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哲学的基本问题专业知识讲座
一轮复习:哲学的基本问题 ppt课件
马克思主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pp化t课件的理论成果
3
考点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哲学基本问题的含义及内容(是什么)
(1)含义 :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1)“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 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经典观点:
• 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 成。 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ppt课件
10
考点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考点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考点3: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考点4: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1)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 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ppt课件
11
考点4: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基本 形态
主观 唯心
客观 唯心
区别
代表人物
联系
及其观点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 ①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②陆九
主观精神(如人的目 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的、意志、感觉、经 验、心灵等)夸大为 唯一的实在,当成第
(2)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 必须回答的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对哲学的影响
(3)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
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ppt课件
7
考点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考点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考点3: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1.2.1哲学的基本问题 必修4
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
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哲学要从总体上探讨人与世
界的关系,就必须首先弄清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 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
•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
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
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例 (2010江苏卷25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 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理 解。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之分, 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 是不可知论。
.
•
哲学基本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
实践问题,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包括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
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工人做工、农民种地、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都是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它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
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
.
第一个方面 地位 是哲学基本问题中最重要的方面
第二个方面
是哲学基本问题中从属 的方面
区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
别
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
意义
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 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哲学常识第一课第一节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2.承认自然的客 观性是人类有意 识地处理人与自 然关系的基本前
提
栏目 导引
考点内容完全解读
哲学常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
主干梳理 1.世界观和哲学
栏目 导引
哲学常识
(1)所谓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 及人和世界关系的_根__本_观点、_根__本_看 法。 (2)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_根__本__原__则_和根本方法。
2.承认社会的客观性是人类变革社会 的前提 人类变革社会必须以物质资料的 生__产__方__式__为基础,必须遵循生产关系 一定要适应_生__产__力_状况的根本规律。
栏目 导引
哲学常识
拓展提升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1)原因:①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有 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向 自然索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是人的本质能力的体现。
栏目 导引
哲学常识
特别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建立,使马 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成为彻底的唯物论 ,使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成为彻底的 辩证法。
栏目 导引
哲学常识
(2)在对象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 旧哲学企图构造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 和建立“科学之科学”的幻想,实现 了哲学研究对象的科学化,正确解决 了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把哲 学对象规定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 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栏目 导引
哲学常识
【特别提醒】 自然科学中讲的物质 是指有形的实体,是物质的具体形态 ,而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则囊括了整 个世界的万事万物,反映的是自然界 和社会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唯一 特性。二者不能等同。
栏目 导引
哲学常识
2.“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的异
哲学一轮复习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完整版ppt课件
A、“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 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 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思维能不能正确反存在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承认能正确 反映存在
否认正确反 映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走进哲学 问辩人生
1、我们永不能由知觉的存在或其任何性质,形 成关于对象的存在的任何结论 。
不可知论
2、人不仅不能感知和证明物质实体的存在,也不能 感知和证明精神实体(包括上帝)的存在。
不可知论
3、世界上只有没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被认识 的事物。
可知论
走进哲学 问辩人生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唐朝时佛教盛行,有一次,广州法性寺方丈讲授佛 教经学,和尚们都在寺中端坐,聚精会神听讲。忽然, 一阵风把佛前的幡吹得左右摇晃。两个和尚就小声议 论起来,一个和尚说:“那幡在动呢!”另一个却说: “不对,那不是幡动,而是风在动啊!”旁边一名叫 慧能的和尚闭目平心静气插嘴道:“不是幡动,也不 是风动,分明是你们的心在动呀!”
谁 A.物是观念的集合 决 B.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定 C.心外无物 谁 D.存在就是被感知 呢 ? E.我思故我在
1.主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形态
基本观点
主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
观
人的目的、意志、感觉、
唯
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
心
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 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
主
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第2课第1框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doc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注意: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教学,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 ①注意搭配,如不能说“思维和物质的关系”。
②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③区分两个不同的划分标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而不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对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不同回答,而不是思维能否反作用于存在的不同回答。
另外,不容忽视的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个知识点是哲学中非常存在决定思维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思维决定存在思维和存 在的关系 何为第一性简单的知识点,但同时也是出错率极高的知识点,丢分是非常遗憾的。
教师可以建议学生记住上述图示,效果可能比单纯的文字记忆要好得多。
2、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这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这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这一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
哲学研究的问题很多,但我们能够从中找出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
这个基本问题可以表述为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②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③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解析:D。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①④是正确的。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①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②各种哲学的发展方向③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④哲学的产生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B。
(通用版)江苏省大丰市2018年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 第16讲 哲学基本问题重难点梳理讲义
第16讲 哲学基本问题 重难点梳理考试大纲规定重点研究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的作用 哲学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哲学的物质概念哲学的运动概念物质运动的规律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 世界观具有实践性,人的世界观是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不断优化的。
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哲学的作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哲学的物质概念不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哲学的运动概念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理解: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的概念、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 真理和谬误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理解: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事物运动的规律规律具有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客观性:─ 规律本身:产生、灭亡─ 人可以:认识、利用、改变条件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 人不能:创造、改造、消灭普遍性:万事万物都有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遵循规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目的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践概念: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特点:直接现实性─ 客观物质性——主体、对象、手段─ 能动性——意识、目的、创造性─ 社会历史性——社会性、历史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普遍的,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普遍的: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具体的、有条件的:─ 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反对抽象化)─ 在一定系统之内(反对断章取义)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绝对的:─客观的,含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容─人的认识无限发展,没有认识不了的事物相对的:─深度:一定层次─广度:一定范围─进程:一定阶段反对:形而上学,割裂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和谬误区别─含义不同:真理: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谬误:主观对客观的歪曲反映─相互对立:在一定范围内,两者有着明确的界限联系─相互依存:没有一方就无所谓另一方,相比较而存在─相互转化:真理超出一定的范围、历史阶段就会转化为谬误;谬误往往是真理的先导,批判谬误能够发展真理统一─两者是人类认识活动中的一对矛盾,相互斗争,推动认识的发展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题一:山海经中追日的“夸父”,淮南子中射日的“后羿”,西游记中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和聊斋志异中一个个善良的“狐仙”,这些虚构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其“原型”。
高中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公开课PPT课件
天行有常,不为 尧存,不为桀亡
唯物主义
王充
人病则忧惧 忧惧则鬼出
唯物主义
心外无物 唯心主义
存在就是被感知
英国 贝克莱
唯心主义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哲学家,在表达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 和方式上各不相同。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 实、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关系问题,体现了 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基本看法和观点。
我们究竟能不能认识这个 惠施 世界、庄子认识周围事物?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鯈鱼出游从容,是鱼 之乐也。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 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 矣。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 鱼之乐?
(3)、哲学的基本问题内容的第二方面(从属方面):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可知论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
承认能正确反 否认正确反映
映存在
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谁为第一性)
可知论 不可知论 (有无同一性)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 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会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
这一关系,对应的正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
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注意: “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 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相关详细知识会在第四 课和第五课和大家共同 探讨、学习
想一想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 专题十三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考点2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课件.ppt
17
4.国家能够既着眼当前,又谋划长远,制定符合经 济发展要求的宏观调控政策。说明( )
A.思维是本原的,存在是派生的 B.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C.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D.建立在存在基础上的思维是变化无常的
18
解析:宏观调控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当根据 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而适时调整,说明思维能够正确地反 映存在,B 符合题意;A 观点是唯心主义,不符合题意; C 观点错误;D 虽然承认存在决定思维,但认为“思维是 变化无常的”观点错误。
7
1.(2014 年 6 月·广东学考单选Ⅰ)下列对哲学的理解, 正确的是( )
①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一般来说, 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 ③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 实践活动 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
解析: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②说法错误;哲学的基本 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④说法错误;①③说法正 确且符合题意。
3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 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 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了各种 哲学的性质和方向,决定了6 月·广东学考单选Ⅰ)生活处处有 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答案:AC
21
6.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是因为它( )
A.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无法回避 的基本问题
B.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C.是辩证法、形而上学争论的焦点 D.贯穿于哲学发展的阶级社会
22
解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 实践活动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 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CD 错误。
高三第一轮复习教案《哲学常识》部分
高三第一轮复习教案《哲学常识》部分第一课一切从实际出发一、高考考点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知识结构三、重点、难点剖析1、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1)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①宇宙间各个天体的形成与变化是客观的,各个天体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②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③人类的产生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2)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①从人们利用自然物来看,人们利用自然物的根本前提是自然物的客观存在,是自然物本身的属性与规律。
自然物及其属性与规律不会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只能根据自然物本身的属性与规律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
②从人们改造自然物来看。
人们改造自然物活动的基础,只能是自然物及其固有的属性和变化发展的规律,而这些则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
③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人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所取得的成果,首先是人们承认自然的客观存在和服从自然的结果。
2、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1)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的产生既不是什么“神灵”的“杰作”,也不是人的意识的“创造”,而是客观世界自身力量长期作用的必然结果。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发展的高级阶段。
(2)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高三政治哲学一轮复习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PPT
复习点睛
1.一个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 2.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三大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4.两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4
栏目索引
主干构建 · 精要概览
考点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
考点二 哲学的基本派别
考点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
易错矫正 热点聚焦
练出高分
5
主干构建 · 精要概览
哲学 百 舸 争
基本问题:① 思维 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 ② 意识和 物质的关系问题
基本
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③ 本原 :是划分唯物主
内容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④ 同一性 :是划分可知 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流
的 思
想
哲学 基本 派别
划 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分 依 根本观点:⑤ 物质 是本原的,⑥ 意识 是派生的 据唯 物 基本形态:⑦ 唯物主义、近代⑧ 主义 古代朴素 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⑨ 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 主义 意识 根本观点:⑩ 意识 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 ⑪ 客观 主观 基本形态:⑫ 唯心主义和⑬
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6
A
考点二 哲学的基本派别
1、是什么: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考点梳理
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承认能正确 认识存在 否认能正确 认识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11
(谁为第一性)
(有无同一性)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1)从社会实践来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 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 本问题。 (2)从哲学自身派别来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4哲学与文化阶段综合提升
高考总复习·政治
(7)物有自身的属性和功能,但它一般不会自动满足人,只有通过人 的劳动改造,才能使之满足人,才能形成物的价值。 (8)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劳动的过程是创造价值的过程。人只 有在劳动中才能展示自己的力量,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返回导航
高考总复习·政治
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 (1)一脉相承、延续发展、不断升华。革命文化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 良传统,融合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再生 再造和凝聚升华,并在革命实践中得到熔铸。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收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华,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 色革命文化的深度融合,也是中华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 (2)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主体与主流。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 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 的精神标识。
返回导航
高考总复习·政治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 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其 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 发展。 (4)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 动中,即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中实现的。在阶级社会 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 ,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 善加以解决。
返回导航
高考总复习·政治
3.如何正确认识人工智能 (1)从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看,人脑是思维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 的机能。人工智能不是人脑,所以,它不会思维,不会产生意识,只是 对人类思维的模拟。 (2)从功能上看,人工智能的功能在某些方面会超过人类,但人类智 慧具有人工智能不可比拟的优点和长处。 (3)从性质上看,人工智能进行的活动不是实践活动,人工智能只是 人类制造出来的一种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含义 :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1)“思维”和“存在”相搭配,““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 系【注”意。】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
都认为意识是 世界的本原,
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 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神。
物质依赖于意
客观唯心主义把 ①朱熹:“理在事先”,“理生
客观精神(如上帝、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
理念、绝对精神
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②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
等)看作世界的主 念世界”创造的,理念是世界的
(2)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考本文点档所4提:唯供的心信主息仅义当供及之参处考其,之请用形联,态系不能本作人为或科网学站依删据除,。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基本
区别
代表人物
联系
形态
及其观点
主观 唯心
客观 唯心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 ①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②陆九 主观精神(如人的目 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何者为本原(思维和存 在谁决定谁)
有没有同一性
(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能正确认识 不能正确认识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考本文点档所1提:哲供的学信基息仅本当供问之参处考题,之请用的联,内系不能本容作人为或科网学站依删据除,。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考点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命题。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包 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 动作用。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考本文点档所1提:哲供的学信基息仅本当供问之参处考题,之请用的联,内系不能本容作人为或科网学站依删据除,。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唯物主义 及其形态
唯心主义 及其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考本文点档所2提:哲供的学信基息仅本当供问之参处考题,之请用的联,内系不能本容作人为或科网学站依删据除,。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考纲展示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哲学基本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问题
思维和存在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三种形态
正确性
局限性
共同点
古代朴素 唯物主义
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 A.具有猜测性,
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 B.没有科学依据; 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C.把物质归结为物
上在 ,物
本质上是正确的
质的具体形态
都质
近代形而上 学唯物主义
辨证唯物 主义
建立在自然科学成
A.把物质归结为自然坚持
与 意
会就 和正历确的发史揭发基展示展础了了的上唯物客,物质观丰主世要界富义求的,基反科B上唯.本映学学心具规了意性主有律最义和义机,广上历械反大的史性映人原观、了们子上形社群;的而物质决定意识
识 的 关 系 问 题
众的根本利益。
历史唯物
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主义
的伟大思想武器。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古代朴素唯物主当义之的处,经请典联观系本点人:或网站删除。
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1)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 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与生 活的关系
(2)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 必须回答的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对哲学的影响
(3)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 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考本文点档所1提:哲供的学信基息仅本当供问之参处考题,之请用的联,内系不能本容作人为或科网学站依删据除,。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考点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考本文点档所1提:哲供的学信基息仅本当供问之参处考题,之请用的联,内系不能本容作人为或科网学站依删据除,。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考点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考点3: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考点4: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1)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 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气 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经典观点:
• 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 成。 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的、意志、感觉、经 验、心灵等)夸大为 唯一的实在,当成第
③王阳明:“心者,天地万物之主”, “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
二者在根本观
事,心外无理” 贝克莱:“存在 点上是一致的。
一性的东西,认为客 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
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⑤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⑥康德: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⑦普罗
考点3: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教材P12第一段)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先有物 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文档2所)提唯供的物信主息仅义当供之参哲处考学,之请用的联,系不基能本本作人为或形科网态学站依删据除,。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