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考试与评价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新课程与教育评价的改革
新课程与教育评价的改革随着国家对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程与教育评价改革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新课程与教育评价的改革不仅仅是课程内容的更新,更是要从教学的各个方面来改进教育质量。
一、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是在原有课程基础上,按照学科知识和学科要求构建,以班级为基本单位,把教育的任务真正落实到学校、班级和教育过程中的教学活动中。
新课程体现了自然、本位、综合、开放、民主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注重知识,又注重能力的培养,以“应用型与综合性”为核心,以工作坊化、团队化、个性化和情境化等特点进行教育教学。
新课程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实践性学习,鼓励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多方面综合思考,发挥自己的特长,学生能自主掌握知识,自主建构知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二、评价方式改革:教育评价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评价方式的改革,是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
评价方式改革的研究是为了实现现代学科评价研究的目标,以深刻理解评价的本质、评价的目的和理解评价价值标准为基础,从教育的角度来重新界定评价范畴、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从而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评价方式改革不仅仅是将定期的考试改为更有针对性的测验,更是以个别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现了评价的综合性、拓展性和个性化,我们需要充分认识新课程对评价模式的提出,依据学科、课程、学生对评价进行分类、赋权和应用三大环节设计评价体系。
三、改革带来的好处:新课程与教育评价改革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首先,新课程强调了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变成主人翁,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其次,评价方式改革注重学生个性和素质教育,让传统的考试文化走向隐退,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拓展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形成了学术育人,技术育人与人文育人的教育综合体;最后,新课程与教育评价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将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从而建立起一套兼具实用性和先进性的教育体系,不仅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也为推进全面、素质、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履行了责任。
新课标指向下的考试评价改革趋势
新课标指向下的考试评价改革趋势
多元化评价方法:传统的纸笔考试评价主要注重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而新课标指向下的考试评价改革鼓励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包括项目作业、口头报告、实践实验、小组合作等,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综合素质评价:传统的考试评价偏重学科知识的掌握,而新课标指向下的改革强调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等方面。
引入开放性题目: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指向下的考试评价改革鼓励引入开放性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提供个人观点和解决方案。
个性化评价:新课标指向下的改革倡导个性化评价,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潜能,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和标准,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发掘和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兴趣。
倾向于过程评价:除了强调结果的评价,新课标指向下的改革更加注重过程评价,即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思考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等,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1。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与思考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在理论指导实践的今天,教育的新观念、新理论日新月异,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把握好课堂教学已成为新课改的核心问题。
新课程标准在确认教师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陈旧的课堂模式,探索有利于学生主体发挥,主动参与的新的课堂形式。
在实施小学数学新课程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新课程下的课堂是有生命力的,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情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一、拓展多向数学思维,改变单一思维。
以往的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求同思维的培养,而忽视其求异思维的拓展。
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10个学生的答案往往差不多。
研究认为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不是指让学生掌握多种方法。
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考角度,"凑十法"等方法并不是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绝对的好方法。
教师要拓展学生的多向数学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只要是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出来的'方法,教师不要急于评价,而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
即使是一种最好的方法,也应允许学生有个认识过程。
我们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去交流,特别是引导方法不同的学生进行交流。
"我是这样算的"、"哦,原来你可以这样算"、"我这样算也可以,不过速度可能比你慢一点"。
二、改变机械接受,培养主动探究传统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及自我意识,多被动接受,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压抑和扼制其创造性。
新课程注重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
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
形成性评价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实践与探索
形成性评价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实践与探索——立项课题《在语文教学中利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与研究》结题论文内容摘要:本文主要在我国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探讨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运用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内容、标准、方式方法及程序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并认为用好这种评价方式,有利于全面实现课改目标,使评价成为全体学生学习语文的有力推助器。
关键字:语文教学、评价方法、评价系统一、前言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学生评价体系和方法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一大热点。
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评价体系与评价模式。
因而评价问题也成了实验区广大教师、学生、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们的评价总是把优异的成绩给予少数学生,其余的只能获得较低的成绩。
这样,评价无形之中变为一种甄别过程。
而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获得鼓励,体验成功的乐趣,大多数学生成了失败者,成了上述评价制度的殉葬品,但是社会需要的是一大批合格的社会公民。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在评价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
新课标把评价看作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
评价不是为了给出学生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而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学习能力。
它关注让学生学会更多的学习策略,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种种机会,通过评价形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进步的能力。
目前实验区课改教师虽已重视了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但是由于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教师的评价在具体的操作中又往往流于形式,变得空洞。
我校在一学年的课改实验中也进行了学生评价方面的探索和实验。
一学年来,我们在运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教学效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形成性评价的含义与作用形成性评价是指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综合和分析学生日常学习的信息,采用观察、活动记录、测验、问卷调查、学习档案、咨询、访谈与座谈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持续评价,它以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小组间的互相评价为基本方式。
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与践行
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与践行新课程改革是指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强调学生主体性、探究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学生为中心。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个性化发展。
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课程改革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是倡导跨学科教学。
新课程改革强调知识的整合和交叉,要求教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开展跨学科教学。
跨学科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要求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和问题导向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五是强调评价的多样化。
新课程改革强调评价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和方法,全面了解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水平。
评价不仅仅是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还包括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评价。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下,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从“灌输式”教育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跨学科教学和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教育模式。
同时,也需要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和教育方法,提高自己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和把握。
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要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践行: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课程下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新课程下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由于当前区域高中教育资源不足,特别是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不足,使得中考作为一种学业评价手段的同时,也具备了向学生分配高中教育资源的功能,成为实现整个基础教育系统增值的途径与有效措施。
那到底什么样的人能接受高中教育,怎样把这些人遴选出来等问题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提及考试选拔,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评价考核制度是否“公平”,选拔结果是否“公正”。
所谓中考的“公平”、“公正”,就是中考所建立的评价标准是否鲜明地体现了结果公平与发展度公平二者的统一。
中考作为一种评价手段,是基于学生的发展成就建立评价标准的。
事实证明,当前施行的中考招生制度尽管解决了有限高中教育资源的有效分配利用,体现了考试的选拔功能,但因过度重视发展结果,轻学业完成过程,不同程度上造成了对少部分学生不恰当的评价,影响了其全面健康发展。
无疑,这与当下深入实践的基础教育课程理念相违背,不相配套的义务教育学业考试评价制度势必将影响新课程改革。
可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于现行的中考招生制度,我们势必要做出一些尝试性的探索和实践。
众所周知,“以人为本、育人为本,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全面成长”,是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核心理念,更是对传统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
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入的成长与发展,素质教育必须以育人为本。
教育的一切改革,最终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为指导思想。
教师要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服务,而不是让学习者为自己完成上级规定的教学任务服务。
教育要使学生敢于思想,善于思想。
教学应当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淡化思维结果。
自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的考试评价制度,尤其是更具“指挥棒”、“风向标”作用的中考招生制度,更应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
积极倡导实行多元化评价和综合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拔,切实为优秀学生构建科学、公正的升学“绿色通道”。
有效地命题,全面地发展——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有效命题测评的实践与探索
利 于促进学生的可持 续发展 。 【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小学数 学 有效命题 测评
《 数学课程标准》 出:评价的主 要 目的是 为 了全面 了解学 生的学 习 学方法、 指 “ 过程 的检 测 , 用这样 的试 题考 察 的频率越 高 , 生的 能力越 低。 运 学 历程 , 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 师的教学 , 应建立评价 目标 多元化 、 评价方 而数学教 学不仅 要使学 生获得基础知 识和基本技 能 , 而且要 着力引导学 生 法多样化 的评价体 系。 命题测试作为评价 、 ” 衡量学 生综合素质 的一种有效 进 行自主探 索, 养自觉 发现新 知、 培 发现 规律 的能 力。这样 既能使 学生 对 手段 , 它是一线教 师教 与学的指挥 棒。那 么, 新课 程理念 下应 如何有 效地 知识有深层次 的理解 , 又能让学生在探 索的过程 中学会探 索的科学 方法。 命题 , 才能对学 生一学期 的学 习情况 进行 总结 , 能检测 学生 通过一 学期 又 例如 , 1 你现 在坐 着 的教室 的地 面面 积 ( () ) 1公 顷 ( “ 填 大于 ” 、
新课标下课程与教学评价方式变革的挑战与应对
新课标下课程与教学评价方式变革的挑战与应对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下的课程与教学评价方式变革已成为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对传统的以知识记忆为主的评价方式提出了新要求。
本文旨在探讨新课标下课程与教学评价方式变革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文章首先分析了新课标下课程与教学评价方式变革的背景和必要性,指出传统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及新课标对评价方式的新要求。
接着,文章从多个方面探讨了评价方式变革所面临的挑战,包括评价方式的转变、评价内容的更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技术的创新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应对这些挑战的策略和建议,包括加强评价理论研究、完善评价体系构建、提高评价者的专业素养、推动评价技术的创新应用等。
本文旨在为教育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关于课程与教学评价方式变革的深入思考和实践指导,以推动教育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教育环境。
二、新课标下课程与教学评价方式的变革要求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施,课程与教学评价方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变革要求。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对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评价方式提出了质疑。
新课标要求评价方式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这就需要评价方式从单一的知识测试向多元化的综合评价转变。
新课标要求课程与教学评价方式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
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只关注学生的最终成绩,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努力。
而新课标强调,评价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态度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发展。
新课标要求课程与教学评价方式更加注重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生活和学习情境中的表现,来评价其综合素质和能力。
这种评价方式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新课标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新课标指向下的考试评价改革趋势
新课标指向下的考试评价改革趋势
1.近年来,教育部对考试评价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2.新的考试评价改革旨在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3.考试评价改革将逐渐减少对传统记忆能力的评价。
4.新的考试评价将更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发展。
5.随着考试评价改革的推进,学生将有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
6.新的考试评价改革将更加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
7.考试评价改革将引入更多的综合评价指标。
8.新的考试评价将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9.随着考试评价改革的深入,传统的分数评价将逐渐减少。
10.学生将有更多机会通过实践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11.新的考试评价改革将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性思维。
12.考试评价改革将逐渐减少对作业和考试的依赖。
13.学生将有更多机会通过项目研究等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14.考试评价改革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技能和能力的培养。
15.新的考试评价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6.考试评价改革将引入更多的开放式问题和探究式任务。
17.学生将有更多机会通过合作学习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18.新的考试评价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19.考试评价改革将逐渐减少重复性的内容和题型。
20.学生将有更多机会通过个人项目和展示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21.新的考试评价将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
22.考试评价改革将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和
兴趣。
新课标下教学评价改革
新课标下教学评价改革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价改革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价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价改革势在必行。
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价改革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只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
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价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培养,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
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价改革要注重个性化评价。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力,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价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用个性化的评价方式,更好地发现和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价改革要注重过程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只注重结果,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
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价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方法的合理性,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价改革要注重多元化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只采用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多样化发展。
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价应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评价、作品展示评价、实践活动评价等,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潜力。
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价改革要注重评价与教学的有机结合。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与教学相脱节,评价结果对教学改进的指导作用有限。
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价应该与教学紧密结合,评价结果能够及时反馈给教师,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价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化评价、过程评价、多元化评价以及评价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
相信在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价改革的推动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探索新的考试与评价方式,实现课程改革目标
探索新的考试与评价方式,实现课程改革目标发表时间:2011-03-29T13:34:27.603Z 来源:《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1年第1期供稿作者:孙乃武[导读] 讲授新课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优势、学习情况先自学教材,自学后进行评价测试,这就是“不教先评”吉林省扶余县更新乡中学(131200)孙乃武考试与评价改革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探索新的考试与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为了落实新课程理念,我对考试和评价形式作了一些大胆的改革探索,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讲新课前让学生先自学讲授新课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优势、学习情况先自学教材,自学后进行评价测试,这就是“不教先评”。
“不教先评”让学生展示了自己的学习能力,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体验到一种成功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情绪。
“不教先评”是这样进行的:首先在每个教师钻研学科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教材,整合单元教学内容,或按教材中编排的单元,或按某一主题自行组织单元。
既可以按照教材单元编排的顺序,也可以共同商量确定单元教学的顺序。
其次,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制定学习计划,布置一个单元的预习任务,让学生自学。
低年级要求要明确,布置任务要细致。
例如小学一年级语文,在教完汉语拼音以后,布置学生在预习单元教材时做到“读、标、圈、划”。
读,熟读课文;标,标出自然段;圈,圈出自己不认识、不会写的字;划,划出自己喜欢的或不懂的句子。
最后,进行教学前评价测试,教师分析评价结果,根据评价测试中反映的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针对性备课和教学。
“不教先评”符合中小学生心理需求,增强了学生的自信;要求自主,喜欢探究和冒险是中小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心理特点。
让学生自己首先面对教材,自学教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优势、学习方法安排自己的学习,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
自学以后进行评价测试,使学生看到自己自学的成果,展示了自己学习的能力,体验到一种成功感,增强了自信心。
考试评价的改革方向与工作建议
考试评价的改革方向与工作建议
考试评价的改革方向:
1. 多元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笔试或口试外,可以引入实践操作、项目展示、综合能力评估等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2. 弹性评价体系:不再以单一标准来评价学生,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和特长,设置不同的评价指标和权重,培养多元化的人才。
3. 情境性评价:将评价考试脱离离散而孤立的环境,设置实际情境来评估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使评价更贴近实际情况。
4. 个性化评价: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进程,设计个性化评价方案,使评价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
工作建议:
1. 定期研究与调整考试评价的指标和权重,使其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成就水平。
2.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升他们对多元评价方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建立完善的评价指导体系,帮助学生了解评价标准和提升自己的评价能力。
4. 鼓励学校与社会单位合作,共同设计实际情境的评价任务,提高评价的真实性和实际性。
5. 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培养他们对自己学习成果的认知和把握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的考试评价
新课改背景下的考试评价高中新课程在基本的理念当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应当建立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注重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要。
那么对于新课改下的考试评价,我认为有以下变化:第一、考试只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
改变纸笔测验是考试的惟一手段,而应选择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变过分注重分数、简单的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的做法,应对考试结果做出分析、说明和建议,形成激励性的改进意见或建议,促进学生发展,减轻学生压力。
第二、评价不仅局限于区分和选拔,还应该有诊断和激励的作用,重要的是发挥评价的激励性和导向性,关注学生的发展。
在新课程的评价中,应该将两者有机结合。
社会需要多方面的能力,而考试只能考查其中的一部分,并不一定能够全面的反映个人的能力素养。
而许多在学校期间学习成绩并不是太好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各方面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和发挥,再加上自身的努力,往往就能成就一番事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第三、由于传统的评价一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往往是用“升学率”作为评价中的硬性指标。
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以“升学率”来评价学校,学校以“升学率”来评价老师,忽视了对老师成长与发展过程的评价。
所以教育主管部门还应该建立了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和发展的评价体系。
对于我们广大老师,必须研究如何突破传统的考试屏障,如何科学测量学生真实的学习内涵,从而更为有效地发挥考试评价的导向作用。
同时通过课程设置的改革和对考试功能的再认识,对考试结构、考试组织形式、考试结果处理方式等的调整与完善,减少与避免考试对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进一步发挥考试的促进作用、激励作用,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和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以此奠定学生终生学习的基础。
让考试与评价踏上幸福之旅——新课程理念下“考试与评价”案例剖析
分 应 该 允 许 学 生 在 没 有 过 度 惩 罚的 情 况 下 冒 险 ,犯 错 误 ; 们 的 我
情 感 、 态 度 、价 值观 、 创 造 能 力 和 实 践 能 力 ,导 致 诸 多 的考 试 弊 教 师 应 该 避 免 打 击 学 生 的 冒险 精 神 ,提 供 一 种 更 加 灵 活 的评 分 标 端 ,这 与课 程标 准 指 出 的 “ 程 评 价 的 目的 不 仅 是 为 了考 查 学生 准— — 允 许 学 生 犯 小 错 误 而 不 受 惩 罚 ,不 被 扣分 或适 度 扣分 。不 课 达 到学 习 目标 的 程 度 ,更 是 为 了 检 验 和 改 进 学 生 的 学 习和 教 师 的 允 许 犯 错 的 评 估 环 境 只 会 抑 制 学 生 的学 习及 批 判 性 思 维 。对 那 些
我 们 常 能 回 忆 起 这 样 的 图 景 : 静 的 教 室 ,埋 头 疾 书 的学 生 ,神 我 们 的 教 师 该 怎 么 做 呢 ?案 例 中 的 老 师所 采 取 的 方法 或许 就 是 我 安 情 严 肃 的 自己 … … 我 们 也 应 该 还 记 得 伴 随 着 考 试 而 来 的快 乐 、 自
豪 或 是 沮 丧 、 失 败 的 感 受 。可 我 们 是 否 了解 — — “ 试 ”一 词 会 创 新 思 维 ,对 与 众 不 同的 思 想 和发 言 ,赞 不 绝 口 ,树 为榜 样 。可 考
使 我 们 的 学 生 回 忆 起 什 么 ? 感 受 到 什 么 呢 ? 尤 其 是 在 积 极 推 进 评 面 临 考 试 ,又 走 回 了老 路 ,教 给 学 生 一 些所 谓 的应 试 技 巧 ,将 中 价 与 考试 制 度 改 革 的 今 天 , 师 在 忙 碌 并 惊 喜 于 自 己精 心 设 计 的 , 教
新课程化学中考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新课程化学中考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研究中心(214001)前言:随着新课程实验不断向纵深发展,有关考试与评价改革的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制约课程改革的瓶颈。
如何依据新课程理念,实施积极而有效的考试与评价改革,充分发挥评价对教学的导向和激励功能,无疑是每个实验区都必须应答的现实问题。
本文以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化学改革的实践为例,就中考内容改革中必须予以关注的一些问题与广大实验区分享,期望能对各地中考改革有所启迪和帮助。
继2001年我市锡山区、惠山区成为国家级课改实验区以后,2002年秋季,我市又作为江苏省首批省级课改实验区整体进入课改实验行列。
全市初中所有起始年级起始学科全面启动并实施新课程实验。
为使我市课改实验工作能在健康、有序、高效的轨道上运作,在实验之初,我们就对制约课改实验的中考与评价问题尤其是一年后必须面对的九年级化学中考问题,分别组织学科专家、教研员、校长及教师召开座谈会,在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就化学中考改革中的内容改革形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
下面,就我市中考化学内容改革的设想、做法及体会简要汇报如下,期望与广大实验区分享。
一、中考化学内容改革的设想从课程改革的全过程来看,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对教与学诸环节的评价,有关内容的改革始终是影响课改进程最活跃、最核心的要素之一。
为此,我们按照化学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继承和发扬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有利于化学新课程的实施和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确立了“双注重”的内容改革目标。
即在注重命题内容、命题方式改革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动手实验能力考察的改革。
具体如下:1.命题内容的改革。
命题以国家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化学新教材(人教版)为考试范围。
围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注重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生产、生活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落实“三维目标”的考查。
考试改革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探索
考试改革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探索第一章引言在当今的学校教育中,考试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它不仅要求学生取得好成绩,而且对学校、家长和社会也有重要的影响。
然而,考试制度在实践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许多学生有严重的应试心态,只注重分数,而不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
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而且限制了他们在面对未来挑战时的能力。
所以,在考试制度改革方面,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并思考如何让它更好的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第二章考试的问题与挑战在许多教育系统中,考试已经成为了评定学生和学校工作的唯一标准。
这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学生受到考试成绩的影响,会形成一种应试心态,也就是说,只为了考试而学习。
其次,考试的成绩与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不一定相符合,因为有许多知识不能单靠考试得到衡量。
最后,考试的评价方法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认知和记忆能力,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能力评价。
第三章考试制度改革的探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现有的考试制度进行革新。
首先,考试的目的应该更加明确,它不仅仅是为了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而且要更好地考虑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次,考试内容的设计要更加科学合理,不仅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锻炼。
最后,在考试的评价方法上,也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采用更多元化和形式化的评价方式,更好地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四章教学实践的重要性教育实践在学生学习中极为重要。
只有将学生的学习与实际问题和经验相结合,才能统一知识的内涵,将其融入学生的生活和工作中。
通过实践让学生学习更加灵活和自主,不断地积累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第五章教学实践与考试改革的结合教学实践与考试改革的结合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方式。
对于现有的考试制度,从实践中获取更多与知识学习有关的问题,方便考试科目的设计,从而使教育质量得到更好的提升。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多地综合应用知识,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提高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
让试卷充满和谐的暖意——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命题改革与评价探析
让 试 卷 元 满 军 喈 的 暖 意 口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命题 改革 与评价探析
刘 爱 东
( 启东市长江小学 , 江苏
数 学 课 程 历 来 被 人 们 看 作 是 纯 知 识 的 、冷 漠 的 课 程 , 着新 课程 实 验改 革 的不 断 深入 , 为数 学 评 价过 随 作 程 中 发 挥 重 要 作 用 的数 学 命 题 ,也 悄 然 掀 起 它 科 学 理 性 的 面 纱 , 渐 散 发 出 其 和 谐 人 文 的 气 息 。数 学 课 程 标 逐 准 明 确 提 出 :数 学 评 价 既 要 关 注 学 生 知 识 与 技 能 的 理 “ 解 和掌 握 , 要 关 注他 们情 感 与 态度 的形 成 和发 展 ; 更 既 要 关 注 学 生 数 学 学 习 后 的 结 果 与 成 效 ,更 要 关 注 他 们 学 习过 程 中的变 化 和发展 ”在这 一新 评 价 理念 的 指导 , 下 , 们 本 着 “ 价 不 仅 关 注 学 生 的 成 绩 , 且 发 现 和 我 评 而 发 展 学 生 多 方 面 潜 能 ; 解 学 生 发 展 中 的需 求 , 助 学 了 帮 生 认 识 自我 , 立 自 信 , 进 学 生 在 原 有 水 平 上 和 谐 发 建 促 展 ” 的评 价准 则 在试 卷 的命 题 方面作 了一 些有 益 的尝 试 和探 究 。
的 素 材 应 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接 轨 学 生 的 现 实 世 界 ,就 是 在 不 减 弱 知 识
松 愉 悦 的 考 试 氛 围 ,使 他 们 深 切 感 受 到 教 师 对 他 们 的 关 爱 , 强考 试 的信 心 。 增 1 标 题 亲 切 化 。以 往 试 卷 标 题 中 通 常 以 “ ×数 学 . × 测 试 卷 ” 标 题 , 得 呆 板 、 一 ,I 容 量 产 生 沉 重 感 为 显 单 -: L人 和 紧 张 感 , 果 用 学 生 喜 闻 乐 见 、 于 接 受 的形 式 来 呈 如 乐 现 ,如 : X 年 级 数 学 快 乐 园 ” “ 年 级 数 学 信 心 站 ” “ 、X 、 “ 年 级 数 学 希 望 坛 ” , 让 学 生 感 到 亲 切 、 趣 。 以 X 等 能 有 往 枯 燥 单 一 的 题 目名 称 改 成 充 满 人 文 关 怀 的 导 语 , 可 以 让 学 生 不 仅 能 很 快 悟 出 是 什 么 题 型 , 而 且 能 富 有 自 信 、 有 兴 致 地 面 对 测 试 , : 低 年 级 ,- 把 “ 断 饶 如 在 -以 , f 判 题 、 择 题 、 算 题 ” 改 为 “ 木 鸟 、 滩 拾 贝 、 心 大 选 计 等 啄 沙 粗 意 回 收 站 ” 在 高 年 级 , 以把 “ 空 题 、 断题 、 择 ; 可 填 判 选 题 、 算 题 和应 用 题 ” 改 为 “ 真 审题 , 确填 空 ; 计 等 认 准 仔 细 推 敲 , 真 辨 析 ; 复 比较 , 重 选 择 ; 意 审 题 , 认 反 慎 注 细 心计 算 ; 用知 识 , 决 问题 ” 活 解 。这 样 , 学 生 的 心 目中 , 在 考 试 将 会 变 成 极 富 情 趣 的智 慧 之 旅 。 2 提 示 激 励 化 。测 试 作 为 一 种 评 价 方 式 , 小 学 阶 . 在 段 最 大 的功 能应 是激 励 而非 “ 判 ” 因此 , 试 卷 设计 宣 , 在 中 应 处 处 给 学 生 以 启 发 和 良好 的 人 格 教 育 ,让 学 生 感 受 到 自 己像 在 与 教 师 进 行 面 对 面 的 交 流 。如 : 加 一 些 增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学生评价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学生评价在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新课改理念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推动育人方式变革。
笔者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教学的学习和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方面新课改理念下的学生评价的认识和体会。
一、新课改理念坚持创新导向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理解和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的各项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
新课改理念聚焦学生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使学生形成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课改理念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推动育人方式变革。
新课改理念坚持以生为本,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坚持与时俱进,体现课程时代性,更新课程内容,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和课程定位,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
二、新课改理念倡导对学生发展性评价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新课改理念倡导对学生发展性评价,强调关注学生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和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学生不断进步,以实现自身价值。
评价要促进学生发展,帮助学生进步,比如:学生建立错题本,在考试完之后,能够自主分析成败得失,学生清楚自己出错的原因,为以后学习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打好基础。
初中学业评价改革综合素质评价的创新与实践
初中学业评价改革综合素质评价的创新与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中国教育系统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
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初中学业评价改革已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初中学业评价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创新与实践将对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教学产生深远影响。
综合素质评价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品德、思想品质、学科素养等方面进行评价的一种综合性评价方式。
相比传统的考试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培养。
它不仅关注学生成绩的高低,更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综合素质评价的框架下,学生除了参加学科考试,还要完成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和综合实践等任务,这些任务将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综合素质评价的创新与实践涉及到评价方式的改进和评价内容的丰富化。
首先,评价方式要从简单的单一考试评价转变为多维度的评价体系。
例如,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态度,进行日常评价;通过学科测试和学科研究等形式评价学生的学科素养;通过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等任务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其次,评价内容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的个性特长应该得到尊重和发展,在评价中应该给予充分的考虑。
同时,评价内容也应该更贴近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合素质评价的创新与实践不仅仅是评价方式和内容的改变,更涉及到对教育教学观念的重构和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教育教学观念的重构要求教师放弃以分数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在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中需要扮演更多的角色,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协助者。
教师要通过开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需要通过继续教育和培训来实现,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
综合素质评价的创新与实践旨在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学业评价的实践与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学业评价的实践与研究兴文二中“高中生学业评价改革研究”课题组王文龙(执笔)研究背景:根据《四川省关于实施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等文件的要求,自2010年秋季开始,全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而“高中学生学业评价”也成了高中课程改革中实施中的重要内容和当务之急,为了积极探索我市普通高中学生学业评价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根据宜宾市教育局的指示、市教科所的指导意见,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需要,我们确立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学业评价”作为推进新课程改革实践和探索的主要课题。
经过近半年的学习思考和实践,现将该项目的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问题的产生1、传统的评价体系制约学生的发展(1)传统的以期中期末考试等“书面闭卷考试”为主要形式的评价方式,过分强调与高考的联系,甚至完全模仿高考进行评价。
这显然不适用于新课程中以模块为基本单元的学业评价。
高中新课程设置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模块,需要有不同的考查与评价方式,既需要有传统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也需要有一些表现式、活动式、任务式等新的评价方式。
(2)片面强调相对性评价标准,过分注重排名,过分强调统一标准和要求,忽视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过分注重可以量化的内容,忽视了难以量化的内容的评价;过多地倚重定量方法而忽视定性的评价手段,无法达到必要的深广程度。
(3)被评价者处于消极的被动地位,其意见和人格没有得到必要的尊重。
对评价的关注过分集中在结果上,没有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忽视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忽视评价过程对学生的影响。
另外不恰当地使用评价结果,使评价带上过于浓厚的功利色彩。
(4)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新的评价理念。
如:主体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理念;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评价目标等。
高中新课程在结构上采用“领域—学科—模块”的形式,原有的“教学→期中考→教学→期末考→教学→学年考→教学→毕业会考”的考试评价体系结构不再适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理念下考试与评价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佚名来源:转载发布时间:2009年12月18日点击数:443
期末评价与考试改革既是课改实验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课改实验的重要手段,它的结果如何直接影响着下一步的课改进程。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校坚持实施“五个一”工程,即“树立一种信念,强化一种意识,践行一种理念,注重一个坚持,培养一种精神”,积极推进期末评价与考试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树立一种信念——扎扎实实做好期末评价和考试改革工作
课改以来我们一直尝试着进行期末评价与考试改革,并已初见成效。
但随之而来的一种情绪在潜滋暗长,那就是期末评价与考试改革工作我们都做过了,熟悉了,只要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去做就可以了。
加上期末工作忙,压力大,老师们对期末评价和考试改革的进一步探索,在原有基础上创新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们及时召开全校教师大会,组织大家学习教育局《关于锦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年级期末评价与考试改革的通知》,深刻领会其实质,校长亲自做期末评价与考试改革的动员,学校还分别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座谈会,并在全校教师中以如何搞好期末评价与考试改革为题开展研讨活动,通过学习研讨全校教师明确了期末评价与考试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虽然我们进行过一些尝试,有了些收获,但这些与课改的要求还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课题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因此这项工作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好并要不断创新。
认识提高了,行动就自觉了,老师们认真研读教师进修学院制定的期末考试、考查的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学校制订出学校期末评价、考试与考查的方案,各备课组又制定出各年级、各学科期末考查的具体方案。
教导处对评价、考试、考查做总体安排,要求做到“四落实”(人员落实、时间落实、地点落实、考核用的材料、仪器落实),保证期末评价与考试、考查工作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二、强化一种意识一一诚信是一个人最不能缺少的基本品质
考试不仅仅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验,更是对学生道德修养、诚信度的一次考验。
“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在期末考试、考查时我们注重考前的动员,在同学们中强化诚信意识,让同学们明白“学会做人比学会求知更重要”。
诚信是一个人最不能缺少的基本品质。
在考试中我们尝试无人监考,但不搞“一刀切”,承认差异,允许学生在某方面超常,也允许学生在某方面见短,给学生选择的空间。
学生自控能力强,愿意参加无人监考,可以自己申请,学校鼓励;如果有些同学对自己的自觉性还缺乏信心,我们也给与理解,学校提供老师的帮助。
这样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保护,自信心也逐步建立起来,诚信意识也得到强化。
三、践行一种理念——考试是学生的一次成功的体验
在期末考试与考查中,我们始终践行“激励是手段,发展是目的”、“让评价与考试成为学生成功的一次体验”、“成为展示学生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一次机会”的新的课程评价理念,变评价与考试为学生再学习的过程,学生个性发展的过程。
把考试作为查缺补漏和促进学生学习的环节。
如有的同学在参加实验操作考查时,一次没做好,只要他申请,老师就允许重做,直到满意为止,考试真的成了他们成功的体验,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一名同学考试、考查得了满分或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固然是一种成功,其实敢于参与本身也是成功的一种体验。
一些同学平时不太重视动手实践,期末对参加一些学科的动手实践的考查就缺乏信心,有的甚至想放弃。
学校就鼓励他们,“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失败都是经验。
你没有参加,怎么知道自己不行?敢于参与就是走向成功的开始……”。
这些同学在学校和老师的鼓励及指导下都顺利通过了各学科的期末考查。
在美术学科的考查中有这样的要求:“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方法,进行有目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
同学们利用各种各样的材料,采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出一件件小工艺品,有的用废商标折叠成黄绿相问的菠萝、有的用白、红纸折叠成白鹤晾翅;有的用十字绣绣出奔腾的骏马、盛开的马蹄莲;有的用剪纸剪出金鸡报晓、福临门……真是惟妙惟肖,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艺术才华。
在这次考查中同学们不仅用自己的作品表达了对生活的感受,而且也了解了艺术形式的美感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了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了美化生活的愿望。
四、注重一个坚持——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多渠道评价与考查,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1.期末评价与平时活动相结合。
如音乐与体育等学科的评价和学校的艺术节、新年联欢会、歌咏比赛、运动会、足、篮球比赛结合起来。
在学校运动会上年组成绩优异者,体育可以免试;音乐天赋超常,在市级以上大型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者,音乐可以免试;美术作品在市级以上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者,美术可以免试。
2.过程评价与期末评价相结合。
如语文学科的评价分笔试和考查。
考查又分为识字与写字、古诗词背诵、课外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几个项目。
我们就把识字与写字、古诗词背诵、课外阅读的考查分别落实在平时的作业、晨读、课外活动中,注意考查的积累,期末以此做出综合性的评价。
这样的评价既引导学生不要仅仅关注学习成果,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学习过程,重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缓解了期末考试与考查工作的压力。
3.统一评价与差异评价相结合。
在评价与考试中有统一的评价(如期末笔试),也有差异评价。
如:前边提到的学生对考查成绩不满意可允许重考等,给学生多次评价的机会,特别是在英语口语交际考查中,由于我校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差异性大,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尝试“合作考试”的新方法(对英语学习的“学困生”采用两人或多人合作的方式来完成)。
学期末学校对学生进行表奖时,不仅表奖“三好学生”、“优秀干部”,还专门设立了“学习进步奖”的奖项。
其目的就是为学习上的“弱势群体”的成功创造条件,建立“爬梯”,让学生看到自己通过努力而取得的进步与希望,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起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4.教师、家长、学生评价相结合。
在期末评价中,变由教师一人主宰为评价主体多元化。
教师、家长、学生都是评价的主体,他们的评价相结合,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发展状况。
五、培养一种精神——精心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培养学生的自我负责精神
对于建设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意义,经过了三年多的实践,大家还是有很高的认识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坚持,不断的建设,真正发挥其作用。
我们在学生成长记录袋建设中注重“四性”即:主体性、指导性、鼓励性、经常性。
1.注重主体性
学生是建设成长记录袋的主体,成长记录袋的规格由学生和教师商量共同决定,班级统一;我们还把成长记录袋封面设计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他们展示个性,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了形式各异、丰富多彩的封面。
学生成长记录袋内容的搜集和保存等工作主要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在收集材料时我们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如阶段检测以后,老师建议学生把阶段检测试卷放在成长记录袋里,有的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不想放进去,老师就同意他的要求,并鼓励他要积极努力,争取下一次把测试卷放进成长记录里。
2.注重指导性
由于学生成长记录袋是个“新生儿”,学生在建设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建立初期,重点指导如何建立“成长记录袋”。
在建立过程中,坚持定期检查,指导材料的分类和整理。
我们还在成长记录袋里设置了家校联系卡,定期地指导家长如何对待成长记录袋中收集的材料和得到的等级,促进家长能自觉主动地使用学生成长记录袋,使之成为家庭和学校信息沟通的桥梁。
3.注重鼓励性
在学生成长记录袋建设过程中,我们注重对学生的鼓励,保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我们定期以班级为单位举行成长记录袋成果展评活动,学期末全校进行评比。
学校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指导参评基础上对在成长记录袋建设中表现突出的同学给予奖励。
对有些同学在展评中发现自己的成长记录袋建设不够完善,如材料收集不全,归类不科学等,申请重新整理再参评,我们给予鼓励,如果有困难,老师给以适当的指导。
目的就是通过学生建设成长记录袋培养自我负责的精神。
4.注重经常性
成长记录袋建设之初或是新学期开始,教师和学生对成长记录袋的建设都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的加重,这种热情渐渐就会有些减退。
为了保证成长记录袋的建设不流于形式,发挥实效,我们定期召开教师研讨会,不同主题的学生座谈会、开展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展评活动、“我的记录内容最丰富”的竞赛活动等。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师生共同体会到:学生成长记录袋是“学生学习知识逐步形
成能力过程的记载”,“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轨迹”,“情感、态度、价值观
的凝聚”,“自信心和自我负责精神的体现”,所以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贵在坚持。
现在学生成长记录袋已成为我校学生成长中一种不可缺少的内
容,我校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建设工作已经走向经常化、制度化。
回顾我们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探索期末评价与考试改革的历程和做过的点点滴滴,有收获,有感悟,也有教训。
我们深知:期末评价和考试改革是一项艰苦而系统的工程,考试改革,任重道远,改革考试,责无旁贷,我们会一如既往不断实践和探索,使考试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成功的体验,通过评价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体验成功,促进其健康、全面发展。
让考试真正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检查站与加油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