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实验设计书
遗传学探究基因位置的实验设计
遗传学探究基因位置的实验设计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探究基因位置”的实验设计,比较常用的实验方法是利用正反交和“隐性雌性×显性雄性”,再依据子代表现型及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作出判断。一般的方法步骤:如果某对性状只在雄性中出现,则在Y染色体上→其他情况,据题意确定杂交亲本组合→作出假设,草稿上书写简要图解。
《遗传与进化》是高中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必修模块二,不仅从微观层面上阐述生命的延续性,而且立足于整个生物界及其生物多样性,从宏观层面上阐述生命的发展过程、原因和结果。历届高考中,关于生物某对基因位置的判断是一个高频考点,对学生来说又是比较棘手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个重难点,笔者对于“探究基因位置”的实验设计思路进行了总结。首先要通过正交和反交来判断该对基因是位于细胞质中还是细胞核中,再依次判断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最后判断位于性染色体的哪一区段。模式如下:
一、判断某对基因位于细胞质中还是细胞核中
判断某对相对性状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适合做正交实验和反交实验。因为如果属于细胞质遗传,子代的性状都由母本决定,所以正交与反交的结果,子代的性状就应当都与母本一致;如果属于细胞核遗传,则正交与反交的结果,子代性状表现不是都与母本一致。
问题1:有人发现某种花卉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花色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用图解和简洁语言问答。
该杂交实验可设计为:正反交法:
遗传学实验指导书-图文
遗传学实验指导书-图文
实验1植物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切片制作与观察
1、实验目的
通过对植物花粉的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的观察,了解植物生殖细胞形
成的一般过程以及染色体在这一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从而深刻理解减数分
裂的遗传学意义,为研究遗传学基本规律奠定细胞学基础。
2、实验原理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仅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这
一过程的特点是:细胞连续两次进行核分裂,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结果
形成四个核,每个核只含单倍数的染色体。即染色体数减少一半,所以称
为减数分裂。另一个特点是前期特别长。而且变化复杂,包括同源染色体
的配对和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交换与分离等。
3、实验材料
高粱(2n=20)、玉米(2n=20)雄蕊幼穗。4、实验器具和药品
(1)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片、接种针、镊子、酒精灯、吸水纸、擦镜纸、烧杯、量筒、带橡皮头的铅笔。(2)药品:纯酒精、95%酒精、冰醋酸、70%酒精、卡诺固定液(Carnoy)液、醋酸洋红
(醋酸地衣红)。5、实验说明
在被子植物中,由分生细胞进行几次有丝分裂,形成小孢子母细胞
(花粉母细胞),简称PMC,每个PMC进行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即减数
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就是一个小孢子,每个小孢子内的染
色体的数目是PMC的一半(n)。整个减数分裂过程可分为下列各个时期:
第一次分裂:
前期I:又可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细线期:核内出现染色体细长如线,数目成双,核仁明显,但一般看
不到双线结构。偶线期:同源染色体配对,即联会。呈二价状态(此期很
短暂,不易找到)。
粗线期:二价体变粗变短,由于各染色体由已复制成两条的染色单体
实验遗传学教学设计:实验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
细胞遗传学实验手段
染色体核型分析
通过染色体显带技术和荧光原位杂交等技术,对生物体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和基因定位。
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研究
利用细胞同步化培养和显微操作等技术,研究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的分子机制和调控因素 。
细胞信号转导与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通过细胞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调控实验,研究细胞内外信号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和调控机制 。
基因表达调控原理
基因表达调控的概念和层次
解释基因表达调控是指生物体内基因表达的调节和控制, 包括转录水平调控、转录后水平调控、翻译水平调控和翻 译后水平调控等多个层次。
转录因子和顺式作用元件
介绍转录因子和顺式作用元件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和 机制。
表观来自百度文库传学调控
阐述表观遗传学调控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重要作用,包括 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调控等。
03
建立实验遗传学实践 教学基地
建立稳定的实验遗传学实践教学基地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和条件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基因突变与修复机制
1 2 3
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类型
解释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发生改变,包括点突 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和倒位突变等类型。
基因突变的原因和后果
分析基因突变可能由环境因素或内部因素引起, 会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从而影响生物体的性状 表现。
遗传实验设计
遗传实验设计
一、相对性状显隐关系确定的实验设计
例1 科学家选用萌发的普通甜椒的种子搭载“神舟”飞船,应用在微重力和宇宙射线等各种因素作用下生物易发生基因突变的原理,在从太空返回后种植得到的植株中选择果实较大的个体,培育出大果实“太空甜椒”。假设果实大小是一对相对性状,且由单基因控制的完全显性遗传,请你用原有的纯种小果实普通甜椒和大果实甜椒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鉴别太空甜椒大果实这一性状的基因型。
解析直接用纯种小果实与大果实杂交,观察后代的性状:
1、如果后代全表现为小果实,则小果实为显性,大果实为隐性;
2、如果后代全表现为大果实或大果实与小果实的比例为1∶1,则大果实为显性,小果实为隐性。
例2 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正常情况下,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假定毛色由基因B和b控制,此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提供一个自由放养多年的农场马群为实验动物,在一个配种季节从该马群中随机抽取1头栗色公马和多头白色母马交配,⑴如果后代毛色均为栗色;⑵如果后代小马毛色有栗色的,也有白色的。能否分别对⑴⑵结果判断控制马毛色基因的显隐性关系。若能,说明理由;若不能,设计出合理的杂交实验。
解析这道题比较开放。(1)能。理由:如果栗色为隐性,则这匹公马的基因型为bb,白色母马的基因型为BB、Bb,那么后代小马的基因型为Bb和bb,即既有白色的也有栗色的。如果栗色为显性,则这匹
栗色公马的基因型为BB或Bb,多匹白色母马的基因型均为bb,那么后代小马的基因型为Bb,全为栗色;或后代小马的基因型为Bb和bb,栗色和白色均有。综上所述,只有在栗色公马为显性纯合体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后代小马毛色全为栗色的杂交结果。(2)不能。杂交方案:从马群中随机选择多对栗色母马与这匹栗色公马杂交(栗色×栗色)。如果后代出现白马。则栗色为显性,白色为隐性;如果后代全部为栗色马,则白色为显性,栗色为隐性。
初中生物遗传学教案:探索遗传与进化原理
初中生物遗传学教案:探索遗传与进化原理一、背景介绍
遗传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探究了生物如何通过遗传基因传递特征和变异的规律。同时,进化原理则研究了生物种群如何适应环境并不断演化。本教案旨在帮助初中生深入了解遗传与进化原理,以及它们对生物多样性和环境适应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DNA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3. 了解与遗传相关的重要实验和科学家;
4. 理解进化原理对于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5. 分析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关键节点。
三、教学内容
## 3.1 遗传学基础知识
### 3.1.1 遗传物质-DNA
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控制着所有有机体的发育和功能。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DNA结构、复制过程以及各种突变方式,并说明DNA如何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 3.1.2 遗传单位-基因
基因是DNA分子上能够编码蛋白质的特定片段。我们将讨论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基因突变对遗传信息的影响。
## 3.2 遗传实验与科学家
### 3.2.1 米歇尔·梅耶与果蝇实验
米歇尔·梅耶是进行遗传研究的先锋之一,通过对果蝇(延胡索科)进行实验,发现了连锁遗传和性别决定的规律。我们将学习这些重要实验并理解其在遗传学中的意义。
### 3.2.2 克里克与沃森的DNA双螺旋结构
詹姆斯·D·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揭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并提出了“碱基配对规则”。通过学习他们的研究成果,我们将深入理解DNA如何储存和复制。
## 3.3 进化原理与生物多样性
### 3.3.1 进化理论与自然选择
(完整版)遗传实验设计及解题方法归纳(超实用)
遗传实验设计
一、显、隐性性状判断
二、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
三、基因位置的确定
四、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判断
五、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断
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判断
一、显、隐性性状判断
1、相同性状个体杂交:(使用条件:一个自然繁殖的种群中,显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相等)
(1)实验设计:选多对相同性状的雌雄个体杂交(植物则自交)。
(2)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则所选亲本性状为显性;
②若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且与亲本表现型相同,则所选亲本性状为隐性。
例1、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例1;答案:(1)不能确定。(2分)①假设无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的基因型都为aa,每个交配组合的后代或为有角或为无角,概率各占1/2,6个组合后代合计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5分)②假设有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可能有两种基因型,即AA和Aa。AA的后代均为有角。Aa的后代或为无角或为有角,概率各占1/2,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际分离比例可能偏离1/2。所以,只要母牛中具有Aa基因型的头数大于或等于3头,那么6个组合后代合计也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7分)综合上述分析,不能确定有角为显性,还是无角为显性。(1分)
遗传学实验报告
遗传学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遗传学基本原理,通过实验观察遗传法则在果蝇身
上的表现,加深对遗传规律的理解。
实验材料:
1. 果蝇(分为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
2. 实验器材:显微镜、显微镜玻片、显微镜盖片、透明胶带、移液
管等
实验步骤:
1. 将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分别放入不同的培养皿中,保证他们单独
繁殖
2. 观察果蝇后代的眼睛颜色,记录不同组合的后代眼睛颜色比例
3. 利用显微镜观察果蝇的染色体,了解不同基因的排列情况
4. 根据实验结果,总结遗传规律在果蝇身上的表现,比如显性基因、隐性基因、基因的组合等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发现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杂交后代的眼睛颜色呈现
规律性分布,符合孟德尔遗传学原理。红眼果蝇为显性红色基因(R)
与白眼果蝇为隐性白色基因(r)的杂交后代中,显性红色基因占三分之一,隐性白色基因占三分之二。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即基因对特定性状的遗传规律。不同基因间呈现显性与隐性的关系,基因的组合会影响后代特征的表现。在遗传学研究中,对不同基因的遗传规律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规律。
综上所述,本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直观且有趣的观察遗传规律的机会,通过不断实验与总结,我们能够更深入地探究遗传学领域的奥秘。遗传学的研究对于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够发现更多有关遗传的新知识。
遗传学实验设计诱变实验原理等
诱变实验(设计性实验)诱变实验(设计性实验)
实验条件:野生型植株实验条件:实验目的:采用物理法、化学法、实验目的:采用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多种实验手段,法等多种实验手段,使果蝇发生诱发突变,通过其遗传现象找出突变的规律和特点。特点。
基本知识:基本知识:
物理诱变剂的种类
常见的物理诱变剂是各种射线,射线,射线和中子,常见的物理诱变剂是各种射线,如X射线,r射线和中子,此射线射线和中子外还有紫外线和β射线射线。外还有紫外线和射线。X射线:波长为射线:埃的电离射线,射线波长为1000-100埃的电离射线,最早的诱变射线。-埃的电离射线最早的诱变射线。r射线:一种波长更短的电离射线,波长-1埃,60CO和射线:射线一种波长更短的电离射线,波长0.1-埃137C 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射线源。射线源。S是目前应用最广的r射线源中子:不带电粒子,中子:不带电粒子,在加速器或核反应堆中得到能量范围极广的中子。广的中子。β射线:电子或正电子射线束,由32P和35S等放射性同位素直射线:射线电子或正电子射线束,和等放射性同位素直接发生。透过植物组织能力弱,但电离密度大。接发生。透过植物组织能力弱,但电离密度大。当同位素溶液进入组织和细胞后作为内照射产生诱变作用。液进入组织和细胞后作为内照射产生诱变作用。
诱变机理
X射线和射线都是能量较高的电磁波,能引起射线和r射线都是能量较高的电磁波射线和射线都是能量较高的电磁波,物质的电离。物质的电离。当易受辐射敏感的部位受到射线的撞击时,发生离子化,可以引起DNA链断裂,链断裂,的撞击时,发生离子化,可以引起链断裂当修复不能恢复到原状就会出现突变。当修复不能恢复到原状就会出现突变。如果射线击中染色体可导致断裂,修复时可造成缺失、线击中染色体可导致断裂,修复时可造成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等染色体畸变。中子不带电,重复、倒位和易位等染色体畸变。中子不带电,但当与生物体内的原子核撞击后,但当与生物体内的原子核撞击后,使原子核变换产生r射线等能量交换,从而影响DNA和染换产生射线等能量交换,从而影响和染射线等能量交换色体的改变。色体的改变。
遗传学综合性实验设计方案
遗传学综合性实验设计方案
课题:果蝇等有关性状的遗传学分析
实验原理:
遗传基本规律: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规律;连锁与互换规律。
1、一对相对性状:长翅(雌)×残翅(雄);残翅(雌)×长翅(雄)
2、两对相对性状:红眼长翅(雄)×白眼残翅(雌)
3、伴性遗传:红(雌)×白(雄);白(雌)×红(雄)
实验目的:
1 掌握有代表性实验材料的选取方法;
2 掌握果蝇的性状遗传分析方法
3 了解由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分离规律;
4 要求能独立查阅相关资料,
5 掌握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
6 理解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基本内容;
初步掌握设计实验的方法步骤
实验器材:吸虫管、白瓷板、毛刷、解剖针、麻醉瓶、再麻醉皿、恒温培养箱、试管、滤纸、显微镜、高压灭菌锅、石棉网、棉花、纱布、吸水纸、牛皮纸、小镊子等。
实验材料:果蝇:野生型及白眼残翅型
实验试剂:乙醚、玉米粉、糖、酵母粉、琼脂、丙酸
实验流程:
一、配置培养基
(1)、果蝇培养基的成分:蒸馏水80ml 、玉米粉8.5g、糖 6.5g、琼脂1.0g、
丙酸0.5ml(0.25个)、酵母粉少许
(2)、配制方法:1取应加水量的一半,加入琼脂和蔗糖,煮沸,使充分溶解。
2取另一半水混和玉米粉,加热煮熟,调成糊状。
3将上述两者煮沸混匀,待稍冷后分装。
4最后加入酵母粉及丙酸。
二、灭菌
将封装好的培养基在高压灭菌锅内灭菌121℃20min
三、取材
从老师那里取来实验亲本果蝇即野生型和白眼残翅型,取出成虫放入培养瓶中培养
四、果蝇的饲养
将装有果蝇的试管放在阴暗室温下
五果蝇的交配
1将从老师那里取来的亲本果蝇饲养
遗传学实验指导书
细线期:核内出现染色体细长如线,数目成双,核仁明显,但一般看不到双线结构。
偶线期:同源染色体配对,即联会。呈二价状态(此期很短暂,不易找到)。
粗线期:二价体变粗变短,由于各染色体由已复制成两条的染色单体组成。故此时配对的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合体。交换
双线期:各同源染色体开始分开,由于在粗线期非姊妹染色体之间发生局部的交换,因而同源染色体在一定区段出现交叉结。交叉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剂的配制
FAA固定液:50%酒精89ml,冰醋酸5ml,甲醛6 ml。
爱氏苏木精:A:苏木精2g, 95%酒精100 ml,冰醋酸10 ml,甘油100 ml
B:钾矾10g,蒸馏水100 ml
(2)材料的固定:取各个发育时期的玉米或高粱小穗,用FAA固定液固定备用。
(3)爱氏苏木精染色
1)选取合适的材料放入染色剂中整染5-7天;
(3)制片:在洁净的载玻片上,用清洁解剖针或刀片压在小花基部向一端挤出花药2-3枚,再将花药纵切数片,涂成薄片,然后加一滴醋酸洋红染液。也可在花药上滴上染液,然后用镊子把花药镊碎。上述两种方法都要去掉肉眼可看到的残渣,数分钟后盖上盖玻片,将吸水纸放于盖玻片上固定盖玻片,用大拇指匀力压片。为加深染色,可微微加热。
遗传学研究中常见的实验设计
遗传学研究中常见的实验设计
遗传学作为生物学的重要分支,涉及到物种的遗传变异、
遗传跨代传递等重要问题。为了深入了解生物的遗传特征以及遗传变异的原因和机制,遗传学研究中经常采用各种实验设计来验证假设、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本文将介绍一些遗传学研究中常见的实验设计。
1. 单基因分离实验设计:
单基因分离实验设计是遗传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实验设计之一。通过选择两个不同的个体交配,例如一个纯合个体和一个杂合个体,可以产生一个F1代的杂合个体。然后将F1代杂
合个体进行自交,得到F2代个体。通过观察F2代个体的表
型和基因型,可以揭示出该基因的遗传规律以及显性和隐性的性状表达。
2. 杂交实验设计:
杂交实验设计用于研究杂种的特性和杂种优势。一般情况下,选择两个纯合个体(即纯合即两个等位基因都相同的个体)作为亲本,进行人工授粉或杂交。随后,观察和比较杂种与亲
本的表型和性状,以确定是否存在杂种优势(杂种比亲本更强壮、生长更快或更抵抗病害等)。
3. 突变实验设计:
突变实验设计用于研究基因突变对生物表型的影响。通过使用突变体(基因突变导致的特殊表型的个体)和正常个体进行杂交,观察杂交后代的表型和性状。与正常个体相比,突变体的特殊表型可以为研究者提供有关基因功能和表达的重要信息。
4. 连锁实验设计:
连锁实验设计用于研究遗传连锁现象以及基因的相对位置和距离。通过选择两个或多个与目标特征相关的基因,进行交叉杂交实验。在分离后代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不同基因组合的频率,可以确定基因之间的连锁关系以及它们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
遗传实验设计
遗传实验设计
一、相对性状显隐关系确定的实验设计
例1 科学家选用萌发的普通甜椒的种子搭载“神舟”飞船,应用在微重力和宇宙射线等各种因素作用下生物易发生基因突变的原理,在从太空返回后种植得到的植株中选择果实较大的个体,培育出大果实“太空甜椒”。假设果实大小是一对相对性状,且由单基因控制的完全显性遗传,请你用原有的纯种小果实普通甜椒和大果实甜椒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鉴别太空甜椒大果实这一性状的基因型。
解析直接用纯种小果实与大果实杂交,观察后代的性状:
1、如果后代全表现为小果实,则小果实为显性,大果实为隐性;
2、如果后代全表现为大果实或大果实与小果实的比例为1∶1,则大果实为显性,小果实为隐性。
例2 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正常情况下,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假定毛色由基因B和b控制,此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提供一个自由放养多年的农场马群为实验动物,在一个配种季节从该马群中随机抽取1头栗色公马和多头白色母马交配,⑴如果后代毛色均为栗色;⑵如果后代小马毛色有栗色的,也有白色的。能否分别对⑴⑵结果判断控制马毛色基因的显隐性关系。若能,说明理由;若不能,设计出合理的杂交实验。
解析这道题比较开放。(1)能。理由:如果栗色为隐性,则这匹公马的基因型为bb,白色母马的基因型为BB、Bb,那么后代小马的基因型为Bb和bb,即既有白色的也有栗色的。如果栗色为显性,则这匹
栗色公马的基因型为BB或Bb,多匹白色母马的基因型均为bb,那么后代小马的基因型为Bb,全为栗色;或后代小马的基因型为Bb和bb,栗色和白色均有。综上所述,只有在栗色公马为显性纯合体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后代小马毛色全为栗色的杂交结果。(2)不能。杂交方案:从马群中随机选择多对栗色母马与这匹栗色公马杂交(栗色×栗色)。如果后代出现白马。则栗色为显性,白色为隐性;如果后代全部为栗色马,则白色为显性,栗色为隐性。
《遗传与变异》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遗传与变异》作业设计方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遗传变异的机制和影响。
2.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其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引导其拓展对生命科学的探索。
二、教学内容:
1.遗传学基本概念:基因、等位基因、显性和隐性等
2.遗传变异的机制:基因突变、杂交、重组等
3.遗传变异的影响:表现型变异、群体遗传结构、物种进化等
三、教学方法:
1.理论讲解:通过PPT等多媒体教学工具,向学生介绍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实验设计:设计一系列简单易操作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了解遗传变异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3.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解决问题的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四、作业设计:
1.个人作业:
a.编写一份3000字左右的论文,探讨遗传变异对物种进化的影响。
b.完成一份实验报告,记录自己进行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
2.小组作业:
a.设计一个关于遗传变异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目的、方法、预期结果等,进行小组内部讨论和完成实验。
b.撰写一份实验报告,汇总小组成员的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展示实验效果和结论。
五、评价方式:
1.个人成绩:论文占比50%,实验报告占比30%,课堂表现占比20%。
2.小组成绩:实验方案设计和实验执行占比50%,实验报告占比30%,组内合作表现占比20%。
六、参考资料:
1.《遗传学导论》
2.《遗传学实验指南》
3.相关学术期刊和研究论文
七、教学安排:
1.第1-2周:介绍遗传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实验操作。
第16讲 -基因位置的确认及遗传实验设计
(1)实验结果是否可说明,控制田鼠该遗传病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 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2)F2中雌鼠基因型有___9___种;若让F2雌鼠与患病雄鼠杂交,以判断 雌鼠的基因型, 则能够依据实验结果确定的基因型是_a_a_b_b_和__A_a_B_b。
二、基因位于X染色体还是位于常染色体 1、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已知,只需一个杂交组合判断基因的位置, 则用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杂交
__F_2中__每_对__相__对_性__状__表_现__型__的_分__离__比_都__符__合_3_∶__1_,_而__两__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不符。合9∶3∶3∶1
代(的2)统某计同结学果若不用符“合长复1∶”1分∶别1∶与1乙组的的比两例个。F1进行杂交,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其子
泉州质检
第16讲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基因位置的确认及遗传实验设计
一、两对基因在一对还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旧课复习
1、分别写出甲、乙、丙三种情况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每对相对 性状均为完全显性)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甲
乙
丙
一、两对基因在一对还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夯基础
1、自交法:对两对基因都杂合的个体进行自交,观察自交后代是否符合 9∶3∶3∶1(或9∶7、12∶3∶1等变式)分离比。
,则
可确定灰身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遗传学设计性实验PPT课件
遗传物质的本质和结构
研究DNA、RNA和蛋白质等遗传 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群体遗传学
研究种群内个体的遗传差异以及 种群间的遗传关系。
分子遗传学技术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如 PCR、基因敲除、基因编辑等, 进行遗传学研究。
02
遗传学实验设计原则
实wk.baidu.com目的和意义
01
02
03
验证遗传学理论
通过实验验证遗传学中的 基本理论和规律,加深对 遗传学的理解。
遗传学设计性实验ppt课件
目录
• 遗传学概述 • 遗传学实验设计原则 • 遗传学实验案例分析 • 遗传学实验技术与方法 • 遗传学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遗传学实验安全与伦理
01
遗传学概述
遗传学定义
遗传学是一门研究生物遗传与变异规律的学科,主要关注基因、基因组、遗传物质 的结构、功能、传递和表达等方面的研究。
结果
成功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初步测 序,为后续的基因组学、遗传学
和生物医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基因敲除技术
目的
通过特定的基因敲除技术,研究 特定基因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同源重组、转录因子等方法, 使特定基因在细胞或生物体中失活 或缺失。
结果
成功地敲除了多种基因,并研究了 这些基因在生物体中的功能和作用 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学实验设计书
王伊丹
13303161
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
一.单因子实验
杂交组合题目
果蝇的翅型单因子杂交实验
基本原理
(1)分离定律:一对基因在杂合状态下不互相影响,各自保持相对的独立性,而在形成配子时互相分开,并按原样分配到不同的配子
中。
(2)单因子杂交是指一对等位基因间的杂交。野生型果蝇是长翅(+/+),其翅长超出腹部末端约1/3。残翅果蝇的双翅已退化,只留下少
量残迹(vg/vg),无飞行能力。Vg的基因座位位于第二染色体,
对长翅(+)完全隐形。
(3)果蝇的翅型决定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野生型果蝇是长翅(+/+),突变体为残翅(vg/vg)。用长翅与残翅果蝇杂交,子一代(F1)
都是长翅。子一代系内交配,子二代产生性状分离,长翅:残翅
为3:1。
实验方法步骤
(1)确定杂交亲本为野生型长翅果蝇品系(18#)和突变型残翅果蝇(2#),挑选处女蝇。
(2)配好杂交组合:①正交组合:野生型长翅18#(♀)×突变型残翅2#(♂)。用消毒过的毛笔把3-4只长翅处女蝇扫入培养瓶中,然后把培养瓶水平放置,以免麻醉状态下的果蝇沾到培养基或水珠被闷死,随即用同样方法扫入3-4只残翅雄蝇,塞进棉塞,贴好标签,保持水平放置直至果蝇苏醒,移入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②反交组合:突变型残翅2#(♀)×野生型长翅18#(♂),杂交方法同①。
(3)培养7天后把亲本果蝇成虫全部倒出处死。
(4)再过7天F1成蝇出现,把F1成蝇转移到经过消毒的空瓶进行适度麻醉,观察F1翅形变化。再将5-6对适度麻醉的F1成虫转入另一培养瓶,标签表明品系号,正反交各转一瓶。
(5)过7天,将F1成虫全部倒出处死,已有卵和幼虫的培养基放回培养箱中继续培养。
(6)再过7天,F2成虫出现,开始观察,可以连续观察7天左右,记录翅形变化结果。
实验结果预测
(1) F1代正反交结果均为长翅果蝇。
(2) F2代正反交结果均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情况均为长翅:残翅=3:1。
(3)决定翅形的基因为单因子,位于常染色体上。长翅性状为显性性状。
二.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实验
杂交组合题目
果蝇体色和翅形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实验
基本原理
(1)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所决定的两对相对性状,在杂种第二代是自由组合的。根据孟德尔第二定律,一对基因的分离与另一对基因的分离是独立的。两对不连锁的基因所决定的性状在杂种第二代就呈9:3:3:1。(2)黑檀体果蝇(e)的体色乌黑,e的基因座位于3号染色体70.7,与e相对应的野生型性状是体色灰黄。残翅果蝇(vg)的双翅几乎没有,vg的基因座位位于3号染色体67.0。
(3)决定果蝇体色是灰黄还是黑檀色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决定果蝇翅形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两对基因杂种在形成生殖细胞时,会产生4种不同类型的配子,其比例为1:1:1:1。如子一代系内近交,4种雄配子和4种雌配子可形成16种组合的合子,其中9种组合为灰身长翅,3种组合为黑身长翅,3种组合为灰身残翅,1种组合为黑身残翅。
实验方法步骤
(1)分别挑选2#与e#品系的处女蝇各3-4只,雄蝇同样3-4只。
(2)将2#(♀)与e#(♂)放在一培养瓶中,e#(♀)与2#(♂)放在另一培养瓶中。以上两瓶杂交组合构成正反交处理,贴好标签。
(3)过7天后可见F1幼虫出现,把亲本倒干净处死。
(4)再过7天,检查F1成虫的性状。如果杂交成功,正,反交F1成虫均是灰身长翅。若不是,则为假杂种。成功的组合,可挑选5-6对F1成蝇转到新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
(5)过7天后倒出F1代成虫并处死。
(6)再过7天,F2代成虫出现,麻醉后倒在白瓷板上观察统计,可持续观察约7天。太迟会出现F3代成虫。
(7)将每次观察的各性状进行观察统计。
实验结果预测
(1)无论正反交,F1代果蝇均为灰黄身,长翅。
(2)无论正反交,F2出现性状分离,预计分离情况为
各性状数目情况: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檀长翅:黑檀残翅=9:3:3:1。(3)长翅性状与灰身性状为显性性状,决定翅形的基因与决定体色的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符合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
三.伴性遗传实验
杂交组合题目
果蝇颜色性状伴性遗传实验
基本原理
(1)果蝇的性染色体属于XY型,雄蝇为XY,使异配性别;雌性为XX,是同配性别。
(2)果蝇的眼色性状与性别联系紧密,决定眼色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3)本实验用野生型红眼和突变型白眼果蝇杂交
(4)正交:野生型♀×突变型♂ 反交:突变型♀×野生型♂
P:X+X+×X W Y X W X W× X+Y
↓ ↓
F1 X+X W×X+Y X+X W×X W Y
(红眼) (红眼) (红眼) ( 白眼)
↓ ↓
F2 X+X+ X+X W X+X W X W X W
X+Y X W Y X+Y X W Y
雌:野生型雌:1/2野生型,1/2突变型
雄:1/2野生型,1/2突变型雄:1/2野生型,1/2突变型
(5)从上述正反交遗传学结果可以看出,子代雄性个体的X染色体均来自母本,而副本的X染色体总是传递给子代雄性个体。
实验方法步骤
(1)挑选和收集18#和22#品系处女蝇各3-4只,雄蝇同样各3-4只。
(2) A杂交组合:18#(♀)[+]和22#(♂)[W]各挑选3-4只,放在同一培养瓶内,贴上标签。
B杂交组合:22#(♀)[W]和18#(♂)[+]各挑选3-4只,放在同一培
养瓶内,贴上标签。
(3)将配好的A,B杂交组合放在25℃培养箱中培养,7天后见到F1幼虫出现,即倒干净亲本果蝇(成虫)并处死。
(4)再过7天,观察F1成虫性状,把观察结果记录,注意分析正反交后代眼色和性别的关系。A,B组合各挑选3-5对成虫转入新的培养瓶中饲养。(5) 7天后倒干净F1的成虫并处死。
(6)再过7天F2成虫出现,把成虫转到另一空瓶,麻醉后观察眼色和性别,记录结果,可连续收集7天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