的最大细胞密度
微生物 细菌 Methylobacterium extorquens Escherichia coli DCW(g/l) 233 190 180 148 145 184 184 157 141 100 132 114 268 208 235 100
概述
Bacillus subtilis Alcaligenes eutrophus NCIMB 11599 Streptomyces laurentii Lactococcus lactis Pseudomonas putida BM01 古细菌 Marinococcus M52 Sulfolobus hibatae 真核 Candida brassicae Saccharomyces serevisiae Pichia pastoris
流加发酵的物料衡算式可以表达为:
d ( XV ) XV dt d ( SV ) XV S F F dt
d ( PV ) XV dt
dV F dt
流加发酵的最优化理论有:格林原理、庞特里金最小值 (最大值)原理等
在采用流加发酵技术之前要考虑的两个 问题 一、何时采用流加发酵方式? 二、如何进行底物的流加?
Markl等计算出,填塞满长3μ m,直径1μ m 细胞的培养液中,只有25%的空间是培养基。 考虑到细胞干重是湿重的20~25%,细胞的 最大密度应该是160~200g(DCW)L。
概述
反应器
HCDC的生物反应器类型包括: 具有底物流加装置的通用式搅拌罐反应器 带有各种内置或外置细胞维持装置的搅拌 罐反应器 膜透析反应器 气升式反应器 陶瓷膜摇瓶
• 营养缺陷型菌株的培养
二、如何进行流加发酵操作? 1. 流加发酵类型
2. 采用流加发酵应该解决的关键问题?
3.流加发酵过程中某些重要参数的确定 4.合适的流加发酵类型的确定 5. 流加方式的应用
1. 流加发酵类型
流加发酵的分类
类别 流 加 方 式
无反馈控 制
恒流量流加、变流量流加和间歇流加
反馈控制
HCDC遇到的问题
减少乙酸合成的方法
控制比生长速率在产生乙酸的临界值以下
一般可通过控制限制性底物浓度控制比生长速率。 比生长速率临界值: 在复合和半合成培养基中,约为为0.2h-1和0.35h-1;
在合成培养基中,为0.14h-1。
HCDC遇到的问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例如,甘油比葡萄糖吸收进入细胞的速度要慢,可 能会减少流入糖酵解途径的碳,这会极大的减少乙 酸的合成。 此外,加入某些氨基酸(如谷氨酸、甲硫氨酸), 可减轻乙酸的毒害作用。 使用酸和碱调节pH而积累下来的盐会使乙酸的毒害 作用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