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
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c6850b192e45361166f50e.png)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2018年高考冲刺模拟试卷(一)语文试题命题:湖北沙市中学(高伦强) 审题:湖北恩施高中山东临沂一中山东临朐一中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9分)传统书院的精神中国传统书院的根本精神,就是教之以为人之道,为学之方,这是教育的根本理念和宗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教育。
《礼记·学记》中明确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作为“立国之本”的教育并不是简单地教授知识,而是教之以为人之道和为学之方。
中国传统教育是将知识和德行教育结合在一起的。
近年,教育界提倡与世界接轨,实际上就开启了一个误区:在西方的教育传统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一般是分头进行的,学校是知识教育的场所,教堂是道德教育的场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集于一身的,书院充分地体现了这种理念。
在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中,德育教育又是放在第一位的,为人之道是传统书院教书育人的根本理念。
即使是知识传授,也不是灌输书本、章句的知识,而是教会人们发现、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这就是为学之方。
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明确规定了教育中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八岁到十五岁小学阶段的教育是“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这个阶段的教育注重的主要是行为规范的养成;十五岁以后大学阶段的教育,“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注重道德修养、尊师重道,这都是围绕着为人之道展开的,从小学到大学都要培养人的道德品质。
朱熹还提出了六条读书方法,这六条实际上也是书院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这就是为学之方,从学习到实践的过程朱熹都提到了。
首先,中国古代书院的理念和宗旨是围绕怎样做人、成为怎样的人展开的,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一个真正的人。
我们经常会强调职业道德教育,但一个人连做人的道德都没学会,怎么可能会遵守职业道德呢?如果他能够遵守做人的基本道德,他也会遵守职业道德,二者之间是本末的关系。
湖北省沙市中学、沙市五中2017-2018学年高三高考仿真模拟联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湖北省沙市中学、沙市五中2017-2018学年高三高考仿真模拟联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2ce998b9d528ea81c77986.png)
2017-2018学年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西游记》,别样的经典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除了稍晚出现的《金瓶梅词话》,其余《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三部,都是传统积累型小说,是作家在前代民间艺人和文人不断加工的基础上才写定的。
这三部小说中,以《西游记》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小说作者以他自己的风格完全溶解了前人对唐僧取经故事所提供的艺术材料,使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烙上了独创的、属于他的个人风格的印记。
神佛妖魔故事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和丰富的艺术经验积累,也有外来的,主要是印度佛教文学的故事的濡染。
除了神祇和鬼魂是古代原始宗教的产物以外,神仙和妖怪是秦汉以来方士、道士然后是艺术家民间艺人和文人的虚构;佛、菩萨、魔则是由印度佛经传入,然后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的体系的。
这种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的汇合,自六朝的志怪小说以来已渐次达到密洽无间;与此相应的是宗教上道教和佛教在对立中的互相渗透,互相容受,使道教神和佛教神在群众中从观念到风习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
《西游记》的艺术虚构正是建立在传统艺术经验和这种社会的宗教性观念、风习的基础之上的,但它又以作者融会了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独创性批判了社会的宗教性观念,或更正确地说,和社会的宗教性观念开了玩笑,对它进行了嘲弄。
在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中,神与魔是正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前者应予肯定,后者应被否定。
但《西游记》不与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认同,吴承恩对神与魔一视同仁,道教神玉皇大帝、道教祖师太上老君、西方佛祖释加牟尼,都是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至于天将神仙、菩萨金刚和诸路神祇就更不在话下。
不少妖魔倒是可亲可爱,有人情味,是引人寄以同情的对象,猴精孙悟空便是最突出的一个。
他的魅力在于他的妖气而不在于他的改邪归正,在于他的个性放纵而不在于受理性约束,读者则同情于他受紧箍咒时的窝囊气而欣喜于他的有时妖性复发。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第一次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第一次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49ccd7561252d381eb6e58.png)
2015 级高三高考冲刺第一次考试理综试卷考试时间:2018 年 5 月7 日本试卷分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14 Cl-35.5 Ni-59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酶和ATP 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基因的表达需要酶和ATP ,酶和ATP 也是基因表达的产物B .酶在细胞内外都可以发挥作用,ATP 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C •酶和ATP都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D .酶促反应不一定有ATP 的参与,但ATP 的生成一定有酶参与2.将某一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用14C充分标记,其同源染色体用32P充分标记,置于不含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均含有14C和32P14 32B •若进行有丝分裂,某一细胞中含C的染色体可能是含P染色体的两倍。
C •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三个有放射性,一个没有放射性D •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两个有放射性,两个没有放射性3•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正确的是A •只要微粒直径足够小就能自由扩散进出细胞B .温度不仅影响主动运输的速率也影响被动运输的速率C •与物质运输有关的载体蛋白镶嵌于细胞膜表面D .水分子进出原核细胞的速率远大于进出真核细胞的速率4•某科研小组用面粉甲虫研究人工选择的功效,他们称量甲虫蛹的体重,并选择部分个体作为下一代的亲本,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持续选择4400 *000 3600 32A02B00 - / 2400 /2Wd' --------- 1 ------- 1 -------- 1------- 1 ------- 1 --------1 -------- 1 ------- 1 ------- 1 --------- 1 ------ 1 ------- J --------1 -------- 1 -------- - 010 20 30 40 50 0 70 30 和 W0 110 120 130 140 150世代数A •实验者在每个世代中选择了体重最大的部分蛹作为亲本B •体重越大的个体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越强C •该实验中人工选择的方向与自然选择的方向是相反的D •该实验中每一代甲虫的基因库与上一代都有所差异5•下图是植物体内赤霉素( GA )和脱落酸(ABA )的形成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f ___ GA促进生长 甲瓦龙淮一^------------ 短日隔..社“一L -* ABA►诱导休眠A • GA 与ABA 的形成都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B • GA 与ABA 在植物不同器官和组织中含量不同,但是含量都极低C • GA 与ABA 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共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D .夏季植物体内 ABA 产生量增加,生长加快;冬季GA 量产生增加,生长受抑制6•某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采用封山育林措施若干年后,现已成为植被茂盛,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10e17dff705cc17552709fa.png)
2018—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命题人:审题人: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小题。
中国美学: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刘成纪一般认为,中国美学是传统农耕文明的产物,其审美主要指向乡村、田园和自然山水。
实际上,对乡村、田园、自然山水的歌吟固然是中国美学和艺术的价值选择,但这并不足以减损城市对人的审美创造和审美取向的主导性。
在传统中国,城市既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美的制造和传播中心。
城市对周边地区形成的向心力和吸纳能力,使跨越血缘、族际、地域的文明共同体得以形成。
城市,从美学角度讲,已因能工巧匠的聚集而成为精美器具的集散地,因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强势而成为区域性审美风尚的主导者和审美标准的制定者。
虽然城市构成了传统中国美和艺术的一个制造中心,但历代文学、艺术家在情感领域,似乎又对城市生活并不认同,他们更乐于肯定自然的审美价值。
像诗歌中的田园山水传统、绘画中的山水花鸟画传统,就是这种审美取向的反映。
以摹写自然见长的山水田园诗画,所表现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乡居生活,而是城中士人关于乡村的心灵映象。
中国历史上的田园山水诗画,大抵也不过是以城市为视角对乡居生活的想象性重构。
同样,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不论人工构建的城市在中国美学史中占据着何等重要的位置,自然山水田园又毕竟主导了中国人的审美趣味,甚至被赋予了作为精神家园的神圣价值。
要理解这种矛盾,笔者认为,必须深入洞悉古代士人的生存命运。
中国社会自春秋始,士人阶层渐趋独立。
这一徘徊于城乡、官民之间的知识群体,一方面为实现政治抱负必须走向城市,但在精神领域却依然保持着对故乡的固恋和忠诚。
其中,童年式的乡村记忆固然重要,但城市作为功利、欲望、快乐的麇集之地,也同样让人难以舍离。
这种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是中国传统士人的基本精神性状,中国美学也正是在这种双向选择中表现出鲜明的城乡二元性。
在当代中国,这种现象并没有消失,而是以更加剧烈的方式表现出来。
2018届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三高考冲刺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届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三高考冲刺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be761762f111f18582d05a21.png)
2018届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三高考冲刺第一次考试 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只有动真格,从严要求、突出“实”字,真正考出干部“有多能”“哪不行”,并以此为依据,让能者上、庸者下,才能激发干部动力,让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蔚然成风....,让不愿为、不会为、不敢为失去市场。
②2018年春节,重庆、成都、西安等内陆城市成为旅游热点城市。
游客欣赏的川剧和秦腔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同京剧相比,真是半斤八两....。
③央视推出的大型文博栏目《国家宝藏》备受瞩目,其中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因为一个演讲视频火了。
视频中单院长对故宫的各种藏品如数家珍....,被大家誉为有智慧、金句多的“段子手”。
④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华美的“北京8分钟”让世界领略了中国大国之风采,而这些高 科技智能技术的设计与创作团队在幕后不断地交流磨合,坐而论道....,分享了整个创作的缘起和故事。
⑤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2018年首个季度,全国一线城市房价有所松动。
但有人说房价会涨,有人又说房价会跌。
随着市场的波动,两种说法此消彼长,不.一而足...。
⑥世人说“北有季羡林,南有饶宗颐”。
没有“明心见性”的澄明理性,不具备“知人论世”的能力,自然不能有如二位通儒大师这样风光霁月....的胸怀。
A. ①④⑥B. ②④⑤C. ③④⑤D. ②⑤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近年来.廊坊市强力推进京津冀医疗卫生事业协同发展,坚持优势互补、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全面提高与京津地区的对接合作。
湖北省沙市区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湖北省沙市区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f279207b9f3f90f76c61bfc.png)
湖北省沙市区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4题;共12分)1. (3分) (2015高二上·南开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戏曲“贵和”思想的显著体现是“大团圆”的结构模式。
这自然与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传统思维相契合。
戏曲“始悲终欢”“始离终合”“始困终亨”的“大团圆”的结局遵循着古人对于“万物一而立,再而反,三而如初”的事物普遍发展规律的生命感悟,也同样体现着“悲者必终于欢,离者必结之以合”的“天圆地方”的审美轨迹。
剧作家对于“大团圆”结局的追求是由作家自身地位低下的历史原因造成的。
在我国古代,戏曲一直受到统治者的排斥,受到“正统文学”的排斥。
元代时,蒙古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限制汉人参加科举考试,大量的文人失去了通过科举考试获得仕途的唯一道路,因此只能流落于坊间妓馆,以写词曲为生。
《元史·刑法志》记载:“诸妄撰词曲,诬人以犯上恶言者处死。
”“诸民间子弟,不务生业,辄于城市坊镇演唱词话、教习杂戏、聚众淫谑,并禁治之。
”以至明清律法仍有这样的条例。
在这样的境遇下,剧作家则选择用笔来抒发自己的苦闷,消解现实的残酷,因此在戏曲中往往以“大团圆”的形式来寄托对美好世界的向往,表现对因果轮回的期盼。
“大团圆”模式适应观众的审美期待,体现着老百姓对于美好世界的憧憬和想象。
只有充满喜庆气氛的“大团圆”结局才能淡化悲剧的悲哀感和压抑感,把观众带入冲淡、平和的心理状态。
李泽厚对这种“中和为关"的审美观念这样论述:“它们作为矛盾结构,强调的更多的是对立面之间的渗透和协调,而不是对立面的排斥和冲突。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戏曲是一种中和艺术。
中国戏曲始终与儒家的伦理道德教化紧密联系。
在戏曲中宣扬惩恶扬善的伦理道德必然是戏曲的旨归。
这一诉求直接外显为戏曲的大团圆结局。
中国人的特点是爱憎分明,戏曲中也往往体现的是善与恶、忠与奸、正与邪等对立面的斗争。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c6cd6ffe4733687e21aafc.png)
2018—2018学年上学期2018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命题人:审题人: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大家来到此地,都抱有求学研究之志,但我要告诉大家说:单是求知识,没有用处,除非赶紧注意自己的缺欠,调理自己的心理才行。
要回头看自己,从自己的心思心情上求其健全,这才算是真学问;若能如此,才算是真进步。
人类之所以超过其他生物,皆因人类有一种优越的力量,能改变外界,创造东西。
要有此改变外界的能力,必须本身不是机械的。
人类优长之处,即在其生命比其他物类少机械性。
这从何处见出呢?就是在于他能自觉;而更进步的,是在回头看自己时,能调理自己。
我们对外面的东西,都知道调理他,譬如我们种植花草,或养一个小猫小狗,更如教养小孩,如果我们爱惜他,就必须调理他。
又如自己的寝室,须使其清洁整齐,这也是一种调理。
对外界我们尚需调理,对自己则忘记调理,是不应该的。
不过调理自己与调理东西不甚一样,调理自己要注意心思与心情两方面。
心思方面最要紧的是要条理清楚。
凡说一句话,或作一篇文章,总要使其清楚明白。
如缺乏条理,徒增多知识是无用的,因为知识是要用条理来驾驭的。
而心思之清楚有条理,是与心情有关系的。
在心情不平时,心思不会清楚,所以调理心情是最根本的。
对心情应注意的有两点:一是懈,一是乱。
懈是一种顶不好的毛病,偶然懈一下,这事便做不好:常常散懈,则这人一毫用处也没有。
在写文章时的苟且潦草敷衍对付,都是从懈而来。
文章写得短不要紧,最不好是存苟且心理。
一有这心理,便字不成字,话不成话,文不成文。
苟且随便从散懈心理来,干什么事都不会成样儿。
乱是心情不平,常是像有点激动,内部失掉均衡和平,容易自己与自己冲突,容易与旁人冲突,使自己与环境总得不到一个合适的关系。
乱或暴乱,与散懈相反;散懈无力,暴乱初看似乎有力,其实一样的不行。
因其都是一种机械性,都无能力对付外面的变化,改造环境。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第一次考试文科综合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第一次考试文科综合](https://img.taocdn.com/s3/m/d9e628ea7c1cfad6195fa72e.png)
2015级高三高考冲刺第一次考试文综试卷考试时间:2018年5月7日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18年1月31日19时48分至23时11分,月球横穿地球的本影区,出现月全食现象(如图甲),图乙为“月全食形成示意图”。
据此完成问题。
1.导致图甲中月食区域依次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月球自转D.月球公转2.此次月全食发生后一个月内A.地球的公转速度变慢B.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后向北移C.地球上极昼范围变大D.南半球各地昼夜时差逐渐变小城市人口密度指生活在城市范围内的单位面积人口数。
图为某城市在四个不同阶段人口密度变化图。
读图完成问题。
3.按城市化发展过程,图中四个阶段的排序正确的是A.甲一乙一丙一丁B.丁一甲一乙一丙C.丙一丁一甲一乙D.乙一丙一丁一甲4.甲阶段中距市中心10km处,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A.商业区B.行政区C.住宅区D.工业区5.导致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变化的原因是A.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B.商业活动的不断集聚C.工业企业的大量外迁D.收入差距逐渐拉大产业梯度系数表示某地区某一产业在整个区域中所处的位置。
产业梯度系数越大,产业优势越明显。
下表示意云南省产业梯度系数较高的产业,近年来云南省承接的主要产业与之吻合。
据此完成问题。
6.云南省承接烟草业最多的主要原因是A.近原料产地B.烟草市场广阔C.国家政策支持D.科技水平高7.云南省大力承接产业梯度系数较高的产业,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第一产业产值下降B.城市化水平提高 C.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D.产业结构优化8.有利于云南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A.加大烟草业比重B.积极发展冶金工业C.大力发展旅游业D.承接梯度系数较高的产业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平均深度744米,形成于构造山谷地带。
冬季有146天的结冰期,南北结冰期差异大。
湖北省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北省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4af91eaeaad1f347933f8c.png)
湖北省 2018 届高三高考冲刺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以下小题。
文化自信是发自心里的对自己文化的价值、能力和前程的深信,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是民族意义上的文化自信。
换言之,我们所讲的文化自信是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是在文化层面对本民族自我价值、自我能力和自我发展远景的自觉持守。
文化自信第一表现为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对于自己文化,以及自己文化与其余民族文化关系的理性掌握。
就我国而言,对中国精神的光大,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性清理、创建性转变和创新性发展,既是文化自觉的今世表现,更是文化自信的的确践行。
近来二三十年,我们必定民族文化的价值,对历史悠长的中华文化怀有温情和敬意,对不一样学术繁华期间的价值有深刻认识,对老子、孔子、墨子等一大量思想大家倍加尊崇,对浩如烟海的传统文籍进行认真整理和创建性阐发。
这些都不是外力强加给我们的,而是积淀于我们心里的价值认可,是对民族文化的价值固守。
这也表示,我们的文化自觉意识日趋增强,作为文化自觉最高表现形态的文化自信日趋坚定。
文化自信其次表现为自觉的文化批评和价值重构。
在踊跃传承中华优异传统文化的同时,能够清醒地看到民族传统文化的不足,勇于并擅长对其进行清理,经过文化批评为新的价值重构创建条件。
中国历史上不一样学派、不一样思想互相激荡,常常在碰撞中互相汲取甚至互相交融,这中间就包含着文化批评和价值重构。
明清之际启发思想家对专制政治和专制帝王的批评,都是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评:近代谭嗣同、梁启超等希望经过对传统文化的批评挽救中国。
经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清理、对西方文化合理成分的吸纳,进行新的价值重构,我们不停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还表现为对民族文化当下状况的充足必定和对将来远景的满怀信心。
建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文化,在全社会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光大并践行中国精神,是我们基本的价值取向。
这不单是价值观自信的表现,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集中表现。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第一次考试英语试题(附答案)$846019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第一次考试英语试题(附答案)$846019](https://img.taocdn.com/s3/m/10d1a659af1ffc4fff47ac19.png)
2015级高三高考冲刺第一次考试英语试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n will the next underground arrive?A. At 1:55B. At 2:00C. At 2:052. What does the man like about the play?A. The story.B. The endingC. The actor3.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 On a plane.B. On a trainC. On a ship4.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A. Coach and player.B. Boss and employeeC. Customer and seller.5.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Surfing on the Internet.B. Sending a document via email.C. Writing an article.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2至4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各个小题;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food does the woman order?A. Pork noodles.B. Roasted beef steak.C. Fish salad.7. How does the woman order her food?A. By making a phone call.B. By showing up in the restaurant.C. By using the Internet.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第一次考试 英语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第一次考试 英语](https://img.taocdn.com/s3/m/5db111b5700abb68a982fbf9.png)
2015级高三高考冲刺第一次考试英语试卷考试时间:2018年5月7日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n will the net underground arrive?A. At 155B. At 200C. At 2052. What does the man lie about the play?A. The story.B. The endingC. The actor3.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e place?A. On a plane.B. On a trainC. On a ship4.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ers?A. Coach and player.B. Boss and employeeC. Customer and seller.5. What are the speaers taling about?A. Surfing on the Internet.B. Sending a document via email.C. Writing an article.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2至4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各个小题;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food does the woman order?A. Por noodles.B. Roasted beef stea.C. Fish salad.7. How does the woman order her food?A. By maing a phone call.B. By showing up in the restaurant.C. By using the Internet.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PDF版)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PDF版)](https://img.taocdn.com/s3/m/e08d70461ed9ad51f01df2d9.png)
沙市高中高一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工智能,新起点上再发力去年出尽风头让人惊叹的谷歌围棋人工智能“阿尔法狗(AlphaGo)”,5月将来到中国,在浙江乌镇与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棋手柯洁上演人机大战。
黑白子此起彼落之间,柯洁探寻的是已有几千年历史的围棋“真理”,而对“阿尔法狗”和它的发明者来说,比赢得比赛更重要的,是寻找人工智能的科学真理。
人工智能称得上是当前科技界和互联网行业最为热门的话题。
无论将其称作“下一个风口”“最强有力的创新加速器”“驱动未来的动力”,还是关于它会不会比人更聪明甚至取代人的各种争论,都在说明,人工智能又一次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与以往几十年不同的是,这次人工智能的高潮,是伴随着生活和工作的应用而来,它是科技进步的水到渠成,也嵌入了十分广泛的生活场景。
因此也有科学家认为,“我们或许是和人工智能真正共同生活的第一代人”。
对大众来说,人工智能充满着科幻色彩;对科学家来说,人工智能可能是最受内心驱动、最具理想色彩的一门科学。
从1956年的美国达特茅斯会议算起,明确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并开始科学上的研究,到现在已有61年的历史,并经历过至少两个“冬天”。
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人工智能仍然走不出实验室。
人工智能遭遇的技术瓶颈,一方面有着时代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人们对它的期待太高,一直梦想着的是创造出类似科幻电影《人工智能》中那个小机器人的形象——会找寻自我、探索人性,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这也是一些人对人工智能既向往又恐惧的原因之一。
在脑科学尚未取得重大进展时,受益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新一代技术创新,人工智能从更加实用的层面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互联网大数据、强大的运算能力,以及深度学习模式的突破,被认为是人工智能赖以突破的三大要素,它们造就了语音、人脸识别准确率的惊人提升,人机对话像人与人一样更加自然,乃至可以像“阿尔法狗”一样去找寻规律、自我决策。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第二次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第二次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5e581e10661ed9ad51f39c.png)
高三高考冲刺第二次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2018年5月21日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辽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海岱地区这些新石器文化核心区衰落,中原核心区稳步崛起,中原中心趋势形成,这是中国史前文化格局改变的历程。
旧大陆西部即我们传统上所说的中亚和西亚传的农作物(大麦、小麦)和绵羊、山羊、黄牛和马等家畜,显然对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起了作用。
同时,伴随着冶金技术的东传,青铜铸造技术在中原地区扎根、发芽、开花和结果,标志着青铜时代全球化的形成。
然而,西的新作物与家畜,对于中原地区的产业仅为补充,未起到多大的作用。
青铜时代的全球化对于中原的崛起作用有限。
因此可以说,青铜时代的全球化不是中国史前文化格局彻底改变的根本动因。
造成中国新石器时代传统核心区域文化衰落以及中国史前文化格局彻底改变的根本原因,是以长江流域为代表的史前商品经济基础与以黄河中游地区(后的中原)为代表的小农经济基础之间长期博弈。
最终,黄河中游地区由于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总体和谐充分适应东亚地区的生存环境,战胜了长江流域的商品经济,导致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
以专营农牧两侧的中间商贸为经济基础的半月带社会政体或文化中心,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传统商品经济文明中心衰落后兴起的,半月形地带的兴起得益于其农牧交错带的经济地理区位。
随着夏商周三代东亚文明中心的形成,半月带文化与文明衰落,半月带的功能从欧亚东西双方贸易的媒介,转变为在中原和欧亚草原之间的“保护膜”,如同带有瓣膜的细胞壁,总体上起到阻隔东西方自由交流的作用。
正如英国学者杰西卡·罗森夫人所认为的那样,东西双方只是透过半月带即她所谓的“中国弧”进行“接触”,并非“交流和融合”,中原仅仅是有选择地接受西方的文化因素与技术。
中原透过半月带这一“保护膜”向西方输出的恐怕主要也只有丝绸和粟了。
考古资料表明,中原夏商周三代许多先进的发明和政治策略,都被视为国家机密——核心“秘密武器”而被禁止西传,比如发达的天文历法知识体系、完备的主表测量技术,以及天下观、礼乐制度观念、玉礼器制度观念等等,从而进一步加大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2018-2019学年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9bd8d6af01dc281e53af0a5.png)
2018—2019学年上学期2018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英文版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将分九卷陆续出版。
中国人有“侠”情,且认为“侠”可以超越文化边界。
西方文化中亚瑟王的圆桌骑士、罗宾汉式的绿林英雄,以及风靡当下的银幕上的超级英雄,在我国都有“侠”缘。
但是,侠不是骑士,甚至不是武士。
它们都是某种权威——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
而侠,非身份,亦非职业,而是一种态度和行事方式。
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说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
”太史公的看法,其实太过理想主义。
在笔者看来,反倒是韩非子的“侠以武犯禁”更为直接。
侠,是无视“禁忌”的——“禁忌”有好有坏,这种“无视”也自然是双刃剑。
侠讲究的是豪放不羁、快意恩仇。
“豪放不羁”,如《笑傲江湖》所描绘的,不贪高位,不惧追杀、不恋亲情,只愿与知己合奏一曲《广陵散》。
“快意恩仇”,如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中的洪七,他收了贫女一个鸡蛋后,冲入王府为贫女的弟弟报了仇。
他们做事的原则不是“付出与回报是否对等”,而是做这事心里“痛快”。
而《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载诸人,虽勇猛如聂政,忠义如豫让,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他们把做事看作一种工作,而工作讲究的是按劳取酬。
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
在徐克电影《七剑》中,为什么天山上的剑客要帮助素不相识的傅青主和村民们?因为他们是有担当的侠。
电影《佐罗》中,迭戈代替遇刺的好友前往南美行总督之职并化身蒙面侠佐罗行侠仗义,解救被欺压奴役的殖民地百姓,也是一种担当。
侠,其实很少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因为那些根本就是“地下政治组织”,而不是“豪侠”的聚集地。
“千秋万代,一统江湖”,与其说是武侠的宏愿,倒不如说是野心家的梦想。
《笑傲江湖》中的各大门派的纷争,把“江湖”这个互相倾轧的修罗场,揭露得淋漓尽致。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第二次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第二次考试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5da0feb240c844769eaeefd.png)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一篇名为“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
摩拜单车被美团收购,胡玮炜可能套现1 5亿,文章将胡玮炜与80后的同龄人对比,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当发觉同龄人比自己优秀很多时,你作何感想?文章从“北京有2000万人在漂泊生活”谈到许多80后“在三四线城市里过着平淡却一眼看到未来的日子”,从“人到中年,职场半坡”谈到“时代抛弃你时,一声再见都不会说”,引起不少人的讨论。
这类爆款文章,经常会引发争议。
有人认为,这类文章带出来的是关于人生的一些思考,给人以启迪;有人认为,这类文章以传递正能量为名却行释放负能量之实,助长了焦虑;也有人认为,这类文章扭曲了真实的价值观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对此类文章,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积极的糖衣,消极的内核以“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文章为例,这类爆款文章有着相似的面孔:高唱时代的残酷、渲染普通人的无力、唱衰小人物的未来。
看起来,此类文章有着积极的糖衣:关爱你,同情你,为你鸣不平,替你慷时代之慨。
然而实质上,他们光鲜的外壳一触即破——抓住时代的焦虑,渲染读者内心的苦闷,进而以共鸣赚取“10万+”的点击才是此类爆款文的核心所在。
我认为,面对此类“外绵内针”的文章,切不可沉溺,切不可听信。
从爆款文的“成长历程”来看,早些年的心灵鸡汤——一味鼓励积极与昂扬以至刻意回避了生活必经的苦痛、磨难与无力感。
如今的爆款文则反其道而行之。
从“你一定能行!”到“别努力了,你一定不会行!”戴着关怀的脸谱粉墨登场,哼着悲观消极的调子,拨响了许多年轻人同感的心弦。
这曲调的变换,折射出的是时代的变迁发展。
当代的中国发展飞速,快到似乎甩下了一些人进步的速度;当今的中国机会遍布,但也同样的稍纵即逝。
当新的一批80后、90后怀揣着父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教导,憧憬着各行业大牛“飞上枝头变凤凰”的创业神话,涌入北上广,希望闯出自己的一方天地时,却黯然发现,时代好像变了:努力比不上机会;技艺比不上资本;同龄人不知何时忽的一骑绝尘而去,自己却还在原地离梦想遥遥无期。
【考试必备】2018-2019年最新沙市中学初升高自主招生语文模拟精品试卷【含解析】【4套试卷】
![【考试必备】2018-2019年最新沙市中学初升高自主招生语文模拟精品试卷【含解析】【4套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8a79af2d0b4c2e3f57276384.png)
2018-2019年最新沙市中学自主招生语文模拟精品试卷(第一套)(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③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山后退了一些。
④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
⑤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A.①③②④⑤ B.①④③②⑤ C.⑤③②①④ D.⑤③②④①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4题。
(24分,7—12每题2分)勾践自会稽归七年,拊循其士民,欲用以报吴。
大夫逄同谏曰:“今夫吴兵加齐、晋,怨深于楚﹑越,名高天下,实害周室,德少而功多,必淫自矜。
为越计,莫若结齐,亲楚,附晋,以厚吴。
吴之志广,必轻战。
是我连其权,三国伐之,越承其弊,可克也。
”勾践曰:“善。
”其后四年。
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
而越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
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
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勾践不忍,欲许之。
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
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君忘会稽之厄乎?”勾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
”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
”吴使者泣而去。
勾践怜之,乃使人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百家。
”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
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承其弊,可克也。
克:战胜 B.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 栖:占领C.越其可逆天乎 逆:违背 D.吾老矣,不能事君王 事:侍奉8.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是( )A.今天以吴赐越 B.使者去,不者且得罪 C.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9.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德少而功多,必淫自矜 ②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B.①得与君王成以归 ②王好战,请以战喻C.①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 ②邻国之民不加少D.①异日尝得罪于会稽 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0.下列加点词语属于谦称的是( )A.吾欲听子言 B.君忘会稽之厄乎? C.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 D.孤臣夫差敢布腹心11.下列句子,全都表现勾践具有仁慈之心的一项是( )①孤臣惟命是听②勾践不忍,欲许之。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册第一次半月考试题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册第一次半月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fd50b380722192e4536f6e7.png)
2018—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半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2018年3月3日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
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
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
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
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
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
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在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
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猪等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
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
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
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中,一是接受,二是消融。
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
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
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级高三高考冲刺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2018年5月7日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自信是发自内心的对自身文化的价值、能力和前途的坚信,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是民族意义上的文化自信。
换言之,我们所讲的文化自信是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是在文化层面对本民族自我价值、自我能力和自我发展前景的自觉持守。
文化自信首先表现为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对于自身文化,以及自身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关系的理性把握。
就我国而言,对中国精神的光大,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性清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是文化自觉的当代表现,更是文化自信的切实践行。
最近二三十年,我们肯定民族文化的价值,对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怀有温情和敬意,对不同学术繁荣时期的价值有深刻认识,对老子、孔子、墨子等一大批思想大家倍加推崇,对浩如烟海的传统典籍进行认真整理和创造性阐发。
这些都不是外力强加给我们的,而是积淀于我们内心的价值认同,是对民族文化的价值坚守。
这也表明,我们的文化自觉意识日益增强,作为文化自觉最高表现形态的文化自信日益坚定。
文化自信其次表现为自觉的文化批判和价值重构。
在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能够清醒地看到民族传统文化的不足,勇于并善于对其进行清理,通过文化批判为新的价值重构创造条件。
中国历史上不同学派、不同思想相互激荡,往往在碰撞中相互吸收甚至相互融合,这中间就包含着文化批判和价值重构。
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对专制政治和专制帝王的批判,都是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近代谭嗣同、梁启超等希望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拯救中国。
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清理、对西方文化合理成分的吸纳,进行新的价值重构,我们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还表现为对民族文化当下状况的充分肯定和对未来前景的满怀信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光大并践行中国精神,是我们基本的价值取向。
这不仅是价值观自信的表现,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
我们坚信文化自信能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摘编自李宗桂《文化自信是强大的精神力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对待民族文化要多些坚守,少些批判。
B.进行新的价值重构,必须以文化批判为基础,对传统文化进行理性清理。
C.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最高表现形态,二者虽相互关联但是不能够等同。
D.文化自信从文化自觉开始,经过文化批判,其终极目的是新的价值重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文化自信的内涵为立论前提,围绕文化自信从三个方面逐层展开论述。
B.文章第二段阐述文化自觉,用对比论证阐明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关系。
C.第三段通过列举事例,阐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包含着文化批判和价值重构。
D.最后一段阐明,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够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化自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民族文化的内容是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
B.如果不发自内心地整理传统典籍,就谈不上文化自觉,更谈不上文化自信。
C.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是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自觉的文化批判和新的价值重构。
D.只要积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进行新的价值重构,就能树立文化自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旅行梁实秋①我们中国人是最怕旅行的一个民族。
闹饥荒时都不肯轻易逃荒,宁愿在家多吃青草啃树皮吞观音土,生怕离乡背井,在旅行中流为饿莩,失掉最后的权益——寿终正襄。
席丰履厚的人更不愿轻举妄动,墙上挂一张图画,看看就可当“卧游”,所谓“一动不如一静”,说穿了“太阳下没有新鲜事物”。
号称山川形胜,还不是几堆石头一汪子水?记得小学时郊外踏青,是一桩心跳的事,多早就筹备,起个大早,排成队伍,擎着校旗,鼓乐前导,事后下星期还得作一篇《远足记》,才算功德圆满。
旅行一次是如此的庄严!②旅行果然是一桩乐事吗?③出门要带行李,那几十斤重的五花大绑的铺盖卷儿便是旅行者的第一道难关。
要捆得紧,要见棱见角,与稀松露馅的大包袱要迥异其趣,这已不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所能胜任的了。
关卡上偏有好奇人要打开看看,看完之后便很难得再复原。
“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很多人在打完铺盖卷儿之后就觉得游兴已尽了。
在某些国度,旅行是不需要携带铺盖的,好像凡是有床的地方就有被褥,有被褥的地方就有随时洗换的被单——旅客可以无牵无挂,不必像蜗牛似的顶着安身的家伙走路。
④原始的交通工具,并不足为旅客之苦。
我觉得“滑竿”“架子车”都比飞机有趣。
“御风而行,冷然善也”,那是神仙生涯。
在尘世旅行,还是以脚能着地为原则。
我们要看朵朵的白云,但并不想在云隙里站出钻进;我们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并不想把世界缩小成假山石一般玩物似的来欣赏。
交通工具之原始不是病,病在于舟车之不易得,车夫舟子之不易缠。
“衣帽自看”固不待言,还要提防青纱帐起。
⑤旅行虽然夹杂着苦恼,究竟有很大的乐趣在。
⑥旅行是一种逃避。
“大隐藏人海”,我们不是大隐,在人海里藏不住。
岂但人海里安不得身?在家园也不容易遁迹。
成年圈在四合房里,成年的看着家里的那一张脸,家里面所能看见的那一块青天。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风明月,在家里都不能充分享用,要放风筝需要举着竹竿爬上房脊,要看日升月落需要左右邻居没有遮拦。
为什么不带着一把牙刷捆起铺盖出去旅行几天呢?在旅行中,少不了风吹雨打,然后倦飞知还,觉得“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这样便可以把那不可容忍的家变成为暂时可以容忍的了。
⑦旅行中没有不感觉枯寂的,枯寂也是一种趣味。
哈兹利特主张在旅行时不要伴侣,因为一个不合意的伴侣,当然是累赘。
但是人是个奇怪的动物,人太多了嫌闹,没人陪着嫌闷。
耳边嘈杂怕吵,整天咕嘟着嘴又怕口臭。
旅行是享受清福的时候,但是也还想拉上个伴。
只有神仙和野兽才受得住孤独。
在社会里我们觉得面目可憎语言无味的人居多,避之唯恐或晓,在大自然里又觉得人与人之间是亲切的。
大概只有在旷野里我们才容易感觉到人与人是属于一门一类的动物,平常我们太注意人与人的差别了。
⑧真正理想的伴侣是不易得的,客厅里的好朋友不见得即是旅行的好伴侣,理想的伴侣须具备许多条件,不能大脏,知嵇叔夜“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太闷痒不能沐”,也不能有洁癖,什么东西都要用火酒揩。
不能如泥塑木雕,如死鱼之不张嘴,也不能终日喋喋不休,整夜鼾声不已,不能油头滑脑,也不能蠢头呆脑,要有说有笑,有动有静,静时能一声不响的陪着你看行云,听夜雨,动时能在草地上打滚像一条活鱼!这样的伴侣哪里去找?(摘自《雅舍小品》,有删减)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我们中国人是最怕旅行的”开篇,全文先谈担忧,后面重点谈旅行中夹杂的苦恼以及旅行的乐趣。
B.第④段提到“滑竿”“飞机”等三种交通工具,作者认为交通工具不能决定旅行之苦乐,双脚着地的旅行更有趣。
C.作者认为生活中的伴侣不一定是旅行好伴侣,理想的旅行伴侣不能不说话,也不能终日喋喋不休,要有说有笑,有动有静。
D.“旅行虽然夹杂着苦恼,究竟有很大的乐趣在”,与第一段开头遥相呼应,体现了全文首尾呼应的特点,层次清晰。
5.旅行有哪些乐趣?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5分)6.本文的语言特点很鲜明,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过去一个月里,中国航天几乎是在全球公众面前上演了一场“反转剧”:6月19日,传来火箭发射异常的消息,“中星9A”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7月5日,航天人通过轨道调整,又将这颗卫星从半空中“救出”,送入预定轨道。
消息公开后,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单位走进公众视线: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我国组建最早、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航天器测控与管理中心。
正是该中心主导了这次天地之间的“营救”事件。
鲜为人知的是,在此之前,这里就曾成功抢救过10余颗重大故障卫星,并长期管理着我国几乎所有的航天器——目前已超过100颗卫星。
也因此,这个中心被称作“中国卫星大管家”。
(摘编自邱晨辉《走近卫星“起死回生”背后的“牧星人”》)材料二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组建50年来,经过一代代航天测控人的不懈奋斗,中心从最初单一测控的临时指控中心,发展为集航天器实时测控、在轨航天器长期管理等多任务于一身的现代化航天测控中心。
两个多月前,“中星9A”卫星发射时出现故障,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距离预定初始轨道远地点高度2万5千多公里。
业内专家认为,这颗卫星基本没救了。
测控技术部副总工程师杨永安说,我们不能放弃,用卫星自己的燃料,尽快从1.6万往3.6万上走,往高里弄,还得节省燃料,分段实施,接力控制。
最终,他们用时16天,准确实施轨道调整、定点捕获,让“中星9A”卫星“起死回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创造了奇迹。
(摘编自邓曦光等《走进航天测控领域的“国家队”——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材料三随着航天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发射航天器的数量越来越多,太空垃圾也相应增多。
据统计,目前约有3000吨太空垃圾在绕地球飞行,而且数量正以每年2%~5%的速度增加。
太空垃圾的飞行速度约为7.8千米/秒,如果撞击到航天器表面,轻者会留下凹坑,重者会穿透航天器造成部分系统功能失效,甚至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太空垃圾也会威胁在舱外活动的航天员。
(摘编自王晓易《太空垃圾的产生、危害与对策》)材料四科学家分析当人造卫星“死亡”之后出现的几种可能性:1.进入“轨道墓地”任务控制员如果探测到人造卫星存在故障,就会点燃其发动机,使其抵达被称为“轨道墓地”的太空区域。
该太空区域位于人造卫星最初飞行平面数百英里之上,这样将避免邻近的太空人造卫星可能遭受的损害。
2.导弹击落人造卫星出现故障的人造卫星也可采用导弹击毁。
3.送回地球修理处理故障卫星的另一种方法就是通过美国宇航局的航天飞机携载返回地球进行修理,航天飞机舱内完全可以携载小型人造卫星返回地球。
4.“火葬”处理太空飞船和垃圾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是进行燃烧,之前一些老式太空飞船曾在地球大气层进行故意操作性燃烧。
(摘编自魏冬《人造卫星变成太空垃圾后的处理方法》)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星9A”卫星火箭发射异常,未能进入预定轨道,航天人通过轨道调整,将其送入预定轨道。
B.因为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长期管理着我国几乎所有的航天器,所以被称为“中国卫星大管家”。
C.“中星9A”卫星发射时出现故障,偏离预定轨道,距离预定初始轨道远地点高度2.5万多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