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第九章生化简明教程章节习题集
第九章核酸的生物合成一、练习题目(一)名词解释1.中心法则 2.半保留复制 3.DNA聚合酶 4.解旋酶 5.拓扑异构酶 6.单链DNA结合蛋白 7.DNA连接酶 8.引物酶及引物体 9.复制叉 10.复制眼、θ结构 11.前导链 12.冈崎片段、后随链 13.半不连续复制 14.逆转录 15.逆转录酶 16.突变 17,点突变 18.结构畸变 19.诱变剂 20.修复 21.光裂合酶修复 22.切除修复 23.重组修复 24.诱导修复和应急反应 25.DNA重组 26.基因工程 27.转录 28.模板链(反意义链) 29.非模板链(编码链) 30.不对称转录 31.启动子 32.转录单位 33.内含子 34.外显子 35.转录后加工 36.核内不均一RNA 37.RNA复制(二)问答题1.试述Meselson和Stahl关于DNA半保留复制的证明实验。
2.描述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在DNA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3.试述DNA复制过程,总结DNA复制的基本规律。
4.什么是逆转录?病毒中的单链RNA如何利用逆转录酶合成双链DNA,并整合到寄主细胞的基因组中?5.DNA的损伤原因是什么?6.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及其应用意义。
7.试比较转录与复制的区别。
(三)填空题1.Meselson—Stahl的DNA半保留复制证实试验中,区别不同DNA用_______方法。
分离不同DNA用_______方法,测定DNA含量用_______方法,2.DNA聚合酶I(ε.coli)的生物功能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作用。
用蛋白水解酶作用DNA聚合酶I,可将其分为大、小两个片段,其中_______片段叫Klenow,具有_______和_______作用,另外一个片段具有_______活性。
3.在ε.coli中,使DNA链延长的主要聚合酶是_______,它由_______亚基组成。
DNA 聚合酶Ⅱ主要负责DNA的_______作用。
巫第9章核酸的生物合成课件
F半保留复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FDNA分子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 F亲代DNA的一条链保留在子代DNA分子中 F使遗传信息准确的传递给子代细胞 F保持其相对稳定性 F而不致发生
F进化上不能忍受的变化。
(二)、大肠杆菌DNA聚合酶及其它复制 相关的蛋白
目前已发现30多种酶及蛋白质因子参与
• 复制的延伸:
(6)DNA 聚合酶Ⅲ在两条新生链上同时合 成 DNA。
(7)DNA 聚合酶Ⅰ切除RNA引物,并补上 DNA。
(8)DNA ligase连接一个冈崎片段。
• 复制的终止: (9)形成Tus-Ter复合物
复制的保真性
• 严格遵守碱基的配对原则 • 聚合酶没有从头合成能力,需要RNA引
1953年,Watson和 Crick在提出DNA双螺 旋结构模型时就推测 DNA可能按照半保留机 制进行自我复制。
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在复制过程中,首先亲代双链解开,然后 每条链作为模板,在其上合成互补的子代链, 结果新形成的两个子代DNA与亲代DNA分子 的碱基顺序完全一样,而且每个子代DNA分 子中有一条链完全来自亲代DNA,另一条是 新合成的。
逆转录酶具有: • RNase H活性(降解RNA活性) • DNA聚合酶活性: • 1) RNA指导DNA聚合酶 • 方向: 5´—— 3´ • 2) DNA指导DNA聚合酶 • 方向: 5´—— 3´
逆转录酶具有3种活性:
① 依赖RNA的DNA聚合酶活性 ② RNase H(核糖核酸酶H)活性 ③ 依赖DNA的DNA聚合酶活性
4. 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
⑴ DNA复制的起始
F 大肠杆菌复制原点:OriC序列,富含AT F dnaA :在原点OriC处结合,打开双螺旋 F dnaB(解链酶):使DNA解螺旋 F 旋转酶(拓扑异构酶I):松驰DNA扭曲应力 F SSB : 结合单链DNA F 引物酶(dnaG): 合成RNA引物,约10核苷酸
核酸的生物合成
核酸的生物合成引言核酸是生物体中非常重要的生物分子之一,它在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蛋白质合成等生物学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核酸的生物合成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涉及到许多酶和辅因子的参与。
本文将对核酸的生物合成过程进行详细的介绍,并讨论其中的关键步骤和调控机制。
核酸的组成核酸分为DNA(脱氧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类。
DNA是遗传信息的存储介质,而RNA则在蛋白质合成和其他生物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和功能性作用。
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元是核苷酸,核苷酸由糖、碱基和磷酸组成。
DNA的糖是脱氧核糖,RNA的糖是核糖;DNA的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脱氧胸腺嘧啶(C),RNA的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尿嘧啶(U)和胸腺嘧啶(T)。
磷酸连接不同核苷酸,形成链状的DNA或RNA分子。
核酸的生物合成路径核酸的生物合成路径分为两个主要的步骤:核苷酸的合成和核酸链的合成。
核苷酸的合成核苷酸的合成是核酸合成的第一步,它是通过一系列酶催化的反应进行的。
核苷酸的合成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碱基的合成和糖-磷酸的合成。
在碱基的合成过程中,腺嘌呤和鸟嘌呤是由一些小分子前体合成的,而胸腺嘧啶和尿嘧啶则是由核苷酸催化的反应合成的。
碱基的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酶和辅因子的参与。
在糖-磷酸的合成过程中,核糖-1-磷酸和脱氧核糖-1-磷酸是通过核糖-5-磷酸和脱氧核糖-5-磷酸的合成转化得到的。
这个过程是通过一系列酶催化的反应进行的。
核酸链的合成核酸链的合成是核酸合成的第二步,它是通过酶催化的反应进行的。
DNA的合成是由DNA聚合酶催化的反应进行的,RNA的合成则是由RNA聚合酶催化的反应进行的。
在DNA的合成中,DNA聚合酶结合到DNA模板上,依据碱基配对规则,在新合成的链上加入互补碱基,形成一个新的DNA链。
这个过程是一个复制过程,可以将一条DNA模板复制成两条完全相同的DNA 分子。
第九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第九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1.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DNA复制的一种方式。
每条链都可用作合成互补链的模板,合成出两分子的双链DNA,每个分子都是由一条亲代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组成。
2.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在DNA进行复制的时候形成的Y字型结构,在复制叉处作为模板的双链DNA解旋,同时合成新的DNA链。
3.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以DNA为模板,催化核苷酸残基加到已存在的聚核苷酸的3ˊ末端反应的酶。
某些DNA聚全酶具有外切核酸酶的活性,可用来校正新合成的核苷酸的序列。
4.前导链(leading strand):在DNA复制时,新合成的子链与复制叉移动方向一致,通过连续的5ˊ-3ˊ聚合合成的新的DNA链。
5.滞后链(lagging strand):DNA复制时,新合成的子链与复制叉移动方向相反,通过不连续的5ˊ-3ˊ聚合合成的新的DNA链。
6.冈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相对比较短的DNA链(大约1000核苷酸残基),是在DNA的滞后链的不连续合成期间生成的片段,这是Reiji Okazaki在DNA合成实验中添加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前体观察到的。
7.引发体(primosome):一种多蛋白复合体,E.coli中的引发体包括催化DNA滞后链不连续DNA合成所必需的,短的RNA引物合成的引发酶、解旋酶。
8.复制体(replisome):一种多蛋白复合体,包含DNA聚合酶,引发酶,解旋酶,单链结合蛋白和其它辅助因子。
复制体位于每个复制叉处进行细菌染色体DNA复制的聚合反应。
9.单链结合蛋白(SSB,single-strand binding protein):一种与单链DNA结合紧密的蛋白,它的结合可以防止复制叉处单链DNA本身重新折叠回双链区。
10.滚环复制(rolling-circle replication):环状DNA的一种复制模式。
生物化学核酸的生物合成
13.1 DNA的生物合成
13.1.2 逆转录—由RNA指导合成DNA的过程 ➢ 逆转录酶:以RNA为模板,dNTP为底物,催化5端到3端
方向合成DNA的酶(RDDP)或反转录酶,是 1970年在劳氏肉瘤、鼠白血病病毒中发现的引 起生物致癌的酶。 ➢ 逆转录特点:(1)模板为单链RNA;
(2)逆转录酶(RnaseH)具有专一切除 RNA—DNA杂交分子中的RNA的功能。
u 解开DNA双螺旋结构
(4)拓扑异构酶 拓扑是物理学上的一个名称,空间异构的意思。
用于解开DNA超螺旋结构,TOPI——打开一条链;TOPⅡ从中间 剪开。
(5)单链结合蛋白(SSB) u 防止两条链再结合(复性)
(6)引发酶和引发体: u 催化引物的合成,多数是RNA聚合酶催化合成RNA引 物、也有
DNA复制——依赖于DNA的DNA合成,
合
是主要的合成方式。
成
逆转录 —— 依赖于RNA的DNA合成,
方
式
主要在病毒中,
是转录的逆过程。
DNA的损伤与修复—— DNA损伤后,
DNA片段的填补。
3
13.1 DNA的生物合成
13.1.1 DNA复制—由亲代DNA合成两个相同的 子代DNA的过程
u DNA复制的方式——半保留复制
u DNA复制的方式——半保留复制
Ø 6.DNA复制的过程——起始、延长和中止
复制的延伸:
是一个重复的过程。在RNA引物上,由DNA聚合酶Ⅲ(真核为α)催化, 以dNTP为底物,沿着5 / 3/滑动,按碱基配对原则在引物3/—OH 上接上相应的核苷酸,以添加dNMP顺序。不断滑动,不断添加,链就不 断延长。
②模板DNA高级结构的解除:拓扑异构酶Ⅱ(旋转酶)打开拓扑结构, 解旋酶打开双螺旋,DNA单链结合蛋白结合于已解开的链上,提供模板
核酸的生物合成与调控
核酸的生物合成与调控核酸是生命体内极其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它们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以及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核酸的生物合成与调控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对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繁殖和适应环境变化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DNA 的生物合成,也称为 DNA 复制,是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信息传递的基础。
这一过程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S 期,其基本特点是半保留复制,即新合成的 DNA 分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 DNA,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
DNA 复制的过程十分复杂,涉及到多种酶和蛋白质的协同作用。
首先,解旋酶解开 DNA 双螺旋结构,使两条链分开成为单链。
然后,单链结合蛋白稳定单链 DNA,防止其重新形成双螺旋。
在复制的起始点,引发酶合成一段 RNA 引物,为 DNA 聚合酶提供起始位点。
DNA聚合酶沿着模板链以 5'到 3'的方向合成新的 DNA 链。
在这个过程中,前导链是连续合成的,而后随链则是不连续合成的,形成许多短的冈崎片段,最后由 DNA 连接酶将这些片段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新链。
RNA 的生物合成主要包括转录过程。
转录是指以 DNA 为模板合成RNA 的过程。
根据所合成 RNA 的种类不同,可分为信使 RNA (mRNA)、核糖体 RNA(rRNA)和转运 RNA(tRNA)的转录。
转录过程同样需要多种酶和蛋白质的参与。
RNA 聚合酶结合到DNA 的特定区域,称为启动子,开始转录。
它沿着DNA 模板链移动,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 RNA 链。
与 DNA 复制不同的是,转录是不对称的,只以 DNA 双链中的一条链为模板。
而且,转录的产物在长度和序列上与模板 DNA 并不完全相同,因为在转录结束后,会对初级转录产物进行一系列的加工修饰,如剪接、加帽、加尾等,以形成成熟的 mRNA、rRNA 和 tRNA。
核酸的生物合成受到严格的调控,以确保细胞在不同的生理和环境条件下,能够精确地合成所需的核酸种类和数量。
第9章 核酸代谢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九章核酸合成
DNA聚合酶Ⅲ
是原核生物DNA复制的主要聚合酶,该酶由10种亚基 组成,其中、、形成全酶的核心酶。具有5 3 DNA聚合酶活性( 亚基,速率高); 具有3 5 外切酶(亚基)的校对功能,提高DNA复制的保真 性(聚合酶对底物的专一性、 3 5外切酶的校对功 能)。
在眼的两侧出现两个叉子状的 生长点(growth point),叫复制 叉。在复制叉上分布着各种与 复制有关的酶和蛋白因子,它 们构成的复合物称为复制体 (replisome)
大多数复制是双向的,形成 两个复制叉;
2019/9/16
E .coli染色体DNA 环状双链
真核染色体DNA 线环状双链 9
亚基数目
1(单体酶) 多亚基酶 多亚基酶
5′→3′聚合活性
+中
+ 很低
+ 很高
3′ →5′外切活性
+
+
+
5′ →3′外切活性
+
—
—
主要是对DNA损伤 的修复;以及在 DNA复制时切除 RNA引物并填补其留 下的空201隙9/9。/16
修复紫外光引起的 DNA损伤
DNA 复制的主要 聚合酶,还具有3 ′ 5 ′ 外切酶的校对功 能,提高DNA复制 的保真性
5′ 3′
拓扑异构酶 单链结合蛋白 解链酶 引物酶及引发体 DNA聚合酶 DNA连接酶 引物
2019/9/16
拓扑异构酶 与DNA双链 结合,解开 超螺旋。
3′ 5′
23
DNA复制有关的酶和蛋白质
5′ 3′
拓扑异构酶
单链结合蛋白 解链酶
引物酶及引发体
DNA聚合酶
DNA连接酶
解链酶解开
核酸的生物合成--DNA RNA
DNA 复 制 的 发 现:
Watson和Crick在提出DNA双螺旋结构之后, 又提出了DNA复制的假说:DNA半保留复制模
型;
1958年,Meselson米西尔森和Stanl斯坦尔
采用含15N重同位素的NH4Cl培养大肠杆菌,放
在正常的培养液里繁殖,然后用梯度离心技术
测定分裂时DNA复制时的密度变化,证实了
DNA的半保留复制。
DNA半保留复制的证明
1958年Meselson 和Stahl证实 1957年Taylor等发现,真核生物染色体复制也是半保留复制。 1960年复制叉Y型的发现。解旋(unwinding)有解旋酶(helicase)
和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催化。
0 1 2 3 4
• 3. RNA是大的单链分子,结构与DNA类似,只 是在DNA中的T变成U,核糖变成脱氧核糖。 内部可形成互补区。RNA的合成称为转录由 RNA聚合酶作用。分起始、延伸和终止三个阶 段。合成方向也是5‘→ 3’,也执行半保留复制 原则,它不需要引物,合成终止后进行加工、 剪接。 • 4.真核染色体末端端粒(Telomere)复制由端 粒酶(Telomerase)执行。
Watson and Crick(1953)
• DNA 的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 1)Watson Crick(1953)提出。这是核酸合成 的一般规则。 • 2)其合成方向是5‘→3’; • 3)由特异的聚合酶催化。DNA聚合酶需要 RNA引物。
1. 解 旋; 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 酶的作用下,使得DNA双链的氢键断裂,这样 使得螺旋结构的DNA双链解开。
——DNA分子的双链象拉链一样被拉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节基因
CAP CAP-cAMP cAMP
复合物
+
mRNA
forward
大肠杆菌的RNA聚合酶 全酶由5种亚基α2ββ’σ 组成,σ因子与其它 部分的结合不是十分紧密,它易于与β’βα2分离, 没有σ、 亚基的功能分别为: α亚基:与启动子结合功能。 β亚基:含催化部位,起催化作用,催化形 成磷酸二 酯键。 亚基:在全酶中存在,功能不清楚。 β’亚基:与DNA模板结合功能。 σ亚基:识别起始位点。
原核生物的mRNA转录后一般不需要加工,转录的同时 即进行翻译(半寿期短)。
rRNA前体的转录后加工
tRNA前体的加工
真核mRNA前体的加工
• 引物的长度
一般为18~25bp
• 末端核苷酸
3’端不得有任何修饰 • G+C含量和Tm值 一般在40-60%之间,两条相差2-3 ℃
第二节
RNA的生物合成
DNA携带的遗传信息(基因) 传递给RNA分子的过程称转 录(transcription )。
在生物界,RNA合成有两种方式: 一是DNA指导的RNA合成,此为生物体 内的主要合成方式。另一种是RNA指 导的RNA合成,此种方式常见于病毒。 转录产生的初级转录本是RNA前体 (RNA precursor),需经加工过程 (processing)方具有生物学活性。
一、转录基本特点
反应体系:DNA模板,NTP,酶,Mg2+,Mn2+,合成方向 5'→3'。连接方式-- 3' , 5'磷酸二酯键。 转录特点:不对称转录--DNA片段转录时,双链DNA中只有 一条链作为转录的模板,这种转录方式称作不对称转录。 模板链(template strand)及反意义链(antisense strand):指 导RNA合成的DNA链为模板链,又称反意义链。 编码链(coding strand)及有意义链(sense strand):不作为 转录的另一条DNA链为编码链,又称有意义链。由于基因 分布于不同的DNA单链中,即某条DNA单链对某个基因是模 板链,而对另一个基因则是编码链。 原料:四种磷酸核苷NTP,DNA中的T在RNA合成中变为U 合成过程:连续, 方向:5‘→3’从头合成,5´—末端的起始核苷酸常为GTP或 ATP
识别 解链
起始 延伸 终止
1. 起始位点的识别
σ识别正确的启动位点,启动子的结构至少由三部分组 成:-35序列提供了RNA聚合酶全酶识别的信号;-10序列是 酶的紧密结合位点(富含AT碱基,利于双链打开);第三 部分是RNA合成的起始点。
TTGACA TATAAT ATATTA
5’ 3’
AACTGT
第一节 DNA的生物合成
一、DNA的半保留复制 复制时期 1. 半保留复制的证明
2. DNA生物合成的基本问题
模板
引物 dNTP DNA聚合酶 Mg2+ 在5’-3’方向延伸
二、原核细胞DNA的复制合成
1.原核DNA聚合酶 2.复制的复杂性
5’
3’ 5’
3’
酶 DNA聚合酶Ⅰ DNA聚合酶Ⅱ DNA聚合酶Ⅲ
4 >250 核 +
3′→5′外切活性
功能
-
复制、引发
-
修复
-
复制
-
复制
-
复制
DNA复制过程
真核生物DNA复制叉结构示意图
四、反转录作用(RNA指导下的DNA合成)
1970年,Temin和Baltimore在致癌RNA病毒中发现 了反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 1.DNA聚合酶特性
五、 DNA的损伤与修复
1.DNA的损伤与突变
损伤可造成突变或致死 突变(mutation):指一种遗传状态,可以通过复 制而遗传的DNA结构的任何永久性改变。携带突变 基因的生物称为突变体,未突变的称为野生型。
• 损伤原因
物理(紫外(见下页)、高能射线、电离辐射) 化学(烷基化试剂、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 生物因素(碱基对臵换、碱基的插入/ 缺失造成移
码)
当DNA受到大剂量紫外线(波长260nm附近)照射时, 可引起DNA链上相邻的两个嘧啶碱基共价聚合,形 成二聚体,例如TT二聚体。
2. DNA损伤修复
• • • •
光复活 切除修复 重组修复 SOS修复
光复活(photoreactivation)
• 可见光(最有效波长
400nm)激活生物界 广泛分布(高等哺乳 动物除外)的光复活 酶,该酶分解嘧啶二 聚体。 • 是一种高度专一的修 复形式,只分解由于 UV照射而形成的嘧啶 二聚体。
三、真核生物的转录作用
1.真核RNA聚合酶
酶类 分布 产物 活性 分子量 (KDa) 500 ~700 ~700 反应条件
Ⅰ Ⅱ Ⅲ
核仁 核质 核质
rRNA( 5.8S、 18S、28S ) mRNA tRNA、5S rRNA
50~70% 20~40% 10%
低离子强度要 求Mg2+或Mn2+ 高离子强度 高Mn2+浓度
2. 转录
真核RNA转录基本过程与原核类似,但其产生的mRNA为 “单顺反子”,只编码一条肽链。
四、转录过程的选择性抑制剂
放线菌素D 原核 真核 抑制 抑制 利福平 抑制 不抑制 α-鹅膏蕈碱 不抑制 抑制RNA聚合酶Ⅱ
五、转录产物的“加工”(成熟过程)
在细胞内,由RNA聚合酶合成的原初转录物(primary transcript)往往需要一系列的变化,包括链的裂解、5 和3末端的切除和特殊结构的形成、核苷的修饰、以及拼 接和编辑等过程,才转变为成熟的RNA分子。此过程总称 为RNA的成熟或称为RNA的转录后加工。
为单链 • 复性 按引物实际情况确定适当温度,时间一般30s至 1.5min • 延伸 一般72℃ 1min • 循环数 按初始模板浓度确定,一般25-45之间
PCR的引物设计
PCR扩增产物的特异性主要由引物决定,引物的 设计是PCR成功的关键,
• 引物位臵和产物长度 根据不同目的和要求确定,长度一般在200~800bp之间
分布:主要在微生物中。 特点:特异性,即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 切割特定切点。 结果:产生黏性未端(碱基互补配对)。 举例:大肠杆菌的一种限制酶能识别GAATTC序 列,并在G和A之间切开。
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 特定的切割点上将DNA 分子切断。目前已发现的限制酶 有400~500多种。
①从细胞中分 离出DNA ②限制酶截取 DNA片断
③ ①
③分离大肠杆 菌中的质粒
④ DNA重组 ⑤用重组质粒 转化大肠杆菌
②
④
⑤
⑥
⑥培养大肠杆菌 克隆大量基因
⑦重组体的筛选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也称体外酶促基因扩增,原理类似天然DNA复制。靶 DNA分子变性后解链,两条单链DNA分别与两条引物互补 结合,在4种dNTP存在和合适和条件下,由耐热的Taq DNA聚合酶催化引物由5’ -3’ 扩增延伸,形成两条新的 双链DNA分子,并作为下一循环的模板。每经过一个变性、 复性、延伸循环,模板DNA增加一倍。经过30~50个循环, 可使原DNA量增加106~109倍。 PCR的主要步骤: • 模板DNA的变性 一般选用95℃左右1min,使DNA 双链解
5’ 3’
+1 转录起始点
-35序列 Sextama 框
-10序列 Pribnow框
2. 转录起始
加入的第一个核苷三磷酸常是GTP或ATP。所形成的启动子、全酶 和核苷三磷酸复合物称为三元起始复合物,第一个核苷三磷酸一旦 掺入到转录起始点, σ亚基就会被释放脱离核心酶。
5‘
-35
E
3‘ 5‘ -10
复制方向:单起点、双向或单向复制 引物(primer)及引物酶(primase) 引物的切除与连接
5’-3’外切酶 DNA连接酶 切除引物 (DNA聚合酶Ⅰ )
(大肠杆菌DNA连接酶/T4连接酶)
复制的起始
辨识起点(富含AT区) 解链 解旋(拓扑异构酶) 单链结合蛋白(SSB)
三、真核DNA的复制合成
切除修复(excision repair)
• 即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
将DNA分子中受损伤的部 分切除掉,并以完整的那 一段为模板,合成出切去 的部分,从而使DNA恢复 正常。这是一种比较普遍 的修复机制。 • 细胞的修复功能对于保护 遗传物质DNA不受破坏有 重要意义。
重组修复(recombination repair)
作用 5‘-3’聚合酶及外切酶作用,3‘-5’外切酶酶作用, 可校正/修复DNA链,还可切除引物 5‘-3’聚合酶及3‘-5’外切酶酶作用,可校正/修复 DNA链 与酶Ⅰ作用类似,酶活高,是主要的链延伸酶(聚合酶 replicase)
冈崎片段与半不连续复制(okazaki 1968年)
真核DNA的合成的基本过程类似于原核DNA, 不同之处:
真核生物DNA聚合酶
多复制起点 至少有五种聚合酶αβγδε 端粒的复制依赖于端粒酶
α β 4 36-38 核 + γ 4 160-300 线粒体 + δ 2 170 核 + ε 5 256 核 +
亚基数 分子量(KD) 细胞内定位 5′→3′聚合活性
需引物(tRNA)、dNTP、模板(RNA、DNA)、5’-3’方向聚合
2.杂交分子H键断开
常由核糖核苷酶H(RNAase H)专一切除RNA- DNA分子中的 RNA,全部或部分去除RNA
3.前病毒DNA
合成的DNA链称负链,然后由依赖DNA的DNA聚合酶催化下,以 负链为模板合成一正链这样形成的DNA称前病毒DNA,前病毒 DNA可嵌入宿主细胞DNA中(称整合)或潜伏于宿主细胞用其负 链(依赖DNA的RNA聚合酶)出RNA,合成外壳蛋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