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文言知识梳理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高二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高二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庄公寤生。

寤,通“牾”,倒着。

2.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5.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6.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7.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昵”,亲近。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率领。

9.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0.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悌”。

1.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2.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

3.永锡尔类。

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惊姜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使动用法,使……立。

3.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4.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义。

5.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6.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

7.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

8.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省略句、判断句.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2.制,岩邑也。

(四)状语后置句.郑武公娶于申。

2.亟请于武公。

3.有献于公。

(五)宾语前置句.姜氏何厌之有?姜氏有什么满足?2.敢问何谓也?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六)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

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七)重点翻译句.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3.不义不暱,厚将崩。

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7.段不弟,故不言弟。

(八)多义词.于(1)郑武公娶于申介词,从。

(2)亟请于武公。

介词,向。

(3)遂寘姜氏于城颖。

介词,在。

(4)段入于鄢。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

2.焉(1)虢叔死焉。

兼词,于之,在那里。

(2)姜氏欲之,焉辟害。

郑伯克段于鄢 知识点

郑伯克段于鄢 知识点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1.庄公寤生。

寤,通“牾”,倒着。

2.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5.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餍”,满足。

6.姜氏何厌之有, 厌,通“7.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昵”,亲近。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率领。

9.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10.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悌”。

11.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12.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

13.永锡尔类。

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1.惊姜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使动用法,使……立。

3.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4.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道义。

5.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6.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

7.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

8.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特殊句式1.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省略句2.制,岩邑也。

判断句13.郑武公娶于申。

状语后置句4.亟请于武公。

状语后置句5.有献于公。

状语后置句6.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姜氏有什么满足,7.敢问何谓也, 宾语前置句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四)成语1.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

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五)重点翻译句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译成:多做不义的事情,必然会自己垮台。

您姑且等着吧。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译成:不久太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两个边邑两属于自己。

3.不义不暱,厚将崩。

译成:对君不义,对兄不亲,势力雄厚也将要垮台 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译成:蔓延的野草尚且不易铲除,何况是您受宠的弟弟呢,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郑伯克段于鄢_知识点

郑伯克段于鄢_知识点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庄公寤生。

寤,通“牾”,倒着。

2.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5.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6.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7.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昵”,亲近。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率领。

9.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10.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悌”。

11.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12.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

13.永锡尔类。

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1.惊姜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使动用法,使……立。

3.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4.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道义。

5.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6.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

7.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

8.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特殊句式1.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省略句2.制,岩邑也。

判断句3.郑武公娶于申。

状语后置句4.亟请于武公。

状语后置句5.有献于公。

状语后置句6.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姜氏有什么满足?7.敢问何谓也?宾语前置句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四)成语1.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

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五)重点翻译句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译成:多做不义的事情,必然会自己垮台。

您姑且等着吧。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译成:不久太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两个边邑两属于自己。

3.不义不暱,厚将崩。

译成:对君不义,对兄不亲,势力雄厚也将要垮台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译成:蔓延的野草尚且不易铲除,何况是您受宠的弟弟呢?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译成:姜氏走出来赋诗:“大隧道之外,快乐呀多畅快!”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 (五)状语后置句 • ①郑武公娶于申(介词短语‚ 于申‛作状语,放在了动词‚ 娶‛后) • ②亟请于武公(介词短语‚于 武公‛作状语,放在了动词‚ 请‛后)
• (六)宾语前置句 • ①姜氏何厌之有 • (宾语‚何厌‛放在了动词‚有‛之前,‚之 ‛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 ②敢问何谓也 • (宾语‚何‛放在了动词‚谓‛之前) • ③君何患焉 • (宾语‚何‛放在了动词‚患‛之前) • ④其是之谓乎 • (宾语‚之‛放在了动词‚谓‛之前)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 (一)通假字 • 1.庄公寤生。 • 寤,通‚牾‛,倒着。 • 2.佗邑唯命。 •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 的。 • 3.谓之京城大叔。 • 大,通‚太‛。 •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 参,通‚三‛。
• 5.姜氏欲之,焉辟害。 • 辟,通‚避‛。 • 6.姜氏何厌之有? • 厌,通‚餍‛,满足。 • 7.不义不暱,厚将崩。 • 暱,通‚昵‛,亲近。 •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 帅,通‚率‛,率领。 • 9.无庸,将自及。 • 庸,通‚用‛。
• (七)成语
• 1.多行不义必自毙 • 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 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 • • • • • • •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八)多义词 1.于 (1)郑武公娶于申 介词,从。 (2)亟请于武公。 介词,向。 (3)遂寘姜氏于城颖。 介词,在。 (4)段入于鄢。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
• (2)不如早为之所。 • 动词,安排。
• (3)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 动词,作为。
•国 都 邑 鄙
• 国,国家。周代诸侯的领地称‚国‛。如本 文:‚国不堪贰。‛诸侯国的首都也称 ‚国‛,如本文:‚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 都,‚国‛内的大城市,但比国都小;‚都‛ 的大小不一。如本文:‚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中,五之一;小,九之一。‛用作动词,指 建都。如杨雄《解嘲》:‚都与洛阳。‛因 此汉以后京城也称为‚京都‛‚首都‛。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庄公寤生。

寤,通“牾”,倒着。

2.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5.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6.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7.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昵”,亲近。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率领。

9.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10.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悌”。

11.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12.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

13.永锡尔类。

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1.惊姜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使动用法,使……立。

3.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4.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道义。

5.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6.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

7.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

8.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特殊句式1.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省略句2.制,岩邑也。

判断句3.郑武公娶于申。

状语后置句4.亟请于武公。

状语后置句5.有献于公。

状语后置句6.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姜氏有什么满足?7.敢问何谓也?宾语前置句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四)成语1.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

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五)重点翻译句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译成:多做不义的事情,必然会自己垮台。

您姑且等着吧。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译成:不久太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两个边邑两属于自己。

3.不义不暱,厚将崩。

译成:对君不义,对兄不亲,势力雄厚也将要垮台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译成:蔓延的野草尚且不易铲除,何况是您受宠的弟弟呢?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译成:姜氏走出来赋诗:“大隧道之外,快乐呀多畅快!”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庄公寤生。

寤,通“牾”,倒着。

2.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5.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6.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7.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昵”,亲近。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率领。

9.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10.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悌”。

11.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12.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

13.永锡尔类。

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1.惊姜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使动用法,使……立。

3.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4.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道义。

5.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6.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

7.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

8.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特殊句式1.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省略句2.制,岩邑也。

判断句3.郑武公娶于申。

状语后置句4.亟请于武公。

状语后置句5.有献于公。

状语后置句6.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姜氏有什么满足?7.敢问何谓也?宾语前置句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四)成语1.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

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五)重点翻译句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译成:多做不义的事情,必然会自己垮台。

您姑且等着吧。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译成:不久太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两个边邑两属于自己。

3.不义不暱,厚将崩。

译成:对君不义,对兄不亲,势力雄厚也将要垮台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译成:蔓延的野草尚且不易铲除,何况是您受宠的弟弟呢?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中记载了郑国内部的权力斗争,以及郑伯克段于鄢的事件。

这一事件发生在公元前475年。

以下是我对郑伯克段于鄢事件的知识点归纳:1.事件发生背景:郑国内部权力斗争激烈,郑武公因为信任鄢人而连续任用鄢人,引起了郑国内部其他大臣的不满。

2.伯克段的身份:伯克段是郑国大夫的称号,是贵族间官职的一种。

伯克段是郑武公的庶兄,也是郑国的重要大臣之一3.鄢国:鄢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小国,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濮阳市一带。

郑武公因为喜欢鄢国人,任用了很多来自鄢国的官员。

4.郑伯克段的政治野心:伯克段在郑国内部力量斗争中展示了他的政治野心,他试图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争取更多的权力和地位。

6.伯克段的行动:伯克段通过收买郑国内一些大臣,影响郑武公的决策,并通过掌握军队的力量来威胁其他的贵族。

7.鄢国的争议:伯克段大量任用来自鄢国的官员,这引发了其他贵族的不满。

其他官员认为鄢国人没有忠诚于郑国,他们的任用只会削弱郑国的实力。

8.郑庄公的出现:鄢国的统治者鄢庄公闻讯后,前来郑国探望郑庄公,并向他诉说了鄢国人在郑国的困境。

9.鄢国官员被贬:在郑庄公的指示下,郑国将很多来自鄢国的官员贬到了轻官职位或直接免职,削弱了伯克段的势力。

10.改变权力格局:由于这一事件,郑国内部的权力格局发生了变化。

伯克段的势力受到了削弱,其他贵族获得了更多的权力和地位。

11.郑庄公的派系:郑庄公在事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的派系取得了胜利。

郑庄公最终结束了郑国内部的权力斗争,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12.影响:郑伯克段于鄢的事件对郑国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这一事件,贵族们深刻认识到,国家的利益应该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个人的政治野心和私心。

总结:郑伯克段于鄢的事件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斗争事件,它揭示了权力之争背后的利益纠葛和政治动机。

这个事件也表明,贵族统治下的国家内部存在着复杂的纷争和权力斗争,也凸显了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庄公寤生。

????????????????? 寤,通“牾”,倒着。

2.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5.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6.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7.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昵”,亲近。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率领。

9.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10.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悌”。

11.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12.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

13.永锡尔类。

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1.惊姜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使动用法,使……立。

3.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4.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道义。

5.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6.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

7.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

8.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特殊句式1.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省略句2.制,岩邑也。

判断句3.郑武公娶于申。

状语后置句4.亟请于武公。

状语后置句5.有献于公。

状语后置句6.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姜氏有什么满足?7.敢问何谓也?宾语前置句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四)成语1.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

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五)重点翻译句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译成:多做不义的事情,必然会自己垮台。

您姑且等着吧。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译成:不久太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两个边邑两属于自己。

3.不义不暱,厚将崩。

译成:对君不义,对兄不亲,势力雄厚也将要垮台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译成:蔓延的野草尚且不易铲除,何况是您受宠的弟弟呢?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庄公寤生。

寤,通“牾”,倒着。

2.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5.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6.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知足。

7.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昵”,靠近。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率领。

9.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10.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悌”。

11.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置”,安置,那个地址是“放逐”的意思。

12.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

13.永锡尔类。

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1.惊姜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使动用法,使……立。

3.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4.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道义。

5.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6.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名词,恭顺地送给。

7.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

8.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特殊句式1.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省略句2.制,岩邑也。

判定句3.郑武公娶于申。

状语后置句4.亟请于武公。

状语后置句5.有献于公。

状语后置句6.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姜氏有什么知足?7.敢问何谓也?宾语前置句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四)成语1.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然自取衰亡。

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五)重点翻译句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译成:多做不义的情形,必然会自己塌台。

您姑且等着吧。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译成:不久太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两个边邑两属于自己。

3.不义不暱,厚将崩。

译成:对君不义,对兄不亲,势力雄厚也将要塌台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译成:蔓延的野草尚且不易铲除,何况是您受宠的弟弟呢?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译成:姜氏走出来赋诗:“大隧道之外,欢乐呀多畅快!”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v1.0可编写可改正《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概括(一)通假字1.庄公寤生。

寤,通“牾”,倒着。

2. 佗邑唯命。

佗,通“ 他”,指示代词,其他,此外的。

3. 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 太”。

4. 多数可是参国之一。

参,通“三”。

5. 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6. 姜氏何厌之有厌,通“ 餍”,知足。

7. 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昵”,亲密。

8.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 率”,带领。

9. 无庸,将自及。

庸,通“ 用”。

10. 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v1.0可编写可改正“悌”。

11. 遂寘姜氏于城。

寘,通“ 置”,布置,里是“ 放逐”的意思。

12.若地及泉。

,通“掘”,挖。

13.永。

,通“ ”。

(二)活用1.惊姜氏。

惊,使用法,使⋯⋯吃惊。

2.共叔段,欲立之。

立,使用法,使⋯⋯立。

3.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作,符合定。

4.多行不必自。

,名作,切合道。

5.无生民心。

生,使用法,使⋯⋯生。

6.有献于公。

献,作名,恭顺地送。

v1.0可编写可改正7. 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

8. 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地道。

(三)特别句式1.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省略句2.制,岩邑也。

判断句3.郑武公娶于申。

状语后置句4.亟请于武公。

状语后置句5.有献于公。

状语后置句6.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姜氏有什么知足?7.敢问何谓也宾语前置句唐突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四)成语1. 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然自取消亡。

源出《左传 ? 隐公元年》。

(五)要点翻译句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译成:多做不义的事情,必然会自己倒台。

您临时等着吧。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v1.0可编写可改正译成:不久太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两个边邑两属于自己。

3.不义不暱,厚将崩。

译成:对君不义,对兄不亲,权力雄厚也将要倒台4.蔓草犹不行除,况君之宠弟乎译成:延伸的野草尚且不易铲除,况且是您受宠的弟弟呢?5.姜出而赋:“大隧以外,其乐也泄泄。

高二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高二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高二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庄公寤生。

寤,通“牾”,倒着。

2.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5.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6.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7.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昵”,亲近。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率领。

9.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0.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悌”。

1.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2.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

3.永锡尔类。

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惊姜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使动用法,使……立。

3.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4.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义。

5.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6.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

7.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

8.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省略句、判断句.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2.制,岩邑也。

(四)状语后置句.郑武公娶于申。

2.亟请于武公。

3.有献于公。

(五)宾语前置句.姜氏何厌之有?姜氏有什么满足?2.敢问何谓也?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六)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

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七)重点翻译句.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3.不义不暱,厚将崩。

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7.段不弟,故不言弟。

(八)多义词.于(1)郑武公娶于申介词,从。

(2)亟请于武公。

介词,向。

(3)遂寘姜氏于城颖。

介词,在。

(4)段入于鄢。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

2.焉(1)虢叔死焉。

兼词,于之,在那里。

(2)姜氏欲之,焉辟害。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精选)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精选)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庄公寤生。

寤,通“牾”,倒着。

2.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5.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6.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7.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昵”,亲近。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率领。

9.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10.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悌”。

11.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12.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

13.永锡尔类。

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1.惊姜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使动用法,使……立。

3.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4.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道义。

5.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6.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

7.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

8.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特殊句式1.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省略句2.制,岩邑也。

判断句3.郑武公娶于申。

状语后置句4.亟请于武公。

状语后置句5.有献于公。

状语后置句6.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姜氏有什么满足?7.敢问何谓也?宾语前置句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四)成语1.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

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五)翻译句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译成:多做不义的事情,必然会自己垮台。

您姑且等着吧。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译成:不久太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两个边邑两属于自己。

3.不义不暱,厚将崩。

译成:对君不义,对兄不亲,势力雄厚也将要垮台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译成:蔓延的野草尚且不易铲除,何况是您受宠的弟弟呢?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译成:姜氏走出来赋诗:“大隧道之外,快乐呀多畅快”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高二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学习总结要点归纳

高二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学习总结要点归纳

高二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庄公寤生。

寤,通“牾”,倒着。

2.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5.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6.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7.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昵”,亲近。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率领。

9.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0.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悌”。

1.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2.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

3.永锡尔类。

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惊姜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使动用法,使……立。

3.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4.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义。

5.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6.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

7.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

8.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省略句、判断句.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2.制,岩邑也。

(四)状语后置句.郑武公娶于申。

2.亟请于武公。

3.有献于公。

(五)宾语前置句.姜氏何厌之有?姜氏有什么满足?2.敢问何谓也?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六)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

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七)重点翻译句.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3.不义不暱,厚将崩。

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7.段不弟,故不言弟。

(八)多义词.于(1)郑武公娶于申介词,从。

(2)亟请于武公。

介词,向。

(3)遂寘姜氏于城颖。

介词,在。

(4)段入于鄢。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

2.焉(1)虢叔死焉。

兼词,于之,在那里。

(2)姜氏欲之,焉辟害。

郑伯克段于鄢文言知识梳理

郑伯克段于鄢文言知识梳理

郑伯克段于鄢文言知识梳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郑伯克段于鄢》文言文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2.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3.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4.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5.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6.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7.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

8.永锡尔类。

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1.惊姜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法度。

3.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4.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名词,进献的东西5.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的东西。

6.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重点句式(一)倒装句1.宾语前置姜氏何厌之有“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即“有何厌”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疑问代词“何”作为动词“谓”的宾语,前置对曰:“君何患焉”疑问代词“何”作为动词“患”的宾语,前置其是之谓乎!“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即“其谓是乎”2.状语后置欲立之,亟请于武公“于武公”为后置状语郑伯克段于鄢“于鄢”为后置状语(二)判断句制,巌邑也。

蔓,难图也。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颍考叔,纯孝也。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庄公寤生。

寤,通“牾”,倒着。

2.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5.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6.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7.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昵”,亲近。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率领。

9.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10.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悌”。

11.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12.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

13.永锡尔类。

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1.惊姜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使动用法,使……立。

3.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4.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道义。

5.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6.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

7.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

8.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特殊句式1.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省略句2.制,岩邑也。

判断句3.郑武公娶于申。

状语后置句4.亟请于武公。

状语后置句5.有献于公。

状语后置句6.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姜氏有什么满足?7.敢问何谓也?宾语前置句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四)成语1.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

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五)重点翻译句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译成:多做不义的事情,必然会自己垮台。

您姑且等着吧。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译成:不久太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两个边邑两属于自己。

3.不义不暱,厚将崩。

译成:对君不义,对兄不亲,势力雄厚也将要垮台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译成:蔓延的野草尚且不易铲除,何况是您受宠的弟弟呢?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译成:姜氏走出来赋诗:“大隧道之外,快乐呀多畅快!”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郑伯克段于鄢 归纳

郑伯克段于鄢 归纳
2 、子姑待之 姑:古是暂且;今是父亲的姐妹 3、可矣,厚将得众 厚:古是土地广大;今与“薄”相对
重要实词
1.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 害 也。”
都,指都邑;城,指城墙,这是 两个词。
2.多行不义必自毙。 毙,倒下,摔跟斗,自己摔跟斗, 不是死的意思。
3、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 己。
既,不久,这是一个表时间过去的词。既而, 常一起连用。
4 、无生民心 心,是想法、念头。 5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 甲,铠甲;兵,武器;卒乘, 指战士;步兵叫卒,车叫乘
当时,敲着钟鼓去进攻叫伐,而不 用钟鼓,部队轻装前进,不让对方 知道,叫袭。侵、袭、伐、攻,都 是有区别的。
6、尔有母遗,繄我独无 繄(yī),句首语气词,表示仅 有、唯有的意思。 7、敢问何谓也? “敢”,是一个谦词,意思是说, 以我这么低的地位,不该这么大胆、 冒昧地发问。 8、其谁曰不然。 其,语气词,这里表示反问,意 思是肯定。
鄙,边邑,这是它的本意。今天我们常说 “鄙人”、“鄙意”、“鄙见”,这个鄙是一个 谦词,它的词义是从本义边邑引申而来的。在古 代,边邑的人比都城的人地位、见识都要差一些, 所以发展出这样的引申义。
贰,两属,这里指既臣属于郑庄公,又臣属 于共叔段。两属与专属是相对的。凡专属于某, 后又再属于某,就叫贰。
为了)
• (3)诸 • A亮身率诸军攻祁山(众,各) • B公伐诸鄢(之于) • C子闻诸(之乎)
2实词
• (1)国 • A 国不堪,君将若之何(国家) • B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国都) • (2)遗 • A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也,未尝君之羹。请 • (3)厌 • A 姜氏何厌之有(饱,引申为满足) • B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讨厌,引申为嫌) • (4)爱 • A 爱共叔段,欲立之。(偏爱,疼爱) • B 不爱土地,重宝以致天下(吝啬)

高二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高二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高二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庄公寤生。

寤,通“牾”,倒着。

2.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5.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6.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7.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昵”,亲近。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率领。

9.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0.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悌”。

1.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2.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

3.永锡尔类。

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惊姜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使动用法,使……立。

3.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4.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义。

5.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6.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

7.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

8.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省略句、判断句.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2.制,岩邑也。

(四)状语后置句.郑武公娶于申。

2.亟请于武公。

3.有献于公。

(五)宾语前置句.姜氏何厌之有?姜氏有什么满足?2.敢问何谓也?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六)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

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七)重点翻译句.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3.不义不暱,厚将崩。

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7.段不弟,故不言弟。

(八)多义词.于(1)郑武公娶于申介词,从。

(2)亟请于武公。

介词,向。

(3)遂寘姜氏于城颖。

介词,在。

(4)段入于鄢。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

2.焉(1)虢叔死焉。

兼词,于之,在那里。

(2)姜氏欲之,焉辟害。

(完整)郑伯克段于鄢_知识点,推荐文档

(完整)郑伯克段于鄢_知识点,推荐文档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庄公寤生。

寤,通“牾”,倒着。

2.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5.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6.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7.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昵”,亲近。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率领。

9.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10.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悌”。

11.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12.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

13.永锡尔类。

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1.惊姜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使动用法,使……立。

3.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4.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道义。

5.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6.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

7.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

8.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特殊句式1.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省略句2.制,岩邑也。

判断句3.郑武公娶于申。

状语后置句4.亟请于武公。

状语后置句5.有献于公。

状语后置句6.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姜氏有什么满足?7.敢问何谓也?宾语前置句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四)成语1.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

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五)重点翻译句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译成:多做不义的事情,必然会自己垮台。

您姑且等着吧。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译成:不久太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两个边邑两属于自己。

3.不义不暱,厚将崩。

译成:对君不义,对兄不亲,势力雄厚也将要垮台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译成:蔓延的野草尚且不易铲除,何况是您受宠的弟弟呢?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译成:姜氏走出来赋诗:“大隧道之外,快乐呀多畅快!”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伯克段于鄢》文言文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2.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3.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4.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5.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6.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7.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

8.永锡尔类。

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
1.惊姜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法度。

3.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4.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名词,进献的东西
5.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的东西。

6.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重点句式
(一)倒装句
1.宾语前置
姜氏何厌之有?“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即“有何厌”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疑问代词“何”作为动词“谓”的宾语,前置
对曰:“君何患焉?”疑问代词“何”作为动词“患”的宾语,前置
其是之谓乎!“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即“其谓是乎”
2.状语后置
欲立之,亟请于武公“于武公”为后置状语
郑伯克段于鄢“于鄢”为后置状语
(二)判断句
制,巌邑也。

蔓,难图也。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颍考叔,纯孝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