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进化(第1课时)

合集下载

1.4生物的进化(第1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23张)

1.4生物的进化(第1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23张)

A. 遗传和变异
B. 自然选择
C. 生存斗争
D. 过度繁育
课堂小结
生物进 化的证 据及进 化论的 演变
化石 生物进化的证据
物种可变的进化观点
进化论 的演变
布丰的直线进化论
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
过度繁育
达尔文的自然 选择学说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牛刀小试
2.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 C ) A.神创论 B.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 C.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D.米勒的“重演律”
牛刀小试
3.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 C )
A. 环境变迁
B. 上帝的意志
C. 自然选择
D. 人工选择
4.生物进化的动力是( C )
3.模拟实验 (1)利用右图所示轮廓图,在纸上描一只 蝴蝶。 (2)根据教室中墙、橱柜、桌子等颜色,给 蝴蝶着色,并贴在相应位置。 (3)一位同学用1分钟的时间去寻找这些蝴蝶,记录数量。 (4)用同样的方法给蝴蝶着色,贴在颜色差异大的地方,另 一位同学去找,记录数据。
牛刀小试
1.化石之所以能够证明生物的进化,根本原因是( C )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 活痕迹 B.地壳岩石的形成有一定的顺序 C.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里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D.化石是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四个要点间的关系
适者生存 结果
过度繁育 前提
提供大量 选择材料
自然 选择
遗传变异 内因
生存斗争
手段、途径、 动力(外因)
提供多种 选择材料
达尔文学说有许多证据支持 19世纪,在欧洲中部的地层中发现,可以说明鸟类是 由爬行类进化来的。

初中科学生物的进化的教案

初中科学生物的进化的教案

初中科学生物的进化的教案年级:初中科目:生物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进化的概念和意义;2. 了解进化的证据和方式;3. 理解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概念;4. 掌握生物进化的基本过程。

教学内容:1. 进化的概念和意义;2. 进化的证据和方式;3. 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4. 生物进化的基本过程。

教学重点:1. 进化的概念和意义;2. 进化的证据和方式。

教学难点:1. 理解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概念;2. 掌握生物进化的基本过程。

教具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生物进化的图表和图片;3. 教材相关知识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和教师简要介绍,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进化。

二、讲解进化的概念和意义(15分钟)1. 讲解进化的定义和重要性;2. 介绍进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三、探究进化的证据和方式(20分钟)1. 分组讨论进化的证据和方式;2.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

四、理解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10分钟)1. 讲解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意义和作用;2. 举例说明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过程。

五、总结(5分钟)通过讨论和提问,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确保学生对生物进化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布置练习题和作业,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进化的证据和方式,探究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重要性。

通过课堂讨论和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八年级(初二)生物 第1节生物的进化

八年级(初二)生物 第1节生物的进化
细胞数量:单细胞→多细胞 物种数:单一→多样 生活环境:水生→陆生 器官结构和生理活动:简单→复杂
现代陆生动物可不可以回到水中生活?为 什么?
如果其结构发生了改变,可以在水中生活, 可不可以说进化是可逆的,为什么?
为什么要用细胞色素c?
哺乳类
鸟类

爬行类
被子植物


鱼类 两栖类 裸子植物
节肢动物 环节动物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
软体动物
线形动物
扁形动物
腔肠动物
藻类植物
原生动物
下图的进化树表示了几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e (1)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_。
(2)与a生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____b_______。
远古震旦纪藻 叠层石
古生代寒武纪 三叶虫化石 古生代鱼化石
中生代爬行动 物化石
在进化过程中,生物细胞 数量具有什么规律?
中生代白垩纪 前期哺乳动物 化石
蝙蝠胚胎发育过 程与其它哺乳类 是否具有相似性?
狗 蝙蝠 兔 人
图中胚胎有哪些 共同特点?
各物种都出现鳃 裂说明生物起源 的最初环境是什 么?
生物进化
第1节 生物的进化
??? 蝙蝠属于鸟类吗?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
前肢骨骼的排列 方式有何规律?
这种器官指的骨一数致量、前肢骨 性说明了的与什人排么和列?鸟方类面哪,个蝙更蝠
同源器官:在发生上有共同来相源似?,而在形态和
功能不完全相同的器官。
植物的同源器官
马铃薯块茎
洋葱鳞茎
三者是不是同源 器官?
e (3)在地层里出现最早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

2023最新版-《生物的进化》教案【优秀10篇】

2023最新版-《生物的进化》教案【优秀10篇】

《生物的进化》教案【优秀10篇】生物进化的历程篇一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设计思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1)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探究实验。

(2)过模拟实验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是“由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本节设计了一个材料分析过程和一个模拟探究过程,这两个过程有助于学生对“生物进化原因”的获得。

因此,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这一部分。

课程进行的方式可以通过活动、讨论、谈话的方式完成。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简述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蠖的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事例。

2.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能力目标1.通过对事例的分析,提高运用生物知识分析生活中现象的能力。

2.通过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的活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生物进化事例的分析,形成环保意识,以及环保的重要意义。

三、重点难点重点:1.简述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蠖的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事例。

2.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难点:由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媒体有关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蠖颜色变化的图片及资料的多媒体课件;有关保护色的多媒体课件;彩色布料或彩纸(单色);彩色小纸片(大量)。

六、教学策略对于生物进化的原因的分析,首先让学生阅读英国蔓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蠖的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真实事例,让学生分析:1.在1850年,为何浅色桦尺蠖的数量多?这于环境有何关系?2.在1950年,深色的桦尺蠖为何占多数?这时环境有何特点?与环境有什么关系?然后结合科学家的实验,通过学生讨论,加深对生物进化的认识。

组织学生开展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探究活动,进行探究活动时:1.组织同学严肃认真、相互配合,统一听从组长的指挥。

2.彩色布料最好采用单一的布料,有利于结果的分析。

3.彩色小纸片的选择应该多样化,其中之一最好与彩色布料的颜色一致或相近。

引导自学 互动达标——“生物的进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引导自学 互动达标——“生物的进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师: 请学生阅读第67 找出种群的概念, 、 段, 基因
库 的概念。
学生 : 阅读、 提取信息作答。 教师: 板书并分析概念, 举例让学生分析判断下列
各项 是否为一个种群。例 :略 ) (
( 阅读有关 内容 , 1 ) 引导学生 通过实 例理解概 念 , 学 会计算 。 (指 导学生分析 比较 , 行思维迁 移 , 2 ) 进 理解 自然选 择的作用 。
9 教 法
教师: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看种群中的个体是彼此
孤立 的吗?
学生 : 讨论 , 集体 回 , 答 教师重审 。 教师 : 请学生 回答基 因库的概念 。
维普资讯
20 06年第6 第1 卷) 期( 2
. 学教 育 Sine dct n 科 c c uao e E i
・ 7・
引导 自学
互动达标
“ 物 的进化 " 生 第一课 时教 学设 计
张积厚 董 麦 霞 ( 甘肃省 县盂坝中 7 56 镇原 学 4 0) 4
因。
() 3自然选择在生 物进化 中的作用 。 () 的概 念 和类 型 , 4隔离 以及 隔离与 物 种形 成 的关
系。
成, 教材首先讲述 了物种的概 念 , 隔离 和物种 的形成这 三方面的内容 。然后 讲述 隔 离 的概 念 和类 型 , 后举 再 例讲述了经长期 的地理 隔离 达到 生殖 隔离 的物种形成
研究成果引入到进 化论 的研 究 中 , 形成 了 以 自然 选择
只有浅显 的了解 。但现 代生 物进化 理论学 生还未 曾接 触, 需要利用达尔文的 自 选择学 说作 铺垫 , 然 才能 形成
科学 的进化观 。 5 教学 目标
5 1 知 识 目标 .

高中生物第4章生物的进化第1节第1课时拉马克和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学案苏教版

高中生物第4章生物的进化第1节第1课时拉马克和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学案苏教版

第1课时拉马克和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举例说明种群内的某些可遗传变异将赋予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优势。

2.说明自然选择促进生物更好地适应特定的生存环境。

1.生命观念:运用拉马克和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解释适应的形成和生物的进化。

2.社会责任:运用拉马克和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诸如耐药菌产生等相关问题.一、拉马克生物进化理论1.主要观点(1)拉马克认为,环境发生变化,使得原先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生物发生了某些变异,环境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2)拉马克认为,生物有的器官由于经常使用而发达,有的器官由于不使用而退化,即“用进废退”.(3)拉马克认为,由于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能够遗传的性状变异称为“获得性遗传”。

2.进步意义(1)世界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生物进化理论。

(2)“创世说"认为生物是由上帝创造的,物种是不变的。

而拉马克不相信“创世说”并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

二、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1.基本观点(1)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的第一个基本观点是“物种演变和共同起源”.他认为,物种是可变的,生物进化通过物种的演变而进行,地球上现今生存的物种,都是曾经存在过的物种的后代,源于共同的原始祖先。

(2)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的第二个基本观点是“生存斗争(struggle for existence)和自然选择"。

他认为,生存斗争包含了生物与同种或异种生物以及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

他还观察到生存斗争是由生物的过度繁殖引起的.生存斗争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一过程就是自然选择。

(3)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的第三个基本观点是“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局限性:达尔文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起作用等问题,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由于缺少草而吃树叶的长颈鹿脖子越来越长,符合拉马克的观点。

7.3.2 生物进化的历程(第1课时) 课件(共26张PPT)

7.3.2 生物进化的历程(第1课时) 课件(共26张PPT)

在没有被破坏的地层中有关化石分布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古老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简单、低等 B.在极古老的地层中也可找到高等生物化石 C.晚近地层中的生物化石复杂、高等 D.晚近的地层中也可找到低等生物化石
小结
1.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化石 ;
2.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比较法 3.推测生物进化中的规律:
郑氏始孔子鸟复原图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
研究证据:生物化石
郑氏始孔子鸟化石
郑氏始孔子鸟复原图
✨ 科学家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它的? ✨ 它可能是由什么动物进化来的?
二、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在生物学研究中常常用到比较的方法。比较是指根据一 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 相同和不同之处。例如,对不同种类生物的形态结构进行比 较,可以推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资料② 比较组成生物体的重要物质的差异性
通过对不同种类生物的基因和蛋白质(如细胞色素C,见下表) 进行比较,可以知道这些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
与人类的亲缘关系: 黑猩猩、马、果蝇、小麦、向日葵、酵母菌。
课堂练习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认一认不同岩层中各有什么动物化石?
不同地层化石模式图
三叶虫化石图
生物结构越复杂 。
生物结构越简单 。
不同地层化石模式图
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 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 现了,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则依 次在更为晚近的地层中才出现。
不同地层化石模式图
生物出现先后顺序: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
八年级—人教版—生物学—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二节

第九章生物进化 第1节生物的进化教案

第九章生物进化 第1节生物的进化教案

第九章生物进化一、本章教材分析:生物进化理论是指导人们辩证认识生命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的重要理论。

学习本章内容,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有关生物进化发展的知识,更能使学生接受生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本章分三节。

在第1节《生物的进化》中,教材以大量的实例从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历程和生物的进化规律三方面证明“生物进化”这一事实,并揭示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和生物界的发展方向,为进化理论的阐述奠定基础。

第2节《生物进化理论》,从介绍达尔文开始,以自然选择为主线,介绍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内涵,在此基础上介绍现代进化理论,阐述了生物进化的内因、外因和基本形式,回答了生物是怎么进化的问题。

第3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选学)》,简要说明了人类进化历程,指出人类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双重性,其进化历程与人类文明相伴随。

二、课题:第九章生物进化第1节生物进化三、本节教材分析:本节的关键问题是:为什么说生物是进化的?引导学生从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历程和生物的进化规律三方面对此问题展开讨论。

第一部分从胚胎学、比较解剖学、生物化学和古生物学等方面讨论生物进化的证据。

胚胎学、比较解剖学和生物化学是研究现代生物物种间亲缘关系的重要手段,其研究结果可以证实,现代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是有共同祖先进化来的。

古生物学是研究生物进化史的直接手段,在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中存在有当时生活的生物种类化石,若将不同地质年代的马的化石连接起来,可以清晰地看到马的进化历程。

由此,用事实来回答生物是进化的这个问题。

第二部分简要展示38亿年来,地球上生物进化的历程,并将生物进化与地球环境变化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显示了生物与环境的不可分割,为自然选择理论奠定基础。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生物进化的规律,通过以实例对进化规律进行说明,以帮助学生真正了解生物进化的含义。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列举生物进化的证据。

能举例说明同源器官、痕迹器官、化石、适应辐射等概念。

16.3 生物进化的学说

16.3 生物进化的学说

《生物进化的学说》(第1课时)导学案主备:审核:【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

2.描述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进化的原因。

3.说出达尔文进化学说的基本思想及其意义。

能力目标:能运用达尔文进化理论描述桦尺蛾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形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2.感悟科学知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培养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

【学习重难点】1.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

2.说出达尔文进化学说的基本思想及其意义。

【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课件【知识链接】生物进化是指一切生命形态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

“进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evolution,原义为“展开”,一般用以指事物的逐渐变化、发展,由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

1762年,瑞士学者邦尼特最先将此词应用于生物学中。

后来,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理论也是基于这一理论而诞生。

【自主学习】1.《物种起源》的作者:2.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英国学者的工作最为杰出,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之一。

3.地雀的进化表明自然界中的生物普遍存在着;环境条件的改变,对地雀喙的形态和大小具有。

4.经过漫长年代的进化,有利的变异被逐渐积累保存,原来的由此演变为。

5.自然选择?6.生物进化是的结果。

【合作探究】1.阅读P65探究《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的进化》,讨论以下问题:1)喙的形状(有或没有)变化,说明生物存在。

2)喙的形态和大小方面存在差异:(1);(2);(3);(4)。

3)喙发生变化的原因:(如食物的类型)的改变。

说明达尔文喙的形态的改变与环境的变化。

4)假设它们生活的地方只有仙人掌,一种鸟喙无变化,一种变为凿状喙,一种变为尖而长的喙,在生存斗争中,哪种能活下来?为什么?具有的喙的地雀能活下来。

因为只有这种地雀能获取而存活下来。

5)由此可知,在达尔文地雀的进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2.阅读P67思维拓展,回答以下问题1)桦尺蛾的体色有深浅之分,这是一种现象。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1节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第2节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1节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第2节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A.拉马克
B.达尔文
()
C.孟德尔
D.摩尔根
解析:拉马克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的科
学家。
答案:A
3.(2019·天津期末)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内容是( )
A.自然选择
B.用进废退
C.人工选择
D.过度繁殖
解析:自然选择是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内容;用进废
退是拉马克的观点;人工选择是选择的手段;过度繁殖是自
(3)拉马克进化学说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具有局 限性。他过于强调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物种的改变。实际上,如 果环境的变化未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就不会使生物产生可遗传 的变异。
2.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 (1)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 (2)关系图解:
①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加剧了生存斗 争。
新知探究二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在探究中学通]
1.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食蚁兽是吻部尖长、嘴呈管形、舌可伸缩并富有黏 液适于舔食昆虫的一种哺乳动物。鼹鼠是外形像鼠、耳小或完全 退化、眼小且视力完全退化、营土壤穴居生活的另一种哺乳动物。 材料二 长颈鹿的进化过程图
(1)利用拉马克的观点解释食蚁兽舌头细长及鼹鼠耳眼退化 的原因。
提示:拉马克认为,器官用得越多就越发达,如食蚁兽的舌 头之所以细长,是由于长期舔食蚂蚁的结果。器官废而不用,就 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如鼹鼠长期生活在地下,眼睛就萎缩、退 化。
(2)用拉马克的观点解释长颈鹿脖子长的原因。 提示:草地退化后,长颈鹿只能食用高处的树叶。由于经常 使用颈部,导致颈部越用越长,并将长颈这一性状遗传给后代。
(√)
(5)由于缺少草而吃树叶的长颈鹿脖子越来越长,符合拉马克的

9X.1.5进化论的演变教案.3

9X.1.5进化论的演变教案.3
7.更先进更科学的推断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是通过分析比较DNA和蛋白质的差异。
巩固小结:
1.课时小结
2.练习:课本P241
布置作业:作业本AP5-6
学生归纳、交流。(生物都是神创造的;生物是一成不变的,都由神一次创造;生物之间无血缘关系。)
思考并交流:
自然选择学说,比较解剖学证据,胚胎学证据。
动物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小组讨论、交流。
(3)植物的化石形成与动物化石的形成基本相似。
(4)化石分类:
遗体化石:遗体被埋藏并在一定条件下被石化而成的化石。
遗物化石:生物的排泄物(粪化石、卵化石)及人类使用过的工具形成的化石。
遗迹化石:古代的生物在脱水后的碳痕及足迹等化石。
5.马进化历程。
(1)马的进化历程:始祖马→三趾马→
பைடு நூலகம்近代马。
(2)马的进化比较。
地层中的分布说明了生物是经过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它反映了生物进化的顺序是: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水生→陆生。
6.更先进更科学的推断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是通过分析比较DNA和蛋白质的差异。
植物化石是怎样形成的?思考并交流。
学生解释活化石。
观察图1-26马的化石。
小组讨论:马的进化比较。
交流。
生物进化的顺序:越是古老的地层(深层)里化石生物越简单、越原始,越是晚近的地层(浅层)里化石生物越复杂、越高级。
动植物进化顺序:
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中,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前趾
体型
背脊
运动
环境
始祖马
四趾

上凸
跳跃
草丛、灌木
三趾马
三趾

第1课时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第1课时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自然选择方向( 定向 )
一、物种的概念
(1)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 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简称“种”。 (2)隔离 ①概念: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 由交流的现象叫做隔离。 ②类型:地理隔离、生殖隔离
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不能相互交配,即使交配 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叫生殖隔离。 地理隔离:同一物种由于地理上的隔离而分成不同的种
思考:捕食者的存在是不是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呢? 捕食者所捕食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 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 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 生存。 ——“精明的捕食者”策略
共同进化的含义1:不同物种间的共同进化
资料3:地 球形成时原始大 气中没有氧气, 但随着光合细菌、 蓝藻的出现,使 得大气中有了氧 气,为好氧生物 的出现提供了条 件。 共同进化含义2: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也存在着共同进化。
肯定达尔文的说法
猕猴
蒲公英
蝗虫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种群
概念: 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A.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 、水草

B

B 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幼蚜、有翅、无翅的成蚜
C 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D. 一个池塘中全部鱼 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C )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如果符合遗传定律,产生的雌雄配子:
卵子 A 60% AA Aa 36% 24% a 40% Aa aa 24% 16%
精子
A 60% a 40%
p+q = 1 (p+q )2 =p2+2pq+q2 = 1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六单元 第三章 第二节 生物的进化(第1课时)课件 (新版)冀教版.pptx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六单元 第三章 第二节 生物的进化(第1课时)课件 (新版)冀教版.pptx
4
5
第六单元 生物的繁衍和发展
第三章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第二节 生物的进化 第1课时
1
1.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3.能用辩证的观点解释生物的进化历程。积岩层,其中一层含有化石a,而 另一层含有化石b。据图可判断( B )
A.物种a比物种b更简单、低等 B.物种a比物种b更复杂、高等
C.物种a出现在物种b之前
D.物种a是由物种b进化而来的 3
下图为脊椎动物进化树。请你与小组讨论,据图回答问题。
(1)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在地 层中出现最早的脊椎动物化石是 [ A ] 古代的鱼类 化石,能证明E是由古代爬行 动物进化而来的是 始祖鸟 化石。 (2)最高等的脊椎动物是[ C ] 哺乳动物_ ,其生殖特点是 胎生 、 哺乳 。 (3)脊椎动物进化的总趋势是: 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 _ 到陆生 。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生物的进化PPT(第1课时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生物的进化PPT(第1课时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频率变化的影响 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
一、种群和种群基因库
ZHONG QUN HE ZHONG QUN JI YIN KU
01
基础梳理 ·夯实教材基础
1.种群的概念及特点 (1)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的 同种 生物 全部个体 的集合。如一片树林中的全部猕猴 或一片草地上的所有蒲公英都可以看作一个种群。 (2)特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 基本单位 ,种群中的雌雄个体可以通过繁殖将_各__自__的__基_ 因 传给后代。种群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2.基因库 一个种群中 全部 个体所含有的 全部 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123456
(3)上述事例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_不__定__向__的__,经过长期的_自__然__选__择__,其中不 利的变异被不断_淘__汰__,有利的变异则逐渐_积__累__,从而使种群的_基__因__频__率__发生定向 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__自__然__选__择__决 定的。
项目 发生范围
类型
结果
生殖隔离
①不能相互_交__配__ 不同物种间
②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_可__育__后__代__
地理隔离
同种 生物
使种群间不能发生_基__因__交__流__
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1)新物种的形成过程
地理隔离 ↓
自然选择
①不同种群出现不同的 突变 和_基__因__重__组__ ②不同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
123456
第6章 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第2课时 物种的形成、协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课标要求
1.举例说明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关系。 2.举例说明协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关系。 3.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3节第1课时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学案

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3节第1课时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学案

第1课时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课程要求核心素养知识导图阐明具有优势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将会增加。

1.认同种群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理解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概念;基于分析和概括,理解突变和重组是不定向的,只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生命观念)2.利用数学方法,探讨自然选择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科学思维)3.通过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理解耐药菌的出现是可遗传变异的结果,耐药菌比例的增大是抗生素选择的结果,初步建立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科学观念.(社会责任)础知识·双基夯实一、种群和种群基因库二、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1.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1)可遗传变异的来源错误!统称为__突变__(2)可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原材料:①可遗传变异的形成:基因突变产生的__等位基因__,通过__有性生殖__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__基因型__。

②可遗传变异的特点错误!③可遗传变异的结果:只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__生物进化的方向__。

(3)可遗传的变异的利害性:变异的有利和有害是__相对__的,是由__生存环境__决定的。

(4)种群基因突变数=个体基因数×__突变率__×个体数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1)选择的对象:①直接作用对象:个体的__表型__。

②最终选择的对象:决定表型的__基因__.(2)选择的结果:①生物性状方面: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②基因方面:种群__基因频率__会发生__定向__改变。

〔活学巧练〕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一个种群中某基因占所有基因数的比值叫作基因频率。

(×)(2)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条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3)若亲子代间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也一定不变。

(×)(4)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的直接选择对象是个体的表型。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教学案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教学案

课题:第六章生物的进化第1节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化石以及认同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2.概述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细胞和分子水平证据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化石
难点:理解生物进化的其他方面的证据
三、学情分析
本节知识点难度较小,较易掌握,学生学起来也比较容易。

对于学生基础较好可以让其自行学习,教师稍加辅导便可,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理解性的讲解。

课件: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1课时)

课件: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1课时)

满足五个假设条件的种群是理想的种 群,在自然条件下,这样的种群是不存在的.这 也从反面说明了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基因频 率迟早要发生变化,也就是说种群的进化是 必然的.
与基因突变的普遍性相违背。
(6)、如果该种群出现新的突变型,也就 是产生新的等位基因(A2),种群的基 因频率会变化吗?基因A2的频率可能会 怎样变化?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可 遗 传 变 异 的 来 源
基因突变 突变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进 化 的 原 材 料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率很低,但种群中每一代的基 因突变数很大。 ◇基因突变大多是有害的,但突变的有害 和有利并不是绝对的, 往往取决于生物的 生存环境。
基因突变 产生 新的等位基因 基因重组 多种多样的基因型 种群中出现大量可遗传的变异 变异是不定向的 形成了进化的原材料 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p+q)2=1
p2 + 2pq + q2 =1
2 p AA基因型频率= 2 q aa基因型频率=
Aa基因型频率= 2pq
(5 )上述计算结果是在满足五个假设条件的基 础上计算的,对自然界的种群来说,这五个条件 都能成立吗?特别是如果第⑤点假设(⑤基因A和 a都不产生突变,即没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成立 这与前面我们所学的基因突变的哪个特性相违背?
突变产生的新基因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 发生变化。 基因A2的频率是增加还是减少,要看这 一突变对生物体是有益还是有害的,这 往往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自学并思考以下问题:
1.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有哪些?
2. 基因突变率很低,并且突变是不定向的,
为什么可以作为进化的原材料呢? 3. 突变和重组能否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为 什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一课时)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一课时)

第七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了有关基因频率方面的内容,反映了新课改在设计教材顺序时以人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思想,关注了学生的思维和学生德育的培养。

本节内容前与学生已经知道了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等,还知道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这些都是学习本章内容的重要基础。

2.教材的加工与改造根据新教学理念的要求,我在设计过程中对教材做了简单的处理,如: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思考与讨论部分,充分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基因频率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中配以多媒体课件教学,从而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打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有利于重点突出难点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

(2)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3)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2、能力目标(1)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2)运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一些生物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种群、物种、基因频率、隔离等概念。

(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基因频率的概念。

(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上一节已经学习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等生物进化的有关知识,掌握了自然选择学说的重要意义和局限性。

同时,学生在前面已经全面学习了遗传变异的有关知识,已经掌握了遗传和变异的实质,对于生物进化的知识在初中的学习中也已有所了解。

在此基础上,结合一些实际的事例,利用已有知识,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交流、讨论,可以对未知进行探究,归纳出所要获得的知识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生物的进化(第1课时)八年级下册生物课件(北师大版)

生物的进化(第1课时)八年级下册生物课件(北师大版)

三、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动物
中间过渡类型的 化石
爬行动物
始祖鸟

嘴里有牙 齿、有爪
被覆羽毛,有 翅膀,有喙
始祖鸟和古鸟化石保留了 古代爬行类动物 的某些特征,
又出现了鸟类的一些特征,这证明了鸟类是从
古代爬行类动物 进化而来的。
马化石的变化 体形越来越大,四肢和脚变长,侧趾逐渐 退化,中趾逐渐加强,以适应不断变化的 环境
3、中生代 爬行动物时代或恐龙时代 ①盛行的陆生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
植物是 裸子植物。 ② 鸟类和哺乳动物也开始出现,它们是由
古代爬行动物 进化而来的。
恐龙和翼龙繁盛
苏铁
4、新生代(约开始于6640万年前,延续至今) 脊椎动物以 哺乳动物和 鸟类 为主,植物以被子植物为主
约600万年-400万年前,灵长动物的一支进化成人类 由于 地球演化和 气候剧变,导致地球上的生物呈现
自信检测
在生物进化的历史长河中,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繁盛 的时代是( D )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如图所示,某地三个岩层A、B、C中均发现了许多生物化 石。分析回答:
C (1)比较低等简单的生物化石最可能存在于______岩层中; A 比较高等复杂的生物化石最可能存在于_________岩层中。
进化趋势:从简单到复__杂_ ,从低等到高__等__,从 水生到_陆__生___。(*笔记)
晚期
早期
合作与练习一
(2021春靖宇县期末)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 的进化,根本原因是( B)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 B.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C.化石是生物的祖先 D.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的顺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足迹化石
支持生物进生物学上的证据 古生物学上的证据 2.胚胎学上的证据 胚胎学上的证据 3.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 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
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 高等生物的胚胎发育从一 个受精卵开始 七种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 发育的比较 同源器官
古生物学上的证据:中间过渡类型化石 古生物学上的证据:
2.45-1.44亿年 亿年
裸子植物繁盛 被子植物出现 被子植物繁盛
硬骨鱼类出现、 硬骨鱼类出现、爬行类繁 盛鸟类和高等哺乳类出现 类人猿出现、 类人猿出现、哺乳类繁盛
7000万年 万年
人类繁盛
活化石” 腔棘鱼” 印度洋海域捕捉到的“活化石”——“腔棘鱼” 腔棘鱼
凡地质 历史上所发 生的、 生的、至现 代还生存着 的动物或植 物。
从以上规律中,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从以上规律中,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1、证实了现代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 、 逐渐进化而来的。 逐渐进化而来的。 2、生物进化的顺序: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 、生物进化的顺序: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 水生到陆生。 水生到陆生。
通过对从远古到近代不同地质年代 化石的研究, 化石的研究,你发现生物进化的方向了 吗?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鱼类→两栖类→ 脊椎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苔藓 蕨类 鸟类 哺乳类 原始… 原始 裸子植物
植物: 植物: 藻类
现代… 现代 被子植物 生物演化:自然界中的生物不断进行着由简单 简单到 生物演化:自然界中的生物不断进行着由简单到 复杂, 低等到高等的缓慢演变 的缓慢演变。 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缓慢演变。
植物和动物的进化历程— 植物和动物的进化历程—进化树
地质 年代 太 古 代 元 古 代 古 生 代 生 代 生 代
距今年数 >50-35亿年 亿年
生物进化 植物 生命开始 动物
35-13亿年 亿年 13-2.86亿年 亿年
藻菌植物出现
藻类植物繁盛 原始陆地植物出 现蕨类植物繁盛 裸子植物出现
海生无脊椎动物出现
三叶虫繁盛、 三叶虫繁盛、软体动物繁盛 棘皮动物、 棘皮动物、低等鱼类出现 鱼类繁盛、 鱼类繁盛、 昆虫类繁盛 爬行类出现 、两栖类繁盛
三类马的生境、体形、 三类马的生境、体形、运动形式的对比
项目 种类 距今 生活环境 年代 体形 运动 形式
现代马是由始祖马经过漫长的地质 始祖马 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 三趾马
现代马
5000 温暖潮湿的草 狐一般大小 跳跃 万年 丛和灌木林 背部弯曲 2000 比始祖马大 草 原 能奔跑 万年 背较平直 100 高大、 高大、背 能快速 草 原 平直 奔跑 万年
想一想:从以上对比中,可证明 ? 从以上对比中,
始祖马
真马
渐新马
草原古马
三趾马
通过地质年代表, 通过地质年代表,你可发现各类生物的化 石在地层里的出现是否有一定规律, 石在地层里的出现是否有一定规律,这规律又是 怎么样的呢? 怎么样的呢?
在越早形成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 在越早形成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 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生物的化石越复杂越高等。 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生物的化石越复杂越高等。
古生物学上的证据:中间过渡类型化石 古生物学上的证据:
中华龙鸟及化石
胚胎学: 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
1、高等生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 什么? 什么? (受精卵) 受精卵) 2、这个情况可以说明什么呢? 、这个情况可以说明什么呢?
七种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发育的比较
在发育初期都有 鳃裂、 肢芽; 鳃裂、尾、肢芽;到 了发育晚期, 了发育晚期,除鱼以 外,其他动物和人的 鳃裂都消失了, 鳃裂都消失了,人的 尾也消失了。 尾也消失了。
化石是地层中古代生物的遗体、 化石是地层中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 遗体 遗物。 遗物。
鱼的骨 骼化石
化石是地层中古代生物的遗体、 化石是地层中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 遗体 遗物。 遗物。
树叶化石
化石是地层中古代生物的遗体、 化石是地层中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 遗体 遗物。 遗物。
恐龙的足迹化石
鱼 蝾螈 龟 鸡 猪 牛 兔 人
图中 的胚 胎有 何特 点?
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 图中 形态和功能不 各动 同,但它们所在部位 物的 和结构组成是相似 器官 .(同源器官 同源器官) 的.(同源器官) 有何 异同? 异同?
根据以上前肢趾的特点和马及其前趾的进化, 根据以上前肢趾的特点和马及其前趾的进化, 请分析各类马的体形、运动形式及生活环境? 请分析各类马的体形、运动形式及生活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