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气剂
汤头歌全解之理气之剂
汤头歌全解之理气之剂理气之剂,即理气剂。
能调理气机,治疗各种气病的方剂。
气为一身之主,升降出入,周行全身,温养内外,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若因情志失常,或寒温不适,或饮食失调,或劳役过度等因素,均可使气机升降失常,而产生各种气病。
概括归纳常见的有气虚、气滞、气逆、气陷、气闭等证。
其治疗分别运用补气、行气、降气、升陷、开闭等方法。
气虚证的治法与方剂,已见于补益剂中,理气之剂多以理气药为主组成,治疗气滞、气逆等证。
因此,理气剂主要分行气和降气两大类。
1.理气之剂之补中益气汤(李杲)补气升阳(《脾胃论》)【歌诀】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虚劳内伤①功独擅亦治阳虚外感因木香苍术易归术调中益气畅脾神【注释】①内伤:伤于饮食劳役、七情六欲为内伤。
【组成】黄芪病甚,劳倦热甚者一钱炙甘草各五分人参白术各三分橘皮升麻柴胡各二分或三分当归身二分【用法】上8味药切碎,水煎一次,去渣,空腹稍热服。
亦可照本方做成蜜丸或水丸,即“补中益气丸”,每次服6~ 9g,每日二次,温开水送下。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①脾胃气虚证。
症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白,大便稀溏,脉大而虚软。
②气虚发热证。
症见身热,自汗,渴喜温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等。
尚可见头痛恶寒,动即气喘。
③气虚下陷证。
症见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便血崩漏等。
【方析】脾胃气虚、气虚发热及气虚下陷均为本方的主证。
头痛恶寒,气喘为本方次要症状。
故方中用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止汗为君药。
人参、白术益气健脾,助君药补脾益肺固表,共为臣药。
当归身补血;陈皮理气健脾,且使补气不壅,共为佐药。
使以升麻、柴胡升举下陷之清阳;炙甘草益气调药。
诸药合用,使脾胃强健,中气充足,诸症自除。
按:本方在《方剂学》教材中归属于补益剂。
为补气升阳的代表方剂,治疗饮食劳倦,损伤脾胃,气虚弱而致发热,食少便溏,四肢乏力,少气懒言,口渴多汗及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证均有较好的疗效。
理气药与理气剂
肝气郁结
脾胃气滞
血 郁 火
湿 痰 郁 食
功用:行气解郁
“万病一郁,调气为先”
【方解】
君 香附-辛香入肝,行气解郁,以治气郁 川芎-辛温入肝胆,血中之气药 活血祛瘀以治血郁 助香附行气解郁 栀子-苦寒清热泻火,以治火郁 苍术-辛苦性温,燥湿运脾,以治湿郁 神曲-甘温入脾胃,消食和胃,以治食郁
臣 佐
痰郁,或因气滞湿聚而生,或因饮食积滞而致,或因火邪炼 液而成,今五郁得解,则痰郁亦随之而消,此亦治病求本之意。
【用量用法】
6~ 10g;水煎服。
川楝子
【来源】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
【功效与应用】
♦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杀虫
用于肝郁气滞或肝胃不和所致的胁 肋作痛、脘腹疼痛以及疝气痛等。本品苦寒,对于证见热象者较 为适宜。常与延胡索配伍同用,可增强止痛作用,如金铃子散。 如寒疝少腹胀痛,可配伍小茴香、吴茱萸等药以散寒理气止痛, 如导气散。 用于虫积腹痛。本品既能杀虫,又能止痛,常与槟 榔、使君子等同用。此外,本品外用,可治头癣。
旋覆代赭汤
《伤寒论》
【组成】
旋覆花9g 炙甘草6g
人参6g 半夏9g
生姜10g 大枣4枚
代赭石9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胃虚气逆,痰浊内阻证。症见胃脘痞闷或胀痛,嗳 【主治】气频频,或见纳差、恶心、呕吐,舌淡苔白腻或白 滑,脉弦而虚或缓或滑。
【治证简析】 伤寒汗、吐、下后
【用量用法】
3~ 6g;水煎服。
香附
【来源】本品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 【性味归经】辛、微苦,微温。归肝、脾、三焦经。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理气剂
方剂学——第十二单元理气剂细目一概述要点一理气剂的适用范围理气剂适用于气滞或气逆证。
要点二理气剂的应用注意事项注意辨别气滞与气逆。
理气剂多辛燥伤津耗气,勿使过剂。
年老体弱、阴虚火旺、孕妇或素有崩漏吐衄者,更应慎之。
细目二行气要点一越鞠丸(芎术丸)《丹溪心法》【组成】香附川芎苍术栀子神曲各等分【功用】行气解郁。
【主治】六郁证。
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
【组方原理】香附治气郁,川芎治血郁,栀子治火郁,苍术治湿郁,神曲治食郁。
因痰郁由气滞湿聚而成,若气行湿化,则痰郁得解,故不另用治痰之品。
方歌:越鞠丸治六般郁,气血痰火食湿因,芎苍香附兼栀曲,气畅郁舒痛闷伸趣记:越鞠神父治凶猪。
越鞠神附栀芎术。
要点二枳实薤白桂枝汤《金匮要略》【组成】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升桂枝一两瓜蒌一枚【功用】通阳散结,祛痰下气。
【主治】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
胸满而痛,甚或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气从胁下冲逆,上攻心胸,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组方原理】君:瓜蒌—涤痰散结,开胸通痹;薤白—通阳散结,化痰散寒。
臣:枳实—下气破结,消痞除满;厚朴—燥湿化痰,下气除满。
佐:桂枝—通阳散寒,降逆平冲。
【鉴别】枳实薤白桂枝汤与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均有通阳散结、行气祛痰之功。
瓜蒌薤白白酒汤以通阳散结,行气祛痰为主,适于胸痹而痰浊较轻者;瓜蒌薤白半夏汤祛痰散结之力较大,适于胸痹而痰浊较盛者;枳实薤白桂枝汤通阳散结之力尤大,并能下气祛痰,消痞除满,用以治胸痹而痰气互结较甚,胸中痞满,并有逆气从胁下上冲心胸者。
要点三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组成】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苏叶二两【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痰气互结之梅核气。
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
【组方原理】君:半夏—化痰散结,降逆和胃。
臣:厚朴—行气开郁,下气除满。
佐:生姜—降逆消痰;茯苓—渗湿健脾。
理气剂、消导剂、治风剂
• 疏肝解郁 逍遥丸(颗粒) 【药物组成】 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炒)、茯苓、炙甘草、薄 荷。 【功能主治】 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 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 【方 解】 方中以柴胡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为君药;当归、白芍养血和 血,柔肝止痛,共为臣药;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祛湿,益气和中, 扶土抑木,以滋化源,为佐药;薄荷辛凉清轻,助柴胡疏肝散热,为 佐使药。诸药合用,肝脾并治,补疏共施,气血兼顾,共奏舒肝解郁, 清热调经之功。 【临床应用】 1.胁痛 因情志忧郁,肝郁不舒所致两胁串痛或胀痛,脉 弦,舌质淡暗。 2.胃脘痛 因肝郁气滞,肝气犯胃所致胃脘痞满,食后胀痛,嗳气呃逆, 脉弦细,舌质淡苔薄白。慢性胃炎、胃下垂、消化不良见上述证候者。 3.郁证 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肝脾不和而致情绪低落,闷闷不乐, 喜叹息,胸闷胁痛,腹胀便溏,心烦不寐,舌苔白腻,脉弦细。 4.月经不调 因肝气郁结,冲任失调而致月经周期紊乱,经前烦躁易怒, 乳房胀痛,经期腹痛,腹胀便溏,舌暗,脉弦细。 5.眩晕 因肝郁气滞,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导致气血失和,脾虚不运, 清阳不升而出现头晕目眩,每遇情绪波动则加重,伴心烦不寐,大便 溏,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 【药理毒理】 本品有保肝、抗抑郁、调节内分泌和抗应激等作用。
• 疏肝和胃 三九胃泰颗粒 【药物组成】 三桠苦、九里香、两面针、木香、黄芩、 茯苓、地黄、白芍。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行气活血,柔肝止痛。用于湿 热内蕴、气滞血瘀所致的胃痛,症见脘腹隐痛、饱胀反酸、 恶心呕吐、嘈杂纳减;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 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方 解】 方中三桠苦清热燥湿,九里香行气活血,共为 君药。两面针活血消肿,木香行气止痛,为臣药。黄芩清 热燥湿,茯苓健脾渗湿,地黄滋阴凉血,白芍养阴柔肝, 缓急止痛,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行气活 血,柔肝止痛之功。 【临床应用】 1.胃痛 因饮食不节,湿热内蕴所致胃脘疼 痛,嘈杂纳减,口苦口粘,大便粘滞,舌苔黄腻;慢性胃 炎见上述证候者。 2.痞满 因肝郁气滞,瘀血阻滞所致胃部饱胀,胃痛夜甚, 舌质暗红有瘀点;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见上述证候者。
中医方剂学课件:理气剂
寒湿气滞证。脘腹胀满疼痛,不思 饮食,舌苔白腻,脉沉弦
【组成】 高良姜 香附子
良附丸
《良方集腋》
各等分
良附丸
《良方集腋》
【方解】 高良姜 辛散温通,散寒止痛 香附子 疏肝气,解郁结,止疼痛
两药等分相配,行气疏肝与温中散寒并重
【功用】行气疏肝,祛寒止痛
【主治】 气滞寒凝证
胃脘疼痛,胁肋胀闷,畏寒喜热,以及 妇女痛经等
川楝子十个(15g) 佐使 理气止痛
与辛热之巴豆同炒,去巴豆而用川楝子, 既能增强川楝子行气散结之力,又可制 其苦寒之性
功用
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橘核丸
《济生方》
【主治】 颓疝 睾丸肿胀偏坠,或坚硬如石,或痛引脐腹,甚
则阴囊肿大,轻者时出黄水,甚则成痈溃烂 【病机】 寒邪客于肝脉,肝经气血郁滞
【方解】
天台乌药散《医学发明》 暖肝煎《景岳全书》
主治
肝肾虚寒证。睾丸冷痛,或小腹疼 痛,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脉沉迟
方 肉桂一二钱(10g)
第一节 行气
越鞠丸《丹溪心法》
方解 香附10g 君 行气解郁(治气郁)
川芎10g
活血祛瘀(治血瘀)
臣
苍术10g
燥湿运脾(治湿郁)
栀子10g
清热泻火(治火郁)
佐
神曲10g
消食导滞(治食郁)
功用
行气解郁
主治 郁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
吞酸,饮食不消等。
越鞠丸《丹溪心法》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枳实消痞丸《兰室秘藏》 厚朴温中汤《内外伤辨惑论》
天台乌药散《医学发明》
主治 小肠疝气。小腹引控睾丸而痛,偏
中医常用方剂-16种理气剂与理血剂功用、主治、组成、用法、出处
1、现代用法:先将灶心土水煎过滤取汤,再煎余药,阿胶烊化冲服。
2、古代用法: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
《金匮要略》
旋覆花、半夏(洗)、甘草(炙)(各9g),人参、代赭石(各6g),生姜(15g),大枣(擘)4枚。
1、现代用法:水煎服。
2、古代用法: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论》
6
理血剂
活血祛瘀剂
桃核承气汤
逐瘀泻热
下焦蓄血证。少腹急结,小便自利,神志如狂,甚则烦躁谵语,至夜发热;以及血瘀经闭,痛经,脉沉实而涩者。
槐花(炒)(12g),柏叶(杵,焙)(12g),荆芥穗(6g),枳壳(麸炒)(6g)各等分。
1、现代用法:为细末,每服6g,开水或米汤调下;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2、古代用法:上为细末,用清米饮调下二钱,空心食前服。
《普济本事方》
16
理血剂
止血剂
黄土汤
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证。大便下血,先便后血,以及吐血、衄血、妇人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1、现代用法:加生姜2片,枣子1个,苏叶2g,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2、古代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g,水一盏半,入生姜二片,枣子一个,苏叶五叶,同煎至八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
理气剂
降气剂
旋覆代赭汤
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胃虚痰阻气逆证。胃脘痞闷或胀满,按之不痛,频频嗳气,或见纳差、呃逆、恶心,甚或呕吐,舌苔白腻,脉缓或滑。
理气剂名词解释
理气剂名词解释
理气剂是一类中药,其主要作用是调节人体的气机,使气血畅通,舒缓情绪,改善身体状况。
理气剂可分为单味药和复方药两种。
单味药指的是只含有一种中草药成分的理气剂。
例如香附、青皮、枳壳等都属于单味理气剂。
这些单味药都有不同的功效和适应症,如香附能够行气止痛、解郁宽肝;青皮能够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枳壳则具有健脾化湿、行气止泻等功效。
复方药则是由多种中草药组成的理气剂。
复方理气剂常见的有柴胡加芍药汤、逍遥散等。
柴胡加芍药汤主要用于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抑郁等症状;逍遥散则常用于治疗肝郁脾虚型头晕目眩、失眠等。
使用理气剂时需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种类和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在使用理气剂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小儿等患者慎用。
方剂学各论理气剂专家讲座
方剂学各论理气剂
第17页
天台乌药散
君 乌药 温散寒邪 小茴香 • 增强乌药散寒止痛作用 高良姜
臣 木香 行脾气 青皮 行肝气 巴豆 • 袪寒,制约川楝子苦燥
佐 槟榔 下气,破气 川楝子 • 性苦寒,预防温燥太过
方剂学各论理气剂
第18页
天台乌药散
• 随证加减: 睾丸偏坠肿胀者,加荔枝核,橘核以增强行气止痛 之功; 寒甚者,加肉桂、吴茱萸以加强散寒止痛之功。
• 代表方:越鞠丸、枳实薤白桂枝汤、半夏厚朴汤、 金铃子散、厚朴温中汤、天台乌药散、暖肝煎。
方剂学各论理气剂
第4页
越鞠丸
• 出自《丹溪心法》 • 组成:
香附 川芎 苍术 栀子 神曲各等分(6-10g) • 功用:行气解郁。 • 主治:六郁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
恶心呕吐,饮食不消。 • 煎服法:水丸,每服6-9g,温开水送服。亦可按
前胡 降气又化痰,助苏子降气化痰
肉桂 • 温阳化气,温肾纳气,通畅血行
当归
•
配合肉桂,治气调血,预防气病及血,润 燥
佐
生姜 苏叶
药引子,散表
大枣 (姜枣)调气血,和营卫
甘草 方剂学各论理气剂 补气安中,调和药性
第27页
苏子降气汤
• 配伍特点:上下并治,标本兼顾,治上治标为主。 • 加减改变:
若痰涎壅盛,喘咳气逆难卧者,可酌加沉香以增强 纳气平喘之功; 兼表证者,可酌加麻黄、杏仁以宣肺平喘,宣散外 邪; 兼气虚者,可酌加人参等益气。 • 使用注意:肺肾阴虚喘咳以及肺热痰喘之证,均 不宜使用。
方剂学各论理气剂
第20页
暖肝煎
• 主治证候病机分析:
睾丸冷痛
小腹疼痛
肝肾不足 阳气阴血
理气剂_精品文档
临床运用:
❖ 适宜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辨 治。
❖ 注意事项:新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而喘, 内无痰热者; 或哮喘日久,肺肾亏虚者,均 不宜用。
原
文
❖
❖ ❖ ❖ ❖ ❖ ❖ ❖ ❖ ❖
制黄桑杏款甘苏麻白
半 夏
芩
白 皮
仁
冬 花
草
子
黄
果
《 治摄 “生
、 方 剂
三 钱
一 钱 五
三 钱
一 钱 五
谢谢!
原文、方剂组成:
❖ 《伤寒论·辨太阳 病脉证并治》“伤 寒发汗,若吐若 下,解后心下痞 硬,噫气不除者, 旋覆代赭汤主 之”。
❖ 旋覆花 ❖人 参 ❖生 姜 ❖ 代赭石 ❖ 炙甘草 ❖半 夏 ❖大 枣
三两 二两 五两 一两 三两 半升 十二枚
旋覆花:
❖ 性味:苦、辛、咸, 微温
❖ 归经:肺、脾、胃 大肠经
❖ 枳实先煎 ❖ 厚朴先煎 ❖ 薤白 ❖ 桂枝 ❖ 瓜篓
四枚 四两 半升 一两 一枚
半夏厚朴汤
《金匮要略》
临床主治:
❖ 梅核气
❖ 证候:咽中如有物阻,咳吐不出,吞 咽不下,胸胁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 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
❖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肺胃失于宣降
肺失宣降——咽喉不利 胃失和降——津液上泛
临床应用:
❖ 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 等辨治。
❖ 注意事项:药偏温燥,降气祛痰为主,阴虚 及有肺热者不宜用。
原文、方剂组成:
《和剂局方》:“治男女虚阳上攻,气不升降, 上盛下虚,膈壅痰多,咽喉不利,咳嗽…腰痛脚弱,肢 体倦怠…肢体浮肿,有妨饮食。”
❖ ❖ ❖ ❖ ❖ ❖ ❖ ❖ ❖ ❖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
半夏厚朴汤
《金匮要略》
【组成】半夏一升(12g) 厚朴三两( 9g) 茯苓四两(12g) 生姜五两( 15g) 苏叶二两(6g)
【方歌】半夏厚朴与紫苏, 茯苓生姜共煎服, 痰凝气聚成梅核, 降逆化痰气自舒。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
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 ,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滑, 脉弦缓或弦滑。
• 六郁皆治
• 气郁:胸脘痞闷→香附—行气开郁
• 血郁:胸肋刺痛→川芎—活血祛瘀
• 火郁:嘈杂吞酸→栀子—清热泻火
•影•脾
响
土
• 食郁:饮食不化→神曲—消食导滞
• 湿郁:脘痞泄泻→苍术—燥湿健脾
• 痰郁:见症不一→诸郁解痰郁自消
• 脾失健运
• 寒湿不 适
• 饮食不 节
【配伍特点】以五种药治六种郁证 ,诸法并举重在调理气机。
• 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 痰气郁结证
• 情志不遂
• 情志 • 不遂
• 肝气 • 郁结 •
• 津凝 成痰
• 搏结 咽喉
• 肺胃失 降
喉中有物 吐之不出 咽之不下
• 胸中 满闷
• 或咳 或呕
• 君半夏
• 化痰 散结
• 降逆 • 臣 厚 朴—下气和除胃满
• 茯 苓—渗湿化
痰 • 佐 • 生 姜—和胃止
呕 • 芳香 行气
三、分类
气病成因很多,情志失常,饮食失调,寒温不适,劳倦过 度等均可导致气病,气病范围广泛,病变复杂,但归纳起 来,不外为气虚、气陷、气滞、气逆四方面。气虚当补, 气陷宜升,气滞当行,气逆当降,故理气剂可分为补气、 升举、行气、降气等类。补气升举已于补益剂中述及,本 章主要讨论行气与降气两类。
中医执业医师:理气剂考试题
中医执业医师:理气剂考试题1、单选定喘汤的君药是()A.麻黄、杏仁B.苏子、杏仁C.苏子、半夏D.苏子、款冬花E.麻黄、白果正确答案:E2、单选以下不属于厚朴温中汤主治证候的是()A.脘腹胀满(江南博哥)B.脘腹疼痛C.恶热喜冷D.不思饮食E.舌苔白腻正确答案:C3、多选均有降逆止呕,益气养胃之功,同治胃虚气逆之证的方剂是()A.小青龙汤B.丁香柿蒂汤C.厚朴温中汤D.橘皮竹茹汤E.旋覆代赭汤正确答案:B, D, E4、多选当归在苏子降气汤中的作用是A.引血归经B.养血补肝C.消肿止痛D.治“咳逆上气”E.温补下虚正确答案:B, D, E5、多选金铃子散由下列哪些药物组成?A.高良姜B.小茴香C.川楝子D.香附E.玄胡索正确答案:C, E6、单选治痰气互结之梅核气的代表方是()A.橘皮竹茹汤B.半夏厚朴汤C.苏子降气汤D.柴胡疏肝散E.越鞠丸正确答案:B7、单选肝肾虚寒,睾丸冷痛,或小腹疼痛,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脉沉迟宜选用()A.天台乌药散B.加味乌药汤C.厚朴温中汤D.暖肝煎E.良附丸正确答案:D8、多选天台乌药散中川楝子用巴豆炒的用意是A.增强川楝子行气散结作用B.制约川楝子辛热之性C.杀虫止痛D.滋阴疏肝E.制约川楝子苦寒之性正确答案:A, E参考解析:天台乌药散主治肝经寒凝气滞证,功能行气疏肝,散寒止痛,方中取苦寒之川楝子与辛热的巴豆同炒,去巴豆而用川楝子,既可减川楝子之寒,又能增强其行气散结之效9、填空题橘皮竹茹汤主治_____。
正确答案:胃虚有热之呃逆10、多选厚朴温中汤与半夏厚朴汤共有的药物是A.甘草B.生姜C.茯苓D.厚朴E.陈皮正确答案:C, D11、问答题定喘汤与苏子降气汤均有降气平喘之功,两方在组成、功用及主治证有何异同?正确答案:定喘汤与苏子降气汤虽均为肺气上逆的痰喘证而设,且均有降气平喘之功,然两方在组成、功用及主治证上均有不同。
在组成上,两方虽均用了苏子、半夏、甘草,但定喘汤另配有麻黄解表宣肺,白果敛肺化痰,黄芩、桑皮清泻肺热,杏仁、款冬花降气平喘,融宣、降、清、敛于一方。
方剂学第十一章
苏子降气汤
【方解】 君:苏子—降气平喘,化痰止咳;润肠通便,以助 降肺气 臣:半夏—降气化痰 厚朴—降气平喘,宽胸除满 佐:前胡—降气祛痰 肉桂—1,温肾纳气,使气能归元;2,温阳化 气,以利水化饮 当归—1,养血润燥,防肉桂之温燥;2,"治 咳逆上气",以助平喘止咳;3,配肉桂温补下 元. 苏叶,生姜 — 宣肺散寒,和胃降逆 使:炙甘草,大枣 — 调和诸药,调和脾胃
橘皮竹茹汤
【方解】 君:橘皮 —行气和胃止呃, 竹茹 — 清热安胃止呕 两药相配,既能降逆止呕,又能清热安胃 臣:人参—益气补中 生姜—和胃止呃 佐使: 佐使:甘草,大枣—益气和胃
橘皮竹茹汤
【运用】 辨证要点: 辨证要点: 呃逆或干呕,舌嫩红,脉虚数. 本方是治疗胃虚有热,气逆不降证的常用 方.
【方解】 君:旋复花—下气消痰
降逆下气,止呕化痰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 佐:人参 ,大枣—益气补虚以扶助胃气 使:炙甘草—调和诸药
旋复代赭汤
【运用】 辨证要点: 心下痞硬,嗳气不除,苔白腻,脉弦虚.
理气剂
橘皮竹茹汤 (《金匮要略》)
橘皮竹茹汤
【组成】橘皮 竹茹 生姜 人参 甘草 大枣 【主治】 胃虚有热之呃逆. 【病机】 胃虚有热,气逆不降 【治则】 降逆止呃,益气清热
理气剂
苏子降气汤 (《备急千金要方》)
苏子降气汤
【组成】苏子 半夏 当归 甘草 前胡 厚朴 肉桂 【主治】 上实下虚之喘咳证.
上实 肺实 下虚 肾虚 寒痰壅肺,痰涎壅盛,喘咳短气, 肺失宣降 胸膈满闷,苔白腻, 脉弦滑. 腰失所养 腰痛脚软 不能化饮 肢体浮肿
【病机】 痰涎壅盛,肾失还纳. 【治则】 降气平喘,祛痰止咳(兼温肾纳气)
12方剂学理气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第十二章理气剂第一节行气剂越鞠丸(又名芎术丸)《丹溪心法》越鞠丸治六般郁,气血痰火湿食因,芎苍香附兼栀曲,气畅郁舒痛闷伸。
【组成】香附苍术川芎栀子神曲各等分(各6~10g)【功用】行气解郁。
【主治】六郁证。
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
柴胡疏肝散《证治准绳》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立能除。
【组成】陈皮醋炒柴胡各二钱(各6g)川芎枳壳麸炒芍药各一钱半(各4.5g)甘草炙,五分(1.5g)香附一钱半(4.5g)【功用】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主治】肝气郁滞证。
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或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
木香顺气散(《证治准绳·类方》引《医学统旨》)组成:木香香附槟榔青皮醋炒陈皮厚朴姜汁炒苍术米泔浸一宿,炒枳壳麸炒砂仁各一钱(各3g)甘草炙,五分(1.5g)功用:开郁化滞,行气止痛。
主治:气滞不舒,肝胃不和,腹胁胀满或胀痛,胸闷食少,大便不利。
【鉴别】柴胡疏肝散与木香顺气散均有香附、陈皮、枳壳、炙甘草,具行肝脾之气的作用。
但柴胡疏肝散中又用柴胡配伍川芎、芍药,在行气之中兼以理血,治疗肝气郁结兼血行不畅之证;而木香顺气散行气之力大于柴胡疏肝散,又有厚朴、苍术、砂仁既行气又祛湿,治疗气机郁滞兼有脾胃湿阻之证。
柴胡疏肝散为四逆散的变方,二方均有疏肝理气作用。
但四逆散中柴胡、芍药、枳实、甘草四药等量配伍,侧重于调理肝脾气机;而柴胡疏肝散重用柴胡,轻用甘草,易枳实为枳壳,加入调气活血之香附、陈皮、川芎,行气活血止痛之力较强。
金铃子散《太平圣惠方》,录自《袖珍方》金铃延胡等分研,黄酒调服或水煎;心腹诸痛由热郁,降热开郁痛自蠲。
【组成】金铃子延胡索各一两(各9g)【功用】疏肝泄热,活血止痛。
【主治】肝郁化火证。
胸腹、胁肋、脘腹诸痛,或痛经、疝气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延胡索汤(《济生方》)延胡散治七情伤,血气刺痛服之良;归芍乳没草姜桂,木香蒲黄与姜黄。
方剂学――第十六章 理气剂
方剂学――第十六章理气剂一、填空题1.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___或___作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的方剂,统称理气剂。
2.气逆主要是以___气上逆和______气上逆为主。
3.越鞠丸出自《丹溪心法》,又名___。
4.越鞠丸的功用为_____。
5.柴胡疏肝散的药物组成是由四逆散去____,加___、__ ____、______、______而成。
6.四磨汤所治之病证,其标在___,其本在______。
7.半夏厚朴汤主治____。
8.枳实消痞丸主治______。
9.良附丸主治气滞寒凝证,其药物组成为______。
10.金铃子散的药物组成为______。
11.暖肝煎的君药为______。
12.苏子降气汤所治之“上实”是指______。
13.治风寒外束,痰热内蕴之哮喘,宜选用______。
14.治心下痞��,噫气不除,或反胃呕逆,吐涎沫,舌淡,苔白滑,脉弦而虚,宜用______。
15.橘皮竹茹汤的病机为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越鞠丸所治郁证的成因包括()A.风、寒、暑、湿、燥、火B.风、寒、痰、湿、燥、食C.气、血、痰、火、食、湿D.气、血、痰、热、食、湿E.气、血、痰、火、暑、燥2.柴胡疏肝散的治法在《内经》中可以称为()A.扶土抑木B.木郁达之C.滋水涵木D.佐金平木E.泻南补北3.证见胸膈满闷,上气喘急,心下痞满,不思饮食,治宜选用()A.越鞠丸B.柴胡疏肝散C.四磨汤D.枳实消痞丸E.厚朴温中汤4.瓜蒌薤白白酒汤的功用为()A.通阳散结,祛痰宽胸B.通阳散结,下气祛痰C.通阳散结,行气祛痰D.温通心阳,下气祛痰E.温通心阳,行气宽胸5.胸中满痛彻背,背痛彻胸,不能安卧者,宜用()A.丹参饮B.瓜蒌薤白白酒汤C.瓜蒌薤白半夏汤D.枳实薤白桂枝汤E.血府逐瘀汤6.主治梅核气的方剂为()A.柴胡疏肝散B.越鞠丸C.四磨汤D.半夏厚朴汤E.枳实消痞丸7.半夏厚朴汤中的使药为()A.半夏B.厚朴C.苏叶D.茯苓E.生姜8.半夏厚朴汤的功用为()A.行气消痞,理气化痰B.行气散结,降逆化痰C.行气祛痰,降逆散结D.行气解郁,理气化痰E.行气消痞,健脾化痰9.枳实消痞丸的功用为()A.行气祛痰,健脾和胃B.行气温中,燥湿除满C.行气散结,降逆化痰D.行气消痞,健脾和胃E.行气降逆,化痰散结10.厚朴温中汤主治()A.脾胃气滞证B.寒热互结证C.肝郁化火证D.寒湿气滞证E.气滞寒凝证11.组成中,包括干姜与生姜的方剂为()A.苏子降气汤B.厚朴温中汤C.暖肝煎D.天台乌药散E.枳实消痞丸12.厚朴温中汤的臣药为()A.草豆蔻B.陈皮C.茯苓D.木香E.干姜13.金铃子散主治()A.寒凝气滞证B.肝气郁滞证C.肝气郁结证D.气滞寒凝证E.肝郁化火证14.天台乌药散的功用为()A.行气疏肝,散寒止痛B.行气疏肝,祛寒止痛C.温补肝肾,行气止痛D.行气活血,调经止痛E.行气活血,软坚散结15.主治疝的方剂为()A.良附丸B.厚朴温中汤C.天台乌药散D.橘核丸E.暖肝煎16.具有行气止痛,软坚散结功用的方剂为()A.橘核丸B.暖肝煎C.天台乌药散D.金铃子散E.半夏厚朴汤17.证见睾丸冷痛,小腹疼痛,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脉沉迟,宜用()A.良附丸B.天台乌药散C.橘核丸D.暖肝煎E.加味乌药汤18.证见月经前少腹胀痛,胀甚于痛,舌淡,苔薄白,脉弦紧,宜用()A.良附丸B.天台乌药散C.橘核丸D.暖肝煎E.加味乌药汤19.治上实下虚之喘咳,宜选用()A.苏子降气汤B.定喘汤C.麻黄汤D.小青龙汤E.都气丸20.定喘汤的功用为()A.降逆化痰,益气和胃B.宣肺降气,清热化痰C.宣肺止咳,降气定喘D.降气平喘,祛痰止咳E.定喘止咳,宣肺降气21.定喘汤的组成中不包括()A.苏子B.生姜C.半夏D.白果E.麻黄22.苏子降气汤、定喘汤共有的药物为()A.前胡B.白芥子C.杏仁D.厚朴E.苏子23.旋覆代赭汤主治()A.胃虚痰阻证B.脾虚生痰证C.脾虚湿停证D.胃虚有热呃逆证E.胃气虚寒呃逆证三、多项选择题1.理气剂中用药多为芳香辛燥之品,易伤津耗气,需慎用者()A.年老体弱者B.阴虚火旺者C.阳虚畏寒者D.孕妇E.产妇2.柴胡疏肝散的证治要点为()A.胁肋胀痛B.寒热往来C.嗳气太息D.脘腹胀满E.脉弦3.失笑丸是由()加减化裁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剂学——第十二单元理气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一理气剂的适用范围
理气剂适用于气滞或气逆证。
要点二理气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注意辨别气滞与气逆。
理气剂多辛燥伤津耗气,勿使过剂。
年老体弱、阴虚火旺、孕妇或素有崩漏吐衄者,更应慎之。
细目二行气
要点一越鞠丸(芎术丸)《丹溪心法》
【组成】香附川芎苍术栀子神曲各等分
【功用】行气解郁。
【主治】六郁证。
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
【组方原理】
香附治气郁,川芎治血郁,栀子治火郁,
苍术治湿郁,神曲治食郁。
因痰郁由气滞湿聚而成,若气行湿化,则痰郁得解,故不另用治痰之品。
方歌:越鞠丸治六般郁,气血痰火食湿因,
芎苍香附兼栀曲,气畅郁舒痛闷伸
趣记:越鞠神父治凶猪。
越鞠神附栀芎术。
要点二枳实薤白桂枝汤《金匮要略》
【组成】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升桂枝一两瓜蒌一枚
【功用】通阳散结,祛痰下气。
【主治】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
胸满而痛,甚或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气从胁下冲逆,上攻心胸,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组方原理】
君:瓜蒌—涤痰散结,开胸通痹;
薤白—通阳散结,化痰散寒。
臣:枳实—下气破结,消痞除满;
厚朴—燥湿化痰,下气除满。
佐:桂枝—通阳散寒,降逆平冲。
【鉴别】枳实薤白桂枝汤与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均有通阳散结、行气祛痰之功。
瓜蒌薤白白酒汤以通阳散结,行气祛痰为主,适于胸痹而痰浊较轻者;
瓜蒌薤白半夏汤祛痰散结之力较大,适于胸痹而痰浊较盛者;
枳实薤白桂枝汤通阳散结之力尤大,并能下气祛痰,消痞除满,用以治胸痹而痰气互结较甚,胸中痞满,并有逆气从胁下上冲心胸者。
要点三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组成】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苏叶二两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痰气互结之梅核气。
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
【组方原理】
君:半夏—化痰散结,降逆和胃。
臣:厚朴—行气开郁,下气除满。
佐:生姜—降逆消痰;茯苓—渗湿健脾。
使:苏叶—芳香疏散,开郁散结,并能引药上行。
方歌:半夏厚朴与紫苏,茯苓生姜共煎服,
痰凝气聚成梅核,降逆开郁气自舒
趣记:梅核气生下后舒服。
梅核气生夏厚苏茯。
要点四厚朴温中汤《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厚朴陈皮各一两甘草(炙)茯苓草豆蔻仁木香各五钱干姜七分
【用法】加姜水煎。
【功用】行气除满,温中燥湿。
【主治】脾胃寒湿气滞证。
脘腹胀满或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舌苔白腻,脉沉弦。
【组方原理】
君:厚朴—行气消胀。
臣:草豆蔻—燥湿行气,温中散寒;
橘皮、木香—行气宽中散寒。
佐:干姜、生姜—温中散寒;
茯苓、炙甘草—健脾渗湿和中。
使:炙甘草—调药。
方歌:厚朴温中陈草苓,干姜草蔻木香停,
煎服加姜治腹痛,虚寒胀满用皆灵。
【鉴别】
厚朴温中汤与理中丸均有温中散寒之功。
厚朴温中汤以行气燥湿为主,主治脾胃寒湿气滞之证;
理中丸则温中补虚并重,而无行气之功,主治中焦虚寒证。
要点五天台乌药散《圣济总录》
【组成】乌药木香茴香青橘皮高良姜各半两槟榔二个楝实十个巴豆(同楝实二味用麸一升炒,候麸黑色,拣去巴豆并麸不用)七十粒【功用】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主治】肝经寒凝气滞证。
小肠疝气,少腹痛引睾丸,舌淡苔白,脉沉弦。
亦治妇女痛经、瘕聚。
【组方原理】
君:乌药—疏肝行气,散寒止痛。
臣;青皮—疏肝行气,木香—理气止痛;茴香—暖肝散寒,良姜—散寒止痛。
佐:槟榔—下气导滞;川楝子—理气止痛
方歌:天台乌药木茴香,青姜巴豆制楝榔,
行气疏肝散寒痛,寒滞疝痛酒调尝。
趣记:天台五妖想练兵,回想把良将请。
天台乌药香楝槟,茴香巴良姜青。
【鉴别】天台乌药散与橘核丸均能入肝行气止痛,治疗疝气疼痛。
天台乌药散功专行气散寒,适于寒凝气滞之小肠疝气,以少腹痛引睾丸,偏坠肿胀为特征;
橘核丸兼能活血软坚散结,主治寒湿客于肝脉,肝经气血凝滞之疝,以睾丸肿胀硬痛为特征。
要点六暧肝煎《景岳全书》
【组成】当归二钱枸杞子三钱小茴香二钱肉桂一钱乌药二钱沉香一钱茯苓二钱
【用法】加生姜水煎服。
【功用】温补肝肾,行气止痛。
【主治】肝肾不足,寒滞肝脉证。
睾丸冷痛,或小腹疼痛,疝气痛,畏寒喜暧,舌淡苔白,脉沉迟。
【组方原理】
君:肉桂—温肾暧肝,祛寒止痛;
小茴香—暖肝散寒,理气止痛。
臣:当归—养血补肝,枸杞子—补肝益肾;
乌药、沉香—散寒行气止痛。
佐:茯苓—渗湿健脾,生姜—散寒和胃。
方歌:暖肝煎中桂茴香,归杞乌沉茯加姜,
温补肝肾散寒气,肝肾虚寒疝痛康
趣记:狗肉乌龟香(又)香,(加点)茯苓和生姜。
枸肉乌归香(又)香,(加点)茯苓和生姜。
【鉴别】
暖肝煎与一贯煎均可治疗疝气。
暖肝煎所治之疝乃因肝肾阴寒,气机阻滞所致。
一贯煎所治之疝乃因肝肾阴虚,肝气郁滞所致。
细目三降气
要点一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紫苏子半夏各二两半当归一两半甘草二两前胡厚朴各一两肉桂一两半
【用法】加姜枣、苏叶,水煎服。
【功用】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主治】上实下虚喘咳证。
咳喘痰多,胸膈满闷,喘咳短气,呼多吸少,或腰疼脚弱,肢体倦怠,或肢体浮肿,舌苔白滑或白腻,脉弦滑。
【组方原理】
君:紫苏子—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臣: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厚朴—下气宽胸除满,
前胡—下气祛痰止咳。
肉桂—温补下元,纳气平喘;当归—养血润燥
佐:生姜、苏叶—散寒宣肺。
使:甘草、大枣—和中调药。
方歌:苏子降气祛痰方,夏朴前苏甘枣姜,
肉桂纳气归调血,上实下虚痰喘康
趣记:苏大官盛夏前后归国。
苏大官生夏前厚归国。
要点二定喘汤《摄生众妙方》
【组成】白果二十一枚麻黄三钱苏子二钱甘草一钱款冬花三钱杏仁一钱五分桑白皮三钱黄芩一钱五分法制半夏三钱
【功用】宣降肺气,清热化痰。
【主治】风寒外束,痰热内蕴之喘证。
咳喘痰多气急,痰稠色黄,或微恶风寒,舌苔黄腻,脉滑数。
【组方原理】
君:麻黄—宣肺散邪,白果—敛肺定喘
臣:苏子、杏仁、半夏、款冬花——降气平喘,止咳祛痰。
佐:桑白皮、黄芩—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使:甘草—调和诸药。
方歌:定喘白果与麻黄,苏子夏款杏草囊,
清热泻火桑白芩,宣肺平喘效力彰
趣记:秦老用果子麻花拌杏仁霜。
芩老-果子麻花半杏仁桑。
要点三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组成】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石一两炙甘草三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
【功用】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主治】胃虚痰阻气逆证。
心下痞硬,噫气不除,或反胃呃逆,甚或呕吐,舌苔白腻,脉缓或滑。
【组方原理】
君:旋覆花—下气消痰,降逆止噫。
臣:代赭石—善镇冲逆;半夏—祛痰散结,降逆和胃;生姜—和胃降逆以止呕,宣散水气以祛痰,共为药。
佐:人参、大枣、炙甘草—益气补脾养胃,为药。
使:炙甘草—调药。
方歌:旋覆代赭重用姜,半夏人参甘枣尝,
降逆化痰益胃气,胃虚痰阻痞嗳康。
趣记:旋覆代赭吓三人。
旋覆代赭夏三人。
【鉴别】旋覆代赭汤与吴茱萸汤均治胃虚气逆之呕吐。
旋覆代赭汤重在降逆,主治胃气虚弱,痰浊内阻之心下痞硬,噫气不除;
吴茱萸汤重在温中降逆,主治中焦虚寒,胃气失和之呕吐。
要点四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
【组成】橘皮二升竹茹二升大枣三十枚生姜半斤甘草五两人参一两【功用】降逆止呃,益气清热。
【主治】胃虚有热之呃逆。
呃逆或干呕,虚烦少气,口干,舌红嫩,脉虚数。
【组方原理】
君:橘皮—行气和胃以止呃;竹茹—清热安胃以止呕。
臣:人参—益气补虚;生姜—和胃止呕。
佐使:甘草、大枣—补中调药。
【鉴别】橘皮竹茹汤与丁香柿蒂汤均具降逆止呕、益气养胃之功。
橘皮竹茹汤以清热降逆为主,主治胃虚有热之呃逆;
丁香柿蒂汤则以温胃降逆为主,主治胃虚呃逆偏于寒者。
行气功效主治
越鞠丸行气解郁六郁证
枳实薤白桂枝汤通阳散结,祛痰下气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
半夏厚朴汤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痰气互结之梅核气。
厚朴温中汤行气除满,温中燥湿。
脾胃寒湿气滞证。
天台乌药散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肝经寒凝气滞证。
暧肝煎温补肝肾,行气止痛。
肝肾不足,寒滞肝脉证。
降气功效主治
苏子降气汤降气平喘,祛痰止咳上实下虚喘咳证
定喘汤宣降肺气,清热化痰。
风寒外束,痰热内蕴之喘证。
旋覆代赭汤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胃虚痰阻气逆证。
橘皮竹茹汤降逆止呃,益气清热胃虚有热之呃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