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而有格、宽而有度才是爱
爱而有度,严而有格
爱而有度,严而有格
——读胡适《我的母亲》有感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现代著名学者胡适的那几句感人肺腑的话语,那种对母亲刻骨铭心的真情流露,一直回旋在我的脑海里。一气读罢胡适的《我的母亲》,我也不禁潸然泪下,深感它对每一个已为人父母的,还是那些即将为人父母的,或是那些将来为人父母的,都将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胡适的母亲和胡适用他们的真爱和真情诠释了这样一个家庭教育的哲理——用真爱换取真情的一生。
胡适自幼失去了父亲,母亲用那瘦弱的身躯撑起了整个家。在家里,母亲一人担当起了慈母和严父两个角色——既要把母爱倾注给孩子,让他们感受家的温馨,又要严格管束孩子,让他们学会怎样去做人。事实证明,胡母的慈爱和严厉,实践了她作为家长的职责,也赢得了孩子对她的尊敬,这不得不让我们对她肃然起敬,同时我们从中也悟到了成功的家庭教育的真谛:真爱等于爱而有度,严而有格。
人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的,家庭教育既是启蒙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面对新世纪的教育,明确指出“教育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家庭环境内”、“改革教育应从家庭着手”、“家长作为第一任老师”的系统工程早已开始全面实施。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现代社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我国的家庭教育有着光荣的传统,孟母、岳母教育子女的故事家喻户晓,但是现代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教育实实在在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爱而无度,严而无格。对孩子的“溺爱”“宠爱”,使孩子从小失去了在艰苦环境和挫折中磨练的机会,形成任性、自私、自理能力差等;另外“棍棒教育”、“恨铁不成钢”,过高期望成泡影,使不少家长失去了教育方向,一种“看不见的灾难”,严重的扭曲了孩子幼小稚嫩的心灵。种种迹象表明,家庭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因此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孟母”“岳母”“胡母”的出现,让更多的孩子在健康的家庭教育中得到真爱。
爱而有度严而有格的意思
爱而有度严而有格的意思
爱而有度严而有格是一种处事哲学,是指在与他人相处时既要表现出关爱和宽容,又要保持严谨和有规矩。这种处事哲学强调人际关系的互相尊重和合理的沟通,同时也强调个人的自律和责任感。
爱而有度,指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懂得关爱他人,不偏袒、不冷漠,既要善意地帮助他人,也要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在爱人的同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能过分依赖或过度保护,以免造成负面影响。
严而有格,指在处理事务时,要保持严谨和有规矩。这种态度强调遵守规则、纪律和道德规范,坚持诚实、公正、公平的原则。同时也要有组织性和计划性,在行动之前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爱而有度严而有格的处事哲学,是一种健康、平衡和积极的处事态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处事哲学尤为重要,能够帮助人们赢得更多的尊重和信任,走向成功和幸福。
- 1 -
爱而有度,严而有理
爱而有度,严而有理
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对学生还要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
爱而有度 严而有格
爱而有度严而有格
姓名:胡颂留
单位:刘畈乡青坪小学这件事以生在上学期期末学生考试后返校的当天,我们班的王锋同学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我在为他取得好成绩的同时,我心里惆怅起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班级里马上就要评三好生了,以他的表现,在学生心目中,他是一个不遵守纪律,我行我素,喜欢玩闹的孩子。事情果然不出我所料,在评选中他落选了。我只好把他评为学习标兵,可谁都知道,三好生的荣誉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是多么重要。但当时,我没有及时与他沟通和交流,当学校开完会后,学生就陆续回到了家,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好,是胡老师吗?”一个家长问道。我说:“是,请问有事吗?”他说:“我是王锋的家长,他刚一回来,就大哭起来,我问了大半天,他才悲伤地说他没有得到三好生。”我一听,心里一震此时的我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感受,我来不及细想,就把责任推到了学生的身上。和他家长说道,由于他平时上课不遵纪律,爱和他人随便讲话,有时还随便下位,课间喜欢玩闹,在老师和同学的心目中还不符合三好生的标准,希望他下次努力,再争取三好生。事后我扪心自问:这位成绩优异的学生没有被评上三好生全是他的原因吗?既然作为老师的我早就知道他身上的这些缺点,为什么就没有很好地去教育他呢?我又应该怎样教育和帮助他呢?我思索后认为:
一、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严格要求
现实生活和学习中犯了同样的错误,我们教师总是会有所区别的对待犯错误的学生。如果是后进生,轻则训斥一顿,重则请家长,而对于好学生则轻描淡写,说一说而已。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如果没有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教育。”教师要做到严而有度,严而有格,让学生体会什么是真正的爱。在这种环境下,热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应是教育的基本准则,不能因为成绩好就去袒护他,包庇他,而要用实际行动去爱,但面对各种因素,我们必须做到对学生的爱要一视同仁。对于他们所犯的错误,决不能随便放过,要帮助他们究其病因,以便彻底杜绝,如王锋这位学生,在学习上根本不用老师去操心,恰恰是他的言行和不良习惯需要老师的不断帮助。我们要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严格要求,让他自己知道做错了,要想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就必须改掉这些坏毛病,从而激发他的上进心,增强改掉缺点的信心,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 ———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之我见
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之我见摘要〕参加工作以来,我切身体会到班级管理的难。刚参加工作时,年轻气盛,
总认为“严师出高徒”,所以在管理班级时一味地要求严。然而,结果并不像自己
想像的那样,班级非但没有“风平浪静”,反而出现了几个屡教不改的“问题学生”。后来我渐渐明白,教学中还需要适时、适度地采用“柔性” 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只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
1 把爱献给学生
一个教师要带好这些孩子,首先就要当个好妈妈,要像他们的妈妈一样爱他们。你想想,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整天在妈妈的怀里摸爬滚打,都不讨厌妈妈,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妈妈疼他们、爱他们,毫不吝惜地把乳汁献给他们,所以孩
子们也就深沉地爱着自己的妈妈。近年来,学生队伍中又多了一个庞大的群体———留守儿童,他们的境遇有时比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困难。他们是那样的孤独,
那样的无助,每当想到这样的孩子,我真的很心疼,我总是对他们多用一份心思,让他们感受到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也能得到温暖。教师的爱一旦被孩子理解和
接受,他们同样对老师充满爱,就会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在日常工作中,要让每个学生充分感受到爱和尊重,对学生赋予期待,让每个学生体验满
足和成功的喜悦。
2 用榜样法给孩子确立行动的准则
小学生习惯地把老师对事物的认识,当作是唯一的真理,也习惯于把教师的
行为方式当作理想化的模式。在他们心目中,老师是无所不能、十分完美的。
作为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做学生的
浅谈教师对学生严和爱的度
浅谈教师对学生严和爱的度
浅谈教师对学生严和爱的度
明朗完小赵兴翠
“教不严,师之惰。”这句话阐释了严与爱的辩证关系。但是严格要求并不是超越实际,更不是处处、事事挑毛病,而是按照学生认识事物和接受事物的规律,耐心的诱导他们,发扬其优点,克服其缺点。如果脱离实际就可能出现严而无格的现象。同时,教师还应首先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否则,任凭你讲得天花乱坠,对学生如何严厉,其效果只能适得其反。在教学中,教师的严和爱本身就是一个司空见惯不成问题的问题,严和爱是辩证统一的,因爱而生严,严中显现爱,但凡事都得讲究个“度”。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片面的理解“严师出高徒”这句古训,用过激的方法去处理一个问题,教学中过份严厉地对学生抱有较高期望,要求一切都很完美、一切要如自己所愿。严不代表就是对学生好,过分严厉由之产生对学生讽刺、冷漠、体罚或是变相体罚等等,有伤学生尊严的手段,这只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特殊情绪,也会因此以消极的态度来对抗老师。“严”字当头难免给学生以冷若冰霜的感觉。严厉有余而宽爱不足,在学生面前显得过份严厉、盛气凌人、居高临下只会让学生感到提心吊胆,战战兢兢,久而久之势必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再次,教师对学生过份溺爱而严格不足,学生也会因此逐渐松散、懈怠,犹如“一盘散沙”,这样就难以控制和驾驭学生,
当然,因爱生严,严中见爱,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严而有格”,而非严而过度,严是教师热爱学生的一种表现,严格而不迁就,爱而不放任,严而不爱,就如花之无香。
严而无“度”,认为“师之过,教不严”,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学生,认为”服从便是美德“。认为对学生实行严厉的管束是出于对他们的爱,“教不严,师之惰”,“恨铁不成钢”,就象法西斯,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对老师“敬而远之”,这种“严”只能是部分老师对它的曲解、误用,心虽善但严而无格,严而无“度”,爱心荡然无存,那么学生的自尊、人格也也会受伤害,这样的“严”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一种隐性扼杀。“严”在教学中指的是严格,而不是严厉,严而不厉,严而有度,对学生严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不要乱严一气,甚至不顾学生的情面胡乱批评,这样势必不会有好的结果。
宽严有度 严中有爱
宽严有度严中有爱——班主任工作小结
年级:六年级
教师:***
日期;2018年1月17日
宽严有度严中有爱
——班主任工作小结
时光荏苒,转眼间一个学期已经过去。回首刚接这个班时,内心充满忐忑,现在看看这些孩子心里满是欣慰。一个学期过去我觉得孩子们懂事了不少。而现在的我也不像原来那样累了,班里的一切井井有条,本学期我班参加六年级级部的活动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现对本学期学期的工作作以小结:
一、宽严相济
“严师出高徒”“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问要变坏”,但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过于严格,在强化规则意识的同时会抹杀孩子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而且还会导致学生不敢面对现实,犯了错误会找出诸多借口来搪塞老师,甚至用撒谎为自己掩饰,从而来逃避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更有甚者,个别家长也和孩子一道来想办法糊弄老师,以期蒙混过关。
面对种种现象,也许你的“火眼金睛”一眼就能辨别真伪,然后不外乎两种解决途径:一针见血地指出来,却反而进一步激化了师生矛盾,即使不撕破脸面也效果甚微;或者你感觉到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都不负责,我又何必劳心费神,多此一举,对他放弃,从此不问不管。然而物极必反,这也给班级工作带来了消极影响,甚至产生了一些负面后果。
我们在感叹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的同时,应该审视反省一下如何处理好严与宽、管与放的关系,做到在工作中不仅对学生严格要求、
严格管理;更要严得有理、有度、有方;严而适时、严而不厉、不偏;严而有信、严中有情、严中有爱;严在该严时,爱在细微处。
孩子犯错,为师者,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一味地指责,批评处罚,但却更不能置之不理,任其自流。一定要找出犯错的根源,因势利导,让孩子们认识到错误的症结所在,给他们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如果有的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就更要抓其要害部位,关键时家校联手,来一个双管齐下,及时纠正,以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爱而有度 严而有格
爱而有度严而有格
【案例】:这件事发生在上学期期末学生考完试返校的当天,我们班的王继鹏同学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三门学科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在为他取得好成绩高兴的同时,我心里又惆怅起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班级里马上就要评选三好学生了,以他的表现,在学生心目中,是一个不守纪律,我行我素,喜欢玩闹的人。事情果然不出我所料,在十名候选人中,他虽然成绩最高,却远远落后于其他同学,最终名落孙山。我只好把他评为学习标兵,可谁都知道,三好生的荣誉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是多么重。但当时,我没有及时和他沟通和交流就这样把名单报到德育处了。当学生开完校会,就陆陆续续回到了家,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你好,是樊老师吗?”一个家长问道。我说:“是!请问有事吗?”他说:“我是王继鹏的家长,他刚一回来,就大哭起来,我问了大半天,他才很悲伤地说他没有得到三好生。”我一听,心里一震,此时的我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感受,我来不及细想,就把责任推到了学生的身上。和他家长说道,由于他平时上课不守纪律,爱和他人随便讲话,有时还随便下位,课间喜欢玩闹,在老师和同学的心目中还不符合三好生的标准,希望他下次努力,再争取三好生。
【反思】事后,我扪心自问:这位成绩优异的学生没有被评上三好生全是他的原因吗?既然作为老师的我早就知道他身上的这些缺点,为什么就没有很好的去教育和帮助他呢?我又应该怎样教育和帮助他呢?我思索后认为:
1 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严格要求
可是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犯了同样的错误,我们老师总是会有所区别的对待犯错误的学生。如果是后进生,轻则训斥一顿,重则请家长,而对于好学生则轻描淡写,说一说而已。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如果没有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教育。”教师要做到爱而有度,严而有格,让学生体会什么是真诚的爱。在这种环境下,热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应是教育的基本准则,不能因为成绩好,就去袒护他,包庇他,而要用实际行动去爱,但面对各种因素,我们必须做到对学生的爱要一视同仁。对于他们所犯的错误,决不能随便放过,要帮助他们究其病因,以便彻底杜绝。如王继鹏这位学生,在学习上根本不用老师去操心,而恰恰是他的言行和不良习惯需要老师的不断帮助。我们要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严格要求,让他自己知道做错了,要想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就必须改掉这些坏毛病,从而激发他的上进心,增强改掉缺点的信心,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严而有度”才是爱
“严而有度”才是爱
作者:李红霞
来源:《教育周报·教育论坛》2019年第33期
班内一个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恰巧孩子的母亲也在,我便让家长陪着他在办公室补完作业再进教室.....随之母亲就向我哭诉起来...想起昨天晚自习上课前我在教室辅导,发现这孩子正在抄袭语文练习册的答案,为了以儆效尤,我便他的答案给撕掉了,我个人觉得,已经集中收上来的答案,学生手里不应该存在,更别提放在课桌上抄袭了,还是我教的语文课....从母亲的哭诉中得知孩子昨晚回到家告诉了父亲,父亲竟然准备给我打电话,质问我为什么撕了孩子的答案...
我听着孩子母亲的哭诉,陷入了沉思,母亲说:对孩子的作业要求不要太高,他能写多少就写多少,他不会就让他抄抄答案,不能逼死他....我心中如打翻了五味瓶,真的无言以对。有人肯定会质疑,这肯定是一个特殊的孩子,但的确错了,这是一个成绩中等偏上的孩子,各方面说不上优秀,但绝对是一个正常不过的孩子。我反驳了孩子的母亲,难道让学生光明正大的抄答案也可以,难道学生不写作业也可以?把作业写完也是一种压力?我应该放任自流?我与这位母亲百般解释后,她不情愿的沉默了...
坐在办公桌前,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也在反思自己的言行,难道是我要求太高了?如果写作业,不抄袭答案也是一种压力和逼迫的话,我们的教育该走向何方?
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身为班主任的我却陷入迷茫之中,越来越不知道如何管理学生。学生可以不写作业,学生可以上课睡觉,学生可以化妆上学等,用心管理学生,孩子不理解,出现抵触情绪;父母不理解,一味地偏袒孩子;社會不理解,我们更不敢放手管孩子。作为班主任、作为教师感觉现在是手无缚鸡之力...
把握“严”与“爱”的关系(买木力·尕力)
天津市南仓中学内派老师:
买木力•尕力
年月日
把握“严”与“爱”地关系
开办内地新疆高中班是实施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战略地迫切需要;办好内地新疆高中班,加快人才培养是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地现实需要;开办内地新疆高中班是贯彻党地民族政策地具体体现.开办内地新疆高中班,为新疆培养和造就大批坚定维护祖国统一地少数民族各级专门人才,对于促进新疆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民族素质,增强各民族团结和凝聚力,有着重大而深远地意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对内派教师而言,在日常地管理工作中对待学生把握“严、爱、细”地原则,认真做好协助管理工作,始终坚持德育为先,作到关心爱护和严格管理相结合,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并且准确把握两者之间地“度”和合理地驾驭这两者之间地关系非常重要.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马卡连柯说:“如果没有严格地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教育”.严格是内派教师工作地基本,“无规矩则无以成方圆”,严而有格,才能让新疆班工作顺利展开.制定新疆班学生量化考核制度,并在平日地工作中严格执行,尤其是针对养成良好地行为规范,遵守学校地各项规章制度等,让学生逐步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即使是一些小事,小细节,也蕴含着做人地基本准则,在这样地严格要求下,学生地不良习惯才能得以慢慢纠正.但是,仅有严格是不够地,我们面对地是一群青春期地孩子,如果只是一味地严要求,极易让学生在高压之下产生反抗甚至厌恶情绪,因此在严格要求学生地前提下对学生奉献出自己地爱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学生地爱戴,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愿意听从老师地管理才是我们地工作要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爱而有度,严而有格”在家庭教育中的实践意义
“爱而有度,严而有格”在家庭教育中的实践意义
“爱而有度,严而有格”是指在教育子女时,父母要既要有爱心,也要有分寸,既要温情脉脉,也要时刻保持明确的界限和准确的规矩,这种教育方式在家庭教育中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孩子的自我认知和情商。给予孩子关怀和表扬是必要的,但是因为“宠爱”而疏忽纠正孩子的缺点可能会导致孩子自我陶醉,“严而有格”适当制止是引导孩子正确的认知和情商表现的必要手段。
2. 建立家庭和谐氛围。在父母管理下构建约束性高、规范性强的家庭生活,可以使孩子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明确家庭的规矩,这对于建立一个团结和谐的家庭氛围至关重要。
3.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独立性。给予孩子适度的自主权利,倡导孩子独立思考,是鼓励孩子自我认知和独立性的必要途径。家庭教育中,“严而有格”理念应用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上,不轻易为孩子代劳,对于孩子的错误行为或不负责任的行为给予适当的规劝和惩罚,目的是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检讨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建立正确的家庭教育价值观。“爱而有度,严而有格”在传宗接代、传承家风、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父母身教,规范家庭的伦理道德,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进步和满足感,为孩子塑造一个快乐、健康、有责任感的成长环境,这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能更好地学会理性思考问题、认清事态本质。
爱而有度 严而有格——学生教育管理点滴谈
管
理
I爱而有度严而有格I——学生教育管理点滴谈
◎孔军锋
(庄浪县朱店镇三合小学,甘肃庄浪744607)
【关键词】教育管理;师爱;方法;平等;激励
【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9)19—0052—01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如果有人问我,我怎样能够以简单的公式概括我的教育经验的本质时,我就回答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句话高度概括了严与爱的关系,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是“严”,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是“爱”。在班级管理中,既要看到学生的长处,又容得下学生的缺点,以一颗宽容的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对违规学生的处理要讲究方式方法,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准确把握好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爱而有度
师爱,可以点燃学生的激情,激发学生的潜力,感化、净化、温暖学生。教育是一种“爱”的事业,教师是一种“爱”的职业。教育中,既要强调“爱应真诚”,又要强调“爱不失衡”。
1.爱应真诚。很多教师都知道赏识教育的重要性,明白对学生的爱要真诚,也总是将爱学生作为口头禅,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很难知性一致;有的教师表面上对学生非常喜爱,但在背后却非常厌烦;有的教师面对优秀学生满脸笑容,面对调皮学生却横眉冷对;有的教师心情愉快时笑逐颜开,心情不好时便百般挑剔;有的教师虽对学生时常表扬,却只是流于形式,张口就来。高尚的师爱应该是真诚的,表里如一的;高尚的师爱应该是公平的,一视同仁的;高尚的师爱应该是不会随着时间、场合、心情的变化而改变,否则,老师的人格就会在学生心中大打折扣。
严而有格、宽而有度才是爱
“严而有格”“宽而有度”才是爱
内容摘要:俗话说:“严是爱,宽是害”。然而,许多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准对学生“宽”与“严”的尺度,不是对学生宽得过份,听之任之,就是束得太紧,管得太死,以致学生“谈师色变”。本文认为,“严”未必是爱,“宽”也未必是害。只有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严”和适度的“宽”,做到“严而有格”,“宽而有度”才是对学生真正的关爱。
关键词:“严而有格”“宽而有度”溺爱严厉
正文:
世界上的爱各种各样,而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由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内容上表现在教师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地要求学生等。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天然之爱,它蕴含更多的社会内容,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是“严而有格,宽而有度”,严宽结合总相宜。
一、“严”而有格
严和爱是辩证统一的,因爱而生严,严中显现爱,但凡事都得讲究个“度”。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片面的理解“严
师出高徒”这句古训,用过激的方法去处理一个问题,教学中过份严厉地对学生抱有较高期望,要求一切都很完美、一切要如自己所愿,“严”演变为体罚和变相体罚,有伤学生尊严的手段。这只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特殊情绪,也会因此以消极的态度来对抗老师。严厉有余而宽爱不足,在他们那里,心虽善,动机也好,但严而无格,爱必荡然无存,再不是“严是爱”的范畴,而坠入了“严为害”的泥坑,学生的自尊、人格、上进心被“严”的霜风冷雨击碎。心灵受创伤,心理被压抑,久而久之将形成视“师”如仇的逆反心态。这种“严”,于事无补,于人无益,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隐性扼杀。真正的“严”应该是:
爱而有度,严而有格
爱而有度,严而有格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青少年的发展日趋个性化和多样化。他们视野开阔,思想活跃,接触到的东西,看到知道的东西比起以前的学生要多得多,侵入他们大脑的东西明显也要复杂得多,面对的诱惑很难抵制,因此很容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当今学生与以往学生相比,无论在思想道德方面还是价值观念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意味着当今班主任工作与以往班主任工作有很大的不同,并且面临新的挑战。
关键词:手机暴力学习动力
我是10年参加工作的,一参加工作就担任高一的班主任,一直到现在。到今年6月7、8号我就带出了一批高中毕业生了。刚开始时面对这一群年纪跟我相仿的高中生,我心里是很担心的。担心带不好这些学生,担心这些学生不听话不好教,担心得连觉都睡不好。现在还非常记得第一次上班会课时,准备了好几天还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但是我一直坚持下来了,越做越顺心。班主任既要向父亲一样严格教育学子,还要如慈母般爱学子。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管理学生也并非千篇一律,这就意味着当今班主任工作与以往班主任工作有很大的不同,并且面临新的挑战。
新的挑战:
一,中学生使用手机问题。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手机从稀罕物变成日常用品,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人手一机的景象。在这样的环境下,毫无疑问,手机成了中学上的宠儿。到底有多少中学生
拥有手机呢?据调查所得:大约 54.8 %的学生已经拥有手机,占了半成以上,而且主要是高中生。大部分同学的手机是父母买的,父母买手机给子女主要是与子女沟通交流,方便了解子女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这对有些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及时掌握子女的情况提供了方便。小部分同学则是瞒着父母自己偷偷用零花钱买的。人们使用手机主要是打打电话,发发短信上网。大多数中学生则使用手机上网聊天偷菜,收发短信,玩游戏,听音乐…..手机从方便人们联系的通讯工具变成给中学生提供娱乐的宠儿。由于中学生过度使用手机,难免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很多同学都迷上了发短信,各种各样的短信发来发去,他们的拇指神功比一阳指还要厉害千倍百倍,还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讨论收到的搞笑的短信,上课还沉浸在短信海洋里;另外,有些同学还利用手机给异性打电话,白天晚上都在煲电话粥,不是躲在臭气熏天的厕所就是钻进被窝,粥都煮烂完了还不舍得停火。不仅影响周围的同学还影响到自己,上课无精打采;手机还成了考场作弊的帮凶,有些同学把手机带进考场,利用手机短消息来做弊,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和平时的大考小考都可以发现几起此类的作弊事件。利用手机作弊,更令人防不甚防,严重地破坏了考场的纪律;有些学生盲目地将手机与别人的进行比较,形成了不良攀比风气;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某些方面都发生了变质,有些不法分子利用手机向学生发送一些色情信息,对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爱而不溺严而有格严而有信严而有度
爱而不溺、严而有格、严而有信、严而有度
------师爱的艺术
卢梭曾幽默的说过:“你想让孩子成为低能儿吗?办
法只有一个,无休止的关心他吧!”由此看来,要想使孩子成才,教师应懂得一些爱的艺术,要从“无微不至”转向“有微不至”,多一些引导,少一些干预,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包办。教师应当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对学
生有无爱的情感,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育行为。
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关爱学生,必须善于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学生希望老师是他们值得信赖的、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师生
需要对话,而当学生对教师说真话的时候,教师如何反映
就更为重要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要是一个孩子向你说了心里话,你的教育工作就有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以
后的情况如何,在极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怎么看待和感
受你对他心灵所做的合乎人性的触动。”作为教师,必须同学生打成一片,去关心他们接受他们,必须洞察他们的内
心世界,打开他们紧闭的心扉,在师生之间架起互相信赖
的桥梁,在感情上和心理上产生共鸣。“感人心者莫先乎爱”,对爱的渴求是每个学生的心理需要,教师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里,师生之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情
感体验,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艺术之树只有直根于爱的土壤里,才能开出鲜艳的花、结出丰硕的果。教
育中的一切技巧和方法离开了‘爱’这一基础,都将变得苍白无力。”⑤由此可见,心理沟通的最好方法是爱。教师只有
用一颗爱心,去拨动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才能奏出最美
好的乐章。
其次,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首先要学会尊重与宽容
爱而有道严而有度
爱而有道严而有度
作者:张香香
来源:《文化研究》2015年第01期
摘要:有人说:“教师要用爱去润泽她的事业,教师的事业就是用爱堆积起来的,爱在细节。”爱学生太过份太随便,就会失去师之尊严;把学生束得太紧太死,又会导致学生“谈师色变”。作为一名特校班主任,我深深体会到:只有把握好“爱”与“严”的尺度,做到爱而有道、严而有度,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爱的阳光中与听障学生共同成长。
关键词:爱.严.严爱相济.班主任
一、用真心去“爱”每一位学生。
“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他总在创造奇迹,创造人类最伟大的事物。”从心底里尊重听障学生,用爱心去感化他们,是特校教师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爱就意味着付出,意味着奉献,做好特校班主任,就要关心班上的每位听障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使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看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没有爱心就不能很好地从事特殊教育,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具备这种美德。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爱,它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涵,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1、“爱”是获取信任的最好方法。
传统教育观念强调“师道尊严”,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这种观念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过分强调教师地位,使师生在地位、人格上不平等。其实听障学生虽然在生理上存在一定缺陷,但他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他们也需要别人的尊重。作为班主任更要尊重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其脆弱的心灵,使他们在认识自我、肯定自我中振作起来,成为与班主任心灵相通的朋友。
2、“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坚实基础。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苏霍姆林斯基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当学生意识到班主任是真心关爱他们,替他们操心时,无论是尽心的帮助,严肃的批评,甚至是斥责学生都会欣然接受,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相反,班主任如果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即使目标正确,方法科学,也不会达到期望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而有格”“宽而有度”才是爱
内容摘要:俗话说:“严是爱,宽是害”。然而,许多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准对学生“宽”与“严”的尺度,不是对学生宽得过份,听之任之,就是束得太紧,管得太死,以致学生“谈师色变”。本文认为,“严”未必是爱,“宽”也未必是害。只有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严”和适度的“宽”,做到“严而有格”,“宽而有度”才是对学生真正的关爱。
关键词:“严而有格”“宽而有度”溺爱严厉
正文:
世界上的爱各种各样,而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由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内容上表现在教师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地要求学生等。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天然之爱,它蕴含更多的社会内容,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是“严而有格,宽而有度”,严宽结合总相宜。
一、“严”而有格
严和爱是辩证统一的,因爱而生严,严中显现爱,但凡事都得讲究个“度”。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片面的理解“严
师出高徒”这句古训,用过激的方法去处理一个问题,教学中过份严厉地对学生抱有较高期望,要求一切都很完美、一切要如自己所愿,“严”演变为体罚和变相体罚,有伤学生尊严的手段。这只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特殊情绪,也会因此以消极的态度来对抗老师。严厉有余而宽爱不足,在他们那里,心虽善,动机也好,但严而无格,爱必荡然无存,再不是“严是爱”的范畴,而坠入了“严为害”的泥坑,学生的自尊、人格、上进心被“严”的霜风冷雨击碎。心灵受创伤,心理被压抑,久而久之将形成视“师”如仇的逆反心态。这种“严”,于事无补,于人无益,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隐性扼杀。真正的“严”应该是:
1、“严”而不厉。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当必要的。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但严格不等于严厉。严厉意味着教师态度的强硬、武断和偏执,严厉会使孩子产生惧怕、退缩心理。久之,学生依赖性、神经质、敌意……等不良心理都会滋生。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严格,而不是严厉。为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教师要善于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使学生理解到教师之所以“责之严”完全是因为“爱之深”。
2、“严”不出格。“格”就是范围、分寸。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严但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严要有分寸。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既要触及到学生的灵魂,还要考虑学生的年龄与心
理特征,顾及孩子的承受能力和自尊,要符合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严是为了使之对规则产生敬畏感,防微杜渐,从源头上加强孩子对规则的理解和认同,反过来,不断出现的良好的道德行为,又进一步促进和强化了道德认知的发展。
“严”过高,并不代表期望值越高,实际效果越好。严格的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对待犯错的学生,不能简单、草率批评完事,而要采用不同方法去严格要求学生,这个不同方法就是格。如果教师严而无格,乱“严”一气,乱批评人,势必会有不好的结果。要视不同事件把握严格程度,要让学生摆脱紧张气氛,摆脱教师、学生角色的束缚,把师生双方联结在一定的情感氛围和体验中,实现人格和对学生的情感信息和传递交流。
3、“严”中有爱。大作家托尔斯泰说过:“如果教师有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他就会成为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像父母那样热爱学生,他就会比一个读遍所有书籍,但既不热爱教育事业也不热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他既热爱教育事业又热爱学生。他就是一个十全十美的教师”。有经验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教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语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相反,如果教师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即使你教育目标正确,教育方法科学,教育也无法达到期望
的结果。因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老师作用的对象,又随时显示一种“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教师的教导和要求,都要经过他们情感的过滤或催化。对于学生,教师要在严与爱之间格守自己的职责。教师应该做到严格要求与耐心教育和爱的结合,要严出于爱,爱严相济,要充满理智的严格,充满期望与爱心的严格,“以爱其心,以严导其行”,让学生感到严而不失亲切却又心悦诚服,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宽”而有度
教师的爱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一种态度,一种积极的肯定情感,它还是一种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常常反映学生所在集体,甚至是社会对他的某种评价。因此,学生往往把教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信任等与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联系在一起,同自己的集体中的地位和人格价值联系在一起。教师一句话有时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于是教师的这种情感实际上就转化为一种社会环境因素在每个学生心目中具有不同寻常的心理份量。
1、“宽”不“溺爱”。只有爱护学生,才能作到尊重学生,才能作到宽容学生,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宽容之中蕴涵了了解、信任、等待,表明教育者对自己教育对象积累了足够的信心,也浸透了一种对于事业,对于孩子们的诚挚的热爱。教师要蹲下来和学生一起成长,要正确看待和宽容
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缺点和错误。然而,对学生的“宽”如果超过了一定的度,那就不是“爱”而是“溺爱”,是“害”了。在教育实践中,不能片面地强调要鼓励、赞赏孩子,而过分迁就学生的错误缺点,忽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不能以开放学生的个性为由,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没有约束的宽恕,就等于放任自由,只会让学生道德认识错位,社会责任淡化,唯唯诺诺,难以成大器。
2、“宽”中有“严”
让人无知无畏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如果教师对学生严格不足而宽爱有余,学生也会因此逐渐松散、懈怠,犹如“一盘散沙”,这样就难以控制和驾驭学生,以致难以进行正常的教育工作。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宽容,不是放弃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相反地,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宽容中明白事理,在老师的感化下获得更大的进步。这就是“宽”中有“严”。正如孔子说的那样“温尔厉,威尔不猛,恭其安”,在与学生心平气和的谈话中包含着严格要求,才能使学生受到教育。最终的目的是要唤醒孩子内心深处的“善性”,并将规则内化到他的生活中,规则逐渐同化为他的行为习惯,与个人融为一体,在潜移默化中将他律转化为自律,甚至无需道德认知主观判断,良好的道德行为已经在不思量中产生。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技艺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教师只有运用好“爱”这把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