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内容1、根据负荷资料、待设计变电所的地理位置和已有电厂的供电情况,分析功率平衡。

2、确定电网电压等级和电网结线,以及导线截面。

3、进行电网功率分布及电压计算,并根据调压要求,确定调压方案。

二、设计要求1、电网结线备选方案至少为两种,根据潮流分布电能损耗、电压质量,选择最佳方案。

2、设计说明书(包含计算书)要求有理有据,条理清晰。

3、画出系统接线图,标明各线路首末两端功率和各点电压。

三、原始资料S为系统;G为火力发电厂;为变电所。

2、发电厂数据:2*25+50 MW。

3、待建变电所负荷资料,见表1。

图1 发电厂、变电所地理位置图表1 待建变电所负荷资料四、其他说明:(1)功率初步平衡,各负荷最大负荷同时系数取0.9,厂用电率7% ,线损率8% 。

(2)电网多余功率送回系统,功率缺额由系统供给。

(3)区域最高气温40︒C, 年平均温度25︒C, 最热月平均温度30︒C。

(4)导线长期允许载流量(周围环境温度25︒C时), 见表2 。

不同周围环境温度下的修正系数见表3。

表2 导线长期允许通过电流(A)表3 不同周围环境温度下的修正系数五、本设计要完成内容1. 系统功率平衡2. 确定电压等级3. 确定接线方案4. 导线截面选择5. 确定所选用变压器6.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及电压调整7. 设计计算结果总结与分析8. 撰写报告六、格式要求1.本设计要求学生手写完成。

2.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律用A4纸。

3.课程设计前头必须要有任务书的电子版。

4.学生必须用学校统一发的课程设计封皮,见附录。

5.计算结果必须制表,方案必须进行分析比较。

大学电网课程设计电网规划课程设计

大学电网课程设计电网规划课程设计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目录前言 (3)第一章设计任务书和原始资料 (4)第二章电网接线初步方案设计 (7)第一节:电网接线初步方案的选择与供电电压等级的确定 (7)第二节:电网接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15)第三节:输电线型号的选择 (22)第四节: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31)第三章调压计算 (38)课程设计总结 (45)前言经济发展,电力先行。

电力工业是国家的基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电能是一种不能储存的、无形的二次能源,发电、变电、输送、分配和消费几乎是在一瞬间完成,必须保持有功和无功功率的平衡。

同时为了满足消费需求,保证生产生活的稳定,所发电能要满足经济性好、可靠性高、电能质量高等要求。

经验告诉我们,在现阶段,联合电力系统是保证供电可靠性、经济性和高质量的最好的办法,而这也是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趋势。

通过联络线路将几个地方电力系统连接起来所形成的电力系统称为联合电力系统。

联合电力系统可以合理利用能源、减少系统备用容量、装设高效率的大容量机组,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系统间相互支援可以提高系统的供电可靠性;系统容量越大抗干扰能力越强,可以减小系统受到干扰(负荷变化)时的频率波动和电压波动,提高电能质量。

要建好大规模的安全可靠的联合电力系统,必须做好规划,加强电力规划和电网建设。

电力规划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能源资源和负荷的分布,确定合理的电源结构和战略布局,确定电压等级、输电方式和合理的网架结构等。

电力规划的合理与否,事关国民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今后电力网络运行的稳定性、经济性、可靠性以及未来经济的发展。

该课程设计要求按照给定的数据,依照国民经济应用的要求设计一个供电、变电、输电、分配和消费的电力系统。

该电力系统包括一个发电厂、三个变电所、若干输电线路,同时考虑该系统为联合电力系统的一子系统,其联络线可视为无穷大系统。

设计的要求是该电力系统应满足一定的供电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电能质量高,同时运行方式灵活,适应多种负荷变化情况。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

教师批阅的条件来看,变电所1、2、3的I 、II 类负荷所占的比例都比较大,因此,为了满足这些负荷的供电可靠性的要求,1、2、3都需采用两端电源供电的方式。

2.3.2初步方案的拟定方案1 方案2方案3 方案4方案5 方案6教师批阅方案7 方案82.3.3初步方案比较结果:根据任务书的原始资料,考虑供电的可靠性、经济性和电力调度的灵活性,初步确定几个备选方案,以下对几个备选方案进行比较:2.3.4初步方案的潮流计算:为了先粗略选出这些初步方案中相对较为可行的,排除一些不切实际的,先对其进行粗略的计算,即并未确定导线截面积,先考虑成均一网并应用所给的条件对这些方案进行初步功率分布的计算。

均一网初步功率分布的计算公式如下:即:∑∑===ni ini ii LLS S 11在此以方案八为例,详细的计算过程如下 (1)在A 处解环,拆成一个两端供电网,两端电压相等,对其进行初始潮流分布的计算(图2.1):教师批阅图1(2)计算初步功率分布:1S 21.14133023004.8118033.3314086.156=⨯+⨯+⨯=2S 02.13033010004.8115033.3319086.156=⨯+⨯+⨯=84.262=S S 17.6012=S 22.2213=S=∑M ML S100⨯141.21+40⨯22.22+60.17⨯50+26.84⨯40+130.02⨯140 = 37294.714002.1304084.264022.225017.6010021.141222222⨯+⨯+⨯+⨯+⨯=∑M ML S03.5117250=(3)最终初级潮流分布如图2.2:图2.2表2.2教师批阅额定电压(KV)输送功率(KW)输送距离(KM)3 100~1000 1~36 100~1200 4~1510 200~2000 6~2035 2000~10000 20~5060 3500~30000 30~100110 10000~50000 50~150220 100000~500000 100~300根据均一网潮流分布计算各段线路输送功率分布如图2.3所示确定电压等级为::方案2方案8教师批阅图2.42、变电所主接线方式的选择(1)变电所1图2.5(2)变电所2教师批阅图2.6(3)变电所3图2.7教师批阅方案八1、发电厂主接线图和方案二相同2、变电所接线图 变电所1、3和方案二相同 变电所2接线图:图2.82.3.7变压器选择:(1)各种变压器参数:三绕组变压器如表2.5教师批阅9.1222010)6.114.421(2121262j j BU j Q Y -=⨯⨯+-=-=∆-则变电所S 运算负荷:45.512009.1255.38200'~j j j Q S Y S SS-=--=∆+=各变电所运算负荷如表2.14:表2.14由图2.9计算初步功率分布:变电所 运算负荷(MVA )1 74.353556.50j +2 82.10765.30j +3 859.9142.20j + S 45.51200j -课 程 设 计 用 纸教师批阅图2.95521.217416.95**~~j Z Z S Sm A-=∑=∑01.1651.205**~~j Z Z S Sm B-=∑=∑循环功率为(顺时针)3.3215*~j ZUdu CS+==功率分步如图2.10所示:教师批阅变电所母线上所联线路中的无功功率的一半25.12132~j B j y U S N -=⨯-=∆则变电所3的运算负荷为7.92025.162.110786.1323~~3~~j j j S S SY T S ++-+⨯=∆+∆+=-j10.0720+=4、计算变电所S 运算负荷:变压器母线上所联线路电纳中无功功率的一半33.1222010)4066.103(2121262j j BU j Q Y -=⨯⨯+-=-=∆-则变电所S运算负荷:88.5020033.1255.38200'~j j j Q S Y S SS-=--=∆+=各变电所运算负荷如表2.15:表2.15变电所 运算负荷(MVA )1 577.2779.50j +2 9969.128689.31j +3 j10.0720+S88.50200j -由图2.11计算初步功率分布:教师批阅图2.11835.1422.140**~~j Z Z S Sm A-=∑=∑8102.103.163**~~j Z Z S Sm B-=∑=∑功率分步如图2.12所示:教师批阅1 2494.273556.50j +2 254.11765.30j +3 309.4142.20j + S31.51200j -由图2.13计算初步功率分布:图2.1384.382.103**~~1'j Z Z SS mm +==∑∑5646.1106.198*~~2'j Z Z SS mm-==∑∑5646.11844.52~13'j S += 255.77024.32~32'j S+=教师批阅567.2779.50643.1121.3979.0501~j j j S +=-++=变电所2母线上所联线路中的无功功率的一半98.522010)6.1075.139(21212622~j j BU j S y -=⨯⨯+-=-=∆-变电所2运算负荷:8599.248689.3198.53799.48689.15.14302~j j j j S +=-+++=变电所3母线上所联线路中的无功功率的一半2487.1220106.5121212623~j j BU S y -=⨯⨯⨯-=-=∆-变电所3运算负荷:07.1002.2062.101786.02487.17.9203~j j j j S +=++-+=变电所S 母线上所联线路中的无功功率的一半8018.1222010)6.1071.42(2121262~j j BU S ys -=⨯⨯+⨯-=-=∆-变电所S 运算负荷:3618.512008018.1256.38200~j j j S S -=--=由图2.15计算初步功率分布:教师批阅图2.15819.1288.143**~~1'j Z Z SS mm -==∑∑4603.185.158*~~2'j Z Z SSmm -==∑∑功率分布如图2.16:图2.16根据潮流分布检验选线是否合理以及第三次选线结果: 由公式JI S masjs =计算得到导线截面第二次选线为: 方案二表2.19线路截面积(2mm ) 型号教师批阅 变电所S 母线上所联线路中的无功功率的一半86.1222010)6.425106(2121262j j BU j S ys -=⨯⨯+⨯-=-=∆-变电所S 运算负荷:42.5120086.1256.38200j j j S S -=--=由图2.17计算初步功率分布:图2.17242.7711.92**~~1'j Z Z S S mm-==∑∑教师批阅S 46.51200j -由图2.19计算初步功率分布:图2.199465.746.146**~~1'j Z Z S S mm+==∑∑ 4891.822.156*~~2'j Z Z S S mm -==∑∑ 功率分布如图2.20所示:教师批阅图2.2138.11025.113**~~j Z Z S S m A-=∑=∑ 81.1776.137**~~j Z Z S Sm B-=∑=∑各线路功率分布如图2.22:max。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任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是一个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学生接受专业训练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一次培养训练和检验。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设计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设计、计算,识图、绘图,以及查阅、使用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以中型企业变电所主变压器及相邻线路为对象,主要完成继电保护概述、主变压器及线路继电保护方案确定、短路电流计算、继电保护装置整定计算、绘保护配置图等设计和计算任务。

为以后深入学习相关专业课、进行毕业设计和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二、设计内容1、主要内容(1)熟悉设计任务书,相关设计规程,分析原始资料,借阅参考资料。

(2)继电保护概述,主变压器继电保护方案确定,线路保护方案的确定。

(3)短路电流计算。

(4)继电保护装置整定计算。

(5)各种保护装置的选择。

2、原始数据某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如图1所示,已知两台变压器均为三绕组、油浸式、强迫风冷、分级绝缘,SFSZ7-31500/110,其参数如下:S N =31.5MVA ;电压为110±8×1.25%/38.5±2×2.5%/11 kV ;接线为Y N /y/d 11(Y 0/y/Δ-12-11);短路电压U HM (%)=10.5,U HL (%)=17,U ML (%)=6.5。

两台变压器同时运行,110kV 侧的中性点只有一台接地,若只有一台运行,则运行变压器中性点必须接地,其余参数如图1。

3、设计任务结合系统主接线图,要考虑L1L2两条110kV 高压线路既可以并联运行也可以单独运行。

针对某一主变压器及相邻线路的继电保护进行设计,变压器的后备保护(定时限过电流电流)作为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已知条件如下:(1) 变压器35kV 母线单电源辐射形线路L5L6的保护方案拟定为三段式电流保护,保护采用两相星形接线,馈出线定时限过流保护最大的时限为2.0s ,线路L5L6的正常最大负荷电流为350A ,(2) 变压器10kV 母线母线单电源辐射形线路L3L4的保护方案拟定为三段式电流保护,保护采用两相星形接线,馈出线定时限过流保护最大的时限为2.2s ,线路L3L4的正常最大负荷电流为400A ,(3) L1L2各线路均装设距离保护,试对其相间短路保护I,II,III 段进行整定计算,即求各段动作阻抗Z OP I ,Z OP II ,Z OP III 和动作时限t 1I 、t 1II 、t 1III ,并校验其灵敏度,线路L1L2的最大负荷电流为变压器额定电流的2倍,功率因数cos ϕ=0.9,各线路每千米阻抗Z1=0.4Ω,阻抗角ϕL=700,电动机自启动系数KSS=1.5,继电器的返回系数Kre=1.2,并设Krel`=0.85, Krel``=0.8, Krel```=1.2,距离III 段采用方向阻抗继电器,(4) 变压器主保护采用能保护整个变压器的无时限纵差保护,变压器的后备保护作为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电网规划设计课程设计

电网规划设计课程设计

电网规划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网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知识目标:理解电网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熟悉电网规划的基本流程和关键技术;掌握电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网规划方案的设计和分析;具备解决电网规划设计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使用相关电力系统分析和设计软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网规划工作的兴趣和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创新思考和持续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网规划设计基本概念:介绍电网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了解电网规划的本质和目的。

2.电网规划基本流程和技术:讲解电网规划的流程、关键技术和方法,如负荷预测、网络拓扑、设备选型、短路电流分析等。

3.电网设计基本方法:阐述电网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如电气设备的选择、线路参数的计算、保护配置等。

4.电网规划设计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电网规划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5.相关软件应用:介绍电网规划和设计中常用的软件工具,如PowerWorld、PSS/E等,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通过讲解电网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电网规划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意识。

4.实验法:引导学生进行电网规划和设计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教学视频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组合-图1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组合-图1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班级:电气姓名高压输电网络设计一、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1、熟悉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有关的技术规程、规定、导则等,树立供电必须安全、可靠、经济的观点;2、掌握电力网初步设计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3、掌握电力网的基本计算;4、学习工程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二、发电厂、变电所的主要技术资料发电厂、变电所的地理位置图(每格为10 km ,代表发电厂,代表变电所):发电厂和变电所数据见附录。

三、设计内容及说明1、原始资料分析及电力系统功率平衡。

根据给定的负荷资料,计算系统发电负荷,确定有功备用容量及装机容量。

2、电力网接线方案设计(1)根据各发电厂、变电站的地理位置及负荷对供电质量的要求,拟出各种可能的电网结构方案,确定电压等级,按均一网计算潮流,选择联络线的导线截面及型号,进行方案的初步选择,淘汰显然不合理的方案,一般保留2~3个初选方案(初步比较项目包括:路径长度、导线长度、高压断路器数目(不包括变电所中、低压侧的开关)、有色金属消耗量);(2)确定各变电所及电厂的主接线形式,选择各变电所及各电厂的主变压器,注意各厂站的高压母线应与主网的连接形式相一致。

(3)针对各初选方案计算最大方式下潮流,校验所选联络线的导线截面,并进行修正。

3、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并确定最终电力网接线方案详细比较项目包括:电压损耗、一次投资、年运行费用、电能损耗4、对最优方案进行潮流计算(1)正常运行最大负荷运行方式(2)正常运行最小负荷运行方式(3)故障情况最大负荷运行方式5、调压方式的确定及调压设备选择进行系统无功平衡,如果系统无功不足,则首先考虑在各变电站装设无功补偿装置,若无功电源充足,则要根据各厂、站低压侧的调压要求及潮流计算结果确定各变压器分接头位置并进行校验。

注意,一般先选用无激磁调压变压器,不满足要求时选用有载调压变压器或进行无功补偿。

T1。

电网规划设计任务书

电网规划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2013 年秋季学期单位:电气与新能源学院课题名称某区域电网系统规划设计指导老师系别电气与新能源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班级学号课题概述:规划设计某区域电力系统。

主要完成电网接线设计、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主接线设计、主要电器设备选择与校验、电网和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

原始资料及主要参数:1该区域电力系统有两个电厂,均为火电厂,2座变电站,其地理位置图如下图所示。

相关参数见表1地理位置图2 待建发电厂发电机参数3 待建发电厂变电站参数4 典型日负荷曲线5说明:厂用电率取8%;所用电负荷按0.1%变电所容量计,线损率取6%;各负荷最大同时系数1.0;出线电压为10kV 时,每回出线按1500-2000kW 确定; 出线电压为35kV 时,每回出线按8000-10000kW 确定;区域最高气温40o C ,年平均气温25 o C ,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32 o C 。

计算电价取0.35元/KW.h 。

表1 节点类型及参数 编号 类型 负荷(MW )电源额定功率(MW )1 发电厂 20 25/25/25/502 发电厂 10 25/25/503 变电站 60 4变电站40型号额定容量(MW )额定电压(kV)额定功率因素电抗(标幺值) 定子电阻(Ω)时间常数 X dX’dX”dX 2T’d0T”d0QF2-25-2 25 10.5 0.8 1.944 0.196 0.122 0.149 0.0024 11.585 0.2089 QFS-50-25010.50.82.140.3930.19530.2380.003014.220.2089编号 最大负荷(MW ) 功率因素 负荷侧 电压 调压要求 负荷曲线重要负荷(%) 1 20 0.9 10 逆调压 a 75 2 10 0.9 10 顺 b 60 3 60 0.9 35 逆调压 a 75 4400.910顺b65目录一、分析原始资料---------------------------------- 7 1装机容量 ---------------------------------------------------------------------------------------------------------------------------- 7 2负荷合理性 ------------------------------------------------------------------------------------------------------------------------- 7 3功率平衡校验---------------------------------------------------------------------------------------------------------------------- 7 3.1 有功平衡校验 -------------------------------------------------------------------------------------------------------------- 73.2 无功平衡校验 -------------------------------------------------------------------------------------------------------------- 84.系统备用容量 --------------------------------------------------------------------------------------------------------------------- 9 4.1 负荷备用容量 -------------------------------------------------------------------------------------------------------------- 9 4.2 事故备用容量 -------------------------------------------------------------------------------------------------------------- 94.3 检修备用容量 -------------------------------------------------------------------------------------------------------------- 9二、系统接线的初步方案--------------------------- 10 1电网规划 --------------------------------------------------------------------------------------------------------------------------- 10 2电压等级的确定 ------------------------------------------------------------------------------------------------------------------ 11三、导线型号的选择------------------------------- 12 1方案1的导线型号选择 -------------------------------------------------------------------------------------------------------- 12 1.1计算网络在最大运行方式下的初步潮流分布 ----------------------------------------------------------------------- 12 1.2 按经济电流密度计算导线截面积------------------------------------------------------------------------------------ 12 1.3 选择导线型号及其校验------------------------------------------------------------------------------------------------ 13 1.4 按照机械强度,允许载流量,电晕校验--------------------------------------------------------------------------- 14 2方案2的导线型号选择 -------------------------------------------------------------------------------------------------------- 14 2.1 计算网络在最大运行方式下的初步潮流分布 --------------------------------------------------------------------- 14 2.2 按经济电流密度计算导线截面积------------------------------------------------------------------------------------ 15 2.3 选择导线型号及其校验------------------------------------------------------------------------------------------------ 152.4 按照机械强度,允许载流量,电晕校验--------------------------------------------------------------------------- 16四、1#发电厂电气主接线设计----------------------- 17 1发电厂设计总则 ------------------------------------------------------------------------------------------------------------------ 17 2设计中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17 3电气主接线 ------------------------------------------------------------------------------------------------------------------------ 17 4方案选择 --------------------------------------------------------------------------------------------------------------------------- 19 5.主接线设计的相关问题------------------------------------------------------------------------------------------------------- 20 5.1电力网中性点接地方式 ------------------------------------------------------------------------------------------------ 20 5.2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 --------------------------------------------------------------------------------------------- 20 5.3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 ------------------------------------------------------------------------------------------------ 21 5.4电压互感器的配置 ------------------------------------------------------------------------------------------------------ 21 5.5·电流互感器的配置 ---------------------------------------------------------------------------------------------------- 22 5.6隔离开关的配置 --------------------------------------------------------------------------------------------------------- 22 5.7接地刀闸的配置 --------------------------------------------------------------------------------------------------------- 22五、主变压器的选择------------------------------- 231发电厂主变的选择要求 -------------------------------------------------------------------------------------------------------- 23 2变电所主变的选择要求 -------------------------------------------------------------------------------------------------------- 24 3发电厂、变电所主变的选择 -------------------------------------------------------------------------------------------------- 24六、用经济比较法确定最终方案--------------------- 26O的计算方法 ----------------------------------------------------------------------------------------------------- 26 1综合总投资2两种方案的经济比较------------------------------------------------------------------------------------------------------------ 26 2.1方案1 ----------------------------------------------------------------------------------------------------------------------- 262.2 方案2----------------------------------------------------------------------------------------------------------------------- 27七、PSASP仿真计算------------------------------- 28 1潮流计算 --------------------------------------------------------------------------------------------------------------------------- 28 2短路计算 --------------------------------------------------------------------------------------------------------------------------- 29八、高压电气设备选择---------------------------- 31 1高压断路器的选择 --------------------------------------------------------------------------------------------------------------- 31 2隔离开关的选择 ------------------------------------------------------------------------------------------------------------------ 32九、1#发电厂保护设置与整定----------------------- 33 1主变瓦斯保护 --------------------------------------------------------------------------------------------------------------------- 33 2发电机差动保护 ------------------------------------------------------------------------------------------------------------------ 34 3主变差动保护 --------------------------------------------------------------------------------------------------------------------- 36 4阻抗保护的构成及接线--------------------------------------------------------------------------------------------------------- 37 4.1阻抗保护配置原则-------------------------------------------------------------------------------------------------------- 37 4.2阻抗保护的构成----------------------------------------------------------------------------------------------------------- 38 5发电机、变压器组差动保护--------------------------------------------------------------------------------------------------- 38 6发电机匝间短路保护------------------------------------------------------------------------------------------------------------ 39 7零序电压式匝间保护------------------------------------------------------------------------------------------------------------ 39 8主变高压侧零序保护------------------------------------------------------------------------------------------------------------ 39 9发电机接地保护的定子一点接地保护 -------------------------------------------------------------------------------------- 40 9.2二次谐波定子接地保护 -------------------------------------------------------------------------------------------------- 409.3运行异常保护-------------------------------------------------------------------------------------------------------------- 4110.全厂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配置 --------------------------------------------------------------------------------------------- 41 10.1母线保护 ------------------------------------------------------------------------------------------------------------------ 41 10.2断路器失灵保护 --------------------------------------------------------------------------------------------------------- 4210.4自动装置 ------------------------------------------------------------------------------------------------------------------ 42十、变压器分接头选择----------------------------- 43 13#变电站的调压计算 ----------------------------------------------------------------------------------------------------------- 43 24#变电站的调压计算 ----------------------------------------------------------------------------------------------------------- 44十一、课程总结----------------------------------- 45一、分析原始资料1装机容量发电机总装机容量(有功功率的额定值之和)应大于所有最大负荷之和。

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1)一、设计题目××机械厂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二、设计要求根据本厂所能取得的电源及本厂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工厂生产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型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类型,选择变电所主结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

写出设计说明书。

三、设计依据1.工厂总平面图如图1所示。

图1 工厂总平面图2.工厂负荷情况本厂多数车间为两班制,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为3500h,日最大负荷持续时间为8h。

该厂除铸造车间、电镀车间和锅炉房属二级负荷外,其余均属三级负荷。

低压动力设备均为三相,额定电压为380V。

照明及家用电器均为单相,额定电压为220V。

本厂的负荷统计资料如表1所示。

表1 工厂负荷统计资料表3.供电电源情况按照工厂与当地供电部门签订的供电协议规定,本厂可由附近一条10kV的公用电源干线取得工作电源。

该干线的走向参看工厂总平面图。

该干线的导线型号为LGJ—95,导线为等边三角形排列,线距为1m;干线首端(即电力系统的馈电变电电站)距离本厂约10km,干线首端所装高压断路器断流容量为500MVA,此断路器配备有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整定的动作时间为2s。

为满足工厂二级负荷的要求,可采用联络线由邻近的单位取得备用电源。

已知与本厂高压侧有电气联系的架空线路总长度达100km,电缆线路总长度达30km。

4.气象资料本厂所在地区的年最高气温为38℃,年平均气温为23℃,年最低气温为-8℃,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3℃,年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6℃,年最热月地下0.8m处平均温度为25℃。

5.电费制度本厂与当地供电部门达成协议,在工厂变电所高压侧计量电能,设专用计量柜,按两部电费制缴纳电费。

每月基本电费按主变压器容量为0.5元/(kVA),动力电费为0.4元/(kW·h),照明(含家电)电费为0.6元/(kW·h),工厂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92。

电网课程设计道客巴巴

电网课程设计道客巴巴

电网课程设计道客巴巴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网的基础知识,包括电网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了解电网的安全运行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安全防护措施。

3. 掌握电网的基本参数及其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电网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对电网设备的操作和调试技能,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网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团队中沟通、协作的能力。

3. 树立学生安全意识,培养责任感,使其在学习和生活中关注电网安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旨在通过讲解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电网相关知识。

学生特点:本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动手实践,但需加强对知识深度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网基础知识:包括电网的构成、分类及其工作原理,重点讲解输电、变电、配电等环节。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网概述2. 电网安全运行:介绍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性,讲解电网事故类型及预防措施,强调安全意识。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网安全3. 电网基本参数:讲解电压、电流、电阻、功率等基本参数的计算方法,分析各参数之间的关系。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网基本参数4. 电网设备及其操作:介绍常见电网设备的功能、结构及操作方法,如变压器、开关、保护装置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网设备5. 电网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电网设备的操作和调试,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章节:第五章 电网实践操作6. 电网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电网事故案例,让学生了解电网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高事故处理能力。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院(系)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
学号
起讫日期20xx年2月17日─20xx年2月28日
指导教师
课题编号
20xx年 2 月 15 日
① S 大系统 A
水电厂 B火电厂
C 变电所1
D 变电所2
E 变电所3
② S 大系统 A 水电厂 B火电厂 C 变电所1 D 变电所3 E 变电所2
③ S 大系统 A 水电厂 B火电厂 C 变电所2 D 变电所1 E 变电所3
④ S 大系统 A 水电厂 B火电厂 C 变电所2 D 变电所3 E 变电所1
⑤ S 大系统 A 水电厂 B火电厂 C 变电所3 D 变电所1 E 变电所2
⑥ S 大系统 A 水电厂 B火电厂 C 变电所3 D 变电所2 E 变电所1
三.设计内容
1、确定火力发电厂总装机容量及机组数量。

2、制定无功平衡方案,决定各节点补偿容量。

3、拟定地区电网接线方案,从多个方案中初定至少两个较合理的方案参加经济
比较。

4、确定电网电压等级。

5、选择并校验各输电线的截面,计算导线的网损和电压降落。

6、经过经济比较,选定一个最优方案。

7、对最优方案进行精确潮流计算,绘制潮流分布图。

报告内容与要求。

供配电设计任务书

供配电设计任务书

《供配电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配电系统设计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时间一、设计任务1、变配电所设计变配电所设计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 负荷计算及无功功率补偿计算。

2) 变配电所所址和型式的选择。

3) 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及类型的选择。

4) 变配电所主结线方案的设计。

5) 短路电流的计算。

6) 变配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

2、高压配电线路设计高压配电线路设计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 高压配电系统方案的确定。

2) 高压配电线路的负荷计算。

3) 高压配电线路的导线和电缆的选择。

3、低压配电线路设计低压配电线路设计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低压配电系统方案的确定。

2)低压配电线路的负荷计算。

3)低压配电线路的导线和电缆的选择。

4)低压配电设备和保护设备的选择。

二、原始资料1、负荷状况:参照相关规范,确定车间用电负荷2、供电电源:电源进线为10KV电缆线路,经高压配电室,引至各车间变电所,上级断路器开断容量400MVA。

厂区中10KV的龙门吊、水泵为高压直供,其余为车间变电所220/380V供电。

配电室配备备用电源。

3、气象、土壤等资料:1).海拔高度12.5m.2).年最热月温度,平均28.2℃,平均最高32℃.3).极端最高温度40.7℃,极端最低-14℃.4).年雷暴日数T=36.4.5).最热月地面下0.8m处土壤平均温度27.7℃.6).土壤电阻率p=100Q.m.三、设计内容1、确定该厂的各级计算负荷及各负荷的等级电源进线为YJV-10kV,经高压配电室,引至各车间变电所,上级断路器开断容量400MV A。

厂区中10kV的龙门吊、水泵为高压直供,其余为车间变电所220/380V供电。

车间1旁设车间变电所一个,距总高压配电室800m,供车间1使用;车间2旁设车间变电所一个,距总高压配电室1100m,供车间2使用;2、确定该厂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根据供电要求,划分供电回路,确定整个工厂的电气主接线,画出主接线图。

供配电课程设计任务书 - 副本

供配电课程设计任务书 - 副本

《供配电》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次课程设计是将理论学习内容,应用于民用建筑电气工程之中,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对课堂所学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知识进一步巩固和验证,同时锻炼学生的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题目:
某办公楼变电所设计
三、课程设计内容:
根据工程电力负荷情况,进行供配电系统设计。

变电所设计高压系统、低压系统,选择变压器及开关柜设备。

并进行平面图布置。

水泵房和空调机房进行低压配电系统设计,供电到设备。

四、课程设计要求:
1、达到能力要求:
(1)能进行负荷分类,并进行进电电源设计、供配电系统构成设计。

(2)能进行负荷计算。

(3)会选择导线和开关等电器设备。

(4)能绘制系统图和部分平面图。

(5)会进行理论计算,编制计算书。

(6)各部分参数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2、提交设计材料要求:
(1)要求提交电气施工图纸6-15张。

(2)要求用CAD电脑制图。

(3)计算书要求写出课程设计过程中基本理论、基本公式,参数计算正确。

(4)字迹工整,文句通畅,正文用小四字,标题一律用黑体四号子。

(5)计算书要求用A4纸打印,统一封皮,装档上交。

封皮格式见附录一。

3、考核要求:
考核由三部分组成:设计图纸(50分)+计算书(20分)+答辩(30分)
五、参考文献
1.吕大光民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图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雍静供配电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3.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4.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实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

摘要电力工业是国家的基础工业,在国家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电能是一种无形的,不能大量储存的二次能源。

电能的发、变、送、配和用电,几乎是在同一瞬间完成的,须随时保持有功功率和无功率的平衡。

电力工业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电力系统愈大,调度运行就愈合理,经济效益愈好,应变事故的能力就俞强,这也是我国电力工业必然的发展趋势。

然而联合电网也是由地方电力网相互联接而成的。

要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电力工业必须超前发展,因此,做好电力规划,加强电网的建设十分重要。

电力规划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能源资源和负荷的分布,确定合理的电源结构和战略布局。

确立电压等级,输电方式和合理的网架结构等,电力规划合理与否,事关国民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电力系统今后的运行的稳定性,经济性,电能质量的好坏和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地区力电网规划设计技术比较调压计算分接头引言根据电能生产、输送、消费的连续性,瞬时性,重要性的特点,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也必须保证对第一类负荷的不间断供电,对第二类负荷的供电可靠性,同时,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除此之外降低变换、输送、分配时的损耗,保证系统虑供电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的基础上,使方案达到最合理化。

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运行的经济性也极为重要。

于是在规划电力网时应该根据各个负荷点对电能要求的不同和保证运行的灵活和操作时的安全来选择合适的接线方式和合理的电压等级。

在选择电网设计方案时,首先考虑系统对负荷供电的可靠性,在保证供电可靠性的基础上,对供电的灵活性和经济性进行设计和规划。

为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对有一类负荷的负荷点采用双回或环网供电。

对于灵活性,系统主要通过变电所的接线来实现。

在本电网设计中,电压中枢点是变电所,故通过调节变电所的电压来实现电压调整。

总之:进行电网规划设计时,要根据当地地理条件,合理选泽方案,综合考虑。

目录1. 设计任务和原始资料 (1)1.1 设计任务 (1)1.2 原始资料 (1)2. 电网初步方案的拟定与比较 (2)2.1 电力电量平衡计算 (2)2.2. 供电电压等级的确定 (3)2.3. 初步接线方案及其拟定依据 (4)2.3.1.方案初选: (5)2.3.2.备选方案参数一览表: (5)2.4. 初步潮流计算结果 (7)2.5. 优选方案经济比较 (9)2.6. 二导线截面积的校验 (14)2.7. 较优方案一,二的经济比较 (14)3. 变压器的选取及电网的接线图 (16)3.1. 变压器的选取和校验 (16)3.1.1.变压器容量的确定 (16)3.1.2.变压器型号的选择 (16)3.2. 变压器参数的计算 (18)3.3. 发电厂接线 (22)4. 电压调整与精确潮流计算 (22)4.1. 精确潮流计算 (22)4.1.1.精确潮流计算 (22)4.1.2.潮流分布计算结果 (25)4.2. 电压调整计算 (26)4.2.1.计算各线段的电压降落 (26)4.3. 变压器变比接头选择及校验 (27)附录一 (31)附录二 (31)致谢 (35)参考文献 (35)1. 设计任务和原始资料1.1 设计任务本次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是根据给定的发电厂、变电所原始资料完成如下设 计:1.1 确定供电电压等级;1.2 初步拟定若干待选的电力网接线方案; 1.3 发电厂、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 1.4 电力网接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1.5 输电线路导线截面选择; 1.6 调压计算。

电网游戏的课程设计

电网游戏的课程设计

电网游戏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网游戏的基本概念,掌握其运行原理和关键组成部分。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数学和物理知识,分析电网游戏中电压、电流、电阻等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

3. 学生能了解电网游戏的实际应用,例如智能电网、能源优化等。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电网游戏的搭建和运行方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电网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电网游戏,培养对电力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认识到电网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节能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能源观念。

3. 学生在课程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合作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探究性课程,旨在通过电网游戏的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物理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引导。

教学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程目标,结合课本知识,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具体安排如下:1. 电网游戏基础知识:- 电压、电流、电阻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 电路的种类及特点,如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2. 电网游戏实践操作:- 电网游戏器材的认识与使用。

- 搭建不同类型的电路,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 电网游戏应用与拓展:- 智能电网的基本原理及优势。

- 能源优化方法及其在电网游戏中的应用。

教学大纲:第一课时:电网游戏基础知识学习,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等概念。

第二课时:电路种类及特点,进行实际操作,搭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长沙理工电网规划课程设计

长沙理工电网规划课程设计

长沙理工电网规划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网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电网结构、运行特性和规划要求。

2. 使学生了解长沙地区电网的现有布局,掌握电网规划的相关技术指标和数据。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提高解决电网规划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电网规划软件进行电网模拟和优化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对电网规划结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电网规划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电力事业,树立为我国电力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

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理解电网规划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关注可持续发展。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结合长沙地区电网实际,培养学生的电网规划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编程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电网规划基本原理:包括电网规划的目标、原则、主要内容和方法,结合教材第一章内容,让学生对电网规划有全面的认识。

2. 长沙地区电网现状分析:分析长沙地区电网的结构、运行特性和发展需求,对应教材第二章,了解实际电网情况。

3. 电网规划技术指标与数据处理:讲解电网规划中的主要技术指标,如电压水平、线损率、供电可靠性等,学习教材第三章内容,掌握数据处理方法。

4. 电网规划软件应用:学习使用电网规划软件进行电网模拟、优化和分析,结合教材第四章,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5. 电网规划案例分析与评价:分析典型电网规划案例,学习评价方法,对应教材第五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电网规划与环境保护:探讨电网规划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了解环保要求,参考教材第六章,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网课程设计任务书《电网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一)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马士英1 设计任务本次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是根据给定的发电厂、变电所原始资料完成如下设计:1.1 确定供电电压等级;1.2 初步拟定若干待选的电力网接线方案;1.3 发电厂、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1.4 电力网接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1.5 输电线路导线截面选择;1.6 调压计算。

2 原始资料2.1 发电厂、变电所相对地理位置及距离2.2 发电厂技术参数装机台数、容量:4×50(MW)额定电压(kV):10.5KV额定功率因数8.0ϕcos=e最小运行方式为三台机运行2.3 负荷数据及有关要求厂A 1 2项站目最大负荷(MW)30 60 30最小负荷(MW)15 35 15cos0.85 0.9 0.9 功率因数T(h) 5000 5000 5500m ax低压母线电压(kV) 10 10 10最大负荷(%) 5 2~5 2~5 调压要求最小负荷(%) 0 2~5 2~5I类30 30 0 各类负荷(%)II类30 30 60 最大运行方式下系统电压为 KV;最小运行方式下为 KV。

3 设计要求3.1 设计中应严格遵守课程设计的规章制度,按时到设计教室进行设计,任何人不得迟到、早退和无辜缺席;3.2同学应根据设计要求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同组成员之间可以商量讨论,但严禁相互抄袭;3.3设计完成后,每个同学应提交打印的设计说明书一份,课程设计说明书编写和电路图绘制应附和规范要求;3.4按时参加课程设计答辩。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二)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马士英1 设计任务本次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是根据给定的发电厂、变电所原始资料完成如下设计:1.1 确定供电电压等级;1.2 初步拟定若干待选的电力网接线方案;1.3 发电厂、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1.4 电力网接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1.5 输电线路导线截面选择;1.6 调压计算。

2 原始资料2.1 发电厂、变电所相对地理位置及距离2.2 发电厂技术参数 发电厂A 装机台数、容量(MW ) 3×75 额定电压(kV ) 10.5 额定功率因数e cos0.8发电厂最小运行方式为两台机运行2.3 负荷数据及有关要求厂项站目发电厂变电所A 1 2 3 4最大负荷(MW)20 90 45 40 40最小负荷(MW)10 40 20 15 15功率因数cos0.85 0.85 0.9 0.85 0.9 m axT(h) 5000 5000 4500 5500 6000低压母线电压(kV) 10 10 10 10 10调压要求最大负荷(%) 2.5 2~5 2.5 2~5 2.5最小负荷(%) 7.5 2~5 7.5 2~5 7.5各类负荷(%)I类35 35 0 0 35II类25 20 50 60 20最大运行方式下系统电压为 KV;最小运行方式下为 KV。

3 设计要求3.1 设计中应严格遵守课程设计的规章制度,按时到设计教室进行设计,任何人不得迟到、早退和无辜缺席;3.2同学应根据设计要求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同组成员之间可以商量讨论,但严禁相互抄袭;3.3设计完成后,每个同学应提交打印的设计说明书一份,课程设计说明书编写和电路图绘制应附和规范要求;3.4按时参加课程设计答辩。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三)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马士英1 设计任务本次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是根据给定的发电厂、变电所原始资料完成如下设计:1.1 确定供电电压等级;1.2 初步拟定若干待选的电力网接线方案;1.3 发电厂、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1.4 电力网接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1.5 输电线路导线截面选择;1.6 调压计算。

2 原始资料2.1 发电厂、变电所相对地理位置及距离2.2 发电厂技术参数装机台数、容量:4×50(MW)额定电压(kV):10.5KV额定功率因数8.0ϕcos=e发电厂运行方式为三台机运行2.3 负荷数据及有关要求厂A 1 2 3项站目最大负荷(MW)30 60 30 50最小负荷(MW)15 35 15 30cos0.85 0.9 0.9 0.9功率因数T(h) 5000 5000 5500 6000 m ax低压母线电压(kV) 10 10 10 10最大负荷(%) 5 2~5 2~5 2~5调压要求最小负荷(%) 0 2~5 2~5 2~5I类30 30 0 35各类负荷(%)II类30 30 60 30最大运行方式下系统电压为 KV;最小运行方式下为 KV。

3 设计要求3.1 设计中应严格遵守课程设计的规章制度,按时到设计教室进行设计,任何人不得迟到、早退和无辜缺席;3.2同学应根据设计要求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同组成员之间可以商量讨论,但严禁相互抄袭;3.3设计完成后,每个同学应提交打印的设计说明书一份,课程设计说明书编写和电路图绘制应附和规范要求;3.4按时参加课程设计答辩。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四)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马士英1 设计任务本次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是根据给定的发电厂、变电所原始资料完成如下设计:1.1 确定供电电压等级;1.2 初步拟定若干待选的电力网接线方案;1.3 发电厂、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1.4 电力网接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1.5 输电线路导线截面选择;1.6 调压计算。

2 原始资料2.1 发电厂、变电所相对地理位置及距离2.2 发电厂技术参数发电厂 A装机台数、容量(MW ) 4×75 额定电压(kV )10.5额定功率因数e cos0.8 发电厂最小运行方式为三台机运行2.3 负荷数据及有关要求厂项站目发电厂变电所A 1 2 3最大负荷(MW)20 80 60 70最小负荷(MW)10 40 30 35功率因数cos0.85 0.85 0.9 0.85 m axT(h) 5000 6000 5500 5000低压母线电压(kV) 10 10 10 10调压要求最大负荷(%) 2~5 5 2.5 2.5最小负荷(%) 2~5 0 7.5 7.5各类负荷(%)I类30 0 35 30II类25 50 30 30最大运行方式下系统电压为 KV;最小运行方式下为 KV。

3 设计要求3.1 设计中应严格遵守课程设计的规章制度,按时到设计教室进行设计,任何人不得迟到、早退和无辜缺席;3.2同学应根据设计要求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同组成员之间可以商量讨论,但严禁相互抄袭;3.3设计完成后,每个同学应提交打印的设计说明书一份,课程设计说明书编写和电路图绘制应附和规范要求;3.4按时参加课程设计答辩。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五)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马士英1 设计任务本次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是根据给定的发电厂、变电所原始资料完成如下设计:1.1 确定供电电压等级;1.2 初步拟定若干待选的电力网接线方案;1.3 发电厂、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1.4 电力网接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1.5 输电线路导线截面选择;1.6 调压计算。

2 原始资料2.1 发电厂、变电所相对地理位置及距离2.2 发电厂技术参数装机台数、容量:2×50(MW)额定电压(kV):10.5KV额定功率因数8.0ϕcos=e发电厂最小运行方式为一台机运行2.3 负荷数据及有关要求厂A 1 2项站目最大负荷(MW)30 60 60最小负荷(MW)15 35 40 cos0.85 0.9 0.9功率因数T(h) 5000 5000 5500m ax低压母线电压(kV) 10 10 10最大负荷(%) 5 2~5 2~5调压要求最小负荷(%) 0 2~5 2~5I类30 30 40各类负荷(%)II类30 30 30最大运行方式下系统电压为 KV;最小运行方式下为 KV。

3 设计要求3.1 设计中应严格遵守课程设计的规章制度,按时到设计教室进行设计,任何人不得迟到、早退和无辜缺席;3.2同学应根据设计要求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同组成员之间可以商量讨论,但严禁相互抄袭;3.3设计完成后,每个同学应提交打印的设计说明书一份,课程设计说明书编写和电路图绘制应附和规范要求;3.4按时参加课程设计答辩。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六)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马士英1 设计任务本次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是根据给定的发电厂、变电所原始资料完成如下设计:1.1 确定供电电压等级;1.2 初步拟定若干待选的电力网接线方案;1.3 发电厂、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1.4 电力网接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1.5 输电线路导线截面选择;1.6 调压计算。

2 原始资料2.1 发电厂、变电所相对地理位置及距离2.2 发电厂技术参数装机台数、容量:2×50(MW)额定电压(kV):10.5KV额定功率因数8.0ϕcos=e发电厂最小运行方式为一台机运行2.3 负荷数据及有关要求厂A 1 2 3项站目最大负荷(MW)30 60 60 50最小负荷(MW)15 35 40 30cos0.85 0.9 0.9 0.9功率因数T(h) 5000 5000 5500 5000 m ax低压母线电压(kV) 10 10 10 10最大负荷(%) 5 2~5 2~5 5调压要求最小负荷(%) 0 2~5 2~5 0I类30 30 30 0各类负荷(%)II类30 30 25 50最大运行方式下系统电压为 KV;最小运行方式下为 KV。

3 设计要求3.1 设计中应严格遵守课程设计的规章制度,按时到设计教室进行设计,任何人不得迟到、早退和无辜缺席;3.2同学应根据设计要求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同组成员之间可以商量讨论,但严禁相互抄袭;3.3设计完成后,每个同学应提交打印的设计说明书一份,课程设计说明书编写和电路图绘制应附和规范要求;3.4按时参加课程设计答辩。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七)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马士英1 设计任务本次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是根据给定的发电厂、变电所原始资料完成如下设计:1.1 确定供电电压等级;1.2 初步拟定若干待选的电力网接线方案;1.3 发电厂、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1.4 电力网接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1.5 输电线路导线截面选择;1.6 调压计算。

2 原始资料2.1 发电厂、变电所相对地理位置及距离2.2 发电厂技术参数装机台数、容量:2×50(MW)额定电压(kV):10.5KV额定功率因数8.0ϕcos=e最小运行方式:一台运行2.3 负荷数据及有关要求厂A 1 2 3项站目最大负荷(MW)30 60 60 50最小负荷(MW)15 35 40 30cos0.85 0.9 0.9 0.9功率因数T(h) 5000 5000 5500 5000 m ax低压母线电压(kV) 10 10 10 10最大负荷(%) 5 2~5 2~5 5调压要求最小负荷(%) 0 2~5 2~5 0I类30 30 30 30各类负荷(%)II类30 30 25 20最大运行方式下系统电压为 KV;最小运行方式下为 K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