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道的避祸之道及其代价

合集下载

官场不倒翁冯道

官场不倒翁冯道

“官场不倒翁”冯道的为官之道冯道(882-954,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史称“官场不倒翁”),字可道,五代时人,自称长乐公,心胸宽阔,随遇而安,一生过得算是快乐。

一日,冯道的一位学生到他家读《老子》,当读到书中一句“道可道,非常道”时,忌于师讳,不敢往下念了:“不敢说,不敢说,非常不敢说。

”冯道则不以为然,呵呵一笑,你道吧,想咋道,就咋道吧。

名讳于古,是最犯忌的,比如朱元璋,有人提及“光”字、“则”字,朱元璋便怒火中烧,犯忌者往往会连命都搭上;但冯道却不以为忤,没事一般,一点也不计较。

有浪荡子到冯道家门外,大骂街:姓冯的,你狗日的,你给我出来;仆人听不下去了,向冯道来告状,冯道道:天下姓冯的,不只我,何以晓得是骂我?还有一人做得更过分,牵来一头驴,找来一块大模板,模板上连名带姓写上冯道,挂在驴脸上,牵到冯道办公的地方。

辱之辱,莫甚于此辱,是可忍,孰不可忍?门卫赶紧报告冯道,冯道也不生气,对门卫说,天下叫冯道的,肯定不只我一个,你怎么晓得一定是羞辱我?或许人家丢了一头驴,找驴来了。

冯道怎么说也是中书省要员,碰到这样羞辱他的,却还能这么淡定,其宰相肚里能撑船的雅量可不是一般的大。

冯道在其职场碰到的第一位主人叫李存勖(885-926,即后唐庄宗,五代时期后唐政权的建立者),李氏与其属下郭崇韬闹矛盾,李存勖要开除郭崇韬,叫其时在他手下当秘书的冯道起草文件,冯秘迟迟不写,李再三催促,冯道说:起草文件,是秘书职责,但时值国道艰难,领导间当紧密团结,君臣内斗,既让敌人看把戏,也让自己内部人议论纷纷,影响团结。

李存勖见冯道说得在理,便撤销了开除郭崇韬的命令。

不难看出,冯道并不唯领导之话是从,他做事是讲原则的,对领导错误,也是敢于反驳的。

然史书中的冯道,却恶评如潮,说他是阿谀奉承之徒,被树为无耻之尤的典型,“道历任四朝,三入中书,在相位二十余年”。

五代十国,君主更替频繁,你方唱罢我登场,换届换个不消停。

冯道身侍六主,张三坐龙庭,他当张三丞相;李四当草头王,他当李四宰相。

复杂的人性

复杂的人性

龙源期刊网 复杂的人性作者:张越来源:《月读》2015年第07期中国历史上,最令后人难以置评的人物之一,便是五代时期的冯道。

赞美他的人说,“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称誉”,憎恶他的人却说他“不知廉耻”。

究竟是什么导致他的一生毁誉难定?原因是他曾历事四姓十君,却一直稳居三公之位。

后人在史书中,诋毁他说他一直靠谄媚游走各个朝廷,这显然不是真相,至少不是真相的全部。

冯道的仕途生涯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不管城头怎么变幻大王旗,只要你对百姓好,我就认你;你对百姓不好,我就反对你——一句话,我就只对我的百姓负责。

他曾作诗曰:“但教方寸无诸恶,虎狼丛中也立身。

”若是做到“方寸无诸恶”,也就是修德,则环境再险恶,也能生存。

冯道在当时拥有盛誉,但自宋代之后,名声就变得很不好,司马光说他是“奸臣之尤”,但冯道一生节俭异常,待人宽宏,随军出征时,他住在茅草屋里,把俸禄省下给前线的将士吃。

有人认为五代时期,战乱频仍,中原“百姓卒免锋镝之苦者,道务安养之力也”,所以说他是奸臣,似乎并不妥当。

不过中国自宋代后开始强调气节,甚至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说,所以冯道这样的人非常受鄙夷。

冯道虽气节有亏,但他修德爱民,力求方寸无诸恶的态度,或不失为乱世中一种生存之道。

和冯道形成对比的是明代的方孝孺。

他坚决反对明成祖,身受酷刑,被诛十族亦不臣服,可说是响当当的硬汉子,但是治理国家他较为迂阔,前人蔡东藩评论说“方孝孺一迂儒耳,观其为建文立谋,无一可用,亦无一成功”,最终使得建文帝江山不保。

而像姚广孝这样的人,公然鼓动燕王造反,按理是个十恶不赦的人,但他在燕王登基之后,修德爱民,身为太子少师,他只在朝堂之上穿朝服,下朝后却着缁衣,居僧舍,华服、美舍、女子、富贵,统统不要。

成祖晚年,嗜杀成性,手下大臣,多无辜得罪,唯有姚广孝因为避居僧舍,无视富贵,一心崇德修善,所以得以善终,可见姚广孝也是一位善于虎狼丛中安身的睿智之人。

冯道之道

冯道之道

冯道之道作者:朱辉来源:《商业文化》2009年第02期“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名言国人都耳熟能详,在影视剧里,它常常出自汉奸、叛徒之口,用于劝降正面人物们。

当然,正面人物大多会嗤之以鼻,最后慷慨赴死。

识时务者就可以算俊杰吗?按中国传统道德标准显然不是,不过这类善于变通者往往活得比较滋润,其中最为典型的历史代表人物当属冯道。

冯道一生给六位皇帝当宰相,这六位皇帝分属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前朝皇帝被推翻,冯道先生立马就能在新皇帝那里谋到一份CEO的职位,其“识时务”的能力惊动了后世无数史家和文人。

冯道一生曾经做出许多惊人之举,比如著名的卖国皇帝后晋高祖石敬瑭派他出使辽国,叮嘱他在礼数上要体现对契丹父皇帝的尊敬。

一般儒家弟子显然不愿接受这种丧权辱国的差事,可是冯道却很高兴,说:“陛下受北朝恩,臣受陛下恩,有何不可。

”后来契丹灭了后晋,辽太宗耶律德光进军开封,召冯道觐见。

冯道没有像许多正直人士那样宁死不奉召,甚至没有像后世洪承畴那样多少摆个姿态,等对方派出高级人物多次劝降,这才扭扭捏捏半推半就。

冯先生很爽快就赶去见耶律先生了。

耶律德光倒是有些意想不到,问他为什么一叫就来了,冯道很坦诚地说:“无城无兵,怎敢不来?”耶律德光又故意羞辱他,问:“你是什么老东西?”冯道从容答道:“无才无德,痴顽老子。

”人至贱无敌,契丹人也喜欢这样具有高度服从性的员工,于是冯道在侵略者那里成功地当上了太傅。

如果仅仅在行为上苟且偷生、丧失气节,冯道先生并没有资格引人注目,毕竟历史上这样的人物非常多。

冯道先生有别于他们之处在于“坦荡”,从来不隐藏自己皮袄下的“小”,他写过一篇奇文《荣枯鉴》,看后令人惊叹不已。

“悦上者荣,悦下者蹇。

君子悦下,上不惑名。

小人悦上,下不惩恶。

下以直为美,上以媚为忠……”冯道对于怎样处理与领导、群众的关系作出了观点鲜明的选择,一心侍候好领导,让群众说去吧,他们就是都骂我,对我也没有什么实际坏处。

“无羁无耻,荣之义也……忧国者失身,忧己者安命……君子不党,其祸无援也。

解构历史说冯道

解构历史说冯道

解构历史说冯道(2012-05-03 15:49:44)转载▼标签:杂谈亡国降臣固位难,痴顽老子几朝官;朝梁暮晋浑闲事,更舍残骸与契丹。

这是一首骂冯道的诗。

作者是元朝的“思想家”刘因。

冯道的挨骂,在于他历仕四朝十一主,拿丧君亡国,不当一回事儿。

但说起来,“梁唐晋汉周,播乱五十秋”,一转瞬之五十几年,中原五次易主,如走马灯,便是同一朝里,亦君臣互噬,父子相残,一镇之内,杀帅夺旄,习为常事;各路兵将尽是虎狼之性,称孤道寡者不过沐猴而冠,借《沙家滨》里一句词,叫做“忠在哪里,义在何方”。

此时能知些廉耻的,便自谓胜人一筹,哪里还顾得上什么主辱臣死?从后梁的张文蔚,杜晓,到入宋的范质、吕端,一批名声尚好的大臣,都是前朝旧人,岂独冯道为然?冯道特长寿而已。

另一个长寿者杨凝式,活了八十多岁,履历较冯道更为丰富,历仕梁唐晋汉周。

后世人只记得杨凝式的字写得好,倒纷纷骂冯道,是不是在不假思索地跟随宋人的议论呢?冯道另一挨骂处,是奉使契丹,有通夷之嫌。

不过唐代的华夷之防不像后世那么严,安史乱后,更是严也无从严起。

陈寅恪曾论河朔藩镇为“胡化集团”;中原五代,更有三代是沙陀人建起来的。

石敬塘自己就是沙陀人,“汉奸”两字,用在他身上,原本不伦不类。

冯道是汉人,但立身沙陀人之朝,又当极废州裂之季,责他以“民族大义”,是以后世人之所见,责前人之所不见。

若执此“大义”,再往前说,所有北朝的臣民,都无以自明了。

冯道在契丹的言语,“哄洋鬼子”而已,“弱国无外交”而已;脸皮厚是真的,但脸皮不能如此之厚,他也不用去了。

冯道不以谄媚事人,而能取容于四朝,可见这个人是很滑头的。

逢大事则依违两可,不得罪武人,不预废立,这大概就是他的自全之道。

冯道善持大体,若说有什么特出的才能,倒也看不出来,有个人嘲笑他如果走得快了,怀里一定会掉出兔园策来,他也不以为愧。

他的好处是心胸开阔能容人,得罪他的人,他并不报复。

诗人杜荀鹤的才能倒高,但刚在朱温那里得宠,便在家中气冲冲地掰着头指头,算计都有谁得罪过自己,准备尽杀之,这等倾险之徒,不如冯道这样的庸人远甚。

冯道的为官之道

冯道的为官之道

冯道的为官之道冯道(882~954),自号“长乐老”,河北沧州人。

他先后辅佐了5个朝代(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契丹)的11位君主,而且朝朝公卿,最后全身而退,这不得不说是中国政治史上的一个奇迹。

冯道是如何在乱世政坛中得以“长乐”的呢?长期以来,许多史学家因为冯道没有在王朝交替的时候“杀身成仁”而对他备加指责。

司马光对他的评价是“滑稽多智,浮沉取容”。

不过,我们不应该拘于这种传统的愚忠思想。

作为一名职业官僚,冯道虽然多次随着朝代的更替改变效忠对象,但他却对每一任皇帝都尽到了人臣的责任。

正所谓“武死战、文死谏”,对于身为文官的冯道来说,既然进入官场,自然而然就要博取名声,这需要敢于说真话。

敢说真话是有风险的,但后面的利益也大,关键在于怎么操作。

面对那些尚武的“马上天子”,冯道不但了解其脾气秉性,而且洞悉每件事情的要害,谋而后动,取得了很好的劝谏效果。

在后梁时期,冯道在晋王李存勖手下效力。

晋王亲率大军攻打梁朝,与梁军隔黄河对峙。

晋王帐下大将郭崇韬有一次惹恼晋王,晋王生气地说:“让三军另选统帅吧,我让贤回太原!”随即命当时负责文字工作的冯道起草文件公布于众,冯道拿起笔却迟迟不动。

晋王不断地催促,冯道心平气和地说:“如今大王屡建大功,正待平定南方敌寇,崇韬所谏并不过分,顶多您不听他的就是了,何必大动肝火?若让敌人知道了,以为我们君臣不和,于我们不利。

”李存勖听后醒悟过来。

一会儿,郭崇韬也来向李存勖谢罪。

一场内部矛盾就此平息,冯道也因此受到了普遍尊重。

后唐天成、长兴年间,连年丰收,中原比较安定。

冯道却进谏明宗说:“我以前追随先帝(李存勖)的时候曾出使中山,在经过井陉天险时,怕马有个闪失,小心翼翼地紧握着缰绳,但到了平地就认为没有什么值得顾虑了,结果突然给从马上跌下受伤。

在危险的地方因考虑周到而获得安全,处于太平的环境却因放松警惕而产生祸患,这是人之常情。

”他向明宗推荐聂夷中的《伤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初中语文文摘文苑不理睬是种淡定的智慧

初中语文文摘文苑不理睬是种淡定的智慧

初中语文文摘文苑不理睬是种淡定的智慧
不理睬是种淡定的智慧
不理睬是种淡定的智慧
作者:赵元波
冯道是五代后周时期的人,在宰相位置上干了40年,人称官场不倒翁,位高权重,免不了得罪了一些人,一些人自然变着法儿嘲弄他,以此激怒冯道,可冯道呢,不急不恼,总能举重若轻,让别人射来的毒箭落在棉花上,轻松化解。

这天,有人牵了一头毛驴行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用一块布写下了“冯道"两个大大的字,并且贴在了驴的脸上,不用说,这是冲着冯道来的.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冯道,冯道听了,一笑了之,说:“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多得很,怎么指的会是我呢?可能是谁捡了驴,在驴身上发现了驴主的名字,所以写得大大的,以方便寻找失主吧。

"听冯道这么一说,那个存心嘲弄冯道的牵驴人也自觉无趣,灰溜溜地走了。

很多时候,对别人射来的毒箭,不予理睬,淡定地笑而对之,既是一种为人智慧,也是一种处世技巧,冯道能在宰相的位置上待上四十年不倒,恐怕同他精于此道不无关系.
1。

[不倒翁冯道]“冯道根字巨基”阅读答案及答案(一)

[不倒翁冯道]“冯道根字巨基”阅读答案及答案(一)

[不倒翁冯道]“冯道根字巨基”阅读答案及
答案(一)
冯道,字巨基,是中国明代著名的学者和文化名人。

他被誉为“不倒翁”,因为他在任何困难和挫败面前都坚定不移。

一、儒家思想的倡导者
冯道是儒家学派的倡导者。

他认为,个体的行为应受制于伦理道德,
并主张通过教育和修养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他还大力倡导庶民文化,主张将教育普及到广大民众中去,以提高民族素质和文化储备。

二、遭遇困境的坚定不移
在冯道生命的后期,他遭遇了一系列的挫败和打击。

他的家庭财产遭
到了劫掠,以至于他不得不到处借钱。

同时,他的身体也开始衰弱,
眼睛几乎看不到了。

尽管如此,他仍然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信仰,
并投身于教育事业中。

三、以自己的努力影响社会
冯道一生致力于教育和文化事业,他不仅自己是一位优秀的文化名人,也是一个较早提出将学问普及到庶民中去的人。

冯道在他所处的时代,推动了个人品德和自我完善的思想,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由于他的
杰出贡献,他被追封为“国学之祖”。

四、冯道不倒翁的精神财富
冯道所展现出的不倒翁精神,是我们今天非常需要的。

在他的一生中,他不仅展现出了人类迎难而上的勇气,而且也表现出了坚定不移的信
念和价值,引领着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五、总结
从历史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优秀的文化名人,他们的思想和思维方
式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

我们要特别强调人的坚韧和勇气,这是冯道
的不倒翁精神所蕴含的核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迎接挑战,采取积
极的措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历史趣谈:冯道被骂为历史最大的奸臣 却让中原百姓免死

历史趣谈:冯道被骂为历史最大的奸臣 却让中原百姓免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冯道被骂为历史最大的奸臣却让中原百姓免死
导语:历史上总有这么一种人,他们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处世原则,这种人大多数生于幽谷,存于
历史上总有这么一种人,他们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处世原则,这种人大多数生于幽谷,存于乔木,闲云野鹤般餐风露宿。

能在正史中能博得一席之地的更是少之又少。

那位有名的山中宰相陶弘景是一位,那冯道便是另一位了,然而这后者却是个毁誉参半的人物,其实让小编来说,这后者最会做人了。

这位冯大人号称史上最强官场“不倒翁”,五代十国里历事八姓十二帝的奇人,俗话说得好,文人总相轻,司马光骂他“奸臣最大”,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这啊,都是后世给的评价,下面,小编就带诸位看官来揭开这位冯大人的神秘面纱。

众所周知,五代十国是个你打我,我打你,你还手我还打你,你不还手我更要打你,而且还要叫上一大帮子人揍你个乖乖的草泥马的时代,然而就是在这个时候,冯道冯大人自带猪脚光环瞬间闪瞎一大票人的钛合金狗眼横空出世。

当然了,大人物一开始也是个默默无闻的主,自古以来,北方地区因地光人多,且与少数民族为邻,纷争连绵,战火不断。

而黄河以北的地区更成为游牧民族进军北方的门户,更是中原政权北境的天然防御阵地。

五代十国时期,后晋高祖石敬塘反唐自立而契丹扶植,作为条件,石敬塘便是答应在建国之后把燕云十六州割与契丹,何为燕云十六州?也就是今天津、北京、山西、河北等地,共计十六州,割让后的中原地区门户大开,农耕与游牧民族开始了长期的对峙。

下面言
生活常识分享。

五代官场不倒翁冯道秘诀

五代官场不倒翁冯道秘诀

五代官场不倒翁冯道秘诀:良心丧尽善于投机Post By:2011/12/30 13:23:02 [只看该作者]2011年12月30日来源:人民论坛作者:冷成金核心提示:冯道的一生,就是一部“做官学”。

他本人就是一位官场常胜将军,是一部活的教材。

他一生的意义也许就是教人怎样做官,他用一生的实践向人们宣告着官场不倒的秘密:良心丧尽+善于投机。

本文摘自《人民论坛》总第349期,作者:冷成金系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原题:《“不倒翁”冯道官场投机术》国学大师钱穆指出,中国古代最无耻的时期就是唐末的五代。

确实,五代是一个纷乱的时代,在这乱哄哄的氛围中,各色人等都容易显示其本色。

我们都知道,五代时期出了一个臭名昭著的“儿皇帝”石敬塘,而这里我们要看的是那个历事五代而不倒的官场不倒翁冯道。

冯道也曾艰苦朴素,为民说话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确实存在着一批“明君”、“贤相”,确实有很多正直的官吏在为民请命,在忧国忧民,确实有很多封建士大夫为国家的安定、社会的发展而呕心沥血,甚至殒身不恤;但无可否认,也确实存在着一批不辨是非、了无廉耻,不管谁当皇帝,只求有官可做的无耻之徒。

这些人有时也能做一些好事,但从本质上讲,其人格是卑微的,是绝不足以效法的。

冯道的出现确实是中国仕宦史上的一个奇迹。

仔细读《五代史·冯道传》、《新五代史》及《资治通鉴》中的有关篇章,冯道这个官场不倒翁的形象就会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今河北省交河县东北)人,生于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

据记载,冯道早先一边耕种土地,一边读书学习,其家庭可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康之家。

冯道幼时性格纯厚,善写文章,不以穿破衣服、吃粗食为耻。

据查,他的祖先没有一个县令以上的官员,在当时的历史情景中,冯道以这样的家庭出身而想跻身官场,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唐末军阀割据,战乱频仍,李克用割据晋阳,独霸一方。

从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里可以知道,李克用是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人,其子李存勖在灭梁前期,也还颇有作为。

《旧五代史·冯道传》原文及译文赏析

《旧五代史·冯道传》原文及译文赏析

《旧五代史·冯道传》原文及译文赏析《旧五代史·冯道传》原文及译文赏析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

其先为农为儒,不恒其业。

道少纯厚,好学能文,不耻恶衣食,负米奉亲之外,唯以披诵吟讽为事,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①也。

寻荐为霸府从事,俄署太原掌书记,时庄宗并有河北,文翰甚繁,一以委之。

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

庄宗怒曰:“孤为效命者设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镇,令三军别择一人为帅,孤请归太原以避贤路。

”遽命道对面草词,将示其众。

道执笔久之,庄宗正色促焉,道徐起对曰:“道所掌笔砚,敢不供职。

今大王屡集大功,方平南寇,崇韬所谏,未至过当,阻拒之则可,不可以向来之言,喧动群议,敌人若知,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

幸熟而思之,则天下幸甚也。

”俄而崇韬入谢,因道之解焉,人始重其胆量。

明宗入洛,遽谓近臣安重诲曰:“先帝时冯道郎中何在?”重诲曰:“近除翰林学士。

”明宗曰:“此人朕素谙悉,是好宰相。

”未几,迁中书侍郎、刑部尚书平章事。

凡孤寒士子,抱才业、素知识者,皆与引用,唐末衣冠,履行浮躁者,必抑而置之。

有工部侍郎任赞,因班退,与同列戏道于后曰:“若急行,必遗下《兔园册》②。

”道知之,召赞谓曰:“《兔园册》皆名儒所集,道能讽之。

中朝士子止看文场秀句,便为举业,皆窃取公卿,何浅狭之甚耶!”赞大愧焉。

天成、长兴中,天下屡稔,朝廷无事。

明宗每御延英,留道访以外事,道曰:“陛下以至德承天,天以有年表瑞,更在日慎一日,以答天心。

臣每记在先皇霸府日,曾奉使中山,径井陉之险,忧马有蹶失,不敢怠于衔辔,及至平地,则无复持控,果为马所颠仆,几至于损。

臣所陈虽小,可以喻大。

陛下勿以清晏丰熟,便纵逸乐,兢兢业业,臣之望也。

”明宗深然之。

(节选自《旧五代史?冯道传》)[注]①湛如:安然。

②《兔园册》:书名,即《兔园册府》,唐人编著,五代时流行民间,为村塾童蒙读本。

今佚。

1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恒其业恒:固定B.可以喻大喻:比喻C.道能讽之讽:背诵D.遽命道对面草词遽:立即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果为马所颠仆吾属今为之虏矣B.不敢怠于衔辔少益耆食,和于身也C.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D.一以委之将以衅钟13.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冯道有胆量的一组是① 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也② 崇韬所谏,未至过当③ 唐末衣冠,履行浮躁者,必抑而置之④ 道所掌笔砚,敢不供职⑤ 何浅狭之甚耶⑥ 陛下勿以清晏丰熟,便纵逸乐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凡是有才学、有知识的穷书生,冯道都予以引荐和任用。

冯道的官场智慧:侍奉四个王朝,耗死九个皇帝,虎狼丛中全身而退

冯道的官场智慧:侍奉四个王朝,耗死九个皇帝,虎狼丛中全身而退

冯道的官场智慧:侍奉四个王朝,耗死九个皇帝,虎狼丛中全身而退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须知海岳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这首诗《偶作》是五代名相冯道所写,他告诉世人,不要在山穷水尽的时候哭天喊地,一切皆有因果;不要怨天尤人,怪老天不公平,要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道德法则一直都在,只要修正自己,往哪里走都是一片通途;只要做好了自己,即使身处虎狼之险境,也能全身而退。

这首诗,鲜明地展示了冯道的为人处事智慧,而这也是他安身立命的秘诀。

因此,在五代乱世,冯道却能在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四个王朝为官,历经十位帝王,最终却能获得善终。

而恰恰也是这一点,后世的士大夫都以他为耻,认为他毫无忠君观念,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司马光更斥其为“奸臣”。

那么,后世对他的批评,是否都是正确的呢?也许,只有了解了他的一生,你才能知道答案。

初入江湖冯道,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北)人,生于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出身于很普通的官宦之家。

父亲为唐朝的秘书少监,大概相当于现代的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很清闲的职位,没啥油水,退休之后带着儿子冯道回到乡下,过着清贫的生活。

正因为父亲是知识分子,家中自然少不了各种藏书,冯道生长在这样的书香之家,自小就接受了正统的儒家教育,肚子的墨水少不了。

家庭背景一般的他,在那个乱世,要想通过考取功名入仕,很显然是不现实的。

唯一能做的,就是依附于军阀当一个谋臣,再找机会往上爬。

因此,冯道的第一个上司,就是控制幽州的燕王刘守光。

刘守光“性惨酷,不喜儒士”,性格残暴,不喜欢读书人,动不动就杀人。

只因家乡景城被刘守光控制,冯道才不情愿地投靠了刘守光。

对于刘守光的残暴,热血青年的冯道自然是看不下去,当众劝谏刘守光不要当昏君,但此举激怒了刘守光,冯道被打入死牢。

不过,冯道的人缘不错,同僚们都不想他死,就想了办法把冯道从死牢中救出来了。

这次劝谏差点丢了性命,就直接影响了冯道的人生观,对于此,宋末、元初史学家胡三省就说:“冯道自此历事唐、晋、汉、周,位极人臣,不闻谏争,岂惩谏守光之祸邪?”胡三省认为他后来之所以从不劝谏君王,就是因为刘守光,这话也不完全正确,因为,从他后来的劝谏来看,他只劝谏明君如唐庄宗、唐明宗、周世宗,绝对不劝谏昏君。

“长乐老”冯道

“长乐老”冯道

小时候看过一种通俗的中国历史,将冯道称之为无耻之徒,大意是说他一生经历四个朝代,曾向契丹称臣,居然当了六个皇帝的宰相,一直保持着荣华富贵,还恬不知耻地自称为“长乐老”。

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以一直认为冯道不是好东西。

文革后见有人俨然如不倒翁,就称之为长乐老,意其与冯道颇多类似。

一次偶与季龙(谭其骧)先师议及冯道,先师说:“欧阳修对冯道的评价是不公允的,还是《旧五代史》说得全面,只看《新五代史》是要上当的。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对冯道的正面评价,所以就把新、旧《五代史》中的《冯道传》对照着看了一遍,原来的看法发生了动摇,觉得冯道这个人是很复杂的,不能简单地作出贬褒。

冯道(八八二――九五四年),瀛州景城(今河北交河东北)人,唐末投刘守光作参军,刘败后投河东监军张承业当巡官。

张承业重视他的“文章履行”,推荐给晋王李克用,任河东节度掌书记。

后唐庄宗时任户部尚书、翰林学士,明宗时出任宰相。

后晋高祖、出帝时均连任宰相,契丹灭晋后,被任为太傅,后汉代晋后任太师,后周代汉后依然任太师。

周世宗征北汉前,冯道极力劝阻,激怒了周世宗,因而不让他随军,令他监修周太祖陵墓。

当时冯道已患病,葬礼完成后就去世了,被周世宗追封为瀛王。

就是这位冯道,竟引起了千古毁誉。

尽管薛居正的《旧五代史》和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中的《冯道传》对他有不同的评价,但相当大一部分内容是一致的。

冯道的不少好事,就是连称他为“无廉耻者”的欧阳修也没有否定,例如:他“为人能自刻苦为俭约”,在随军当书记时,住在草棚中,连床和卧具都不用,睡在草上;发到的俸禄与随从、仆人一起花,与他们吃一样的伙食,毫不在意;将士抢来美女送给他,实在推却不了,就另外找间屋子养着,找到她家长后再送回去。

在丧父后辞去翰林学士回到景城故乡时,正逢大饥荒,他倾家财救济乡民,自己却住在茅屋里,还亲自耕田背柴;有人田地荒废又没有能力耕种,他在夜里悄悄地去耕种,主人得知后登门致谢,他却感到没有什么值得别人感谢的地方;地方官的馈赠也一概不受。

《旧五代史—冯道传》“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旧五代史—冯道传》“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旧五代史—冯道传》“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

道少纯厚,好学善属文,不耻恶衣食,负米奉亲之外,惟以披诵吟讽为事,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也。

天祐中,刘守光署为幽州掾。

守光引兵伐中山,访于徐属,道常以利害箴之,守光怒,置于狱中,寻为人所救免。

守光败,监军使张承业征辟..为本院巡官。

承业重其文章履行,甚见待遇。

承业寻荐为霸府从事,俄署太原掌书记。

时庄宗并有河北,文翰甚繁,一以委之。

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

庄宗怒曰:“孤为效命者设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镇,令三军别择一人为帅,孤请归太原以避贤路。

”遽命道对面草词,将示其众。

道执笔久之,庄宗正色促焉,道徐起对曰:“道所掌笔观,敢不供职。

今大王屡集大功,方平南寇崇韬所谏未至过当阻拒之则可不可以向来之言喧动群议敌人若知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

幸熟而思之,则天下幸甚也。

”俄而崇韬入谢,因道为之解焉,人始重其胆量。

时契丹方盛,素闻道名,欲掠而取之,会边人有备,获免。

明宗入洛,遽谓近臣安重诲曰:“先帝时冯道郎中何在?”重诲曰:“近除翰林学士。

”明宗曰:“此人朕素谙悉,甚好宰相。

”俄拜端明殿学士,端明之号,自道始也。

凡孤寒士子,抱才业虽素未知识者皆与引用;唐末衣冠..,履行浮躁者必抑而镇之。

一日,道因上谒既退,明宗顾谓侍臣曰:“冯道性纯俭,顷在德胜寨居一茅庵,与从人同器食,卧则刍藁一束,其心晏如也。

”道尤长于篇咏,秉笔则成,典丽之外,义含古道,必为远近传写。

晋少帝即位,加守太尉..,进封燕国公。

道尝问朝中熟客曰:“道之在政事堂人有何说?”客曰:“是非相半。

”道曰:“凡人同者为是,不同为非,而非道者,十恐有九。

昔仲尼圣人也,犹为叔孙武叔所毁,况道之虚薄者乎!”然道之所持,始终不易。

道历任四朝,三入中.书.,在相位二十余年,以持重镇俗为己任,未尝以片简扰于诸侯。

《五代史冯道传》原文及译文

《五代史冯道传》原文及译文

《五代史冯道传》原文及译文《五代史冯道传》原文及译文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会对其进行阅读赏析,领略古诗文的美。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代史冯道传》原文及译文,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

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

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

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

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

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

顷读《颜氏家训》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

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

’吾时俯而不答。

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古人治军之道,未有不本于廉耻者。

《吴子》曰:“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

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

”《尉缭子》言:“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

”《后汉书》载:“张奂为安定属国都尉,羌豪帅感奂恩德,上马二十匹,先零酋长又遗金鐻八枚,奂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诸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马如羊,不以入厩;使金如粟,不以入怀。

’悉以金马还之。

羌性贪而贵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为所患苦,及奂正身洁己,威化大行。

”呜呼!自古以来,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杜子美诗:“安得廉颇将,三军同晏眠。

”一本作“廉耻将”,诗人之意未必及此。

然吾观《唐书》言,王佖为武灵节度使。

先是,吐蕃欲成乌兰桥,每于河壖先贮材木,皆为节帅遣人潜载之,委于河流,终莫能成。

冯道的“失节”与“原则”

冯道的“失节”与“原则”

冯道的“失节”与“原则”在五代十国的人物中,冯道是非常值得一提的人。

在五代那混乱的几十年中,政权更替频繁,冯道历经四朝六帝,都能稳坐在宰相的位子上,屹然不倒,堪称奇迹。

因而对于冯道,史上多有贬斥:司马光称他为“奸臣之尤”; 欧阳修斥他为“无廉耻者”。

就是对他持肯定态度的《旧五代史》,在盛赞“道之履行,郁然有古人之风;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体”之后,也对他的“忠”提出了疑问:“然而事四朝,相六帝,可得为忠乎?”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也花了不小的篇幅对冯道大加挞伐。

批评者大都认为,冯道“事几帝”就是“有奶便是娘”,就是“失节”,就是没有原则。

这些批判都称得上大义凛然,但未必都对。

五代正处于民族大融合的时代,五代的国君,在今天看来,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都是家天下,说不上谁比谁更有资格坐江山,也说不上谁比谁更值得效忠。

在那样一个年代里,如果说一个人想要做点什么的话,只要坚持自己做人的操守,只要有利于天下苍生就够了,至于官居何位,给谁“打工”,则是一个非常次要的问题。

但冯道也知道他的所作所为会被“志士”所不齿,会被人戳脊梁骨,所以只好写诗明志:“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其实,冯道做人做官还是有原则的,而且可以说是所有为官者应该恪守的原则。

在他一生的宰相生涯中,他始终坚持着两个原则:即“与物无竞”和“事当务实”。

“与物无竞”可以理解为他的清廉,就是不贪财。

即使皇帝给他的赏赐,他也大多做了慈善事业,所以家里没什么余财。

史料上说,有一年为接济难民,他自己只好住茅草屋里,说明他的家境够寒酸的。

按理说,当着宰相,弄权敛财很方便,但冯道很清醒,虎狼丛中,必须方寸无恶洁身自好才行。

退一步说,就算你处心积虑地贪到万贯家财,也不过给别人当银行,皇帝一抄家或乱兵一来,转眼就没了,何苦呢?正因为冯道的“与物无竞”,所以即使那些攻击冯道最严厉的人,除了所谓的“失节”——没有“从一而终”之外,好像也实在找不出冯道别的可以攻击的地方——如助纣为虐呀、陷害忠良呀、贪污腐败呀,等等。

五代人不骂冯道

五代人不骂冯道

五代人不骂冯道一冯道(882~954年),字可道,五代人。

二十三四岁(唐末天祜年间)时,冯道开始走人仕途,在军阀刘守光麾下为幽州掾(军事参谋)。

不久,受荐到太原,为晋王李存勖的掌书记(秘书),李存勖称帝,建后唐,冯道以四十岁刚出头的年纪,为翰林学士,成了皇帝的御用秘书。

后唐第二任皇帝明宗李嗣源上台,冯道迅速高升,为端明殿学士、中书侍郎、刑部尚书平章事(当朝宰相),这时的冯道,也只有四十五岁。

从此,冯道历事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辽五个王朝、十位国君,三人中书,为相二十年,七十三岁善终。

冯道去世六年后,赵匡胤建立大宋王朝,五代结束,天下走向一统。

在半个世纪文明扫地的乱世,冯道从容周旋于武夫悍将中间。

一位皇帝下台,他不下台;一个王朝垮了,他不垮。

他几次辞官,却辞不掉,成为历史上少有的“不倒翁”。

对此,晚年的冯道颇为自得,自称“长乐老”,在其所作的《长乐老自叙》中说:“老而自乐,何乐如之。

”对冯道历事数朝,后世史家多有斥责。

欧阳修说:“予读冯道《长乐老叙》,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

”司马光说:“正女不从二夫,忠臣不事二君。

为女不正,虽复华色之美,织纴之巧,不足贤矣;为臣不忠,虽复材智之多,治行之优,不足贵矣。

”但是,五代时人,不论是皇帝,还是臣民,对冯道并无责骂之词。

相反,“万民同声,皆以……为名臣、元老……道死年七十三,论者乃谓与孔子同寿,此(冯)道之望重一世也”(《廿二史札记》)。

冯道的同僚郭忠恕说:“公累朝大臣,诚信著于天下,四方谈士,无贤不肖,皆以为长者。

”后周宰相范质说:“冯道厚德稽古,宏才伟量,虽朝代贸迁,人无间言,屹若巨山,不可转也。

”《旧五代史》(此书为宋初所修,参修者多为五代时人)的作者们说:“(冯)道之履行,郁有古人之风;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体。

”二五代人为什么对冯道褒扬有加,而无一词斥骂?五代时,朝代短促,更换频繁。

一个王朝长者十几年,短者三四年,有如走马灯变幻莫测。

那些帝王们,在百姓心目中,都是些混世魔王,上了台的不可爱,下了台的不可惜。

冯道的人生之道

冯道的人生之道

冯道的人生之道
冯道,中国古代名人,被誉为“北宋宽仁之士,仁者愚者”。

他在中华文化史上留下了深刻而重要的一笔,他的人生之道令人赞叹。

冯道的人生态度是:全心全意努力、勇敢担当、完美把握机会,懂得怜悯和宽容。

他追求精神上的完美,在心思中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从乐观的角度判断事物,把坏的当作好的,永远不放弃,乐观勇往;追求心灵的净化,放下小芥蒂、小心思,让内心更加宁静;保持谦虚,知晓自己的不足,却敢于担当责任;不怕挫折,因为挫折会锻炼成熟,更加能够接受艰难;绝不忘记帮助别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改变别人的生活。

冯道的人生之道横跨时空,依然引人耳目。

作为一个北宋时期的哲人,他有一种深刻而引人入迷的人生态度,他所追求的不仅是社会地位和财富,更多的是精神和心灵的完美。

他教会我们,要把握人生,勇敢担当,即使面对挫折也要永不放弃;要为自己和别人改变生活,尊重他人,以及帮助他人。

最后,希望我们都能活出自己的人生,当每一个冯道,带着他的人生之道,引领我们走向精神的完美,与理想的自己大步前行!
- 1 -。

“政治完人”冯道的为官之道

“政治完人”冯道的为官之道

“政治完人”冯道的为官之道作者:唐织辉来源:《人民论坛》2008年第04期冯道(882~954),自号“长乐老”,赢州景城(今河北沧州)人。

他先后辅佐了5个朝代(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契丹)的11位君主,而且朝朝公卿,最后全身而退,这不得不说是中国政治史上的一个奇迹。

冯道是如何在乱世政坛中得以“长乐”的呢?善变而不失职守长期以来,许多史学家因为冯道没有在王朝交替的时候“杀身成仁”而对他多加指责。

司马光对他的评价是“滑稽多智,浮沉取容”。

不过,我们不应该拘于这种传统的愚忠思想。

作为一名职业官僚,冯道虽然多次随着朝代的更替改变效忠对象,但他却对每一任皇帝都尽到了人臣的责任。

正所谓“武死战、文死谏”,对于身为文官的冯道来说,既然进入官场,自然而然就要博取名声,这需要敢于说真话。

敢说真话是有风险的,但后面的利益也大,关键在于怎么操作。

面对那些尚武的“马上天子”,冯道不但了解其脾气秉性,而且洞悉每件事情的要害,谋而后动,取得了很好的劝谏效果。

比如在后梁时期,冯道在晋王李存勖手下效力。

晋王亲率大军攻打梁朝,与梁军隔黄河对峙。

晋王帐下大将郭崇韬有一次惹恼晋王,晋王生气地说:“让三军另选统帅吧,我让贤回太原!”随即命当时负责文字工作的冯道起草文件公布于众。

冯道拿起笔却迟迟不动。

晋王不断地催促,冯道心平气和地对他说:“起草文件是我的工作,你叫我做,我还能不做吗?但是,如今大王屡建大功,正待平定南方敌寇,崇韬所谏并不过分,顶多您不听他的就是了,何必大动肝火?若让敌人知道了,以为我们君臣不和,于我们不利。

”李存勖听后醒悟过来。

一会儿,郭崇韬也来向李存勖谢罪。

一场内部矛盾就此平息,冯道也因此受到了普遍尊重。

试想冯道劝谏时不是以情理动人,并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而是像别人那样斤斤于道德说教,甩大帽子压人,其结果只能是火上浇油,搞不好还自身难保。

再比如后唐天成、长兴年间,连年丰收,中原比较安定。

冯道却进谏明宗说:“我以前追随先帝(李存勖)的时候曾出使中山,在经过井陉天险时,怕马有个闪失,小心翼翼地紧握着缰绳,但到了平地就认为没有什么值得顾虑了,结果突然给从马上跌下受伤。

五代不倒翁冯道的为官之道是什么?

五代不倒翁冯道的为官之道是什么?

五代不倒翁冯道的为官之道是什么?五代十国时期,换皇帝比换衣服还频繁的时代,官场竟然出了一位不倒翁,他就是冯道。

所谓乱世出英雄和异士,冯道便是一位奇人,他是中国历史上历经五朝十二帝的元老,这个记录还没有人打破,真是官场中的老油条中的老油条啊!在风云变幻的年代,冯道能独善其身,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

后世对他的评价很复杂,有人说他是汉奸,,有人说他很懂得为官之道,有人说他碌碌无为,有人说他体察民情,是个好官。

反正不管怎样,皇帝老板换了很多,不管是好的皇帝还是混蛋皇帝,冯道依然混的很好。

对于自己为何混的好,冯道说了十四个字: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话虽短,却很有道理,说白了,只要自己行为端正,凭着良心和才能办事,不管在哪任皇帝老板下面都能游刃有余啊!公元911年刘守光自立为帝建立大燕政权,这是冯道经历的第一位皇帝,当时冯道29岁。

刘守光喜怒无常,经常杀人。

面对这样的老板,很多人都避之不及,冯道一点都不怕,改怎样应付就怎样应付,年轻人就这么有胆色。

不久刘守光和晋王李存勖发生冲突,冯道上书建议停止战争,被恼羞成怒的刘守光下狱。

李存勖干掉了刘守光,冯道投奔了李存勖。

公元923年,李存勖称帝,建立后唐,冯道做了副宰相,这是冯道经历的第二任皇帝。

公元924年冯道因父亲去世回家守孝,此时的他名满天下,很多当地的官员纷纷巴结他,冯道一个人都不见,拒绝了巴结的官员。

把自己剩下的俸禄拿出来分给饥饿的乡民。

公元926年,李嗣源发动叛乱,干掉了李存勖勖,帝位被李嗣源取代,这是冯道经历的第三位皇帝。

李嗣源这个人还不错,他任命了冯道为端明殿首席学士兼兵部侍郎。

不久之后,45岁的冯道做了宰相,六年后唐愍宗继位,这是冯道经历的第四个皇帝。

后来潞王李从珂发动叛乱登基称帝,是为唐末帝,这是冯道经历的第五位皇帝。

公元936年,石敬瑭联合契丹人灭了后唐,建立后晋,这是冯道经历的第六位皇帝。

石敬瑭对冯道非常倚重,任命他为宰相,临死前更是将幼子托付给他,成为了托孤大臣。

五朝不倒,长乐老儿冯道(1)

五朝不倒,长乐老儿冯道(1)

五朝不倒,长乐老儿冯道(1)冯道,字可道,自号长乐老,瀛州(今河北交河东北)人,祖上有时务农,有时教书,地位都很低,但冯道却从小受家庭的影响,酷爱读书,文章也很有水平。

他沉稳忠厚,不挑剔吃穿,只知读书,即使是大雪封门,尘埃满座也要先读书,书虫冯道在本地出了名,占据幽州的刘守光慕名将他召去做了幕僚。

刘守光不自量力,总想扩充地盘,还想称帝,冯道此时年轻气盛,多次劝阻,惹得刘守光一怒之下将他打入大牢,幸好朋友相救,这才脱险。

也许这次事件使冯道开始变得谨慎起来,也变得圆滑了许多。

刘守光被李存勖俘虏杀死后,冯道也被收入河东,张承业很欣赏他的文章,将他保举给了李存勖,做了掌书记。

在后梁和后唐沿黄河反复激战的时候,郭崇韬对李存勖说将领们的饭太奢侈,陪吃的人也太多,导致供应不足,请他下令降低标准,惹恼了李存勖,说让大家另选主帅。

他让冯道起草这个命令,冯道劝道:“郭崇韬言语有失,不听就行了,但不能分散将士之心。

假如敌人得知,一定认为我们君臣不和,那就给了他们可乘之机,请三思为好。

”李存勖醒悟过来,马上消了气。

一会儿,郭崇韬也来向李存勖谢罪,这件事就这么平息了。

李存勖称帝后,先升冯道为郎中、翰林学士,灭了后梁又授户部侍郎。

不久冯道父亲去世,按封建法律规定,要暂时辞官回乡守孝。

服孝期间,家乡闹饥荒,冯道便将自己家里的财物全部拿出来周济乡亲,自己住在茅草屋里,当地的官吏送来的东西他都没有接受,当时契丹也素闻冯道大名,想偷袭将他抢走,由于边境守军严密防备,这才没有得逞。

冯道在家乡并没有摆官架,而是亲自下地劳动,也上山砍柴,对一些缺乏劳力的人家他也尽力帮助。

守孝期满后,他又回到京城,这时的皇帝已经是明宗李嗣源了,李嗣源久闻冯道大名,问安重海原来的那个冯道郎中在哪里,安重海说刚复任翰林学士,李嗣源不禁说道:“他肯定是我的好宰相!”在和大臣们相处时,冯道并非一味地懦弱忍让,有时也讥讽反击,同时团结一些人。

加上他有度量,文才出众,日子一长,众人对他都肃然起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冯道的避祸之道及其代价旧时代的官僚,必须熟谙明规则、潜规则,最高境界恐怕就数五代时冯道的“五无”、“三胡涂”:无气节、无主见、无立场、无原则、无态度;既真胡涂,又不胡涂,还会装胡涂。

他曾经为五朝八姓十一帝执掌权力中枢。

对于冯道的评价,历来贬多褒少。

冯道,字可道,生于唐僖宗中和二年(882),逝于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瀛州景城人。

他在世时直到北宋初,被官民视为“完人”,其享年七十三岁亦被认为与孔子同寿的荣耀。

因在五代时“代代红”,后世史家对他有很多非议。

宋薛居正撰《旧五代史·冯道传》,批评其“然事四朝,相六帝,可得为忠乎!夫一女二夫,人之不幸,况于再三哉!”北宋欧阳修在《新五代史·冯道传》前专门撰文大讲“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称他读冯道《长乐老自叙》,“见其自述认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也”。

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一评述冯道之死时也斥他“大节已亏”,“为臣不忠,虽复材智之多,治行之优,不足贵矣”。

当代史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斥冯道是五代时文官中丑恶的代表,“是这个时期的特产,是官僚的最高典型”,是官僚中最无可救药者,“哀莫大于心死,冯道就是心死透了的人”。

冯道原先是位普通书生,祖上种田务农。

他的官僚素质是逐渐炼成的。

他虽有圆滑一面,但亦有敢言一面,尤其在进入体制之初,冯道还不失书生本色,在上司面前敢于发表不同意见。

唐哀帝李柷天祐年间(904-907),冯道曾被幽州节度使刘守光首次收录为掾吏(秘书),刘乘唐室喑弱,想扩大势力攻占中山国,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出兵部署。

冯道出来反对,刘守光就将冯道逮捕下狱。

这是冯道唯一的一次因言获罪。

这次下狱,冯道差点丢了性命,从此他开始了如何适应官场体制的“炼狱”生涯。

刘守光被太原李克用攻灭,赋闲的冯道到了太原,晋王监军使张承业录用他为本院巡官,又推荐冯道为晋王(即后唐庄宗)李存勖府中从事、掌书记(秘书处负责人)。

李存勖势力渐强,正做着灭后梁的准备,文书工作极为繁重,冯道的才干充分得到了发挥。

公元923年,李存勖在邺城称帝,冯道被任为省(部)郎、翰林学士,赐紫衣。

灭后梁后,冯道又升为中书舍人、户部侍郎,正式成为体制内中枢人物。

冯道长踞三公及相位,但在当时并不树敌。

首先,他在官场上善于保存自己,对政治立场和道德是非采取了不争论、不分辨、不为旧主尽忠死节、不谴责改朝换代的权力者的态度,而是积极、恭顺地侍奉新朝新帝。

唐明宗李嗣源发动兵变夺了皇位,他一入洛阳就问近臣:先帝时的郎中冯道现在哪里?这个人我是知道的,是个当宰相的材料。

冯道则对李嗣源的兵变不说一句批评的话,安然入阁为相。

公元936年,石敬瑭发动兵变攻破洛阳,唐末帝李从珂自焚。

冯道对后唐灭亡不置一言,石敬瑭亦仍让他当宰相,还派他出使契丹国,说:这么重大的使命,只有您最合适。

石敬瑭让他不必深入契丹朝堂。

他反而对石敬瑭说:陛下受北朝(契丹)恩,臣受陛下恩,有什么不可以呢?虽然这是为了与皇帝石敬瑭在政治上“保持一致”,但冯道心底里并不反感契丹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冯道对皇帝的废立,完全没有取舍,只是一味地中立、服从。

乾祐三年(950),郭威(后周太祖)起兵攻入开封,后汉隐帝刘承祐被杀,郭威想把徐州节度使刘赟诓骗来当皇帝,为了让刘赟不起疑心,郭威命冯道为使者赴徐州。

冯道在路上对随从说:我生平从来没有干过骗人的事,这次见刘赟只好讲假话了。

刘赟不知郭威的计谋,又见朝中首辅冯道亲自来迎,便随同出发。

谁知一行人刚走到宋州,京城传来消息:郭威自任监国(代理皇帝),废黜了刘赟,并派侍卫马军指挥使率七百骑控制了刘赟。

刘赟急了,当面指责冯道说:这是怎么回事?我这次离镇赴京,是因为你这个三十多年的老宰相出马,但现在却威胁到我的身家性命了。

冯道摆出一种痴顽样子,默默不作一声。

注重除政治权变以外的个人修养操守,在社会上广收人脉,是冯道的立身之道。

唐明宗时他在宰相任上引荐了许多孤寒士子。

后唐时,工部侍郎任赞退朝时当大家的面讽刺冯道说:如果碰到危险要逃命,你肯定会先丢《兔园册》。

此书是北方农村教育儿童的启蒙读物,影响很大,明着讲冯道无品行、不珍惜知识。

但冯道也不报复任赞。

冯道自身清廉,生活不尚奢华。

《旧五代史·冯道传》赞他在后唐庄宗时,“遇岁俭,所得俸余,悉赈于乡里,道之所居,唯蓬茨(草屋或土屋)而已。

凡宰牧馈遗,斗粟匹帛,无所受矣”。

唐明宗对侍臣也称赞冯道的俭朴:“冯道性纯俭,顷在德胜寨居一茅庵,与从人同器食,卧则刍藁一束,其心晏如也。

”冯道父丧丁忧归家守孝,自己耕田樵采,与农夫打成一片,平等相处,一点也不摆贵人高官的架子。

冯道另一高明的避祸之道,就是始终避开权力中最敏感的中心气场。

后晋亡时,冯道在常山安抚民众,一时威信很高,众望所归,但他考虑郭威正虎视眈眈,便一点也不敢去抓军权,拥戴了骑兵校尉白再荣任诸军代理元帅,使军民秩序安定下来。

在很敏感的军事问题上,冯道绝不去沾手,也从未考虑过要建立私人武装觊觎帝位神器,始终只做文官。

由于他对武夫政权丝毫不构成威胁,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众多军阀对他的怀疑和忌惮。

大家都乐于接纳他、任用他,以提高自己政权的声望。

故而他在政坛上能成为“常青树”,在当时绝对是个政治奇迹。

冯道的政治态度当然是择君而视,五代时皇帝大都是武夫,但不可能是同一种类型,这就需区别对待。

唐庄宗当晋王时与后梁军在前线对峙,大将郭崇韬建议庄宗精简身边人员。

庄宗很不高兴,说:孤王为卖命的下属供一顿饭都没权力,你们另选统帅算了。

立命随军的掌书记冯道执笔起草辞职书,冯道说:大王率军征讨,屡建大功。

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荡平南边的梁寇,郭崇韬将军的建议,您不同意可以拒绝,但不宜把这件事闹大,传扬出去,敌人还以为我们君臣不和呢!请大王一定深思熟虑,改变决定。

不久,郭崇韬来赔罪,庄宗有了面子,也不“掼纱帽”了。

冯道的胆量受到称赞,这是因为他吃准了庄宗不是暴虐之君。

对那些不摸底的主子,尽管心里厌恶,他也只能应付,有时用假话、鬼话去糊弄对方。

对石敬瑭,冯道无能力改变,只好用“南朝为子,北朝为父”的鬼话去应付;后来契丹主耶律德光要留他在北朝为臣,冯道表面上不硬顶,暗中则做着南归的准备。

后晋末,契丹主入汴京,时局混乱,耶律德光将他从襄邓州召至京城,问他:“天下百姓,如何可救?”冯道说:此时百姓,佛也救不得,只有皇帝救得。

这话一语双关,皇帝当然是指耶律德光,是给他戴一顶能救百姓的高帽子,目的是让他不滥杀中原百姓;这“皇帝”也可理解为双关语,即希望耶律德光允许汉人自己选一个皇帝。

不能说冯道厚颜无耻,他是通过敷衍契丹主来保全中原百姓的性命。

冯道在事业上知道满足,达到位极人臣、显亲事主便自我“封顶”。

他从不弄权,不培植自己心腹党羽势力,因而被认为无野心之人。

他在《长乐老自叙》中公开宣布自己的人生哲学为“三不欺”:下不欺于地,中不欺于人,上不欺于天;遵循“四如是(一个样子)”、“三事”:贱如是、贵如是、长如是、老如是,事(尊)亲、事(尊)君、事(尊)长。

后晋出帝(石重贵)时,冯道问朝中朋友:我主持政事、国务,外边有什么反应?朋友说:毁誉参半。

冯道淡然地说:不赞成我意见说我不好的人,恐怕十成之中有九成。

古代仲尼(孔子)那样好的圣人,尚且有人说他的坏话,何况我这样道德根基浅薄的人呢!所以冯道是个对自己很清醒、很看穿的人。

这种“看穿”也是一种觉悟。

千余年来学界对冯道的批评、否定有没有道理?我们不能脱离冯道当时所处的时代,不能脱离论者自身所处的时代。

如果从冯道所处时代条件出发去分析,就会发现,他至少实现了两害相较取其轻,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在冯道“一仆十一主”的六代十国时期,朝野对他始终尊崇有加。

我认为对冯道的评价,不妨尊重当时朝野(皇帝、臣僚、百姓等)对他的评价;尤其是那些被他抛弃的政坛人物都不恨他、不非议他,今天我们又何必愤愤然地为“六代十国”朝野越俎代庖去否定冯道呢?后世论者把冯道的“不倒翁”现象视为政治投机、不讲道德、没有气节。

对于这一点,冯道自己也没有信心。

《长乐老自叙》中要家人“无请谥号,以无德故”,似乎已预感到身后会有人否定。

毋庸讳言,冯道政治上有实用主义;但假如我们冷静地去研究一下“六代十国”的皇帝都是些什么货色,就会发现苛求冯道尽忠于那些“旧主”,不亦太残酷了吗?在“六代十国”时倒确有两位“股肱老臣”为主子尽节,一位叫敬翔,是梁太祖朱温的谋臣,一贯助纣为虐。

虽然最后上吊“殉主”,但后世并未给他正面评价,因为他跟的主子名声太臭。

另一位是后晋的“忠臣”桑维翰,为石敬瑭谋反称帝和勾结契丹效劳,割了燕云十六州。

后晋亡时,桑维翰不肯投降契丹,被绞死,家产悉被掠。

桑维翰是“从一而终”,但他所忠的石敬瑭父子却是民族败类,这样的“忠臣”,其“气节”价值何在?冯道最为史家诟病的,是他在后晋时出使契丹的“失节”行为,但这次“勾结契丹”事件,石敬瑭是主谋,又是中原合法皇帝,冯道的出使只能算是奉命办事,不是叛国投敌,所讲的一些“肉麻话”,也带有被迫恭顺的违心因素,他与契丹主还是有距离的,内心深处是要回南朝而不愿臣事“戎狄”。

冯道的评价走下坡路直至被否定,是从宋代开始的,统治者强调臣下忠君,鼓励为王朝尽节,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就必然要在伦理、道德上否定冯道频繁换老板的做法,冯道的评价必然每况愈下。

范文澜的《中国通史》撰于抗战时期,那个时代民族危机深重,中华民族处在最危急的时刻,媚日、投寇的汉奸横行,所以特别需要提倡民族气节,不能鼓励认贼作父、卖国汉奸无耻地去迎奉敌寇。

冯道在历史上可算是个复杂的人物,而对这类复杂人物的论定,似宜“多锤定音”,而实难以一锤定音,即随时代的不同和政治环境的不同需求而去进行评价:既不必否定五代时人们对冯道的正面评价,也赞同后世学者因所处时代的因素对他进行批判或否定;因为对于冯道这个人,不同时代的不同声音似都有合理存在的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