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介绍 (1)

合集下载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的选择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的选择

总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和农民 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全面优化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质量,才能培养出一批高素质、 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事业的 发展。
谢谢观看
二、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概述
新型农民培训模式是指在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需求的背景下,运 用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生产技能的一种培训模式。 这种模式注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当地资源特色,培养具 有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现代农业人才。
三、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的构建
一、背景介绍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备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 营管理能力的一类农民。他们是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积极接受者和应 用者,也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村产业 结构的调整,新型职业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二、培训模式分析
3、加强培训管理
新型农民培训模式应加强培训管理,建立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和评估机制。 要确保培训计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明确培训目标和责任人,加强培训过程的监 督和评估,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四、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的实践案 例分析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尝试新型农民培训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 效。以下是一些实践案例的分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综述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综述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综述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在新时代背景下,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拥有一定农业技能和知识,能够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具备创新创业精神,致力于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提升农业产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农民。在国家加大农业支持力度的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力量,对于农业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将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其理论基础、培育模式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理论基础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二是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求。

1.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模式正在发生着重大变革。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需要不断引入新技术、新理念,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而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之一,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农业技能和知识水平,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2.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农业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农业产业化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农民队伍,他们具备一定的农业技能和知识,能够适应市场需求,推动农业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升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模式

为了培育出一支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需要建立相应的培育模式。目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模式主要包括学校培训和实践锻炼两种方式。

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培训方式:线上培训、线下实践、专家指导
线上培训
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远 程在线培训,方便农民随 时随地学习。
线下实践
组织农民参加实地培训和 实践,让他们亲身体验和 实践农业知识和技术。
专家指导
邀请农业专家和学者进行 授课和指导,为农民提供 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0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与成效
实践案例:某地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
100%
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 质量,新型职业农民可以获得更 好的销售价格和市场份额,从而 增加农民收入。
80%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可以促进农 村经济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年轻 人返乡创业,推动农村经济转型 升级。
0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标与内容
培养目标:专业、技术、创新
未来发展
扩大培育规模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和农村经 济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扩大新型 职业农民培育的规模,覆盖更广
泛的农业从业人员。
优化培训内容
针对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需求 ,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培训内容 ,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财政补贴 、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更多人
对策
加大政府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投入,包括增加财政预算、完善培训设施等,以提供更 好的培训条件。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

一、背景分析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成为当

前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要具备传统农民的生产

技能,还需要具备现代化经营管理、科学技术应用和市场营销等方

面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

施方案,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方案

1. 加强培训教育

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现代农业经营管理培训等形式,提高农民

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使其能够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同时,还可以引进专业人才到农村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农民解决实际生产

中的问题。

2. 推动科技创新

加强新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引导农民利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

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

力度,鼓励农民参与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3. 拓宽就业渠道

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参与农村产业发展,拓宽就业渠道。同时,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旅游、乡村民宿等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4.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建立新型职业农民评定制度,对具备一定条件的农民进行认定,并

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同时,建立农民合作社、农业合

作社等组织形式,促进农民间的合作交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5. 加强宣传引导

通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示范创建活动、举办农民科技文化节等形式,宣传先进的农业生产理念和成功的农业经营模式,引导农民树立现

代化农业观念,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总结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农业科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走上职业农民的道路,成为

了农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可以满足农村人才需求,还可以推动农业

高效、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新型职业农民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在农业生产、加工、销

售等环节都具有较高素质和专业水平的现代化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具有农业生产经验和农

业科技知识,能够更加科学地统筹生产、建设和管理农业生产基地,发挥现代农业科技的

优势,同时具备市场运营、营销、品牌推广等方面的能力,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农产

品附加值。

为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要通过农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

的专业技能。政府可以设立农业技能培训中心,组织专家教授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农民的

实际操作技能等。同时,可以鼓励企业挂靠扶持,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从事农业相关职业,提高农业管理和经营水平。

其次,要加强农民的管理能力培训,提高他们的决策水平和应对能力。要异地培训,

在智能化农业、现代化技术、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培训,让他们能够在市场经济的

环境下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还可以通过政策扶持的方式,激励农民积极投入农业生产。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农村

产业发展政策,为农民提供产业扶持资金、现代化生产设备、先进技术、农产品流通渠道

等方面的支持,促进农民从事现代化农业生产。同时,还可以提供税收优惠、资金补贴等

政策,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业热情。

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农业合作社、农民互助保险组织等多种形式,推动农村社会组

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中央农广校常务副校长齐国课件

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中央农广校常务副校长齐国课件

确定培训机构。要根据培育任务的需要,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确定培训机构。考虑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特殊性,培训机构要以公益性机构为主,并特别强调长期跟踪服务的组织能力;同时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和鼓励其他社会培训机构广泛参与。各地首先要加强和用好农广校,充分发挥“国家队”的主体引领和辐射连接作用。
(二)三类协调的培训对象 生产经营型:核心与重点 专业技能型:培养农业蓝领 社会服务型: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 ——对现有农民的素质与技能的提升 ——对未来农民的培养与创业扶植(返乡农民工、复转军人、大学毕业、两后生等到农村创业) 做到三同步:同步于现代农业发展、同步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育、同步于农业重大工程项目
(四)传统方式到信息技术 在坚持传统手把手、面对面培训指导的同时,更加注重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发智慧农民云平台,实现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在线技术信息咨询等。
(五)过程考核到绩效考核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改变过去培训过程的单一考核,将培训过程、产业发展与培育对象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培育效果的综合指标,使培训效果看得见摸得着。
四、培养路径方式
(一)特征和能力要求 首先是新的身份,农民由身份称谓到职业称谓的转变,标志着农民由文化低、地位低、收入低、劳动强度高的传统身份农民转变成体面的职业农民。 第二是新的作用,新型职业农民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体,能够适应现代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要求,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和较高收入水平,具有示范带动作用,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的主体力量,代表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思考与建议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思考与建议

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
引导农民合作社发展
01
鼓励农民成立或加入合作社,实现规模经营和共同发展。
创新农业组织形式
02
推广现代农业企业制度,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模式,提高
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专业化水平。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03
为农民提供农资采购、农产品销售、农业科技等服务,降低生
产成本,提高收益。
案例一
通过参加专业培训,成功转型为 新型职业农民
案例二
利用政策支持,积极发展新型农 业经营主体
案例三
结合市场需求,开展特色农业种 植
对其他地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启示
启示一
加强政策扶持和宣传力度,引导更多农民参 与培训和转型
启示二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培育计划和实施方 案
启示三
注重市场需求和趋势,发展特色农业和新型 农业经营主体
新型职业农民应具备获取和判断市场信息 的能力,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情 况灵活调整农业生产策略。
创新和创业能力
组织和管理能力
新型职业农民应具备创新和创业能力,能 够结合市场需求和当地资源,开展特色农 业、休闲农业等多元化经营。
新型职业农民应具备组织和管理能力,能 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 ,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文献综述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文献综述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文献综述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综述了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相关的文献内容。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概念与内涵

《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战略研究》(闫丽娟,2013)指出,新型职业农民是当代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主体,具有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农村社会服务和农村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

《新时代职业农民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张小莉,2017)指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要注重农技技能的提升、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培养他们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具备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现代农业从业者。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探索与实践》(彭勇,2015)通过对四川省乡村旅游业发展中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进行研究,探索出“社会协同、企业主导、政府支持、农民主体”的培育模式,实施“4S”培训模式(学校、社区、市场、工厂),提升农民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外向型农民培育路径及其效果评价》(牛文静,2017)研究了山东省外向型农民培育路径,提出了财政资金支持、农民培训与技术推广、服务保障和政策引导等四个方面的培育路径,并通过对外向型农民培育效果的评价,验证了培育路径的有效性。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与激励政策研究》(吴文婷,2016)研究了安徽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与激励政策,提出了统一规范的培训体系、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和激励机制,以及建立终身学习制度、建设人才交流平台等政策建议,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政策保障。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设研究》(赵艳青,2018)研究了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设,提出了政府引导、市场化培育、社会支持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四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为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提供了政策指导。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概念的演变及培育问题研究综述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概念的演变及培育问题研究综述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概念的演变及培育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在农村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农民,他们不仅

从事农业生产,还能从事农产品加工、农业服务、农村旅游等多种职业活动。新型职业农

民的概念和培育问题一直是我国农业改革和农村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对新型职业农

民概念的演变和培育问题的研究综述,总结了相关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概念演变;培育问题;农村发展

一、概念演变

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起源于1980年代,最早提出是在中国农村科技发展战略中,其主要任务是推动农业现代化。1997年,我国确定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与发展计划,将其定义为在农村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农民群体。2006年,新型农民被纳入国家分类指导性职业(宜农业户园校)之中。2011年,新型职业农民的定义又进一步扩大,包括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

二、培育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问题主要存在于培训和政策支持方面。一方面,当前农民的科学

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水平相对较低,需要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素质和能力。但是目前的

农业职业教育资源比较匮乏,培训体系不完善。在政策支持方面,目前我国的农业政策主

要侧重于土地承包政策和农业补贴政策,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支持力度还比较弱,需要进

一步完善政策体系。

三、研究现状

目前,对新型职业农民概念演变及培育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新型

职业农民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其特征和定位。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路径和模

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支持问题进行了探讨,提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摘要】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本文从新型农业形势下的职业农民需求、培养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途径、以及培养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可以更好地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新型职业农民的支撑,而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将对农业现代化进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举措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养机制、支撑、推动、发展。

1. 引言

1.1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

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已经成为当前农业领域的主要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了一项紧迫的任务。新型职业农民不再只是简单的劳动者,而是需要具备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的综合型人才。他们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信息化和农业服务化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

供有力支撑。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需要着重关注以下几个

方面:首先是对新型农业形势下的职业农民需求的深刻理解,只有理

解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才能有效培养出符合时代潮流的农民。

其次是确立明确的培养目标,明确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具备的技能和素质,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还需设计科学合理的培训内容和方式,使农民能够系统学习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竞争力。建立健全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模式也日益得到关注。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农村复兴的重要保障。本文将从培育模式、实践成效和问题解决三个方面进行探析。

一、培育模式

1、市场化培训模式

这种培育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活动市场化,通过聘请一些农业专家或企业家为主讲人,吸引有志于从事农业的人士前来参加培训。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灵活性大、可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和实战性,但缺点是培训周期难以把握,内容也易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

2、学校化培训模式

这种模式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活动置于教育体系之中,采取学校化、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育方式,着重培养农业技能与管理能力,通过学校资质认证,使学员具有找工作或创业的资格。学校化培训模式比较规范,受到政府和社会的认可,但是存在着课程设置、培训方式等方面的僵化问题。

3、基地化培训模式

这种模式是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活动放在农业实践基地内,通过实践操作,引导和帮助学员掌握农业技术并熟悉种地习惯、

感受自然“呼吸”的感觉,促进其对农业行业的热爱。这种模式可以取长补短,解决农村文化教育相对薄弱的问题,但是,实践基地有限、培训效率难以提升等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二、实践成效

针对不同的培训模式,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的实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不断得到增强,参训人数不断增加,成果逐渐显现。据统计,当前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已达5000万之多,这些新型农民分布在各个农村地区,他们通过实现家庭农业规模化、品牌农业、优质农业等多种形式,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

2018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充当中坚力量,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具有全新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既有农业生产工作者的实践经验,又具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民致富的重要举措。

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作用

1.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职业农民具备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可以引领农民朝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他们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具有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能力和市场化经营能力,可以引领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

2.提高农民收入:新型职业农民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和市场经营能力,他们更加注重农业生产效益和企业效益,适应市场需求,开发新的产品和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3.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他们通过聚集生产资本和生产力量,推进规模化生产,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传承农业文化和技艺:新型职业农民具有传统农业经验和文化,同时又具有现代化的农业知识和技术,使其更有可能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农业文化和技艺。

1.农业技术培训:为了提升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需要进行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以致力于推广科技农业、现代化农业和绿色农业等。同时也要为农民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咨询服务,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管理能力。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介绍 (1)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介绍 (1)

(二)强化培训,做好服务 5.组织实践
将规模企业和示范合作社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实训基 地,安排学员在基地进行2-4天的考察学习。
6.跟踪指导
采用“帮扶指导式”的培育模式,对培育对象进行“一 对一”或“一对X”的培育。 年内对学员进行专访并根据其需求及时进行跟踪指导, 建立培训教师和学员挂钩联系制度,将跟踪服务指导情况作 为培训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8每年对农业职业经由服务对象行政管理部门每年对农业职业经理人的职业素养业绩情况等进行考核考核理人的职业素养业绩情况等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继续纳入人才资源信息库管理并给予诚合格的继续纳入人才资源信息库管理并给予诚信评定考核不合格的不能享受有关扶持政策信评定考核不合格的不能享受有关扶持政策实行准入及退出制度实行准入及退出制度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或连续两年未上岗的农业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或连续两年未上岗的农业职业经理人退出人才资源信息库管理并取消或职业经理人退出人才资源信息库管理并取消或降低其等级资格降低其等级资格组建职业经理人之家提升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组建职业经理人之家提升生产经营
“1+2+N”培育方案: 1是学员进入培训中心进行一个月的集 中理论培训; 2 是进入养猪场进行为期 2 个月的实习 实训,提高操作技能; N是培训教师每年进行多次回访和现场 指导,并随时进行电话指导和询问,解 决学员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二)培训特点 “理论实践、教学生产、培训实训”结合

乡村振兴的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模式

乡村振兴的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模式

乡村振兴的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模式

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农村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此同时,新型职业农民的兴起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力量。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乡村振兴的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模式。

一、职业农民培育

要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首先需要加强职业农民的培育。这不仅包括加强

现有农民的职业培训,还要引导大学生等有志之士回乡创业。通过多种培育渠道,培养出一批热爱乡村、懂农业的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

二、农业产业多元化

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模式重视农业产业的多元化,通过发展农业产业链,实现农

产品的深加工和提升附加值。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推动农业产业更好地向市场靠拢,增加农民收入。

三、农业科技创新

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模式必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引导农民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和培训。

四、农业资源整合

要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整合农业资源。通过建立农业产权流转市场,让有土地但缺少经营能力的农民将土地流转给有经验的新型职业农民,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促进乡村产业的繁荣。

五、农产品品牌建设

新型职业农民应注重农产品的品牌建设。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宣传推广,塑造出一批有特色、有品质的农产品品牌。这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还能促进乡村形象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六、社会资本参与

发展新型职业农民需要社会资本的参与。政府应加强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领域,投资兴办农业产业,提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推动乡村振兴。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概念的演变及培育问题研究综述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概念的演变及培育问题研究综述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概念的演变及培育问题研究综述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对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概念的演变和培育问题进行了综述。

一、新型职业农民概念的演变

1. 初始阶段:农业劳动者

初期,农民主要是农业生产者,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以种植农作物、养殖牲畜等为主要职业。这一阶段的农民是传统农民的延续,对农业生产技术的掌握较为有限。

2. 转型阶段:农业经营者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承担了更多的经营职能。他们开始关注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一阶段的农民具备了一定的农业经营管理知识和技能。

3. 增值阶段:新型职业农民

随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需要,农民的角色发生了重大改变。新型职业农民开始从事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农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等。他们不仅参与到农产品的生产中,还积极参与到发展乡村旅游、农业科技推广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去。这些新型职业农民具备了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

1. 教育培训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具备科学农业知识、现代农业技术等方面的能力,教育培训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基础。当前我国农村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农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有限。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教育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2. 产业发展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要在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需要有更多的现代农业产业来支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加强对农业产业链的支持,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文献综述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文献综述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文献综述

1. 引言

1.1 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乡发展差距的逐渐缩小,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成为了当前农村发展的重要课题。传统的农民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他们需要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市场化需求。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成为我国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

1.2 研究目的

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农业产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培育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关键问题,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能力提升、培育体系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和培育模式探索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为各级农业部门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推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建设和壮大。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全面推动农业产业向产业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研究目的完】

2. 正文

2.1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一定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以商业化经营为目标、自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空心化阶段,传统农民逐渐减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可概括为:政府部门逐渐意识到新型农民的重要性,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鼓励农民转变思维,学习新技术,接受新知识。农村教育体系逐渐完善,各级农村学校和培训机构开设了相关农业技术和管理课程,为农民提供了学习渠道。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新型职业农民可以通过参与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实现全产业链价值的最大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机大户和有志于从事现代农业的返乡、在乡大中
专毕业生及青年农民。
“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自愿报名、择优选拔
(二)强化培训,做好服务 2.确定培训单位
主办单位:县农广校 协办单位:县农技中心、畜牧技术中心、渔业技 术中心和农机校 形成“一主多元”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3.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导师团
实行准入及退出制度
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或连续两年未上岗的农业 职业经理人退出人才资源信息库管理,并取消或 降低其等级资格
组建职业经理人之家,提升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成立大会
经验交流
三、搭建发展平台,实现培而有为
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载体)
土 地 股 份 合 作 社
家 庭 农 场
农 业 企 业
通过积极发展以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主的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那些掌握了现代 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农业职业经理人,搭建起了干事创业的平台,让他们一 腔热情和一身抱负都有了“用武之地”。
优秀农业职业经理每年奖励5000元等。
金融扶持
初级、中级、高级农业职业经理分别可信用贷款10万元、20万元、 30万元,给予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50%补贴
五、启示
一是农发局农民教育中心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积极承担培育各项工作。 二是领导重视、搭建平台; 理论培训 + 基地实 训、导师团指导 + 规范认定 + 证书衔接、财政投入 + 信贷支持+项目扶持、宣传引导+跟踪服务大力培育 新型职业农民。 三是“三位一体”、三级贯通
必备条件
热爱农业、身体健康
2、申报制度
自愿报名 乡镇推荐
资格审查
开展培训
(二)完善培训条件
编印培训教材 定期教研制度
多媒体培训中心
实训基地
(三)创新培训方式
公共培训
服务
培 训
规模经营 服务 职业经理人 服务
培 训
培训
专业技能职 业农民
职业农民“双培训”机制。市级教师依托培训中心和实训基地,开展农业职业经 理人和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培训;农业职业经理人依托土地股份合作社,对专业 技能型职业农民进行“面对面”指导、“手把手”示范,让他们在“干中学、学 中干” 。
二是实行农业职业经理人证书评定制度
制定农业职业经理评定标准和评定程序
全市取得农业职业经理资格证书的有1230人。对取得 《农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并从事农业职业经理人工作 一年以上,所从事产业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经过行政管理部 门、服务对象考核合格的,根据其诚信度、生产技能、管理 能力和经营水平等,给予初级、中级、高级农业职业经理资 格等级评价。目前,全市取得初级农业职业经理资格的有68 人,中级农业职业经理资格的有9人。
(三)明确标准,做好认定
二是公开公平申报。 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按照个 人申报、村镇审查、农委审核、培训测试、公示、 资格认定的程序进行,做到公开公正,规范操作。 三是建立认定和退出机制。 县政府相继出台了 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明确了新型职业农民 资格管理和退出制度,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由县政 府颁发资格证书,并建立个人信息档案,每两年考 核一次,实现动态管理。
(四)积极扶持,促进发展
南陵县主要从六个方面对新型职业农民稳定发 展提供支持。 一是保障优惠用地用电。 二是项目扶持。 三是金融信贷税收支持。 四是社会保障支持。 五是拓宽农业保险范围。 六是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表彰奖励。
三、启示
一是农广校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承担新型 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二是 坚持做好理论培训 + 基地实训、导师团指 导 + 规范认定、 财政投入 + 信贷支持 + 项目扶持的 “三个加法”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三是积极实行新型职业农民与新型农业经营主 体“两新”并行、“两新”融合,一体化发展。
师 资 队 伍 建 设
培 训 中 心 建 设
实 训 基 地 建 设
理 论 培 训
实 践 操 作
现 场 指 导
交 流 学 习
(一)建立选拔机制
有意投身农业产业
致力立足农村
选择条件
返乡 农民工、大学生村官
选择条件
相应科学文化素质的务农青年
具有一定文化程度
选择条件
村组干部、种养殖能手、农机手
55周岁以下
一、阳晨模式
(一)基本情况
安康市汉滨区阳晨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 集种猪繁育、商品猪饲养、饲料研发生产、生物 质能源开发和生态农业示范为一体的大型农业科 技型企业。 2012年4月汉滨区农广校负责牵头 ,依托阳晨牧业 公司在阳晨生猪良种扩繁场开办生猪产业职业农 民培训班。
生猪产业职业农民培训班 培训对象:生猪养殖大户、规模养殖场业 主、公司生产一线员工。 培训方式:校企合作的形式开办,共举办 培训班9 期,培训440人。 “四免政策”:免费提供食宿、免费提供培 训教材、免费提供日常生活用品,免费开 展技术培训服务指导。
(二)强化培训,做好服务 5.组织实践
将规模企业和示范合作社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实训基 地,安排学员在基地进行2-4天的考察学习。
6.跟踪指导
采用“帮扶指导式”的培育模式,对培育对象进行“一 对一”或“一对X”的培育。 年内对学员进行专访并根据其需求及时进行跟踪指导, 建立培训教师和学员挂钩联系制度,将跟踪服务指导情况作 为培训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三)明确标准,做好认定
南陵县按照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 务型三种类型对新型职业农民开展认定。 一是明确生产经营型申报条件。将新型职业农 民的收入和产业规模与外出务工人员相比较,科学 确定认定标准,用数字衡量。对社会服务型、专业 技能型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标准也进行了有益探索, 将年纯收入、示范带动作用作为认定重要标准。
开展人才交流
截止2013年6月,培训农业职业经理人 1410人,在土地股份合作社、 公开竞聘农业职业经理 农业企业等上岗447人
目前,在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上岗的农业职业经 理人达到767人
四、搭建扶持平台,激发创业热情
整合扶持政策
建立政策扶持体系
水稻规模补贴 设施农业补贴 农机购置补贴
•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
崇州农业共营制 “1+1+4”
土地股份合作社
农业职业经理
农业服务体系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体,解决“谁来经营”
解决“谁来种田”
开展农业科技、品牌、 金融和社会化服务,解 决“谁来服务”
21个乡镇、144个村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361个,入社土地面积21.33万亩,入 社农户9.46万户,全部聘请了农业职业经理人。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模式介绍
◎四川崇州模式

陵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安徽南陵模式 ◎陕西安康模式 ◎河南夏邑模式芜 湖市

崇州概况 崇州概况
崇州市
崇州所在区域位置
崇州概况
•全市幅员面积1090平方公里,67万人口 •全市耕地面积48.56万亩
•是成都市粮食主要产区
•四川省油菜基地县(市)
•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县(市)
油菜收割机追加补贴10%
社保扶持
鼓励农业职业经理人以个体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养老 保险,以上一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为 缴费基数,缴费费率为20%,其中个人缴费8%,财政 补贴12%
其他扶持
农业职业经理人每培训合格 1 名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给予 300 元的培训费用补贴;参训合格的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 每年补贴200元的参训补贴和100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补贴 优先推荐农业职业经理人担任村级农技推广员,给予村级农 业科技外包服务补贴
南陵模式
一、基本情况
南陵县总人口55.5万人,农业人口49.2万人,农
户14.74万,农业从业人员6.9万人。
耕地面积3.3万公顷,当地主导产业优质稻米、
生态高效猪禽、名特优新水产、绿色蔬菜等,是全国
“四大米市”芜湖米市粮源重要供给县,是农业部首
批认定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
点县。
新型职业农民(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
“谁来种田” “谁来种粮” “谁来带头”
人才培养
认定管理
发展载体
政策扶持
生产经营型为主。
全市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960人,其中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1460人。
一、搭建培养平台,实现因需而培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平台
学员选拔
条件建设
创新培训
制 定 选 拔 条 件
审 核 培 训 对 象
颁发证书
三是建立等级评价管理制度
对取得《农业职业经理人证书》、并从事农业职业经理人工作一年以上,所从事产 业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经考核合格的,根据其生产技能、管理能力和经营水平等, 由评价委员会给予初级、中级、高级农业职业经理人等级评价。目前,全市取得初 级农业职业经理资格的有68人,中级农业职业经理资格的有9人
整合培训资源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科技人员技术培训
新型职业农民
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生产技能培训
把原来单一的农业技术培训拓展到产品营销、品牌打造等, 培育产、加、销复合型的农业职业经理人。
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建立导师制度
坚持“请进来、走出去”
邀请专家培训
赴扬州市学习
二、搭建管理平台,建立长效机制
(一)加强评定管理 由市“1+4”办公室、市农发局、市人社局、市财政 局、市科技局组织相关专家组成评价委员会,负责 农业职业经理人的评价,协调、解决评价及相关政 策落实中的重大问题,裁决农业职业经理人评价事 项中的重大争议。
二、具体做法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南陵县委、县政府把培育试点工作写进政府工作 报告,列为对农委等相关部门的考核内容。 南陵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领导组:
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负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扶持等工作的协 调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
设在县农广校,办公室主任由农委主任兼任
(二)强化人才管理
成立崇州市农业职业经理人管理服务中心,组建基层农业职 业经理人管理服务站,为农业职业经理人提供业务咨询、政 策宣传、报名申报、资格初审、组织培训等服务,收集、发 布公开竞聘农业职业经理人等相关信息
建立职业经理人人才库
建立农业职业经理人考核机制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由服务对象、行政管理部门每年对农业职业经 理人的职业素养、业绩情况等进行考核,考核 合格的继续纳入人才资源信息库管理并给予诚 信评定,考核不合格的不能享受有关扶持政策
“1+2+N”培育方案: 1是学员进入培训中心进行一个月的集 中理论培训; 2 是进入养猪场进行为期 2 个月的实习 实训,提高操作技能; N是培训教师每年进行多次回访和现场 指导,并随时进行电话指导和询问,解 决学员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二)培训特点 “理论实践、教学生产、培训实训”结合
农广校全面负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具体工作
县财政安排专项经费 :
每年安排 120 万元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项资 金,用于职业农民生产扶持、信息化建设、考察学 习和奖励。
(二)强化培训,做好服务 1.落实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创业愿望,年 龄在 50 周岁以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种养大户、
选择理论水平高、实际操作能力强的技术指导员, 组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导师团。
(二)强化培训,做好服务 4.实施培训
培训模式:参与式互动式培训 培训方式:集中学习、场景模拟、外出培训、实践考察、 研讨及跟踪指导服务相结合 第一阶段在县内集中进行创业基础和生产经营管理培训, 由SYB培训师主讲,完成时间为5天; 第二阶段到高校(安徽农业大学)集中学习,进行先进 生产技术提升培训,包括参观学习,时间为4天; 第三阶段用1-2天进行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科技素养 学习,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创业计划书制定。
专合组织资金
产业扶持
“小粮仓”补贴 科技立项资金
主要扶持政策
水稻规模补贴:
规模经营面积 省级 市级 2014 市级 \ 补贴标准
30-100亩 40元 100元 160元
100-500亩 60元 150元 180元
500亩以上 100元 180元 200元
1000亩以上
200元
水稻插秧机追加补贴至90%
安康模式
总况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是一个 典型的山区农业市。 汉滨区位于安康市中部,总人口99 万,农业人口76万,耕地64万亩,当地 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是农民部首批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
汉滨区紧紧围绕农业特色主导产业, 以农广校为主体,以陕西省新型职业农 民塑造工程为支撑,依托新型农业生产 经营主体,探索出了一条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路径,形成了:校企合作的“阳晨 模式”和校社合作的“忠诚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