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鞘岭隧道软岩大变形防治技术问题探讨2005323111356983

合集下载

隧道软岩大变形处治与控制方法探讨

隧道软岩大变形处治与控制方法探讨

隧道软岩大变形处治与控制方法探讨【摘要】某公路隧道穿越软岩破碎带时发生大变形,本文在分析大变形的原因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软岩大变形防治措施,优化了支护参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隧道施工;软岩变形;防治措施1、工程概况某特长公路隧道设计为分离式单向双车道,隧道左线6848m,右线全长6868m,隧道洞深最大埋深470m,线间距42m,施工时从隧道两端掘进。

未设斜井及竖井等辅助坑道。

施工中均采用复合衬砌,钻爆法施工,该隧道地处祁吕弧形断褶带等构造体系的交汇部分,地处祁连多字型构造的槽地,隧道所处区段构造单元属安远断坳,被夹持于古浪断褶带与乌鞘岭断褶带之间,隧道途经安远拉分盆地、西北缘活动断裂(F9)大断层构成的“挤压构造带”,在此带中分布的地层为线红色,淡红色砂岩、砾岩。

粉砂岩、页岩、碳质页岩,灰岩加碳质页岩交汇互层,三叠系砂岩夹页岩及薄层煤,及断层带中的构造碎裂岩,泥砾岩层、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隧道掘进至ZK2403+365、YK2403+385薄层煤、F9次生断裂带等软弱围岩地段时发生了大变形,单侧最大变形达到600mm,见表1)致使初期支护破坏并严重侵入隧道衬砌净空。

为确保隧道衬砌净空,将初砌支护开裂。

未侵占二衬段落进行加固处理,对已侵占二衬的段落全部或部分拆除重做,并对该变形段落的二次衬砌钢筋进行加强。

对还未施工段落的初期支护进行加强,工程严重受阻,进度滞后。

因此,分析隧道软岩围岩大变形原因,及大变形防治技术对隧道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2、软岩大变形整治针对该隧道软岩大变形情况,经共同研究,并吸取国内外整治大变形的经验,提出如下整治措施:2.1用8m长Φ28自进式注浆锚杆对两侧拱腰及边墙部进行加固.间距75cm (纵向)×100(环)拱墙范围每环14根,锚杆长度8m。

该锚杆自带钻头、在发生坍孔时仍能钻进孔位,且杆体为中空、水泥浆从锚杆头涌出,尾部带有止浆塞,可保证注浆饱满,注浆压力可达到 2.0Mpa,浆液压入岩层裂隙范围大,加固围岩的效果优于普通锚杆。

乌鞘岭隧道围岩变形控制

乌鞘岭隧道围岩变形控制
• 1.1.5、建设指挥部配备量测工作管理人,每日收 集监理站、设计队上报的量测分析资料并督促落 实。委托兰州交通大学对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 布设的监控量测点进行全面、系统的验证量测, 验证性量测要求及工作程序为:
• ①复核队根据每日验证量测原始资料进行量测分 析,8:30时将前日验证量测原始资料及分析报 告(含变形验证及处理意见)报铁一院设计队。 如发现岭脊重点地段和累计变形大于20cm且变形 未稳定及变形突变地段的情况异常或有失稳危险, 上报建设指挥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2、岭脊千枚岩地层
• 9号斜井开挖至正洞后,掌子面围岩以黑色至深灰色千枚 岩为主,中部夹薄层板岩,局部有渗水,节理裂隙、小断 层和严重的揉皱随处可见。在千枚岩与板岩互层区,软硬 岩相间,爆破药量难以控制,开挖成型差,产生不同程度 的掉块或局部坍塌。在全千枚岩区,岩体相当破碎,开挖 时易于钻进,但易塌孔。遇水后软化似弹簧土,泥化呈淤 泥状。初期支护施作后,围岩变形大,最大水平收敛419 毫米,且长期不收敛,局部地段4~5个月不趋于稳定。
1、工程地质
• 隧道位于祁连山东北部中高山区,地层岩性复杂, 其分布主要受区域断裂构造控制。区内出露的地 层主要有第四系、第三系、白垩系、三叠系、志 留系、奥陶系等,并伴有加里东晚期闪长岩体的 侵入。地质构造褶皱在本区较为发育,褶皱形态 复杂;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为区域性大断裂, 走向基本为北西向,压性~压扭性,具有深切割、 延伸长、规模大的特点,破碎带一般较宽,断带 内物质主要为碎裂岩、断层角砾。
• ③施工中注意保护,防止爆破和其它情况 的破坏,量测点上不得悬挂其它任何物品。
1.4、量测仪器及量测频率要求
序号
监测项目
量测方法和仪器

乌鞘岭隧道

乌鞘岭隧道

关于兰新乌鞘岭隧道穿越断层影响带遇到的特殊地质条件下安全顺利开挖隧道及针对可能出现病害的预防措施(北京垦特莱科贸有限公司王润厚)乌鞘岭隧道所穿越围岩为奥陶纪中统组地层,局部有鞍山岩侵入。

在该隧道预计穿越F4和F5断层时,其断层影响带范围大约在590米左右。

其中:F4断层的影响带范围大约在450米左右,F5断层的影响带范围大约在140米左右。

由于受断层挤压或其他力学因素的影响,加之岩层本身强度低的因素,使得该隧道在穿越断层影响带的围岩大多在Ⅴ—Ⅵ类之间,围岩产状特点为节理和微裂隙比较发育,地层松软、破碎,岩层的力学指标比较抵。

该隧道围岩地层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受断层面影响,其地下水比较丰富。

对开挖影响比较大的各类地下水经断层联系,其地表水、浅层地下水已经与深层地下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态势,不排除有承压水存在的可能性。

由水文孔资料得知,预计单头工作面日涌水量达2500立方米,单头小时涌水量为53—106立方米。

隧道几何尺寸为:净宽度7.2米,净高度为10.1米,断面形式为直墙半圆拱。

隧道一次支护形式为挂网喷浆加系统锚杆加固,二次支护形式为砌旋混凝土。

综合考虑上述地质情况的特殊性,我们认为有必要在该段隧道开挖过程当中,对隧道的拱部、边墙及墙拱结合部采取局部的预防性安全技术加强措施,以确保该隧道洞身在穿越断层影响带施工期及投入使用后的稳定和安全。

1.基本原则1.1 在断层影响带开挖大断面隧道,首先要考虑围岩的稳定性。

切割岩石时,严禁放大炮开挖,以防对围岩地层的深层产生松动破坏和避免给以达平衡极限的围岩带来大的扰动,唤醒隧道边墙腰线处、拱墙结合部和拱顶部的已存在潜在塌落趋势的楔形塌滑体或塌落体。

1.2 所有措施都应考虑以主动防护为主。

在开挖过程中尽量减少被动防护措施,即以封、堵、拉为原则,尽量少采取松、放、顶的被动方案,避免由于开挖扰动带来新的较大的应力失衡,给软弱围岩增加不必要的集中应力,对隧道后期的稳定带来不安全隐患。

对软岩变形问题的一些肤浅认识

对软岩变形问题的一些肤浅认识

对这几天对软岩变形论文的收集做了些归纳、总结,希望能提供给你们些许方向。

由于时间仓促,没有做系统的深入研究,对某些论文中的观点未作验证。

一、国内外工程实例1、南昆线家竹箐隧道[1]隧道于1996年建成,全长约4990m,发生大变形段落全长390m,拱顶最大下沉量为160cm,周边最大位移量为240cm,隧底最大隆起量100cm。

围岩为煤系地层,以煤、泥岩、砂质泥岩、和钙质细砂岩为主,最大主应力19.62Mpa,最大水平主应力16.09Mpa,最大垂直主应力8.57Mpa。

采用8m长锚杆加固围岩等措施整治。

2、兰新二线乌鞘岭隧道隧道于2005年建成,全长20050m。

隧道穿越F4~F7等4条区域性大断层组成的宽大挤压构造带,线路长度为7587m,其中岭脊段志留系板岩夹千枚岩和F7断层泥砾带等软弱围岩发生大变形。

岭脊段最大水平收敛达1209mm,最大拱顶下沉367mm,平均累计变形F4、F5、志留系板岩夹千枚岩、F7几个区段分别为90mm~120mm、300mm~400mm、200mm~400mm、150mm~550mm。

最大变形速率F4、F5、志留系板岩夹千枚岩、F7几个区段分别可达73mm/d、143mm/d、165mm/d、167mm/d。

165mm/d;F7断带累计变形150~550mm、最大变形速率167mm/d。

最大水平主应力约22Mpa。

3、奥地利的陶恩隧道[1]隧道于1985年建成,全长6400m,最大位移速度20cm/d,最大变形量120cm,围岩为绿泥石、绢云母千枚岩,地应力16~27Mpa。

采用6~9m长锚杆整治。

4、奥地利的阿尔贝格隧道隧道于1979年建成,全长13980m,最大变形速度11.5 cm/d,最大变形量70cm,围岩为以千枚岩为主,地应力13Mpa。

采用9~12m长锚杆整治。

5、日本的惠那山隧道隧道于1985年建成,全长8635m,边墙最大变形56cm,拱顶最大下沉93cm,围岩为风化花岗岩组成的断层破碎带,地应力为10~11Mpa。

乌鞘岭隧道岭脊段控制千枚岩大变形快速施工

乌鞘岭隧道岭脊段控制千枚岩大变形快速施工
v ro s c n t c in se s tk n frt e r p d c n t c in o h i g e to fW u h oi g t n e o c n r lt e h g a u o sr t t p a e h a i o sr to ft e rd e s ci n o s a ln u n lt o to h u e i u o o u d fr ain o h h l t r u d a e p e e t d i h p r eo m to ft e p yl e g o n r r s n e n t e pa e . i Ke y wor ds:t n e ;ph lie;h e deo ma in;r pi o sr to unl ylt ug fr t o a d c n tuci n;c n t c in se o sr t tp u o
s c in meh d ,c n t cin se s t n a d t u ai n o a h c n t c in se n tn a d dsa c s b t e t t to s o sr t t p ,s d r i d r t f e c o s t tp a d s d r i n e ewe n u r o u o a me o u r o a t
Ab t a t n o d rt o e wi hehu e d fr to ft e h g l— te s d p y lt r u d i h i g e to fWus — s r c :I r e o c p t t g e o ma in o h i hy sr se h lieg o n n t e rd es ci n o h h a l g t nn l he c n tu t n p o r m i o sa l p i z d,t o sr cin t c n lg i e sse t mp o e oi u e ,t o sr c i r g a n o s c n tnt o tmie y he c n t to e h o o y s p r it nl i r v d, u y sa a d t u ain i ee mi d f re c o sr c in se n titc n t c in o g n z to n g me t i r tnd r i me d r to s d tr ne o a h c n t t t p a d src o sr to r a ia in ma a e n s pe— u o u fr d I h swa o me . n t i y,a c mp ee s to a d c n t cin tc n lg se t b ihe o lt e fr pi o sr to e h o o i sa ls d,b a fwh c h u e d f r u y y me nso ih t e h g eo m— a in o h o h li r u d u de g te s c ndto sc n b fe t ey c n r le t ft e s f p y l e go n n rhih sr s o i n a e ef c i l o to ld.Th ui n rn i ls,c n o t t i v e g dig p ic p e o—

论防治隧道软岩大变形的技术研究

论防治隧道软岩大变形的技术研究

论防治隧道软岩大变形的技术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飞速发展,人们对隧道施工技术提供了更多的要求,尤其是针对隧道修筑过程当中的一些高地应力区,其非常容易造成隧道软岩大变形等诸多问题的出现。

因此,研究防治隧道软岩大变形的技术就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分析了隧道软岩大变形的原因,提出了软岩隧道大变形防治的一些相关的措施。

关键词:防治;隧道软岩;大变形;技术研究前言目前,随着我国铁路建筑事业的不断快速发展,人们对铁路建设的要求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其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是,我国现阶段铁路建设的隧道也随着人们生活要求的提高,以及社会的迅猛发展也越来越多,并且隧道软岩大变形的问题在我国铁路建设的过程当中也是经常的发生,为了解决铁路建设过程之中的隧道软岩大变形等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也是目前我国铁路建设过程之中一个迫在眉睫、尚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由于隧道软岩大变形会导致支护系统的进一步破坏,甚至会发生隧道坍塌等现象,进而严重影响隧道的安全性和施工进度。

通过本文,笔者一方面希望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另一方面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隧道软岩大变形原因分析1.1地应力场对隧道变形的影响隧道的横截面积一般比较的大,使得隧道地段处的应力也很大。

尤其是对于软岩隧道而言,其地应力场对隧道变形的影响更加明显。

软岩隧道通过变形而形成炭质岩,进而容易产生严重的变形,还会导致隧道岩体出现破坏现象。

因此,高地应力是隧道发生变形的主要前提。

1.2地下水对隧道变形的影响地下水的存在对隧道岩体会产生静力作用,进而会导致隧道发生变形。

地下水对岩体会造成损伤,主要是会导致岩体的强度下降。

同时,对于页岩等岩体,一旦遇到水就会出现软化等现象,这更加会对岩体造成损伤。

隧道局部位置处的水也会降低岩体的强度,进而就会加剧隧道的变形。

因此,地下水的存在是隧道发生变形的主要内在原因之一,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1.3围岩强度对隧道变形的影响隧道软岩主要由砂质页岩、粉砂页岩和炭质页岩等诸多物质组成,其中,围岩对隧道的强度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乌鞘岭隧道反分析阶段报告

乌鞘岭隧道反分析阶段报告
乌鞘岭隧道岭脊段复杂应力变形控制技术
位移反分析技术的应用研究 阶段成果汇报
2005年7月16日
主要汇报内容
1.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 F4断层工区支护结构位移反分析
3. 9号斜井工区支护结构位移反分析 4. F7断层工区支护结构位移反分析 5.二衬结构稳定性初步结论
2
第一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6
3、计算模型 按隧道深埋情况下的力学模型进行计算。 计算模型中围岩、加固圈、初期支护采用六面 体或四面体等参实体单元,二次衬砌采用梁单 元。计算模型见图。
7
4、计算步骤 按照隧道施工过程进行分部开挖的数值模 拟计算。
5、塑性准则 计算采用弹塑性模型,屈服准则采用 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
17
谢谢!
18
F7断层
YDK177+590
YDK177+640
7.4
7.4
6.3
6.8
0.85
0.92
14
1.2 1 0.8 0.6 0.4 0.2 0
0.5 1 2
1.5
2.5
0
YDK177+185 YDK177+220 DK177+270 YDK177+278
弹性模量
YDK177+185 YDK177+220 DK177+270 YDK177+278
16
第五章 二衬结构稳定性初步结论
F4断层工区二次衬砌结构的实际安全系数 大于规范要求的安全系数。由于水平地应力较 大,隧道拱顶为最不利位置。 9号斜井工区二次衬砌结构的实际安全系数 大于规范要求的安全系数。根据计算结果,隧 道最不利位置分布于拱顶、边墙脚等处。 F7断层工区二次衬砌结构的实际安全系数 大于规范要求的安全系数。由于侧压力系数有 较大的离散性,隧道最不利位置分布于拱顶、 边墙等处。

乌鞘岭隧道千枚岩地层变形控制及快速施工技术(马华天 吴永东魏文杰)[1]

乌鞘岭隧道千枚岩地层变形控制及快速施工技术(马华天 吴永东魏文杰)[1]

乌鞘岭隧道千枚岩地层变形控制及快速施工技术一、工程概况乌鞘岭隧道位于既有兰新线兰武段打柴沟车站和龙沟车站之间,设计为两座单线隧道,隧道长20050m,隧道出口段线路位于半径为1200m的曲线上,右、左缓和曲线伸入隧道分别为68.84m及127.29m,隧道其余地段均位于直线上,线间距40m,两隧道线路纵坡相同,主要为11‰的单面下坡,右线隧道较左线隧道高0.56~0.73m,洞身最大埋深1100m左右。

隧道左、右线均采用钻爆法施工,右线隧道先期开通。

隧道辅助坑道共计15座,其中斜井13座,竖井1座,横洞1座。

乌鞘岭隧道9#斜井位于岭脊地段,围岩主要以千枚岩为主,所遇绢云母千枚岩为青灰色,局部夹有石英岩,板岩薄层状,层理不明显,节理、裂隙发育--很发育,呈薄层状角砾结构,产状不稳定,围岩破碎,局部结构充填泥质物,面光滑,稳定性差;千枚岩挤压褶皱、扭曲,松软破碎,其中石英岩多呈酥碎沙状,以薄层状散体结构为主,强度低,单轴强度不足1Mpa,易风化,遇水软化,导致千枚岩强度急剧下降,岩质软,开挖后呈泥状,稳定性差,拱部易出现掉块、坍塌现象,特别是在岭脊段高地应力的作用下,千枚岩变形严重,属大变形围岩。

二、千枚岩地层的施工特点1 、地质情况志留系板岩、千枚岩,以千枚岩为主,局部夹有石英脉,板岩薄层状,层理不明显,节理、裂隙发育,呈薄层状角砾结构,产状不稳定,围岩破碎,局部结构面充填泥质物,面光滑、稳定性较差;千枚岩挤压揉皱,松软破碎,其中石英脉多呈酥碎砂状,以散体结构为主。

开挖后呈碎石、角砾状,掌子面无明显渗水,但开挖后有少量渗漏水、滴状及面状洇湿,量小,拱部有掉块、坍塌现象。

围岩整体稳定性较差。

为V级围岩。

9号斜井承担的正洞隧道内出露的千枚岩为黑色至深灰色,千枚状构造,显微鳞片变晶结构,含水量大时呈团块状,含水量少时为鳞片状,片理极其发育,层厚0.01~2mm,岩体破碎,片理面手感光滑,有丝绢光泽。

千枚岩属副变质岩,主要由沉积岩中的页岩经区域变质作用形成,主要矿物成分是绢云母、石英、绿泥石等,基本已全部重结晶,软弱矿物成分较多,因而千枚岩硬度小,单轴抗压强度小于1MPa,易风化。

软岩偏压隧道开挖力学行为及变形控制技术

软岩偏压隧道开挖力学行为及变形控制技术

软岩偏压隧道开挖力学行为及变形控制技术隧道工程是地下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软岩偏压隧道的开挖更是其中的一项技术难题。

软岩偏压隧道通常指的是岩石的强度较低,而岩层受到的地表压力较大,这种情况下开挖隧道容易引起岩体破坏和变形,给地下工程施工和隧道使用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如何控制软岩偏压隧道的开挖力学行为及变形成为了工程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在软岩偏压隧道的开挖中,岩体损伤和岩溶开裂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经常会出现隧道墙面塌落、隧道变形和沉降等问题。

为了有效控制软岩偏压隧道的这些不利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变形控制技术。

引言部分:软岩偏压隧道开挖力学行为及变形控制技术一直是地下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

隧道的开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对于软岩偏压隧道来说,更是如此。

本文将从软岩偏压隧道的力学行为出发,探讨开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岩体变形问题,并结合相关的变形控制技术进行分析和讨论,旨在为地下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软岩偏压隧道的力学行为1. 岩体的力学性质软岩偏压隧道的岩体通常受到地表压力的影响,岩石的强度较低,破裂和变形的倾向较大。

岩石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都较低,易发生破碎和变形。

2. 地表压力的作用软岩偏压隧道的地表压力较大,对隧道岩体的稳定性产生直接影响。

地表压力的增大会导致岩体受到较大的水平应力和垂直应力,从而加剧岩体的变形和破坏。

二、软岩偏压隧道的变形控制技术1. 预应力锚杆技术预应力锚杆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软岩偏压隧道变形控制技术。

通过预应力锚杆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软岩的抗拉性能,减小岩体的变形和破坏。

2. 地下压力水平控制技术在软岩偏压隧道的施工过程中,合理控制地下水位和压水平衡是很重要的。

通过地下压力水平控制技术,可以降低软岩偏压隧道岩体的渗透性,减小地下水对岩体的侵蚀和影响。

3. 结构加固技术软岩偏压隧道开挖后,通过结构加固技术对隧道进行加固和支护,可有效减小岩体的变形和破坏。

新乌鞘岭隧道岭脊段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控制技术

新乌鞘岭隧道岭脊段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控制技术

工程建设新乌鞘岭隧道岭脊段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控制技术马殷军(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青海西宁810000)摘要:针对新乌鞘岭隧道岭脊段高地应力软岩变形问题,采用加强初支、铣挖法施工在软岩大变形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调整仰拱曲率、加大变形预留量、加强初期支护、超前预加固等设计支护措施,结合铣挖法开挖可有效减少对周边围岩的扰动,有效控制软岩塑性区的发展。

研究表明:相比钻爆法,采用铣挖法开挖易于控制超欠挖,并大幅度降低对围岩的扰动。

轮廓平均线性超挖由37 cm缩减至17 cm,超挖率由121%缩减至61%,喷射混凝土与岩面密贴性好,有利于提升围岩自承能力和初期支护的承载能力,可有效改善变形控制效果,提高软岩施工的进度及安全性,可作为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控制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新乌鞘岭;隧道;软岩大变形;铣挖法;变形控制;高地应力中图分类号:U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83X(2023)11-0001-07 DOI:10.19549/j.issn.1001-683x.2023.09.18.0040 引言随着我国西部开发持续深入,西部地区交通建设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设过程中,隧道工程面临的地质条件极端复杂,主要包括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高地应力岩爆、富水断层破碎带等复杂地质问题,隧道工程面临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和岩爆等重大技术挑战[1-8]。

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比分析机械法和钻爆法对软岩变形的影响,讨论机械法在挤压性软岩隧道大变形控制的适用性。

1 工程概况新乌鞘岭隧道全长17.125 km,位于既有兰武二线乌鞘岭特长隧道东侧上方,是单洞双线隧道,最大埋深952 m。

新建隧道施工辅助坑道充分利用既有兰武二线乌鞘岭特长隧道的5#、7#、8#、9#、10#斜井(长度合计9 280 m)。

其中的9#斜井工区为V级围岩Ⅲ级变形段,志留系作者简介:马殷军(1976—),男,高级工程师。

E-mail:********************千枚岩夹板岩,千枚岩为主,极薄层状,软硬不均,层间结合力差,受构造影响严重,岩体极破碎,岩质软,整体性差,呈块状,拱部稳定性差,易掉块,掌子面存在少量渗水现象,受施工扰动易发生失稳坍塌等风险(见图1)。

谈谈目前软岩隧道施工存在问题与对策

谈谈目前软岩隧道施工存在问题与对策
软弱围岩隧道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 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超前探、严治水” 的施工原则。 具体内容如下: ①管超前。采用超前预支护措施,一般情况下采用 超前小导管,特殊地层或特殊条件采用大管棚或 水平旋喷超前支护。 ②严注浆。利用超前管棚进行注浆加固地层。 ③短开挖。采用尽量短的开挖进尺。
斜570
斜590 斜615 斜620
位移(mm)
斜795 斜805
斜785
斜555
斜625
斜585 斜720 150 100 50
时间
斜735
斜575
0 6 月22 日 6 月27 日 7 月2 日 7 月7 日 7 月12 日 7 月17 日 7 月22 日 7 月27日 8 月1 日 8 月6 日 8 月11 日 8 月16日 8 月21 日 8 月26 日 8 月31 日 9 月5 日 9 月10 日 9 月15 日 9 月20 日 9 月25 日 9 月30 日 10 月5 日

于此同时,近几年隧道施工的安全事 故也频频发生,造成了较多的人员伤亡和 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工程的工期, 这不得不引起隧道建设者和广大管理、技 术人员高度重视。
一、部分隧道塌方示例 二、软岩隧道施工的问题与对策
三、软岩隧道事故案例分析及安全技术
四、大断面隧道三台阶七步法施工技术
一、部分隧道塌方示例
1、软岩隧道的概念
一般情况下,将抗压强度小于30MPa 的围岩称为软岩,抗压强度小于5MPa的围 岩称为极软岩。如土质、泥岩、页岩、砂 岩、千枚岩、板岩等。 在断层破碎带和风化带地质条件下, 由于构造原因,造成岩体极其破碎,围岩 自稳能力极差,因此,将断层破碎带和风 化带地层也纳入软岩隧道范围。
2、软弱围岩隧道的工程特性

乌鞘岭隧道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病害整治研究的开题报告

乌鞘岭隧道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病害整治研究的开题报告

乌鞘岭隧道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病害整治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乌鞘岭隧道位于中国四川省宜宾市北岸山区,全长15.8公里,是成昆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隧道施工始于上世纪50年代,建设条件恶劣,地质构造复杂,施工困难大。

为了满足列车运行的要求,隧道采用了块式无砟轨道技术作为轨道基础,获得了非常好的运营效果。

然而,在日常维护和操作中,乌鞘岭隧道的轨道出现了一些病害问题,如轨枕锁死、道岔跳动、轨道减震支座损坏等,严重影响了列车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研究内容本文旨在研究乌鞘岭隧道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病害整治问题。

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 分析乌鞘岭隧道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的结构形式、运行状态。

2. 探究影响乌鞘岭隧道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运行的主要因素和机理。

3. 综合运用现代轨道技术和先进的轨道维护设备,对乌鞘岭隧道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进行全面评估和维护。

4. 针对乌鞘岭隧道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的常见病害问题,提出治理和根本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三、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一方面能够为乌鞘岭隧道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块式无砟轨道技术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和发展,提高我国铁路运输的安全和效率。

四、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资料收集分析、实验模拟、场地观测等方式,结合专家讨论和实践经验进行研究,归纳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可行的建议和决策。

五、预期成果本文预期能够针对乌鞘岭隧道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的病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综合分析,为其整治提供依据和对策,推动块式无砟轨道技术的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和发展。

同时,能够促进本领域的研究和学术交流,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软岩隧道大变形成因分析及处置措施

软岩隧道大变形成因分析及处置措施

软岩隧道大变形成因分析及处置措施摘要:本文对软岩隧道大变形机理进行分析,详细介绍了软岩地区常见的支护设计和软岩区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以解决当前施工阶段出现的问题,以期为软岩区隧道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软岩隧道;大变形;成因分析;处置措施0 引言由隧道大变形引起的地质灾害屡见不鲜,困扰着软岩区隧道的建设。

首例出现软岩大变形的隧道是1906年建成的新普伦隧道(全长19.8Km),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奥地利陶恩隧道,施工期间产生50~120cm的变形,日最大变形量达到20cm。

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乌鞘岭隧道,拱顶沉降达到105cm,周边收敛达到103cm,而凉风垭隧道的周边收敛值达到197.25cm,此类的地质问题还有许多,软岩隧道不仅延长建设的周期,而且还会大幅增加工程造价。

软岩隧道的支护理论有多种,20世纪初由Haim、Rankine等提出的古典压力理论,以及在之后提出的塌落拱理论,这也是新奥法的理论基础,其核心是隧道围岩具有自稳能力,L.V.Rabcewicz提出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即新奥法),其后还有应变控制理论、能量支护理论、轴变论、软岩工程力学支护理论等。

近年来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可以对隧道变形进行初步的了解,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在施工技术、监测手段上也取得较大的发展,复合式衬砌、超前支护等应用于隧道工程中,高精度、自动化、智能化的监测设备用于隧道变形和应力监测[1]。

1 隧道围岩大变形机理1.1 软岩大变形的工程定义目前对于围岩大变形尚未有明确的定性和定量判断依据,只是根据地质条件,以某一角度进行判断,而在实际的工程中,软岩大变形并未列入规范中。

软岩区隧道产生大变形与地质条件、时间、隧道的尺寸规模、埋深等有着密切关系,根据以上的影响因素,本文对软岩大变形给出如下定义:软弱围岩在水(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渗水)的作用下,采取常规的支护设计,围岩产生塑性变形,且无法有效控制,其变形量已经超过预留变形量或者规范的允许值,或者具有这种趋势,当二衬施工工后一段时间内,变形仍不稳定,且导致衬砌结构开裂的现象称为软岩大变形。

软岩大变形隧道变形规律及控制措施

软岩大变形隧道变形规律及控制措施

软岩大变形隧道变形规律及控制措施论文
软岩大变形隧道变形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如何控制软岩大变形隧道变形及其规律成为隧道施工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课题。

本文将就软岩大变形隧道变形规律及控制措施加以研究,以期改善施工中存在的不良变形情况。

在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条件复杂,无法确定基层弹性变形能力,在岩土抗拉与压缩强度的作用下,会造成软岩的大变形情况,而且随着施工深度的增加,软岩变形也会加剧。

要控制软岩大变形,第一步是明确拉力与压力关系,即通过分析岩土抗拉与压缩强度,明确软岩大变形的发展规律。

第二步是根据软岩大变形情况,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盾构机的使用一定的技术措施,如在后推方案中加入“中推”、“两推”及“定向推进技术”等;对软岩中的水分含量和温度进行控制,稳定软岩的孔隙度和弹性性质;合理设计工程法兰坡,增加工程稳定性;增加二维、三维及曲线隧道施工参考面,提高施工精度;对软岩施工现场负荷进行定期监测;采用“夹层屏障”和“横向分裂扩展”等非常规技术;施工夹层屏障、支护网、夹层屏障施工。

以上就是软岩大变形隧道变形规律及控制措施研究的相关内容。

通过以上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控制软岩大变形隧道的变形,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

软岩隧道施工大变形防治措施

软岩隧道施工大变形防治措施

软岩隧道施工大变形防治措施构筑在软岩中的隧道,施工时常会发生较大变形,为此,在施工中常采取以下措施。

(1)调整断面形状。

如日本的锅立山隧道、惠那山隧道和我国的新夏隧道、木寨岭隧道、家竹箐隧道采用将断面形式改为圆形或改变断面弧度的办法对大变形部分进行处理,有利于隧道承载和控制变形。

(2)长锚杆支护。

据大变形隧道的资料显示,国内外大部分大变形隧道中,加强锚杆是抑制大变形较为有效的措施,特别在煤矿巷道中采用最多。

大部分通过加长锚杆达到目的,锚杆长度一般为5~6 m,对于变形极难控制的地段,也有较多使用9~13 m的案例。

(3)早期双层支护。

关角隧道遭遇大变形时,采取了双层初期支护措施。

第1层初期支护为I20a钢架,间距1榀/0.5 m,网喷混凝土28 cm;当初期支护变形达到10 cm时,迅速喷设第2层初期支护,I16型钢钢架,间距1榀/0.5 m,网喷混凝土20 cm。

通过双层初期支护,有效控制了大变形,量测结果显示最大拱顶下沉量25.5 mm,最大水平收敛值148.8 mm,满足安全要求。

(4)基底加固。

根据国内外隧道实例,调研的日本大部分大变形隧道及我国部分大变形隧道都有基底隆起、基脚下沉等现象,为保证基底稳定,采用改变仰拱曲率、加强锚杆,增加仰拱强度,底部注浆或旋喷桩等手段,可有效加固基底进而有利于支护系统的牢固。

(5)合理确定预留变形量。

根据项目调研,目前已施工的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来看,预留空间为20~80 cm,大部分为30~50 cm。

合理预留变形量的参考因素是隧道断面、围岩性质、地应力和地下水环境,也与施工技术有关。

(6)掌子面变形及稳定性控制。

有观点认为挤压性大变形隧道的变形主要是由掌子面的变形引起的,因此控制掌子面变形十分重要,而采取超前支护(如超长玻璃纤维锚杆等)能较好地抑制掌子面变形,进而达到控制隧道稳定的目的。

目前掌子面变形及稳定控制方法应用普遍。

(7)拱脚稳定性控制。

大量大变形隧道的工程实践证明,保证拱脚稳定对于维护初期支护体系的稳定意义较大。

乌鞘岭特长隧道软弱围岩大变形特性研究

乌鞘岭特长隧道软弱围岩大变形特性研究

乌鞘岭特长隧道软弱围岩大变形特性研究乌鞘岭特长隧道软弱围岩大变形特性研究摘要乌鞘岭特长隧道全长20050m,是我国目前正在修建的国内最长的单线铁路隧道。

隧道施工中发生了严重的围岩大变形,主要表现为隧道中部岭脊地段P4—F7断层构成的“挤压构造带”在深埋高地应力条件下的软弱围岩大变形,拱顶最大下沉及侧壁最大水平收敛变形量均达1 000mm以上,导致初期支护开裂破坏并严重侵入衬砌净空等,不得不将初期支护全部或部分拆除重做,再施作二次衬砌。

文章对隧道区域工程地质环境、软弱围岩变形力学特性及初期支护破坏规律、围岩变形的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讨论了隧道围岩加固、初期支护预留变形量与二次衬砌施作时机等问题。

关键词乌鞘岭隧道软弱围岩变形力学特性影响因素预留变形量破坏规律中图分类号:U451’.2 文献标识码:A1 工程概况我国正在修建的国内最长的乌鞘岭特长隧道全长20 050m,位于改建铁路兰新线兰武段打柴沟车站和龙沟车站之间,隧道洞身最大埋深1 lOOm。

设计为两座单线隧道,线间距40m。

两座隧道除出口段线路位于半径为1 200m的曲线上,右、左线缓和曲线分别伸人隧道68.79m、127.29m处,其余地段均为直线。

两座隧道纵坡相同,大部分为11%。

的单面下坡。

右线隧道较左线隧道高0.56—0.73 m,进、出口右线轨面设计高程分别为2 662.84 m、2 446.8 m。

由于工程艰巨,工期十分紧迫,设计采取“长隧短打”措施,增设了13个斜井、一个竖井,共14个辅助坑道,总长20 383 m,与两个单线隧道合计总长60483 m。

均设计为复合衬砌,钻爆法施工。

隧道自2003年3月开工至2004年8月底,已完成右线正洞成洞11 497 m,占设计总量的57.3%;完成左线(平导)开挖14 012 m(折合成洞8 522m),占设计总量的70%(42.5%);完成辅助坑道19 637 m,占设计总量的96.3%。

浅析隧道软岩大变形处治与控制方法

浅析隧道软岩大变形处治与控制方法

浅析隧道软岩大变形处治与控制方法摘要】由于我国隧道数量的增长,引发的问题也随之增长,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隧道软岩大变形的问题,而施工和控制方法的建设是改善隧道软岩大变形的重要举措。

根据目前隧道的情况,要想完善隧道施工的各个方面,需要提高应用在隧道软岩大变形的处理水平,并且从隧道修复、四周加固、改进修复方式、隧道周围的减压回填、防护装置的更换等方面进行改进,同时也对施工方法、处理手段以及维护方式等进行创新,在施工过程中对隧道的情况地监督控制,同时检测出隧道软岩大变形存在的问题,使施工的工作效率的提高,促进隧道软岩大变形治理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隧道施工;软岩变形;防治措施1、前言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隧道方面的改革迫在眉睫。

但是目前比较简单的施工方法已经无法解决隧道软岩大变形的问题。

由于施工中存在隧道顶部降低程度大、软弱岩层变化大、固定点位置移动、保护装置被破坏、底面出现裂缝等问题,需要我们根据问题,找出对应解决方法。

本文对某段比较典型的隧道进行研究,根据隧道的具体情况进行解析,为隧道软岩大变形处治和控制提供有效的借鉴。

2、隧道大变形的特点2.1隧道顶部降低程度大由于隧道的施工要求比较严格,隧道周围的岩层比较脆弱,则容易导致隧道的顶部出现下降,而研究的隧道的顶部的降低程度50厘米;拱顶位置移动的距离比较多,严重的地方移动距离为23.4厘米;2.2 软弱岩层变化大软弱岩层在发生移动之后,其移动没有停止,并且继续进行移动,甚至加快移动的速度。

从而导致隧道顶部的移动位置在加大,对隧道进行保护的装置也会隧道着隧道的改变而受到严重的影响,需要对装置进行严密加固,甚至要彻底更换装置,才能维护隧道的安全。

2.3固定点位置移动隧道左边的固定点的位置显著向隧道内进行移动,而隧道右边的固定点的位置显著向隧道外部进行移动。

而且出现异常情况的部分处于隧道出口的位置,使得隧道的情况更加迫在眉睫,但是位置移动的距离不大,相对来说是可以使用加固方法进行修复的。

乌鞘岭隧道地应力特征与软弱围岩的变形防治

乌鞘岭隧道地应力特征与软弱围岩的变形防治

乌鞘岭隧道地应力特征与软弱围岩的变形防治钱伟平;郭啟良【摘要】兰武二线乌鞘岭隧道横穿祁连山东麓,长20 050m,最大埋深1 050m.在岭脊志留系千枚岩夹板岩及断层构造岩等软弱围岩段的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强烈变形,不仅支护失效甚至钢架亦被严重扭曲,且持续变形长时间不收敛.地应力测量研究表明,隧道岭脊段具有明显的现今构造应力作用,地应力的总体特征为:SH≥SV>Sh.分析认为,隧道围岩变形的主因是:在较强构造应力与垂直重力的共同作用下,由于未及时施做二次衬砌,软弱围岩及初期支护不能承受该作用力,以致产生了持续性的流变变形.工程实践表明,围岩应力状态是支护设计的依据,而适时支护、衬砌非常重要.允许围岩适度变形,使围岩应力得以适度释放;选择在流变大变形尚未形成,围岩尚未丧失其抗载能力的时刻,及时进行支护衬砌,对确保围岩稳定和支护衬砌结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铁道勘察》【年(卷),期】2007(033)003【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乌鞘岭隧道;围岩变形;地壳应力;水压致裂应力测量【作者】钱伟平;郭啟良【作者单位】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陕西西安,710043;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北京,10008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1 地质构造特征兰武二线乌鞘岭隧道横穿祁连山东麓,是贯通亚欧大陆的路桥咽喉。

隧道横跨甘肃古浪、天祝两县,全长20 050 m,最大埋深达1 050 m。

隧道穿越的六套地层主要为软硬交互的沉积岩和变质岩,分别为第四系松散冲积层,第三系泥岩、砂岩夹砾岩,白垩系砂岩、砾岩夹泥岩,三叠系砂岩、页岩夹薄层煤,志留系板岩、千枚岩、部分变质砂岩,奥陶系安山岩夹火山玻璃以及断层构造岩。

各套地层的岩性结构各不相同,岩石物理力学特征差别显著。

该隧道所在的大地构造单元为祁连褶皱系,区域断裂发育,地质构造复杂,仅隧道洞身穿越的主要区域性断裂构造就达4条,断裂带宽度合计达1 587 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乌鞘岭隧道软岩大变形防治技术问题探讨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卿三惠黄润秋摘要我国正在修建中国隧道之冠的乌鞘岭特长铁路隧道全长20050m,隧道中部通过祁连山断褶带内F4~F7断层“挤压构造带”长约8000m的岭脊地段,在深埋高地应力的作用下,施工中于F7活动断层泥砾带及千枚岩夹板岩等软岩地段发生了严重的围岩大变形,最大变形量达1000mm以上,致使强大的初期支护遭受破坏并严重侵入隧道衬砌净空,不得不将初期支护全部或部分折除重做。

文章分析了隧道围岩发生大变形原因,指出了隧道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隧道大变形防治技术措施,并对乌鞘岭隧道的建设提出了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深埋隧道高地应力软岩变形防治措施建议1 前言[1]~[3]我国正在修建的乌鞘岭特长铁路隧道全长20050m,位于改建铁路兰(州)新(疆)线打柴沟车站和龙沟车站之间,隧道洞身最大埋深1100m。

设计为左、右两个单线隧道,线间距40m。

由于工期紧迫,设计采取“长隧短打”措施,增设了13个斜井、一个竖井共14个辅助坑道,均采用复合衬砌,钻爆法施工。

该隧道地处祁连山断褶带高地应力区,其中部通过长约8000m的岭脊地段,是一个由主体走向为北北西向展布的F4~F7四条区域性压性大断层构成的“挤压构造带”。

在此带中分布的地层为奥陶系安山岩、志留系千枚岩夹板岩、三叠系砂岩夹页岩及薄层煤、加里东期侵入闪长岩及各断层带中的构造碎裂岩、泥砾岩等,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见图1)。

在深埋(450~1100m)高地应力(15~33MPa)作用下,围岩压力大,特别是隧道通过F7活动断层泥砾带及千枚岩夹板岩等软弱围岩地段发生了严重的大变形,最大变形量达1000mm以上(见表1),致使初期支护破坏并严重侵入隧道衬砌净空,不得不将初期支护全部或部分拆除重做,工程进度严重受阻。

因此,分析隧道围岩大变形原因,探讨研究隧道大变形防治技术,对隧道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2 乌鞘岭隧道工程地质纵图1 乌鞘岭隧道工程地质断面示意图13乌鞘岭隧道软弱围岩变形观测资料 表12 隧道软岩大变形原因分析 2.1 地应力场对隧道变形的影响根据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乌鞘岭特长隧道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报告》[4]资料统计分析,在隧道标高(2550~2600m )附近最大水平主应力σH 达32.84MPa ,一般为15~25MPa 。

按照GB/50218-94《工程岩体分类标准》[5]判据(R c /σH <4 时为极高地应力;4<R c /σH <7时为高地应力;7<Rc/σH 时为低地应力﹚,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判定隧道处于高地应力区。

地应力场最大水平主应力S H 的方向(N220E )与隧道洞轴线方向(N170W )的夹角为390,致使作用在隧道侧壁上的压应力比二者平行时增大了1/3。

因此,乌鞘岭隧道通过易变形的千枚岩夹板岩、F7断层泥砾等软弱围岩地段,隧道侧壁压应力较大,致使隧道发生了严重的挤压性变形破坏。

2.2 围岩强度对隧道变形的影响乌鞘岭隧道中部穿过长约8000m 的岭脊地段(埋深450~1100m ),是由F4~F7四条区域性压性大断层构成的“挤压构造带”,在此带中分布的地层有奥陶系安山岩、三叠系砂岩夹页岩、志留系千枚岩夹板岩、加里东期闪长岩及各断层带中的构造碎裂岩、泥砾岩等。

各种岩石的抗压强度差异较大,开挖后围岩的变形程度也明显不同。

根据岩石(岩体)变形破坏理论[6],当围岩压力超过某种岩石(岩体)的极限抗压强度时,岩石(岩体)将发生变形破坏。

由于千枚岩及F7断层带受构造影响严重,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呈散体状结构,其抗压强度(2.5~3 MPa )远低于三叠系砂岩、粉砂岩、奥陶系安山岩、闪长岩的抗压强度(80~170MPa ),属软弱围岩,施工开挖后围岩易松弛而发生塑性变形。

由此可知,软弱围岩是乌鞘岭隧道发生大变形的主要物质因素。

2.3 围岩加固措施对隧道变形的影响 隧道发生大变形后,采用地震折射层分析法对隧道通过的F4、F7断层带及千枚岩夹板岩地段进行围岩松动圈(塑性变形区,下同)的测试资料[2]表明,千枚岩夹板岩地段的围岩松动圈厚度最大值为3.1m ;F4断层带围岩松动圈厚度最大值为4.5m ;F7断层带围岩松动圈厚度最大范围值为 4.8~7.9m 。

而从隧道修改预设计加固Ⅴ、Ⅵ级围岩的拱墙锚杆长度分别只有3m 、4m 长的情况分析可判断,该隧道设计通过Ⅴ~Ⅵ级软弱围岩地段的加固力度不足,拱墙锚杆的长度偏短,大部分锚杆未打入松动圈外稳定岩层中形成围岩加固圈,对控制围岩的松弛变形范围不利。

同时,设计预留变形量8~10cm 也显偏小。

尽管Ⅴ、Ⅵ级围岩地段设置工20拱墙刚架间距达1榀/m ~3榀/2m ,也不足以抵抗巨大的围岩压力,因而使位于高地应力区的F7断层泥砾带及千枚岩夹板岩地段(属Ⅴ~Ⅵ级围岩)的初期支护发生大变形而严重侵入了隧道衬砌净空。

2.4 施工方法对隧道变形的影响隧道围岩变形量的大小除与客观地质条件及控制变形的初期支护措施有关外,也与施工手段有关。

该隧道施工期间,由于工期紧迫,施工急于赶工作业,盲目追求施工开挖进度,对软弱围岩的特性认识不足,预防软岩变形措施力度不够,锚喷支护体系不配套或未及时施作到位,变形监测不规范或不及时,衬砌滞后掌子面距离太远等施工行为,对F7断层带及千枚岩夹板岩地段围岩14的大变形有直接影响。

综上所述,深埋高地应力及软弱围岩是隧道产生大变形的内因,初期支护力度不足及施工方法不当等因素是外因,二者共同作用产生了隧道围岩大变形。

3 隧道变形与初期支护变形破坏规律 (1)F7断层带以断层泥砾岩为主,已开挖500 m 多段未见地下水,有一定的自稳能力。

根据有关变形观测资料[7][8],从力学性质上分析,F7断层带的围岩大变形表现为深埋高地应力条件下的挤压-松弛型变形,即深埋、挤入、松弛产生了大变形,变形量较大,变形速率初期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大,而后又变小再趋于稳定。

千枚岩夹板岩地段有囊状、窝状地下水,围岩大变形表现为深埋高地应力条件下的松弛-挤压型变形,即深埋、松弛、挤入产生了变形,变形量比F7断层带的变形量小;变形速率初期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小,而后趋于稳定。

(2)F7断层带与千枚岩夹板岩地段,隧道侧壁水平收敛量一般大于拱顶下沉量,说明隧道区总体上以水平地应力为主,且水平地应力大于垂直地应力。

(3)现场监测9号斜井工区正洞千枚岩夹板岩地段隧道初期支护体系(锚、网、喷、钢拱架)变形破坏规律表明:当变形量达150~250mm 时,拱部喷射混凝土开始出现微裂纹;当变形量达250~350mm 时,拱部喷射混凝土开始出现龟裂;当变形量达350~450mm 时,拱部喷射混凝土开始出现局部掉快;当变形量达450~600mm 时,工字钢架开始变形,继续发展将发生坍方。

4 乌鞘岭隧道设计与施工有关问题的思考4.1 软弱破碎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取值问题乌鞘岭隧道经过F7活动大断裂及千枚岩夹板岩地段,属挤压性围岩大变形段。

因岩质软弱破碎,现场取样和室内制样都十分困难,目前取得物理力学参数资料甚少,对隧道结构检算缺乏可靠的地质参数,仅取经验值计算存在一定安全风险。

4.2 软弱破碎围岩地应力问题目前乌鞘岭隧道围岩地应力测试仅见8号斜井内志留系板岩为主的一处水压致裂法测试资料,其它5处地应力均是在三叠系、白垩系砂岩为主的地层中测试的,而发生大变形的F7活动断层泥砾带及千枚岩地层中却无地应力测试资料。

原因是现今国际上通用的地应力测试方法(如水压致裂法、应力解除法、应力恢复法、声发射法等)都要求岩石有较好的完整性,在软弱破碎围岩中测试地应力十分困难。

因此,如何考虑F7活动断层泥砾带、千枚岩等软弱岩层中的地应力问题值得探索研究。

4.3 地应力与衬砌结构相互作用问题 复杂地应力与支护衬砌结构相互作用荷载计算,是乌鞘岭隧道目前遇到的关键技术难题。

由于复杂地应力与支护衬砌结构相互作用机理,目前国内外研究甚少,还未找到合适的荷载计算方法。

为此,建设单位邀请有关专家多次论证后,决定通过开展软弱破碎围岩物理力学参数的原位测试及工程试验段支护衬砌结构应力应变的测试,反演分析计算支护参数及衬砌结构强度,评价隧道结构的安全性,目前正在进行测试研究工作。

在预设计本隧道结构计算分析中,按现行《隧道设计规范》规定考虑地应力影响,将Ⅳ~Ⅴ级围岩降为Ⅴ~Ⅵ级围岩计算,而未考虑高应力比条件下的侧压力系数λ等因素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4.4 围岩加固问题如前分析,该隧道修改预设计对Ⅴ、Ⅵ级围岩的加固力度不足,拱墙锚杆的长度偏短(分别只有3m 、4m ),大部分锚杆未打入松动圈外稳定岩层中形成围岩加固圈,对控制围岩的松弛变形范围不利。

因此,应将加固围岩作为主动控制变形的主要手段,适当加大拱墙锚杆长度,控制软弱围岩松弛变形范围,减少作用于被动控制变形的初期支15护及衬砌结构上的荷载,以节省工程投资。

4.5 预留变形量与衬砌结构安全问题 目前为赶工期节省施工时间,对Ⅴ、Ⅵ级围岩地段,变更设计预留变形量10~25cm 仍然偏小,不足以释放深埋高地应力条件下的围岩挤入变形。

施工中采取衬砌紧跟掌子面及时“强支硬顶”措施,对防止围岩大变形或塌方有有利的一面,但衬砌结构早期受力较大,存在衬砌未来开裂风险。

如9号斜井工区正洞千枚岩夹板岩地层中局部施作的50cm 厚的钢筋混凝土衬砌发生开裂,F5断层带YDK170+294~+528已发生5处50cm 厚钢筋混凝土衬砌开裂等事实,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因此,应适当加大预留变形量,释放地应力。

4.6 衬砌结构断面形式问题目前设计采用的圆形及椭圆形衬砌断面形式值得商讨。

圆形断面虽在理论上受力条件较好,但开挖断面最大,对围岩稳定不利,施工工艺难做,尤其是开挖下半断面时容易发生拱部下沉变形或塌方;椭圆形断面受力条件最好,但高跨比较大,施工工艺也较难做,开挖下半断面时也容易发生拱部下沉及边墙围岩挤入变形;马蹄形与圆形、椭圆形衬砌断面比较,开挖断面最小,对围岩稳定有利,施工工艺简单易做,圬工省,造价少,对节省投资也有利。

因此,应实施马蹄形曲墙仰拱衬砌断面工程试验,与已实施的圆形、椭圆形衬砌断面试验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4.7 隧道施工工序问题截止2004年9月,乌鞘岭隧道进出口段开挖已完成左线、右线各14km ,占隧道全长70%。

但隧道衬砌仅完成14km (其中左线9k ,右线5km ),占隧道全长35%;衬砌滞后掌子面距离太远(左、右线分别滞后5km 、9km ),特别是右线正洞断面较大,存在第三系、白垩系、三叠系等砂泥岩夹页岩地层未衬砌段的初期支护可能发生累进性变形破坏或塌方问题,应加快衬砌施工进度,防止大变形或塌方灾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