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资料讲解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初中七下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初中七下](https://img.taocdn.com/s3/m/dd5788fb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6.png)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初中七下导言:群文阅读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教学方法,旨在通过集体阅读的形式,促使学生对文学作品、传统文化、科学知识等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学习。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初中七年级下册学生更好地进行群文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群文阅读的重要性和意义;2.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素养;3.通过群文阅读,加深学生对课外读物、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4.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分析群文阅读材料。
二、教学内容1.群文阅读的概念与特点;2.选取适合初中七年级学生的群文阅读材料;3.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探究与讨论;4.学生个人和小组作业。
三、教学过程1.群文阅读概念与特点介绍(字数:200)群文阅读是指以集体阅读的形式进行,通过共同赏析文学作品、阅读文化资料等,达到促进思维觉醒、拓宽知识视野、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教学方法。
群文阅读的特点是多样性,可以涉及诗歌、小说、散文、报刊杂志等形式,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拓展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2.选取适合初中七年级学生的群文阅读材料(字数:200)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群文阅读的内容和意义,我们需要选取适合初中七年级学生的群文阅读材料。
可以选择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中小学生读物,如《小王子》、《红楼梦》等。
这些材料既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适合用于群文阅读的教学活动。
3.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探究与讨论(字数:600)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立一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探究与讨论。
例如,选择《小王子》作为群文阅读的材料,主题可以是“友情与成长”。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并进行讨论,比如小王子和狐狸之间的友情如何影响了小王子的成长,学生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等。
通过这样的讨论,可以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他们审美情趣和批判思维。
4.学生个人和小组作业(字数:500)在群文阅读的教学中,学生个人和小组作业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及资料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及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220513d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25.png)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及资料一、引言群文阅读是指通过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合作,共同阅读和探究文学作品的过程。
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理解能力。
本文将探讨群文阅读教学的设计及相关资料。
二、教学设计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以下是一些教学设计的建议:1. 选择适当的文学作品:教师应该选择与学生年龄、兴趣和语言能力相匹配的文学作品。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力。
2.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4-6人组成。
每个小组成员具有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者、讨论员等。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3. 阅读和探究:每个小组成员在指定的时间内阅读相关文学作品,并共同探究其中的主题、情节、人物等要素。
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写作和展示的方式来分享他们的发现和理解。
4. 学生主导学习: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扮演了更加主动的角色。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相关的资料,展开相关的研究,并向其他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发现。
5. 教师角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指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
他们可以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和支持,确保学生的学习顺利进行。
三、教学资料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料来辅助学生的学习。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资料:1. 文学作品: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如《小王子》、《唐吉坷德》等。
这些作品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还能够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
2. 阅读指导: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指导,如对文学作品的背景介绍、重要人物的分析等。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3. 活动设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文学作品相关的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创作绘画等。
这些活动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动力。
4. 评价工具: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评价工具,如观察记录表、学习日志等。
通过评价工具,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初中版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初中版](https://img.taocdn.com/s3/m/768d267c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2e.png)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初中版一、教学背景和目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阅读一系列优秀文学作品和其他相关文章,学生可以提高阅读理解、文学鉴赏以及批判性思维等能力。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提升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1. 教学内容:(1) 优秀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
(2) 相关文章:如文学评论、文化背景介绍等。
2. 教学重点:(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步骤1. 分组阅读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优秀文学作品进行阅读。
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仔细阅读,理解文本内容,并找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
2. 小组讨论每个小组讨论阅读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并尝试解决。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倾听和分享自己的想法。
3. 教师辅导教师根据小组讨论的情况,做一些激发学生思考和理解的引导。
通过提问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
4. 学生分享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
学生可以在分享过程中彼此学习和借鉴,丰富自己的理解。
5. 文学作品拓展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讨论的内容,选择相关的文章进行拓展。
可以是对文学作品的评论、作者的其他作品介绍等。
学生需要在辅导下进行阅读和理解。
6. 写作拓展将学生分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喜欢的文学作品,进行短文创作。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展开自由写作。
7. 评价和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内容进行评价,并提供针对性的反馈。
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四、教学手段和辅助材料1. 教学手段:小组合作、讨论、引导提问、分享、写作等。
2. 辅助材料:优秀文学作品集、相关文章、教学PPT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小组讨论和分享的质量和数量。
2.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表现。
3. 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整体理解和鉴赏能力的提升。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七下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七下](https://img.taocdn.com/s3/m/72b7c846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6.png)
教学方法创新性: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具有创新性,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评价及时性:评价教师是否及时、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反 馈和建议。
群文阅读的教学资源
教材是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资源,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本,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阅读。 教师可以根据群文阅读的主题和目标,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整合、拓展相关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中的文本,发现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应注重教材资源的更新和升级,及时引入新的阅读材料,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
群文阅读的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群文阅读材料 考虑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 选取具有多样性的群文阅读材料,包括不同题材、风格和作者的作品 注重群文阅读材料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导向
依据教材单确定群文阅读主题
依据教师教学需求确定群文阅读 主题
依据社会热点话题确定群文阅读 主题
图书馆资源:利用图书馆的图书、期刊等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阅读材料。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上的各种教学资源,如课件、视频、在线课程等,丰富教学内容。 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教学视频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社会资源:利用社会上的各种教学资源,如博物馆、展览馆等,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群文阅读的教学评价
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群文阅读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
通过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了解学生对群文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和思维能力。
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包括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分析、推理和 评价等能力。
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考试、作品评定、口头表达等。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七年级下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七年级下](https://img.taocdn.com/s3/m/1689604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5.png)
案例名称:《海底两万里》群文阅读教学实践
案例简介:通过《海底两万里》的群文阅读,让学生了解科幻文学的特点和魅力,激 发想象力。
教学目标和主题分析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群文阅读的热爱和兴趣。
群文阅读教学 设计七年级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XXX
目录
CONTENTS
01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02 群文阅读教学的概念和意义 03 群文阅读教学的设计原则 04 群文阅读教学实施步骤 05 群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06 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XXX
PART ONE
添加章节标题
XXX
跨学科与整合性:加强 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 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 质与跨学科思维能力。
批判性阅读与思辨能 力:注重培养学生的 批判性思维和思辨能 力,提高阅读理解的 深度与广度。
群文阅读与写作结合 :加强群文阅读与写 作教学的有机结合, 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和文学素养。
感谢 您的观看
汇报人:XXX
XXX
PART FOUR
群文阅读教学实 施步骤
确定主题和教学目标
确定主题: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 况选择合适的主题
筛选文章:围绕主题选择相关文章, 注重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明确教学目标:根据主题制定具体、 可操作的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目标设计 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 动参与
PART TWO
群文阅读教学的 概念和意义
群文阅读教学的定义
群文阅读教学是 一种通过阅读多 篇相关联的文章 来提高学生的阅 读能力和思维能 力的教学方法。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七年级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七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ee64412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f.png)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七年级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群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写作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合适的群文阅读材料,包括诗歌、短篇小说、传记等;2. 阅读指导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3. 组建小组,每个小组4-5名学生,确保每个小组存在多样性。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0分钟)1. 教师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群文阅读。
解释群文阅读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思考一下他们自己在学校或家庭中喜欢阅读的群文材料,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
第二步:介绍群文材料(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准备好的群文材料,并简要介绍每个材料的背景和内容。
2. 鼓励学生提问并对材料进行初步预测。
第三步:小组阅读与讨论(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篇群文材料。
2. 学生通过轮流阅读和讨论的方式理解文章内容,同时回答阅读指导问题。
3. 教师在小组中巡视,辅导并引导学生的讨论。
第四步:小组展示(20分钟)1.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阅读的群文材料。
2. 学生分享他们在小组讨论中得出的结论和理解。
3. 教师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提问。
第五步:个人总结(10分钟)1. 学生思考并记录下他们对群文阅读的体会和收获。
2. 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第六步:课堂反思(5分钟)1. 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2. 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以改进今后的群文阅读教学。
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通过群体讨论和分享,拓展对群文的理解和诠释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作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将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的能力。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引导和辅导的作用,同时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
通过这种互动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将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群文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8部编版)第五单元 群文阅读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8部编版)第五单元 群文阅读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f8fb90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3f.png)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8部编版)第五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课题:感物而生情,托物而言志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自主阅读,整体感知文本。
2.学生能够通过比较分析,加强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
3.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托物言志在文章中的运用。
难点、重点:1.学生能够通过文本间的阅读,理解和运用文本的能力。
2.学生能够通过比较的方法阅读,加强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金牌练册、课外阅读文本材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让学生齐读《第五单元导读》,并边读边画,明确本单元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二、比较阅读析内容1.充分地读,相遇人生智慧。
1) 让学生用默读、勾画关键句的方法阅读XXX的《紫藤萝瀑布》。
2) 让学生用精读、勾画关键句的方法阅读XXX的《一棵小桃树》。
3) 让学生用默读、勾画关键句的方法阅读XXX的《三角梅》。
2.今天我们主要通过比较阅读法来研究,比较分析,加强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
我们要让小桃树进行三组对比:1) 小桃树与紫藤萝;2) 小桃树与爷爷的盆景;3) 小桃树与三角梅。
我们先来看第一组对比,请学生结合《紫藤萝瀑布》和《一棵小桃树》两篇课文,完成下列表格,时间8分钟。
1) 小桃树 VS 紫藤萝小桃树经历风雨后不幸遭遇紫藤萝接下来我们来完成第二组对比,小桃树与爷爷的盆景,时间5分钟。
2) 小桃树 VS 爷爷的盆景小桃树外形待遇结局爷爷的盆景最后是第三组对比,小桃树与三角梅。
3) 小桃树 VS 三角梅小桃树成长经历面对挫折的态度三角梅。
初一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初一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84bc9ae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b.png)
初一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作为初中语文教学重要的一环,群文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本篇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帮助初一学生积极参与群文阅读,在阅读中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本类型的理解和辨别能力;2. 培养学生积极阅读的习惯,并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3. 提高学生的写作与表达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4. 培养学生感受文本情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包括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两个部分。
(一)散文阅读1. 选择一篇具有鲜明特点的文学散文,如《牧羊女的晨间旅行》;2. 向学生介绍散文的特点和写作风格,并帮助学生了解散文的作用和意义;3.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散文的主题和情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4.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生对散文的理解与感受;5.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写一篇自己的散文作品,表达自己的思考与情感。
(二)诗歌鉴赏1. 选择一首著名的诗歌作品,如《静夜思》;2. 向学生介绍诗歌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并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3. 导读诗歌,注重节奏感和词语的美感,帮助学生提高鉴赏能力;4. 进行诗歌朗诵活动,鼓励学生通过朗诵来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与感受;5. 引导学生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散文阅读部分:a. 展示《牧羊女的晨间旅行》散文,简要介绍散文的特点和意义;b. 学生阅读散文,帮助学生理解散文的主题和情感;c.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对散文的理解与感受;d. 鼓励学生进行个人创作,写一篇自己的散文作品;e.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赏析和评价。
2. 诗歌鉴赏部分:a. 展示《静夜思》诗歌,简要介绍诗歌的特点和表达方式;b. 导读《静夜思》,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c. 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活动,表达对诗歌的理解与感受;d. 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e.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交流。
七下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七下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14f93b7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78.png)
七下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了解和理解群文阅读的概念和重要性;2.培养学生的群文阅读兴趣和能力;3.提高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和认知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以下内容:1.群文阅读的定义和特点;2.群文阅读的分类与形式;3.群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4.群文阅读的价值与意义。
三、教学过程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群文阅读材料,如民间故事、童谣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知识讲解1.群文阅读的定义和特点群文阅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以群体为单位进行共同阅读、讨论和解读文学作品的活动。
与个体阅读相比,群文阅读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阅读效果。
2.群文阅读的分类与形式(1)文学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讲解文学名著的背景、写作技法和内涵。
(2)课外读书会:学生自发组织的读书会,通过互相推荐和分享读过的好书,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小组讨论:教师可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本书进行阅读,然后组织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思维。
3.群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1)读前准备:了解作者背景、作品背景以及时代背景,为阅读作品做好准备。
(2)积极阅读:通过标注、摘抄等方式,提高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合作讨论:与同学共同探讨作品的主题、结构、语言运用等,互相启发和帮助。
(4)公开展示:鼓励学生进行作品演讲、分享和评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展示能力。
4.群文阅读的价值与意义群文阅读不仅能增加学生的文学知识和审美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批判思维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
巩固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或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文学作品,在读书角或课余时间,进行个人或小组的群文阅读活动,并在班级中举办一些读书分享会,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听取小组讨论的内容和学生的口头表达,教师可以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群文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情况。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初一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初一](https://img.taocdn.com/s3/m/57e771f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b9.png)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初一一、教学目标通过群文阅读教学,帮助初一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对不同文本类型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学作品:选取一些适合初一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如散文、诗歌、小说等。
2. 非文学作品:选择部分报刊杂志文章、科普读物、历史故事等。
3. 课外读物: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图书、小说等,进行个人阅读。
三、教学方法1. 指导阅读: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一篇适合学生阅读的文本,并进行逐句解读、词汇解释、背景分析等。
2. 问题引导: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思辨能力。
3. 对话互动: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互动,共同探讨文本的含义、情感表达等,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交流能力。
4. 归纳总结:在阅读结束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梳理文章结构、主题、意义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并通过一段小故事或图片展示引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2. 指导阅读选择一篇适合初一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如一则故事或一首诗歌,并通过逐句解读、背景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3. 问题引导提出一些与文本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故事中的主人公有哪些特点?你觉得他们的行为正确吗?诗中的意象给你的感受是什么?4. 对话互动促使学生与教师及同学之间进行对话互动,分享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观点,并与他人展开讨论。
5. 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外读物,进行个人阅读。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推荐书目,并鼓励学生在接下来的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六、教学评价对学生的群文阅读进行评价可以采用以下方式:1. 阅读理解测试:出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阅读理解题,检测学生对所学文本的理解。
2. 学生讨论和分享: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和分享表现,评价他们的表达能力、思考深度等。
3. 课后阅读记录:要求学生在课后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以此评价他们在课外阅读方面的积极性和成效。
七下散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七下散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1b9be81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8.png)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群文阅读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多篇文本的对比和整合,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群文阅读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阅读不同风格和主题的文本,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提高综合素质。
七下散文群文阅读教 学设计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X
目录
CONTENTS
Part One
添加标题
Part Two
添加标题
Part Three
添加标题
Part Four
添加标题
Part Five
添加标题
Part Six
添加标题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理念
强调整体性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理念强调整体性,即把多篇文本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
04
群文阅读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
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音乐等,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回顾旧知:回顾已学过的相关知识点,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提出问题:提出与主题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 引入新课:简述新课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文本阅读环节
学生自读,初步感知文本内容 教师范读,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主题和情感 学生互读,交流阅读心得和体会 教师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和写作技巧
整体性原则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重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 同点,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
整体性原则还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重文本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和意义。
整体性原则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通过多篇文本的 阅读,拓展思维和视野,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初中语文七下第三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七下第三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8999e6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a.png)
初中语文七下第三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强化育人导向,着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积极观察、感知生活,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能感受语言文字之美,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寓言文字作品;学习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操。
二、教材分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中展示了一组“小人物”的故事。
这些“小人物”没有传奇的经历、壮丽的事业,没有深湛的学识、豪迈的言语,也没有火一样的愤怒与冰一样的沉静。
但是他们仍然带给我们深深的感动,一种平实、真切、直抵内心深处的感动。
因为在他们身上,有着朴素的爱与单纯的善,有着平凡的向往与坚韧的追求,还有着自信与智慧。
阅读这些“小人物”故事的过程,其实也是审视人性、理解社会、净化心灵的过程,那种虽平淡却绵长的温暖,萦绕在我们的心头,久久不散。
三、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虽然阅读能力欠缺,但是他们普遍喜欢读情节性作品,而本单元的课文都有一定的故事性,给他们创设新的、具有挑战性的阅读体验,促使他们“跳一跳”“够一够”,自主地克服阅读中的困难。
有了这种主动性,辅以教师的指导,学生就有可能进入到阅读的“最近发展区”,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同时,对于青少年来说,感受“人”,理解“人”,思考“人”,是促成自己精神成长、个性成熟的重要途径。
因此,整合阅读本单元的课文,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是知识、能力、人性提升完善的重要实践。
四、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熟读精思”,使学生获得独立的阅读方法,养成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习惯。
2.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人物形象的内涵。
3.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赏析、模仿课文的写作手法。
五、教学重难点:深入理解“熟读精思”,理解人物形象的内涵,学会观察社会,品评人物。
六、教学准备:学生提前预习,自主阅读文本,结合课后思考题深入思考文章内涵,整理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质疑。
群文阅读初中教案
![群文阅读初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de515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a8.png)
群文阅读初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2.通过群文阅读,使学生了解不同文章的文体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选择与主题相关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
2.分析每篇文章的文体特点,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3.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群文阅读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阅读:学生独立阅读每篇文章,了解文章大意,标记不理解的地方。
3.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分享阅读心得。
4.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每篇文章的文体特点,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5.总结:教师总结每篇文章的特点,强调阅读技巧和方法。
6.拓展:学生根据所学,进行写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通过阅读测试进行评价。
2.学生合作探讨的能力,通过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进行评价。
3.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通过写作练习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相关文章,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不同文体。
2.阅读理解测试题。
3.写作练习题目。
六、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七、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
2.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每篇文章的文体特点,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写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收获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初中七下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初中七下](https://img.taocdn.com/s3/m/f7cfc5f6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2a.png)
总结群文阅读教学的特点 和优势
分析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中 的不足和问题
探讨如何优化群文阅读教 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提出对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的展望和建议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X
阅读需求:学生需要多元化的阅读材料,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提高阅读理解 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阅读特点:初中七下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量逐渐增加,开始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并能够与他人进行讨论和分享阅读体验。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和思维能力,培养其阅读兴 趣和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 语文素养。
注意事项:教师在激活学生的前知和背景知识时,应注意引导学生的思 路,避免偏离主题,同时也要注意控制时间,避免影响教学进度。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群文阅读教学方法: 通过比较、归纳、 分析、综合等方式,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 解和分析能力。
技巧:引导学生关 注文本的语言、结 构、主题等方面,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 解和分析能力。
原则:选文要具有代表性、 多样性和趣味性,要注重文 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整合, 要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 理特点,要注重教师的引导 作用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群文阅读选文 及组织
选文的原则和标准
选文的原则:选文要符 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注 重选文的多样性、代表 性、思想性、趣味性。
选文的标准:选文要符 合教学目标,注重选文 的难易度、篇幅长度、 语言质量、文化背景等 因素。
选文的主题和来源
主题:以初中七下的教材内容为主,涉及多个学科领域 来源:教材、课外阅读材料、网络资源等
群文的组织方式和策略
选文原则:选择具有内在联系的文章,以共同主题或共通点组织群文
初中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初中群文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0441af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38.png)
初中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简介本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初中生的群文阅读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通过多种教学策略和活动,学生将能够拓展词汇量、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并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拓展学生的词汇量-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教学内容1. 群文阅读基础知识- 文学类型和风格- 作家和他们的作品- 文学作品的结构与元素2. 多样的文学作品- 诗歌- 小说- 散文- 戏剧3. 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论- 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文学作品的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 文学作品的语言运用和叙述手法教学策略1. 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 学生分成小组,共同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通过讨论和合作来加深理解和思考。
2. 阅读活动和任务- 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例如读取一篇篇幅适当的文章,并完成相关问题或任务。
3. 创意写作和表演-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或戏剧,然后进行表演和分享。
教学评估- 定期进行阅读理解测试,以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 考察学生的创作和表演作品,以评估其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 文学作品选集- 阅读材料和练题- 多媒体设备和音频/视频资源结束语通过本教学设计,我们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群文阅读能力,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并发展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享受阅读的乐趣,成为有文学素养的人。
优秀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初中
![优秀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dc05505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e.png)
优秀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初中一、教学目标本节课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群文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
具体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兴趣。
2.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欣赏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群文阅读。
我们将选择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等,通过阅读这些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并通过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封面图片,激发学生对群文阅读的兴趣,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预习要求学生在课前阅读一篇短文,然后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分享他们的阅读感受和理解。
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辨能力。
3. 阅读和理解选择一篇篇幅适中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开始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等。
4. 文学分析选择文学作品中的一个片段或一个角色,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让学生通过细读和思考,揭示作品中的深层意义和情感表达。
5. 批判性思维训练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批判性思考。
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进行互动交流。
6. 写作训练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文学作品,写一篇读后感或者是对其中一个角色的描述。
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7. 总结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写作结果,总结本课的教学成果,并对下一步的学习进行规划和安排。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分为学生表现和教师评价两个方面。
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阅读和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
教师的评价主要包括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参与度等方面。
五、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可以组织一些阅读俱乐部或者文学讲座活动。
通过外出参观、听取演讲等形式,让学生接触更广泛的文学作品和人文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
七下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七下群文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eec4d0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b9.png)
七下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目标:1.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通过群文阅读,学生能够掌握不同文体和文化背景下的作品,深入理解其中的意义和内涵。
2. 培养学生文化素养:通过阅读各类文学作品,学生能够从中汲取文化知识,培养自身的文化修养。
3. 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学习,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能将其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将围绕群文阅读展开,选择一系列丰富多样的作品,包括散文、诗歌、小说等,涵盖不同文体和文化背景,旨在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介绍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背景和特点,引导学生对群文阅读的兴趣。
第二步:文本导读(15分钟)选择一篇经典散文或诗歌作品进行导读,向学生介绍作者、背景和主题,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点。
第三步:整体阅读(20分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整体阅读,重点理解作品的主旨和核心意义。
第四步:细节理解(20分钟)学生再次阅读作品,重点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意图。
第五步:文学欣赏(20分钟)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研究的文学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并分享各自的感悟和体会。
第六步:拓展阅读(15分钟)老师推荐其他类似风格的作品,让学生继续阅读拓展,拓宽视野,并进行相关的讨论和总结。
第七步:巩固练习(15分钟)布置相关练习题目,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
第八步: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阅读任务和写作任务作为家庭作业,鼓励学生积极阅读和思考。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提升情况。
同时,可以通过学生的作品阅读报告和讨论交流情况,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的提升情况。
教学反思:针对学生在文学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供更加贴近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修养。
初中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初中群文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afba34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16.png)
初中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和目标初中群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种文本形式的阅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和世界观的理解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2.1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设计以短篇小说为主要阅读文本,辅以诗歌和戏剧文本。
2.2 教学方法(1)导入:通过问题、图片或故事情节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预测和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2)整体阅读:学生通过阅读整个文本,了解情节和人物,回答与内容相关的问题。
(3)细节阅读:学生仔细阅读文本,找出关键词、关联词和重点句子,分析细节并进行理解。
(4)情感体验: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写作等形式,让学生理解并感受文本中的情感和思想。
(5)创意表达:学生以小组或个人形式,通过绘画、写作、剧本创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与小说相关的视频片段并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思考欲望。
3.2 整体阅读学生阅读整个短篇小说并回答问题,确保对情节和人物角色有一定的了解。
3.3 细节阅读学生仔细阅读文本,通过标注关键词、关联词和重点句子的方式,分析文本细节,进行深入理解。
3.4 情感体验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情感体验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以增强对文本中情感和思想的理解和体会。
3.5 创意表达学生以小组或个人形式进行创意表达活动,如绘画、写作、剧本创作等,展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阅读表现、听取学生的意见和观点,以及评估他们在表达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价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初中学生的群文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和表达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加深对文化背景和世界观的认识和尊重。
七下第二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七下第二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ce6b1e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1a.png)
七下第二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不同文本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学生将接触到多种文本形式,并学会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解读这些文本。
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不同类型文本的特点和结构;2. 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学会理性思考和表达意见。
二、教学准备1. 相关教材:七年级下册教材;2. 多样化的文本:故事、诗歌、报告、说明文等;3. 班级分组:将学生分为小组,以便进行合作学习和互评。
三、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到的阅读策略,并提出今天要学习不同类型文本的特点和结构。
分小组让学生讨论:你们之前接触过哪些不同类型的文本?2. 文本呈现(10分钟)老师向学生呈现不同类型的文本,如一段故事、一首诗、一个新闻报告等。
让学生观察、朗读,并讨论其特点和组织结构。
3. 阅读理解(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篇不同类型的文本,要求小组成员互相阅读并讨论理解。
学生可以运用阅读策略,如预测、提问等,帮助理解文本。
教师在小组讨论中引导学生思考,澄清疑惑。
4. 分享和展示(15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呈现他们组的文本,并通过展示、讲解等形式向全班分享他们的理解和观点。
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或进行评论。
5. 反思和批评(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每篇文本进行评价和批评,并帮助他们理解如何对不同类型的文本进行分析和评价。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6. 小结和总结(5分钟)教师对今天的教学进行总结,概括出不同类型文本的特点和结构,并强调学生在阅读中应该掌握的阅读策略和技巧。
四、课后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多样化的文本,增强阅读理解能力;2. 布置阅读任务并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策略进行分析和评价;3. 下节课可以继续探讨不同类型文本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技巧。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七年级下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七年级下](https://img.taocdn.com/s3/m/d943106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b8.png)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七年级下教学设计:群文阅读适用年级:七年级下一、教学目标1. 学生通过群文阅读,提高对不同文本类型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2.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解释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和隐含意义。
3. 学生能够运用阅读策略,提取、归纳和总结文本中的内容。
4. 学生通过阅读群文,培养对文学和人文的兴趣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将结合七年级下册的课本内容,根据主题和文本类型进行群文阅读教学。
三、教学步骤1. 引入在引入阶段,可以利用一些图片、音频或者视频引起学生对群文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可以选择一些丰富多样的群文作品,如诗歌、故事、报告、议论文等等,并介绍这些作品的特点和背景。
2. 文本导读在文本导读阶段,可以针对每篇群文作品,进行简单的导读。
可以通过提问、讲解或者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主题、结构和关键信息。
3. 阅读理解在阅读理解阶段,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指导,阅读选定的群文作品。
阅读之前,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预读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学生可以个人阅读或者小组合作阅读,并使用主动阅读策略,如标记关键信息、自我问答、总结归纳等等,提取文本中的信息。
4. 文本分析在文本分析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结构、语言特点以及文本中的隐含意义。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深入思考的问题,帮助学生思考文本背后的目的和思想。
5. 创意活动在创意活动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群文作品的理解,进行一些创意活动,如绘画、写作、表演等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群文作品的魅力。
6. 总结回顾在总结回顾阶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整堂课进行总结和回顾。
可以让学生分享他们对群文作品的感受和体会,对课堂中的问题和困惑进行解答。
四、评价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观察记录、作品评估和小组讨论等等。
评价的重点应放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本分析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上。
五、教学资源为了提供丰富多样的群文作品,可以准备一些相关的文本资料,如教材、读物、诗集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阅读《孙权劝学》,小组讨论,找关键句,讲悟出的关于“学习”的道理。
以前我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他从“指物作诗立就”到“泯然众人矣”,他叫?生补充。如果当时方仲永身边的邻居、亲戚或朋友中,但凡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提醒他应该学习,那么他的结局将会改写。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位遇到了“伯乐”的“千里马”。默读《孙权劝学》。
生答,师小结:
《周处》的启示:
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四)阅读《曾国藩与小偷》,小组讨论,找关键句,讲悟出的道理。
当我们在劝有点同学读书的时候,他们会说:“唉,我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材料,记性也不好。”那么,我们来看下一个故事。默读《曾国藩与小偷》。
生答,师小结:
《曾国藩与小偷》的启示:
小偷很聪明,但他最终还是一个小偷;曾国藩很笨,却在中国的历史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他正是凭自己的努力,弥补了其他方面的缺陷,做到了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
七年级下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工作单位:虞城县镇里固中学设计人:黄索兰
姓名
黄索兰
年级
七年级
议题
腹有诗书气自华——前贤志学的故事
选文篇目及来源
1.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
2.《师旷论学》(选自《说苑》)
3.《周处》(选自《世说新语》)
4.《曾国藩与小偷》(民间流传)
四、拓展练习
给身边找种种借口不想学习的同学写几句劝学的话。
五、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认识了“群文阅读”这种新的阅读方式,学习了通过关键句悟道理的方法,也学会了劝学,还明白了很多道理,尤其是“学习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能够做到终身学习,用知识来改变命运。
板书设计:
生答,师小结:
《孙权劝学》的启示:
1)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2)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3)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4)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5)与《伤仲永》相比,突出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二)阅读《师旷论学》,小组讨论,找关键句,讲悟出的关于“学习”的道理。
有句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小偷再聪明如果不选择改变自己的生活也终究是个小偷,但是如果一个人能够励志向前并且走正路,哪怕他再蠢笨,只要他努力并且毫不气馁,他也将终成大器。所以说再聪明的人没有走正确的人生道路终究也不会有成就。从而也看出了学习的重要性。
三、过滤、小结
在每一篇文章的阅读中,我们都能获取到很多的信息,懂得很多道理。但群文阅读是在这众多的信息中提取一个点来进行阅读。如:在《孙权劝学》中,我们明白了“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在《师旷论学》中,我们读懂了“终身学习,受益终身”;在《周处》中我们知道了“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在《曾国藩与小偷》中,我们更是看到了学习的重要性。故从今天的四个故事中,我们认识到了“学习”的作用,反思自己是否更应好好学习呢?
2)如果想立志学习就应该从当下开始,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有志不在年高,活到老学到老。年纪性别和成功无关,只要有目标、有恒心、有决心,一定能成功。
(三)阅读《周处》,小组讨论,找关键句,讲悟出的道理。
在《师旷论学》中我们知道了学不学习与年龄无关,那么,对于一个恶霸来说,学习是否也有用呢?默读《周处》。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学习给人们带来的转变,激发对劝学及学习的思考,从而更加努力学习。
2.学习在故事中悟出道理的方法,培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
难点
1.对劝学方法及学习的认识。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思辩、感悟、语言表达及综合分析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它能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从而提高大家的阅读能力。这种方式叫“群文阅读”(板书)。群文阅读简单的讲,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在阅读中发展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最通俗的说法,就是一堂课里读多篇文章。
在劝别人学习的时候,有人会说:“我的年龄已经这么大了,就不用学习了吧!”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已经七十岁的晋平公与师旷的对话。默读《师旷论学》。有人认为师旷其实是在劝学,故其名应为《师旷劝学》,所以此段有两个名字。生答,小结:《师旷论学》的启示:
1)人生学无止境,“老而好学”虽比不上“少而好学”和“壮而好学”,但总比不好学好,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要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