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知识点总结练习题

合集下载

声现象知识点及练习

声现象知识点及练习

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声。

(2)振动可以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能听到;如果物体不振动,是决不会发出声音的。

(3)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误区警示:“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是指当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体将停止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却在介质中继续传播,直至消失,所以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

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做声波。

(2)真空不能传声(3)一般情况下,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传播的具体过程是:物体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形成声波,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被人耳接收,人就听到了声音。

在真空状态下,因为发声体周围没有介质,无法形成声波,因此不能将振动向外传播,也就不能传声。

3、声速(1)影响因素:声音的速度与传播声音的介质和温度有关。

(2)规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原因是:介质不同,其传播声音的性质、方式也不同。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最慢;同一种介质,当它温度改变时,传播声音的速度也有差异。

(3)15℃时,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4、回声(1)形成: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较小的障碍物会绕过去,遇到较大的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2)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人耳分清前后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至少为0.1s,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如果不到0.1秒,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听起来更响亮。

因此,在一般条件下,我们距离障碍物至少17m才能听到回声。

(3)应用:可以利用回声测距离,如测海底的深度等等,在利用回声现象求人距离声源的距离时,如果用s 表示距离,用t表示时间,用v表示声速,则s=vt/25、声音的三要素6、人听到声音的条件人耳听到声音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声源,介质,良好的听觉器官。

(必考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发出声音,我们就一定能听到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C.在钢铁中的声速小于在水中的声速D.声源的振幅越大,听到声音的响度就一定越大2.唐代诗人岑参的诗中有“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胡琴、琵琶、羌笛各是一种乐器,它们演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A.音调响度B.音色响度C.音色音调D.音色音调响度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4.如图所示,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超发出的是次声波B.这主要是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C.利用B超可以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D.准妈妈听不到B超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振幅较小5.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C.司机利用倒车雷达防止倒车撞人D.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6.下列实例,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超声给金属工件探伤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D.超声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7.噪声是四大污染之一,对人类的身心健康都有严重的危害。

以下关于减弱噪声的方法正确的是()A.城市里种树植草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在教室外工地上施工的声音太大影响听课,同学们带上耳罩是最合理的减弱噪声的方法C.在城市里有的地方装上噪声检测仪可以减弱噪声D.高架桥两侧安装隔音屏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8.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A.声音都是靠空气来传播的B.声音传播的速度与响度无关C.面对听力较弱者要提高音量讲话D.企鹅妈妈能在众多小企鹅的叫声中辨别出自己的“孩子”9.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速度总是340m/sB.用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能传递能量C.市区内禁鸣喇叭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更大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20000HzC.通过听声音就判断保温瓶里水快满了,是因为音调发生了变化D.鼓发出声音是鼓面振动产生的,MP3播放音乐不是振动产生的11.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立即停止B.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身体,是因为听诊器能放大声音C.人们听不到次声,是因为次声的振动幅度太小D.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12.关于声学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控制噪声的措施有: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每个人发出的声音频率不同来判断的C.利用回声可以探测海的深度D.回声是声音的一种反射现象13.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北京隆重举行了“新时代军乐之声音乐会”,首次采用百名高音礼号和百名军鼓共同演奏号角音乐,乐音回荡夜空,宏伟庄重。

声现象知识点梳理及典型例题.

声现象知识点梳理及典型例题.

声现象知识点梳理和典型题训练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

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声现象知识点及习题

声现象知识点及习题

声现象知识点及习题一、知识网络二、识记巩固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 。

2.声音的传播是以 声波 的形式进行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 , 不能传声。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

空气中的速度大约是 。

3.在物理学中,把声音的 叫做音调, 叫做频率,单位是 ,符号 。

振动的频率 ,声音的音调 。

4.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 叫做响度,声源 越大,声音的响度 ,它还跟距声源的 有关,它的计量单位是 ,符号 。

5.声音的三个特征是 。

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

6.控制噪声主要着眼于 、 、 这三个环节。

8.一般只有在 范围内的声音才能引起人的听觉; 的声波称为超声波;而低于20Hz 的声波叫做 。

9.学业水平测试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

老师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____产生的,是通过____传入考生的耳朵的。

10.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与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

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唱“,这里的低是指____。

高是指____。

11.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二胡,二胡发生是因为琴弦在____,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

12.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 内振动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___Hz ,人类____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超声波超声波、次声波的频率范围、人耳听力的频率范围 主要应用:声与信息、声与能量产生的条件:物体的振动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传播方式 传播介质 传播速度声音的传播 乐音 音调 响度 音色 噪声 噪声物理、环保特征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噪声来源及防治途径乐音和噪声13.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____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____减弱噪声.14.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

初中物理声现象必练题总结

初中物理声现象必练题总结

(每日一练)初中物理声现象必练题总结单选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0dB 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B.高速公路两旁的屏障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汽车产生的噪声C.利用声音的音色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所用的乐器D.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答案:D解析:A.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 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B.高速公路两旁的屏障,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汽车产生的噪声,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发出的音色不相同,可用音色来区分,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D.诗句中的“高”是指的声音的响度大,不是指的音调,故 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分辨人B.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降低音调D.发声的音叉与水面接触时“水花四溅”,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答案:D解析: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A错误;B.用超声波能清洗眼镜,是利用了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B错误;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响度放低些,故C错误;D.发声的音叉与水面接触时“水花四溅”,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

故选D。

3、下列数据中,记录错误的是()A.1m/s=3.6km/hB.1kg=9.8NC.lg/cm3=1×103kg/m3D.15℃空气中声速为340m/s答案:B解析:A.单位换算1m/s=1m1s=1×10-3km13600h=3.6km/h故A正确,A 不符合题意;B.质量是表示所含物质的多少,而重力是物体所受的地球吸引的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画等号,故B 错误,B符合题意;C.单位换算1g/cm3=1g1cm3=1×10-3kg1×10-6m3=1×103kg/m3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声速与温度、介质有关,15℃空气中声速为340m/s,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1.声音是而产生的,振动可以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一定会发声,但人耳不一定能听见(比如: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我们就听不到)。

2.把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悬吊在空气中的乒乓球,可以看到乒乓球会被;把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会看到水面;把一些纸屑放在正在发声的音箱上面,看到纸屑;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这种把肉眼看不到的微小变化转化成眼睛看得到的明显的现象叫法,3.敲锣或者鼓时,用手按住锣面或鼓面,声音就立刻了,说明振动停止,也停止。

敲击一次大钟,大钟可以持续响很长时间,余音未止,是因为大钟还在;4.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振动发声。

打击乐器是振动发声,弦乐器是振动发声,管乐器是振动发声,蚊子叫声是蚊子的翅膀振动发声的,气球爆炸发声是气体振动产生,冬天风吹电线发出呜呜声是电线振动产生的。

2、声音可以以固体,液体,气体为介质传播。

固体传声效果最好。

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如在走廊上可以听到教室里有人在大声讲话。

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如水里的鱼会被岸边人的走路声吓跑。

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如我们日常生活听到的大部分声音就是靠空气传来的;总之,声音的传播必须有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月球上是一片死寂,如在月球上的宇航员离的很近都无法听到对方的声音,他们要借助无线电来交谈。

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真空罩中的空气,会听到真空罩中正在发声的闹铃的声音逐渐减小,此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称为声波。

3、声的传播需要一定时间。

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来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15℃的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一般情况下,固体中的声速> 液体中的声速> 气体中的声速。

铁路工人判断远方是否有火车驶来,通常都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听;古代作战士兵晚上休息时,通常把耳朵贴在埋入土中的牛皮制的鼓面上睡觉,这样可以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固体传声效果好;且固体传播声音比气体快,能及早听到。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测试题及参考答案本章学习的声现象包括声音的发生和传播;音调、响度和音色——即乐音的三特征;噪声的危害及控制等三部分内容经过学习应对声音的产生、传播及其特点、特征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噪声的危害、避免或减弱的方法会利用声学知识有效地控制噪声,进行环境保护,能解释许多生活中遇到的相关现象核心知识本章学习的内容,见下图所示.需要说明的是:一、要突出本章重点;二、多与生活相联系.特别关注说理或简答题中考中其实未必会考声现象的相关知识,其实重要的都是通过学习努力掌握物理学科的学习方法,为后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课后练习1: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声音能靠一切()、()、()物质作为()传播.在()中不能传声。

2、人耳感觉到声音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有关,还与发声体的()有关.3、“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是指()A.音调高低 B.响度大小C.音色好坏 D.上述都可能4、在15℃的气温下,人对高墙喊话,能听清回声,人与墙之间的距离至少是()A.17米 B.大于17米C.小于17米 D.无法确定5.第一次测定声音在铸铁里的传播速度是在巴黎用下述的方法进行的:从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铸铁管传来的,管长931米;两次响声相隔2.5秒,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求声音在铸铁中的传播速度.6.在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山,汽车以54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鸣笛,经3秒后,司机听到回声。

此时汽车距山多远?还需多少时间才能开到山脚下?(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练习答案:1,振动,固体,液体,气体,介质,真空 2.振幅,远近 3.A 4.B 5.3908米/秒6.487.5米,32.5秒二、选择题1.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真空里传播的慢B.学生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C.真空不能传声D.打锣时,要使锣停止发声,只须用手按住锣面就可以了2.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认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及练习(有答案)

认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及练习(有答案)

认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1.弹琴时琴弦在振动,说话时声带在振动,敲鼓时鼓面在振动,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声音的传播与水波扩散相似。

4.击鼓时,鼓面振动,当鼓面向右侧运动时,压缩了右侧的空气,该处空气变密;当鼓面向左侧运动时,右侧的空气又变疏。

这样空气中形成了密疏相间的波动,以鼓面为中心,向远处扩展,向四周传播。

这样的振动传播的过程形成了声波。

5.在研究有关声音的传播时,小军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未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如图所示,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管子抽出.请你根据小军的实验探究回答下面一些问题.(1)在没有抽气时,小军用家用的电话拨打手机,他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见手机的声音.(2)当小军不断抽出瓶中的空气时(瓶中空气没有完全抽走时),再拨打手机,听到手机的铃声将________.(3)当小军继续把瓶中的空气往外抽,再拨打手机,他仍能从听到从瓶里传出来的微小手机的声音,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什么?(4)通过以上小军的实验探究,请你帮小军总结出实验结论.[ "能;" ][ "渐渐变小;" ]可能是瓶内仍存在少量的空气,这些空气把声音传出来;真空不能传播声音.6.声的传播需要物质,凡是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我们称为声的介质。

7.固体、液体、气体都是声的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产生的条件:物体要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要有介质8.会跳舞的烛焰的现象告诉我们,烛焰获得了能量.这些能量是由声源发出的,经声波传播而来的.9.声传播的距离与所用的时间的比叫声速。

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性质有关,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其次是在液体中,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

熟记:声音在空气中常温下传播的速度为340m/s10.人的声带振动,可以发出声音;声波传入人耳中,触动鼓膜,则会产生听觉,使我们听到声音。

声现象基础练习题

声现象基础练习题

声现象基础练习题声音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声现象,它具有振动、传播和听觉受到的特点。

为了更好地理解声音及其相关现象,下面将给出一些关于声音的基础练习题,供大家进行练习和思考。

练习题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 什么是声音?声音是如何产生的?2. 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请简要描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过程。

3. 声音的传播速度受哪些因素影响?请简要说明各个因素对声音传播速度的影响。

练习题二:声音的特性1. 描述声音的三要素是什么?请分别解释它们的含义。

2. 什么是声音的频率?它对声音有何影响?3. 什么是声音的幅度?它对声音有何影响?4. 什么是声音的音调?它与声音的频率有何关系?5. 如何利用声音的特性来区分不同的声源?练习题三:声音的传播路径1.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它们之间有何不同之处?2.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方式是什么?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相比于气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有何特点?3. 声音在液体中传播的方式是什么?请列举一个液体中声音传播的实际例子。

4. 声音在气体中传播的方式是什么?请列举一个气体中声音传播的实际例子。

练习题四:声音的反射和吸收1. 什么是声音的反射?请简要描述声音在遇到不同材质界面时的反射情况。

2. 声音的反射有何实际应用?请举例说明。

3. 什么是声音的吸收?请列举几种能够吸收声音的材料,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4. 如何利用声音的反射和吸收特性来改善音响设备的效果?练习题五:声音的干涉和共振1. 什么是声音的干涉?请简要说明声音干涉的发生条件。

2. 什么是声音的共振?请描述声音共振的现象和原因,并给出一个实际应用例子。

3. 如何利用声音的干涉和共振来设计和制造乐器?练习题六:声音的衍射和折射1. 什么是声音的衍射?请简要说明声音衍射的条件和特点。

2. 声音在通过不同材质界面时会发生折射,这与光的折射有何不同之处?3. 如何利用声音的衍射和折射来改善音响设备的效果?练习题七:声音的测量和应用1. 声音的强度可以通过什么进行测量?请简述声音强度的测量方法。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现象》专项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现象》专项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现象》专项练习题-附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B.声音的高低称为响度,通常以分贝为单位C.声速超过340m/s的声音,称为超声波D.在校园周围植树能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鼓发声时,鼓面并不振动B.施工现场的工人们戴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减弱噪声的D.共鸣现象可以在真空中出现3.长沙交响乐团演奏湖南民歌《浏阳河》,献礼建党100周年。

关于其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是为了改变音色B.钢琴、竹笛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C.敲击鼓面的节奏越快,鼓声传播得就越快D.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4.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内乘客会听到来自多方面的噪声,如发动机噪声、胎噪、风噪等等,高档汽车采取加装隔音棉、安装隔音玻璃的降噪措施,这是()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多种降噪法并举5.如图所示的是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哈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发出的声音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

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发出嗡嗡声的声源是“鱼洗”B.“水花四溅”说明声音具有能量C.众多“鱼洗”发出的声音能吓退敌军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众多“鱼洗”发出的声音汇集是增大了声音的振动频率A.声音在铜中传播得最慢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C.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快D.声速大小与介质的温度、种类有关7.有一根长100米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A.一次敲击声B.两次敲击声C.三次敲击声D.四次敲击声8.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

第二章声现象中考用重点题库(共29道题含答案和解析).doc

第二章声现象中考用重点题库(共29道题含答案和解析).doc

第二章声现象中考用重点题库(共29道题含答案和解析)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B.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C.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D.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答案:C解答:本题是有关声音的知识考查,主要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三要素及影响因素、及电磁波的有关应用,难度不大,属基础知识的考查。

A.“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的,故A错误;B.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响度就越大,故B错误;C.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D.太空中是真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宇航员与地面的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球的,故D错误。

2.在研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时,做了实验,过程是:(1)将电铃用棉线悬挂在铁丝架子上,将铁丝架子放在抽气盘上(电铃不要碰到抽气盘),通电,电铃发出刺耳的声音。

(2)用玻璃钟罩将电铃罩上,密封好,不要立即抽气,注意听此时的铃声。

(3)用抽气机把钟罩内的空气向外抽。

会发现电铃声越来越小。

但仔细听,还是会听到一些细小的声音。

(4)停止抽气。

打开进气阀,空气进入钟罩,电铃声又越来越响,到后来和一开始的声音一样响了。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A.控制变量法B.比值定义法C.比较法D.推理法答案:D解析:实验中。

由于无法把钟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

只能运用推理法研究问题。

引导同学们思考。

在“随着钟罩内空气的减少,我们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这一可靠事实的基础上。

忽略钟罩内还有少量的空气。

以及与电铃接触的少量固体的传声等次要因素。

想象如果把钟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

变成了真空。

就可以推导出钟罩内抽成真空时我们会听不到铃声。

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结论。

3.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罩内,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减弱。

初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练习题

初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练习题

专题二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2)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2、声音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更不能传声。

3、声速(1)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

注意:利用回声和s=vt 可求发声体到障碍物之间的距离(2)影响声速的因素:a.介质种类。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一般情况下,固v >气液v vb.介质温度。

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二、声音的特性1、音调及影响音调的因素(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比如“男生的声音比较低沉”。

(2)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物体振动越慢,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2、响度及影响响度的因素(1)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

(与平常说的音量类似)比如“把音响的音量调大一点”(2)影响响度的因素:①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②距离发声体的距离。

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3、音色及音响音色的因素音色指给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特征,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例如“听声识人”。

4、超声和次声的特点及应用(1)超声波的特点①超声波的方向性强;例如“回声定位”“B超”②超声波的功率大,能量集中。

例如“除去结石”“超声洗涤”(2)次声波的特点①传播区域广,传播过程中衰减少。

可用来测试地震、核爆炸中心、预测风暴;②强穿透性。

利用其制造出次声武器,可使心脏、肺出现强烈共振而受损。

三、噪声1、噪声强度的等级及危害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2、防治噪声的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③在人耳处减弱噪声※重点难点一、利用回声很速度公式求发声体到障碍物的距离(s=vt/2)二、乐音的三要素概念决定因素日常描述相关说明音调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①同一音阶中1、2、3、4、5、6、7音调逐个升高②声音尖细指音调高,粗沉指音调低③唱歌时“这一句太高,我唱不上去”指音调高①音调变高不一定响度变大,响度大的音调不一定高②音色只与发声体本身有关,不受音调、响度的影响③声音的速度与声音的振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①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振幅越大,①“你的声音太低,我听不清”这里的“低”指响度小;②“震的大小响度越大②距离发声体的远近耳欲聋”指响度大动频率无关,取决于传播介质和温度。

初中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9)

初中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9)

初中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9)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7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后,用相同的力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

关于这种“水瓶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敲击时,声音是由瓶内的空气振动产生的乙:最左边装水最多的瓶子发出的声音是上面七个音中的“7”丙:7个水瓶发出声音的响度大致相同丁:若改敲为吹,即用口向七个瓶中吹气,则右边装水最少的瓶子发出音调最低A.甲和丙B.丙和丁C.乙和丙D.甲和丁2.下列几种控制噪声的措施与其类型搭配正确的是()①摩托车的消声器②听到巨大响声时,用双手堵耳③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a.阻断声音的传播b.防止声波进入人耳c.防止噪声的产生A.①和a,②和b,③和cB.①和c,②和a,③和bC.①和b,②和c,③和aD.①和c,②和b,③和a3.下列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音叉响度大,乒乓球弹开的高度高B.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C.抽气时,听到罩内的铃声变弱D.扬声器发声时,纸片在跳动4.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了一件乐器水瓶琴,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敲击的办法使其发出乐音,是因为里面的水柱振动引起的B.用同样大小的力从左到右敲击,音调依次升高C.用吹气的办法使其发出乐音,是因为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引起的D.用同样大小的力从左到右吹气,音调依次升高5.杭州高架桥上在靠近居民区一侧会安装如图所示的隔离装置,以减弱车辆行驶噪音对民众的干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行驶噪音主要是由汽车周边空气振动产生的B.车速越快,声源振动频率加大,音调减弱C.此处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隔音装置的目的是防止噪音入耳6.警犬训练时,训犬员常使用如图所示的训犬笛发出超声波来对警犬发号施令。

关于犬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均匀的向训犬笛的进气口吹气时,将调节杆适当旋出并固定后,训犬笛发出的指令声音色发生了变化B.某次训犬笛发出25000Hz的声音,警犬能根据发出的指令声行动,说明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C.利用犬笛向警犬发出指令时,如果吹得太大力,周围的行人就会听到犬笛发出的声音D.吹犬笛时,发出的声音即使人耳听不到,犬笛也是声源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说明声音音调高B.“隔墙有耳”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播声音C.“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响度要低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8.我国海警“3901”号所携带的非杀伤性定向声波武器引起媒体高度关注。定向声波武器是一种远距离声波设各,它可以发出高150分贝的高能波。使用时将该设各对准目标,集中施放高分贝警告音,令目标感到极度不适,头痛甚至休克,从而失去对抗能力。对此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定向声波武器施放的是超声波B.分贝是声音频率的单位C.该例子说明声波具有能量D.距离远近不影响武器效果9.当学校广播响起“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赞歌……” 的女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韩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歌手声音的()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10.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的是()A.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B.盲人利用超声波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C.接收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1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中宇航员间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能传声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其中“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C.我们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D.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12.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接近实际的是()A.正常人的脉搏跳动100次所需时间大约为1.5minB.人们正常交流时的响度约90分贝C.初中学生步行1km的路程经历的时间大约为100sD.一支钢笔的长度大约为14dm1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蝙蝠是靠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的B.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C.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108m/sD.人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14.如图所示是有关声现象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纸屑跳动的幅度不同,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靠近乒乓球,观察到乒乓球弹起,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可以推断真空中不能传声D.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15.关于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噪声监测装置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B.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就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C.在市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D.道路两边植树,除了可以绿化,还可以控制噪声传播16.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

物理声现象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物理声现象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物理声现象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初中物理声现象1.火车钻山洞时,车轮在钢轨上滚动的声音跟火车在洞外行驶相比()A. 声音轻了B. 声音响了C. 声音没有变化D. 声音消失了【答案】 B【解析】【分析】当火车钻山洞时,山洞内会有回音,回声与原声重合加强声音的响度.【解答】火车钻山洞时,车轮在钢轨上滚动的声音会与回声重合,这样响度会增大,所以跟火车在洞外行驶相比声音变响了;故选B.【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回声与原声重合也会增加声音的响度.2.超声波是一种频率超出人类听觉范围上限20kHz以上的声波.超声波的传播要依靠弹性介质,其传播时,使弹性介质中的粒子振荡,并通过介质按超声波的传播方向传递能量,这种波可分为纵向波和横向波,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 超声波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B. 超声波能传递能量C. 超声波的音调很高,所以人听不到D.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答案】D【解析】【解答】解:AC、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频率太高,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的音调很高,故AC正确;B、超声波可传递能量,故B正确;D、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D错误.故选D.【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超声波可传递能量.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 声音的音调越高,响度就越大C.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D. 用声呐探测鱼群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答案】A【解析】【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声音的音调越高;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D、用声呐探测鱼群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A.【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的频率有关;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幅有关;(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4.关于同学们听到的考试哨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哨声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B. 哨声是一种波C. 哨声不能在教室墙壁上反射D. 哨声不能传递能量【答案】B【解析】【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哨声是一种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递,故B正确;C、声音碰到障碍物时就会发生反射,所以哨声能在教室墙壁上反射,故C错误;D、哨声即能传递能量,也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B.【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递;(3)回声是声波被反射回来形成的;(4)声波能传递能量,也能传递信息.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频率越大音调越高B.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调来判断说话者C. “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高频声波具有做功的本领D. “公共场所不要高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时音调不要太高【答案】C【解析】【解答】解:A、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错误.B、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即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故B错误.C、“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高频声波具有能量,即具有做功的本领,故C正确.D、“公共场所不要高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时响度不要太大,故D错误.故选C.【分析】(1)声音的三大特征分别是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振幅有关.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频率有关.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6.考试时,少数同学将笔放在手指上不停转圈,笔经常会掉在桌上发出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发出声音时,只有桌子在振动B. 笔静止在手指上时受到平衡力作用C. 停止拨动后,笔还会继续转动,说明笔与手指间没有摩擦力D. 在手指上不停地拨动笔,笔才会持续转圈,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答案】B【解析】【解答】解:A、发出声音时,笔和桌子都在振动,故A错误;B、笔静止在手指上时受到平衡力作用,合力为0,故B正确;C、停止拨动后,笔还会继续转动,是因为笔具有惯性,故C错误;D、在手指上不停地拨动笔,笔受到了力的作用,笔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这说明力是改变为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错误.故选:B.【分析】(1)物体振动产生声音;(2)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受到了合力为0;(3)任何物体都有惯性;(4)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7.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B. 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C.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答案】C【解析】【解答】解:A、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故A错误.B、物体不振动,是无法发出声音的,故B错误.C、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故C正确.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D错误.故选C.【分析】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传播过程也是能量的传播过程.8.在我国云南生长着一种神奇的“跳舞草”每当音乐声响起,它的叶子就会随着音乐旋律的高低快慢上下跳动,音乐的节奏越快,它跳动就越快;音乐的节奏一慢,它也随之慢下来;音乐停止时,它也就停止了跳舞;如图所示,人对着它唱歌时,它也会“跳舞“.根据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将“跳舞草”置于月球上,“跳舞草”也会翩翩起舞B. “跳舞草”能够跳舞是因为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振动的空气又会引起跳舞草叶子的振动C. 音乐节奏快时,声波频率大,叶子就振动得快D. 音乐停止时,没有了振动,它也就停止了跳舞【答案】A【解析】【解答】解:A、“跳舞草”之所以能跳舞,是这种草对声波的刺激很灵敏,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月球上没有空气,故“跳舞草”不会跳舞,故A错误;BCD、“跳舞草”之所以能跳舞,可能是这种草对声波的刺激很灵敏,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会引起草叶的振动,音乐节奏快时,声波频率高,叶子振动的就快;反之,则慢,音乐一旦停止,没有了振动,“跳舞草”也就停止了振动,故BCD正确.故选A.【分析】跳舞草能随着音乐跳舞,是因为音乐响起,引起周围空气振动,节奏不同,周围空气振动不同,因而跳舞草振动不同.9.2017年4月22日“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我国航天技术又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如图所示是在对接前从天宫看天舟的图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发射“天舟一号”的火箭主要用液态氢作为燃料,选择该燃料的原因是它的比热容大B. “天舟一号”所使用的供电装置最可行的是太阳能电池C. “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D. 航天员在飞船外共同作业时需要借助电子设备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答案】A【解析】【解答】A、用液态氢作为燃料是氢的热值较大,A符合题意;B、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在太空中是非常丰富的,B不符合题意;C、“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是静止的,C不符合题意;D、太空中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对话要借助电子设备,D不符合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1.声音是由于物体产生的,声音产生的条件,一是要有发声体,二是发声体要,振动的物体叫做。

注意:(1)发声体既可以是固体,如发出鼓声的鼓面;也可以是,如;还可以是,如。

(2)发声体肯定在,但振动却不一定发出可听声。

2.声音靠传播,(可以是固体、液体或者气体),声音以的形式传播,称为声波,声波具有能量,如:。

声音在中不能传播,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相同/不同),它们从大到小依次应该是:。

声音在空气(15℃)中的传播速度为 m/s。

3.声音的三要素是、、。

4.叫做响度,响度跟发声体的和有关。

越大,响度越大;越小,响度越小;离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

另外,如果使声音集中向一个方向传播,我们也能听到较大响度的声音,例如:。

分贝是的单位,它用符号来表示,平时我们可以在上面看到它。

当汽车经过噪声监测装置时,它的示数将(变大/变小)。

5.频率是反映的物理量,它是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某人脉搏一分钟跳动了72次,其频率就是 Hz。

叫做音调,音调由发声体的决定的。

频率越高,音调;频率越低,音调。

另外,影响弦乐器的因素有、、。

6.声音的品质叫做。

“未见其人,先辨其声”讲的就是通过辨别各人的
,来分辨出是谁在讲话。

7.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乐音和噪声的区别是。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凡是,凡是,都是噪声。

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为了保证休息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为 dB。

8.控制噪声的方法有:,例如;,例如;,例如。

9.通常人听力的频率范围是;叫做超声波,
叫做次声波;这些声波人虽然觉察不到,但是一些动物可以听到,例如:。

超声波的特点,人类已经能够利用超声波进行等。

10.回声是形成的,我们要把原声和回声分开,至少要距离障碍物 m,当障碍物离得太近时,声波很快反射回来,原声和回声叠混合在一起,使原声,所以,在室内讲话要比在旷野上。

一、填空题
1、在大鼓上放些沙粒,击鼓时,会看到________现象,这说明______________。

鼓敲击得越响,会看到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又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1所示,当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的泡沫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时,泡
沫球会被________,这个实验说明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
3、乐音具有三要素,反映声音高低特性的是________,反映声音大小特
性的是________,人们能把不同的乐音区分开,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
________.人们通常说女子的声音比较尖,是指声音的________高.
4、在班里举行小型音乐会,张刚同学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如图2),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1 ”的声音来.这些声音的________不同.但瓶子的顺序排乱了,正确的瓶子编号是________.
图2
5、人们用________来划分声音的等级.________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弱声.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__;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__;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__.
6、声源发出声音后,声音碰到物体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可确定物体的位置和距离,这种方法叫________,利用这个原理发明了________.
7、控制噪声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即防止噪声的________、阻断它的________、防止它进入________.
8、列举两个生活或自然现象实例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列举两个实验: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或能量:
例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深处的深度是____________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 500 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C.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2.下列情况,哪一种声音不能传播()
A.在空气中
B.在水中
C.在地面以下
D.在太空中
13.妈妈买瓷碗时常把两只瓷碗轻轻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她判断瓷碗好坏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音量
14.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
B.在马路两旁植树造林
C.在耳孔中塞入棉花
D.关闭所有声源
15、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
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16.如图3所示,将一只小电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地
听到铃声,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将会发生
A.电铃逐渐停止振动
B.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响
C.听到的铃声越来越轻
D.听到的铃声保持不变
17.桌子上的鱼缸中有若干条金鱼,敲击桌子,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
声波的主要过程是
图3
A.空气—水—鱼
B.桌子—空气—水—鱼
C.桌子—鱼缸—水—鱼
D.桌子—空气—鱼
18.擂鼓人用力擂鼓,是为了使鼓声的
A.音调升高
B.响度增大
C.音色改变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9.乙人用铁锤打击一下铁管的一端,甲人在另一端把耳朵贴在铁管上能听到两次击管声,这是因为
A.一个是原声,另一个是回声
B.人耳的错觉
C.声音沿铁管传播快,先听到;沿空气传慢,后听到
D.外界杂声干扰
20、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蝙蝠在飞行时发出超声波
B.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次声波
C.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
D.人们利用次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21、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造成了8万多人丧生.有关人士指出,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请指出切实可行的是()A.大声呼救B.静等救援人员来营救
C.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D.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三、想一想
21.在月球上,宇航员之间是怎样交谈的?
22.请你想象一下,如果“声音的速度变为0.1 m/s”,我们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请写出三个有关的合理场景.
23.根据下列声现象应用的四个实例,请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
①铁路工人用锤头敲击铁轨,会从异常的发声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②蝙蝠夜间活动、觅食,但它们从来不会碰到障碍物上.
③利用声呐探测海深,海中的冰山、暗礁.
④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的心、肺患病情况.
24.(5分)如图4,向暖水瓶中灌开水时,有经验的人通过声音就知道水是
否快满了.自己实际灌一次开水,再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图4
25.在室内说话要比在操场上说话响亮,为什么?
26、给你一个橡皮筋,你能用来验证或说明哪些声学现象和道理,请说出你要验证的结论和简单的实验步骤:
六、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声音在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35米/秒。

一架在2680米高空飞行的飞机发出来的声音,传到地面所用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2.用回声可以帮助船只测量水深,因此在海洋和江河的考察船上都装置有声纳。

如果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米/秒,在考察时发出声音0.8秒钟后接收到了回声,这里的水深为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