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专业管理作业指导书WGF
食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作业指导书
食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作业指导书第1章前言 (4)1.1 目的与适用范围 (4)1.2 参考文献与法规标准 (4)第2章食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概述 (5)2.1 GMP基本概念 (5)2.2 GMP重要性 (5)2.3 GMP发展历程 (5)第3章食品生产设施与设备要求 (6)3.1 厂房与设施 (6)3.1.1 厂房设计 (6)3.1.2 厂房结构 (6)3.1.3 生产区划分 (6)3.1.4 辅助设施 (6)3.2 设备选型与布局 (6)3.2.1 设备选型 (6)3.2.2 设备布局 (6)3.2.3 设备安装与验收 (6)3.3 清洁与维护 (6)3.3.1 清洁 (7)3.3.2 维护 (7)3.3.3 检查与记录 (7)3.3.4 员工培训 (7)第4章食品原料、辅料与包装材料管理 (7)4.1 原料、辅料与包装材料采购 (7)4.1.1 采购原则 (7)4.1.2 供应商选择与管理 (7)4.1.3 采购合同 (7)4.1.4 采购验收 (7)4.2 储存与管理 (8)4.2.1 储存条件 (8)4.2.2 储存管理 (8)4.2.3 储存期限 (8)4.3 使用与质量控制 (8)4.3.1 使用管理 (8)4.3.2 质量控制 (8)4.3.3 变更管理 (9)第5章食品生产过程控制 (9)5.1 生产流程与工艺 (9)5.1.1 生产流程规划 (9)5.1.2 工艺参数控制 (9)5.1.3 工艺改进与优化 (9)5.2.1 原料处理 (9)5.2.2 加工与成型 (9)5.2.3 包装 (9)5.2.4 储存与运输 (9)5.3 生产记录与追溯 (10)5.3.1 生产记录 (10)5.3.2 追溯体系 (10)5.3.3 记录保存 (10)第6章食品卫生管理 (10)6.1 卫生管理制度 (10)6.1.1 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卫生管理组织架构,制定各岗位的卫生职责。
饮食卫生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空白模板]
的餐具。
4.5有餐具消毒、尘烟除尘、防蝇、防鼠、通风设施, 灭鼠方法应按照当地政府要求, 防鼠灭蝇
药物应放在指定角落处,远离食物,并安排人员及时清楚。
4.6生食、熟食分开保管, 对雪柜要定期清洗, 除霜、消毒, 验定雪柜制冷效果.
4.7厨房内墙1.8米高以内应有白色瓷砖装饰, 废弃物应放入有盖的垃圾桶内, 并有明显标记.
四、作业内容:
4.1员工饭堂的工作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明, 且受过饮食卫生知识培训合格才可上岗
4.2保持厨房、饭厅内外环境整洁, 无污染源、无苍蝇、老鼠、蟑螂和其它昆虫等. 厨房、饭堂
每天都应清洁扫除,每周要进行一次大清楚及消毒。
4.3厨房、餐厅、饭堂有通畅的排水设施和符合卫生要求的生产工艺流程
4.4厨房应有清洗专用三格池和餐具柜, 所有餐具、橱具要彻底消毒保持洁净, 禁止使用未消毒
公司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SA-WI-011
编制者:
饮食卫生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
检验部门:行政部
受控文件原始印章
审核者:
执行部门:行政部
确认者:
实施日期:二零一四年十一月一日
一、目 的:督促食堂工作人员卫生作业,保证公司员工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适用范围:行政部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卫生作业
三、责任人:行政部
4.8工作人员每人须有两套以上的衣帽, 且干净整齐, 烹调人员头发不得露在工作帽以外, 不得
留长指甲、涂指甲油和带戒指上岗。
4.9工作场所禁止吸烟 4.10由管理层代表委派人员不定期对饭堂进行检查, 行政课负责填写<<饭堂卫生检查表>>, 管 理
层代表审查。 4.11传染病防治: 如果饭堂工作人员犯感冒、肝炎等传染性病症, 饭堂负责人应即将其隔离, 并
食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作业指导书
食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作业指导书第1章食品安全基础知识 (4)1.1 食品安全概念 (4)1.2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4)1.3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4)第2章食品生产原料质量控制 (5)2.1 原料采购质量控制 (5)2.1.1 原料供应商选择 (5)2.1.2 原料质量标准制定 (5)2.1.3 原料采购合同管理 (5)2.1.4 原料采购过程控制 (5)2.2 原料验收与仓储管理 (5)2.2.1 原料验收 (5)2.2.2 原料仓储管理 (5)2.2.3 原料储存条件控制 (5)2.3 原料检验与处理 (6)2.3.1 原料检验流程 (6)2.3.2 原料检验结果处理 (6)2.3.3 原料处理要求 (6)2.3.4 原料检验与处理记录 (6)第3章食品生产工艺控制 (6)3.1 工艺流程设计 (6)3.1.1 工艺流程概述 (6)3.1.2 工艺流程设计原则 (6)3.1.3 工艺流程设计步骤 (6)3.2 关键工艺参数控制 (7)3.2.1 关键工艺参数定义 (7)3.2.2 关键工艺参数控制要求 (7)3.2.3 常见关键工艺参数控制 (7)3.3 工艺改进与优化 (7)3.3.1 工艺改进与优化的意义 (7)3.3.2 工艺改进与优化方法 (7)3.3.3 工艺改进与优化案例 (8)第4章食品生产环境卫生控制 (8)4.1 生产环境卫生管理 (8)4.1.1 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8)4.1.2 环境卫生检查与评估 (8)4.1.3 清洁与消毒 (8)4.1.4 环境卫生监测 (8)4.2 人员卫生管理 (8)4.2.1 人员卫生培训 (8)4.2.2 人员卫生要求 (8)4.2.4 人员行为规范 (9)4.3 设备与设施卫生管理 (9)4.3.1 设备选型与布局 (9)4.3.2 设备清洁与维护 (9)4.3.3 设施卫生管理 (9)4.3.4 防虫、防鼠设施 (9)4.3.5 废弃物处理 (9)第5章食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9)5.1 生产过程监控 (9)5.1.1 监控对象 (9)5.1.2 监控指标 (9)5.1.3 监控方法 (9)5.1.4 监控频次 (10)5.1.5 监控记录 (10)5.2 在线检测与质量控制 (10)5.2.1 在线检测设备 (10)5.2.2 检测方法 (10)5.2.3 质量控制策略 (10)5.2.4 异常处理 (10)5.3 抽样检验与判定 (10)5.3.1 抽样方法 (10)5.3.2 检验项目 (10)5.3.3 判定标准 (10)5.3.4 不合格品处理 (10)5.3.5 检验记录 (10)第6章食品包装与储运控制 (10)6.1 包装材料选择与管理 (11)6.1.1 包装材料选用原则 (11)6.1.2 包装材料管理 (11)6.2 包装过程质量控制 (11)6.2.1 包装设备要求 (11)6.2.2 包装过程控制 (11)6.2.3 包装质量检验 (11)6.3 储运条件控制与物流管理 (11)6.3.1 储运条件控制 (11)6.3.2 物流管理 (12)第7章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 (12)7.1 食品添加剂概述 (12)7.2 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 (12)7.2.1 合法性原则 (12)7.2.2 安全性原则 (12)7.2.3 适量原则 (12)7.2.4 透明度原则 (12)7.3.1 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 (12)7.3.2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 (13)7.3.3 监督检查 (13)7.3.4 风险监测与评估 (13)7.3.5 消费者教育与宣传 (13)第8章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 (13)8.1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13)8.1.1 风险识别 (13)8.1.2 危害分析 (13)8.1.3 风险评估 (13)8.2 食品安全风险预警 (13)8.2.1 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13)8.2.2 预警模型建立 (14)8.2.3 预警信息发布 (14)8.3 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策略 (14)8.3.1 风险预防 (14)8.3.2 风险控制 (14)8.3.3 风险监测与跟踪 (14)8.3.4 应急处理 (14)8.3.5 培训与教育 (14)8.3.6 沟通与协作 (14)第9章食品安全应急处理 (14)9.1 食品安全分类与报告 (14)9.1.1 食品安全分类 (14)9.1.2 食品安全报告 (15)9.2 食品安全应急处理程序 (15)9.2.1 启动应急预案 (15)9.2.2 应急处置措施 (15)9.2.3 信息发布 (15)9.3 食品安全调查与处理 (15)9.3.1 调查 (15)9.3.2 处理 (15)第10章食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 (16)10.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 (16)10.1.1 文件编写原则 (16)10.1.2 文件编写内容 (16)10.2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与维护 (16)10.2.1 运行原则 (16)10.2.2 运行与维护措施 (16)10.3 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与认证审核 (17)10.3.1 持续改进 (17)10.3.2 认证审核 (17)第1章食品安全基础知识1.1 食品安全概念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一、总则1.1 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1.2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企业和个人。
1.3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切实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确保食品安全。
二、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架构2.1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设立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明确食品安全管理职责,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2.2 食品安全管理组织应当设有专门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食品安全日常管理和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
2.3 食品安全管理组织应当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和考核,确保从业人员具备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
三、食品采购与进货查验3.1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从具有合法资质的供应商采购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
3.2 采购的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应当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不得采购和使用法律法规禁止的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
3.3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供应商等信息,并保存相关凭证。
四、食品生产与加工4.1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4.2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加强对食品生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防止食品污染。
4.3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加强对食品生产环境的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食品受到细菌和其他有害因素的污染。
五、食品销售与贮存5.1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销售记录制度,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销售日期等信息,并保存相关凭证。
5.2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加强对食品贮存的管理,确保食品贮存条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防止食品变质和污染。
5.3 食品生产经营者不得销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不得使用法律法规禁止的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
六、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6.1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和责任人员。
食品加工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
食品加工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食品加工安全是现代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了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食品加工企业必须严格执行食品加工安全管理制度。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食品加工企业提供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相关操作指导,帮助企业建立规范的食品加工安全管理体系。
二、食品加工安全管理体系1. 食品安全政策和目标食品加工企业应明确制定食品安全政策,并确保其与公司的整体战略相一致。
食品安全政策应包括预防污染和事故的目标,并明确责任的界定。
2. 食品安全管理责任食品加工企业应指定食品安全管理的责任人,并确保其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责任人应负责监督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并进行相应的纠正和改进。
3.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食品加工企业应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应覆盖原料采购、加工过程、包装和贮存等各个环节,尽可能地减少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4. 原料和供应商管理食品加工企业应建立原料和供应商管理制度,确保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与供应商的合作中,企业应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的证明文件,定期进行质量检测,并建立供应商评估机制。
5. 设备和设施管理食品加工企业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和设施的运行状况,确保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企业还应建立设备和设施维护记录,记录维护日期、内容和人员等信息。
6. 员工培训和操作规程食品加工企业应定期进行员工培训,确保员工具备食品安全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企业还应建立和实施相关的操作规程,明确员工在各个环节中的具体职责和操作要求。
7.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食品加工企业应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预案应包括应急处理流程、责任分工、信息发布等内容,以应对潜在的食品安全事故。
三、总结与建议食品加工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企业全面参与和不断改进。
通过执行本作业指导书中的相关措施和方法,食品加工企业可以规范自身的管理,提高食品加工的安全性和质量水平。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作业指导书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作业指导书第1章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概述 (3)1.1 食品安全监管的定义与意义 (3)1.2 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发展现状 (4)1.2.1 国内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发展现状 (4)1.2.2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发展现状 (4)第2章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4)2.1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构建 (4)2.1.1 法律法规体系框架 (5)2.1.2 法律法规制定原则 (5)2.1.3 法律法规主要内容 (5)2.2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现状 (5)2.2.1 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形成 (5)2.2.2 法律法规执行力度加大 (6)2.2.3 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的问题 (6)2.3 国际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借鉴 (6)2.3.1 国际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发展概况 (6)2.3.2 国际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借鉴意义 (6)第3章食品安全监管组织架构 (6)3.1 监管部门的设置与职能 (6)3.1.1 监管部门设置 (7)3.1.2 监管部门职能 (7)3.2 监管部门的协同与合作 (7)3.2.1 建立协同监管机制 (7)3.2.2 加强部门间合作 (7)3.3 监管人员培训与管理 (7)3.3.1 培训内容 (8)3.3.2 培训方式 (8)3.3.3 管理措施 (8)第4章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 (8)4.1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 (8)4.1.1 监测目标与任务 (8)4.1.2 监测网络布局 (8)4.1.3 监测方法与技术 (8)4.1.4 监测数据管理与分析 (9)4.2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与应用 (9)4.2.1 风险评估方法 (9)4.2.2 风险评估程序 (9)4.2.3 风险评估应用 (9)4.3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与预警 (9)4.3.1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 (9)4.3.2 食品安全风险预警系统 (9)4.3.3 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发布 (9)第5章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 (9)5.1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监管 (9)5.1.1 监管对象与范围 (10)5.1.2 监管措施 (10)5.2 食品添加剂监管 (10)5.2.1 监管对象与范围 (10)5.2.2 监管措施 (10)5.3 食品包装材料监管 (10)5.3.1 监管对象与范围 (10)5.3.2 监管措施 (10)第6章食品流通环节监管 (11)6.1 食品流通监管体系建设 (11)6.1.1 监管体系框架 (11)6.1.2 监管制度与措施 (11)6.1.3 信息化建设 (11)6.2 食品销售市场监管 (11)6.2.1 市场准入管理 (11)6.2.2 食品销售行为监管 (11)6.2.3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11)6.3 食品运输与储存监管 (12)6.3.1 食品运输监管 (12)6.3.2 食品储存监管 (12)6.3.3 食品冷链监管 (12)第7章食品消费环节监管 (12)7.1 餐饮服务环节监管 (12)7.1.1 监管原则 (12)7.1.2 监管内容 (12)7.1.3 监管措施 (12)7.2 学校食堂与集体用餐监管 (13)7.2.1 监管原则 (13)7.2.2 监管内容 (13)7.2.3 监管措施 (13)7.3 家庭食品安全消费指导 (13)7.3.1 消费指导原则 (14)7.3.2 消费指导内容 (14)7.3.3 消费指导措施 (14)第8章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与处理 (14)8.1 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制定 (14)8.1.1 制定原则 (14)8.1.2 应急预案内容 (14)8.2 食品安全报告与调查处理 (15)8.2.1 报告 (15)8.2.2 调查处理 (15)8.3 食品安全应急演练与评估 (15)8.3.1 应急演练 (15)8.3.2 应急评估 (15)第9章食品安全监管科技支撑 (16)9.1 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 (16)9.1.1 概述 (16)9.1.2 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构建 (16)9.1.3 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应用 (16)9.2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 (16)9.2.1 概述 (16)9.2.2 快速检测技术种类 (16)9.2.3 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 (17)9.3 食品安全监管技术国际合作 (17)9.3.1 概述 (17)9.3.2 国际合作形式 (17)9.3.3 国际合作内容 (17)9.3.4 国际合作成效 (17)第10章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与展望 (17)10.1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7)10.1.1 监管体系不健全 (17)10.1.2 监管资源不足 (18)10.1.3 监管能力不足 (18)10.1.4 社会共治程度低 (18)10.2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与完善策略 (18)10.2.1 完善监管体系 (18)10.2.2 加强监管资源配置 (18)10.2.3 提高监管能力 (18)10.2.4 推进社会共治 (18)10.3 食品安全监管未来发展展望 (18)10.3.1 法规制度不断完善 (18)10.3.2 监管手段不断创新 (18)10.3.3 社会共治格局逐步形成 (19)10.3.4 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 (19)第1章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概述1.1 食品安全监管的定义与意义食品安全监管是指相关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和管理,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活动。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审核作业指导书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罐头企业审核作业指导书(试行)※※※※※※※※※※※※※※※※※※※※※※※※※※※※※※※※※※※※※※※※※※※※※※※※※※※※※※※※※※※※※HACCP体系评价准则课题研究组二OO五年一月六日目次1范围 (1)2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1)3术语和定义 (3)4审核总要求 (5)5文件评审 (8)6现场审核要点 (9)7风险分析及验证或(和)检测要求 (44)8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评价 (46)9监督审核要求 (47)10参考文献目录 (47)11解释部门 (47)12起草单位 (47)13主要起草人 (48)附件 (49)审核实施帮助一产品特性 (51)审核实施帮助二最终产品特性 (54)审核实施帮助三生产过程描述 (55)审核实施帮助四危害分析工作单与HACCP计划 (58)审核实施帮助五主要生产设备及检验能力...................................6l审核实施帮助六产品卫生质量的法律法规 (63)审核实施帮助七典型韵前提方案 (64)审核实施帮助八危害分析验证记录 (67)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罐头企业审核作业指导书1范围本指导书通过典型审核活动的概述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活动的策划与实施提供了指南,其适用程度取决于特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范围和复杂程度以及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结论的预期用途。
本指导书适用于罐头类专业,对应于《基于HACCP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范围分类表》的专业代码为C1450。
应用本指导书时必须识别适用性。
本指导书是根据HACCP—EC—0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HACCP—EC—04《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罐头生产企业要求》,《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结合罐头类制品专业的特点,在专业方面提供审核指南,作为专业技术支持,这些意见不是认证准则的补充和取代,审核时,应以认证准则为依据。
国家对于食品行业正在实施的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应予以关注。
食品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
食品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食品安全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任务,而食品安全管理是实现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作为食品安全管理的从业人员,我们必须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要点和操作指引,帮助从业人员科学、规范地进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二、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食品安全管理涉及食品生产、加工、贮存、销售等各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职疏忽都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要保障。
因此,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三、食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
其中,我国《食品安全法》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根本法律,全面规范了食品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此外,《食品安全法》还设立了相关的监管部门和监督机构,负责对食品安全管理进行监督和管理,保证法律的有效执行。
四、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要点1. 食品生产环节食品生产环节是食品安全的源头保障。
从原料采购到加工生产,各个环节都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1.1 原料采购(1)选择正规渠道采购原料,确保原料的质量安全。
(2)核对原料的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必要信息,杜绝使用过期或不合格原料。
1.2 生产工艺(1)严格按照标准的生产工艺进行操作,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安全。
(2)制定并执行好作业规范,重视原料的储存、加工温度、卫生条件等要求。
1.3 设备与设施(1)定期维护和保养生产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卫生状况。
(2)加强对生产车间的管理,保持干净整洁,杜绝杂物和致病微生物的滋生。
2. 食品贮存与运输环节食品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温度、湿度、细菌交叉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对贮存和运输环节进行科学管理是必要的。
2.1 贮存条件(1)根据食品的性质和要求,选择适宜的贮存温度和湿度,并定期检查和记录。
(2)严格按照“先进先出”原则,对存放食品进行分类管理,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ISO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全套作业指导书
5.1不合格品处置流程见(附件一)
5.2进厂检验阶段
5.2.1属综合部订购回厂的产品用原物料,在进厂检验时若发现不合格,质检立即通知库管员进行隔离标示,并通知质检部主管。质检主管立即组织由质检、综合部、生产部技术人员进行处置。处置的方法为:退货、全检挑选、特采(让步接收)、扣款等。
5.2.1.1若外购产品用原物料不合格状况严重,将导致本公司无法加工出合格产品或严重影响公司产品内在
性质严重、…等),应通知责任人作好不合格品的隔离、并通知质检员作好标示。同时立即组织生产部、综合部等部门技术人员进行处置。
5.3.3.1质检部开立「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详细写明不合格情况。参加评审人员应从各自专业角度,对不合格的特性作分析,判断该不合格特性对最终产品的功能,使用安全性、法规的符合性,以及对后续加工的质量有无影响或有多大的影响,能否引起客户的抱怨或退货,然后提出采用哪种处置方法的意见,并在「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相关栏目上签署自己的意见。当意见一致时,处理方法生效(特采时除外)。
c.「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由综合部通知供应商,并责成作改善。
5.3制造过程检验和入库检验阶段。
5.3.1当质检在进行制造过程中的首件检验、末件比对:巡回检验、工序检验时以及产品入库检验时发现不合格,或工人自检、生产主管巡视检查发现不合格时,应立即要求操作人员(或操作人员)自己对不合格品
作好隔离和标示。并通知质检部主管。质检部主管应立即到现场进行分析判断。
5.11 菌落计数器
5.12培养基及试剂5.12.1营养 Nhomakorabea脂培养基
5.12.2 生理盐水(0.9%浓度)定量分装于锥形瓶或试管内
5.12.3 乙醇(75%)
6.操作步骤
食品行业作业指导书
食品行业作业指导书第1章食品行业概述 (4)1.1 食品行业发展历程 (4)1.2 食品行业现状与趋势 (4)1.3 食品行业政策与法规 (5)第2章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5)2.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5)2.1.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5)2.1.2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 (5)2.1.3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6)2.2 食品质量控制方法 (6)2.2.1 原材料检验 (6)2.2.2 生产过程控制 (6)2.2.3 成品检验 (6)2.2.4 仓储与物流管理 (6)2.3 食品追溯与召回制度 (6)2.3.1 食品追溯体系 (6)2.3.2 食品召回制度 (7)2.3.3 法律法规与标准 (7)第3章食品原料采购与管理 (7)3.1 原料采购流程与要求 (7)3.1.1 采购流程 (7)3.1.2 采购要求 (7)3.2 原料质量控制与验收 (8)3.2.1 质量控制 (8)3.2.2 验收 (8)3.3 原料库存与保鲜管理 (8)3.3.1 库存管理 (8)3.3.2 保鲜管理 (8)第4章食品加工工艺与设备 (8)4.1 食品加工基本工艺 (8)4.1.1 概述 (8)4.1.2 原料处理 (9)4.1.3 加工 (9)4.1.4 成型 (9)4.1.5 熟制 (9)4.1.6 冷却 (9)4.1.7 包装 (9)4.1.8 储存 (9)4.2 常用食品加工设备 (9)4.2.1 原料处理设备 (9)4.2.2 加工设备 (9)4.2.4 熟制设备 (9)4.2.5 冷却设备 (9)4.2.6 包装设备 (10)4.2.7 储存设备 (10)4.3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控制 (10)4.3.1 原料处理环节卫生控制 (10)4.3.2 加工环节卫生控制 (10)4.3.3 成型环节卫生控制 (10)4.3.4 熟制环节卫生控制 (10)4.3.5 冷却环节卫生控制 (10)4.3.6 包装环节卫生控制 (10)4.3.7 储存环节卫生控制 (10)第5章食品包装与储运 (10)5.1 食品包装材料与工艺 (10)5.1.1 包装材料的选择 (10)5.1.2 包装工艺 (10)5.2 食品包装设计原则 (11)5.2.1 安全性 (11)5.2.2 实用性 (11)5.2.3 美观性 (11)5.2.4 环保性 (11)5.3 食品储运条件与管理 (11)5.3.1 储运条件 (11)5.3.2 储运管理 (11)5.3.3 应急处理 (11)第6章食品市场营销策略 (11)6.1 食品市场调研与分析 (11)6.1.1 市场调研内容 (11)6.1.2 市场调研方法 (12)6.1.3 市场分析 (12)6.2 食品营销组合策略 (12)6.2.1 产品策略 (12)6.2.2 价格策略 (12)6.2.3 渠道策略 (12)6.2.4 促销策略 (12)6.3 食品品牌建设与推广 (12)6.3.1 品牌定位 (12)6.3.2 品牌形象设计 (12)6.3.3 品牌推广 (12)6.3.4 品牌维护 (13)第7章食品企业财务管理 (13)7.1 食品企业成本控制 (13)7.1.1 成本控制概述 (13)7.1.3 成本控制措施 (13)7.2 食品企业资金管理 (13)7.2.1 资金管理概述 (13)7.2.2 资金筹集 (13)7.2.3 资金使用 (14)7.2.4 资金回收和分配 (14)7.3 食品企业财务分析与决策 (14)7.3.1 财务分析概述 (14)7.3.2 财务分析方法 (14)7.3.3 财务决策 (14)第8章食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14)8.1 食品企业员工招聘与培训 (14)8.1.1 招聘规划 (14)8.1.2 招聘渠道 (14)8.1.3 面试与选拔 (15)8.1.4 员工培训 (15)8.2 食品企业薪酬福利管理 (15)8.2.1 薪酬体系 (15)8.2.2 薪酬结构 (15)8.2.3 福利制度 (15)8.2.4 薪酬调整 (15)8.3 食品企业员工绩效评估 (15)8.3.1 绩效目标设定 (15)8.3.2 绩效考核体系 (15)8.3.3 绩效反馈与改进 (15)8.3.4 绩效结果应用 (16)第9章食品行业法律法规 (16)9.1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16)9.2 食品生产许可与认证 (16)9.3 食品行业违规案例分析 (17)第10章食品行业未来发展展望 (17)10.1 食品行业科技创新 (17)10.1.1 智能制造技术 (17)10.1.2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17)10.1.3 生物技术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17)10.2 食品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17)10.2.1 资源利用与循环经济 (17)10.2.2 清洁生产与环保技术 (18)10.2.3 低碳技术与节能减排 (18)10.3 食品行业国际化趋势与挑战 (18)10.3.1 国际市场拓展 (18)10.3.2 国际法规与标准 (18)10.3.3 贸易壁垒与保护主义 (18)10.3.4 消费者需求与个性化定制 (18)第1章食品行业概述1.1 食品行业发展历程食品行业作为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产业,其发展历程悠久。
食品生产作业指导书
食品生产作业指导书篇一:作业指导书(食品类生产)设备设施的清洗消毒规定1、每个项目所有的生产工作完成后,进行设备、设施的清洗、消毒工作。
2、固定设备用餐具洗涤剂清洗干净,用毛巾擦干。
3、所有生产用的工具必须用餐具洗涤剂清洗干净,擦干。
分别送入各区域所设置的消毒间消毒30分钟备用。
、无菌灌装间和炒制间使用的工具送入2#消毒间消毒.、配料间、精加工间、粗加工间使用的工具放入1#消毒间消毒。
4、清点器皿、工具数量,消毒时不能有遗漏。
5、设备由专管人员定期维护。
杀菌设施的控制和杀菌效果的监测1、目的:有效去除或防止细菌污染,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2、杀菌参数的选择选用一定要适当,不能缺少也不能超标,一定要达到最佳效果。
控制条件一般为:、安装紫外线灯电压:40v-240v,消毒间是专门用于杀菌消毒包装物的,室内设有臭氧发生器和紫外线杀菌灯。
、消毒杀菌时,紫外线灯和臭氧发生器必须同时打开。
、开启时间为30分钟。
3、紫外线灯和臭氧发生器同时打开后严禁人员进入消毒间,以免人员受到紫外线伤害和臭氧中毒。
4、工作人员要随时检查杀菌效果。
当发现杀菌效果达不到要求时,需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杀菌效果达到规定要求。
5、当措施无效时,应立即停止生产,上报质量负责人,作好记录。
6、更衣室内安装不绣纲衣架。
安装紫外线灯6个,电压为40v—240v。
衣架离紫外线高度不超过一米。
包装物的质量控制1、目的:对所使用包装物的质量进行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2、验收:采购的包装物,除了按《产品验收准则》进行验收外,还须对其外观质量进行检验:、破损、污染、数量、感官质量、印刷、、只有检验合格的包装物,才能入库和使用。
3、库存、分类存放、配置要求(消防装置)4、瓶子、瓶盖的质量控制要求、挑选出不合格的瓶子、盖子如:瓶口破损、盖口破损、图案不清、盖子变形等。
、清水冲洗瓶子,除出内外部污渍后,将洗干净的瓶子进行臭氧或高温消毒后放入1号消毒间待用。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专业管理作业指导书WGF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专业管理作业指导书WGF-04食品安全管理体系FSMS/HACCP认证业务受理范围及认可状态深圳市环通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发布日期:2010-03-01实施日期:2010-03-01修订日期:2010-07-25/20140105更新WGF-04食品安全管理体系FSMS/HACCP认证业务受理范围及认可状态备注:一、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1、依据CNCA-N-007:2010发布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国家认监委2010年第5号公告)要求,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审核依据为A+B,A 是指ISO22000:2005标准,B 是指专项技术规范,目前已发布实施为“6+1”和17个专项技术规范,具体见《ISO22000 的审核依据目录》。
2、食品安全管理体系(FSMS)认证即ISO22000认证仅受理19个有专项技术要求的种类,公司已获得认可的有9项,分别为C1(C1351、C1352); C4(C1361、C1362、C1363、C1369); E1(C1311、C1312、C1319、C1391);E3(C1451、C1452、C1453、、C1459);E4(C1531、C1532、C1533、C1534、C1535、C1539、C1492);E6(C1411、C1412、C1419);E7(C1421、C1422);E12(C1540);E13(C1461、C1462、C1469);G1(C1471、C1472、C1473、C1474、C1479);L1(C1494);未获得认可的10项按照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CNCA-N-007:2010)要求,受理发放不带标证书的总数不能超过10张。
3、标注“﹡”号为高风险种类,其它为低风险种类(仅供CNAS见证用)二、HACCP体系认证1、表中四大类共23项种类可以实施HACCP体系认证,详见HACCP受理状态栏,该目录为国家认监委发布HACCP认证业务范围的第一批,以后会以公告方式增加相应的HACCP认证范围。
ISO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全套资料
ISO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全套资料ISO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全套资料22000认证文件清单22000体系文件框架:1. 食品安全管理手册2. 程序文件3. 质量计划3.1. 前提方案(GMP、SSOP)3.2 HACCP计划4. 作业指导书4.1 操作规程、规章制度4.2 各种记录表格5. 支持性材料6. 其他材料(资质性证明材料等)一、食品安全管理(质量)手册总体来说,手册按照ISO22000-2018标准框架进行编写正文前(手册目录前)需要有:1. 手册批准令(手册使用的说明)2. 手册的修改记录3. 企业概况4. 食品安全小组组长任命书手册正文内应含有:1. 食品安全方针目标2. 组织机构框图及各部门的职责3. 其他,如适用范围、引用标准、术语及定义二、程序文件ISO22000-2018标准中要求形成文件的程序有:1. 文件控制2. 记录控制3. 操作性前提方案(也可以是知道书或几计划的形式)4. 处置受不合格影响的产品5. 纠正措施6. 纠正7. 潜在不安全产品的处置8. 召回9. 内部审核10.风险与机遇的识别应对11.组织环境此外,操作性前提方案需要形成程序文件的地方很多,我们可以对照GMP和SSOP中的相关条款,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需要形成文件的相关程序。
三、前提方案(PRPS方案、SSM方案)按照ISO22000标准中规定的11项或提供以下文件:1. GMP2. SSOP此外,还要提供:建立并有效实施产品的标识、追溯和回收计划:建立并有效实施加工设备与设施的预防性维护保养程序建立并有效实施教育与培训计划文件资料的控制实验室管理手册或实验室管理制度汇编加工工艺控制等除后两项外,前四项可以列入程序文件之中。
四、HACCP计划1. 产品描述2. 原料、辅料以及内包装材料的描述3. (生产加工)工艺流程图4. (生产加工)工艺过程说明5. 危害分析表6. HACCP计划表7. CCP点的监控程序也可以怎加CCP点的纠偏控制程序、验证程序五、HACCP计划支持性材料1. 危害分析的技术资料2. CL值得确定依据3. 生产加工工艺流程图的确认4. 控制措施组合的确认5. 各种图纸6. 与企业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文件清单7. 与企业产品有关的标准六、三级文件1. 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规章制度等文件编号及清单2. 记录表格编号及清单七、资质性证明材料八、食品安全体系运行记录1. CCP点监控记录2. CCP点的纠偏记录3. 不合格控制记录4. 产品的可追溯性记录5. 内部审核记录6. 管理评审记录7. 产品召回演练X X X食品有限公司QM/ABC2018-01ISO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手册A 版编制:年月日审核:年月日批准:年月日受控状态:分发号:2018-08-24发布 2018-09-01 实施XXX食品有限公司0.1目录0封面0.1目录0.2颁布令0.3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声明0.4公司简介0.5任命书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 组织的环境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确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4.4食品安全管理体系5 领导作用5.1领导作用和承诺5.2食品安全方针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6 策划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6.2食品安全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6.3变更的策划7 支持7.1资源7.1.1总则7.1.2人员7.1.3基础设施7.1.4工作环境7.1.5外部开发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素的控制7.1.6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7.2能力7.3意识7.4沟通7.4.1总则7.4.2外部沟通7.4.3内部沟通7.5成文信息8运行8.1运行策划和控制8.2前提方案8.3可追溯性8.4应急准备和响应8.4.1总则8.4.2紧急情况和事故的处理8.5危害控制8.5.1危害分析预备步骤8.5.2危害分析8.5.3控制措施和控制措施组合的确认8.5.4危害控制计划(HACCP计划/OPRP计划)8.6前提方案PRPs和危害控制计划信息更新8.7监视和测量的控制8.8前提方案PRPs和危害控制计划的验证8.8.1验证8.8.2验证活动结果的分析8.9不符合产品和过程的控制8.9.1总则8.9.2纠正措施8.9.3纠正8.9.4潜在不安全产品的处理8.9.5撤回/召回9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绩效评价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总则9.1.2分析和评价9.2内部审核9.3管理评审10改进10.1不符合和纠正措施10.2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更新10.3持续改进11附件11.1 CCP判断树11.2程序文件清单11.3 职能分配表11.4组织机构图0.2颁令布本公司按照ISO/DIS 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标准编制成食品安全管理手册。
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标准作业指导书
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标准作业指导书第1章食品安全基础知识 (3)1.1 食品安全定义与重要性 (3)1.2 食品中有害物质来源及危害 (4)1.3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4)第2章食品质量控制体系 (4)2.1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 (4)2.1.1 概述 (4)2.1.2 核心要求 (5)2.1.3 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5)2.2 HACCP体系 (5)2.2.1 概述 (5)2.2.2 核心步骤 (5)2.2.3 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5)2.3 GMP与SSOP (6)2.3.1 GMP(良好生产规范) (6)2.3.2 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6)第3章食品原料质量控制 (6)3.1 原料采购质量控制 (6)3.1.1 供应商选择 (6)3.1.2 原料标准制定 (6)3.1.3 采购合同管理 (6)3.2 原料验收与储存 (6)3.2.1 原料验收 (7)3.2.2 原料储存 (7)3.3 原料检验方法与标准 (7)3.3.1 检验方法 (7)3.3.2 检验标准 (7)3.3.3 检验流程 (7)3.3.4 检验周期 (7)第4章食品加工过程控制 (8)4.1 加工设备与工艺流程 (8)4.1.1 设备选型及要求 (8)4.1.2 工艺流程 (8)4.2 加工过程中的卫生管理 (8)4.2.1 卫生管理原则 (8)4.2.2 卫生管理措施 (8)4.3 加工过程的质量监控与记录 (9)4.3.1 质量监控 (9)4.3.2 记录管理 (9)第5章食品包装与储运 (9)5.1 包装材料的选择与质量控制 (9)5.1.2 质量控制 (9)5.2 包装过程控制 (9)5.2.1 包装环境 (9)5.2.2 包装操作 (10)5.3 储运条件与保质期 (10)5.3.1 储运条件 (10)5.3.2 保质期 (10)第6章食品添加剂管理 (10)6.1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与分类 (10)6.1.1 定义 (10)6.1.2 分类 (10)6.2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与标准 (11)6.2.1 使用原则 (11)6.2.2 使用标准 (11)6.3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评价 (11)第7章食品检验与检测 (12)7.1 食品检验方法 (12)7.1.1 物理检验方法 (12)7.1.2 化学检验方法 (12)7.1.3 微生物检验方法 (12)7.2 食品检测仪器与设备 (12)7.2.1 物理检测设备 (12)7.2.2 化学检测设备 (12)7.2.3 微生物检测设备 (12)7.3 食品检验结果的判定与处理 (12)7.3.1 判定标准 (12)7.3.2 结果处理 (12)7.3.3 检验记录与报告 (12)7.3.4 检验结果反馈 (13)第8章食品追溯与召回 (13)8.1 食品追溯体系建立 (13)8.1.1 追溯体系概述 (13)8.1.2 追溯体系建立原则 (13)8.1.3 追溯体系建立步骤 (13)8.2 食品召回程序与实施 (13)8.2.1 召回定义 (13)8.2.2 召回分类 (13)8.2.3 召回程序 (14)8.3 食品召回后的处理与改进 (14)8.3.1 召回食品处理 (14)8.3.2 分析原因 (14)8.3.3 改进措施 (14)第9章食品安全风险管理 (14)9.1.1 目的 (14)9.1.2 范围 (15)9.1.3 方法 (15)9.2 食品安全风险控制 (15)9.2.1 目的 (15)9.2.2 范围 (15)9.2.3 方法 (15)9.3 食品安全风险沟通与教育 (15)9.3.1 目的 (15)9.3.2 范围 (15)9.3.3 方法 (16)第10章持续改进与员工培训 (16)10.1 持续改进策略与实施 (16)10.1.1 改进策略 (16)10.1.2 改进措施 (16)10.1.3 改进实施 (16)10.2 员工培训计划与内容 (17)10.2.1 培训计划 (17)10.2.2 培训内容 (17)10.3 员工培训效果评估与改进 (17)10.3.1 培训效果评估 (17)10.3.2 培训改进 (17)第1章食品安全基础知识1.1 食品安全定义与重要性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在种植、养殖、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和消费等各个环节中,不存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因素,能够满足消费者合理预期的安全水平。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作业指导书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作业指导书(依据ISO22000/HACCP标准编制)编号:BST/QMP12-2009编制:张志华审核:林越美批准:阿骊发布日期:2009.01.30北京比瑞思科技服务中心2009.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作业指导书1. 目的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过程进行控制,确保咨询质量,从而增强顾客满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受咨询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全过程的控制。
3. 职责3.1总经理负责组织协调合同评审工作;3.2总经理负责批准合同评审结论,并签订合同;3.3市场部负责初访,参加合同评审、拟定合同;3.4咨询部负责参加合同评审并做好认证咨询准备、监督工作;3.5咨询组长负责咨询项目的组织和实施。
4. 工作程序4.1合同评审当组织决定聘请本中心帮助其建立体系时,由市场部和组织拟定合同文本,再由总经理组织市场部、咨询部进行合同评审,主要评审内容:1)组织所属行业与本中心咨询师能力的一致性;2)本中心专职咨询师、培训师可否在组织希望的期限内完成咨询任务;3)是否需要聘用兼职咨询师,对兼职咨询师的要求,有否推荐人选;是否可以签订此合同;4.2签订合同合同评审通过后,市场部将根据组织的行业、规模和体系建立的范围及收费标准确定咨询服务工作量及工作费用,经与组织商定后,拟定合同,合同采用标准格式。
合同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名称,甲、乙双方法人、地址,合同日期,项目内容,成果提交方式、验收标准,费用,付费方式、时间、地点,违约责任、处罚。
由总经理负责签订合同。
必要时,在签订合同的同时与组织签订保密承诺书。
合同签订后,将已经获得的组织的有关资料、合同及附件──实施计划移交咨询部。
4.3成立咨询组及进入咨询现场前的准备咨询部在接到市场部转来的合同要求后,即刻组织培训、咨询力量,确定咨询组长,按合同实施。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主要分如下几个个阶段(附:本中心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的工作步骤)。
食品安全作业指导书
食品安全作业指导书尊敬的员工:作为一家致力于提供安全、卫生和优质食品的公司,我们更加注重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顾客的健康,也是公司声誉和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确保公司的食品安全标准得到持续遵守和改进,特制定本《食品安全作业指导书》。
请所有员工在进行食品相关的工作时,务必严格遵守以下规定:第一章:卫生和清洁要求1. 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和整洁,尤其是食品加工区域,应定期进行彻底清洁,避免积聚污垢和细菌滋生。
2. 所有员工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和佩戴头套、口罩和手套等。
3. 在接触生鲜食材之前,确保双手经过彻底的清洁,并注意材料的新鲜度和质量。
第二章:食品存储和处理要求1. 食品的存储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分类放置,尽量避免交叉污染和食品变质。
2. 冷藏和冷冻食品的储存温度要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以确保食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
3. 在进行食品加工和处理时,要确保食品的杀菌和熟化温度符合卫生要求。
第三章:食品加工和烹饪要求1. 采购的食材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食品安全标准,杜绝使用过期食材或质量有问题的食品。
2. 食品加工和烹饪过程中,要确保加热温度和时间达到要求,杜绝生食或半熟食材的使用。
3. 食品加工和烹饪过程中,应避免直接接触生食和熟食,使用不同的工具和烹饪设备。
第四章:食品售卖和分发要求1. 所售食品必须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存储条件等信息,以便顾客能够了解食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
2. 店内食品展示要整洁有序,避免食品受到灰尘、虫害或其他污染来源的影响。
3. 提供食品的员工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掌握正确的分发和销售技能,确保顾客购买的食品安全可靠。
第五章:食品安全事故和应急处置1. 如果发现任何与食品安全相关的问题、事故或疑虑,员工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2. 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中,员工必须根据应急预案进行行动,合理安排救援和处置工作,确保伤害降至最低。
食品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
食品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第1章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概述 (3)1.1 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3)1.2 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4)1.3 国内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发展 (4)第2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5)2.1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框架 (5)2.1.1 宪法 (5)2.1.2 法律 (5)2.1.3 行政法规 (5)2.1.4 地方性法规 (5)2.1.5 部门规章 (5)2.1.6 规范性文件 (5)2.2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5)2.2.1 食品安全标准 (6)2.2.2 食品生产许可 (6)2.2.3 食品经营许可 (6)2.2.4 食品安全管理 (6)2.2.5 食品召回 (6)2.2.6 食品安全处理 (6)2.3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实施与监督 (6)2.3.1 行政执法 (6)2.3.2 技术监督 (6)2.3.3 社会监督 (6)2.3.4 企业自律 (6)2.3.5 应急管理 (7)第3章食品安全管理机构与职责 (7)3.1 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设置 (7)3.2 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的职责与权限 (7)3.3 食品安全监管协同机制 (8)第4章食品生产环节安全管理 (8)4.1 食品生产许可与监管 (8)4.1.1 食品生产许可 (8)4.1.2 食品生产监管 (8)4.2 食品生产过程控制 (8)4.2.1 原料采购与验收 (8)4.2.2 生产工艺流程 (9)4.2.3 生产环境卫生 (9)4.2.4 产品检验 (9)4.3 食品添加剂管理与使用 (9)4.3.1 食品添加剂采购与储存 (9)4.3.2 食品添加剂使用 (9)4.4 食品包装与标签标识 (9)4.4.1 食品包装 (9)4.4.2 标签标识 (9)4.4.3 产品追溯与召回 (10)第5章食品流通环节安全管理 (10)5.1 食品流通许可与监管 (10)5.1.1 许可管理 (10)5.1.2 监管措施 (10)5.2 食品运输与储存 (10)5.2.1 运输管理 (10)5.2.2 储存管理 (10)5.3 食品销售环节质量控制 (10)5.3.1 销售场所管理 (10)5.3.2 销售过程管理 (10)5.3.3 食品陈列与储存 (11)5.3.4 消费者投诉处理 (11)第6章餐饮服务环节安全管理 (11)6.1 餐饮服务许可与监管 (11)6.1.1 许可要求 (11)6.1.2 监管措施 (11)6.2 餐饮服务卫生管理 (11)6.2.1 卫生管理要求 (11)6.2.2 卫生管理措施 (11)6.3 食品加工制作与出品管理 (12)6.3.1 食品加工制作要求 (12)6.3.2 出品管理措施 (12)第7章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 (12)7.1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12)7.1.1 监测目的 (12)7.1.2 监测内容 (12)7.1.3 监测方法 (13)7.1.4 监测流程 (13)7.2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13)7.2.1 评估目的 (13)7.2.2 评估内容 (13)7.2.3 评估方法 (13)7.2.4 评估流程 (13)7.3 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置 (13)7.3.1 风险预警 (14)7.3.2 应急处置 (14)第8章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14)8.1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概述 (14)8.1.1 定义 (14)8.1.3 国内外现状 (14)8.2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关键技术 (15)8.2.1 标识技术 (15)8.2.2 信息采集与传输技术 (15)8.2.3 数据库技术 (15)8.3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应用与推广 (15)8.3.1 食品生产环节 (15)8.3.2 食品流通环节 (15)8.3.3 食品消费环节 (15)8.3.4 监管 (15)8.3.5 推广与应用 (16)第9章食品安全国际标准与认证 (16)9.1 国际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16)9.1.1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CAC) (16)9.1.2 主要国际食品安全标准 (16)9.2 食品安全管理认证体系 (16)9.2.1 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16)9.2.2 FSSC 22000食品安全体系认证 (16)9.2.3 HACCP体系 (16)9.3 我国食品企业国际认证现状与对策 (16)9.3.1 我国食品企业国际认证现状 (16)9.3.2 我国食品企业国际认证对策 (17)第10章食品安全教育与培训 (17)10.1 食品安全教育与培训的重要性 (17)10.2 食品安全教育与培训的内容与方法 (17)10.2.1 教育与培训内容 (17)10.2.2 教育与培训方法 (17)10.3 食品安全培训体系构建与实施效果评价 (18)10.3.1 培训体系构建 (18)10.3.2 实施效果评价 (18)第1章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概述1.1 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食品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人民健康和公共安全的大事,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对于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行业安全标准作业指导书
食品行业安全标准作业指导书第1章食品安全标准概述 (4)1.1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4)1.2 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原则 (4)第2章食品原料安全标准 (5)2.1 食品原料选购要求 (5)2.1.1 原料来源 (5)2.1.2 原料质量 (5)2.1.3 包装及标识 (5)2.2 食品原料验收标准 (5)2.2.1 验收流程 (5)2.2.2 验收要求 (6)2.3 食品原料储存与运输规范 (6)2.3.1 储存规范 (6)2.3.2 运输规范 (6)第3章食品添加剂安全标准 (6)3.1 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 (6)3.1.1 合法性原则 (6)3.1.2 安全性原则 (6)3.1.3 必要性原则 (7)3.1.4 明确性原则 (7)3.2 食品添加剂限量要求 (7)3.2.1 每种食品添加剂的日允许摄入量(ADI) (7)3.2.2 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最大使用量 (7)3.2.3 食品添加剂的残留限量 (7)3.3 食品添加剂标签标识 (7)3.3.1 标签内容 (7)3.3.2 标签形式 (7)3.3.3 标签位置 (7)3.3.4 标签更新 (7)第4章食品生产加工安全标准 (7)4.1 生产场所环境卫生要求 (7)4.1.1 厂房设计与布局 (7)4.1.2 环境卫生 (8)4.1.3 通风与照明 (8)4.1.4 防虫、防鼠措施 (8)4.2 生产设备与工艺流程规范 (8)4.2.1 设备选型与布局 (8)4.2.2 设备清洁与维护 (8)4.2.3 工艺流程 (8)4.3 生产过程卫生控制 (8)4.3.1 原料、辅料及包装材料管理 (8)4.3.2 人员卫生管理 (8)4.3.3 生产过程卫生控制 (8)4.4 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9)4.4.1 原料检验 (9)4.4.2 生产过程检验 (9)4.4.3 成品检验 (9)4.4.4 质量追溯 (9)第5章食品包装安全标准 (9)5.1 食品包装材料选用要求 (9)5.1.1 包装材料选用原则 (9)5.1.2 包装材料种类及要求 (9)5.2 食品包装设计与标识规范 (10)5.2.1 包装设计要求 (10)5.2.2 包装标识规范 (10)5.3 食品包装检验与储存 (10)5.3.1 包装检验 (10)5.3.2 包装储存 (10)第6章食品仓储与物流安全标准 (10)6.1 仓储环境与管理要求 (10)6.1.1 仓储环境 (10)6.1.2 管理要求 (11)6.2 食品储存条件与期限 (11)6.2.1 储存条件 (11)6.2.2 储存期限 (11)6.3 食品物流运输规范 (11)6.3.1 运输工具 (11)6.3.2 运输过程 (11)6.3.3 运输记录 (11)6.3.4 质量检验 (12)第7章食品销售安全标准 (12)7.1 销售场所卫生要求 (12)7.1.1 销售场所应保持整洁,地面、墙面、天花板、门窗等设施应定期清洁,无积灰、油渍、霉斑等污染物。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手册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手册第1章引言 (4)1.1 目的与范围 (4)1.1.1 目的 (4)1.1.2 范围 (4)1.2 定义与术语 (4)1.3 法律法规与标准 (5)第2章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5)2.1 管理体系框架 (5)2.2 食品安全方针与目标 (5)2.3 组织结构 (5)2.4 职责与权限 (6)第3章资源管理 (6)3.1 人力资源 (6)3.1.1 岗位设置 (6)3.1.2 人员培训 (6)3.1.3 人员健康管理 (6)3.1.4 激励与约束机制 (7)3.2 设施设备 (7)3.2.1 设施规划与布局 (7)3.2.2 设备选型与维护 (7)3.2.3 清洁与消毒 (7)3.2.4 防护措施 (7)3.3 原料、辅料与包装材料 (7)3.3.1 采购管理 (7)3.3.2 入库验收 (7)3.3.3 储存管理 (7)3.3.4 使用管理 (7)3.4 外部沟通与协作 (7)3.4.1 供应商管理 (7)3.4.2 客户关系管理 (8)3.4.3 监管部门沟通 (8)3.4.4 同行交流与合作 (8)第4章风险管理 (8)4.1 风险识别与评估 (8)4.1.1 风险识别 (8)4.1.2 风险评估 (8)4.2 风险控制措施 (8)4.2.1 预防措施 (8)4.2.2 纠正措施 (9)4.3 应急预案与响应 (9)4.3.1 应急预案 (9)4.4 风险沟通与记录 (9)4.4.1 风险沟通 (9)4.4.2 风险记录 (9)第五章生产过程控制 (10)5.1 生产流程设计与优化 (10)5.1.1 设计原则 (10)5.1.2 优化方法 (10)5.2 生产操作规范 (10)5.2.1 员工培训 (10)5.2.2 操作规程 (10)5.2.3 记录与追溯 (10)5.3 清洁与消毒 (10)5.3.1 清洁 (10)5.3.2 消毒 (11)5.3.3 监测 (11)5.4 防止交叉污染 (11)5.4.1 物理隔离 (11)5.4.2 工艺控制 (11)5.4.3 人员管理 (11)5.4.4 检测与监控 (11)第6章产品检验与质量控制 (11)6.1 检验计划与实施 (11)6.1.1 制定检验计划 (11)6.1.2 检验计划内容 (11)6.1.3 检验实施 (11)6.1.4 检验记录与报告 (11)6.2 检验方法与标准 (12)6.2.1 检验方法 (12)6.2.2 检验标准 (12)6.2.3 检验方法与标准的更新 (12)6.3 不合格品的处理 (12)6.3.1 不合格品的识别 (12)6.3.2 不合格品的评审 (12)6.3.3 不合格品的处理措施 (12)6.3.4 不合格品的跟踪 (12)6.4 内部审核与自我评估 (12)6.4.1 内部审核 (12)6.4.2 自我评估 (12)6.4.3 审核与评估结果的运用 (12)第7章仓储与物流管理 (13)7.1 储存条件与要求 (13)7.1.1 储存环境 (13)7.1.2 储存设施与设备 (13)7.2 物流运输控制 (13)7.2.1 运输工具与设备 (13)7.2.2 运输过程管理 (13)7.2.3 装卸与搬运 (13)7.3 验收入库与出库 (13)7.3.1 验收 (13)7.3.2 入库 (14)7.3.3 出库 (14)7.4 记录与追溯 (14)7.4.1 记录管理 (14)7.4.2 追溯体系 (14)第8章培训与教育 (14)8.1 培训计划与实施 (14)8.1.1 培训计划 (14)8.1.2 培训实施 (15)8.2 食品安全意识教育 (15)8.2.1 教育内容 (15)8.2.2 教育方式 (15)8.3 员工技能提升 (16)8.3.1 技能培训 (16)8.3.2 技能考核 (16)8.4 培训效果评估 (16)第9章持续改进 (16)9.1 数据分析与利用 (17)9.1.1 数据收集 (17)9.1.2 数据分析 (17)9.1.3 数据利用 (17)9.2 改进措施与实施 (17)9.2.1 改进措施的制定 (18)9.2.2 改进措施的实施 (18)9.3 管理评审 (18)9.3.1 管理评审内容 (18)9.3.2 管理评审过程 (18)9.4 持续改进机制 (19)9.4.1 持续改进策略 (19)9.4.2 持续改进流程 (19)第10章外部审核与认证 (19)10.1 审核准备与对接 (19)10.1.1 确定审核机构 (19)10.1.2 审核前准备 (19)10.1.3 审核对接 (20)10.2 审核过程与记录 (20)10.2.1 审核启动 (20)10.2.3 审核记录 (20)10.3 认证申请与监督 (20)10.3.1 认证申请 (20)10.3.2 认证监督 (20)10.4 认证维持与更新 (21)10.4.1 认证维持 (21)10.4.2 认证更新 (21)第1章引言1.1 目的与范围本章旨在明确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手册的目的、适用范围以及相关原则,为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实施和维护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供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专业管理作业指导书
0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业务受理范围及认可状态
深圳市环通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10-03-01实施日期:2010-03-01修订日期:2010-07-25/20140105更新
1 / 7
04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业务受理范围及认可状态
2 / 7
3 / 7
4 / 7
5 / 7
6 / 7
备注:一、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1、依据007:2010发布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国家认监委2010年第5号公告)要求,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审核依据为,A 是指22000:2005标准,B 是指专项技术规范,目前已发布实施为“6+1”和17个专项技术规范,具体见《22000 的审核依据目录》。
2、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即22000认证仅受理19个有专项技术要求的种类,公司已获得认可的有9项,分别为C1(C1351、C1352); C4(C1361、C1362、C136
3、C1369); E1(C1311、C1312、C1319、C1391);E3(C1451、C1452、C1453、、C1459)4(C1531、C1532、C1533、C153
4、C153
5、C1539、C1492);E6(C1411、C1412、C1419);E7(C1421、C1422);E12(C1540)13(C1461、C1462、C1469);G1(C1471、C1472、C1473、C1474、C1479)1(C1494);未获得认可的10项按照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007:2010)要求,受理发放不带标证书的总数不能超过10张。
3、标注“﹡”号为高风险种类,其它为低风险种类(仅供见证用)
二、体系认证
1、表中四大类共23项种类可以实施体系认证,详见受理状态栏,该目录为国家认监委发布认证业务范围的第一批,以后会以公告方式增加相应的认证范围。
2、体系认证已列入工作范围,带标志项目有待认可工作的进展。
3、总体体系认证项目(23项)比认证项目(19项)要多,二类证书都可以实施的项目有16项C(C12461345(C1511)67810121314);仅许可项目有7项
(C51(C13721373)325911),仅许可的项目有2项().
4、的认可工作可将于2013年05月01日展开,故目前的认证项目全部为不带标。
三、风险等级供审核组委派及审核费核算参考。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