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辛弃疾
76-论辛弃疾词中的英雄气
76-论辛弃疾词中的英雄气
辛弃疾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家,他的词作风清扬、豪放洒脱,常常展现出英雄气概,表现了作者对民族英雄和传统美德的崇敬和推崇。
辛弃疾词中的英雄气,首先体现在其对英雄人物的歌颂中。
他的《青玉案·霜天晓角》中就写道:“铁衣冷露未遑宾,风髻垂空犀角匣。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个词的主题是赞颂军人,描绘了他们在床前听到阳关曲的感人情景。
文章中表达出尊重英雄的情感,歌颂了英雄的精神面貌。
其次,辛弃疾的词中常常充满了豪迈的英雄气概。
例如,《永遇乐·京口石头记》:“四海快消息,岂因祸福避趋之!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作品中词句华丽,气势磅礴,展现出作者英雄气概的高超魅力。
再次,辛弃疾的词中对于传统美德的推崇也是体现了英雄气的表现。
例如,他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提到“浩气长存,千古光辉照千年。
孔明庙前有大漆,金戈铁马气吞山。
”这段文字表达出了对于孔明的敬仰和赞美,并强调了他所具备的英雄气概。
英雄的悲歌——试论辛弃疾的爱国词
英雄的悲歌
——试论辛弃疾的爱国词辛弃疾,字子厚,是宋代著名词人,他的词作以抒发爱国情怀而闻名于世。
其中,《英雄悲歌》是辛弃疾最著名的爱国词作之一,他以极具感染力的文字,抒发出了他深厚的爱国之情。
此词以英雄的悲歌为题,讲述了英雄们在战场上的英勇,但又被国家的不幸所折磨,让人心痛不已。
他以英雄为代表,表达了他对国家的痛恨之情,他深深地感受到了国家的不幸,悲叹着那些英勇的英雄们,他们曾经为了国家的荣耀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却没有得到国家的安定和繁荣。
他用悲痛的语言,表达了他对国家的无限思念,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英雄们的深深敬仰。
辛弃疾的《英雄悲歌》抒发出了他深厚的爱国之情,他以英雄为代表,表达了他对国家的痛恨之情,他深深地感受到了国家的不幸,悲叹着那些英勇的英雄们,他们曾经为了国家的荣耀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却没有得到国家的安定和繁荣。
他用悲痛的语言,表达了他对国家的无限思念,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英雄们的深深敬仰。
他的作品激发了后世词人爱国之情,被赋予了“爱国词之祖”的称号。
论辛弃疾以文为词
论辛弃疾以文为词目录摘要 (2)前言 (3)一.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4)1.1辛弃疾的词的艺术境界 (4)1.2辛弃疾词的艺术手法.........................................................4二.辛弃疾词的语言风格、艺术风格 (4)2.1 辛弃疾词的风格 (5)2.2 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 (5)三.辛弃疾的以文为词表现 (5)3.1辛弃疾的“以文为词” (5)3.2辛弃疾的“以文为词” (5)参考文献 (6)致 (7)摘要辛弃疾在词艺上有多方面的开拓,单就词的语言而言,他以宏大的气魄,剪裁诸体,融汇古今,辟出了一条“以文为词”的广阔新路,影响至为深远。
辛弃疾继承了轼和南宋以来爱国词人的豪放词风,也接受婉约词人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瑰奇多姿的艺术风格。
他的词,既有慷慨纵横不可一世之概,又有委婉含蓄缠绵悱恻之情,是两宋词坛上的一座绚丽光辉的艺术峰峦。
关键词: 爱国诗人,以文为词,豪放词风AbstractXin qiji in word art development, in many ways the list in terms of the language of the word, his grand verve, clipping ZhuTi, ancient and modern, cleared the a \"taking article as word\" vast new road, influence is far-reaching. Patriotic poet xin qiji of song dynasty inherited su shi and since bold word wind, also accept the influence of the gracious school, formed its own glorious of artistic style. His word, both generous head of almost, and euphemistic teary ending of love, is a gorgeous glow two altar of ci poetry of the overlapping peaks of art.Keywords: patriotic poet, taking article as word, bold word wind前言“东坡为诗词,稼轩为词论”誉之为轼词风的发扬与光大,是对唐宋词主体风格的进一步变革,以文为词,它以一种开放性的创作态势,容纳一切可以容纳的容。
论辛弃疾词的侠义之气
论辛弃疾词的侠义之气谭世浩(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2009级重庆万州404100)摘要: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作为南宋词人的辛弃疾,词风刚健豪放,词中充盈着一股浓郁的侠义之气。
这与他富有传奇般的经历,渴望国家统一的宏伟志向,壮志未酬的悲愤情绪有着重要关系。
他的词,是发自英雄心灵深处最真切的呐喊。
本文将从辛弃疾词的“酒”意象和爱国之情入手,分析这位英雄的侠义情怀。
关键词:侠义之气,英雄,爱国正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辛弃疾就是这样一位大侠。
他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金人之手。
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而另一方面,正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值得一提的是辛弃疾身上具备的燕赵侠气,类似于曹植《白马篇》中的幽并游侠儿,敢爱敢恨,侠肝义胆。
才有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的壮举。
辛弃疾嗜酒,看看下面这些词句,便知道辛弃疾是如何看待酒的了。
富贵浮云,我评轩冕,不如杯酒。
待从公,痛饮八千余岁,伴庄椿寿(沁园春)。
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满江红)。
为公饮,须一日,三百杯(水调歌头)。
醉里不知谁是我,非月非云非鹤(念奴娇)。
人生行乐耳,身后虚名,何似生前一杯酒(洞歌仙)。
且华堂,通宵一醉,待从今、更数八千秋(八声甘州)。
我饮不须劝,正怕酒尊空(水调歌头)。
三万六千排日醉,鬓毛只恁青青地(渔家傲)。
若解尊前痛饮,精神便是神仙(清平乐)。
无穷身外事,百年能几,一醉都休(满庭芳)。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
(贺新郎)。
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鹧鸪天)。
浅论辛弃疾词的爱国情怀
浅论辛弃疾词的爱国情怀辛弃疾的词相比于其他文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的词不是用笔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能清晰的看到一位伟大的爱国者置身于笔墨中无时无刻给人带来的凛然正气和磅礴气势。
他用毕其一生的词创作来宣泄自己不能驰骋疆场杀敌报国,收复中原山河的悲愤与失意,因此在他的词中往往是叱咤风云的英雄形象,而这些英雄形象因其自身的坎坷遭遇而带有一种深沉的悲慨之心。
而他以爱国情怀为生命理念的精神也不禁让人深深的佩服和敬仰!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一生以英雄自许或以英雄许人,其稼轩词充分表现了他的英雄抱负,襟怀磊落,慷慨淋漓。
东坡词风便是由他带到南方发扬光大遂形成气势磅礴、悲凉感愤的苏辛词派。
辛弃疾是文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词人,当时以辛弃疾为核心曾出现一大批抒写爱国思想为主的豪放词人,而他在发展词的内容和发展词的艺术表现手法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辛弃疾一向羡慕笑傲山林的隐士,闲居乡野与同他的人生观并非没有契合之处;而且,由于过去的地位,他的生活也尽可以过得颇为奢华。
但是,作为一个热血男儿、一个风云人物,在正是大有作为的壮年被迫离开政治舞台,这又使他难以忍受。
所以,他常常一面尽情赏玩着山水田园风光和其中的恬静之趣,一面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波澜,时而为一生的理想所激动,时而因现实的无情而愤怒和灰心,时而又强自宽慰,作旷达之想,在这种感情起伏中度过了后半生在这些词句中,埋藏了他深深的感慨。
这位创辟一代词风的大词人,在他的《稼轩长短句》中,处处强烈地表露着对“算整顿乾坤终有时”①的执着追求以及“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取东家种树书”(《鹧鸪天》)的壮志难酬的悲慨。
辛弃疾在其著名的政论《九议》中说到:“论天下之事者主乎气”。
“气”就是一种精神,就是慷慨英壮的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
他的词作所表现的“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江神子》)的“稼轩风”②,正是“临卒大呼杀贼数声而止③”的英雄气在艺术上的体现。
论辛弃疾英雄之词形成的原因
震撼着读者的心灵,奏响了宋词的最强音。同时由 于辛弃疾过分执著于现实关怀,辛词常常向着理 想、激情、忧患、 愤慨和悲哀言说, 风格豪放悲壮。
4 责任编辑 5 古卫红 6
作者简介 : 吕逸新,山东巨野人,文学硕士,山东 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艺美 学、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名作 欣赏
古代文学
!
论辛弃疾英雄之词形成的原因
"张清法 ! 河南省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河南
关键词 :辛弃疾 摘 英雄之词 形要 :辛弃疾词风刚健豪放,苍凉悲壮,豪气冲天,后人评说辛词为英雄之词。辛词词风的形成与他
富有传奇般的经历,建功立业的鸿鹄之志,曲折坎坷的人生道路,非凡的才干有着重要的关系,这是辛弃疾 英雄之词形成的主要原因。
’(( 1 ’(/7 "
冷成金 7 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 8 ! 9 7 北京: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333 ,’0)7 章培恒主编 7 中国文学史 ( 中) 8 ! 9 7 上海:复旦大 学出版社,/330 ,*2%7
#
!%*+,
!"
!"#$
% & ’(()
名作 欣赏
古代文学
举侵宋,北方人民纷纷起义。时辛弃疾二十二岁, 祖父已死,辛弃疾聚众两千,投奔山东义军首领耿 京,深得耿京赏识,拜为掌书记,掌管义军印信。 义军中有一位小头目僧人义端,喜谈兵法,曾与辛 弃疾交游。但义端起义目的不纯,一心只想荣华富 贵。一次,义端趁辛弃疾不在军中,偷走义军印 信,耿京要杀辛弃疾,辛请求耿京给三天期限,若 追不回印信再杀不迟,耿京准许。辛弃疾手提利 剑,单骑追贼两日,杀死义端,割下人头,夺走印 信,第三日赶到军中,义军上下皆惊,对这位书生 十分敬重。 为收复失地,击退金兵,壮大义军队伍,辛弃 疾力说耿京归附南宋,并受命远行数千里,前往都 城临安接洽归附事宜。当他完成任务,于返回途中 获知义军首领被叛徒张安国杀害时,立即联络王世 隆等人,亲率义军五十骑,袭入五万金军营中,生 擒叛将张安国,杀退追兵,号召耿京旧部反正,率 义军万余人马,南渡归宋,押解张安国至建康斩 首。辛弃疾因此名重一时,南宋最高统治者大为惊 异,委任江阴签判。从辛弃疾追印信、斩义端、生 擒叛将张安国来看,辛弃疾确实是一位具有传奇色 彩的大英雄,智勇双全的抗金将领。这些壮举,多 次在他的诗中出现: “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衤詹突 录,汉箭朝飞金仆姑。” 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革 (《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论述辛弃疾对词的贡献
论述辛弃疾对词的贡献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豪旷词风,而又有所发展,把词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成为南宋最伟大的词人,而且在整个词史上也是一位划时代的作家,辛词在艺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辛弃疾对词的贡献主要表现为:(1)境界雄奇开阔,形象鲜明飞动与所要表达的悲凉雄壮的情感基调相吻合,辛弃疾笔下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多有一种奔腾耸峙、不可一世的气象;他所采摭的历史人物,多属于奇伟英豪、金戈铁马的英雄;他所创造的自我形象,也具有雄姿英发、慷慨悲歌的气概。
辛词中的形象,气势飞动,意境阔大,带有力度美和崇高美,充满了英雄主义色彩,这在两宋词史上是别开生面的。
(2)艺术手法多种多样,增强了词的表现力辛词多采用直抒胸臆的赋笔,以情感人;有时也用比兴手法,以香草美人为喻来寄托情志;辛词善于叙事,敷陈铺排,借事遣怀;也善于议论,意气风发,感情丰满。
他尤其喜好用长调、作长篇,综合运用描写、叙述、抒情诸种手段,讲究章法收纵、开阖、起伏的多变,把词的容量和表现功能发挥到极致。
(3)创新并丰富了词的语言,体现出高度的语言技巧如果说苏轼是以诗为词,那么辛弃疾就是以文为词,他辛弃疾成功地将辞赋古文的章法、句式以及议论、对话等具体手法移植于词,为散文艺术与词体创作之间打通了道路,扩大了词的表现方法。
在用典使事方面,驱遣自如,广博精当,不但善于点化前人的诗句成语入词,而且特别善于化用经史子小说中的语汇入词,显示出熔铸百家、陶冶经史的特色,同时他还大量地运用表现力很强的口语、俚语入词,化朴为美,新鲜活泼。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他驾驭语言的高超艺术腕力。
(4)刚柔相济亦庄亦谐,瑰奇多姿的艺术风格辛词以豪放为基调,悲慨雄放、沉郁苍凉是其主导风格,同时兼容闲适平淡的清新之调、妩媚缠绵的婉约之作、寓庄于谐的谐谑之体,词风呈现出多样化和丰富性。
更为突出的是,他在强化词的意格风骨、为词注入阳刚之气的同时,又充分保留了传统词体温婉曼长的审美特质,形成了刚柔相济的新词风,或刚健中含婀娜,豪气中见柔情,或摧刚为柔,寓悲壮于深婉,显示出词人超凡的功力。
后人对诗人辛弃疾的评价
后人对诗人辛弃疾的评价辛弃疾以杰出的爱国词,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是我们民族永恒的精神瑰宝。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后人对辛弃疾的评价,供大家参考!后人对辛弃疾的评价:辛弃疾,是开一代词风的伟大词人,也是一位勇冠三军、能征善战、熟稔军事的民族英雄。
他的词作“大声镗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所未见”,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而他作为南宋朝廷大臣而写的一篇文章《议练民兵守淮疏》,则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对战争形势的精辟入里的深刻分析和鲜明而又具体的对策。
这篇应用散文感情炽热,构思缜密,层层深入,有理有据,语言也精确、简洁。
文章仅用了六百余字,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不枝不蔓,一气贯通,有情况、有分析、有措施、有预测、字字落到实处,质朴无华,明晓畅达。
一位豪迈旷达的词人,根据不同的文体的需要,能够写出如此严谨、朴实的应用文,可见一位大手笔,在写作中是不能囿于一个狭窄天地中的,应该熟练地掌握几套笔墨,既有自己喜爱的体式,也能按不同要求写出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别类文章,就如同功夫高深的武术家,虽擅长一种兵刃,但对其他武器也能舞动一样。
辛弃疾就是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体,从不同方面来表达了他慷慨激昂的爱国感情,反映出忧国忧民“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壮志豪情和以身报国的高尚理想。
辛弃疾虽然是豪放派,但也有很多婉约词,比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又如“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很是动人。
侠骨柔情,便是如此了。
辛弃疾以杰出的爱国词,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其传世词600多首,抒发爱国情怀的作品占2/3以上,数量之大,自有“词”这种诗体以来,1400年间,尚无人能望其项背。
辛弃疾的爱国词,是我们民族永恒的精神瑰宝。
扩展资料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辛弃疾生平三个时期及其词简论
辛弃疾生平三个时期及其词简论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宋济南历城人。
他的一生一般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沦陷及起义的时期,这是他人生中很重要的时期,但是对于他的创作还只是属于一个准备时期,没有太多的诗词作品。
第二期是南渡初期,也是他在官场上跌宕起伏的一段时期。
第三个时期,闲居带湖和瓢泉时期,也有把这个时期再分为两个时期的,闲居带湖是一段时期,后来闲居瓢泉又是一个时期,这两个时期是辛弃疾一生当中创作的最高峰时期,他在闲居带湖时期,创作了228首词,在闲居瓢泉时期,创作了224首词,而在南渡初期总共创作了88首词。
在带湖和瓢泉时期中间间隔的两年,他在福建担任提点刑狱和福州安抚使,曾经短暂地被起用过一阵,实际不到三整年,这段时间他写下33首词。
再一个是最后一个时期,第四个时期,就是1203年到1207年,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他写下24首词。
累积起来辛弃疾一生共写了629首词,第四期是他晚年再起, 参与北伐、开禧北伐时期,当然正式地开禧北伐他并没有能介入。
南宋朝廷发动了开禧北伐,因为用人不当,先胜后败,国家处于一个危急存亡的时候,太师韩侂胄决定起用辛弃疾,担任兵部侍郎,辛弃疾回答身体不好,不能上任。
朝廷上还以为他嫌官小,又让他当枢密院都承旨,但是可惜辛弃疾身体不行,还是没有能出任。
这大概是辛弃疾一生真正能够被重用的一次,如果辛弃疾出任了,也许南宋的历史就整个地改写了,因为这个时候,金国的力量已经不行了。
辛弃疾的词主观感情很浓烈。
辛弃疾因为作品数量多,内容也扩大,题材也拓宽,以至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他语言技巧也有所开拓,但缺点是他不能自创词调。
他的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和农村题材的作品。
因为他长期闲居在农村,六百多首词当中四分之三以上的都写于带湖和铅山。
辛弃疾的词艺术风格多样,但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
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辛弃疾以文为词的理解论述题
辛弃疾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词人,他的词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广为人知,深受人们的喜爱。
辛弃疾的词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感情表达而著称,被誉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辛弃疾以文为词的理解。
一、辛弃疾的生平和作品辛弃疾,字玉山,号稼轩,生于宋代,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辛弃疾在其短暂而丰富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词作品,这些词以其音韵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而著称,被广为流传。
辛弃疾的词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抒怀时事为主题,其中不乏对国家兴亡、人生百味的思考和感悟。
他的词作品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性特点,为我国古代文学增添了璀璨的文化光辉。
二、辛弃疾以文为词的艺术手法辛弃疾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刻画了许多动人的词作品。
他擅长运用对偶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词的音韵更加和谐、平仄更加对仗。
辛弃疾的词作品中又常常融入对古典诗词的借鉴和批注,使词的表达更加丰富多彩。
另外,辛弃疾还善于运用对景物的描绘来表现内心的情感,使词在情景交融中展现出别样的魅力。
辛弃疾以文为词的艺术手法表现出了高超的文学造诣和抒发情感的才华。
三、辛弃疾以文为词的意境和情感辛弃疾的词作品常常表现出深沉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
他在词中表达了对国家兴亡、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表现出对爱情、友情、家国情怀的真挚表达。
他的词作品既富有强烈的民族情感,又蕴含着深刻的个人情感,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辛弃疾以文为词的意境和情感深深打动了后人,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辛弃疾以文为词的时代意义辛弃疾以文为词的创作在当时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宋代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相互交织的。
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壮丽时期,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繁荣。
然而,随着宋代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经济发展导致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日益严重,人民生活的疾苦也日益加剧。
辛弃疾以文为词的创作既受到时代的影响,又对社会状况产生了一定的反响。
试论辛弃疾的爱国情感
试论辛弃疾的爱国情感苏武乡中心学校赵星〔内容提示〕靖康之难,北宋灭亡,赵勾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建立南宋政权。
软弱无能的南宋朝廷在金兵铁蹄的蹂躏下,不得不迁都偏安于江南半壁江山的临安,并连年向金称臣,纳币进贡,割地求和,沉溺于苟且偷安的豪奢生活。
恢复中原,人心所向,民族的屈辱,山河的破碎,民众的苦难,促使一大批以辛弃疾为主的辛派词人为救亡图泰而呐喊呼号。
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的辛弃疾,以“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才情将略和“醉里挑灯看剑”的军人豪情壮志,谱写了一曲曲不朽的爱国篇章,鼓舞着一批批仁人志士的爱国斗志。
本文拟从战斗经历、政治生涯和文学创作等方面浅论贯穿于辛弃疾一生的爱国情感,以使人们更进一步地了解辛弃疾,学习辛弃疾,振奋民族精神,操守民族气节。
〔关键词〕战斗经历政治生涯文学创作爱国情感〔正文〕靖康之变,北宋灭亡,赵勾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建立南宋政权。
金兵继续南侵,南宋小朝廷节节败退,最后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向金政权纳币称臣,偏安于江南半壁江山。
形势的遽变导致民族矛盾迅速上升,统治阶层内部的政治斗争也由党派之争转化为和战之争。
南宋朝廷中高宗、秦桧这些统治者,执行妥协投降政策,主张抗战的将相受到排斥,甚至遭到杀身之祸。
但这时的广大人民,特别是沦陷区的人民,反对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抗战活动则轰轰烈烈,士大夫中的抗敌救国呼声也日益高涨。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南宋时期的词风很快就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表现爱国思想的词大量出现,形成了影响很大的爱国词派,涌现出了大量的爱国词人,如李清照、张元干、张孝祥、陈亮、刘过、刘克庄、辛弃疾等,而尤以辛弃疾最为著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
他生在南宋中叶,正是宋金对峙,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中原人民抗金要求不断高涨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历史形势是:北方的女真贵族一方面残酷地压迫剥削中原人民,一方面通过和、战两种策略,积极南侵;而江南的南宋朝廷统治集团中,则分为主和、主战两派。
辛弃疾作文议论文
辛弃疾作文议论文辛弃疾作文议论文辛弃疾,字坦夫,号稼轩,元代人。
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爱国者,有“文如其人,武如其名”的美誉。
在我们的文学史上,辛弃疾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给人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文学遗产。
辛弃疾的文学风格非常独特,他以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唯美主义思想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代表。
在他的作品中,他表达了对国家的爱,对民族的热爱,对人民的关怀和对生命的珍视。
他的作品充满了激情,饱含深情,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而且也具有非常深刻的历史意义。
辛弃疾作品中最有名的应该是《青玉案·元夕》了。
这首词描写了一对恋人在元宵节夜晚相思的情景,词中充满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爱情的赞颂。
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中国诗词中最为经典的一句,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这首词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创作价值,在人们心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青玉案·元夕》之外,辛弃疾还有很多其他的作品也非常有价值和意义。
例如,他的《水龙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钱塘湖春行》等作品都非常著名,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创作价值,而且在历史上也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
辛弃疾在文学上的成就是非常高的,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也具有非常深刻的历史意义。
他的作品中表现出的爱国精神和唯美主义思想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他的作品不仅独树一帜,而且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永恒的印记。
总之,辛弃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他的作品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创作价值,在历史上也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
他的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唯美主义思想,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他是我们的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瑰宝,我们应该珍视他的作品,传承他的文学精神。
论辛弃疾中期词作的思想内容
空有凌云报国志无可奈何诉笔端——论辛弃疾中期词作的思想内容汉语言文学刘惠莲【内容提要】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一心以驱逐金人、恢复祖国河山为己任,可惜他生不逢时,他的爱国主张不但没有引起当朝统治者的重视,反而使他仕途坎坷。
无奈之下,他只能把一腔热情诉诸笔端,却因此成就了一代著名词人。
观其创作高峰时期的词作,主要表现了他浓烈的爱国热情和爱国理想无法实现、被弃置不用时所经历的农村生活。
【关键词】辛弃疾中期思想内容在中国历代文人中,生命轨迹最为曲折的,当属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了。
辛弃疾生活的时代,正值金人大举南侵。
目睹祖国河山沦陷,词人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毅然参加抗金义军,奋起杀敌,保卫祖国。
但是由于当朝统治者一味实行妥协投降政策,词人的爱国理想无法实现,无奈之下,词人只有把一腔热情诉诸笔端,最后在频繁的弃置不用和职务变动中含恨而终。
观其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1140—1181年。
这一时期,辛弃疾主要致力于抗金斗争,他一方面亲自参加抗金战争,另一方面积极上书,从战略的高度为抗金战争提供理论支持,著名的《美芹十论》和《九议》就写于此时。
遗憾的是,他并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只是在频繁的职务变动中虚度时光。
严格的说,这时的他还不能算是一个词人,只能称为是一个爱国主义者。
(2)1181—1203年。
这一时期,由于他的抗金做法和统治者的妥协政策格格不入,理所当然地被罢职不用,其间除1192—1194年一度被起用为福建安抚使外,一直赋闲在家。
但他并没有忘记北伐大计,感情上的抑郁不平加上时间又悠闲有余,使这一时期成为他创作的鼎盛时期,他也由一个爱国主义者变成了一个真正的词人。
(3)1203—1207年。
这一时期,他晚年再起,参与北伐战争。
但他仍未得到真正的重用,不久又被罢职,北伐也以失败告终。
一代爱国词人,就这样含恨终生。
生活经历直接影响着写作的内容。
辛弃疾目睹了金人的残暴和沦陷区人民的痛苦,领略了统治者的软弱无能,也体验了现实和理想的矛盾,这一切都奠定了他中期词作的思想基础。
试论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试论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一、引言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生于宋哲宗元祐二年(1065年),卒于宋高宗宝祐元年(1189年),是宋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词人之一。
辛弃疾的词作品数量众多,风格多样,艺术成就极高。
本文将从辛弃疾词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创作背景1. 辛弃疾的家世与经历辛弃疾出生在一个文化显赫、政治势力庞大的家族中。
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官员,曾任过江南东路转运使和知州等职务。
辛弃疾自幼聪颖好学,在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有机会接触到许多优秀的文化人士。
他曾任过进士出身的陆游幕府参军,后来又担任过福建提举等职务。
2. 社会背景与时代特点辛弃疾生活在北宋末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北宋末期,中国社会出现了许多变化和问题,如政治腐败、民族矛盾、经济萧条等。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辛弃疾的词作创作。
三、艺术特色1. 深邃的思想与情感辛弃疾的词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和情感而著称。
他的词作品中不仅有对政治现实的批判和反思,更有对人生、爱情、友谊等主题的探讨。
例如《青玉案·元夕》中写到:“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岁月和故人的思念之情。
2. 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辛弃疾的词作品在艺术手法上也非常丰富多彩。
他运用了大量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词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青玉案·元夕》中,“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春风与花卉、星辰联系在一起,形象地描绘出了春天的美景。
3. 独特的音乐性辛弃疾的词作品在音乐性上也具有独特的风格。
他运用了许多韵律技巧,如押韵、对仗等,使词作品更加优美动听。
例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句话运用了对仗手法,使整个词作品顺畅流畅。
四、影响与价值1.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辛弃疾的词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词作品在情感表达、艺术手法等方面都具有开创性意义。
论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精神
马革裹尸当自誓,男儿到死心如铁——论辛弃疾词作中的爱国主义精神闻笑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辛词最主要的特点。
自唐宋以来,词的内容一般都是写风月闲情、流连光景的感受。
风格柔靡,题材狭小。
北宋后期虽然也出现了苏轼这样题材较为扩大,风格比较豪放的作家,但毕竟仍然局限于抒发个人的身世之感,涉及时事和社会生活的较少。
北宋的灭亡打破了士大夫们安定享乐的生活,有识之士奋起抗金北伐,投身于火热的战斗中。
他们用词来抒发爱国激情,对侵略者的投降派进行口诛笔伐。
如李纲、宗泽、岳飞、张元斡、胡铨等,都曾写过一些气壮山河的爱国词。
然而这些作品数量不多,辛弃疾则几乎是把他全部的爱国热情,几十年的时间精力,都用于反映时代和关心国事的词作。
他在这方面的成就是任何一个宋代作家所不能比肩的。
辛弃疾的一生是面对山河破碎、南北分裂的年代,“为祖宗、为社稷、为生民”而梦寐以求抗御外侮、恢复统一的一生。
在他出生前十三年,北宋王朝已沦亡在金奴隶主贵族的铁蹄之下;他出世的第二年,南宋王朝与金国订立了可耻的“绍兴和议”。
“和议”划定东起淮水中流西至大散关为宋金疆界,岁贡金国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宋高宗赵构乞和媚敌竟至于奉表哀告:“既蒙恩造,许备藩国,世世子孙,谨守臣节”……这是一个充满血泪和耻辱的时代。
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的辛弃疾很早就有起兵抗金的抱负。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又一次大举南犯。
河北山东的广大人民从后方聚兵痛击侵扰者,牵制着金军的南下。
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乘时自奋”,组织了二千人马投入耿京的义军。
不久,耿京被叛徒谋害,辛弃疾怀抱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宏愿来到南方。
谁知,却从此中断了他沙场杀敌、重见中原父老的机缘。
在南归后四十五年的漫长岁月里备遭打击,屡被贬斥,辛弃疾几乎有一半的时间罢黜闲居在江西上饶的带湖和铅山的瓢泉,最后饮恨而逝。
“硬语盘空谁来听?”辛弃疾将其南归后所积郁在胸的一腔悲愤全部倾注进了《稼轩长短句》中。
论述辛弃疾的艺术成就及其词史地位
论述辛弃疾的艺术成就及其词史地位1. 辛弃疾的生平与背景辛弃疾,这位在历史上叱诧风云的词人,真是个传奇人物。
他出生于宋朝,生于江苏,家境不算富裕,但自小聪明过人,书法和诗词都很有天赋。
听说他年轻时还曾参加过抗金的战斗,真是热血沸腾,心里想着“为国捐躯”的豪情。
而且,辛弃疾的词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还有他个人的生活体验。
可以说,他的生活经历直接影响了他的创作。
你想啊,经历过战斗的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感情自然比那些闲散文人要深厚得多。
2. 辛弃疾的艺术成就2.1 词风的独特性说到辛弃疾的词,咱们不能不提他的词风,真的是一绝。
他的词大气磅礴,气势如虹,常常让人觉得振奋。
试想一下,当你在读他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时,那种“东风夜放花千树”的感觉,简直让人忍不住想要飞翔。
与其他词人相比,辛弃疾更注重表达内心深处的感受,他的词中常常流露出一种强烈的民族情感和英雄气概,像是在呐喊:“我来了,我要为我的国家而战!”而且,他用词简练,意象鲜明,就像是画家用几笔勾勒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让人一看就心潮澎湃。
2.2 情感的深邃性辛弃疾的词情感丰富,深邃得让人心疼。
他不仅会写爱国之情,也会写个人的孤独和对过往的追忆。
比如《破阵子》,读起来真是让人心酸,那种对昔日英勇的怀念和如今的失落感,简直让人想哭。
辛弃疾把个人的情感和历史的大背景融合得天衣无缝,读者仿佛能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他的词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心灵深处的某扇门,让人觉得“原来我也有这样的感受”,这就是他的词魅力所在。
3. 辛弃疾的词史地位3.1 在词坛的影响辛弃疾在中国词坛的地位,那是相当显赫的。
他的作品在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词中之词”。
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星,在词的天空中闪耀着光芒。
他的词不仅被当时的人们所推崇,后来的很多词人,比如李清照、陆游等人,都是在他的影响下,才发展出各自的风格。
可以说,辛弃疾不仅是个词人,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代表了那个时代对英雄与忠诚的追求。
对辛弃疾的评价
对辛弃疾的评价1. 辛弃疾的作品非常具有创造力和独特性。
他的诗歌、词曲兼修,将婉约派和豪放派的艺术风格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而富有情感的作品。
2. 他的作品充满了深情而又豪放的表达。
无论是表达对祖国的热爱,还是对生活的痛苦和挣扎,辛弃疾都能以深情的笔触将其展现得淋漓尽致。
3. 辛弃疾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他的词曲结合紧密,用词精炼,意境深远,品味高雅,使人置身感受到文学的力量和美。
4. 辛弃疾的作品中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判令人深思。
他不仅关注个人的情感体验,也深入思考社会的不公和不平,通过作品呼吁改变现状。
5. 辛弃疾的作品表达了浓厚的个人情感和人生哲理。
他深刻地反思了人生的起伏和人情世故,通过作品传达了对生活的痛苦和对人性的思考。
6. 辛弃疾的作品中表现出浓烈的民族情怀和对祖国的热爱。
他关心国家的兴亡和民族的命运,通过作品传递了对祖国的深情和对民族复兴的期望。
7. 辛弃疾的作品中体现了个人的反叛精神和对权威的批判。
他敢于对当时的政治机构和社会规范提出质疑,并以个人的触觉和独立思考为出发点,创作出真实而激进的作品。
8. 辛弃疾的作品中展现了对自然和景物的独特描写和感悟。
他能以细腻的笔触、饱满的想象力描绘出自然风景和四季变化,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宏伟。
9. 辛弃疾的作品中有着深刻的人性洞察和对人情世故的把握。
他对人性的真实和复杂性有着独到的认识,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展现出人性的丰富变化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10. 辛弃疾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巨人。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人物意象视角探析辛弃疾词的苦闷意旨2009-07-07 20:43摘要: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词风豪迈激昂。
然而,人生的坎坷,仕途的波折,有才不能施展,政治抱负不能实现使其内心充满深深的苦闷之情。
下面我将借辛词中出现的几组人物意象分析一下他内心的苦闷意旨。
关键词:辛弃疾苦闷原因人物辛弃疾既是文人也是武将,统领千军万马、叱咤风云的人生经历,使他词风格豪迈激昂,雄浑壮阔。
然而,结合其一生分析,辛弃疾的词中还蕴含着深深的苦闷。
他的一生仕途坎坷,这样他的政治抱负“了却君王天下事”就不能实现。
虽自负有管仲、乐毅一样的才能却不能施展,满腔幽怨无处发泻,最终含恨而逝。
下面我将借辛词中出现的几组人物意象浅陋地分析一下他内心的苦闷意旨。
(1)功成名就的英雄辛弃疾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义端说他是“青兕”①,陈亮说他是“真虎”②,姜夔说他是“前身诸葛”③,是一个当之无愧的英雄。
辛弃疾早年在抗金一线领兵作战,二十二岁的他便聚集了2000多人参加耿京领导的起义军,曾率领五十人袭击敌营,捉拿叛徒,名重一时。
“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正当他踌躇满志,激情满怀之时,朝廷却一再地把他调离前线,这主要与他的身份有关。
靖康之变之后,宋朝南迁,遗留在北方的文臣武将、老百姓仍然很多,出于对故国的热爱,对金人压迫的不满,很多人被迫南迁,这些人被称为“归正人”④,这称呼带有轻视的意味,在实际的政治生涯中也是区别对待的。
辛弃疾的祖父辛赞、岳父范邦彦都曾在金为官,所以朝廷对他很不放心,不肯信任他,但他确实又有才能,这样朝廷一方面对他委以重任,同时又不断的提防他。
主要表现在不时调离他的职务,不让他在一个地方呆得太久。
在1178年离开江西时写的《鹧鸪天》中有这样一句话:“聚散匆匆不偶然,两年历遍楚山川。
”离开湖北写的《水调歌头》中“两年鱼鸟江上,笑我往来忙。
”都是这种情形的真实反映。
一再地调离,并且离前线越来越远,这显然与辛弃疾的理想大相径廷,内心越来越苦闷。
此时的他,自然会想起历史上建功立业名传千古的英雄人物,并借他们来表达自己的理想以及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
如《木兰花慢》上阙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
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
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写此词时,辛弃疾已远离前线,将要到江西任职,但还未去。
朋友将要远行,作者设宴相送。
因所送的人要去汉中,自然想起汉朝基业的建立,想当年刘邦率军从汉中出发,直逼关中,把距守关中的三秦旧将相继击溃,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成果啊,“追往事,今不见”,空余两行清泪,绿水青山依在,壮志未酬,宏才莫展。
这里写的是刘邦,辛弃疾并不是想作刘邦,而是借刘邦来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收复中原的理想,渴望能有一个阔大的政治舞台施展自己的才志。
撇下刘邦不谈,再来看刘邦手下的“张良、萧何、韩信”,在辛词《念奴娇》中也有反映“请歌一曲,坐中人物三杰”,这三人之所以能建功立业,封王封侯,得以实现人生的理想,主要原因是统治者的信任,而辛弃疾自已呢?自辛弃疾南归后,宋与金政府于1164年签订了“隆兴和约”,维持了宋金数十年的安稳。
数十年中,主和派始终占据上风,主战派倍受打击。
辛弃疾南下四十四年始终生活在这种环境中,那些官场中的人怎能不排斥他。
写这首词的时候已经闲居在家,他日夜思念失去的北部河山,渴望能够做出像韩信那样的功业。
但却被卖国群小排斥在朝廷之外,只能借韩信等人来抒发自己收复中原的理想以及壮志未酬的愤慨之情。
另如《南乡子》下阙:年少万兜鍪,坐断江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对于孙权这个人物比较喜爱,在词中多次引用这个人物意象。
孙权年纪轻轻,便继承了父亲、兄长的基业,独占江东,依据长江天险,败曹操,却刘备,建立了一世功名,这是一个何等豪迈的英雄。
辛弃疾借自己心中的理想人物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渴望能有一片沙场,让自己也达到“坐断江南战未休”的目的,喊出了辛弃疾要求奋发图强的呼声。
然而,事实与理想总是相去甚远,辛弃疾只能陷入无限的苦闷当中。
(2)壮志未酬的英雄对壮志未酬的英雄的选择,在辛词中出现也较多。
这样的人物与他有更多的相通之处,命运、遭遇往往相似,借对他们命运的感慨来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横遭贬谪的痛苦。
如《八声甘州》上阙: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辛弃疾为人刚正,力主抗战,为朝中群小所忌恨,一直不受重用,一直未能实施自己恢复中原的理想,反而壮年便被削职,他的遭遇与李广有着更多的相似之处。
李广被黜,夜猎归来,遭势利小人口舌,一代名将落得如此下场,可见世风是如何的低下。
而有着“矢发裂石”功夫的李广,劳苦功高、英勇无敌,反遭罢黜,社会又是如何的黑暗,辛弃疾借李广“夜不寐,醉归来”事来表达有着与李广一样的怀才不遇,横遭贬谪的苦痛与苦闷。
再如《贺新郎》中的“我最怜君中宵舞”中的祖逖、刘琨,闻鸡起舞、击楫中流,渴望收复失地,但最终却折戟沉沙。
想当时,统治者以和为贵,像他这样的抗战之士只能空发感慨。
全词虽气势磅礴,语气慷慨激昂,这无非是吐胸中的块垒,抒发自己有才不能施展的苦痛。
又如《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写这词时已经65岁了,闲居在家很长时间才被起用,镇守江防重地镇江,表面上看是重用,实际上仅仅是作为招牌而已,作者此时不禁想起了廉颇,廉颇“以勇气闻于诸侯”⑤,在秦赵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因君王听信谗言,被贬在家。
当赵国有难,赵王想到了廉颇,然而最终因为郭开的谗言,没被任用。
结合辛弃疾自身的遭遇,再想到他不久后的再一次离职,以及曾发出的“叶公岂是好真龙”(《瑞鹧鸪》)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苦痛与愁苦,好不容易在晚年得到一次施展才能的机会却又这样付之东流。
又如“万事从教,浮云来去,枉了冲冠发”(《念奴娇》)中的岳飞,辛弃疾与岳飞的生活年代相隔时间不长,对岳飞的事迹了如指掌。
岳飞文武全才,统领宋兵,大有直捣“黄龙府”之势。
然而奸人当道,主和派占据上风,岳飞纵有天大的才能也是无法施展,在他词《小重山》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已三更,独自起来绕阶行”、“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而辛弃疾也同样有着孤夜难眠,叹知音少(无赏识自己的君主)的经历,二人可以说是同病相怜。
34(3)隐士出世与入世,从来都是有志之士、有才之士的两种选择,“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更是他们一种良好的愿望。
渴望能施展自己的才华,然而现实社会又“不如意事常八九”,真正得意的人不多。
志士、才子自不愿与小人为伍,同样小人又根本不能容忍他们的存在,唯有选择退隐,可是真正的退隐又是谈何容易,身虽隐于山林,而心却系于天下。
这种矛盾的心理使他们欲进不能,欲退不得,造成了他们真正的无奈,只好借对隐士的叙写来一抒自己内心的苦闷,而辛弃疾就是这样的一位词人,这种心理在他的词中也得到了大量的体现。
如《卜算子》一以我为牛,一以我为马。
人与之名受不辞,善学庄周者。
江海任虚舟,风雨从飘。
醉者乘车坠不伤,全得于天也。
这是一首完全化用庄子的语言写自然主义的人生观,表示自己要虚心应世,随遇而安,不因外事的干扰而耗损精神。
笑骂由人,决不怄气。
要把客观的相关事物看作无意而尽然的结果,像江海上的虚舟相撞,像醉汉不知不觉地坠车摔伤,都一切顺其自然,不背思想包袱,这样便保全精神的自由,心安理得地生活下去。
在这些近乎诙谐的话语中,好像是放任自流,其实寓含着他真正的无可奈何。
再如《水龙吟》:老夫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
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
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比,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
吾侪心事,古今长存,高山流水,福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知未。
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这首诗大致写于1194年,辛弃疾已经55岁了,刚刚又被罢了官。
于是满腹心事,一腔幽怨,喷薄而出,陶渊明是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隐士,与辛弃疾本联系不到一起,然而当他受到压抑排斥,壮志未酬,到了心灰意冷的老年时代,陶渊明这个隐士的形象便渐渐浮现在他的眼前。
梦中与陶渊明相遇,觉得和自己曾经的想象差不多,醒来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忧恨,而且是那么的强烈,竟至于酒也不饮,歌也不唱,为什么这样呢?他是在想“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陶渊明过上隐居生活,恐怕不仅仅因为“为五斗米而折腰”罢,大概有别的原因。
有什么原因呢?根本原因是陶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十分复杂的政治环境当中,地位低下的陶渊明渴望建功立业,有“猛志逸四海” ⑥为证。
但依他的身份,在门阀制度盛行的时代是无法与王谢那样的大家相比拟,他多次出仕,都很失望,最后在做彭泽小县令时辞官归隐。
请看他《归去来兮辞》中写得这样一段话,“归去来兮,请息交已绝游,然世与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一句话“世与我相违”道出了真谛。
对辛弃疾而言,世也同样与他相违,但他做不到像陶渊明那样的洒脱,即使写出了一些寄情于山水的诗词,也是一种追求闲适的无奈。
另外,他的无奈在“长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这两句词中也得到了体现。
这两句词的意思是象长沮桀溺两位隐士这样并耦而耕,不是很快乐吗?你孔子为何东奔西走呢?向往隐士生活嘲讽孔子忙忙碌碌。
其实他自己不也是在忙忙碌碌、东奔西走吗?万般无奈之下,才以“万字平戎策”换取“东家种树书”(《鹧鸪天》),这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对归耕之乐不过是无奈之语,其中包含的是对世路艰难的慨叹,对于君心难测的苦闷。
辛弃疾的一生是悲壮的一生,大起大落,“三仕三已”《哨遍》,使他收复中原的理想在一次次的失望中化为泡影。
现实的残酷,使他“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之气只能郁结胸中。
无论是对英雄的慨叹,还是对隐士的向往,无外乎为一吐胸中的块垒,而那“虽九死而犹未悔”⑦的爱国之志从来不曾因此而改变,临终之前还大呼“杀贼”⑧,真是一个令人扼腕的英雄人物。
注释:①②③转引《唐宋词通论》吴熊和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9年3月第2版第232书页④转引《中国文学史》莫砺锋黄天骥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8月第1版第156页⑤《史记》甘肃民族出版社 1997年5月第1版第624页⑥《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4月第1版第582页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先秦两汉部分)湖南出版社 1995年12月第1版第242页⑧《文豪书系》丁华民孟玉婷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6年3月第1版参考资料: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8月第2版2、《唐宋词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4月第1版3、《历代词赋》李慕南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5年1月第2版4、《中国古代文学》于菲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年6月第2版5、《宋词》莫砺锋童强辽海出版社 2006年9月第2版6、《辛弃疾诗词赏析》孙乃修海南出版社 2002年11月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