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科学2.2第2节《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科学声音的产生教案

科学声音的产生教案

科学声音的产生教案教案:科学声音的产生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声音的产生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释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及传播2. 科学声学实验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有趣的声音,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播放一段自然环境中的鸟鸣声、车辆行驶声等。

2. 展示与讨论(10分钟)展示一些声音产生的实例,例如电视机播放声音、电话响铃、喇叭声等,并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3.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包括声音的产生物质、声音的传播方式等。

通过多媒体或实物进行示范和演示。

4. 实验(30分钟)分组进行声音实验,例如:a. 利用橡皮筋在瓶口上拉扯,发出不同的声音。

b. 用不同材料制作简易乐器,观察不同材料产生的声音差异。

c. 用吹响汽笛、吹风机等来产生声音,探究声音和气流之间的关系。

5. 实验总结与讨论(10分钟)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a.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它是通过什么传播的?b. 不同材料产生的声音有何不同?c. 通过实验,你有什么新发现?6. 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声音的产生及其应用。

四、教学延伸1. 带领学生观察生活中其他有趣的声音产生,例如钟声、风声等,并鼓励他们进行探究与解释。

2. 引导学生设计更多的声音实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

2. 针对实验中的问题与难点,进行及时的指导和辅导。

3. 收集学生在实验总结与讨论环节的回答,对他们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价。

声音的产生(教案)

声音的产生(教案)

声音的产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

2. 使学生掌握声音的传播条件。

3. 培养学生对声音现象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1. 声音的产生原理。

2. 声音的传播条件。

教学难点:1. 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内在联系。

2. 实验操作技巧。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振动的弦、声源(如鼓、铃等)、放大镜、尺子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声音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现象。

2. 提问:“你们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探究声音的产生(15分钟)1. 分组实验:每组选一个声源,如鼓、铃等,观察并记录声源振动时的现象。

2. 讨论: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振动与声音的关系是什么?三、声音的传播(15分钟)1. 提问:“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引导学生思考声音传播的条件。

2. 实验演示:使用放大镜观察弦的振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传播的过程。

3. 讨论:声音传播需要什么条件?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有何不同?四、声音的特性(15分钟)1. 讲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2. 示例演示:使用尺子演示音调的变化,让学生感受音调的影响因素。

3. 学生实验:用鼓、铃等声源,观察并记录不同敲击力度下的声音响度。

4. 讨论:声音的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改变声音的响度?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的基本知识。

2. 提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及时解答。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对于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内在联系、实验操作技巧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六、声音的接收与感知(15分钟)1. 讲解:声音的接收与人的耳朵有关,耳廓负责收集声波,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声音的产生教案

声音的产生教案

声音的产生教案一、教案背景: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解声音的产生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教学将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探索声音的产生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产生过程和声音的传播方式。

2.能够观察和描述声音的特征。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三、教学准备:1.实验装置:玻璃瓶、水、金属勺子、弹簧、细绳等。

2.教学PPT。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通过播放一段含有明显声音的音乐片段,引起学生们对声音的注意和兴趣。

步骤二:声音的产生1.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吗?”听取学生们的回答。

2.通过实践活动,向学生展示声音的产生过程。

a) 实验一:利用金属勺子和玻璃瓶演示声音的产生- 准备一个玻璃瓶和一个金属勺子。

- 拿起金属勺子用力敲击玻璃瓶的口部,观察声音的产生。

- 引导学生观察声音的特征和产生的原因。

b) 实验二:利用弹簧和细绳演示声音的产生- 准备一个弹簧和一根细绳。

- 双手握住弹簧两头,拉紧并快速松开,然后让弹簧撞击到细绳上。

- 引导学生观察声音的特征和产生的原因。

步骤三:声音的传播1.通过实践活动,向学生展示声音的传播过程。

a) 实验三:借助电话杯演示声音的传播- 邀请两名学生分别用两个电话杯进行演示。

- 两名学生站在教室的两个角落,用电话杯进行交流。

- 引导学生观察声音的传播过程和特征。

b) 实验四:借助振动的细绳演示声音的传播- 将一个细绳固定在一端,另一端用力摇动。

- 引导学生观察细绳上的振动和声音的传播过程。

步骤四:总结和讨论1.引导学生总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并回答之前提出的问题。

2.展示教学PPT,帮助学生更系统地理解产生和传播过程。

五、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探索不同材料和方法产生的声音特征。

2.让学生观察不同环境中声音传播的情况,如在室内、室外、水中等。

六、课堂反思:通过实践活动的设计,学生从直接实验中观察和探索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既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索能力,又加深了对声音的认识。

《声音的产生》教案设计

《声音的产生》教案设计

《声音的产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原因,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声音产生原理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声音现象。

二、教学重点:1. 声音的产生原因。

2. 实验探究声音产生原理。

三、教学难点:1. 声音产生原因的理解。

2. 实验操作技巧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振动的物体(如尺子、鼓等)、录音机、声音探测器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感受声音的魅力,引出本课课题《声音的产生》。

2. 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让学生观察并实验,发现振动的物体能产生声音,总结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 实验演示: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

4.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了解声音的传播条件,如空气、水等介质的存在。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声音的产生原因和原理。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声音产生的实践作业,如观察生活中的声音现象,记录并分析。

7. 板书设计:声音的产生振动→声音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观察学生对声音产生原因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实验中的表现。

评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以便在后续的教学中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七、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实验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如准确进行振动实验,观察和记录结果。

3.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声音产生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八、教学延伸:为了加深学生对声音产生的理解,可以安排一次户外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如公园、街道、教室)观察和记录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情况。

通过实际体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声音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九、教学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篇一:声学教案声现象知识要点必备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产生的条件:( l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出声音,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其中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就分别是由气体、液体、固体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2 )有很多同学误认为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的是嘴,蚊子的嗡嗡声也是靠嘴,实质上它们是翅膀振动产生的.( 3 )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传播并存在.2.声音传播的条件( l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靠无线电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2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例如:某人在一根较长的有水的自来水管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另一端可以听到几次声音?对于这类问题,一般同学认为可以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为自来水管传来的,第二次为水传来的,实际上还有第三次,是由空气传来的. ( 3 )声音在空气中(15℃ )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应该作为常数记住,平常我们讲的音速,指的就是此值。

3 .对发声的理解( l )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正在振动,但是物体正在振动,人们未必一定能听到.只有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即20 一200000次/秒)才能被人耳感受,引起听觉.( 2 )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但是声音会在介质中传播一段时间,稍后消失.4 .声音的传播形式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形式传播,声波类似于投石激起的水波.但声波是以发声体为中心,向周围各个方向传播的,在传播过程中,声音逐渐分散,声波逐渐减弱.总结:1、声音的产生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

声音的传播声音依靠介质传播。

声音的产生教案

声音的产生教案

声音的产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和特点。

2. 掌握声音传播的基本规律。

3. 学会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

二、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音叉、声音传导装置(如绳子、硬纸板等)、音乐播放器等。

2. 实验材料:玻璃杯、水、纸片、弹簧等。

3. 教学素材:有关声音的图片、音频素材等。

4. 教学环境:安静的实验室或教室。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美妙的音乐,激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概念讲解(15分钟)通过图片或文字解释声音的产生原理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声音是一种机械波,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需要介质传播等基本概念。

3. 实验探究(35分钟)(1)利用音叉实验:让学生体验一下音叉的振动和发出的声音,并观察不同高低音的音叉振动频率和声音的变化。

(2)使用声音传导装置:用绳子或硬纸板等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声音传导装置,让学生体验声音通过不同介质的传播方式和效果。

(3)用玻璃杯、水、纸片、弹簧等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声音对水和不同材料的影响,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过程。

4. 讨论总结(30分钟)根据实验结果和观察,引导学生总结声音产生的条件和影响因素,并与概念讲解部分进行对比,加深对声音产生与传播的理解。

5. 拓展活动(20分钟)(1)让学生分组设计一些小实验,进一步研究声音产生与传播的规律。

(2)请学生用手机或其他录音设备,录制不同音源的声音,然后通过音频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6. 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写一个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等。

四、教学评价1. 实际操作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探究环节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操作技能。

2. 讨论与问答评价:评估学生在讨论总结环节的表达能力和对声音产生的理解。

3. 实验报告评价:评估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总结与分析。

4. 拓展活动评价:评估学生在设计和进行拓展活动时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声音的产生》教案设计

《声音的产生》教案设计

《声音的产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原理2. 实验观察声音的产生3. 生活中的声音现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原理,实验观察声音的产生。

2. 教学难点:声音产生的条件,生活中声音现象的解释。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2.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振动的物体(如尺子、鼓等)、放大镜、录音机。

2. 教学课件:声音的产生原理、实验过程、生活现象。

【教学环节】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声音现象,引发学生对声音产生的好奇。

2. 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

3. 讲解:教师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解释实验结果。

4. 应用: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的声音现象,并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6. 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声音产生的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声音现象,引发学生对声音产生的好奇。

例如,让学生听一段音乐,感受声音的变化,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是如何产生的?”2. 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

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用手摸物体,感受振动的幅度和频率对声音的影响。

3. 讲解:教师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解释实验结果。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幅度和频率不同,产生的声音也不同。

4. 应用: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的声音现象,并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例如,讨论为什么敲击不同乐器时,声音会有所不同。

6. 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声音产生的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请你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种声音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作业完成情况。

声音的产生教案

声音的产生教案

声音的产生教案主题:声音的产生一、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

2.了解音源振动产生声音的过程。

3.理解声音的传播过程。

4.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践操作,加深对声音产生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原理,音源的振动过程。

三、教学难点:声音的传播过程。

四、教学准备:实验板、扬声器、弹簧、直尺、绳子、手电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感受声音的魅力,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吗?"2. 概念讲解(10分钟):向学生介绍声音的产生原理,即物体的振动使空气周围的分子产生振动而形成声波,并将声音传播到人耳中。

3. 实验展示(15分钟):将扬声器连接到音频设备上,发出一段纯音频。

然后取弹簧或绳子,敲打实验板,观察实验板上是否会产生震动和声音传播的过程。

4. 实验探究(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用绳子制作一把简易的拨浪鼓,其中一个小组员按照教师示范的方法持续摇动拨浪鼓,其他小组员通过手放在拨浪鼓上来感受声音的传播。

然后让小组成员交换角色,通过实际操作来了解声音的传播过程。

5. 学生思考(10分钟):让学生思考并总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然后请学生列举出声音产生和传播的要点,并进行讨论。

6.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强调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是物体的振动引起的,并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七、课后作业:请学生回家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一些常见的声音产生物体,并尝试解释其声音产生的原理。

八、板书设计:声音的产生1. 声音是物体振动的结果。

2. 振动使空气分子产生振动,形成声波。

3. 声音的传播是通过振动的方式完成。

九、教学反思: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声音产生和传播的过程,加深了学生对声音产生原理的理解。

同时,通过思考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声音是一种非常直观的现象,通过实践操作,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声音的产生》教案设计

《声音的产生》教案设计

《声音的产生》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声音的产生》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并掌握声音传播的方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和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原理、声音的传播方式。

2.教学难点:声音的传播方式的理解和实验操作。

三、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弹簧、木棍、硬纸板、银带、铜带、铝带、黄铜带等。

2.实验器材:音叉、无线电、喇叭等。

3.PPT课件:包含声音的产生原理和声音传播方式的相关知识点。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利用几个发声的例子(敲打物体、吹哨子等)来引起学生对声音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并就学生的思考进行小组讨论。

步骤二:探究声音的产生(20分钟)1.通过示例实验展示声音的产生原理:将音叉敲打在实验桌上,让学生观察并听到声音。

然后将音叉放置在玻璃杯上,再敲打,再次观察声音的变化。

2.引导学生发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通过实验验证:将弹簧在桌子上敲打,观察声音的产生;然后将弹簧固定住再敲打,观察声音是否有明显的变化。

3.总结声音的产生原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就越高。

步骤三:声音的传播(30分钟)1.通过PPT课件展示声音的传播方式,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

2.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利用实验器材(无线电、喇叭等)进行触摸传播、空气传播和固体传播的实验,观察声音的传播方式。

3.总结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可以通过触摸传播、空气传播和固体传播。

步骤四:巩固与拓展(20分钟)1.给学生分发材料和实验器材,让学生自由选择材料做出能发声的器具。

2.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展示,互相欣赏和评价。

五、课堂小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声音的产生原理和传播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总结能力。

《声音的产生》优秀教案

《声音的产生》优秀教案

1、声音的产生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经历“假设与搜集证据”这一科学探究过程。

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产生的原因作出假设。

能够想办法验证假设。

知识与技能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科学研究中要尊重事实。

教学重难点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产生的原因作出假设。

能够想办法验证假设。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蜡线、纸杯、水(每组一套)或其他有关的实验用品。

2、铝箔。

学生准备:自带各种能发声的物体,如:气球、报纸、尺子、玻璃瓶、铅笔盒等。

教学过程一、制造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看见”声音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你能在课堂上也制造出一些声音吗?如果把你们刚才用的东西都收起来,只利用自己的身体,你还能制造出多少种声音来?二、我们刚才制造了许多声音,有的需要用到别的物体,有的只靠我们自己的身体就能产生声音,那声音又是怎样产生的呢?(提醒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假设)你们自己的猜测对吗,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你们准备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呢?我们能“看到”声音吗?你想怎样去“看”声音呢?学生模拟各种声音,有秩序进行学生猜测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三、学生思考并设计出证明自己的猜想的实验方法,选择实验器材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验证自己的猜想讨论分组进行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初步意识到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物体来产生声音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意识到产生声音并不一定要用到别的物体能进行一些合理的猜测,并能简要说明。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教案2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教案2

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教材分析:这节课的内容是有关声音大发生和传播的基本知识,为以后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为下一节听觉的学习作好铺垫。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是重在学生的真实体验和感受,而不是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有多深上,所以我认为更多的一样是引导学生去观察、实验和思考,从中象科学家那样思考和分析、整理现象到本质或者说规律性的东西。

对于声音的发生条件学生比较容易发现和认可,关键还是声音的传播上,学生虽然知道没有空气不能传声,但是真正意义上并没有切实感受到,所以实验就尤为重要了。

另外本节课也提出了声波和声速的概念,个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理论上深入太多,主要还是通过几个简单的实验和生活现象来帮助学生了解声音的常识,所以个人认为更多是通过学生对这部分的未知因素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学会自主学习。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声音发生的条件,并知道声音传播的条件。

知道声速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记住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了解声音在固、液、气体中的传播快慢。

中&考介绍声波的存在和意义。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和习惯。

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并能意识到思考的重要性。

渗透观察和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法。

教学重点: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传播的条件和声速特点的了解。

中*考教学难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且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了解声波的存在。

教学方法:主要是实验、讨论、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展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起点的学习过程,重在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点的整理和升华上,所以教师更多的是创设情景和设计问题上,让学生能积极思考和讨论,做到知识与实际的接轨。

教具准备:音叉、乒乓球、细线、橡皮筋、电铃、玻璃罩、抽气泵、纸杯、线、水槽、橡皮塞、音箱的喇叭、蜡烛;自制的课件;学生准备的材料和器材。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人体的各种感觉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和亲近周围的世界,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而有意义。

声音的产生(教案)

声音的产生(教案)

声音的产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

2. 使学生掌握声音的传播条件。

3. 培养学生对声音现象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2. 声音的传播3. 声音的特性4. 人耳的听觉范围5. 声音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原理,声音的传播条件。

2. 教学难点:声音的产生机制,声波的传播特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振动的弦、扬声器等)。

2.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笔记本。

教案内容示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学生分享生活中关于声音的趣事,引发对声音的兴趣。

二、探究声音的产生(10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器材,提出问题:“声音是如何产生的?”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振动体产生的声音。

3.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总结声音的产生原理。

三、探究声音的传播(10分钟)1. 老师提出问题:“声音是如何传播的?”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声音在空气、水、固体中的传播情况。

3.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总结声音的传播条件。

四、声音的特性(5分钟)1. 老师介绍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2. 学生通过实验感受不同特性的声音。

3. 学生总结声音特性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五、人耳的听觉范围(5分钟)1. 老师介绍人耳的听觉范围,即频率和响度的范围。

2. 学生通过实验测定自己的听觉范围。

3. 学生分享实验结果,了解不同人的听觉差异。

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声音的应用(10分钟)1. 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话、广播、音乐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声音应用的了解,讨论声音在科技、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通过实验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感受声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声音产生的原因。

2.教学难点:设计实验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播放各种声音的音频,如音乐、鸟鸣、汽车声等,提问学生声音是如何产
生的,引出课题。

2.感受声音
(1)让学生闭上眼睛,听周围的声音,描述听到的声音。

(2)讨论声音的特点和来源。

3.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1)提出问题: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2)学生猜想:可能是物体的碰撞、摩擦、振动等产生的。

(3)设计实验:分组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如敲击音叉、弹拨橡皮筋、说
话时触摸喉咙等。

(4)进行实验:学生按照设计进行实验,观察并感受物体的振动。

(5)分析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结论。

4.总结归纳
(1)总结声音产生的原因。

(2)强调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

5.布置作业
寻找生活中其他声音产生的例子,并试着解释其原理。

初中物理课声音的产生教案

初中物理课声音的产生教案

初中物理课声音的产生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 使学生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 让学生了解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4. 让学生掌握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离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学难点:回声测距离。

教学工具:音叉、乒乓球、橡皮筋、刻度尺、纸屑或泡沫、土电话。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声音,思考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它是如何传播的?二、探究声音的产生1. 实验一:音叉振动发声(1) 展示音叉,让学生观察音叉的形状和构造。

(2) 敲打音叉,使其振动,同时让学生注意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3) 让学生尝试用手掌握住振动的音叉,观察声音是否消失。

(4) 讨论:音叉为什么能发出声音?声音是由什么产生的?2. 实验二:乒乓球振动发声(1) 将乒乓球紧贴在嘴唇上,轻轻吹气,使乒乓球振动。

(2) 让学生注意听乒乓球发出的声音。

(3) 讨论:乒乓球为什么能发出声音?声音是由什么产生的?3. 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三、探究声音的传播1. 实验三:土电话实验(1) 让学生分成两组,每组学生之间用土电话(纸管)连接。

(2) 一组学生说话,另一组学生听,观察是否能听到对方的声音。

(3) 讨论:声音是如何通过土电话传播的?声音传播需要什么介质?2. 实验四:空气传播声音(1) 将一个闹钟放在一个封闭的玻璃罩内,让闹钟发出声音。

(2) 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观察闹钟声音的变化。

(3) 讨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否相同?为什么?四、回声现象及回声测距离1. 解释回声现象:当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2. 演示回声测距离的方法:让学生站在教室的一端,大声呼喊,然后站在教室的另一端用手掌接听回声。

3. 讨论:如何利用回声测距离?回声测距离的原理是什么?五、课堂小结1. 总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声音的产生》经典教案

《声音的产生》经典教案

《声音的产生》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3.激发学生对声音现象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原因。

2.难点:理解物体振动与声音产生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各种声音,如音乐、鸟鸣等,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存在,引出声
音是如何产生的问题。

2.新课讲授
1.提出假设:声音可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实验探究:
1.敲击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和发出的声音。

2.用手触摸正在发声的鼓面,感受鼓面的振动。

3.将发声的手机放入水中,观察水面的变化。

3.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结论。

3.拓展应用
1.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在振动时会产生声音。

4.总结
1.回顾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实验过程。

2.强调观察和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5.布置作业
1.寻找身边更多由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

声音的产生教案

声音的产生教案

声音的产生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借助小工具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学合作交流。

5.尝试用分析、比较的方法研究问题,体验通过实验获得成功的乐趣。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学生自带梳子、尺子、钢笔帽、橡皮筋等;教师准备音叉、锣、扬声器等。

2.活动要求:两人一组,互相拨动各种发声的物体,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教学过程】一、引入1.请一位学生蒙上眼睛,另一位学生敲击桌子,请他猜一猜发生了什么?2.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板书)二、探究过程1.感受物体的振动。

(1)学生用尺子或钢笔帽等轻敲桌面,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板书:声音的产生与振动有关)(2)你还想不想看到其他物体也能发出声音?请同学们用自己带来的小物品互相敲一敲、拨一拨,看看它们发声时都在干什么。

(3)学生交流汇报。

(板书:敲击、拨动等)(4)你能让自己的声音消失吗?请同学们试试看。

(5)学生交流方法。

(板书:停止振动)2.讨论声音的传播。

(1)提问:声音是怎么传播的?你能举个例子吗?(2)学生交流。

(板书:空气、水等)(3)教师小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所以只要我们张开口,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不同的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是不同的。

我们来做几个小实验来验证一下。

(4)教师演示实验:①土电话;②用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在其中一个纸杯底部用针扎一个小孔,然后把两个纸杯扣在一起,在另一端大声说话;③把耳朵贴在桌面上用手敲击桌面,耳朵离开桌面用手捂住耳朵;④把一只手放在喉咙处,再用手捏住鼻子,试一试能否听到自己的声音。

并请学生试着解释实验现象的原因。

(板书: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三、拓展与应用1.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中的“生活·物理·社会”内容,交流讨论:声纳是什么?有哪些应用?超声波有哪些应用?哪些地方用到了超声波?举例说明。

科学声音的产生教案

科学声音的产生教案

科学声音的产生教案教案标题:科学声音的产生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和特征。

2. 掌握声音的传播方式和速度。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常见的声音现象。

教学资源:1. PPT演示文稿。

2. 实验材料:铃铛、弹簧、音叉等。

3. 视频资源:关于声音产生和传播的科学实验视频。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声音的概念和产生方式,例如:敲击物体、振动弹簧等。

2. 展示一段声音传播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声音传播方式的思考。

探究活动:3. 分发实验材料,让学生进行实验。

例如,用弹簧的两端拉动并松开,观察声音的产生。

或者使用音叉,敲击并将其靠近耳朵,感受声音的传播。

4.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声音产生的基本原理。

知识讲解:5. 通过PPT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声音的产生原理和特征,包括振动的物体、空气分子的振动等。

6. 解释声音的传播方式,包括空气传播、固体传播和液体传播,并介绍声音传播的速度。

应用活动:7. 提供一些常见的声音现象,如回声、共鸣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的产生原理。

8. 分组讨论并展示解释结果,鼓励学生进行互动和思维碰撞。

巩固练习:9.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完成,巩固对声音产生和传播的理解。

10. 批改练习题,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评价。

总结活动:1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要点。

1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声音产生和传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拓展活动:13.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研究其他与声音相关的问题,如乐器的原理、声音的频率等。

14. 分享拓展研究成果,并进行讨论。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实验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批改和评价学生的练习题答案。

3. 学生展示和讨论的质量和深度。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探究更多与声音产生和传播相关的问题。

2. 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声音在不同环境中的传播特点。

科学《声音的产生》教案

科学《声音的产生》教案

科学《声音的产生》教案一、教材分析《声音的产生》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

本课以探究为核心,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探究机会,尝试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设计理念本堂课的设计理念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展开一系列实验活动,探究声音产生的缘由,知道整个的探究过程。

三、具体的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科学探究:1.通过探究声音产生缘由的整个过程,知道探究的步骤所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教学重点:通过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实验学生认识到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不是由动作产生的。

四、教学程序设计(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导入。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创造最佳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采取以下教学程序:1.教师在上课之前准备好一些物体发声的录音材料,并播放。

师:同学们你们在这段录音中可以听到什么声音?(让学生听声音,引起学生对声音的关注,让学生说说都听到的是什么声音以进一步“唤醒”学生对声音的直接认识。

)生:是小鸟的声音、警车、狗、猪、钢琴、知聊、火车的声音……师:声音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再也熟悉不过的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就是每天在我们身边存在,你想不想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哪?生:想!师:让我们一起通过一组实验来共同探索声音本质。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声音的产生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2.掌握声音的传播方式;3.理解声音的特性和性质。

教学准备:1.实验室材料:音叉、弹簧、木板、弦线、瓶子等。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2.引入新知识:声音的产生是通过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系列实验来深入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

二、实验一:音叉(20分钟)1.准备一个音叉,敲击音叉后将其靠近耳朵。

2.学生观察、感知音叉的声音。

3.学生回答问题:音叉为什么会发出声音?三、实验二:弹簧(20分钟)1.准备一个弹簧,将其两端固定在桌上。

2.学生用手指轻轻拉动弹簧并释放,观察弹簧的振动和发出的声音。

3.学生回答问题:为什么弹簧会发出声音?四、实验三:木板(20分钟)1.准备一个长方形木板,用力在木板的一端敲击。

2.学生观察木板发出的声音。

3.学生回答问题:为什么木板会发出声音?五、实验四:弦线(20分钟)1.准备一根弦线,两端固定在支架上并保持适当的张力。

2.学生用手指拉动弦线,并观察弦线振动和发出的声音。

3.学生回答问题:为什么弦线会发出声音?六、实验五:瓶子(20分钟)1.准备一个空瓶子,学生用手指在瓶口轻轻擦拭瓶口边缘。

2.学生观察瓶子发出的声音。

3.学生回答问题:为什么擦拭瓶口能产生声音?七、总结与拓展(15分钟)1.引导学生总结:声音是通过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是通过媒质的震动传递的。

2.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特性和性质有哪些?例如,声音的频率、振幅和音速等。

3.学生展示自己对声音的了解,并进行互动交流。

八、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回答如下问题:1.振幅和频率对声音的影响是什么?2.什么是音速?它在不同媒质中有什么不同?3.举例说明声音的传播方式。

教学反思:通过以上实验和讨论,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声音的产生原理和传播方式。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第一篇:《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教学重点: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锣、音叉、装水的水槽、录音机、纸片学生准备:鼓、钢尺、皮筋、绿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师:今天这节科学课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件物品,它们是什么呢?请大家来猜一猜。

教师讲台下敲击鼓和锣师:同学们,你刚才是通过什么来猜出这些物体的?生:声音师:关于声音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师:看来同学们对科学很感兴趣,那好,我们今天这一节科学课就共同来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使物体发出声音师:刚才的锣发出了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呢?(碰)我们用很多方法能使物体发出声音,那么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下面就请小组长带领你们组的成员拿出实验桌里面的第一组材料,开始实验吧!1、分组活动:出示鼓、钢尺、皮筋,你能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2、记录并交流我们的想法:3、小组汇报交流4、讨论:观察发声的鼓面、钢尺和橡皮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都在动)5、师小结:我们用了很多方法能使物体发出声音,而且这些物体在发声的时候都在动,我们把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叫做振动。

(二)观察发声物体师出示音叉。

(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1、师演示: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

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着的音叉,感觉一下音叉的振动。

观察小球有什么变化?观察:手指有什么感觉呢?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小球有什么变化?交流反馈:手指有麻麻的振动感,水面产生了花纹,花纹就是由音叉的振动而产生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声音的产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
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老师在开始上课时拿出二胡)知道这是什么吗?(二胡)前些天,吴老师学会了拉二胡,大家想不想听一听老师拉得怎样?(想)
2、教师拉好《二泉映月》的片断后问:老师拉得怎样?可以给老师一点掌声吗?
二、作出假设,初步验证。

1、刚才大家听了老师拉的二胡,还鼓掌了,这拉二胡和鼓掌都发出了声音,你们能猜猜看这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学生猜测)
2、刚才同学们做了很多大胆的猜测,那么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同时用课件揭题)
3、学生利用牛皮筋进行分组实验。

(1)、(教师拿出牛皮筋)请看,老师这里有一条牛皮筋,既然要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那我们就要想办法让它发出声音,你认为怎样才能让它发出声音最好呢?各小组讨论一下。

(2)、学生汇报实验的方法。

(3)、刚才大家讨论出了很多种方法,其中有一种方法老师认为很好,那就是由一位同学两手拉开牛皮筋,另一位同学用手来拨。

当然,用这种方法我们要注意这样几点(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1、由材料员用两只手把牛皮筋拉开(要拉得紧一些),再由实验员用手去拨动牛皮筋。

2、实验时要保持安静,当牛皮筋发出声音时,要仔细观察,看能看到什么?
(4)、大家看清楚要求了吗?(看清楚了)那就请材料员拿出牛皮筋(牛皮筋在材料员所坐位置的抽屉里)开始实验吧。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5)、请各组同学坐好,接下来老师要看同学们到底有了哪些发现?(当学生汇报可以看到牛皮筋在左右运动时,借机板书:左右来回运动)
4、学生利用直尺进行分组实验。

(1)、刚才我们想办法使牛皮筋发出了声音,并看到它左右来回运动,老师这里还有一把直尺,那你有办法使这把直尺发出声音吗?
(2)、(个别学生汇报方法后)好,那我们就请各组的实验员拿出抽屉中的直尺按这种方法使直尺发出声音,当然,在实验时,每一组的四位同学也要注意观察,看直尺在发出声音时会有什么现象产生?(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
(3)、请各组同学坐好,不知我们的同学在听到直尺发出声音时,有没有看到什么?(当学生汇报可以看到直尺在上下运动时,借机板书:上下来回运动)
5、刚才我们在用牛皮筋做实验时,可以看到牛皮筋在做左右快速运动,用直尺做实验时,可以看到直尺在做上下快速运动。

在科学上,我们把这种左右来回运动、上下来回运动都叫做振动(板书:振动)
6、同学们,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牛皮筋发出声音的同时在振动,还可以看到直尺发出声音的同时也在振动。

那么,从刚才的两个实验中,你能初步得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边说边板书:声音、产生)并结合学生回答把句子板书完整: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齐读)
7、既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么在刚开始上课时,老师拉二胡的声音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呢?(教师拿出二胡,并介绍琴弦、和弓。

学生回答后,师用课件呈现琴弦的振动)
三、继续实验,深化探究。

1、在刚才我们用牛皮筋和直尺做实验时,都能看到它们的振动。

可实际上,有很多物体在发出声音时,我们用肉眼是不能直接看到它的振动的。

比如,(教师拿出音叉)这是音叉,现在老师要敲打它,让它发出声音,请你仔细观察,它在发出声音的同时,能不能看到它在振动。

2、你听到声音了吗?看到它在振动了吗?(没有看到)
3、是呀!我们不能直接看到它的振动,可是,我们可以借助其他辅助材料,让我们清楚地观察到它发声时在振动。

借助什么材料呢?请看……
4、(老师拿出一水槽水)这是一水槽水,现在老师要把敲打过的音叉马上放入水中)请你仔细观察,看能看到什么?(水动了起来)为什么会这样?说明了什么?(说明音叉在振动)
5、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队鼓,(教师拿出队鼓,轻敲一下)问:能看到振动吗?(不能)老师现在也要借助一下辅助材料,让你们看到它的振动,这是塑料泡沫(老师把塑料泡沫放在鼓面上,敲一下鼓)你看到什么了吗?(看到了塑料泡沫跳起来)塑料泡沫跳起来说明了什么?(鼓面在振动)
6、刚才我们借助塑料泡沫知道了鼓面在振动,那老师这里还有一个瓶子,我对着瓶口吹气,会发出“呼呼”的声音,可是,你看到振动了吗?(没看到)你能借助塑料泡沫让我们看到振动吗?
7、(个别学生说方法后)请各组材料员来领实验材料,并开始实验,并请记录员填好表格。

9、学生实验后交流。

10、刚才我们所做的一系列实验,都证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我们有时去摩擦、敲打一个物体,是为了让它更好地振动。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么假如我们要让这面锣停止发声,那该怎么办?(学生回答后,让一个学生上来一起做实验)
四、巩固深化,总结延伸。

1、同学们,今天的课堂我们做了很多实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研究,你知道了什么?
2、是呀!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研究,我们知道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实际上,不只物体是这样,我们人发出声音也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让我们一起来感觉一下吧。

(手摸在声带部位,一起说:“我们爱科学”)我们人是这样,动物发出声音也是振动产生的,有的是声带振动,有的是其它部位的振动,如……(利用课件介绍几种动物发声时的振动)
3、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么,我们人又是怎样听到物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呢?这个问题,让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教学反思:
本次科学教研课,我上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课。

自从上周四接到上教研课的任务后到本周三正式上课,我对教案进行了多次的修改,并精心准备教具。

上过以后,我认为本课有这么一些成功之处:
一、注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实验习惯。

科学课中,孩子们纷乱的分组实验一直是困惑教师的一个问题。

良好的实验习惯一直是教师们追求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中,我将学生分成十组,并对每组中的四个人进行分工,即分为组长、实验员、材料员和记录员。

从本节课来看,学生的探究活动以组长为核心,成员积极配合、分工、合作,教学井然有序。

这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我把学生的分组实验分成了有一定“梯度”的三次:第一、二次实验,把重点放在正面探究上,选择了牛皮筋和直尺做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物体发声时的规律。

第三次实验,选择了瓶子和塑料泡沫做材料,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从而让学生懂得了物体发声时是否在振动,还可以借助一些辅助材料来观察。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易到难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达到了预定的教学设想,能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创新教学方式,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为了达到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的目的,我在学生分组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又设计了音叉、队鼓和锣三个演示实验,其中怎样让发出声音的铜锣立即停止发声这一教学活动,以一种逆向思维验证了学生的探究结果,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设计独特新颖。

这对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然,本课的教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在县教研室三位小学科学教学专家点评以后,我感觉本课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有:
一、层次还不够分明。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三个分组实验,实际上,用直尺和牛皮筋这两种材料做实验,它们的作用是一样,实验方法也很简单,实验现象也很明显,它们应该属于同一层次的两个实验,因此,从课堂的教学效率来看,可以把这两个实验合并为一个实验。

二、实验材料的结构还有待优化。

正如课后县教研员点评的那样,本课的实验有固体的振动,有气体的振动,可是看不到液体振动的实验。

这需要优化。

三、学生对气体振动产生声音的理解还不够深刻。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用瓶子和塑料泡沫的分组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实验现象很明显,可是从学生在实验后填写的记录卡上基本上是填写“塑料泡沫振动产生声音”的。

这种明显的实验现象却给了学生以错觉,这是我课前始料不及的。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该做怎样的铺垫才不会让学生产生错觉呢?这也是县教研员在点评时提出的一个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