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知识点
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 等效平衡
编号 1 2 3 4 5 起始物质的量 起始物质的量 起始物质的量 起始物质的量 起始物质的量
I2 4 1.5 1 0.1 0
HI 0 1 2 1.8 a
练习5:在一个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2molA和1molB ,发生下述反应:
达到平衡时, C的浓度为1.2mol/L 。维持 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配比作为 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 1.2mol/L的是 B A、0.3mol C+0.1mol D
如何理解“等效平衡”? 相同效果的平衡状态。 相同效果指的是什么? 达到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
含量(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等)相等。
等效平衡成立条件探究一
反应:2A(g)+B(g) = 3C(g)+D(g),
根据下表有关数据分析恒温、恒容下等效平衡建成的条件。
A 起 始 充 入 2mol 0 1mol 4mol
1、恒温、恒容下对于(△n≠0)等效平衡是:
极限转化后有关物质的物质的量对应相等。 产生结果: 各组分百分量、n、c均相同
亦称为同一平 衡
练习1:在一个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 和1molB ,发生下述反应:
2A(气)+B(气)
3C(气)+D(气)
达到平衡时, C的体积分数为a% 。维持容器 的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配比作为起始物质, 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a%是
B. 2 mol H2+2 mol I2
极限转化
(2 2 0) 0)
C. 1 mol H2+1 mol I2+2 mol HI
D. 0.5 mol H2+0.5 mol I2+1 mol HI
高中化学选修四 第二章 等效平衡原理
高二化学《等效平衡》专题一、等效平衡的概念1.定义:对于同一可逆反应,当外界条件一定时,无论该反应是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或是从中间状态(既有反应物又有生成物的状态)开始,只要到达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数(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对应相等就可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这就称为等效平衡。
在一定条件(定温、定压或定温、定容)下,对于同一可逆应,尽管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同,而达到平衡时,同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相同,这样的平衡称为等效平衡。
如,常温常压下,可逆反应:N2 + 3H22NH3①1mol 3mol 0mol②0mol 0mol 2mol③0.5mol 1.5mol 1.0mol①从正反应开始,②从逆反应开始,③从正逆反应同时开始,由于①、②、③三种情况如果按方程式的计量关系折算成同一方向的反应物,对应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均相等(如将②、③折算为①),因此三者为等效平衡2.标志:由以上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判断同一可逆反应达到的平衡状态是否达为等效平衡的标志是:达到平衡后,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数(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是否对应相等。
3.意义:等效平衡的概念的提出反映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与途径无关。
二、等效平衡规律根据反应条件(定温、定压或定温、定容)以及可逆反应的特点(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是否相等),可将等效平衡问题分成三类:1、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的可逆反应只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只要经极限转换后,与原起始物质的物质的量(或浓度)相等,则两平衡等效。
[例1]在一定温度下,把2 mol SO2和1 mol O2通入一个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如下反应:2SO2+O22SO3当此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反应混合物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现在该容器中,维持温度不变,令a、b、c分别代表初始加入的SO2、O2和SO3的物质的量(mol)。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平衡知识点
大
实验结论:4 mol/L 的硫酸与锌反应比 1 mol/L 的硫酸与锌反应速率快。
注意事项:
a.锌的颗粒(即表面积)大小要基本相同;
b.40 mL 的硫酸溶液要迅速加入;
c.装置气密性要好,且计时要迅速准确。
要点三、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及比较
1、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三段式法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平衡-知识点
化学反应速率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初步了解测定某些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方法; 2、通过实验事实和思考,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要点梳理】 要点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 2、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符号为 v,单位为 mol/(L·min)、 mol/(L·s)或 mol/(L·h)。 3、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
2、活化分子和活化能 ①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活化分子之间之所以能够发生有效碰撞,是由于它们的能量高,发生 碰撞时,能够克服相撞分子之间的排斥力,破坏分子内部原子之间的“结合力”,从而导致反应物分子的破坏,重新 组合成生成物分子,发生化学反应。 ②活化能:活化分子所多出的那部分能量(或普通分子转化成活化分子所需的最 低能量)。右图所示的 E1 是反应的活化能,E2 是活化分子变成生成物分子放出的能量, 能量差 E2-E1 是反应热。活化能越小,普通分子就越容易变成活化分子。
要点三、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催化剂通过参与反应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2.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 3.催化剂具有选择性,某催化剂对某一反应可能是活性很强的催化剂,但对其他反应就不一定有催化 作用。
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新人教版选修4
表格中的各种情况,可以用下面对应选项中
的图像曲线表示的是(双选)( )
选项 A
B
C
D
反应 纵坐标 甲 乙 外形、大小相近的金 K Na 属和水反应 4 mL 0.01 mol· -1 L 0.1 mol· - 0.2 mol· -1 L L 的KMnO4溶液,分 1的H C O 别和不同浓度的 2 2 4 的H2C2O4溶 H2C2O4(草酸)溶液各 溶液 液 反应 2 mL反应 速率 5 mL 0.1 mol· - L 1Na S O 溶液和5 2 2 3 热水 冷水 mL 0.1 mol· - L 1H SO 溶液反应 2 4 5 mL 4%的过氧化氢 无MnO2粉 加MnO2粉 溶液分解放出O2 末 末
C.10 ℃ 10 mL 4 mol/L的X溶液
D.10 ℃ 10 mL 2 mol/L的X溶液
【解析】 分析本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比较速率大小,先比较浓度的大小。 此时,浓度必须是混合后的浓度,由于混合 后各烧杯中盐酸浓度相等,所以 X 的浓度最 大者反应最快,然后比较温度的高低。 20×3 A 项中,c(X)= =1.2 mol/L; 50
30×2 B 项中,c(X)= =1.2 mol/L; 50 10×4 C 项中,c(X)= =0.8 mol/L; 50 10×2 D 项中,c(X)= =0.4 mol/L。 50 由此可见,混合后 A、B 选项中 X 的浓度最 大,但是二者温度不同。A 项中为 10 ℃,B 项中为 20 ℃,故选项 B 中反应速率最大。
【思路点拨】
解题时注意以下三点:
(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2)表格中各栏信息的意义。
(3)图像中x、y轴的含义及曲线的变化趋势。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课标要求1、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及其计算2、了解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方法要点精讲1、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对于反应体系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值表示。
某一物质A的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为:式中——某物质A的浓度变化,常用单位为mol·L-1。
——某段时间间隔,常用单位为s,min,h。
υ——物质A的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是mol·L-1·s-1,mol·L-1·s-1等。
(3)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规律①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间的关系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表示的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数值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规律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相应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这是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或换算的依据。
(4)化学反应速率的特点①反应速率不取负值,用任何一种物质的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都不取负值。
②同一化学反应选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可能有不同的速率数值,但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③化学反应速率是指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小贴士:①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指的是某物质在某一段时间内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而不是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②由于在反应中纯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对于有纯液体或纯固体参加的反应一般不用纯液体或纯固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其化学反应速率与其表面积大小有关,而与其物质的量的多少无关。
通常是通过增大该物质的表面积(如粉碎成细小颗粒、充分搅拌、振荡等)来加快反应速率。
③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其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这些不同的数值表示的都是同一个反应的速率。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反应平衡与化学平衡常量1.化学反应平衡的概念2.热力学因素对平衡的影响3.影响化学反应平衡的因素4.化学反应的矛盾特性5.化学平衡常量的计算6.平衡常量与反应速率的关系7.实际化学系统中的平衡常量二、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2.氧化还原反应的历史3.原子价与氧化数4.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极反应5.电势差和标准电势6.氧化还原反应的热力学和电化学特性7.氧化还原反应的工业应用三、酸碱理论及其应用1.传统酸碱理论2.布朗斯特德酸碱理论3.酸碱反应的热力学特性4.强酸强碱与弱酸弱碱的电离度5.酸碱滴定的应用6.酸碱指示剂的应用四、配位化学1.配位化学的概念2.配合物的形成与稳定性3.配位场理论4.五大分子组成的配合物5.配合物的应用五、有机材料和化学反应原理1.有机材料的基本概念和种类2.烃类化合物的结构和命名方法3.芳香族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化学反应4.醇、酚和醛类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化学反应5.酮、酸、酯和羧酸类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化学反应6.含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六、基因工程1.基因的概念2.遗传密码的概念3.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原理4.基因克隆技术的应用5.基因工程在医学、农业和能源等领域的应用七、无机化学中的材料科学1.玻璃2.电子材料3.电池材料4.金属材料5.生物材料八、化学热力学1.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第一定律2.内能、焓和熵的概念3.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热力学函数的应用4.吉布斯自由能和化学平衡的关系5.广义力学的概念及应用。
以上是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促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进一步研究和深入理解。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第二章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首页 重难点一 重难点二
X 新知导学 D答疑解惑
INZHIDAOXUE
AYIJIEHUO
S随堂检测
典例引领
UITANGJIANCE
情景导入
知识点拨
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 1.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2.自发反应是自发过程的一种,在给定的一组条件下,一个反应可 以自发地进行到显著程度。 3.非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需持续借助人为作用才能进行的过 程。
首页 重难点一 重难点二
X 新知导学 D答疑解惑
INZHIDAOXUE
AYIJIEHUO
S随堂检测
典例引领
UITANGJIANCE
情景导入
知识点拨
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 以下过程均为自发反应或自发过程:
①甲烷燃烧:CH4(g)+2O2(g) CO2(g)+2H2O(g) ΔH=-802.31 kJ· mol -1 ②氢气和氧气反应:2H2(g)+O2(g) 2H2O(l) ΔH=-571.6 kJ· mol-1 ③钠与水反应:2Na(s)+2H2O(l) 2NaOH(aq)+H 2(g) ΔH=-368 kJ· mol-1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1-
首页
X 新知导学 D答疑解惑
INZHIDAOXUE
AYIJIEHUO
S随堂检测
UITANGJIANCE
学 习 目 标 思 维 脉 络 1.了解放热反应的 自发性和某些吸热 反应的自发性。 2.通过“有序” 和 “无 序”的对比,理解熵 的概念。 3.初步了解焓变和 熵变对化学反应方 向的影响,能用焓变 和熵变说明化学反 应的方向。
首页 自主阅读 自主检测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1)反应热的概念: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
用符号Q表示。
(2)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Q>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Q<0时,反应为放热反应。
(3)反应热的测定测定反应热的仪器为量热计,可测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根据体系的热容可计算出反应热,计算公式如下:Q=-C(T2-T1)式中C表示体系的热容,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
实验室经常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2、化学反应的焓变(1)反应焓变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称为“焓”的物理量来描述,符号为H,单位为kJ·mol-1。
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用ΔH表示。
(2)反应焓变ΔH与反应热Q的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其数学表达式为:Qp=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3)反应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ΔH>0,反应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
ΔH<0,反应释放能量,为放热反应。
(4)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如:H2(g)+O2(g)=H2O(l);ΔH(298K)=-285.8kJ·mol-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化学式后面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态(s)、液态(l)、气态(g)、溶液(aq)。
②化学方程式后面写上反应焓变ΔH,ΔH的单位是J·mol-1或 kJ·mol-1,且ΔH 后注明反应温度。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加倍,ΔH的数值也相应加倍。
高中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第二章 第1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方向判断的熵判据
熵增加(即△S > 0 )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思考与交流】
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加的反应吗?
2Al(s)+Fe2O3(s)=Al2O3(s)+2Fe(s)
△S=-39.4J•mol-1•K-1
熵变是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一个因素, 但 也不是唯一因素。
三、焓变与熵变对反应方向的共同影响
1.反应方向的判据:△H-T△S
共同点: △H<0 焓减小 放热反应 焓减小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4)NH4HCO3(s)+CH3COOH(aq)= CH3COONH4(aq)+CO2(g)+H2O(l) △H=+37.3 kJ/mol (5)碳酸钙分解(高温下自发)
CaCO3 (S) = CaO(s)+ CO2(g)
△H(298K)=+178.2kJ/mol △H(1200K)=+176.5kJ/mol
(1)钠与水反应 2Na(s)+2H2O(l)=2NaOH(aq)+H2(g) △H=-368 kJ/mol (2)铁生锈:3Fe (s)+3/2O2 (g)=Fe2O3 (s)
△H=-824 kJ/mol
(3)氢气和氧气反应:2H2(g)+O2(g)=2H2O(l )
△H=-571.6kJ/mol
探究思考?
1 对于同一种物质的气态,液态,固态,哪 一状态下的熵值大?(以水为例) 2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是产生气体, 试用熵增原理解释?
三种状态下水的熵
47.9Jmol-1K-1
69.9Jmol-1K-1
188.7Jmol-1K-1
冰
水
Hale Waihona Puke 水蒸气探究思考?1 .对于同一种物质 S(固) <S(液) < S(气) 2.产生气体的反应,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 熵变通常都是正值, △S > O,为熵增加的反 应。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知识点
第三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反应熵变与反应进行方向(1)熵:物质的一个状态函数,用来描述体系的混乱度,符号为S。
单位:J··。
(2)体系趋向于有序转变为无序,导致体系的熵增加,这叫做熵增原理,也是反应方向的判断依据。
(3)同一物质,在气态时熵值最大,液态时次之,固态时最小。
即S(g)>S (l)>S(s)(4)方程式中气体计量数增大的方向就是熵增的方向。
2、反应方向判断依据在温度。
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判断依据为:反应能自发进行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反应不能自发进行注意:(1)为负,为正时,任何温度反应都能自发进行(2)为正,为负时,任务温度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习题一】(2018春•集宁区校级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熵增大的反应一定可自发进行B.熵减小的反应一定可自发进行C.△H<0的反应可能自发进行D.△H>0的反应不可能自发进行【考点】焓变和熵变.【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化学反应是否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解答】解:A、熵增大△S>0,当△H>0的反应,在低温下可能是非自发进行;在高温下可以是自发进行,故A错误;B、熵减小的反应△S<0,当△H>0的反应,一定是非自发进行的反应,故B错误;C、△H<0的反应,△S>0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故C正确;D、△H>0的反应,△S>0,高温下反应可能自发进行,故D错误;故选:C。
【习题二】(2017秋•平顶山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B.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C.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由于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D.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考点】焓变和熵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H-T△S<0的反应能够自发进行,△H-T△S>0的反应不能够自发进行,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决定于焓变和熵变两个因素,缺一不可,据此分析.【解答】解:△H-T△S<0的反应能够自发进行,△H-T△S>0的反应不能够自发进行,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决定于焓变和熵变两个因素,缺一不可,A、放热的熵减小的反应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故A错误;B、自发反应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够实现,故B正确;C、反能否自发进行,决定于焓变和熵变两个因素,缺一不可,故C错误;D、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决定于焓变和熵变两个因素,缺一不可,故D错误;故选:B。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与原理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一、焓变 反应热1.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因为任何化学反应都会存在热量变化,即要么吸热要么放热。
反应热可以分为(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符号: △H.单位:kJ/mol ,即:恒压下:焓变=反应热,都可用ΔH 表示,单位都是kJ/mol 。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 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 △H 为“-”或△H <0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H 为“+”或△H >0也可以利用计算△H 来判断是吸热还是放热。
△H=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键能(E 断)-生成物的总键能(E 成)常见的放热反应:① 所有的燃烧反应② 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③ 大多数的化合反应(特殊:C +CO 2 △ 2CO 是吸热反应)④ 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⑤ 生石灰(氧化钙)和水反应⑥铝热反应等常见的吸热反应:① 晶体Ba(OH)2·8H 2O 与NH 4Cl ②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 水解反应 ④C +CO 2 △2CO 是吸热反应)区分是现象(物理变化)还是反应(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一般铵盐溶解是吸热现象,别的物质溶于水是放热。
注意:放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吸热反应也不一定都需要加热。
4.能量与键能的关系: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能量和键能成反比。
5.同种物质不同状态时所具有的能量:气态>液态>固态6.常温是指25℃,101KPa.标况是指0℃,101Pa.7.比较△H 时必须连同符号一起比较。
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①热化学方程式须标出能量变化,即反应热△H ,△H 对应的正负号都不能省。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s,l, g 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 表示)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不标条件,除非题中特别指出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考点1: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1、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区别特别注意: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的条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或焓)的相对大小。
2、常见的放热反应①一切燃烧反应;②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③酸碱中和反应;④铝热反应;⑤大多数化合反应(但有些化合反应是吸热反应,如:N2+O2=2NO,CO2+C=2CO等均为吸热反应)。
3、常见的吸热反应①Ba(OH)2·8H2O与NH4Cl反应;②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③等也是吸热反应;④水解反应考点2:反应热计算的依据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与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ΔH=E生成物-E反应物。
3.根据键能计算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4.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温馨提示:①盖斯定律的主要用途是用已知反应的反应热来推知相关反应的反应热。
②热化学方程式之间的“+”“-”等数学运算,对应ΔH也进行“+”“-”等数学计算。
5.根据物质燃烧放热数值计算:Q(放)=n(可燃物)某|ΔH|。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考点1: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___________。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表达式:___________ 。
其常用的单位是__________ 、或__________ 。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主要因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3、理论解释——有效碰撞理论(1)活化分子、活化能、有效碰撞①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②活化能:如图图中:E1为正反应的活化能,使用催化剂时的活化能为E3,反应热为E1-E2。
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重难点四催化剂的作用人教版选修4
重难点四催化剂的作用1.活化能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分析: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活化能的大小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多少单位体积内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2.催化剂作用原理分析(改变反应途径):使用催化剂,催化剂与反应物结合为中间产物,使发生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降低,这样会使更多的反应物的分子成为活化分子,大大增加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所占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的几率提高,因而使反应速率加快。
【重难点点睛】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
【重难点指数】★★★【重难点考向一】判断反应中的催化剂【例1】三位科学家保罗•克拉兹等因在氟利昂和臭氧层方面的工作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的研究揭示了大气中臭氧层被破坏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原子在反应中做催化剂B.过氧化氯的结构式为:O-Cl-Cl-OC.臭氧分子最终转变成氧气分子D.过程②中一氧化氯断键形成过氧化氯【答案】B【解析】由图片中反应历程为:①Cl+O3→ClO+O2,②ClO+ClO→ClOOCl,③ClOOCl+日光→2Cl+O2;A、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没变,该过程的总反应为2O3→3O2,所以氯原子在反应中做催化剂,故A正确;B、氯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半径,所以图片中,原子半径较大的是氯原子,较小的是氧原子,所以过氧化氯的结构式为Cl-O-O-Cl,故B错误;C、该过程的总反应为2O3→3O2,则臭氧分子最终转变成氧气分子,故C正确;D、过程②中ClO+ClO→ClOOCl,一氧化氯断键形成过氧化氯,故D正确;故选B。
【重难点点睛】考查化学反应机理,根据总反应方程式结合图片即可判断物质的性质、结构,由图片中反应历程为:①Cl+O3→ClO+O2,②ClO+ClO→ClOOCl,③ClOOCl+日光→2Cl+O2;根据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没变,可推知Cl起催化作用。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选修四第二章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一、教材分析在学生学习了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的限度之后,教材安排了难度较大的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的内容。
对于自由能知识,仅限于达到知道、了解的层次即可。
事物的发展、变化常常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通过焓变、熵变的介绍,力图使学生学会全面分析问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以及常见的化学反应,让学生了解放热反应的自发性和某些吸热过程的自发性;(2)、通过“有序”和“无序”的对比,引出熵的概念;(3)、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见闻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确根据反应的焓变和熵变的大小,只能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可能性,不能决定反应是否一定发生或反应速率的大小。
2.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已有知识及日常生活中的见闻,使学生构建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2)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式,构建新知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焓变和熵变的具体实例,让学生明确化学与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熵判据难点:焓减与熵增与化学反应方向的关系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很多,本节降低难度后,学生应该能掌握重点内容。
五、教学方法1.启发教学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填写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一氧化氮以及燃料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它们是现代城市中的大气污染物,为了减轻大气污染,人们提出通过以下反应来处理汽车尾气:2NO(g) + 2CO(g) = N2(g) + 2CO2(g),你能否判断这一方案是否可行?理论依据是什么?教师:上述问题是化学反应的方向的问题。
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反应速率1. 化学反应速率(v)⑴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⑵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⑶计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mol/(L·s)⑷影响因素:①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的性质(决定因素)②条件因素(外因):反应所处的条件2.※注意:(1)、参加反应的物质为固体和液体,由于压强的变化对浓度几乎无影响,可以认为反应速率不变。
(2)、惰性气体对于速率的影响①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②恒温恒压时: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练习1:锌和稀硫酸反应,向反应混合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判断正确的是()A.加入醋酸钠固体,反应速率加快B.加入硫酸氢钠固体,反应速率加快C.加入水,产生氢气的体积减小D.加入少量硫酸铜,产生的氢气量不变练习2: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A(g)+2B(g)3C(g)+n D(g),开始时A为4 mol,B为6 mol;5 min末时测得C的物质的量为3 mol,用D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D)为0.2 mol·L-1·min-1。
计算:(1)5 min末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5 min内用B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B)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方程式中n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反应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5 mol·L-1·min-1 ②v(B)=6 mol·L-1·min-1③v(C)=4.5 mol·L-1·min-1 ④v(D)=8 mol·L-1·min-1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_____________(填编号)。
人教版 高中化学选修四 第二章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加入试剂 及用量
实验现象
4mL 0.01mol/L KMnO4
2mL 0.1mol/L H2C2O4
2mL0.2mol/L H2C2O4
紫色褪去
紫色褪去
褪色时间
长
短
结论
浓度较大H2C2O4溶液的反应更快些
原因(用 碰撞理论 解释)
练一练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增大单位体积内反应分子数目( √ )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 ( √ )
【小结】
增大压强,气体体积减小,增大了反应物浓度, 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多,但是活化分子百 分数不变。
【思考与交流】
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通入稀 有气体(或与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不反应的气 体),反应速率如何变化?
容器的体积不变,反应物的浓度不变,速率不变。
【思考与交流】
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通入稀 有气体(或与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不反应的气 体),反应速率如何变化?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反应物浓度增大,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增多
(√ )
一定条件下,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所需活化能越小 (×)
二、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对于气体反应:增大压强(减小容器容积),相当 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练一练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一定条件下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 √ ) 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多( √ ) 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有效碰撞几率增多( √ ) 增大体系的压强,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变小 (×)
0.1mol/L Na2S2O3 5mL 0.1mol/L H2SO4 5mL
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知识点
一、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指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外因包括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反应物颗粒大小等。
这些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和原理如下:
1.浓度
(1)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2)浓度改变,可使气体间或溶液中的化学反应速率发生改变。
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可视为常数,它们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不会引起反应速率的变化,但固体颗粒的大小会导致接触面积的变化,故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2.压强
改变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是引起浓度的改变。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体系,有以下几种情况:
3.温度
(1)温度升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分子间的碰撞频率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2)温度升高,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速率都增大。
实验测得,温度每升高10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增大为原来的2~4倍。
4.催化剂
(1)催化剂对反应过程的影响通常可用下图表示(加入催化剂,B点降低)。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路径、降低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反应的ΔH。
(2)催化剂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活性最大,反应速率才达到最大。
(3)对于可逆反应,催化剂能够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状态无影响,生产过程中使用催化剂主要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
特别提示在分析多个因素(如浓度、温度、反应物颗粒大小、催化剂、压强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时,逐一改变一个因素而保证其他因素相同,通过实验分析得出该因素影响反应速率的结论,这种方法叫变量控制法。
二、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及其判断方法
1.化学平衡状态具有的“五大特征”
(1)逆:指化学平衡状态只适用于可逆反应,同一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无论反应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还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或同时从正、逆反应方向开始,以一定的配比投入反应物或生成物,则可以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
(2)动:指动态平衡,即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并未停止,仍在进行,只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3)等:指“v正=v逆≠0”。
即某一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物质的量浓度和生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也可以用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表示该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4)定:指参加反应的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即各组分的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反应物的转化率等均保持不变。
(5)变:指平衡移动。
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当外界某一条件改变时,原平衡被破坏,化学平衡向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理解感悟“一定条件”、“可逆反应”是前提,“相等”是实质,“保持不变”是标志。
2.化学平衡状态判断的“四大依据”
(1)对于普通可逆反应,以若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
发生变化,则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若用反应速率关系表示化学平衡状态,式中既要有正反应速率,又要有逆反应速率,且两者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就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2)对于有有色气体存在的反应体系,如2NO
2(g)N
2
O
4
(g)等,若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
改变,则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3)对于有气体存在且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发生改变的反应,如
下列各项均可说明该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
①断裂1 mol N≡N键的同时生成1 mol N≡N键。
②断裂1 mol N≡N键的同时生成3 mol H—H键。
③断裂1 mol N≡N键的同时断裂6 mol N—H键。
④生成1 mol N≡N键的同时生成6 mol N—H键。
特别提示(1)从反应速率的角度来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时,速率必须是一正一逆(不能同是v正或v逆),且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2)在可逆反应过程中,能发生变化的物理量(如各组分的浓度、反应物的转化率、混合气体密度、颜色、平均摩尔质量等),若保持不变,说明可逆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
三、化学平衡移动及其移动方向的判断
1.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判断方法
应用上述规律分析问题时应注意:
(1)不要把v正增大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等同,只有v正>v逆时,才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不要把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与原料转化率的提高等同。
当反应物总量不变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才提高;当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会使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
2.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移动方向的判断方法)
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可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1)对原理中“减弱这种改变”的正确理解应当是升高温度时,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增加反应物,平衡向反应物减少的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压强减小的方向移动。
(2)移动的结果只是减弱了外界条件的变化,而不能完全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新平衡时此物理量更靠近改变的方向。
如增大反应物A的浓度,平衡正移,但达到新平衡时,A的浓度仍比原平衡时大;同理,若改变温度、压强等,其变化也相似。
3.实例分析
四、化学平衡计算模式与公式
1.计算模式:化学平衡计算的最基本的方法模式是“平衡三段式法”。
具体步骤是在化学方程
式下写出有关物质起始时的物质的量、发生转化的物质的量、平衡时的物质的量(也可以是物质的量浓度或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再根据题意列式求解。
m A(g)+n B(g)p C(g)+q D(g)
n(起始)/mol ab0 0
n(转化)/mol mxnxpxqx
n(平衡)/mol a-mxb-nxpxqx
起始、转化、平衡是化学平衡计算的“三步曲”。
2.计算公式
(1)v(A)∶v(B)∶v(C)∶v(D)=m∶n∶p∶q(未达到平衡时,用于确定化学方程式中未知的化学计量数)。
若用任意状态的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称为浓度商,用Q表示。
则其与K比较,当Q>K,v正<v逆;Q<K,v正>v逆。
(6)平衡时与起始时的压强比
(同T、V时),混合气体的密度比(同T、p时),(同质量的气体时)等。
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题型与分析方法
1.主要题型
(1)分析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的影响;
(2)由反应判断图像的正误;
(3)由图像判断反应特征(确定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判断热效应或气体物质化学计量数间的关系);
(4)由反应和图像判断图像或曲线的物理意义;
(5)由图像判断指定意义的化学反应;
(6)由反应和图像判断符合图像变化的外界条件等。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若按其图像特点、纵坐标与横坐标表示的意义可分为
①全程速率—时间图
②浓度—时间图
③含量—时间—温度图
④含量—时间—压强图
⑤含量—时间—催化剂图
⑥恒压(或恒温)线图
2.分析方法:分析解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题目的方法技巧可概括为看图像,想规律,作判断;定一议二,先拐先平。
(1)看图像:
一看“面”(即看清横坐标和纵坐标);
二看“线”(即看线的走向、变化的趋势);
三看“点”(即起点、终点、转折点、拐点、交叉点);
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五看定量图像中有关量的多少。
(2)想规律:即联想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3)作判断:依题意仔细分析,作出正确判断。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①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应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两个量的关系,即“定一议二”。
②曲线中先出现拐点的,该曲线在所示条件下先出现平衡,该曲线所示的温度较高或压强较大或使用了催化剂,即“先拐先平”。
③如果曲线反映为达到平衡的时间不同但平衡状态相同,则可能是加入催化剂或对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使其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不移动,或是几种等效平衡的曲线。
④化学反应速率在平衡图像中往往隐含出现,曲线斜率大的表示速率快,相应的条件可能是温度较高或压强较大或使用了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