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肠杆菌科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微生物学肠杆菌科培训课件
侵袭质粒抗原蛋白(invasion plasmid antigen,Ipa) Dr菌毛
医学微生物学肠杆菌科
14
②外毒素
志贺毒素Ⅰ、Ⅱ 不耐热肠毒素Ⅰ、Ⅱ 耐热肠毒素a、b 溶血素A(Hemolysin A)
医学微生物学肠杆菌科
15
⑵所致疾病: ① 肠道外感染:泌尿道(≥105/ml尿)
化脓性(局部、全身) Ⅰ.败血症 Ⅱ.新生儿脑膜炎 Ⅲ.泌尿道感染
取得很大进展
医学微生物学肠杆菌科
21
§3 Shigella (志贺菌属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gents of bacillary dysentery
医学微生物学肠杆菌科
22
是人类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的病原菌,通称 痢疾杆菌(dyseatery bacteria)。
形态:无荚膜、无鞭毛,有菌毛
生化反应:多数不分解乳糖 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低于其他肠道杆菌, 对酸敏感
多数不发酵乳糖 多数发酵乳糖
医学微生物学肠杆菌科
8
4、复杂的抗原构造
鞭毛抗原(H) K或Vi抗原
菌体抗原(O)
医学微生物学肠杆菌科
9
5、抵抗力 无芽胞,故不强。致病菌对
胆盐与煌绿有较强的抵抗力,该 物质为选择培养基中抑制物。
医学微生物学肠杆菌科
10
6、易变异
通过
接合 转导 溶源性转换
引起
医学微生物学肠杆菌科
医学微生物学肠杆菌科
2
肠杆菌科中与医学有关的常见菌属
属 枸橼酸杆菌属 肠杆菌属 埃希菌属 克雷伯菌属 摩根菌属 变形杆菌属 沙门菌属 沙雷菌属
志贺菌属
耶尔森菌属
代表种
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柯塞枸橼酸杆菌
医学微生物学肠杆菌科
14
②外毒素
志贺毒素Ⅰ、Ⅱ 不耐热肠毒素Ⅰ、Ⅱ 耐热肠毒素a、b 溶血素A(Hemolysin A)
医学微生物学肠杆菌科
15
⑵所致疾病: ① 肠道外感染:泌尿道(≥105/ml尿)
化脓性(局部、全身) Ⅰ.败血症 Ⅱ.新生儿脑膜炎 Ⅲ.泌尿道感染
取得很大进展
医学微生物学肠杆菌科
21
§3 Shigella (志贺菌属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gents of bacillary dysentery
医学微生物学肠杆菌科
22
是人类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的病原菌,通称 痢疾杆菌(dyseatery bacteria)。
形态:无荚膜、无鞭毛,有菌毛
生化反应:多数不分解乳糖 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低于其他肠道杆菌, 对酸敏感
多数不发酵乳糖 多数发酵乳糖
医学微生物学肠杆菌科
8
4、复杂的抗原构造
鞭毛抗原(H) K或Vi抗原
菌体抗原(O)
医学微生物学肠杆菌科
9
5、抵抗力 无芽胞,故不强。致病菌对
胆盐与煌绿有较强的抵抗力,该 物质为选择培养基中抑制物。
医学微生物学肠杆菌科
10
6、易变异
通过
接合 转导 溶源性转换
引起
医学微生物学肠杆菌科
医学微生物学肠杆菌科
2
肠杆菌科中与医学有关的常见菌属
属 枸橼酸杆菌属 肠杆菌属 埃希菌属 克雷伯菌属 摩根菌属 变形杆菌属 沙门菌属 沙雷菌属
志贺菌属
耶尔森菌属
代表种
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柯塞枸橼酸杆菌
第十章肠杆菌科精品PPT课件
➢不耐热肠毒素(LT)
➢溶血素A
➢定植因子抗原 ➢集聚黏附菌毛 ➢束形成菌毛 ➢紧密黏附素 ➢P菌毛
3. 内毒素、荚膜、载铁蛋白、Ⅲ型分泌系统等
所致疾病
1. 肠道外感染
2.
以化脓性感染和泌尿道感染最为常见,为内源性感
染。
2. 胃肠炎
与食入污染的食品和饮水有关,为外源性感染。
引起胃肠炎的大肠埃希菌
STa 使鸟苷酸环化酶活化 使胞质内cGMP 水和电解质摄取
cGMP
cAMP
H2O Cl- K+ Na+ HCO3-
ETEC
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
主要侵犯较大儿童和成人。表现类似痢疾。 不产生肠毒素。 能侵袭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并在其中生长繁殖。
EIEC侵入结肠黏膜上皮细胞
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PEC)
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 不产生肠毒素等外毒素,无侵袭力。 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段黏膜表面大量繁殖,破坏微绒毛
而致病,引起A/E组织病理 forming pili Tir
Actin,α-actinin,talin,ezrin
Type Ⅲ secretion apparatus intimin
一、生物学性状
G-短小杆菌,无芽胞,无鞭毛,无荚膜,有菌毛。 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除宋内志贺菌外,均不发酵
乳糖。 动力阴性可同沙门菌、E.coli等区别。 有O和K两种抗原。 抵抗力弱。
根据O抗原对志贺菌属的分类
菌种 痢疾志贺菌 福氏志贺菌 鲍氏志贺菌 宋内志贺菌
群
型
A
1~10
B
1~6,X,Y变种
第一节 埃希菌属 Escherichia
大肠埃希菌(E.coli)是临床最常见、最重要的一个菌种。 大肠埃希菌是肠道中重要的正常菌群; 可成为机会致病菌,以化脓性和泌尿道感染最常见; 一些血清型的大肠埃希菌能导致人类胃肠炎; 在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学中常被用作粪便污染的卫生学检
【正式版】肠杆菌科-细菌-医学微生物学-PPT资料
抗原与分类
根据O抗原分类
菌种 痢疾志贺菌 福氏志贺菌 鲍氏志贺菌 宋内志贺菌
群型
亚型
A 1~10
B
1~6,X,Y变种
C 1~15
D1
致病性
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 粪—口传播 感染灶局限于结肠粘膜层,一般不入血 病后免疫期短,也不巩固
致病物质
1、侵袭力:
菌毛—有利于菌粘附至肠粘膜
2、毒 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 素:
IMViC试验为+ + - • 大肠杆菌血清型以O:K:H表示
正常菌群,一般不致病
两大原因可以致病
1、条件致病 细菌居住部位改变引起的肠外感染: 尿路感染最常见
2、致病菌株 某些带有致病基因的血清型,引起肠道感染
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
菌株
作用
疾病与症状
致病机制
部位
肠肠粘集E膜 聚T通型E透大C性肠升埃高希菌→毒(e小n素ter吸肠oa收gg→re发gat热iv旅、e E神行. 志者障碍腹、休泻克,婴幼儿腹泻, LT 和(或)ST 肠毒素,大
乳糖 葡萄糖 动力 硫化氢 尿素酶 肠毒素enterotoxin
• 致病机理 coli, EPEC)
不分解乳糖,除宋内志贺菌 及时送检/暂用30%甘油缓冲盐水保存
– 侵袭结肠粘膜上皮并繁殖 heat labile enterotoxin(LT)
一大群人与动物肠道中的寄生菌
– 细菌死亡后释放内毒素,引起炎症 痢疾志贺菌
急性(非肠典壁型:)易误诊,导致带菌和慢性
痢感疾染志 灶贺局菌限于结肠粘肠膜层壁,一植般不物入血神经→肠蠕动失调、痉挛→腹痛、里急后重
每1ml或1g样品中细菌总数
第一节 埃希氏菌属
肠杆菌科 ppt课件
毒力测定(豚鼠眼结膜试验):以被检菌液接种于豚鼠眼结 膜囊内,产生典型的角膜结膜炎症状,并在角膜上皮细胞内 出现大量细菌者,为毒力试验阳性。
4)EHEC:血清分型加生化反应
可用山梨醇麦康凯琼脂( SMAC )直接筛选不发酵山梨醇的菌落 (35~37℃培养24~48h后选无色菌落),经次代培养后可用胶乳凝 集试验检测O157抗原。
2)EPEC:生化反应加血清分型,
用多价抗血清检测其O抗原。取5~10个乳糖阳性的大肠埃希 菌菌落,进行特异性抗血清的凝集试验, 本菌与志贺菌相似,多数EIEC为动力阴性,乳糖不发酵或迟 缓发酵。
3)EIEC:生化反应加血清分型加毒素测定,
所有EIEC菌落均为赖氨酸脱羧酶阴性,无动力,其中最常见 的血清型O152和O124为乳糖阴性,与志贺菌的抗血清有交叉 反应,两菌属十分相似, 主要的鉴别试验:醋酸钠、葡萄糖铵利用试验和粘质酸盐产 酸试验,大肠埃希菌三者均阳性,而志贺菌三者均阴性。
有许多细菌既是肠道的 正常菌群 ,也是 条件致病菌 。
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引起机会感染或二重感染。 1)机体抵抗力下降 2)寄居部位的改变 3)肠道菌群失调 约40种以上肠杆菌科菌种可以在临床标本中出现。
大肠埃希菌
埃希菌属(Escherichia)包括 5个种。
1.大肠埃希菌(E.coli)是最常见的临床分离菌,也是肠道中革兰阴性杆 菌的主要成员,常引起各种肠内外的感染,是腹泻和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 原菌,又分为正常(Normal)和不活泼(Inactive)2个亚种。
2.蟑螂埃希菌(E.blattae)不常见,偶可从 人类标本中检出并有潜在的致病性。
4)EHEC:血清分型加生化反应
可用山梨醇麦康凯琼脂( SMAC )直接筛选不发酵山梨醇的菌落 (35~37℃培养24~48h后选无色菌落),经次代培养后可用胶乳凝 集试验检测O157抗原。
2)EPEC:生化反应加血清分型,
用多价抗血清检测其O抗原。取5~10个乳糖阳性的大肠埃希 菌菌落,进行特异性抗血清的凝集试验, 本菌与志贺菌相似,多数EIEC为动力阴性,乳糖不发酵或迟 缓发酵。
3)EIEC:生化反应加血清分型加毒素测定,
所有EIEC菌落均为赖氨酸脱羧酶阴性,无动力,其中最常见 的血清型O152和O124为乳糖阴性,与志贺菌的抗血清有交叉 反应,两菌属十分相似, 主要的鉴别试验:醋酸钠、葡萄糖铵利用试验和粘质酸盐产 酸试验,大肠埃希菌三者均阳性,而志贺菌三者均阴性。
有许多细菌既是肠道的 正常菌群 ,也是 条件致病菌 。
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引起机会感染或二重感染。 1)机体抵抗力下降 2)寄居部位的改变 3)肠道菌群失调 约40种以上肠杆菌科菌种可以在临床标本中出现。
大肠埃希菌
埃希菌属(Escherichia)包括 5个种。
1.大肠埃希菌(E.coli)是最常见的临床分离菌,也是肠道中革兰阴性杆 菌的主要成员,常引起各种肠内外的感染,是腹泻和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 原菌,又分为正常(Normal)和不活泼(Inactive)2个亚种。
2.蟑螂埃希菌(E.blattae)不常见,偶可从 人类标本中检出并有潜在的致病性。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第8章肠杆菌科
抗菌药物联合疗法
针对多重耐药菌株,研究人员 正在探索抗菌药物的联合疗法 ,以提高疗效并降低耐药性的 产生。
抗菌药物的靶向给药
通过改进药物剂型和给药方式 ,使抗菌药物能够更准确地到 达感染部位,提高疗效并减少 副作用。
06
肠杆菌科的预防和控制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严格遵守消毒和隔离制度
01
对所有接触肠杆菌科患者的医务人员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如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鼓励公众保持健康的生活 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 运动等,以提高身体免疫 力。
加强健康教育
在学校和社区开展健康教 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肠杆 菌科感染的认识和预防意 识。
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管理
01
制定抗菌药物使用规范
明确抗菌药物的使用范围、剂量、疗程等,规范医务人员的用药行为。
02
早期治疗
一旦确诊肠杆菌科感染,应尽早开始治疗, 以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
联合用药
对于严重感染或耐药菌株,可考虑联合使用 抗生素以提高疗效。
常用治疗药物及使用方法
青霉素类
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可用于治 疗肠杆菌科细菌感染,使用方法为口 服或注射给药。
头孢菌素类
如头孢克洛、头孢曲松等,也是治疗 肠杆菌科感染的常用药物,使用方法 为口服或注射给药。
肠杆菌科的生化鉴定
氧化酶试验
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呈阴性反应 。
触酶试验
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呈阳性反应 。
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
多数肠杆菌科细菌为发酵型。
氨基酸脱羧酶试验
可用于鉴别不同种类的肠杆菌 科细菌。
肠杆菌科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02
01
03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 肠杆菌科 ppt
9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SS培养基:
鉴别用糖:乳糖(-/致病) 抑制剂:煌绿、胆盐等 指示剂:中性红
对大肠埃希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有利于肠道致 病菌选择生长。
酸 中性红 碱
10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37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防治原则
接种疫苗 对饮水和食物的消毒,加热
对病人隔离治疗,补充水,维持电解质平衡 耐药性非常普遍,药敏试验
38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分离培养与鉴定
肠道外感染 肠道内感染
34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35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血清学鉴定
如疑为致病性大肠杆菌需作血清学鉴定。
,为肠道非致病菌(大肠埃希菌),如还产气,可见培养
基有裂痕。
2. 若细菌分解葡萄糖,但不分解乳糖,培养基下层呈黄色,
斜面层呈红色,为肠道致病菌,如产生H2S,可见黑色沉 淀物。
酸 酚红 碱
21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生化反应——克氏(KIA)双糖铁培养基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SS培养基:
鉴别用糖:乳糖(-/致病) 抑制剂:煌绿、胆盐等 指示剂:中性红
对大肠埃希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有利于肠道致 病菌选择生长。
酸 中性红 碱
10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37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防治原则
接种疫苗 对饮水和食物的消毒,加热
对病人隔离治疗,补充水,维持电解质平衡 耐药性非常普遍,药敏试验
38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分离培养与鉴定
肠道外感染 肠道内感染
34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35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血清学鉴定
如疑为致病性大肠杆菌需作血清学鉴定。
,为肠道非致病菌(大肠埃希菌),如还产气,可见培养
基有裂痕。
2. 若细菌分解葡萄糖,但不分解乳糖,培养基下层呈黄色,
斜面层呈红色,为肠道致病菌,如产生H2S,可见黑色沉 淀物。
酸 酚红 碱
21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生化反应——克氏(KIA)双糖铁培养基
肠杆菌科 PPT课件
氧化酶阴性、可将硝酸盐还原至亚硝酸盐。
肠杆菌科的共同特性
1. 形态染色相似 革兰阴性杆菌 2. 培养特性相同 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3. 生化反应活泼 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阴性,触酶阳性,还原硝
酸盐为亚硝酸盐,O/F试验为发酵型。 4. 抗原构造复杂 5. 抵抗力弱 6. 易变异
返回
肠杆菌科细菌与其它革兰阴性杆菌的区别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caeae)
❖ 包括致病性较强、能引起人类传染病的菌属:鼠疫耶尔 森菌、伤寒沙门菌
❖ 引起人类腹泻和肠道感染的菌属(四个) ❖ 埃希菌属 ❖ 志贺菌属 ❖ 沙门菌属 ❖ 耶尔森菌属
与医院感染有关的条件致病菌
❖ 枸橼酸杆菌属 ❖ 克雷伯菌属 ❖ 肠杆菌属 ❖ 泛菌属
❖ 鼠疫耶尔森菌能引起甲类传染病:鼠疫。
(二)人类肠道感染
❖ 肠杆菌科细菌也是人和动物肠道感染的重要病原。 ❖ 虽然本科中许多细菌均与腹泻有关,但比较明确的肠道
病原菌是肠杆菌科中的埃希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 和耶尔森菌属。 ❖ 主要引起各种急、慢性肠道感染、食物中毒、旅行者腹 泻及肠热症等。
概述
•沙雷菌属 •变形杆菌属 •普罗威登菌属 •摩根菌属
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 有许多细菌既是肠道的正常菌群,也是条件致病菌。 ❖ 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引起机会感染或二重感染。 ❖ 1)机体抵抗力下降 ❖ 2)寄居部位的改变 ❖ 3)肠道菌群失调 ❖ 约有40种以上肠杆菌科的菌种可以在临床标本中出现。
一、分类与命名
试验 葡萄糖 氧化酶 形态 鞭毛
肠杆菌科 发酵
弧菌科 发酵
非发酵菌 氧化或不分解
巴斯德菌 科
发酵
-
+
+
+
肠杆菌科的共同特性
1. 形态染色相似 革兰阴性杆菌 2. 培养特性相同 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3. 生化反应活泼 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阴性,触酶阳性,还原硝
酸盐为亚硝酸盐,O/F试验为发酵型。 4. 抗原构造复杂 5. 抵抗力弱 6. 易变异
返回
肠杆菌科细菌与其它革兰阴性杆菌的区别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caeae)
❖ 包括致病性较强、能引起人类传染病的菌属:鼠疫耶尔 森菌、伤寒沙门菌
❖ 引起人类腹泻和肠道感染的菌属(四个) ❖ 埃希菌属 ❖ 志贺菌属 ❖ 沙门菌属 ❖ 耶尔森菌属
与医院感染有关的条件致病菌
❖ 枸橼酸杆菌属 ❖ 克雷伯菌属 ❖ 肠杆菌属 ❖ 泛菌属
❖ 鼠疫耶尔森菌能引起甲类传染病:鼠疫。
(二)人类肠道感染
❖ 肠杆菌科细菌也是人和动物肠道感染的重要病原。 ❖ 虽然本科中许多细菌均与腹泻有关,但比较明确的肠道
病原菌是肠杆菌科中的埃希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 和耶尔森菌属。 ❖ 主要引起各种急、慢性肠道感染、食物中毒、旅行者腹 泻及肠热症等。
概述
•沙雷菌属 •变形杆菌属 •普罗威登菌属 •摩根菌属
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 有许多细菌既是肠道的正常菌群,也是条件致病菌。 ❖ 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引起机会感染或二重感染。 ❖ 1)机体抵抗力下降 ❖ 2)寄居部位的改变 ❖ 3)肠道菌群失调 ❖ 约有40种以上肠杆菌科的菌种可以在临床标本中出现。
一、分类与命名
试验 葡萄糖 氧化酶 形态 鞭毛
肠杆菌科 发酵
弧菌科 发酵
非发酵菌 氧化或不分解
巴斯德菌 科
发酵
-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一、生物学性状
• G-杆菌,有周鞭毛,有菌毛,无芽胞。 • 兼性厌氧,2-3mm灰白色不透明S型菌落。 • 能发酵葡萄糖等多种糖类,产酸并产气。
绝大多数菌株发酵乳糖;IMViC试验结果 为“++--”。 • 有O,H和K三种抗原, O170;H50;K100多种, 是血清学分型依据,按顺序表示。 • 产生大肠菌素(colicine)。
20
• 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
– 成年人,较大儿童; – 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痢疾症状; – 不产肠毒素,侵袭结肠粘膜上皮细胞,生长繁殖, 向临近组织扩散,炎症,组织细胞坏死; – 侵袭能力决定于质粒侵袭性基因。
• 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PEC:
– 婴幼儿腹泻主要病原菌,粘附小肠上皮细胞,破 坏刷状缘,导致微绒毛萎缩变平- A/E组织病理 损伤。严重水样腹泻,重者可致死, A/E损伤基 因位于染色体毒力岛-肠细胞刷平位点内,有40 多个基因。
11
1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3
14
15
16
17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 (一)致病物质 • 1.黏附素 adhesine 粘附泌尿肠道粘膜。 • 定植因子抗原,集聚黏附菌毛,束形成菌毛,
紧密粘附素,Dr菌毛,P菌毛,I型菌毛和侵袭 质粒抗原蛋白等。 • 2.外毒素 • 志贺毒素,耐热肠毒素,不耐肠毒素,溶血素。 • 内毒素,荚膜,载铁蛋白和III型分泌系统。
6
肠杆菌科细菌革兰染色
7
抗原结构
8
第一节 埃希菌属
(Escherichia)
9
• 埃希菌属有6个种,大肠埃希菌(E.coli)最常
见,最重要的一个菌种,最早进入人体。 • ①大肠埃希菌是肠道中重要的正常菌群; • ②宿主免疫力下降或细菌侵入肠外组织器官 后即可成为机会致病菌,引起肠道外感染; • ③一些血清型的大肠埃希菌具有致病性,导 致人类胃肠炎; • ④在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学中常被用作粪便 污染的卫生学检测指标。
5
4.抗原结构: 菌体 O 抗原 : 细胞壁最外层 , 科共同抗原 , 脂 多糖,100℃不破坏。S-R变异。 IgM 鞭毛H抗原:鞭毛蛋白,60℃ H-O变异,IgG。 荚膜抗原:型特异,阻止O凝集,ViAg,KAg。 5. 抵抗力 :60℃30’ 灭活 , 常用消毒剂敏感。 饮用水消毒-氯。 6.变异:肠道环境易遗传物质交换 ,耐药性变 异,产毒素变异,抗原性变异,生化反应变异。
22
• 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AEC:
– 婴幼儿和旅游者持续性水样腹泻,脱水; – 不侵袭细胞,细菌在细胞表面自动聚集, 成砖状排列; – 感染使微绒毛变短,单核细胞浸润出血; – 使细菌在细胞表面聚集的Bfp和AAF由质 粒编码; – EAEC刺激粘液分泌,细菌形成生物被摸覆 盖在小肠上皮上。
23
19
• 2.胃肠炎 食物或饮水进入人体,外源性感染 。 • 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TEC:
– 旅游者,5岁内婴幼儿腹泻,人与人不传播; – 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轻度或霍乱样。 – 肠毒素LT-1质粒编码,65℃30’灭活,1个A和 5个B, A进入细胞,使ATP转化为cAMP,分泌 水,氯,碳酸氢钾,钠吸收减少,腹泻 。 – 耐热肠毒素STa,鸟甘酸环化酶,cGMP增加。 – 定值因子,K88制备疫苗,预防家畜腹泻病。
引起胃肠炎的大肠埃希菌
菌株 ETEC EIEC EPEC
作用部 位
小肠 大肠 小肠
疾病与症状
致病机制
旅行者腹泻;婴幼儿腹泻; 质粒介导 LT 和 ST 肠毒素,大量 水样便,恶心,呕吐,腹痛, 分泌液体和电解质;黏附素 低热 水样便,继以少量血便,腹 质粒介导侵袭和破坏结肠粘膜 痛,发热 上皮细胞 质粒介导 A/E 组织病理变化,伴 婴儿腹泻;水样便,恶心, 上皮细胞绒毛结构破坏,导致 呕吐,发热 吸收受损和腹泻 溶原性噬菌体编码 Stx-I 或 Stx水样便,继以大量出血,剧 II ,中断蛋白质合成 ; A/E 损伤, 烈腹痛,低热或无,可并发 伴小肠绒毛结构破坏,导致吸 HUS、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收受损 质粒介导集聚性粘附上皮细胞, 婴儿腹泻;持续性水样便, 伴绒毛变短,单核细胞浸润和 呕吐,脱水,低热 出血,液体吸收下降
21
•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
– 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症,5岁易感; – 1982美国首发,96大阪流行,万人感染,11人死; – 剧烈腹痛,腹泻,血便,10%发生急性肾衰竭;PC减 少,溶血性贫血,溶血性尿毒症,死亡率3-5 %; – 血清型O157:H7;未煮熟肉食牛排,水,牛奶,果汁, 蔬菜,水果。牛可能是O157:H7的宿主。50多种。 – 产生志贺毒素,由溶源性噬菌体编码,A,B亚单位, *裂解核糖体中断蛋白质合成; *破坏肾小球内皮细胞滤过减少,肾衰; *肠上皮细胞刷状缘,微绒毛A/E损伤,腹泻。
18
• (二)所致疾病 • 1.肠道外感染 内源性,化脓性感染 。 • 败血症:45%,死亡率高, 血液中繁殖。 • 新生儿脑膜炎:1岁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泌尿道感染:
– 尿道感染,逆行膀胱,输尿管,肾脏,女性 多见。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血尿,脓尿。 – 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物质菌毛,溶 血素。其它:腹膜炎,阑尾炎,手术创口感染。
医学微生物学
Medical microbiology
1
第 十 章
肠杆菌科
Enterobacteriace ae
2
• 肠杆菌科细菌:寄居在人和动物肠道中的一大
群生物学相似的革兰染色阴性杆菌。 • 寄居人和动物肠道内,土壤,水和腐物中。 • 44个属,170多个种。引起人类95%以上感染 的菌种不到20个。 – 埃希菌属:大肠埃希菌 – 志贺菌属:志贺菌-痢疾杆菌 致病菌 – 沙门菌属:伤寒沙门菌、副伤寒沙门菌。 – 其他菌属:
4
肠杆菌科细菌共同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结构:中等大小,1-3um×0.4-1.0um, G-杆菌,有菌毛,周鞭毛,少数有荚膜 ,不产 生芽胞。 2. 培养 :兼性厌氧 , 营养要求不高 ,2-3mm 灰白 色不透明菌落,液体培养均匀浑浊。 3.生化反应:触媒阳性,氧化酶阴性,还原硝酸 盐。志贺菌 , 沙门菌不发酵乳糖 ; 非致病肠 道杆菌能发酵乳糖,重要鉴别试验。
3
肠杆菌科的细菌与医学的关系
①致病菌: 伤寒沙门菌,志贺菌; ②机会致病菌:属正常菌群,宿主免疫力降低 或细菌移位至肠道以外部位时,引起机会性感 染,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等; ③由正常菌群转为致病菌:如引起胃肠炎的 大肠埃希菌,因获得质粒,噬菌体或毒力岛上 的毒力因子基因成为致病菌。
一、生物学性状
• G-杆菌,有周鞭毛,有菌毛,无芽胞。 • 兼性厌氧,2-3mm灰白色不透明S型菌落。 • 能发酵葡萄糖等多种糖类,产酸并产气。
绝大多数菌株发酵乳糖;IMViC试验结果 为“++--”。 • 有O,H和K三种抗原, O170;H50;K100多种, 是血清学分型依据,按顺序表示。 • 产生大肠菌素(colicine)。
20
• 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
– 成年人,较大儿童; – 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痢疾症状; – 不产肠毒素,侵袭结肠粘膜上皮细胞,生长繁殖, 向临近组织扩散,炎症,组织细胞坏死; – 侵袭能力决定于质粒侵袭性基因。
• 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PEC:
– 婴幼儿腹泻主要病原菌,粘附小肠上皮细胞,破 坏刷状缘,导致微绒毛萎缩变平- A/E组织病理 损伤。严重水样腹泻,重者可致死, A/E损伤基 因位于染色体毒力岛-肠细胞刷平位点内,有40 多个基因。
11
1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3
14
15
16
17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 (一)致病物质 • 1.黏附素 adhesine 粘附泌尿肠道粘膜。 • 定植因子抗原,集聚黏附菌毛,束形成菌毛,
紧密粘附素,Dr菌毛,P菌毛,I型菌毛和侵袭 质粒抗原蛋白等。 • 2.外毒素 • 志贺毒素,耐热肠毒素,不耐肠毒素,溶血素。 • 内毒素,荚膜,载铁蛋白和III型分泌系统。
6
肠杆菌科细菌革兰染色
7
抗原结构
8
第一节 埃希菌属
(Escherichia)
9
• 埃希菌属有6个种,大肠埃希菌(E.coli)最常
见,最重要的一个菌种,最早进入人体。 • ①大肠埃希菌是肠道中重要的正常菌群; • ②宿主免疫力下降或细菌侵入肠外组织器官 后即可成为机会致病菌,引起肠道外感染; • ③一些血清型的大肠埃希菌具有致病性,导 致人类胃肠炎; • ④在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学中常被用作粪便 污染的卫生学检测指标。
5
4.抗原结构: 菌体 O 抗原 : 细胞壁最外层 , 科共同抗原 , 脂 多糖,100℃不破坏。S-R变异。 IgM 鞭毛H抗原:鞭毛蛋白,60℃ H-O变异,IgG。 荚膜抗原:型特异,阻止O凝集,ViAg,KAg。 5. 抵抗力 :60℃30’ 灭活 , 常用消毒剂敏感。 饮用水消毒-氯。 6.变异:肠道环境易遗传物质交换 ,耐药性变 异,产毒素变异,抗原性变异,生化反应变异。
22
• 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AEC:
– 婴幼儿和旅游者持续性水样腹泻,脱水; – 不侵袭细胞,细菌在细胞表面自动聚集, 成砖状排列; – 感染使微绒毛变短,单核细胞浸润出血; – 使细菌在细胞表面聚集的Bfp和AAF由质 粒编码; – EAEC刺激粘液分泌,细菌形成生物被摸覆 盖在小肠上皮上。
23
19
• 2.胃肠炎 食物或饮水进入人体,外源性感染 。 • 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TEC:
– 旅游者,5岁内婴幼儿腹泻,人与人不传播; – 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轻度或霍乱样。 – 肠毒素LT-1质粒编码,65℃30’灭活,1个A和 5个B, A进入细胞,使ATP转化为cAMP,分泌 水,氯,碳酸氢钾,钠吸收减少,腹泻 。 – 耐热肠毒素STa,鸟甘酸环化酶,cGMP增加。 – 定值因子,K88制备疫苗,预防家畜腹泻病。
引起胃肠炎的大肠埃希菌
菌株 ETEC EIEC EPEC
作用部 位
小肠 大肠 小肠
疾病与症状
致病机制
旅行者腹泻;婴幼儿腹泻; 质粒介导 LT 和 ST 肠毒素,大量 水样便,恶心,呕吐,腹痛, 分泌液体和电解质;黏附素 低热 水样便,继以少量血便,腹 质粒介导侵袭和破坏结肠粘膜 痛,发热 上皮细胞 质粒介导 A/E 组织病理变化,伴 婴儿腹泻;水样便,恶心, 上皮细胞绒毛结构破坏,导致 呕吐,发热 吸收受损和腹泻 溶原性噬菌体编码 Stx-I 或 Stx水样便,继以大量出血,剧 II ,中断蛋白质合成 ; A/E 损伤, 烈腹痛,低热或无,可并发 伴小肠绒毛结构破坏,导致吸 HUS、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收受损 质粒介导集聚性粘附上皮细胞, 婴儿腹泻;持续性水样便, 伴绒毛变短,单核细胞浸润和 呕吐,脱水,低热 出血,液体吸收下降
21
•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
– 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症,5岁易感; – 1982美国首发,96大阪流行,万人感染,11人死; – 剧烈腹痛,腹泻,血便,10%发生急性肾衰竭;PC减 少,溶血性贫血,溶血性尿毒症,死亡率3-5 %; – 血清型O157:H7;未煮熟肉食牛排,水,牛奶,果汁, 蔬菜,水果。牛可能是O157:H7的宿主。50多种。 – 产生志贺毒素,由溶源性噬菌体编码,A,B亚单位, *裂解核糖体中断蛋白质合成; *破坏肾小球内皮细胞滤过减少,肾衰; *肠上皮细胞刷状缘,微绒毛A/E损伤,腹泻。
18
• (二)所致疾病 • 1.肠道外感染 内源性,化脓性感染 。 • 败血症:45%,死亡率高, 血液中繁殖。 • 新生儿脑膜炎:1岁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泌尿道感染:
– 尿道感染,逆行膀胱,输尿管,肾脏,女性 多见。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血尿,脓尿。 – 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物质菌毛,溶 血素。其它:腹膜炎,阑尾炎,手术创口感染。
医学微生物学
Medical microbiology
1
第 十 章
肠杆菌科
Enterobacteriace ae
2
• 肠杆菌科细菌:寄居在人和动物肠道中的一大
群生物学相似的革兰染色阴性杆菌。 • 寄居人和动物肠道内,土壤,水和腐物中。 • 44个属,170多个种。引起人类95%以上感染 的菌种不到20个。 – 埃希菌属:大肠埃希菌 – 志贺菌属:志贺菌-痢疾杆菌 致病菌 – 沙门菌属:伤寒沙门菌、副伤寒沙门菌。 – 其他菌属:
4
肠杆菌科细菌共同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结构:中等大小,1-3um×0.4-1.0um, G-杆菌,有菌毛,周鞭毛,少数有荚膜 ,不产 生芽胞。 2. 培养 :兼性厌氧 , 营养要求不高 ,2-3mm 灰白 色不透明菌落,液体培养均匀浑浊。 3.生化反应:触媒阳性,氧化酶阴性,还原硝酸 盐。志贺菌 , 沙门菌不发酵乳糖 ; 非致病肠 道杆菌能发酵乳糖,重要鉴别试验。
3
肠杆菌科的细菌与医学的关系
①致病菌: 伤寒沙门菌,志贺菌; ②机会致病菌:属正常菌群,宿主免疫力降低 或细菌移位至肠道以外部位时,引起机会性感 染,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等; ③由正常菌群转为致病菌:如引起胃肠炎的 大肠埃希菌,因获得质粒,噬菌体或毒力岛上 的毒力因子基因成为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