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09《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说课稿

合集下载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加法交换律和乘法的交换律。

下面我从六个方面说说我对本课的理解。

一、说教材本课是所有运算律的起始课,开辟了其他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的知识教学,也为后续小数、分数运算中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打下基础。

可见本课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二、说学情对于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学生在第一学段中其实已经有了初步认识。

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生活实例,对运算律有所体会,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和计算题中,学生能够凭借直觉有所运用,是自然渗透、自觉运用阶段,只是没有出现具体概念与结论。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编排特点,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方面:知识技能:1、经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交换律。

2、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体会数学的简洁美。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经历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提高数学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通过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教学难点:经历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过程总结出加法交换律,知识迁移总结出乘法交换律。

五、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准备采用引导探究法让学生用观察法找到加法交换律的基本特征,动手操作法感悟算式的特征,在比较概括中发现规律,理解规律,运用规律。

我努力使教法、学法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索新知识过程中。

六、说教学过程:为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四大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起兴趣从孩子们你们喜欢看课外书吗?这一个问题开始本课的教学。

从大家侃侃而谈看了哪些课外书到老师带来的两本课外书。

用学生身边事情导入本课,给运算律的学习提供了现实背景,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结合律》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结合律》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结合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乘法结合律》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学会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乘法结合律,并在实际应用中体会乘法结合律的优越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和加法的基本运算,对运算规律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乘法结合律这样的抽象运算规律,学生可能还比较难以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举例来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学会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学会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乘法结合律的内涵,能够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例题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乘法结合律的规律。

同时,我还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和动画,来形象地展示乘法结合律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引出乘法结合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乘法结合律的定义和运用,通过例题让学生体会乘法结合律的优越性。

3.课堂探究: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实际操作和举例,深入理解乘法结合律的内涵。

4.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乘法结合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结合律》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结合律》说课稿

《乘法结合律》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P54—P55。

2、教材地位:本节教学的内容是乘法结合律,是在学生掌握了加法结合律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关于乘法结合律内容的呈现方式与加法结合律的呈现方式基本一致,其实也和本单元其他几节有关运算律的内容安排类似,都是按观察算式——仿写算式——解释规律——表述规律——应用规律的结构模式编排的。

提出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观察算式,发现问题,并尝试提出问题;第二个问题是让学生举出事例解释所发现的运算律;第三个问题是让学生用字母表示所发现的乘法结合律;第四个问题是根据运算律进行简便、合理的运算。

3、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本课的教学确定了一下的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探索与发现乘法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来简便计算乘法算式;②过程与方法: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归纳总结规律——应用规律的探索过程;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探索学习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乘法运算定律的价值所在。

二、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编排特点,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及运用规律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四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还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学生难以从表象性思维中解脱出来,虽然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但运算让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所以小学生对于学过的知识往往难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难点确定为乘法结合律的描述及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来简便计算乘法算式三、说教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够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永久的学习热情,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法;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启发诱导法:层层设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3、自主探究法:教师不同于以往的说教形式,把学习的主体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4、合作交流法: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四、说学法古人云:“教之以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受益终生”,教师既要管教,又要管学,教学重点是把教落实到学上,使学生会学、乐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要初步掌握的学习方法有:1、探索学习法:当发现一个问题的时候,要大胆提出猜想,并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归纳总结规律——应用规律的科学的探索过程2、通过操作练习法,巩固学生这节课学习的知识3、迁移法:能借助前面学过的知识,参考类似的学习方法进行迁移,学习本课的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的内容包括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这些运算律是数学中的基本规则,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这些运算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运算的本质,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但对运算律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在学习本单元的内容时,学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深入理解运算律,并能够运用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便在课堂讨论和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运算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归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运算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实践活动教学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运算律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和分析实例,归纳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3.讲解:教师对运算律的概念和运用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4.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运算律进行分析和解答。

6.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运算律的重要性和运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运算律的定义、表达式以及运用实例。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说课稿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说课稿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说课稿一、说教材《乘法分配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运算定律》中的内容。

本单元主要从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学习入手,使学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说学情因为年龄特征决定了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奇好动,虽具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同时又存在个体差异,多数学生思维活跃,数学兴趣浓厚,表现欲望强烈,少数学生缺乏积极性,学习被动,基础较为薄弱;部分学生新知基础遗忘。

三、说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索规律的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说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和初步应用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本质、意义。

五、说教法新课标倡导〃意义的知识观〃,强调知识对于人的意义和价值;强调课程(学科)的育人价值;基于知识的教学,强调知识和知识教学服从、服务于人的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结合学生学情,我拟将主要采用教学策略方法是:(一)情景教学法:创设情景,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使学生融入到数学情景中,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二)练习法: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练习可分为基本练习和巩固练习,加强与生活的联系。

六、说教学过程小学阶段,模型思想无处不在,而本课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模型意识。

教学中,不能只关注运算律的表象特征,还应关注运算律的内涵和教学价值。

所以在教学运算律时,要让学生亲历建模的一般过程:问题情境--建立模型一解释应用。

1、第一板块问题情境一准备模型:本节课先从植树活动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计算人数和植树面积两个数学问题,通过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生活原型抽象为数学模型。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2《乘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2《乘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2《乘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节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运算的基本知识,对于乘法运算有了初步的理解。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定义、意义以及运用。

这两个律是乘法运算中的重要性质,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运算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运算规律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理解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两个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能够运用这两个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推理、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2.难点:乘法结合律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推理和概括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相关课件,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

2.学习材料: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复习乘法运算的基本知识。

例如,提问学生:“2乘以3等于几?3乘以2等于几?”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定义和意义。

让学生观察和操作,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这两个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具体的练习题,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这两个律的理解和运用。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巩固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理解和运用。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

《乘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说课稿一、说教材“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是国标版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中的内容。

乘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运算中进行简便计算的两种必要的理论依据,它们是学生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思维素质,掌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简便计算和计算速度。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三位数乘法计算和验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内容。

教材安排两个运算定律教学时,采用了不完全的归纳推理,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新课,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组成等式,再例举类似的等式进行分析、比较、找到共同点,抽象、概括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的构建知识。

二、说学情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一定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在合作探索运算过程及掌握运算律时,我提倡让同学们通过观察、计算、发现规律、小组探究规律的方法进行学习,这一点会大大地减少学生推导乘法运算律的难度,为学生探索知识过程提供了一个构建知识的桥梁。

三、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我预设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具体情境,学习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能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和概括的过程,培养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算。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运算律《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运算律《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说课稿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P54—P55的内容。

2、教材地位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是学生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和探索与发现一的基础上进行拓展的。

本节课与以往教材安排的特点有所不同,教材的安排不仅是让学生能发现乘法的运算定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简便计算,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与效果。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论证—归纳结论。

为学生今后的数学探索活动打下基础。

本节课是计算教学的重点,而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点,所以本节课的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本课的教学确定了一下的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探索与发现乘法结合律的交换律这两种运算规律并用字母表示,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来简便计算乘法算式。

②过程与方法: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论证—归纳结论的探索过程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探索学习的乐趣,体会乘法运算定律的价值所在。

二、说教学重、难点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学会如何学习数学才是对学生最有用的知识。

因此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论证—归纳结论的探索过程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四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还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学生难以从表象性思维中解脱出来,虽然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但运算让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所以小学生对于学过的知识往往难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难点确定为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来简便计算乘法算式。

三、说教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够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永久的学习热情,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法;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启发诱导法:层层设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3、自主探究法:教师不同于以往的说教形式,把学习的主体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结合律》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结合律》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结合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结合律》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的概念,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乘法结合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在探究、交流、实践中掌握乘法结合律。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运算方法,对乘法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时,可能会出现混淆,对乘法结合律的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感受乘法结合律,加深对乘法结合律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掌握乘法结合律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及运用。

2.教学难点:乘法结合律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乘法结合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乘法结合律的理解。

4.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乘法结合律的应用,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结合律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乘法结合律:让学生观察、操作,发现乘法结合律的规律,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总结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3.运用乘法结合律: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乘法结合律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4《乘法结合律》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4《乘法结合律》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4《乘法结合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乘法结合律》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4节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的概念,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材通过两个例题和两个练习,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结合律,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一运算定律。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运算方法,对于乘法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乘法结合律这一概念,学生可能比较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以学生已知的知识为基础,逐步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乘法结合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规律、总结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的概念,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乘法结合律的理解和运用。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规律,理解乘法结合律。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自主发现并总结乘法结合律。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2.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自主发现乘法结合律。

3.讲解:对乘法结合律的概念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4.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记忆。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八.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2《乘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2《乘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2《乘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2《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能够运用这两个律来简化计算过程。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两个律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已经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对于新的知识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是,由于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比较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本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理解和掌握这两个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能够运用这两个律来简化计算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学生能够发现并总结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能够运用这两个律来简化计算过程。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本质理解,以及如何运用这两个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来发现和总结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规律。

同时,我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和教学软件,来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概念更直观、更易于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的计算例子,引发学生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发现并总结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规律。

3.讲解: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进行讲解,并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解释其应用。

4.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来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PPT课件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PPT课件

用字母表示:
• (a ×b) ×c=a ×(b ×c)
乘法结合律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4=100
0.25×4=1
125×8=1000
0.125×8=1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算一算
• 12×10 10×12
说说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125×5)×8=(125 × 8 ) ×5 (3×4)×5 × 6=( 3 × 4 )×( 5 × 6 )
=( 3 × 6 )×( 5 × 4 )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25×17×4 (25×125)×(8 ×4)
38×125×8 ×3

3 ×(4×5) (3 ×4)×5
• •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看看下面的式子,你有什么发现?
• (15×25)×4与15×(25×4)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 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
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 积不变。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从前面看:每一层有4×5个,有3层, 共有3 ×(4×5)个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从侧面看:
每一层有3 ×4 个,有5层,共 有(3 ×4)×5 个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两个数相乘,交换 乘数的位置,它们 的积不变。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用字母表示: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教学设计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教学设计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教学设计《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乘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体验应用乘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并能进行简便运算。

2、使学生在探索乘法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水平,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3、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出示:你能在下列的内填上合适的数吗?28+320=320+;(27+138)+62=27+( + );35+ = +35。

提问:你能说出填数的依据吗?谁能用字母分别表示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2、出示:在下列○内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4○10=10○4(2○3)○5=2○(3○5)。

谈话:同学们,这两道题的○里既可以都填写加号,也可以都填写乘号。

如果填加号是根据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而如果填乘号,你能联想到什么呢?是啊,加法有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是否也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呢?3、导入新课。

谈话: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乘法中的运算规律,首先来研究乘法是不是有交换律呢?说明: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学生学习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基础,通过复习填数和在等式中填运算符号,一方面可以唤起学生对加法运算律的回忆,另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思考:加法有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是不是也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呢?从而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乘法运算律的欲望。

同时,引导学生把加法运算律的活动经验和学习方法迁移到乘法运算律的学习中来,促进主动学习。

二、举例验证探索规律(一)探索乘法交换律。

1、情景中感知乘法交换律。

出示例题。

(略)谈话: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能列出乘法算式求一共有多少人在踢毽子吗?学生列式:3×5=15(人)或5×3=15(人)。

提问:我们知道,每组有5个同学踢毽子,求3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可以列式3×5,也可以列式5×3。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四年级数学康艳侠一、说教材: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为主,通过学生的观察、验证、归纳、运用等数学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索活动,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用字母进行表示。

在理解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过程与方法:经历数学探索过程,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概括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初步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探索过程四、说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

学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讨论、操作练习。

五、说教学程序:(一)谈话导入出示图片: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有2人负责抬水、浇树。

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学生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从而引入新课——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二)探究新知: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

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例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根据给出的信息及问题,自主探索后得出:25×4=100(人)4×25=100(人)发现这个算式能列两个观察比较:这两个算式什么是相同的?什么是不相同的?25×4 =4×25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4 ×5 = 5 × 4 7 ×8 =8 ×7 53×72 =72×53观察这几个乘法算式之后,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同桌交流后得出: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个因数,则可以写成:a×b=b×a例2: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整个教学过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尽量激励学生动口、动眼、动脑,积极探究问题,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验证、归纳、运用等数学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2.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通过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公式的推导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科学的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4、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结合教学中具体的教学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推导过程是学习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规律、理解规律,通过猜测—验证,引导启发学生发现规律。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

2、自始至终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教给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方法。

在教学中不仅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比较,还充分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手段,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在观察到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形成结论。

三、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图片。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4《乘法结合律》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4《乘法结合律》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4《乘法结合律》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乘法结合律》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4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并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乘法结合律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运算规则,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观察能力。

他们对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运用乘法结合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的概念,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等方法,探索乘法结合律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的概念,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推理等方法,探索乘法结合律的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我采用问题驱动法和合作探究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和推理,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同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生动形象地展示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和规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我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引出乘法结合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探究乘法结合律:我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让学生自己发现乘法结合律的规律。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索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和运用。

3.讲解与示范:我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明确乘法结合律的定义和运用方法。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说课稿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探索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探索活动,使学生发现乘法结合律、交换律,并懂得用字母进行正确的表示,使学生在理解乘法结合律、交换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乘法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探索乘法的结合律。

教学重点: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应用规律。

教学方法:发现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一、谈话导入S:同学们,在数学运算中,有许多有趣的规律。

今天,我们再一起来探索,看看我们还能发现什么规律?二、给出图片,发现规律S:济南长途汽车站里一片繁忙,人来车往,济南汽车站也因此被称为是“中华第一站”。

老师这里,有2003年济南汽车站一天中中巴和大巴运送旅客的情况分析,你能看的懂这个表格吗?T:能。

S:好,那谁能说说表格告诉了你什么信息呢?T:中巴每天发车960辆,平均每车20人,大巴每天发车640辆,平均每车36人。

S:同学们真聪明,发现了这么多的信息。

那谁能根据这些信息试着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T:中巴一天运送多少人?S:哦,我们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谁能替他解答解答?T:960×20S:咱们同学太聪明了,那老师提高个难度,想让你们帮老师算算中巴车周一到周五共运送乘客多少人呢?你们能解答出来吗?T:能。

S:好,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的练习纸,把你的答案写在练习纸上。

(找两位同学到黑板板书他们不同的做法,然后分别让他们解释为什么这么做。

)S:我们请这位同学来说说他是怎么算的。

T:先算出中巴车一天运送乘客多少,然后再乘以5,计算出五天共运送乘客多少。

S:哦,你真棒,那另一位同学你是怎么想的呢?能给大家解释解释你为什么这么做吗?T:我先算出一辆中巴车五天运送多少乘客,然后乘以总共有多少辆,就得出总共运送多少人。

S:解释的太棒了,(教师同时将两种算式抄在黑板左上部分)我相信大家也都听懂了这位同学的想法。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说课稿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说课稿

《乘法结合律与交换律》说课稿一、说教材(一)、说教材内容本节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三位数乘法与初次体验有趣算式规律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

乘法结合律这一内容与以往教材安排不同的是把认识乘法结合律放在学生自主探索中通过创设情境活动,让学生逐步发现乘法计算中的特殊现象。

这样安排不仅是让学生能发现乘法运算定律,懂得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变得更简便;更主要的是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通过对乘法结合律探索基本步骤的体验为学生今后的数学探索活动打下基础。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简便计算,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与效果。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本课的教学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发现乘法结合律与交换律,并用字母进行表示。

让学生在理解乘法结合律与交换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数学探索过程,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培养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说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探索概括出乘法结合律与交换律,并初步理解运用乘法结合律与交换律可以进行简算难点: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

二、说学情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与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一定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在合作探索运算过程及掌握运算律时,我提倡让同学们通过观察、计算、发现规律、小组探究规律的方法进行学习,这一点会大大地减少学生推导乘法运算律的难度,为学生探索知识过程提供了一个构建知识的桥梁。

三、说教法、学法1、说教法:在对教材与学生进行充分分析后,根据教材与学生的特点,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四环节循环教学法、自主探索学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2、说学法:新课程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本节课主要的学习方式有:自主探索、交流讨论、操作练习、游戏竞赛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P54—P55的内容。

2、教材地位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是学生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和探索与发现一的基础上进行拓展的。

本节课与以往教材安排的特点有所不同,教材的安排不仅是让学生能发现乘法的运算定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简便计算,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与效果。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论证—归纳结论。

为学生今后的数学探索活动打下基础。

本节课是计算教学的重点,而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点,所以本节课的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本课的教学确定了一下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探索与发现乘法结合律的交换律这两种运算规律并用字母表示,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来简便计算乘法算式。

②过程与方法: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论证—归纳结论的探索过程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探索学习的乐趣,体会乘法运算定律的价值所在。

二、说教学重、难点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学会如何学习数学才是对学生最有用的知识。

因此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论证—归纳结论的探索过程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四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还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学生难以从表象性思维中解脱出来,虽然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但运算让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所以小学生对于学过的知识往往难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难点确定为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来简便计算乘法算式。

三、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够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永久的学习热情,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法;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启发诱导法:层层设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
3、自主探究法:教师不同于以往的说教形式,把学习的主体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合作交流法: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四、说学法
【古人云:“教之以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受益终生”,教师既要管教,又要管学,教学重点是把教落实到学上,使学生会学、乐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要初步掌握的学习方法有:】
1、探索学习法:当发现一个问题的时候,要大胆提出猜想,并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论证—归纳结论的科学的探索过程。

2、通过操作练习法,巩固学生这节课学习的知识。

3、迁移法:能借助学过的知识,参考类似的学习方法进行迁移,学习后面的知识。

五、说教学准备
根据小学生学习的形象性,我特意制作的教学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乘法结合律(21min)
1、(出示课件)请同学们求一求这个大长方体里面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列出乘法算式并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列?(指明两位学生上去列出两种不同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小组合作讨论想法,初步建立乘法结合律的表象。

(1)计算并观察一下这两个乘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根据以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你还可以列出类似这样的等式吗?
(3)如果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应该怎么表示(板书乘法结合律的字母
表达式)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像这样的等式可以列出无数个,所以乘法中存在这样一个定律,就是先把前两个乘数结合起来算和先把后两个乘数结合起来算,结果都是一样的。

我们把这样的定律就称为乘法结合律。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层层诱导学生,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论证—归纳结论的探索过程】
3、即时练习
活动一:游戏师:请说出与我手中的数(25、50、125)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活动二: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课件出示)(12×25)×4 12×﹙25×4﹚
全班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第一道算式,第二组学生口算第二道算式。

明显口算运用了乘法结合律的算式比计算器算的还快。

从而使学生感知到乘法结合律的作用是简便运算。

活动三:我来试一试。

师:你能运用乘法结合律,师下列计算简便吗?
38×25×4 42×125×8
【设计意图:通过这三个活动,及时巩固学生学过的知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结合律的作用就是使运算简便并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二)自主探究,学习乘法交换律(8min)
师:请同学们继续自学教材P54最下面的题,自学后自由交流你发现的规律。

(课件出示)4×5=5×4 12×10=10×12 4×23=___
按照你们发现的规律,上面的空应该填什么?像这样的式子你们可以列出多少个?
如果用a、b表示两个乘数,乘法交换律可以表示为a×b=b×a(然后板书)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可以一起使用使运算更加简便吗?
【设计意图:参考刚才发现乘法结合律的过程迁移学习乘法交换律,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巩固练习(6min)
1、连一连
35×2×5 18×4×6
18×(4×6) 35×(2×5)
22×30×44 60×(20×30)
60×30×20 22×(30×44)
2、填空
35×2×5=35×(2×)(60×25)×4=60×(×4)(125×5)×8=(×)×5
(3×4)×5×6=(×)×(×)
或=(×)×(×)
3、解决问题商店里有11盒钢笔,每盒25支,每支4元,这些钢笔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4、算一算
28 ×25 125 ×72 125 ×25 ×32
5、想一想
333×125×25×5×8×4×2的结果中,末尾有几个0?
【设计意图: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练习题的难度层层递进、螺旋上升,使学生通过多样的操作练习,加深对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理解和记忆,形成熟练的解题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四)布置作业(1min)
完成练习册的相应部分
【设计意图:检查这节课的知识是否学懂,进行查漏补缺】
七、说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简洁明了,重点突出,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黑板右边留白,方便学生进行操作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