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演替》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4节 群落的演替(34张PPT)

第4节 群落的演替(34张PPT)
2、演替的终点不一定是森林阶段,如干旱荒漠 地区很难形成森林。
3、演替不一定是丰富度高的群落取代丰富度低 的群落,也可能出现负演替。
三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至少有两种因素在小路周围的杂草分布中 起作用:
一是人的践踏,从耐践踏而言,车前草最强, 狼尾草次之,狗尾草最弱;
二是植物之间的竞争,在远离人践踏的地方, 茎秆较高的狗尾草优先获得阳光,车前草等 处于劣势。
二、演替的类型: 1.例: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5)灌木阶段
二、演替的类型:
1.例: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1)裸岩阶段
(2)地衣阶段 (3)苔藓阶段 (4)草本植物阶段 (5)灌木阶段 :更高的灌木在竞争中占
势;各种鸟类迁优入;群落结构较稳定,抵 御环境变化能力增强
二、演替的类型: 1.例: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在种群演替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 群通常是“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
请思考
是不是群落的演替只能发生在光裸 岩石的地区? 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演替过程是否 相同?
二、演替的类型: 2.例: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耕种的农田
(1)杂草阶段
二、演替的类型:
2.例: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1)杂草阶段 :一年生杂草生长;多年

2、如果小路被废弃后,人的践踏活动停止了, 在路周围会慢慢长出茎秆较高的植物,逐渐成 为优势植物。于是,就会出现“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的景象。
三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在影响着群落的演替
过度放牧 导致草原退化
过度砍伐 导致森林破坏
污水排放, 破坏水域生物 群落
三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二、演替的类型: 1.例: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土壤条件不断改善)

新版人教版高中生物 群落的演替 (共22张PPT)学习演示PPT课件

新版人教版高中生物 群落的演替 (共22张PPT)学习演示PPT课件
A.裸岩上的演替过程能颠倒吗? 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 原先从没有过植被的环境
实施《退耕还林条例》。 1883 年 8 月 7 日
弃耕的农田演替成森林,经历了几个阶段?
22
多年生杂草 内蒙古大草原为什么没有演替成森林?
灌木林
D
树林
思考:
A.弃耕的农田演替成森林,经历了几个阶段? B.有可能恢复原来群落的结构吗? C.弃耕农田一定会变成森林吗? D.内蒙古大草原为什么没有演替成森林?
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
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
初生演替 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上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19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过度放牧、导 过度砍伐、导 污水排放,破坏 致草原退化 致森林破坏 水域生物群落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__不_同__于___自然 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20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大量开垦直接导致农牧渔业生产能力和环 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
地衣阶段
裸岩阶段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指在原有植被已不存在,但原
有可能恢复原来群落的结构吗?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________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
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
原先从没有过植被的环境
喀拉喀托 火山
时间:1883 年 8 月 7 日 地点:印度尼西亚
事件:喀拉喀托火山 大爆发
1883年
几年后
火山爆发 小草
蜘蛛
1909年
202种动物
1919年

群落的演替课件(共25张PPT)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群落的演替课件(共25张PPT)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二. 演替的类型 1. 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初生演替)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形成原因:灌木和小乔木开始 生长。灌木比草本更为高大, “剥夺”了草本植物的阳光, 逐渐取代了部分草本植物。
变化:灌木的生长起到了遮阴、避 风等作用,同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 食物,于是成为很多鸟类的栖息地。 物种的多样化使群落的结构较为稳 定,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
第3节
群落的演替
一. 演替的概念 1. 群落演替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 过程,叫做群落演替。 2. 演替的原因: 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二. 演替的类型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P38-40,小组合作思考讨论完成问题。
1.裸岩上的演替经历了哪些阶段? 2.光裸的岩石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是地衣,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 3.地衣阶段又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苔藓和地衣有怎样的种间 关系?哪种生物占优势? 4.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这个事 实说明什么呢? 5.就裸岩上的整个演替过程而言,土壤条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6.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和物种丰富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真菌
通过菌丝提供水、CO2、无机盐 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
藻类
二. 演替的类型 1. 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初生演替)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形成原因:在地衣开拓的基础 上,苔藓便能生长起来。苔藓 比地衣长得高,能获得更多的 阳光。
变化:苔藓的生长会进一步使 岩石分解,土层加厚,有机物 增多,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也 越来越丰富。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土壤表层的有机物逐渐增多, 土壤的保水能力也逐渐增强, 这将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几年后,一些小灌木便会生 长起来,并成为灌木丛。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4群落的演替 课件 (共46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4群落的演替 课件 (共46张PPT)
(2)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 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37
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
为什么大面积围湖造田是洪灾频繁发生的 原因之一?
大面积围湖造田,使湖面大大缩小,减 小了蓄洪容积,降低了蓄洪能力,导致洪灾 频繁发生。
38
我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进展情况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史,实际上是一 部边际土地开垦史。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 在黑龙江三江平原、新疆和华南地区有计划地 组织大规模垦荒,在其他江河、荒原、沼泽和 丘陵地区也开展了规模不等的垦殖活动。 1952~1990年,全国累计开垦荒地3.58×107 hm2,其中80%是1970年以前开垦的。
6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021/8/112021/8/11Wednesday, August 11,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12:41:49 P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021/8/11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群落的演替》ppt

《群落的演替》ppt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通常起始条件是气候变化、生物繁殖、火灾、洪水等自然因素, 也可能是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
群落演替的驱动力
群落演替的主要驱动力是自然选择和生物竞争。
群落演替的类型
原生演替
指在一个从未被植物覆盖的地 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 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
演替。
次生演替
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 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 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 地方发生的演替。
减少,而适应性较强的物种数量增加。
02
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
气候变化
温度变化
温度是影响群落演替的重要因素。温暖气候下,群落演替速度较快,而寒冷 气候则会减缓群落演替的速度。
降雨量
降雨量决定了水生生物和陆地生物的平衡。在干旱地区,水资源的缺乏可能 会影响群落的演替。
土壤条件
土壤类型
土壤类型如砂土、粘土和壤土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从 而影响群落演替。
例如,城市绿化是一个重要的群落演替过程 ,通过种植树木、花草等植物,可以增加城 市的绿化覆盖率,减少城市中的噪音、尘埃 等污染物,从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同时, 城市绿化也能够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和自然景
观,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05
群落演替的未来趋势与研 究展望
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群落演替
01 02
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群落演替现状
伴生演替
指随着一个群落的演替,另一个群 落也发生的演替。
群落演替的过程
群落演替的过程
01
通常是由一个相对均一、结构简单的群落向一个逐渐均一、结
构复杂的群落发展。
群落演替的过程示例
02
如森林演替,从草本植物阶段开始,逐渐向灌木阶段、乔木阶

群落的演替 课件

群落的演替   课件
外来物种:对于一个生态系统而言,原来并 没有该物种的存在,是借助人类活动越过不 能自然逾越的空间障碍而进入该生态系统的 物种。
生物入侵
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1.紫茎泽兰 4.豚草 7.飞机草 10.蔗扁蛾 13.美国白蛾
5.毒麦
6.互花米草
8.凤眼莲
9.假高梁
11.湿地松粉蚧 12.强大小蠹
特别 提醒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
火山爆发后发生的群落演替能恢复到 原来的群落结构吗?试分析原因。
请思考
是不是群落的演替只能发 生在光裸岩石的地区?
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演替 过程是否相同?
农田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A
一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
B
小灌木
C
灌木林
D
树林
地衣阶段
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 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苔藓阶段
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 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土壤层加厚、有机物增加、保水能力加强
草本植物阶段
小型动物进入,土壤继续改良
灌木阶段
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较稳定
森林阶段
物种更加多样化,种间关系复杂, 自动调节能力强,稳定性高
{
在干旱的荒漠上很难形成
思考 内蒙古大草原为什么没有演替为树林?
比较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与裸岩上的演替过程
发生在裸岩上的 演替过程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弃耕农田上的 演替过程 荒芜
一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
小灌木丛
森林阶段
乔木蔚然成林
群落的演替类型

高二生物群落的演替优秀PPT

高二生物群落的演替优秀PPT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
①一年生杂草 ②多年生杂草 ③小灌木 ④灌木丛
在干旱的荒漠上很难形成 ⑤乔木(森林)
群落的演替类型
2、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ion)原有的
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 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 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 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要化一;个标或群志者落是是群逐在落步一在代定物替区种的域组过内成程一上。个发群生落质被的另变 原1☆3☆☆其2(或植次如比(1。原形★32(在阅的比★ 3、 、 、 、 、、 、有因通因动如者物生火较如有成至如干读景较至光在次原在 次在的 为 过 为 态 能 是 的 裸 灾 弃 能 的 森 少 能 旱 : 象 弃 少裸森生生森 生森植苔地苔变发在入地过耕发植林有发的说吗耕有的林演演林 演林物藓衣藓化芽一侵:后农芽物后两芽荒明?农两岩阶替替阶 替阶繁和分和是的定和指的田的繁,种的漠原田种地段((段 (段殖草泌草群地区定原草上地殖乔因地上生上因上,, ,sps体本有本落下域居来原的下体木素下很演的素eeri首群群 群ccm和植机植演茎内是有、演茎和占在茎难替演在ooa先落落 落nn残物酸物替)一群植过替)残据小)形发替小rddy定 中 中中aa存无加无的的个落物量与的存了路的成生与路srr居还还 还uyy的法速法催地群形生砍裸地的优周地的裸周css的能能 能cuu土直岩直化方落成长伐岩方土势围方过岩围ecc生找找 找scc壤接石接剂发被的,的上发壤,的发程上的see物到到 到io条从风从生另首因森的生条取杂生?的杂ssssn为地地 地件裸化裸的一要植林演的件代草的演草ii)oo什衣衣 衣nn在岩形岩演个条被、替演在了分演替分在))么、、 、群中成中替群件遭弃过替群灌布替过布一原原不苔苔 苔落获土获。落受耕程。落木中。程中,个也有有是藓藓 藓形取壤取逐破的形的起起从是的的苔、、 、成养,养步坏农成优作作来植植植藓草草 草过分并分代后田过势用用没物被被和本本 本程,积,替形上程,::有群虽虽草植植 植中而累而的成进中但一一被落已已本物物 物将地起地过的行将在是是植演不不植和和 和起衣了衣程裸的起森人人物替存存物灌灌 灌一可有可。地演一林的的覆的在在,木木 木定以机以。替定中践践盖主,,而吗吗 吗的通物通。的各踏踏的要但但是?? ?作过,过作种,,地基原原地用分这分用类从从面础有有衣,泌为泌,型耐耐,。土土?故有苔有故的践践或壤壤次机藓机次植踏踏者条条生酸的酸生物而而是件件裸而生而裸都言言原基基地从长从地是,,来本本上裸提裸上存车车存保保群岩供岩群在前前在留留落中了中落的草草过,,形获条获形。最最植甚甚成取件取成强强被至至的 养 。 养 的 , ,、还还速分分速狼狼但保保度。。度尾尾被留留比比草草彻了了原原次次底植植生生之之消物物裸裸,,灭的的地地狗狗了种种快快尾尾的子子。。草草地或或最最方其其弱弱发他他;;生的的的繁繁演殖殖替体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面积围湖造田,使湖面大大缩小,减 小了蓄洪容积,降低了蓄洪能力,导致洪灾 频繁发生。
大量开垦直接导致农牧渔业生产能力和 环境质量下降。开垦的结果是:水土流失, 江河蓄洪能力下降,以及土地严重退化。这 些问题已引起各方面广泛关注。
我国已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退田还湖、 退牧还草等重要政策,并从 2003 年1月起开 始实施《退耕还林条例》。
裸岩上的演替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
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 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 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 岩中获取养分。
2、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 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第三节 生物群落的演替
1. 说出群落演替的类型 2. 描述裸岩上的演替过程 3. 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 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
做演替。
二、群落的演替类型
1、初生演替(primary succession): 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
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 生的演替。 例如:裸岩、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 演替。
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解释小路周围杂草的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至少有两种因素在小路周围的杂草分布中起 作用:一是人的践踏,从耐践踏而言,车前草 最强,狼尾草次之,狗尾草最弱;二是植物之 间的竞争,在远离人践踏的地方,茎秆较高的 狗尾草优先获得阳光,车前草等处于劣势。
(1)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 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 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 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
☆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 壤,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 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 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其结果是 逐渐取代了地衣。
3、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 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能找到这些植物。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 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 “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 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 物都是存在的。
小结:
一、演替的定义和类型 二、群落演替的内外因素
种内关系 其动态变化是群落演替的
内因 种间关系 催化剂
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 是群落演替的动力
外因
自然因素 气温的大幅度变化、洪水、 干旱等
人为因素 放火烧山、砍伐森林、开垦 土地、建造水库等
1.一个湖泊经历了一系列的演替阶段后,可
演变为一个森林。在演替过程中首先出现的是
乔木(树林) 所有弃耕的农田都 能演替成树林吗?
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
①一年生杂草 ②多年生杂草 ③小灌木 ④灌木丛
在干旱的荒漠上很难形成 ⑤乔木(森林)
类型 内容 起点
时间 速度 影响因素 能否恢复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没有植被的环境 只是失去了原有植 被


缓慢
较快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不可能
可能
退牧还草
从2003年起,用5年时间,在蒙甘宁西部荒漠草 原、内蒙古东部退化草原、新疆北部退化草原和青 藏高原东部江河源草原,先期集中治理6.67×107 hm2,约占西部地区严重退化草原的40%。“退牧还 草”将采取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三种形式进行, 实行草场围栏封育,适当建设人工草地和饲草料基 地,大力推行舍饲圈养。力争五年内,使工程区内 退化的草原得到基本恢复,天然草场得到休养生息, 变过牧超载为以草定畜,达到草畜平衡,实现草原 资源的永续利用,建立起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相适 应的草原生态系统。
退田还湖
1998年以来,为治理长江水患,国家实施了 “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方针。5年来 的“退田还湖”,已使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面积 由3950 km2“长”到了5100 km2,第二大淡水湖── 洞庭湖面积增长了35%,恢复到60年前的4 350 km2。 两大湖区为此搬迁的移民相当于三峡移民的1.4倍。 两大湖泊的扩容,改善了长江流域的生态。目前, 长江干流水面恢复了1 400多km2,增加蓄洪容积 1.3×1010 m3。这是历史上自唐宋以来第一次从围 湖造田转变为大规模的退田还湖。
退耕还林
1999年开始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试点, 2002年全面实施,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3.18×106 hm2,荒山造林3.25×106 hm2,中央累计投入达 232亿元。规划在2010年前退耕还林1.47×107 hm2, 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73×107 hm2。工程建成后,工 程区将增加林草覆盖率5个百分点,水土流失控制面 积8.67×107 hm2,防风固沙控制面积1.03×108 hm2。这是50多年来我国涉及范围最广、任务量最 大、农民参与度最高的生态建设工程。
2、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ion)
在原有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 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 其他的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 发生的演替。
例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 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一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
小灌木 灌木林
(2)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 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 草原,甚至建立人工群落;
(3)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 、 导致草原退化
过度砍伐、
污水排放,
导致森林破坏 破坏水域生物群落
我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进展情况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史,实际上是一 部边际土地开垦史。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 在黑龙江三江平原、新疆和华南地区有计划地 组织大规模垦荒,在其他江河、荒原、沼泽和 丘陵地区也开展了规模不等的垦殖活动。 1952~1990年,全国累计开垦荒地3.58×107 hm2,其中80%是1970年以前开垦的。
A.沼泽 B.湿地
C.草原
D.森林
2.下列哪一项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 A.从湖底开始的水生演替 B.草原的放牧演替 C.农田弃耕后的恢复演替 D.砍伐森林的恢复演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