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独立”视角谈词与音乐的关系
浅析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的关系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浅析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的关系赵芊宇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摘 要:不知从何时起,中国风、古风歌曲创作在歌坛上成为一大流行,备受人们喜爱。
唐宋词创制之初即为一种说唱文学样式,其中大部分可视为我国唐宋时期的流行歌曲。
作为不同时期的流行歌曲,二者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相似性,颇具有承继创新的意味,但因年代久远它们又在语言表达、主题内容等方面有差异。
本文将从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的继承性、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分析,初步探寻两者的关系,于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之路中提供方向。
关键词:唐宋词;当代流行歌曲;继承性;相似性;差异性作者简介:赵芊宇(1997-),女,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056-02唐宋词历经百年传诵仍具现代研究价值和意义,目前乐坛中盛行的中国风、古风歌曲创作在引起听众兴趣的同时,也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
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的关系研究在过去十年中已有数位学者进行过探讨和剖析,如以流行歌曲为视角从新审视和从新诠释唐宋词,对比唐宋词和当代流行音乐的异同,对后来学者钻研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但在两者关系的研究中,我们不应仅仅只看到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表面的继承和引用,两者内蕴的不同情感和内涵更值得引起探究。
一、百年沉淀添新曲有些当代流行歌曲是对唐宋词的直接继承和发展,使唐宋词历经数百年重新焕发生机,其继承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整体继承和局部继承。
第一,部分当代的流行歌曲是以唐宋词为歌词并直接添置新的曲调,从而丰富流行歌曲的内容与主题,扩展了流行歌曲的受众面。
当代流行歌曲多用以抒发婉转细腻的情感,这与唐宋词的抒情性具有很大的一致性,促进个人情感的抒发和流露。
与此同时,唐宋词作为一种倚声填词的新歌体,于创制之初就是应和之作,因此为将唐宋词添新曲后直接进行演唱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邓丽君演唱的专辑《淡淡幽情》应该是最负盛名且传唱度最广的作品,该专辑中收录了许多唐宋词名篇,如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知愁滋味)、秦观《桃园忆故人》(玉楼深锁多情种)、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聂胜琼《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配以新曲别具一番风味。
浅谈宋词对当今古风音乐的影响
浅谈宋词对当今古风音乐的影响院系 :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年月日宁德师范学院教务处制摘要我国的音乐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诗经》时代是我国古代流行歌曲蓬勃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而后是南北朝时期,一直到社会安定、城市商业经济发展极为发达的唐宋时期,我国的古代歌曲才迎来它的第三个黄金期。
歌曲发展到今天,己经成为了当代中国乃至全球流行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流行音乐的不断发展,一部分音乐创作者开始将传统的唐宋诗词与流行音乐结合起来,将传统的东方韵味杂揉到现代的音乐表达之中,形成了一种新的音乐类别---古风音乐。
古风音乐在现代歌坛中虽然仅仅是小众型创作,可是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而言,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宋词对于现代古风歌曲的影响,先是简单介绍了古风歌曲和宋词,然后关键词:宋词;古风音乐;现代音乐;影响AbstractThe music in our country has a long history of development. During the times of "the book of songs" is China's ancient popular songs of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first golden age, and North and South Dynasties, has been to social stability, urban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economy developed i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China's ancient songs was ushered in its third gold period.Today, the song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e popular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d even in the whole world. Combined with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r music. Some music creators began the traditional poems of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nd popular music, traditional oriental flavor miscellaneous rubbed into the modern music expression, the formation of the a new music category - ancient music. Ancient music in modern music, although only a minority type creation, but it for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song for the modern ancient songs, the first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ancient song and song, thenKey words: Song Dynasty; ancient music; modern music; influence 目录1 引言...................................................................... .................................................... 52 古风音乐与宋词的相关概念 ..................................................................... (5)2.1 古风音乐的相关概念...................................................................... . (5)2.2 宋词的概念...................................................................... ................................ 6 3 宋词与现代音乐的现状 ......................................................................................... 7 4 宋词融合到古风音乐中的原因 ..................................................................... .. (7)4.1 两者的共性...................................................................... .. (7)4.2 创作者的偏好...................................................................... . (8)4.3 听众的审美需求...................................................................... ........................ 8 5 宋词对古风音乐的影响 ..................................................................... .. (9)5.1 对宋词名篇的直接引用...................................................................... (9)5.2 对宋词名句的化用...................................................................... (10)5.3 对宋词意境风格的模仿...................................................................... . (11)5.4对宋词典故词作的借鉴...................................................................... .. (12)6 古风歌曲对古典诗词的传承的意义 ...................................................................127 总结...................................................................... .................................................. 13 致谢...................................................................... ................................................ 14 参考文献...................................................................... (15)1 引言宋词和音乐所处的时代背景并不相同,但是在流行程度上却是不相伯仲。
浅议诗词中的音乐与音乐中的诗词
浅议诗词中的音乐与音乐中的诗词诗词与音乐本来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诗词是以文字为载体,通过视觉,给人以丰富的情感体验;而音乐是以声音为载体,通过人的听觉,从而给人以美的享受。
当诗词与音乐的结合时:诗词以文字的形式将音乐加以记述、描绘呈现给人们;音乐则通过演奏音乐声音的方式将诗词表演给听众。
琵琶是我国最为传统民族弹拨乐器之一,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其音色优美,左右手演奏技巧繁多,是民族器乐中表现力最为丰富的乐器。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描写琵琶及琵琶表演的诗词、诗歌。
根据我国当代琵琶教育学者庄永平在20XX年所编着的《琵琶手册》中统计,仅唐代诗词中出现的与琵琶相关的、并且较为有名的诗词作品就有近百首余首。
这其中有描写琵琶演奏者的,如《诉衷情?小莲初上琵琶弦》;有描写诗词曲和歌调方面的,如《琵琶行》、《琵琶歌》等。
唐代诗人白居易就写了《琵琶行》、《春听琵琶兼简长孙司户》、《代琵琶弟子谢女师曹供奉寄新调弄谱》等多篇与琵琶有关的诗词。
从这些古老的诗词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琵琶演奏艺术在中国是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的。
在众多的歌咏琵琶的诗词中,以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最具代表性。
本文以唐诗《琵琶行》和琵琶协奏曲《琵琶行》为例,来分析诗词与音乐的结合。
一、唐诗《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诗里所描述的是作者由长安贬到九江期间,夜晚在船上聆听一位长安琵琶女弹奏琵琶,诉说自身不幸遭遇的故事。
诗中对琵琶的表现形式、演奏技法、乐人、乐音、乐境等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写,绘声绘色地再现了琵琶那千变万化的旋律音响的丰采,让人觉得这不仅仅是一首叙事诗,更是一首音乐诗。
因此唐诗《琵琶行》无论是在我国的文学史上还是在音乐史上,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
《琵琶行》中白居易细腻地刻画了琵琶女精湛的演奏技术和琵琶乐曲的动人音响,将听觉转化为视觉,使音乐更加形象、生动,不得不让我们惊叹诗人深厚的音乐修养和艺术才华。
浅谈宋词词韵与音乐的关系
浅谈宋词词韵与音乐的关系摘要:宋词是隋唐燕乐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宋词是一种可以把诗歌和音乐融合在一起的文学形式。
本文就三方面对词韵以及音乐之间的深层联系展开论述,包括词韵和宫调,词韵与板拍,词韵与腔韵。
关键词:宋词词韵音乐联系要讨论宋词词韵与音乐之关系,首先要知道宋词是隋唐燕乐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宋词是一种诗歌以及音乐融合在一起的文艺形式。
刘熙载就有在《艺概》里说过:“词曲本不相离,唯词以文言,曲以声言耳。
”还有“其实词即曲之词,曲即词之曲也。
”等。
它强调词和曲之间要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其中无论是在分片结构、平仄字声、长短句式,甚至是关于词的协韵方式都和曲调分不开。
也正因为这样大家如果想要探究宋词的协韵为什么会比近体诗要来得复杂,以及宋词韵位的排布上又有哪些讲究。
还有宋代的人之所以会这样重视词的韵声原因。
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能够从词韵以及音乐之间的深层联系上去进行讨论,本文就三方面展开了论述,包括了词韵和宫调,词韵和板拍,词韵和腔韵。
一、词韵和宫调我们如果从声律方面来看,宋词的字调是属于不断变化着的,而且宋词的用韵也是属于具有统一性的。
一首词的平仄四声不管存在多少变化,最后都是要能够统一起来的,然而宋词在字调的统一上也是要依赖于音律的,比如在《文心雕龙·声律篇》说的:“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
这就像是宋词歌曲中的“同声相应”的韵率以及宫调都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由于宫调的不断丰富,这为作曲家们创造了很多感情和灵感,这让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起宫调的作用来。
比如说北宋的柳永就创作出了很多慢调的新声,他在每一首词上都分别标出宫调,同时也会把同一首词的调作出不同宫调的变化,比如说《归去来》,又分中吕调和平调。
由此可见,柳永是会运用宫调在手法上的变化,宋代人在运用宫调的时候很注重调式主音的意思,就像沈括倡导的“杀声”,张炎注重的“结声”,白石注重的“住字”等。
宋代人对调式主音的看法不全是一样的,他们非常注重调式的作用,强调调式主音可以按一定思维做出相应的变化,最后还是统一和谐的,又不至于一成不变。
宋词中的音乐与文学结合
宋词中的音乐与文学结合概述宋代是中国古典诗词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中以宋词最为著名。
而在宋词中,音乐与文学的结合被广泛应用,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本文将深入探讨宋词中音乐与文学结合的特点、表现方式以及对宋词创作的影响。
音乐与文学结合的背景与意义宋代文化和音乐的发展概况在宋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艺术得到了蓬勃发展。
其中,音乐作为一种重要形式深受人们喜爱,并且成为了社交活动和宴会娱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音乐与文学结合的意义1.丰富情感表达:音乐既有自身独立传达情感的能力,又能辅助文字表达情感。
2.增加艺术韵味:音乐与文学相互交融使作品更具艺术美感。
3.加强节奏感:通过运用特定的音律,使词句更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音乐与文学结合的表现方式对音乐形式的借鉴1.采用曲调:宋词常常以曲调为基础,在其中嵌入诗词。
2.引用民间音乐:宋词中经常引用民谣、童谣等民间传统音乐元素,使作品更具亲近性。
运用修辞手法1.以音韵起意:通过运用押韵、叠字、对仗等技巧,使得词句在语言层面上呈现出旋律感。
2.利用声音描写景物:通过选择特定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描绘具体的声音效果,增强读者对于音乐的感受。
使用象征符号1.以乐器代指情感:将乐器或其特点作为象征符号,表达特定情感或意境。
2.借助声音来比喻情绪:通过比喻手法将特定的声音与某种情绪相联系。
音乐与文学结合对宋词的影响丰富了宋词艺术表现手法通过融入音乐元素,宋词的艺术表现手法更加多样化,能够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和情感需求。
增强了情感的传达力音乐具有直接触动人心的力量,与文学结合后能够更好地表达情感,并引起读者共鸣。
提高了阅读体验通过运用音律和节奏感,宋词中的音乐与文学结合使得作品更具韵律美,从而提升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结语宋词中音乐与文学结合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中一种独特的创作手法。
它丰富了作品表达情感、增加了艺术韵味、加强了节奏感,并对宋词产生深远影响。
这种结合不仅开辟了艺术创作的新境界,也让读者深深陶醉其中。
论歌“词”与歌“曲”的关系
辞 畅 ,此 直 文之 本 源也 。” 因此 内容才 是根 本 。 当然 形式 具 有 相 对 的独立 性 ,完 全独 立 的形式 具有 独特 的价 值 、独特 的 审美 意 义 ,合 理 的形 式有 助于 内容 的表 达 ,不 合理 的形式 则不 利 于 内容 的表现 。只 有合 适 的形 式与 合适 的 内容相 结合 ,艺术形 式才 能得
“呼父母 ”,希 望通 过 “嗟 叹 ”或者疾 呼来 发泄 ,但 当这 种 “ 呼 天地 ”、 “呼父 母 ”的方 式对 于 白视清 高的文 人雅 士 而 言则 显得 有 失身份 , 而歌 咏 、吟唱 则成 为更 加文 明更加 有效 的方式 , 也正 因为 如此 才有 了 屈原 的 《 离骚 》 、 白居 易 的 《 长恨 歌 》等 一系 列 脍 炙人 口的优 秀诗篇 。 从 我 国 诗歌 的发 展 来 看 ,诗 与 乐 是 密不 可 分 的 ,最 初 的诗 歌 就是 与 乐舞 相 配 的 ,诗就 是 歌 舞者 的咏 唱之 词 。 《 氏春秋 ・ 吕 古乐 篇 》就有 这样 的记载 : “ 葛天 氏之 乐 ,三人 操 牛尾 ,投 足 昔 以歌 八 阕:一 曰载 民,二 曰玄 鸟 , j日遂 草木 , 四 日奋五 谷 ,五 日敬 天 常 ,六 日建 帝 功 ,七 日依 地 德 ,八 日 , 兽 之 极 ” 。我 e禽 2 国最 早 的诗歌 总集 《 诗经 》 ,每一 篇 原本 都是 配乐 歌 唱 的,也 可 以说 《 经 》就是 中国最 早 的歌词 集 ,但 是 由于 中 国古代 乐谱 并 诗 不 发达 ,因此 绝大 部分 的古乐 调在 口耳 相传 的过程 中遗 失 了 ,而 歌 词则 凭借 文 字保 留 了下来 ,后来 经过 孔子 的修编 ,借 着 董仲 舒 的 “ 黜 百家 ,独 尊儒 术 ”而 被推 崇 为经典 。朱 自清先 生 说 “中 罢 国诗体 的变 迁 ,大 抵 以 民间音 乐为 枢纽 。四言 变为 乐府 ,诗变 为 词 ,词变 为 曲.都 源 于 民间乐 曲 。所 以能行 远 持久 ,大 半便 靠 这 种 音乐性 ,或 音乐 的根据 。 ” 朱 自清先 生更加 明确 地提 出了诗 歌 发 展与 音乐 的 天系 。到 了2 世 纪初 期 , 白话 文运 动 轰轰 烈烈 地进 O 行 着 ,中 国现 代新 诗被 赋予 了新的 J 使命 ,掀起 l一 场源 自北 力史 『 大 轰轰 烈烈 的歌谣 收集 运动 ,这 场 运动 被视 为 中 国现代 新诗 “歌 谣 化 ”努力 的 开端 。乔 羽在 为 《 国歌 词选 》 作序 时说 : “ 国 中 中 的新诗 一直 沿着 两种 轨 道在 发展 。 …种 是与 音 乐相 结合 的这 便 是 歌 词 。一种 是所 谓 自由体的 诗 ,它不 受 淫欲 的制 约 ,只 寻求 语 言 自由的规 律, 因此 形式 是多种 多样 的。 ”。 中 国学术界一直 以来也将文 学体裁 分为 “小说、散文 、戏剧和 诗 ” , 因此 流 行 歌 曲 的歌 词 无 论 从 形 式 到 内 容 看 都 应 归 为 诗 歌 类 。 2 .歌 曲所要 表达 的内容才 是根 本 自古 中 国学 术界 就有 “ 言 志 ,歌咏 言 ” 的说法 , 因此 作 为 诗 现 代诗 的一 种特 别 形式 的流 行 歌词 ,也 应 同诗 是相 同 ,最重 要 的 是 歌者 借歌 曲所 要 抒发 的情 怀 , 内容才 是最 根本 , 没有 丰富 的 内 涌 作为 灵魂 , 而只剩 下干 奇 百怪 的形 式 ,只 能让 人看 来 听来 不伦 不类 ,并很 快 的被 遗忘在 历史 的角落 。 随 着市 场化 、全 球化 推进 ,8 后 、9 后 的 成长 ,无 知无 畏 的 O O 年 轻一 代如 饥似 渴 的吸 收着 来 自世 界各 地 的各种 文 化形 式 , 由于 缺 少有 效 的措 施对 此进 行管 理 , “无畏 的 ”他们 无 论好 坏 ,对 外 来 的一 切都 照 单全 收 ,而且 根据 西 方流 行音 乐 的形 式 ,衍生 出一 系 列形 式各 异 的歌 曲形 式 ,这些 歌 曲与 以往 的 歌 曲形式 不 同 ,它 们 不追 求音 律 的和 谐 、旋律 的优美 、歌 词 的动 听 、不凭 借真 挚 的 情 感 、丰 厚 的思想 内涌 去感 染 人 ,而是 一 味 的追求 形式 的奇特 , 用奇 吸 引眼球 , “出奇 制胜 ”。它 们 的歌 唱形 式并 非美 声 ,并 非 通 俗 ,而 是一 种哀 吼 ,或 者暴 虐 的嘶 叫 ,或者 低俗 嘻 哈谩 骂 。例
浅谈宋词与音乐
浅谈宋词与音乐歌词是诗歌的一类,是一种抒情的艺术。
歌,便是歌词在文学分类上的名称,入乐与否,是歌与诗的根本区别。
今天,歌是诗歌的一个支系,溯本求源,诗歌的最早形式却是歌。
我国是诗之国,词之邦,从诗经,楚辞,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都是可以唱的。
这是人们在生活中的感情思想的流露,“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发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其实我们最熟悉的莫过香港明星王菲的《明月几时有》了,这首词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之笔,苏老夫子永远不会想到他这首“水调歌头”会在他所在的年代风靡一时后,在21世纪的今天仍能独领风骚,红极一时。
词兴于唐,盛于两宋,合乐而兴,失乐而藉,下面我们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段演变过程。
中国的诗词文化开始于《诗经》,到唐宋发展到最为繁盛的时期,唐诗,宋词,元曲三个词语一层一层的递进,道出了诗词与音乐的关系。
诗,本来是能歌的,孔子在选编《诗经》305首,北方民间诗歌曾一一“弦歌之”,只是恐怕那个时候,吟诵的成分较多罢了。
而《诗经》中所分的三大部分风,雅,颂的划分皆因音乐的风格不同。
风:是各地土风民谣(爱情歌曲)。
雅:周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宴享歌曲)。
颂:宗教祭祀的音乐,(祭享赞美君王以及始祖功绩的歌)。
到了汉代,汉乐府也是可以唱的,“相合歌”、“鼓吹”和“杂曲”三大类也因音乐风格不同而各具特色:“相合歌”是“丝竹相和”和“人声相和”的民间音乐。
“鼓吹”是北方民族音乐,当时作为军乐以壮军威。
“杂曲”是杂牌曲子,南北朝的乐府民歌,以五七言的绝句体开辟了抒情诗形式的新路,于是在歌词上给唐代的绝句奠定了基础。
“功成作乐”《乐记·乐礼篇》封建统治者历来重视礼乐之治,因此也重视汲取外来音乐养分。
隋代大量引入了胡乐,“炀帝定清乐,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以九部”(《音乐志》)。
唐太宗时,增《高昌乐》,《燕乐》去《礼毕》为十部乐,又分坐部伎,立部伎,其中除清商乐为固有的传统音乐,燕乐为华夷合乐外,其余都为外来音乐。
唐宋词人的音乐欣赏与诗词创作的联系
唐宋词人的音乐欣赏与诗词创作的联系介绍音乐和诗词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唐宋时期,词人们对音乐的欣赏与诗词创作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唐宋词人不仅在音乐中寻找灵感和创作词曲,还通过音乐的美妙之处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本文将探讨唐宋词人的音乐欣赏与诗词创作的紧密联系,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唐宋词人与音乐唐宋词人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唐宋词人对音乐有着深厚的热爱和广泛的欣赏。
他们喜欢参加音乐会、听取音乐演奏,亲自演唱以及创作音乐作品。
许多著名的词人,如李白、杜甫、苏轼等都是兼具词人和音乐家身份的人物。
他们不仅能够演唱各种曲调,还能够弹奏乐器。
唐宋词人经常与音乐家和乐师交往,相互借鉴艺术,使得音乐与诗词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音乐对唐宋词人创作的影响和启示音乐不仅仅是唐宋词人欣赏的对象,它对他们的诗词创作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唐宋词人通过对音乐中的旋律、节奏、音调等元素的感受和理解,从中获得灵感,创作出富有音乐感的词曲作品。
音乐给予了他们创作的灵感和启示,使得诗词创作更具有表现力和魅力。
音乐对唐宋词人的情感抒发和思想表达的影响音乐对唐宋词人的诗词创作不仅仅是给予灵感的源泉,更重要的是它对他们的情感抒发和思想表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音乐作为情感表达的媒介音乐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能够触动人的情感。
唐宋词人通过欣赏音乐和创作音乐作品,在其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他们借鉴音乐中的旋律和节奏,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到诗词中,使得词曲作品更加感人、动情。
音乐对诗词创作的节奏和韵律的影响音乐与诗词之间最为密切的联系就是节奏和韵律。
唐宋词人从音乐中汲取灵感和美感,充分运用诗词中的韵律和节奏元素,使得词曲作品达到音乐的效果。
通过音乐对节奏和韵律的敏感,唐宋词人创作出了许多具有音乐美感的词曲作品,使得诗词更加动听。
音乐对词曲的意境和形象塑造的影响音乐的美妙之处不仅仅表现在旋律和节奏上,还表现在意境和形象上。
唐宋词人通过音乐的美感和表达方式,塑造出了词曲作品中的意境和形象。
论古诗词对于流行音乐创作的影响
论古诗词对于流行音乐创作的影响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在中国音乐创作中,古诗词的影响不容忽视,它能够给流行音乐注入浓厚的文化内涵,让音乐作品更具有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因此,本文将就论古诗词对于流行音乐创作的影响进行讨论。
一、古诗词与流行音乐的联系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历经千年风雨,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喜欢的良好品味之一。
古诗词具有丰富的情感、优美的语言和鲜明的艺术特色。
而流行音乐则是一种受欢迎的音乐类型,它通过简单易懂的歌词、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和摇摆的舞步,让人们沉浸于音乐的世界中。
古诗词和流行音乐都有着相似的情感表达方式,因此在音乐创作中,古诗词的影响非常明显。
古诗词与流行音乐的联系有三个方面:1.旋律方面。
古诗词的旋律古朴典雅,其音韵美妙,节奏流畅,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典范。
而流行音乐则以朗朗上口的旋律为主,使听众容易接受和记忆。
因此,在音乐创作中,一些作曲家常常借鉴或引用古诗词中的旋律元素,来增强流行音乐的艺术性和时代感。
例如,著名音乐家谭盾的流行歌曲《流芳》,就借鉴了元代文学巨匠汤显祖笔下的《牡丹亭》中的音乐元素,使这首歌曲的旋律变得深远而又古色古香。
2.歌词方面。
古诗词的语言简练、含蓄而充满了诗意,具有强烈感染力和吸引力。
而流行音乐的歌词则直接表达情感,有着强烈的现代感。
因此,在音乐创作中,一些词曲作者常常将古诗词中的优美语言和富有诗意的表述方式融入到流行歌曲的歌词中,创造出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作品。
例如,许嵩的《演员》中,将唐代女诗人薛涛的诗句“雨后初晴漠漠轻烟,绿树依稀见桥边”融入了歌词中,让这首歌的文化气息更浓。
3.意境方面。
古诗词的意境多半是优美、深远、含蓄的,具有高度的情感表现力和意境感染力。
而流行音乐则更多的是表现现代生活和社会现象,追求简洁、明快、有力的效果。
因此,在音乐创作中,一些词曲作者会将古诗词中的意境和流行歌曲的形式相结合,创造出富有文化感染力和情感共鸣的作品。
浅谈中国古典诗词与音乐
浅谈中国古典诗词与音乐不知从何时起,年轻人开始哼唱来自千年前的情愫。
菊花阁楼雕栏墨香,铜镜朗月琼楼花廊,年轻的书生手持古卷于柳林湖畔浅吟低唱,惹的轩窗里的小姐顾盼慌张……如今,越来越多的流行音乐开始与古典诗词结合,一阵强劲的“中国风”席卷大江南北。
流行音乐为何能与古典诗词相结合?“中国风”的流行曲与传统流行音乐相比又有哪些特点?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的“联姻”是喜是忧?下面,我将浅谈一下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看法。
1. 流行音乐与古典诗词结合之现状我自己最初接触的“中国风”音乐,似乎是周杰伦的《霍元甲》。
听着动感十足的伴奏下青衣婉转柔美的咿咿呀呀,那时我才知道,原来流行歌也可以这么唱。
随着周董一首首“中国风”歌曲的推出,流行音乐中古典诗词分量越来越重,同时,中国元素的加入也成为流行乐坛的一大趋势。
2. 古典诗词之特点既然流行音乐与古典诗词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那么,古典诗词本身有何特点呢?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国古典诗词更是有着值得炫耀的历史,丰富的内涵,悠长的韵味,高深的意境,一切的一切,流传至今。
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元曲,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l 唐诗诗以唐盛。
唐帝国的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文化的繁荣。
国内各民族的融合,日趋频繁的国际文化交流,各阶级各阶层的生活的丰富复杂,为诗词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和素材。
唐帝国制定和执行的科举选拔人才制度以诗赋为主要内容,这种机制也直接促进了诗歌的创作。
其特点是:形式上讲究调声、隶事,内容上沿袭宫体,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旋律,或慷慨激昂、或缠绵婉转、或英雄气概、或儿女情长。
l 宋词词是诗经及魏乐府之蜕变和唐代近体诗不断发展的结果。
词和诗的最大区别就是,诗为整齐的五、七言(齐言),而词则是长短句(杂言)。
依照乐曲的节拍而填制长短句,“词”就这样产生的。
宋朝的成熟繁荣时期,则是词创作的最高峰,数量质量都达到了巅峰时期。
宋词得到整个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普遍认同和喜爱。
浅谈中国音乐与古诗词的关系
浅谈中国音乐与古诗词的关系我国历代文化里,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密不可分。
音乐不仅对我国诗歌的内容、题材、形式和风格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中国历代诗歌的生成、传播以及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诗歌与音乐在向现代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两者时分时合。
诗歌是一种人们非常喜欢的艺术形式,要想弄清诗歌与音乐的关系,首先要弄清诗的根。
“诗歌”,顾名思义,“诗”和“歌”是密不可分的,好诗的诞生激发了音乐的多样化,它们就是这样相辅相成地陪伴着。
一、我国历代诗歌与音乐的历史关联性诗是最早绽露的文学萌芽。
诗和音乐像一对孪生的姐妹,从诞生之日起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它特有的声情韵律感染着万千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一)诗歌与音乐的渊源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每一首诗,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风”“雅”“颂”便是根据音乐特点所做的分类。
从《诗经》到《楚辞》,以至律、绝、词、散曲,都清晰地展现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对音乐美的追求与进步的足迹。
历代文论对此问题也不乏探索与灼见。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袁枚《随园诗话》说“其言动心,其色夺目,其味适口,其音悦耳,便是佳诗”;明代诗论家谢榛的《四溟诗话》主张“诵要好,听要好……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清人刘大在《论文偶记》中说“积字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
”从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来看,诗歌和音乐相结合更是水乳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段。
诗歌与音乐有很多共同之处,它们都是以抒情见长,都十分讲究节奏、韵律、音调。
我国历代诗歌都具有格律化、音乐性、“韵律美”。
在古代文化里,“音乐入诗”是个热门的话题。
音乐艺术,可谓是古代传承下来的“永恒主题”。
诗歌传唱的盛行不仅为古代文化的传播发展、继承做出了贡献。
使我国历代、现代的诗歌和音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从诗歌与音乐文化渊源的角度来研究,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视角,这会使我们对诗歌与音乐之间的认识变得更加全面和清晰。
浅论宋词与音乐的关系
浅论宋词与音乐的关系作者:任姗来源:《艺术评鉴》2018年第19期摘要:“词”是一种与音乐相结合、可以歌唱的新型抒情诗体,它盛行于宋代,是继诗后的又一文学艺术形式。
词与曲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词的结构、句式、平仄字声等都与曲调息息相关。
词为“声学”,音乐性是词突出的艺术特征之一,因此不了解词与音乐的关系,便不能深入词的本质,更不能彻底地认识宋词的艺术真谛。
关键词:宋词音乐文学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8-0013-02一、宋词概述(一)何为“词”词在唐代被称为“曲子词”,音乐部分称“曲子”,歌词部分称“曲子词”,简称“词”。
刘尧民在《词与音乐》一书中说道:“音乐里面‘词’和‘曲’这两个名词,在泛称的意味上,‘曲’是曲调,属于音声的;‘词’是歌词,属于文字的。
从唐以来所产生的这种长短句子的新体诗,所以叫做‘词’,就是歌词的意味,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取意,它是對‘曲’而言的。
”从创作方面来看,曲子词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由乐定词,也就是“倚声填词”;二是依词配乐,即“自度曲”。
唐五代时,歌词的创作主要是为了应歌,依拍填词成了共同的法则。
(二)词的南北宋之分宋词的发展可分为两大阶段,即北宋词与南宋词。
南北两宋,从词与音乐关系的发展来看,两宋词分别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貌,因此也形成了词的南北宋之分。
1.北宋词公元前960年,后周殿前督检点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由于他曾担任过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因此把国号定为“宋”,史称“北宋”。
赵匡胤陆续在十余年间又收复了一些分裂割据的国家,结束了唐末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使中原和南方各地复归于统一。
在北宋王朝统治时期,边境战乱虽频繁,但国内社会相对安定,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城市经济空前繁荣起来,北宋画家张择瑞所作的《清明上河图》正是描绘了开封当年商业的繁荣景象。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为满足他们日常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都市成了民间音乐的集中地,并设立“勾栏”“瓦肆”等娱乐演出场所,供贵族、官僚、商人、大地主们奢侈享乐。
浅谈古典诗词对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
浅谈古典诗词对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第一篇:浅谈古典诗词对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浅谈古典诗词对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我们知道古诗词属于高雅文化,现代流行歌曲则属于通俗文化,二者的区别很明显。
所以将中国古典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联系起来似乎有些与理不和。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著名女歌手王菲、邓丽君等人倾情演唱苏轼著名的词《水调歌头》。
还有歌曲《月满西楼》童丽、邓丽君等人演唱的李清照的词“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却上心头。
”当我们听着这些朗朗上口的古诗词歌曲时又有一番别样的风情。
不仅让我们体会到古代文人的诗意情怀,又让我们领略到现代流行音乐的魅力,给人以动人的现代感。
又比如演唱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也一度被翻唱。
这些是流行歌曲还是古典诗词,古典诗词进入流行歌曲,是还原,是普及还是融合?不得不说这些创作的歌曲对于生活在现代的人来说,一方面是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很好的方式,另一方面也丰富了现代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下面谈谈现代配乐古典诗词演唱的类型:一是拟古型(还原型)、李叔同的《送别》,地道的长短句,用的是十九世纪美国作曲家奥德维的《梦见家和母亲》。
汉乐府民歌《上邪》在电视剧《还珠格格》中有呈现。
这种创作还原了当时诗词内容中的场景、意境、情感等等。
二是普及型:主要是为了初学者更好地学习曾经有用外国歌曲配中国诗词的情况,如《小路》配《独坐敬亭山》,用《红河谷》配《夜泊秦淮》,但并不适合。
但是却有一首特别适合的就是李叔同的《送别》,用的是十九世纪美国作曲家奥德维的《梦见家和母亲》。
对于文学素养不高的人来说,流行歌曲成了他们认识诗的重要途径。
曾经有过这样的事,一老师讲英国诗人威廉叶芝的名作《当你老了》时,用英文讲,学生没有反应,用中文,学生也不知道,当把中文译诗读出来,念到“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时,学生才恍然大悟,说这不是那首“水木年华”的歌吗?"多少人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可是谁能承……三是融合型:音乐的融合,作者并不拘泥于古曲,作曲家的才情尤其具有特殊的意义《淡淡幽情》邓丽君《绿蓑衣》杨小琳。
旋律、语言与歌词、演唱技巧与声乐作品的关系-音乐论文-艺术论文
旋律、语言与歌词、演唱技巧与声乐作品的关系-音乐论文-艺术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古今中外,声乐作品成千上万、浩如烟海。
在内容上,它们包罗万象、无所不及;在风格上,它们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可谓一方水土一方歌,这也是声乐界谈论较多的课题。
自然化的地域格局、音乐旋律的选择、民族语言、声腔艺术、宗教信仰、民间习俗、审美意识、时代特征等等,都是形成声乐作品各具特色的因素,其中最为密切的应属:旋律、语言与歌词、演唱技巧三个方面。
本文就此三者与声乐作品之间的关系略述己见。
一、旋律旋律被誉为音乐的灵魂。
旋律如此重要,那旋律风格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这与作曲者所处的时代、阅历、生活环境、宗教信仰、所采用的调式调性,以及歌曲要流传的地区等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歌曲所采用的调式不同,所产生的表现方式和特点则互不相同,即使是同一种调式,选用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音调,音乐可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有的明亮、有的暗淡、有的刚劲、有的柔和,各具特色,为音乐表现提供有利条件。
在调式的选择上,西方歌曲小调体系的运用较为常见,我国民歌多采用民族五声调式体系,这主要取决于地域、民族本有的调式倾向和作曲者自身的经验。
蒙古族生活在辽阔草原,形成高亢、开阔、奔放的草原音乐风格,在调式方面多用羽调式;藏族生活在高原,形成嘹亮、粗犷、刚中带柔的高原音乐风格,调式上常用商、羽、宫调式;江南地区山青水秀,形成婉转、流畅、细腻、优雅的音乐风格;族民歌常用三拍子;维吾尔族民歌喜欢用切分音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音乐风格、魅力的形成与作者的生活、阅历,地域风俗是分不开的。
二、语言与歌词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文化,表达情感的主要工具,凡是有人类的地方就有语言。
据调查,现在世界上查明的有5651 种语言,同一种语言由于地域的因素分化为不同的方言,如汉语中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①.歌唱是用人声唱出带有语言的音乐,歌曲中语言与歌词的作用绝不能忽视。
词是一种音乐文学
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
词所配合的音乐是所谓燕乐,又叫宴乐,其主要成分是北周和隋以来由西域胡乐与民间里巷之曲相融而成的一种新型音乐,主要用于娱乐和宴会的演奏,隋代已开始流行。
而配合燕乐的词的起源,也就可以上溯到隋代。
宋人王灼《碧鸡漫志》卷一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
”词最初主要流行于民间,《敦煌曲子词集》收录的一百六十多首作品,大多是从盛唐到唐末五代的民间歌曲。
大约到中唐时期,诗人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开始写词,把这一文体引入了文坛。
到晚唐五代时期,文人词有了很大的发展,晚唐词人温庭筠以及以他为代表的“花间派”词人以李煜、冯延巳为代表的南唐词人的创作,都为词体的成熟和基本抒情风格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词终于在诗之外别树一帜,成为中国古代最为突出的文学体裁之一。
进入宋代,词的创作逐步蔚为大观,产生了大批成就突出的词人,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并出现了各种风格、流派。
《全宋词》共收录流传到今天的词作一千三百三十多家将近两万首,从这一数字可以推想当时创作的盛况。
词的起源虽早,但词的发展高峰则是在宋代,因此后人便把词看作是宋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与唐代诗歌并列,而有了所谓“唐诗、宋词”的说法宋词的词的类别大致有5种:1.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2.按音乐性质分,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
3.按拍节分,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4.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5.按词牌来源分。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象菩萨。
探究词的音乐性
探究词的音乐性词的发展遵循着从民间到知识阶层的发展脉络。
最初俚俗的曲子词,逐渐被文人士大夫所重视。
李白的《菩萨蛮》目前还有争议,但是白居易、刘禹锡的“依《忆江南》曲拍为句”则是标志着词体的开端,也是曲子词从民间走向文人创作的开始。
可是这些《忆江南》依旧是“以曲拍为句”,具有很丰富的音乐性,这一点是不同于诗的重要特性。
晚唐、五代,文人词有了很大的发展,致力于词的文人逐渐增多,但是词还是主要用于茶余酒后,歌筵舞榭的消遣,即便到了北宋初期还是继承了五代的风格,延续的还是词的早期用途。
当时达官贵人的词一般也都用来娱宾遣兴,如晏殊在宴饮歌乐之余的“呈艺”,欧阳修“聊陈薄技,用佐清欢”的新声,可见金樽檀板与词作简直是息息相关的,可见音乐性依旧占据主导地位。
词的艺术形式还是在传统与惯性中延续。
到了柳永,词的艺术形式有了一个小的突破。
精通音律的柳永,突破了令词的羁绊,写出了长调慢曲,用俚俗的语言来写作内容。
通过柳永的创作可见,词的艺术形式的丰富还是建立在音乐性基础上的,因为这些慢曲长调还是要在秦楼楚馆里歌唱,既然要歌唱,就离不开音律的限制。
但是无论如何,晏殊、欧阳修,甚至是柳永,他们都没有打破“香艳”的藩篱,词的艺术解放还是始于针对文学性的变革,代表人物就是苏东坡。
他把词的艺术形式主要建立在文学上,也就是“以诗为词”———不仅用诗的某些表现手法作词,而且让词和诗具有同样的言志咏怀的作用。
这样就改变了词在音乐性与文学性上的传统限制。
在音乐上,苏东坡打破了协律的束缚,也就是不再对协律问题亦步亦趋;在文学上,他打破了题材的束缚,使传统的离愁别苦不再是词的唯一题材,引入了雄强的词风,是词的艺术形式的重大变革。
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说:“东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但是,这种革新没有被继续发展下去,原因是固有的词写作观念还是占据主流思想。
及至周邦彦,继承了柳永的路数,只不过周邦彦的词去除了柳词的俚俗之语,在写作方法上又进一步提高,把柳永的直叙改为曲折回环,变化很多。
诗词与音乐的结合探讨
诗词与音乐的结合探讨在中国的古代文化中,诗词和音乐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诗词以其独特的文学形式,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而音乐则以其动人的旋律和节奏,传递着深沉的情感。
将诗词与音乐结合,不仅可以增加音乐的艺术感染力,也可以使诗词更加生动有趣。
本文将探讨诗词与音乐的结合,以及这种结合对音乐和诗词本身的影响。
1. 诗词的美与音乐的魅力诗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其独特的美。
它采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通过精炼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表达情感和思想。
音乐则以其动人的旋律和节奏,能够直接触动人们的情感。
诗词和音乐都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具有共通之处。
将诗词和音乐结合,可以为听众带来更加丰富的艺术享受。
2. 诗词与音乐的结合形式将诗词与音乐结合有多种形式,最常见的是将诗词设置为歌曲的歌词。
通过这种方式,音乐和歌词可以相互补充,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
除此之外,还有将诗词作为音乐的灵感来源,用旋律来表达诗词中的意境。
此外,还有将诗词朗读配上音乐的方式,使诗词更加生动有趣。
3. 诗词与音乐的结合的历史渊源诗词与音乐的结合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诗经的出现,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集,其中的诗词结合了音乐的表演。
在唐宋时期,诗词和音乐的结合达到了顶峰,出现了众多优秀的诗词和音乐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传唱,至今仍然被人们传诵。
4. 诗词与音乐的结合对音乐的影响将诗词和音乐结合,对音乐本身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诗词的加入使音乐更加具有情感和表达力。
因为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能够表达出深刻的情感和思想,而音乐则通过旋律和节奏,能够将这些情感和思想传递出来。
其次,诗词的结合可以增加音乐的文化内涵。
由于诗词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将诗词与音乐结合,可以使音乐更加贴近中国的文化传统。
5. 诗词与音乐的结合对诗词的影响将诗词和音乐结合,对诗词本身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音乐的加入使诗词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