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社会规范的背离及其纠正)【圣才出品】
(完整版)冯忠良版本教育心理学笔记
教育心理学
裴斯塔洛奇-----提出“教育要心理化”
心理测验最初由英国高尔顿提出
卡普捷列夫1877年《教育心理学》是迄今为知的正式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第一部教育心理著作
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心理教育学观点认为它是把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教育的一门学科
(二)以儿童发展研究为中心的观点(实验教学运动的代表人)
(三)以学习为中心的观点(最初倡导者是桑代克、奥苏泊尔)
教育系统的基本结构
1教育作为一种经验传递系统,是通过教育与学生的交往活动实现的
2教育系统的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
经验的传授者及其传授活动;经验的接受者及其接受活动;经验本身以及媒体。3教育系统三要素,在统一的经验传递中有独特的作用,但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构成教育系统本身的独特结构:教受制于学,学受导与教;学与教受制于教材,教材必须依据学与教。
第一节主要内容
总论、学习理论、学习心理、知识信息、技能学习、广泛学习、教学设计及其成效的考核与评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方法论及研究原则
一、辩证唯物主义与教育心理学
二、科学系统论与教育心理
学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
原则
1 客观性原则
2 系统性原
则3 实践性原则4 综合创
造性原则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主要
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观察法
教育心理问题的研究程序
一、确定研究课题二、
查阅文献三、提出假设四、
设计与实施研究方案
五、整理分析研究结果六、
撰写实验报告
第一节桑代克的联结-
试误说
第二节巴浦洛夫的经典
性条件作用说
第三节华生的刺激-反
应说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反对以强化为主的程序教
学
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发现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教材精讲】(社会规范的背离及其纠正)【圣才出品】
第二十三章社会规范的背离及其纠正
社会规范背离是对规范接受过程的偏离或逆反,是品德建构过程中的异常现象,是个体道德学习不良的表现。社会规范背离研究可以说是对规范接受过程研究之必要补充,是完整地揭示个体社会规范学习规律所必需的。本章在探讨社会规范背离行为的分类和成因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法制教育,阐述综合性的教育对策。
【学习目标】
1.明确社会规范背离的含义、分类、危害。
2.了解社会规范背离的成因与基本对策。
3.掌握如何运用心理健康教育与法制教育,预防和纠正青少年社会规范的背离。
第一节社会规范的背离及其危害
一、社会规范背离的含义
社会规范的背离是对规范遵从现象的逆反,是指对社会规范的准则的偏离、违反、背叛等。由于社会规范本身具有历史性与可变性,社会规范的背离既可能是积极的,又可能是消极的。对陈腐的旧规范的背离是社会进步力量的标志,也是道德发展的动力,是值得积极倡导的。而对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服务的合理规范的背离,则对社会和个人都是有害的,是要防止和纠正的。
本章中所谈的社会规范背离特指对合理规范的背离,因而是消极的。
二、社会规范背离的类型
关于社会规范背离的分类,可以有多种方法。
(一)按危害程度分类
社会规范背离按其危害程度来分,可以分为社会适应障碍、品德不良和违法犯罪三类。社会适应障碍主要是对个体自身造成心理伤害,品德不良则对他人与集体的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而违法犯罪则是对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1.社会适应障碍
社会适应障碍指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患的个体采用偏离社会规范的方法与他人或群体相处,使个体不为他人或群体所接受,但不直接构成对他人利益的侵犯,属于轻度的社会规范背离。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圣才出品】
第1章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1.请阐述教育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答: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是通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而逐渐演变产生的。教育心理学的产生有其政治、经济、教育与心理科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1)政治与经济背景
①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和民族运动的蓬勃发展,腐朽的封建制度迅速崩溃,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繁荣发展。
②19世纪的后半期,英国已被称为“世界工场”,占据了世界工业的垄断地位。北美殖民地人民就掀起了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并成立了美利坚合众国。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的改革,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我国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从独立的封建国家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家,直到1949年解放。
③19世纪的60年代末,欧美各大国都先后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各项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的完全统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也大体完成,生产和交换具有了更广阔的国际性质。至此,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一个世界体系。
(2)教育背景
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同时,迫切要求普及文化教育,为它提供具有文化科学知识、能掌握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与科学管理机器大生产的统治人才和大量的熟练工人。于是,在
19世纪的后半期,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界相继进行了一系列破除封建等级教育以利资本主义发展的改革。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都先后实行了初等教育的义务教育制度。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学习的联结—认知理论【圣才出品】
第7章学习的联结—认知理论
7.1复习笔记
一、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
(一)托尔曼的经典实验
1.位置学习实验
位置学习实验以在高架迷津中进行的迂回学习最为著名。该实验以白鼠为对象,研究其在高架迷津中的取食行为。高架迷津装置包括三条长短不同的通向食物箱的通路,并且最短的和次短的两条通路具有通向目标的共同部分。实验分为预备练习和正式实验两个阶段,前者是让白鼠有机会走过迷津中的每一条通道,熟悉整个环境,并确定其自起点到达食物箱时对三条通路的偏好程度;后者通过实验者的操作创造一定的情境,观察白鼠在特定情境中的反应。研究发现,白鼠是根据对迷津的认知地图而不是依照过去的习惯来行动的。
2.奖励预期实验
托尔曼认为,个体的行为由对目标的期待来引导。廷克波1928年所做的奖励预期实验证实了该观点。
(1)廷克波的实验以猴子为被试。实验者首先当着猴子的面把香蕉用带有盖子的两个容器中的一个盖住,然后用一块木板挡住猴子的视线。然后要求猴子在两个容器中进行选择。结果发现,猴子能准确地在装有香蕉的容器中取得食物。
(2)然后,实验者当着猴子的面用一个容器把香蕉盖住,之后又在挡板后面将香蕉取出,换为莴苣叶子,并要求猴子取食。结果发现,当猴子再次想从原来的容器中取食香蕉而实际发现是莴苣叶子时,猴子显露出惊讶沮丧的表情,对着实验者高声尖叫并拒绝取食。因
此,托尔曼认为动物和人类的行为不是受他们行为的直接结果支配,而是受他们预期行为将会带来什么结果支配的,学习是期待的获得,而非习惯的形成。
(二)认知—目的说的基本内容
1.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待的获得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圣才出品】
第2章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
1.在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中,关于其研究对象有哪几种主要看法?其历史渊源是什么?
答:(1)在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中,其研究对象主要有心理教育学观点、以儿童发展研究为中心的观点和以学习为中心的观点这三种看法。
①心理教育学观点认为,教育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教育的一门学科。它本身并不具有独立性及特殊性,只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教育领域中的问题。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的附属学科。
②以儿童发展研究为中心的观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如何掌握社会历史文化的,因此,理应把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合并。这样,教育心理学的独立性难以体现出来,也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该学科的发展。
③以学习为中心的观点,提倡教育心理学应以学习或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而建设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但由于他们对教育与学生学习的本性、对学生的能力与品德的实质等问题缺乏深入探讨,由于其教育心理学对象的理论依据的薄弱性,因而他们所确定的内容体系仍缺乏内在联系。
(2)其历史渊源分别如下:
①从赫尔巴特开始到现在,心理教育学观点在西方教育心理学领域中仍非常流行。
②以儿童发展研究为中心的观点,莫依曼等人所提倡的实验教育学运动以儿童的身心发展问题为核心。这种倾向性也影响着教育心理学,使儿童身心发展的研究一度成为当时教育
心理学的中心内容。这在前苏联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从其书名中即可体现出来,如《儿童教育心理学》(列维托夫,1958年)。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达维多夫于1976年曾在《心理学问题》第四期上发表了题为《在教育发展现阶段中的年龄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文章,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对社会历史文化掌握的结果。
冯忠良版本教育心理学笔记
冯忠良版本教育心理学笔记
教育心理学笔记
心理学教学
第一章
“心理教育”的心理测验最早是由英国高尔顿提出的
赫尔巴特,尤辛斯基
kapterev 1877年的《教育心理学》是迄今为止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教育心理学书籍。
实验教学运动的倡导者是人类教育家莫赫曼和雷阿雷
法国代表人物是桑代克,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比奈·西蒙1.联络员——沃森、格思里、赫尔、盖茨、斯金纳、巴甫洛夫、桑代克;机械论的局限性,忽视讨论学习的内部过程和内部条件2认知学派——起源于格式塔心理学(wertheimer,Kaufka,Kohler)代表人物:贾德·贾德,布鲁纳,奥苏贝尔3连接——认知学派——代表人物:托尔曼·托尔曼,加涅;;还有班杜拉的四个人文主义学校——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首
国内外教育心理学存在以下趋势:
在理论思维方面,逐步克服外部原因和机制,并在实验中使用心理模拟。
在传统理论中,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研究课题和方法。4.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5.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相结合。6.分析研究和综合研究相结合。7.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问题1 .研究对象不明确,观点分歧很大
传统教育心理学内容庞杂,体系混乱,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不清,研究方法有待改进。
第二章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
一、几种代表性观点(一)心理教育学观点
它被认为是一门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教育的学科。
(2)以儿童发展研究为中心的观点(实验教学运动的代表)
(三)以学习为中心的观点(最初的倡导者是桑代克和奥斯博尔)
二、教育的本质(1)
(3)教育的特征和定义: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学习的迁移【圣才出品】
第13章学习的迁移
13.1复习笔记
一、学习迁移概述
(一)学习迁移的含义
1.迁移的含义
学习迁移又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其实质是经验的整合。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与社会规范的学习中。迁移不仅发生于同一类型的学习或经验内部,而且也存在于不同类型的学习与经验之间,迁移表明了经验间的相互影响,通过迁移,各种经验得以沟通,经验结构得以整合。
2.对迁移的误解
在迁移研究历史中,有相当一段时间仅把迁移局限于操作技能范围,这是非常片面的。同样,仅把迁移看做原有的学习或经验对新的学习或经验的影响也是不准确的,都不利于揭示迁移的内在机制。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迁移的研究也有很大的突破,迁移研究的范围也日益扩大。
(二)学习迁移的种类
1.正迁移、负迁移与零迁移
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可分为:
(1)正迁移
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正迁移表现在个体对于新学习或解决某一问题具有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从事某一活动所需的时间或练习次数减少,学习
效率提高。
(2)负迁移
负迁移是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负迁移经常表现在产生僵化的思维定势,缺乏灵活性、变通性,使某种学习难以顺利进行,学习效率低下。
(3)零迁移
零迁移又称中性迁移,是指两种学习间不存在直接的相互影响。
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可分为:
(1)水平迁移
水平迁移又称横向迁移、侧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学习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并列的,都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层次,各种概念的学习之间相互影响。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1-3篇)【圣才出品】
第一编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
第1章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1.请阐述教育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答: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是通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而逐渐演变产生的。教育心理学的产生有其政治、经济、教育与心理科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1)政治与经济背景
①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和民族运动的蓬勃发展,腐朽的封建制度迅速崩溃,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繁荣发展。
②19世纪的后半期,英国已被称为“世界工场”,占据了世界工业的垄断地位。北美殖民地人民就掀起了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并成立了美利坚合众国。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的改革,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我国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从独立的封建国家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家,直到1949年解放。
③19世纪的60年代末,欧美各大国都先后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各项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的完全统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也大体完成,生产和交换具有了更广阔的国际性质。至此,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一个世界体系。
(2)教育背景
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同时,迫切要求普及文化教育,为它提供具有文化科学知识、能掌握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与科学管理机器大生产的统治人才和大量的熟练工人。于是,在19世纪的后半期,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界相继进行了一系列破除封建等级教育以利资本主义发展的改革。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都先后实行了初等教育的义务教育制度。
(完整版)冯忠良版本教育心理学笔记
(完整版)冯忠良版本教育心理学笔记
教育心理学
裴斯塔洛奇-—-——提出“教育要心理化”
心理测验最初由英国高尔顿提出卡普捷列夫1877年《教育心理学》是迄今为知的正式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第一部教育心理著作
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心理教育学观点认为它是把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教育的一门学科
(二)以儿童发展研究为中心的观点(实验教学运动的代表人)(三)以学习为中心的观点(最初倡导者是桑代克、奥苏泊尔)
教育系统的基本结构
1教育作为一种经验传递系统,是通过教育与学生的交往活动实现的
2教育系统的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
经验的传授者及其传授活动;经验的接受者及其接受活动;经验本身以及媒体。
3教育系统三要素,在统一的经验传递中有独特的作用,但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构成教育系统本身的独特结构:教受制于学,学受导与教;学与教受制于教材,教材必须依据学与教。
第一节主要内容
总论、学习理论、学习心理、知识信息、技能学习、广泛学习、教学设计及其成效的考核与评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方法论及研究原则
一、辩证唯物主义与教育心理学
二、科学系统论与教育心理学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 客观性原则
2 系统性原则
3 实践性原则
4 综合创造性原则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观察法教育心理问题的研究程序
一、确定研究课题二、查阅文
献三、提出假设四、设计与实施
研究方案
五、整理分析研究结果六、撰写
实验报告
第一节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
第二节巴浦洛夫的经典性条件
作用说
第三节华生的刺激-反应说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章节题库(社会规范的背离及其纠正)【圣才出品】
第22章社会规范的背离及其纠正
一、选择
1.小学儿童的品德具有()特点。
A.自觉性
B.一致性
C.过渡性
D.关键性
【答案】C
2.从小学儿童品德的整体发展来看,小学儿童品德发展过程存在的转折期大约在()。
A.三年级上学期前后
B.三年级下学期前后
C.四年级上学期前后
D.四年级下学期前后
【答案】B
3.小学儿童的道德知识系统化及相应的行为习惯形成的表现是()。
A.自我意识的成熟
B.个性的形成
C.自觉纪律的形成
D.道德评价的出现
【答案】C
4.下列属于造成品德不良的客观原因的是()。
A.道德意志薄弱
B.父母的溺爱迁就
C.性格上的某些缺陷
D.受不良行为习惯的支持
【答案】B
5.品德不良的青少年的转化过程大体上要经历三个阶段,依次是()。
A.醒悟、自新、转变
B.醒悟、转变、自新
C.转变、自新、醒悟
D.转变、醒悟、自新
【答案】B
6.品德不良的青少年经过长时间的转变后,如果不再出现反复,或很少出现反复,就逐渐进入()阶段。
A.自新
B.醒悟
C.转变
D.回归
【答案】A
7.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
A.集体观念
B.从众
C.服从大局
D.集体凝聚
【答案】B
8.从众现象的发生,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导致。一是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觉得别人提供的信息()。
A.是权威意见
B.将有助于他
C.旁观者的意见
D.是客观的意见
【答案】A
9.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
为等表现,一般称作()。
A.心理异常
B.不适应表现
C.不良表现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1章学习动机
11.1复习笔记 11.2课后习题详解 11.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2章学习的迁移
12.1复习笔记 12.2课后习题详解 12.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3章知识及其掌握 概述
第14章知识的领会
第15章知识的巩固 第16章知识的应用
第13章知识及其掌握概述
13.1复习笔记 13.2课后习题详解 13.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1章社会规范的 接受过程与条件
第20章社会规范及 其学习概述
第22章社会规范的 背离及其纠正
第20章社会规范及其学习概述
20.1复习笔记 20.2课后习题详解 20.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1章社会规范的接受过程与条件
21.1复习笔记 21.2课后习题详解 21.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2章社会规范的背离及其纠正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冯忠良所著的《教育心理学》的考生,也可供各大 院校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师生参考。 国内外经典教材习题详解系列是一套全面解析当前国内外各大院校权威教科 书的辅导资料。我国各大院校一般都把国内外通用的权威教科书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参考教材, 这些教材甚至被很多考试(特别是硕士和博士入学考试)和培训项目作为指定参考书。但这些国内外优秀教材的 内容一般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课(章)后习题一般没有答案或者答案简单,这给许多读者在学习专业教材时带 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我们有针对性地编著了一套与国内外教材配套的复习资料。 冯忠良、伍新春著《教育心理学》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教育心理学权威教材。作为这本教材的配套辅导书,本 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每章的复习笔记以《教育心理学》这一经典教材 为主并结合国内其他著名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对各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 的知识精华。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对配套教材《教育心理学》的课(章) 后习题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部分章节增加了对原书重点内容改编而成的习题和答案,并对相关重要知识 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3.精选考研真题,补充难点习题。为了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部分院校近 年的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考研真题。所选考研真题和习题基本体现了各个章节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联系实际突 现当前热点。本书的笔记整理了部分高校老师讲授教育心理学的讲义和上课笔记,而习题解答则参考了国内外教 材的配套资料和相关参考书,如有不妥,敬请指正,在此表示感谢。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知识的领会【圣才出品】
第15章知识的领会
15.1复习笔记
一、知识领会概述
(一)知识领会的特点
知识领会,是指了解传输知识的媒体的含义,懂得词所标志的事物的情形、性质,对事物获得间接认识的过程。知识的领会主要通过对教材的直观与概括这两个认识环节来实现。
1.教材直观
(1)含义
教材直观,是指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信息(直观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认知活动。直观即学生对教材所作出的感性的能动反映。直观是领会及构建科学知识结构的起点。它在各种知识学习中都是必需的。
(2)直观的特点
直观是由反映事物的外表特征与外部联系的一系列认知活动构成的,它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①直观总是在一定刺激物的直接作用下发生的,在实际教学中,用来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刺激物,或者是实物,或者是实物的模像,或者是言语刺激;
②直观过程中总是包含有一定的感知活动,但不限于感知,还包含有想象、思维和记忆等成分;
③直观只能反映个别事物的感性特征与联系,只能提供领会概念与规则所必需的基础性
的知识经验。若要形成相应的概念与规则,则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思维加工。
(3)在教学条件下教材直观的特性
①教材的直观对象通常是经过教师精心挑选或人为制作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领会抽象知识所必备的认识支柱;
②教材的直观具有严格而确切的要求,必须达到预定的目的,因而具有较高的目的性与意识性。忽视教材直观的这些特点,则会把教材的直观一般化,降低直观的意识水平。
2.教材的概括
(1)含义
教材概括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认知活动。它是加工改造感性知识以形成发展理性知识的过程,也是自下而上地进行抽象思考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 冯忠良
三、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的比较
四、强化与惩罚
1、强化:正强化与负强化
强化模式图:
后果
效果
行为 → 强化物 →被加强或重复的行为
2、惩罚:呈现性惩罚与移去性惩罚
惩罚模式图:
后果
效果
行为 → 惩罚物 →被减弱或减少的行为
在课堂中应用操作性条件作用: ▲
❖ 使用行为方法时,要尽可能地使用强化, 而不用惩罚,必须使用惩罚时,要尽量 使用移去性惩罚。
都在学习,只是某一阶段其学习效果未明确 显示,其学习活动处于潜在状态。 2、分组:甲组:无食物奖励组
乙组:食物奖励组 丙组:前10天不给奖励,从第11天
给与食物奖励
结论:
三组白鼠的学习程度是相同的,没有受到 强化之前,白鼠也学习了迷津的空间关系, 形成了认知地图,只是在没有强化的情况下, 其学习结果没有显示出来,是潜在学习,一 旦得到强化,就表现出原来潜在学习的结果。
应。
三、产生条件 1、时间接近 2、相倚性:一种行为或事件依赖于另一种事
件的发生或刺激的出现。
四、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 1、条件作用的获得与消退 2、刺激泛化与分化 3、恐惧性条件作用 4、高级条件作用
第三节 华生的刺激—反应说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 1、只研究可观察的行为 2、概念:行为、刺激、反应 3、一切心理学问题都可用刺激和反应来解释 二、刺激—反应说的基本观点▲ 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习惯 2、习惯形成所遵循的规律:频因律和近因律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第10章学习与个体发展)【圣才出品】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第10章学习与个体发
展)【圣才出品】
第10章学习与个体发展
1.简要评述有关心理发展实质的几种代表性理论。
答:个体的发展一般是指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关于心理发展的实质有以下四种代表性的理论:
①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发论:该观点认为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心理发展的实质是这种自然因素按其内在的目的或方向而展现的。外部条件只能影响其内在的固有发展节律,而不能改变节律。内发论观点又称自然成熟论、预成论、生物遗传决定论等。以美国心理学家霍尔(G.S.Hall)和奥地利心理学家彪勒(K.Biihler)等为代表。
②个体心理发展的外铄论:又称心理发展的环境决定论、外塑论或经验论等。它与内发论相反,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实质是环境影响的结果,环境影响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的水平与形式。典型代表是以华生为主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其根本错误在于否认心理反映的能动性,是一种机械主义的发展观。
③个体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历史:该观点认为,人类个体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在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固有本能,心理发展受人类的社会文化历史制约。该观点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首先提出,后经列昂节夫和鲁利亚等人的进一步完善,形成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又称“维列鲁”学派。
④个体心理发展的建构论:该观点认为个体心理的发展是在主客体及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主体不断建构心理结构,从而产生心理的量变和质变而实现的。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U.Piaget)为代表。皮亚杰的建构论对心理发展的论述比内发论和外铄论更为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学习的含义、机制与类型【圣才出品】
第10章学习的含义、机制与类型
10.1复习笔记
一、学习的含义与作用
(一)学习的含义
1.学习是个体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活动
(1)环境,是指与个体发生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外部条件;
(2)适应,是指个体对环境变化所作出的反应;
(3)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活动,是作为主体的个体与作为客体的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两者间的平衡不断被破坏,又在新的基础上不断建立新的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主客体相互作用是适应发生的客观基础,个体的反应活动及其身心变化是适应发生的内在机制,个体的行为变化则是适应发生机制的外显表现。学习就是在这种适应中发生的。
2.学习是经验的获得并通过相应的行为变化来体现
(1)经验
经验是主体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并非是主观自生的东西。因此,经验的获得总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的。客观现实的作用与主体的反映动作,乃是经验得以发生的前提,而经验本身则是主体活动的主观产物,是主体的反映动作作用于对象的产物。
(2)经验的形成
经验是主体反映活动的产物,同客观现实既有联系,又不是简单地等同。从客观现实的作用到经验的产生,需要经过主体的活动,也就是经过一定的主体反映动作的转化,即“编码”与“译码”过程。
(3)区分不同的行为变化
经验的获得或心理结构的形成最终通过行为变化来体现,但是学习并不等同于行为变化的过程。以行为变化作为推断学习以及心理结构形成的依据,必须区分由学习及经验获得引起的行为变化和非学习及非经验获得所引起的行为变化,二者具有不同的特点:
①就生理成熟、衰老等因素导致的行为变化而言,其过程是非常缓慢的,而学习导致的行为变化的速度相对较快;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学习的认知理论)【圣才出品】
第6章学习的认知理论
6.1 复习笔记
一、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
1.学习并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完形、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并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
3.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长时记忆系统中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
二、格式塔学派的完形——顿悟说
1.代表人物
完形——顿悟说是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派所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其代表人物是魏特海墨、考夫卡和苛勒。
2.格式塔学派的经典实验
(1)实验设计的原则
①该原则的内容
实验者布置一种情境,但其目的不能直接到达,而又使它对情境完全了解,于是便可以知道它所能得到的是何种程度的行为,尤其是它能否以间接的方法解决其问题。
②该原则的理解
a.苛勒是以动物能否以“间接方法解决问题”作为理解力的标志的;
b.苛勒坚持,实验的设计必须使动物有可能完全了解其情境。问题的一切主要条件,必须全部显露出来,以便让动物观察。
(2)实验系列
苛勒的实验常由简单的问题入手,然后逐步增加难度。他认为,用该方法才可以考察到动物在实验过程中对解决问题的哪一部分最为困难,并可以借此判断动物发生这样或那样错误的原因。在苛勒设计的由简而繁的实验中,主要包括箱子实验和棒子实验两个系列。
①箱子实验
苛勒把黑猩猩置于放有箱子的笼内,笼顶悬挂香蕉,简单的问题情境只需要黑猩猩运用一个箱子便可够到香蕉,复杂的问题情境则需要黑猩猩将几个箱子叠起,方可够到香蕉。在复杂问题情境的实验中,有两个可利用的箱子。当黑猩猩1看到笼顶上的香蕉时,它最初的反应是用手去够,但够不着,只得坐在箱子1上休息,但毫无利用箱子的意思;后来,当黑猩猩2从原来躺卧的箱子2上走开时,黑猩猩1看到了这只箱子,并把这只箱子移到香蕉底下,站在箱子上伸手去取香蕉,但由于不够高,仍够不着,它只得又坐在箱子2上休息;突然间,黑猩猩1跃起,搬起自己曾坐过的箱子1,并将它叠放在箱子2上,然后迅速地登箱而取得了香蕉。三天后,苛勒稍微改变了实验情境,但黑猩猩仍能用旧经验解决新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章社会规范的背离及其纠正
22.2 复习笔记
一、社会规范的背离及其危害
1.社会规范背离的含义
社会规范的背离是对规范遵从现象的逆反,是指对社会规范、准则的偏离、违反、背叛等。由于社会规范本身具有历史性与可变性,社会规范的背离既可能是积极的,又可能是消极的。对陈腐的旧规范的背离是社会进步力量的标志,也是道德发展的动力,是值得积极倡导的。而对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服务的合理规范的背离,则是对社会和个人都有害的,是要防止和纠正的。本章中所谈的社会规范背离特指对合理规范的背离,因而是消极的。
2.社会规范背离的类型
(1)按危害程度分类
社会规范背离按其危害程度,可以分为社会适应障碍、品德不良与违法犯罪三类。社会适应障碍主要是对个体自身造成心理伤害,品德不良则对他人与集体的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而违法犯罪则是对社会构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①社会适应障碍
社会适应障碍是指个体由于心理障碍或心理疾患所引起的,采用偏离社会规范的方法与他人或群体相处,使个体不为他人与群体所接受,但不直接构成对他人利益的侵犯,属于轻度的社会规范背离。如由嫉妒、逆反、敌对、恐惧、焦虑等心理障碍引起的多疑猜忌、烦躁
不安、讽刺挖苦,恶意攻击、易怒冲动等人际关系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维持注意困难等注意障碍与多动、多话等不随意行为异常而引起的违反常规行为和攻击行为,甚至出现具有捣乱性和破坏性等扰乱别人的行为等,均属于社会适应障碍。这不仅影响个体的待人处事,也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同时不利于群体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②品德不良
品德不良是指经常发生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或采用违背道德规范的方式和手段来达到个人的目的,构成对他人利益的侵犯,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如行为不文明、不礼貌,无理取闹,欺侮同学,不尊重教师和家长,不守纪律,旷课,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都属于行为不良。长期的品德不良得不到纠正,也容易发展成违法犯罪。
③违法犯罪
a.违法犯罪是指直接触犯法律的反社会行为,对他人与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要受到法律的惩处。如某大学生因嫉妒同伴学习成绩优秀,常常寻事与其争吵,属于社会适应障碍;进而产生破坏同伴学具与生活用具的不轨行为,属于品德不良;最后发展到刺伤同伴脸部,危及他人生命,这就触犯了刑法。
b.违法与犯罪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第一,违法行为具有较广的含义,泛指违反了国家一切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二,违法行为并不都是犯罪,只有社会危害性达到触犯刑法的严重程度时,该行为才被认为是犯罪。
第三,但犯罪以外的违法行为对社会也有一定的危害性,而且如不及时制止,还可能发展成为犯罪。
④总结
社会适应障碍、品德不良与违法犯罪是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问题。社会适应障碍是
社会规范背离的早期,品德不良常常是违法犯罪的前奏,违法犯罪是长期品德不良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因而,为防止或纠正社会规范的背离,应尽早抓起。
(2)按背离根源分类
社会规范背离依据背离的内部根源可以分为错误依从、错误认同与错误信奉三类。
①错误依从
错误依从是指个体与某些非正式群体与不正当的小团体建立较密切的联系或加入这些组织后,迫于这些群体的内部压力,盲目服从或接受这些群体的不正确的规范与准则,从而做出有悖于社会规范的行为。
②错误认同
错误认同是指个体由于个人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原因,错误地将某个不符合社会规范准则要求的人物,作为自己仰慕崇拜的偶像而进行模仿学习,从而发生社会规范的背离行为。如儿童受某些暴力影视文化的影响,容易将攻击行为与暴力活动作为某个英雄人物的行为特征,发生错误认同,受错误的个人英雄主义需要的驱使从而经常出现打架斗殴等违规行为。
③错误信奉
错误信奉是指个体由于个人的生活环境与特殊的经历,产生或接受了一些错误的道德观念或思想,甚至根深蒂固,成为一种道德信条,从而使个体发生社会规范的背离。如有些人错误地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生在世,吃喝玩乐”等,从而常常做出损人利己的事。
(3)按综合要素来划分
社会规范背离是个体在社会学习过程中所发生的异常行为,也可作为问题行为来分析。左其沛根据内部动因、外部情境、心理状态及个性特点、行为方式、行为后果、自我评价等几项综合指标,将问题行为分为四种基本类型:过失型、品德不良型、攻击型、压抑型。并
认为前两种属于品德性问题行为,后两种属于情绪性问题行为。
①过失型
指由不良的需要或好奇、好动、试探、畏惧等心理引起,由于缺乏知识经验和认识能力不足,采取了不适当的行为方式。过失型带有情境性、偶然性、盲目性等特点。
②品德不良型
是指由错误意识倾向或个性特点所产生的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人和集体利益的不良行为。具有经常性、倾向性、有意性等特点。
③攻击型
指由挫折造成的愤怒、不满等情绪所引起的发泄、对立、反抗、迁怒等攻击性行为。它受一定的气质性格所制约,并常在与他人发生冲突时产生。一般具有公开性、爆发性等特点。
④压抑型
指由受挫折引起的焦虑,并受一定的气质性格所支配,在挫折持续作用下所产生的逃避、消极、自暴自弃等行为。具有隐匿性、持续性等特点。
(4)按程度不同划分
按程度不同划分为社会规范偏离、社会规范违背和社会规范抗拒三类。
①社会规范偏离
指主体的心理或行为离开了社会规范所规定的范围,是一种对社会规范的轻度背离。
②社会规范的违背
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规范本身的一种反向心理活动及状态,是一种对社会规范的中度背离。
③社会规范抗拒
指对社会规范的抵抗和拒绝,是社会规范背离的最高、最强烈状态。
3.社会规范背离的危害
社会规范的背离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人都会造成危害。
(1)对社会的危害
每一个社会的繁荣发展都离不开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这是依靠社会成员对社会规范的遵从来实现的。社会规范的背离轻则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安,重则威胁他人生命与财产的安全,使稳定发展的社会秩序遭到破坏。
(2)对个人的危害
社会规范的背离是一种反社会现象,表明个体对群体与社会的不适应性,必然会受到群体与社会的排斥,甚至被痛恨而抛弃,这使个体丧失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必然会对个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
二、社会规范背离的原因及其纠正
1.社会规范背离的原因
社会规范背离是个体社会学习中的异常行为,成因极为复杂,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受社会环境、家庭与学校教育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又与个体本身的思想基础与心理特点有关。因而是外在因素与内在条件交互作用的结果。
(1)社会规范背离的外部动因
社会规范背离的外部动因,来自于由家庭、社会与学校三方所构成的微社会环境中的消极的客观因素。
①家庭的不良影响
家庭是个体生活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家庭关系是以血缘为纽带、以经济为基础的亲情关系,家庭对个体道德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最早、最深远、最持久的。家庭的不良影响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