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分离纯化
病毒的纯化与保存
连续与不连续PAGE
PAGE按照缓冲液的pH值和凝胶孔径的差 异及有无浓缩效应分为连续系统和不连 续系统两大类,
病毒纯化的一般原则熟悉
1、释放病毒到胞外 1.1 容易释放病毒 培养液/尿囊液
1.2 不容易释放病毒 细胞破碎 2、去除细胞碎块
低速离心,以2000~6000r/min离心30~ 40分钟,可除去90%以上的细胞碎片和杂质
3、病毒悬液浓缩
细胞破碎方法熟悉
超声破碎:密集的小气泡迅速炸裂,破坏细胞 高压匀浆:机械切割力 高速珠磨:玻璃小珠、石英砂、氧化铝等研磨剂 酶溶法:溶菌酶、蛋白酶、葡聚糖酶 化学渗透:渗透压改变使细胞破裂 反复冻融:形成冰晶,使细胞膨胀破裂
每个蛋白标准的分子量对数对它的相对迁 移率作图得标准曲线,量出未知蛋白的迁移 率即可测出其分子量,这样的标难曲线只对 同一块凝胶上的样品的分子量测定才具有 可靠性,
当蛋白质的分子量在15,000-200,000之间时,样品 的迁移率与其分子量的对数呈线性关系,
符合如下方程式:Lg MW =-b m R + K 其中,MW 为蛋白质的分子量,m R 为相对迁移 率,b为斜率,K为截距,当条件一定时,b与K均 为常数
WesternBlot 步骤
3、磷酸缓冲液漂洗,进行膜的脱色 4、膜的封闭
封闭是用高浓度的无关蛋白质封闭膜上未被占据
的表面,使抗体仅仅只能跟特异的蛋白质结合而
不是和膜结合,常用的封闭液有牛血清白蛋白 BSA,脱脂奶粉等,一般用脱脂奶粉, 将膜浸没于封闭液中缓慢摇荡一小时。
病毒的超速离心纯化
病毒的超速离心纯化实验目的超速离心法纯化A型禽流感病毒。
实验原理不同颗粒之间存在沉降系数差时,在一定离心力作用下,颗粒各自以一定速度沉降,在密度梯度不同区域上形成区带的方法。
此法的优点是:(1)分离效果好,可一次获得较纯颗粒;(2)适应范围广,能象差速离心法一样分离具有沉降系数差的颗粒,又能分离有一定浮力密度差的颗粒;(3)颗粒不会挤压变形,能保持颗粒活性,并防止已形成的区带由于对流而引起混合。
实验设备和材料专用的超离管、蔗糖配置管,长注射器(以上器材用酒精浸泡过夜,烘干待用)操作步骤蔗糖密度梯度的配制:用已高压的去离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蔗糖,并用22 um滤器过滤。
蔗糖梯度柱长度一般为12 cm,每个梯度蔗糖层长约3 cm即蔗糖溶液体积为3 mL左右,病毒粒子停留的蔗糖密度层应该适当的增大,每个梯度蔗糖所配总体积为20 mL,不需要100 mL。
30%蔗糖溶液配制:去离子水中加入30 g蔗糖,定容到100 mL即可。
1. 病毒的增殖使用SPF鸡胚接毒,共收集150 mL左右病毒尿囊液。
具体如下:取37 ℃培养的9~11日龄SPF鸡胚15个左右。
向各尿囊腔中接种0.2mL储存的AIV(接种病毒液是否需要稀释,应根据病毒毒力的强弱以及实验需求而定。
此法是为增殖病毒,假若接种强毒,则需要根据毒力稀释相应倍数,以便能增殖更多病毒,于37 ℃下继续孵育,每隔12 h照胚一次,弃掉24 h内死亡鸡胚。
24 h后的死胚放4℃过夜,HA 效价7孔,收集尿囊液,直到96 h后收获剩下鸡胚尿囊液,不同时段收集的尿囊液可混合在一起,暂时存放可放-20℃,长时间存放则放于-40℃或-80℃。
2. 取反复冻融后的病毒液10 mL,在10000 r/min、4℃下离心30min,留上清,并测上清HA。
3. 超离:把已经离心处理好的病毒尿囊液装入超离管(实验室超离管体积为30 mL),超离管内不能有气泡,以免超离过程爆破。
离心转速根据病毒粒子直径而定,新城疫病毒尿囊液以40000 r/min 4℃下离心5 h。
病毒颗粒的分离与纯化技术研究
病毒颗粒的分离与纯化技术研究自从人类意识到病毒的存在以来,对于病毒颗粒的分离与纯化技术的研究就在不断进行中。
作为生物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病毒病的发病机制、疫苗的研制以及医学诊断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病毒颗粒的分离与纯化技术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病毒的基本结构在病毒颗粒的分离与纯化技术研究中,了解病毒的基本结构是至关重要的。
病毒在基本结构上分为两部分:外壳和内核。
外壳,也称包膜,是由糖蛋白复合物组成的。
不同种类的病毒外壳的成分不同,有的是单层膜,有的是双层膜。
外壳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病毒和在寄主细胞中实现侵染。
内核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核酸在内核中是紧密包裹在蛋白质中的。
不同种类的病毒核酸的形态、数量和长度各不相同。
二、病毒颗粒的分离技术1、细胞培养病毒实验分离的过程中,需要一种可供病毒复制和扩增的细胞系。
现如今,在市场上已有多种适用于病毒分离和传代的细胞系,例如Hela、MDCK、Vero等。
2、离心法离心法是最常用的病毒颗粒分离技术之一。
离心法依靠对分子量大于小于病毒的物质的密度分离。
病毒和病毒感染的细胞机体通过高速离心后,会分成不同的层次,其中含有病毒的层可以被收集用于之后的纯化工作。
3、凝胶层析凝胶层析是基于分子大小的原理进行病毒分离的技术。
在凝胶层析过程中,样品通过固相填料(玻璃珠、琼脂等),分子大小不同的病毒会被填料区分开来,从而实现病毒分离。
三、病毒颗粒的纯化技术在经过分离之后,病毒的颗粒虽然已经被获得,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杂质,这时就需要使用纯化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和精确纯化。
1、超速离心超速离心是分离和纯化大分子生物学分子的基础技术之一。
病毒分离后,使用超速离心能够有效地将病毒颗粒、残余细胞碎片等异种蛋白分离,从而获得高纯度的病毒制品。
2、薄层电泳薄层电泳是实现病毒纯化和分析的重要技术手段。
其原理是依靠对病毒颗粒电荷和分子量的区别进行分离。
具体操作是将样品加在电泳板上,使之随着电场移动。
病毒的分离培养标准操作规程
病毒的分离培养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病毒分离及鉴定培养操作流程,保证试验结果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2.术语:EID50/0.1ml,ELD50/0.1ml,TCID50/0.1ml,CPE3.操作程序与方法:3.1 采样:对于病死或剖杀动物,采集病毒主要聚集组织部位,一般为淋巴结、脾脏、肺脏、血液等;对于活体动物,可用无菌棉拭子采集含病毒量最多部位(口腔、鼻腔、生殖道、肛门等)的分泌液。
采集样品如不能立即处理,应冻存与-20℃备用。
长途运输应用冰盒或4℃低温保存。
3.2 样品处理:组织块可用剪刀剪碎并研磨,加入10倍体积含300-500UI/ml青、链霉素的生理盐水(PBS),反复冻融2-3次。
棉拭子可直接混于3-5倍体积含300-500UI/ml 青、链霉素的生理盐水(PBS),反复冻融2-3次。
8000rpm离心15min,取上清液用0.22μm滤膜过滤,透过液即为病毒原液,收集保存,短期保存4℃,长期保存用液氮。
3.3接种培养:将病毒原液接种与特定细胞单层中,连续盲传4-6代,观察细胞是否产生特异性CPE,并计算及TCID50/0.1ml。
禽源类病毒可接适当日龄鸡胚或鸡胚成纤维细胞进行扩增和鉴定,并计算及EID50/0.1ml和ELD50/0.1ml。
3.4 病毒纯化:采用“有限梯度稀释法”结合“噬斑纯化法”对病毒进行纯化;3.5 动物回归实验:分离培养并纯化好的病毒回归接种动物,观察动物病变是否为该病毒引起及病变特征是否典型。
3.6分子生物学鉴定:基因组提取并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分离病毒保守区基因片段进行特异性扩增,并测序,从分子水平对其进行鉴定。
3.7血清学鉴定:用标准阳性血清与分离病毒作用一段时间后再次接种特异性细胞或鸡胚验证病毒特异性。
或者用荧光标记抗体与病毒作用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特异性。
4.注意事项4.1采样过程应做好自身防护,烈性病不得随意分离。
4.2 实验动物应及时焚烧或深埋等处理,避免病毒扩散到环境中。
新冠疫苗的灭活工艺
新冠疫苗的灭活工艺新冠疫苗的灭活工艺是一种制备疫苗的方法,通过将新冠病毒进行灭活处理,使其失去活性但仍能激发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
一般来说,制备新冠疫苗的灭活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病毒培养:首先需要选取适宜的细胞系作为病毒培养基质,毕竟病毒需要寄生在细胞内才能生存和繁殖。
目前制备新冠疫苗的灭活工艺主要采用的是Vero 细胞系(绿猴肾细胞)或其他哺乳动物细胞系。
2. 病毒分离:从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样本中,如痰液、咽拭子等,分离出并纯化出新冠病毒。
病毒的纯化过程主要通过超速离心、滤过、浓缩等技术实现。
3. 病毒灭活:在病毒分离和纯化完毕后,需要使用灭活剂将病毒失去活性。
常用的灭活剂包括β-普鲁阿拉宁(β-propiolactone)和二甲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
这些灭活剂能够与病毒的核酸或蛋白质结合,破坏其功能和结构。
4. 病毒检验:经过灭活处理后的病毒需要进行检验,确保病毒已经完全失去活性。
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免疫荧光法、电子显微镜观察等,以确保病毒完全灭活,不再具有传染性。
5. 制备疫苗:灭活的新冠病毒经过检验合格后,可以进一步进行制备疫苗。
研究人员将灭活的病毒进行分装、稀释等操作,制备出疫苗剂型,如注射液、冻干粉等。
6. 免疫接种:制备好的新冠疫苗剂型可以用于临床免疫接种。
接种后,疫苗中的灭活病毒能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并形成免疫记忆,为日后遇到真实的新冠病毒感染提供保护。
总体来说,灭活工艺是一种传统而成熟的制备疫苗的方法。
然而,灭活疫苗的制备工艺相对较复杂,需要掌握病毒培养和灭活技术,确保病毒彻底失去活性,同时也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病毒检验。
此外,灭活疫苗可能存在较高的副作用风险,比如接种后可能出现发热、局部不适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灭活疫苗的制备和使用过程中,要做好充分的安全性评估和监测工作,以确保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病毒的浓缩和纯化
病毒的浓缩和纯化
收集发病鹅的脾脏、肝脏和肾脏,均浆用1:5稀释(Wt/vol)buffer A (10 Mm Tris-HCl ,100mM EDTA PH=7.2)离心10000 转,30分钟。
再加上双抗(10000LU/ML)青霉素和链霉素(1mg/ml)。
病毒浓缩的方法用的是蔗糖梯度离心方法。
首先,10000转离心30分钟,收集上清液,用三氯三氟代乙烷纯化两次为了除去脂层。
蔗糖溶液用在下一步的操作中,提前准备buffer A。
上清放于30%的蔗糖的溶液中超速离心。
上清重新用buffer A悬浮,放于25%-60%的不间断的蔗糖溶液中,超速离心120000转,16小时。
离心完后,收集密度差别的液体。
测定病毒的浮力的密度。
最后,分离的液体带再用1:3 buffer A稀释,离心2小时,120000转。
病毒小颗粒用悬200微升水。
病毒纯化密度梯度离心法
病毒纯化,即应用各种物理、化学方法,以不使病毒受损伤和失活为前提,去除宿主细胞组分等非病毒杂质,提取出高纯度浓缩的病毒样品。
病毒提纯是病毒学研究的重要前提,病毒微细形态结构的研究、病毒抗原蛋白的分离提纯、病毒化学成分及其遗传物质-DNA或RNA的详细研究都需要高纯度的病毒样品。
病毒纯度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很难有绝对的标准,通常以下几点可以作为判定依据。
物理均一性:测定病毒样品的物理均一性,是证明其纯度的常用方法,包括电镜检查、病毒粒子沉降系数和扩散常数及其在凝胶电泳、等电聚焦中的迁移率等。
病毒滴度与蛋白含量的比例:测定病毒材料的感染力或其血清学反应、滴度与其蛋白含量的比例,也是一种通常采用的纯度测定方法。
病毒滴度对蛋白含量的比例越高,说明病毒的纯度越高。
免疫学反应:免疫反应单一而无非特意反应,则说明病毒材料比较纯净。
结晶形成:病毒粒子在十分纯净的情况下,经常可以形成结晶,但少数混有杂质的病毒样品亦可形成结晶,所以这也只是一个相对标准。
病毒纯化方法:1 超速离心法,其中的平衡梯度密度离心是常用的方法,在该溶液里加入少量大分子溶液,则溶液内比溶剂密度大的部分就产生大分子沉降,比溶剂密度小的部分就会上浮,最后在重力和浮力平衡的位置,集聚形成大分子带状物。
因为病毒颗粒跟其他生物分子大小不一样,所以病毒在梯度离心过程中形成独特的条带,从而达到分离纯化的效果。
但此法对仪器的要求很高,转速至少30000rpm/min,在这个转速下要求离心时间7-8小时。
2 现在开发出各种亲和树脂,能有效地吸附病毒粒子,从而达到病毒纯化的目的。
Biomiga公司所开发的病毒纯化系列试剂盒,采用新型材料,能有效吸附腺病毒、腺相关病毒、慢病毒等,加入适当浓度的离子溶液将病毒粒子解离回收,最后对病毒进行脱盐处理,所得病毒纯度高,整个操作简便,极大地缩短了纯化时间,针对需要纯化大量病毒的客户提供大量提取试剂盒,满足客户不同需要。
密度梯度离心法英文名称: 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method〔1〕亦称平衡密度梯度离心法。
病毒的分离培养方法
病毒的分离培养方法病毒的分离培养是研究病毒性疾病、病毒结构和功能、病毒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手段。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微生物,无法在无细胞环境中生长和繁殖,必须依赖于寄主细胞来完成其生命周期。
因此,病毒的分离培养方法主要是利用其对特定细胞的感染能力,通过培养和增殖来获取纯净的病毒制备。
首先,病毒的分离培养需要获得感染病毒的组织或细胞,这些组织或细胞通常是患者的血液、组织样本或培养细胞。
在获得样本后,需要进行样本的处理和制备。
通常的处理方法包括离心、滤过、稀释等步骤,以去除细胞碎片、细菌等杂质,获得纯净的病毒颗粒。
其次,病毒的分离培养需要选择合适的寄主细胞进行培养。
不同的病毒对细胞有不同的选择性,因此需要根据病毒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细胞系。
常用的细胞系包括Vero细胞、MDCK细胞、A549细胞等。
将处理后的样本接种到寄主细胞上,让病毒感染细胞并进行增殖。
接着,病毒的分离培养需要进行病毒的纯化和扩增。
通过离心、超速离心、密度梯度离心等方法,可以将病毒颗粒从细胞碎片、蛋白质等杂质中分离出来,获得纯净的病毒制备。
然后,将纯净的病毒制备接种到新的寄主细胞中,进行扩增和增殖。
最后,病毒的分离培养需要对病毒进行鉴定和检测。
通过电镜观察病毒的形态特征,利用免疫学方法检测病毒的抗原,进行核酸检测等手段,可以对病毒进行鉴定和检测,确定其种属和特性。
总之,病毒的分离培养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实验技术,对于病毒学研究和病毒性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掌握病毒的分离培养方法,可以为病毒学研究提供纯净的病毒制备,为病毒性疾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重要的实验支持。
希望本文介绍的病毒的分离培养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慢病毒纯化
慢病毒纯化
慢病毒纯化是指从慢病毒病毒培养物中分离和纯化出慢病毒颗粒的过程。
这个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细胞培养:首先,需要将慢病毒所感染的细胞系培养到适
当的细胞密度和病毒扩增时间,以确保足够的病毒产量。
2.细胞裂解:将培养的细胞收集并经过离心等方法分离,然
后使用裂解缓冲液裂解细胞,释放出细胞内的慢病毒。
3.离心和过滤:经过细胞裂解后,样品需要进行离心,以去
除细胞碎片和核酸残余物。
然后,可以使用过滤器对澄清
的上清液进行过滤以去除大颗粒物质。
4.病毒浓缩:慢病毒通常是低浓度的,因此需要进行浓缩。
可以使用超滤、离心和沉淀等方法,将病毒颗粒从大量液
体中浓缩到较小的容量中。
5.梯度离心:为了进一步纯化病毒,可以使用梯度离心技术,
如葡聚糖梯度离心或离心浓缩。
这个过程可将纯化的病毒
与细胞碎片、蛋白质和其他污染物分离开来。
6.病毒沉淀:经过梯度离心后,可以进行病毒的最终沉淀。
使用离心来将病毒沉淀到盘底或在离心管底端形成浓缩的
沉淀。
7.再悬浮:将病毒沉淀用缓冲液再悬浮,以便进行后续实验
应用。
在整个慢病毒纯化的过程中,必须遵守基本的生物安全措施,
并使用无菌操作、合适的缓冲液和处理设备。
每一步之间的温度、离心速度和离心时间等参数也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条件和病毒类型进行优化和调整。
病毒学研究中的重要技术方法
病毒学研究中的重要技术方法病毒学是对病毒进行研究和控制的学科,其研究范围涉及病毒的结构、生物学特性、病理学、免疫学、疫苗与治疗的研究、流行病学调查等多个方面。
为了更好地进行病毒学研究,科学家们不断创新并发展出了许多重要的技术方法。
本文将介绍其中几个重要技术方法。
1. 病毒培养技术病毒培养技术是研究病毒生物学特性、病理学和制备疫苗等研究领域必不可少的技术。
其主要通过在宿主细胞中进行体外培养来进行。
常用的宿主细胞有鸡胚、哺乳动物细胞以及昆虫细胞等。
其中,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在研究人类病毒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通过病毒培养技术,病毒生长繁殖的规律以及影响其繁殖的各种因素都可以研究和控制。
一些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生长繁殖的特性也可以通过病毒培养技术进行研究。
因此,病毒培养技术是病毒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技术。
2. 病毒检测技术病毒检测技术是对病毒进行检测和诊断的重要技术。
目前常用的病毒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免疫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及电子显微镜技术等。
在病毒学研究中,不论是对研究病毒引起的疾病的发病机理还是对病毒流行病学进行研究,都需要采用病毒检测技术。
3. 病毒分离技术病毒分离技术是病毒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技术。
它主要通过对病人样品、动物组织或者其它环境样品进行分离和纯化,从中分离出病毒。
此外,病毒分离技术还可以用于评估疫苗的效力以及研究病毒变异的规律性。
通常的病毒分离技术主要包括细胞传代法、小鼠传代法、囊泡传代法、鸡卵传代法以及临床样品直接分离法等。
在现代病毒学中,主要采用的是细胞传代法。
4. 基因芯片技术近年来,基因芯片技术在病毒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这项技术主要基于生物芯片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
它将许多基因片段集合在一起制成芯片,通过对样品核酸的杂交实验可以检测到基因相应片段与芯片上的匹配。
基因芯片技术在病毒感染后机体免疫应答、病毒基因特征、宿主基因不同表达情况等方面提供了全面的信息。
因此,基因芯片技术在病毒学研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微生物的纯化名词解释
微生物的纯化名词解释微生物,即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在地球上广泛存在,并在各种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纯化是指对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和纯化的过程,以获得纯粹的菌株或病毒。
一、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在微生物纯化过程中,首先需要将微生物从复杂的环境中分离出来。
这一步骤通常包括采样、稀释和接种。
采样可以是从土壤、水体、人体等不同来源的样品中获取。
然后,通过适当的稀释,将微生物分散在培养基上。
接种后,通过观察和鉴定菌落形态、颜色、生长速率、形态学特征以及生理生化特性等,可以初步确定不同菌株的特征。
为了更加准确和系统地鉴定微生物,还可以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如核酸序列分析、蛋白质电泳等。
二、微生物的培养和增殖分离和鉴定微生物之后,接下来是培养和增殖菌株。
培养基的选择对微生物的纯化至关重要。
培养基应该提供菌落所需的营养物质和适宜的环境条件,如温度、pH值、氧气含量等。
对于细菌,常用的培养基有营养琼脂、肉汤、某些选择性培养基等。
对于真菌,可以使用含有特定碳源和氮源的琼脂培养基以促进生长。
培养基中还可以加入抗生素来选择性地培养某些菌株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三、微生物的纯化和贮藏微生物纯化的目的是得到纯粹的菌株或病毒,以便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纯化可以通过菌落选择、传代培养等方法进行。
菌落选择是指通过挑选具有特定形态的菌落,将其单独分离培养,以得到纯净的菌株。
传代培养是指将菌株进行多次传代培养,逐渐减少可能存在的杂菌或杂质。
此外,微生物在纯化过程中还需要进行贮藏。
低温保存法是常见的贮藏方式,可使用液氮或低温冻存箱将微生物保存在-80℃以下,以避免菌株的变异和降解。
四、微生物纯化的应用微生物纯化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的微生物学研究,还在医药、食品、生物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医药领域,纯化的微生物可以用于生产抗生素、疫苗、酶等生物药物。
在食品领域,纯化的微生物可以用于酿造发酵食品,如啤酒、酸奶、酱油等。
昆虫病毒怎样分离与纯化
昆虫病毒怎样分离与纯化不同病毒的分离纯化过程并不相同,但所采用的技术大同小异,通过39蜂疗网调查发现病毒分离纯化主要是以下几种常用的通用技术。
1.差速离心所谓差速离心,就是对同一份样品,用高速、低速循环交替离心,高速使病毒沉淀;沉淀饴浆再悬浮,低速除去污染杂质,最终获得较纯净的病毒粗提物。
差速离心,可以除去大部分比病毒粒子大或小的杂质。
但与病毒粒子大小相似的颗粒却难以除尽,并且由于杂质的吸附作用,实际病毒获得量低,这是本法的缺点。
差速离心的高速、低速是相对而言的;所需的时间也因溶液的密度、黏度的不同而有变化。
2.密度梯度离心〔1)蔗糖密度梯度区带离心事先于离心管内分层注入不同密度(浓度)的蔗糖溶液,密度大的位于管底部,密度小的在顶部,形成一个蔗糖密度梯度。
将需离心分离的混合液置梯度的顶部,离心过程中,不同密度的粒子,移行到与本身密度相同的蔗糖密度部位,即不再向下移行,达到平衡状态,形成致密的沉淀带。
有时不同密度粒子尚未移到各自密度相同的梯度部位,但根据粒子大小、密度不同,沉降速度不同,已分别形成清晰的区带,亦可达到良好的分离目的,离心结束后,各区带可按次分部收集。
(2)平衡密度梯度离心将待分离的混合物,均匀地悬浮于适当浓度的重金属盐溶液中(如CsCl、RbCl等),经长时间离心,重金属盐溶液建立起稳定而连续的密度梯度。
待分离的粒子被离心力场驱入溶液密度与粒子本身密度相同的区域内,即达到平衡,从而获得了良好的分离效果。
3. 判断沉淀纯度可以根据紫外吸收光谱判断。
各沉淀组分(或沉淀带),稀释到一定浓度,分别置紫外分光光度计中,在波长200~300nm的范围内测定其紫外吸收值。
看其是否具有核蛋白的特征性光谱。
核蛋白的特征光谱为:最小吸收值在245nm左右,最大吸收值在260nm左右,260nm 于280nm吸光度的比例大干1,小于2,越接近2,纯度越高。
生物工程中的分离纯化技术
生物工程中的分离纯化技术生物工程是一门涉及生命科学、工程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其中的分离纯化技术是生物工程中最为基础和关键的环节之一。
分离纯化技术是指将混合物中的某种物质隔离出来并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得到单一的、纯度高的、特殊的产品的技术过程。
在生物工程中,分离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酶、细胞、病毒等的分离纯化、检测测定和生产加工等方面。
1.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大分子有机物质,具有结构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和应用广泛性的特点,因此成为生物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在蛋白质的分离纯化过程中,分子筛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和疏水相互作用层析等技术均可有效实现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其中,分子筛层析是指通过分子筛的孔径大小将目标蛋白质与其他杂质分子分离开来的方法。
分子筛层析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中的“粗制滥造”方法,具有快速、简便、高效的特点,但相应地,纯度较低。
而离子交换层析是通过分别对离子与蛋白质的吸附作用来分离不同的离子组分,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纯度,但需要更细致的操作。
2. 酶的分离纯化酶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催化剂,具有结构多样性、反应特异性和活性高效性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在酶的分离纯化过程中,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等技术均可有效实现酶的分离纯化。
其中,亲和层析是通过将目标酶与某些特定的固定化分子结合在一起,使目标酶在混合物中优先吸附到亲和基质上,最终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凭借亲和层析技术,可实现酶的高效、高特异性的分离纯化,但亲和基质的选择和对酶的影响需要精细操作。
3. 细胞的分离纯化细胞是生命离不开的基本单位,它们在物质代谢、能量交换、生长发育和免疫防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细胞的分离纯化过程中,差速离心、密度梯度离心和磁珠分离技术等均可有效实现细胞的分离纯化。
其中,磁珠分离技术是通过将特定的磁性珠子与多价抗体等结合起来,利用磁性珠子对靶细胞或细胞分子的快速分离与扩增。
病毒的分离培养方法
病毒的分离培养方法
病毒的分离培养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它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了解病毒的特性和行为,为疾病的防控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在进行病毒的分离培养时,需要严格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操作,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进行样本的采集和处理。
样本的选择和采集是进行病毒分离培养的第一步,科研人员需要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对象选择合适的样本来源,如血液、组织、分泌物等,并严格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采集和处理,以避免样本受到外界污染或损坏。
其次,进行病毒的分离。
病毒的分离是指将样本中的病毒与其他细胞或微生物分离开来,以便进行后续的培养和研究。
常用的方法包括离心、过滤、离心梯度离心等,科研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要求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
接下来是病毒的培养。
病毒的培养是指将已经分离出的病毒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进行增殖和繁衍,以获取足够的病毒量进行后续的研究。
常用的培养方法包括细胞培养、动物体内培养等,科研人员需要根据病毒的特性和研究需要选择合适的培养方法,并严格控
制培养条件,确保病毒的生长和繁殖。
最后,是对培养得到的病毒进行鉴定和纯化。
病毒的鉴定和纯
化是研究病毒特性和行为的重要步骤,科研人员需要借助于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对培养得到的病毒进行鉴定和纯化,以获取纯净的病毒制备物进行后续的研究和应用。
总之,病毒的分离培养是研究病毒学的重要手段,科研人员在
进行病毒的分离培养时,需要严格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实验操作,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疾病的防控和治疗提供重要的
科学依据。
流感亚单位疫苗的制备流程
流感亚单位疫苗的制备流程1.病毒分离:首先,需要从流感病人的咽喉或鼻咽部样本中分离出感染的流感病毒株。
这个步骤通常通过将样本接种到细胞培养物中来实现,然后经过培养和观察,分离出纯种的流感病毒。
2.增殖:经过病毒分离得到的流感病毒株被接种到特定的细胞株中进行增殖。
这些细胞通常是鸡胚细胞、哺乳动物细胞或昆虫细胞等。
流感病毒在细胞中进行繁殖,经过一定的时间后,细胞会膨胀并释放出足够数量的病毒颗粒。
3.病毒纯化:病毒培养液经过离心和过滤等工序,将其中的病毒颗粒从其他杂质(如细胞碎片、蛋白质等)中纯化出来。
这可以通过差速离心、密度梯度离心等技术来实现。
4.病毒毒力灭活:为了保证疫苗的安全性,从纯化的病毒颗粒中,需要将病毒灭活。
这可以通过化学物质(如醚、酚等)或物理因素(如加热、辐照等)来实现。
灭活后的病毒仍然具有免疫原性,但无法复制和引发感染。
5.提取病毒表面蛋白:病毒颗粒中的表面蛋白被提取出来,这些蛋白是诱导免疫反应所必需的。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洗脱剂(如去洗脱剂等)来破坏病毒颗粒并释放蛋白质。
6.病毒表面蛋白纯化:提取出的病毒表面蛋白含有其他蛋白质和杂质,需要进行纯化。
纯化过程中,可以使用凝胶电泳、层析色谱、超滤等技术来除去杂质。
7.疫苗制剂的添加:病毒表面蛋白纯化后,需要将其添加到其他成分中,形成最终的疫苗制剂。
这些成分通常包括辅助剂如氢氧化铝、防腐剂等,以增强免疫反应的效果。
8.疫苗灭活性能检测:各个生产批次的疫苗需要进行灭活性能测试,以确保灭活的病毒表面蛋白对免疫系统具有充分的免疫原性,但不会引起实际的感染。
9.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经过灭活处理的流感亚单位疫苗需要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
这一过程包括动物试验和人体临床试验,以验证疫苗对流感病毒的保护效果和免疫反应的安全性。
10.批准上市:经过所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并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的流感亚单位疫苗,可以向相关监管机构申请上市批准。
总结起来,流感亚单位疫苗的制备流程包括:病毒分离、增殖、病毒纯化、病毒毒力灭活、提取病毒表面蛋白、病毒表面蛋白纯化、疫苗制剂的添加、疫苗灭活性能检测、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以及批准上市等步骤。
新冠病毒分离培养方式
新冠病毒(SARS-CoV-2)是一种能够感染人类的病毒,通常可以通过分离培养的方式进行检测和研究。
分离培养是指在适当的培养基中培养病毒,使病毒单独生长并繁殖,以便进一步研究病毒的特性和药物抗性等。
分离培养新冠病毒的步骤如下:
1 准备标本:将患者的病毒样本(如痰液、鼻咽拭子、血液等)通
过病理检测、荧光PCR或其他方法鉴定含有新冠病毒。
2 离心纯化:将标本经过离心机纯化,将病毒细胞和杂质分离开来。
3 分离培养:将纯化后的病毒样本放入适当的培养基中,在合适的
温度、湿度和氧气浓度条件下培养,使病毒单独生长并繁殖。
一般来说,新冠病毒可以在Vero 细胞、293T 细胞或其他细胞培养基中分离培养。
4 检测病毒:在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荧光PCR、免疫染色或其
他方法检测病毒是否存在。
5 病毒纯化:在病毒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离心纯化、滤过或其他
方法将病毒从培养基中纯化出来,以便进一步研究病毒的特性和药物抗性等。
分离培养新冠病毒的过程需要使用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避免病毒感染人员和环境。
此外,培养过程中也要注意培养基的质量和温度、湿度和氧气浓度的控制,以保证病毒的质量和纯度。
通过分离培养新冠病毒,可以为病毒的研究和治疗提供重要的数据和依据。
此外,分离培养还可以为病毒的生物安全研究和疫苗开发提供支持。
vsv纯化灭活方案
vsv纯化灭活方案
"VSV" 通常指的是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灭活指的是使病毒失去感染性,以便在实验室环境中安全使用。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 VSV 病毒的纯化和灭活方案:
VSV病毒纯化:
1. 病毒培养:培养感染VSV的宿主细胞,通常是哺乳动物细胞系,以产生大量病毒颗粒。
2. 病毒收集:收集培养物,离心去除细胞碎片,得到含有病毒的上清液。
3. 超速离心:使用超速离心将病毒从上清液中分离出来。
这一步可以使用不同离心力梯度,例如蔗糖密度梯度离心。
4. 病毒沉淀:使用某种沉淀方法,如聚乙二醇沉淀,将病毒沉淀下来。
5. 病毒洗涤:洗涤沉淀得到的病毒,以去除不纯物质。
VSV病毒灭活:
1. 热灭活:将病毒悬液加热至一定温度,通常在56°C到60°C之间,一定时间。
这个温度范围可以灭活病毒,但需小心不要过度加热,以免破坏样本。
2. 化学灭活:使用化学物质(例如,二甲亚砜)处理病毒悬液。
这可以通过在一定浓度下孵育一段时间来实现。
3. 辐射灭活:使用紫外线或离子辐射来灭活病毒。
这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技术。
4. 形状改变灭活:有些方法通过改变病毒的结构,如通过化学交联,来达到灭活的目的。
在进行灭活之后,建议对样品进行验证,确保病毒已经失去了感染性。
使用这些灭活的样本时,应该采取适当的生物安全措施,以防止意外感染。
实验室工作应遵循相关的生物安全和伦理规定。
此外,具体的步骤可能会根据病毒亚型和实验要求而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任何实验之前,请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病毒的提纯
病毒的提纯(1)病毒只在活的细胞内寄生、复制和增殖,要在病毒不失活的前提下,使之从细胞中释放出来,去除细胞成份。
有些病毒如痘病毒、正粘病毒、副粘病毒、披膜病毒,病毒粒子被释放到细胞外,可以从培养液或尿囊液中提纯;而另一些病毒如腺病毒、乳多空病毒、小DNA 病毒,在毒粒成熟后只有少数病毒释放到细胞外,大量提纯时必须首先裂解细胞,使病毒大量释放。
实验室常用冻融、研磨、高速捣碎、超声波处理或高压冲击、中性去污剂裂解、蛋白酶解等物理和化学的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处理获得的粗制的病毒悬液,其中常含有大量的细胞碎片,一个有效的方法是以2 000~6 000r/min 离心30~40分钟,可除去90%以上的细胞碎片和杂质。
(2)病毒粒子实际上是大的蛋白颗粒,可以应用提纯蛋白质的一些技术方法。
(3)对大小、形状和密度高度一致的病毒粒子,可以采用分级分离的技术。
当然不同的病毒,其生长特性及理化学性质不同,因此提纯方法也不尽一致。
(一)沉淀法主要是从稀的悬浮液中浓缩病毒,有中性盐沉淀法、聚乙二醇(PEG)沉淀法、有机溶剂沉淀法、等电点沉淀法、皂土法和鱼精蛋白沉淀法等。
1.中性盐沉淀法病毒一般在45%以上饱和度的硫酸铵溶液中沉淀,且保持其感染性。
在含有病毒的组织培养液中加入等体积的饱和硫酸铵,可以很容易地沉淀某些病毒如狂犬病毒、鸡新城疫病毒等。
2.聚乙二醇沉淀法聚乙二醇(PEG)为水溶性非离子型聚合物,具有各种不同的分子量,用于病毒沉淀的主要是分子量为2 000~6 000的PEG。
将PEG配成50%左右的溶液,或直接将固体PEG加于病毒悬液中,使其达到所需浓度,通常在4℃搅拌过夜,然后离心使病毒沉淀。
Tanncock(1985年)成功地用PEG浓缩了禽脑脊髓炎病毒。
3.有机溶剂沉淀法甲醇、氯仿、正丁醇、氟碳化合物等都可用于提纯病毒,但乙醚、氯仿等脂溶剂对于具有脂质囊膜的病毒具有破坏和灭活作用,故不适于这类病毒的浓缩提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的分离纯化
我设计了一套方案,请大家批评指正:
1. 新鲜病叶200g,-70℃冰冻30分钟,以2倍体积0.2mol/L磷酸缓冲液(PH7.5,含0.1%巯基乙醇,2%TritionX-100,0.01mol/LEDTA)。
组织捣碎机捣碎,双层纱布过滤。
2. 滤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冰浴激烈搅拌15分钟,充分乳化后2000 g离心15分钟
3. 上清液中加入6%聚乙二醇-6000,3%Nacl,0.5%TritionX-100(W/V)。
冰浴搅拌,4℃下过夜,次日取出10000g离心20分钟。
4. 沉淀悬浮于0.02mol/L磷酸缓冲液(PH7.2,2%TritionX-100, 0.1%巯基乙醇,1mol/L尿素),2小时后,2000g离心10分钟。
5. 上清液中加入6%聚乙二醇-6000,3%Nacl,0.5%TritionX-100(W/V)。
冰浴搅拌4小时,10000g离心30分钟。
6. 沉淀悬浮于0.02mol/L磷酸缓冲液(PH
7.2,2%TritionX-100,0.01mol/LEDTA,1mol/L尿素),4℃下4小时后,10000g离心10分钟。
7. 上清用10%~40%蔗糖密度梯度离心(30000r/min,1.5h),收集病毒带,用0.02mol/L磷酸缓冲液(PH7.2,2%TritionX-100, 0.1%巯基乙醇,1mol/L尿素)稀释,123000g离心2小时。
8.沉淀用0.02mol/L磷酸缓冲液(PH7.2,2%TritionX-100, 0.1%巯基乙醇,1mol/L尿素)悬浮,5000g离心15分钟,上清即为提纯病毒制品。
lf_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