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设计规范.
小区的电梯设计标准规范
小区的电梯设计标准规范
小区的电梯设计标准规范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对小区电梯进行设计和安装的规范要求。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设计标准规范。
首先,电梯的载重量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一般来说,住宅小区的电梯载重量应该根据小区的居民规模来确定,以确保电梯能够满足住户的需求,同时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
其次,电梯的速度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一般来说,住宅小区的电梯速度一般不宜过快,以免对老年人和儿童等特殊群体造成不必要的危险。
而商业和办公楼等高层建筑则可以适当提高速度,以减少等候时间。
另外,电梯的尺寸和门户宽度也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电梯的尺寸应该能够容纳常见的家具和购物车等物品,以便居民和用户能够方便携带。
门户宽度应该能够容纳一台标准的轮椅,以方便行动不便的人士使用电梯。
此外,电梯的装修和照明也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电梯的装修应该注重安全性和舒适度,避免使用容易刮伤、滑动不稳等材料。
同时,电梯的照明应该明亮而均匀,以确保用户能够清晰地看到周围的环境,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最后,电梯的维护和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小区应当定期组织对电梯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
同时,小区也应当与专业的电梯维修公司签订长期维护合同,及时解决电梯
故障和问题,保证住户和用户的乘坐安全。
综上所述,小区的电梯设计标准规范是为了保证电梯的安全和舒适性,以满足居民和用户的需求。
小区应当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安装电梯,并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以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
电梯设计规范
电梯轿厢设计规范第1部分:电梯安装要求汇总:各建筑物电梯安装要求1。
住宅建筑设计中使用的电梯层数及功能规范:电梯层数必须至少设置在七层及以下。
室外设计地面入口房间的高度必须超过16m。
注:室外设计从底层开始,包括商店底部、空气层、跳楼和中间层。
:12楼以上不少于2部电梯,其中一部可容纳担架。
:每层设车站,无车站的楼层不超过两层。
塔式和走廊式应该组合在一起。
当模块化高层住宅每单元只有一部电梯时,应采用连通走廊。
:候车厅的深度不得小于多部电梯轿厢的最大深度。
老年建筑设计规范:四层及以上设置电梯。
:电梯轿厢的外围和高度应配备辅助安全扶手。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定:1、4及以上的门诊、病房建筑必须设置不少于2套;当病房建筑高度超过24米时,应安装土梯。
电梯应该用病床梯,病人应该用土梯。
三。
电梯井道不得与主楼相邻。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三层以下无电梯的病房楼、观察室与急诊室不在同一层且无电梯的急诊室,应设置坡度不大于1:10的坡道,并采取防滑措施。
*根据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电梯应安装在4楼以上。
资料来源:收藏中应该有一部货运电梯。
: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堆垛室应配备起重设备。
四层及以上的起重设备不少于两套。
6层以上应配备专用电梯。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位于四层及以上阅览室的图书馆应配备客梯或货梯。
文化中心建筑设计规范:文化中心内设置电梯,5层及以上设置群众活动室、导学室。
档案建筑设计规范:档案室、业务室、技术室设计为五层以上时,应安装电梯,两层以上档案室应安装垂直运输设备。
*办公楼设计规范:六层及以上的办公室应配备电梯。
建筑高度超过75米的办公楼电梯应分段或分层使用。
宿舍楼设计规范:当生活楼与入口楼之间的高度超过20米时,应提供电梯《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电梯安装规范》:下列高层建筑应当配备消防电梯:一级公共建筑和其他高度在32m以上的二级建筑,塔式住宅。
电梯数量:≤1500m2,≤1500m2 1台;≤4500m2,2台;4500m2及以上;3台;高层民用建筑消防设计规范:消防电梯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台。
电梯设计规范
环保材料的选择:选择可再生、 可回收、低污染的材料
材料的环保性能:材料应符合 环保标准,无毒无害
材料的耐久性:材料应具有较 好的耐久性,不易老化
材料的经济性:在满足环保性 能的前提下,应考虑材料的经 济性
能量回馈技术:将电梯运行过 程中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并回馈给电网
永磁同步电机技术:提高电 梯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 虚实相生:诗歌中的实景与虚景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意境,引发读者的想象与思考。
● 韵味无穷:诗歌的意境往往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韵味,使读者在品味过程中不断感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
● 艺术感染力:诗歌的意境能够感染读者的心灵,使读者在欣赏过程中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和感 受。
防坠装置:电梯应配备防坠装置,当电梯失控时能够自动制停,防止电梯坠落。 限速器:电梯应配备限速器,当电梯速度异常时能够自动制停,防止电梯超速坠落。 缓冲器:电梯应配备缓冲器,当电梯坠落时能够吸收冲击力,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安全钳:电梯应配备安全钳,当电梯失控时能够将电梯卡在导轨上,防止电梯继续坠落。
残疾人电梯应具备无障 碍通行设施,如低位按 钮、语音提示、盲文标 识等,以方便残疾人操 作和使用。
残疾人电梯的内部装修 应采用无毒、无害、易 清洁的材料,以确保残 疾人的健康和安全。
残疾人电梯应具备紧 急呼叫装置和报警装 置,以便在紧急情况 下及时联系救援人员。
电梯载重量: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楼层高度,确定电梯的载重量,确 保乘客舒适度和运输效率。
《特种设备安全法》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其他相关法规和标准
电梯设计规范及标准
电梯设计规范及标准电梯设计规范及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设计原则:电梯设计应符合人性化、安全可靠、舒适便捷、节能环保的原则。
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设计应尽量满足老人、残疾人、儿童等特殊人群的需求。
2.安全规范:电梯设计应符合国际、国家和地方的安全规范,如国家标准《电梯和自动扶梯安全规范》(GB7588-2003)。
根据规范,电梯应具备超载保护、裂缝防护、闭锁装置、紧急救援等安全功能,并进行相应的测试和验收。
3.功能规范:电梯设计应根据使用场所的特点和需求,合理选择电梯的功能和配置。
例如,在高层办公楼中,应考虑需要快速运行和大容量的载客电梯;在住宅楼中,应考虑老人和儿童的需求,配置相应的无障碍设施和安全保护装置。
4.机房规范:电梯机房应符合相关的机电设备安装规范,包括机房的尺寸、通风、防火等要求。
机房内设备应安装牢固,维修通道应保持畅通,清洁卫生应得到保障。
5.电梯井道规范:电梯井道应具备良好的防火防烟性能,并配备相应的救援设备。
井道的尺寸和结构应满足电梯设备的安装和维修要求。
6.电子控制系统规范:电梯的控制系统应满足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和自动化的要求。
控制系统应具备监控、故障自检、数据记录等功能。
7.电梯舱内规范:电梯舱内应设置相应的操作按钮、安全标识、紧急报警装置等设施,以方便乘客的使用和安全。
舱内的装修和材料应符合相关的环保和消防标准。
8.声音和振动规范:电梯在运行时应尽量减少噪音和振动的产生。
设计应采用隔音隔振的技术措施,以提高乘客的舒适感。
总之,电梯设计规范及标准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电梯的安全、舒适和可靠运行。
设计者应在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充分考虑电梯的功能和用户的体验。
只有合理的设计和规范的施工,才能保证电梯在使用中没有安全隐患,提供良好的服务。
电梯行业标准
电梯行业标准自从电梯在19世纪末诞生以来,它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为了保障乘客的安全和舒适性,电梯行业建立了一系列的规范、规程和标准。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电梯行业的标准进行论述。
一、设计规范1. 载客量标准根据人们平均身高和体重数据,设置电梯的最大载客量。
这个标准可根据楼层高度和建筑物用途的不同进行调整。
有序的载客量可以确保电梯在高峰期间不会超载,从而保障乘客的安全。
2. 设备尺寸规范电梯的外观和内部空间设计应符合尺寸规范,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例如,电梯内部的按钮和指示灯应该方便老年人和残疾人使用,电梯门的宽度应足够容纳大型轮椅等行动辅助设备。
3. 抗震设计标准电梯行业规定了抗震设计标准,以确保电梯在地震时能够正常运行。
电梯及其支撑结构应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同时安装震动传感器和自动停机装置,以保障乘客的安全。
二、安全运行标准1. 电梯维保规程电梯行业制定了严格的维保规程,规定了电梯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
维保人员需要定期检查电梯各项功能,如电动机、钢丝绳、扶手等,以及紧急制动系统和故障报警设备的可靠性。
2. 紧急救援措施电梯行业规定了紧急救援的操作程序。
例如,电梯应配备紧急电话,以及紧急故障解决方案,如手动开门按钮和安全接触器。
此外,蓄电池和发电机的备用电源应保证电梯的运行,在停电情况下保证乘客的安全撤离。
3. 特殊情况下的运行规程电梯行业还制定了一系列特殊情况下的运行规程。
例如,在火灾或其他灾害事件发生时,电梯应自动进入警报状态,将所有乘客安全运送到最近的楼层。
此外,电梯应配备火灾报警装置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三、节能环保标准1. 能源消耗限制电梯行业规定了电梯能源消耗的限制标准。
包括减少待机能耗的技术改进,如能量回收装置的使用,以及合理设置电梯的工作时间表,以最小化能源消耗。
2. 绿色材料使用为了推动电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规范鼓励使用绿色材料。
比如,电梯机房的隔音材料应选择环保材料,以降低噪音污染。
电梯设计规范
电梯设计规范电梯设计规范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电梯的安全、可靠运行,同时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梯设计规范:1. 设计负载:根据使用者的数量和需求确定电梯的设计负载。
一般来说,每个人的平均重量为75千克,设计负载应该基于使用人数和使用频率进行合理安排。
2. 电梯尺寸:根据设计负载和使用场所的空间大小确定电梯的尺寸。
通常,电梯的内部高度应不小于2米,门洞宽度应不小于800毫米。
3. 电梯机房:电梯机房通常位于电梯井道的顶部或者底部,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以确保机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机房的面积应根据电梯的类型和规模进行合理设计。
4. 井道和导轨:井道的尺寸应满足电梯的尺寸要求,并确保导轨的稳定性和垂直度。
井道内应设置足够的照明设备,以确保安全作业。
5. 电气设备:电梯的电气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并通过相关机构的认证。
电气线路应采用耐火材料进行保护,并设置过压、过流和短路保护装置。
6. 安全措施:电梯应装备应急通信装置,以便乘坐者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与外界进行通信。
同时,应配备紧急停止按钮和火警报警装置,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7. 速度和加速度:电梯的设计速度和加速度应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和对电梯的期望进行合理调整。
一般来说,电梯的速度应在1到2米/秒之间,加速度应在1到1.5米/秒²之间。
8. 消防安全:电梯应采用防火设计,包括防火门、防火墙和防火涂料等。
同时,电梯井道内应设有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或喷淋系统,以应对突发火灾的情况。
9. 维护保养:电梯的维护保养应定期进行,以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维护保养人员应具备相关的资质和技能,并按照制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作业。
10. 环境友好:在电梯的设计过程中,应考虑能耗和环保因素。
例如,采用节能电梯和LED照明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电梯设计规范主要从安全性、可靠性和环保的角度出发,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配置,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和使用者的安全。
这些规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建筑法规的要求,更是为了保护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电梯设计规范
电梯设计规范篇一:电梯设计标准住宅楼梯电梯设计标准一般性标准6层:敞开楼梯*1 6+1层:敞开楼梯*17~9层:敞开楼梯*1+无障碍电梯*1 10~11层:敞开楼梯*1+无障碍电梯*1 11+1层:敞开楼梯*1+无障碍电梯*112~18层:封闭楼梯*1+消防电梯*1+无障碍电梯*1+屋顶联通18+1层:封闭楼梯*1+消防电梯*1+无障碍电梯*1+屋顶联通19~32层:剪刀楼梯(防烟)*1+消防电梯*1+无障碍电梯*1+屋顶联通(剪刀楼梯有时也会做成两个独立的防烟楼梯)专业性标准楼梯的设置标准:(1)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
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m。
(2)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
扶手高度不宜小于0.90m。
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
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
(3)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并不得小于1.20m。
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至人行过道的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m。
(4)楼梯井宽度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
防烟楼梯间的设置标准:(1)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
(2)前室的面积,对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 m2,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不应小于10m2;对于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m2,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6 m2;对于人防工程不应小于10m2。
(3)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消防电梯设置标准:(1)消防电梯宜分别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
(2)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m2;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m2。
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0m2;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m2。
(3)消防电梯间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在首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经过长度不超过30m的通道通向室外。
别墅电梯标准规范最新国标
别墅电梯标准规范最新国标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别墅电梯已成为许多家庭提升居住舒适度的选择。
为了确保别墅电梯的安全和可靠性,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规范。
以下是最新的国家标准对别墅电梯的要求:一、设计要求1. 电梯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确保乘客使用舒适。
2. 电梯轿厢内部尺寸应满足至少容纳两人轮椅的需要。
3. 电梯的设计应考虑到紧急情况下的疏散需求。
二、安全标准1. 电梯必须配备紧急制动系统和安全钳,以防止意外坠落。
2. 电梯控制系统应具备故障自动检测和报警功能。
3. 电梯应安装紧急通话设备,以便乘客在紧急情况下与外界联系。
三、性能要求1. 电梯运行应平稳,无明显震动或噪音。
2. 电梯的载重量和速度应根据别墅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配置。
3. 电梯应具备节能功能,减少能源消耗。
四、安装与验收1. 电梯安装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团队完成。
2. 安装完成后,应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和性能测试。
3. 电梯投入使用前,必须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验收。
五、维护与保养1. 电梯应定期进行专业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2. 维护记录应详细记录电梯的使用情况和维护情况。
3. 电梯的维修和更换部件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
六、环保与节能1. 电梯的设计和制造应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电梯应采用节能技术,降低能耗。
七、附加要求1. 电梯轿厢内应配备照明和通风设施,确保乘客的舒适体验。
2. 电梯应具备一定的防震和防水功能,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
结尾别墅电梯作为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设施,其安全、舒适和节能性能至关重要。
遵循最新的国家标准规范,不仅能够保障乘客的安全,也能提升电梯的使用效率和寿命。
希望以上内容能为别墅电梯的设计、安装和使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住宅设计规范电梯要求(民用住宅电梯设计规范)农业影视
住宅设计规范电梯要求(民用住宅电梯设计规范)农业影视文档一:住宅设计规范电梯要求1. 概述1.1 目的本文档旨在规范民用住宅电梯的设计要求,以确保住宅楼内的电梯安全可靠、便利舒适。
1.2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民用住宅楼内的电梯设计,包括新建、改建及维护项目。
2. 电梯类型2.1 客梯客梯应满足以下要求:- 载重量不低于500kg;- 速度不低于1m/s;- 电梯门尺寸符合相关标准。
2.2 货梯货梯应满足以下要求:- 载重量不低于500kg;- 速度不低于1m/s;- 货梯车厢尺寸符合相关标准。
2.3 家用电梯家用电梯应满足以下要求:- 载重量不低于250kg;- 速度不低于0.6m/s;- 家用电梯车厢尺寸符合相关标准。
3. 电梯设计要求3.1 电梯井道- 井道宽度应满足电梯相关标准要求;- 井道顶部应有足够的空间放置机械设备。
3.2 电梯机房- 机房应位于井道上部,并设有通风设施;- 机房顶部应有足够的空间存放电气设备。
3.3 电梯门- 电梯门应具备防夹功能,并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门的开启和关闭速度应在合理范围内。
4.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无5. 法律名词及注释- 电梯:指定向特定方向运载人员或物品的垂直交通工具。
- 载重量:电梯能够承受的最大重量。
- 井道:电梯运行所需的垂直通道。
- 机房:安装电梯机械设备的专用房间。
文档二:农业影视1. 概述1.1 目的本文档旨在介绍农业影视的相关内容,包括农业影视的种类、制作流程以及应用领域等。
1.2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从事农业影视制作和应用的相关人员,以及对农业影视感兴趣的读者。
2. 农业影视种类2.1 农业纪录片农业纪录片以记录、介绍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为主题,通过真实的影像和声音来展示农业的全过程。
2.2 农业宣传片农业宣传片旨在宣传农业政策、技术、产品和发展成果,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业生产。
2.3 农业微电影农业微电影是短篇小型影片,以故事性和趣味性为特点,旨在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形象的表达方式宣传农业知识。
电梯设计规范及说明《住宅设计规范》
《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之马矢奏春创作电梯设计规范及说明6.4.1 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需设置电梯:1 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空中的高度超越16m时;2 底层作为商店或其他用房的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空中高度超越16m时;3 底层做架空层或贮存空间的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空中高度超越16m时;4 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份不计层数,其顶层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室外设计空中的高度超越16m时.6.4.2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应设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6.4.3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每单位只设置一部电梯时,从第十二层起应设置与相邻住宅单位联通的联系廊.联系廊可隔层设置,上下联系廊之间的间隔不应超越五层.联系廊的净宽不应小于1.10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00m.6.4.4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由二个及二个以上的住宅单位组成,且其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住宅单位未设置可容纳担架的电梯时,应从第十二层起设置与可容纳担架的电梯联通的联系廊.联系廊可隔层设置,上下联系廊之间的间隔不应超越五层.联系廊的净宽不应小于1.10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00m.6.4.5 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电梯应在设有户门和公共走廊的每层设站.住宅电梯宜成组集中安插.6.4.6 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电梯中最年夜轿箱的深度,且不应小于1.50m.6.4.7 电梯不应紧邻卧室安插.当受条件限制,电梯不能不紧邻兼起居的卧室安插时,应采用隔声、减振的构造办法.【说明】6.4.1 电梯是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的主要垂直交通工具.几多层开始设置电梯是个居住标准的问题,各国标准分歧.在欧美一些国家,一般规定四层起应设置电梯,原苏联、日本及我国的规范规定六层起应设置电梯.我国1954年《建筑设计规范》中规定:“居住房间在五层以上或最高层的楼板面高出地平线在17公尺以上时,应有电梯设备”.1987年,《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J 96规定了七层(含七层)以上应设置电梯.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应该对老年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为此,本规范中规定“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空中的高度超越16m的住宅必需设置电梯”.本次修订特别对三种工程设计中没有严格执行设置电梯规定的情况进一步明确限定.其理由是:1 如底层为层高4.50m的商店或其他用房,以2.80m层高的住宅计算,(2.80m×4)(最高住户入口层楼面标高)+4.50m (底层用房层高)+0.30m(室外高差)=16m.也就是说,上部的住宅只能作五层.此时以16m作为是否设置电梯的限值.2 当设置一个架空层时,如六层住宅采纳2.70m层高,即:2.20m(架空层)+0.10m(室内外高差)+(2.70m×5)=15.80m<16m,可以不设置电梯.如六层住宅采纳2.80m层高并架空层时,若不采用一定办法则不能控制在16m的规定范围内,即2.20m(架空层)+0.10m(室内外高差)+(2.80m×5)=16.30m>16m.本规范对有架空层或贮存空间的住宅严格规定,不设置电梯的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室外空中的高度不得超越16m.3 在住宅建筑顶层若安插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设置户内楼梯者),跃层部份的入口处距该建筑物室外空中的高度若超越16m.实践证明,顶层住户的一次室内登高超越了规定的范围,所以必需设置电梯.除以上三种情况外,原规范允许山地、台地住宅的中间层有直通室外空中入口,如果该入口具有消防通道作用时,其层数由该中间层起计算.由于这种情况正在逐步减少,同时涉及如何设消防通道和消防电梯等问题.由防火规范统一规定,本规范不再放宽条件.6.4.2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主要考虑到其中的一台电梯进行维修时,居民可通过另一部电梯通行.住宅要适应多种功能需要,因此,电梯的设置除考虑日凡人流垂直交通需要外,还要考虑保证病人平安、能满足紧急运送病人的担架乃至较年夜型家具等需要.6.4.3、6.4.4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每个住宅单位只设置一部电梯时,在电梯维修期间,会给居民带来极年夜方便,只能通过联系廊或屋顶连通的方式从其他单位的电梯通行.当一栋楼只有一部能容纳担架的电梯时,其他单位只能通过联系廊达到这电梯运输担架.在两个住宅单位之间设置联系廊其实不是推荐做法,只是一种过渡做法.在实际把持中,联系廊的设计会带来视线干扰、平安防范、使部份居室厨房失去自然通风和直接采光等问题,此种设置电梯的方法虽较经济,但属低水平.所以,理想的方案是设置两台电梯,且其中一台可以容纳担架.对一栋十二层的住宅,各单位联通的屋面可以视为联系廊;对一栋十八层的住宅,联系廊的设置可有两种方案:方案一,在十二层设置第一个联系廊,根据联系廊的间隔不能超越五层的规定,十七层必需设置第二个联系廊;方案二,在十四层设置第一个联系廊,各单位的联通屋面即可以视为第二个联系廊.近来,有些一梯两户的方案将十二层以上相邻单位的两户住宅北阳台连通,这种做法也能起到紧急疏散的目的,但需要相关住户之间认可.这种做法从设计上不属于联系廊的做法.6.4.5 为了使用方便,高层住宅电梯应在设有户门或公共走廊的每层设站.隔一层或更多层设站的方式,既分歧理,对居民也不公平.6.4.6 电梯是人们使用频繁和理想的垂直通行设施,根据国家标准《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GB/T 7025.1的规定:“单台电梯或多台并列成排安插的电梯,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最年夜的轿箱深度”.近几年来部份六层及以下住宅设置了电梯,电梯厅的深度不小于1.50m,即可满足载重量为630kg的电梯对候梯厅深度的要求.6.4.7 本条对电梯在住宅单位平面规划中的位置,提出了相关的限定条件.电梯机房设备发生的噪声、电梯井道内发生的振动、共振和撞击声对住户干扰很年夜,尤其对最需要宁静的卧室的干扰就更年夜.原规范要求“电梯不应与卧室、起居室(厅)紧邻安插”,本次修编考虑到我国中小套型住宅建设的实际情况,在小套型住宅单位平面设计时,满足这一要求确有一定困难.特别是,在做由兼起居的卧室、厨房和卫生间等组成的最小套型组合时,当受条件限制,电梯不能不紧邻兼起居的卧室安插的情况很多.考虑到“兼起居的卧室”实际上有部份起居空间,可以尽量在起居空间部份相邻电梯,并采用双层分户墙或同等隔声效果的构造办法.因此,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本条适当放宽了特定条件.。
电梯设计规范
电梯设计规范GB 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25194-2010杂物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26465-2011消防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21739-2008家用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21240-2007液压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T5013.5-2008 额定电压450/750 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第5部分:电梯电缆;GB/T5023.6-2006 额定电压450/750 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6部分:电梯电缆和挠性连接用电缆;GB 8903-2005 电梯用钢丝绳;GB/T 22562-2008 电梯T型导轨;JG/T5072.2-1996 电梯T型导轨检验规则;JG/T5072.3-1996 电梯对重用空心导轨;YB/T 5198-2004 电梯钢丝绳用钢丝;GB/T 7025.1-2008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1部分:Ⅰ、Ⅱ、Ⅲ、Ⅳ类电梯;GB/T 7025.2-2008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2部分:Ⅵ类电梯;GB/T 7025.3-1997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3部分:Ⅴ类电梯;GB/T 10058-1997 电梯技术条件;GB/T 10059-1997 电梯试验方法;JG 5009-1992 电梯操作装置、信号及附件;GA 109-1995 电梯层门耐火试验方法;GB/T 24478-2009 电梯曳引机。
相关的GB50096-2011住宅设计规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梯业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代步工具,但是在绝大多数老式多层房住宅,人们则享受不到电梯的便利,特别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高龄老人、独居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的比例逐年增加,可以自如上、下楼,方便老人出行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旧楼加装外挂电梯的占地面积小,每台约1.5平方米。
电梯设计规范
电梯设计规范:一、电梯的载重量决定电梯输送能力的主要参数为:电梯数量、承载能力与额定速度。
常用载重量:450kg、630kg、800kg、1000kg、1250kg、1600kg 最多乘客人数应按额定载重量(kg)除以75(kg/人)计算结果向下取整到最近的整数;6人、8人、11人、13人、16人、21人。
二、电梯速度的选择电梯的“额定速度”和“加减速度”电梯的速度是直接影响垂直交通运输能力的一个要素;在选择电梯速度时:应考虑乘梯时间;楼层高度;停站数;额定乘客人数和群控调度(最小的可能停站间距)及经济因素。
设计中常根据建筑的高度H(m)来选择额定速度V(m/s),一般经验数据:V=0.02H;或V≥H/60;常用速度:V=1.00(m/s)-6.00(m/s) 一般要求从首层到最高层,消防电梯的单程运行时间不超过60s,普通电梯可按照服务质量水平的要求,在主楼层的最大发梯间隔时间分别为60s、80s、100s;加减速度变化率是影响舒适感的重要因素,其值不应大于2.00m/s2。
输送能力能满足5分钟高峰期的乘梯要求3%~7.5%,认为电梯的选用是合理的。
电梯到达门厅的时间间隔不应太长,一般要求不应超过2-3分钟。
简单的估算办法:电梯从底层直达顶层应不超过45—60s。
候梯时间与乘梯时间应尽量缩短。
比较能接受的限度是:候梯时间不超过30s,乘梯时间不超过90s。
三、电梯数量的确定电梯的台数的计算有三种方法:1、经验确定;2、计算确定;3、查表确定;电梯计算比较复杂,很多未知数需测定,即使按公式计算,也只是一个近似值。
为简化设计、方便选用,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及各地设计院大都根据各自的经验确定基本数据。
选择电梯注意事项(1)应考虑到建筑完成数年后客流量的变化;(2)电梯总台数设置应满足最低要求的配置,如:北京地区调查认为60~90户享有1部电梯服务是适宜。
上海资料表明,在20层以下的高层住宅中,每台750kg速度为1m/s的客梯可服务60~100户;(3)除单元式住宅外,高层住宅一般不能只配1台电梯,否则一旦停机整栋住宅就会瘫痪。
电梯设置规范
电梯设置规范电梯设置规范1.1层数和使用功能*《住宅设计规范》4.1.6:七层及以上住宅或住户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必须设置电梯。
注:室外设计地面起计,包括底层商店、架空、跃层、中间层。
4.1.7:十二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不应少于2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4.1.8:宜每层设站,不设站的层数不宜超过两层,塔式和通廊式高层住宅电梯宜成组集中,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一部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联通。
4.1.9:侯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梯中最大轿箱深度,且不得小于1.50m。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4.1.4:老年人建筑宜为三层及三层以下,四层及四层以上应设电梯。
4.4.6:设电梯的老年人建筑,电梯厅及轿厢尺度必须保证轮椅和急救担架进出方便,轿厢沿周边离地0.90m和0.65m高处设介助安全扶手。
电梯速度直选用慢速度,梯门宜采用慢关闭,并内装电视监控系统。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3.1.4:一、四层及四层以上门诊、病房楼应设,且不少于2台,病房楼高度超过24m,应设污物梯;二、供病人使用的电梯和污物梯,应采用“病床梯”。
三、电梯井道不得与主要用房贴邻。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3.1.6:三层以下无电梯的病房楼以及观察室与挽救室不在同一层又无电梯的急诊部均应设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10,并应有防滑措施。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3.1.2疗养院建筑不宜超过四层,超过四层应设置电梯。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3.1.8:电梯一、二级旅馆3层及以上台数计算确定三级旅馆4层及以上服务梯据等级和需要四级旅馆6层及以上服务梯据等级和需要五、六级旅馆7层及以上(乘客梯与服务梯可合用)*《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3.1.3:陈列室不宜布置在4层或以上,大、中型馆内2层或以上的陈列室宜设客货两用电梯;2层或2层以上的藏品库应设载货电梯。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4.2.10:二层及二层以上的书库应有提升设备,四层及四层以上提升设备宜不少于两套,六层及六层以上的书库宜另设专用电(货)梯。
住宅电梯设计规范
住宅电梯设计规范住宅电梯设计是建筑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住宅电梯设计规范的目的是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满足居民的需求。
首先,住宅电梯设计规范要求电梯机房的布置与设计满足以下要求:1. 电梯机房的位置要符合建筑结构的要求,保证机房的结构安全和可靠性。
2. 电梯机房要有良好的通风和排热设施,以保证机房内温度适宜。
3. 电梯机房要具备防火性能,包括防火墙隔离、防火门设置等措施。
4. 电梯机房要配备相关的电气设备和消防设备,如灭火器、照明等。
其次,住宅电梯设计规范要求电梯的机舱内部布置合理,以提供良好的乘坐体验:1. 电梯机舱内应设置安全的扶手,确保乘客的安全和平稳。
2. 电梯机舱内应设计易于操作的控制面板,并标注清晰明了的操作指示。
3. 电梯机舱内应设置导向牌和操作说明,为乘客提供准确的操作指导。
4. 电梯机舱内应设置适当的灯光,以提供明亮舒适的乘坐环境。
另外,住宅电梯设计规范要求电梯的运行和安全性能符合以下要求:1. 电梯的运行速度和载重量要符合国家标准,以满足住宅楼居民的需求。
2. 电梯的运行噪音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
3. 电梯的电气系统和安全保护设备要符合国家标准,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4. 电梯的紧急救援装置和报警装置要设置合理,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此外,住宅电梯设计规范还要求电梯的可持续性和节能性:1. 电梯的机械传动系统和驱动系统要具备节能功能,以降低能源消耗。
2. 电梯的照明系统要采用节能灯具,以减少能源浪费。
3. 电梯的智能控制系统要优化能耗管理,以提高整体能源利用效率。
总结起来,住宅电梯设计规范包括电梯机房的布置、机舱内部的布置、运行和安全性能的要求,以及可持续性和节能性的要求。
这些规范的制定旨在确保住宅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满足居民的需求。
通过遵守设计规范,可以保证电梯在建筑中的安全和可靠性,提高建筑的整体品质。
电梯设置规范
电梯设置规范篇一:电梯设置要求电梯设置1.1层数和使用功能*《住宅设计规范》4.1.6:七层及以上住宅或住户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必须设置电梯。
注:室外设计地面起计,包括底层商店、架空、跃层、中间层。
4.1.7:十二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不应少于2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4.1.8:宜每层设站,不设站的层数不宜超过两层,塔式和通廊式高层住宅电梯宜成组集中,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一部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联通。
4.1.9:侯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梯中最大轿箱深度,且不得小于1.50m。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4.1.4:老年人建筑宜为三层及三层以下,四层及四层以上应设电梯。
4.4.6:设电梯的老年人建筑,电梯厅及轿厢尺度必须保证轮椅和急救担架进出方便,轿厢沿周边离地0.90m和0.65m高处设介助安全扶手。
电梯速度直选用慢速度,梯门宜采用慢关闭,并内装电视监控系统。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3.1.4:一、四层及四层以上门诊、病房楼应设,且不少于2台,病房楼高度超过24m,应设污物梯;二、供病人使用的电梯和污物梯,应采用“病床梯”。
三、电梯井道不得与主要用房贴邻。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3.1.6:三层以下无电梯的病房楼以及观察室与挽救室不在同一层又无电梯的急诊部均应设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10,并应有防滑措施。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3.1.2疗养院建筑不宜超过四层,超过四层应设置电梯。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3.1.8:电梯一、二级旅馆 3层及以上台数计算确定三级旅馆 4层及以上服务梯据等级和需要四级旅馆 6层及以上服务梯据等级和需要五、六级旅馆 7层及以上(乘客梯与服务梯可合用)*《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3.1.3:陈列室不宜布置在4层或以上,大、中型馆内2层或以上的陈列室宜设客货两用电梯;2层或2层以上的藏品库应设载货电梯。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4.2.10:二层及二层以上的书库应有提升设备,四层及四层以上提升设备宜不少于两套,六层及六层以上的书库宜另设专用电(货)梯。
建筑工程中的电梯规范要求
建筑工程中的电梯规范要求在建筑工程中,电梯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设施,不仅能够提供便捷的垂直交通,还能提高建筑物的使用价值和舒适度。
为了确保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电梯规范要求。
本文将对建筑工程中电梯规范要求进行探讨。
一、电梯设计规范1. 电梯房间尺寸:根据建筑实际需求和电梯的承载能力,电梯房间的尺寸需要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
通常要求电梯房间能够容纳最大尺寸的电梯设备并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和维修通道。
2. 电梯井道规格:电梯井道是电梯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格要求通常要求能够容纳电梯设备和运行所需的维修空间。
井道壁面也需要满足相应的防火和防护要求。
3. 电梯门尺寸:电梯门的尺寸也有相应的规范要求,以确保乘客能够舒适进出电梯。
同时,电梯门的开启和关闭速度也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避免意外伤害。
二、电梯电气安全规范1. 电梯控制系统:电梯的控制系统需要满足相关的安全规范,比如采用PLC控制器、红外线安全扫描器等。
此外,电梯还需要配备相应的紧急停梯装置,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迅速停止运行。
2. 电梯照明和通信系统:电梯内需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以保证乘客的安全与便利性。
同时,电梯也要配备通信设备,方便乘客在紧急情况下与外界进行联系。
三、电梯安全运行规范1. 电梯载重能力: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人流量,电梯的载重能力需要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
一般情况下,规范要求电梯能够承载一定的负载,并标明最大载重量。
2. 电梯运行速度:电梯的运行速度也受到一定的规范限制,以确保乘客的安全和舒适。
高层建筑中的电梯要求更高的运行速度,而低层建筑的电梯则需要适当减速。
3. 电梯安全装置:电梯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配备多种安全装置,如紧急制动装置、轿厢超载报警装置等,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并确保乘客的安全。
电梯还需要定期维护和检修,以保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
四、电梯维护和检验规范1. 电梯日常维护:电梯需要经常进行日常维护,如清洁电梯井道、检查电气设备和控制系统等。
电梯设计规范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电梯设计规范及说明
1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设置电梯:
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时;
底层作为商店或其他用房的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
底层做架空层或贮存空间的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
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层数,其顶层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时。
2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应设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3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每单元只设置一部电梯时,从第十二层起应设置与相邻住宅单元联通的联系廊。
联系廊可隔层设置,上下联系廊之间的间隔不应超过五层。
联系廊的净宽不应小于1.10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00m。
4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由二个及二个以上的住宅单元组成,且其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住宅单元未设置可容纳担架的电梯时,应从第十二层起设置与可容纳担架的电梯联通的联系廊。
联系廊可隔层设置,上下联系廊之间的间隔不应超过五层。
联系廊的净宽不应于1.10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00m。
5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电梯应在设有户门和公共走廊的每层设站。
住宅电梯宜成组集中布置。
6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电梯中最大轿箱的深度,且不应小于1.50m。
7电梯不应紧邻卧室布置。
当受条件限制,电梯不得不紧邻兼起居的卧室布置时,应采取隔声、减振的构造措施。
电梯质量标准最新规范
电梯质量标准最新规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高层建筑的增多,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重要的垂直交通工具,其质量和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保障乘客的安全和提升电梯的使用效率,电梯质量标准的最新规范应运而生。
以下是电梯质量标准的最新规范内容:一、电梯设计规范1. 电梯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并考虑到乘客的舒适性和便捷性。
2. 电梯的载重和速度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楼层高度合理确定。
3. 电梯井道的设计应保证足够的通风和照明,以及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二、电梯制造材料标准1. 电梯的主要结构材料应选用高强度、耐腐蚀的材料,以确保电梯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 电梯的轿厢、门板等部件应采用防火材料,以满足消防安全要求。
3. 电梯的电气系统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气元件,确保电气安全。
三、电梯安装和调试规范1. 电梯的安装工作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团队完成。
2. 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安装手册进行,确保电梯各部件的正确安装。
3. 安装完成后,应进行严格的调试和测试,确保电梯运行平稳、安全。
四、电梯维护和保养规范1. 电梯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2. 维护保养工作应由专业技术人员按照电梯制造商的指导手册进行。
3. 电梯的维护保养记录应详细记录,以便于追踪和监督。
五、电梯安全运行规范1. 电梯应配备完善的安全装置,如紧急制动系统、超速保护装置等。
2. 电梯运行过程中,应有清晰的指示灯和声音提示,以指导乘客正确使用电梯。
3. 电梯应安装监控设备,以便于实时监控电梯的运行状态和乘客的安全。
六、电梯应急处理规范1. 电梯应配备紧急通讯设备,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与外界联系。
2. 电梯应有明确的应急疏散路线和指示标志。
3. 电梯使用单位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结束语电梯作为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遵循最新的电梯质量标准规范,我们可以确保电梯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为乘客提供更加舒适和便捷的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压电梯
• 机房尺寸不应小于 1900*2100*2000mm • 底坑深度不小于1200 • 机房应留有人维修的地方
无机房电梯
• 主机安装在井道上 • 无需专用机房 • 最大提升高度40m
自动扶梯
• 自动扶梯应布置在建筑物入口处流线上(平面、剖面图)
自动扶梯
• 自动扶梯尺度
自动扶梯
• 布置时双台并列布置,上下成对布置,宜采用上行或下行能连续到达各层。
电梯种类
布置形式 单台 多台并列
侯梯厅深度(mm) ≥ 1.5β ≥1.5β 当梯群为四台时,≥2.4M ≥ 多台电梯β之和<4.5M
侯梯厅深度尺寸(β为轿厢深)
• 电梯按楼层分区服务的几种竖向布置示意图
• 北京发展大厦电梯分组方案
建筑 垂直交通
电梯设置 • 电梯的服务楼层分区 • 为了提高电梯的运载能力与运行速度,减少人在轿厢内的停留时间, 提高服务效率,节省电梯数量与井道以提高标准层净有效面积,因此 现代高层建筑中竖向电梯布局的空间分区受到格外重视。 • 1)分区方式:传统分区方式 • 双层轿厢方式 • 快速梯与分区梯结合式与立体电梯厅方式 • 2)电梯分区应注意的事项: • A 同一租户跨租不同区间的楼层时,会产生交通不便的问题。 • B 当建筑物内的人员分布发生较大变化时,很难简单地改变分 点。 • 3)电梯分区分段的标准 • A 10层以下,采用单区服务;10层以上或更高采用分区服务。 • B 分区时应考虑到乘客在轿厢内停留的时间标准。 • C 通过计算确定,一般原则上上区层数应少些,下区层数应多 些。
电梯设计规范
建筑电梯设置设计要点
垂直交通----垂直交通组织
1、 建筑 垂直交通 电梯设置 ----电梯类型 ----电梯组成 ----电梯的布置原则: 集中、方便、分层分区、分隔 ----电梯厅的布置方式:平面中心、平面一侧、基本体量外 ----电梯布置的一般要求 ----电梯的服务楼层分区 ----服务电梯的设置 楼梯设置
电梯数量要求
• 电梯台数的确定需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层数、每层面积、人数综合考虑
电梯设置要求
• 住宅7层及以上(含底层为商店)或最高住户入口层楼面具室外地面高度超过 16m • 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部,其中一台能容纳 担架的电梯 • 18层及以下单元式住宅,每单元只设1台电梯时,应出屋面。 • 六层及以上办公建筑 • 四层及以上的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图书馆、档案馆 • 宿舍最高居住层楼面距入口层地面高度超过20m • 集中空调的旅馆三层及以上
电梯设置要求
• • • • 电梯尽可能集中在一个区域设置,以便乘客在同一个地方侯梯 乘客电梯不应少于两台,两台并排布置 电梯应采用并联和群控管理 建筑高度超过75m和层数为25 层及以上的高层建筑的乘客电梯宜分层停靠或 按低区、中区、高区,分区运行
载人电梯布置与侯梯厅一般要求:
乘客电梯 多台对列
电梯
电梯
电梯设置要求(重量)
• 病床电梯:额定载重量为1600kg和2000kg的电梯 • 设电梯的门诊楼或病房楼,电梯台数不得少于2台。当病房楼高度超过24m时 应设污物梯 • 供病人使用的电梯和污物梯应采用病床电梯。 • 货梯应靠近货流出入口,人流、货流宜分开,尽量减少交叉。 • 人防区应设货梯,电梯厅应布置在人防防护密闭门之外。
防火设计
• • • • • • • • 消防电梯的要求 前室面积不小于6m2(居住建筑4.5m2) 与防烟楼梯间和用时不小于10m2 底层设通室外的出口或长度不超过30m的通道到室外 消防电梯门用乙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 消防电梯井道与相邻电梯井道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2小时的隔墙隔开 消防电梯井底应设集水坑,并应设在电梯地坑以外 消防电梯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从首层到底层运行时间不超过60s
1、 建筑 垂直交通
电梯设置 • 集中 • 从运行效率、缩短候梯时及降低建筑费用来考虑、电梯应集中设置。并尽可能对各层和层间的服务 半径均等。 • 使用方便 • 电梯是出入建筑物的人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所以要设置在最容易看到的地方。根据电梯的使用 频率,可以将电梯布置在正对出入口并列设置。 • 分层分区 • 应将各电梯规定服务层,使其服务均等。在超高层建筑中,由于电梯台数多,服务层也多,要将 电梯分为高、中、低层运行组。 • 分隔 • 主要通道要和电梯厅分隔开,避免人流高峰时相互影响。将电梯厅避开主通道设置在凹处,并把电 梯集中设置在建筑物的中央,这对安装多台电梯的超高层办公楼尤为重要。
电梯类型:
1) 按使用性质:客梯,货梯,消防电梯
2) 按电梯行驶速度: 高速(v>2.5m/s) 中速(v<2.5m/s) 低速(v<1.5m/s)
3) 特殊的一种电梯:观光电梯
电梯常用参数:
重量: 800kg,1000kg 速度: 1.6m/s,2.5m/s 井道尺寸:2.3MX2.4M
建筑 垂直交通
• 服务电梯的配置 • 服务电梯在高层建筑标准层的平面布局中有以下几种形式: • 1)服务电梯混同在客梯组里,楼小梯少,各梯互用。 • 2)服务电梯与消防电梯及疏散楼梯合用前室组成服务消 防电梯组,这种布局最为普遍。 • 3)服务电梯组与客梯组远离设置。 • 4)服务电梯在高楼竖向空间也有分区设置。
•
电梯位置
• • • • • 电梯位置宜在主入口明显易找的位置, 单侧电梯不宜超过四台 双侧电梯不宜超过八台 电梯附近宜设有楼梯,以备迅速找到楼梯 电梯井道不宜被楼梯环绕
电梯厅设置要求
• 候梯厅的最小宽度
液压电梯
• • • • 液压电梯是以液压力传动的垂直设备 适用垂直高度小(一般小于等于12m) 机房不设置在顶部,而在井道的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处 适用货梯、客梯、住宅梯、病房梯
自动人行道
• 最大倾斜角小于等于12度,适用于大型交通建筑等
• 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步道不应计入建筑物的疏散安全出口,建筑物必 须按防火规范设置疏散楼梯 • 自动扶梯和开敞楼梯一样,上下层应视为一个防火分区,若分属两区时应有 防火卷帘等隔绝措施。
防火设计
防火设计
• • • • 消防电梯的设置要求 1.一类公共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公共建筑 2.塔式建筑、12层以上的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 数量要求 每层建筑面积1500m2设一台 1500—4500设两台,应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 >4500设三台 消防电梯与客梯或工作梯兼用时,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