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性纤维瘤的CT、MR诊断

合集下载

右肺孤立性纤维瘤

右肺孤立性纤维瘤

患者男,48岁,体检发现右肺占位,既往体健,无明显症状。

CT示右肺上叶尖段类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整,密度均匀,CT值约23HU(图1)。

动态增强扫描,病灶早期轻度强化,延迟后呈中等强化,三期增强CT值分别为25HU、31HU、48HU(图2,3)。

影像拟诊为肺内良性占位性病变。

图1肺窗示肿块边缘光整,与右肺上叶支气管关系密切图2,3动脉期纵隔窗示肿块强化不明显,静脉期病灶主体呈中等度强化,边缘可见明显强化(箭头)手术及病理:在全麻下行右肺上叶楔形切除并完整剥离包块,肉眼见一灰白色软组织,质地较硬。

镜下肿瘤细胞呈梭形,间质内含较多纤维成分及少量细小血管,核分裂象极少见(图4)。

免疫组化:CD34(+)、BCL-2少量细胞(+)、K-i67<3%、Des(-)、SMA(-)、Ck-P(-)、S-100(-)。

图4镜下:肿瘤细胞呈束状、梭形,编织状排列,间质内含较多纤维成分及少量细小血管(HE×100)病理诊断:右肺上叶孤立性纤维瘤。

讨论:肺部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肿瘤,多见于胸膜及腹膜,也发生于浆膜腔以外的部位,如纵隔等处,肺部非常少见。

WHO(2002)软组织肿瘤分类将其定义为一种少见的梭形细胞间叶肿瘤,常表现明显的血管外皮瘤样结构。

SFT具有一般良性肿瘤的基本特征,圆形或类圆形孤立性肿块,边缘光滑。

病理上梭形的肿瘤细胞与胶原成分常以不同比例混合构成,正是由于瘤体内部二者的分布、数量及发生坏死囊变、黏液样变的程度上的差异,使得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强化不明显,而在静脉期部分呈明显强化,这种进行性强化的特点对于SF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组化K-i67用于判断肿瘤细胞核增殖指数,本肿瘤多为良性。

CD34(+)、BCL-2(+)、Vimentin(+)、Desmin(-)对诊断SFT 具有特异性。

本病例中,SFT的免疫组化特征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胸膜以外部位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I影像分析

胸膜以外部位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I影像分析

t n e e h n e n n a e a u t d t e k M ir s o ial , F wa o o e f s i d e c l t a i u a t r s e s n a c me ta d l t mo n e o p a . c o c p c l ES T s c mp s d o p n l el wi v ro s p te n y s h a dt e es idec l r n h s p n l el we eCD3 o i v n i s 4 p st e o mmu o it c e ity Co d so : F s o a ib e a p a a c s o T i n h s o h m s r . n u i n ES T h ws v ra l p e r n e n C
CT a d M RIfn ig fe ta lu a oiay fb o stmo CHEN a - u , IJ nqa g De ame to doo y t e n i dn so x rpe rls l r ir u u r t Qu nh a L u - in . p r n fRa ilg ,h
阳性 。结 论 : S T 的 C 和 MR 表 现 呈 多样 化 , 期 动 态 增 强 扫 描 可 提 高诊 断 准确 性 。 EF T I 多
【 键 词 】 孤 立性 纤 维 瘤 ;体 层 摄 影 术 , 关 x线 计 算机 ;磁 共 振 成 像 ;病 理 学 【 图分 类 号 】R 1 . 2 4 5 2 R 3 . ; 7 7 1 【 献 标 识 码 】A 中 8 4 4 ;R 4 . ; 7 5 4 R 3 . 1 文 【 章 编 号 】1 0 —3 3 2 1 ) 11 6—3 文 0 00 1 (0 1 1— 170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影像学表现【5页】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影像学表现【5页】

鉴别诊断: 1、SFTP主要与恶性胸膜间皮瘤鉴别。恶性 间皮瘤病程短 ,临床症状重 ,常表现为多发 胸膜结节或弥漫增厚 ,极少为单发局限性病 变 ,常合并同侧大量胸腔积液。 2、血管周细胞瘤,动脉期明显强化,多囊 变,但不呈地图样强化。 3、SFTP还需与胸壁神经源性肿瘤鉴别 ,神 经源性肿瘤多囊变坏死,可有钙化, 分富细 胞A区、疏细胞B区,后者含有丰富的细胞内 及细胞外基质,强化不均匀,但动脉期粗大 迂曲肿瘤血管影少见。
Hale Waihona Puke 组织学表现为: 可见肿瘤细胞疏密相间分布 , 疏松区瘤细胞稀少伴胶原纤维化及黏液样 变性,肿瘤组织内血管较丰富,有的呈狭 长鹿角样分支,形成血管外皮瘤样的结构, 有的为扩张厚壁玻变的血管。
CT影像表现: ①肿块多为孤立的、类圆形或椭圆形、浅分 叶软组织肿块,境界光整。 ②多具有明显的假包膜,文献报道包膜出现 率约为50%。 ③ 肿块一般体积较大 ,文献报道肿瘤的中位 最大径为 6~8 cm ,80 %胸膜 SF T 为良性 病变 ,慢性临床病程 ,早期发现较少。 ④肿瘤平扫密度均匀或其内可见不规则形低 密度区,但少见钙化。增强扫描呈中度至高 度不均匀“地图样”强化,延迟扫描呈渐进 性强化模式,部分病灶内可见条形迂曲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 solitary fibrous t umor s ,SFT)是一种临床罕见的间叶源 性肿瘤 ,起源于 CD34 阳性的树突状间叶 细胞 ,具有向纤维母细胞、 肌纤维母细胞 分化的特征。可发生于全身多种组织,以 胸膜最常见 ,发病率约 2.8/100000 ,生物 学特征为良性或交界性,恶性罕见。多发 生于20-70岁成人,无性别差异。
走形的强化血管影 。平扫病灶内低密度区可 能与黏液样变性、囊变坏死有关 。此肿瘤为 富血供肿瘤,强化程度一般较明显。“地图样” 强化的原因可能与肿瘤内部囊变坏死灶有关, 也可能是由于细胞密集区与血管外皮瘤样区域 强化明显,而细胞稀疏区与胶原纤维束玻璃样 变区域强化相对较弱 ,二者混杂存在导致的。 持续性强化的方式可能与黏液样变及细胞疏松 排列造成细胞外间隙扩大 对比剂在细胞外间 隙内进行性聚积,但廓清缓慢有关 。 ⑤恶性的直接证据为肿瘤对周边结构的侵犯及 远处的转移及胸腔积液等。

腹膜后孤立性纤维瘤CT及MRI诊断PPT

腹膜后孤立性纤维瘤CT及MRI诊断PPT
稀疏及质子运动较少,等高或略高信号反映富细
胞区所致,高信号区反映肿瘤黏液变性或坏死囊
变,由于肿瘤以细胞密集区为主,大部分肿瘤 T2WI表现为稍高信号,同一种肿瘤存在两种以上 信号形式,部分学者认为T2WI 在稍高信号区内 出现低信号区域为SFT 较具特征的MRI 表现。
WHO 新分类将孤立性纤维瘤归入中间型肿瘤之列,多数 病例临床上呈良性,恶变较少见,。恶性孤立性纤维瘤或
普通病理学大体形态学主要表现为卵圆形或类圆 形肿块,境界清楚,表面光滑,大多数有包膜, 切面呈灰白色或淡黄褐色,质韧而富有弹性,可 伴有黏液样变性、囊性变,有散在坏死灶、偶见 钙化及出血。
免疫组化免疫组化研究表明多数肿瘤显示CD34 和Vimentin 阳性,大部分病例表达 BCL-2,其他 相关SMA、CD31、细胞角蛋白、肌间线蛋白、 S-100P、平滑肌蛋白多为阴性。由于腹膜后孤立 性纤维瘤的行为不可预知性和从形态学上鉴别良
孤立性纤维瘤好发于全身各个部位, 最常见于脏 层胸膜,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发生少见,但几乎 全身各处均可发生,发生于腹膜后间隙者少见。 腹膜后孤立性纤维瘤好发年龄为40~70 岁,男女 发病率相似。其直径为1~20 cm,平均直径11 cm,临床多表现为生长缓慢的无痛性肿块,多数
病人为偶然体检发现。只有当腹膜后孤立性纤维 瘤体积较大引起周围结构受累时,才会出现继发 的非特异性症状。
(2%+),BcL-2(++),CD99(-),CD68
(个别细胞阳性),ALKp80(-),CgA(-),
NSE(-),SY(-),Vimentin(+++),CK7
(-),CK18(-)。
女 57 岁 因进行性吞咽困难,外院CT扫描发现胰 尾 部占位。余无特殊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表现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表现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表现程增辉;戴飞;栾丽娟;王佩芬;武刚【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瘤(ISFT)的CT和MR表现特征,提高对其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ISFT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位置、形态、大小、密度或信号强度、强化方式及程度、邻近颅骨改变).结果:ISFT最常见症状是头痛头晕(3/4),4个病灶皆起源于硬脑膜,其中幕上2个,幕下1个,跨天幕生长1个,分叶状3个,类圆形1个,最大径3~8.5cm,平均5.6cm,CT平扫呈不均匀稍高及高密度,无明显钙化;MR TlWI等稍高信号,T2WI混杂等高信号,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3/4),1例出现典型“阴阳征”,2例出现“脑膜尾征”,邻近颅骨侵蚀性改变2例.结论:当颅内脑外肿瘤T2WI信号不均匀,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尤其出现典型“阴阳征”及邻近颅骨侵蚀性改变时应考虑到ISFT的可能性.【期刊名称】《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年(卷),期】2015(021)003【总页数】4页(P215-218)【关键词】脑;孤立性纤维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作者】程增辉;戴飞;栾丽娟;王佩芬;武刚【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放射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放射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少见的间叶源性良性肿瘤,早在1931年由Klemperer和Rabin描述为脏层胸膜来源的一种原发性梭形细胞肿瘤[1]。

此后,随着认识不断提高,胸腔外其他组织器官SFT相继被发现描述,但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SFT非常罕见,自1996年首次报道至今,文献统计约220多例,大部分为颅内孤立性纤维瘤(intracranial solitary fibrous tumor,ISFT)[2]。

腹盆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与mri诊断

腹盆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与mri诊断

㊃临床实践㊃腹盆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与MRI诊断蔡仕平∗,殷磊,马明平(福建省立医院放射科,福建福州350001)㊀㊀摘要㊀目的:分析腹盆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CT与MRI表现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至2019年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16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腹部㊁盆腔SFT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其中CT检查12例㊁MRI检查4例㊂结果:CT平扫检查表现为等低密度,密度不均10例㊁密度均匀2例㊂MRI平扫检查表现为4例T1WI呈低信号为主,1例T1WI夹杂斑片状高信号出血;4例T2WI呈混杂信号,呈不均匀稍高信号为主,内散在夹杂条片㊁斑片状低信号㊂CT及MRI增强扫描主要表现为不均匀明显持续性强化㊁地图样强化,部分呈轻度渐进性均匀强化㊂动脉期12例肿瘤内见迂曲分枝状㊁蔓状明显强化血管影㊂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良性SFT11例㊁恶性SFT5例㊂结论:发生在腹部㊁盆腔的SFT较少见,但其CT㊁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㊂关键词㊀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腹部肿瘤;盆腔肿瘤;多层螺旋CT;磁共振成像中图分类号:R739.9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2095⁃9664(2019)04⁃0042⁃04DOI:10.3969/j.issn.2095⁃9664.2019.04.12∗通讯作者:Email:e3nn@tom.comCTandMRIdiagnosisofabdominalandpelvicsolitaryfibroustumorsCaiShiping∗,YinLei,MaMingping(DepartmentofRadiology,FujianProvincialHospital,Fuzhou,Fujian350001,China)∗Correspondingauthor:Email:e3nn@tom.comAbstract㊀Objective:TodeterminetheCTandMRIfindingsofabdominalandpelvicsolitaryfibroustumors(SFTs).Methods:Theimagingmanifestationsof16patients,whowerediagnosedwithabdominalandpelvicSFTsbysurgicalpathologyinFujianProvincialHospitalbetween2009and2019,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including12casesofCTand4casesofMRI.Results:TheCTplainscanshowedequallowdensity,andtherewere10casesofunevendensityand2casesofuniformdensity.TheMRIplainscanshowed4casesoflowsignalonT1WI;1ofpatchyhigh⁃signalhemorrhageonT1WI;and4ofmixedsignalonT2WI,whichweremainlyunevenslightlyhighsignalscatteredinthestripedandpatchylowsignal.TheCTandMRIenhancedscansweremainlymanifestedasunevenandsignificantlycontinuousenhancement,map⁃likeenhancement,andsomeofthemweremildlyprogressiveanduniformlyenhanced.Inthearterialphase,tortuousbranchingandplexiformwerefoundin12casesoftumorwithobviousenhancementofvascularshadow.Thepathologicalexaminationshowed11casesofbenignSFTsand5casesofmalignantSFTs.Conclusion:AbdominalandpelvicSFTsarerare,buttheirCTandMRIfindingsshowcertaincharacteristics.Keywords㊀solitaryfibroustumor;abdominaltumor;pelvictumor;MSCT;MRI㊀㊀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atedfibroustumor,SFT)是一种少见的间叶源性梭形细胞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最常见于胸腔胸膜处,发生于腹部㊁盆腔的SFT极其少见,术前较易被误诊为其他肿瘤[1]㊂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9至2019年我院收治的16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腹部㊁盆腔SFT患者的CT及MRI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㊂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6例,男9例㊁女7例;年龄34 73岁,中位年龄56岁㊂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异性,主要表现为腰痛㊁腹痛㊁便秘㊁腹部不适等,5例因超声体检发现肿块㊂肿瘤标记物均无明显阳性㊂12例行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4例行MRI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3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㊂所有病例病24第47卷第4期广州医科大学学报Vol.47No.42019年8月ACADEMICJOURNALOFGUANGZHOUMEDICALUNIVERSITYAug.2019理常规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查㊂1.2㊀检查方法CT检查采用SiemensSensation64螺旋CT及其后处理工作站㊂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220mA,层厚3mm;患者取仰卧位,先平扫,然后通过高压注射器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80 100mL,再分别采集动脉期㊁静脉期及延迟期的图像,泌尿系统的加采排泄期图像,然后上传工作站进行后处理重建㊂MRI检查使用SiemensVerio3.0T及SiemensAera1.5TMRI扫描仪扫描,使用体部线圈,平扫行横断面T2WI⁃FS㊁T2WI㊁T1WI㊁DWI序列,依据不同部位加行冠状面及矢状面T1WI㊁T2WI,层厚5mm,层间距5mm;增强扫描使用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对比剂,剂量0.1mmol/kg,增强扫描前采用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GRET1WI序列先行蒙片扫描,再使用该序列行横断位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必要时加扫冠状面及矢状面增强扫描㊂1.3㊀图像分析CT及MRI图像由两名高年主治或副主任医师行双盲法分析,主要观察病变的发病部位㊁大小㊁形态㊁边界㊁平扫密度及信号㊁动态增强方式㊁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㊁有无种植及转移情况㊂2㊀结果2.1㊀CT表现12例患者中男7例㊁女5例;肝脏1例㊁左肾上腺1例㊁胰腺(胰尾㊁脾门区)1例㊁右肾2例㊁左肾1例㊁肠系膜区1例㊁腹膜后2例㊁盆腔3例㊂肿瘤最大直径4.5 22.2cm,平均约11.4cm㊂8例表现为圆形及椭圆形㊁4例表现为不规则形及分叶状,9例边界清楚㊁3例边界不清㊂CT平扫示等密度及稍低密度(与肌肉密度相比),10例肿瘤密度不均匀,其中2例病灶见高密度出血灶,7例见不规则斑片状低密度坏死区,1例见斑片状钙化;2例病灶密度均匀㊂增强扫描后9例肿瘤明显不均匀强化,其中6例病灶内见不规则斑片状低密度区㊁呈地图样强化,2例呈渐进性持续性明显强化,1例较小病灶轻度均匀强化;动脉期9例肿瘤内见迂曲分枝状及蔓状血管影强化㊂所有病例未见明显转移征象㊂2.2㊀MRI表现4例患者中男2例㊁女2例;右肾1例㊁盆腔3例㊂盆腔内病灶位于骶前2例,位于膀胱㊁直肠陷窝1例㊂4例病灶有完整包膜,边界清楚,平扫信号不均匀,T1WI肿瘤呈等及稍低信号,1例伴有高信号出血;4例T2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其内可见斑片状稍低信号;1例盆腔SFT出现明显坏死出血灶,T1WI及T2WI均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明显强化;1例病灶渐进性明显强化,1例病灶轻度均匀性强化;3例病灶内出现分枝状或蔓状强化血管征㊂MRI影像学检查结果见图1 图4㊂图1㊀例1患者,女,48岁,胰尾部SFT㊂平扫呈等及稍低密度(A);增强扫描动脉期(B㊁C㊁D)及门脉期病灶不均匀明显强化,延迟期强化稍减退,强化高峰在门脉期,病灶见斑片状无强化区,呈 地图样强化图2㊀例2患者,女,34岁,右肾恶性SFT㊂平扫呈等及稍低密度(A);增强扫描动脉期(B㊁C)㊁血管VR(D)病灶呈渐进性明显强化,动脉期及VR重建图像示病灶内多发蔓状明显强化血管影34第4期㊀蔡仕平,等.腹盆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与MRI诊断图3㊀例3患者,女,54岁,盆腔SFT㊂平扫呈等密度(A);增强扫描动脉期(B㊁C)㊁延迟期(D)病灶呈渐进性明显强化,强化高峰在延迟期,动脉期图像示病灶内少许分枝状明显强化血管影图4㊀例4患者,女,65岁,盆腔骶前SFT㊂T2WI呈不均匀稍高及高信号(A);T1WI呈等信号(B),增强后图像(C㊁D)示病灶呈渐进性不均匀明显强化,强化高峰在延迟期,动脉期图像示病灶内见分枝状明显强化血管影2.3㊀病理结果手术及病理标本显示13例肿瘤主要呈类圆形及椭圆形,包膜完整,边界清楚;3例恶性者边界不清,可见明显玻璃样变㊁粘液性变性㊁出血㊂镜下主要表现为梭形细胞为主,见交替分布的富细胞区及细胞稀疏区组成,部分区域见胶原纤维㊁粘液样变㊂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16例CD34均为阳性,Bcl⁃2阳性15例,Vimentin阳性16例,Ki67阳性指数(5% 80%)8例㊁CD99阳性8例㊁STAT6阳性6例㊁S⁃100均为阴性㊂3㊀讨论3.1㊀临床表现SFT属于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来源的中间性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以脏层胸膜最常见,全身其他部位都可发生,如颅脑㊁颈部㊁腹腔㊁盆腔㊁四肢软组织等[2]㊂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老年人多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㊂发生在腹盆腔早期常无临床症状,较难发现,常因肿瘤较大出现腹部不适㊁脏器受累或超声体检而发现㊂实验室检查及肿瘤标志物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大多数SFT呈良性发展过程,部分呈低度恶性,可复发或转移㊂3.2㊀病理学表现经典型SFT最为常见,肉眼主要表现为孤立性软组织肿块,圆形或卵圆形,多数具有包膜,质韧并且富有弹性,大部分为良性肿瘤的表现㊂组织学特征主要为随意的㊁散在分布的梭形细胞为特点,瘤细胞区夹杂形态不一的胶原纤维㊁黏液样变性区,肿瘤内毛细血管较丰富㊂免疫组化示大多数SFT表达CD34㊁Vimentin和Bcl⁃2,部分表达CD99,Ki67,STAT6,均不表达S⁃100㊂SFT从形态学上较难鉴别良恶性,牛子民等[3]报道Ki67有助于预测SFT的恶性潜能,Ki67指数被认为是肿瘤增殖扩散标志㊂研究表明NAB2⁃STAT6基因被认为是SFT的特异性基因,并且免疫组化染色STAT6细胞核强阳性是SFT的一种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标记[4⁃5]㊂因此应在组织学形态符合的基础上结合STAT6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本组病例6例行STAT6检测均为阳性㊂3.3㊀影像学表现3.3.1㊀数目㊁形态及边界㊀腹部㊁盆腔SF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较大的孤立性软组织肿块,肿瘤大部分呈圆形或椭圆形,部分不规则㊁呈分叶状,多数肿瘤可见包膜及包膜样结构,以膨胀性生长方式为主,推移周围结构,部分肿瘤因侵袭性生长突破包膜累及周围组织,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㊂3.3.2㊀CT表现㊀肿瘤平扫密度常与其内成分的组成比例和分布密切相关㊂肿瘤较小时,密度均匀,与肌肉密度相似;当肿瘤较大时,因肿瘤细胞㊁胶原纤维㊁黏液样变性㊁出血㊁坏死区分布不同常使肿瘤密度不均匀㊂因此CT平扫SFT常表现为较大的边界清楚的孤立性软组织肿块,常有两种不同密度的软组织成分,表现不一,以等密度为主,夹杂有不规则的小片状或地图样低密度区,少部分肿瘤因大片状出血坏死呈高低混杂密度,少数病灶内可出现钙化㊂44广州医科大学学报(JGZMU)㊀2019,47(4)3.3.3㊀MRI表现㊀T1WI通常以等低或等信号为主,而T2WI常表现为混杂信号,为高信号㊁略高信号及低信号区㊂不均匀信号强度与病灶内出血㊁坏死㊁囊变或黏液变有关,T2WI上低信号区主要反映致密胶原纤维㊁等或略高信号反映细胞密集区所致,高信号区反映肿瘤黏液变性或坏死囊变,因肿瘤以细胞密集区为主,大部分肿瘤T2WI表现为稍高信号,同一种肿瘤常存在两种以上信号形式,如图4㊂3.3.4㊀CT及MRI增强表现㊀SFT增强扫描与细胞密集区㊁胶原纤维及血管的分布有关㊂肿瘤细胞密集区㊁血管丰富区强化较明显,瘤内可见迂曲分枝状血管影,粘液变性区延迟扫描可见轻度强化,坏死囊变区始终无强化,细胞稀疏区㊁胶原纤维区强化相对较弱,呈进行性强化特点㊂本组病例强化方式主要分三种:(1)肿瘤早期明显不均匀强化,门脉期持续性强化且强化范围扩大,延迟期强化稍减退,呈 快进慢出 强化,强化高峰在静脉期,此种强化方式最常见,本组病例有10例;(2)持续性渐进性明显强化,动静期轻中度强化,延迟期呈明显强化,且强化趋向均匀,强化高峰在延迟期,如图3B D,本组病例有4例;(3)三期呈均匀性轻度渐进性强化,此类强化方式少见,主要见于病灶较小,密度均匀者,本组病例有2例㊂SFT相对特征性强化方式主要有:(1)肿瘤因明显粘液样变㊁坏死病变可见不规则斑片状无强化区,呈不均匀 地图样强化 或分层状强化,该种强化主要见于第一种强化方式病灶内,如图1B D㊂(2)动脉期肿瘤实质内见多发迂曲分枝状㊁蔓状明显强化血管影,如图2B D㊂SFT多数病例呈良性,恶性较少见㊂恶性SFT可见局部复发与转移,影像表现与良性SFT相似,确诊需要病理检查㊂当肿瘤出现以下征象时可提示恶性可能:肿块>10cm,肿瘤内密度或信号明显不均匀,见不规则大片状坏死㊁出血或不规则大片钙化,包膜不完整,边界不清,邻近脂肪浸润,邻近器官受侵㊁变形,远处淋巴结肿大㊂3.4㊀鉴别诊断腹部㊁盆腔SFT需与胃肠道间质瘤㊁腹膜后肉瘤㊁神经源性肿瘤等其他肿瘤鉴别㊂盆腔SFT还需与子宫及附件肿瘤鉴别,肾脏SFT主要与肾癌㊁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鉴别,肝㊁胰及肾上腺少见部位SFT与相应部分的富血供肿瘤鉴别困难,主要依靠病理诊断㊂胃肠道间质瘤:与胃肠道及肠系膜关系密切,表现为腹盆腔大小不一分叶状肿块,肿瘤较大时常见大片状出血㊁坏死,增强多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病灶边缘可见明显增多㊁增粗的肠系膜供血血管影,部分病例与肠腔相通,可见 气⁃液 平面形成,上述特征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较大㊂肉瘤:包括平滑肌肉瘤㊁脂肪肉瘤等,好发于腹膜后,影像表现为腹膜后类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影,边界清楚或不清楚,内部常见低密度坏死区,增强化方式不一,可不均匀明显强化,也可呈渐进性轻中度强化,并可见肿瘤血管影,与腹膜后SFT鉴别困难,本组1例腹膜后SFT及盆腔SFT术前均误诊为肉瘤㊂神经鞘瘤:以腹膜后脊柱旁及骶前多见,常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稍低密度影,病灶内见边界清楚的坏死囊变区,增强后实质部分呈轻中度渐进性强化,与典型明显强化的SFT鉴别容易,与乏血供的SFT鉴别在于神经鞘瘤极少出现分枝强化血管影,而后者多见㊂副神经节瘤:主要位于腹膜后,以肾门周围㊁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旁等位置多见,患者常出现阵发性高血压,表现为腹膜后圆形或类圆形㊁边界清晰的实性肿块,大部分形态规则,瘤内较易出现坏死㊁出血㊁钙化,增强后呈不均匀明显持续性强化㊂3.5㊀小结综上述,腹盆腔SFT临床较为少见,当腹盆腔出现孤立性边界清楚的较大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肿块,平扫密度或信号不均匀,增强后明显持续性强化㊁地图样强化,病灶内动脉期可见迂曲分枝状㊁蔓状明显强化血管影,应考虑该病的诊断,但最终确诊需依赖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㊂参考文献[1]汪林,姜增誉.CT和MRI在胸腹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7,36(12):1771⁃1774.[2]李金环,钱银锋,张婧婧,等.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和MRI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5,34:715⁃719.[3]牛子民,郗彦凤.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中STAT6CD34及Ki67的表达与其良恶性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7):1096⁃1099.[4]HuangSC,LiCF,KaoYC,etal.TheclinicopathologicalsignificanceofNAB2⁃STAT6genefusionsin52casesofintrathoracicsolitaryfibroustumors[J].CancerMed,2016,5(2):159⁃168.[5]YuzawaS,NishiharaH,WangL,etal.AnalysisofNAB2⁃STAT6genefusionin17casesofmeningealsolitaryfibroustumor/hemangiopericytoma:reviewoftheliterature[J].AmJSurgPathol,2016,40(8):1031⁃1040.(收稿日期:2019⁃04⁃19)(本文编辑:张辉)54第4期㊀蔡仕平,等.腹盆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与MRI诊断。

CT和MR用于孤立性纤维瘤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CT和MR用于孤立性纤维瘤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CT和MR用于孤立性纤维瘤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究CT和MR用于孤立性纤维瘤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孤立性纤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进行CT和MR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式诊断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效果。

结果通过对比可以看出CT和MR检查诊断孤立性纤维瘤的准确率相差不大,(P<0.05)。

结论 CT和MR都能够用来诊断孤立性纤维瘤,而且二者准确性相差不大,磁共振检查准确性更高一些,可以将CT和MR推广应用。

【关键词】CT;MR;孤立性纤维瘤;诊断效果孤立性纤维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通常发生在软组织中。

它是由纤维细胞和结缔组织构成的,具有慢性生长的特点。

孤立性纤维瘤的症状通常较轻,患者可能会感觉到局部的肿块或肿瘤。

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是一种并不常见的孤立性纤维瘤,术前诊断难度大,常常出现误诊和漏诊的现象,所以就需要借助影像学方法进行诊断[1]。

而且由于其良性的本质,大多数患者不需要紧急手术治疗。

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观察和监测,也需要通过影像学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肿瘤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本研究旨在探究CT和MR用于孤立性纤维瘤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一般资料和研究方法1.1资料选取2022年2月-2023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孤立性纤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进行CT和MR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式诊断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效果。

男39例,女21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6.12±2.37)岁。

根据病理检查金标准显示,60例患者中有腹部孤立性纤维瘤患者22例(腹膜后12例,腹腔10例)、胸部26例(前纵膈8例、胸膜10例,肺内8例)、其他部位10例。

1.2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CT和MR检查,CT检查方法:采用我院具备的CT成像仪。

扫描参数设定为管状电流在350-550毫安之间,电压在120-140 KV之间,厚度和间距在5毫米之间。

CT和MR用于孤立性纤维瘤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CT和MR用于孤立性纤维瘤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CT和MR用于孤立性纤维瘤诊断中的临床效果目的研究CT和MR用于孤立性纤维瘤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孤立性纤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CT和MR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19例患者中,2例患者属于多发,17例属于单发;肿块较小者,密度均匀,肿块较大者内部存在有灶性坏死囊变区,主要表现为边缘高密度、中心低密度的肿块,1例钙化。

结论孤立性纤维瘤在影像学上的病灶孤立,边界清楚,体积较大,T1WI 为等或者稍低信号,T2WI为等于肌肉信号或者为略高信号,增强之后渐进延迟强化,要重点考虑肿瘤的可能。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T and MR for the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olitary fibrous tumors. Methods 19 cases of solitary fibrous tumor confirmed by surgery and pathology from June 2014 to 2015 December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and MR were examined,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and studied by CT. Results 19 patients in 2 patients belong to multiple,17 cases are single;the smaller mass,uniform density,large masses internal existence of focal necrosis area,mainly for the edge of high density,low density mass center,1 cases of calcification. Conclusion Solitary fibrous tumor imaging in the isolated lesions,clear boundary,large volume,T1WI is slightly low or equal to the T2WI signal,the muscle signal or slightly high signal,enhanced after progressive delayed enhancement,to focus on tumors.Key words:CT;MR;Solitary fibrous tumor;Diagnosis;Clinical effect現阶段,国内对孤立性纤维瘤的大宗病例影像学报道较少,主要是采用个案的形式对其进行研究[1]。

腹膜孤立性纤维瘤CT和MRI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腹膜孤立性纤维瘤CT和MRI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tem , c s s h 3 a e us d e CT , c s s s d 2 a e u e M R e mi t xa nai on, ih m a e in n a d u g c l whc i g f dig n s r i a pah l gc to o i r s ls we e o r se e u t r c nta td. R e uls CT n n s s t i f dig we e r we ld fn d n mo t c n o r o l— e e a d s o h o t u fmase a t i s s nd i
【 关键 词 】 孤立性 纤维瘤 ; 腹膜 ; 算机 x线断层 扫描 ; 共振成像 计 磁
中 图 分 类 号 : 7 55 R 3. 文献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 9 6 2 1 )2 0 3 — 4 10 — 7 X( 0 0 0 — 10 0
Co t a t e a a y i f p rt n a o i r b o n CT t RI f d n s a d p t o o y n r si n l ss o e i e l s l a y f r ma i v o t i wi M h n ig n a h lg i
【 要 】 目的 摘 探 讨腹 膜孤 立 性纤 维瘤 的 C T和 M I R 影像 学 特 征及 其 与病 理学 的关 系 。
方 法 回顾分 析经手 术病理证 实 的腹 膜孤 立性纤 维瘤 的 3例 c T和 2例 MR 影像 学表 现 。并 与 I 手术病 理组 织学结果 作对 照分析 。结果 本 病 的 c T表现为 肿块境 界清楚 . 轮廓光 滑 . 由两种 不
Z ag J y n, Lu Qny Sn i , og Taf1 』D p r e t f R dooy T e T i hn i u a i i u , og T D n i a . .e a m n ai g , h r g n t o l h d Af i e silo unz o dc o g , unz o 1 1 0 2D p r e to di oy, e fl tdHo t G agh uMe i C e G a gh u5 0 5 ;.e at n fRa o g T ia pa f l a m l h S cn f la dHoptlS n Y —e n esy unzo 5 0 2 eodAf i t si ,u a snU i ri ,G aghu 1 1 0 i ce a t v t

胸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胸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淋巴瘤
处理
➢ 处理方式取决于: 病理:良性或恶性。 与胸膜的关系:有蒂或无蒂。
➢ 部分医院建议无症状SFTs患者密切随诊。 ➢ 来自脏层胸膜的有蒂SFTs可以通过楔形切除手术治疗。 ➢ 无蒂的SFTs局部复发率较高,因此需要扩大切除,常
伴胸壁切除。 ➢ 恶性SFTs应考虑手术切除。
➢ 病理上,血供丰富,质地中等,较大的病灶可见水肿, 出血、钙化及坏死,它是由含胶原纤维的梭形细胞及 血管分支组成的间叶组织细胞肿瘤。
➢ 这种梭形细胞CD34分子表达阳性,广泛分布于全身各 处的结缔组织中,因此SFTs可以发生于全身各部位。
➢ 肺部的孤立性纤维瘤来源于胸膜间皮下结缔组织,2/3 起源于脏胸膜,1/3起源于壁胸膜,大部分为良性, 12-37%为恶性。
胸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 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概述
➢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s)由Klemperer与Rabin在 1931年首次描述。
➢ 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40-70岁,发病上无性 别差异。
➢ 病因未知,通常无症状,体积较大时出现胸痛、呼吸 困难、咳嗽、发热等。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概述
影像学表现-CT和MRI
➢ 分叶状肿块,边界清晰,与邻近胸膜呈钝角及胸膜尾征,提示 病变来自胸膜。
➢ 病变可带蒂,可随着体位和/或呼吸改变位置。 ➢ 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不均匀常提示恶性。 ➢ 强化明显,较大病灶可见地图样强化,增强动脉期可见粗大强
化的供血血管影(血管成分)。 ➢ 富含胶原纤维时,T2WI信号较低,呈渐进性延迟强化。 ➢ 较小病变强化均匀,较大病变通常不均匀强化。 ➢ 恶性特点包括:肿块大且不均匀,伴胸壁及膈肌受侵,伴胸腔
谢谢

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的CT诊断

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的CT诊断

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的CT诊断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亦称局限性纤维瘤、孤立性间皮瘤,是一种罕见的梭形细胞良性肿瘤。

多发生于胸部的脏层胸膜,很少发生于胸膜以外的部位。

因此当其发生于胸膜以外的部位时在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较易误诊。

笔者搜集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发生于胸膜以外部位SFT患者的病例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其CT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ESFT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2例,女4例,年龄18~41岁,平均25.4岁。

6例中肿瘤均发生于腹、盆部。

2例发现腹盆腔肿块并伴有腹胀、下腹部疼痛及呕吐等症状就诊,1例外院超声检查发现腹膜后肿块就诊,其余3例为一般体格检查发现。

1.2 CT检查方法6例病例均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

CT扫描设备选用xxxx Aquilion全身64排螺旋CT机,层厚5mm,层距5mm,管电压80~150KV,管电流120~200mA。

检查前患者禁食6小时,检查时行等渗低密度对比剂灌肠。

平扫采用常规腹部CT平扫,增强扫描采用CT机专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2ml/kg,流速2.5ml/s。

腹部扫描采用3期增强扫描:延迟25s 扫描动脉期,门脉期60s,平衡期120s,盆腔扫描行常规动、静脉2期增强扫描。

1.3 病理学检查本组6例均经手术切除,术后标本病理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查,免疫组化标记物包括:CD34、CD99、Desmin、CD117及S-100。

2 结果本组6例肿瘤直径5~21cm,平均10.5cm。

所有肿瘤边界均清晰,2例呈分叶状,4例呈类圆形肿块。

2.1 CT表现本组6例中,5例肿瘤位于腹部,其中1例肿瘤较大,xxxx,肿瘤位于胰腺前方,并推压邻近肠管、胰腺及胃窦致其移位、显示不清(图1-3);1例位于盆腔内膀胱子宫后方推压邻近子宫向左前方移位,膀胱向右前方移位(图5-7)。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影像诊断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影像诊断
f. Bcl-2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 of the resected mass with tumor cells that have strong positivity (40x).
膝关S节ol周ita围ry滑Fib膜ro囊u的s T分um布or of the
Liver
膝关节周动围态滑增膜强囊的的诊分断布价值
SFT强化大致有三种表现形式:
1. 轻度强化或无明显强化,各期扫描强化程度不超过平扫CT值50 %,强化可不均匀,多无坏死。
2. 中等程度强化,强化在50%~100%之间,强化可均匀或不均匀, 坏死少见。
3. 显著强化,强化程度超过100%,强化与血管外皮细胞瘤相仿, 强化多不均匀,坏死相对常见。 动态增强多呈持续强化或进行性延迟强化,持续时间长,动脉期 偶可见瘤内血管。同一肿瘤可同时出现上述多种形式强化。实际 工作中,大多数SFT肿瘤表现为中等程度强化,强化相对均匀, 巨大肿瘤则多表现为轻度强化,内可见不规则坏死区。SFT不同 强化形式与SFT肿瘤血管、瘤内细胞密集度和致密胶原的分布密 切相关。
d. Pancreatic resection specimen demonstrated a 5.0x5.0x4.5 cm well circumscribed non-encapsulated mass (arrow) present in the body of the pancreas, which is shown bisected.
临床表现:大部分肿瘤表现为缓慢生长的境界清 楚的无痛性肿物。大肿物可产生压迫症状,尤其 是鼻腔、眼眶、脑膜者。恶性者常有局部浸润性。 少数肿瘤可产生副肿瘤综合症如产生胰岛素样生 长因子导致低血糖。

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CT和磁共振表现

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CT和磁共振表现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3年12月第14卷第6期JPMI ,December 2013,Vol.14.No.6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 ,SFT )由Kemperer 和Rabin 等于1931年首次报道,是一种罕见的梭形细胞软组织肿瘤,好发于胸膜[1-3]。

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extrapleuralsolitary fibrous tumor ,ESFT )较为罕见,常常导致误诊。

笔者报道8例经病理证实的ESFT ,就其CT 、MR 表现和病理特征予以分析讨论,旨在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从而提高诊断效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8年7月至2012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ESFT 资料8例。

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22~71岁,平均54±6岁。

1.2方法:8例中,腹膜后、肾脏、胰腺病例均行CT 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采用16排CT 扫描仪,参数:120kV ,287mAs ,层厚5mm 。

2例眼眶及1例小脑病例行MR 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MR 检查使用SIEMENS 3.0T MR 成像仪,使用头部线圈,T 1WI 采用梯度回波序列,T 2WI 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层厚3mm ,层距3mm ,常规行横轴面、矢状面和冠状面扫描。

增强扫描使用钆喷酸葡胺注射液(Gd-DTPA )作为对比剂,剂量0.1mmol /kg 。

2结果2.1临床表现:8例中,发生在眼眶和腹膜后各2例,小脑、肾脏、胰腺和食管各l 例。

2例眼眶SFT 患者临床表现为眼球突出和视力下降。

2例后腹膜SFT 及胰腺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

小脑SFT 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行走不稳。

肾脏SFT 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腰酸、腰痛。

食管SFT 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进食哽噎感。

2.2CT 、MR 表现:眼眶SFT 2例,均发生在左眼。

MR 示左侧眼眶内上象限、肌椎外等T 1等T 2软组织肿块信号,信号均匀,瘤体大小分别为2.3cm×1.4cm×1.7cm 、1.8cm×1.3cm×1.6cm ,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周边骨质未见明显异常。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诊断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诊断

血管周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 HPC)
同属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来源肿瘤的中间性肿瘤 。 瘤细胞核异型大, 核分裂明显。更具侵袭性, 易发生复发与转移。 有丰富的网状纤维, 但没有MR呈低信号的致密胶原纤维。 血管更为丰富, 具有特征性的不规则鹿角状血管。 免疫表型: CD34弱阳性、局灶阳性; Vimentin +; 。 2007 年WHO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其归为间充质
非脑膜上皮脑膜肿瘤( WHO Ⅰ级)。 ISFT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老年多见。 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 临床表现:主要为肿瘤占位症状和颅内高压。 通常为基于硬脑膜的肿块,常位于后颅窝,也有报道
于脑实质及脑室内。
组织病理
起源于硬脑膜的CD34阳性的成纤维细胞或树突细胞。 主要由梭形细胞构成, 瘤细胞无明显异型性, 核分裂罕见。 瘤细胞密度分布不均、疏密相间。 富细胞区— 肿瘤细胞密集分布。 少细胞区—致密胶原纤维沉积:细胞间纤维组织增生及胶原化。 血管丰富:肿瘤间质富于血管(薄壁分支状);部分有“鹿角状”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 影像诊断
孤立性纤维瘤
少见,起源于间充质成纤维细胞样细胞的梭形细胞肿 瘤。
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结缔组织中。
好发于组织的浆膜层,多见于胸膜腔。
交界性肿瘤,其中大部分被认为是良性,10%~20% 为恶性或潜在恶性。
注:侵袭性生物学特征包括:细胞丰富, 核分裂数> 4个/HPF, 不典型 核分裂, K-i 67提示的增殖指标> 2%和坏死。
性部环形或分格状强化。
男,28岁,左耳听 力下降2年余 。
(左桥小脑角区) 神经鞘瘤。
女,26岁,右耳听力下降1年余。(右桥小脑角区)神经鞘瘤。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CT及MR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CT及MR

• 起源: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既往长期被认 为是脑膜瘤的一个亚型,即血管母细胞型 脑膜瘤,但它并不是起源于脑膜上皮的蛛 网膜粒细胞,而是起源于毛细血管的 Zimmerman氏细胞(又称血管周细胞)。 Zimmerman氏细胞是紧贴毛细血管网状纤 维、断续排列的梭形细胞,具有多分化潜 能。
•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位于颅内脑外,好发 于颅底、窦旁、镰旁及小脑幕等硬脑膜及 静脉窦附近,多呈分叶状,肿瘤囊变和坏 死多见,与脑膜可宽基底或窄基底相连。 由于肿瘤内血运丰富,易发生局部侵袭及 远处转移。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骨、肺、 肝。手术后复发率高。
基础知识
• 蛛网膜衬于硬脑膜内面,也有硬膜下隙和 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下隙在某些部位扩大 成为蛛网膜下池。
• 软脑膜:薄而富有血管,紧贴脑的表面并 深入脑的沟裂之中,对脑起着重要的营养 作用,脑室壁一定部位的室管膜上皮与软 脑膜及其血管共同构成脉络组织。
•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是一种少见肿瘤,好 发于任何年龄段,男性比女性多见,以中 年人稍多见。肿瘤病程从数月至数年不等 ,但较脑膜瘤病程短。常见症状是头痛以 及因肿瘤发生部位不同而逐渐出现的颅内 压增高和脑受压体征。颅内血管外皮细胞 瘤在组织学上相当于WHO 2级或3级。
基础知识
• 1. 星型胶质细胞,是神经胶质细胞中数量最多、 体积最大的一种。胞体呈星型,有很多突起,末 端膨大,包围在毛细血管周围。 星型胶质细胞的 功能主要是:构成神经组织网架,起支持作用; 具有分裂能力。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细胞及其 突起之间的空隙几乎全部由星形胶质细胞填充。 CNS受创后能进行有丝分裂,形成胶质瘢痕。参 与构筑血脑屏障,从血液中摄取物质,供给神经 元。参与神经递质代谢,维持神经元周围K+平衡 。
颅内硬脑膜孤• 神经胶质细胞可分为中枢和外周神经胶质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和MRI表现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和MRI表现
Ra di ol o gy, Yu nna n Tu m or Ho s pi t a l , Ku nm i ng 6 5 011 8, P.R. Ch ] Ob j e c t i v e : T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T a n d MRI f e a t u r e s o f s o l i t a r y f i b r o u s t u mo r( S F T) . Me t h o d s : 2 1 c a s e s o f
s h a p e , wi t h i l l — o r we l l — d e f i n e d ma r g i n s o f t t i s s u e ma s s , i s o — a t t e n u a t e d( 1 9 c a s e s )a n d h y p e r — a t t e n u a t e d( 2 c a s e s )o n u n e n —
方 式 。 结果 : S F T最大径线 3 . 0 ~2 2 . 6 c m( 平均 9 . 8 c m) 。C T 表 现 为 边 界 清楚 或 不 清楚 的 软 组 织 肿 块 , 肿块 呈圆形、 类圆 形 或 不规 则 形 。C T平扫肿块呈等密度 1 9例 , 呈高密度 2 例, 增 强 动 脉 期 轻 中度 强化 , 实质期、 延 迟 期 明 显 强化 , 所 有 病 例 增 强后 均 强化 不 均 , l 6例 病 灶 内见 斑 片状 出血 坏 死 区 , 3例 病 灶 内有 钙 化 , 2例 可 见 病 灶 周 围 水 肿 表 现 , 2例 侵 犯 邻 近 骨 质 。MR 1 上 表 现 为 巨 大软 组 织 肿 块 , T wI 呈 等低 信 号 , T z wI 为 中等 、 高信 号或 不 均 匀 混 杂 信 号 , D wI 呈高信号 , 增 强 肿 瘤 实质 部 分 明显 强化 。结 论 : C T能够很好地显 示 S F T 病 灶 及 其 与 周 围 结 构 的 关 系, MR I 的 信 号 变化 能 够 反 映 病 灶 组 织 学成分的不同, C T 和 MR I 对于S F T病 灶 的早 期 发 现 、 诊断与鉴别 、 判 断 病 灶 与 周 围 组 织 结 构 的 关 系方 面 具有 重要 意 义 。 【 关 键 词 】 孤 立 性 纤 维 瘤 ;磁 共 振 成 像 ;体 层摄 影 术 , x 线 计 算机 【 中 图 分 类 号 】R4 4 5 . 2 ; R 4 4 5 . 3 ; R7 3 8 . 6 【 文献 标 识 码】A 【 文 章 编 号 】1 0 0 0 0 3 1 3 ( 2 0 1 3 ) 0 4 — 0 4 5 5 0 4

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征象分析

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征象分析

任基伟, 郑 芳 , 幼华 , 秀云 , 宏 星 戴 王 靳
( 山西 省 肿瘤 医 院 MR/ T 室 山 西 C 太原 001) 3 0 3
【 键词】 孤立性纤维瘤 ; 层摄影术 , 关 体 x线 计 算 机 ; 共 振 成 像 磁
中图 分 类 号 : 3 ; 8 4 4 R7 4 R 1 . 2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 0 6 9 1 ( 0 2 0 — 8 50 1 0 — 0 1 2 1 ) 50 4 — 3
于 腹 腔 肠 系 膜 , 大 径 约 1c 呈 多 房 囊 实 性 , I 部 分 最 8m, Tw 大 呈低 信 号 , w I 高信 号 , T。 呈 中心 见 条 带 状 、 片 状 低 信 号 , 斑 增
强 后 囊 性 部 分 未 见 强 化 , 性 部 分 动 脉 期 强 化 较 明 显 , 静 实 门 脉期 及 平 衡 期 呈 延 时 强 化 , 强 化 面 积 逐 渐 增 大 。 且
孤 立 性 纤 维 瘤 ( oi r ir u u r S T 是 一 种 少 s l a y f o s tmo , F ) t b
于 1HU。1例 腹 股 沟 肿 块 , 界 光 滑 , 扫 密 度 均 匀 , 强 0 边 平 增 后 显 著 强 化 , T值 最 高 10 C 2 HU, 中心 见 条 带 略 低 密 度 区 , 类 似 于 “ 图 样 ” 图 3 。1例 发 生 于 大 网 膜 , 扫 表 现 为 分 地 ( ) 平
序 列 ( S ) 增 强 扫 描 采 用 三 维 容 积 内插 法 ( I B ) 颅 脑 T E 、 3NVI E ;
S T是 比较 少 见 的 梭 形 细 胞 肿 瘤 , 9 1年 由 Kl ee F 13 e mp r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a s 1 .5 ~ 2 5 c m i n di a me t e r,t um o r s pr e s e n t e d r o un d 1 i ke o r mi l d l e a f ,1 1 c a s e s p r e s e nt e d wi t h c ap s u l e .I t a pp e a r e d h om o — ge ne o us d e ns i t y i n s ma l l l e s i o ns,e q ua l o r s l i ght l y hi ghe r t ha n t he m us c l e . La ge r l e s i on s ma y o c c ur n e c r os i s,de ge ne r a t i on,
i ma g i n g d i a g n o s t i c a b i l i t y o f t h e d i s e a s e .Me t h o d s T h e C T a n d MR i ma g i n g f e a t u r e s o f 1 9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p a t h o l d g i c a l l y
主, 增 强 后 显著 强 化 或 渐 进 延迟 强 化 , 应 考 虑 到该 肿瘤 可 能 。
【 关 键 词 】 孤 立 性纤 维 瘤 ; 体层 摄 影 术 , x线 计算 机 ; 磁 共 振 成 像
中 图分 类 号 : R 7 3 0 . 2 6 2 ; R 8 1 4 . 4 2 ; R 4 4 5 .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6 - 9 0 1 1 ( 2 0 1 3 ) 0 1 0 0 8 7 — 0 3
医 学 影像 学 杂 志 2 0 1 3年第 2 3卷 第 1 期 J Me d I ma g i n g Vo 1 . 2 3 No . 1 2 O 1 3
孤 立 性纤 维 瘤 的 C T、 MR诊 断
陈 小平 , 沈 东挥 , 邹 松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C T、 MR 室 福 建 福 州 3 5 0 0 0 1 )
CT a nd M R I ma g i ng d i a g no s i s o f s o l i t a r y f i br o u s t u mo r
CH E N Xi a o — pi ng ,SH EN Do ng hui , ZO U So ng
CT & M R Un i t 。Fu j i a n Me d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Un i o n Ho s pi t a l ,Fu z h o u 3 5 0 0 0 1 ,P. R.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0b j e c t i v e To e x p l o r e CT a n d MR I ma g i n g f i n d i n g s o f s o l i t a r y f i b r o u s t u mo r( S FT) ,S O a s t o i mp r o v e t h 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多 发 2例 , 6例 恶 性 。肿 瘤 直 径 1 . 5 ~2 5 c m, 瘤体呈类 圆形或轻度分 叶 , 1 1例 有 包 膜 。 病 灶 小 者 密 度 均 匀 , 等 或 稍 高 于 肌 肉, 较 大 者 中 间可 变性 坏 死 、 囊变 , 1例 钙 化 。T wI 多呈 等或稍低 信号 , T wI 信 号变 化较大 , 多 呈 等 低 信 号 。增 强 表 现 多样 , 5例 轻 中 度 强 化 , 1 1 例显著强化 , 其中 4 例 渐 进延 迟 强 化 , 呈“ 地 图样 ” 改 变 。结 论 S F T 是 一 种 少 见 可 发 生 在 全 身 各 部 位 的 富 血 供 肿 瘤 。影 像 学 上 病 灶 孤 立 , 体积较大 , 境 界清楚 , T wI 等低 类 似 肌 肉 信 号 , T wI 表 现 为 等 或 略 高 信 号 为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孤 立 性 纤 维 瘤 ( s F T) 的C T、 MR 表 现 , 以提 高对 其 影 像 诊 断 水 平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 经 手 术 病 理 证实的 S F T 1 9例 的 C T和 MR 表 现 。结 果 共l 9例 , 其 中 头 部 3例 , 眼 眶 1例 , 颞 下 窝 1例 , 胸 部 7例 , 腹盆 部 7 例, 其 中
p r o v e d S F T we r e s t u d i e d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Re s u l t s I n t h e 1 9 c a s e s ,3 l o c a t e d i n t h e h e a d,1 i n t h e o r b i t ,1 i n t h e i n f r a t e m— p o r a l f o s s a .7 i n t h e c h e s t .7 i n t h e a b d o mi n o p e l v i c .2 c a s e s we r e mu l t i p l e a n d 6 c a s e s wa s d i a g n o s e d a s ma l i g n a n t .Tu mo 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