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作量统计与管理系统(毕业设计)
教师工作量统计系统
教师工作量统计系统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教育行业也日新月异。
作为教育行业中的关键人员,教师的工作负荷日益增加。
为了更好地管理教师工作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工作量统计系统应运而生。
一、教师工作量的重要性教师是教育中的中坚力量,他们从事着教学任务、科研和管理工作,承担着培养学生的重任。
教师工作量的合理统计能够体现教师的工作量和质量,为学校管理和教师职业发展提供参考。
二、教师工作量统计系统的作用教师工作量统计系统是一种工具,它可以帮助学校对教师的工作量进行全面的记录和统计。
通过该系统,学校可以了解教师的工作分配情况,合理安排教职工的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三、教师工作量统计系统的功能教师工作量统计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1. 记录教师的工作时间和任务分配情况;2. 统计教师的工作量,包括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的任务;3. 统计教师的工作质量,包括教学效果、科研成果和管理成绩等;4. 提供管理层和教师个人查阅的接口,方便了解教师的工作情况。
四、教师工作量统计系统的建设教师工作量统计系统的建设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 确定系统的技术平台,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开发;2. 构建系统的数据库,包括教师信息、工作任务和成绩记录等;3. 设计用户界面,使系统易于操作和使用;4. 建立数据安全机制,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五、教师工作量统计系统的应用教师工作量统计系统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教师的工作任务分配。
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工作量统计结果,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任务,保证教师的工作负荷均衡。
2. 教师的绩效考核。
教师工作量统计系统可以帮助学校评估教师的工作质量,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措施。
3. 学校的管理决策。
通过对教师工作量的统计,学校可以了解教师的工作情况,为学校的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和参考。
六、教师工作量统计系统的优势教师工作量统计系统的优势主要包括:1. 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自动化的数据统计和记录,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教学工作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教学工作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本文旨在设计和实现一套教学工作量管理系统,以提高教师教学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在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指出当前教学工作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其次阐述了研究意义,说明通过建立和完善教学工作量管理系统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最后明确了研究目的,即为了解决教师教学工作中的管理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在首先进行了教学工作量管理系统的设计,包括需求分析、系统架构设计等内容。
然后详细讨论了系统的实现和测试过程,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在对教学工作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效果进行评价,总结系统的优势和不足,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教师教学工作提供更加便捷和有效的管理工具,从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教学工作量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需求分析,系统架构设计,系统测试,效果评价,优势,不足,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教学工作量管理系统是为了解决教师工作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而开发的一种信息化工具。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师的工作量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传统的手工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管理的需求。
现有的教学工作量管理系统多为单一功能,缺乏整体性和综合性,不能有效地支持教师的工作。
设计一种更加完善和智能化的教学工作量管理系统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教学工作量管理系统整合到教育信息化系统中,可以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减轻其工作负担,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数据分析和优化,还可以为学校领导提供决策支持,帮助学校更好地管理教学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针对当前教师工作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本研究旨在设计和实现一种智能化的教学工作量管理系统,为教师和学校提供更加科学、便捷和高效的工作量管理工具。
通过深入研究现有的教学工作量管理系统,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完善系统设计,提高系统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以满足教育管理的需求。
1.2 研究意义教学工作量管理系统是当前教育管理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完整版)教师工作量C++毕业课程设计
目录目录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教师信息录入功能....................教师输入信息界面如下................查找教师信息........................查找修改并删除教师信息..............输出所有教师信息....................该设计所用的技术......................课程设计总结..........................参考文献..............................全部代码..............................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需求分析学校的老师总工作量信息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往的手工操作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办公的需要.为了摆脱繁琐的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成为必然.开发功能完善及安全可靠的管理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学校资源的利用率,及时,准确地获取需要的信息,充分发挥人员的工作潜力。
因此,不难想象,正是咨询业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从过去的手工劳动中得以解脱.同时,编写一套完善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软件开发的意图为便于学校的管理,方便查看有关学校及学生的情况。
如教务处对老师工作量绩的修改、删除、查找、添加等。
概要设计(1) 输入教师授课教学信息,包括教师号、姓名、性别、职称、认教课程、班级、班级数目、理论课时、实验课时。
(2) 插入(修改)教师授课教学信息:(3) 删除教师授课教学信息:(4) 浏览教师授课教学信息:B、教师工作量数据处理:(1) 计算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综述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和规模的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而科研工作也已成为高校除人才培养之外所承担的又一项重要工作,高校科研业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成为提高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本课题利用当前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先进、高效、快捷的特性,为学院的普通教师,审核人员,工作量管理人员,进行工作量的录入,查询,审核,修改等相关功能于一体的软件系统,帮助学院提高管理教师工作量的效率。
文中首先介绍了当前教师工作量管理工作的现状,并进行了简要分析,总结出应用和开发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随后,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明确了系统的总体设计目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系统解决方案,对系统开发中使用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
在进行了充分的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系统要实现的功能模块,包括普通教师工作量的录入,审核人员的审核,工作量管理人员的查询,修改,删除,系统设置以及用户和角色管理等模块。
随后,详细阐述了系统体系结构的分层设计思想,将软件系统设计为三层,分别是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
在数据访问层的设计和实现中,将.NET的反射技术和抽象工厂模式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
最后,简述了系统部分关键技术和模块的实现过程,以及系统的测试和实施情况。
并在对所开发的系统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系统的不足和尚需改进之处,为今后系统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及扩展指明了方向。
本系统利用了.net开发平台和SQL数据库技术,是根据高校教师工作量管理需求而开发的一个能够高效运行的统计系统,实现对教师基本信息、教师工作的高效管理,是专门为教育管理机构设计的。
Abstract:In today's information age ,with the era to information speed up .people make themselves expend in formalization and digitization more and more .Counting System is composed by human and computer, can engage in information collection, transmission, storage, processing, maintenance and use, which is bound to replace large ,miscellaneous and toilsome handwork of the past .For the school, how to use the computer to calculate the strenuous tasks of all teacher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指导教师:魏一搏quantity ? How to eliminate the statistics output teems with blunder due to tight schedule? On design and fulfillment of Counting System Of Teaching Quantity is a quite well solution.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current status that teacher work is lack of digital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studies the function modules that the teachers quantity counting need, borrows and(int)ingrates many books and material 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proposes a set of systematic development program, achieves counting the workload of teachers effective, implement of the counting work for teachers quantity punctually.This counting system can work efficient with the .net development platform and SQL database technology ,.which is develop according to the need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er quantity management, accomplish teacher main information and teacher work efficient management and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educational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 The article laid special stress on analyzing development principle, the function and characteristic of this system.关键字:系统开发、教师工作量管理Visual 、SQLServer2005Keywords: System Database; Counting System目录1.项目介绍 (1)1.1 引言 (1)1.2研究背景 (1)1.3研究的现状和内容 (1)2.关键技术 (2)2.1开发技术.NET技术 (2)2.2 开发语言C# (3)2.3 (3)2.4 (3)2.5 开发模式 (4)2.6 B/S框架 (5)2.6 SQL SEVER 2005 (5)3.需求分析 (6)3.1用户分析 (6)3.2 功能需求 (6)3.3 安全保密需求 (8)3.4 开发与运行环境 (8)4. 系统设计 (9)4.1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 (9)4.2系统结构设计 (9)4.3系统工作流程设计 (10)4.4系统工作量计算模块设计 (10)5.系统主要功能实现与系统测试 (11)5.1数据库设计 (11)5.2数据库物理设计表等 (11)5.3 工作量统计模块、教师授课信息模块 (12)5.3.1教师授课信息增加模块的实现 (12)5.3.2教师授课信息修改模块的实现 (13)5.3.3教师授课信息查询模块的实现 (13)5.10 导出Excel窗体设计 (13)5.11测试 (14)毕业设计总结: (15)参考文献 (16)1.项目介绍1.1 引言随着我校师资队伍的壮大,办学规模不断的扩大,所开的课程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教师的工作量也随着增多,因此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变得也就更加的复杂。
教师工作量统计系统
1. 选题与需求分析报告选题与需求分析报告要求:1.1选题背景意义:随着高等学校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的规模越来越大,教职工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每年对高校教师的评教管理无疑是一项琐碎、复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
关于工作量的计算,项目繁多,而且一般不允许出错。
在以往,教务部门对教师工作量的统计工作一直都是采取手工的方式,每年需填制大量的表格,这就会耗费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如若采用专门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不仅能够保证工作量核算准确无误、快速输出,而且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对有关工作量的各种信息进行统计,通过对工作量管理所需的信息管理,不仅把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数据计算处理中解脱出来,而且优化了管理体系,使其高效化,简易化、智能化,也提高了透明性和互动性。
1.2同类软件调研分析:关于同类办公软件,目前大多数使用的是钉钉,钉钉作为目前较好的办公软件,功能更加强大,不仅能够统计出每个教师或者员工的使用时长,还能够统计出学生的学习情况,优点太多,缺点或者是个人建议就是操作可以简化一些,方便更多人使用。
1.3 详细的功能设计:8%(达到使用说明书的详细程度)计算每个老师在一个学期中所教课程的总工作量。
(教师单个教学任务的信息为:教师号、姓名、性别、职称、任教课程、班级、班级数目、理论课时、实验课时、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1.教师信息处理:1)录入教师授课信息,包括教师号,教师姓名,性别,教师职称,任教课程,任教班级,班级数目,教师理论课课时,实验课时;2)修改教师信息;3)插入教师信息;4)删除教师信息;5)浏览教师授课教学信息;2.教师工作量信息处理1) 计算一个教师一个学期总的教学工作量。
总的教学工作量=所有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之和(理论课课时+实验课课时)。
2)教师数据查询:提示:输入教师号或其他信息,即读出所有数据信息,并显示出来。
3.教师综合信息输出提示:输出教师信息到屏幕。
整个程序的设计可分为7部分,即main函数,input_tea()函数,tea::modify()函数,tea::insert_tea()函数,tea::del_tea ()函数,tea::print()函数,tea::tongji函数。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VB毕业设计
图书馆收藏中图分类号:密级:UDC:编号:毕业设计设计题目名称: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学生姓名:曹**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班级:电算**学制:三年学号:****学历层次:专科指导教师:梁**评阅人:论文(设计)提交日期:2013 年6 月11 日论文(设计)答辩日期:2013年6 月18 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二○一三年六月十八日摘要在Internet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整个院校管理的核心和基础。
教师工作量管理是教务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面对种类繁多的数据和报表,手工处理方式已经很难跟上现代化管理的步伐,随着计算机及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对教务管理工作中的工作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尽快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科学管理,已经成为整个教育系统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本课题以我校信息传媒与艺术学院为例进行系统设计。
系统使用技术,Visual Studio 2010为开发工具。
SQL Server 2008作为后台数据库,开发了基于.NET平台的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关键词:教学工作量;数据库开发目录第1章前言 (1)1.1系统开发背景 (1)1.2开发系统意义 (1)第2章开发工具 (3)2.1 VISUAL STUDIO 2010—— (3)2.2SQL S ERVER 2008技术 (3)第3章系统需求分析 (5)3.1系统可行性分析 (5)3.2系统功能需求 (6)第4章系统概要设计 (7)4.1系统设计目标 (7)4.2系统设计原则 (7)4.3系统功能设计 (7)4.4系统业务流程设计 (9)第5章数据库设计 (11)5.1数据库设计原则 (11)5.2数据库概念设计 (11)5.2.1局部E-R图 (11)5.2.2全局E-R图 (12)5.3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13)第6章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17)6.1登陆界面窗体 (17)6.2管理员窗体 (18)6.3教师信息窗体 (19)6.4工作量系数窗体 (21)6.5工作量查询窗体设计 (22)6.6系统管理窗体 (23)6.7指导实习 (25)第7章测试与维护 (27)7.1测试环境 (27)7.2测试方法 (27)7.3测试用例 (27)7.4测试结果 (29)结论 (30)参考文献 (31)致谢 (32)第1章前言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是一个对于学校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管理系统,当然这个系统也要根据时代的不同而不断地发展、更新,这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工程。
毕业设计(论文)-教师工作量计算统计系统[管理资料]
前言对于任何一个单位来说都需针对员工或职员计算其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量并进行统计分析。
以此来评估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对于相对较大型的企事业单位,还需进一步的对其下属部门和组织进行更为细致的工作总量的统计和总结,并对多年的工作量记录进行查看和分析,以便更为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对于高校来说,每学年就需要对每位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进行计算评估,并备份存档。
同时,还要对学校的各院系进行工作总量的结算和分析。
兰州理工大学在每一学年都要进行这样的工作,但是每学年的计算统计是非常复杂和繁琐的。
首先,兰州理工大学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方法采用大系数的计算方法,即将教学进程计划总各种教学环节所考虑的因素,以大系数的形式折算到教学进程计划学时数内,以此来计算来各院(系、部)的教学工作量。
这样的计算方法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教师地实际工作情况,但是这同时也给工作量的计算和统计工作增加了复杂度和巨大的工作压力,在每一次的计算统计过程中,学校的教师和负责此项工作的学院、学校的工作人员都要付出巨大的精力。
虽然工作量的计算不是很复杂,但是所涉及的公式繁琐多变,参数的变化多样,并且由于教师所带班级课程在计算中所提供的量的数据相对离散,在任何一个数据上的倏忽都会使最后的结果出现错误,造成重复劳动,进一步增加了工作时间和工作的负担。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计算机的飞速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大大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Internet的普及更是提高了信息交流的速度和资源的共享。
2004年兰州理工大学已经完成了校园网的建设,并为每个学院配置了性能较好的计算机,以便增加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硬件设备的完善使学校工作人员的工作相对轻松了,但是对工作量的统计依然复杂和繁琐。
因而我们可以通过软件来提高学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兰州理工大学教师工作量计算统计系统》(简称LJG_S)这个应用软件就是针对兰州理工大学这一状况而设计的办公自动化软件系统(OA系统)。
最新-教师工作量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设计(论文)word格式 精品
教师工作量管理信息系统摘要【教师工作量管理信息系统】是以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为使用对象,基于WEB平台的管理信息系统,本文大致介绍了技术的基本框架,分为三大部分对系统进行解析:系统简介、系统设计和系统实现。
系统简介,对系统的设计目的和开发方向做了简单概述,列举了系统的主要开发工具,并对各个开发工具做了简单介绍;系统设计,从WEB 结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两方面进行描述,其中WEB结构设计方面,简单介绍了WEB页面的组成和需求规划,而数据结构设计方面,从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两方面进行说明;系统实现,详细讲述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将系统拆分为一个个单一的模块,本文主要以实验员模块的功能进行分析、设计和实现。
关键字 数据库存储过程函数工作量安全性Abstract Teacher workloa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use by teachers object, WEB-based platform for the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systems, the paper largely on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echnology, is divided into three Most of the analytical system: System, system design and system To achieve. System, the system is designed to develop the direction and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system outlined the main development tools, and various development tools to do a brief introduction, system design, structure design from the WEB database design and a description of both, WEB structural design, simple WEB pages on the composition of and demand for planning, design and data structure, from the concept of structural design and structural design logic of the two aspects; System,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Resolution of a system for a single module, the paper mainly to test the functional module Members of the analysi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Key Word Database Store Function Workload Security目录引言 (5)第一章系统简介 (6)1.1 概述 (6)1.2 系统需求分析 (6)1.2.1 功能需求 (6)1.2.2 性能需求 (6)1.3 平台框架介绍 (7)1.3.1 DOT NET (7)1.3.2 (7)1.3.3 Sql (7)1.4 开发工具介绍 (7)1.4.1 Visual Studio 2005 (7)1.4.2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8)1.4.3 Macromedia Dreamweaver 8.0 (8)1.4.4 Intype (8)1.4.5 小结 (8)第二章系统设计 (9)2.1 系统结构设计 (9)2.1.1 WEB结构设计 (9)2.1.2 WEB结构规划分析 (9)2.2 数据库结构设计 (10)2.2.1 需求分析 (10)2.2.2 概念结构设计 (11)2.2.3 逻辑结构设计 (12)2.2.4 小结 (14)第三章系统的实现 (15)3.1 概述 (15)3.2 系统分析 (15)3.2.1 需求分析 (15)3.2.2 可行性分析 (15)3.2.3 规划设计图 (15)3.3 文件结构 (16)3.4 系统功能实现 (17)3.4.1 页面风格的设计 (17)3.4.2 显示与功能设计 (19)3.4.3 数据库的连接 (19)3.5 实验员模块 (21)3.5.1 概述 (21)3.5.2 实验员基本信息页面 (21)3.5.3 实验工作量信息页面 (24)3.6 遇到的问题与解决过程 (27)3.6.1 发平台的安装问题 (27)3.6.2 数据库问题 (27)3.6.3 数据系统迁移问题 (27)3.6.4 C#编程问题 (28)3.6.5 项目文件的目录问题 (28)3.6.6 页面设计问题 (28)3.6.7 时间问题 (28)3.7 技术性问题讨论 (28)3.7.1 安全性问题 (28)3.8 小结 (29)总结 (30)致谢语 (31)参考文献 (32)附录一数据表 (33)附录二存储程序 (35)附录三外文资料原文 (42)译文 (56)引言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个由人、计算机及其他外围设备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毕业设计 教师工作量界定
毕业设计的教师工作量界定通常由学校的教务部门或相关管理部门制定,并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政策进行规定。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教师工作量界定的几个方面:
1. 指导学生:
-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各个阶段,包括开题、文献综述、研究设计、实施、数据分析等。
-指导学生可能包括个别讨论、集体讨论或线上交流等形式,教师需要与学生保持沟通,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2. 评阅和打分:
-教师需要阅读并评价学生提交的毕业设计报告,包括结构、内容、方法、创新性等方面。
-对于一些大型课程或研究生毕业设计,可能还需要参与答辩和评审委员会的工作。
3. 指导学术写作:
-教师可能需要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学术写作,包括文献综述的撰写、实验结果的呈现、结论的总结等。
-教师还可能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他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4. 答疑和辅导:
-教师需要回答学生关于毕业设计的问题,提供必要的解释和辅导。
-这可能包括与学生面对面会议、电子邮件、在线讨论等方式进行交流。
5. 其他相关工作:
-教师可能还需要参与学校或学院组织的教研活动、教学培训、教学评估等工作。
-此外,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过程中可能还要承担一些行政工作,如记录学生进展、安排答辩等。
具体的工作量界定可能因学校、学科和年级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教师根据学生人数、设计难度、工作时间和质量要求等因素来确定工作量。
学校可能会制定相应的工作量计算公式或标准,以确保教师工作的合理分配和公平评价。
建议你咨询学校的教务部门或导师,以了解具体的教师工作量界定政策和标准。
教师工作量统计管理方案
教师工作量统计管理方案引言:教师工作量统计管理是教育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教师的各项工作量进行准确统计和科学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教学水平。
本文将从准备工作、工作量统计方法、数据分析和管理措施共四个方面,探讨教师工作量统计管理的有效方案。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教师工作量统计管理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以确保统计工作的准确和顺利进行。
1.明确目标:明确统计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明确统计内容和统计期限,确保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及时性。
2.制定统计标准:制定相应的教师工作量统计标准,包括教学任务、学术研究、科研项目等各项指标,以便进行科学、客观的统计。
3.建立工作档案:建立教师工作档案,包括教学计划、教案、教学效果评估、科研成果等,以便对教师的工作量进行综合评估和统计。
二、工作量统计方法教师工作量统计主要依靠有效的统计方法和技术手段,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统计。
1.定性统计:通过对教师工作进行观察和评价,将教师工作量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和分级,以定性的方式进行统计。
2.定量统计:通过对教师工作的具体量化指标进行统计,例如教学课时、科研项目量、论文数量等,以定量化的方式进行统计。
3.调查问卷统计:通过发放问卷调查教师的工作情况和工作量,了解教师在不同方面的工作情况,以便进行综合统计和分析。
三、数据分析教师工作量统计完成后,需要进行数据分析,以便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和建议,为进一步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1.对比分析:将各个教师工作量进行对比分析,了解不同教师之间的工作量差异,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2.趋势分析: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教师工作量的变化趋势,以便对未来的工作量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
3.问题诊断:对教师工作量统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诊断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四、管理措施在进行教师工作量统计管理时,需要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以确保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管理。
1.信息化管理:建立教师工作量统计管理系统,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毕业项目设计(论文)姓名宋文革学号专业软件技术专业系别微软IT学院指导教师指导系部微软IT学院2011年4月25日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专业:软件技术班级:软件技术1班姓名:指导教师: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发展,智能化管理已为成必然趋势。
而今,数据库软件行业发展迅猛,需要管理的数据量更是成几何倍增长,如何能快速、高效、准确、便捷的管理数据量已成为众多DBA (DataBase Administrator)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今天,我们所开发的这款“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就具有这样的功能。
不过,它除了能进行数据管理之外,更提供了工作量计算、教师工作量查询等其它功能,可以说它有别于其它数据管理软件,或者说它更接近应用软件才算恰当。
它就是“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一款由人、数据库和计算机系统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采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它的使命极其简单,那就是代替过去大量、繁杂的手工操作,以解放人们的双手——尤其是高校教师的双手。
本文分析了目前对于教师工作量缺乏的数字资源管理系统的现状,研究了教师工作量统计所需要的功能模块,借鉴和结合了许多关于信息管理系统的图书资料,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开发方案,实现了对教师工作量进行有效的统计,重点实现了对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工作。
本系统利用了.net开发平台和SQL数据库技术,是根据高校教师工作量管理需求而开发的一个能够高效运行的统计系统,实现对教师基本信息、教师工作的高效管理,是专门为教育管理机构设计的。
Abstract:With the arrival of information age and development, intelligent management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How can rapid, efficient and accurate, convenient management data quantity has become numerous DataBase Administrator) (DBA faced a difficult problem.Today, we developed this type of teachers' workload management system "has such functions. However, it besides data management besides, more provides workload calculation, teachers, and other functions workload inquires to say it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data management software, or it closer to the application software is appropriate. It is "teacher" - a workload management system, database and by people of computer system etc, can carry out information collection, transfer, storage, processing, maintenance and use of the system. Its mission is very simple, that is to replace the past massive, multifarious manual operation, to liberate people's hands - especially university teachers' hands.For teachers' lack of digital resources management work, studies the system present situation of teachers' workload statistics needed function modules, reference and combines many abou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library materials, puts forward a set of system development scheme for teachers, realizing the effective statistics, work on the workload realized to teachers computational work.This system USES the .net development platform and SQL database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college teachers workload is developed demand of management to efficient operationstatistical system, realize the basic information, teachers on teachers work efficient management education management i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mechanism design.关键字:智能化管理、数据库、工作量统计,系统Keywords:Intelligent management、Dababase、Workload、System目录1.1 引言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的现状和内容 (1)2. 关键技术 (2)2.1 开发技术.NET技术 (2)2.2 开发语言C# (3)2.3/doc/a7118c60a98271fe910ef921.html (3)2.4/doc/a7118c60a98271fe910ef921.html (3)2.5 开发模式 (4)2.6 B/S框架与SQL2005数据库 (5)3. 需求分析 (6)3.1 用户分析 (7)3.2 功能需求 (7)3.3 安全保密需求 (10)3.4 开发与运行环境 (10)4. 系统设计 (10)4.1 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 (10)4.2 系统结构设计 (11)4.3 系统工作流程设计 (12)4.4 系统工作量计算模块设计 (13)5. 系统主要功能实现与系统测试 (13)5.1 数据库逻辑设计 (13)5.2 数据库物理设计表等 (14)5.3 工作量统计模块、授课信息模块 (15)5.4 班级信息管理增加模块的实现 (17)5.5班级信息管理及其它模块数据图的实现 (18)6测试环境 (19)6.1 测试过程 (19)6.2 测试结果 (19)毕业设计总结: (20)参考文献: (20)1. 项目介绍1.1 引言随着我校师资队伍的壮大,办学规模不断的扩大,所开的课程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教师的工作量也随着增多,因此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变得也就更加的复杂1.2 研究背景随着我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师资队伍也随之壮大,所开课程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变得更加复杂。
毕业设计论文-教师工作量统计系统
毕业设计(论文)教师工作量统计系统Counting System Of Teaching Quantity班级软件技术09级学生姓名张勇涛学号092217012039 指导教师楚志刚职称讲师导师单位郑州师范学院论文提交日期2010年12月郑州师范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课题名称教师工作量统计系统的设计课题性质工程设计类班级软件技术09学生姓名张勇涛学号092217012039指导教师志刚导师职称讲师一.选题意义及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普遍应用,校园的信息管理模式也面临着挑战。
教师工作量统计系统的产生就是为了实现教师工作量统计的办公自动化,提高教师工作量统计结果的正确性、公正性、科学性和适应性, 从而方便有关人员对统计结果的查询,调动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提高学校教学管理的质量与效率。
本系统是专门针对学校的教师工作量统计人员构建的一个实用性很强的管理系统,其中包括系统基本信息管理、工作量计算、教师工作量查询、分析、汇总、系统数据库管理等。
二.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前期准备:1、团队分工;2、学习了Delphi技术,查阅资料,对教师工作量统计系统有一个感性认识,同客户进行交流,了解需求,书写需要分析报告。
主要工作:1、需求分析项目可行性;2、根据需求描述以及实地调研编写需求说明书;3、难点分析讨论;4、设计C/S架构以及数据库;5、分工合作;6、系统测试;7、维护阶段。
将学生进行分组分工,设定组长,各组员任务具体如下模块:1、总策划及数据库的应用;2、子模块的实现;3、控制算法的研究;4、源代码的编写;5、可行性分析报告,美工设计。
预期成果:1、开发教师工作量统计系统;2、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三.计划进度:1、毕业设计论文文稿及电子稿2、毕业设计作品上交。
指导教师:胡金涛教研室主任:熬巴玛年月日年月日论文真实性承诺及指导教师声明学生论文真实性承诺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作品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内容真实可靠,不存在抄袭、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教师工作量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学校管理团队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为了合理分配教师的工作量和资源,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学校需要一个高效的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本文将介绍一种满足这一需求的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并探讨其优势和应用。
一、系统概述该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是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开发的,旨在帮助学校实现精细化、科学化的教师工作量管理。
系统通过自动化的流程,将教师工作量的数据收集、分析和管理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中,实现教师工作量分配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二、系统功能1. 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提供教师档案管理功能,包括教师个人信息、教育背景、职称等;同时,还可以自动从系统中获取教师的工作记录和业绩评价等信息。
2. 课程管理:系统可以记录每个教师所任教授的课程,包括课程名称、学时、学分等。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工作安排,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进行教学。
3. 任务分配:系统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师的工作情况,自动分配教师的教学任务。
系统会根据教师的教龄、学历、职称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学校的教学需求进行任务分配。
4. 工作量统计:系统可以自动生成教师的工作量报表,包括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教务工作量等。
教师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工作量情况,并根据报表进行工作调整和安排。
5. 资源管理:系统可以管理学校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室、实验室、教材等。
教师可以通过系统查找和预约适合自己课程的教室和实验室,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三、系统优势1. 提高管理效率:通过自动化的数据收集和处理,系统可以大大减少人工管理的工作量,提高管理效率。
学校管理团队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工作量分配和资源管理。
2. 优化工作安排:系统可以根据教师的个人情况和学校的需求,合理分配教师的工作任务,避免工作重复和浪费。
教师可以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 提升工作质量:通过对教师工作量的详细统计和分析,系统可以发现工作量不均衡和过重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_课程设计_C语言
成绩评定表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第一章.需求分析 (4)第二章.总体设计 (5)第三章.详细设计图 (6)第四章.测试 (8)第五章.总结 (8)第六章.程序代码 (9)第七章.参考文献 (13)第一章.需求分析(一)研究背景:随着高等学校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的规模越来越大,教职工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每年对高校教师的评教管理无疑是一项琐碎、复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
关于工作量的计算,项目繁多,而且一般不允许出错。
在以往,教务部门对教师工作量的统计工作一直都是采取手工的方式,每年需填制大量的表格,这就会耗费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如若采用专门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不仅能够保证工作量核算准确无误、快速输出,而且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对有关工作量的各种信息进行统计,同时计算机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
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师工作量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来管理高校教师工作量已成为目前的趋势,使用计算机可以高速,快捷地完成以上工作。
在计算机联网后,数据在网上传递,可以实现数据共享,避免重复劳动,规范数据管理行为,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高校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便是以计算机为工具,通过对工作量管理所需的信息管理,不仅把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数据计算处理中解脱出来,而且优化了管理体系,使其高效化,简易化、智能化,也提高了透明性和互动性。
(二)产品功能:(1)工作量信息录入:教师一个教学任务的信息为:教师编号(不重复)、姓名、授课班级系数、理论课时、实验课时、教学任务总课时。
提供录入界面供用户输入数据,并以合理数据结构,诸如:结构数组或数据文件的形式加以保存。
(2)工作量计算:以教师为单位,计算出该教师一个学年的总工作量。
计算公式如下:a. 教学任务总课时。
计算方法如下表:b. 一个学年总的教学工作量=所有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之和*职称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3 本文的组织安排 ........................................................................................................................... 7
┊
第二章 开发环境和开发技术 ................................................................................................................ 7
线 ┊ ┊ ┊ ┊ ┊ ┊
4.1 设计任务 ..................................................................................................................................... 22 4.2 系统功能设计 ............................................................................................................................. 22 4.3 数据库设计 ................................................................................................................................. 26
┊
3.2 可行性分析 ..................................................................................................................................11
┊
3.3 用户需求 ..................................................................................................................................... 12
┊
┊
2.1 系统开发环境 ............................................................................................................................... 8
┊
2.2 系统开发技术 ............................................................................................................................... 8
┊
3.5.1 用户登录模块 ..................................................................................................................... 14
┊
3.5.2 基本数据维护模块 ............................................................................................................. 14
4.3.1 概念结构设计 ..................................................................................................................... 26 4.3.2 逻辑结构设计 ..................................................................................................................... 30 4.3.3 物理结构设计 ..................................................................................................................... 3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
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第一章 绪论............................................................................................................................................. 6
┊
3.7 数据字典 ..................................................................................................................................... 18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22
订
3.5.5 数据查询模块 ..................................................................................................................... 15
┊
3.5.6 计算规则管理 ..................................................................................................................... 15
┊
第五章 系统的实现............................................................................................................................... 36
┊ ┊ ┊ ┊ ┊ ┊
┊
3.5.7 权限管理 ............................................................................................................................. 15
┊
....................................................................................................... 16
┊
第三章 需求分析....................................................................................................................................11
┊
┊
3.1 设计思想 ......................................................................................................................................11
┊
1.1 研究背景 ....................................................................................................................................... 6
┊
1.2 系统介绍 ....................................................................................................................................... 6
5.1 用户登录 ..................................................................................................................................... 36 5.2 基本数据维护 ............................................................................................................................. 37 5.3 课程分配 ..................................................................................................................................... 40 5.4 工作量数据管理 .........................................................................................................................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