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合集下载

全国各地2015高考历史试题按课分解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含解析)

全国各地2015高考历史试题按课分解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含解析)

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1.(2015·北京文综·20)1521年,德国维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

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

这幅画意在( )A.抨击罗马教廷B.推销“赎罪券”C.反对宗教改革D.倡导宗教宽容【考点】宗教改革【解析】1517年,德国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反对罗马天主教会,材料中1521年的对帧木板画形成强烈对比,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尊重门徒,而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说明教皇高高在上欺压门徒,可见这幅画目的是抨击罗马教廷,故A项正确;材料与“赎罪券”无关,故B项错误;这幅画意在提倡宗教改革,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对帧木板画以强烈的对比宣传宗教改革,而不是倡导宗教宽容,故D项错误。

【答案】A2.(2015·安徽文综·20)历史示意图通常以简单的线条和符号等反映人类某一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状况。

图3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考点】宗教改革;欧洲的宗教改革【解析】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虽然后来扩展至西欧等地,但是中心区主要在意大利,这种结构与图片不同颜色构成的区域分布明显不符,故A项错误;图片中出现“教皇国”,可以看作是一个关键信息,据此出发,罗马城所在的淡黄色分布区域、以日内瓦为中心的绿色地区、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偏北的深黄色地区分别对应传统天主教、加尔文教和其他新教的势力范围,符合史实,故B项正确;启蒙运动兴起于英国,高潮是在法国,这与图片所示侧重点不符,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接着扩展至法国、美国等地,与图片不同颜色标示的示意结构不吻合,故D项错误。

【答案】B昨天我所在学校期中考试成绩,有个别同学考的不太理想,跟我发微信,自己在期中考试前已经非常努力的做题了,但最后的成绩却很差。

部分家长也反映孩子很努力,却始终考不出成绩,问到底如何才能学好物理?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讨论以下,努力和好成绩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努力了就一定会有好成绩?答案是否定地!按照这个逻辑,如果有学生24小时不断地学习就得保送清华北大;中国足球只要训练的足够刻苦,就一定能踢赢巴西;我作为老师只要足够的努力就能当上教育局局长?很显然,努力和最后的结果并不是必然的关系,在努力和结果之间,还有存在一桥梁,那就是方法。

高中历史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智能提升 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智能提升 岳麓版必修3

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一、选择题1.16世纪西欧大陆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文艺复兴运动使人文主义深入人心B.罗马教廷与西欧各国世俗王权的斗争白热化C.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D.剥夺天主教会的土地和经济特权答案:C2.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

一天,有个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

”此人最有可能是( )A.但丁 B.达·芬奇C.莎士比亚 D.马丁·路德解析:本题考查宗教改革,题中反映了信仰自由的观点,选择D项。

答案:D3.马克思在谈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

”材料中前后两个“枷锁”分别是指( )A.赎罪券和《圣经》B.天主教会和宗教思想C.封建统治和人文主义D.禁欲主义和人文主义答案:B4.教皇在德国的特使报告中提到“十分之九的多数德国人高喊‘路德’;剩下的十分之一少数德国人高喊‘罗马教廷该死!’”这段材料不能反映( )A.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已经不能维持下去B.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有广泛的社会基础C.德意志各阶层与罗马天主教会的矛盾尖锐D.路德的宗教改革满足了社会各阶层的愿望答案:D5.(2014·惠州一调)下表是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时(1334-1342年)制定的一个公开的赎罪价目表,对不同的罪行,规定了不同的价格。

对此,后来马丁·路德的回答是( )A.因行称义 B.先定论C.信仰得救 D.教随国定解析:题干反映的是教皇兜售赎罪券的历史现象,这是天主教“因行称义”,路德为此提出信仰得救的思想,排除A项,C项正确;先定论是加尔文的思想主张,排除B项;宗教改革后确立了教随国定原则,即诸侯有权决定其臣民的信仰,D项排除。

答案:C6.马丁·路德主张一切宗教仪式从简,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

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

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 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教皇英诺森三
课标要求
• 1、知道马丁· 文主义的含义。
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袖珍国家——梵蒂冈,尽管面积 仅有0.44平方公里,却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图为圣彼得 大教堂
材料1
随着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教会 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要发展资本主义就必须冲 破教会的垄断和束缚。
2、宗教改革为什么首先在德国爆发?
阅读材料:
⑴德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发展; 材料一 : 德国名义上是统一的”神圣罗马帝国”,实际 ⑵政治上四分五裂,没有形成强大的王权, 上长年处于四分五裂的诸侯割据,这使得德国皇帝无 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国家的分裂、落后,使 法不依赖于教会的力量,同时由于神圣罗马帝国大统 得教会剥削沉重,罗马教廷与德国的矛盾异 一梦想是包含了意大利的,所以德国皇帝必然要和教 常尖锐; 会合作,教会的力量非常强大。每当罗马教会出现财 ⑶同时没有强大的王权,反倒有利于各种反 政问题的时候,就会想方设法从德国聚敛钱财,以至 于德国被人们戏称为“教皇的奶牛”。当时梵蒂冈计 教会思想的存在。
宗教改革的 性质?
宗教改革的 历史意义?
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
性质:在宗教外衣下的资产阶级反天主教会反封建
的社会运动
本课小结
天主教 日益阻碍 欧洲资本 主义的 发展 马丁· 路德的 “因信称义” 宗教 改革 新教摆脱了 罗马教廷的 控制,推动了 资本主义的发 展
加尔文的 “先定论”
知识结构
欧洲宗教改革的原因
具体体现:森严的教阶、繁琐的仪式、僵 化的教规、贪婪的敲诈
西欧宗教改革的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经济(根本原因)
政治(主要原因)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欧宗教改革运动的有关内容。

主要应掌握西欧宗教改革的背景、过程、主要教派及重大历史意义,马丁·路德及德国宗教改革,加尔文及其新教等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宗教改革的产生、主要内容、意义等的分析把握,培养学生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宗教改革时期主要人物及其思想、作品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评价历史人物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加深对宗教改革在历史上作用的认识,尤其通过对主要人物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改革精神的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真理、不畏困难向前进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理解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理解加尔文宗教思想。

教学难点:宗教改革时期人文思想的含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当今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是哪一个?梵蒂冈城国——教皇国,面积仅有0.44平方公里。

今天虽小,但中世纪的的教皇国势力很大。

那么我就来看一下中世纪的欧洲,教皇究竟有怎样的权威?展示——“卡诺莎之辱”德皇亨利四世在同罗马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

1075年1月,年仅26岁的亨利四世带着他的妻子和孩子,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站在满地白雪的卡诺莎城堡的院子里。

根据惯例,年轻的德皇赤足披毡站在寒冷的雪地里苦苦恳请教皇接见,并原谅他这个认了罪的人。

而格里高利七世这位出身低微的手工匠的儿子,硬是让高贵的德皇在室外整整等了三天,直到使其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后才出来恩赐给这位忏悔者一个赦罪的吻。

问题: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问题?讨论:是欧洲中世纪王权屈从于教权。

(教权强于王权)投影:教皇英诺森三世说过这样一句话:“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教皇的势力受到削弱从何时开始的呢?宗教改革。

讲授新课:情景一:教堂门前的大字报1517年10月31日,维登堡大教堂门口聚集起了更多的人,他们不是来做弥撒的,而是来看教堂大门旁边贴出的一张文告:“关于赎罪券的效能......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丁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教皇贪婪爱财的欲望......”“教皇在一切富人中是最富有的人,他的钱比伊朗高原米底国王的还要多,为什么他自己不出钱造教堂呢?为什么要穷苦百姓筹集募捐呢?......” 教堂里的神父挤进人群,看到文告的作者署名“马丁·路德”,他立即去向主教报告此事。

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2015

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2015

• 8、有人说,中世纪的‚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 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但后 来的人们已经拥有了‚直拨上帝的‘热线’了‛。出 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 • A.天主教会被打倒 • B.人们不再信仰上帝 • C.上帝已经不再是人们膜拜的对象 • D.出现了因信称义的宗教主张
3、在哪些领域进行? 思想、社会
实质:是一场新兴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天主教会 和罗马教皇神权统治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运动。
分析宗教改革的意义? 过客留言
楼主 路德:教皇没有权力赦免罪 否定了罗马天主教皇的权威,使人 过,这一权力属于上帝! ^o^ 摆脱了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 2楼 加尔文:顶楼主!你让我们得 思想:宣扬了人文主义, 到了更多个人自由,我可以放开手 促进了思想解放。 脚干工作了,马哥,我爱死你啦。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与发展 政治: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与发展 思想: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解放了思想
资产阶级
获 得
资本主 义发展
要求
阻碍
自由
天主教会的 宗教特权
改革
资 料 卡 片
马丁路德(1483— 1546),德国宗教改革 运动的发起者。少年时 受到严格的宗教教育, 18岁时进入爱尔福特大 学学习法律。1505年, 在父母朋友诧异的目光 中,他断然放弃学业, 当上了修道士,曾于 1510和1511年两次访问 罗马,目睹了罗马教廷 的腐败,这促使他改变 了对天主教会的传统看 法,并从事于宗教改革。
君主可处罚教士甚至教皇
改革深入-----加尔文改革
结合教材和前面所学知识分析加尔文是 如何继承和发展马丁· 路德思想的?
矛头指向 继承 思想主张 发展 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 信仰得救
把“信仰得救”发展成为“先定论”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 第三单元 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 课件(共29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 第三单元 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  课件(共29张PPT)

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
C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练习巩固
2.16世纪以前的欧洲,当你问:“你是什么
人?”,得到的回答是“我是某家族的。”;16
世纪后,得到的回答是“我是天主徒”或“我是
新教徒”。18世纪后,得到的回答是“我是某国
中世纪的火刑柱
思想:垄断人们的意识形态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
领域 必要性
可能性
经济 政治
最大的封建主 教权高于王权,腐败
文化 禁锢思想
导火线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讨论:15-16C 转型下的欧洲
例2材料1 “14-15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 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追求 发财致富的梦想受到教会轻商思想的严重阻碍。
中学西渐
同时传教士又把中国文化(儒家思想)带到欧 洲,为启蒙运动提供支持,形成中学西渐。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三、宗教改革的影响
例4材料1 宗教改革时,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没收教 会财产出售给贵族和租地农场主,得到土地的人 往往以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土地。这部分教会土地 的资本主义化加速了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
兜售赎罪券
经济:欧洲最大封建主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
材料2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 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 是向太阳借来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 问2:据材料可知,教皇与国 王的权力如何?
卡诺莎之辱
政治: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

文化史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文化史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1、日益腐朽的天主教会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具体体现:森严的教阶、繁琐的仪式;僵化的教规、贪婪 的敲诈
2、文艺复兴运动宣扬人文主义, 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二、宗教改革运动
(一)马丁.路德改革(德国) 1、直接原因:
1)罗马教会宣扬因行称义; 2)教皇向教民兜售赎罪券
2、改革内容:
1)主张“因信称义”学说,认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 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 2)张贴《九十五条论纲》,宣称赎罪卷功效微不足道, 只要内心真成悔罪,就能赦免 3)创立反对罗马教皇的新教 《马丁路德教》
真题练习三
(2013广东学业57).欧洲中世纪的绘画作 品中很少留有作者的姓名,但到文艺复兴 时期,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 留下签名,甚至将自己的形象绘入其中。 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 A.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B.对 宗教权威的认同 C.对教会腐败的批判 D.对 现实生活的逃避
真题练习二
(2010广东学业57).文艺复兴时代的薄伽丘在 《十日谈》中描绘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包括国王、 贵族、教士、仆人、贩夫走卒等。其中,他集中 批判了教士,这是因为( )
A.教士是封建时代最底层的职业 B.当时的社会已经普遍不信仰宗教 C.教士的权威受到宗教改革的冲击 D.教士是当时宗教禁欲主义的代表
提高自身社会地位、追求平等;加强资本积 累; 惜时如金
(二)加尔文改革(法国) 1、直接原因:德国宗教改革运动风靡全欧,许多国
家先后接受新教。
2、改革内容:
1)出版《基督教原理》,反对 上帝预定获得永生和成功的人,他的 天主教的等级观念 ,否定教皇 内心充满对上帝的信仰,而他的道德行为、 权力,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 宗教生活、日常工作等必定是具备勤奋、友 得救.(称新教百科全书 ); 【问题探究】联系加尔文先定论谈谈你怎样 爱等美德(善功)。 2)把”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解释 理解“它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活动和个人奋斗 成先定论 ; 把劳动、放贷生息、聚敛财富说成是教 徒获得上帝恩宠的唯一手段 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3) 建立不受制罗马教皇的政教 合一的加尔文教; 4)创办日内瓦学院,培养传教士 加尔文

第13课 挑战教皇权威

第13课 挑战教皇权威

D
• 2、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 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说明 • A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 • 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的影响 • C人文主义在意大利兴起 • D通俗的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
C
• 3、“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 别人。”这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主张 • A极力反对教会神学 B信仰即可得救 • C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D主张因行称义
甲: 上帝是不与油嘴之 乙:每个教徒,只要自己 人直接交往的,只有 面对《圣经》,真诚 在我们教士的主持下, 忏悔,就可直接与上 才能聆听到上帝的福 帝心灵沟通,无须你 音;否则,就要受到永 们所谓尊贵的教士, 世惩罚。 凡信徒皆为祭司。
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
1)核心:“因信称义”:信仰上帝即可得救,否定罗 马天主教会和教皇的作用;
马丁·路德观点与人 文主义思想有什么关系?
路德新教容许个人 在教义解释上有更大的 自由,蕴含着自由主义 和个人主义因素,人获
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 自主权.带有资产阶级倾
向,人文主义思想。
练一练
• 宗教改革前,有关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 样一种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 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归 上帝,凯撒(泛指皇帝)归凯撒。这种认 识的改变反映了: •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 C教皇的权力一直大于皇帝的权力 • D教皇的权力在下降,皇帝的权力在上升。
材料:中世纪天主教会的堕落
《主教的俱乐部 》油画
欧洲在16、 17世纪时候,教会 把他们尊崇的圣人 不当人看:随便拿 一块破毯子,胡说 是基督用过的,随 便找一块破头巾, 说是圣母玛利亚戴 过的,最无耻的是 用猪,羊等畜生的 骨头冒充圣彼德的 遗骨,5个金币出 售一块。至于用一 堆鸡毛冒充天使的 羽毛出售,他们就 更不难做出。

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

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

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 建神学思想体系的束缚。
材料二:文艺复兴唤醒了沉睡的人们, 理性高于信仰的人文主义宗教观逐渐兴盛, 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威开始受到挑战。
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潮流席卷欧洲后, 人文主义思想活跃。

材料三:据估计,1521年教廷内部 有2000多个神职可以用金钱买到。教会 内部贿赂成风,教皇的选举与贿赂,争 权夺利结成了不解之缘,几乎所有的教 皇都是靠贿赂当选的。
小结:
西欧资本主义的萌芽
人文主义思潮 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打破天主教 的权威
宗 马丁· 路德 教 改 加尔文 革
体现了人文主 义含义
促进了西欧社会 的进步
1、马丁· 路德的“因信称义”与基督教的“因行称 义”的本质区别是 A、人们得救的途径 B、对教皇权威的否定 C、为人处事的准则 D、“人”与“上帝”的对 立
5、加尔文的学说之所以能够在西欧广泛传播, 主要是因为 A、他宣传信仰得救,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 B、他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C、他的先定论将上帝摆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D、其学说符合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发财致富的愿望
罗马教会
因行称义
马丁· 路德
因信称义、信仰得救
教徒
教皇
上帝
(信仰上帝) 教徒 直接对话、得救
上帝
间接对话、得救
P54 阅读与思考
在路德“因信称义”的潜台词里包含着解放 人的个性的革命主张。它从神学角度论证了宗 教的和现实的人身依附的不合理性。 ——罗竹风《宗教通史简编》
你怎样理解路德“因信称义”的潜台词? 路德的主张体现了这一时期蓬勃发展的 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神学束缚、打破天主教会 精神独裁,争取精神自由和反封建的强烈愿 望。

第13课_挑战教皇的权威

第13课_挑战教皇的权威
目的:巩固以教皇为首的教会封建统治。
2、马丁路德:
信仰:因信称义。
目的:否定教皇代上帝言的身份和特权。
上帝 第14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神职人员(从罗马教 皇到地方各级主教)
教徒
因行称义
天主教会主张
教徒
因信称义
路德教主张
二、宗教改革的内容第:14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1、改革前教皇宣扬什么样的宗教信仰?其目的是什么? 2、马丁路德宣扬什么宗教信仰?其目的是什么? 3、加尔文宣扬怎样的宗教信仰?和路德相比有何异同? 4、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在行动上如何挑战教皇权威?
梵第蒂1冈4课国挑旗战教皇的权威
传说金黄和银白两色是耶 稣门徒圣彼得的两把钥匙的 颜色。象征着上帝把天上和 地上的一切权力交付给他。
梵蒂冈(先知之地)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教 皇的所在地。面积仅0.44平方公里,与4个临淄中学一 样大。
基督教 (诞生于公元第一14世课纪的挑罗战马教帝皇国)的权威
①都主张“因信称义” ②否定天主教的等级制度 ③ 都创立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 ④改革都在德国进 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加尔文的先定论在宗教改革时期具有积极作用,它是: A、为封建世俗势力夺取政权服务 B、为使欧洲各国人民免于罗马天主教会的精神控制而斗争 C、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 D、为使天主教焕发新的生命而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创造舆 论
6、16世纪西欧的反封建斗争往第往1带4课有宗挑教战色教彩皇的的原权因威是: A、宗教在当时意识形态中占统治地位,新兴资产阶级 力量弱小 B、宗教和神学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工具 C、天主教会反对殖民扩张,维护了资产阶级的人性主张 D、宗教有很大的迷惑性,人民易于接受 7、西欧宗教改革运动对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影响是: A、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夺取了天主教会的土地和财产 B、西欧各国的王权得到加强 C、摧毁了天主教神学的精神统治 D、促进了西欧各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欧洲宗教 改革第二 位伟大人 物加尔文
(宗教观核心) 宗教观核心)
——否定对教皇的盲从,否定封建主的特权 否定对教皇的盲从, 否定对教皇的盲从
B、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 C、其学说在西欧资本主义较发达的地区广泛传播 为以 、其学说在西欧资本主义较发达的地区广泛传播,为以 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第13课 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挑战教皇的权威 教皇
天主教的最高统治者,任职终身,驻在梵蒂冈 天主教的最高统治者,任职终身,驻在梵蒂冈
△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 1、知道马丁 路德等人 、知道马丁·路德 马丁 路德等人 主要思想。 的主要思想。 2、认识宗教改革时期 人文主义的含义 人文主义的含义 。
上帝 罗马教皇 红衣主教 大主教 主教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13课 宗教改革的背景: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
1、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起了思想解放作用 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
本课件的第二部分是“宗教改革的内容” 本课件的第二部分是“宗教改革的内容”,我们将会 从中清楚地看到,宗教改革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从中清楚地看到,宗教改革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这反映了一个怎样的背景呢? 这反映了一个怎样的背景呢?
1、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 2、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 1 著作: 著作:
欧洲宗教 改革第二 位伟大人 物加尔文 《 加 基 尔 督 文 教 著 原 作 理 》
2、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 材料一: 材料一 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 给所有的人,却是将救恩赐予某些人, 给所有的人,却是将救恩赐予某些人,而对另一些人则加 拒绝。 上帝藉着他的预定拣选了一些人, 拒绝。……上帝藉着他的预定拣选了一些人,叫他们有生 上帝藉着他的预定拣选了一些人 命的盼望,对另一些人,则判定归于永远的死亡, 命的盼望,对另一些人,则判定归于永远的死亡,这预事 实上包括着整个宇宙,和一切被造之物。 所谓预定, 实上包括着整个宇宙,和一切被造之物。……所谓预定, 所谓预定 乃是上帝的永恒旨意,他早已按照自己的意旨,决定了要 是上帝的永恒旨意,他早已按照自己的意旨, 将谁接入他的救恩中,并将谁贬入灭亡。 将谁接入他的救恩中,并将谁贬入灭亡。 材料二: 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 材料二 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 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 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人所想的 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 而完全靠上帝恩赐 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人所想的 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这两则材料反映了加尔文什么宗教思想?这有何意义? 这两则材料反映了加尔文什么宗教思想?这有何意义?

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

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

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课标要求】知道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学习重点】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主张。

【学习难点】宗教改革产生的原因。

【知识梳理】一、马丁·路德与《九十五条论纲》1、背景:(1)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潮流席卷欧洲后,各国的思想十分活跃,一些虔诚的天主教徒也受到很大影响。

(2)马丁·路德强调的学说,主张人只有靠才能得救,不能靠、和。

他的思想使人获得和,带有鲜明的色彩。

(3)1517年,教皇以修教堂为名向教民兜售,搜刮民财(改革的导火线)。

2、经过:1517年马丁·路德张贴《》,反对赎罪券,宗教改革的序幕首先在拉开。

3、影响:(1)是反对改革运动。

(2)改革后创立的教登上了欧洲历史舞台,与原来的教、教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思维拓展】如何理解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学说体现了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二、独树一帜的加尔文1、背景:马丁·路德领导的德国宗教改革的推动作用。

2、主张:(1)1536年,出版《》一书,主张只有依靠才能得救,以此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否定统治人民的权力。

(2)把“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解释成论,认为人的一切都是先定的,人的意志,这是加尔文宗教观的核心。

3、意义(1)加尔文的先定论否定对的盲从,也否定的特权,在宗教改革时期具有积极作用。

(2)为发财致富做辩护,在西欧广泛传播,为以后的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思维拓展】加尔文宗教改革是如何体现人文主义色彩的?三、影响:欧洲宗教改革家用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为西欧社会的、为人类不断认识自己的历史写下了发人深省的一页。

【重点难点解析】1、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影响如何?背景:(1)政治方面:天主教会在西欧社会垄断了一切(政治统治和精神统治)。

教会的独裁和腐败引起各国人民普遍不满。

(2)经济方面(根本原因):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摆脱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天主教会和神学。

一轮复习必修三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

一轮复习必修三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

的观点?
天主教:上帝是不与
路德:每个教徒,只
油嘴之人直接交往 的,只有在我们教士 的主持下,才能聆听 到上帝的福音;否则, 就要受到永世惩罚。
要自己面对《圣 经》,真诚忏悔,就 可接与上帝心灵沟 通,无须你们所谓 尊贵的教士,凡信 徒皆为祭司。
如何“称义”?
天主教会主张
路德主张
上天帝主教会
马丁上·帝路德主
路德张贴《九十五条论纲》
三、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1、导火线:教皇兜售赎罪券 2、开始标志“:《九十五条论纲》(1517)
马丁·路德 在德国改革
《关于赎罪券的功效》 即《九十五条论纲》
•36条:每一个真诚悔 改的基督徒,即令没 有赎罪券,也同样可 以被赦罪或免罪。
天罪 帝 圣 悔 能主礼得的 罪,教忠到:等,:实上洗,人地通只礼帝生履过有的、来行苦尊恩圣是七修崇餐典有种才上概。、括路路德耶 无 这 外 多德些稣 须 余,:皆就 经 之仪只是可 过 举式要糟中灵烦,虔蹋皆魂琐,诚钱可得的除地财废圣救仪信的除式餐,仰。。
宣称:得救要 张:得救要靠信
因靠善行教功会称和教义士。 仰因和《《信圣圣称经经》》义。
善 功
信 仰
教 借助教会
教依靠自己
徒 仪式繁琐
徒仪式简化
路德认为信仰的权威是什么?
信仰的权威是圣经 每个信徒都有权阅读和解释《圣经》;
用德语翻译《圣经》
教皇或 教士
《圣经》
【重点探究】
通过马丁·路德 的观点,分析宗 教改革时期人文 主义的含义。
消极:宗教迫害和宗教纷争愈演愈烈
1572年“圣巴托罗缪之夜”大屠杀是法国天主教暴徒 对国内新教徒胡格诺派的恐怖暴行,开始于1572年8月 24日,并持续了几个月。由于胡格诺派不妥协的强硬 态度,使该事件成为法国宗教战争的转折点。

岳麓版必修三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

岳麓版必修三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

岳麓版必修三第13课挑 战教皇的权威
2020/9/21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
思考: 教皇都有哪诺 •莎 •之 • 辱德王亨利四世及妻儿在雪中
2、中世纪天主教会占据了 各国土地的1/3,甚至更多 。 并向全体居民征收十一税
。天经 的(主济 封收教: 建入会教 主的)会,十—是教分—之恩西皇一格欧最交斯最富给大有
知识巩固:
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文艺复兴运动使人文主义深入人心 B.罗马教廷与西欧各国世俗王权的斗争白热化 C.腐朽的天主教会严重阻碍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D.剥夺天主教会的土地和经济特权
二、挑战教皇的权威
(一)马丁·路德的挑战
虔诚教徒
教会腐败
坚定改革
二、挑战教皇的权威
否定教皇权威 发财致富 肯定人的本性 追求平等
基督教会的分化演变
基督教
(诞生于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帝国) 1054年,罗马帝
国分裂为东、西
东正教
(东派)
天主教
罗马帝国,教会 分裂
(西派)
16世纪,欧洲发生
了宗教改革运动, 天主教
天主教会分裂
新教







文 宗
国 教
知识巩固:
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的学说,其实质
政治:教权高于王权 4、中世纪时,欧洲孩子出
3、中世纪天主教会设立宗 教裁判所对不符合教义的异 端施以鞭笞、烙印、剥皮、 钳肉、火烧等酷刑。
生后接受洗礼。孩提时经 常随父母去教堂,长大后 自觉参加各种宗教活动。 临终前教会组织终傅礼(
忏社悔会仪生式活):。人一生离不
思想:教会禁锢人思想 开天主教会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
一、开端——马丁.路德
1、背景:
①原因:罗马教廷对欧洲实行封建政治、经济和思想压迫;分裂的德意志地区所受压迫最为严重;
②条件:文艺复兴促进思想解放;③导线:1517年教皇兜售赎罪券
2、路德主张:因信称义,信仰得救;最高权威是《圣经》不是教会;世俗王权高于教权;反对赎罪券。

3、影响:揭开宗教改革序幕;路德新教派确立。

二、扩展——加尔文
1、代表作:1536年《基督教原理》
2、主张:①信仰得救,②“先定论”
3、与路德主张比较:①相同点:信仰得救;《圣经》是最高权威;简化宗教仪式;②不同点:主张先定论,鼓舞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更加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

三、历史意义
1、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运动,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从更广的社会层面、更深的心灵角度传播了人文主义。

2、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的新教;
3、促进了启蒙运动、民族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十三课挑战教皇的权威

第十三课挑战教皇的权威

1、加尔文的理念——先定论
在中世纪,宗教神学家提倡禁欲主义,认为自甘奉行赤贫 的生活才是获得上帝之爱的基本条件,追求财富必然陷入贪婪 的罪恶。(经商下地狱)
上帝从创世纪以来,就把世人分成“选民”和“弃民”,前者 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是人的意志无法改变的。
这并不意味着基督徒可以对他们在世上的行为漠不关心,谁是 “选民”,谁是“弃民”,可以通过上帝的呼召体现出来。人 在现世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就是“选民”和“弃民”的标志。 而人必须通过自己的奋斗取得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
我自己个人奋斗,发家致富,不是我自己贪财,而是上帝 要我去当商人,让我去奋斗的,因为上帝早就定好了。所以, 个人财富是合法的,谁都要尊重,不可以夺走。
1、加尔文的思想学说 著作——《基督教原理》
加尔文继承了路德的“信仰得救”学说,并进 一步发展为先定论。
宗教观核心——先定论
认为人是否得救皆由上帝事先决定,与本人努 力无关;上帝的选民注定能得救,上帝的弃民一定 要遭殃。
A.宗教改革是欧洲最早的反封建运动 B.宗教改革推翻了罗马教廷 C.宗教改革者发动了起义 D.宗教改革是反封建的社会、政治运动
6、加尔文宗教观的实质是 A.否定教皇、封建主的特权 B.否认先定论就是否认上帝 C.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D.依靠上帝
7.宗教改革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是 A.摧毁了西欧的封建势力 B.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C.是资产阶级在思想上的反封建斗争 D.造成天主教会的分裂
8.恩格斯把宗教改革称作“第一号资产阶级革命”, 原因在于
主题二:挑战
(一)宗教改革引领者 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灵魂的挣扎与出路
马丁•路德,出生在德意志一个天主教家庭里,大学毕业后进 入修道院当修士。他按照神学家宣扬的天主教信条潜心修道,用各 种苦行进行修炼,以求灵魂的得救。但当他亲临心目中“神圣的” 罗马城后,大失所望,教皇和教廷大员亵渎上帝的行为罄竹难书。 路德在灵魂的挣扎中日益坚定了改革宗教的决心。

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

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

西欧资本主义的萌芽
人文主义思潮 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打破天主教 的权威
宗 马丁· 路德 教 改 加尔文 革
体现了人文主 义含义
促进了西欧社会 的进步
课堂训练
1.下列宗教观点不属于马丁· 路德提出的是 A.因信称义 B.简化宗教仪式 C.实行政教合一 D.废除教阶制度
2.下列有关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B.改革后的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 立的局面 C.德国宗教改革风靡全欧 D.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 的依据
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教会十分猖獗,它一方面阻挠 统一,一方面把德意志作为重要的搜括对象。流入罗马教廷 的财富每年达30万金币,人们称德意志为“教皇的奶牛”。
出售免罪券
当钱币一投入 钱柜中叮当作响 时,灵魂就超脱 炼狱飞入天堂。
1517年,通过行贿当上大主教的亚尔伯特为了偿还行贿 欠下的巨款,自愿充当教皇的代理人,在德意志推销“赎罪 券”。他宣扬道,只要支付金钱,就可以被上帝赦免本人和 死去的亲属的罪孽,死者的灵魂就能升入天堂。
加 尔 文 教
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 念,否定教皇统治人 在西欧资本主义比较发 “信仰得救”,主张依靠 民的权利;为资产阶 达的国家地区广泛传播 信仰才能得救; “先定论” 。 级的发财致富作辩护;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 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 供了意思形态方面的依 据。 活动和个人奋斗的必 要性和合理性。
宗教改革的背景
P60 阅读与思考
在路德“因信称义”的潜台词里包含着解放 人的个性的革命主张。它从神学角度论证了宗 教的和现实的人身依附的不合理性。 ——罗竹风《宗教通史简编》
你怎样理解路德“因信称义”的潜台词? 路德的主张体现了这一时期蓬勃发展的 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神学束缚、打破天主教会 精神独裁,争取精神自由和反封建的强烈愿 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欧洲中世纪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 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
一教皇的权威
• 12世纪基督教规定了宗教仪式有七种:洗礼、坚 振礼、忏悔礼、圣餐礼、终敷礼、婚礼、授职礼。 除授职礼外,是普通百姓直至王公大臣必须施行 的。生活在西欧社会各阶层的人,无论是国王, 还是领主,无论是骑士还是普通百姓,必须在这 一宗教的框架内思想与生活。人的一生,从出生 到婚配、一直到死都有专门的宗教仪式,甚至连 日常生活吃饭,都在宗教的控制之下。各种习俗 都打上深刻的宗教烙印。
一 教皇的权威
教皇和教会在宗教领域具有绝对权威
一 教皇的权威
• 生活在中世纪的西欧人,他们的一切(肉 体与心灵)全部被教会控制着。他们的生 活是苦闷的、是悲哀的、是压抑的,他们 不能有追求,不能有自我,不能有思想。 他们体会不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总之, 生命的一切都是为了上帝,或者说是为了 上帝的代表教皇和教会而活着。罗马教皇 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 那么怎样赎罪,使灵魂得救?罗马天主教会宣扬“因行称义” • “义人”的含义:灵魂得到拯救的人。 • “因行称义”的含义:信徒们只有遵守教会制订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 圣礼制度,才能获得灵魂的解脱。 • 灵魂得救的途径:持斋、守贞、安贫、乞食、忍让、服从教会、遵守 教规、购买赎罪券(自我惩罚),进入修道院是最佳途径。每个人都 应该过苦行僧的生活,不应该追求物质财富。作为一个生活在西欧的 天主教徒,要经常参加各种宗教仪式和活动,听从教会的各种安排, 还应该把自己的财产捐献给教会,通过这种不断的赎罪,以求得灵魂 得救。 • 教徒是否能得救,关键在于他是否听从教会的安排,遵守教会的各种 规章仪式。 • 在“因行称义”说法中,教会扮演什么角色? • 灵魂能否得救的关键地位。(遵守教会的制度) • “因行称义”这种主张的实质是什么? • 实质:精神独裁。把教徒紧紧束缚在教会的控制之下,听命于教会的 安排和统治。在这一主张下,人们失去了个人自由,教会、教皇的权 威地位得到强化,加强了对人们的思想控制。
——坚持立场的马丁路德
• 至今在德国仍流传着这样一则马丁· 路 德的小故事:一年夏季马丁· 路德在返 乡探亲途中,突遇暴风雨,电光闪烁, 火球落在他的脚前。 他自念死期临 到,仆倒在地, 大呼:圣安娜救我! 我愿意成为一位修士。瞬间雨过天晴, 结果他平安回到家。为了守此誓约, 虽遭到家人大力反对,他仍坚决投进 奥古斯丁修会,专心侍奉神。 进入 修道院后,他从事最卑贱的工作,开 关大门, 敲钟扫地, 清理房间,甚 至在额富德城街上逐门逐户乞食,期 望修道士的刻苦生活可以拯救他。但 是当他在罗马看到天主教会的腐朽衰 败,目睹了教皇和一些神职人员的奢 侈淫逸后,深感震惊与愤怒。
“因信称义”这一学说,主张人的灵魂是否得救,关键在于个人自己对上帝的信 仰,不在于你做了多少善功,是否遵循了所谓的圣礼,更不需要依靠神职人员的 帮助。在马丁· 路德的学说中,《圣经》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路德提出最有力 的论点是“基督教的最终权威是《圣经》而非教皇”,主张《圣经》是人们信仰 惟一的根据,个人信仰建立在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上。
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成为新教的经典著作。
2,核心思想:先定论 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 “上帝以其永恒的 旨意决定世界上每一个人所要成就的。上帝从创世纪以 来,就把世人分成“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 后者注定沉沦。人在现世生活中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 败、甚至贫富荣辱,都是上帝决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 变。
贪婪的敲诈
(一)为什么要挑战教皇的权威
——时代的要求 经济方面: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资产阶级要求摆脱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 的障碍--天主教会和神学。
思想方面: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潮流席 卷欧洲后,人文主义思想也使天主教徒 受到很大影响。 政治方面:王权想摆脱教权的束缚。
(二)怎么挑战教皇的权威
(二)怎么挑战教皇的权威
先定论的意义
——独树一帜的加尔文
●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强调上帝预先的选定,强调一切都上帝安排好的,是任何人无
法改变的。根据这一理论,人在出生以前,上帝就选定了他是该获救还是该沉沦,即所 谓的选民或弃民。上帝赐予选民智慧、享乐和权利,注定会发财致富;而弃民却必定贫 穷苦难。上帝的先定,不因人的行为而改变,这不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肯定的 是上帝的选定,实际上还是在否定教皇的权威。
联系比较“因行称义”学说,思考“因信称义”学说的意义 “因行称义”:信徒们只有遵守教会制订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制度,才能获 得灵魂的解脱。人是否得救,主要看这个人做了什么,比如是否把自己的钱财捐。 献给了教会,是否购买了赎罪券,是否参加了烦琐的宗教仪式等等,看的是外在 性的表现。教会在人是否得救中处于核心地位。
(二)怎么挑战教皇的权威
——坚持立场的马丁路德
2,反对购买赎罪券
1517年马丁· 路德针锋相对,在 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 纲》,痛斥了“赎罪券”的欺 诈,提出了“信仰耶稣即可得 救”(因信称义)的原则。 《九十五条论纲》现已被刻在 当年粘贴处的教堂门上。 ……路德坚决拒绝放弃所发表的主张,他理直气壮地说,“除非圣经或理由误,也自相矛 盾),我受所引用的圣经约束,我的良心受神的话捆绑。我不能,也不愿收回 任何的意见,因为违背良心既不安全,也不正当。我不能那样作。这是我的立 场,求神帮助我。”最后他郑重宣布 :“我不能移动,这是我的立场。但求上 帝帮助,阿们”,令全场震惊。
(二)怎么挑战教皇的权威
——坚持立场的马丁路德
1,思想核心:因信称义学说
教皇 (因行称义)
教徒 (因信称义) 上帝 影响:路德把人的灵魂获得拯救的钥匙由教会和神职人员手中转到每一个拥有真正 信仰的基督徒自己的手中,把人从外在性的、烦琐的宗教仪式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实际上也包含行动上的自由。因此, 这一学说包含着解放人的个性的主张。 人的得救“从与教会对话”转变为“与上帝对话”,教皇的权威被打翻在地。 “因信称义”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充满了个性解放的色 彩,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3,引领德国宗教改革
对于宗教,路 德就其实践来说, 更多是一个摧毁者, 而加尔文则更多是 一个建造者。
法国宗教改革家,基督教新教 加尔文宗(在法国称“胡格诺 派”)创始人。1536年出版 《基督教原理》。
加尔文
(二)怎么挑战教皇的权威
——独树一帜的加尔文
1,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约翰•加尔文,1509年出生于法国,受过良好教育,在法国奥尔良大学攻读 法律,加尔文自小就成为天主教徒,后来受路德教的影响,改信新教。 1536年出版了他的有名的著作《基督教原理》。主张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一个人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赐。···财富本 ···
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指责.这样做是渎污神明. ——加尔文 这实际上是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做辩护。因为它适应了正在成长的资产阶级工商业者的需 要。资产阶级确信他们是上帝的选民。资产阶级可以把发财致富说成是上帝的安排,所以, 过幸福的生活,享受优越的物质生活,这显然适应了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追求奋斗的需要。
二 挑战教皇的权威
(一)为什么要挑战教皇的权威
“物必先腐而后生虫,教会之所以出现改革的诉求, 皆因自身的腐败” ——摘自《西方宗教史》 —— 教会自身的腐朽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 的必然反映。” —— 毛泽东 —— 时代的要求
(一)为什么要挑战教皇的权威
作为教士本应该遵守独 身的规定,但是教皇英 诺森八世据说就有八个 私生子。瑞士教会的一 个主教把他管辖下的一 个修女院修女变为自己 的情妇。巴黎圣母院的 教士甚至把自己的住所 变成了赌场。
圣彼得大教堂
佛教
东正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天主教 新教
路德教 加尔文教 英国国教
注释:世界基督教徒约有13亿(其中天主教 徒7亿,新教徒5亿,东正教徒1亿)。
教皇的权威 有哪些表现?
为什么要挑战教皇 的权威?怎么挑战? 挑战的结果?
一 教皇的权威
一 教皇的权威
11世纪的“卡诺莎之辱”
德皇亨利四世在同罗马教皇的斗争中失利, 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 年1月,年仅26岁的亨利四世带着他的妻子和 孩子,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站在满 地白雪的卡诺莎城堡的院子里。根据惯例,年 轻的德皇赤足披毡站在寒冷的雪地里苦苦恳请 教皇接见,并原谅他这个认了罪的人。而格里 高利七世这位出身低微的手工匠的儿子,硬是 让高贵的德皇在室外整整等了三天,直到使其 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后才出来恩赐给这位忏悔 者一个赦罪的吻,史称“卡诺莎觐见”,又称 “卡诺莎之辱” 。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陕西师大附中 田春锋
加尔文
【课标】要求: • 知道马丁· 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 识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关于宗教
宗教不同于迷信。宗教一般是由共 同的信仰、道德规范、仪礼、教团组织 等要素所构成。
我们心灵所不可企 及的东西就是宗教,它 的美和崇高只能间接 的、通过微弱的反光抵 达我们,感受到这些。 只是在这意义上,我才 是一个有宗教感情的 人。 ——爱因斯坦
●教徒首先要有坚定的信仰,确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同时要坚忍不拔的履行上帝的诫
命和召唤,这样就必然会成功,会获救。 ——加尔文 先定论思想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活动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三 挑战教皇的权威影响
动摇了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给罗马 天主教会以沉重打击,解放了人们的 思想,使人文主义更加深入人心。
(二)怎么挑战教皇的权威
——坚持立场的马丁路德
1,思想核心:因信称义学说
其基本涵义是:人要释罪而得到灵魂的拯救,其前提条件就是对上帝的笃诚信仰, 视上帝为“真实的、公义的、仁慈的(化身)”,对上帝致以最高的崇拜。这样, 上帝就看到人视他为“真实的、公义的、仁慈的(化身)”而崇拜他,他就因为 人对他的信仰而尊敬人,施荣耀于人,称人为”义人”,灵魂得到拯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