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顿河

合集下载

静静的顿河主要内容

静静的顿河主要内容

静静的顿河主要内容

静静的顿河。

静静的顿河,是俄罗斯著名的河流之一,也是欧洲第二大河,仅次于伏尔加河。它发源于俄罗斯中部的瓦尔代区,流经莫斯科、伏尔加格勒、罗斯托夫和阿斯特拉罕等城市,最终注入了里海。静静的顿河以其雄伟壮观的景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历史而闻名于世,成为了俄罗斯乃至整个欧洲的重要旅游胜地。

静静的顿河河水清澈见底,流淌在广袤的平原上,两岸绿树成荫,风景如画。河水宽广而缓慢,时而泛起微波,时而平静如镜,宛如一条宁静的玉带,轻轻地将两岸的风景勾勒出来。在静静的顿河上游,河水蜿蜒曲折,岸边长满了茂密的森林,河水清澈见底,时常可见鱼儿在水中嬉戏。而在下游,河水变得宽广起来,两岸的风景也更加开阔壮观,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静静的顿河不仅风景优美,而且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河畔的城市和村庄沿岸散落着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如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伏尔加格勒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纪念馆等,这些古老的建筑见证了河流畔的悠久历史。此外,静静的顿河还是许多文学作品的灵

感来源,在文学作品中,顿河常常被描绘成一条充满神秘色彩的河流,给人以无限遐想。

静静的顿河还是一个重要的水路交通要道,自古以来就是重要

的商贸通道。沿岸的城市和港口发展迅速,成为了重要的经济中心。河上的船只穿梭往来,将沿岸的物资运送到各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总的来说,静静的顿河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文化

和重要的经济地位而蜚声世界。它是俄罗斯的骄傲,也是整个欧洲

的瑰宝。站在顿河畔,感受着清澈的河水和壮丽的风景,仿佛能够

穿越时空,感受到这条古老河流的深厚底蕴。愿静静的顿河永远宁静、优美,成为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静静的顿河》卷首诗: 静静的顿河》卷首诗:
……. ……. 我们的光荣的土地不用犁铧耕耘 我们的土地用马蹄来耕耘, 我们的土地用马蹄来耕耘, 光荣的土地上播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 光荣的土地上播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 静静的顿河上装饰着守寡的青年妇人, 静静的顿河上装饰着守寡的青年妇人, 到处是孤儿,静静的顿河,我们的父亲, 到处是孤儿,静静的顿河,我们的父亲, 父母的眼泪随着你的波浪翻滚。 父母的眼泪随着你的波浪翻滚。
底层文学
《静静的顿河》 静静的顿河》
普希金 贵族 果戈理 地主 学中学 屠格涅夫 贵族 陀斯妥耶夫斯基 医生 院 奥斯特洛夫斯基 官吏 车尔尼雪夫斯基 神父 列夫托尔斯泰 贵族 阿托尔斯泰 贵族
皇村中学 涅仁高级科 莫斯科大学 彼得堡军事工程学 莫斯科大学 彼得堡大学 克山大学 德雷斯登大学
高尔基 木匠 小学二年级 11岁孤儿 11岁孤儿 当过洗碗工、学徒、 流浪 当过洗碗工、学徒、装修工组 长 叶赛宁 农民 师范学校二年级 当 过工人、 过工人、店员 雇工、 肖洛霍夫 雇工、商店店员 农村中 当过小工、泥水匠、 学四年级 当过小工、泥水匠、会计
闻一多 说鱼》 《说鱼》
《一个人的遭遇》 一个人的遭遇》
结束
顿河: 顿河:鱼和寒泉的隐喻
……. 哎呀!静静的顿河,你是我们的父亲! 哎呀!静静的顿河,你是我们的父亲! 哎呀!静静的顿河, 哎呀!静静的顿河,你的水流为什么这样 浑? 哎呀!我的水,怎么能不浑? 哎呀!我的水,怎么能不浑? 寒泉从我的河底向外奔流。 寒泉从我的河底向外奔流。 白色的鱼儿在我的中流翻滚。 白色的鱼儿在我的中流翻滚。

《静静的顿河》的思想内容

《静静的顿河》的思想内容

《静静的顿河》的思想内容

《静静的顿河》的思想内容主要与保护自然环境有关。文章以林肯先生对顿河的言行为根据,列举出他对自然的怀恋、热爱与关爱,他不仅珍爱并保护着周围的动植物,而且严格禁止一切滥伐破坏活动。文章指出保护有机世界是每个人应有的责任,我们必须以节俭、环保的态度、和谐地与自然相处,不仅珍爱大自然,也要保护其生物多样性。总之,通过林肯先生的行为,人们可以学习到珍爱动植物、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静静的顿河简介

静静的顿河简介

静静的顿河简介

《静静的顿河》是苏联作家米哈依尔·亚历山大维奇·肖洛霍夫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小说构思于1926年,四部分别于1928年、1929年、1933年和1940年出版,前后历时14年,196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展现了哥萨克人如何通过战争、痛苦和流血,走向社会主义,是一部描写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时代的人民生活史诗。

《静静的顿河》展示了1912到1922年间,俄国社会的独特群体——顿河地区哥萨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以及国内战争中的苦难历程。主人公葛利高里,是生长在顿河岸边的哥萨克,他动摇于妻子娜塔莉亚与情人阿克西妮亚之间,徘徊于革命与反革命之间,他既是英雄,又是受难者,他有着哥萨克的一切美好品质——勇敢、正直、不畏强暴,而同时,葛利高里身上又带有哥萨克的种种偏见和局限,在历史急变的关头,他徘徊于生活的十字路口。作者用悲剧手段,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男子汉形象,表达了他对于人性中美好品质的颂扬。

《静静的顿河》让我们人性深处的人道主义精神重新回归。这种人道主义精神会超越各种意识形态,超越狭隘的地域及身份的偏见,上升到心灵的最高层面。最后,向伟大的《静静的顿河》致敬!向伟

大的肖洛霍夫致敬!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肖洛霍夫:《静

静的顿河》

内容梗概

葛利高里麦烈霍夫出生在一个殷实的哥萨克中农家庭。他爱上了邻居司捷潘的妻子婀克西妮亚。勃然大怒的父亲无法阻止两人的来往,只得亲自到村里首富米伦柯尔叔诺夫家为葛利高里求亲。不久,葛利高里就与米伦的女儿娜塔莉娅结婚了。婚后,葛利高里依然频繁地与婀克西妮亚幽会,最后竟带着她私奔了。他来到地主李斯特尼次基家当雇工。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葛利高里应征入伍。在战场上,他获得了十字勋章。当他受伤回乡休养时却发现婀克西妮亚已委身于地主叶甫盖尼。身心俱伤的葛利高里把叶甫盖尼毒打一顿之后,回到家中与妻子娜塔莉娅重归于好。

国内战争开始了,葛利高里在顿河地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波得捷尔珂夫的影响下参加了红军,并担任了连长,屡建战功。波得捷尔珂夫等人枪杀白军俘虏的行为冷却了他那颗向往布尔什维克的心。不久,顿河流域爆发了第二次叛乱,葛利高里投身到反对革命的浊流中,在白军营垒中逐渐由叛军连长晋升为师长。但是白军军官的残忍无情、白军哥萨克的烧杀虏虐又常使葛利高里感到迷惑,时时受到良心的拷问。于是,他怀着把过去的罪恶都赎过来的心情又一次参加了红军。由于他曾经是白军的高级指挥官,因此无论他怎么

努力都无法得到红军的信任。

战争彻底毁灭了葛利高里一家平静美满的家庭生活。父亲和哥哥被战争夺去了生命,嫂嫂妲丽娅因为放纵染病自杀身亡,妻子娜塔莉娅无法忍受丈夫对他的无情,在堕胎中失血过多而亡,母亲伊莉尼奇娜思子成疾而亡。唯一活下来的妹妹杜尼娅希珈嫁给了村革命委员会主席珂晒沃依。珂晒沃依强令葛利高里到肃反委员会登记自首。为了逃避惩罚,葛利高里加入了佛明的匪帮。佛明匪彻底垮台之后,婀克西妮亚在与葛利高里的潜逃途中中弹身亡。

静静的顿河主要内容

静静的顿河主要内容

静静的顿河主要内容

《静静的顿河》是一首关于爱国主题的诗歌,作者是著名的诗人朔方(原名冯至)。

诗的开头写道:“静静的顿河,像一条银带,苍茫的大地上,奔腾着它的身影”。这里描绘了顿河如银带般在广袤的大地上奔腾的惊人场景,让人深深感受到了自然的壮美和宏伟。

接下来的诗句中,朔方用一种慷慨激昂,豪迈激越的语言,歌颂了顿河流域的人民奋发向上,不畏艰险的精神,呼喊着祖国繁荣昌盛的未来。

最后,诗人通过写“我爱我的祖国,我为祖国骄傲”,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同时也唤起了读者们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静静的顿河》格里高利形象和悲剧意义

《静静的顿河》格里高利形象和悲剧意义

26格里高利形象和悲剧意义

葛利高里是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中的主人公,他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有敏锐的感受、深厚的同情心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在感情上,他对阿克西妮亚的爱情既表现了他勇敢、刚毅、热烈的性格,也反映了他对不幸妇女的同情。而传统观念对他也有影响,依然尊父命娶妻生子,也因此造成家庭的不幸。在历史事件中,他同样处于矛盾斗争的焦点,先是同情废除沙皇统治,参加红军,同白军英勇作战。但红军中的过激行为使他十分反感,便动摇到白军中去。白军中的种种恶行他也无法接受,便觉得全俄罗斯共同的真理是没有的,只有哥萨克共同的真理,于是便当了哥萨克的叛军师长,与红军作战。失败后又回家乡,还是左右摇摆,最后哪儿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因此作者说葛利高里是“一个摇摆不定的人物”’是“顿河哥萨克中农的一种独特的象征”。这个善良、勤劳、纯朴、刚烈的哥萨克身上具有哥萨克劳动者的一切美好品质,同时也带着哥萨克世代相传的种种偏见。在历史急骤变化的关头,他徘徊于生活的十字路口,犹豫动摇,企图在革命与反革命之间寻找第三条道路。在性格上也体现出很多矛盾的因素,如勤劳与愚昧、勇敢与粗野、善良与残暴、正义与偏见、理智与疯狂、自尊与虚荣等等,这世元素交叉融合,既矛盾又统一,使他性格丰富,立体感很强。但有一个根本的内在趋向,就是他追求真理的品格,这一品格与特定阶段的阶级、时代和民族内涵融合到一起,成为一个富有魅力的艺术形象。葛里高利的悲剧,是其独特气质和哥萨克自治要求对抗历史发展总趋势的悲剧。他的生活道路典型而

又特殊地表现了一部分,顿河哥萨克在国内战争中经历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静静的顿河简介

静静的顿河简介

静静的顿河简介

静静的顿河,是中国境内一条重要的内河,位于中国东部,主要流经黑龙江省和吉林省。顿河总长度约为567公里,流域面积约为2.5万平方公里。顿河起源于黑龙江省大庆市青岗儿山,流经齐齐哈尔市和七台河市,最终注入嫩江。

顿河是中国主要的淡水河流之一,其河岸平坦,河谷较为开阔,两岸群山环绕,风景优美。河水清澈见底,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银白色的光芒,宛如一条镜面般的河流。沿途还有众多的湖泊和水库,为沿岸居民提供了重要的供水资源。

顿河流域的气候以寒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寒冷且漫长,夏季短暂而温和。河流冬季结冰,夏季河水解冻,流量较大。顿河河流宽阔,水势较缓,河水慢慢流淌,时而形成迂回曲折的弯曲河段,亦有宽阔平缓的河段。河水沿途流经一片肥沃的平原,为周边的农田提供了宝贵的灌溉水源。

顿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导。周边的农田沃土肥沃,加上顿河提供的灌溉水源,使得这里的农作物产量丰富。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等,其中水稻产量较为突出。这里的农田还以果树种植为主,如苹果、樱桃、杏子等水果种类丰富多样。

除了农业,顿河流域也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里储量丰富的煤炭

资源,是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此外,顿河流域还具备一

定的金属矿产资源,如铜、铁、锡等。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当地

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十分丰富多样。这里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是各

种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河流中栖息着各种鱼类,如鲶鱼、鲤鱼、

草鱼等,也是众多候鸟的迁徙通道和栖息地。当春天来临时,这里

静静的顿河开篇诗

静静的顿河开篇诗

静静的顿河开篇诗为:

顿河悲歌

我们光荣的土地不是用梨来翻耕······

我们的土地用马蹄来翻耕,

光荣的土地上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

静静的顿河到处装点着年轻的寡妇,

我们的父亲,静静的顿河上到处是孤儿,

静静的顿河的滚滚的波涛是爹娘的眼泪。

噢噫,静静的顿河,我们的父亲!

噢噫,静静的顿河,你的流水为什么这样浑?啊呀,我静静的顿河的流水怎么能不浑!

寒泉从我静静的顿河的河底向外奔流,

银白色的鱼儿把我静静的顿河搅浑。

《静静的顿河》名著导读读后感PPT课件(带内容)

《静静的顿河》名著导读读后感PPT课件(带内容)

CONTENT
PART.02
情节分析
Plot analysis
I don't know of any novel like it that can entangle the pain, infatuation and cruelty of love so persistently, and describe it with such amazing power.
热爱土地、歌颂劳动、召唤人性、呼唤和平,是作者在该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 战争摧毁的不仅是人的肉体。战争使大地荒芜,使家庭离散,使国家衰败, 而且它腐蚀人的心灵,异化人性,使人变成“兽”。 《静静的顿河》反映了十月革命时期哥萨克人的生活和思想。 作者描写了哥萨克在事变中穿行的历史, 特别描写了事变对战争、家族与社会关系、爱情及两性、生态与农作 这四条哥萨克氏族社会生命线的影响,描写了葛里高利顺应历史潮流追寻氏族社会真理的曲折历程。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哥萨克旅作为最精锐的俄国军团一直担任先锋。 俄国军队在战争中败北,从此俄国失去了在远东的霸主地位。战争失败的结果不仅反映出沙皇俄国专制政治的腐朽,而且导致俄 国人民对现行沙皇专制政体的不满,从而引发了1905年的全国工人大罢工,继而是革命武装起义。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作为协约国参战,但不到两个月,俄军再次惨败。 1915年,俄国伤亡高达250万人,丧失了15%的领土,损失了10%的铁路,失去了30%的工业,丧失了20%的平民人口。 1917年2月,俄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沙皇尼古拉的专制统治,建立了以克伦斯基为首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此同时,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国家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1917年10月,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一个无产阶级掌权的社会主义国家。 1928年,肖洛霍夫开始发表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至1940年,完成该作品的最后一部。

《静静的顿河》赏析

《静静的顿河》赏析

《静静的顿河》赏析

作者:陈为民

来源:《商情》2013年第51期

【摘要】肖洛霍夫的力作《静静的顿河》问世以来经历了一个不断重读的过程,对其主人公葛利高里的评论也就有了一波三折的戏剧性转折。

【关键词】静静的顿河生命情感现实悲剧美学

一、生命、情感和现实的冲突

《静静的顿河》中,作者以大量篇幅来表现葛利高里热爱生活,追求自由的生命特征,从对哥萨克传统习俗的描写来揭示主人公性格形成的客观原因。哥萨克民族是一个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原因而形成的民族。哥萨克一词源于突厥语,原意为“自由人”。他们是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们生活在顿河边,草原上,大多拥有土地、衣食可以自给。从哥萨克传统的民族特点来看,葛利高里无疑是一个杰出的哥萨克。他生长在顿河边上一个哥萨克大家庭里,在民间自在的环境中长大。在自然的怀抱里,他获得了自由和幸福,不仅从父辈那里继承了传统的群体性格,同时也孕育了他狂放不羁的天性和带有一种朦胧本能的反叛意识。这种独立不羁的气质和刚直孤傲的秉性使他不满足于这样平庸守旧的生活而向往更加广阔的自由天地。

为了哥萨克的荣誉,他去当兵打仗。但是战争给他带来荣誉的同时,也带来了困惑。在战场上的第一次杀人,使他善良的心灵背负上了沉重的负担,他对战争的最初反感是基于生命意识、生存本能和人道主义思想。

十月革命的胜利在葛利高里心中点燃了希望之火,在村里他最先参加红军,并因战功卓着而升为连长。从此,他企盼着走上一条新的生活之路。然而,他的所见所闻使他对眼前的道路又产生了怀疑,他觉得为人民谋利益的红军和白军应该完全不同。但是,眼前的一切使他极为失望,红军滥杀已经缴械投降的俘虏在他看来是极不人道的,他珍惜生命的意识和热爱生活的秉性受到沉重的打击。后来,在他负伤回家休养期间,布尔什维克在建立苏维埃政权过程中的一些过火行为和错误做法激起哥萨克的反感并被白军利用而发动暴乱时,他也被卷入其中。当时布尔什维克在顿河地区建立的苏维埃新政权在那时并没有给哥萨克带来什么好处,他们仍然生活在压迫之下,一些红军士兵随意抢劫哥萨克的财物,侮辱哥萨克妇女……这样的现实是追求理想生命的葛利高里所不能容忍的,所以,他又抛弃了对苏维埃政权的认识和希望。但由于他独特的秉性和特殊的经历,在白军中他也得不到信任和重用。但是,随着叛军的溃败,他再次看清了跟他们走下去是没有什么前途的,所以他又一次参加了红军,并因战功而受到红军的嘉奖。

静静的顿河简介

静静的顿河简介

静静的顿河简介

《静静的顿河》是苏联作家米哈依尔·亚历山大维奇·肖洛霍夫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小说构思于1926年,四部分别于1928年、1929年、1933年和1940年出版,前后历时14年,196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展现了哥萨克人如何通过战争、痛苦和流血,走向社会主义,是一部描写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时代的人民生活史诗。

《静静的顿河》展示了1912到1922年间,俄国社会的独特群体——顿河地区哥萨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以及国内战争中的苦难历程。主人公葛利高里,是生长在顿河岸边的哥萨克,他动摇于妻子娜塔莉亚与情人阿克西妮亚之间,徘徊于革命与反革命之间,他既是英雄,又是受难者,他有着哥萨克的一切美好品质——勇敢、正直、不畏强暴,而同时,葛利高里身上又带有哥萨克的种种偏见和局限,在历史急变的关头,他徘徊于生活的十字路口。作者用悲剧手段,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男子汉形象,表达了他对于人性中美好品质的颂扬。

《静静的顿河》让我们人性深处的人道主义精神重新回归。这种人道主义精神会超越各种意识形态,超越狭隘的

地域及身份的偏见,上升到心灵的最高层面。最后,向伟大的《静静的顿河》致敬!向伟大的肖洛霍夫致敬!

《静静的顿河》格里高利形象和悲剧意义

《静静的顿河》格里高利形象和悲剧意义

26格里高利形象和悲剧意义

葛利高里是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中的主人公,他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有敏锐的感受、深厚的同情心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在感情上,他对阿克西妮亚的爱情既表现了他勇敢、刚毅、热烈的性格,也反映了他对不幸妇女的同情。而传统观念对他也有影响,依然尊父命娶妻生子,也因此造成家庭的不幸。在历史事件中,他同样处于矛盾斗争的焦点,先是同情废除沙皇统治,参加红军,同白军英勇作战。但红军中的过激行为使他十分反感,便动摇到白军中去。白军中的种种恶行他也无法接受,便觉得全俄罗斯共同的真理是没有的,只有哥萨克共同的真理,于是便当了哥萨克的叛军师长,与红军作战。失败后又回家乡,还是左右摇摆,最后哪儿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因此作者说葛利高里是“一个摇摆不定的人物”’是“顿河哥萨克中农的一种独特的象征”。这个善良、勤劳、纯朴、刚烈的哥萨克身上具有哥萨克劳动者的一切美好品质,同时也带着哥萨克世代相传的种种偏见。在历史急骤变化的关头,他徘徊于生活的十字路口,犹豫动摇,企图在革命与反革命之间寻找第三条道路。在性格上也体现出很多矛盾的因素,如勤劳与愚昧、勇敢与粗野、善良与残暴、正义与偏见、理智与疯狂、自尊与虚荣等等,这世元素交叉融合,既矛盾又统一,使他性格丰富,立体感很强。但有一个根本的内在趋向,就是他追求真理的品格,这一品格与特定阶段的阶级、时代和民族内涵融合到一起,成为一个富有魅力的艺术形象。葛里高利的悲剧,是其独特气质和哥萨克自治要求对抗历史发展总趋势的悲剧。他的生活道路典型而

又特殊地表现了一部分,顿河哥萨克在国内战争中经历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静静的顿河-PPT课件

静静的顿河-PPT课件

•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国内战争这一动荡历史时期为背景
故事梗概
1928年第一部 • 主人公格里高利爱上有夫之妇阿克西妮亚,但是 屈从父命与富农的女儿娜塔莉亚结婚。但是格里 高利依然爱着阿克西妮亚并与其私奔。一战爆发 后格里高利应征入伍,并在前线负伤,痊愈后回 到娜塔莉亚身边,原因是阿克西妮亚对他不忠。 着重笔墨于格里高利于阿克西妮亚的爱情。
主要作品
• 1923—1924年间在《青年真理报》上登载了他的三篇杂文 《考验》、《三》、《钦差》和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胎 记》。 • 1926年,他出版小说集《顿河故事》和《浅蓝的原野》 • 1932 年《被开垦的处女地》 (又译《新垦地》)第一部 (第二部于1960年完成)。 • 1943年开始发表反映卫国战争的长篇小说《他们为祖国而 战》 • 195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 • 1928、1929、1933、1940年发表《静静的顿河》第一、二 、三、四部
电 影 剧 照
1929年第二部 • 从1916年10月开始写起,主要写了二月革命、科 尔尼洛夫叛乱、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等历史事件 ,格里高利收到革命哥萨克的影响,但又在红军 和白军之间摇摆。
1933年第三部
• 1918年春至1919年五月,哥萨克地区出现 叛乱,格里高利成为叛军一员。
1940年第四部
创作原则

静静的顿河开篇诗

静静的顿河开篇诗

静静的顿河开篇诗

摘要:

一、概述静静的顿河的开篇诗背景

二、分析开篇诗的主题与情感

三、解读开篇诗中的意象与象征

四、评价开篇诗在整部作品中的作用和价值

正文:

静静的顿河是一部描绘俄国顿河地区哥萨克人生活的长篇小说,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肖洛霍夫。开篇诗为这部作品定下了基调,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诗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从背景来看,静静的顿河开篇诗描绘了俄国一个特定时期的历史背景。这个时期,俄国社会正经历着动荡与变革,而顿河地区的哥萨克人则生活在矛盾与冲突之中。诗中提到的“静静的顿河”,既是指哥萨克人生活的土地,也是他们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种背景描绘为后续故事的展开提供了丰富的社会环境。

其次,从主题与情感来看,开篇诗突显了哥萨克人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诗中写道:“我们的土地,我们的家乡,/在你的怀里,我们找到了生命的真谛。”这里,作者通过表达对土地的眷恋,展示了哥萨克人浓厚的民族情感。同时,诗中还传递了一种悲壮的情感,预示着哥萨克人将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

再次,从意象与象征来看,开篇诗中的“顿河”具有双重象征意义。一方

面,它代表了哥萨克人生活的现实环境,寓意着他们命运的起伏;另一方面,它还象征着生命的源头,寓意着哥萨克人生命的延续。此外,诗中的“静静”一词也富有深意,既表达了哥萨克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又揭示了他们生活即将被打破的危机。

最后,从整部作品的角度来看,开篇诗起到了引领全文的作用。它为读者揭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人物的情感命运,以及作品的主题。同时,开篇诗还奠定了作品的文学风格,肖洛霍夫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使得诗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静静的顿河》主要剧情内容简介及赏析

《静静的顿河》主要剧情内容简介及赏析

《静静的顿河》主要剧情内容简介及赏析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肖洛霍夫
人物的魅力取决于人物形象、性 格,而不是其政治立场
充满生命活力的顿河草原 ,与血腥、动荡的人类世界相 抗衡。
肖洛霍夫“像一个热爱顿
河、哥萨克人生活和大自然的 三套话语共同影响小说中的人物类别和立场
哥萨克那样写作”。这构成了
作品内在的乡土情结。
顿河哥萨克与“外乡人” 4
1.米沙·柯晒沃依 2. 格里高力·麦列霍夫、彼特罗·麦列霍夫
10
c
Thanks!
欢迎提问
c
9
参考文献:
[1](苏)米哈依尔·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M].力冈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1]何云波,刘亚丁.《静静的顿河》的多重话语[J].外国文学评论,2002(04):44-53. [2]力冈.美好的悲剧形象——论《静静的顿河》主人公格里高力[J].外国文学研, 1989(01):50-54+81. [1]傅星寰.从“摇摆”到“回归”——《静静的顿河》伦理审美意识形态辨析[J].外国文 学研究,2006(02):65-69. [1]闵洁. 由现代意识解读《静静的顿河》的悲剧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8.
c
小说的多重话语体系
——以《静静的顿河》为例
c
ontents
·作品的特殊性 ·三套话语与三套叙事 ·悲剧形象分析对比
2
“白卫军喜欢的东西。” ——1929苏联《现在时》杂志《为什么白卫军喜欢〈静静的顿河〉》
“……肖洛霍夫以其巨大的天才力量和对哥萨克生活、风俗的深刻了 解,表现了一个哥萨克家庭的历史,表现了反革命事业注定要失败。然而 ,前途是什么?目的是什么?代替它而诞生的事物是什么?这在小说中却没有 ……”
与A话语形成矛盾 真正具有“人性魅力”的并不是坚定不移的 革命者和反革命者,而是左右摇摆不定、体现了
真5 实人性的软弱与犹豫的格里高力。
三套话语:A.真理
B.人性
C.乡土
三种叙事:A.历史叙事 B.私人叙事 C.抒情叙事
以“人性”的话语作为评判人的价值尺度,以“乡土”的话语与“ 真理”抗衡,以私人叙事展示格里高力·麦列霍夫身上的人性由萌发到 残存、泯灭的过程,作品的悲剧性正在于美好的个性被毁灭
《静静的顿河》始终把人、人性放在 重要的位置。以格里高力的视角进行叙事 ,充分展示出真实的人性。战争中有革命 者悲壮的牺牲和悲壮的胜利,更有哥萨克 家庭的家破人亡,以及主人公格里高力人 性泯灭的悲剧过程。 8
《静静的顿河》——对话性文本 巴赫金:“同意和反对的关系,肯定和补充的关系、问和答的关
系”。当对话出现在人与人的意识中,就构成了一种对话性,这是“ 在各种价值相等、意义平等的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 《 静静的顿河》中,各种声音杂然并存,众声喧哗,都有其存在的合理 性,但谁也无法取得统治地位。这就使这部小说迥异于苏联文学中那 些完全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独白型文本,而获得了丰富的意义。
A.“真理” 1——进步的布尔什维克 2——反革命哥萨克军官
表现两个不同阵营的你死我活的斗争。着力展现 前一组人物如何正义在手,仇恨在胸,奋起战胜后一 组人物,或如何因势利导、分化瓦解、孤立打击他们. 以第一组人物为作品中心,体现革命发展的趋势。
B.人性 米沙·柯晒沃依——大义灭亲 格里高力——摇摆不定、善良仗义
6
格里高力人物形象分析
善: 1. 热烈奔放、追求爱情 2. 富有正义感(对波兰使女、对司捷潘) 3. 对不同政权的失望(加入又退出红军) 4. 厌恶战争(禁止抢劫、放走俘虏)
战争对人性的扭曲: 1. 对德作战、对红军作战, 2. 因悲痛而杀死俘虏 3. 哥萨克互相残杀,不同政权对立
7
《铁流》、《恰巴耶夫》、《钢铁是 怎样炼成的》——以革命的英雄作主人公 ,忽视人物的心理活动。
——法捷耶夫,在斯大林奖金委员会讨论会上的发言
“作为一位具有鲜明时代风格的作家,肖洛霍夫以其正直和艺术表现 力,描绘了俄国革命和内战时期顿河地区哥萨克人民的斗争。
——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
3
话语:与一定文化精神相联系的,作为某种知识载体和特定价值指向符 号的概念、范畴体系,包含概念范畴、话语规则和文化架构三个层面
A.“真理”(社会语境下的话语)
B.Leabharlann Baidu性
C. 乡土
“写作《静静的顿河》的主要 任务,是表现顿河边疆区的人们的 生活。许多人问我,像葛利高里、 麦列霍夫这一类人的前途如何?苏 维埃政权已经把这种类型的人从他 们所处的死胡同里解脱出来。他们 中间的某些人选择了同苏联彻底决 裂的道路,但多数人则靠近了苏维 埃政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