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清一中2013学年高中政治 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3_2时期精神的精华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4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课程标准】内容目标: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熟悉史上的重腹地位和作用。
提示与建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时期的产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辉煌理论。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大体特征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功效。
2、能力目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培育学生辨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体观点分析和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和大体的观点,培育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育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革命批判精神。
通过学习,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踊跃性。
【重点难点】1、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体特征,2、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体特(三个统一)【教学方式】(1)结合典型事件,说明哲学思想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运用对例如法,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区别,理解其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的大体特征。
(3)联系历史事实,理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与发展的大体线索,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把握其中国化的三大理论功效。
【教学进程】导入:真正的哲学是时期精神的精华,对社会发展起庞大作用。
在中国近代史上,指导中国革命的真正的哲学是什么?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于19世纪,它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19世纪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准备好了条件。
老师:第一个条件是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什么?学生: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老师: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特别是欧洲出现了三大工人运动。
老师:为何会出现工人运动和武装起义?见P18虚线框展示:三大工人运动学习P19相关链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进程,填空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主如果什么?学生: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学习P19下相关链接老师:三大发现的哲学意义是什么?学生:。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原因。
2. 使学生掌握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3. 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原因。
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主要内容。
3.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1.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原因。
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难点1.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原因的理解。
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主要内容的把握。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原因、内容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哲学变革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变革的内容和影响。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原因。
2. 使学生掌握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3. 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原因。
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主要内容。
3.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1.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原因。
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难点1.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原因的理解。
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主要内容的把握。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原因、内容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哲学变革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变革的内容和影响。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出问题或引言,引起学生对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原因、内容和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哲学变革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变革的内容和影响。
4. 讨论:引导学生对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学设计高二政治(人教必修4)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尤其是其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分析其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和指导意义。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纪念馆、举办讲座等,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பைடு நூலகம்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1.提问:请学生简要回顾哲学史上的重要变革,并思考这些变革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2.故事导入:讲述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事迹,突出他们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引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背景。
2.学生在思维能力上,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通过案例教学、问题驱动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
3.学生在情感态度上,对哲学学习抱有一定的兴趣,但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误解或偏见。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以人性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学设计高二政治(人教必修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理解其在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思辨能力。
3.通过学习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使学生认识到哲学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意义;(2)掌握哲学史上几位重要哲学家的主要思想和贡献;(3)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思想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研究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2)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不同哲学家的思想进行分析和评价;(3)培养学生的哲学素养和思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3)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和价值。
二、教学内容1.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意义;2. 古代哲学家的主要思想和贡献;3. 中世纪哲学的主要思想和贡献;4. 近现代哲学的主要思想和贡献;5. 我国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及其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几位重要哲学家的主要思想和贡献。
2. 教学难点: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思想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的理解和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哲学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意义。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几位重要哲学家的主要思想和贡献。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分析,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思想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意义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几位重要哲学家的主要思想和贡献的掌握情况;3. 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思想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的分析能力;4.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如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等;5.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如是否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哲学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及其主要思想;(2)掌握各个哲学流派的基本观点和影响;(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哲学史上的重大变革。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研究哲学史上的重要事件;(2)学会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的方法,提炼哲学思想的精髓;(3)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哲学思想的魅力,增强对哲学的兴趣和热情;(2)认识哲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哲学成果;(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教学内容1. 古代哲学:古希腊哲学、古印度哲学、古埃及哲学等;2. 近现代哲学: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等;3. 当代哲学:分析哲学、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后现代主义等;4. 哲学流派的变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等;5. 哲学思想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政治哲学、伦理哲学、美学哲学、科学哲学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哲学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各个哲学流派的基本观点和影响;2. 教学难点:哲学思想的内涵和外延,哲学流派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哲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事件和观点;2.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研究哲学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3. 合作探讨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4.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哲学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哲学思想;5. 批判性思维训练法: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批判的精神。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论证逻辑、团队协作等;4. 课程论文:考察学生对哲学思想的深入理解和运用能力,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政治:1.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之二《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
◇分析: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2、能力目标:(1)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透过社会现象把握本质规律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发展及基本特征等内容的学习,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自觉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性。
二、【重点、难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三、【整体感知】: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从总体上把握哲学思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基本特征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从而为后边具体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知识链接】:中共中央发动全国上下开展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历时一年左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心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关于发展的时代精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讨论]:在新世纪,我们为什么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贯彻落实?五、【学习过程】(一)阅读教材P18--20第一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完成下列问题。
1、课堂探究:(1)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会产生于19世纪中叶?(2)为什么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至今仍然没有过时?2、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自主探究)(二)阅读教材P20—P21第二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完成下列问题。
1、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对于这个问题,从“是什么”和“为什么”两个方面来把握。
2013学年高二政治优秀教学案例:1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新人教版必修4)
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意义: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和指导作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配任务:让学生分组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社会的应用。
2.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反思与评价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积极改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给予肯定和鼓励。
4.结合学生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注重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为我国的发展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五、案例亮点
1.亮点一:情境创设
本案例通过丰富的教学情境,如历史背景的展示、现实问题的分析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情境创设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亮点二:问题导向
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通过提问和讨论,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3.亮点三:小组合作
本案例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研究和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社会的应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说课稿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使学生:
(1)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同感和信仰;
(2)培养关注现实、追求真理的价值观;
(3)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
(1)古希腊哲学、启蒙运动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创设情境:以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导入,引发学生对哲学思想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增强学习动力;
3.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让学生运用所学哲学观点进行分析,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概述古希腊哲学、启蒙运动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2)分析三次哲学变革的时代背景及其历史意义;
(3)运用哲学观点分析现实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
(1)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2)运用哲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2.课堂互动可能不够充分,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3.时间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教学内容无法按计划完成。
应对措施:
1.对于哲学概念的理解困难,我将通过举例、图示等方式进行详细解释;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设置小组合作任务,提高学生参与度;
3.课后评估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课堂表现调整教学节奏和时间分配。
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说课稿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
一、教材分析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意义。
(2)掌握哲学史上几个重要的哲学流派及其主要思想。
(3)能够分析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对人类思想和文化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研究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2)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对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进行深入理解。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哲学素养。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现实,关注人类命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概述1.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意义。
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历程和特点。
第二章:古希腊哲学1. 自然哲学:泰勒斯、赫拉克利特、阿那克西曼德等。
2. 人文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第三章:启蒙哲学1. 理性主义: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
2. 经验主义:洛克、休谟等。
3. 启蒙运动对人类思想和文化的影响。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哲学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思想。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思想和文化的影响。
第五章:现代西方哲学1. 分析哲学: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等。
2. 现象学:胡塞尔、海德格尔等。
3. 结构主义:列维-斯特劳斯等。
4. 后现代主义:福柯、德里达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意义、历程和特点。
2.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相关内容。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对人类思想和文化的影响。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哲学流派和思想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哲学史上的一些重要变革和思想家;(2)掌握各个时期哲学的主要观点和影响;(3)培养分析、比较和评价哲学思想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2)学会运用历史和逻辑的方法,分析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3)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哲学在人类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尊重不同文化和思想,培养开放和包容的价值观;(3)激发对哲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古希腊哲学(1)哲学的起源和古希腊哲学的特点;(2)泰勒斯、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等哲学家的思想;(3)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观点。
2. 第二课时:启蒙运动哲学(1)启蒙运动的背景和意义;(2)伏尔泰、卢梭、洛克等哲学家的思想;(3)康德哲学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第三课时:马克思主义哲学(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2)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观点;(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世界的影响和挑战。
4. 第四课时:现象学和存在主义(1)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基本观点;(2)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3)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及其对现代哲学的影响。
5. 第五课时:后现代主义哲学(1)后现代主义的起源和发展;(2)德里达、福柯等哲学家的思想;(3)后现代主义哲学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挑战。
三、教学资源1. 教材:《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2. 参考资料:相关哲学家的原著、学术论文、历史背景资料等;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网络资源、白板等。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2. 作业和练习:学生完成作业和练习的情况,以及对哲学思想的分析和评价能力;五、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思考和质疑;2. 结合历史背景,深入剖析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3. 鼓励学生阅读原著,提高哲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4.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5. 关注当代哲学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和未来。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意义;(2)掌握几位哲学家的主要思想和贡献;(3)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批判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研究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2)学会运用哲学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2)感受哲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意义;2. 几位哲学家的主要思想和贡献;3. 哲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4.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活动安排;5. 教学评价和反思。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意义,几位哲学家的主要思想和贡献。
2. 教学难点:哲学家的思想对人类文明的启示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意义以及哲学家的主要思想。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研究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哲学家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研究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了解其主要贡献。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互相交流启发。
4. 案例分析:分析哲学家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哲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的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和价值观的培养。
六、教学内容1. 古代哲学思想:古希腊哲学、中国儒家哲学、古印度哲学等;2. 中世纪哲学思想:基督教哲学、伊斯兰教哲学等;3. 近现代哲学思想: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启蒙时期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4. 当代哲学思想: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5. 哲学思想在各个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高中政治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掌握一些重要的哲学家和他们的思想。
2. 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思想背景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哲学素养,激发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古希腊哲学哲学家:泰勒斯、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主要思想:自然哲学、人文主义、道德哲学、形而上学2. 第二章:古罗马哲学哲学家:塞涅卡、马尔库斯·奥勒留主要思想:斯多葛主义、伊壁鸠鲁主义、犬儒主义3. 第三章:中世纪哲学哲学家:圣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主要思想:神学、信仰与理性、存在论、道德哲学4. 第四章: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哲学家:尼古拉·马基雅维利、托马斯·莫尔、勒内·笛卡尔主要思想:人文主义、政治哲学、怀疑主义、理性主义5. 第五章:启蒙时期哲学哲学家:约翰·洛克、让-雅克·卢梭、伊曼努尔·康德主要思想:经验主义、社会契约论、自由意志、道德哲学、认识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阐述哲学家及其思想,使学生了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2. 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具体哲学家的思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哲学理论。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哲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性。
2. 作业和练习:评估学生的哲学论文、思考题和案例分析报告的质量。
3. 期末考试:设置关于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试题,检验学生对该领域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2. 参考书目:相关哲学家的原著、哲学史教材3. 网络资源:哲学网站、学术论文、相关视频资料4.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教学PPT六、第六章:19世纪哲学哲学家:黑格尔、马克思、康德、克尔凯郭尔、尼采主要思想: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先验论、存在主义、超人哲学七、第七章:20世纪哲学哲学家:弗洛伊德、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维特根斯坦、罗素主要思想:精神分析、现象学、存在主义、语言哲学、逻辑实证主义八、第八章:分析哲学主要思想:语言分析、逻辑分析、科学哲学、心灵哲学、认识论代表人物:罗素、怀特海、维也纳学派、普特南、戴维森九、第九章:大陆哲学主要思想:存在论、解释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批判理论代表人物:海德格尔、萨特、德里达、Habermas、阿多诺十、第十章:当代哲学主要思想:环境伦理学、女性主义哲学、后现代主义、科技哲学、宗教哲学代表人物:霍金、卡普拉、朱迪斯·巴特勒、让-弗朗索瓦·利奥塔、阿尔文·普兰丁十一、教学计划安排每个章节的教学时间,确保覆盖所有重要内容,并留有足够时间进行讨论和作业。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理解不同历史时期哲学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2. 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帮助学生认识到哲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树立正确的哲学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古代哲学:古希腊哲学、古印度哲学、中国古代哲学2. 近现代哲学:启蒙运动、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3. 当代哲学:分析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各大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及其历史背景。
2. 教学难点:哲学思想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哲学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阐述各个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想。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哲学理论。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哲学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将哲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古代哲学,讲解古希腊哲学、古印度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2. 第二课时:介绍近现代哲学,讲解启蒙运动、德国古典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3. 第三课时:介绍当代哲学,讲解分析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等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4. 第四课时:分析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引导学生运用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第五课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学习哲学的心得体会,总结课程内容。
六、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作业和课堂表现等方面的表现,占总评的40%。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哲学史上伟大变革的理解和运用,占总评的30%。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适合学生水平的哲学教材。
2. 参考书:提供相关哲学家的原著、传记等参考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临清一中2013学年高中政治 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一、教材分析《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3课第2框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2.能力目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鉴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革命批判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难点: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四、学情分析这一框题的内容比较枯燥,在教学中主要以引导为主,通过学生的回答来概括课本的知识点,在重难点部分着重细讲,巩固和加强知识点。
五、教学方法1.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课前预习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全班分为四组,教室内教学。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学习这些内容让我们了解到,哲学对社会的巨大作用,特别是我们要找到一个时代的真正哲学,那样,才能让哲学真正发挥它的功效。
那么,现在我们找到了这个时代的真正哲学了吗?在我们中国,经过几代人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终于找到了对中国近现代社会起促进作用的真正哲学,它就是--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板书)探究活动--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8页虚线材料并回答材料中的问题:多媒体展示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会产生于19世纪中叶?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三大基础(板书)(1)阶级基础(板书)19世纪,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如: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这些工人运动最后都以失败告终,革命者们在总结经验时得出一个教训: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
因此,那个时代确确实实需要一个科学的理论,而马克思主义恰恰顺应的这一需要,从而,马克思主义成为了无产阶级革命有力的思想武器,其次,19世纪的自然科学也取得了重要成就,(2)自然科学基础(板书)细胞学说(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生物进化论(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世界统一于物质)这三大发现成为了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实证。
(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板书)费尔巴哈在唯物主义上的成就和黑格尔在辩证法的成就,都是当时相当成熟的理论,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它们,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上成为了最先进的哲学。
-探究二:社会的进步,自然科学的发展,思维理论的成熟,都集中在19世纪,这些客观条件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再加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艰苦卓绝的努力,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了!这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真正的哲学!由此我们产生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至今仍然没有过时?同学们的回答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板书)(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板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有哪些局限性?只强调世界是(什么)物质的,但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没有做出科学的回答。
如事例:这是一辆自行车。
自行车是物质的,但并没有说明这辆自行车有什么用?所以仅知道这是一辆自行车而不知道它有什么用,是毫无实用意义,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来需要了解的是这辆自行车有什么用,即,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
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局限性:只研究了世界是怎么样的,但在回答这个世界是什么时则陷入了唯心主义。
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这个世界是联系的,这个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这个世界是充满矛盾的。
但为什么会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对此回答则陷入了唯心主义,认为这些都是上帝(客观精神)或主观决定的。
事例:自行车是运动的,为什么会运动?因为人的驱动,人又是谁来驱动?是上帝赋予人这一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打破了两着的局限性,在正确回答了世界是什么的基础上,也回答了世界是怎么样的,而且与人们的实践活动相结合。
(2)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板书)有些人在自然观上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但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上则陷入了唯心主义。
如:有人承认水是客观存在的,水也是运动着的,但法国军队为什么能称雄欧洲?他却认为这是由拿破仑的个人意志决定的,社会运动为什么有朝代更替?有人认为这是上帝安排的。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坚持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而且也运用唯物辩证的观点正确揭示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规律和原因。
(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同时清楚地看到,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实践。
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重要特点。
(3)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板书)师:通过学习历史我们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中,实践也让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对于它的科学性,我们应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它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它是在总结工人运动的革命实践中产生的,所以它是从实践中来的,第二方面,它是经过了充分的实践检验的,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指导下,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并走向成功,中国也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指导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并正确地指导中国人民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所以,它是科学的。
对于它的革命性,也应从两方面理解,其一是,它的产生就是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成功而产生的。
如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科学理论作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指引革命走向成功的有力思想性武器。
其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对以往哲学的革命性的否定。
如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地否定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等。
综述,这两大特征都是以往哲学所不能有的。
-探究三: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今天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又有了新的理论成果,而且这些理论成果也是被实践证明了,那么,大家所知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代表发言。
师:我们概况有以下四点: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板书)(1)毛泽东思想及其精髓(2)邓小平理论(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课堂实录)(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在第一单元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哲学的基本知识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怎样产生的,从第四课开始,我们就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内容。
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九、板书设计二、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1.诞生的三大基础(1)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2)自然科学基础--三大发现(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2.基本特征(1)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2)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在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及其精髓(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十、教学反思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
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教学重点内容。
本节课时间45分钟,其中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检查预习5分钟,合作探究10分钟,教师归纳讲解10分钟,反思总结当堂检测5分钟左右,其余环节10分钟,能够完成教学内容。
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